首页范文化学与能源的关系十篇化学与能源的关系十篇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42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1

关键词:生态学习系统化结构化构建探究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2

著名传媒学家麦克卢汉曾说过,“技术倾向性是人类拓展思维环境的必然路径,网络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学习环境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空间内”。因此,网络可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让信息在网络这个学习平台中展现自己的学习优势。

1生态学习系统理论概述

本文探讨的生态学习资源系统主要包括学习管理、学习资源、同步课堂、在线辅导和社会化资源5大模块。生态学习系统与生态学习在概念上存在很强的辨识度,生态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一种生活状态,而生态学习系统强调的是学习中所能应用到的媒介。从关联因素上看,这两个概念理论都离不开“生态”环境。

1.1教育生态

苏州工业园区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从学校硬件设施、学习资源入手,大力提倡数字化学习,创建了“生态学习”基地。基地的建成,一方面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方式和需求;另一方面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完美融合提供帮助,对于各学科开展教学研究更是有积极意义。

1.2生态系统

教学信息化就是要用科技手段武装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较全面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它的实施对促进教育改革,实行素质教育有深远意义。互联网的引入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如社会资源、知识储备、信息数据等,这些生态因素会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认识学习环境,构建符合自己的认知体系和思维结构。在角色定位上,学生是主体,生态环境是客体,这两个角色的生长关系犹如植物与大自然一样,大自然为植物提供水、阳光、空气等必要养料,让植物能茁壮成长。由此可见,人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终身生存理念,要想通过学习得到生存能力,提高自身的生命价值,必须利用生态学习系统的资源养料时刻、连续性地充实自己。

2生态学习系统资源构建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生态学习成为现实,而微课程这样一种新兴的视频教学资源,由于兼备形式新颖、主题鲜明、重视引导、使用便捷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为学生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各个区域、各个学科教师制作的微课,在云时代还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

我们期望构建具有苏州工业园区特色的多元、立体、系统的微课程资源系统,打造系统化、结构化的资源平台,服务学生。

2.1生态学习系统资源环境

2.1.1现实学习环境

现实学习环境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与传统学习模式相辅相成,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的知识资源,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音乐厅以及家庭、社区等校外学习工具资源。除此之外,由校园文化引申出来的校风、学风思想也可直接影响现实学习环境,所以也是系统的构成要素。综上分析,现实学习环境设定的硬件物质条件要求很高,具有一定的主观建设标准和规范。

2.1.2虚拟学习环境

虚拟学习环境就是一种将远程教育和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结合起来,并提供虚拟学习环境的软件系统。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学习环境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学费用支出。虽然虚拟环境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但是其资源的丰富度、信息检索的便捷性要远大于现实学习环境。

2.2生态学习系统资源构建

2.2.1网络学习资源

在现实资源的影响下,虚拟网络可以将信息转化成数字、符号、电信号等多个资源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帮助网络学习环境资源创建一个独立的知识生产和消费格局。格局内的知识资源便拥有了自我生长的能力,能够在资源消费中促进其与外界文化的交流。由此可见,网络学习资源的生命力、活力很强,不仅可以囊括容量巨大的知识资源,还能实现跨地域、跨国界的传输。

2.2.2现实学习资源

生态学习系统的显著特征是资源交互、合作的表现形式,所以现实学习资源也应改变知识结构,利用学习场所、学习工具的项目支撑点和关联性,共享信息资源。同时,为进一步拓宽资源的运行空间,学校、家庭以及学习社区可以依靠现实活动,来加大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自由性,让他们真实感受到交互资源的作用和能力。

2.2.3社会关系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资源复杂,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不同知识群体会推动资源的升级发展。以学习为主的资源形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也必须迎合人际关系变化,将资源内化、吸收变成自己的阅历。同时,社会公开宣讲的一种制度形态也属于社会关系资源,可以作为独立的课程体系,因为群众的思想和个人思想往往存在矛盾点,利用社会资源化解矛盾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因此,人处在社会关系中,其获取的资源会随着社会的生态环境变化而变化,犹如体制变化一样,思想和观念一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

2.2.4生态环境资源

在生物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是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一个生物灭绝了,与这个生物相关联的生物链上的动物都会受到生存环境影响。虽然人是高级动物,但依然承受着生态资源压力,土地、水源、食物、空气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由此可见,一切知识资源来源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制约会限制其他环境资源的延展发展,学习者得不到满足的生活,则学习资源就会失去原有的效力和作用,虽然在理论上能改变生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会起到现实效果。

3生态学习系统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

学习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工具,生态学习系统的建立标志着生态资源已与学习者建立了资源交互关系,能够支撑现代教育继续稳步发展。无论是现实、虚拟的学习环境资源,还是社会关系、生态环境资源,学习者利用技术工具改变资源结构的大发展方向并没有改变,仍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辅助资源和互动资源。笔者透过生态学习系统资源构建内容,深刻认识到资源在共享开放平台中的引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宝贵的资源和广阔的系统空间能为现代教育指明道路。

3.1交互性资源设计

现代教育应与环境资源一样,都应保持平等、互动的关系。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根据教学需求,合理分配学生、教师、学习资源三者之间的权属关系。例如,教师负责搜集有用资源,将资源按不同分类、不同知识能量、不同理解方式划分开来,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对其他外部资源的认识,在交流帮助、互动学习的帮助下,吸收资源。例如,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实施集体制作微课视频。每个星期都会抽出两个下午来集体制作微课视频,并为教师录制微课视频。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翻转课堂”的试点学校,不断追寻“任务点指向有效度”、“微视频支撑有浓度”和“课堂内衔接有维度”。学校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目标,坚持互助互补、文化融合,将资源库建设和“翻转课堂”做出实效、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3.2引入外化教育

在不断吸纳内化资源、课程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而放弃主观探索知识,思考问题的权利和能力。为此,现代教育应摒弃传统知识结构,利用生态学习系统资源的交互功能和影响能力,创造外化教育模式。例如,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目前初中26个教师、高中11个教师参与到微课制作和“翻转课堂”的研究中来,以课题为抓手,对不同学科组实施分阶段推进的方式进行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向其他学科组渗透,借助已有成果有效指导其他学科组开展研究,最终达成以点带面、全面丰收的成效。由数学、物理、英语三个学科组(以高一备课组为主)承担先期研究工作,研究关注以下主要方面:怎样在各学科组内形成不同模式的课例形式;怎样推广扩大到不同的学科组;怎样对参与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怎样高效呈现微课范例;怎样实现网络技术对微课的支持;怎样对教学成效进行准确评估以及怎样进行扎实有效的微课设计、制作、使用等问题。基于这样的研究,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卢敏翔和骆玮教师先后开设公开课。由于在上课前,教师就将相关内容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自行学习知识,所以课堂上就成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学生们将疑惑提出,教师则对其进行讲解,这样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3.3利用学习共同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保障

人类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探索精神,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中。在素质教育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我表达空间,采用全方位的生态学习系统资源,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台网络计算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受传统教育,在闲暇之余可以根据网络资源与专家建立沟通关系,或与其他学校的学生共同创建讨论平台。为同一目的、同一学习目标而成立的学习共同体,可以帮助学习实现空间对话,让学生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中获取虚拟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综上分析,现代教育充分利用了学习共同体的兴趣控制能力,将生态学习系统中的资源全部赋予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沟通可以让学生获取最有利的社会关系资源,享受资源交互能力带给他们的正向指导能力,帮助他们创建以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个人生态学习资源。

4结语

苏州工业园区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系统化、结构化的生态学习资源系统的构建,将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家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教学和学习,从学习任务布置到学习资源推送、从学习工具提供再到学习效果检测等环环相扣,互为促进,将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节省课堂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益,实现无限学习、无限未来的目标。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21)

参考文献:

[1]叶成林,张德江.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8):110-124.

[2]覃荔荔,张婷元,任大宇.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3]郑葳,王大为.生态学习观及其教育实践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1(1):153-157.

[4]安蓉,陈伟华.基于生态学习观的学习模式与农业技术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2007,11(5):1491-1493.

[5]孙传远,刘玉梅.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15(2):154-159.

[6]余金昌.基于生态视角的虚拟学习社区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2,22(6):142-145.

[7]卢杨,刘德富.大学英语生态学习系统的建构[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1):215-217.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2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理论;实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当前大学生教育、就业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雇员也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研究对象。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教师,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与思考认为: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全面引入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具有必要性和可实践性。

1大学生教育与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高等教育是为社会提供高级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导向,高等教育的培养水平也反过来制约着社会人力资源的层次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

目前,高校已经将企业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的成熟成果向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引进和推广,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的主要方向有:人力资源规划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与大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学习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与方法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变革与大学生培养的相关研究等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导向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社会人力资源化成为必然。

2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全面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

目前的高等教育研究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分逐渐扩大,诸多大学生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创新都源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然而,当前的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表现为相对独立和静态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缺失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系统化的衔接,相关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和滞后性。比如:大学生管理理念和方法变革落后于企业实践;较多停留于理论研究和在个别方向上的尝试性实践;实践的及时性、深入性不足;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上,对于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实践到大学生各项管理中较少;重视理论传输和灌输,缺少理念和方法培养、固化等,并未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在大学生管理和教育中的充分应用。

那么,科学的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引进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实用价值。当前形势下提出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全面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的必要性:

2.1将提高大学生自我定位和自我塑造的目标性与科学性

当前大学生自我定位模糊、自我教育过程随机、缺乏规划。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测评与绩效考评标准能为大学生提供发展的目标、实现准确自我定位;通过借鉴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理论能提高自我教育的科学性。进而实现大学生自我培养目标和过程的社会需求导向化、明确化、科学化,抛弃模糊化、均一化、不切实际等病。

2.2能提高大学生自我发展系统化思考和实践能力

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系统化原理,科学的培养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系统化思维和能力,引导学生对自我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并辅助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和方法进行学生管理实践,逐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社会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2.3能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能力

传统的大学生教育重视理论灌输和局限于思政教育,主观、随意的管理居多,借鉴和应用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可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增加系统性的客观成分,真正将大学生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和实践。

2.4可以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对接

目前,大学生初入职场的问题较多,尤其是角色转换困难等问题,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主要原因就是大学教育与社会人力资源需求出现了脱节。那么,将大学教育视为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开发阶段,本着系统化、企业人力资源导向化化的观点进行大学生教育与培养,将极大的减少脱节,实现两者良好的对接。

3全面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到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实践性探究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和不利现象几乎都与其不具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认知和实践有关,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普及性教育和日常管理实践,将对于树立职业规范、固化职业认知、塑造职业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为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的系列探究:

3.1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普及性教育

目前,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是单纯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育,学生缺失系统性的生涯规划基础,并未形成自身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沦为没有系统支撑的孤立式教育,出现自我发展无目标、混乱的现象。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普及性教育,能为传统断章取义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理论和系统依托;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使大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生涯发展与人生发展理念,塑造良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引导能力,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发展实践。

3.2借鉴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理论对大学生社团组织进行变革

班级、宿舍、社团组织等都是大学生团体组织,目前的大学生组织结构基本保持着多年的延承,但是,社会发展不断加速,大学生特点趋于多元化、时代化,很多原有的组织结构基本失去作用或是严重阻碍组织发展。我们需要借鉴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理论对当前大学生及其群体特点进行细致的系统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结构变革,使组织结构更适应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潜能开发。

3.3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实践组建高效学生干部队伍

高校学生干部是辅导1进行大学生管理的左膀右臂,一个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有着巨大的榜样和支撑作用。目前,干部遴选过程中的主观成分过大,科学性欠缺,往往造成学生干部遴选结果的偏差,学生干部队伍工作效率折扣,干部集体形象受损,极大的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甚至造成大学生干部队伍与普通学生的脱节和代沟。那么,借鉴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科学实践,讲提高干部队伍遴选效率,增加准确性,为后续的各项学生工作开展铺平道路。

3.4应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法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开发基本过程类似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具有巨大的借鉴和实践空间。但是,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开发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简单通过大学生业余活动、社会实践等载体来进行潜性培养,大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目标性和针对性,往往出现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盲目动机。如果引进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法,明确培养目标、设置科学培训与开发程序、实施严格培训过程,那么将极大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效率。

3.5在大学生勤工俭学、助学等领域实施薪酬管理实践

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较多,在校生通过学校组织的各项助学、勤工助学岗位进行自助和能力提高实践,但是,薪酬的设定却出现明显的不科学现象,并没有实现薪酬分配的效率原则,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塑造了不良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虽然暂时解决了物质的贫穷,却用形成了态度的错误培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科学的薪酬管理将直接培养大学生良性竞争意识,提高助学与服务校园的效率和效果。

3.6以劳动关系管理教育为契机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能力

大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能力相对淡薄,同时又对相对枯燥的法律普及课程缺乏兴趣,但是,毕业生异常关注劳动关系法律,我们可以通过对毕业生进行劳动关系法律教育入手,在毕业生毕业前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这样提高教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实用的法律教育指导。

3.7在大学生管理上实施全面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目前,虽然高等教育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缺乏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于学生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和实践。大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大学生管理上实施全面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将结合相关理论教育,从实践环节深化大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使大学生从相关的被管理实践中适应、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方法。同时实现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

综上所析,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可以视为特殊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它和真正的职业生涯阶段有着紧密的衔接和顺承关系。如何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培养的高效化、社会化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与实践,实现大学生毕业后角色转换期和不良症状的减弱或消除,直接与社会化人力资源管理接轨,快速实现大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3

教育资源是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子和输入因素。研究教育资源的分布以及教育生态系统对教育资源分布的反应是教育生态学的重要内容。树立新的教育资源观,以教育生态学“系统、平衡、联系”[3]的思想研究教育资源建设,设计并开发生态型教育资源系统。解决当前教育资源建设的生态不平衡问题,是当前教育研究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育生态系统的资源,大致包括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类别。[3]学校教育的物力资源是构成学校和课堂中的物质环境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构成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层面,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资源的质量(师生素质)是影响教育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学校教育所传递的文化知识为主体的信息资源是连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与文化生态关系至为密切。如上所述,着眼于教育生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主要是从语文课堂物力教学资源、语文课堂人力教学资源和语文课堂信息教学资源三方面进行。

一、语文课堂物力教学资源优化

语文课堂中的物力教学资源既是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也是课堂教学生态中的重要因素。语文课堂物力教学资源优化也就是对语文课堂教育生态中物质要素的科学整合。下面从几方面来阐述语文课堂物力教学资源的优化:

(一)语文课堂空间资源优化。语文课堂物力教学资源中的空间资源主要是指教室,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环境,对语文课堂空间资源的优化就主要集中在对教室中各种物理因素的利用上。

1.光线与色彩。色彩与光线能够影响人的情绪、思维、审美以及工作、学习效率。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都证实,作为视觉的基本特征,色彩与光线都可能引起人的不同的心理感觉。光线与色彩可以看作是人情感变化的调节器。语文教学是情感教育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时刻都是情感的生成、流露与释放,对于每一文本的解读,都将学生带入一个情感体验的世界,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光线与色彩对人情感的影响机制来推动语文教学的进行,那么就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体验。光线与色彩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长时间地保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会使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体验得到强化。

2.教室图文装饰。语文课堂物力教学资源优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就在于对教室进行图文装饰。语言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信息的传递,既包括有声的信息也包括无声的信息。一幅图画,一行文字,不但能够美化教室的墙壁,同时也是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利用的资源因素。

3.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座位编排形式直接影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交互作用、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教学信息的反馈等。传统班级授课制采取固定的秧田式座位编排形式,这种座位的排列方式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这对于传授知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讲授这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多种语文活动形式的参与。如圆形排列法、会议式排列法、小组排列法、U形排列法等座位编排方式则更适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使教师的课堂指导活动空间也比较灵活。

(二)语文课堂时间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时间资源主要是指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比重。对于语文课堂时间资源的优化,要注意以下两点:

1.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时间是师生共有的,在课堂时间分配上要努力做到既有教师组织教学时间,又有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把教师指导教学时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与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时间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更加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要重视学生的具有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减少以教师个人表演为主的“讲授时间”,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往的时间,使语文课堂教学由“一个声音”的独白,变为“多个声音”的对话。

2.合理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教学节奏的调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形式的变换、教学进度的把握等几个方面的协调与统一。对于一节课来说,时间有限,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规律把握教育时机,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而有效地调控课堂的教学节奏,不但可以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使教学活动本身带有节奏的美感,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二、语文课堂人力教学资源优化

学校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包孕在教育生态其中的重要内容,而语文课堂人力教学资源优化,主要就是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教与学中的和谐关系。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关系,它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教师与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1.要确立学生主体意识。语文教师要有学生主体意识,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知识信息单向传输的过程,也不是学生动手操作的程序化过程,而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的多重对话,而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则是课堂对话的前提。

2.要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情感与思想的交流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消除教师与学生的情感隔阂,使学生在感受教师的真情实感的过程中建立对教师的情感信任,乐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乐于与教师进行交流。

3.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力量,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的人格力量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它不但影响教育教学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一是要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素养;二是要向学生展示良好的教学状态。

(二)建立合作的同学关系。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关系,对课堂教学也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它通过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来影响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它通过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来影响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交往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1.鼓励学生之间的课堂交往。鼓励学生之间的课堂交往,为学生创造课堂交往的机会。一方面,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上要能够引起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与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一定要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留出足够的时间。

2.为学生合作学习搭建平台。(1)展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先确定本节课或本环节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后产生必须合作学习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动力。(2)选取合适的内容,指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合作性、可评估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发展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矛盾性问题,指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三、语文课堂信息教学资源优化

语文课堂信息教学资源的优化,是指对语文课堂学生所要接受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创造。其基本内容是:教科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一)教科书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语文课堂信息教学资源的优化主要是指教科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教科书是课程标准最为具体的体现,也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凭借。语文课堂教学不是教科书内容的移植和重复,而是需要语文教师的选择、加工、创造,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这种选择、加工、创造工作,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和调整教科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调控反馈,评价教学质量等。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的三个基本属性是: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变革传统教学结构。

在各种课程资源中,网络资源异军突起,重视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将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得到逐步推广和加强。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方面。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体现优势的同时,又有很多不足和缺陷。网络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资源的盲目利用等都是要通过研究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着眼于教育生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其目的在于,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化,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系统,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已有的教育生态学研究为参考框架,借助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选取一定的角度和教育生态要素,考察和分析语文教育系统的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生态环境及其对教育生态系统与该系统中的人的影响,是研究语文教育生态学的任务,需要我们做出不断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http:///xxph/sy/xy18d/201211/t20121119_940452.shtml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cn/o/2013-11-15/210428723442.shtml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0.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4

第一部分阐明了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认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自身和自然的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既是以往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对今后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挑战和机遇;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是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特点,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的实质是三者关系的失调和失衡。文章指出:回顾历史,人口、环境、资源三者关系的失控和失衡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最严重的失误;面对现实,“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展望未来,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和控制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课题。

第二部分论述了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文章认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一体化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一体化研究和调控的主要对象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一体化理论是一门正在发展的交叉、边缘学科;一体化理论是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研究,即从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综合研究、分析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现象,促进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健康发展。文章论述了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第一,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关系的协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21世纪最重大的社会问题;第二,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是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关系”的需要。文章认为,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方面看,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调控的理论,已成为推动当代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向着更加科学、综合、完整的体系发展的理论指南和动力。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的内容。

第三部分提出了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途径和措施。文章认为:首先应该通过宪法和国家发展计划,确定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控制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政策,即:将“实现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国策;将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关系,促使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即实行一整套体现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原则。文章建议制定一整套有利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和控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包括:第一,提倡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健全有利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科研体制,在人口、环境、资源研究方面实行创新;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总体战略,大力推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管理方式,这是将人口、环境与资源工作结合起来,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结合起来的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和手段;第三,制定和实施对人口、环境、资源实施一体化控制的各种计划,认为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和跨学科、跨部门性,只有通过各种计划才能实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一体化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土规划、人口规划、环境规划、各种资源能源规划等专门规划,是这项系统工程的龙头和中心环节;第四,综合采取其他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宣传教育,加大投入,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工作的管理和法制。

本文所谓“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主要在如下几种意义上使用:第一,是指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组成的综合体;第二,是指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形成的综合关系;第三,是指由人口、环境、资源这三方面工作所形成的系统工程;第四,是指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调控(或一体化控制),即对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全盘考虑和统筹安排;第四,是指人口学、环境学、资源学的综合,即指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既可以表示一种思想、一个观念、一门学问,又可以表示一个目标、一种实践、一项工程。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将上述几种意义的一体化概括为或简称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中的一体化,又称综合化,英文是integration(名词)。英文中的integral(形容词)、integration(名词)、integrate(动词)、integrative(形容词)等词,在不同的中文翻译中有“结合、综合、整体、整合、一体化”等不同译法。例如,“环境与发展的结合、综合、整合或一体化”、“人与环境的结合关系、综合关系或一体化关系”,到底哪种译法准确、流行,一时很难确定。

主席在1997年3月8日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盘考虑,统筹安排,努力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切实保护好环境,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他在1999年3月13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把这件事关中华民族生存的大事作为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人口、资源环境这三方面的工作,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协调好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搞好这项系统工程.”[2]笔者认为,要做到“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盘考虑,统筹安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必须从思想上认清人口、环境、资源的内在关系,从理论上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从实践上完善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调控;唯有如此,才能协调好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搞好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系统工程,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

一、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回顾历史,人口、环境、资源三者关系的失控和失衡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最严重的失误;面对现实,“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展望未来,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和控制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课题。对于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自身和自然的经验的总结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自身生产较慢,人类对自然的冲击较少,人与自然比较和谐。到公元元年时,世界人口约3亿,直到18世纪中叶才增至8亿,人口翻一番用了1500年,如果保持这样的速度,要到公元3250年才能达到16亿。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提高自己和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辉煌业绩,人口从1750年的8亿到1900年增加到17亿,即只用150年就翻了一番。从1950年的25亿到1987年的50亿,只用37年世界人口又翻了一番。估计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63亿。也就是说,在第一个1000年,世界人口稳定在3亿左右;而在第2个1000年,人口增加了60亿。一些国家由于对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关系处理不当,采用“高生育、高生产、高消费”的发展模式,以超出环境资源承受力的方式进行人类自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结果造成了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走了“先盲目生育后计划生育,先污染破坏后保护治理”的弯路。面对这三大问题,各国分别制定了人口政策、环境政策和资源政策及有关法律,建立了管理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机构和队伍,形成人口控制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和资源管理工作这在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是,初期的这三项工作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人口工作与环境资源工作相脱节,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二是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相脱节,即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脱节。从总体上看,各国的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大都经历了“从分别考虑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到综合考虑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不少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将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分属几乎是互不相关的政府部门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环境资源一直属于不同的行业或专业,他们大都尝过“人口、环境、资源工作三股道,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与保护、改善环境资源各自为政”的苦果。这两个致命的弱点使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深层次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据经济学家罗伯特?里佩托(RobertRepetto)计算,如果世界人口按目前每年16.7%的增长率继续递增,到2667年地球的陆地将挤满人,即使将南极用来安置人,它也只能为7年内增长的人口勉强给个站脚的地方;据罗马俱乐部1971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和一些环境资源学家的估计数字,如果世界按目前每年排放的废物和消耗的资源量的增长率继续下去,到2667年地球的陆地将堆满垃圾和废物、耗尽许多重要资源,人与废物、人与资源的矛盾将达到骇人听闻的程度。面对严重的综合症,人们转而思考“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以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转机,人们开始认识人口、环境、资源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重要意义。这一次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申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地给环境保护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如果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为了在自然界里获得自由,人类必须运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和动物,特别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代表性的标本,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内罗毕宣言》(1982年5月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特别会议第13次会议通过)指出:“环境、发展、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紧密而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特别在城市地区内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已为人们所广泛认识。只有采取一种综合的并在区域内做到统一的办法,强调这种相互关系,才能实现于环境无害和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3],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理论。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签署、通过了一揽子体现“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观点的文件。其中被称为“地球”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的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其中《21世纪议程》是一个全面考虑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等活动的国际政策文件,它充分论述了人口、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例如该《议程》第5章强调,“查明人口过程、自然资源及生命支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将人口、环境与发展综合起来的研究方案”,“将环境关注与人口问题结合起来”,“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应该将关于人口趋势和因素的行动与满足有关人口需要的资源管理活动及发展目标密切结合起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制定涉及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综合性规划、行动方案甚至法律,人们开始从学科专业、计划管理和政策立法等方面将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联系起来,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结合起来。

在处理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的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为了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环境资源,建立人与环境的良好秩序,各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部门、行业、专业、学科和活动必须相互配合,必须打破原有的部门、行业、专业、学科界限,在人口、环境、资源领域实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行动。这种认识反映到政府政策、规划、管理和立法上,就是开始出现综合考虑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综合性较强的政策、规划、管理部门和法律。

(二)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既是以往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对今后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环境大国和资源大国,也是一个存在人口膨胀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国家。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并且这种深层次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在处理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也曾走过一段弯路。在一个时期曾片面批判马寅初的人口论、宣扬违反自然规律的唯意志论、采取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个别地区甚至实行过“先污染、后治理”、滥砍滥垦滥捕、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政策,结果使得一些地方造成“人越生越多越穷越垦(指盲目开发自然资源),地越垦越坏(指环境资源破坏)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有关部门和专家虽然也有过将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联系起来,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结合起来的想法,但国家并没有将其作为指导原则,也没有从国家计划、政策、立法和行政管理体制上将它们结合起来。面对接踵而至、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人们开始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分别制定了有关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法律,但结果是防不胜防、治不断根、有小改而无大变。进一步实践和研究发现,原来这些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绞结在一团的综合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生育和国土环境资源工作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重要性,党中央和国务院开始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等问题。1981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建委关于开展国土整治工作的报告》(1981年8月),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系统考虑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的相互关系,并将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的部级政策文件。该报告尖锐指出,建国以来,由于在国土整治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国土资源和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资源的考察和开发、利用,多是由各部门分散进行,缺乏统一协调,既有重复劳动和空白,又对综合利用考虑不够”。该报告认为,“国土整治应当包括考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这些相互关联的五个方面的工作”。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后,国务院于1994年3月通过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国21世纪议程》。该《议程》不仅强调“突出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通过法规约束、政策引导和调控,推进经济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5],而且初步阐述了有关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政策。例如,该《议程》的第1章指出: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人类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1页)。第2章指出:中国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第7页);加强政府对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作用,实行综合性决策、管理和监督(第6页);制定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采取重大行动,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第7页)。第7章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问题作了较多的论述,强调在规划和决策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第14章“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指出:“目前,中国在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为了确保有限自然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要求,中国必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问题重’的方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挖掘资源潜力,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有效配置资源,坚持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的道路。”[6]在《森林法》(1984年)、《矿产资源法》(1986年)、《土地管理法》(1986年)、《水法》(1988年)、《水土保持法》(1991年)等资源法律和《环境保护法》(1989年)、《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制定,1996年修改)等环境保护法律中,分别规定了将开发、发展、合理利用、增殖、保护、防治、改善、建设、管理等环境资源活动结合起来的目标或原则。

(三)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是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特点,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的实质是三者关系的失调和失衡

目前,许多国家对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的种种努力之所以收效不大,并且有进一步发展蔓延的趋势;人口危机、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这三个问题之所以多年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根本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人口、环境、资源这三个貌自分离的问题,实质上已经发展成为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问题”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成分。孤立地对待这三问题,看不到这三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看不到综合症,是无法解决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对这种综合症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综合症”的成因和实质则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关系的失调和失衡。例如,一些国家希望通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和途径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但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最大特征是尽量满足人类自身物质生活的需要,这就是尽量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结果这种人口政策越实施,环境和资源危机就越严重。一些国家想控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日益增长的人口及提高生活标准的需要又要求增加生产、发展经济,而增加生产、发展经济的需要又要求加大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和频率,结果又削弱了环境保护的努力。一些国家想充分发挥本国自然资源的优势,通过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强国富民,满足人口数量和质量增加的需求,但对自然资源的高强度高频率开发,却加剧了本来就很严重的环境法律和生态破坏问题。

二、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

经过许多人的长期研究,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这就是对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进行调控的理论,即有关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相应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论。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方面看,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调控的理论,已成为推动当代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向着更加科学、综合、完整的体系发展的理论指南和动力。

(一)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的内容

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内容即研究对象,概括地说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及其相关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与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具体地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领域:

 第一,人口、环境、资源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的理论基础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环境、资源的理论以及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与人口、环境、资源有关的其他理论;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人口、环境、资源的发展史(涉及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和解决方法,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的构成、性质和特点、地位和作用;调控人口、环境、资源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实行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等。

第二,对中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主要研究中国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相互关系,中国的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相互关系,中国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综合体的政策和法律,中国调控人口、环境、资源综合体的原则、途径、方法和制度。

第三,对外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各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与中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比较。

第四,对国际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各种有关国际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公约、条约和协定,国际人口、环境、资源领域的组织机构、会议和其他活动。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还研究与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及其有关理论、政策和法律,如环境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等。

(二)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的特点

第一,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和调控的主要对象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独特性质,是区分一体化研究与分割式研究的主要特征,它最集中、扼要地提示了当代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理论的根本特征。

在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中,按照排列组合公式存在着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环境与资源这三种关系;按照传统的关系论,表面上看,这三种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物与物(环境与资源)的关系;但进一步分析,在人与物的关系和物与物的关系后面,还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文中谈到这3种关系,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物与物的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马、恩认为:人的发展或人的生命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自然关系即物与物的关系,“凡是有某种(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社会)关系都是为我(指为人)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社会)关系’,而且根本没有‘(社会)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它物的(自然)关系不是作为(社会)关系存在的”[7].同时马、恩指出: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另一个方面是人对人的作用”[8],即“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9].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简称一体化研究,从狭义上讲是研究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从广义上讲是研究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环境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第二,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是一门正在发展的交叉、边缘学科

对上述3种关系,相应地存在三种理论,或者说全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可以抽象地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以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为主的理论;二是以研究自然体与自然体的关系为主的理论;三是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的理论。按照学科分类的传统标准,研究自然关系(包括自然体、自然现象和自然物与自然物之间关系)的科学属于自然技术科学,研究社会关系(包括社会人、社会现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这种简单的分类方法有很大的机械性、局限性:第一,它显然没有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或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实际上某些自然技术科学也研究一些社会关系,某些社会科学也研究一些自然关系,对于那些既研究自然关系、又研究社会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科学不知道属于什么科学?于是有人提出,以研究自然关系为主的学科属于自然技术科学,以研究社会关系为主的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以研究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主的科学属于交叉科学(又称边缘科学、综合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具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特点。这是一门随着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日趋严重,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活动的日益加强,以及人口法、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法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古代或很早以前就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就有人口控制、保护环境、管理资源等活动、思想甚至法规,但那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对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进行一体化研究,更谈不上进行一体化的控制。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是以“人口、环境、资源综合体”或“人与自然”系统为对象,而研究其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交叉科学;或者说,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人称为环境规律)的科学。一体化研究要求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既从宏观上又从微观上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其研究成果只能是综合人口学、环境学、资源学的产物。因此,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既与自然科学有关,也与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合并越来越多,交叉、边缘、综合性学科的不断出现,这是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无限性、多样化和客观物质世界相互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必然结果。如果将这种一体化研究发展为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则更能突出一体化研究的特点和效益。

第三,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是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包括主流法学在内的传统的社会科学只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即只研究社会、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传统的自然科学只研究物与物的关系,即只研究自然、自然现象和物体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反对这种将社会与自然、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技术科学对立起来、分割开来的作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地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它们一个只知道自然界,另一个只知道思想。”[10]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即唯心主义奉行“人主宰自然”的信条,将唯物主义归于主张“自然是人的主宰”的观点的行列,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感兴趣,他们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排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研究。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列宁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一文中曾专门批判如下观点:“科学的定律与其说是外部世界的事实,不如说是人心的产物”,“凡是把自然界说成人的主宰(sovereign)的诗人和唯物主义者,都过于容易忘记:使他们惊叹的自然现象的秩序和复杂性,最低限度也像人本身的记忆和思想一样,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产物”,“人是自然规律的创造者”,“人把规律给予自然界这一说法要比自然界把规律给予人这一相反的说法有意义得多”[11].马克思主义认为,包括哲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各种思维、意识和知识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12].人们把自然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是第一类环境问题,即由自然现象和自然灾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火山、地震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二是第二类环境问题,即由人类不适当的开发活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这两种自然环境问题或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的思想意识观念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更重视由人为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环境问题或自然环境变化。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13]也就是说,包括当代环境法学在内的人的思想和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的不当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而不单纯是原始状态的自然界本身,包括人口学、环境学和资源学在内的当代人类的智力只能按照如何学会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屑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家曾多次提出批评,他们在批判当时德国的青年黑格尔学派时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14]通过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恩格斯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即:“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15]站在综合自然和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马克思指出了今后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6]这些观点对于促进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对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与综合,对于建立和完善既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又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人口、环境、资源学一体化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第四,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研究,即从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综合研究、分析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现象,促进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健康发展。

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特别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研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注意掌握和运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加强这一新兴学科的科学性;注意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对人口、环境、资源理论和实践,实行开放式的研究。一体化研究区别于传统的分割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体化研究不是对人口、环境和资源进行独立地、分散地研究,不是仅仅研究其中的一种因素,而是将人口、环境、资源联系起来做为一个综合体进行综合研究。

(三)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关系的协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也是21世纪最重大的社会问题。如何认识、解释和掌握人与自然(包括环境和资源)的关系,一直是人类思想意识和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的哲学理论、法学理论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席1997年11月1日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指出:“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的这些发明创造,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道德思想相结合的理性光彩。”[17].在西方,自然法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公元1689~1755年),是运用接近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典型人物,他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性、民族性和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或民族的素质、习俗与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有关,甚至认为这种作用具有决定性。在50年代,我国学术界曾就自然对人类的作用问题进行过讨论,1959年出的论文集曾刊登前苏联学者转引马克思说的“不是有着坚强的植物的热带气候,而是温带气候才是资本主义的老家”[18]这一名言。后来,包括法学界在内的我国学术界曾企图全面否定上述观点,将其打入反动的、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其实这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观点,马克思认为:“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象小孩子离不开引带一样’。它不能使人的自身发展成为一种自然必然性。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19]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地理学界、哲学界和法学界开始肯定或重视这种观点。在1990年代,《中国环境报》曾专门刊登一些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翻案的文章,指出地理环境对该区域社会或民族国家的发展的影响是不以人的主观众意志为转移的、长期的因素,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现代科学证明,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即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化学元素,人体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地球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适应,例如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和地壳中这些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自然或地理环境对人的素质和人类发展的决定作用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先定的、长远的、内在的影响,自然的进化产生蛋白质和有机物,蛋白质的进化最终产生人,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周围环境为人体提供的物质决定着人的特征和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20]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的长期影响和作用,在不同的地区便产生了不同肤色和特征的民族和人种。事实证明:英国的岛国的地理环境是英国受大陆影响较少而形成一个独立法系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之所以最早产生民族、国家与法律,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分别位于富饶的黄河流域、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

第二,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是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关系”的需要。目前在中国,广泛开展的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活动已经形成一门计划生育工作或人口工作,对人口问题和人口控制的研究已经形成人口学;广泛开展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活动已经形成一门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研究已经形成环境科学;广泛开展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已经形成一个资源开发利用行业或资源管理工作,对资源问题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已经形成资源学(包括土地学、林学、矿产学、水利学等)。但是,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种分散研究,还远没有形成以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即人口、环境、资源的综合体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一体化研究。这种分散式研究,在科学发展的一定阶段甚至在将来,或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是有必要的。但是,这种分散式研究也具有某些弊病,主要缺陷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局部性,没有综合性、整体性,容易助长行业倾向;没有研究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关系。在1997年3月8日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计划生育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计划生育工作抓得不好,人口增长控制不住,造成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就难以提高;如果环境保护工作抓得不好,环境受到污染或者破坏,就会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生存条件,甚至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21]他在1999年3月13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2]

人口、环境、资源之所以可以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研究,是因为在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口、环境、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人与自然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有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特定原因,研究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正在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职业领域,这一职业已经形成其特定的目的和任务。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综合的、一体化的研究,是当代包括科学(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成就。要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必须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实践证明,关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理论,抓住的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之一,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因而是对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起长期作用、总体作用的理论。运用关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理论,能够准确地解释人口、环境和资源的问题和现象,能够指导科学地制定人口、环境、资源的政策和法律,能够指导人口、环境和资源工作的实践,从而成为人口、环境和资源法制建设的理论指南。

三、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途径和措施

(一)通过宪法和国家发展计划确定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控制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政策

首先应该通过国家根本大法即国家宪法,并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如下目标、国策和原则:

第一,将“实现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

第二,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国策。

第三,将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关系,促使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即实行一整套体现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原则。其中“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思想的体现:“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正确处理环境资源活动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指导原则:“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是正确处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与保护、改善活动关系的指导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是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的指导原则,是有关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措施、途径、手段的原则:“人口、环境、资源责任原则”,是建立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责任制的指导原则:“公众参与和民主原则”,是正确处理在人口、环境、资源工作中政府机关与非政府组织、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相互关系的指导原则。

(二)制定一整套有利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和控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第一,提倡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健全有利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科研体制,在人口、环境、资源研究方面实行创新。必须从一体化的角度对传统的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进行改造,特别是从一体化的角度对以住的人口学、环境学、资源学进行改造。应该改革现有的人口、环境、资源研究各自为政的科研机制,采取措施鼓励和促进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联合,特别是实行人口学、环境学和资源学的联合;鼓励从人口学、环境学、资源学等学科出发对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进行一体化研究;鼓励原有的人口、环境、资源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之间的联合研究;对在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以奖励,而不是哪个学科谁都不管。应该改革现有科研管理体制,成立综合考虑人口、环境、资源关系的科研管理部门,建立健全综合性的人口、环境、资源研究会或联合会,从科研管理机制方面促进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对涉及人口、环境、资源关系的重大课题,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人口、环境、资源领域的研究人员联合攻关、共同研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该确定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综合性研究、跨学科研究、一体化研究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

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总体战略,大力推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管理方式。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消费和管理方式,是将人口、环境与资源工作结合起来,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结合起来的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可持续的生产、消费和管理方式,是统筹考虑、综合协调人口、环境与资源工作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环境资源等各种活动的方式。对人口环境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主要是指有计划地、着重提高人口自身素质和人口生活质量的人口生产,指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综合开发、利用,对环境无害的开发、利用”;对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消费,主要是指“减少环境压力、减少对地球有限资源的依赖、减少资源浪费的”的消费、“与地球承载力相适应的、重在提高人口生活质量的”消费、“合理、综合、节约利用自然资源的”消费;对人口环境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主要是指“综合的、协调的、注意综合效益的”的管理。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口、环境、资源实行一体化控制的体制。

第三,制定和实施对人口、环境、资源实施一体化控制的各种计划。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和跨学科、跨部门性,只有通过各种计划才能实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一体化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土规划、人口规划、环境规划、各种资源能源规划、科技规划、教育规划等专门规划,是这项系统工程的龙头和中心环节。这些规划应该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问题,对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进行综合平衡,对国土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作出合理安排,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四,综合采取其他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宣传教育,加大投入,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工作的管理和法制。

要加强环有关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法制、管理、宣传、教育、科学、技术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宣传教育、道德力量和经济手段的作用,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教育的手段等各种手段,提高人们的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意识、道德观念、科学技术水平、法制观念和控制一体化的能力,综合防治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

应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技术、节能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能源、农业、林业和环保产品生产体系,实现资源能源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切实可行的经济手段,特别是各种价值工具,是推动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控制的有力武器。首先要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控制的财源。综合运用税费、信贷、利润、价格等价值工具,大力采用经济手段,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一体化的人口经济政策、环境经济政策和有偿利用自然资源的政策,可以从经济利益和市场机制方面鼓励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对环境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促进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结合和“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的结合”。

加强管理和法制。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基本途径,是制定并实施体现一体化的法律措施和法律制度,即通过有关环境立法、守法、执法活动来贯彻一体化。只有建立健全环境政策体系、环境法规体系和环境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才规范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工作,规范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的各种活动,保障这些活动的结合。一体化控制应该体现于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技术政策、行政管理政策等各个方面,任何具体政策不得与一体化相抵触,为此应建立健全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各种责任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一体化控制的统一领导,切实对本辖区的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负起责任。一体化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政府工作成绩的依据之一,并向同级人民政府代表大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市长、县长在任期内要要向上级政府签定责任书。对政府行政首长和有关部门的公务员进行考核时,应该考核其履行一体化控制责任的工作或政绩。单位负责人,如厂长、经理等,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单位领导,负有一体化的责任,厂长任期内实行的目标责任制应有一体化的内容。企业的改组、改制、破产、兼并不得放弃和削弱原企业应该承担的一体化责任。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一体化的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将一体化工作纳入本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范围。承包经营土地、企业和其它承包经营活动,应同时承包有关一体化任务,承包经营合同应有一体化的内容,承包者必须对其承包活动承担一体化责任。

为了最有效地实现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治理等活动的结合,在开发每种环境资源时,都应坚持综合考察、综合评估、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的方针。在一个行政区或自然区,应该对该区域内的所有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考虑。所谓区域综合开发整治,是指在行政区或开发区的环境资源工作中实行综合考察、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综合建设和综合管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法制等各种方式和手段开展环境资源工作。实践证明,实行区域综合开发整治是将四种活动结合起来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环境工作通讯》1997年第6期《总书记在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1997年3月8日。

[2]在1999年3月13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环境工作通讯》1999年第4期《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举行》。

[3]ourCommonFuture,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4]国家环境保护局译《21世纪议程》,第59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5]《中国21世纪议程》第7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6]《中国21世纪议程》第107至108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7]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3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1]列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列宁选集》第2卷第161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2]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4~7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1997年11月3日中国教育报“。

[18]p.m.卡博著的论文“自然与人的相互关系是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对象”,登于《人口地理与城市地理》(论文集),前苏联p.m.卡博等著,杨吾扬等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4页。

[19]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77页。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5

关键词:智慧管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能耗增值服务;智慧校园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推进,已然进入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社会中,各方的发展也已是几何级速度的发展,在这个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推动社会前行的大潮中,对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管理由“绿色环保,打造节能型社会”作为一项国策写入“十二五”规划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目前,科技创新管理的概念普遍被大众所认知。管理中有一个被一再提及的词语――量化,其归根结底是对数据的需求体现。即量化要求的结果是数据的产出,这里的数据既包括管理中表面的数据,如被管理对象的数量、状态等属性基础数据,也包括对基础数据通过管理模型分析后所得到的具有决策依据功能数据,数据是实现管理智慧化关键。

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智慧化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变革原有的管理模式。[1]具体表现为,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系统,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能耗大数据潜在价值的挖掘,随后,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决策数据进行实际的管理工作。这对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其能力尚停留在能耗数据的采集、存储、统计以及初级的简单报警上,对于管理智慧化显得力不从心。为了适应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的需要,应以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以移动互联网为有益补充,建立具备对能源,特别是能对水电能源具有监控、预警、测算、系统联动和消费支付等管理决策及服务延伸能力的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智慧系统。这将是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由传统的信息化管理转型为能源管理智慧化的初期阶段,两种管理方法对于数据的处理及运用理念是截然不同的。

二、能源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的普及,学校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而学校后勤管理就是对在校后勤情况的全方位管理。[2]其中,能耗管理是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学校是否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运行,[3]均与后勤集团能耗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节约型校园概念的提出使得学校在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遵循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和节约教育理念、形成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的校园。[3]目前,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主要依托于多年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在这套制度上经过业务流程提炼后所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制度化。各地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经验累计,在校园能耗统计、校园能源审计、校园能效公示、需求管理、分项计量等方面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做到了不同部门、单位间的有效协调。在管理模式上采用了根据学科门类、各单位性质、事业发展情况、使用水电需求,科学合理定量,将水、电能源消耗指标分配到各有关学院和部门,对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统筹协调,兼顾利益,量化管理,促进节约水电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能耗管理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推进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2)管理信息化。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自身管理的需要,高校后勤集团对于能源管理工作也做了业务的流程化定制,并依托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工业设计、环境工程等学科,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了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分为计量采集部分、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存储系统,以及用户交互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完成了能耗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与展示,有效地数据处理方法提高管理中对于数据统计的需求。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水平,通过系统实现了能耗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高效管理,提高社会效益。

(3)存在的问题。如上,简述了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制度与监管系统。制度与监管系统有效的提高了管理的水平与准确性,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下列举最为表层的三种。第一,设备的改造优化。高校中诸如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等用能热点比比皆是,仅就采用何种照明器具一项,就存在不同的说法,但很大一部分取自于照明器具厂家的宣传与器具参数,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能够给出设备改造优化的决策方案。第二,消缺的即时高效。在能耗估计的过程中,由于设备和人为的因素会造成故障的出现,即时做出故障报警,迅速消除缺陷是节能的重中之重。举例而言,校园供水会存在水管爆裂故障、笼头节点故障、人为使用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单靠人员巡检和制度约束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采用更新的技术手段,才能做到有效的管控。第三,用能指标的制定。在上文中提及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模式是根据学科门类、各单位性质、事业发展情况、使用水电需求,科学合理定量,将水、电能源消耗指标分配到各有关学院和部门,超标自负。实际上这里所谓的科学合理定量并没有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撑,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一阶段的用能历史数据“大致”确定现阶段的用量,看似合理,但并不科学,缺少合理的指标定制模型。

二、管理系统的智慧化变革与应用

对于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而言,仅就目前的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智慧化的设计目的是在与管理制度不断的交互完善中,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变革原有的管理模式,[1]这也包括原有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的功能,但绝不是简单的系统升级。所有的管理变革均以建立新的管理智慧化平台为基础,提供“能源管理+能源便利+校区通信”的高校能源管理云服务。

(1)信息系统的变革。第一,系统架构的改变。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所采用的传统C/S或B/S架构已经不能适应智慧化的需要。智慧化是建立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提炼决策数据。传统的系统架构,能耗数据的采集密度对于分析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加之,高校的扩招、扩建,分校机构的设立都对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出了改变需求。就目前发展而言,其系统架构应该包含:数据采集服务、数据存储服务、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和模型计算服务等部分,以及任务调度、安全管理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底层支持。第二,存储方式的更新。系统架构的变革,为了适应更多的数据需求服务,这势必产出海量的能耗数据,随之而来的将是数据存储问题。以往的数据库服务器及热备方式很难适应海量数据的压力,建立或委托数据云存储业务将是最终的出路,有效的数据存储将是后期大数据分析的坚实基础。第三,大数据的分析,如上一、二小节所讲,系统架构的变革与存储方式的更新皆是为了海量的能耗管理数据而进行。对数据做了如此之多的支持最终为了什么?这些数据有何意义呢?答案就是大数据分析。例如,Google通过全美各地区搜索H1n1及流感相关关键字频率和分布,得出疫情暴发警报;对冲基金通过全球twitter用户每天关于情绪的关键字进行以亿为单位的数据分析,用以为买入和抛售股票做参考依据;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警方通过数据分析,第二天抓获嫌疑犯,制止再次作案;这些都是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出的决策。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准确的预测是最大的竞争力。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智慧化的核心就是对用能做出分析,根据结果做出科学的预测及决策。这也是智慧化与信息自动化的区别。

(2)应用功能的变革。目前,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的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具备实时监测用能情况的功能。智慧化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及高效的分析模型为平台带来更多功能。能耗报警方面将不完全依附于计量终端的硬件功能,而是通过特定时段的用能数据分析,确定问题,并通过监控页面、短信等方式推送报警信息。例如,用水管线的查漏报警和超指标报警等。节能测算,为用能改造提供依据。通过对实验对象更换用能设备前后的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该改造方案及所采用的设备是否真正做到了节能。指标规划,高校能耗管理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能耗定额管理。通过能耗历史数据的环比、同比,分析能耗大户用电趋势,结合人员设备总量,为能耗指标的合理分配提供支撑。系统联动,管理智慧化要求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动响应,如能耗监管系统与课表系统、宿管系统的联动数据共享,达到根据课程及生活作息数据,利用能耗模型控制重点部位大型仪器开启与关闭时间,通过能耗合理性分析,加强重点部位能耗监控。

(3)管理的最终蜕变。大数据分析带来决策与预测依据,可以对特定用户提供用能合理性分析服务;通过对线路负载数据的分析,判断线路负荷是否正常,做出警报预测,即时整改。多系统协作,将延伸能耗系统的增值服务,如用能消费的支付手段,可以结合第三方支付系统完成用能的缴费。这样,无论是实体充值点,或是移动支付,都能方便快捷完成支付动作。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智慧化带来高校能源工作由管控到服务的最终蜕变。

三、新技术驱动下的发展方向

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是智慧校园的数据核心区域,其发展中涉及的互联网(数据通讯)、移动互联网(支付)、物联网(采集传感器)、安全监控、电信(通话、短信)都在产生海量数据。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信息爆炸已经积累到了一个开始引发变革的程度。它不仅使世界充斥着比以往更多的信息,而且其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信息爆炸的学科如天文学和基因学,创造出了“大数据”这个概念。再则,云计算已经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中最重要的新概念,正在成为未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4]

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将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变革原有的管理模式。最终形成能耗云平台,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能源监管将以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作为决策的依据,逐步演进为智慧化能源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念根.雾霾锁城倒逼传统能源智慧变革[J].智慧城市,2014

(3):60.

[2]谢珊.学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成都电子科

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

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Z].2008.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6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库;资源建设与管理;综合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81-0162-02

伴随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已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向信息资源建设转变,而数字化资源库的积累是其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环节。近年来,为满足日常教学、科研、项目申报等相关服务我院积累了部分数字化资源,如基础素材库、网络课件库、精品课程库、专业信息库等,但成效并不理想,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主要体现在:

1)偏重于基本的教学资源库,覆盖面不完整,优质资源积累较少。

2)资源分类不规范,庞杂凌乱,规范性与兼容性较差。

3)很多资源库只提供资源,没有辅学习与互动平台。

4)建设重复,各类资源性网站繁多,共享性差,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与管理。

由上所述,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庞大而繁杂的工程,但同时又会为学院发展带来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一个集教学资源、相关教育教学活动项目建设、网络互动交流与学习等为一体的数字化资源综合管理平台是当前我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数字化资源库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特点

本文所涉及的数字化资源库不仅包括与日常教与学息息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文本、图形、音视频、动画等的基础类素材、课件库素材、案例库素材、试卷库素材、文献资料素材等,也包括为所有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项目而建设的资源,如精品课程建设、精品专业建设、专业带头人建设、重点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技能水平评估等项目,以及相关网络辅互动学习资源平台为一体的数字化资源库。所有资源通过一定的建设原则和规范来分类,通过综合平台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结构化和动态化的整合与管理。平台分为公共和个人两大资源库,具有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类不同类型的用户,并对用户设置相关使用权限,有效地进行各类资源的建设。每个教师和学生拥有自己的个人库,可以对个人库中资源进行任意组织与个性化设置,但教师不能直接将个人库中的资源直接上传至公共库中,需要通过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进行审核,但可以将公共库中的资源收藏到个人库中,而学生只能使用和浏览指定的开放性资源,通过这种层级管理,在满足高度共享的情况下,又保证了资源的统一、规范和安全,经过积累也会促进优质资源的形成。

2数字化资源库综合管理平台主要功能模块

通过对平台功能特点的分析,此管理平台的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分为用户管理模块、基础资源管理模块、项目资源管理模块、网络互动学习资源管理模块、通知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各模块主要功能分析如下:

1)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是平台的基础模块,主要实现对使用平台的各类型用户的管理。用户通过注册申请,经管理员审核、设置相关使用权限方可使用本平台。主要包括用户注册和审核、权限设置和用户资料修改等功能。

2)基础资源管理模块。基础资源管理是本平台的重要模块之一,实现对基础素材类资源库建设和管理。根据用户类型和权限不同的层级管理模式,对素材类个人库资源的分类、上传、删除和更新操作,以及对公共库资源的查询、收藏和评论等功能操作。

3)项目资源管理模块。项目资源管理是功能实现较为复杂的模块,主要针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项目建设的一个展示子平台。根据项目的不同,用户需要在此子项目平台下对栏目结构的自行灵活搭建,在设定的栏目结构下实现对基础资源库资源的调用,以及文本内容的编辑、多媒体素材的上传和删除操作。

5)通知管理模块。通知管理是本平台的一个功能较为简单的辅助模块,以便实现在平台下,具有权限的用户进行通知信息的,主要包括通知、删除和更新等操作。

6)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是实现针对整体平台关键参数配置的功能操作。具有超级管理员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管理、用户使用日志管理、资源库大分类设置、资源库存放路径配置以及相关基础数据的设置操作。

3数字化资源库综合管理平台的系统设计

3.1设计思路

以软件工程的思想,首先通过调查和研究我院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平台的需求分析,然后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划分出平台的功能模块。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分析出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再对系统各模块进行设计和编码,最后系统的进行测试。力求平台能在应用上具有较好便捷性、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3.2平台架构方式

根据平台的功能需求和功能模块划分,采用Browser/Server结构模式。Browser/Server结构模式具有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客户端浏览器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同时也具有共享性强、维护和业务扩展简单方便,只需要通过更新服务器功能程序,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针对此平台用户的数量大,维护和更新难度大的特点,极大地保证了平台的高效性。平台架构方式如图2所示。

从上图所知,我们将资源平台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架构于internet上,便可以实现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进行访问,极大地体现了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为保证平台的访问速度,最好将各服务器直接接入主干网上,当用户并发访问量达到一定规模,可以将数据库服务器以数据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分开搭建。

3.3开发工具选择

从架构模式上分析,本平台前台系统开发适合采用FrameworkSDKV2.0和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集成开发环境,使用aSp.net2.0和C#作为开发语言,以adobephotshopCS4进行相关界面的设计。后台数据库采用功能强大、全面的SQLSeRVeR2008数据库平台,它为构建应用系统具有安全性更高、伸缩性更强和可靠性更高的优点。

3.4应用的主要关键技术

依设计要求,在平台的实现过程中将应用到相关关键技术,页面开发中将会涉及到aJaX技术,进行大文件传输或存储时将应用到多媒体文件的压缩及存储技术,进行多媒体课件展示将会应用到三分屏课件制作技术、在视频素材播放处理会应用到流媒体的播放技术。

4结束语

数字化资源库综合管理平台是教育信息化改革背景环境下形成的必然产物,本文以我院为实例,对平台的设计进行了的探讨,对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整合提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相信通过对平台的实现进行资源的整合和综合管理,学院将会积累大量的优质资源,同时也会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等方面带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7

当前,在教育系统,各类学校已经把教育信息化作为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是,就目前教育信息化的成效来看,效果甚微。因此,本文就针对教育信息化中教学信息化这个核心部分展开讨论和研究,分析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探讨提高教学信息化成效的对策。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学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内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子系统。为了寻找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探讨提高教学信息化成效的对策,首先要弄清教育信息化和教学信息化的内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主要内容[1][2]

(1)内涵。教育信息化是指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由此看出,教育信息化既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以为教学服务为重点,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产业等(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凡是为实现育人目标而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服务。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质是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水平,目的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表现形式和发展结果必然是数字化校园。

(2)主要内容。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三个大的方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网、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硬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财务、人事、档案、电话、一卡通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题库、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课程和电子文档的积累和建设;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其中,环境建设是基础和前提,资源建设是核心和灵魂,组织建设是保障。

2.教学信息化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1)内涵。教学信息化是指以学校组织建设和教学环境建设信息化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2)主要内容。教学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教学环境的信息化,包括校园网建设以及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建设等;②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是教学信息化的核心,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电子教学材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等)、电子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专题学习网站、题库等)、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资源链接等);③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指教学信息化得以实施的信息化方法和手段(包括在线学习、查阅、讨论、协同、视频演示等);④教学评价的信息化(包括在线考试、评卷、作业提交、问卷调查等);⑤课程建设与维护的信息化(包括课程建设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的维护和更新等)。

3.教育信息化与教学信息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教育信息化是指学校的组织管理、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全面信息化,其最终目标是数字化校园。教学信息化主要是指那些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组织管理部门和教学设施、环境等教学过程前期基础的信息化以及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信息化等。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差异。

(2)联系。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子系统。因此,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教学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

二、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分析

教学信息化建设必须纳入到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中进行,教学信息化的成功与否、成效显著与否,既受到教学过程各方面信息化水平高低的影响,也依赖于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程度的制约,更离不开教育理念的转变,同时又受到全体教师运用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能力的影响。下面分析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给出因果关系图,为研究和探讨教学信息化的成功对策奠定基础。

(1)从教学信息化的组织与管理来看,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是教学信息化成败的保障。没有统一的整体规划和部署,教学信息化只能是一盘散沙,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没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只能是“有失无的”;没有组织制度上的保证,只能是自发的行为,不可能形成合力。

(2)从教学信息化环境来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是教学信息化的环境。没有高速的校园网络环境、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教学专用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网络教室等硬件基础设施,教学信息化只能是“无米之炊”,失去根基;没有统一规范的建设标准,教学信息化的成果只能是千奇百态、低质劣品,不可能上水平;没有恰当适宜的计算机软件和开发工具,教学信息化只能是低效的,不可能快速推进;没有思想认识上的转变、达成共视,教学信息化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上水平。

(3)从教师队伍来看,具有高素质的信息化教师是教学信息化赖以实施和推进的前提。教师是教学信息化实施的主体,没有具备较好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队伍,教学信息化如同机械运转失去了动力。

(4)从教学观念来看,对教学信息化观念的转变是教学信息化的思想保证。没有举校上下对教学信息化在思想上、认识上的高度统一,教学信息化将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5)从教学资源信息化来看,教学资源信息化是教学信息化的“基石”,而且必须先行。没有规范高质、完备齐全、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6)从教学过程信息化来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是教学信息化的具体体现。没有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无法进行;没有教学方法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只是虚张声势;没有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只是有形无实。

(7)从教学评价的方法来看,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方法是教学信息化效果的“度量衡”。没有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方法,教学信息化只能是“虎头蛇尾”,是不完整的信息化。

(8)从教学信息化的后信息化建设看,对教学信息化的规划、组织和管理以及成果的勘正、协调、反思、评价、更新维护等是教学信息化赖以持久、深入、提高、规范、取得更大成效的战略举措。教学信息化不是一日之事,而是持久的、长期的教学改革战略。

三、提高教学信息化成效的对策

下面,针对上面给出的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采用系统分析中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影响这些关键因素的子因素,进而提出解决好这些关键因素的对策。[3]

1.教学信息化的组织与管理对策

(1)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由学校主管领导挂帅,由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领导直接负责,由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计算机相关专业以及财务和后勤保障部门、图书馆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其主要职能是进行宏观规划、制订相关鼓励政策,协调各方关系。

(2)成立组织实施小组。组织实施小组应由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职能科室、网络中心、信息中心、计算机专业的基层业务负责人员构成。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教学信息化工程的实施计划、规范标准的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和开发工具等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

(3)成立监督检查小组。监督检查小组应由教务处和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负责,实施小组成员和院系负责人参见。其职能是监督实施过程,检查实施效果,总结和推广实施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和对策。

(4)成立成果评价小组。成果评价小组由教学信息化工程直接负责人、实施小组和监督检查小组成员、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构成。其职能是拟订教学信息化成果的鉴定验收和评价方案。

(5)制订激励政策。教学信息化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创新性,应制订相应激励措施和政策,其成果可视同教学研究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

(6)考核结果与业绩挂钩。参与教学信息化工作是新时期教师的职责,教师承担的教学信息化工作应根据鉴定验收的结果纳入教师年度业绩考核。

2.教学信息化的环境建设对策

(1)硬件环境建设。为了搞好教学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应加大投入,着力改善校园网络,大力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基础设施。

(2)软件环境建设。应加大引进或开发教学信息化的开发软件与工具、教学资源的载体平台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的力度,为教学信息化营造良好的技术支持和软件系统支持环境。

(3)人文环境建设。教学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广泛宣传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动员广大教师积极承担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

3.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

(1)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加强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制作处理技术和教学信息化应用平台的操作与管理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信息技术素质。

(2)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方法的培训,能够灵活运用启发式、指引式、研究式、自主学习式、协同学习式等教学方法。

(3)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手段运用能力的培训,使广大教师学会使用数字化教学控制台、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等,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

4.转变教学信息化观念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展要求等多方面,宣传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纠正对教学信息化认识上的偏差。

(2)树立示范典型。树立教学信息化建设示范典型,以取得的显著成效去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5.教学资源信息化的对策[4]

(1)确定信息化内容。教学资源信息化应着力建设如下四个方面: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三是教学资源的评价;四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其中素材类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建设是基础,是需要规范的重点和核心;对资源的评价与筛选标准要规范化;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具体内容千变万化,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对应的管理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形式的变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色。

(2)制订信息化标准。主要侧重点在于统一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和制作要求、统一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可从四个角度进行规定:一是从资源开发技术角度,提出一些资源制作的最低技术要求;二是从使用者角度,为方便使用这些素材、课件,需要对其进行描述,标注属性,资源的属性可以作为资源库管理系统数据结构的直接依据;三是从资源评审者角度,提出教学资源的评价标准,作为用户筛选资源的直接依据;四是从管理者角度,提出管理这些素材的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

6.教学过程信息化的对策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信息化。如针对网络课程,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采取学生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7.教学评价信息化的对策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信息化。对学生,可采取网上注册、作业提交、回答问题等信息化考评方法;对教师,可采取网上提问、布置作业、网络考试、在线提交成绩等信息化考评方法。

(2)教师教学业绩评价方法的信息化。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态度、讲课艺术、为人师表、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可由学生通过在线方式给予评价;对教师教学材料的准备情况、教学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维护情况,可由信息化实施与监督检查小组进行在线评价。

8.教学信息化的后信息化对策

(1)教学信息化要长抓不懈。教学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需要长抓不懈,才能逐步完善、不断得到优化,当一个阶段的建设完成后,要及时调整规划目标,进行下一阶段的建设。

(2)教学资源要不断更新和维护。每一项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验收通过并不意味着它的终结,需要不断地更新和规范,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促进教学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四、小结与评析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中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提出了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及其对策,旨在促进教学信息化的进程、提高教学信息化的成效。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教学信息化是一项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在政策、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优先扶持,要重视教学信息化的组织与管理建设,同时还要重视教学信息化的信息化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8

〔论文摘要〕分析高校图书馆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时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系统今后发展应着重关注的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极大地推进了教学资源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进程,使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成为网络上可以被描述和访问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包括单纯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资源,而且还包括结构性较强的案例、试题、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课堂教案、讲授型教材等资源,甚至还包括了网络服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快速增长以及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得有效整合并合理配置分散的教学资源,扩大教学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成为可能。近年来,如何最大程度地共享区域内的教育教学资源已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广东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为列,就高校图书馆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1高校图书馆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设的发展背景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始于1957年的图书馆协作活动。目前,围绕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三大全国性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包括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和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www.133229.com已显现成效的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主要有: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系统(balis)、天津市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talis>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7alis)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与全国性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相比,区域性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由于具有应用推广相对顺畅、工作开展更易统一、计划实施更易协调、经费投人更易落实等特点而得到了快速发展。

1997年,广东省启动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联合建设工作,由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牵头,组织全省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文献的联合采购和数据加工工作。2001年在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关心和支持下,建立了以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管理中心的广东省电子图书馆,后改名为广东省网络图书馆。该系统采取以财政投人为主,各加盟院校图书馆付费为辅的方式,开展了部分数字资源的集团采购。但由于经费投人不足及组织协调等因素,系统发展不太理想。2005年,财政拨款方式的改变使得广东省网络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停止运作。2006年,在省教育厅的统一规划和协调下,由省财政投人900万元的建设资金,采取以学科为龙头,以6个省属院校为依托,通过项目立项方式建立了6个广东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中心:以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主承建的“医学资源中心”、以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主承建的“工学资源中心”、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主承建的“农学和生命科学资源中心”、以广东商学院图书馆为主承建的“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资源中心”、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为主承建的“外国语言学资源中心”和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主承建的“高等职业技术资源中心”。其目的在于针对全省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目标,构建一个技术较先进、学科较齐全、资源较丰富、内容较全面的实时交互性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对分散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合理配置,使其更有利于统一管理、搜寻、共享、评价,扩大教学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弥补和改善全省高校教育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实现全省高校数字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满足资源共享的迫切需求。

2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建设的发展

自批准立项以来,广东省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领导、关心和支持下,资源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各分中心搭建了数字资源应用平台,引进了一些专科数据库资源,自建了一些特色数据库,并将项目前期已确定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内容从最初的医学、农学、生命科学、工学、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高等职业技术资源等9个学科进一步扩展,增加了中医学与中医药等学科。由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建设与维护,因此到目前为止,各分中心的资源体系和管理平台尚未实现统一门户、统一平台、统一认证、统一标准和统一格式。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缺少面向各学科中心的统一服务门户;<2)有待统一各中心用于开发资源的平台软件或开放接口;(3)尚未制订统一的元数据标准;(4)尚未开展信息共享与合作交流;(5)缺乏有效的资源评价机制;(6)有待将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合理的共享方案,以推进项目的快速开展。

3对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设的几点思考

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设是一个跨馆、跨部门和跨学校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参与其中的图书馆通力合作与全面支持,需要参与学校相关部门的分工合作、科学管理,统一将学校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图书馆存储并对外提供服务,需要参与学校在政策、立项、资金、人力统筹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更需要本区域教育行政机构出面统一组织协调,统一规划实施,统一制定有关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并制定具有可执行性与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以确保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稳步健康发展,切实避免项目建设流于形式。

3.1在强化项目管理中心职能的同时,注重明确各分中心的权利与责任,建立起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管理方式

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建设的核心应该是通过建设分布式资源网络系统,实现对资源目录的集中管理和资源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因此,系统采取的管理方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机构上要建立一个职能部门—管理中心,在为各分中心提供全面技术支持、服务、培训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决策、执行、协调、监督和检查等职能,建立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活动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定期召开进展汇报会的方式,加强各分中心之间的沟通与联系;<2)在技术上要建立一个统一服务平台,可根据各分中心的教育资源分类建立不同的栏目,提供导航式服务;(3)对各分中心存储在各个资源站点需要共享的资源进行等级划分,并明确用户访问的级别与权限;(4)对不同级别的用户进行分类,并赋予不同的使用权限。

3.2借鉴国外联合建设数字资源的经验,注重构建“透明式”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统一服务门户

所谓“透明式”统一服务门户,是指从用户的角度看,可以在一个系统上浏览整个平台中的数字资源,并且只要通过一次检索便可以覆盖平台中所有的系统,不需要知道资源的位置就能够获得所需要的数字资源。统一服务门户是构建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的核心问题,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纽带,是教育教学信息集散的中心,是面向用户服务的窗口,应具有界面友好性、功能可扩展性、系统安全性、使用方便性和管理智能性等优点。统一门户将由各分中心的资源建库系统和元数据中心节点系统组成。其中建库系统应由项目管理中心向各分中心统一推荐,以便使运行平台具有相对一致的起点和整体性。统一门户的功能主要包括:进行资源的加工和,实现元数据的统一管理以及对象数据的分布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从而确保建设的资源具有良好的共享性和互操作性。

3.3参照国内外相关的数据采集加工标准。注重制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长期以来,虽然很多学校的资源库里存放着大量的资源,但由于在教学资源开发行为的规范、制作内容的要求、管理平台的功能等方面都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资源都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导致资源开发效率低和资源质量不够优化,同时这也是造成目前教学资源难以交流和共享的一个原因。

针对这一状况,在进行资源集成和整合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加工与揭示,有效地构筑起一个呈立体网状分布、具有知识关联性、能够向用户提供智能化访问和服务的知识系统,必须尽早地建立教育教学资源采集、加工和标引统一规范,确保在统一的元数据框架基础上,实现管理中心、各分中心和用户之间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

3.4针对资源中心教学服务的重要功能,明确用户需求,确保资源中心的可用性与实用性

建设教学资源中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使师生能够在数字化信息环境下,全面、快速、方便、有效地检索、利用、组织和交流信息。因此,资源中心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功能上都要充分地考虑教与学的双向需求,使教师、学生能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真正地为教与学创造一个现代化、网络化的知识环境,提高师生合理使用资源中心的积极性。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资源建设和资源使用脱节,资源中心还不能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因而无法确保其与教育教学各环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3.5制定考核激励指标,采取激励政策,吸引区域高校图书馆参与各学科中心的资源共建共享

对积极参与各学科中心资源建设的图书馆采取考核激励政策,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可以保证资源中心建设的质量,而且也能够保证共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完善。考核内容包括共享资源利用率、服务响应速度及用户满意度等。其中,共享资源利用率应该作为主要的核定指标。建议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设立专项资金对参建图书馆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予以经费补贴,按各参建图书馆提供共享的数据量和用户实际使用量进行补贴。

3.6各分中心要注重对教学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通过各种办法和手段,解决动态信息的更新,确保资源服务的时效性

当前,由于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制造者和提供者—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大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他们往往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获取方面较为孤立,缺乏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指导,导致资源无序排列、低水平重复建设、内部缺少祸合性的现象较为突出。各学科中心作为资源建设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不仅要参与内容的规划、标准的确立、评价指标的编制、技术培训和指导的提供等,而且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和技术手段调动专业教师的参与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在资源建设和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教学资源建设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中。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9

关键词:大学跨学科研究;界面规则;关系治理;治理机制

如何在大学内部促进多学科之间开展有效的协同创新,始终是大学发展基础研究和跨学科合作发展管理的重要问题。[1]长期以来在大学内部的学科专业分化与科研独立发展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团队间形成的不同的兴趣领域、专有知识、学术规范等等,以及大学内部所形成的学科资源配置、学科研究传统和研究评价体系及其所带来的竞争合作关系等,成为大学建构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因素,制约着大学内部在多学科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跨学科发展网络。因此,在大学内部发展跨学科合作必须充分认识和科学治理在学科之间所形成的科学与社会界面关系,促进学科之间的研究合作的科学与社会关系建构,并通过新的跨学科合作活动使新的学术文化得到不断复制、传播和遗传,使传统的学科内部依赖现象被跨学科路径依赖所影响和占领。

我们认为,大学在建构多学科之间的科学和社会关系过程中,跨学科性的组织学习与组织记忆是最重要的机制之一。这种跨学科性的组织学习机制使不同学科的研究团队之间能够进行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整合、知识转化等知识创造活动[2],从而有助于建立起跨学科学习与记忆。可以说,大学跨学科合作是促进特定学科及其团队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科学证据、科学问题、理论逻辑体系等方面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从而在科学资源和学术能力上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因此而形成的学科之间的各种科学与社会要素相互适应的界面规则,决定了特定大学建构跨学科合作关系的思维方式和科学风格,以及在新的跨学科方向选择和协同创造方式选择上所具有的学术延续性。

一、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界面规则的形成与演变

一个标准的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是由多个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模块化的学科团队所构成的一个多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在这样的跨学科合作关系中,跨学科网络成员都是具有自组织特性的能力要素模块化学科团队,不同学科团队在控制信息和资源并帮助其他学科团队方面所具备的能力不同,因而学科团队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能力存在明显区别。能力要素互补的模块化团队之间相互促进知识分享和协同开展知识创造,可以共同降低科学研究方面的不确定性,并支持跨学科合作创新的实现。[3]这个亚学科形态的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大学内部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

在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中,存在着相互作用的网络向心力与网络离心力。一个学科团队是否加入或退出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取决于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自身的吸引力的大小和单个学科团队自组织能力的大小。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的资源丰度、配置秩序、科学价值与学术氛围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时,对单个学科团队具有网络向心力作用;单个学科团队自身获取资源的能力以及本学科方向上的研究价值具有更大吸引力时,对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具有离心力作用。而使这两种力在网络中呈现均衡状态的就是跨学科关系的界面规则,主要是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内部制度建构、知识共享机制和资源配置能力,它们是决定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自身的向心力与单个模块学科团队离心力达到均衡状态的内在基础。只有当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资源丰度、配置能力和潜在价值被不断建构和挖掘,所形成的吸引力超越离心力时,跨学科合作关系才能被有序建构并持续深化。

借鉴工程技术学理论和组织理论,界面是指组织间结点关系及其协调,核心是促成临近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4]用界面概念作为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方法论工具,可以把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定义为“处理学科间关系的各节点关系,解决各个学科和团队在科学分工与协作需要之间的矛盾,实现跨学科合作研究整体控制、协作与沟通,提高大学跨学科合作协同创新能力的制度性规则”。界面规则的核心思想是推进集成管理,推动系统各个部分建立必须的相互支持、相互连接,更好地处理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跨学科合作关系界面是通过建立多学科间的接口关系和界面分析,使两个以上学科及其研究团队借助于界面实现相互间知识、信息和资源联系,能够在知识资源与科研资源的共享与协同方面建构起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从而使大学自身建构出具有跨学术竞争优势的“协同创造场所”。

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一经形成即将产生路径依赖性。跨学科关系成员和整个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所形成的知识共享秩序、资源配置方式等网络行为是相同的或类似的,跨学科间关系通常遵循较为稳定的界面规则来运行,因为这些界面规则代表着学科间关系过去应对环境变化和建立适应行为的基本经验。大学跨学科合作环境一经形成,跨学科合作关系行为就会呈现出惯例化特征,各团队成员和整个跨学科网络只需按照已有相应界面规则的要求做出行为反应,就可节约跨学科合作成本并提高科学研究效能。如果现有跨学科界面规则可以促使多个参与学科获得更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那么多个学科之间就倾向于保持并复制这种效能。这种界面规则既是保护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成员团队各自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制度安排,也是通过学科间信任获得相对优势资源和实现学科研究价值递增的组织制度设计。

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的科研资源基础、专有知识基础、关系网络演化及其制度化等都是跨学科合作关系的重要界面要素。首先,当一个团队面临着资源获取不足与外部竞争环境不确定时,该团队更倾向于与外部竞争环境中重要资源建立联结,以获取资源交换或产生,并决定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及其行为关系。[5]一个学科团队可以通过加入跨学科合作研究来取得新的知识资源和研究资助,各个学科团队之间因为资源互补而寻求建立合作关系和新的竞争优势。第二,跨学科合作关系是网络中的研究者、科研活动与研究资源之间的关系建构。多个团队建立组织间关系的原因是跨组织的学习与竞争有助于提升组织竞争优势。[6]学科团队对新的竞争优势的追求和实践会影响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演化与整体绩效。第三,一般来说,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建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产出和学科发展,并通过结构性关系形成具有超组织的竞争优势重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可以使各个成员团队共享兼容领域、争取相互利益,并在彼此之间建立起高度合作化的知识共享与创造依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是在学科间研究合作关系成员之间、学科与外部前沿知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演化形成的,涉及不同学科及团队间的角色定位、知识贡献、资源配置、利益协调、科学发现优先权竞争等多个层面。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建构初期,各学科团队都遵照传统的学科界面规则行事,并将在跨学科合作中产生冲突,合作各方的冲突管理方式实际上是界面规则产生及其治理的过程。在跨学科合作冲突中,关键是如何控制破坏性冲突并引导建设性冲突[7],并建构起跨学科团队之间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只有当一个团队对其他团队的合作表示“满意”时,才能形成面向未来的深化合作的信心来源,团队之间的高度认同会增加双方知识共享的信心和频率。[8][9]一个团队的合作行为会被跨学科网络所记录,所有团队的合作行为取向与规模水平,都最终决定着大学内部跨学科关系趋向凝聚还是趋向离散,决定着跨学科合作界面规则适应水平的高低和最终的科研绩效。

二、构成大学跨学科合作界面规则的要素

1.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

在大学内部日渐发展壮大的横断学科网络、交叉学科网络、项目研发团队等中间组织形态的科学研究网络的共同追求是:实现不同学科不同团队间的知识共享、资源共享与合作知识创造,以获得“知识共享与协同创新”效益。以这种中间组织为基础的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正在形成。全世界范围内的一流大学跨学科合作计划都强调,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导致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横断学科的不断涌现,学科间的科学联系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学科纵向研究越来越被横向、交叉和边缘领域所影响。[10][11]这就是说,传统的学科研究边界正在被持续突破,新型的跨学科间研究已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网络的重要内容。

所谓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是指在大学内部的不同学科间建立具有合作性质的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等多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或者是将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引入不同学科研究组织中,以各个学科团队作为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研究主体,建立起一种学科性与跨学科性相结合的跨学科合作复杂网络机制。例如,在我国H大学的微纳米技术研究网络涉及由材料学科、机电工程学科和物理学科等13个研究团队所构成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而实际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日益模糊化、虚拟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微纳米研究团队中建立知识关联的基础,是通过包括隐性契约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契约所建立的松散耦合关系。也可以说,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是合作网络中的各个研究主体全部知识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了科学研究合作网络中的各个参与主体的科学利益、社会利益和其他利益。

一般来说,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协调原则可以归纳为:(1)引进竞争机制。将跨学科网络中的各个研究团队视为独立发展的自组织,通过资源配置的公平与优化、科学发现收益分配的公平与优化,有弹性地与网络中的各个团队进行公平而快速的知识共享与创造竞争,才能扩大跨学科合作的效率优势。(2)构建一个高效率的资源分配和跨学科合作协同机制,以指导和激励各个独立研究团队的协同创新决策,包括资源配套激励、学术成果激励和评价测量系统。比如对科学家的跨学科聘用有助于其在不同学科开展工作、创造知识并促进学科间建立联系。(3)建立跨学科协同合作的领导机制,加强对各个独立研究团队的联系与协调,并强化跨学科合作的相关性调节。[12]国外知名大学的跨学科合作计划,比如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跨学科合作计划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集群聘请计划的顺利推行表明,多个学科的关键性成员的积极行动参与,是实施和加强跨学科合作研究的重要基础。

2.建构跨学科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

随着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构建与发展,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既有学科自组织创新的特点,又体现了学科间合作与协同创新的特点。大学内部跨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必须遵从科学发现优先权与合作贡献者价值认同的思想,即跨学科合作研究成员的任何一次知识贡献与转译,必须按照相应的贡献者获得认同的原则来得到承认,使每一次内部知识网络间研究主体的知识共享与合作创造都能够与外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创造收益相符。科学发现优先权原则具体到跨学科知识创造过程,要求在跨学科合作组织的研究团队之间实行独立竞争原则,即每一个研究主体在跨学科合作组织中的知识贡献得到相应承认,并在知识创造过程中以科学优先权的形式予以固定,以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为促进学科融合做出贡献。

在实践中贯彻协同创新原则,需要理顺不同学科与团队间合作开展知识创造过程中知识转化、转译与创新环节的知识共享与科学优先权分享关系。我们认为,大学内部跨学科网络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核心是强化学科与学科团队之间的研究合作关系,以推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从知识转移关系转向合作与协同创造关系。合作研究关系是包含合作关系开创、持续和加强的研究决策过程,并存在于知识创造理论所提出的显性化、内在化、外在化和系统化四个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跨学科合作研究所需要的关系能力是不同的。在跨学科合作研究中,合作关系可以保持在显性知识交换阶段,也可以维持在局部的隐性知识交换的阶段,而要达到合作与协同创造的高级阶段则需要推进交互性的隐性知识共享并形成系统化研究合作机制。

在跨学科合作研究中,交换战略性知识、共享科学事实新发现等,跨学科“信任”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当不同学科团队构成相互合作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时,代表着已经建立起某种程度信任机制的协同关系。借鉴“信任”关系研究[13],处于跨学科网络中的不同团队要从信息交换关系发展为更进一步的协同创新关系,必须首先建立起跨学科合作的组织信任机制,即彼此之间愿意承担更多的合作研究与协同创新的协调关系,将有机会作出更多的跨学科合作的战略性决策,甚至可以改变对方的学术兴趣与研究投入。因而只有当双方开始增加对其他研究伙伴的协同行为承诺时,才标志着跨学科合作开始转向关系协同而不仅仅是知识共享。

3.跨学科信任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可知,信任是组织间关系的重要行为机制。组织间的信任主要是避免参与各方的投机行为,以替代科层管理体系而优化发展机制,进而推动组织形成竞争优势。[14]大学跨学科合作组织发展的难点即在于如何发展出跨学科信任,即如何使主体学科对支撑学科产生信任以及学科团队之间产生信任,包括学术规范信任、隐性知识价值信任、知识贡献信任和科学优先权共享等方面的信任。只有两个以上研究团队对彼此存在跨学科信任,才能推动双方形成跨学科合作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在知识创造过程中降低学科间的破坏性冲突,进而形成快速有效的合作研究响应机制。

从科学发现优先权竞争的视角来看,具有隐性知识优势的研究者在贡献出隐性知识后,合作研究者可以通过隐性知识整合,并通过外在化和系统化阶段的知识转化来建立更具竞争性的知识优势,或者使得另一方有机会在此基础上加快隐性知识转化和显性化而提高竞争力,或者让主导地位的学科团队认为跨学科合作对支撑学科团队更有益而主导学科获益更少时,都会导致所谓的单方依赖问题,进而提高在跨学科合作中的投机风险与非理性决策。如果投机风险无法被有效地降低或控制,将会使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中的知识共享行为减少,将会导致对知识共享契约或网络制度关系的更高要求。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将信任作为管理机制的观点[15],建立跨学科合作团队间的信任关系可以减轻团队间知识共享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依赖性所可能产生的投机行为:当合作方是可以信任的时候,有助于降低合作各方的沟通成本,使知识共享可以更容易地进行,而且不需要其他方式来监督对方;团队间信任可以降低协调成本并减少冲突,还可以积极地鼓励双方改进知识共享与创造关系;信任还会改进研究合作和相互适应,提高协同创新的效能,并有计划地维持和加强跨学科合作关系。

我们认为,在大学内部发展跨学科合作必须以学科间信任为基础,学科间信任或团队间信任是建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重要正向因素。跨学科信任是多维度的,既包括了对参与团队的学术能力、学术规范和知识共享的信任,也包括了社会交换理论所强调的基于协同创造过程的知识建构的信任、关系式的信任和科学优先权分享的信任等。

4.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的资源厚度

由于跨学科团队本身的学科模块化,大学内部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各结点只能将跨学科合作决策方式从集中式关系转向分散式关系,从而形成各网络结点团队形成独立研究的分散性跨学科合作体系。[16]这种研究体系必然要求:(1)在主导学科团队、支撑学科团队、参与学科团队之间进行跨学科的松散耦合;(2)跨学科合作创造系统在团队模块化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3)非制度化关系成为维系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重要纽带;(4)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和科研资源等能够在多学科之间自由流动。

一般来说,跨学科关系治理和减少跨学科合作研究的不确定性与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资源厚度密切相关。跨学科资源厚度表示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中可提供科研资助数量、科学家群体及水平、专有知识储备数量及水平等。这个资源厚度是受诸如科研资助、潜在价值、科研需求、未来收益、科学家、企业、研究水平以及科研政策等综合因素驱动的。在一定的资源厚度下,加入大学跨学科网络中的模块化团队会发现遵照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界面规则,提升其科研水平和协同能力是最为可取的决策,而且整个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收益也因为界面规则实施而得到增加。跨学科合作界面规则的普遍化和协同创造“场域”的超学科化,极大地增加了网络内提供显隐性知识的数量或资源厚度,最终使跨学科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出于对更高水平的隐性知识的追求,特定团队总是偏好在一定资源厚度的模块化团队中寻找合作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是在特定组织形式的学科团队与特定秩序的科研环境影响下形成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打破了单一学科团队中的知识资源限制、科学行动惯例和学术方向约束,使跨学科团队形成更加丰富的知识资源基础,更加前沿的学术创新方向,并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建立起组织学习优势。因此,在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趋势影响下,在多学科成员之间所建立起来的知识创造和团队整合方面的网络化关系,具有普遍化的“界面规则”特征和超学科化的“资源厚度”特征。跨学科网络是存在于多学科空间和多学科时间态下的。界面规则所强调的是依靠标准化界面的松散耦合而非仪式、制度等文化、惯例约束,协同创新机制强调的是没有制度、信息和环境限制的多学科网络化。更重要的是,跨学科合作关系治理和处理学科间关系的协同创新机制都是建立在竞合关系与界面规则的一致性的基础上的。

三、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治理机制

对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的治理,实际上是在建立和发展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的发展机制。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的治理是正式或非正式的学科团队及其成员之间通过跨学科合作计划的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嵌入,所构成的以学科间的合作关联为核心的参与各学科团队间的关系安排。在大学跨学科合作的诸多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过程中,各个单个模块化团队的竞合关系建构是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中的基础,其核心的治理机制与治理目标是建构和发展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的界面规则和协同机制,其发展目标是使跨学科合作团队成员共享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资源和网络资本。

1.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治理的对象是特定学科及其外部的研究合作伙伴关系。建构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意味着要在大学内部促进不同学科的知识在不同学科背景的群体中进行流转并促进创造。尤其是在前沿探索中,对新的科学事实的追求和认识通常让研究者涉入到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或横断学科领域,寻求其他学科研究者的知识共享和协同创造是获得科学发现优先权的重要竞争优势。因此,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的各个模块化学科团队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研究边界,利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整合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或横断学科资源,特别是借助其他学科团队的核心能力,采用柔性的知识整合、资源整合和跨团队的流程整合,以形成具有超学科的整体竞争优势。这就对大学跨学科合作治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驱动单个模块化学科团队在获得跨学科合作资源优势的同时,引导其认识并认同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资源和网络资本所带来的协同创新价值。

2.由于跨学科合作关系强调模块化学科团队从其他团队中获取知识优势并推动协同创新,因此跨学科团队之间的协调和管理比单个学科团队内部的协调和管理更为重要。如何保证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成员之间的有效协同,是建立跨学科合作治理机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科团队之间的互动和跨学科网络的整合,是跨学科合作关系界面规则的两种核心机制,两者都具有动态性,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寻求阶段性均衡。在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中的关键性成员间形成中心性网络连接,强调在多个优势学科团队之间、多个学科带头人之间建立跨学科网络,将有助于形成具有连接数量少、凝聚力强的中心网络特征。在这种中心网络带动下,其他支撑性团队或一般型团队将会被逐渐建构进网络连接中,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界面规则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示范性协同机制作用。

3.大学跨学科合作治理机制是研究合作关系的竞合机制和研究组织的命令机制的协调机制。发展跨学科合作研究机制必然要整合学科团队竞争机制和研究计划的协调机制,在现实研究过程中表现为研究任务式的紧密耦合机制和自由探索式松散耦合机制并存。这种治理机制的特征表现为既鼓励不同学科团队之间的竞争,更注重不同团队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既鼓励单个独立发展的模块化团队实现核心研究精深化,更注重学科团队间知识共享、信息分享、关系交换与战略协同。这种研究发展机制不仅使跨学科长期合作能够实现,而且也能够支持在特定时间针

对特定领域或特定问题展开合作,并且经过跨学科合作并从中获益后将有机会建立起跨学科联结机制与运作机制。

4.大学跨学科合作治理机制是在非正式的规范、准则与惯例的制约与调节下的跨学科成员团队之间的结构及其行为过程的总和。跨学科合作发展管理是对学科的单边发展与共同发展的扩展,是大学内部学科间各种关系安排方式和过程的总和,是使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相互的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协同创新的持续的关系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要引导各个模块化学科团队自觉遵守正式制度、界面规则、研究惯例与科研计划,更要求自觉遵守符合跨学科合作发展总体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5.大学跨学科合作发展机制的难点是发展非正式制度安排,核心要素是建立和发展跨学科信任、合作满意度、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等。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具有知识社区的典型特点,除了跨学科合作计划机制、跨学科网络协调机制,基于学科团队之间和科学家之间的信任机制所建立的社群协调机制是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可以说,只有让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及其团队之间建构起跨学科信任并对对方研究合作具备一定的满意度,并且对于涉入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或横断学科领域寻求更高水平的科学发现产生兴趣,才能真正建立并促进跨学科合作的正式联系,进而扩充跨学科合作的活动规模、协同领域和环境治理。

四、小结

综上所述,大学跨学科合作的界面规则具有特质性,是通过具有学科路径依赖性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大学跨学科研究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既是制度性安排,又是非正式制度安排。我们认为,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本身是一个创造资源优势的手段,是获取资源与信息优势的途径,更是对大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整合与发展。界面规则是由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特殊组合而产生的,通过界面规则所建立的跨学科合作关系是对资源体系、信任、机制、知识转化和社会关系的建构与发展,而不仅仅是通过研究设计和制度安排就能完全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跨学科合作的界面规则是一种网络资源和网络资本,具有在资源和能力方面的独特性,因此决定了大学跨学科合作发展机制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instituteofmedicine.Facilitating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R].2004,nap.edu/catalog/11153.html.

[2]aboelelaSw,etal.Defining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conclusionsfromacriticalreviewoftheliterature[J].HealthResearchandeducationaltrust,2007,(2):329-346.

[3]Daniela.wren,GeorgeJohn.interfaceandinterorganizationalCoordination[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67,10(1):69-74.

[4]KuldeepKumar,andHanG.vanDissel.SustainableCollaboration:managingConflictandCooperationininterorganizationalSystems[J].miSQuarterly,1996,20(3):279-300.

[5]Sherriee.Human,andKeithG.provan.LegitimacyBuildingintheevolutionofSmall-firmmultilateralnetworks:aComparativeStudyofSuccessandDemise[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2000,45(2):327-365.

[6]文少保,杨连生.美国大学跨学科合作组织变迁的路径依赖[J].科学学研究,2010,28(4):535-541.

[7]JamesC.andersonandJamesa.narus.amodelofDistributorFirmandmanufacturerFirmworkingpartnerships[J].theJournalofmarketing,1990,54(1):42-58.

[8]ShankarGanesan.DeterminantsofLong-termorientationinBuyer-SellerRelationships[J].theJournalofmarketing,1994,58(2):1-19.

[9]陈勇等.促进跨学科合作的有效组织模式研究——基于斯坦福大学Bio-x跨学科合作计划的分析及启示[J].科学学研究,2010,28(3):346-350.

[10]刘仲林,赵晓春.跨学科合作: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以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成果为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6):105-109.

[11]张炜,高静.美欧高校的跨学科实践特征及其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10):81-85.

[12]陈艾华等.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合作的实践创新——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CHi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7-120.

[13]preetS.aulakh,masaakiKotabeandarvindSahay.trustandperformanceinCross-Bordermarketingpartnerships:aBehavioralapproac[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6,27(5):1005-1032.

[14]JohnHumphrey,HubertSchmitz.Howdoesinsertioninglobalvaluechainsaffectupgradinginindustrialclusters?[J].RegionalStudies,2002,36(9):1017-1027.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10

关键词:分类;表征;检索设计;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tp393.18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互联网空间内,各式的教学资源的不但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同时随着有关思想、理论的不断更新、扩展其数目和种类还在继续的增加。在实际的教学与学习中,广大的师生们往往在这些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网络教学资源面前,出现了“信息迷航”的问题,继而他们迫切的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来对这些互联网空间内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分类、表征以便于管理、组织和检索[1]。

1资源分类表征的意义

资源分类与分类管理是为了通过分类来完善表征进而为更好、更快、更准的检索到资源信息打好基础。通过尽量使层次使与体系简明、重点突出、类名的优化等来便于一般的使用者有效的检索到资源信息。只有在分类工作做的详细、科学、系统后来的表征与检索方法研究才能很好的实现。

表征简单的说就是描述特征,而本次研究中的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表征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在资源分类的基础上进行表征可以使得表征体系更加的条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只有在资源合理表征的基础上,才可以完成真正意义上对检索方法的优化,表征体系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教学资源检索的准确性、快速性和有效性[2]。可以说建立起好的分类体系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表征体系构建基础,而两者共同作用共同为资源的检索方法研究提供支持。

2检索与检索设计

教学资源是否能够被其所需要的用户所获得最主要还是有赖于对这些资源信息检索的有效性。从检索方法与检索技术而言,主要无非是分类检索和主题(关键词)检索两大类,而这两种检索方法都要依赖对资源数据的系统分类。两类的检索方法各有利弊,在本文中考虑将两者综合起来予以利用。分类检索这种目录类的检索方法相对简单,而且检索定位准确、快速。目前来说虽然被应用的很多,但是其对资源的扩充有一定的限制特别对于是对于网络教学资源中的一些多媒体信息资源来说[3]。而在主题检索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技术结合起来而实现的基于自然语义理解检索比较热门。虽然在本次研究中,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资源库信息检索设计也是可选的,需要注意的是中文的自然语言语义分析的检索分析。

3基于分类表征与检索设计的资源库的主体功能设计

资源库包含了相关资源的上传、管理、检索、下载等主体功能,同时还扩展了网络资源站点的推荐、学习交流聊天室、论坛、等功能,而在这里主要从数据库设计和主体功能设计对资源库的体系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4]。

3.1资源库的主体功能。(1)资源的上传。资源库的建设中就应该以资源更新的动态性为特点。对于资源的用户而言,用户具有资源的上传的权限是必需的只有在资源的不断上传与扩充中才会使得资源库不断的更新[5]。在资源在上传成功之初,一般不会被普通用户检索到,只有在管理员进行了审核之后才可以被普通用户检索到;(2)资源的检索。在资源检索模块中,提供的是两组检索方案,在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表征的基础上,来进行资源的目录(分类)检索。也可以在分类表征和检索方法共同设计的基础上,在分词和语义分析等技术的支持下完成主题检索和关键词检索[6]。在资源检索模块中,通过对分类检索和主题检索的设计可以完成一种综合检索;(3)资源的下载。通过XmL语言来实现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个性化推送的。在资源数据库中,设置了有关资源元数据转换的模块,在该模块是以XmL语言来实现用户对象与资源之间的联系的。在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过程中,用户对与教学资源属性密切相关的XmL文件进行提取,在获得了该元数据后,就可以把所需要的资源导入到本地客户机中来[7]。

3.2关于资源库的数据库设计简述。结合网络教学资源的分类表征体系研究同时参照基础教学资源的元数据表征规范对与本课程教学资源有关的属性以数据库语言的形式进行了标识,在数据库中教学资源表的具体元素如下表1所示。

表1资源数据库元素字段设计

关键字段数据的类型介绍

idint(11)属于主键,资源的id号

titleVarchar(50)资源数据的名称

creatorVarchar(50)资源的创建者(上传者)信息

keywordsVarchar(50)从资源内容中提取的关键词

descriptiontext对资源以文本的形式予以描述

Date_createddate资源信息的创建与入库时间

Date_modifidieddate资源信息的修改时间

typeVarchar(30)在资源分类的基础上确定的具体类型

Longint(20)资源的大小

audienceVarchar(30)资源分类后确定下来的适用对象

sourceVarchar(30)存取的具体路径

Upload_idint(11)资源下载者的iD号码

languageChar(5)与资源有关的语种

上表是资源库中的数据库元素表示,而对数据库的设计应该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对资源数据库的设计。实际上在资源的检索过程中还需要用到一个资源的检索数据库。在中文检索中需要用到分词技术,而查询数据库就是在分词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查询数据库,在其设计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索引表,比如资源数据中的creator元素表就可以与之相对应建立一个creator_index表(creator的元素索引表),具体形式如下表2。

表2creator元素及creator_index表

creatorcreator_index

Creator_idcreator_id

Creator_nameindex_name

Creator_introductionindex_introduction

对creator_index表的index_introduction可以添加一些如keywords或者是fulltext方面的索引,然后对Creator_introduction分词(分词采用的pHp中的scws模块)方式来实现中文分词。

总的来说,我们研究网络教学资源分类、表征和检索方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通过资源库的设计以及对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分类表征和检索方法的研究,能够促进对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更为充分、有效地利用,这对继续深化我国教育改革,提升教育信息化程度也是具有辅助作用[8]。

参考文献:

[1]黄小军.异构数据库集成与统一检索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2]房敏.基于校园网的校本教师教育资源库的设计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徐雷.基于知识的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支持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

[4]王再芬.认知网络多维资源表征与数据库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5]陈敬文.面向用户的信息检索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

[6]徐丽玲,王琴.基于web多媒体资源库设计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5):74-76.

[7]郭向勇.多媒体资源库与教学资源特性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2(12):26-29.

[8]李岩,谢冬松.网络课程资源辅助学习的支持服务[J].中小学电教,2013(0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