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创业的趋势十篇创新创业的趋势十篇

创新创业的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2:16

创新创业的趋势篇1

关键词:企业文化能力人服务价值观学习创新

随着影响文化的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变化,组织的文化也应随之发生变化。但是由于文化存在于组织中的每个个体的信仰、价值观和规范之中,因而企业的文化创新是很难和缓慢的。为了有效地和高效率地运作,组织的文化必须与组织的结构相匹配,但是由于组织的环境和结构能够迅速发生变化,而组织的文化创新却经常跟不上组织环境、结构和原则的变化步伐。因此组织文化可能会经常妨碍组织高效率运转。这也是为什么汤姆·彼得斯和沃特曼坚持认为“组织遗忘要远比组织学习更重要,美国公司必须被破坏,才能使美国生存下去。任何组织的唯一生存方法是通过不停地创新和变革过程经常重新发明它自身”。企业文化创新的根本趋势,是使之由概念化、形式化向贯穿于企业价值创新、制度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转变。当前企业文化创新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基于合作基础上的双赢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支配着企业各个层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而当前经济发展呈现出高科技和人文精神的特征,昭示着企业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从而不断在合作竞争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以企业的市场营销领域为例,基于合作的双赢企业文化价值观导致了合作营销在市场竞争中被广为使用。例如在品牌方面,国内生产食用油的嘉里粮油公司和制造炊具的苏泊尔公司开展的两大知名品牌金龙鱼—苏泊尔的联合推广活动。此次联合品牌营销的主题是“好锅好油健康美食”,两家公司投入费用达到2000多万元,双方计划在市场和品牌推广、销售渠道共用、媒体投放等方面开展深度的合作。两家公司的全线产品都贴上金龙鱼—苏泊尔品牌在全国数千家商场和超市销售。苏泊尔、金龙鱼的联合推广可在推广时节省成本,实现双方品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因为双方拥有类似的目标消费群,可以借助于品牌的合作在销售渠道上实现互补。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与美国麦当劳公司的品牌合作也体现出了合作营销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对于这两家公司而言,一个是领先移动通信市场的客户品牌,一个是驰名全球的快餐品牌,两个不同行业的强者在无线数字时代开创出了全新的商务模式。从2003年11月开始,全国560多家麦当劳店挂出“动感地带”的牌子。借助于洋快餐之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旗下的“动感地带”(mZone)开始新一轮“圈地运动”。可以说,麦当劳的“我就喜欢“的主题和中国移动打造的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品牌主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双方合作的口号就是“我的地盘,我喜欢”通过品牌的强强合作,双方的品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无疑会极大地增强双方的市场竞争优势。

基于人文精神基础的“能力人”观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在机械式的基础上,这种观点将员工视为企业的机器零件,忽视了人的自主精神、创造潜力和责任感。除此之外,在高科技的经济环境下,许多企业过于偏重于高科技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知识员工的重视,人的主体价值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自主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这又导致了团队管理的普遍使用。当调动人的积极性成为企业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现在放弃了等级森严、分工明细的老传统转而实行类似于日本企业中的质量管理小组那样的团队管理,团队一起工作的方式已经成为美国企业的基本方法。通用电气公司、波音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企业表明它们的业绩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自团队精神。这种精神的作用有:加强雇员的参与与经营管理,使有产权感的员工持股计划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对客户更加热情和使客户满意;努力为公司出谋划策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出色的工作团队》一书的作者蒙泰贝格认为,任何团队的优异成绩都来自其成员的自信和自尊。这也说明了团队中人本管理的重要性。这种管理模式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个人的自主精神、创造潜力和工作责任感,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的凝聚力,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在西方企业的第一代管理理论中,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物本管理。西方管理理论的第二代是以“社会人”为基础和前提的人本管理,而在当今企业管理活动中,“能力人”的提出反映出了当代企业在应付知识经济到来所带来的挑战中的管理理论上的变革,是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新趋势。在企业中人们对物质方面的兴趣开始淡薄,而对人的创造力的关注开始日益关注。作为人的最高需要的自我实现(按照人的兴趣、能力能从工作中取得成就)正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在知识经济来临的时代里,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挖掘出人的潜力,将人塑造成“能力人”,人的创造力和智力将在21世纪的经济和企业的竞争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现代的美国企业对包含着人的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十分重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人的工作能力,营造一个能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实行以能力人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即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

基于质量基础的服务价值观

转贴于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其著作《竞争未来》中对现有的公司做了一个分类,他们认为在市场上竞争的公司有三类:第一类公司是把顾客引向他们未发现之处的公司;第二类公司是聆听了顾客的意见之后,对顾客明确表达出来的需求作出反应;第三类公司是引导顾客走向想去之处但不知该去何方的公司。也可以这样理解,第一类公司是满足顾客未发现需求的公司,第二类公司则致力于满足顾客表面需求的公司,而第三类公司则是那些满足顾客潜在需求并创造顾客价值的公司。与此相关的三种企业竞争策略是竞争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竞争核心产品和竞争知识上的领先地位。企业可以通过丰富顾客价值来整合顾客的价值链,从而扩大自身在顾客价值链上的份额,为最终赢得顾客的忠诚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顾客价值,不仅意味着以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产品服务来满足顾客在某一时点上的需求,这是一种过程式的顾客需求的满足,它更意味着以某种产品为平台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的提出,以此来满足顾客未发现的需求。这是一种过程式的顾客需求的满足,将会为顾客赢得高度忠诚的顾客,而一整套方案的解决又要求企业具有某种知识上的领先地位,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开发顾客未曾发现的有价值的需求。美国企业决策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阿德里安·J·斯莱沃茨基学者认为,价值会从陈旧的经营策略向新的模式转移,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最大需求,当公司的经营策略与消费者需求偏好的结构之间的适应机制被打破时,价值就会开始发生转移。在美国的it制造企业中这一点表现得比较突出,从1984年到1994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数字设备公司(DeC)损失了55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与此同时微软公司(miCRoSoFt)和英特尔公司(inteL)的市场价值却增加了800亿美元。从整个it产业的发展来看,单纯做硬件的企业的价值正在削弱,而那些既做硬件又做it服务的企业的价值则愈来愈大(如图1所示),而这又是与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服务将会为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 美国iBm公司的业务转型最为典型。iBm公司凭借自己在it领域的优势,以it产品为平台为顾客提供维修和服务、系统集成、网络服务以及基于eRp、CRm等平台的培训,大大增加了iBm公司在顾客价值链上的重要性,同时也获得了客观的利益。据iBm公司公布的2001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其服务收入已经占到其营业收入的40%,达到80亿美元。2002年,iBm公司对外宣布同意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旗下的普华永道咨询公司,这更是向业界表明了iBm从硬件制造厂商向服务供应商转型的坚定决心,美国华尔街的分析师Gartner认为这次收购将增加iBm的服务能力。在iBm公司的带动下国际知名的it企业都开始把服务当作自己业务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世界it行业的另一个巨头惠普公司的咨询事业部—惠普咨询在2001年的前6个月的时间里其订单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同时增加了2000多个咨询顾问以加强其在服务方面的力量。澳的斯电梯公司在其50亿美元的收入中有2/3来自服务及维修保养,因为软件控制的电梯比老式的电机型电梯可靠性强得多。施乐公司在1992年重组商务部,以占据商务复印中心这块日益增长的外购市场。

由此可见,实现由重质量效益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向既重质量效益更重服务效益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是新经济对企业文化创新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基于知识和素质基础的学习创新观

企业文化的创新关键是企业家基于知识和素质基础上的学习创新。一方面,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的创新关键是企业家素质的创新。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即知识经济的到来导致了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企业家完成从专家型的领导向综合创新型的领导风格的转变,企业家不仅需要古今中外多样化科技文化知识的综合更需要因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所带来的对各国生活习惯和民风习俗的综合性了解和把握。一个企业家只有具备了融通古今中外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管理经验与民风民俗,善于应对各种市场变化的实践智慧,才能具备不断创新的实力,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从企业普通员工的角度来看,在市场竞争的新形式下,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素质状况仍然停留在泛泛的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培养层面上,则无法形成人力资源能力上的优势。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而且将使高科技和高知识成为企业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企业要在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前保持持续和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实现职工素质创新,打造富有主动性、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企业创新主体。

参考文献:

1.服务市场引力强大.it企业纷纷转型(n).中国经营报,2002.8.12

创新创业的趋势篇2

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要突破传统管理机制的藩篱,使个体的个性化发展成为生产要素与社会财富,用积极有效的方式调动新时期人力资源的主管创造性,破除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陈旧观念、体制、做法,实行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发掘人力资源的内在价值,进而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思想意识问题、管理机制问题两方面,其中主要包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不到位、有效激励措施的缺乏、对人才引进与培训机制的不完善等。

1.1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认识问题的根源在于由年龄层次引起的旧管理机制与现代企业发展的不适应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人才的创新意识,刚性与封闭式的管理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的被管理人员,对企业积极向上的文化与充满创造活力环境的打造极为不利。思想认识问题还表现在另外一方面,比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建立,许多企业经过改革人事管理机构,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其所沿袭的管理规范与规章制度均是以前企业的人事与劳资部门的基本职责,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缓慢且不彻底,使其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战略,从而迟滞或者阻碍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层对现阶段的市场竞争机制没有充分理解,没有将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也就是说,企业转型缓慢,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型之路曲折,使企业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影响了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晋升机制的不完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传统观念中的按资排辈、先来后到等观念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盛行,重关系、轻能力的畸形晋升机制使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型遭到压制。

1.2管理机制问题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最多的问题是激励措施与培养措施不到位。首先是激励措施不到位。适当的激励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源泉,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绩效,不重视行业间的差异,不重视不同岗位间的贡献差异,这些“不重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员工所创造出的价值与所得报酬不匹配,长此以往,工作积极性缺失与企业人员流动加速是必然的。激励机制的不平衡通常表现在不同岗位但同级岗位薪酬实行“一刀切”,平均主义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员流动的趋利性,技术型员工不能安心进行技术研发,而是想办法转换到薪酬更高但付出更少的工作岗位。其次是人才培养措施不到位。现代企业选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有:通过社会招聘,选择适合企业的员工,或是通过猎头公司从别的企业“挖”人才,还有最关键的一种是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为员工的知识技能更新提供便利,使员工的职业规划能更加明确地实现。完善的培训机制也是优秀人才选择企业的重要考量因素,培训机构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下降。企业在健康发展过程中,对诸如管理、技术、科研等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很高要求,但是实际的资金问题与社会教育现状使得企业中专业人才之外的冗余人员较多,完善培训机制的建立,能充分地发挥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优势,为人才强企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中的基础工作,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储备所能发挥的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并会成为未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因素,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构成: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新型员工关系的建立、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管理层思想意识的转变、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树立、营造创新型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等。

2.1管理层思想意识的转变

思想观念的创新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基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层要统一思想认识,将人力资源战略纳人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人力资源体系在企业中的地位。管理层要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主体地位,树立人力资源能为企业带来长期效益的思想观念,能够认识到未来的企业竞争是人才竞争,从观念上革新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得到人力、物力、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

2.2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技术的高速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同样也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带来契机。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善于应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员工资料数据库,使用网络化工具建立覆盖面广的企业网络文化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依托信息化技术进行虚拟化管理,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这种方式也更容易得到“80后”、“90后”员工的认可。信息化技术本身就代表创新与进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广泛使用先进的技术,对其创新理念的传播有很强的正向引导作用。

2.3新型员工关系的建立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脱胎于人事管理与劳资管理,其刚性管理明显,缺乏人文关怀,上下级关系比较生硬、死板。专业的组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组织界限的不明确、上下级关系模糊、管理制度的弹性化是专业组织化管理的特点,其所倡导的合作、互补关系将会替代原有的层级关系,使员工在更加轻松、更加人性化的氛围中工作,在极大地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将会极大地强化。新型员工体系不再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更为重视的是智力资本、知识积累,同时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较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方面与非经济方面的需求,并且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新型员工体系的建立是企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的前提条件,也是保持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4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

所谓的柔性指的是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日益提高,管理层与被管理者的知识鸿沟日渐缩小,很明显的特征是,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由原先约束性较强的契约向具有更多权益的盟约转变。在这种知识结构趋同的平等化关系下,刚性管理已完全能适应,向柔性管理过渡是必然趋势。柔性管理对制度与固定组织结构的依赖度相对较低,是一种灵活多变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在管理过程中体现出和谐、融合、灵活、敏捷等特点。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基于对员工独立人格和个人尊严尊重的前提之下,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凝聚力的有效方式,在柔性管理过程中,会体现出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成为全体员工共同愿景的现象,这样才会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2.5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顾名思义,人力资源外包就是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机构,为企业处理部分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外包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与打造核心竞争力,企业将繁琐的事物性工作进行外包,从而能有更过精力凝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外包的前提是不能将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工作外包出去,比如涉及企业机密的技能型人才的培训等,一般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涉及的都是比较繁琐的员工招聘、薪酬管理、争议仲裁等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外包可以使企业员工在更为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提高其综合满意度,通过外包使更多人员与资金集中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相关工作从而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服务功能。通过人力资源外包,企业可以对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行重新优化设计,使之更易于管理。

3.结语

创新创业的趋势篇3

摘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水平将成为一切企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法宝。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挑战,给提供了新的机遇。理念的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先导,而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手段。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知识经济的要求了,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理念及其方法的创新趋势,以为我国建立适合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科学体系提供思路。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管理创新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未来管理的主旋律。科技的进步依赖于创新,人类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开创企业管理工作新局面更是需要不断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水平将成为一切企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法宝。社会主义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提供了新的机遇。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必须认真研究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基于自身组织状况,还要着眼于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发展的大趋势,合理制定企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不断实现有效地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很多,有理念的创新、组织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机制的创新、体制的创新、管理技术的创新等等,在这其中,理念的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先导,而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手段。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知识经济的要求了,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理念及其方法的创新趋势,以为我国建立适合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科学体系提供思路。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是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Laurenceprusak(1967)认为唯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就是知道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快速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和不断感受到的竞争压力迫使组织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管理方式和理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必然产物。世纪之交,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逐步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领域,学术界开始研究企业管理的微观基础——组织管理等问题。企业管理策略及绩效的研究在企业管理的研究中占重要地位。这些研究有利于了解企业管理的全貌,澄清企业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知识资源的高效率运用。

企业管理是一种强有力的、使组织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的管理机制。在组织中流通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目前很多研究都与显性企业管理相关,而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很多组织没有认识到隐性知识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基于隐性知识的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如果不使用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作用也得不到很好地发挥。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趋势

1.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理论的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然处于盲目和无序状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出如下趋势:

(1)确立“从管理人到开发人”的理念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是管理人,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是开发人。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成是消极的劳动工具,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人的改造世界的巨大潜能,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开发认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不仅能为组织开发更大的人力资源,而且能够促进职工的全面成长。

(2)确立“从管理人到服务人”的理念

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由过去单一的管理转化为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管理就是服务”已经成为共识。这些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在日益拓展,各地的人事、人才市场、人才租赁等服务业务日趋成熟。保障人才权益、满足人才需求、促进人才发展等提上了重要日程。

2.知识管理的创新

战略管理领域的知识观学派认为,组织是由差异性的知识所构成的。这些知识主要是储存在组织的程序、规范和规则中,亦可能存在于组织的最佳实践、技术知识、顾客信任以及文化中。KVB学派亦认为组织的活动中,最关键的投入与价值来源是知识。知识资产是形成组织能力的基础,因此组织最主要的运作原理在于创造、转移、整合以及应用知识资产(nonaka,1994;Spender,1996;Grant,1996)。知识不仅是组织的战略性资产,同时也是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来源,因此,KVB学派的知识观认为组织竞争优势与竞争战略的研究焦点应转移至组织的企业管理上。

为了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组织需要更系统的管理知识资产,实现知识资产价值增值,知识管理也成了管理学界热门的前沿领域。学术界对知识管理也纷纷提出看法,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类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强调创造条件以利于个人之间知识的交流,促进知识的创新,即知识的交互作用;另一类则从结构性资本角度出发,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捕捉、存储、传递和共享,即知识的结构化。

参考文献:

[1]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8):18-21,32.

[2]郁振华.走向知识的默会维度.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8.

[3]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

创新创业的趋势篇4

关键词:券商;业务创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目前,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14家,201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785.26亿元,证券行业发展迅速。但我国券商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如果市场环境不佳则其盈利能力就受到较大的冲击,必须进行业务创新,在创新中实现业务类型的多元化,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券商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总体来看,传统业务在我国券商业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新兴业务发展迅速,但整体所占的比重不高。在当前券商总资产、净利润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未来新兴业务将成为券商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

1.传统业务占比维持高位

长期以来,证券经纪、承销保荐、证券自营三大传统业务占据了券商业务的主要内容,在券商业务收入中的比重基本都在70%以上,部分年份甚至高达80%。而这些传统业务中,证券经纪业务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仍然占据了最大份额,2012年、2013年上半年分别占据了38.93%、43.36%。这种传统业务的主导地位导致券商同质竞争现象较为普遍。

表1:我国券商三大传统业务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

2.新兴业务发展较快但比重偏低

近年来,我国券商新兴业务发展较快,2013年上半年,券商财务顾问、投资咨询、资产管理、融资融券业务收入达到124.4亿元,占券商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5.84%。

表2:我国券商部分业务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

二、券商业务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券商业务创新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因为一旦处理不当或者说难以控制则可能带来重大的风险,给投资人带来重大的损失,甚至引起社会矛盾。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必须深入把握创新的影响因素。

1.宏观政策对券商业务创新的影响

国家宏观政策无疑是影响券商业务创新的首要因素。首先,政策的导向影响创新的方向,如果国家有关部门期望某类业务得到大幅度的发展,如资产管理业务等,则可能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券商则会采取积极的举措予以跟进,特别是在传统业务利润水平遭受下滑的现实背景下,这种导向将更为明显。其次,政策的松紧影响创新的力度,如果国家采取相对宽松的创新政策,则券商为追求更大的利润,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会采取各种举措设计出创新性的业务。反之,如果国家政策较紧,每一项创新业务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则券商可能会由于成本过高而放弃创新。

2.券商自身的因素对业务创新的影响

首先,券商的创新能力影响其业务创新活动,如果券商自身资本实力雄厚,经营经验丰富,创新类人才资源较多,则其创新能力就强,能够在分析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创新类产品。反之,如果券商发展历程较短,经验积累较少,对业务把握能力不强,则业务创新能力可能也相对较弱。其次,券商的创新意愿影响业务创新,由于券商业务创新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并且伴随不可预知的风险,如果经营不当可能遭遇重大损失,因此,券商自身的创新意愿或者说风险偏好必然会对业务创新产生影响,如果是风险偏好者,则创新性的业务可能会更多,反之,则可能更偏向于经营传统的业务,或者采取跟随的态度对待创新型业务。

3.市场因素对业务创新的影响

首先,市场的完善程度影响券商业务创新,如果资本市场较为完善,券商能够通过资本市场真实、准确的收集到相关的信息,并且市场能够对创新产品及时、有效的做出反应,则券商的创新活动可能更为活跃。相反,如果资本市场不完善,则为控制风险,无论是市场监管者还是券商本身都可能对创新活动控制更为严格。其次,市场投资者影响业务创新,如果投资者较为成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则券商的新业务可能更容易被接受,这将有利于激励券商的创新行为。

三、我国券商业务创新的基本情况及其趋势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积极鼓励、引导券商进行业务创新,而券商本身受传统业务发展受限等因素影响也积极尝试创新发展道路,这就使得部分新兴业务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投资咨询、财务管理、融资中介服务、新三板等业务得到较快的发展。

1.券商业务创新的政策举措

为推动券商业务创新,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从11个方面提出了创新的举措,《证券公司业务创新工作指引》为规范创新行为提供了制度指导,而新近出台的《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则有效的拓展了券商代销范围,《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则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制度指导,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的激发了券商创新热情。

2.券商业务创新的具体实践

当前,我国券商创新热情高涨,据证监会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证监会券商创新11条纲领后,当年受理的创新方案申请量就达到23项,其中已经启动的方案达到15项。以资产管理业务创新为例,其创新主要体现在由通道业务为主向服务型业务转型。美国等国家的经验表明这种转型对于推动券商业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2010年摩根士丹利的资产管理业务占收入比重就达到25%。从国内来看,股权质押融资业务、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大为拓展,业务总量规模大幅度的增加,2012年,券商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了近7倍。

3.券商业务创新的趋势预测

虽然券商创新业务迈出了新的步伐,但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这种创新还将面临诸多的挑战,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之间行为的不一致可能影响创新行为,证券监管部门相关的政策松紧程度以及行政审批效率等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创新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风险监督体系是否健全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可能给券商业务创新带来影响。

四、推动券商业务创新的思考

业务创新是券商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创新风险,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创新成为券商发展的现实支撑,成为券商转型的必然举措。

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首先,要规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努力营造券商业务创新良好行政氛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券商业务创新的需要,规范创新业务申请、审批、结果反馈流程,明确每一个流程所必须完结的时间长度,明确审批规定,为券商业务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其次,要完善制度,努力营造券商业务创新良好的制度氛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创新业务的趋势、管理的需要,针对每一类业务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使创新业务的开展有国家制度作为支持,在执法过程中有制度可依。

2.形成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

首先,要明确业务创新的基本范围,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有关的制度,明确券商禁止进入的业务范围、限制进入的业务范围,鼓励开展的业务范围,从而为业务创新提供基本的框架,指引券商围绕鼓励创新的范围积极设计出新的业务,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自身发展。其次,要制定完善的惩罚机制,对于业务创新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券商和个人,要坚决依法进行处罚,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券商和个人,可以采取降低信用记录乃至行业进入禁止,通过这种惩罚性的激励体系鼓励券商合法创新,合理创新。

3.完善创新监管体系,控制创新风险

首先,要推动证券监管部门与银行、保险等监管部门的合作,根据创新业务所涉及的不同部门,要形成不同部门监督力量,通过联合制定下发监管文件、组建联合监督机构、完善联合监督协调互动机制等强化监督力量,避免由于部门职责不同而形成监管漏洞。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督工作,除要求证券公司及时向有关监管部门汇报业务创新情况外,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券商业务进行动态的监管,分析创新业务开展的基本情况、隐藏的风险,并探讨这种风险的可控性,在发现券商存在风险不可控等问题时,要及时予以处置。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的趋势篇5

一、县域工业发展的特点

我国县域工业的发展从其过程来看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县域工业自其诞生起,就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县域工业几乎很难从国家计划的大盘子里分到一勺羹,逼迫着县域工业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哪个领域有市场,县域工业就进入哪一个领域,生产要素从市场中来,产品出来后再到市场上接受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全国范围内每年都有几万、几十万的县域工业企业新冒出来,同时每年也有几万、十几万的县域工业企业破产关门。经过市场经济的反复洗礼,县域工业得以快速发展。

.具有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县域工业发展之所以迅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生因素便是县域工业企业具有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在市场竞争中,县域工业企业从经营决策、发展战略、营销方式、用人制度到内部分配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点的竞争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和积累机制。同时,国家在宏观政策取向上对县域工业的发展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尤其是一系列实际的激励措施,为县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而县域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并且必须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县域工业企业中,企业的决策自也是受到充分保护的,尤其是分配激励制度,使企业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的绩效密切挂钩,使员工的劳动能得到尊重,创造力能得到尊重,这无疑为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发展迅速。从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年间,我国县域工业发展迅速,其产值年递增率达.%。尤其是横向与国有企业的比较更可以看出县城工业的发展势头,国有企业从年产值亿元到万亿元用了年时间,而县域工业实现同样的跨越仅仅用了年时间。自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县域工业更是以异乎寻常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县域工业发展的作用

县域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要全面实现小康,必须高度重视县域工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县域工业的发展。综合来讲,县域工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县域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首先,县域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如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净增量的.%,税收净增量的.%,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的净增量的.%,均来自县域工业。其次,县域工业占县域经济净增部分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县域工业的利润用于农村各项事业的数值也是年年递增的,这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县域工业与城市大工业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离的壁垒政策,导致在单纯依靠城市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窄。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城市化的产业活动扩散到郊区和农村,从而拉动县域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在生产领域各自孤军奋战的封闭式怪圈,并进而形成了城乡合力、相得益彰的新格局。城市大工业为发展自己,走出城门,到农村去寻找自己的市场,支持并兴办县域工业,逐步走上了农村工业化辅助城市工业化的城乡一体化稳定协调发展的道路。城市大工业的拉动,使县域工业在技术上得到提高,设备上得到更新,产品上得以升级,生产水平也由低级走向高级。县域工业为城市大工业解决了劳动力、场地、资金不足等困难,提高了工业体系对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

.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遇到一个最大的难题是,所需投资远远不足。在国家财力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县域工业担当起了反哺农业,缓解谷贱伤农矛盾的重担。据资料显示,年至年的年中,全国县域工业及其它乡镇企业直接用于补农建农资金达亿,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业投入的.%,县域工业已成为农业投入的主体。县域工业的发展,与农业增长之间有着较大的关联效应。据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组等单位调查,县域工业越发达的地方,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速度越快,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农业生产越发展。县域工业成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推动力量。

.县域工业化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世界历史发展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农村城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底子又薄,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因此,我国的城市化道路不可能走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大城市的道路,而只能走农村就地转移,农村城市化的道路。县域工业一般集中在农村小集镇,它的崛起,推动了以县域工业为主干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我国目前有大量农村建制镇,基本上都是依托县域工业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中不少已初具现代化城市的雏形。这些新型的农村城市和城镇,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为繁荣经济、稳定社会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并创造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经济转化模式和城市化发展道路。

.县域工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的主要途径。我国长期实行的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基本上堵死了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的途径。建国多年后,我国的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逐步扩大。县城工业的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由穷变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三、县域工业发展的发展趋势

一外向化趋势

市场的作用与经济的联系是没有国界限制的客观存在。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已日益呈现全球化趋势。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加快县域工业市场国际化进程,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道路。放眼世界,县域工业正面临全球中小企业跨国合作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正在继续把劳动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它为县域工业与世界中小企业对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近来年,各地区县域工业企业抓住机遇,双向开拓:一方面“请进来”,吸引外商到中国来投资兴业;另一方面“走出去”,积极组建“海外兵团”,大胆探索跨国经营,走国际市场的新路子,建立和拓展县域工业产品转换升级的渠道。由于外贸体制的改革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合作面增大,外商向县域工业投资的热情日益高涨,与外商合资合作企业迅猛增加。东部沿海各省市都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实现县域工业飞跃的突破口来抓。中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也很快。同时,经过批准,县域工业企业在国外办厂的也越来越多。这为县域工业积极利用国外生产要素,增加出口创汇开辟了又一条新渠道。

二特色化趋势

我国幅员辽阔,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之间以及三个地区的不同地域之间,由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人口情况、经济基础、各种条件差异很大,各地区在发展县域工业的战略和战术上都不能一个模式,搞一力切,那样,只会造成县域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严重趋同化,增加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且对中西部地区的县域工业持续发展尤为不利。其于上述认识,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在确立自己县域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时,坚持从不同地域、地区的不同资源、人员、位置、基础、功能等实际出发,区别情况,因地制宜,分区定位,分类指导,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出了一条各有特色的县域工业良性发展的路子。

东部地区如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将全市各区县布局分成四个层次:市中心个区和其余个区组成上海的第一环和第二环,近郊区和远郊区构成上海特大城市的第三环和第四环。市领导根据上海郊区第三环和第四环的不同区位特点,明确了各自不同特色的县域工业的发展目标。要求作为市中心与郊县连接点的近郊区,积极发挥两个扇面的辐射作用,重点发展县域高科技工业,逐步向一流水平的上海工业卫星城和中心城的延伸方向发展。远郊的县是上海中心城市向外延伸拓展的扇形黄金辐射带,要依托沿海杭州湾、沿江黄浦江、沿边江苏、浙江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

中部地区如江西省,省委省政府在对省情和县域工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后,提出了江西县域工业发展的“山海战略”。即对全省县域工业发展实行“两手抓”,一手抓“山”,一手抓“海”。“山”就是抓重点县、乡、村和骨干企业、“三资”企业,上科技、上规模、上水平,造成县域工业群山林立之势;“海”就是放手发展户办、联户办、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提倡变厅堂为作坊,形成县域工业发展的大海。“山海战略”为整个江西县域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部地区如甘肃省,省委省政府为了有效实现全省工作重心向县域工业的转移,立足省情,提出了发展县域工业的“双带整推战略”,即以城带乡,以强带弱,整体推动县域工业的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对甘肃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聚集化趋势

县域工业的发展相对集中,有利于节约建设资金,节约耕地,降低工业成本,也有利于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城市化的关键是县域工业布局的聚集化。基于这种认识,全国各地近年来力图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功能互补、配套发展原则,以县域工业布局聚集化为主导,逐步改变县域工业布局散而乱的不经济状况,切实抓好县域工业小区的综合开发建设,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连片大规模发展县域工业,不断提高县域工业的聚集效益和全社会的宏观效益。如江苏省的苏州市从实际出发,相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快县域乡镇工业小区建设,使县域乡镇工业布局聚集化优势日趋明显。全市个乡镇都已认真规划自己的工业小区,有个乡镇工业小区实施了开发,有近个乡镇工业小区初具规模。这些乡镇工业小区与个部级开发区、县市开发区互为补充,形成了滚动开发的新格局,对改善苏州全市的工业布局结构,提高组织程度,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的一部分县域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带动交通、商业、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配套开发,使整个小区已经成为一座全新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的农村小城市。

(四)规模化趋势

经济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在一定的边际成本范围内,规模同效益成正比。经过县域工业近年的发展和反复比较,越来越多的地区和有识之士认识到,县域工业比较普遍存在的“天女散花”、“村村冒烟’’的规模过小,过于分散的问题,占地多、浪费大、建厂成本高,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防治三废污染,不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县域工业要实施规模化战略,已成为一种共识。近几年,全国各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十分注意县域工业的规模经营。在企业内部,注重改进工艺,提高技术,扩大生产批量,降低平均费用,实现规模效益。企业集团,代表着现阶段的先进生产力,代表着工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因而,各地都注意因势利导,在县域工业企业外部通过组织企业集团等企业联合体,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大力组建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有影响的县域工业“航空母舰”和跨国公司。积极发展“三高二上”即技术起点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上规模、上水平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企业群体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县域工业发展战略创新

一县域工业发展战略创新的提出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而县域经济则是国家的基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县域工业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就是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从整个经济发展全局,以经济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的视野,着眼于县级各类经济活动能够充分、协调发展,使整个国家的基层经济能够更加巩固、繁荣并充满活力。

二应遵循的基本思路

.坚持依靠县域工业发展带动一、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维,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县域工业的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工业化是实现全面小康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充分发挥县城工业的主导作用,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才能更加有效地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带动和发展一、三产业。应当以发展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增强竞争能力的思路,采取非均衡性的竞争策略,抓住重点,构建优势,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县域工业整体运行质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着力实施“差别化竞争”战略。差别化竞争战略是县域工业应对全球化趋势的一项重要战略。要重点解决工业结构“低、小、散”等问题,以行业和相关产业的集聚性、设施及服务的共享性、要素配置的高效性、竞争与合作的互动性,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发挥“企业集群”的整体效应。

二是扶优扶强、做大规模工业。增强县域工业经济竞争力,关键是要做大做强规模企业。规模企业不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且往往具备技术和人才优势,是带动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体制和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也是区域经济的骨干和支撑。

三是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加快企业体制创新。要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合理化、注册资本扩大化、企业制度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推进县域工业企业进行公司制规范化改造,全面推进县属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县域国有、集体资产退出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坚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自主开发引进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突出载体建设、机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以政府创新基金为导向、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不断激活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县域工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个体及私营为主体,加快推进民营化的进程

对县域工业而言,私营个体经济将成为发展的主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私营个体经济是县域工业经济持久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是提升县域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增长极。

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四个不论”:不论哪种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归谁所有,有贡献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不论业主来源,有作为就行。充分挖掘现有的工业基础和人才资源,注意引导、保持并不断激发私营个体经济的内在动力,努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在扩大总量、做强实力、提升产业上求突破。

二是要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建设县域工业园区,是发展县城工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完成县域工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后提升县域工业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坚持“以园兴县”的发展战略,确立“抓县域税源,就是要抓县域工业;抓县域工业,就是要抓园区发展”的工作理念,千方百计抓紧抓好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内外资并举、内外销并重、大中小齐上”的基本思路,集中精力两手抓,一手抓域内民资启动,一手抓域外招商引资。鼓励、引导个体企业和域外资本向工业园区集中。通过利用外资、启动民资、重组存资等渠道,加快各类民营企业在园区落户,迅速壮大园区投资规模;通过挂靠联合、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条等途径,加快推进园区横向联合,迅速壮大园区产业规模;通过增资扩股、开发新晶、挤占市场等措施,加快提升园区企业素质,迅速壮大园区竞争力。

.加快农村的工业化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不仅是提升县域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县域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把发展非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立“支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支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围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着力启动民间投资、大力引进企业资本和外来资本,扶持和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加快推进“订单农业”、“晶牌农业”等现代农业,使更多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要抓紧建立和完善主要农产晶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积极组建农业信息中心,大力开发农业信息资源,不断增强农业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指导性。

.坚持政府退出竞争性领域,积极做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化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政府正在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并回归到政府本身所应担负的优化经济环境的职能。政府一定要做好环境的优化工作,只有有了好的环境,才能使县域工业得以更好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谁不与时俱进,谁就将被时代所淘汰。在新世纪县域工业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县域工业的发展,必须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发展战略的创新。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发展战略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确立好县域工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在县域工业的发展方面,首先必须要确保战略规划的合理性、连续性,这也是县域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战略规划规定着县域工业的发展方向,对县域工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不少县却存在着发展战略不清晰、主导产业不突出、战略缺乏连续性等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对本区域的自然资源或区位优势全面考察、认真比较,导致战略不准确、主导产业不突出;二是主要领导人未能深谋远虑,较少从战略高度考虑全县的发展;三是干部频繁调动及战略制定和实施缺乏制度保证,导致县域工业发展战略规划频繁变动。

县域工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具有层次性。首先,全国要有一个系统规划,并依此制定促进县域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其次,各县域工业战略规划的制定要在实现总体规划目标的前提下,全面认识自身的比较优势,找出经济增长极,确定主导产业,带动县域工业的全面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树立优势产业跨区域发展意识,一个工业系统不一定要定位于一个县域之内,应当形成以区域为核心的区域性工业经济。

战略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其科学性,既要充分考虑现实,又要做到高瞻远瞩,将县域工业的发展放到国内国际大市场中考虑,树立全方位考虑的理念。因此,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多学科的专家深入调研,全面分析论证,切不可非理智决策;战略一旦制定,就要保持其连续性,不能以主要领导人的变更而改变。为保证主要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县域工业的大事上,上级部门在工作安排中,不要轻易搞“一把手工程”或“一把手责任制”;在干部任免调配中,要注意保持主要领导干部的相对稳定;在绩效考核中,应减弱短期指标考核力度,加大战略规划及考核实施力度。

二内外部改革配套协调,对县乡政府功能进行准确定位

县乡两级政府是关系到县域工业发展的基层政府组织,县乡两级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及功能弱化,会妨碍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基层干部的任期较短,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普遍存在,决策从长远角度考虑少、科学成分不足、非理性成分多。二是一些干部考核制度导致干部较多对上负责而较少对下负责,这虽然符合经济学的原理,利于这些干部利益最大化,却不利于县域工业的发展,有些干部甚至为出“政绩”而不择手段。三是许多部门的直线管理,导致县乡政府权力与责任不对称,而且,各部门的垄断使协调难度加大、办事效率低下,这种条块关系失衡使县乡政府应有的功能支离破碎。

县乡政府在县域工业的发展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应努力扮演好为县域工业发展服务的角色,作好县域工业发展的规划,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县域工业发展的经济环境,进行市场监督和调节。完整实现上述政府职能,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一是基层干部应当进一步年轻化,适当延长任期,使其有激情、有时间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县域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二是精简县乡两级庞大机构,压缩财政开支,将省下来的钱用到最合适的地方,将优秀人才用到县域工业发展的第一线。三是改革干部考核制度,使干部变对上负责为对上对下负责,作为基层干部必须并且应当做到这一点。四是适当下放权力,做到权责对称。要打破条块分割、城乡分割的旧体制,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随块转的新管理体制。

三加快县域工业企业改制改组,活跃民间经营主体

在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县域工业总体攒坡的伺时,民营工业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成为县域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有很多地方的民营工业经济的产值巳占到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晰以上。因此,加快县域工业发展,必须坚持区域工业经济以民营工业为主体的原则,重点发展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县域工业经济优化升级。但多数的县域民营工业起步晚,整体规模不大,缺乏全面发展的基础,需要地方政府和社会进行积极引导和支持。笔者认为,一是要放宽准入标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对非公有制工业要做到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范围国家规定的除外,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尤其应在贷款、立项等方面给予非公有制企业同等的待遇,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提高民营工业企业的经济总量和整体规模。二是要调整产业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三是要建立民营工业园区,按市场化模式组织园区运作,实施封闭式管理,开通绿色通道,大力扶持人驻企业的发展。四是要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以控般、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革,加快国企民营化,以增强县域工业的活力。五是要调整县域工业的经济结构,制止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的现象。政府要进行区域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县域企业群应根据其特点形成以龙头为核心的一体化分工协作体系。

四深化改革,优化县域工业发展的经营机制

县域工业的经营机制,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的方式。企业经营机制优化与否,决定了企业的活力和效益状况。县域工业有机制灵活的一面,但是不少企业也有机制退化的一面。要增强县域工业与市场的适应能力,增强企业的活力与动力,必须继续深化县域工业企业微观制度的改革。

目前,县域工业在发展中遇到很多实际矛盾和问题,用传统的经验往往解决不了,唯一的出路,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打破思维定势,围绕体制和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一是加快企业改制步伐,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重点抓好“四个一批”:通过引进外来资金、技术、管理,嫁接改造一批老企业和困难企业;通过参股、并购、托管、联营等方式,内外联合盘活一批中小企业;利用区位优势盘活一批陷入困难的企业;鼓励有实力的部门按照新体制和机制,创办领办一批困难的企业。要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清楚、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不断优化县域工业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之真正成为独立发展的市场主体。应当从产权制度改革人手,积极探索县域工业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对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涉及的企业资产界定、人员安排、工资待遇、经营者权利和义务、债权债务、土地使用等各项具体问题予以明确的政策和法律规范。从县域工业企业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产权转让、国有民营、拍卖、兼并、破产等多种产权改革形式,不断增强企业活力。二是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和民营经济。在政策措施上要有大的突破,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把民营工业引向县域工业的各个领域,引导民营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外向化方向发展,上档次、上水平,使民营工业真正能成为县域工业的主体。三是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培育市场体系,转换政府职能为重点的配套改革。

五找准切人点,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

在发展县域工业的过程中,要力避各地区县域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的现象。传统的县域工业发展战略,受传统的产业及区域发展理论影响,往往从资源现状出发,确立支柱产业为主导产业来拉动本县经济。这样确立的支柱或主导产业往往形成“小而全”的局面,造成全国性的重复建设和产品积压,最后受害的还是县域工业。来自民间的经营主体活跃起来以后,这些农户中的能人及在市场拼搏中冲杀出来的企业家从自我获利的角度,会在与市场的对接中找到真正的比较优势所在,形成特色。这些星星之火汇聚在一起,形成县域工业的特色。而这成千上万的、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的增长点的大交融,就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高涨的燎原

在我国加入后,县城工业要想长足发展,也必须走特色化道路。只有坚持特色,才能在国际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才能使县域工业具有市场竞争力。县域工业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工业,讲求区域分与协作,在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对接中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变铺天盖地为顶天立地,变满天繁星为一轮明月,变大而全为大而专,小而全为小而精。

另外,发挥比较优势,应根据东、中、西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明确各个区域县域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使各地区、各县,甚至各乡镇,都要找准位置,扬长避短,走各自有特色的县域工业发展道路。东部地区利用县域工业起步早,基础较好,人才较多,地理位置优越的条件,继续按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县域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加快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接轨的步伐。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如林业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水电资源、市场资源等,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并将其逐步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要从资源条件出发,积极发展县域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各种农林牧副资源的多次转化、增值;大力发展采矿业、能源工业、建材业、手工业等具有资源优势的县域工业,形成有区域特色的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要发挥劳动密集和传统工艺的优势,努力发展出口创汇产品,凡能成为优势,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要争取走出国门,挤入国际市场。

六县域工业的良性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环境

目前,县域工业的竞争也进入到一个以创造良好环境为中心的新的竞争阶段。县域所在地的经济环境好坏,能直接影响县域工业的发展状况。对于各个县域地方,区位是无法选择的,但环境却是可以创造的。良好的环境能弥补区位的劣势,而优越的区位优势却无法弥补环境劣势。因而,谁能营造县域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就能很好地带动县域工业发展。

一是要优化思想环境。如有的地方提出以“整治环境求生存、优化环境求发展”就体现出了这么一种做法。二是要优化政策环境。主要是规范收费管理制度,如一些地方制定了政务公开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免费试点制度和安静生产日制度及双向查处制度等,对不合理收费予以取消;有的开展各种专项督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整治;有的对县域工业发展有贡献的人员,放宽落户条件,简化办事手续,使企业及其员工在政策上有优惠感,生活上有舒适感,政治上有荣誉感,投资上有盈利感,财产上有安全感,形成政府为县域工业发展开路,主管部门为县城工业发展放行,其他各部门为县域工业发展献计的好局面。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如有的地方推出“软硬环境一起抓”,在抓好软环境的同时,大力搞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县域城镇整体形象,将县域城镇作为一个晶牌来经营,从而更有效地带动县域工业的发展。

七坚持科教兴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战略

人才是县域工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县域工业企业成功的根本。各县域工业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吸收一批具有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科学家与企业家的融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县域工业的实业家队伍;必须坚持人本管理的思想,建立健全用人机制,改革人事选拔和聘用机制,努力营造出一种尊重员工、尊重人才的氛围和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体制。总的来说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要鼓励大学生、硕士、博士以及科研人员加盟县域工业的发展,县域工业企业也要创造条件吸纳一批政府机关分流人员中的优秀人才和掌握着先进科技知识的学成回国的留学业人员,同时各县域工业要加强人才开发和职业培训,促进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对接,为县域工业发展造就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民营科技企业家队伍。二是要完善县域工业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实行工资与绩效挂钩。可给予高层次人才一部分企业剩余索取权,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要努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人才保障制度,从经济上切实提高人才福利待遇,解决人才在养老、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留住一批一流人才和关键人才。三是积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增加透明度,激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激发员工开发新产品,提出好的创意;树立全新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和全新的创新理念,树立服务社会、诚实守信、质量第一的企业精神,注重科技进步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鼓励员工努力工作,敬业爱岗,创造高效率的绩效

八加强技术创新,实现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县域工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县域工业企业进行合作研究。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解决县域工业技术支持不足、人才匮乏的问题,不断提升县域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潜力,使其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新技术,以保持在市场上的创新优势和主动地位。县域工业企业自身应以“科技”为落脚点,高度重视技术开发,始终以技术研发为本,要在正确处理好自有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后发优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方式,既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技术开发,又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开发优势来培育、巩固和扩展市场,抢占市场的制高点。一些技术力量薄弱的县域工业企业应积极与大企业保持技术协作,借助于大型企业的技术力量、重要技术创新成果、相互分工协作等,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县域工业企业必须重视持续创新,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有选择地针对不同市场、不同技术领域进行再创新,合理定位、扬长避短、获取优势、寻求发展,使县域工业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县域工业还应该在发展中进一步将创新活动由技术战略扩展到管理战略、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在管理上重质量、重效益;在营销上注重市场需求、市场分析、市场预测;在发展战略上能够居安思危,不断寻找潜在市场需求,真正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九疏通融资渠道,建立民营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系统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目前普遍制约县域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各地必须拓宽其筹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是以各地政府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各地政府财政资金为支撑,建立贷款担保机构,设立专门的县域工业企业担保基金和风险发展基金,为县域工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前景较好的县域工业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在县域工业企业集中的地区,还可以设立县域工业企业互助基金,调剂解决县域工业企业之间的资金急需。二是对具有较大规模、市场占有率高、产品技术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晶牌、对提高县域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的县域工业企业,具备必要条件的,应鼓励其融资。三是建立风险投资体系,大力发展高科技风险投资。各县域工业应有效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在完善风险投资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对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风险基金,促进县域工业与科技的有机结合。

十选择非均衡战略,大力推行县域工业西进

在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情况下,我们绝不能搞均衡发展战略,而应选择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并应当积极推行县域工业西进。

一是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中西部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差一些,县域工业起步也晚一些,现有的水平也差一些,发展的难度也大一些。因此,需要在政策上予以支持,要在人才、资金、税收、技术等各方面予以照顾,为中西部地区县域工业的大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要对国家和本地区制定的对中西部地区县域工业的优惠政策经常监督检查,保证政策切实到位。

二是加强横向联系,实行东西经济联动。东部和中西部的县域工业之间,存在一种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内存关系。搞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横向联合,’有利于提高中西部地区县域工业的规模和档次水平。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前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相继开放的有利时机,打开地区大门,发挥自身优势,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东部投资,实行多种形式的东中西联合,包括东中西地区干部交流。通过产业转移、加工配套、技术转让、共同投资等形式,推进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技术联合,引进各种生产要素,使中西部地区县域工业借船出海,借鸡生蛋。

创新创业的趋势篇6

[关键词]新经济人力资源创新

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创新、个性化、复合型和合作的特点,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根据新时期人才的特点进行创新。

一、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

eHR是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是基于先进的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全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融合了“电子商务”、“互联网”、“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优化(BpR)”、“以客户为导向”、“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思想在内的最新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准确、互动和海量存储的特点,为人力资源管理搭建一个信息化的工作平台。它可以把人力资源管理者从不具有增值功能的例行工作中解救出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提供决策支持,实现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增值,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eHR中的“e”包含了两层含义:不仅仅是“electronic”即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时更重要的是“efficiency”即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效率是eHR的根本目的,而电子化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一些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功能,比如招聘、薪酬管理、培训(或者说网络学院)、绩效管理等;利用互联网、考勤机、多媒体、各种终端设备等;越来越多的电子化产品和手段被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实施eHR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

二、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创新、个性化、复合型和合作的特点,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要求。因此,根据新时期人才的特点,我国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进行创新:

1.营造创新文化

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和时尚已经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企业的发展需要这种创新的理念来驱动。企业的人才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管理的核心,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已成为企业最关切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思想开放、头脑灵活、技术专精、自信自强、流动性很高。要想吸引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创新文化。企业应致力于创造一个激励型的、充满创新气氛的开放环境,以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增强员工的竞争能力,并会以此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设立共同的目标。企业应设立可以激起人们奋斗精神、愿为事业共同努力的目标,在这样的创新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2.实行柔性化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真正才华横溢的人才,往往是充满个性而难以驾驭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主动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进行柔性管理,给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给他们更多的授权,让他们成为工作的主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欲,使潜能和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将人放在核心的位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便充分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企业将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信任员工、尊重员工、依靠员工,把企业员工放在管理的主置,围绕着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开展管理活动,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和自在的发展,使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目标达到一致。

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培养一种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需要一种敬业、进取和宽容的合作氛围。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基础,要努力培育共同的企业文化意意识,共同的企业文化意识使得企业成员对企业目标和价值有着共同的理解,从而在行动上达成共识;共同的文化意识还使得企业的发展同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现实相吻合。企业的用人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性习惯和企业的包容性、创造性,并使其贯穿于每一位员工的言行中,在努力营造企业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同时,提倡各部门形成各自的特色。

三、结束语

新经济时代的网络化、知识化改变了衡量企业财富的标准,知识成为企业的战略资产,作为知识承载者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的财富和资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成为其兴旺发达,保持恒久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深刻理解人力资源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我们每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需要敏锐的职业洞察力,顺应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趋势,担当起企业系统策划者、资源整合者、管理咨询者、变革推动者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苏慧文著.中国企业市场主义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罗仲伟罗美娟:网络组织对层级组织的替代[J].中国工业经济,2001(6).

创新创业的趋势篇7

一、华北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绩。2005年起,华北科技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工作计划,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每年拨出专项基金,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研究。2005年首年就有89项校级科技创新项目获立项批准。近两年创新创业项目研究获巨大突破,2012年和2013年,该学院分别有79项和38项部级创新创业项目获资助研究。二是采取激励措施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别的创业计划大赛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加大了大赛成绩在奖学金的比重系数,一些大赛成绩突出的学生由此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三是为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曾两次公开向社会招聘创业指导教师。四是建立了“自主创业”专题网站,登载了“创业教育的作用”、“大学生创业的五条备战原则”、“青年企业家谈创业”、“大学生创业六大秘籍”等内容,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创新创业教育进展缓慢。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开展创新项目研究或参与各类竞赛等初级阶段,且创新创业项目中科研项目为主,创业项目极少。第二,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不够,许多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第三,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高校创新创新创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之所以进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教育模式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实践模式等。由于内容复杂,加之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其理论和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教育模式可供参考。

(二)课程体系改革实施难度较大。创新创业教育要纳入教学体系,实施起来也较复杂。增加较多创新创业课程和课时势必要冲击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况且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开设几门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三)师资队伍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目前在我国,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并具有一定创新创业经验的师资严重缺乏。华北科技学院曾两次公开向社会招聘创业指导教师,但很难招到高水准的专业教师。这也是障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屏障。

三、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一)转变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从事高等教育的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理顺领导体制,明确分工,切实加强人员、场地、经费的投入,努力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

(二)创建适合本校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在教育开展前必须首先讨论并确定的议题。美国、英国、日本等先进国家起步较早,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国内,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各试点院校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模式。通过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快确定适合本校发展的教育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

(三)建立多层次、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基础上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教学课程可设计为普及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普及性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各类专业学生开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专业课程以选修课形式设置,面对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课程内容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预测启动资金需求、商品定价与利润计划、工商、税务法律法规等知识。第二课堂也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实战经营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建设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组成一支由专家学者、学生工作教师、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校要为专职教师多提供一些跨学校、跨地区的学习机会,通过专业研讨会、专家讲座和专业培训等措施加快教师的培养。特别是要鼓励教师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在创业过程中,使理论得到验证和升华。

(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和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对大多数高校都是一个难题。目前,校园内学生的自主经营活动很多,这也是校内实战经营的最好实习场所。学校可通过适当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创业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在校外,国家通过减免税费等扶助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学校要紧密依托各级政府建设的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知难而上,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牛长松.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李志永.日本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4]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一培养新时代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7(7)

[5]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历史演进与经验借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6]贾新华.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7]魏丽红,陈忠卫.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及创业型人才培养[J].教学研究,2009(3)

创新创业的趋势篇8

目前,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不断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重创,其中薄弱的创新环节是企业实现由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过渡的最大障碍,因此,高附加值的实现一直困难重重。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CtiC)在这几年产业集群的工作中不断总结改变现状的方法,力求通过一系列实践来不断完善产业集群的创新体制,以达到推动产业升级的最终目的。笔者将“在产业集群进行趋势,进而衍生出周边服务”这种经验模式称之为“趋势信息的地方化定制”,本文在这一思路的基础上辅以生动的案例,对近几年不同地域所做的产业集群信息化服务的形式、方法及影响进行了总结,以期得到推广和借鉴。

趋势走进集群

产业集群创新要升级,先看“趋势”

2001年,在中国国际纺织品博览会上首次了家用纺织品流行趋势,这次成为家纺领域趋势“零的突破”。正如当时媒体报道所言,的目的是为了“诠释家纺概念、弘扬家居文化、宣传家纺品牌、引导家纺市场”。时隔6年,国内首次服装辅料流行趋势亮相于2007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如今,关于纺织品的各类“细分化”趋势出现在大小相关产业活动中,成为提升会展服务、行业活动、品牌形象等不可或缺的内容。

这些现象都反映了趋势已经成为了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而“趋势”作为产业信息,是否能有效地传播也将成为纺织服装产业是否能快速升级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说,产业集群的创新想要升级,要从“方向”上开始认知――即,需要有一个对消费趋向和心理方向上的前瞻性分析,并将这种分析结果进行“广而告之”。

结合当地产业特色,“趋势”更强调本地化服务

趋势信息的传递要注意时效性、权威性和针对性。

如果趋势的不能打出足够的“提前量”,就失去了的意义。尤其是纺织品的趋势工作要提早两年或更早着手准备,这样才能给下游的服装趋势以足够的准备时间。另外,趋势信息如果不能使某个权威变成一个“广泛参照”,其效用又会大打折扣,因为细分化趋势越多,其“趋势总特征”越不明显,而最终沦为“没有趋势”,因此,科学为本的“大趋势”如何细化到产业应用中,地方产业如何经过“消化”再以权威的形式出来,扩大其在产业集群中的影响,都是趋势研究最终走向应用的关键环节。

从这一方面来看,我国的专业机构一直在推动趋势引导地方集群提前把握市场动向,增强创新能力。从2005年只有一个产业集群地进行国内自主趋势开始,已经陆续有更多的集群地开始参与进来,从2006年的2家到2008年的5家,是个质的飞跃。

取得如此好的效果,也得益于流行趋势的能够结合当地产业和产品特色,为产业集群服务。比如江苏吴江盛泽是以涤纶长丝织造为特色产业的集群地,从2005年开始就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深度合作,在其秋季经贸洽谈会上做了以“时尚东方”为主题的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2006年10月,盛泽东方丝绸市场除了在“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6中国吴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同步“2007/08秋冬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还组织了“创新超越合作――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论坛”,进一步深化了地方性的创新服务。

由于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连续3年在盛泽东方丝绸市场,大大增强了当地的地域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2007年还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的第一家产业集群“产品开发贡献奖”。

趋势牵引创新

趋势内容与形式的立体化

2008年在第十一届海博会上的“2009春夏中国纺织品面料流行趋势”展示产品包括150余家优秀企业的400多块“中国流行面料”入围企业的优秀产品/作品,结合流行色彩以及新季节典型面料进行展示,为服装企业提品开发的导向性趋势信息。辅料展示产品按照2009春夏辅料趋势信息展示国内辅料领军企业的优秀产品,展示突出福建当地企业的特色,并进行时尚化的组合与演绎。流行风格与纹样的概念也同期展示出来,结合成衣的流行趋势用不同的材质方法体现出来。

趋势信息服务更加人性化

除了静态展示区,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还通过邀请国内新锐设计师,利用福建石狮当地优秀企业资源,设计制作概念成衣,进行展示;现场还通过大屏幕不断滚动播放2009春夏中国纺织面料最新趋势信息,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强化效果。

另外,展会还设立了专门的小型新闻中心,提供本次流行趋势的新闻资料,并有专业人员对趋势信息进行专业、具体、形象的解读,回答专业观众在把握趋势方面的问题和疑惑。

集群影响深远

在产业链上的影响不断延伸

趋势是产业链顺利衔接的有利保证。2008年开始,绍兴柯桥增开了国际纺织品面辅料春季博览会,并在其间开展中国流行面料创意时尚演绎活动。展会集中展示了纺织原料、纱线、面料辅料等特色产品,充分发挥地方产业、市场优势,突出产业链上游的“时尚创意”发展方向。

除了上游的面辅料产业,下游的服装产业集群也一直积极参与,今年的宁波国际服装节上,宁波服交会组委会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联合主办了以“融入全球化,提升产业链”为理念的“合作与跨越――09/10秋冬中国流行面料时尚创意展示”,受到了中国国际服装服饰交易会组委的表彰,并获得了“最佳创意奖“和”“最佳现场活动奖”。为带动宁波乃至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的升级,努力投身于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的提升,以第十二届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为平台进行流行面料的时尚创意展示,分别以“面料流行趋势”、“服装创意展示”和“流行时尚视频展示”三种形式,为展商及专业观众提供更立体、更直观的引导和解读,受到现场观众和采购商的关注和好评。

因地因时制宜的服务不断获好评

广州国际轻纺城今年分别进行了09春夏和09/10秋冬两个季节的“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专场,这也是与纺织服装企业产品开发的周期相吻合的。单位收集展示了150余家国内著名企业针对09春夏市场开发的400多块中国流行面料入围产品,他们是中国纺织行业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企业;这些面料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市场的流行趋势,是具有市场价值和开发潜力的优秀面料。同时,亦加入符合2009春夏辅料趋势信息的国内辅料领军企业的优秀产品,进行时尚化的组合与演绎,更形象地展示了未来季节的产品特色和面料开发的方向重点。

创新创业的趋势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技术创新效率差异性实证性分析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创新激励机制与政策等的不同,各地区在创新效率上也存在差异。经过分析表明,我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梯度变化与结构差异性特征。根据帕累托效率原理,社会资源在最优配置条件下才能实现最充分的利用。因此,地区创新资源优越并不能代表该地区的创新效率是有效的,实现了帕累托效率最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找出哪些地区的创新效率是有效的,最近几年各地区创新效率发生了哪些变化,区域创新效率是收敛的还是发散的。通过对区域创新效率的静态比较与动态效率变动趋势的判断,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BC2模型、曼奎斯特指数模型(malmquist)进行实证研究,以测度创新产出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演变趋势。

一、Dea评价方法及理论模型

1.Dea基本理论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等于1978年提出的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效率评价方法,已成为管理科学、决策分析等研究领域中一种常用的且重要的分析工具。决策单元的选取一般要满足具有相同的目标和任务、相同的外部环境、相同的输入输出指标等条件。

Dea分析的第一个理论模型是C2R,它是由Charnes等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初始的C2R模型是一个分式规划,当使用1962年由Charnes和Cooper给出的C2变换(Charnes-Cooper)后,就将分式规划化为一个与其等价的线性规划问题。由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可得到C2R模型的对偶规划,该对偶规划的经济含义是:它与生产可能集和相应的生产前沿面相联系。判断一个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本质是判断该决策单元是否落在生产可能集的生产前沿面上。

2.Dea方法的应用步骤

Dea分析是根据运筹学中的优化思想来处理输入输出问题的,本质上它是一种绕开生产函数进行多投入多产出相对效率评价的非参数分析方法。Dea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确定评价目标;然后构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决策单元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有效的生产前沿面;最后根据各决策单元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样本数据的处理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模型有效的基础,工业企业区域创新效率在现实经济中是通过一系列投入产出指标来衡量的,关于企业创新效率的测度指标学术界尚无统一认识。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了评价技术创新效率的指标体系。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新产品的增加或产品的改进、发明专利的涌现、新产品产值的增加、利润的提高等。无论如何,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最终都会体现在现实的产品或服务上。专利产出是衡量工业企业投入产出的重要指标,专利拥有量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原始创新能力,也能折射出这些成果的市场应用潜能。近几年,学者们开始尝试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销售收入等作为考察技术创新产出的新指标,但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创新成果的经济价值和商业化水平,而新产品销售收入却能较好地衡量技术创新产出的成果,是衡量产品创新的最直接经济指标。借鉴朱有为、徐康宁(2006),王伟光(2003)等的研究,本文选择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创新效率的实际产出指标。

三、Dea静态效率比较分析

1.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从我国整体来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普遍较低,年综合效率均值只有0.397。2008年全国综合效率值只有0.430,仅比2001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仍有57%的提升空间。从技术创新综合效率的时序变化趋势来看,2001―2008年期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虽有所提高,但期间波动性较大,存在阶段性变化规律,基本呈“下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发展趋势;分时间段来看,自2001年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效率均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到2004年降低到0.357的低谷,2006年稍有回升,2007年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呈波动中增长的发展趋势,2005-2008年期间,技术创新效率年均值相比2001―2004年期间均值提高了3.8个百分点。

一个地区具有良好的创新基础条件,是判断地区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具有较好的创新支撑能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讲,创新支撑能力主要体现在重大研究开发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设施方面。东部地区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最高(25.3%),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略低于全国,稍高于西部地区,可见中部地区企业创新活力较活跃。但是,科技活动人员人均拥有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分别比东、西部地区少6.6万元和1.4万元,微电子控制设备占生产经营设备原价的比重也均低于东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段差距。可见,中部地区工业创新的技术设施方面相比东西部地区处于劣势,这是造成其创新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尽管我国区域间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但创新效率差距却在逐年缩小。其中,东部与中部间的效率差距由2001年的0.359降到2008年的0.306,缩小了6.3个百分点,东部与西部间的效率差距由2001年的0.268下降到2005年的0.213,之后三年差距有所扩大,但自2007年之后呈缩小趋势,波动性相对比较大,效率差距总体呈缩小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全国及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相比2007年均有小幅下降,均下降了1%左右,其中东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这充分反映出创新效率是个相对值,短时间内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创新产出相对有所下降,新增加的创新资源还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致使创新效率相对下降,具体原因还要结合各区域内部效率差异、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综合分析。

2.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结构差异性分析

随着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各地区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相比2007年有所提高的地区比重在50%以上。创新效率提高幅度超过6%的地区主要包括宁夏(14.7%)、吉林(11.5%)、广西(8.3%)、甘肃(8%)、贵州(6.5%)、湖北(6.2%)6省区,这几个地区多属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辽宁、山东、江苏三省创新效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4%―6%之间),但提高幅度不是很大。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后发地区具有比较强的“追赶效应”。

3.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差异性分析

(1)规模效率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创新能力强势地区存在创新效率偏低的不协调发展格局,本节结合地区实际、规模效率值与纯技术效率值就创新综合效率偏低原因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从总体来看,在样本考察期间,全国规模效率均值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变化趋势,(不考虑2008年),与综合效率均值保持了同步变化。

从规模效率值的时序发展趋势来看,样本期内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规模效率均值只有2003年、2005年在0.8以下,其余年份均在0.8以上,2007年规模效率达到了0.916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2003年40%的地区规模效率值低于0.8,之后几年规模效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08年只有30%的地区规模效率水平不足0.8。但这一比例也是相当高的,这表明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科技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区域生产力发展必须建立在高科技实力基础上。总的来看,各地区工业企业规模效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反映出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配置结构得到较大改善,投入结构比例逐渐趋于合理,东中西部地区平均规模效率水平也表现出与全国相同的变化趋势。

(2)纯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分析

由各地区工业企业历年纯技术效率的发展情况来看,全国及三大区域的纯技术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差距较大。从三大区域工业企业纯技术效率的对比来,东部地区8年纯技术效率均值几乎是中西部地区的2.2倍左右,区域差距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间的差距呈缩小到逐渐变大的发展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均值差的发展变化趋势。从各地区纯技术效率的情况来看,2008年各地区纯技术效率达到有效而综合效率却未能实现有效的省份只有三个,即江苏、浙江与广东。2008年这三个省份的纯技术效率水平均达到了有效水平,但综合效率值分别为0.532、0.959和0.494,仍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总的来看,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水平均普遍较低,尤其是纯技术效率水平,提升纯技术效率水平是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区域间创新效率差距较大,池仁勇(2004)、沈能(2005)等也得出了相同的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企业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呈东高、西中、中低的发展格局,这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发展的不协调性。

目前区域间企业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差距较大,但从时间变化发展趋势来看,区域之间的创新效率差距在逐年缩小。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中部地区追赶速度较快,与东西部地区的效率差距在逐渐缩小。那么,这种效率差距是否会一直持续或进一步缩小呢?我国区域间企业创新效率的发展趋势又将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政策决策层全面把握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动态,就区域内企业所处的创新阶段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四、malmquist动态效率比较分析

区域创新效率是技术创新资源布局合理性的直接体现,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彭国华,2005;李静等,2006;郭庆旺等,2005),区域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分析是区域创新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是反映动态效率变化的主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三方面,包括自身创新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的推动及规模效应的影响。目前,区域创新动态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侧度主要运用参数法和非参数法进行测算。具体包括:乔根森指数法、生产函数法、常替代生产函数、索罗余值法、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法、malmquist指数分析法等。其中,malmquist指数分析不需要设定具体函数形式或分布假设就可以得到前沿函数,也不需要对参数进行估计。在创新动态效率的分析中mamquist指数分析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采用malmquist指数来考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的趋势篇10

股权投资增长放缓

人民币基金强势崛起

股市暴跌影响ipo退出

资源类跨国并购成热点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影响,我国股权投资、并购及ipo市场进入了调整阶段。近日,大中华地区著名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对2008年中国VC、pe、m&a、ipo市场的数据、事件、政策等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从中总结出十大发展趋势,以此作为对2008年行业发展历程的整体回顾。这十大趋势主要集中在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募资/投资/退出、人民币基金的强势崛起、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并购市场的重要动向、资本市场发展及退出趋势等。

趋势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创投市场升势趋缓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深化并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促使全球股市大跌,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并面临破产,汽车纺织等企业相继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等等,全球经济已经开始下滑。从美国的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到全球央行联合降息,从欧盟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到中国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救市,在积极应对经济下滑的过程中加强联系和对话,共同抵御经济寒冬。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也难独善其身,2008年中国创投市场亦受到直接影响。从整体上来看,虽然2008年中国创投市场仍保持逆市增长的态势,表现依然抢眼,但是整体上升趋势放缓。在募资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Lp管理资本缩水,2008年新募外币基金的数量和金额均较2007年有所减少;投资方面,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的增速已然放缓,部分创投机构已倾向于采取更加保守和谨慎的投资策略,来应对目前复杂而严峻的市场变化;退出方面,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遭受重挫,ipo退出大幅减少。

趋势二人民币基金崛起,募投活跃表现突出

2008年,政府创投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逐步显现,加之全国社保基金等多类金融资本获准自主进行股权投资,使本土机构融资渠道大为拓宽,带动人民币基金强势崛起。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中国创投和私募股权市场上的人民币募资和投资表现都非常活跃。创投方面,2008年新成立88支人民币基金,共募集23.4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59支基金和12.49亿美元,且均有超过一倍的增长;2008年度共发生269笔人民币创投投资案例,披露的投资金额达13.94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86%和247%。私募股权方面,2008年新设20支人民币基金,合计募资213.28亿美元,分别占募资总量的39%和35%;共发生30笔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合计投资34.39亿美元,分别占投资总量的19%和36%,相比往年,私募股权机构的人民币募资、投资占比比例均有大幅提升。

趋势三多渠道资金放闸,社保等机构资金获准进行股权投资

2008年,多类金融资本获准涉足股权投资领域,使创投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大为拓宽。2008年3月,证监会决定在中信、中金直投试点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券商直投试点范围,华泰、国信等八家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相继获准开展直投业务。2008年4月,全国社保基金获准自主投资经发改委批准的产业基金和在发改委备案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可投资金额近500亿元,鼎晖投资和弘毅投资旗下的人民币基金首批获投,分别获得20亿元承诺出资。2008年6月,银监会就《信托公司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征求意见,准备对已经展开的信托类私人股权投资业务进行规范和指引;2008年10月,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出台《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对地方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做出明确规范;2008年11月,保险机构获得国务院批准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将稳妥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金融企业和其他优质企业股权试点,支持产业调整和企业改革;2008年12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使商业银行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成为可能。

趋势四创投投资策略趋于谨慎,估值保守投资规模下降

受外部环境恶化影响,2008年创投机构投资策略趋向保守,对初创期等早期企业的投资尤为谨慎,而股市暴跌又吸引了一些创投机构转向二级市场“淘金”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如赛富亚洲投资naSDaQ上市公司北大千方,盈富泰克投资三板公司北陆药业,苏州创投集团投资神州数码旗下神州数码it服务集团并设立新的合资公司等。创投机构投资策略趋向谨慎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对企业估值更加保守,平均投资规模下降。如2008年创投投资各季度平均投资额分别为840万美元、803万美元、761万美元和695万美元,呈明显的逐季下降趋势;此外,单笔投资额在数千万美元以上的巨额投资案例数相比2007年占比有所减少,千万美元以下投资案例数占比则有明显上升。

趋势五创业板虚晃一枪,沪深上市新规利好有限

2008年3月2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创业板在经历十年曲折之后终于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尽管管理层预计创业板在2008年上半年可推出,市场各方对创业板的推出寄予无限希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截至12月底,创业板规则的正式版仍未出台,创业板何时推出的悬念已带入2009年。

2008年9月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颁布《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修订稿)》,并于当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新规则不仅对适用范围及监管对象、股份流通限制、停牌制度、大股东交易行为规范和诚信监管等多项内容进行了修改,还新增了破产、股权激励等内容,被市场视为证交所为营造全流通市场制度环境采取的重大举措。此外,新规则对于在发行人刊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招股说明书前12个月内以增资扩股方式认购股份的持有人,要求其承诺不予转让的期限由36个月缩短至12个月,长期来看,缩短上市公司股权锁定期限,将有利于创投资金尽早退出,并循环用于投资创业企业,加快创投资本流动。但是新规则对锁定期的缩短有明确的限制条件,并且新规则并未触及上市公司财务要求、持续经营时间等核心内容,因而新规则对创投退出利好有限;而且由于股市大幅下挫、新股发行萎缩,新规则的效果近期并未显现。

趋势六各地政府竞相争夺pe落户,京津沪大力建设“私募股权基金中心”

2008年,各地政府竞相建立“私募股权基金中心”,积极吸引pe落户,而京津沪三地的争夺尤为激烈。继在2006年引入国内首支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基金、2007年成立国内首家私募股权基金协会――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之后,2008年天津滨海新区再获政策支持,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并可在金融领域重大改革进行先行先试,国家发改委还了《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股权投资基金有关改革问题的复函》,支持天津市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2008年4月,北京市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研究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在京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在京设立,支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在京发展,支持中国股权投资协会的设立,促进股权投资市场健康发展”。2008年6月,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宣布成立,而多项支持pe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正在陆续制定出台。

2008年8月,上海市金融办、市工商局和市财税局联合了《关于本市股权投资企业工商登记等事项的通知》,从工商登记、税收、投资者、行业自律、政府引导等多个方面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落户上海。上海浦东新区则将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正式加入全国私募股权基金中心的争夺。

趋势七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pe投资大幅缩水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由过热转向理性回归,并在第三季度加速下行。虽然国家及时调整了宏观政策,出台了降息、放松货币政策及经济刺激计划等多项措施,但消费者仍在持币观望,房市成交量持续低迷,部分房地产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而房地产行业内的私募股权投资也陷入低谷。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08年房地产行业共发生12笔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比2007年减少了22笔,披露的投资金额为17.10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22.49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的下降幅度均超过了50%。

趋势八私募股权基金理性回归,资金储备大增但投资节奏放缓

2008年,活跃在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虽然募集了多支针对亚洲和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基金,但其投资节奏明显放缓,投资策略回归理性。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08年共新设51支私募股权基金,新增资本611.54亿美元,虽然基金数比2007年减少了13支,但募资总额则增长了72%。然而,私募股权投资并没有随之增长,反而在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方面双双回调下滑。2008年中国市场共发生155个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比2007年减少了22例,披露的投资金额为96.06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了25%。

趋势九境内外资本市场重挫下行,VC/pe支持的ipo退出大幅收缩

受金融危机影响和对经济前景的担忧,2008年全球股市暴跌,部分股市创下历史最大年跌幅,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蒙受惨重损失。股市的持续低迷,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减,新股发行频率降低直至停滞。2008年,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13个资本市场,共有277家企业上市,合计融资568.48亿美元,上市数量和融资额较2007年分别减少62%和68%。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也双双缩减,2008年共有11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较2007年减少129家,合计融资218.30亿美元,较2007年减少79%,上市数量、融资额和平均融资额均创三年来新低。新股上市频率和融资规模的急剧下降,也使VC/pe支持的ipo退出大幅收缩。2008年,共有35家VC/pe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合计融资34.20亿美元,上市数量、融资额和平均融资额均处于三年来低谷,其中上市数量较2007年和2006年分别下降63%和10%,融资额分别减少90%和89%。

趋势十金融海啸带来良机,资源领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热点

2008年,中国并购市场上资源领域的大规模跨国并购引人瞩目。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而近年来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的飞涨更加深了中国对资源的“饥渴感”。随着金融海啸的爆发,资源产品价格的大幅回调,一些资源类企业陷入融资困境,为坐拥大笔资金并获得政府全力支持的国内企业带来并购良机,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收购等方式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已成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