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层建筑安全教育十篇高层建筑安全教育十篇

高层建筑安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3:27

高层建筑安全教育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城市应急管理;隐患治理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成为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由于高层建筑的楼层高、功能复杂、人员聚集、设备繁多等特点,以及近些年来高层建筑火灾多发的态势,反映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务须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上海市消防部门为有效解决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升高层建筑火灾防范和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近年来以“世博消防安保”为契机,深入推进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维护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尚需重点围绕责任制建设、隐患排查治理、宣教培训和应急管理等几个根本性问题,加强依法治理,落实部门分工,明确安全职责,加强长效管理,才能把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要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建设

城市高层建筑管理单位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各属地街道(镇)、居(村)委会、物业管理部门、房屋产权单位和租赁单位以及公安派出所等多个单位。推进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首先应当依法理顺各个单位的管理职责,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依法办事,按职分工,各施其职,齐抓共管”。因此,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上海市消防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上海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上海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督促高层建筑物业管理等单位建立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当前世博安保期间,要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纳入逐级签订世博群防群治安全责任书的重要内容,逐级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各高层建筑相关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简列如下:

1、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要建立并完善辖区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台帐制度,指导辖区有关单位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并切实加强检查督促。

2、各居委会、村委会、社区服务站要制定区域内火灾应急预案,组建义务消防员队伍;经常性地开展防火安全教育、防火和灭火演练,组织高层建筑居民签订防火公约,并对火灾隐患进行自查整改。

3、物业管理企业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专(兼)职消防安全员及其工作职责,落实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的消防安全管理服务职责,按照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开展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工作;发现损坏的消防设施设备要及时告知物业所有人或相关单位进行维修;发现破坏消防设施设备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高层居住建筑的物业服务企业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的年检制度。

4、房屋产权单位出租的建筑物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在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对于同一高层公共建筑内有两个以上使用单位的,要成立由产权单位牵头、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和消防安全责任人组成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并根据不同业态的特点,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检查督促、值班值守、应急处置等工作。高层公共建筑的产权单位要依法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和年检制度,也可委托建筑的建设、使用或者物业管理等单位实施。

5、燃气及供电部门要定期检查高层建筑燃气管道、仪表、阀门、报警装置及电线电路,并及时维修更换损坏的部件,解决私拉乱接电线等问题。对高层建筑内涉及房屋产权单位安装的燃气泄漏报警仪、管道自动切断阀等设备,要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每年做一次强制检测。

6、公安消防支队、派出所三级管理机构和房地产管理部门要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列入物业管理行业评比、平安小区和安全大楼评比考核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实加强监管、检查。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各公安派出所应依法加强对高层建筑的分级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

7、规划和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把高层建筑项目审批关。在审批高层建筑项目时,充分征求和听取消防管理部门意见。同时,要严把高层建筑项目验收关,加强对在建高层建筑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划许可核准要求的不予验收。

二、要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

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应按照“自行检查与监督抽查相结合,消防检查与部门监管相结合”的“两个结合”为原则。自行检查以房屋产权单位和租赁单位为主,加强对内部消防设施、消防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措施等方面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监督抽查以各所地街镇为区域范围,定期加强地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抽查,确保重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管理制度。消防检查以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为主,按照消防规范要求,深入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单位依法处理;其他相关部门结合条线加强所辖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管。在工作中,应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标准化,逐渐形成统一标准,并以“标准管人、以标准管事”的制度。

对在高层建筑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有的是一般隐患,有的涉及到产权单位多、整治资金缺乏、难于协调的复杂情况,治理时应按照政府主导的原则,必要时作为政府挂牌督办项目,督促落实整治。

1、对存在火灾隐患的高层建筑,由消防支队依法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主体及整改措施、要求、期限,并抄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期满复查发现隐患仍未整改的,依法实施处罚,视情采取有关强制措施。对隐患整改确有困难的,报请地方政府协调解决。

2、对存在火灾隐患且因维修资金缺少等原因难以落实整改的高层居住建筑,由当地政府府筹措资金落实整改,或列为政府平安工程督办项目加以推进,确保及时消除隐患。

3、对存在火灾隐患且因业态多、产权单位多导致消防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的高层公共建筑,由当地政府协调建筑各产权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资金来源,确保整改工作落地见效。

4、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安全监管、质量技监、工商等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监督。对高层建筑的产权单位未按规定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检测等管理职责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依法实施处罚。

三、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宣教培训

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教培训是抓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方面,消防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把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力求抓出成效。在宣教培训的内容上应以基本常识、火灾案例警示教育和逃生自救能力普及活动为主,通过宣传培训不断提升高层建筑使用人、管理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强化社会化消防教育培训,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消防安全检查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

1、文广部门应发挥职责优势,积极牵头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依托119消防日、逢年过节、重大活动等节点,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的作用,请主流媒体免费刊登、播出包括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范知识在内的各类消防公益信息和公益广告,建立完善消防公益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

2、其他相关委办局要组织、督促本级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职业培训机构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督促高层建筑产权或使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增强责任单位主体意识,使其自觉做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加强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消防志愿宣传服务活动,形成全社会参与、推动消防宣传工作的格局。

3、公安消防支队要会同单位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以高层建筑的物业安保经理、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等为重点,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确保高层建筑相关从业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建筑消防设施设备,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四、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应急管理

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频发的形势,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还不够到位的现状,紧急情况时高层建筑疏散和处置都极其困难的特点,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应急管理,采取措施增强高层建筑应急管理水平,并建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层建筑应急管理系统。在消防安全方面,将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对火灾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案编制,加大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投入力度;加强灭火力量编成、组织指挥,开展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实地拉动和实战演练;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人员疏散、安置等保障工作至为重要。因此,在构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应急管理方面,政府、消防以及高层建筑相关单位因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落实责任。

1、各级政府要将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对火灾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案编制,加大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投入力度,落实应急知识普及、社会动员等工作。要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人员疏散、安置等保障工作。

2、消防支队要继续加强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救援准备工作,熟悉各类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状况,加强灭火力量编成、组织指挥、现场组网、战术运用、战斗展开、供水组织、疏散救人等措施,开展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实地拉动和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处置高层建筑火灾等灾害的能力。

3、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设置专人负责工程施工消防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防临时设施配置和管理,确保工程过程中消防安全。监理单位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消防临时设施配置情况的检查。

4、高层建筑的物业服务企业要针对服务管理对象特点,逐幢制定高层建筑初起火灾扑救和应急疏散预案,明确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的程序、措施和责任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及时改进不足,提升群防群治、自防自救能力。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第14卷.

[2]赵爱民,鲁亚姝.现代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07,(4):16-19.

高层建筑安全教育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一、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的现状

1.建筑安全立法滞后于建筑市场的发展。全国普遍存在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设计、越级施工、层层转包以及伤亡事故误报、漏报、瞒报、不报现象。

2.建筑安全管理落后。我国很多地区没有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很多企业趁转换经营机制之机,撤销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削弱安全人员,使得施工中安全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监督管理。

3.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在当前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缺乏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一些企业非法转包,越级发包现象严重。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和非法中介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不顾企业安全资质,使得一些建筑企业资质与所承接工程等级不符,给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

4.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建筑行业的许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应急能力,这是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一些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临时工,未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就上岗。这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事故层出不穷。

5.安全措施经费的投入不足。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实施。经费的欠缺使得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落实。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

1.高层建筑“三线”控制。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也是其控制的重点。“三线”主要指:(1)垂直度的控制;(2)轴线的控制;(3)标高线的控制。

2.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而混凝土的强度又直接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结构的可靠性,混凝上的施工质量,制约和决定着高层建筑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3.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一般来讲,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强度偏高、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同时由于高层结构时常用到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在水化热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引起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产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往往形成混凝土裂缝,而裂缝一旦产生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还对结构的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高层建筑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以及施工缝,后浇带防水,抗渗应有施工技术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由于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很大的应力,以至混凝土表面出现大量的裂缝,因此混凝土内、外温差必须控制在25℃以内,一般可采用以下措施: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尽量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掺加适量缓凝剂,使泵送混凝土的放热高峰相对延迟,峰值降低;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的表面蓄热保温。

三、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和规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安全保证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应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三级教育及安全考核,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同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人员应巡查工地,对安全事故易发的洞口、临边防护、临时用电、深基坑及时检查。检查施工中的防范措施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去执行,检查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平常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根据工程进展,检查安全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分阶段对重点部位举行特别专题会议,将安全防范和安全措施安排在施工之前,及时提醒督促有关单位注意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如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及时指正,限期整改。

1.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已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重点要放在建筑工程五大伤害(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针对本工程事故易发和部位及施工时采取的安全措施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将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写在安全教育宣传栏中,全员参与安全防患工作。

2.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3.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特别是基坑支护、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参考文献:

[1]何邵斌.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与混凝土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建材,2009,35(5).

高层建筑安全教育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措施

一、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但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而是从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度连续性和高质量,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里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

二、离层碗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一)高层建筑施工自身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建筑施工的危险因素。高层建筑安全施工有以下显著特点:1)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高层建筑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高层建筑楼面预留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平常不大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空下落可以砸死人。另外,高空作业物料上下困难,就连最方便的自来水也要采用特殊措施才能上去。一个小小火苗容易造成火苦,扑灭也较平地困难。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2)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某高层建筑工程,上面有人想看看升降机在哪里,当头探到井道口,而下面正好把升降机开上来,一下子把人轧死。上面落物砸死下面人员的事故就更多了。3)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高层建筑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三至四年,许多设施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

(二)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问题

1)建筑安全立法滞后于建筑市场的发展。全国普谊存在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设计、越级施工、层层转包以及伤亡事故误报、漏报瞒报不报现象。2)建筑安全管理落后。我国很多地区没有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很多企业趁转换经营机制之机,撤销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削弱安全人员,使得施工中安全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监督管理。3)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在当前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缺乏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一些企业非法转包,越级发包现象严重。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和非法中介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不顾企业安全资质,使得一些建筑企业资质与所承接工程等级不符,给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4)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建筑行业的许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应急能力,这是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一些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临时工,未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就上岗。这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事故层出不穷。5)安全措施经费的投入不足。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实施。经费的欠缺使得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落实。

三、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对应措施

(一)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1)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愈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2)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资,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贵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贵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3)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索,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特别是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二)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拉和过程控制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的规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应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同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人员应巡查工地,随时了解施工过程,检查施工中的防范措施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去执行,检查安全制度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对施机械设备加强平常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根据工程进展,分阶段对重点部位举行特别专题安全会议,将安全防范和安全措施安排在施工之前,及时提醒督促有关单位注意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如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及时指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纠正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促进施工安全生产。总之,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是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细致工作。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安全施工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使安全施工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减少事故发生几率,使高层施工的安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安全教育篇4

关键词:安全施工施工管理建筑装饰

施工安全是指在施工活动中施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尤其是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使项目的效益目标得到实现。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职工的生命与安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长期以来,安全管理在建筑装饰企业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文章以下主要提出了对于建筑装饰企业安全施工的几点方法。

1加强安全管理机构的监管力度

对建筑装饰企业的施工现场来说,工程项目部是施工一线的安全管理机构,项目经理为安全管理的一把手和第一责任人,要依据现场的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施工员以及各工种班组的领班组成,并可根据施工规模的大小,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安全员。建立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安全值日制度,24小时分班作业,保证每班都有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执勤,以及时解决和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并定时或随机的进行巡回检查。项目经理要亲自主持每周一次的安全生产例会,在会上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建筑装饰企业的管理机构还可以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进行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纠正施工人员违章作业,以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安全检查的流程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要求施工部门或班组限期整改,然后进行复查,如果复查合格,则进行销项,否则,仍然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

2加强建筑装饰员工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面向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通过建筑装饰企业的安全教育使所有人员建立安全意识,掌握本岗位的技术技能,了解违章操作的后果。安全教育可分为两方面:安全思想教育,即对全体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纪律的教育,并结合本企业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讲解;安全技术教育,即指对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进行本专业、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措施的教育。对特种作业、转场和变换工种都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掌握将来所从事的岗位的安全技术知识。要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方法的针对性教育。安全教员本身必须是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管理理论的拥有者,他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项目经理、安全管理员、工长、班长都是施工现场一线安全管理的关键性人物,要反复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详细传授安全教育的要领,由他们通过各种机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指导。

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

建筑装饰企业的施工现场内部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引发事故,需使用连续围墙将现场围起,对现场实施封闭管理,在门口设立门卫,建立门卫检查制度,严禁不带工作证的人员进入。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防护时,不仅仅要求施工人员拥有安全防护用品,还要求他们正确地使用这些用品,同时要在事故的易发、多发地点布设安全防护设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安全网的使用。安全防护不但涉及土方、脚手架、模板、钢筋等工程的安全防护,还注重安全技术交底措施,要求详细的描述本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特点和其中的危险点。施工现场要设立临时消防通道,配备消防器材,并做到布局合理;对有可能造成火灾事件的工种进行作业时要严把用火证发放关,在用火前,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器具;施工材料的存放使用要符合防火要求等。施工现场进行防火的重点是对料具仓库、焊接明火作业、食堂宿舍和电气机械设备等,同时要注意季节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4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点是构造一个标准化、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在建筑装饰企业的施工现场,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规定安全管理的目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和职责,并将安全生产的责任层层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建立并严格实施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确保安全劳动防护用品资金、安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资金的落实;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各个层次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求;制定各层次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日常、定期、专项、季节性检查的时间和具体要求;明确对隐患整改、复查的要求,并做相应的安全检查记录;建立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和事故档案,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小组。在项目部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各班组成员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把治理安全生产隐患、监控危险源、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发生作为考核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的主要内容,把安全与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

5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所有建筑装饰企业的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对大型特殊工程要编列单项安全技术方案,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和脚手架工程等也要编列单项工程安全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针对季节性施工的特点也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要具体明确,主要针对分部分项工程中可能对施工人员带来危险的因素来编写;在分包商进场时,要求总承包商对分包商进行安全总交底等。

结论

我国正在进行着规模巨大的基本建设,建筑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然建筑安全管理在我国己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客观地讲,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一直比较低,每年都有几千人在安全事故中丧生,这无疑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的基本建设和影响社会的发展。作者期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促进建筑装饰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铮,王洋.建设工程安全执法监督与六项安全管理制度探讨[J].建筑安全,2005,(8).

[2]黄黎芳.建筑施工安全之我见[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高层建筑安全教育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特点对策

前言

建筑工程测量是近年来,高层建筑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日渐兴起,这些建筑也成为了建筑企业施工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有大批高层、超高层建筑正处于建设中,还有一些更高、更先进的高层建筑计划兴建。可以预期在未来几年,我国高层建筑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施工量大的特点,它的出现又给建筑行业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因此,加强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

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高层建筑是指楼层在10层以上的住宅或高度达24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它特点主要表现在楼层多,高度高,但施工过程并不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高度连续性和高质量,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的特点。除此之外,其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工程量大,施土布置难度大;

(2)空中作业高度大,垂直运输量大,安全隐患多;

(3)基础开挖深度大,支护结构费用高;

(4)建筑工期长,恶劣气候的季节性施工措施不一可避免;

(5)高层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多,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

(6)高层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大;

(7)影响高层建筑施工因素多,对项目的系统管理要求高。

2.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高层建筑自身的问题,另一个是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问题[1]。

2.1高层建筑自身的安全问题

2.1.1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大多数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高层建筑楼面预留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平常不大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空下落可以砸死人。另外,高空作业物料上下困难,就连最方便的自来水也要采用特殊措施才能上去。一个小小火苗容易造成火警,扑灭也较平地困难。

2.1.2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某高层建筑工程,上面有人想看看升降机在哪里,当头探到井道口,而下面正好把升降机开上来,一下子把人轧死。上面落物砸死下面人员的事故就更多了。

2.1.3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高层建筑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三至四年,许多设施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不往意就容易发生事故。例如,高层建筑电缆磨破发生火灾,脚手架倒塌等等[2]。

2.2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问题

2.2.1建筑安全管理落后。我国很多地区没有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很多企业趁转换经营机制之机,撤销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削弱安全人员,使得施工中安全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监督管理。

2.2.2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在当前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缺乏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一些企业非法转包,越级发包现象严重。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和非法中介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不顾企业安全资质,使得一些建筑企业资质与所承接工程等级不符,给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

2.2.3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建筑行业的许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应急能力,这是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一些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临时工,未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就上岗。这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事故层出不穷。

2.2.4安全措施经费的投入不足。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实施。经费的欠缺使得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落实。

3.解决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对策

3.1加强施工安全文化的培养

加强施工安全文化的培养的目的,在于规范人员的行为,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3.1.1安全思想教育。以全体员工为主要对象,长期反复进行思想、态度、责任、法制、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并从多角度对全员进行安全文化渗透。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阐释安全文化,大力传播安全文化,系统灌输安全文化,认真实践安全文化,唤醒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安全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3.1.2安全知识教育。应通过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社会公共生活安全知识、抗灾避险知识等各种内容的普及教育,从而使员工充分掌握生产、生活活动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

3.1.3安全文化氛围。研究、规划和建立一些安全文化气氛浓、艺术性较强、有益于人们增强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的宜传标志,开展有益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活动,逐步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3]。

3.2建立强有力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切实执行“企业负责”制,各方面各层次人员落实责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高效运作,队伍思想业务文化素质高的企业安全管理网络;其次,切实履行“社会监督”职责,形成上下结合,奖惩严明,对各层次能进行有效监督的企业劳动保护监督体系;再次,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基本法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等,使其规范、科学、适用并严格执行。

3.3重视施工过程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的规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应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同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人员应巡查工地,随时了解施工过程,检查施工中的防范措施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去执行,检查安全制度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平常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根据工程进展,分阶段对重点部位举行特别专题安全会议,将安全防范和安全措施安排在施工之前,及时提醒!督促有关单位注意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如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及时指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纠正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以经济辅助手段,促进施工安全生产。总之,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是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细致工作。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安全施工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使安全施工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减少事故发生几率,使高层施工的安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4]。

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的施工,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工程。其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全体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只有在平时中不断总结自身的不足与做好相应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在施工过程发生不必要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李富志.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J].科技传播,2011,(17):99-100.

高层建筑安全教育篇6

关键词城区中小学房中校

当前,在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很多城市出现了“房中校”现象,学校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针对城区“房中校”现象,笔者对湖北省几县(市)的城区中小学进行了实地走访,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者、城区中小学校长、教师进行了深入沟通,力图厘清“房中校”产生的脉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探求“房中校”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城区“房中校”及其产生

1.何谓城区“房中校”

所谓城区“房中校”是位于城区、四周被多层或高层建筑紧紧环绕的中小学校。这些学校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学校四周被多层或高层建筑紧紧围绕,仿佛被包围在一所“大房子”中;二是学校一般处于城区人口密集、商业繁华地带;三是学校面积小,学生多,生均面积较小。如笔者走访的D市S中学,学校处于D市城区中心地带,人口密集,商业繁华,学校四周全部都是新建的高层楼房,低层用于商业,高层作为商品住宅出售,整个学校完全被四周的高层建筑包围,像是被包围在一个“大房子”里面一样。

2.城区“房中校”的形成

通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城区中小学房中校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政府规划问题

规划层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区规划的失当。在走访中我们发现,有的城市之所以存在“房中校”的问题,主要源自于在最初进行城市建设规划时,教育用地与商住用地的规划并不合理。另一方面是相对科学合理的规划并没有被有效执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原本的教育规划用地因种种原因不断被变更属性,用于商业开发,本来就不多的教育用地被不断蚕食,就造成了中小学校校园面积普遍较小,周围被高层建筑包围的局面。

(2)城市规模的快速膨胀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区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城区房地产开发规模随之不断扩大。有的中小学在建设之初处于城市的边缘位置,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学校逐渐处在了城区的中心位置,学校周边的房地产开发也快速推进,造成了当前城区“房中校”现象。如我们走访的湖北省几个县市在近十几年,城区规模都实现了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城区中小学“房中校”现象也日益明显。

(3)教育的辐射效应

教育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反过来教育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区中小学普遍具备着一定的教育辐射作用。如笔者走访的H市H中学,学校原来在老城区办学,由于受发展空间等限制遂将学校迁移到东部新城区,新建的校区周边原来都是尚未被开发的荒地,但H中学的出现使得这一区域成为H市城区房地产开发的黄金区域,学校周边基本上都被用作了房产开发,学校又重新处于了“钢筋水泥”的包围之中,又成为了“房中校”。

二、“房中校”带来的问题及其原因

由于城区“房中校”的存在,使得城区中小学校的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1.学校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校园空间是城区中小学开展有效教学的基本载体,“校园空间形态应综合考虑现代教育理念、地形地貌、功能组成等因素以营造培养现代化人才的空间环境”[1]。但是由于“房中校”的存在,使得城区中小学校的校园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一方面,“房中校”周边多是一些多层或高层的商住用房,而中小学校的建筑一般都是楼层较少的低层建筑,在这一低一高之间,就产生了巨大的空间反差。城区中小学校就像是处在四周高墙的包裹之中,校园空间无论是在横向还是在纵向上都失去了进一步延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校园的功能对校园空间形式既有规定性又有灵活性,相对来说室内空间规定性大于灵活性,而室外空间则灵活性大于规定性”[2]。由于“房中校”四周被高层建筑包围,就使得校园室外空间的灵活性受到很大削弱,校园室外空间的规划和利用受周边高层建筑的影响,很难满足校园的功能需求。加之学校“室内外空间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和流动的有机体”[2],“房中校”室外空间灵活性的削弱同样限制了学校室内空间的有效利用,使得城区中小学校的发展空间在室内和室外都受到严重挤压,限制了城区中小学校的发展。

2.校园环境遭到破坏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教师安心从教、学生开心学习的重要保障。教育部于2006年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提出要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但“房中校”的存在却使得城区中小学校在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校园绿化方面,由于“房中校”周边被多层或高层建筑包围,校园发展空间受到严重限制,有限的室内外空间在满足基本的教学、办公功能以外,很难再进行充分的校园绿化;校园美化方面,由于学校被高楼包裹,学生的视野被周围的高层建筑阻挡,在学校内抬眼望去,周围都是冷冰冰的高墙,校园环境绝谈不上“美”,学校成为了没阳光、没新鲜空气、没开阔视野的“三无学校”;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方面,由于“房中校”被包裹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学校的室内外空间都受到的很大挤压,这使学校内的教师和学生一种精神上的压抑感。

3.校园安全面临巨大压力

校园安全是中小学发展中的首要问题,而“校园安全本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产生也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3],“房中校”在卫生、交通、消防、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面临着校园安全的巨大压力。

(1)“房中校”面临消防安全的压力

“房中校”四周的高层建筑普遍存在消防设施陈旧、居民消防安全素质不高等问题,而四周的高层建筑距离学校位置太近,一旦“房中校”周边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很有可能波及学校,给校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房中校”面临卫生安全的压力

校园卫生安全是城区中小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当前,“人类新型传染病对儿童青少年的一次次侵袭也提醒我们……一定要对学校的环境设备安全,对中小学生的身心保健给以高度重视”[4]。由于“房中校”一般都处于城区较为繁华的位置,人员密集,流动频繁,一旦有传染病流行,会对该区域学校的学生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同时,由于“房中校”周围多是餐饮店铺,卫生条件并不理想,容易滋生病菌,很容易对年龄较小、抵抗力弱的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3)“房中校”面临交通安全的压力

交通安全是城区中小学面临的重要问题,相关统计显示,在我国,交通事故每年会导致4000余名中小学生的死亡[5],而在“交通事故导致的伤亡中,儿童青少年是高危人群”[6]。“房中校”处于商住用房的包围之中,由于商住用房的居住和往来人员较多,在上下学时间,容易造成该区域的交通堵塞,也极易发生威胁到中小学生人身安全的交通事故。

(4)“房中校”面临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压力

彼得・威尔斯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教育与灾难赛跑的时代。”[7]当前,教育与风险并行,而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压力则是众多风险之一。由于“房中校”周边的人员构成复杂且流动性较大,而学校被周边建筑紧紧包围,与外部环境之间并没有足够的缓冲地带。一旦有威胁到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人物混杂在学校周围,极易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较大威胁。

三、应对“房中校”问题的主要原则及方法

“房中校”问题是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的复杂问题,问题的解决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协调各方力量。

1.应对城区“房中校”问题的主要原则

(1)教育规律原则

“教育规律是人们教育活动的规律。”[8]而教育规律的实现必须有其客观的基础和前提。“房中校”问题是现实的教育问题,问题的解决应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在学校周边建筑的规划、从业范围的限制、学校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保障方面,应充分尊重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学校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遵循教育规律营造良好的校内外环境。

(2)教育优先原则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9]具体到“房中校”问题,因其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的利益,牵扯城市规划、财政、教育、商业开发等多方面的内容,使得这一问题成为各方“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各方都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教育在各方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位置。在“房中校”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育优先的原则,各项政策向教育适当倾斜,切实推进“房中校”问题的有效解决。

(3)规划先导原则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房中校”问题得以解决的的重要前提,也是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房中校”问题既涉及到校园规划,也涉及到城市的总体规划。在“房中校”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依据学校调整后的区域、面积、环境等及早做好校园总体规划,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学校的发展建设;而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也应充分考虑“房中校”问题的应对,实现规划先导。

2.应对“房中校”问题的主要方法

“房中校”问题应在充分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实现规划先导等原则下,调动政府、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力量,协调配合。

(1)政府层面

首先,实行城区中小学的科学布局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10]通过实行城区中小学的科学布局调整,依据城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变化、学校发展等情况,对城区中小学进行重新布局,将“房中校”现象严重的城区中小学迁建到城区其他合适位置,并在新建学校周边划定建设红线,对新建学校周边的建筑高度、密度以及与学校的距离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明确限定,在解决“房中校”问题的同时,防止新的“房中校”的产生。

其次,推动城区教育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对接。房中校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通过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教育专项规划引导“房中校”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将教育专项规划充分吸纳进来,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教育专项规划的有效对接。在保障教育规划落地的同时,也要依据国家相关建设标准对学校周边的用地属性进行严格限定,充分保障城区中小学校的内外部发展空间,从根本上杜绝“房中校”的产生。

(2)学校层面,应充分增强维权意识。

“房中校”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是对学校权益的一种损害。解决“房中校”问题,学校应充分增强维权意识,守住学校自身发展的红线。对学校周边存在的违规建设、教育用地流失等问题,应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在政府通过科学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保障学校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学校也应发挥自身的维权力量,避免自身陷入到被“包围”的境地。

(3)社会层面应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功能

教育发展是一项社会事业,社会各界同样具备着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责任。社会监督不力使“房中校”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充分发挥社会的教育监督功能,由群众对学校周边存在的蚕食教育用地、违规进行房产开发等问题及时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举报,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会同执法机关制止相应违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城区中小学校的健康发展,杜绝“房中校”的产生。

“房中校”问题是涉及到政府、学校、社会各方的复杂问题,问题的解决绝不是单方面的责任,也不是通过一种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它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协调配合,最终实现城区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镜堂,郭卫宏,等.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J].建筑师,2004(2).

[2]谭芝芬.中小学校园空间的点、线、面[J].浙江建筑,2007(9).

[3]张英萍.儿童校园安全构建:多学科的视角[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杨民.日本中小学的学校卫生保健工作[J].教育科学,2009(6).

[5]刘艳虹,张毅.八省市中小学生上、下学安全状况调查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4).

[6]杨军,郭向晖,薛春杰.北京市朝阳区中学生道路安全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

[7]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8]程少堂.试论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9]曾天山.教育优先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大计[J].教育研究,2008(11).

高层建筑安全教育篇7

关键词:建筑基础施工;安全教育;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是对施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详细分析和预测。是从技术管理到材料质量中的不断应用不断加深。建筑基础位于一座建筑的最底层,承载着整个建筑的全部重量。建筑基础施工质量如果出现问题,整个建筑物将会出现坍塌、坍陷等危险,严重的影响广大群众的正常生活和人身财产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安全已成为首要安全,。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已经成为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

一、工程安全隐患的原因

在当前社会当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规模的不断加快,建筑规模也在随之扩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的事故又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建筑施工多为露天、高空作业,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较差,不可预见的不安全因素多;二是现场作业人员组成复杂,流动性大,第一线施工人员大多为民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差;三是有的投资方片面追求施工进度,搞政绩工程,任意压缩工期,违章指挥,冒险作业,严重背离基本建设程序,导致施工安全隐患增加。随着当前社会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施工安全事关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常见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控制

1、桩基施工的安全控制。在建筑施工中,吊桩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吊桩时,桩与桩架垂直距离的安全要求应大于4m,慢吊桩时,桩两个以上的不同方向上进行手动控制,要确保桩的稳定。在悬桩的过程当中给,锤子的高度一定要把握严密,以防止吊桩落槌。起吊速度应均匀,桩得以顺利吊起,如有必要,应成立桩风力电缆电线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桩身进行清洗,桩与桩吊装作业时发生干扰,要及时停止桩的运作。进行插桩的时候绝对不能允许将手和脚深入桩和龙门架之间,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打桩时,桩帽及衬垫必须要与桩型、桩架相适应,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锤击应不偏心,开始回落较小,在突然增加力度的情况下,易导致桩身突然倾斜,严重损坏桩头,造成桩断裂,此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到后可以继续操作。进行拔桩操作时,要缓缓加力。时刻观察桩架和钢丝绳的变化,确保施工安全。

2、条形基础施工的安全控制。在桩基施工完成之后,要对地基开始验槽,验槽后,必须首先清除掉表层的浮土,确保基槽内无积水,施工基础垫层的同时,要进行测定水平标高的操作,控制标准厚度。在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的时候,对混凝土材料的选取应当注重其质量中的要求,,要尽量避免出现混凝土垫层表面缺浆和少浆现象,确保表层平整。钢筋在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操作中严格遵守行业规定,以桩基为主要基础高度进行相关的操作。基层高度比较大时,钢筋要伸到基础底部,确保施工的标准质量。对于施工的木模板,要使用木制品进行一定的加固。防止重物的压损,保证模板的牢固耐用。浇筑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的重点也是。层符合标准厚度的混凝土,厚度一般应在五厘米至十厘米之间,牢固固定柱子插筋和钢筋的位置,而后进行对称浇筑。浇筑过程中,若发现走动、移位等现象,要立即停止操作进行重新加固。对于已经按要求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要进行覆盖浇水,严格进行常温保养。

3、合理对机械设备进行使用。可以说,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不但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期交工,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相关机械设备的使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下的操作环境,节约了施工成本,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有效保障了基础施工的安全。

三、提高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管理策略

随着当前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中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的培训。和对材料质量进行养个的审核。

1、对施工的材料设备要严格把关。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保证。施工材料及设备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础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实行质量责任制,要本着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对相关材料、设备严把质量关口,做到关口前移、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2、科学化安排施工。在施工之前要制定和设计好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防范措施计划书和方案,以便最合理的进行施工。要注意协调各工种的工作配备,做到各工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有力且有效的管理方法。及时检修维护,引导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全。对相应的施工材料配备,要严格按照标准比例,做到准确计量、合理配备。对有试配要求的混凝土等材料,必须首先进行试配,确保准确无误后在进行科学施工。

3、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由于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多数人员为农民工,因此他们普遍文化素质修养不够,对安全的认识不够重视。要改变当前不重视施工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培训,让施工人员切实认识到基础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本着为人身安全负责的原则。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让他们真正了解防范施工安全风险的技能,掌握比较专业的施工安全知识以及相应的安全法规,提高他们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要丰富载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培训方式,将安全教育寓教于乐,使施工人员形象的了解安全知识,学会自我防护和防护他人的技巧,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建立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国家和政府加强对安全质量问题额监测,在基础施工开始前,要做好施工区域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挖槽施工时,要清除施工地面和地下的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没有积水。在施工过程中撞见一些特殊的不利施工条件,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施工中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有专业资质,相关的电气设备要确保专人负责维护。同时,要建设安全动态检查制度。由于施工的不同阶段,安全防护需要不尽相同,所以要明确各阶段施工的安全措施。要实行动态安全防护,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检查,及时记录,全程跟踪,有效处理,保证安全。

高层建筑安全教育篇8

(1)首先是由于企业教育培训对象的基本素质参差不齐[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对象是针对企业职工和农民工。企业职工人员大部分是项目管理人员,这类人员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较高,接受能力较强。这类人群大部分都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要求按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核获得相应岗位资格,也能够在施工现场作业时自觉遵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但是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农民工人数越来越多,这些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相对薄弱,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和易发的主要原因。

(2)其次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建筑劳务市场的流动性制约。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用工形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3],人员流动性较大,各个建筑工地的劳务人员紧缺,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很难留住劳务人员,造成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无法严格落实。

(3)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老化。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都采用指定培训或者集中培训的方式[4]。这种培训方式造成企业职工和农民工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来提高安全生产技术和意识。这是造成企业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无法整体提升的关键,也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所面临的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1)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一般是指培训者与受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所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流,培训者通过自身的经验和书本上的内容将其所理解的安全生产知识准确地传达给受教育者。这种培训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人”模式[5],它不但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局限性,而且也不能满足各个层次人员的需求。而建筑施工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农民工过多,而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培训者在传授知识时必须以多数人的需求为主,而忽略了一部分员工的需求,从而使得培训合格率不高,人员安全意识提升缓慢。

(2)在线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在线教育培训方式是指受教育者以网络为媒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合理选择培训课程。如图2所示,这种培训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教育者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也可以根据自身所缺乏的知识来选择培训课程,有利于实现企业员工的个性化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与水平。这种培训方式与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的最大区别是借助于互联网络这种传播媒介,即采用“人-机-人”的方式,受教育者可以自主选择培训课程,自主进行学习成果检测,不需要施工企业或者学习者有过多的资金投入以及时间和空间上的固定投入。打破了传统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的局限性,从而提高了安全教育培训的时效性。

(3)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与在线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相结合

企业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之前必须对员工的受教育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偏好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保证安全教育培训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线安全教育培训虽然在时间、空间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较差、自觉意识较弱、习惯于“人-人”模式的农民工来说,应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培训方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因此,在线安全教育培训方式与传统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相结合将是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趋势。

3.结论

高层建筑安全教育篇9

深入贯彻《消防法》和《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完善消防工作机制,深化消防工作责任,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贯彻《全民消防宣传教育纲要》,切实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努力提升全社会本质安全度,有效预防和杜绝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健全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一)加强对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镇(街道)两级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协调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各镇(街道)安监所负责辖区内消防安全工作,增挂“消防工作办公室”的牌子,作为镇(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1—2名专兼职消防工作人员,所需办公场所、人员编制和相关经费由各镇、街道协调解决,日常工作受市公安消防大队业务指导。

(二)加强部门依法监管联动执法。健全并落实各有关部门消防安全定期会商、联动执法、隐患抄告、信息共享等制度,形成消防监管合力。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将消防安全作为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评议和日常监管范畴,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三)加强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全面开展《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标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标准》达标活动,全市40%以上的镇(街道)和60%以上的城市社区(行政村)达标;全市镇(街道)和城市社区(行政村)全部达标,积极创建“零亡人火灾乡镇(街道)”和“零火灾社区(行政村)”。

三、着力整治消防安全薄弱环节

(四)深入推进“清剿火患”战役。以人员密集场所、高层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建筑工地、商业“三合一”和小旅馆、小商店、小餐馆、小网吧等“九小场所”,以及山林防火为重点,建立网格化火灾隐患排查机制,深入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全力整治消防安全问题突出的区域和行业,达到一般火灾隐患整改率100%。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整改率100%。建立健全错时检查、跟踪复查、督察督导、协查联动、倒查问责等长效管理机制。

(五)加大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力度。注重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和内部装饰材料、外墙保温材料管理,切实提高高层建筑自身的火灾防控能力。强化业主(居民)、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业主(居民)的住宅消防安全责任,依法履行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积极参与消防疏散演练。物业服务企业要履行消防服务管理责任,维护和保养共用消防设施,保障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好;各镇、街道和居(村)委会要组织辖区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和消防疏散演练。房管部门要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履行消防职责监督管理,对物业服务企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并纳入企业诚信档案。

(六)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民政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全民消防宣传教育纲要》,市宣传、公安、教育、民政、文化、卫生、广电和安监等部门要依法履行消防宣传工作职责,着力加强消防宣传教育队伍建设、设施建设,突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各镇(街道)要因地制宜推进消防宣传阵地建设,设立公益消防广告牌,督促所属行政村和社区建立消防宣传角,组建消防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七)加大社会单位消防管理力度。全市各企事业单位要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责任和职责,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落实特殊岗位持证上岗、消防设施日常维护和专业检测制度,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切实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医院、学校等五类场所要全面实施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八)加大社会消防创新管理力度。要把消防安全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加快城市火灾远程报警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逐步把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高层住宅小区和重点单位接入城市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在全市70岁以上独居老人家庭免费安装家庭火灾智能救助系统。积极推动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参保工作。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管和消防检测技术服务企业的管理,提高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和中介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在火灾预防和初期火灾扑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切实加强灭火救援体系建设

(九)强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按照《市消防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已规划消防站建设,完善配置用于扑救高层建筑、石油化工、大跨度建筑等特殊火灾和处置各类应急救援事故的特种消防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各镇、街道要及时修订城镇消防规划,制订年度实施计划分步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任务,加强消防水源和道路建设,提高消防应急供水和消防车应急通行能力。

(十)强化多种形式队伍建设。巩固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在政府专职消防队试点推广职业化运行模式,把正在建设的利港消防中队建成一支石油化工类消防专业救援队伍,全力构建完善以现役消防中队为龙头、政府专职消防中队为骨干、派出所和企业专职消防队为补充的三级灭火救援网络体系。

(十一)强化灭火救援能力建设。消防大队要加强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石油化工、大跨度建筑等特殊复杂火灾的灭火技战术研究,完善各类灭火救援预案,强化复杂恶劣环境适应能力和先进装备应用能力的特训,努力打造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消防铁军,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全市综合应急救援水平。

(十二)强化消防保障能力建设。将消防事业经费、宣传教育经费、装备器材购置经费和应急救援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发展保持适度增长。根据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需要,加快消防战勤保障库室建设,强化消防战勤物资储备,确保满足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需要。建立合同制消防员经费逐年增长保障机制,确保合同制消防队伍健康稳定发展。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形成监管合力。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消防工作组织领导,层层签订消防工作责任状,定期分析研判消防工作形势,协调解决消防重大问题,努力形成消防监管合力。

高层建筑安全教育篇10

论文关键词:建筑基础施工安全教育施工管理

论文摘要:建筑基础工程比较隐蔽,工程竣工后难以进行复查,其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控制,提出了提高建筑基础施工的几点安全管理策略。

众所周知,建筑基础位于一座建筑的最底层,承载着整个建筑的全部重量。建筑基础施工质量如果出现问题,整个建筑物将会出现坍塌、坍陷等危险,严重的影响广大群众的正常生活和人身财产安全。所以,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已经成为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建筑工程人员的重视。如何确保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已成为当前建筑界从业人士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控制,提出了提高建筑基础施工的几点安全管理策略,供业内人士探讨。

一、常见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控制

1、桩基施工的安全控制。吊桩时,桩与桩架垂直距离的安全要求应大于4m,慢吊桩时,桩两个以上的不同方向上进行手动控制,要确保桩的稳定。悬桩时,锤应提高到一定的位置固定,以防止吊桩落槌。起吊速度应均匀,桩得以顺利吊起,如有必要,应成立桩风力电缆电线架。要对桩身进行清洗,桩与桩吊装作业时发生干扰,要及时停止桩的运作。接着要进行插桩,绝对不允许将手和脚伸入桩和龙门架之间。打桩时,桩帽及衬垫必须要与桩型、桩架相适应,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锤击应不偏心,开始回落较小,在突然增加力度的情况下,易导致桩身突然倾斜,严重损坏桩头,造成桩断裂,此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到后可以继续操作。进行拔桩操作时,要缓缓加力。时刻观察桩架和钢丝绳的变化,确保施工安全。2、条形基础施工的安全控制。完成地基验槽后,必须首先清除掉表层的浮土,确保基槽内无积水,施工基础垫层的同时,要进行测定水平标高的操作,控制标准厚度。进行混凝土垫层分段施工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混凝土垫层表面缺浆和少浆现象,确保表层平整。钢筋在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要严格按照行业规定,视基础高度进行相关操作,基层高度比较大时,钢筋要伸到基础底部,确保施工的标准质量。对于施工的木模板,要使用木制品进行一定的加固。防止重物的压损,保证模板的牢固耐用。浇筑混凝土是重中之重的工序,浇筑之前,要先铺一层符合标准厚度的混凝土,厚度一般应在五厘米至十厘米之间,牢固固定柱子插筋和钢筋的位置,而后进行对称浇筑。浇筑过程中,若发现走动、移位等现象,要立即停止操作进行重新加固。对于已经按要求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要进行覆盖浇水,严格进行常温保养。3、合理对机械设备进行使用。可以说,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不但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期交工,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相关机械设备的使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下的操作环境,节约了施工成本,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有效保障了基础施工的安全。

二、提高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管理策略

1、对施工的材料设备要严格把关。施工材料及设备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础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实行质量责任制,要本着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对相关材料、设备严把质量关口,做到关口前移、责任到人、落实到位。2、科学化安排施工。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以便最合理的进行施工。要注意协调各工种的工作配备,做到各工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有效管理,及时检修维护,引导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全。对相应的施工材料配备,要严格按照标准比例,做到准确计量、合理配备。对有试配要求的混凝土等材料,必须首先进行试配,确保准确无误后在进行科学施工。3、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要改变当前不重视施工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培训,让施工人员切实认识到基础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建立相应的准入制度,本着谁负责谁培训的原则,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让他们真正了解防范施工安全风险的技能,掌握比较专业的施工安全知识以及相应的安全法规,提高他们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要丰富载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培训方式,将安全教育寓教于乐,使施工人员形象的了解安全知识,学会自我防护和防护他人的技巧,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4、建立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在基础施工开始前,要做好施工区域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挖槽施工时,要清除施工地面和地下的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没有积水。遇到塌方区域或者其他不利于施工的条件,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施工中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有专业资质,相关的电气设备要确保专人负责维护。同时,要建设安全动态检查制度。由于施工的不同阶段,安全防护需要不尽相同,所以要明确各阶段施工的安全措施。要实行动态安全防护,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检查,及时记录,全程跟踪,有效处理,保证安全。

结语:总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仍是广大建筑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只有真正做到有组织、按要求、高标准的基础施工,对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进行严格有序的控制,才能真正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才能有效防止整个建筑坍塌事故的发生,避免群众的人身财产出现重大损失,

参考文献

[1]马纯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2]唐山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实用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