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十篇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十篇

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4:30

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篇1

论文摘要:实践存在对会计电算化重视不够、软件市场不规范、会计人员素质低、对数据保密性差等问题。要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规范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和提高操作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加以应对,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飞跃。但目前在会计电算化的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向更深层次发展。为此,笔者就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1.会计电算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1会计电算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企业虽有一定的资金,但企业领导把款项主要用于投资新项目,并没有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建设。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所造成的。一些企业的各级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会计人员有抵触情绪,要想真正实现会计电算化还有一定的难度。

1.2会计软件市场不规范,软件选择有难度

目前,我国会计软件市场极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大部分财务软件的类似程度很高,形成重复开发,造成软件本身的不规范;部分从事财务软件销售和的公司只注重自身经济效益,追求量的突破,而没有真正做好售后服务;许多软件只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开发,造成“换汤不换药”的现象;还有一些财务软件为了占领市场,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功能,为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埋下了隐患。

1.3软件故障不能及时处理

部分单位在使用财务软件时,由于文件版本不匹配、非法操作等原因,会发生一些软件故障。而大部分会计人员只懂得如何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相关知识不太熟悉,遇到重新安装系统这样的大问题就要请软件开发商及一些计算机专家来共同商议解决,这样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恰巧赶上工作量比较大的情况,就会拖延工作时间,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1.4网络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目前网络会计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几近100%,我国资料显示,近期在大公司中占到了56%左右。但在会计电算化实践中,大多数单位的财务人员只是利用微机进行简单的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报表打印等简单工作,还没有达到用计算机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对比分析的程度,仍然保留在对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后核算,与国际先进国家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1.5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这种低素质的会计人员是不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的。

1.6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

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假如计算机被盗,内存机密资料而无任何加密防范措施,由此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本身的价值。而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系统一旦瘫痪,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2.在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实践应采取的对策

2.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企业应将会计电算化工作纳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范畴,应将现有的财务账务系统、成本分销系统、报表、资金管理系统等软件实现数据转换接口,保障各软件系统内部的数据方便进行交换与重组,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

2.2规范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

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一些具体法规或者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甚至可以直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种财务软件,加强对财务软件销售公司和开发商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

2.3实行数据通信控制

实施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记账凭证输入,远程报表及远程监控便于网络控制。系统在数据通信时,面临着因线路、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及被不法分子人为的拦截泄密的风险,因此要在传输过程中采用数据加密,回响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规范管理。

2.4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瓶颈。在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中,既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比重,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熟悉internet知识;又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

2.5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为加强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实际操作中: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制定机房防水、防火、防盗、防鼠措施;进行必要的内部控制,如,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度,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的制度。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篇2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文主要分析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对策,并提出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如何加强和完善会计教学的效果问题,以确保中专班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后,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会计制度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而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也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各个单位所重视,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中专就业班学生来说,学习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他们求职成功的敲门砖。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在会计教学中更好的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并且柔韧由于的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会计工作服务,已成会计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落后

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要求。会计软件的演示操作与使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案例、编程效果的体现、大量数据的分析等均需在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内讲授才能提高上课的信息量,取得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实践环节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硬件配置较低,软件版本较旧,会计应用软件过时,信息系统的开发平台落后,整个系统更新缓慢等方面。因此,加强信息类课程的建设,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迫在眉睫。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改革

在会计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好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体系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才不会有课程体系内容混乱的感觉,其次要进行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内容规范化研究。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既应该包括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应该包括实验教学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的理论教学

1.会计电算化系统基础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是会计专业学生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后的升华课。所以同学们本身具有一定会计基础,因此在授课时要先注重讲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意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及趋势,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内部控制及信息化审计,制造资源规划(mRp)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等,让学生们对这个看似陌生的学科有个基本的认识,并联系起曾经学过的知识,从而加深对本学科的印象。

2.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和管理

阐述会计信电算化管理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论述会计软件自身管理、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与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怎样实施和完成会计分析、监督、管理和协调等工作;阐述会计信息化内部岗位设置、系统人员分工、内容安全度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标准等。

3.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

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讨论会计信息化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维护的概念、内容、特点和方法,讲述会计信息化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并介绍若干维护工具。让学生能简单处理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技术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实验教学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电算化教学尤其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会计软件应用的实验

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当前国内最优秀的几种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掌握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的一般流程,掌握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工资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往来账项管理。并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工作。

2.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

要求学生开发的系统应当具有口令登录、主控下拉菜单、财务分工、科目设置、凭证输入、凭证审核、记账、结账、查询、银行对账、会计报表等功能。尤其是凭证输入模块要求能进行全屏幕、多条记录、自动编号、任意增加删除记录、有完备的错误校验措施等。

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管理及维护实验

掌握网络硬件的组建与维护、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电子商务中的会计业务的处理等。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方式改革

(一)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

多媒体网络教学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可以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弥补课时的不足。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紧密联系起来,即“教师—网络—学生”。师生由此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实现“教育平等,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凭借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三)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应该增加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实验室的投入,硬件、软件适应教学需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购进一些与时俱进的会计软件,让学生在学会操作的同时,在找工作方面更有竞争力。

(四)带学生到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请企业的会计人员把软件应用的心得体会告诉学生,这样做更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庞杂,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择好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极强的新兴学科,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选择一两种好的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需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使学生很快掌握教学内容,就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消化和理解教师理论上所讲授的操作方法、步骤,不能一味地课堂讲授,也不能光上机操作,不讲授其原理和方法,只有边讲边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处理好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演示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该讲授的用理论讲授,该演示的用多媒体演示,这样才能实现完美教学。

在如今社会信息化时代,会计的运用也离不开软件的辅助。因此在电算化环境下,除了人这个执行控制的主体外,许多内部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所以在计算机会计中,控制的重点已不再仅仅是人,而变成了第一,人工处理控制;第二,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控制;第三,会计信息输出控制;第四,人机交互处理控制;第五,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控制等多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授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时,应该注重教法以及方法,以求在课堂中可以让同学们学会、学懂,并能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会计业务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昌勇,黄国胜电算会计基础[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篇3

1-828X(2012)08-0-01

会计实现电算化对企业来说,有两个好处:首先,企业通过实现会计的电算化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能够满足企业相关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的核算质量和核算效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选择实现会计电算化时必须要结合其从事的行业,经营的内容以及企业规模的大小等情况。下面本文就先阐述实现会计电算化所遇到问题,继而介绍了当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有效方法。

一、当前阻碍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层面上遇到的问题

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会计电算化,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硬件的妥善配置、硬件故障的顺利排除、对软件的良好运用和维护以及电子线路的合理布置等。对于这些方面来说,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瘫痪,致使其无法运转。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主要影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支持,企业配置再先进再昂贵的系统,也只是一堆无用的废铁。因此企业要想更好地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必须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人才保障上遇到的问题

企业实现会计的电算化不但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还要有人才的保障。当前,在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符合人才,他们既要有扎实的会计知识,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正常的使用计算机并且可以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高素质的符合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很多企业都会配置会计专业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这种情况为企业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由此可见,人才是制约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重要因素之一。

(三)制约会计实现电算化的资金问题

当前,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现状对其实现会计的电算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实现会计的电算化并保证其正常有效地运行,就必须要为其提高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支持,此外,要有一定的厂房供工作人员办公使用和存放必要的设备,同时,引进和革新会计电算化技术也需要一定的资金。这些都是长期的工作。企业要想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就必须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当前能够负担的起这份部分支出的企业还是少数,而对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来说其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收益较快的经济活动中去。

(四)管理的不到位也会制约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在企业实现会计的电算化之后,就必须要依照电算化的要求来对各个工作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相应的权限也要重新进行分配,这样才能够确保会计电算化正常的运行。这样的情况就要求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要满足会计电算化的需求。如果企业不能够更好的调整管理模式去适应会计电算化的需求,那么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和先进的软件就会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甚至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妨碍企业正常的开展日常工作。因此,企业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同时必须要革新自己的管理方式。

二、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有效途径

(一)革新技术,确保强大的技术支持

企业要想为实现会计电算化提供技术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操作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并能够对其进行简单的维护工作;其次,要完善硬件的配置,加强对硬件的日常维护,确保其不出现大的故障问题,还要加强其相关工作人员排除故障的能力;第三,要加强对相关财务信息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对数据的处理的控制,普及正版的查、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技术;最后,要建起通用并且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实现会计的电算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更好的推动电算化的实现。

(二)加强对人才的培训,促进其成为高素质的符合型人才

基于当前的人才状况,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其的培训,促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要定期的展开针对实际工作的计算机技能的培训,提高其计算机操作的水平以及相关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并使其具备一定维护知识和故障排除的能力,并逐步的引导其对所使用的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会计电算化提供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保障。(三)管理者必须要正确的认识会计电算化,确保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时,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必须要革新自身的思想理念,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并且要正确的认识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以此为基础为实现会计电算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给予其资金支

持时,要针对其实际需要给予其适当的资金,不能够过多也不能够过少,因为,如果给予其超出实际需要的资金,不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反之,如果资金支持过少的话,则不能够满足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并要充分的了解发展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其提供恰到好处的资金支持。

(四)要做好基础的管理工作

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基础的管理工作就是指:规范会计的核算规程,确保基础数据准确无误,并对其进行良好的保存。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要做好下列工作:首先,要强化对财务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加强对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管理,强化备份数据以及存档数据的管理,完善保密规程。其次,要建立并健全内部的管理制度,通过岗位责任制、维护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来规范基础管理工作。通过这些措施,企业能够有效地开展基础的管理工作,为实现自身的会计电算化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

结束语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发现,当前,阻碍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技术方面、人才方面、资金方面以及管理方面。因此,企业要想实现会计的电算化,就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推动企业实现会计的电算化。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篇4

工程管理已经出现了很多年了,在工程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也随着其他科技的出现不断涌现,随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逐渐应用,工程管理也开始逐渐演变出一些技术创新,比如工程管理不在局限于人为的处理,开始逐渐利用计算机等机器资源进行控制。随着计算机电子技术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工程管理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以便于提供更好的工程体验,满足人们对工程管理的技术和便捷性的需要。

2自动化和高效管理

在工程管理中,通过应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将工程管理的数据共享起来,通过网络平台,将工程管理的各项数据共享给需要的用户,这样就不需要设定专门的管理人员来进行信息的传递,也避免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错误。通过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保证了工程管理中数据整理、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上的高效性,从而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工程的高效管理。在工程管理中,通过应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工程管理的软件,利用工程管理中各部分之间的组织关系,将其形成一定的最优算法,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将其最优算法进行实现,确保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各部分都会在最优状态中执行,同时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曾经的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过的,因此就可以将这些曾经遇到过的工程管理问题以及解决办法通过软件的形式进行存储,当以后的工程管理中一旦遇到此类类似事件,就有相应的解决办法,确保工程能够自动化的执行下去,当然也会有一小部分问题,是曾经没有遇到过的,就需要人工进行处理,此次软件将会拥有自动记录功能,方便以后遇到类似的事件时可以进行解决,因此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将会有助于工程管理的自动化管理。

3风险控制

传统的工程管理都是在人为的作用下进行实施,当遇到重大项目时,首先要预估工程的可行性,以及风险的发生情况,然而在人为的风险评估情况下,将会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以及知识或经验缺失导致风险评估的不准确性。应用现在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现在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工程的风险,随着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就会将此工程项目的各种风险特性分析出来,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工程实施整体上对工程的把握和价位的设定,同时也有助于工程最终的实施成功,防止最终发生工程实施失败,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

4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篇5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档案管理;研究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档案管理技术也面临着由传统的管理技术向信息资源现代化和共享化转变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尤其是近年来新兴的云计算技术给高校档案管理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思路。云计算作为一项具有时代性的新生产物以其强大的功能在某些领域得到了基本应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人事信息、图书资料和设备等诸多方面信息安全和保密问题。随着互联网络信息化不断推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档案信息成几何级高速倍增,因此档案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不仅要求档案管理者熟练掌握业务本领,更要求档案管理平台能够满足对庞大数量且多元异构的访问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现结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及遇到的问题,通过对“云计算”技术的剖析和解读,对高校档案管理平台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并针对在其应用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理念是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的[1]。云计算是基于现有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信息及相关服务共享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共享架构方法。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用户所需录入、引用和处理的数据信息是存储在互联网大规模服务器集群的数据中心中,并非在用户的个人电脑和个人移动终端设备上运行和存储。由数据中心的管理者负责其正常运转和维护管理,保证其有快速的计算能力和充足的存储空间来供用户使用,用户可以在任意的地点和任意的时间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接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就如同家庭用电由电厂统一供电和家庭自己用发电机单独供电一样,统一供电的成本和便捷程度远胜于单独发电,同样云计算相比传统的网络服务优势也是如此。也可以这样讲,云计算技术应用中,任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网络服务和数据处理都可以像电厂统一提供用电一样方便快捷。

二、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在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云计算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基于云计算的各种实践和应用也不断增加。微软、iBm等世界知名公司从2006年就开始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平台。国内的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也呈现激增态势,各政府职能部门也相继推出并实施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各类管理平台。

在实践应用方面,云计算在高校档案管理领域还没有成功的应用案例。而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档案领域早在2009年就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云计算的相关理念与技术。但是云计算的理念在高校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关云计算对高校档案管理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对档案信息存储、使用处理和共享等方面的研究涉及很少。

三、基于云计算高校档案管理平台的特点

高校档案管理平台涵盖人员、图书资料、设备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信息量大。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校档案管理平台是由基于互联网络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数据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使用无须在本地计算机或者服务终端上执行,而是存储在网络计算机集群的数据处理中心中,并通过一定的网络协议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便捷。基于以上分析,基于云计算高校档案管理平台有如下特点:

1.云计算能够提供完善的信息资源服务能力,有利于提高档案服务和管理水平

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各类数字档案信息数量快速增加,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云计算技术以相对独立的应用软件为载体,将各类零散存储的档案信息加以整合,为使用者提供通用统一的登入方式,将各类应用服务最大限度进行集成,提供一站式服务,将传统的数字化档案检索方式拓展至服务云端,大大的提高数字档案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数字化档案服务和管理能力,使高校数字化档案管理最大程度发挥自身功效。

2.云计算能提高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的可持续性

传统的档案信息往往存储于某台固定的服务器上,一旦服务器遭遇病毒或恶意程序的攻击,档案信息资源就无法实现网上利用。而在云计算模式中有强大的服务器集群做支撑,用户的数据信息和程序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即使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其他服务器也可以快速便捷的将出现故障的服务器中的数据信息快速备份到其他服务器上,继续来提供服务。

四、基于云计算高校档案管理平台面临的问题

云计算作为一项新兴的网络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上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还面临诸多问题。

(1)信息安全问题。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档案管理平台主要依托互联网来对信息的存储和使用进行管理,而互联网上的各种安全问题也与之相伴。传统的档案信息存储在本地存储设备,安全性有很大的保障。而云计算模式下的档案信息将会不可避免的遇到诸如网络病毒、恶意程序的攻击。因此如何确保档案管理平台数据信息的安全是合理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关键性问题。

(2)执行标准问题。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档案管理平台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没有通用的执行标准,而通用的标准对于一项新兴技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的“云”才是统一标准的计算云,目前云计算应用领域尚无定论,在高校档案管理应用领域需要更加积极和努力的探索和研究,制定利于该技术理念顺利普及和推广的执行标准。

在信息网络化和资源全球化的今天,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数据信息存储、处理和共享的模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但是,目前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各种与之相关的技术和配套设施还在不断的完善中。而云计算概念的出现及应用给高校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应对现有的各种问题,改变传统的数字化档案使用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云计算提供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来提高数字档案管理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这对于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和应用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软件的运用,现在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发展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各种成本,还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切实可行的效益,使得企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机遇与挑战下,会计电算化将针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专业系统的引导。

一、会计电算化应用中问题

(一)财会人员的认识欠缺,在财务处理中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在会计软件运用方面,财会人员比较倾向于传统的记账方式,从最初的原始凭证到财务报表的生成和分析,整个记账流程都是财务会计人员完成。然而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除会计报表的生成以及一部分财务数据的分析直接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外,其他原始凭证的输入和分析是由会计人员完成。这样的操作方式造成了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不够彻底,对软件认识不够深入,致使他们不能及时地解决操作中遇到的故障及难题。例如,很多工作人员会混淆科目代码,不能准确地定位科目借贷。

(二)财会专业人员软件运用能力欠缺,技术水平不高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时代产物,在实际的运用中还不够广泛。由于财务人员大多沿袭传统的记账模式,对于会计电算化这一新的技术软件掌握不够熟练,加上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极大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计算功能。除此之外,我国运用电算化做账的单位,大多以账务处理为核心,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尤其是在财务分析和成本核算中不采用会计电算化,这样的使用模式不仅加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任务,还让电算化在运用中处于尴尬的地位。

(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受传统会计制度的制约

在现行的财会制度下,很多企业做账都是以传统手工做账为基础,对于电算化的应用范畴和运用指导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例如很多企业只是加强了软件的运用,却忽视了电算化的制度建设。这致使电算化在企业记账方法、财务处理程序上得不到充分发挥。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遵循会计制度的模式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在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上,机械模式化的会计制度严重地制约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四)会计软件发展不够健全,系统存有安全隐患

财务软件的开发缺乏统一标准,不同的财务软件在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致使报表汇总、数据查询与传输经常会出现不对等、错漏等现象。此外,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安全问题。很多存在计算机的磁盘或U盘的会计数据,可能会因为受热、受潮、折损等原因,这样会使企业的部分数据丢失。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思考

(一)注重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

会计电算化是数字时展的客观要求,而会计人员是电算化操作的主体,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企业要定期举行各种培训活动和研讨活动,加强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的认识,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能力。让会计人员能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时代化。让会计人员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为电算化的实际运用提供更加直接有效的途径。

(二)依据电算化应用特点,完善管理制度

在会计工作中,要根据电算化的特点做好工作安排及工作要求。在工作管理方面,要责任到岗,明确具体岗位的具体内容。例如,在操作管理要明确给出系统的规模,在维护管理中要落实好质量监控指标,在财务管理中要以系统的工作步骤和方法为基础,在计算机病毒管理中,要做好病毒的检测和防范工作。为了做好会计工作,要组织相关负责人收集和整理业务分工、业务量、业务处理方法及各类报表等数据资料。

(三)加强财务管理在会计软件中的运用

在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中,要以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为基础,将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与电算化结合,实现高端科学的人机结合模式。在企业将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中,要把电算化真正地纳入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和增加管理型功能模块,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精准度和工作效率,进而实现企业最佳规模效益,让其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四)加强信息保护,做好风险监控

由于电算化的数据处理模式使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会计信息存储方式和储存介质、会计核算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然而在网络开放的今天,很多数据面临着被截取、篡改、泄漏、攻击及感染等安全风险。因此,企业要加强风险控制与管理,从具体的工作细节中严格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在工作中,财会人员上机操作必须经过授权、不能随意连接与业务无关的终端等,对所有的会计数据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严防电脑病毒入侵、防止人为非法破坏数据。

三、小结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运作的过程,在实践运用中要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适时的调整与优化,进一步提高它的使用价值和会计信息质量,促进电算化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篇7

这种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在现有的电脑设备上安装一套软件,使老师电脑和学生电脑相联系,让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电脑对学生所用电脑进行监督、控制。以此来监督辅助学生完成操作实验练习。这个软件相对于硬件来说投资小、且安装过程简单、不受线路传输的距离限制、图像传输也很清晰;相较于其他同类软件来说,这个软件广播效率高、语音传递速度快、操作简单、兼容性强,有很大优势。除此之外,这个网络教学系统还将网络化和数字化思想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打破了教室对教学空间的限制,既保留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优点,又新加了电脑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创造轻松、和谐教学氛围的特点,实现了教学模式的飞跃式发展。

二、网络教学系统在实验课上的具体运用

1、共享课件资源

在会计实验课中,对操作步骤的理解记忆特别重要,学生若是能及时准确记住相关操作步骤当然是最好,但是有很多学生不能及时吸收记忆所学知识,这就造成他们在实验操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此时有课件作为参考,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实验效果,也便于学生再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课件只是在理论课时通过投影仪播放,让学生实时观看,或者让学生自备U盘拷贝下来。如果老师只是实时放映课件,学生若不能在老师授课时快速记录内容,在实验课时就无法参考,如果老师让学生自行下载,要是学生不了解下载方式或者没有下载意愿,放在服务器上的课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因而如何发挥课件的作用就成了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运用的这个新的网络教学软件新增了“文件发放”功能,老师可以把自己电脑上任意的指定文件发给所有学生的电脑的某一目录下。这样就能实现课件资源的共享,学生如果在实验操作中遇到困难或一时忘记操作步骤等问题,可以及时查看课件,自主地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回顾、理解、记忆。这不仅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的效率,而且为老师省下了很多解惑时间,让老师可以自由及时地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课堂效率。

2、充分利用广播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往往是教师运用投影仪对知识进行讲解,由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学生可能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现象的出现,这就降低了课堂效率。然而新型的网络教学系统所有的“广播教学”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功能可以使老师对学生电脑进行控制,把所讲内容实时传送到所有同学或单个同学的电脑上,而且老师还可以控制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进行单纯知识讲授时,让学生用全屏接受,使其专心看知识,不能进行其他操作。若是讲操作步骤时,也让学生电脑以窗口形式接受教学信息,以便学生实时的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学生可以在老师广播时随时举手对不懂的问题提问。老师还可以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指定学生进行示范教学,把讲课的学生的电脑设置为教师机对其他电脑进行控制。让学生充当授课主体,增加其学习兴趣。

3、监控、规范课堂纪律

由于新的网络教学系统具有“监控转播”功能,老师就能够通过教师机观察到所有学生机的动向,达到不用离开座位就掌控全局的目的。老师可以实时对学生电脑进行监控,对于学生在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指导,对于在电脑上操作与会计电算化无关的同学给予警告,以此来控制课堂纪律,督促学生认真进行实验练习,提高操作技能。

4、集中讲解有针对性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实验课重视的是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细节问题,而且,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大同小异,遇到的问题也相差无几,如果是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必须要就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反复讲解,这样既浪费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整体的课堂效率也会被拉低。新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运用增加了“学生演示”功能,老师可以把有针对性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教师机对所有同学电脑进行控制,通过在教师机上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看,使其直观的看到讲解、操作过程,这个功能不仅能节省老师的时间精力,而且学生也较容易理解记忆实验操作的细节,提高实验的效果。

5、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网络学习系统的“远程教学”功能可以使实验教学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极大便利了学生实验学习。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学习时间过长时,老师可以转换一下教学方式,适当利用网络教学系统的“视频播放”功能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放松的氛围中学习。

6、建设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

经济和社会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会计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学内容也不能年年照搬,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应该紧追经济社会的发展,跟随相关法律的变化进行调整,掌握会计最新的发展动态,系统地建立教学内容的体系,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学习到与现实接轨的知识和技能。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对会计电算化实验课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和最先进的技能

网络教学系统中的信息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的任何操作技能的发展都可以在网上查到,有了教学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新的操作技能。对于学生提升操作能力,老师丰富自己的知识库都有很大益处。

2、对于教师控制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有不可替代作用

教学网络平台的建立,增强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老师可以密切关注所有学生实验课上的状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劝导,培养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有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3、推进会计电算化实验发展进程

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篇8

今天,西方大多数国家,会计电算化已走过了电子数据处理(edp)阶段和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正在步入高级的决策支持系统(dss)阶段。而我国大多数已实行电算化的企业只处于edp阶段,局限于对手工的模仿,只有极少数单位开发出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在内的一体化的mis,能用dss的基本没有。而且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工作都仅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会计流程未能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相衔接。因此,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会计行业已逐步走向信息化的今天,我国的会计行业也开始面临这样的挑战,尤其是在国内中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时,财务职能的转变更是紧迫。

究竟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区别何在,如何从电算化向信息化转变,财务职能又将如何随之转变,转变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会计工作者又将如何应对呢?

一、为何要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

(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可以说是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工会计的模拟系统。尽管通过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但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基本上是把手工的一套移到电脑上去。财务软件的功能仅是减轻了会计人员的计算工作,解决了企业一个部门的某个问题。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

(二)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必要性

现今,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互通,致使财务软件只有财务部门在使用,与企业内部的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地连接。财务人员录入的数据,基本上只是单纯地为了记账,完成事后对业务的反映工作。会计电算化实施中还存在另一大问题就是与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隔离。其实,以上两个问题都反映了现有的财务部门无法及时准确地提供管理者关心的财务信息。可见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是我国企业目前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之一。e时代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对各国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加严峻。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面临国外企业的竞争也会随之加剧,中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如果我们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那样也就无法与国际接轨,更无法与强敌竞争了。

二、如何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处于会计电算化阶段的我国企业存在着财务管理思想、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使得财务与业务不协同,没有实时动态的财务信息支持管理和决策,导致财务风险增加,资金回笼困难,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利润被吞蚀,资金越来越紧张……这些情况正是国内大多数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很多企业都明白会计电算化必须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道理,但是却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的灵魂,他的决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如果企业的领导能意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那么这个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必然会加快,反之这个企业的会计系统水平便只能停留在电算化的阶段。

(二)硬件设施的准备。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硬件平台,由于实现会计信息化是建立在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基础之上的,那么,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时候计算机硬件系统是已经准备好的了。而在软件系统的选择上企业会有两个选择:一是自行开发;二是外购。两个选择都各有利弊,如何规避风险、作出最有利于企业的选择,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软件设施的建设。软件设施建设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职能的转变。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账务工作中摆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分析和利用、预测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管理者,这也是未来会计的主要责任。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尽快适应这一角色转换。

2.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部的其他业务系统相连,使信息可以共享,加快数据的交流与分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强化资金管理与财务管理等至关重要的目标。

3.与企业外部的往来单位建立联系,飞快地获取企业外部数据。

(四)斯达成功实例

黑龙江期达造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达)实现管理信息化可以说是我国企业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后实现效益增长的证明。

斯达是以黑龙江造纸厂为基础,在1997年4月组建的多元化合资企业。总资产5.3亿人民币,员工2300人,纸浆生产能力8万吨,是全国轻工百强企业。斯达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化为手段,把握“两个市场(采购、销售)、一个源泉(生产)”,以旬成本信息化为核心,进行两级控制,两级制约,促进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事后管理向超前控制的转变,不断追求高效益。2001年1-4月份,也就是斯达实现管理信息化,特别是成本管理信息化,公司销售收入8287万元,比同期增长8.5%,实现利润1410万元,比同期增加1.9%。

尽管斯达属于国内大型合资企业,但是斯达模式的成功足以说明管理信息化及会计信息化可以真正解决管理者与生产者、销售者信息的不对称,帮助企业实现经管的全透明运行,并给企业带来利润和效益的增长。

三、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篇9

1.1从知识结构来看,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不系统,知识老化、更新慢等问题。会计人员对经济、法律、高新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办法不多,从而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发展。

1.2会计人员自身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有一些会计人员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产生质疑,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由“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账面比较漂亮而已。

1.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会计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一般只知道怎样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极其有限,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就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只能求助于软件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较少,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

1.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有些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贫乏,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等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忽视信息安全教育,随意与互联网和业务无关的终端连接,使电脑感染病毒,甚至遭到人为非法破坏。

2加强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2.1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实行会计电算化是单位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2.2重视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而向前发展的,环境不同,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也不同。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2.3改善会计人员知识、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3.1知识结构要合理。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除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税收、金融和审计等知识。

2.3.2学历和职称结构要合理。鼓励在职会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参加职称考试,并实行工资、待遇等与技术职称、学历挂钩的办法,以此激励会计人员发奋进取、更新知识。

2.3.3年龄结构要合理。既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会计人员,又要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年会计人员,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年龄段人员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实现年龄互补,在不断发展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最佳的综合效能。

2.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2.4.1重视信息安全教育,不越权上机操作,不连接互联网和业务无关的终端,对使用的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严防电脑病毒入侵,防止人为非法破坏数据,保证自身不危害单位经济信息的安全。

2.4.2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遵守会计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开展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事项的处理客观公正,维护经济秩序,规范财务行为。

会计电算化遇到的问题篇10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点,所以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技术应用型和技艺型为主,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能用传统和现代的方法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实用型人才。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虽通过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到了工作单位后仍适应不了岗位工作需求。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后,主管领导惊讶地发现:他在电脑上连个下料单都做不出来。类似这样的现象绝非个别和偶然,说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教学目标模糊,造成了各校在设置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时缺乏针对性,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另外,各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时间短,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对开设哪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哪些内容、如何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和上机实践、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和技能等缺乏总体规划,这难免造成教学上的混乱。

2、教学实践环节薄弱,重视不够。会计电算化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目前大多数院校对实验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充足的实验条件,如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由于上机锻炼的机会少,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更影响了教学质量。

3、教学实践教材不尽合理。目前现成的会计电算化经济业务实训教学用书在教学中极少见到,教学中使用的软件文档也仅仅只提供了一些非教学内容的说明书。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教材非常必要,但这对于会计电算化教师来说却是极繁重、极精细的工作。

4、师资队伍知识老化。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老化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高校从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部分属于“半路出家”型,不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财会专业知识,真正“科班”出身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非常少,很难适应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要。随着sybase、oracle等大型数据库在财务会计软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深感身上的压力之重。如何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5、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任务中包含有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着学习者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掌握知识点与技能点。虽然这种任务驱动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对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较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归属于会计专业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的前提下,还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相关的知识;在确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时,应在本专业教学定位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注意知识的连续性与变革性的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面向基层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人才。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会计人才。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学校开办会计专业提供了广阔市场。

2、重视实验教学,做好课程设计。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以培养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改革措施。会计电算化实验包括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内容。教学实验应围绕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则作为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延续,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弥补那些在教学环节上没有重视的知识点,对所学课程做综合的归纳总结。

3、解决实训教材的问题。会计电算化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借助软件平台来实现,要理解这种思想必须借助良好的实践课教材并保证充分的操作时间,这是决定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