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焊技工培训十篇电焊技工培训十篇

电焊技工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0:03

电焊技工培训篇1

关键字:浅谈电焊工教学

中图分类号:tG421文献标识码:a

职工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素质,职工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教育培训则是提高职工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当今是信息社会,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铁路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更新换代的今天,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将发挥前所未有的关键性作用,而终身教育将占据核心位置。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继续教育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焊接技术在工业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加工技术,其广泛的应用在制造业中。电焊工在工种类型中属于特种工种,由于其施工环境比较危险,电焊工在上岗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关上岗证,才能走上工作岗位。

但是,如何保证电焊工培训过程中质量的提高及考核合格率,使电焊工实际操作技能在生产中灵活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逐步完善。下面结合我公司电焊工培训工作,对培训电焊工提高质量的几个重要环节做扼要的阐述。   一、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电焊工教学的基本条件 

电焊工的技能操作技术性和技巧性要求很强,要熟练掌握其操作要领成为一名合格的电焊工,就要运用焊接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独力地完成电弧焊实际操作中的各项课题。

建筑物中的钢结构是用钢板、型钢和圆钢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制造出来的骨架结构。由于钢结构在施工时速度快、周期短、承载力高以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已经在各个领域当中广泛使用。对于整个建筑物的主体来说,钢结构的质量一旦存在缺陷,它对于整个建筑的影响将是致命的。焊接连接的强度取决与焊接材料强度及其与被焊接的钢材的匹配程度、焊接工艺、焊缝质量和缺陷。在进行焊接结构设计时,应使焊件接头性能满足构件的使用性能。接头性能与焊件材料、焊条、结构工艺性、接头形式、焊接方法以及操作工艺等有关。据统计:焊接结构件的损坏,其中材质不良约占25%;设计不良占50%左右;余下为施工不良。为了能使焊接结构安全可靠,应首先根据结构工作时的负荷大小,正确选择结构件材料、焊接方法、合理布置焊缝和正确设计焊接接头等工艺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今后电焊工教学要点包括:

(一)焊件材料的选择教学要点:

重点学习金属学与热处理、机械工艺学和电工学,掌握常用材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热处理的几种方式和采用哪种热处理方式,使构件达到所需要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碳素钢及合金钢的分类、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并了解材料与加工工艺的关系以及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

(二)焊缝的合理布置教学要点:

合理的焊缝布置,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证焊件质量有重要作用。焊缝布置应注意的事项:

1.避开应力最大的截面的区域;

2.考虑缺口对应力集中的影响。

3.焊接接头力求分散,避免热量集中;

4.焊缝布置要便于旗焊、运输和检验。

(三)焊接方法的选择教学要点:

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对提高焊接质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有很大影响。重点讲述焊接接头的种类及常用的接头方式,焊缝坡口的形式、尺寸及清理,采用的焊接位置以及各种焊接位置的操作要点。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焊等各种焊接方法的工艺特点、设备及应用范围等。

表一.几种焊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焊接方法手弧焊埋弧自动焊Co2气体保护焊

特点与气焊比:

焊接质量好;

焊接变形小;

生产率高;

与埋弧自动焊比:

设备简单;

适应性强,可焊接各种空间的位置和短、曲焊缝。与手弧焊比:

生产率高,成本低;

质量稳定,成形美观;

劳动条件好,对焊工操作技术要求低;

适应性差、一般只焊平焊;

设备复杂,且需工艺装备。成本低;

生产率高;

焊薄板变形小;

可全位置焊;

有氧化性;

成型较差,飞溅大;

设备使用维修不便。

应用单件小批生产;

板厚一般≥3mm,1—2mm也可焊,但质量不易保证;

全位置焊;

短、曲焊缝。成批生产、中厚板、长直焊缝和较大直径(一般30mm以上)环缝的平焊。碳钢和强度级别较低的普通低合金钢;

宜焊薄板、也可焊中厚板;

单件小批、短曲焊缝用半自动Co2焊,成批生产、长直缝和环缝用Co2自动焊。

(四)分析焊接接头成形成败的教学要点

1.分析影响焊接变形的原因

了解焊接热过程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影响,焊接应力产生的原因和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在考虑防止焊接变形措施时,首先应分析和变形有关的因素,结合具体的事例运用因果图来分析其产生的变形的真正原因。

图一影响焊接变形的因果图

2.防止焊接变形的措施

(1)减少焊接热量,避免过于集中,如减少焊缝数量,改变焊接顺序,采用逆向分段法及平衡对称法;采用小焊条、小电流或改用大的焊接速度焊接法,如埋弧自动焊和半自动焊等。

(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使焊缝有自由收缩的余地,降低焊接中的残余应力。

(3)层间进行锤击,使焊缝得到延展。

(4)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

(5)焊接高强度刚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

(6)采用整体预热。

(7)降低焊缝中的含氢量及焊后进行消氢处理。

(8)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整体高温回火、局部高温回火或温差拉伸法(低温消除应力法,一半随焊缝两侧的加热同时加水冷)。

3.焊接变形矫正方法:

(1)机械矫正法:利用机械外力的作用来矫正结构变形的方法;

(2)加热矫正法:利用火焰对焊件局部变形较大位置进行加热,然后在用水冷使发生收缩引起变形来抵消原来的变形。

电焊技工培训篇2

但是,如何保证电焊工培训过程中质量的提高及考核合格率,使电焊工实际操作技能在生产中灵活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逐步完善。下面结合我市锅炉压力容器电焊工培训工作,对培训电焊工提高质量的几个重要环节做扼要的阐述。

一、焊工培训专门机构

为了保证焊工培训质量必须设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专门机构可设立理论教学组,技能培训组。它的任务是:按教学大纲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并在每期理论教学中总结积累经验,为今后培训电焊工理论知识的不断提高,应用于生产中做准备。

技能教学组负责技能培训的操作指导,技能指导是电焊工培训的主导。专门机构应由有擅长培训工作,而又有实践经验的焊接工程师做全面的组织领导工作,掌握培训进度,鉴别培训的质量,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必备的技术文件

培训前,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必要的技术文件来指导培训工作。具体文件有:1.指导整个培训工作的《焊工培训计划》;2.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3.指导各项具体培训工作的《焊工培训细则》;4.《操作技能指导书》。

指导书是根据培训经验编制的较全面的指导焊工操作的技术文件。它的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焊接材料、试件装配工艺、焊接规范参数、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使学员在训练中有标准、有工艺、有方法、有措施地循序渐进,稳步提。

三、基础知识的培训

1.根据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选用合适的培训教材。一般选用与锅炉压力容器有关的教材,让学员多掌握一些焊接质量标准。重点是结合实际讲焊接工艺,焊接缺陷与检验,以及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

2.基础知识的授课,要使学员能够理解、接受、感兴趣,不求过多、过深,使学员在生产实践中,出现问题能用简单理论来解释、认识才是理论教学的最好方式。

3.教师的素质与学员接受知识快慢、多少、深浅紧密相关。最佳的是挑选有一定实际经验,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有讲授能力的焊接技师授课。并采用启发式教学,不照本宣科,罗列公式,寓理论于常见的工作实例中,深入浅出,使学员易于理解和接受,避免死记硬背,不解其意。

四、操作技能培训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培训前要做“入学”考试,没有电焊工实际操作基础的不能参加锅炉压力容器电焊培训。可让没操作基础的学员参加初级操作训练,待有一定基础方可“入学”。

从学员入学之日,就要使每个学员认识到,如果忽视平时工作中的操作,而仅在培训短期内努力,是难于取得稳固的操作基础的。必须使学员树立培训期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时期。

2.操作技能指导是焊工培训的关键。操作技能指导必须由具有一定资质,文化素质较高,实际操作经验较强,有一定的讲解能力、表达能力的优秀焊工或焊工技师担任指导教师。

3.统一是保证学员技能操作水平稳步提高的基础。技能指导教师在辅导学员前,必须在统一管理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按《培训计划》逐步教学,按《操作技能指导书》用统一的方法和规范来指导学员操作,坚决杜绝教师按自己想当然的方法授课,并用统一的方法坚决纠正学员的不正确的、习惯性的、错误性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姿势。

4.在项目训练前,技能指导教师必须按照《指导书》的要求,从装配准备直至试件焊完整个工艺过程,要逐一讲解示范。使学员认识到良好的操作基本功,需在正确地工艺指导下才能得出合格试件。

5.做好记录,进行针对性教学。技能教学时,要有专人记录每日培训中,每个学员的操作及掌握程度,以及技能指导教师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6.将学员按不同程度分为好、中、差进行有区别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抓两头(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带中间(成绩一般的)。对成绩好的学员可以进行下一项的训练和增加训练项目,对成绩差的学员进行重点的个别辅导,并可以延长重点项目的训练时间,使该项目得到扎实的提高。

7.操作培训应不断深入,全面提高:(1)先板件管件,循序渐进;(2)先碳钢后合金,逐步深入;(3)先“酸性”后“碱性”全面发展;(4)抓两头,带中间,普遍提高;(5)先“统一”后教学,有章有法;(6)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

五、爱岗敬业

电焊技工培训篇3

一﹑培训目标

1.    理论知识

根据《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国家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通过培训,使培训学员掌握焊工基础知识、电弧焊、气焊以及气割等知识的基本原理,焊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学员安全防护意识。

2.    技能操作

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培训突出专业操作技能,使培训对象对金属材料的焊接与气割有一定的操作水平,能掌握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和规范意识,提高学员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培训时间

总课时24 理论课时 6 技能课时16机动课时2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一)理论知识部分

1.    焊工基础知识。

2.    焊接过程中,焊接与切割的防火防爆的规范措施。

3.    金属材料的一般知识。

4.    焊接工艺的基础知识。

5.    气焊、气割、电弧焊等主要设备的性能和基本原理。

6.    焊炬、割炬、电焊钳等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参数。

7.    电焊条焊炬参数的选择方法。

8.    焊炬缺陷产生的原因和焊接质量的检测基本方法。

9.    安全用电和电工基础知识。

10.特殊焊接作业安全作业技术。

(二)实际操作技能

1.    气焊,气割大焰调试的方法。

2.    焊接设备的调试方法。

3.    焊条,电弧焊在各种位置下的焊接方法。

4.    化工原料容器以及管道的焊补方法。

5.    设备接地与接零的方法。

电焊技工培训篇4

关键词:焊接专业技工院校高效低耗

焊接涉及众多行业,包括船舶、汽车、工程机械和钢结构等行业,在各行业中的发展不平衡。由于焊接人才的培养周期长、工作寿命短等特点以及学生选择焊接专业的意愿较低、培养成本过高导致学校不愿开设该专业等原因,出现了用工缺口很大的现象。如何高效低耗地培养出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焊接技术人才已成为技工院校人才教育急需突破的瓶颈。

高效即在尽可能短的培养周期内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学生;低耗即通过各种合理手段降低培养成本。而传统的焊接教学一方面基本上是采取理实分开的教学模式;实习课主要以焊条电弧焊为主,不仅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而且实习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学生抵制情绪较高,招生数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焊条电弧焊耗材太多,培养成本过高,很多院校不愿意开设焊接专业。这显然是与高效低耗的要求相违背的。

结合多年教学的经验和走访本地多家企业,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善实训项目顺序,节约使用焊接材料

传统的焊接实训项目顺序是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笔者通过多年一线教学的深入观察,发现在经过初步的认识实习后,首先进行立焊的实训项目更有利于学生练习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这样的安排顺序还能进一步压缩其他项目的训练时间,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循环使用焊接材料也可以降低实习成本,例如:上届学生用于焊接角焊缝的试件,可以继续用作下届学生练习平焊的材料;另外注意焊条头的保存,不得随意丢弃。每学期末再将没有使用价值的废铁、焊条头和焊渣变卖废品,可节省实训费用。

二、突破传统教学观念,改革焊接实训教学计划

焊条电弧焊是实训基本功,但不是其全部的内容。目前企业广泛需要Co2焊、氩弧焊、自动焊甚至新兴的激光焊、搅拌摩擦焊及操作焊接机器人等。如前文所述,焊条电弧焊具有多项缺点,严重降低焊接招生人数,直接造成未来焊接人才匮乏。改革焊接实训教学计划,一定要全面、准确、快速。本文分别从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接试件的顺序介绍。

1.焊接方法的顺序

在经过焊接认识实习(含安全教育)后,可以安排Co2(maG)实心焊丝的实训练习;随后可以穿插Co2药芯焊丝的实训练习;在讲授过焊条电弧焊及焊条选择的相关理论后,再安排换条电弧焊实训练习;最后进行tiG钨极氩弧焊的实训练习。不仅打破传统的实训顺序,并且大大压缩了焊条电弧焊的课时比例,降低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了其他先进焊接技术的练习时间,与企业的要求相接轨。

2.焊接试件的顺序

遵从由简到繁,按部就班的练习顺序:即先练习板状试件,然后练习管板状试件,最后练习管状试件;难度也应循序渐进,先练直径管然后逐渐减小管的直径。

3.焊接位置的顺序

从最简单的船型焊开始过渡到立焊,然后是平焊和横焊的练习,再次由仰焊练习过渡到45°斜固定无障碍焊练习,最后进行固定加障碍焊练习。

4.焊接接头形式的顺序

在熟悉了t形接头后进行外角接头练习,然后练习搭接焊练习,最后重点练习对接焊:在熟悉双面焊后进行单面焊双面成型练习。

三、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巡回指导”教学法

整合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准。结合实践操作进行讲解,实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鼓励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在生产性实训车间为企业生产产品,将教学成本转移到生产成本中,既降低了能耗,又使学生有了实战经验,实现产教结合并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

实训中的“巡回指导”教学法,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从而避免材料的浪费和做无用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践中学生往往出现蛮干却忽视了开动脑筋的情况。教师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增强自信,增加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四、小结

本文通过分析,阐述了在焊接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理实合一的教学理念,采取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变实训项目顺序等措施,尤其是不再坚持以焊条电弧焊为主的传统思路,坚持高效低耗的学生培养方针。总之,以企业的需求作为学生培养的标准,实现技工院校为社会、为行业和企业服务的办学宗旨。

参考文献:

电焊技工培训篇5

关键词:职校电类专业电子线路技能培养

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岗位技能要求的保证。对于职业院校电子信息、应用电子等电类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向的初始岗位,很多都是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产品装配、焊接、调试和质检等,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培养扎实的电子线路装配与焊接技能。但是笔者在参与的多所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训练、技能考核和竞赛测评中发现,学生在电子线路装配与焊接技能操作中存在不少问题,说明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该项技能的培养方面不够扎实。下面就职业院校电子信息、应用电子等电类专业,在学生的电子线路装配与焊接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增强学生技能培养效果的途径进行探讨。

一、目前职校电类专业学生电子线路装接技能操作存在的问题

1.电子元器件的辨识与检测。正确辨识电子元器件,利用万用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检测,这是进行电子线路装接的基本技能操作。对于常见的电子元器件,例如电阻、电解电容、整流二极管、塑封高频小功率三极管等,学生基本能够辨识。但存在以下问题:不会通过色环法读取电阻的阻值;对常见的无极性电容不熟悉,不会根据标注读取电容的参数;不认识金属封装的三极管,不会用万用表对三极管进行检测等。

2.元器件引脚的处理。元器件在插装前要对引脚进行浸锡、整形等操作。对于存在污垢、氧化等问题的引脚,要进行清理、浸锡;而对于表面整洁不存在氧化等影响焊接质量问题的引脚,不需要提前浸锡,直接焊接即可。许多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够灵活,过于强调步骤的完整性,对于不需要处理的元器件引脚,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去除氧化层、浸锡等操作。

3.元器件的插装。在元器件插装操作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插装顺序混乱,应该后装的元器件先装,造成其他元器件插装困难;元器件极性、引脚插装错误;元器件与印制板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过小等。

4.印制电路板的焊接。印制电路板的手工焊接是学生从事电子线路板装接工作必须掌握的技术,是影响电子线路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学生电子装接技能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手工焊接技术,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不能正确选择合适焊接工具、焊剂和焊料,电烙铁功率过大或过小,焊锡丝质量不符合要求;焊接操作不规范,用电烙铁搬运焊锡,焊接时间过长或过短;焊点焊锡过少或过多,出现虚焊、拉尖、铜箔翘起等。

5.电子安装工具的使用。在电子线路装接工作中,除了用到电烙铁等焊接工具外,还要用到尖嘴钳、斜口钳、镊子、螺丝刀等电子安装工具。学生在使用这些工具过程中,存在不会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工具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二、电子线路装接包含的主要技能要求

根据电子设备装接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工工作能力要求,在电子线路装接技能上主要有两方面要求:

1.工艺准备。要求能识读相关技术图表,包括印制电路板装配图、工艺文件配套明细表、工艺文件装配工艺卡、方框图、接线图、线扎图、工艺说明、安装图等;要求选用电子产品常用五金工具和焊接工具,能备齐常用电子材料,能制作短连线,能备齐合格的电子元器件,能加工电子元件的引线能选用焊接工具,能对浸焊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能对导线预处理,能制作线扎,能测量常用电子元器件。

2.装配与焊接。要求能手工插接印制电路板电子元器件,能插接短连线,能装配功能单元,能进行简单机械加工与装配,能进行钳工常用设备和工具的保养,能焊接功能单元,能压接、绕接、铆接、粘接,能操作自动化插接设备和焊接设备,能使用焊接工具手工焊接印制电路板,能对电子元器件引线浸锡。

职业教育要参考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考取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既是衡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又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以及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存在较多问题的现状,职业院校有必要研究好如何切实增强学生的技能培养效果。

三、提高学生电子线路装接技能水平的几种途径

提高学生电子线路装接技能水平是相关职业院校增强实践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整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方面。所以该项工作不仅由相关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来完成,而且需要学校相关政策和教学条件的支持,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专业的生源情况、实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水平等因素。下面仅从相关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的角度探讨职业院校电类专业学生电子线路装接技能培养途径。

1.构建体现职业技能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结构,合理进行课程设置。相关专业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要充分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明确专业的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面向,合理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体现职业技能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结构,并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突出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科学合理地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中,不仅要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还要设置综合的校内和校外实训项目。如果只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设置部分的实训环节,而没有综合实训项目的训练,学生将只能了解部分技能操作要求,无法实现对所学技能熟练掌握和综合运用。例如对于应用电子类专业学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等课程都是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部分专业知识和技能,但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都只是电子线路装接技能培养的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在学期末安排几周的集中综合实训项目,或安排贯穿整个学期的综合实训项目,例如多功能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实用扩音器电路组装、多人抢答器组装、数字电子钟组装和调幅收音机的组装等实训项目,都是比较好的实训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可以实现对学生电子线路装接技能的综合训练。

2.改革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目前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较低,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制能力、自学能力较弱,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为继。特别是在电子线路装接技能培养课程中,任课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以行动为导向,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例如在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教学中,就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教师先讲基本知识,然后做练习题,最后安排几次实验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以将课程分成几个项目,项目的设置可以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技能的训练。

3.引入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目前面向职业院校学生的,从省一级到部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风起云涌,这些职业技能竞赛都为我们指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技能培养方向,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这些职业技能竞赛的信息,并将它们引入教学。教学中引入职业技能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校内或班级的职业技能竞赛,并将竞赛成绩作为课程期末总评的参考,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职业技能竞赛中。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学生中挖掘先进典型,重点培养这部分学生参加更高一级的职业技能竞赛,以点带面,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多关注各级别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电子设备装接技能大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等。

4.应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打破制约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的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职业院校的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改革、慕课学习方式、移动互联终端的应用等新理念和新技术逐渐地被广大职业院校教师学习并应用,极大地促进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电子线路装接技能训练教学中要大力推进应用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例如我们可以把电烙铁焊接技术中的焊接要领设计成微课,把焊接的每一步操作用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仅可以利用电脑联网观看,而且可以将视频下载到智能手机上观看;不仅可以在教室里观看,而且可以在宿舍、餐厅、车上等场所观看;不仅可以在课前观看,而且可以在课堂上或课后观看;应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打破制约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

四、结语

根据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要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等考试招生办法,要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这都说明职业教育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职业院校电子信息、应用电子等电类专业的学生,电子线路装配与焊接技能是专业的基本技能,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技能竞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途径增强其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文祥.论职业技能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首要地位[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5-11.

[2]高葛.试论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3-15.

[3]章武媚.高等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专业融合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6(12):41-43.

[4]宁秋平.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发展影响的反思[J].辽宁高职学报,2016(02):1-2.

电焊技工培训篇6

关键词:虚拟焊接;焊缝形状预测;神经网络;matlab

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1-7096-04

1概述

焊接对工业发展有重要贡献,工业上为了提高焊接操作者的焊接技艺,需要对焊接操作者进行焊接培训,传统的培训方式多是操作者实际操作焊接设备进行培训,受限于培训环境,操作者不能及时地获得培训老师的指导和规范性控制,且操作环境对新手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虚拟焊接为焊接操作者的培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使得受训操作者能够在较为逼真的虚拟焊接环境中进行焊接培训并脱离真实焊接环境的危险性[1],好的虚拟焊接系统还能够记录下焊接操作者的操作过程、对焊接操作者的焊接进行评价并给出排名,以利于焊接操作者能够及时掌握自己焊接情况,根据系统反馈结果调整自己的焊接操作。

焊缝形状预测算法在虚拟焊接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直接决定了焊缝的预测效果并影响受训操作者的焊接体验。传统的焊缝形状预测算法多从焊缝形成的物理过程着手去预测焊缝的形状,主要有如下两种[2]:

1)对焊缝周围温度场进行模拟并使用有限元分析法预测焊缝形状

2)对焊接过程中的物理过程如融化、凝固、金属熔滴形状变化、保护气体扩散动力等因素进行模拟来预测焊缝形状

而实际的焊接过程涉及多重复杂的物理变化,如电子学、流体力学、材料学、热学等,要想精确地模拟焊接的物理过程是复杂而有难度的,所以这些算法都面临同样问题:焊缝形状的预测不够精确和算法时间复杂度大。

本文提出了将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虚拟焊接焊缝形状的预测当中,能够避免对复杂物理变化过程的建模,并在焊缝形状预测精度上有大幅调高,也间接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2神经网络概述

3焊缝形状预测算法

3.1焊接过程分析

3.2焊缝形状的描述

5结论

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焊缝预测算法,能够避免对焊接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变化过程的分析,这简化了建模的难度,也间接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神经网络通过大量的已有数据来训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预测得到的焊缝形状数据是建立在真实焊接数据基础之上的,具有较高的精确性。通过实验对比预测的焊缝形状和真实的焊缝形状,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黄俊,小平,徐少平.虚拟焊接仿真系统研究进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6):1-2.

[2]焦立新.焊接仿真技术应用与未来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08(5).

[3]王鸿斌,张立毅,胡志军.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应用[J].山西电子技术,2006(2).

[4]唐万梅.Bp神经网络网络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7).

电焊技工培训篇7

关键词:焊接专业技工院校焊接模拟仿真教学改革

焊接是制造业重要的加工工艺,是一种精确、可靠并采用高科技连接材料的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比焊接更为广泛地应用于金属连接,并能对所焊产品增加更多的附加值。因此,技工院校培养大批不同层次、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高素质新型的焊接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但是,由于技工院校开办焊接专业所需耗材较多,经济性较差,因此许多技工院校望而生畏,加上配置焊接设备有限,焊接工位少、学生多、环境差、工种苦,学生学习易消极、散漫,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目前现状,为了完成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利用学校有限资源,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综合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技能高超的技术工人,采用焊接仿真模拟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什么是焊接模拟仿真教学

模拟仿真教学是指使用虚拟焊接培训系统、焊接过程数值模拟与专家系统、计算机虚拟技术,利用场地、环境的布置,模仿出真实工作程序、工作环境、技术指标、动作要求,进行教育教学训练和考核鉴定。它可以使焊接加工技术逐步从“技艺”走向“科学”。它可以通过计算机对焊接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数值模拟,进而进行定量分析,指导学生焊接实际训练。该系统具备完善的网络功能及管理功能,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联网)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帮助学生分析训练过程,便于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及布置适合于学生特点的训练内容。

焊接是一项对技术过程要求很高的工作,一些重要焊接结构、压力容器等一旦出现焊接缺陷,就有可能酿成巨大危害。因此,技工院校焊接培训老师,需要有扎实的操作手法,严格规范的动作及对焊工操作水平的评定。笔者所在学校焊接专业模拟仿真系统的应用,不仅在本地区开创了先河,适应了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采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的教学效果

1.减少耗材,节省大量成本及培训时间

技工院校培养焊接操作人员,减少成本节约耗材是非常重要的。据不完全统计,一个优秀的焊工,培训4个月,要消耗将近成吨的耗材,再加上消耗的电能、保护气体,可想而知,成本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先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让学生在焊接初始阶段就掌握这个复杂的操作过程,后期再进行实际操作或下厂顶岗实习,培训成本将下降40%,培训时间将节省一半。事实证明,学校应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加上再对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这个统计数值将还会提高。

2.增强培训管理效果,科学安排培训计划

技工院校老师可根据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训练,并根据训练的监控及分析结果随时进行修改或调整,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训练或专项训练。

3.可远程监控和控制指导

焊接技能的要点操作,需要大量的规范动作重复训练才能达到要求。普通培训需要老师经常频繁地在学生之间来回走动,仔细观察学生的动作及焊缝状况,这样才能确定学生练习的进展情况,并且这样只能对真正的焊逢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不能进行适时控制。而采用焊接模拟仿真能对每一位学生的动作规范进行适时的控制和指导,并且任何动作所对应的工艺参数都可以被跟踪,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回顾这个过程。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焊接过程中不同焊接工艺参数的变化来规范焊接动作,并通过信息库处理存档。

4.改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习

兴趣

机械专业的焊接工作被认为是最乏味、环境最差的工作,在焊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烟尘、噪声、废气等。利用焊接模拟仿真软件学习焊接,其大量的三维图形界面,切实的人机交感设备,即时可视听的交感结果,改善了学习环境,把焊接实习变成了一个有趣的焊接大课堂。另外,它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实习情况,清楚操作过程。其软件的联网竞赛功能如同电脑游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竞赛氛围。

5.焊接专业理论与技能一体同步

焊接模拟仿真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将教学要求、技能目标与基础理论、专业技能有机地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与焊接培养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内容,配合技能要点,整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以操作技能为主干,理论知识服从于操作技能所需,服从于生产所要求的模拟仿真系统。学生既掌握操作技能又明白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焊接理论,成为知识型、技能型人才。

6.培训结果即时得到评估

在培训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动作警示工具,这样在进行训练时,系统可以自动提示学生操作动作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地指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动作。如系统的焊接工艺参数设置不当时,在公差参数范围内将出现绿色,在极限范围内绿色不断闪动,在超出极限时将会出现红色,这样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参数。最后根据焊接结果系统评定等级给出结论。通过对焊接结果的分析,学生、老师能及时了解操作过程的失误和进步,老师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模拟仿真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模拟仿真教学是对实训教学实际操作的填补,提高了实训教学的效益,但必须指出的是,仿真模拟实训不是真正的现实对象的操作,有其不可替代的局限性。必须注意的是,采用仿真模拟实训,决不能抛开真实的实训过程,在这两者之间应注重扬长避短、交替操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焊接实训教学不应该停留在传统的实训模式上。教师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适当引入仿真模拟实训,节能降耗,从而降低实习成本,增强培训效果。

四、结语

在技工院校焊接专业教学中,我们应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改革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合理结合学生特点及高科技产品模拟仿真的应用,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并且深入发展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使焊接教学的模式由“理论实验生产”改变为“理论计算机模拟仿真生产”,使焊接技术教学进一步升华为更完善的、科学的重要措施,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电焊技工培训篇8

关键词:焊接专业;工程实践;国际焊接工程师;职业培训

作者简介:李美艳(1982-),女,山东龙口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讲师;韩彬(1973-),男,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青岛26658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01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Qn2013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51-01

一、焊接专业的发展

焊接是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使同性或异性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焊接应用广泛,既可用于金属也可用于非金属。石油石化行业中,管道连接、压力容器以及钻采装备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并且,随着石油钻采向海洋以及深海领域的发展,对焊接质量要求更为苛刻,迫切需要开发更加先进的焊接技术和设备。

高校传统的焊接专业培养模式源于苏联,以培养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主,我国最早于195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焊接专业,随后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也纷纷建立了焊接专业。为适应通才教育的需要,1998年全国近百所高校把焊接专业与铸造、锻压合并为材料成型及控制(以下简称“材控”)专业。自专业合并改革后,部分焊接课程内容的压缩和实践教学学时的缩短,对国内焊接技术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1]以石油院校为例,材控专业的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后,很难短时间内适应实际生产中的技术要求。因此,将专业基础教育与工程培训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训能力是现阶段高校培养焊接技术人员的主流方向。

我国石油院校材控专业主要是突出焊接工程领域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使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石油、石化以及航空、航天、船舶、汽车、机械等相关行业从事焊接工艺设计及评定、焊接质量检测、生产技术管理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2013版材控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更加强调焊接基础理论、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结构以及焊接生产等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石油院校焊接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焊接专业特别强调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作为一名焊接技术人员,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意识和扎实的基础理论,还应该掌握焊接冶金原理、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焊接应力与变形控制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应具有一定的焊接工程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在该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目前,各高校在本科教学中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每位教师讲授风格不一,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教师的主观创造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当前高校以“90后”学生为主体,课堂“猛灌式”教学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探索欲望,以及实际生产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工程实践教学进度。

对于国内多数高校的焊接方向(专业)或材控专业,虽然综合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已经被设置在本科培养方案中,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学校或教师对实践教学的主观认识不足,且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开展校外实习实践难度较大,目前很多企业单位不愿意接收高校学生开展参观实习,高校联系实习单位和实习基地途径受限。最后,校外实习成本较高也是阻碍实践教学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此外,工程技术背景是高校焊接方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保障,而目前部分高校尚缺乏这一条件,致使学生实践环节不足、实际应用能力差,与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偏差,缺乏竞争力。[2]因此,高校在培养焊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还应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国际焊接工程师(internationalweldingengineer,简称iwe)是iSo14731国际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对焊接企业的产品认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起到重要作用,对焊接技术人员资格在世界范围内相互认可的趋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昌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先后在本科生教学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3]推动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基于iwe培训认证的工程实践教学在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工程实践教学与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相结合的优势

石油石化行业装置和设备多属于高温、高压、强腐蚀介质范畴,尤其是压力容器,要求具有较高的焊接质量要求,这就对我国石油院校材控专业学生的焊接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采用德国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焊接行业的现行国际标准(iSo)、德国标准(Din)、欧洲标准(en)、部分国家标准(GB)以及有关焊接材料、工艺、结构和生产四部分内容;实践部分主要关于气焊、气割、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的实际操作。[4-6]将工程实践教学与在校本科生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相结合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去探讨材控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构建“学历学位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理论教育与就业前培训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这是石油院校焊接人才培养中最基本、最直接和最核心的问题。

第二,通过实践教学与iwe培训教学体系相结合,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且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优秀大学生。同时,有助于促进材控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第三,积极探索符合石油院校材控专业的iwe培训体系,结合本专业课程设置,调整和改进iwe课程培训内容及进度安排,使课堂与实践中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

第四,以此为契机,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材控专业教师的工程训练和实践水平,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工程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第五,在原有焊接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工程训练中心的有机结合,切实有效的促进焊接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第六,通过iwe认证体系引入到石油院校材控专业在校学生的本科培养过程中,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材控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既能取得毕业证、学位证,毕业时又可取得iwe证书。不仅提高了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而且拓宽了就业渠道,在二次就业中拥有了更多的机会。[3,7]但同时,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作为与国际接轨的前沿职业培训,时刻面临着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学校和教师都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为契机,做好材控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初雅杰,王章忠,李晓泉,等.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结合[J].中国冶金教育,2011,(6):44-47.

[2]赵洪运.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思考与探讨[J].成人教育,2011,(9):49-50.

[3]常凤华,张岩.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高校工程化人才的培养[J].电焊机,2009,39(3):14-16.

[4]钱强.国际资质焊接人员培训规程及实施[J].焊接,2004,(9):33-36.

[5]韩佳泉,常凤华.从焊接人员的国际认证解读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意义[J].黑龙江电力,2006,(12):401-403.

电焊技工培训篇9

【关键词】焊接培训;焊接法律法规;考核证书体系;焊接培训质量。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pe管道焊接在现代工作中的重要性

聚乙烯管道因其质量轻、耐腐蚀、高韧性、优良的挠性、良好的快速裂纹抵抗能力、超长使用寿命等优点,被公认为质量可靠、运行安全、维护简便、费用经济,在国际、国内得到迅速推广使用。现作已广泛用于燃气输送、给水、排污、农业灌溉、矿山细颗粒固体输送,以及油田、化工、和邮电通讯等领域,特别在燃气输送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而国内对聚乙烯管道连接方面的规范和必要的施工技术配套落后于pe管发展应用的速度,这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pe管道的推广应用。聚乙烯管道管道对大多数工程设计、施工人员来说是一种新型管道,在过去工作中从未涉及过,因而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对聚乙烯管道特性缺乏认识,既不能很好地针对具体工程选用合适的材料,也无法正确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对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逐步实现持证上岗是使pe管道施工走向正规和良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2、pe焊接法律法规介绍焊工培训取得焊接操作资质是有国家法规和法律依据的,主要有以下法律法规:2.1压力管道的分类劳动部1996年颁布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按用途压力管道划分为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工业管道: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它辅助管道。燃气用聚乙烯管道属于公用管道的范畴。

2.22005年7月1日起实施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种类与项目等内容作了明确要求,其目录序号09规定特种设备焊接作业包括承压焊、结构焊,这其中也包括了聚乙烯管道焊工,它属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一类。

2.3、2006年10月27日颁布了《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聚乙烯管道焊接作业人员管理:焊工资格分类焊工资格分为热熔对接焊接和电熔焊接两类。热熔对接焊接项目代号为Bw-J-d和Bw-J-D,电熔项目代号为ew。电熔焊接规格尺寸不限,国家允许一人同时申请Bw-J-d和Bw-J-D资格考试,两项均合格时方可取的Bw-J-D资格;聚乙烯管道焊工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内焊工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有效期限满前3个月,若继续从事焊接工作,焊工应向焊工考试机构提出申请,由焊工考试机构安排焊工重新进行复试。复试原则上应当重新进行操作技能考试,但在2年有效期内,中断焊接时间超过6个月,焊接质量一直良好且能够提供有效焊接记录的焊工可以免试1次;中断焊接工作6个月以上再从事此项工作时,必须重新进行考试。

2.4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140号令)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条例规定》的要求:“凡从事压力管道聚乙烯(pe)焊接的施工单位人员、制造企业售后服务人员及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带证上岗,持证验收工程”。

2.5tSGZ6001-20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替代原规则tSGZ6001-200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2.6我国pe焊接培训考核证书体系现状

现在我国焊接人员资质取证情况比较复杂,国有资产中央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对从事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基本能做到人员培训并考核,取得相应的从业资质,其中焊工也是持证上岗,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都能有所保障。但对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体来说,持证上岗规定执行并不彻底。很多用工单位对工人的要求也不是十分严格,找不到那么多有证的师傅,也会使用那些技术还算好的无证焊工。这些无证焊工会操作,但焊接手法并不规范。2006年11月,河南省中原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在监理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怡翠馨园庭院燃气管道工程中发现了问题。对于采用pe80SDR17.6系列的pe管材,相应的管件也应选用相同的级别,但施工单位因把关不严,错误地领用了pe100SDR11系列的热熔管件,焊接人员没有相应专业知识或者意识不够,最终焊接后残余应力导致焊缝产生鼓泡、裂纹现象。事后查明原因,切除该批热熔焊缝,全部采用电容套筒连接,并对施工单位进行了经济处罚。

3提高焊接培训质量的途径

3.1焊工考试机构应完善适应于焊工培训考试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3.2推动焊制管件相关标准的制定,设定可靠的管件使用安全系数。目前,聚乙烯Dn315以上的三通、弯头很多采用由管材切割焊制而成,由于焊制管件上存在多个与轴向不垂直的焊缝,在内压和外荷载作用下,这些焊缝将会受力不均,造成局部应力集中,不利于长期运行。并且在国内外的工程上曾出现过事故。有关试验曾证明实际工程应用中90°弯头的耐压等级应较同级别的管材低一个耐压等级使用,而等径三通则应降两个耐压等级使用。3.3焊接工艺和操作规程的正确有效执行至关重要。

热熔对接连接是pe管道连接最常用方法,一般认为热熔对接适用于Φ63mm以上口径管材或壁厚大于6mm以上管材的连接。对于HDpe、mDpe管道,其熔接时加热板温度一般为210±10℃(pe100级原料为225±10℃)。薄壁管材焊接时温度适当升高,靠温度上限;厚壁管材焊接时温度适当降低,靠温度下限;大风或寒冷天气施工时温度适当升高。焊接过程还要注意用干净的布清除两管端的油污或异物、将加热板表面的灰尘和残留物清除干净等细节,保证焊接工艺和操作规程得到正确有效执行。

在电熔连接方面,仅靠保证对电熔管件输放电压的稳定和焊接时间的准确是不够的,而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如:待焊管材管件端面是否清洁,如存在杂质,最终熔接的效果肯定受到影响;氧化层的刮除,不刮除或是刮除程度不够很可能会引起熔接百分之百的失败;电熔管件与待焊管材或管件的组装是否正确也会影响最终焊接的质量。此外,焊接前电熔管件的贮存条件是否符合标准以及焊接后冷却的过程是否得当等都是影响最终焊接质量的因素。因此焊接工艺和操作规程的正确有效执行至关重要,并且和焊接设备性能的稳定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紧密相关。

3.4焊接培训机构国内、国际的交流合作。

广州市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2013年3月7日下午,与SKZ德国塑料中心胡海博执行总监共同签署了关于非金属材料焊接技术培训的合作框架协议。一方面表明国内非金属焊接培训机构积极推动非金属材料焊接技术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在非金属材料焊接技术培训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深化。合作交流对培训成果和成功经验推广普及,提高我国非金属材料焊接、制造技术质量和水平大有裨益。这种合作交流的方法和经验非常值得在全国各大培训机构推广。

总结

我国pe管道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为使pe管道施工走向正规和良好发展的渠道,各培训机构有义务积极搞好管道施工重要的保障环节pe管道焊接培训,并从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施工工艺、技术规则等使焊接、服务人员全面掌握,开拓思路,增加交流合作,并积累经验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

参考文献

电焊技工培训篇10

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焊接生产实践是一种消耗性实践,必须以钢材作为原料,同时还有焊材的消耗,实习所需费用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有限的经费下培养出合格的高职焊接学生,多数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发展理念相对落后、投入不足。一些高职院校对实践基地的投入少,焊接设备陈旧,采用便宜的钢材和焊材如普通碳钢钢板和钢管或将已经用于练习的钢材重新进行切割,多次利用。同时为了减低成本,增大理论类实习,压缩焊接生产实习,使得焊接技能训练严重受损,达不到高职焊接教学的要求。这也使得焊接专业的社会吸引力不强、学生的认可度较低,学生第一自愿报考的比例偏低。

2.行业企业参与不足[2]。企业既想招到掌握一定技术的操作人员,又不想进行投入,同时学校的实践基地的建设仅依靠上级行主管部门的拨款,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不能与企业对接,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差甚远。传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已基本走样;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微乎其微;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需求。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我院依托区域行业、企业共建优良的教学资源环境,建立以“生产性实训,零距离就业”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职业教育的思想,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了有校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和来自企业的专家共同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他们对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把关。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岗位标准和要求为依据,遵循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集合焊接操作人员、焊接工艺员、焊接生产管理人员等岗位标准融入到课程中,以职业能力作为课程内容的依据,使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岗位要求接轨。

第一学期初期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增强专业认知,开展焊接新技术报告会,焊接安全教育。明晰同学们对焊接技术发展方向的认识,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能够意识到实践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

第一、二学期开展专业认识实训,内容包括钣金实训、机加实训、热加工实训、焊接认识实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现场教学活动。了解钣金、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对铸、锻、热处理有初步的认识,对企业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具体的认识,并初步掌握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及碳弧气刨等初级工具备的操作技能。

第三、四学期安排校内焊接技术专项训练和技能强化实训,并通过焊接中级工的证书考核。实训过程中采用项目化实训,分别针对焊条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等进行为期四周到六周的专业实训,每一种焊接方法又针对不同的焊接位置和坡口形式进行项目化的训练,随后进行多种焊接方法交叉采用的焊接技能强化训练,每一个小组选定不同的焊接结构,进行整个产品的焊接,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指导,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第四学期末举办焊接技能大赛,邀请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的领导和有意向进一步合作的企业领导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学期,组织学生赴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根据学生的意愿,结合企业的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到多个企业实习,保证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焊接操作能力,顺利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同时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紧密结合,毕业设计的题目全部来自与企业的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