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影场景设计分析十篇电影场景设计分析十篇

电影场景设计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2:12

电影场景设计分析篇1

[关键词]电影场景设计艺术分析

1.电影场景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电影的场景设计最早起源于舞台喜剧的布景,戏剧出现的场次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布景作情景烘托。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场景的设计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在电影追求真实性和情感诉求的同时,电影的场景布置可以把观众带入电影本身所表达的世界,这种真实性感受使观众更容易与角色内心产生共鸣。电影是一门空间艺术,讲究立体概念,通常利用空间描绘故事发展。

早期的电影场景设计是以梅里埃为先导,他模仿戏剧开始把电影场景设计提升到一个大众关注的焦点上来。从电影诞生之际就有了电影场景布置这门空间艺术,受到戏剧舞台美术的影响,电影场景设计跟随于舞台美术的特色,经过不断发展,使得电影发展越来越多元化[1]。电影场景的设计是全片总体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影作品的一个重要环节。电影艺术家大卫·格里菲斯说过:“电影在未来将成为世界的新语言,凡观者都能理解。”如今电影作为一种以情感和叙事为主的艺术形式,需要一个和剧情匹配的空间环境,所有的人物情感,故事脉络都建立在这个空间环境之上。电影空间环境是为了迎合剧情而创造的,是现实生活的还原而又高于现实的一种特殊场景。无论什么电影,场景布置都需要涵盖电影的置景,灯光,道具,色彩等元素。电影中的空间场景即使与现实生活无差或差距较小,也能强化视觉感染力。电影场景设计经历了现实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以及后现代主义场景设计风格的变迁,其意义也基本上反映了电影艺术本身在二十世纪以来的规律发展。

2.电影场景设计的艺术性

电影场景设计是由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构成,内部空间主要指室内空间环境,外部空间只要指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风格呈现多元化艺术风格,由于创作者对剧本的阐述方式和表达方法不同,场景设计也在电影中不尽相同。

2.1电影场景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电影场景设计的真实性和镜头拍摄。电影中真实的场景,让观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剧中人物所体验的生活和情感,一部电影之所以让观者感动,离不开场景的渲染,真实的场景让观者与电影产生共鸣,一些观者沉浸在人物的故事里,为剧中人物而喜而忧。电影的真实性要符合实际,不能天马行空,要有年代归宿感和空间真实感。电影场景设计师要尽力去设计符合故事发展背景,符合电影内涵和大众审美的典型场景。

在李安导演的最新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旅行》中,我们看到少年派因为灾祸而漂流在大海中的真实场景,电影中值得一提的是变幻莫测的大海和栩栩如生的生物。少年派漂流到海上,大海不是一成不变的,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平静的大海使观众看的胆战心惊;其次是电影中的奇幻生物,除了第二主角老虎理查德·帕克逼真的形象之外,还有海中那些布满青苔使人叫不出名字的鱼,留给观众的还有星光灿烂的夜空,景色旖旎的海岛等。这些场景都让观众身临其境,惊险的故事不得不为电影拍案叫绝。

2.2电影场景中的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最早起源于法国的文学艺术流派,但其对于影视艺术的影响更为深远。超现实主义是以“超越现实”、“超越理智”的幻觉、梦境为主要创作源泉。超现实主义电影设计风格往往强调无理性真实,不协调或不符合传统形象。这种电影挑战着人们的审美,对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场景布置,需要更多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但这种“不切实际”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胡乱设计,它需要基于现实,让观者思绪游荡于现实和非现实之间。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场景设计具有不可束缚性,一般情况下,把两个毫无关联的空间物体放在同一个地方,才能表达空间所隐藏的内涵。在《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主角骑着摩托去了宋朝,在宋朝岳飞抗金的时出现一个现代社会标志的物品是一个思维上的飞跃,“宋朝”和“摩托”联系在一起,打破了观众的惯性思维,让观者随着剧本和导演一起在天马行空的空间里畅游。

超现实主义的影片《车逝》中,主人公在幻境中坐在一张床上,那床犹如一艘小船,在月光下飘荡,画面中的元素脱离正常存在的时空而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时与空的置换,以建构出超现实空间的意境。

2.3电影场景设计中的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的电影是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形式,现代主义风格的电影场景需要有象征意义。现代主义的电影场景设计是一种对客观对象进行变形,抽象和夸张,打破传统的再现故事发生场景,而以一种视觉冲击力大,浓墨重彩,明暗对比强烈的手段创造出一种神秘而纯粹的精神世界[2]。现代主义的场景设计注重抽象化真实,立体而抽象的视觉效果驱使观众继续往下看而不觉得乏味。

保罗·安德森导演拍摄的电影《生化危机》讲诉了一个被病毒感染而变形扭曲的社会,主角艾力斯被安布雷拉公司无限克隆,和安布雷拉公司展开一系列斗争与反抗的故事。剧中的场景涉及宇宙,从未有人见过的病毒和克隆技术,如此大跨度的场景使得观众内心期待,使得生化系列电影风靡全球。

3.电影场景设计的重要性

场景作为电影中三大构成要素之一,是电影创作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一个好的剧本需要有强大的场景设计做支撑。电影场景能对剧中人物情绪做一个烘托,突出电影主旨,表达人物情绪和增加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电影场景对电影的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和情感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电影场景设计是电影的重要表现,一个良好的场景设计能达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场景的创建运用空间组合的方式构成艺术形象,为电影提供表现空间,凸显电影的时空感。

结语

场景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具摆设,生活的仿制,自然环境的模拟,场景设计需要符合剧本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整部电影具有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岩东.论影视动画中的场景设计[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45-46

[2]韩新顺.场景设计中的空间表现在动画影视中的重要性[J].电影文学,2011(20):73.

电影场景设计分析篇2

[关键词]电影;美术;审美形态

《英雄》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无论是票房还是艺术评价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尤其是电影中极其唯美的画面,令所有的观众陶醉不已。一个优秀的导演会在电影中运用恰当的美术手法,为电影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从变异式、拼凑式、虚拟式、舞台式等几种不同的电影表现方式,来分析电影美术的审美形态。

一、拼凑式中审美形态的分析

波普式的美术风格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形成的一种艺术形态,包含着很多种艺术因素,有趣味的,有时尚的,有通俗的,在嘲讽中表现美学。它使高雅和低俗变得模糊不清。

周星驰的电影《功夫》是一部叫好又卖座的电影。电影中参考了美国好莱坞的很多经典电影,香港本土电影的有机结合,掺杂了日本游戏漫画的艺术元素,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艺术作品。

《三峡好人》近年来是比较成功的文艺片,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拿下最佳影片奖。电影中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现实社会中国很多场景,电影中三峡中的纪念塔尾楼的飞走和神秘飞行物的出现,充分展现了导演对表现观念的随意性。导演对于叙事和画面的展现在处理的方式上完全处于天马行空的感觉。在创作中不遵循常规的创作方式,完全由自己的想象随意来表现生活的本质,把现实和想象相结合相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带有趣味和戏谑的美学模式,使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视觉享受。

《佛里达》这部电影中,导演只是随意将各种场景拼接在一起,把静态的场景和动态的场景相结合在一起,定格成电影画面,构造成了一种拼凑式的电影模式。同时在这部电影中,里面会出现很多静态的图片,还有很多流行的元素在电影里,充分展示了导演的随意性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电影美术设计的开放包容,是当下电影人需要学习的美术技巧。这样的美术设计包含现实的、虚幻的、现代的、古代的等一切都可以融入电影创作中的,不断地增强人们的视觉效果。

二、舞台式中审美形态的分析

现在的电影发展已经超越了过去的表现方式,从过去的小场景,到现在发展到大空间的室外取景拍摄。电影的拍摄方式从过去的小棚子的取景拍摄,到现在的大场景、大空间的随意取材,美轮美奂的背景,现在又要回归到最初的简约拍摄场景,成为一种简约的符号。是美术设计不断上升的规律。舞台式的多种美术表现方式对于现在电影的发展具有个性化的重要意义,使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有了相应的改变。

电影《狗镇》的拍摄场景创造了极端另类的舞台形式,让所有的观众感到惊讶,为之震撼。场景造型的设计极为独特,因此展示给观众的画面效果极为震撼。在影片里,小镇居民的想象力非常独特,以画在地上的平面图的白线表示房屋与墙,布景也较为简单独特,颇具舞台式的特点。这种表现方式在以前的电影拍摄上并不多见,通过这样的一个拍摄手法,充分展现了狗镇居民的虚伪性和残忍性。舞台式的简约场景很清晰揭示了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改变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环境场景,非常的纯净,清新,其中的美学原理的运用也让人极为惊叹。极大程度表现了简约的美感,实现了电影美术艺术品位的升级,体现出了对传统的回归和现代的颠覆。

获得西班牙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哥雅》,化妆,色彩,都是一种颠覆和创新。被电影和喜剧融合在一起,通过黑白的简单色调象征回忆真实的通道,墙壁反映了时空的转化。电影同时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时空场景,通过舞台的纱布巧妙连接在一起,通过不断变换的色调来烘托气氛,实现空间的不断转化,体现了美学的特性,通过电影实现喜剧的转化。

这种简约舞台式的美术手法,在电影的拍摄中,把现代电影在室外大空间取景的方式重新转移到舞台上来。把戏剧舞台的造型方式和手法移植到电影,使舞台造型艺术手法和电影艺术手法相融合,是源于把戏剧作为电影的一种文化传统,戏剧的表意是电影精神结构中摆脱不掉的历史情结,一种埋藏在叙事艺术精神深层的原型图式,推行戏剧场景转换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三、变异式中审美形态的分析

解构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主要应用在文学和哲学批评领域内的,之后美术设计界重把解构主义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把另类的艺术手法转化为新的造型创作欲望融入影片的叙事和主题中,更多地传达出一种变异的美学艺术。它以全新的叛逆的形式展现了什么是美的艺术形态,是全新的艺术方式,能够达到最大限度展现美术的设计性。

《圣诗复仇》这部电影是变异式的代表,是根据莎士比亚的作品《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而改编成的电影,在美术手法上运用了加空间的构思手法,古代与现代相结合,古代的服装道具与现代的服装场景有机融合。既有现代的桌球,大型游戏机,可口可乐,麦克风,也有古代的宫殿,这样的全新的尝试和创作是对残虐的重新解释。《圣诗复仇》的美术手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加以重组。将叙述故事和造型元素相结合,重新诠释了人性的复仇和弱点。这部电影中应用的美术设计打破了固定的限制,为原著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让精髓得到了升华,赋予影片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体验,打破了艺术创作原有的局限。影片造型把一种不和谐不统一的张力完全释放出来,表现出一种更有弹性的造型的时空组织形式,全新的美术变异手法赋予电影无限的活力,也使这部电影成为当代史上电影美术设计里程碑式的一部艺术作品。

2004年泰国电影《暹罗复兴》是一部充分应用美术设计的大型商业片,电影表现了一个在新时期的女子获得了特异功能,时空穿梭返回一百多年前的时期和贵族相爱及展开一段反殖民反侵略的历史。在影片里,女主人公所游走的两个时代有些空间造型却在同一个电影场景中出现,在人物通过电话聊天的过程中,路过的厨房与居室就与古代暹罗的集市场景相一致,她在同一个景物中,境外的真人所穿的是现代的服装,但是被镜子映射出来的却是古代暹罗的装扮,造型的不同使我们产生了时空的错觉。从解构主义来讲,虚空不在场的概念显得特别重要,它是能实现自由变构、形式实现转化生成的重要前提。

相似的艺术手法在英美拍摄的影片《诺丁山》中也使用过,讲述的是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剧中有男主人公威尔独自走在波多贝罗大街上,同时播放的背景音乐是一段优美慵懒的旋律,男主人公走过了一条阳光普照、绵绵细雨、雪花飘舞的将四季融为一体的情景,这样唯美的艺术画面,展现了一年中不同的四个季节,很有创新意识,现在的很多mV中都应用这样的艺术手法。

解构主义不断追求无限性,改变了理性现实之间的感觉,不同于传统的剧作题材,其根本动机是源于一种打破秩序和惯性、挑战平庸、建构自由和个性的另类美学。其把传统的造型方式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诠释出来,不受原来的思想和形式的拘束,体现了一种展现个人品质的银幕方式。被称作是后现代主义之父的里欧塔说过,创造起源于分歧,异构是产生分歧的最有效的方法。

四、虚拟式中审美形态的分析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为电影美术设计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方式,数字虚拟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美术方式有着很大的优势,在过去电影的场景构造上要花很大的精力,比如说构造个古代的画面,这就可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出场景,而且更加浪费时间,一部好的电影需要巨大的财力保证,等到拍出来的时候可能都几年过去了。而数字高科技的发展,通过电脑特技可构造出所需要的一切场景,比如《金刚》的拍摄,电影里面涉及大量的原始森林的场景,金刚和霸王龙的打斗场景放在几十年前是根本拍摄不出来的,但是现在却很容易。这就是数字科技的先进性。

数字技术的运用在现在的电影运用中的手法越来越灵活,通过麦喷、模型、合成等数字手段使美术设计手法脱离了传统单一方法,使得造型更加生动,增强了视觉感和画面感。

美国好莱坞是世界的电影中心,也是数字美术技术运用的最成熟的。很多的好莱坞商业大片都拥有成功的美术特效,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比如《泰坦尼克号》《金刚》《指环王三部曲》等一系列影片充分展现了数字美术技术多年来的发展,使电影的美术效果表现得非常逼真。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方式,使一切想象得到的画面场景都可以在电影中呈现出来,所以使电影的拍摄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现在的电影大片,无不应用数字化的美术特效,可以说,不管你需要什么样的场景,数字美术技术都可以很好做到。在电影的艺术表现上、主题的升华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潘神的迷宫》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了许多的特技手法以此来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打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甚至超越现实的魔幻般的童话世界,在影片中,大部分的场景设计与人物造型都比较特别,脱离自然,尤其是迷宫的造型,极其独特,其中的那个圆环形的阶梯以及圆形的入口都是通过建模而形成的,在建模的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是三维软件,这样最终显现出来的圆弧线条别具特色,美感性十足,并且上面覆盖着泥土材质,灰咖色的设计给地下洞穴增添了许多的美感,并且人们在观看欣赏时也完全看不出特效的存在。并且片中奇幻王国大厅装饰的色彩也独具匠心,片中就连女孩子所住的简陋房屋的窗户与墙壁也都是应用建模来进行渲染,极其优美;精灵、螳螂魔鬼以及人参娃娃的造型都使人们眼前一亮,造型极具特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数字科技展现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属于未来或是根本不存在的世界,这是对于现实的一种超越,对于美学的一种追求,它丰富了传统的电影画面的表现手法,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是美术手法与电影的完美结合,它证实了人类的无限想象空间,是对于电影美术手法的不断创新。

五、结语

美是指当事物进行巧妙组合后给予人们一种主观上的享受,这种特殊的感觉不同于对其他事物所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普通的焦虑或者反感,它要区别于这些感受,甚至高于这些感受。虽然它们较为独特,但是仍然以人为主体,只是所赋予的深度比广义上“感受”更为深刻。当面对电影、审美形态与艺术,思考也逐渐变得深远和有价值。分析电影美术的审美形态,找到电影在审美价值中的源泉,这样我们就可以更为深刻地懂得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同的原因,正是这种原因,才使得电影深受人们喜爱,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魏蒙.当代电影美术设计及其审美形态[J].美术,2011(05).

[2]王丽君.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及其审美形态[J].科教文汇,2012(04).

[3]刘克效.当代电影美术艺术的思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11).

电影场景设计分析篇3

关键词:美术设计赏析电影

《花样年华》是王家卫于1999年拍摄的电影,王家卫通过松散的叙事手法给电影美术带来了丰富的发展空间。《花样年华》的故事背景为上世纪60年代,通过讲述既波澜不惊又与众不同的婚外恋,重点体现了人物的复杂情感,主人公从猜忌到吸引到无法自拔最后分离的情感经历过程,表现出了自身所处环境和背景下浓浓的感说还羞,欲罢不能的矛盾与情绪。整部电影格调忧伤,节奏缓慢、旋律优美,导演通过封闭狭窄的空间以及艳丽浮华的设计,将简单的事件以美好的方式展现出来。美术设计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从电影的场景设计和分析来看,导演所选择的场景仅有几处,然而都很贴合剧情的要求,带着铁窗的场景在主人公第一次见面后常常出现在影片中,作为二人情感表达的场景,通过路灯诉说着感情。电影中常出现空无一人的路灯,无言述说着主人公不同的感情问题。有时路灯在低沉的音乐声中随着女主人公下半身优美的线条一起晃过,有时又稍作停留,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经过细致的分析,可将场景围绕着主人公活动根据私密程度进行划分。街道属于半私密空间,虽然在电影中只出现了两个人,但仍有其他人的存在;餐厅也是半私密空间,但在电影中,餐厅被作为私密空间处理。而被认定为私密性较强的出租屋,影片中的第一个镜头就出现了,然而电影中并未对屋子有细节代,虽然是室内,但这是一个开放空间。

电影的剪辑以及美术指导,例如灯光和光影的设置成为了该部电影的突出特点。平缓,幽雅,模糊,交错,60年代小巷的雨夜,昏暗的灯光,加上悠扬的音乐以及交错的暧昧眼神,令观众回味无穷。艺术形式的设计和发展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形式,营造了电影中的良好情境,从而能以良好的电影美术设计形式将观众带入电影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导演在对观众了解基础之上,针对特定的群体设计出了符合该群体的影视作品。电影剧情具有游离性,从而美术以及剪辑成为了电影构成的主要要素。通过美术设计要素以及电影的剪辑创造出了电影中的特殊情调,导演通过利用自身能够控制的较好的因素,例如表演、美术和剪辑等要素完成作品,而不是去控制无法掌握的元素。电影情节看似散漫实际精心策划,通过特定的情境给演员提供了相对自由的表演环境,而不是通过大段的台词对人物情感进行表现。从整体上看整部影片,并没有复杂而华丽的剧情,然而却给观众的心理留下了缠绵而压抑的情感纠葛印象。主人公虽处于同一世界,然而只能将自身情感锁在内心深处。由于世俗的偏见、封建的思想的束缚留下苦苦的挣扎和犹豫。

电影中通过抒情性的表现,强调了情感和氛围。而相比之下,《2046》虽具有精美的画面和服装,但似乎过于个人化。其所营造的情境与观众的观看习惯相差较大,任务角色在不知不觉中越走越窄,甚至已经到了空壳的境地,相对较多的大场面跟切换,破坏掉了原先的“室内剧”感觉,电影的美术设计与摄影相类似,通过一个镜头营造了一个世界,是艺术的表达形式。但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发展观,比如对剧本的理解以及导演意图的了解,从而以艺术的表达形式实现电影的最大发挥。

电影是一门看似宽泛自由,但仍具有严密的科学,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艺术的表达形式,电影的宽泛自由,是由于只要对电影的有益的,无论何种形式的手法都能得到有效应用;电影的科学严密,是由于电影中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的应用都应严密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作品,形成完整的艺术表达形式。并且其表现形式能使观众对创造人员的意图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电影的美术设计关注电影中整体细节的设计和相应情境的整合力,其表现形式应是完整的。由于电影的混杂相容性,致使电影的美术成为了电影中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但在另一方面而言,不同的电影要素的结合所要达到的效果也不同。电影的美术设计,并不是仅仅说明所有的电影都应“美”,而应在剧情发展的需要基础上,对通过不同的美术设计风格、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构成要素以及不同的比重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江.从美术设计的角度赏析电影[J].电影评介,2010,(01).

[2]徐成杰.当代电影美术设计――以《集结号》为例[J].电影文学,2008,(09).

电影场景设计分析篇4

[关键词]数字摄影;立体配对片;正射影像;线路勘测

[中图分类号]p231.5[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压电力线路设计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规划一条两个变压站之间最优的输送线路。按照相关设计规程,设计一条优化的线路必须基于线路跨区内的地貌、地物和地质情况的平断面图和勘测数据,传统的方法要实现这点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山区,工作量大、工期较长、工作效率低下。

数据遥感图像是地表的直接反应,具有数据现势性强和信息直观的特点,其信息可以反映地貌特征,为形成现势性好的地形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源。利用高分辨率数字航测影像进行线路设计能够提高线路设计效率和质量。在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地形变化相对缓慢,利用已有的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建立平断面模型,进行通视性分析、弧垂分析以及受力分析,则可以大大减少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摄影测量基于三维可视化设计平台建设而成,其工作原理为以立体配对片为基础,建立三维立体模型,立体配对片的生成原理是将Dem转化为视差值,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1线路勘测设计的三维系统

适普公司在基于以上原理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架空输电线路优化选线设计与平断面量测软件VirtuoZoeLe》。该软件针对电力设计的软件作业流程,从空三引入开始,到数据处理模块,生成大场景模型,立体模型选线,平断面排位及联机,专题出图成果输出。该流程贯穿整个电力设计作业过程。以立体配对片为基础,拼接整个区域的三维模型连续立体影像,实现了真正的“所见即所得”。在选取架空送电线路时,特别是山区线路,从整体上进行选择和优化提供了方便。

2主要功能介绍

2.1创建模型:可以引入aat空三成果文件生成Ste模型;也可以引入海拉瓦空三成果文件生成Ste模型;利用Ste模型生成核线影像;核线匹配。

2.2数据处理:通过对VirtuoZo测区数据的恢复,可以快速建立工程,从对全测区模型进行批处理,经影像匹配和生成Dem步骤,可以快速生成Dem,并可全自动拼接Dem,使之生成大条带Dem;根据空三成果生成Dom,可进行正射影像的无缝镶嵌;生成Ste模型的核线;自动根据范围拼接Dom模型,生成大场景Dom模型。

2.3创建大场景:根据航带上的Ste模型生成mSt模型;根据大场景的Dom和Dem生成VSt模型。

2.4选线量测:能在立体场景中设计电力线路,并采集相关的地物地貌信息,以及线路的中心线、左右边线、风偏线的断面线,记录在矢量文件中。能将电力设计线路和调绘数据已文本的形式导出;能真实、准确的反映采集的地物地貌信息,线路中心线,左右边线等断面信息。并在平面部分反映各个杆塔的累距,挡距等信息;能根据弧垂,呼高,塔形等信息实现塔位的添加、删除、修改塔位、修改塔属性等操作;能将平断面信息导出成DXF、DwG、map、oRG等多种其他平断面编辑软件文件。

2.5联机测图:tL联机,实现与tL软件的实时联机,实时采集平断面信息;道亨联机,实现与道亨软件的实时联机,实时采集平断面信息。

2.6专题出图:能够将建立的三维模型按照范围需求生成带有等高线、带有整饰信息的航带图、正射影像图。对于斜飞的航带,程序要支持对Dom进行旋转成东西向后再整式出图,出图时将正射影像进行旋转,减少白边,正南正北的公里格网线变倾斜。

2.7三维漫游:利用正射影像和Dem数据创建三维场景,实现三维场景中自由漫游和沿选线成果飞行。

3工程应用实践

我们选取了河北承德沟里-汤道河项目送电线路与传统的作业模式进行比较。

3.1平断面测量

沟里-汤道河送电线路项目全长35km,均为山地。设计方2012年3月开始选线,采用传统测量方式。进行了控制点布设,带状图测绘,初选中线断面测量,塔位设计工作,在道亨环境下完成。历时一年时间。由于随着季节的变化,植被遮挡严重,仍不能最终确定最终的塔位设计工作,所以采用架空输电线路优化选线系统对其进行验证。

我们采用2010年数字航空摄影资料,通过VirtuoZo测区数据的恢复,快速建立工程。在三维模型下初选线路,避开建筑物、矿区等与公路、河流的跨越角度等,设定初选中线,制作沿中线两侧各100米(1∶2000)正射影像图。以上工作4小时完成。

为了保证地形图的现势性,对制作沿中线两侧各100米范围到实地进行调绘,调绘的内容包括:道路、河流、建筑物构筑物、已有电力设施及其属性、跨越高度、植被的范围种类高度、矿产范围及种类等。两人,三天完成。

在外业调绘的基础上,在本系统内直接测量中心断面和边线断面的采集,房屋、交叉跨越电力线、通信线以及危险点的量测、平面数据的量测,并对量测结果进行编辑修改、房屋面积和交叉跨越的统计,4小时完成,测图效率极高。

我们针对原传统方式成图和在本系统成图的同名点进行精度统计,其中误差为±0.12米,满足需要。

3.2电力线路选线设计

电力线路选线设计提供了对输电线路的初选功能。利用系统集成的各种功能,设计人员能够很方便地在三维场景中进行线路绘制、杆塔排位、输入杆塔属性信息等操作。

系统实现塔基断面图的自动绘制,便于设计人员及时查看点位设计的可行性,节约户外勘察的时间和成本。在选线完成后,导入电力线路数据到系统的塔基断面图模块,可以批量生成塔基断面图,以备存档备查。

弧垂分析:根据杆塔之间中间点线路下垂的高度进行模拟分析。弧垂分析功能大大减少了野外勘测的工作量。以上工作1小时完成。

3.3三维模型自动生成

根据各个杆塔的位置信息,可实时生成杆(塔)三维模型及电力线路模型。设计人员可以进行电力线三维漫游,可360°查看塔位,可全景查看设计好的电力线路情况,还可以实时调整塔位的转向和杆塔类型,而且三维模型漫游可录制为可播放影像,但在道亨软件设计的塔位不能转入,能输出.oRG格式数据,但不能读取。

4结论

通过上述作业模式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架空输电线路优化选线设计与平断面量测软件VirtuoZoeLe》生成整个区域的立体配对片,然后在立体影像中选择路径并进行线路设计,比传统的方式更直观、方便、快捷、高效率,使用自动采集断面功能和手工采集平面数据能及时提供线路平断面资料和沿线交叉跨越成果、房屋统计等资料,线路设计人员可以尽快确定路径,提高工作效率。

该系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电力勘测设计广泛应用的道亨数据不能实现共享和塔位设计转入,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查燕萍,张华平.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现状与趋势初探[m].国土资源遥感,2009.

[2]郑小梅,邓小军.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的城市三维仿真模型的建设[m].科技资讯,2010.

电影场景设计分析篇5

[关键词]美术设计;电影创作;影响

从某种程度而言,电影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艺术体系,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内容,具体有音乐、美术、场景、摄影、美术等众多艺术门类。其中电影美术设计工作在展现故事情节以及塑造人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设计者必须根据影片的具体时间和空间进行电影美术设计。电影美术师应当深入了解一部电影的基本特性,充分结合电影的具体实际并发挥自己的美术修养以及美术水平,从而更好地进行电影内外景的加工设计;结合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对电影中的人物服装和造型进行合理设计。对于一部电影而言,高质量的电影美术设计是非常关键的,这就要求在电影的场景设计、画面的唯美以及一些意义比较特殊的人物造型、光影以及色彩元素方面应完美融合起来,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一部电影的美术设计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美术师的设计理念是否先进,设计技术是否高超,对于各种设计元素的运用是否恰到好处。

一、电影美术设计的主要元素

(一)环境元素

电影美术中的环境元素指的是电影的场景、光影、色彩、时间以及声音等。其中场景元素主要人物、景色以及事物等几个方面,一部完整的电影主要是由这些不同信息的镜头以及场景所构成。色彩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得电影的人物及场景完美融合,对于电影塑造人物性格、传递人物感情十分有利。电影的镜头和场景必须借助光来完成,一部电影中无论是空间与环境的描述、气氛的渲染,还是人物性格的刻画等方面都离不开光的运用。而从电影美术设计层面而言,声音在交代故事情节以及体现人物交流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借助声音的作用还能更好塑造空间,进一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声音元素的合理运用能够拓宽观众的思维,使得电影所要传递的信息更加通畅,甚至能够发挥震撼人心的作用。在一部电影中,时间不同所运用的场景也各不相同,日出日落反映的是早晚时间不同,人物穿衣厚度以及树叶颜色不同也体现出季节的不同等。随着电影拍摄技术的进步,许多电影大量运用远、近景镜头,以此向观众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这种远景镜头的运用大大提升空间场景表现力,是电影美术设计史的重大突破。

(二)人物元素

对于一部电影而言,人物元素指的是主要人物及其有关动作、思想、感情等因素。人物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早期电影创作时,美术设计的理念主要是通过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表现电影主题。比如早期卓别林的电影中,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电影时间短,场景布置也十分简陋。仅仅通过人物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表演。很多时候电影中的人物感情需要一些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的服装以及化妆不仅能够体现出电影的时间、空间、民族以及故事情节,此外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物内心活动与特定的人生阶段等信息。由于人物形象塑造在电影成败中的关键作用,所以人物元素无疑成为电影美术设计中基本组成部分。

(三)思想元素

思想元素是电影美术设计中的一种抽象的元素,具有无形、内在的特点。具体来说,思想元素包括了人物与环境表达来了解思想境界或意境等。比如某些电影主旨在于宣传佛教思想,那么慈悲为怀的思想主导了故事的发展或成为电影人物的结局。通常电影中人物在经历了起起伏伏以及种种磨难之后,他们的人生境界得到极大提升。事实上,思想元素是隐藏在电影内部的元素,这种元素也是电影美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电影美术设计元素对电影的创作产生的影响

(一)场景设计

电影场景设计构成了一部电影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一部叙事完整的电影都是通过附带有主体活动形象的特定场景以精心组织的顺序连接而成的。从定义分析,所谓电影场景是指电影演员在进行表演时身处的活动环境。由于不同的电影导演的意图和编剧在创作理念上的差异,演员表演时的场景设计会有非常大的不同。由于电影场景具有交代时代特征、文化背景、人物形象等重要功能,因此在一部高水准的电影中场景设计的要求也十分严格。第一,电影的场景设计应充分结合电影所需要反映的时代,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限制。尤其那些古代剧以及未来剧等非时代剧中对于电影场景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求演员服装以及造型与时代相吻合之外,对于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必须与时代相吻合。比如汉朝的长裙、长袍与清朝的旗装不能混淆。这种要求大大增加了电影拍摄的难度。如果没有固定的影视基地的话,就必须实地取景,而不能有现代化的东西出现,避免镜头穿帮。第二,电影场景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到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因为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以及风景特色各不相同,并且不同的风景所形成的文化、风俗等也大相径庭,比如电影《新龙门客栈》表现的就是在西北大漠,反映了北方民族的热情豪放的特点,而电影《剑雨》讲述的是江南小镇的故事,反映南方民族的含蓄内敛的特点。第三,电影场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故事情节的需要。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角色所处的命运不同都需要有不同的场景来体现。在电影场景设计过程中,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周到,只要有一个因素考虑不周的话,影片的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人物造型设计

电影主要是通过人物将电影故事以及感情表达出来,因此人物造型设计是电影美术设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电影人物造型的设计通常可以分成个体和群体两种。

首先,电影人物的化妆以及服装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及其性格特征。人物的年龄、性格以及身份特征都是电影人物的化妆、服装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在电影人物造型过程中,服装能充分体现剧中人物的特点。比如,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中,苏丽珍这个人物造型都是其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她所穿着的旗袍裹得严严实实,连脖子都被包裹起来,就连转头和低头都变得很困难,这样的服装设计体现了这个人物高傲的内心。而周慕云却始终穿着一丝不苟的西装并梳着油光水滑的大背头。这些不同的造型都充分反映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其次,电影中人物的服装设计、动作举止和面部表情都深深印有时代的烙印,同时带有空间地域上的特征,比如民族风格和文化特征。在人们的印象中,汉朝时期的人物儒雅,唐朝时期的人物豪放热情,宋朝与清朝的人物则比较迂腐。此外,电影《红河谷》中的藏族人民,电影《红高粱》中的山东大汉,电影《黄土高原》中的山西农民,等等;对于这些电影中的人物外形、行为以及性格等的设计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现电影的主题。第三,电影人物造型设计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比如电影《剑雨》中的细雨,作为一个杀手时,其外形设计成一身黑衣以及冷酷的表情,充分体现其作为一个杀手的冷酷无情;而她变成张阿生的老婆之后,过上一种简单、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她的服装就变成了明快鲜艳的类型,脸上也不时洋溢出幸福的表情。

(三)光影与色彩设计

首先,主观色彩对于电影创作十分重要。从人的生理角度而言,眼睛的视网膜能够吸收可见光,并在一瞬间将视神经的视觉信息传递到人的大脑,从而产生物体的光色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室外的客观条件无法满足画面的要求,就需要发挥主观色彩意识的作用,创作者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色彩知识加上平时生活过程中的积累,对画面进行有效重组,将画面处理得更加完美。同时还需要对色调、光源的明暗加以处理,更好地凸显画面的主题,画面整体更加生动活泼,并且使得画面的视觉中心所达到的艺术效果能够产生一种美感享受。对于电影这个比较独特的艺术而言,从写生到创作,设计者的主观色彩意念时刻都影响着电影的创作。总而言之,充分结合光照环境对于画面效果的影响,并对自然界五彩缤纷的色彩现象及景物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掌握光源以及色彩的变幻规律,将创作者的主观色彩意识更好地融入电影创作中去,从而产生更加完美的画面效果。其次,在电影艺术创作中如何运用色彩也是一门学问。任何一幅美术设计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基调,任何一个音乐作品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主题的主旋律和节奏,这些都是创作者的创作理念的充分体现。同样的道理,任何一部电影作品同样有自己的主色调以及色彩基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那些优秀影片,对色彩基调运用都非常到位,因为色彩基调是一部电影形成风格与类型、时代感的前提与基础。把握电影色彩的整体关系,必须使得整部电影的色彩基调能够协调统一。同时还需要产生对比,在对比中奠定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此外,必须注重一部电影色彩中的整体运动,并在整体运动中形成统一与对比兼备的整体色彩关系。要做到这些要求在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合理运用色彩,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点:其一,准确把握色彩整体与局部相互之间的关系,注重电影色彩运用效果,比如可以尝试从空间环境色彩的角度调整色彩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局部色彩为电影整体色彩服务。其二,努力创造出电影的人物造型与空间环境色彩之间的辨证、统一、对比、矛盾的微妙关系。其三,电影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需要运用色彩呈现出来。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在电影创作中合理运用色彩,从而创作出更多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电影作品来。

三、结语

众所周知,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电影的画面效果,而体现电影的画面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就是视觉以及色彩效果。观众之所以被电影的故事情节所深深打动,并非电影中的人物说了什么,主要是画面、声音以及视觉效力是否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伴随电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影美术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了。尤其是在当前艺术多元化的时代,电影艺术也不可能再局限于以往单一的视觉表达形式,而是要发展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多时空交叉的全新的艺术形式,因此,电影美术设计也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综上所述,一部电影作品要想获得观众的青睐,就必须进一步提升电影的视觉感召力,而要想提高电影的视觉感召力就必须强化电影的表现内涵以及电影美术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不仅需要精心策划与完美制作,同时更需要融入更多高质量的美术设计元素。

[参考文献]

[1]龚文.电影美术设计观念的演进[J].设计艺术,2003(02).

[2][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53.

[3]吴鹏.电影美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刍议[J].电影文学,2011(20).

电影场景设计分析篇6

关键字:美术电影《夜宴》电影美术

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美术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美术虽然和人类的其他活动形态很不一样,但是从本质上说,同样是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一种手段。它是艺术家在一定美学思想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所表达的理想和意志的形象反映。一部电影没有美术效果是枯燥的,真是因为美术效果在电影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才使得电影更具色彩,更具吸引力。

一、美术的各种属性和特征

1、美术是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现象。

2、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

3、美术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视觉形象的“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一般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种类,它通称美术,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刻镂的手段如绘画通过描画彩绘的手段,雕塑通过塑造,工艺美术通过镂、蚀、切、削的手段等,建筑艺术通过间架营造的手段。

4、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从美术的社会功能来分,这几大类可以归并为纯艺术(或称观赏性艺术)和实用艺术两大类。绘画和雕塑一般属于纯艺术范围,因为它们主要是满足人类观赏或者说是审美的需要。工艺美术、建筑属于实用艺术的范围,因为它们首先是满足人类某些方面实用的需要。绘画是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度空间(即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

二、电影美术

1.电影美术的作用

电影美术是专门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美术创作。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所以,电影美术师应在电影导演的总体构思下,与摄影、演员等共同合作完成影片的造型表现。设计和制作出有时代、地方特色,有生活气息、有性格特征的景、物和人,以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电影美术创作的内容和要求

电影美术师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最先把文学剧本中关于环境、人物形象、服装效果等文学描写转化为具体形象。美术师对影片的整体造型意图包括景物造型和人物造型两个主要方面。电影美术师简称“美工”,他们要负责电影的布景、服装道具的设计以及外景选择等。

首先谈布景。布景是电影造型的重要手段。它提供剧中人物的活动环境。电影布景制作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影片的造型质量。外景是电影内景的外延和补充。也是电影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电影已愈来愈多地利用外景拍摄,以追求较强的纪实性和表现力。外景地应相对集中,缩短摄制周期。

再谈化装和服装。这是电影美术中又一重要任务。从艺术角度来说,化妆师会十分注意对色彩的运用。色彩在化妆中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另外,人物的化妆要与服装保持和谐统一,和剧中人物的身份特征相吻合,太大的反差和不和谐的调子马上会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不舒服。电影中服装是专为角色服务的,是人物造型的重要手段。它体现人的年龄、身份、性格等,并显示时代、民族、地域等特点。它往往和影片的题材有很大关系。

三、电影美术指导的分析

1.工作性质

(1)理论上,美术指导应负责制作中任何与电影美感及美学有关的范畴;但实际上,美术指导的职务范围会因应决策单位包抬投资者,监制或导演不同的要求及外在的市场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2)(场面调度:mise-en-scene)

a.道具:因应不同电影剧本的要求,设计相关的道具,亲自或联络有关方面人员进行制作及选购。

b.布景:因应不同故事背景以及个别特殊场景,设计室内或室外的布景,以配合美学上的要求。

c.灯光:设计色调和灯光的协调,以增强个别场面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d.摄影:摄影机角度的调校以及摄影机的运动,以配合不同场景的视觉效果,及计算不同场境镜头的接连及流畅度的美感。

e.角色及服装设计:包括服制,发型及化妆.因应不同的故事背景设计人物故事角色造型。

f.电脑特技:设计超现实的场景及实际技术所达不到的效果.。

g.资料搜集:搜集一切和该电影有关的美术素材及参考其他相关的创作。

2.工作流程

(1)接获工作后,先审阅读有关剧本,了解故事的大纲及制作上相关的要求,作粗略的构思及预备。

(2)与监制,导演及相关的制作单位(包括演员)开会,主要听取决策单位。如导演和监制的要求,了解制作的性质,预算和限制及本身的职责范围(因不同的制作对美术指导会有不同的要求),并与其他单位作初步意见上的交流,取得初步的共识。

(3)了解制作条件及决策单位的要求后,开始进行实质的构思,并为相关构思进行资料搜集.过程中,当然要与相关单位进行紧密联系,以免与其他单位的工作重叠或与他们的构思或要求有所出入,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4)将构思及相关的资料结集成草稿,作出预算案。

(5)经详细审核后,落实草稿,成正稿(然日后仍有改动的可能)。

(6)正稿落实后,与相关的单位如美术助理,场景,发型,化妆和导具等有关方面开会.因应落实的构思向他们提出要求并通知其为相关的项同作准备,亦可向他们徵询意见。

(7)在拍摄前(以个别拍摄场次和日期作计算单位,而非指整个制作),相关单位就美术指导落实的构思进行制作,美术指导则主要作监督之职,并跟进相关制作的进度。

(8)拍摄期间,美术指导往往须要在现场监督及跟进;并为制作单位临时的要求或现场即时的变故作出相关的应变。

(9)拍摄完成后,美术指导或须参与电影的后期制作,特别是动画及特别效果的加工。

四、电影《夜宴》的美术效果分析

《夜宴》这部电影以“黑暗”的色彩基调,对比度强烈的色彩为影片中的主色彩,黑衣黑夹的武士,赭色袍子的将军和酱色裙呗的宫女成为影片中最主题的色彩。用叶锦添的话说就是“色彩是性感的”。正是这种黑暗的色调,《夜宴》中贯穿始终的是抑郁色调,《夜宴》以冷色映射人物的抑郁,给影片造成了一种压抑的视觉,目的是强调影片的悲剧性与历史化、悲剧化的大氛围,以此表现宫廷争斗的黑暗。

《夜宴》彩绘的特点

1.这一次做的是全身的彩绘,一般人体彩绘都是以模特身上的某些部位作为绘制范围,其他部分会配合一些基本的化妆或是适当的衣物,而这次是要把模特的全身都变成我的画布,甚至会细致到模特的每根手指和脚趾(微笑),这样的选择可以最大限度的让人体的美和彩妆产品完美的结合起来,而且用整个人体作载体,你的作品会随着模特的一举一动变成“活的”——有灵性的,让人看上去整体是一件艺术品;

2.这跟以前的一些作品,比如今年刚刚为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中国文化月做的装置艺术是不同的——那是要用艺术的形式表现艺术。

3.就是男性人体“性感”的美。根据模特身上不同部位的肌肉的特点特别设计它们的颜色和图案。把传统京剧很严肃的地方变得有点“性感”,男性同样可以用健壮的肌肉和健美的体态,来表现出一种力量的“性感”。

《夜宴》中人物角色的美术特色

在《夜宴》章子怡扮演婉后,既是太子的继母也是太子的情人。章子怡在片中的服饰色彩单纯,要么全红要么全黑,最多也不超过两种颜色。即便是展现婉后沐浴的剧照也由红色花瓣布满画面,色调很纯粹。

黄晓明饰演太尉之子,为了从视觉上表现其从年少气盛到深怀城府的变化,造型师特别为黄晓明的后期造型增加了浓密的胡子设计,使他显得更成熟稳重,有谋略。而说到片中这个武夫的形象,黄晓明所穿着的服装也是设计最精致的,其中一件盔甲肩胛两侧都绣有国画,刺有书法,盔甲的背部可以插刀,整套装备由十余个部分组成。

葛优扮演的这个角色——老谋深算的厉帝,在剧中引发了所有事件。虽然服装上并不如前几人的华丽,但是从几张提前公布的剧照中,葛优奸笑的表情及充满阴谋与仇恨的眼神中。

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竹林中的伎人馆和黑竹桥,他们确实没有任何浓烈色彩,而只是呈现出有冯小刚说的那种黑白色调。冯小刚以黑竹桥为例讲述《夜宴》的美术风格:“这个桥只是这么一道弧,连栏杆都没有。

吴彦祖向我们提起影片的色彩时,曾经说竹林伎人馆的开场戏是全片最为明亮的一场戏,之后的色彩越来越浓,到了“夜宴”那场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油画一样的浓重了。《夜宴》最重要的一场戏发生在长生殿,整个宫殿都在塑造一种恐怖的氛围,就像一个鬼魂。把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的身上,角色永远是镜头的核心。

影片的结局选择了炮制一场奢靡的晚宴,在悲剧以死亡作为终结之后,了让戏剧影像消逝融会到古典式的壁画图案里,以冷冷的青龙石刻与暖暖的福寿禄图终结。石刻青冷的色调为《夜宴》的冷悲剧色彩做了注写,有着相得益彰的效果,充分体现了美术效果的传奇作用。

总结

电影之所以受人们的欢迎,不仅仅在于导演在电影中发挥的指导作用,美术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一个好的导演导出来的电影没有一个好的美术效果来衬托,那么电影只有灵魂而没有表现灵魂的肉体。这就是说一个好的美术效果能让电影充满活力,也能让导演的工作事半功倍。

在中国的现实中,电影美术往往被当成可有可无的一种东西。很多导演仅仅重视所谓的故事,演员的表演和台词,而对影片的美术元素缺乏必要的关心。就服装设计举例说明,国内某著名导演在执导一场戏时,因主演说了一句“这衣服有点短”,就命令同组的一个人把衣服脱下来给主演换上,丝毫没有考虑美工在设计这件衣服时付出的心血,没有考虑换上的衣服是否和角色当时的境遇相符、是否和场景以及其他人物服装的色彩和谐,能否突出他作为主要人物的地位。按照周主任的说法,这说明导演“只重视电影美术的表面,而忽视了它的内涵。”

现在中国电影界对电影美术的重视程度非常不够,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因此导演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要重视美术效果的作用,使自己的影片更具有色彩。

参考文献

1.《电影学院美术系教材---电影画面透视学(精装16开)》中国电影出版社李居山

2.《电影美术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周登富

3.《影视美术设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吕志昌

电影场景设计分析篇7

关键词: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动画合成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J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224-01

每一部影视作品的制作一般都分为前期策划、前期摄制以及后期制作三个环节,计算机数字化在后期制作的逐渐应用促使了人类感官和视像化时代的到来[1]。目前影视后期特效设计制作的广泛运用实现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各种场景的模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被模拟出来的影像变得愈加真实,同时也为电影和电视作品的拍摄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动画合成就是在运用人体动作的捕获技术、运动纹理技术及运动绘图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运动分割的方法对动画进行类聚分析,然后再通过拼接组成为人体运动的动画,其中动作单元分析方法是对人体动画合成的重要方法。

1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的方法及运用

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就是在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的基础的上,采用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原理及方法,将实拍的画面以及计算机生成的画面等多种素材混合制作成单一复合的图像[2]。各个素材能否在运动、透视、色彩以及素材锐度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直接关系着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因此数字影视特效设计的运用在视觉效果表达上非常重要。近几年,影视特效不仅仅运用在科幻、动作、战争等电影中,也逐渐应用到纪实题材作品中来,如《可可西里》、《天下无贼》等电影。此外,数字影视特效设计也已经开始在广告宣传片、节目或频道中运用,且在电视与电影作品上运用技巧基本相似,只是在表现方式及侧重点不同。数字影视特效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制作的成功率,还能够比较整体清晰表达整个作品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而提高制作效率,因此做好数字影视特效的设计对影视作品的更好地完成非常关键。如根据广告宣传片产品形象与立意,先进行构思、设计,再设计具有宣传力和感染力的广告作品,通常情况下,运用数字影视特效设计进行广告宣传片的制作时,应该重点从画面元素、运动节奏以及声音效果进行,使其达到和谐统一[3]。即广告宣传片中的影视画面的色彩色调基本统一、运动节奏感要谐调、整个宣传片的听觉效果要调和流畅。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的运用能够使作品的画面更具冲击力及渲染作用,如在表现速度的时候让运动的物体带有拖影可让画面更逼真。

2动画合成方法与运用

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中,需将各个素材有序而又统一的连接起来,主要包括合成特效、画面剪辑及台词录制和音乐配制。需要提出的是,后期合成与前期拍摄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时间上也不一定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一些虚拟场景的制作必须要在拍摄前完成,这样才能够达到整体预览的效果,在之后拍摄工作作为基本参照,尤其是在故事剧情完善的情况下,这些素材的制作也可在作品中独立存在[4]。例如在经典影视作品《泰坦尼克号》里,先是完成沉船虚拟场景的设计制作,才能很好的拍摄船沉时旅客在甲板上的活动情景。此外,还有一些制作工作需要与拍摄工作同时进行才行。后期制作中,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主要有有效处理合成画面和连接镜头等作用。

2.1处理合成画面的运用

画面的处理根据影视作品制作设计的目的不同其处理方式与思路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多是调节色彩色调。不仅能够使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出来的画面能够在色彩色度上和谐统一的结合起来,还能通过对作品的色彩色度的整体把握,突出主题特征,直接参与剧情的渲染等。目前,以纪实题材的作品也在后期制作中运用动画合成方法进行画面的合成与处理。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摄影棚拍摄的图画与制作的虚拟的场景结合起来,不仅使拍摄便利和节省开支,还能够达到保护演员及创造一定特殊视觉效果的目的。如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有跳崖、挨刀的情节,在拍摄过程中不可能让演员真的去跳崖或挨刀,这些都是通过动画合成的方法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而影视作品中的那些具有叠加视觉效果的场景也都是通过动画合成方法完成的。另外,每天CCtV的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站在天气绿幕前的主持也是通过动画合成方法将人与背景统一起来的。

2.2连接镜头的运用

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在给影视创造提供更广阔创造空间的同时,也给影视作品的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动画合成方法的另一个有效的运用就是连接镜头,镜头的连接不但是将一个个镜头组合一起,还包括镜头之间过渡元素的创作与表现[5]。例如在一些影视作品或新闻联播节目中,常常会利用某个标识划过画面的瞬间,来回放曾经发生的场景,并与实际发生的场景进行对比,而在这个特殊标识上就是通过三维软件制作和动画合成方法使其带有一定的视觉效果;同时并综合运用变形、光线以及色彩效果等技术方法在镜头间进行和谐的过渡,通过在不同画面中采用同一视觉元素进行串联,既使画面能够统一起来,增加画面的流畅性,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强调某一标识的作用。

3结语

在经济文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及娱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影视作品和文化传媒的不断丰富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享受。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数字化时代的带来,在影视作品、广告宣传片以及电视栏目节目中影视特效设计制作及动画合成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巨大视觉冲击力和渲染力度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的运用可以使得作品的画面元素、运动节奏以及声音效果达到和谐统一,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具有合成和连接镜头的效果。综上所述,无论是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还是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给人们构建出能使视觉享受的虚拟空间,故值得不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陈建军.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电视后期特效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0,8(12):142-144.

[2]李然.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在浙中地区的发展思路[J].影视与传媒2012,6(7):175-176.

[3]黎泉,刘云花.浅析影视后期合成中平面图像的三维体现[J].科技广场2010,13(5):33-35.

电影场景设计分析篇8

【关键词】三维动画;网络;信息技术;制作流程

随着现代社会中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优化,三维电脑动画技术在动画片制作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应用,三维动画也成为现阶段年轻人喜爱的动画艺术,儿童也越来越期待更多喜爱的动画片,动画制作企业也会因此获取经济效益,但是要想创造出更多优质的动画片,一定具备先进的技术,也就是三维动画技术,全面展现这一技术在动画画面效果中的作用。

一、前期制作流程管理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剧本是前期制作中的重点,因为其是电影展现内容和情感的基础,其明确了电影的中心内容、人物角色、场景以及道具、录制过程中的人物对话、情感表达等等。第二,2D设计在设计3D模型之前,需要先提供2D设计,其中包含了角色、场景以及道具等,并且角色和道具需要结合三视图进行设计,场景也包含了效果图与反角度图。第三,预录音是临时的录音,主要是为分镜图提供依据。其并不表示最后的配音或者是计时,但是有助于分镜制作工作人员构建大致的时间理念,防止出现过于依赖具备创作分镜图的情况。第四,分镜图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分镜师与导演一起,明确摄影机的角度、机位移动和角色的关键帧等内容。预览2D图像可以节省实际成本和时间的消耗,由此不需要o计3D模型。在设计完分镜图之后,发给剪辑部门设计动态分镜。第五,2D动态分镜是故事发展的基础,依据剪辑部门设计。在这一阶段的工作,需要结合分镜师进行画面的调整,从而满足编辑工作的需求。整体而言,动态分镜是第一次需要明确计时的工作。图像若是完成了,可以进行3D构图工作[1]。

二、中期制作流程管理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模型三维模型。其主要是依据互联网技术或者是其他视频设施展现。所有物理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事物都可以依据三维模型展现,将2D设计转变为3D模型,包含了场景、角色以及道具。第二,绑定模型。在设计完成之后,动画设计工作者不能直接设计动画,而是要绑定师对模型增添骨骼和管理器,并且对骨骼的划分实施正确的整合分析,之后交由动画师,依据动画师管理器设计三维动画。第三,素材。其主要是为3D增加色彩、纹理等。模型是依据UV贴图的形式展现在可绘图的2D空间中,就如同是一个立方体变成平面图形。绘图师可以在UV图上绘画,完成之后再将图报放置到模型当中。表面解决难度越大,灯光计算和渲染氛围也就越大。第四,3D构图和预演。在2D动态分镜明确之后,儿素造型和rigging都准备完成以后,制作人员可以进行3D构图或者是3D预演。将2D动态分镜放在3D空间中从新演绎。在画面中放置布景、角色以及道具,并且设计好摄影机的位置。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可以依据比例或者空间明确相关信息,每一个镜头的构图和摄像机角度或者是移动位置是否满足需求。从整体分析,这一时期需要明确镜头、场景和计时。第五,动画摄影机的明确,动画师就依据导演的要求展现角色。动画中的所有都存在于时间点和空间幅度,同时还要明确角色和其表演的重点内容。动画在经过批准之后,就进行VeX与舞台灯光的设计时期。为了为后期制作提供依据,需要将动画动刀剪辑部实施动画剪辑。第六,视觉特效与动态。VtX或者特效是展现角色或者外力的场景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场景中单独展现。在明确特效任务之后,通过批准就合成。第七,舞台灯光。其会在三维场景中增添主光源和辅助照明,从而达到实际预期提出的目标。第八,数字绘景。其一般情况下是依据遮罩将画面中需要整改的内容挖出来。“绘景”或者是“接景”主要是指依据绘画方案设计影视作品中需求的内容,但在实际建设3D模型的过程中过于昂贵或者是难以实现景观、场景或者是远景等内容。数字绘景可以作为远景或者是背景,但是不满足旋转型移动摄像机的拍摄需求。第九,影响合成。其主要是对场景中的分层面素材实施整合解决,从而创造出影视作品最终的观赏感[2]。

三、后期制作流程管理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动画精剪。一般情况下,精剪主要是减少空白或者是多余的时间,从而引导故事内容有效发展,但还要保障故事的全面性。从这一时期起,制作者可以明确影视作品已经完全锁定时序。在实际进行配乐和音效设计时期,才进行后期制作,而之后的工作若是出现任何调整将会非常消耗资金。第二,配乐锁定时序之后,制作者就可以将精剪完的视频交给配乐的作曲人员。作曲人员会与导演共同明确配乐的方向,并且结合实际影视作品的风格和约束以及相关人物角色、场景需要重复播放的主题。分轨录制完成之后,需要将音乐实施混音。一般情况下会将电影音乐转变为大分轨。大分轨通常情况下是音轨的基础组成体。第三,音效设计可以在配乐的过程中一起进行。在设计音效的过程中,包含了模仿荧屏情节需求的所有音效,还有四周的环境氛围。若是通过审查,就会将创作文件送到混音部。第四,混音阶段,音乐、音效和对白整合到一起,从而达到最后的音轨。预婚姻是依据动画精剪的初级阶段,若是通过审查,就会实施最后混音工作。最后混音一般情况下结合线上合成的形式完成工作。第五,最后混音是将整体影片结合到一起的工作,其中包含了最后高分辨率画面、配乐以及配音等。如混音时期相同,对广播电视或者是影片反映,很可能存在差异性的规定。在视觉图像中,影片放映机和液晶电视之间存在差异性的色谱、值域或者是频宽。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三维动画制作艺术一项综合性强的艺术,其不但是人的美学和创作理念的展现,更是影视动画技术水平的基础。由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三维动画制作技术是现阶段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技术理念。

作者简介:陈志敏(1986-),女,湖南益阳人,民族:汉族,职称:助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动画。

参考文献:

电影场景设计分析篇9

关键词:主色彩情感;色彩设计;图像处理;色彩隐喻;剧情色彩

引言

对于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来说,色彩是最能够有效传递视觉信息的决定性要素,在实际运用中也具有特定的艺术价值。近年来口碑较好的多部动画电影中,其动画视觉效果往往也能给予观众“震撼”的视觉体验,其色彩使用,能够有效地传递隐喻信息,并附加和深化动画电影本身的内涵结构。相较于电视动画短片和电影自然的光影变化,动画电影中人为设置的色彩变化能够更好地随着剧情,呈现给观众视觉盛宴,尽管当前对于电影色彩研究生是艺术研究的热点,但对于动画电影的宏观色彩变化所带来的视觉尚存在着缺乏定性分析和定量角度的评价,没有就整体连续的时间轴线为基础的变化分析。现有的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市场价值与文化价值,因此,对于动画电影中以时间轴为坐标进行量化分析,不仅可以向观众、导演、美术制作等电影参与人员提供可视化的宏观色彩变化参考,还可以在理论层面上对于色彩情感与剧情发展之间的关系说明具有更加具体而量化的重要意义。

一、基于剧情发展的色彩变化趋势与特征

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相比较于其他视觉艺术所具有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具有运动性,动画电影同样如此。对于动画电影而言,首先,场景的时空色彩不一定要符合客观存在的真实场景,而是可以根据剧情的发展需求进行特定的设定与调节,其次色彩情感不是在于某一帧画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与观感,而是在连续画面中,配合声效和剧情推进,相辅相成。在连续的色彩变化中,使得观众在影片时能够随着剧情递进和色彩变化的曲线,来解读电影的主题、并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内容与场景互动的气氛烘托、最终达成影片各个高潮阶段的观众审美“同情”,渲染观影情绪。上映于2019暑假的动画电影《哪咤:魔童降世》(下简称《哪吒》)由杨宇导演编剧兼指导,改编自民间传统神话《哪吒》,其叙事框架在格雷马斯理论的视角下所呈现出的,是角色和剧情本身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在角色设计上,申公豹、太乙真人、哪吒和敖丙被置入在认可与被认可,选择与被选择的主线戏剧矛盾冲突中,与原有我国大多传统故事中建立在“利他”基础上的“善”的定义所不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角色设计则更着重于展现符合当今社会普遍价值观念中的自我意志的善恶转化,于是,随着剧情叙事展开,敖丙蒙面在海边守护百姓和为了龙族企图覆灭陈塘关的对立做法前后并不矛盾,都是合理地建立在不同角度上,对于自我认知定位与权衡他人利益的抉择。在这之后,他与哪吒共赴雷劫,破碎万龙甲,也是充分地体现出了对自我认知的突破;同样的哪吒也呈现出了类似的行为特征,从无法自控,到为了守护朋友通过“为自我立法”这一行为实现自我约束,看似束缚的恶,实际上也是确定了必要的道德根基。就角色设计来说,这种“善恶”不绝对的设定,就意味在画面呈现上需要呈现出这一特征,所以,这样就导致了这部影片势必要在色彩变化上勾勒出足够的符号色彩暗示,来助推观众保持良好的叙事沉浸体验。爱森斯坦曾说“除非我们能够感觉出贯穿整部影片色彩运动的‘线索’,否则我们很难对电影中的色彩变化有所作为”,所以,对于不依赖于自然光影变化的动画电影而言,色彩的变化捕捉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过程序编写,本文尝试对于《哪咤》这一代表作品进行以时间轴为坐标轴线的色彩变化趋势处理,从数据的层面,结合特定时间节点下的剧情叙述关系,探索信息化视角下的动画电影主色调分析方法。现在有的基础数据能够实现对于整部电影,按照固定帧数的图片抽取,从而将整部电影进行“切片”效果,结合人眼视觉暂留效应,本文设计采用了1/24帧的抽取,按照与电影同量的时间轴线,排布生成了共计6098张图片。

为了具体揭示动画电影内在的色彩变化节奏,将每张图中的红绿蓝(RGB)作为基本变量,通过代码编写,从而实现,短时间内以时间轴线为坐标,对整部电影特定帧数下图片的色彩变化值进行计算并生成可视化曲线,相较于依赖主观的观影体验,量化后同样是时间轴为坐标的红、绿、蓝色度、亮度变化更清晰的表现动画电影的特征,在这一基础上,针对于《哪吒》电影,进一步做出了比较样本分析。在第1分44秒影片的开始(如图1),画色调以暖橙色为背景色调,配合太乙真人的憨态的造型,给人以轻快的主观感受,色彩的变化趋向也相对稳定。随着剧情的展开,太乙真人携带灵丸、魔丸,随着因为两者降生选择的矛盾出现,第6分45秒,场景色彩开始发生变化,通过红蓝色调比例调整,亮度降低,暗示情节的转折发展,配合矛盾展开,在11分17秒完成背景色彩过渡,给予了观众明确的色彩暗示。通过对于准确时间节点的确定,可以借助对于该段时间内整体的色彩变化曲线加以分析,并进行段落式的色彩过渡展示(图2)图中的色彩变化,将确定时间点的图帧,进行色彩提取,在进行顺序排列。在共同的时间轴前提下,色彩的变化相较于进行几张组合图片更加明晰,所形成的连续变化,也就可以看作是该部动画电影色彩运动的时空线索。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图片色彩中R、G、B值的色彩暗示效应与变化趋势,进一步生成了在从1分44秒开场到11分17秒三者分别的变化曲线(图3-1、图3-2、图3-3)更进一步的例证,在配合情节叙事的展开和矛盾的引出,红色的像素场景色调占比保持了前后较小的差值波动,而影响画面亮度的绿色与影响画面色温的蓝色数值,则随着剧情的展开发展,画面从亮到暗的交替寓意是故事的发展以及为哪吒自身降生时就带有的“不安、消极”埋下色彩暗示伏笔,基于观众以强烈的色彩正相关指向,哪吒的诞生场景下,画面所呈现出的由开场的亮色向着暗红色变化,叙事结构上的第一矛盾,也就此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场景主色调的变”化强化了观众在影片沉浸上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受,为实现良好的“互动同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高潮部分即主人公哪吒自我意识觉醒,抗击敖丙意图以冰盖覆灭陈塘关,以掩盖龙族窃取灵丸真相这一行为的时候,相比较于原有的点时间的样图对比,通过对于范围时间下的整体色彩变化趋势,更易于直观地看出在整部动画电影中,这一时间段内的色彩变化出现的峰值趋势。该部作品,在处理这一情节时,采用区别于原有情节中申公豹与太乙真人战斗次级矛盾所采用的冷色调,转而采用鲜亮的红色调叙述哪吒与敖丙战斗场景的矛盾高潮,通过对于整部电影的本身连续的色彩变化来说,相对应的,剧情内容和情感冲突也达到了整部电影的爆发点。在与剧情协同的强烈的明暗、红蓝色调在暗色场景对比下,视觉层面上,给予了观众以最有效的色彩冲击,让色彩情感与冲突达到了高潮。在整部电影的色彩变化曲度上形成了鲜明的色调对比。这种深色背景下的亮色对比量化,有效地印证了色彩的装饰性和表现性,并充分说明,色彩变化总体趋势与剧情推送展开在实例时间轴分析中呈现正相关关系特征。

二、考量角色表现需求的色彩情感设计

(一)助推叙事发展的色彩协调设计从叙事结构角度来说,哪吒对于自我的“价值求证”,这一对于自身善恶的定义贯穿了电影的始终,作为独立个体,这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剧中,哪吒多次的流泪,都是建立在“被肯定”的结果上,群体与主角的对立到猜疑到接纳这一递进的过程,场景色彩势必会与之相对应的关注色彩递进设计,并配合剧情的矛盾,产生色调冲突,以实现良好的观影体验。《哪咤》电影采用了这一形式,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和影片中的剧情架构、角色情绪、气氛协同配合下,对观众实现了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对于如今的动画电影而言,其目的和诉求不仅仅局限于标榜道德和面向低龄化观众,而是要考虑到广义范围上的基于重现现实,诱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考虑多元文化的个性与共性,并进一步表达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揭示其精神世界,引导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加以思考。透过影片的色彩变化,不但能够从外部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是导演表达自身情感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数据色彩分析生成的三维图像(如图4)也说明了这一点,建立在同样1/24帧样本下,红蓝色占比在时间轴发展的比较图示来看(Y轴为时间轴线、XZ轴为R值与B值的占比),电影《哪吒》的对比色彩强烈,色彩美感在高频率的传达给广大观众,色调丰富而融洽,其实质也是迎合了当代人们追求强烈视觉刺激的喜好需求,色彩对比丰富以满足人们的观影场景体验,结合民族用色传统,例如在哪吒三岁生辰的时候,雷劫将至,申公豹蓄意破坏歪曲事实,暗示敖丙消灭陈塘关以保全龙族,此时敖丙的天蓝色衣着开始随着场景淡化,并被下一个镜头的弥天水柱所取代,这种蓝色纯度的降低,也暗示着敖丙人物此刻的转化,由善良到具有杀气。直至哪吒明白真相返回,在灰色背景下与深灰蓝的对比下,哪吒的色彩呈现,则由起初的暗红色趋于亮红色,以同样的亮度提升的手法表现出了此刻哪吒的性格转化,出现了向善报恩的一面。通过色彩明暗转化和强烈对比,也将观众置入到情感快速转化的动画电影叙事空间中,推动着观众与情节的“同情”,富有触动人心的暗示力量。

电影场景设计分析篇10

关键词:演播室场景设计虚拟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013-02

虚拟场景,是通过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传感设备构成的三维虚拟环境,这样的场景不受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不同栏目都可以使用虚拟演播室系统进行制作,省去了真实场景的搭建、拆卸、维护等环节。虚拟演播室的搭建,既可以节约时间和空间,又节约了资金投入。

1虚拟演播室发展现状

虚拟演播室场景的设计和开发,主体物与虚拟场景融合的效果,是一个栏目或者一步节目的风格和品位的象征,是受众对于节目最原始和基础的认知。因此,电视工作者在虚拟演播室场景开发之前,必须要深入研究节目的主题和风格[1]。比如央视《光影星播客》、《档案》等节目的场景布置,体现了节目的主题和风格,实现在节目进行中的画面演绎,图1《档案》中,蓝色桌面上红白目标追踪点,为后期特效处理做准备。

在虚拟演播室中,实时分析设计摄像机参数是关键,摄像机跟踪点,可以在后期获得准备的摄像机运动和位置参数。根据跟踪点判断主持人、虚拟场景和摄像机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般来说,是在演播室中防止特别制作的蓝色网格图形,在后期视频中做出动态追踪等,运用模式识别方法从蓝色网格中取得摄像机参数。另外,计算机视觉系统,依赖实拍摄像机成像的集合模型和透视变换过程,来营造虚拟演播室的空间感(如图1,2)。

虚拟演播室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能很好的跟随人们对新事物求知节奏,节约节目制作的时间,除此之外,虚拟演播室的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点。

(1)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创造的虚拟演播室,在几十平方米的演播室就可以实现几百甚至上千平米的演播室效果,只需要一个蓝色的背景即可,省去了节目制作的费用,省去了大量真实道具和灯光布景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2)提高对演播室空间的重复利用,虚拟场景的制作只需要借助蓝色幕布,以及蓝色幕布上的目标追踪点,多个栏目可以共用同一演播室,只需要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对蓝色幕布进行键控以及摄像处理等,使得电视台提高制作节目的奖率。

(3)数字化三维虚拟演播室为电视节目的创意制造提供了无数可能,通过多个大屏幕电视墙,在节目实时播出时进行与节目内容相关的场景演示,比如天气预报中下雨、地形变化等。加深受众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印象[2]。

(4)三维场景都是由计算机产生的,一方面在传统的演播室中不可能做到复杂多变的背景;另一方面,人们生活中不可能见到特殊景观,比如天文奇景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绘图技术的提高,这些内容可以在虚拟演播室中得到呈献。

虚拟演播室技术不仅为电视台带来了变革,而且带动了相关传媒创作行业的发展,比如动漫产业、婚纱摄影、网校行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满足人们多重的消费需求,比如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在异国他乡漫步的场景。

2虚拟演播室场景设计流程

随着受众对电视节目质量和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虚拟演播室的艺术性和技术性都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根据虚拟场景设计原则和节目主题确定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用3D软件比如3Dmax、maya、C4D对场景进行建模——在虚拟演播室系统中进行调试场景,并从这三阶段对虚拟场景不断完善和深入细化[3]。虚拟场景是一部电视节目、一个镜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场景构思的时候,比如融入到节目的整体内容和主题中。

(1)虚拟演播室搭建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就是根据节目本身的特色进行设计开发,这需要技术人员跟编导和导演进行详细的沟通,以及为了实现后期播出效果,跟主持人也需要进行事前的详细的沟通,涉及到虚拟演播室的每个镜头,以及镜头画面要素怎么摆放和运动,主持人的位置怎样的变化。由于虚拟场景的推荐意味着渲染的图像进行放大,所以事先必须对图像尺寸和像素进行考虑。

(2)虚拟演播室的搭建必须符合科学性原则,为了节目整体的逻辑性和风格,特别是科普类节目,虚拟演播室中的道具和摆设必须正确、准确,符合科学逻辑和传统,避免犯概念性错误[4]。比如,对某个历史人物进行讲座,则不能在屏幕中错误的放置了别人的画像。在进行古文化礼仪科普的时候,尤其要讲究严密性和科学性。再比如,在虚拟场景中设置的灯光,会产生影子,如果主持人的影子与场景中设置的物体影子不一致,就会造成不真实的感觉。

(3)虚拟演播室的搭建有一定的艺术性。一档优秀的节目,不仅在内容上给观众有所启发,而且在场景布置上,也能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首先,要重视场景模型主色调的选择,场景建模是虚拟场景的骨架,而材质和贴图就是虚拟场景的肉体,灯光的设定让肉体有了灵魂。由材质、贴图和灯光搭配的场景才能给观众真实感。其次,对场景的艺术创作必须符合节目的主题,简约或者古典、欧式和西式、科技性或者写实的表现形式,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过于花哨。

(4)虚拟演播室的搭建必须要有精湛的技术[5]。只有精湛的技术,才能保证虚拟场景得以实现。优秀的技术人员对场景美感和技术都有自己成熟的观点和娴熟的做法,可以大大节约节目制作的时间、提高节目的质量。

(5)在设计之前,要考虑所设计的场景在应用的时候,有没有影响到进入画面的人物或者道具。场景建模贴材质过程中,地板和墙壁不能折射率和反射率不能太高,这样在物体挡住人物或者道具的时候会产生虚假的感觉。场景设计要考虑实际拍摄的摄像机的性能,实拍摄像机下,场景的主色调、明暗对比和反差等。

3对虚拟演播室场景设计的建议

(1)虚拟演播室的创作不能喧宾夺主,场景的建模、材质、灯光是为了配合主持人,增加主持的效果,不能夸大虚拟演播室的功能。另外,节目必须根据自己的风格,来决定用虚拟演播室还是传统演播室进行制作。

(2)建立丰富的虚拟场景素材库,按照风格和主题的不同加以区别。这样可以提高节目制作的效率和提高技术员的工作能力,从不同渠道进行素材收集,在不涉及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进行建立素材库。

(3)提高虚拟演播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虚拟场景构建需要软件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但是整个节目制作必须有优秀的编导和导演,就需要互相了解对方工作内容,对对方的工作领域有一定涉及。以便在后期制作中,能够很好的沟通。

4结语

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虚拟演播室的创作日趋完善,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仅降低了节目的制作成本,提高了节目制作效率。虚拟演播室有创意自由、置景轻松、减少费用的优点,可以很大程度上替换实际环境。随着虚拟演播室的成功,虚拟场景技术必然能在其他领域获得长足发展,比如电影、远程教学、婚纱摄影。

参考文献

[1]沈志新.虚拟演播室技术及在中小电视台的应用[J].影视制作,2011(2).

[2]廖欣叶.虚拟演播室系统的虚实结合技术分析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11(3).

[3]赵海城,王伟,李志霞,等.虚拟演播室的应用技术浅析[J].演艺科技,2011(4).

[4]孟庆洋,唐早.浅谈虚拟演播室技术及运用[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