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语文感想十篇大学语文感想十篇

大学语文感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9:19

大学语文感想篇1

一、语感教学“中心说”关于语感教学地位的主张

语感教学“中心说”认为语感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语感教学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语感教学反对知识至上的“工具论”,反对像训练工具一样训练人,它在批评“工具──训练说”忽视人性、忽视学生言语能力建构的同时,主张要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形象、语境、意境、美感等,力求以语感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找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构成因素,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完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从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吸收和借鉴培养语感的经验和做法,能够使今天的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要达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要紧的不是通过语言知识的传授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进行说话写作,而是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始终把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语言习惯当作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这就是语感中心教学法的要义。它与其说是语文教学方法的更新、创造,还不如说是语文教育教学思想上的进一步端正和到位。它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策略”“语感中心教学法的出发点就是使语文教学活动服从于语文教学目标,强化语文教学的质量、素质意识;使语文教学中的智育、美育和德育有机地融合,解决语文教学活动中双基教学、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相脱离的问题,切实地推动和深化语文教改。”而且,“我国的语文教学实践已经确凿表明,只有确立了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教学及改革才可望走上正轨,才可为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高效率找到正确的突破口”。

其次,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知识教学的内容应服从语感教学的需要。

在语文能力、语文知识与语感的关系问题上,有的研究者认为,语感实际上是左右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因此,语感在语文能力结构中应居于核心地位。强调语感的核心地位,丝毫也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因为语文本身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理性的语文基础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语文基础知识通过大量有关的言语对象反复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机制,从而建立其言语认知结构,而大量动态的有助于语感能力培养的知识有机地存在于言语作品中,它规范着言语实践,同时又受语感教学的制约,最终内化为主体的言语心理结构。

也有的研究者认为,“掌握语文知识本身不是最终目的,目的在于服从并服务于培养和提高语感的品位。为此,语文知识的教学要通过恰当的材料,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从而附着于他们的语言能力结构”,语感中心教学法对旧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依据其原理所确立的语文教学的有效形式上,即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中心,以语文教材为言语范例,以生活为“大教材”,以教师语言使用的“行为规范”为主导,以语言训练为主线。

第三,语感教学能顺利地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是实行德育和美育的有效条件。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在一定意义上处于共生状态,一个人的知识越多,精神世界越丰富,语言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语言也是‘直接的思想现实’,既没有不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语句,也没有不依存于一定语句的思想内容。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思想是靠语言表达的,调查语言就是调查思想,感知语言就是感知思想,准确地感知语言,就是准确地理解思想感情。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脱离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以及人格状态的相对成熟”。也就是说,“语言、知识、思想是一个统一体,语言的习得伴随着知识的增长、思想感情的形成,语言的使用伴随着知识的传播、思想感情的表达。因此,语感素质就不是简单地对语言的一种感觉,也不仅是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笼统、抽象的无意识言语活动,而是一种‘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位的反应’”。

作为言语主体的人,可以凭借语感主动地去选择符合自己心理图式的言语内容和形式,从而与活跃于语言对象中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鸣,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形成、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人文素质。对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的反复的感知认同,有助于一个人求真、逐善、创美。“在审美教学过程中语感处于基础地位,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这一系列过程绝不是理性的认识或推演,而要依靠综合学生的经验、情感等因素的直觉,也即语感。美的形象性与语感的直觉特征是统一的,审美教育要通过培养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审美能力的高低。”“培养语言美感是语文教学熔语言教育、审美教育于一炉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感教学的最高目标。”从语感入手进行美育,符合学生的审美需要,能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二、语感教学“非中心说”关于语感教学地位的主张

语感教学“非中心说”不同意将语感置于语文教学的中心地位,认为不应该将语感的作用提得过高,“任何概念、任何方法,都有它固有的含义和特定的适用范围,都有一个‘度’”。

首先,语感不可能涵盖整个语文教学,语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语感教学“中心说”过多地对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进行指责,易引起误导。

语感“中心说”认为语感的认识结构是表象而非语词系统,似乎只有阅读文学类的作品才能形成敏锐的语感。而实际上,语文教学的任务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这类文体的把握上。而且,不是有了敏锐的语感,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语感虽然获得结论迅速,但因其认知机制是根据表象和以往经验进行类推,而非严密的归纳和演绎,有时难免失之片面和肤浅。就说和写而言,语感能否较好地解决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转化的问题,较好地修改和加工自己发出的言语信息问题,还难以确定。贬低语文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片面抬高语感的做法不可取。

其次,缺乏有效的语感训练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语感教学理论固然精辟,但是,长期以来,却未被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找到进行语感训练的有效操作手段。从历史上看,一种教学主张的提出,如果没有相应的教材体系、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操作方法的配套,那么这种教学主张必然在教学实践中行不通,成为少数人的‘阳春白雪’”。而且,对“语感分析”和“语感实践”这两种具体操作方法,持语感教学“非中心说”论者也提出了异议。在他们看来:所谓的“语感实践”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观点,在理论上并无多少新意,至于语感“中心说”提出的“不是任何一种言语实践都可以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只有既针对内容又针对语言,而且以语言为主要对象的言语实践才能促进语感力的提高”的说法并无多大实际意义,因为语言的形式与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设想一个读者阅读文章时只注意言语形式而不接触思想内容,或者仅接触思想内容而不注意言语形式。况且,阅读不可能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上,而是阅读主体对语言形式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情感等诸因素的全方位把握。所谓“语感分析”实际上是对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分析,是阅读实践中的一种分析、比较活动。由此可见,“语感分析”和“语感实践”这两种具体操作方法无非是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重新包装而已,并无新意。

再次,在对语感的内在机制、对语感与诸如语文能力的关系等问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提出语感教学“中心”的口号并据此构建语感教学体系和原理,显得基础不牢和缺乏科学依据。

语感教学“非中心”论者认为语感属于“不可言喻的知识,或者称为技能的知识或实践知识”,虽然“这种不可言喻的知识有时显得比理论知识更重要,更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是鉴于目前对“语感的本质”问题存在许多争议,对语感的生成机制问题的解释尚处在假说阶段,这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说明语感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语感中心、语感教学中心的口号,进而构造语感教学的体系、原理,还为时过早。

此外,语感“中心说”把语感视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与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存在错位现象,语感作为内潜的心智操作,情感活动不如听说读写那样有可操作的外显行为,不易把握,且难以客观化。

《大纲》对语文教学目的的界定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听说读写),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感教学“中心说”把语感视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需要处理好语感与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把语感看作是自动化的语言认识能力和语言审美能力的结合的观点、认为语文能力包括语言听说读写能力(认识能力)和语感能力(语言审美能力)的观点均未能清楚地揭示出语感与《大纲》中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的关系。

而且,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一般要求要形式化和线性化,并进行分解操作,形成一定的有限的智力操作步骤,而操作的外显行为不外乎听说读写,至于学生内潜的心智操作、情感活动,一方面很难把握,另一方面由于各个阅读主体各有其不同的个性和智力品格,很难求得统一。因此,把语感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确实难以客观化,也不能揭示阅读的形式,使人感到难以把握。

三、语感教学“中心说”和语感教学“非中心说”简析

语感教学“中心说”和语感教学“非中心说”实际上代表了语文教学中对语感问题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侧重于人的发展,后者侧重于人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前者大多着眼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人格的全面发展,后者大多鉴于必要的理论、规律性知识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及语感教学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对语感教学“中心说”提出质疑。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关于是“语言能力”还是“言语能力”的术语确认问题。

我个人认为,使用“言语能力”比较符合学术规范,相对也比较科学,因为言语是个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而能力作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活动中并通过活动形成的,只有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并对活动进程起稳定的调控作用的心理特征才能称为言语能力。相反,语言能力就解释不通。在学术问题的讨论中宜使用科学概念。

第二,关于语感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模式的问题。

语感教学“中心说”认为“语感教学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这样说没有错,但仅把语感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而非教学模式提出来未免有失偏颇。正如语感“非中心说”所指出的那样:“一种教学主张的提出,如果没有相应的教材体系、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操作方法的配套,那么这种教学主张必然在教学实践中行不通,成为少数人的‘阳春白雪’”。而事实上,语感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思想,而且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武汉洪镇涛、包头韩雪屏、上海张大文等人的语感教学实验正是缩短语感理论和实践距离的有益尝试。

第三,语感教学是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知识的教学是否应服从语感教学需要的问题。

语感教学“中心说”认为“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知识教学的内容应服从语感教学的需要”。语感并非不可言说,只不过因其自动化的快速反应形式而使人难以将其过程确切地分解,从而造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假象。语感是一种能力,它是构成语文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语感能力是否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因无实验依据,无法定论,因此认为“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并不确切。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内容应服从语感教学的需要”则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无论是新的课程标准,还是教学大纲,都重视语感,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但这并不意味着矫枉一定过正。正如语感“非中心说”所批评的那样:“把语感视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与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存在错位现象”。

第四,关于语感教学思想和以往语文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关系问题。

语感“非中心说”对语感“中心说”提出的“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提出疑义,认为前者“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观点,在理论上并无多少新意”;后者“就是阅读实践中的一种分析、比较活动,只不过换一种说法而已”。我认为,语感和语感教学首先是一种无法否认的事实存在,在这个前提下,只要认真梳理和回顾语感从最初局限于阅读教学到后来以语感的人文性反对语文的极端科学化训练这种背景,就会明确:语感教学思想是在现代语境下在继承母语教学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有效回归,学生的语文素质旨在培养和提高现代语文教学效率。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语感教学值得肯定。

第五,关于语感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

语感“非中心说”认为“语感分析”和“语感实践”这两种具体操作方法“无非是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头换面,重新包装而已,并无新意”,这实际上等于否认了语感的可操作性。语感教学具有操作性,这一点毋庸置疑。“语感分析”和“语感实践”只是目前所使用的和传统语文教学区分度不大的两种操作方法,应该承认:无论是洪镇涛先生的“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还是张大文先生的“题题相扣,练练相生,寓教于练”的语感训练都无法量化。直到现在我们尚未找到有效的语感训练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无法将语感训练形式化和线性化,并进行分解操作,形成一定的有限的智力操作步骤,而且对语感教学的评价也缺乏一种可以量化的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感教学就无规律可循,正在进行的语感教学实验都在对此有积极的探索,假以时日,终会有所收效。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无意评说“语感教学中心说”和语感教学“非中心说”二者孰是孰非,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现代语境下,进行语感教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这主要缘于语感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内在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语感教学能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语文学科是基础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社会学科,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处在同一层面上。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融进了现代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成果,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

语感教学的某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学习语文的认识过程是“感知──理解──运用”,这和洪镇涛先生提出的“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其基本环节是一致的,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语感教学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和大纲中规定的培养学生语感的要求,纠正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诸如片面强调理解课文内容,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片面强调语文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领悟,造成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等诸多弊端,使语文教学既能寓教于乐,又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加强语感教学有利于实施语文教学由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向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转变;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向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转变;由注重篇章结构的详细剖析,向对语言的推敲、品味转变;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向注重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转变;由单纯重视语言表达,向同时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转变。

注:

[1]李海林:《语言的隐含意义:语感及语感教学》,《语文学习》1992年第10期。

[2][9]王尚文:《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3期。

[3][6][7]毛光伟:《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5期。

[4][5]赵乔翔等:《试论语感和语感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年第8~9期。

[8]包建新:《语感及语感教学研究述评》,《语文学习》1998年第11期。

[10]程良焰:《语感的“外延”到底有多大》,《语文学习》1995年第1期。

[11][12]曹有国:《“语感中心说”献疑》,《语文学习》1995年第1期。

大学语文感想篇2

关键词: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因素,是人的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逐渐能驾驭文字。”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语感训练是提高语言修养的必由之路。

语感实质上属于一种直觉的语言思维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规范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的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综合智能。它是一个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语文概念,强调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最终达到对语言文字快速领悟的境界。就大语文教育观而言,语感不仅仅限于对书面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也应包括在口头语言交际中,直接、迅速地聆听、领会对方言语内涵,并且还应包括对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深刻体验。可以说,当代语感意识所追求的是对语言反映自动化的那种理想境界,是一个人智商、情商、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

语感是理解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语感是一种心智技能,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形成,必须靠有意识的、长期的扎扎实实的训练而逐步形成。“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大纲》(试用修订版)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阅读教学是语感训练的重要依托,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渠道。培养语感能力就是要以优美的言语对象作用于人的语言器官,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发展形象思维,扎扎实实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语感培养的重点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悟,主要包括分寸感、意蕴感、形象感、情趣感、流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必须抓住这几个要点来设计训练程序。

1、把握分寸感。即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与把握。准确性是语言运用的最基本要求,因而分寸感的训练也就是语感培养的基础。它体现在任何文体的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实用文体的阅读教学中。除了翻查字、词典以外,还可以通过词语辨析、选词填空、联系语境之类的练习,培养学生对语言分寸感的把握与感受。使学生能通过语言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从而感悟语言文字表达的深切内容及表达方式上的精妙之处,进而准确把握它。学生只有在把握了词语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才能准确领会作者用词的特点,进而领悟到由此而产生的作用,才能进行其他的语感训练。

2、感受形象感。所谓形象感,主要是读者阅读语言文字时能通过想象,在头脑里形成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不仅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所描绘的“形象”的立体感悟,还指对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整体性感悟。学生这种表象的形成,需要调用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并且把新旧体验加以联系和沟通,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新的表象。只有这时,学生对语言对象的感受才能比较准确和深刻。教材中有很多以叙述、描写为主的文章是用语言塑造形象或用生活画面来反映生活、传递情感、感染读者的。

3、体味情趣感。所谓情趣感,是指能披文入情、品味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情味,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情指思想感情,趣指审美情趣。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读文者披文以入情。”这说明作者写文章必定会传达某种情感,读者读文必然要体味到某种情思。而这种情感与意趣在语言文字中并不是明白直露,一目了然,往往是将其奥妙之处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让读者去想象,去品味,去咀嚼。因此,理解课文还要体味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绪、情感,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语言文字。

4、揣摩意蕴感。所谓意蕴感,主要指感悟文章所蕴藏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准确地把握语言的特点和领悟其隐含意义。每篇文章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或道理,作者的思想往往不是浅白直露的,学生必须通过对文章主旨的提炼才能得知。可以从中心词、句、重点语段的剖析入手,也可以从归纳段意上着力,这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就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感。教材中有许多文字优美、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有表情有节奏的反复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情味、韵味,体察悟情,达到和作者情感的契合,从而悟出文字后面的深厚意蕴和情味,进入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

5、感悟流畅感。所谓流畅感,指的是对语言前后衔接是否顺畅、流利,语音节奏是否适当、和谐的感受。它主要是指对语流的感触,不仅仅表现在对语言的遣词造句的通顺以至畅达的敏感,而且还表现在对句子之间的前后衔接、句式的搭配、语气的呼应等方面的敏感。教学中可采取语句或段落重新排序的训练,采取补句或续句的训练,采取加写标点符号的训练等,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感。

二、语感培养的方法

学生语感的培养要以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的基础;要让学生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广泛交流,多方运用,在语文实践中增强语感。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

读懂课文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扫清文字上的障碍,不懂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解决。把词语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比如古诗《暮江吟》第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典的解释为“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而把“铺”放入这句话中去解释:黄昏时的太阳,快接近地平线了,光线斜照在江面上,使整个江面洒满了夕阳的余晖。这时,学生才感知“铺”运用得比“照”、“射”更为准确、形象、生动,它把具体形态的残阳描绘成可以铺陈的实物。学生通过对“铺”的理解。更理解了暮江绚丽多彩的景物。如此一来。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情感有深切的理解和感受,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那么,在朗诵时,对暮江夕照的赞美之情便油然而生。

2、突出语感,激发情感,培养语感。

教师本身的教学语言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教师的语感示范作用不容忽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语言形象化、具体化,唤起学生的表象,激发学生的联想,使他们对描写的对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入其境,如融其物。如在教“美丽”一词时,可引导学生说:“蔚蓝的天空,绿色的大地,金黄色的麦浪,这些自然景观十分美丽,还有哪些景物是美丽的?”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培养了他们的语感能力。其次,教师语言活泼多变,富有儿童情趣,富有魄力,对激发学生的情感,开拓学生思维,唤起他们强烈的学习祖国优美语言的欲望有极大的作用。

良好语感的形成最直接来源于朗读训练。语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感知;语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必须通过多次朗读逐步掌握文章的语音、节奏、句式、格调,表达出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图,领悟课文的用词、造句和巧妙布局以及感人的情感,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例如《桂林山水》一课,学生在观察图的同时,反复诵读课文,正确处理朗读停顿,注意高昂、舒缓、宛转、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被那优美的语言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尤如游客在其中畅游遨翔,真切地感受到桂林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独特风姿。这就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它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情境,这个朗读过程实际上就锻炼了学生敏锐的语感。同时,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语感能力,其朗读水平也就会大大提高,朗读与语感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3、想象联想,培养语感。

想象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动情景和形象,通过大脑加工改造,“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以加深学生的感悟与领悟。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这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教学《鹅》一诗时,应启发学生想象出一幅明丽的白鹅戏水图,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仿佛看到了白鹅在水中游玩、戏歌,“红掌”划起了清清的水波,感受到白鹅的自由与快乐。这种语言的感受是意会的。

教学时也可以运用联想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语言文字及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感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可提出“焦急”、“耐心”这两个词语,让学生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老奶奶对周总理热爱和怀念的感情,从而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

4、多读多记,培养语感。

多读、熟读有助于正确理解,有助于感受形象、语言的美,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运用时得心应手,意到笔随。因此,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关键是大量阅读,过好诵读关。首先,要大量阅读,这样才能自觉不自觉地培养语感,提高语文学习水平。随着诵读的遍数增加达到背诵,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也会逐渐加深,从而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地。有这种感性的积累与理性的妙语,才会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增强了语感。

5、多说多写,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语言感受经验,是在言语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运用是形成语感的保证。说是基础,是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说要重点引导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理。写是一种规范运用书面语言的活动,对促进语感的形成至关重要。写的训练不能为文而文,孤立进行,而要贯穿于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个生活中。

6、直觉思维,培养语感。

大学语文感想篇3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一、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科学合理、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语感广化、深化的杠杆。有所感才能有所言,正所谓“由感而发”,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的写作,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不仅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而且自身的语感也在水到渠成的引导中得以发展。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二、在启发想象中激发语感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我们发现,创造性翅膀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三、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四、在吟咏中体味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

五、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大学语文感想篇4

【关键词】高中汉语文教学语言能力培养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汉语文综合能力。汉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汉语文素质的高低。因此,如何在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汉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二、在吟咏中体味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三、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举个例子,《林黛玉进贾府》(高中《汉语文》第四册)中,作者在描写“荣禧堂”时,特意介绍了“乌木联牌”的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如果仅是“死盯着”这两行文字,大意无非是:座中贵人和宾客佩戴的宝饰珠玉明如日月,光彩照人,礼服上的图饰美似烟霞,绚丽夺目,一派富贵气象!但是如果联系语境,发掘“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意义,我们就会悟解到,这幅对联不只是写贾府的大富大贵,而且提示了贾府在上层统治集团中建立的广泛的政治联系,所谓谈笑尽显贵,往来皆达官,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炙手可热的政治权势。而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极盛景象,正暗示着小说盛极而衰的结构。这些就是联语体现出来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四、在启发想象中激发语感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汉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我们发现,创造性翅膀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五、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

大学语文感想篇5

一、在朗读中感悟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让学生在变化训练中体会朗读的快乐。我教学《二泉映月》一课,在指导学生的朗读时,将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背景音乐,因为阿炳的悲惨命运就体现在他的这首二胡曲中,学生从音乐中能体会到阿炳深沉的呼唤,伤心的哭泣,倔强的呐喊……配乐朗读就能读出阿炳的内心感受,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了语感。再如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我主要采用范读的形式,先调动自身的情感,再引发、调动学生的情绪,在老师那饱含深情的范读下,他们仿佛看到了在忍受着不打麻药的剧痛,数着医生的刀数,竟然抓破了崭新的床单,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对的敬佩。教师的范读可以给学生的朗读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在赏读中领悟语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饱含着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思想道德观念。学习这些文章对培养语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文章应该精读,但不能面面俱到,应该抓住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赏读,领会遣词造句之精妙,学习其语言规律,增强语感。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学生对北大荒这个地方的了解是陌生的,如仅靠教师的介绍,学生感受到的北大荒秋天的美丽也是肤浅的,如果我们能抓住文中的一些优美语句让学生赏读,就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中。文中有一段对天空中流云的描写: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教师指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去赏读流云的美,进一步体会北大荒的秋天因天空中流云的美而变得更加美丽。《推敲》一课中诗人贾岛也在不停地斟酌诗句中的字眼,“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经过诗人韩愈的指点,昀后还是觉得用“敲”好,因为“敲”字能表现友人的礼貌,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正如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三、在积累中体味语感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语言运用都十分典型。因此,要求学生将那些感受较深的,精彩的有价值的语段或句子进行摘抄,并加以点评。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语言积累方法如《九寨沟》中对九寨沟周围美丽景色的描写部分写得很美,课堂学习时学生很积极,印象颇深,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忘了这些精彩的语言。如果经过摘抄,再加上批注,印象会更深刻。如果坚持摘抄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积累一些好的词句,而且有助于形成敏锐的语言感悟力。

阅读中语感的培养只靠课堂,只限课文中摘抄的语句是不够的。还要重视阅读的拓展延伸,扩大读书的范围,把学生的读引向深入。在教学中除了紧紧抓住多读、多背、多记,发挥好教材的示范作用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我介绍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去感受施耐庵对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去体味《水浒传。的语言魅力。

四、在想象中深化语感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想象是思维重要的表现形式,所以语感与想象是紧密联系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语言的生动性、含蓄性。我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总喜欢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如《海伦・凯勒》一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词语描写,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海伦付出的艰辛努力,从而体会她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此外,也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遭受到了和海伦一样的悲惨命运,是不是也会像海伦一样,不分昼夜,拼命地摸读盲文,直到手指头都摸出了血呢?这样通过想象、对比,感悟课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从中培养语感。

大学语文感想篇6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体验,努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反复强调过,他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还应该是语感训练。

要想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析语言文字,走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意境,深入理解感受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深入感受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语感是一项浩繁的工程,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地阅读、理解,细致地揣摩、感受,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感情朗读中培养语感

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庐山的云雾,亲眼目睹云雾的飘渺,云雾的万千变化,云雾的变幻莫测……然后在让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正确处理课文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并抓住关键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从而真切感受庐山的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

二、放飞想象中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读是第一步,但光有读是不够的,还要能够通过读文,断字,解句,去放飞想象的翼翅,走进文本情境,与文本中的人物面对面,与文章作者面对面,去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用叶老的话来说,就叫做“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通过这样的启迪想象,让学生步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悟文章作者的心境,达到与文本心灵相融的境界。

譬如学习《月光曲》一文时,首先借助舒缓的音乐,平缓柔和的语调解说,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再结合多媒体展示画面,启发学生想象,带领学生循着文字走进茅屋。闭上眼,一轮明月正从水面缓缓升起,月光如轻白绸般柔软,流泻满窗。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先生指尖跳跃处,琴声如潺潺的流水,又像柔和的轻风,似乎在倾吐着对疾病与贫穷的同情与关怀,对美好与真诚的热爱与期盼……接着,再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壮之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升腾跌宕。此处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使课文内容如同放电影一般,在孩子们脑海中——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感的目的。

三、品词析句中培养语感

如果说文章是大厦,那么,词句就是砖瓦。砖瓦的质量,直接决定大厦的坚固程度。同样,组成文章的词句,直接表达文章含义,尤其是那些重点词句,对于表达文章情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细细体会,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二泉映月》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禁不住拿起二胡……倾吐给这茫茫的月夜。”教学中我们只要抓住“倾吐”一词去品析,体会这位深处逆境的民间艺人不仅是在用二胡演奏,更是在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和灵魂在演奏,在倾诉。他贫病交加却不屈不挠,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他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所有的情感都在“倾吐”这个词语中,我们只有引导学生一边品读一边体会,走进阿炳的内心,才能感受他的哀怨,他的热爱,他的真诚,他的坚强。

再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诗人以饱蘸浓情的笔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到江南,绿满江堤的生机盎然的景致。如果换成原诗中的“到”、“过”等词,就无法把春天来临时动态的画面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与原来几个词进行比较,品析“绿“字之精妙乃无与伦比,任何字眼都无法替代。这样对重点词语的深入剖析,不但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语感。

大学语文感想篇7

【关键词】语感培养范读积累巩固想象

从古到今,语文教育学家一致认为: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是语文课上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今教研教改的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地、迅速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到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因此,语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语法、修辞、逻辑这些知识更具有实际意义。它在语言能力系统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范读中让学生培养语感

语感的培养,传统方法主要是靠读,特别是诵读。我认为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应以读为主,在课堂上,“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特别是以教师的范读为主。这种直截了当的言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比话费千般口舌大讲哪个地方应重读和轻读,哪个地方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彩,哪个地方应读快或读慢等等效果一定会好许多,并且绘声绘色示范朗读还可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可以体现出朗读的技巧,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从而达到了课堂教学效果和目的,让学生在范读中培养语感。

如: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用激昂、有力的语调范读课文,对一些重点词句:“昂首挺胸”“热血沸腾”“斩钉截铁”“壮烈豪迈”等,我先范读,让学生再多次朗读,把学生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激发学生对敌人的恨,对战士的爱的感情。在课堂中我以丰富的感情,为课堂创设了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拨动了感情之弦。这样,主动阅读的意识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注重语言材料积累,让学生巩固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巩固语感的重要途径。阅读涵盖了无声默读与有声朗读两个方面,提倡阅览与诵读并重。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感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浏览速读,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一目十行的速读,得鱼忘筌,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甚至包括标点符号)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意义整体。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有了速读作基础,浏览也就好办了。广泛浏览,能拓展阅读范围,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升华为语言能力,形成语言直觉。

如在学校开展的晨诵、午读活动中,学生们能充分利用好每天早晨和中午的时间诵读古诗、外国作家所写的诗歌;阅读寓言、童话故事等,这样不仅使学生们拓宽了知识面,而且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丰富学生想象能力,培养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中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鲜明的形象,从而进一步体会到课文中词语的含义、语句的优美、思想的深刻,进而形成准确的语感。

语感的产生伴随着形象思维,它离不开生动的形象,学生在大脑中进行想象感受到语言形象与意趣,把课文中的各种画面连接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从中获得语感。

如:我在教学《草原》一课中,我抓住描写草原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有的只用了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我抓住重点词即“欲流”“流入”让学生进行想象,学生想象到了一碧千里的草原就像茫茫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相接,头脑中具有一幅生动的画面,体会到了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心里感受。在教学本课中,可让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比喻句“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迂回的明如玻璃的袋子”等等。让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动态的美,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的呈现在我们眼前,仿佛我们亲眼见到了一般。这样,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中所描写的生动情景,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感训练采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从语言中品析培养语感”“反复诵读培养语感”“读写结合强化语感”等等。

大学语文感想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策略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然而在培养这四种能力时,语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四种能力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感知,同时,在进行语感教学时,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知识都能得到训练,势必会提高语言的认识、判断、感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语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语感的特征和功能

(一)特征

叶圣陶说:“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感作为把握言语的一种特殊能力,具有直觉性、整体性、感性与理性、联想性与积累性、情感性等显著特征。

1.直觉性是语感的基本特征,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不需要分析的感知过程,其实在构建语感感知的时候已经经过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潜意识里已经做出了快速的判断。因此,语感的直觉性是理性在感性中的沉淀,是理性溶解于中的感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直觉性。

2.整体性反映了直接思维的整体感知,是对语言对象的整体、全面、笼统的把握。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学生感知的不是具体事物的形状和色彩而是对意境和意义整体的把握。

3.联想性与积累性是语感的重要特点之一,正如“语感的联系性语言描述的现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实现。”也就是说没有联想和想象,也就没有语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语感的感知表现出来。

4.情感性是语感自始至终的因素,情感本身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往往通过感受、知觉而存在于表象中。如,读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一句话,透过断断续续的文句,就能体验作者当时极度悲痛的心境,睹物思人,引起无限的缅怀和激愤。语感就是这样通过表象与情感的联系,借助表象意义来表现相应的情感涵义。

(二)功能

语感在听、读的过程中起着理解的功能,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把文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这个过程是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感知、想象、联想等一系列的心理行为和过程组成的,真正的语感也就培养出来了;在说、写过程中起着造型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

(一)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学生直接感受书面语言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之一。与口语相比,书面语更加准确、鲜明、严密,是经过锤炼的语言,更加简洁、凝练、优雅。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书面语言的熏陶,从而提高语感的能力。

1.朗读精彩片段,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语感同想象是不可分割的,而想象必然是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语言的感知、想象,捕捉画面,产生心灵的共鸣。如,《半截蜡烛》中描写屋内的紧张氛围:“蜡烛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爱如茉莉》中描写:“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组织学生对这些精彩片段进行朗读,感知语言,再现文中的人和景,深切感受语言所带来的冲击。

2.贴近生活,培养语感的敏锐性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推敲,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因此,语感的培养也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在实践中发挥语感的功能,才是成功的语感教学。如,《钱学森》一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迫切希望回到祖国的钱学森被美国政府横加阻挠,并软禁是什么感觉,是多么悲痛,引导学生想象一下钱学森的内心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再进行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在脑海里形成鲜明的形象。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大量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不二法门。小学生的阅读量是很有限的,只依赖于课本的阅读是不够的,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大量的阅读中培养他们的语感。

1.创造课外阅读的环境和氛围

阅读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语感的又一个有重要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说可以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强学生的交流;或是举办一些读书汇报会;并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共同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课文阅读环境。

2.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得意义的能力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交流的复杂行为。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这对学生终身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读中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语感教学中,要多途径、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实际教学中仍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使语感教学进一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阮美华.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2(6).

大学语文感想篇9

【关键词】语感激发强化提升

语感,是学生直觉的感受、领悟、把握语言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么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能力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传授朗读艺术,诱导抽象联想,以激发学生的语感能力

凡小学生,都具有一种天赋的语感潜能,问题只在于我们是否善于激发罢了。而朗读正是激发学生语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并运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和联想去正确的感知语言文字,去体验语言文字的节奏,并激起学生对语言文字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课文内容象电影镜头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如教学《月光曲》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作曲的意境一段时,可指导学生用平缓、柔和的语调对环境描写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联想,会使学生产生置身于茅屋之中的感觉,眼前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犹如幽静的仙境一般。在此境界中,贝多芬手扶钢琴,触动琴键,琴声似潺潺流水,有如瑟瑟秋风,在倾诉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想象之后,又辅之以深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壮之美,从而领会乐曲弦律的跌宕变化,由此达到激发学生的语感能力的目的。又如《可爱的草堂》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堂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亮,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段文字写得很美。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这段文字的美呢?首先,教师要加强朗读指导,告诉学生读这段文字时,要以一种惊叹、抒情的语调去读,并特别注意轻重缓急。第一句,突出对草堂的大和美的惊叹,如置身于海洋的感觉;第二句,写浪花的颜色和动态变化,要读出动感,前缓后急,并且边读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感情:又大又美的绿色海洋,微风中碧波涌动,向远方延伸。这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美妙画面啊!置身此情中,喜爱之心、感叹之情怎能不油然而生呢?通过教师这样指导,再加上学生的练习,学生对这种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的意蕴自然得到了很好的感知,也就是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二、发掘词语内涵,领悟词语情状,以强化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感,很多时候是与词语练习在一起的。课文中有些词语,特别是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意义的词语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能提高他们对词语敏锐丰富的感知力,增强他们的语感能力。如在小学语文课文《鸬鹚》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这些小鸟都噗噗噗的钻进去水里去了。”在教学这个句子时,可抓住对句子中“抹”字的理解来强化语感训练。先让学生理解“抹”字的表达意义是“擦”、“找”、“赶”、“挥”等意思,再启发学生用换词法进行比较分析:作者为什么不用“擦”、“挥”、“找”、“赶”呢?教师可让学生朗读和做动作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理解到用“擦”、“挥”等词语固然可以描写出渔人赶鸬鹚下水的动作,但用“抹”一词除了有上述意义之外,至少还有如下的表达效果:①描写生动,耐人询问。首先,“抹”字具体形象的描写出渔人赶鸬鹚下水的情景:用竹篙沿着船舷依次碰一下鸬鹚,使它们一个接一个掉下水去了。另外,“抹”字容易使人联想到本意:以前有的东西没有了,被擦干净了。再联系这个句子,学生不难领悟:水鸟本来站在船舷上,经渔人轻轻一“抹”都不见了(象什么东西被擦干净了似的),被“抹”到水里捕鱼去了。水鸟动作的敏捷,对主人的真诚,场面的寂静都描写得多么生动!②表现了渔人的心理活动。鸬鹚是渔人的捕鱼工具,渔人自然爱惜鸬鹚,当渔人发现鱼群时,心里急着要把鸬鹚赶下水去,莫失去捕鱼的机会,但他又不忍用力去赶(那样会打伤鸬鹚),故用一个“抹”字,恰当好处的表现了渔人当时急着赶鸬鹚下水又怕伤了鸬鹚的复杂心情。③表现了渔人捕鱼经验的丰富。因为从上下文来看,当时的环境很静,渔人在静静的等鱼群,渔人发现鱼群后,如果用“挥”等动作将鸬鹚一下子赶下水去,那巨大的水声还不会把鱼群惊跑?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学生对动词“抹”的理解和感受就丰富深刻得多了,其语感能力,就会得到加强。以上是从分析比较词语入手,让学生深刻领会词语意义,来强化学生的语感能力。还有的词语要在分析比较的同时,着重启发学生想象、联想、感知词语情状,从而达到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写雨来遭受鬼子毒打以后,“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在教学这个句子时,教师可重点启发学生领悟“溅”字的情味。溅,从字典上看,它是“液体受冲击向四处飞射”的意思。但倘若我们进入课文内容,让每个学生的想象、联想、情感、思维等心理因素共同参与,即让学生进入角色,领略“溅”字的情味,学生就不难体会到,这个“溅”字揭露出日本鬼子是多么凶残!小英雄雨来又是多么坚强不屈!一个“溅”字不但表现雨来流血之多,流血之急,甚至听的出“溅”的声音,还看得出“溅”的颜色和力度,于是学生自然会对鬼子无比痛恨,而对小英雄雨来充满敬意。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词语、领略词语情味是强化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语文感想篇10

【关键词】朗读语感能力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抓好语言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一、在悟读中培养语感

1“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准确把握,使主体的“神”与客体的“神”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要达到这种目标必须熟读精思,必须剖析品味。尤其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要舍得花很多时间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精心巧妙地点拨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从开始的迷茫直到后来的顿悟。学生读得越熟练越有情,思考就会越深入,领悟就会越透彻,久之,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读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2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切身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正如叶老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叶老还认为:“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生活体验将帮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为此,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扩展人生经历和阅历,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说说生活中父亲对自己的关爱,点点滴滴唤醒同学们的记忆,藏在心底的深情才会被挖掘出来。这样,学生能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读文章时自然就深情满怀了,对文章的主旨理解也就自然深入。

3展开想象,意会言语。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在教学《岳阳楼记》时,可指导学生驰骋想象,感受文学意境。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这样一副画面: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这要读出一种气势。接着,再想象连续几个月阴雨连绵,阴风怒吼,浑浊的浪花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起了光辉,山峦潜伏,商人旅客不能前行……这时就能理解此时登楼的悲伤心情了。读时要有一种悲怆的感情,在想象的基础上朗读更能使读者的感情贴近作者的情感世界了,理解文意就更深了。再到春和景明时,则心旷神怡,读时要喜气洋洋。在多读与想象中学生能明白这些迁客骚人的感情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更能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操产生敬佩之情。

二、在精读中积累语感

语感教学还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没有遮挡,才见得‘圆’。整个的一轮圆圆‘落日’映入你的眼帘,这又是多么宽广的世界啊!”像这样细致品味其中的某些字,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意境。在这样的精读中,语感一定会日渐增强。

三、在品读中积淀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