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设计背景十篇城市设计背景十篇

城市设计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6:40

城市设计背景篇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低碳就是随之衍生出来的一种社会发展形式。低碳就是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的减少碳的排放量,是把节能减排和降低废气排放的具体形式。而低碳经济就是指就低能耗和低污染为主要前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建设中排出最少量的温室气体,与此同时获得整个社会的产出,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的全面转变。低碳城市就是指以低碳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并且居民以低碳为生活理念和行为特征的建设蓝图。低碳城市所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园林绿化就是城市居民最先接触到的自然环境。所以建设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是倡导低碳生活最重要的环节和关键部分。

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性

(1)以低碳经济背景为前提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会给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喧嚣的城市,拥挤的人群,在繁华大都市里到处都充斥着汽车尾气的味道。而人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会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疾病。因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城市园林缺乏生机与活力,草木和植被也没有健康的生长环境。而在低碳经济的背景对城市园林进行绿化设计不仅可以缓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能让大自然最本真的东西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想象一下到处都充满绿色和生机的城市是多么的美丽。

(2)以低碳经济背景为前提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会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低碳作为一种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新型发展模式,而在低碳模式影响下必然会兴起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向,在探索低碳经济的同时,必然能够带动一些生产企业加入低碳经济的队伍。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能在节能耗降污染的理念下完成生产企业利益的增收,同时还会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以城市园林作为人们直接接触的自然环境,必须能够更加体现出低碳环保的理念。

3、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要求

(1)在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应用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园林作为体现城市面貌的窗口,它的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面貌。既然对园林绿化设计是以低碳为前提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把固碳能力比较强的植被运用在园林中。研究表明,固碳能力比较强的植物主要有,垂柳、碧桃、木芙蓉等。可以在绿化的过程把这些植物种植在园林,就可以有效提高固碳效益,营造自然的园林绿化,从而提高城市的固碳效益。

(2)科学合理的配置营造出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在进行园林绿化的时候不能光注重固碳能力的强弱,也应该主要优势互补的效益。一般来说,对于园林进行绿化时以下几种搭配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低碳高效的能力:

1)落叶乔木与绿灌木的搭配。从理论上来说,首先,灌木类树种在固碳释氧方面的能力要比乔木植被略高一筹,其次,灌木类植被的固碳释氧能力要高于草本植物。对于在种植地面上来说,固碳释氧分别为灌木优于乔木,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应该加大灌木和乔木的种植数量和面积。这样的搭配不仅可以改善单位面积的覆盖率同时也可以增加空间的绿化率,还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的固碳释氧能力。

2)速长植被与慢长植被的搭配。由于速长植被的固碳能力要比慢长植被强,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当速长植被与慢长植被搭配的时候,不仅能实现比较高的固碳效益,同时还能形成优良的园林景观效应和绿化效应。

3)常绿植被与落叶植被的搭配。适当增加彩叶植物彩叶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常绿植物要强的多,这可能与其色素(花青苷)在叶片中含量和分布的差异有关,从而影响了叶片反射光谱的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但考虑到大部分彩叶植物与落叶植物在秋冬都要落叶,其深秋及冬季的固碳效益接近于零。因此,将常绿植物与彩叶、落叶植物搭配,即可弥补这一不足,保证秋冬季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的同时,形成四季皆宜的植物景观。

4)不同年龄植被之间的搭配。年龄相对较低的树木,固碳能力高于老龄树。值得深思的是,这一点即可成为反对目前盛行的“大树进城”现象又一有力佐证。就单株碳贮量而言,古树远高于常规树种,但由于古树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生长也基本停止,碳贮量较稳定,对固定大气中Co2的贡献较小。但从其它生态效应、景观美学以及历史科学价值等层面而言,保护古树名木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因此,将幼龄树木与老龄树木搭配种植,可在营建低碳园林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的需求。

5)乡野植被与园林植被的搭配。某些乡土树种具有很高的固碳率,如水果类植物、垂柳、三叶树、天竺桂、冬青等,且非常适用于南方地区,为此,今后应适当增加此类乡土植物,并与常规树种搭配,既可提高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也可提高该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并有利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应用,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低碳园林植物景观。

4、结语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之下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合理的设计是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园林景观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了对人们环保节能的思想理念。只有把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出低碳环保的风格,才能对整个社会及居民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激发居民对低碳的重视和关注。所以想要在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就必须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注入新鲜的活力和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想,李海梅.居住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研究[J].北方园艺,2009(03).

[2]黄娟,胡永红.上海地区绿化植物综合评价与群落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05).

城市设计背景篇2

关键词:老龄化;城市规划;公共空间;老年人;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我国经济在近几十年来获得了较大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人口老龄化就是其中典型的问题,老龄化问题对社会建设和国家政府行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1]。现代老年人生活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追求,更多的关注精神生活,这就要求我国社会必须提供更多供老年人进行生活的途径,根据其自身需求获得相应的满足。

公共空间设计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体现城市面貌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水平也有了较快的进步[2]。然而,我国老龄化问题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年人受到年龄的限制对公共空间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必须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征,结合现代空间设计理论,提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设计方案。在关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中,诸多学者和专家已经分析了具体设计方法,为我国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指导[3]。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原则,最终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法,从而使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满足老年人生活的需求,把我国城市建设为和谐化、人性化和现代化,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现状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给人不仅是物质上的感知,也包含了心理等多方面的感知,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4]。当前我国城市空间设计特点如下:

(1)商业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商业化特征充斥着城市的各个区域,商业化带给人们的是更加方便的生活环境,人们能够得到更多的精神生活享受,尤其是现代在城市中流行的各种商业广场,能够有效地为人民提供良好的公共娱乐休闲场所。

(2)个性化

设计艺术在当前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空间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个性化是设计艺术的价值所在。个性化的空间设计让人们能够在生活中领略到独特的生活情趣,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良好的艺术渲染作用。同时,现代空间设计能够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收入和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加符合大多数人审美的设计作品。

(3)文化特征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解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协调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的城市空间设计中注重文化产业的推广,将更多的文化产品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在近年来,各种图书馆、博物馆和电影院等文化产业不断地出现在城市中,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娱乐方式。

(4)科技化

科技水平是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采用高科技技术提供人们享受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也注重对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使设计产品能够吸引人们更多的关注,也会更多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生活乐趣。

2.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公共设计水平获得了大幅的提高,然而,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给出更多的关注,目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老龄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政府和相关单位在开展工作中缺乏对老龄化的重视,不能将其作为重要的指标来指导设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公共空间设计都未充分考虑的老龄化问题,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设计方法,即使有也只是针对局部细节采取的影响力有限的措施,未能从整体上考虑老年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

(2)缺乏专属的老年人公共空间

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针对老年人建设的城市公共空间,这可能是考虑到我国当前资源的紧缺性,但为老年人建设相应主题的公共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让老年人集中聚集起来,从而为其生活提供专门的空间区域,让老年人获得空间上的支持。

(3)缺乏配套的老年人生活设配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就决定他们必须需要辅助的生活设施,在公共空间设计上还要提供专门供老年人锻炼身体的设施,建设能够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专门服务的机构,让老年人能够获得生活乐趣的各种组织活动,这些在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都为得到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强。

(4)缺乏老年人社会性质的考虑

大部分老年人往往身边缺乏子女的照顾,也就造成了老年人心理上产生了孤僻。城市空间设计缺乏对老年人自身社会性质的考虑,不能给出足够的关注,让老年人无法直接获取交流,也就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单调。因此,城市公共设计需要加大对老年人参与公共活动的吸引力,让更多的老年人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活动,从而在老年人群体中进行交流,补充子女缺乏沟通造成的心理问题[5]。

3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原则就是分析老年人生活的特征,根据其需求指出空间设计中的主导思想,帮助老年人能够积极参加城市公共生活[6],具体的原则包括以下:

3.1基于生理特征设计原则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出现了许多群体生理特征,诸如行动不便、反应能力下降、感知能力下降和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等,基于这些生理特征,就需要注重以下设计原则:

第一,无障碍性原则。老年身体障碍者更需要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和舒适使用的环境空间。在适宜老年人的无障碍性公共休闲空间中,行为空间和环境设施须补偿他们各种能力的降低,并应维护和锻炼老年人尚存的生活能力。在设计中必须针对各个设计援助进行无障碍验证,保证这些设计元素不会对老年人造成运动障碍而无法进入特定场所。

第二,开放性原则。开放式平面和多视点设计加强了对眼前小范围视野以外空间的感知力。扩大的视野直接补偿了已衰退的对空间因素相互关系的认知能力。我们应该使老年人很容易地根据不同的户外休闲活动选择相应的户外公共休闲活动场所。

第三,易识别性原则。对于固定的场所设计中要采用易识别性原则,帮助老年人能够及时的发现指导性的标准,能够为老年人的行动提供指引。同时,设计的各种文字性指示要能够让老年人识别,能够在较远的距离给出良好的提示。

3.2基于心理特征设计原则

老年人的年龄增长也使其心理发生了变化,老年人往往希望能够参加到集体活动中,能够与其他老年人进行交流,并能够处于放松的环境中,具体的设计原则包括:

第一,和谐的设计原则。在城市空间设计中要向老年人提供和谐的氛围,让老年人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身心的愉悦,这就要求必须充分考虑设计手法和设计效果,使设计整体区域缓和化,使老年人能够在空间在找到归属感。

第二,可交往原则。老年人愿意接近公共休闲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宣泄一下心中的自卑失落和急噪烦闷。在设计中就需要为老年人提供交流的场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要避免产生障碍,促进老年人能够自由的交流。

第三,适应环境设计原则。老年人对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对环境的要求,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让老年人能容易接触环境,对环境产生主观认同。在具体的设计执行中就要缩短老年人与环境的距离,增强老年人在公共空间的归属感。

3.3基于安全性设计原则

基于安全性设计就是针对公共空间的进行安全评估,确保老年人不会在公共空间中受到人身伤害。安全设计原则就要求所使用的材料、所设计的结构和所使用的布局规划都要以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为基础,保证老年人活动不受到各种设计结构影响。尤其是在公园的出入口、道路、铺装场地、周围园林建筑以及公共厕所的设计,一定要遵循安全的基本原则,要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设计,要周密细微不留隐患。

4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兼顾老年人特殊需求和艺术价值,不能提供能够让老年人进行基本活动的公共空间,还要让老年人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具体的设计分析如下:

4.1公共空间设计的总体分析

为了让老年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城市空间,就必须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创建更多符合老年人的公共空间,具体内容包括:

(1)创建专属活动区。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虽然不能创建大范围的老年人专属活动区,但可以根据具体的分布创建局部区域,例如老年人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区和老年人交流区,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加聚集老年人,另一方面提供了老年人的专属空间。

(2)创建主题活动室。为了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以通过各种专门主题活动室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主题活动室可以密切联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例如创建室、聊天室、静养室和休息室等,让老年人能够主题活动室进行多种活动,增加公共空间对老年人的吸引力,弥补老年人在生活上的单调。

(3)协调总体规划设计。在公共休闲空间规划上应注重利用自然、地理、文化、交通、社会等大环境资源,并且能够与城市其他空间环境有良好的协调。设计不同层次的空间类型,施体系更趋完善,有超市、菜场、医疗、注重其开放性和混合功能,生活配套设保健、美容美发等生活配套设施。从而形成空间和功能的一致化,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4.2公共空间设计的安全性分析

老年人的安全问题是公共空间设计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设计中主要考虑如何预防安全事件发生和如何在安全事件发生后的救治,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现代化的救助信息系统。我们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智能环境,以体现对空间的功能、结构、环境、服务及运行管理等多层面在人口老龄化下的优化与支撑。例如休闲空间的管理中心应时时能“知道”老人所发生的困难,以便能及时对诸如火灾、医疗救护、意外事故、求助等主动提供紧急帮助,确定有效的援助方式。

(2)考虑设计结构和材料的安全性设计。在材料使用方面,避免采用反光、镜面、钢材、石料等过硬材料,从而防止老年人在运动过程中跌倒碰伤。在结构设计方面要避免采用直角、锋利边和尖角等特征,预防老年人出现刮伤。同时,要综合考虑所设计各项细节,保证各个元素都符合结构和材料安全性要求。

(3)设计安全提醒标示。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安全需求,例如,在人行道设计中不仅要保证路面的防滑性和防跌倒性,而且要设置相应的声音和图像提示标示,让老年人提高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4.3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性化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要注重人性化,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给出最合理的规划方案,达到老年人对舒适生活的要求,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自我实现的设计分析。为了让老年人能够充分参加到公共休闲空间中,就需要调动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让老年人在公共空间中找到个人价值,达到自我实现的要求。作为老年人的重要生活环境场所和精神寄托场所,自我参与活动表现的结果必然大大提升自身的成就感,使设计环境更符合老年人需求。

第二,知识体验设计。老年人往往对知识充满更多的向往,希望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文化。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就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墙,提供相应的文化主题馆,让老年人在其中能够体验到知识,感受到文化,从而满足老年人享受生活的要求。

第三,社会交往满足设计。创建满足老年人社会交流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让老年人分享个人生活经历,达到良好的生活分享。

5总结

老龄化在我国发展中会进一步深化,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改善现代老年人生活的重要途径。公共空间设计必须对老龄化产生足够的重视,并按照老年人生活需求分析细化设计方案,以老年人要求验证各个设计元素的合理性,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未来要进一步开展老年人专属设计,构建更加专业化的设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公共空间,从而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建国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斌,夏青.老龄社区――未来中国城市养老新模式[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01)

[3]王贵杰,姚德利,黄金林.营造适合所有人的环境――城市与建筑的通用设计研究[J].工业建筑.2009(S1)

[4]傅韵.城市老龄化下的住宅小区设计[J].华中建筑.2007(02)

[5]庄宇著.城市设计的运作[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城市设计背景篇3

关键词:入口空间设计;商业建筑;空间组织手法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integrationandcontinuation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ommercialbuildingentrancespaceandurbanspatialstructure,aswellasurbantransport,culturalelementsandothertrafficandtheentranceofthevenueparkingproblem.Finally,enterthespecificdesignpracticesofthespatialorganizationofpracticesdesignedforcommercialbuildings,theentranceof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

Keywords:designoftheentrancespace;commercialbuildings;spatialorganizationpractice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商业建筑逐渐增多.其中多数都处于城市中心或者城市核心地区,因此其入口空间设计的好坏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影响更加巨大。在我国,由于城市人口拥挤,用地紧张以及开放空间本身的规模的限制,使得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均出现了一些缺陷和不足。

一、商业建筑入口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分析

1、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

一般来说,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应注意和原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因为在城市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相容性、环境容量和建筑经济寿命等指标的影响,往往存在一种维持原有结构秩序化组成的趋向,使城市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这种惯性对建筑设计形成一种制约。其次,城市的结构特征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的结构特征形成了城市独特的形象气质,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特征不仅具有时间的延续性,而且具有空间的连续性,因此在商业建筑设计时必须尊重城市的文脉,注重对城市结构的保护与延续。

2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重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与人口的迁移,城市原有邻里结构也可能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带动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因此,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必须顺应这种城市结构的改变而以新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以其自身的变化在所在区域内建立起一种新的动态平衡,对日渐混乱的城市空间进行重整。

3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对比

新颖而又合理的入口形态将会使旧有的结构秩序得以发展,从而达到一种新的秩序平衡,使城市真正成为生动而丰富的生活场所。这种对比关系符合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多样性原则,能创造出多样化的城市环境和多样化的城市生活,使城市空间的层次更为丰富。

二、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场地设计

1交通组织

处理好商业建筑入口外部开放空间内的交通组织问题,是现代商业建筑空问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商业建筑开放空间内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具体手法而言,其分流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平面分流(2)、立体分流;(3)、时间分流

2、停车规划

做好商业建筑停车场地的规划布置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确定合理的停车需求量

停车位数量是当前商业建筑配套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停车需求估计是停车场建立过程中要求非常重要及苛刻的一个步骤。现代商业建筑的停车需求预测,必须在调查商业圈内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以及观测商业区内的交通流量等基础上进行。

(2)停车场地规划

对于U型、L型、方形和条形的购物中心,顾客停车场应设在建筑正面,对大面积的停车场要进行分区,以便管理。而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商业建筑,由于地皮昂贵,则可采用多层停车设备来解决其停车问题。

(3)停车方式的选择

由于我国人多车多,加之建筑用地面积紧张,因此常规的停车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要,此时就应引入多种停车方式,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其常见方式有以下几种:(1)、集中式停车(2)、限时停车(3)、停车场地的多层次化。

三、商业建筑入口的空间组织设计

1、区域的划分

根据出商业入口空间的活动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属于动态的活动区域;一种是相对较为静态的区域场所。通过对人群活动的分流和分区,可以使商业入口内的行为活动有序化和规范化,提高入口空间的使用效率和舒适性。在区域划分时,还应注意空间形式的把握,因为不同的行为需求对空间形态的要求是不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区域划分不是绝对的、生硬的,而是有着不同中间层次的渗透过渡,不能将其截然分开。这就需要我们灵活掌握各种空间划分的方法,既保证了各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又不至于破坏入口环境的整体感和完整性。

2、空间的渗透

对商业建筑入口来说,形成空间的渗透与交流,首先要保证视觉上良好的可达性,即要加强边界的开放性,主要有两种方法:(1)、利用建筑自身的体量变化形成开放边界,例如商业建筑入口的出挑空间(捻廊、骑楼、构架等)和退让空间(前庭、架空、广场等),都可视为商业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开放连接。

此外,把空间的功能连续到相临空间中也能形成空间的渗透,同时活动的连续性也得到增强,如将外部空间的景观直接引入内部空间获得内部空间的外化效果:或者将内部空间的功能,比如购物活动等设置在入口处,从而延续了人们的购物活动行为,强化了内外空问渗透与交流。

3、层次的变化

一个层次丰富的入口空间,可以避免视觉上的一览无余,从而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深远感,吸引人们前往其间.通常组织空间的层次是按照由外――半内――内、公共――半公共一一私密、动态――过渡――静态等方法进行的。不同外部空间之间的分隔与联系形成了空间的层次,空间分隔从而形成了空间的边界,具有层次性的边界要让视线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4、序列的组织

在具体的处理手法上,空间序列组织实际上就是综合运用对比、反复、收放、衔接、引导等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把原先分散、零乱的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秩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对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而言,其特点是人流量大,流线复杂,使用密集.因此其空间序列组织的首要目的是保证主要人流路线的合理安排、清晰有序,同时还要兼顾次要流线的使用需求。其次,要妥善处理好商业建筑入口与城市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关系,通过有效的序列组织将人群顺利引入商业空间领域内,并使之在此过程中充满期望与兴趣,进而最终体验到商业内部空间的丰富性,获得完美的购物享受。

5、趣味性的引入

在作为城市繁华地段交通节点的商业入口空间内,适当地设置一些有趣味的环境景观,不但可以为各种活动(如休憩、聚会、交往等)提供更好的背景,而且也更符合顾客的行为规律和心理需求。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可结合商业建筑的入口广场,转角地带或建筑前庭空间等进行综合布局,或利用标高的变化、或设置游乐设施、或引入水景、绿化等,都能增加空间的趣味性,活跃气氛,减轻或消除顾客的疲劳心理。

结论

作为商业建筑整体环境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建筑入口空间担负着重要作用:它是与城市环境融合的中介:是与城市交通连接的枢纽;是市民休闲娱乐的舞台:是商场对外宣传的窗口。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的相关探讨还远远不能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只希望引起同行们对于商业环境的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背景篇4

关键词:城市文化;泉城广场;公共设施设计

文化是一个城市精神之魂,是一个城市价值的体现。文化与城市的公共设计的关系是相互的,文化不仅通过城市的公共设施来反映,而且还改变着城市的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是构建城市文化的主要体现,因为城市形象是打开一座城市文化的主要窗口,是先被人感知的部分。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一件产品在具备必要的功能外;还应具备丰富的精神价值,这样也就说到人的情感需求;苏联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曾说:“人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这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生活日用品不仅要实用,合人民的口味,而且要使人感到愉悦……宏伟的艺术工业的任务……在于探索简单的、健康的、令人信服的愉悦原则,并将此原则应用到比目前更加宏サ幕器工业中,应用到生活的建设中。”由此可见城市的公共设施产品与人的精神需求息息相关;在实现产品自身功能外,还要体现城市特色,传递城市文化信息的魅力。融入了历史文化内涵的公共设施才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由城市文化为导向为切入口,来设计城市公共设施产品也就尤为重要了。城市广场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公共空间。“阿果拉”是古希腊时期城市公共空间的代表,是公共生活(publiclife)的中心。阿果拉是雅典城邦政治、社会和宗教生活的中心,是所有政治的、公民的和司法活动之所。也是都市广场和公共空间的起源。古罗马时期,广场仍然是城市的核心,而凯旋门、铜像、碑柱也成为城市中心公共空间的一部分。由空间到公共设施的重视来看,这些公共设施无不体现着当时文化的特征。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济南,拥有丰富的名城资源,并形成了遐迩闻名的龙山文化、名士文化、泉文化,于1986年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城广场是山东省会济南的中心广场,坐落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带。它南临千佛山,北依大明湖,西临趵突泉,东眺解放阁。广场东西长790米,南北宽280米,占地面积330亩,约22万平方米,主体面积270亩。地上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水面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面铺装达12万平方米。据统计泉城广场的公共设施种类数据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泉城广场公共设施种类和分布数据。

泉城广场是济南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济南市的文化核心,夜间七彩音乐喷泉吸引市民及游客纷纷驻留纳凉,健身舞、踢毽子、跳绳、滑旱冰成为了广场夜景装饰的一部分,而最主要的,是广场浓郁的文化气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地域范围内,世代耕耘创造,生息繁衍,自然易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独特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环保性原则,从这些设计原则方面来规范公共设施的功能、形态、色彩、材质等,使设计出的产品达到实用、美观、环保等功效。

不同的年代和地域会形成不同的历史文化,进而产生不同的城市空间与公共设施。泉城广场是济南市文化核心,凝聚着整个常识的文脉,从公共设施延展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若想在这样一个大的广场设计出一系列公共设施就要全方位考虑除功能以外的精神文化等方面的特征;济南市代表性的荷花、柳叶、泉水等代表性的事物,在泉城广场公共设施方面也应有所体现。把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精神“物质态”;从造型、色彩、材料等元素进行设计,来体现济南市的文化特征。如,路灯、休闲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可以采用荷花、荷叶、柳叶、泉水等来衍生出抽象或具象形态,采用固定的主题色彩、辅助色和智巧色,采用木制或不锈钢材料来统一化设计,使设计出的公共产品具有统一性和品牌力度。

经过对泉城广场实地考察后,泉城广场是山东省会济南的中心广场,其公共设施齐全,分布均匀,唯独一些公共设施后旧,没有足够给人一种新鲜的气息。部分公共设施没有体现出泉城文化,或材料应用不当,最终导致无法充分应用公共设施。在泉城广场的公共设施中,从公共休息设施入手研究,这些公共设施多采用大理石材质,很少部分采用到木制材质,这样就会导致在天气较凉的情况下不会充分来享用这些公共设施,在拜访的位置来看也应与卫生设施进行合理的结合,来达到文明休闲,绿色休息的目的。

在色彩方面为了迎合泉标的蓝色主调,可以统一应用绿色调或为主要色彩。与泉城的水文化,天水共一色的特质相结合,也与泉城坐标色彩相呼应。座椅和观泉台若采用木质材料,就保持原来的木制原色,不仅能体现泉城广场古朴的本质,给人原生态的气息,也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在保证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同时,对休闲设施进行形体设计,并能体现出泉城文化色彩。简单,如荷花,柳叶等有代表性的形态,来抽象设计。在摆放位置方面,休闲设施是人们休息和观景的辅助设施,在休息的闲暇时间里,人们一般会制造出一些垃圾,因此有必要与卫生设施结合摆放。为了避免卫生设施产生异味和破坏景色,所以要在摆放位置方面进行合理的布置。

总之,城市广场的公共设施作为弘扬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城市设计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能很好的将地域文化作为公共设施的媒体,使公共设施与地域民情相统一,同时挖掘新的文化特征,寻求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符号相结合,那么仅仅是一件公共设施,就能足以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明的高度与品味。不仅能给城市带来良好的文化气氛,还提高文化的知名度,潜移默化地带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丁天军.城市街道公共设施设计[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

[3]南康康,张思望.绿色设计与“人性化”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城市设计背景篇5

[关键词]: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地域文化;符号

abstract:astheSquareofthemostrepresentativeoftheurbanspace,itisnotonlyamicrocosmofthecity'smoreurbangeographicalcharacteristicsofthemostdirectexpression,isthesymbolofthecity.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high-speedrailway,HighSpeed​​RailStationSquarebecamethecity'snewbusinesscard.inthispaper,andtheHuaiRivermusselshighironHuainaneastStationsquareinfrontofthelandscapedesign,forexample,analysisofsymbolstoconveyinsemioticsundertheinfluenceoftheurbanlandscapeanddesignfeatures,discusstheimportanceoflandscapedesignintheHighSpeed​​RailStationSquare,andhowthecity'sgeographicalfeatures,tocreatethelandscapeofthegeographicalcharacteristicsofthenewvisualimage.

Keywords:stationsquare;landscapedesign;regionalculture;symbol.

中图分类号:U291.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根据现代符号学理论,我们的生活环境是由一系列符号构成的,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以符号作为中介的。我们身边所有的事物都是符号化的产物,我们通过符号认识事物并向他人传达信息。景观是一个城市最直接的体现,代表了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人们通过景观符号对城市进行认识和理解。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为基础,是包括人、经济、科学和文化在内的高密度的空间系统,道路、街道、广场等是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空间,是城市环境空间的缩影,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城市高铁站前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不仅是城市交通空间的载体,更是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多功能空间载体。

1城市景观概述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全球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已成为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美丽也是最复杂的产物。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城市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满足人的精神享受,城市景观设计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飞速的发展,成为了城市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

城市景观是在城市内部某一特定区域内以城市的布局、街道、广场、建筑、绿地及江河山脉等作为载体,由建筑、雕塑及公共设施等各种元素组成的具有艺术美感的对象,包括各种景观要素的结构、功能、文化特征及人的视觉感受等,是生活的实体和城市的象征,是城市精神文化的载体与物质空间的总和。

城市景观追求的艺术境界即是符号的所指,是由“情意”与“物境”相结合的范畴,包括景物的客体反映即物境,以及设计师情感的主观创造即情意。城市景观设计追求的是意与境、情与景、人与物相互融合的精神层面,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对历史场景的回忆,对现时生活的体验和享受,更是对未来世界的憧憬。

2淮南东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项目综述

2.1项目概况

合淮蚌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华东地区铁路客运网的重点工程。合淮蚌高铁淮南站的建设对淮南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淮南东站的位置在东部高塘湖地区,高铁站的设立使该地区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2009年的城市规划为淮南地区描绘了一幅山水园林的景观风貌,而高塘湖地区是淮南打造滨水城市最为重要的依托;淮南市的生态环境良好、旅游开发潜力大,对当地的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2项目设计要求

城市景观设计依托城市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等,创造一个能满足人的物质、精神需求,且符合整体环境的景观。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城市的认识,是在通过城市景观的符号实现的。城市景观设计是一种符号信息的传达,传达的是城市的生活理念和意识形态等。不同的城市需要独特的城市景观符号,这样才能通过城市景观的符号来认识和理解城市,传达城市景观的符号意义。

高铁站前广场要体现淮南市的历史和文化。城市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茅仙古洞、淮河第一峡、古香山寺、古寿唐关、黑龙潭、淝水之战古战场及春秋时期扁担城遗址等诸多文物古迹,是淮河文化的精华部分;《淮南子》举世闻名,被评为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是淮南当地文化的突出象征。

在进行淮南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时,要尊重淮南市的文化内涵,将这些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加工,挖掘出深层次的艺术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站前广场景观艺术形式。如以淮南文化为基础的广场雕塑设计,在引入淮南文化的过程中红既增加了广场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和文化性,也与整个景观系统相和谐,易与广场中的使用群体产生共鸣。

2.3项目设计定位与设计目标

2.3.1设计定位:博览古今、城市名片

城市景观凝聚着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沉淀,也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差异。城市景观的象征符号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只有深入了解城市的文化背景,才能体会到这些象征符号背后所隐藏的涵义,才能更好地解读这座城市。不同的城市景观,代表了不同城市的象征符号,传达不同城市的符号意义。

淮南站前广场的设计要体现当代与历史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体现淮南区域优势。淮南区域性的文化积累,源远流长又与众不同。在前期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过程中,深入调查研究淮南市的文化、历史、区域优势,构思具有淮南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

城市设计背景篇6

关键词:景观设计;传统图案;价值;传承创新

古往今来,在城市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自然给人们展现的城市景观环境不尽相同。当前我国城市景观环境趋向于现代化建设。有许多建筑形式以及景观小品都运用到了当代的流行元素去设计与创造,整个城市环境彰显着现代化的时代气息。虽是这样但也不难看出一些建筑形式仍然传承着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吉祥图案,并且传统吉祥图案已经慢慢转变成为现代设计的一个流行元素。为什么这些传统吉祥图案能够有如此高的运用价值?根本原因在于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蕴含着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特色,以及这些传统吉祥图案图形的经典性。给后人对城市景观设计带来了丰富的设计元素和灵感来源。将其融入于城市景观设计当中进行再创造使我国各地的城市景观呈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

一、传统图形的研究

1.1研究背景

我国从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开始利用写实纹样来对生活环境进行装饰了。夏商和西周时期在建筑上开始运用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建筑或者小品上的装饰纹样。这个时期的纹样主要有,自然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神秘纹样等等的运用。而后随着朝代的更替,民族文化发生改变,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相融合,致使传统吉祥图案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更加的丰富化了。传统吉祥图案最常见的材质表现主要有木雕和石雕两种形式将其运用于建筑中去,如常见的窗花雕刻艺术、用于辅助景观环境的石雕艺术、再者就是雕刻于文化墙上用于装饰作用的传统吉祥图案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信仰要求,传统吉祥图案从传统简单式向多样式发展。在当今建筑设计中有许多地方都运用了中国传统吉祥图形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元素。面对现代化的城市进程,如何将传统吉祥图案在城市景观中运用的淋漓尽致又是一大值得探索的知识内容。在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通常的设计手法就是将传统元素融入于城市环境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当代设计惯用的手法。建筑设计与传统吉祥图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传统吉祥图形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占据了重要性。据笔者观察得知目前在一个新的开发区中必定会存在着传统文化的身影,由此可见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趋势,当前传统吉祥图案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根据我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建筑使用的背景研究中,笔者发现它的运用趋势将贯穿着古、今和未来这三个点。由此可见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掀起了风潮。本次的研究目的是要挖掘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设计应用,其次基于这些运用基础上笔者认为城市景观与传统文化除了相互融合外,缺乏符合时代的创新性。通过对本文的探索研究来深入理解传统吉祥图案的知识内容。我国传统吉祥图案自古深受人们的喜爱,对其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也是为满足当代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而设计的。笔者通过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入手,来发觉城市中传统设计的一面。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使人们站在新的视角展望城市景观的未来。

1.3传统图形运用的现状

传统吉祥图案有其漫长的使用轨迹,从古至今乃至未来。通过它在城市景观环境运用中的背景来看,可以从中发现传统吉祥图案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它都将演绎着城市景观不同风貌与文化背景特色。在此传统图形作为建筑设计构成元素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传统吉祥图案作为我国经典的文化内容,不论在哪个历史阶段都是深受人们的喜爱的,人们将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将其融入于生活中。首先,将其投入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方式。在此笔者以一个新开发区为例,该新开发区位于寿宁县东区,提供人们居住休闲为一体的新环境。该区的景观环境主要融入了冯梦龙这个人物的时代背景作为设计理念。将该时期的传统文化景观运用到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其中最让人惊叹的是沿河流而下的石壁上都雕刻着精美的传统吉祥纹样,在步履之间都能够欣赏到最美丽的画面,通过这些纹样的装饰使该新区传递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其次被用于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在此以贝聿铭作品之一的香山饭店中景观小品为例。我们都知道香山饭店的整体风格呈现出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在小品设计中同样使用传统符号,集中体现于环境中的灯具设计。在景观环境中重复的出现以方圆作为设计元素的灯具。通过这些元素的运用时整体景观环境更加的协调。通过小品的形式将其融入与现代景观设计中去,使传统与现代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展现了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且它们在保护或重新塑造城市历史地段的价值方面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二、传统吉祥图案概述

2.1传统吉祥图案的定义

就传统吉祥图案的定义来说本文将其归纳为,传统吉祥图案指的是人们根据历史的发展收集事物固有的属性特征如生活中的人物、花鸟、走兽、神话传说、或者民间谚语等等一些题材,对其以吉祥文字用语或一系列数字化的吉祥含义等手法经过人们有意的加工从而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作为美好意义象征或符号的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它也是表达人们美好情感和幸福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2.2运用于城市景观设计的传统图形分类

通过古今城市景观建筑中传统图形运用的见证,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传统图案主要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种:第一种为祥禽瑞兽,以龙、麒麟、凤凰为主要代表。这种多用于建筑的屋顶上,例如装饰屋顶用的双龙戏珠,还有用于门前辟邪用的石狮等,都是来源于传统吉祥图案。第二种为象征吉祥的花卉植物。例如牡丹花它被视为富贵、吉祥的代表,含有兴隆、发家的寓意。像这类多用于园林之中,这些元素多被雕刻于建筑的铺地、砖雕门楼,砖雕桥面上。通过该元素的装饰使整个建筑更加充满生命力。第三种为人们自古崇尚和信仰的神明仙人等。这些也被运用于建筑中的砖雕门楼、砖雕墙面、门裙板木雕上。第四种为充满吉祥寓意的祥瑞文字符号。此类元素多被用在门窗格心、门楼砖雕或者建筑围栏等。

2.3传统吉祥图案的主要功能

就其主要功能在此笔者以新东区为例,来阐述传统吉祥图案给该地区带来的重要作用。首先,城市信息传达的准确性。该区主要以冯梦龙这个历史人物做为设计背景,应用了该时期的传统吉祥图案的雕刻形式以及小品设计,明确的突出了该新区的文化特征。其次,该新区与其它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视觉上的个性。该新东区的周边城市景观环境以现代设计为主,而新东区结合了传统元素的运用使该城市景观设计更趋向于个性化时代。一个城市景观如何突出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就在于如何运用当地的传统文化,通过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设计才能够更好的凸显该城市的魅力,从而使人们印象深刻。再次,审美性强。新东区相比周边环境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传统吉祥图案作为一种文化,它能够输出一种精神意识,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感,这是新东区在实现其功能后所延伸出来的美学价值。

2.4传统吉祥图案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以新东区为例分析传统吉祥图案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首先,该新区借鉴了冯梦龙那个时候的时代背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了传统的建筑形式,整个城市景观环境中流露出古朴的美。其次,在梦龙公园中存在着一个高拱桥,桥面是用带有龙飞凤舞的图案地砖。它有个美好的寓意,就是经过此桥的人,龙成龙、凤成凤。再次,在沿河两墙壁上无一不雕刻着各式象征吉祥的花卉植物。在沿河的步履间我们都能够欣赏着河墙上传统吉祥图案的雕刻艺术。最后,它还运用于新东区的景观小品设计中,该新区的小品体现于富有古典气息的街灯和人物石雕上。

三、传统吉祥图案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3.1传统吉祥图案在景观设计中的必要性

1.传统吉祥图案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将其运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中进行再创造是对我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传统吉祥图案作为一种精美的设计元素经过设计者的巧妙结合并且运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给城市景观增添更多精美的景观特色。

3.传统吉祥图案是当前设计者对城市景观进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的有效素材,它能够塑造属于人文性的现代城市景观。

3.2传统吉祥图案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1.通过传统文化信息的传递能够有效的见证城市景观的历史价值,城市中的景观环境建设是人类为满足在生存活动中自身需求以及审美需求来改变自然的记录,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各代的社会文化与时代特色的反映。

2.将传统与现代城市景观结合能够提高城市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城市景观是历代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空间,同时也是历代人们创造美的一个场所。

3.建筑中传统元素的运用不仅是物质的,而且还弘扬着场所精神,对人来说有情感寄托的价值。

4.优秀的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结合能够为后者带来设计的借鉴价值,为今后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带来丰富的素材。

5.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景观环境能够唤起人们的怀旧情怀并且吸引更多的欣赏目光从中带来旅游价值。

3.3传统吉祥图案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得出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是以实现传统文化更好的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在此也是对当前传统文化进也发扬与再创造,根据当前景观设计要求,根据当地景观环境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建筑形式的采用合适的传统图案将其运用于景观设计中,并且结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对传统图案进行一定的变化整理,通过创新的方式来揉合传统与现代,从而使它们更好的延续和发展。结合上述研究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前传统吉祥图案在景观设计运用中的创新点为:首先,当前传统吉祥图案的运用主要是立足于现代设计,采用规矩融合的方式将其展现。对此若要对其进行创新就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今设计。将传统吉祥图案以后现代风格展现在景观环境中,通过各式各样的建筑姿态展示而出,其实传统也将会变得很时尚。其次,对传统吉祥图案运用中的色调处理上要大胆运用色,要善于打破传统色调,给与丰富色调的选择性。其实传统也将变得很开放。这样才能够更好对景观环境进行选择性的搭配。

城市设计背景篇7

关键词: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一、城市公共滨水区景观设计背景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城市中陆与水接壤的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公众对于自身生存环境的关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的意识逐步增强。回归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解相处,已经得到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民的共识。

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都大概经历了繁华到衰退,衰退到再开发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主要的原因有四点;一是社会需要转型。另一个原因可以说是因为城市滨水区存在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一个成功的城市滨水区设计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带;第三个原因是建造城市形象的需要,滨水区是重要的城市空间组成部分,成功的滨水区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建造的点睛之笔;第四个原因是这也是城市居民们的需要,高节奏的压力工作加重了居民对自然地向往,对水体绿化等自然要素渴望日益加重,有水有植物的滨水区自然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二、城市公共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1、滨水区的公共性

公共空间概念在建筑学中是一个很重要并且十分基础的概念。城市滨水区所拥有的“公共性”最终将带来公共性活动,它是激发城市活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成功的滨水区景观设计要使滨水区“开放空间”能够成为市民喜爱的公共场所,成为市民的共同财富,使公民可以在其中自由的,连续的活动。

2、滨水区的整体延续性

整体的“延续性”主要包括滨水区空间的延续性和绿地的延续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空间的延续是指滨水空间自身独有的条件,动态的河流直接引导了空间的延续性,而绿地是滨水区景观中不可缺少也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视觉范围内,考虑到绿地的连接性,形成无形中的连接体系,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城市生环境,更能有效地激发城市活力。

3、滨水区的空间不确定性

滨水区空间的不确性主要体现在与城市之间的不确定性和滨水区自身空间的不确定性。城市滨水区依赖于城市而存在,但是又相对独立的拥有自己的范围。它与城市之间就存在着空间上的不确定行。城市滨水区自身的空间形态也具有不确定性,滨水区是一个生态系统非常丰富的地带,水体的流动以及大面的空旷空间导致气流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以及降水降雪的影响,水体的变化还会导致水体和岸线的关系的变化,最后造成滨水岸线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在无时无刻改变着滨水区的空间形态。

三、城市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误区

1、滨水区景观模式趋于雷同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人们忽视了当今成功的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背后存在的因素,大量的照搬和抄袭现象使得雷同的滨水景观设计层出不穷。事实上,任何一个城市都拥有它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历史,同样依附城市存在的城市滨水区也应该呈显出这个城市所独有的文化历史。

2、没有分清城市整体规划与滨水区景观规划的意义,对滨水区景观规划的空间尺度过大

城市滨水区与城市密不可分,但是滨水区应当有它独特的景观规划特质,若过于强调与城市的连接,反而会降低滨水区独有的特色。

3、与上一条相对应,部分城市对滨水区的设计过于细节,太强调滨水区的整体独立性,使之与城市建设格格不入,与城市文化背景也相背离。

四、新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理念

1、协调环境生态的设计理念

协调环境生态的设计理念既有利于当代人,又造福于后代人。要把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设计,滨水区周围本身存在着它独有的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的介入,或多或少会对它产生干扰,如何将这种干扰变的和谐,使之依然有着自身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强伊通河滨水区的生活适宜性也是我们需要注重的。

2、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

把握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几大设计理念中,注重生态化,注重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景观设计的原则。因此在体现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

3、融入历史环境人文民俗文化的设计理念

一个成功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一定存在独特性,并且是可以融入到城市中的。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是离不开这个城市的河流的,城市河流所承载的历史背景也是丰富多样的。同时城市是历史文脉发展的产物,每个城市的每段历史都会在这个城市身上留下烙印和痕迹,这对于整个城市的陶冶情操和道德修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延续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又可以为现代人们提供含有底蕴的公共活动空间。传统文化是每个城市所独有的,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藏之一。蕴含着民俗风情文化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成为地标性作品,也可以在在强大的认同感中,成为十分有代表的地域性人文特征。

五、结论

公共滨水区是城市空间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整体空间的完善,对它的改造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同时,滨水区是大自然赋予城市得天独厚的一份宝藏,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特有的景观元素。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滨水区开发整合不仅可以激发城市的活力,促使周边地区的地价增值,重新塑造城市特色空间形象,而且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城市的品质,提升城市对外的影响力和城市品牌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等著.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4

[2]刘贵利等著.中小城市总体规划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6

城市设计背景篇8

【关键词】城市;特色;文化;景观;重要性

1.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现代景观的重大意义

特色,是指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它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那么,就城市特色来讲,指的是一个城市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所拥有或创造出的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具有某种个性因素的特征,是一个城市区分于其他城市所拥有的内在属性。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是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坐标,是支撑整个城市生存、竞争、发展的根基,是这个城市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魅力所在。[1]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虽然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来自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机遇,却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在快节奏、高效益的发展进程下的城市现代化危机,其中“城市特色危机”在近几年就受到了人们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城市特色危机是指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格局、风貌正走向雷同,千城一面,由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和历史形成的城市文脉、肌理,自然生态特征和乡土文化标识正在迅速消失的现象。造成这一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市无止境、无底线的财富欲望和规训手段之间矛盾的激化及均衡关系的失效。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盲目地追求现代化,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上错误定位,不顾自身的区域条件,片面建设所谓的“国际大都市”,一味实行“拿来主义”,照搬模式、盲目跟风,将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特色埋没在现代化的工业机器中国,也造成了城市记忆的消失、面貌的趋同、建设的失调、形象的低俗、环境的恶化、精神的衰落、管理的错位等诸多的问题。

所以,保护和构建城市的特色是具有重大意义并刻不容缓的。作为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大因素,景观在其设计和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以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现代景观为发展方向和目标。

2.城市特色的形成

任何城市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背景中生长起来的。城市中的地与物都深深印记着历史时期城市自然环境变迁和地域文化变迁的足迹(城市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的印记就像是生命的足迹,是生长的资源,是财富,是宝藏,是特色)。[2]

城市的特色就像生物独一无二的“Dna”。每一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城市风貌、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它们皆取决于城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在经历了几百或几千年的社会变更后,这些成为一个城市展现其特色的主要载体。

其中,地域条件、历史进程和文化传统构成了城市特色中最内在、最持久的本底要素,这些也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基石。而以城市空间特征、建筑风格为主体的城市风貌及其以产业发展为基础的城市功能是城市内在特色的外在物质表现形式,是基于城市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上层建筑”,同时也是城市个性最直接.最易被感知的表现要素。[2]

3.城市特色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由城市特色的形成可得知,城市风貌是城市特色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城市内在特色的外在物质表现形式,那么,作为展现城市风貌的主要途径之一的景观,与城市特色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1)景观设计是展现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城市风貌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它是在满足了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的基础之上营造地传达城市内在精神文化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人们认识一个城市的窗口建设。景观作为城市风貌的一部分,不管是它的设计风格、表现手法还是装饰元素都起到了极大的传达和表现城市特色的作用。譬如沿海城市通过建造滨海景观带来展现海域特色;历史古城通过修缮古刹景观区来展现文化特色,这些都是人们利用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来展现的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特色。

(2)城市特色是景观设计的创作依据。一个好的景观设计首先要有一个符合环境与文化背景的主题与内涵,地域性文化即城市的特色在此必然要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在景观设计的创作中,主题与内涵是个先决条件,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向,才能进行符合逻辑的合理化的创意构思、功能分区、空间组合、风格类型、元素装饰等。

(3)由上可知,城市特色和景观设计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它们之间缺一不可,并为彼此服务,为能够更好的展现城市的文化与精神服务。

4.对城市特色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的实践性探索

以西安市曲江池遗址公园为例。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曲江新区东南部,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共占地面积1500亩。

此项目是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担纲的总规划设计,是在原曲江池的遗址基础之上修建。曲江池遗址公园是从唐曲江池遗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人文传统,恢复性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宜春苑、凤凰池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地区“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构建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和娱乐休闲区。

众所周知,西安是13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周、秦、汉、唐这四个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均建都在此。现在的西安虽然已经发展为一座十分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但是它能够被人们记住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所拥有的极为强大的历史文化资源。西安文物古迹的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这不仅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在国际上也是并不多见的。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设计与修建正是体现了城市特色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曲江池遗址公园是西安市提出的“遗产旅游”计划的一部分,它的设计作为一个载体必须能够达到展现西安城市特色以吸引旅客、带动经济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上述的背景之下,曲江池遗址公园无论是在景观设计的内涵和主题方面、设计构思和创意方面,还是景观各元素的风格和展示方式方面,西安市的城市特色都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5.总结

近几年,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在中国市场内发展的如火如荼,有不少人提出要发展中国的“景观城市”,但是在走向这个美好目标的同时景观行业内也衍生出很多问题,比如盲目学习国外的现代化景观模式,造成忽视本土文化、模糊城市精神的现象,这导致现在很多城市间互相雷同,没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恶性的发展不但会造成地域性文化的遗失,更会给我国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保护带来障碍。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背景篇9

对民间艺术的设计再阐述

一.项目背景寒窑遗址公园是以寒窑故事为背景,以爱情文化为主题,以幸福产业(浪漫产业+婚庆产业)为主要产业方向,集遗址保护、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建设的爱情主题公园和幸福产业基地。

二.项目概述三.项目场地与周围环境

四至范围——曲江寒窑遗址位于曲江新区东南,西邻曲江池遗址公园,北临曲江池中路,东临方城路,南临规划路。

地形地貌——曲江寒窑遗址基地被一条东西长470余米,南北宽80余米的天然黄土沟谷切分为三大地理单元。

四.设计理念

(一)准确把握爱情文化在曲江新区各类文化中的特色性及其本身的大众性,以大众化的手法勾勒出出特色的文化主题,构成源于大众、高于大众的主题诉求;

(二)合理梳理与爱情文化相关的人、物、事,形成可表现的文化元素,结合相应的表现手法,构成多元化、合理化、完整化的文化组团。

(三)对十大爱情故事的描述,应合理利用场景的塑造讲述寒窑故事的主线,建立观者对历史文化的认知;通过细腻的艺术手法营造浓郁的品鉴氛围,构成人文互动。

(四)以寒窑故事为主题线索,以爱情文化为主题诉求,以浪漫元素为设计题材,以遗址公园为演绎舞台,以空间艺术为终端表述,构成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现代艺术氛围的终极表达。

五.设计原则

(一)承接背景服务产业

“惊世情缘”浮雕是通过寒窑故事背景梳理出中外经典的脍炙人口的爱情文化主题,继而延伸出遗址公园以浪漫、婚庆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故“惊世情缘”浮雕以承接公园文化背景,以爱情文化为主线,打造出可服务于浪漫、婚庆产业的相关文化主题。

(二)主题统一取材广泛

“惊世情缘”浮雕文化主题应本着统一的主题思路进行梳理,以保证整体文化表现;同时,还应以广泛的中外爱情题材为发散,并进行合理的主题筛选,力求合理化、多样化、广泛化的主题内容。

(三)时空交汇古今演绎

中外爱情题材宽广,从远古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从时间到空间。文化主题的设定应完整梳理时间及空间主线,寻求时空交汇最为合理的表现序列,形成贯穿古往今来、上下四方的情爱演绎舞台。

(四)尺度合理以人为本

“惊世情缘”浮雕在表现手法上,应选择多种合理的表现方式,注重空间尺度的合理性和自然性,与公园内各建筑、植栽及公共家具和谐共融;在艺术表现方面,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与艺术品的情感交流,营造浪漫的环境和气氛,整体勾划出人景合一的艺术氛围。

六.设计内容及意图

“惊世情缘”浮雕内容:寒窑遗址公园入口北侧崖壁上雄伟而壮观的景观雕塑墙,名为“惊世情缘”。长270米,高11米,采用现代艺术设计手法,结合中国传统的剪纸形式,与园区艺术景观融合,展示了梁山伯祝英台、罗密欧朱丽叶等家喻户晓的世界十大爱情故事。通过中外十大经典爱情故事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爱情幸福产地。主要旨在打造寒窑的整个喜庆的氛围,同时展示辉煌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护卫者,生动地代言城市公共文化和精神风貌。

材料与安装方法:为了保证雕塑的持久耐久性,采用不锈钢板裁切焊接,表面采用氟碳漆喷漆。浮雕安装:结合浮雕的图案在台式挡墙上锚入不锈钢钢筋,再焊接防松动处理。

环境影响和思考:公共环境景观浮雕的视觉形式的产生,来源于环境设计家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公共环境景观浮雕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室内外装饰性浮雕,室内外装饰浮雕的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和装饰性;而公共环境景观浮雕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公共环境景观浮雕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雕塑家,环境景观设计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既要协调特定空间环境与浮雕表现形式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形式的适应问题。

公共环境景观浮雕艺术形式的建构,还需要注意对作品“正视面”的把握。正视面也称“主体面”或“主视面”,是指作品整体结构的主体朝向,诉诸视觉。它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极为明晰的视觉状态,往往是依赖于浮雕的主题内容、动势的伸展、形象的直观、内容的明确,完成作品整体形式的创建。正视面是建立在对环境空间和环境浮雕整体结构关系把握的基础上而完成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在具体形态展开之时所凸显出来的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公共环境景观浮雕的环境空间的营造,是建构环境景观浮雕形式美感的关键因素。另外,材料工艺以及色彩的独特运用也是构成环境设计形式美不可忽略的方面。总之,作为公共艺术的现代城市环境景观,其审美特征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仅从艺术形式、材料、表现形式方面对现代环境景观的审美特征作了一些探讨性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景观艺术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相信,在创造人类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城市环境景观设计将会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作用。

植物配置:在分段式的台式挡墙上,种植植物和挡墙的结合、和浮雕的结合、以及和整个环境空间的结合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选择植物的耐旱性、控制植物的高度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选择了修剪的石楠球、女贞球和海桐球。配置手法:以三俩株为一个组团,结合挡墙的结构,主要遮挡挡墙死角和浮雕的分段处,通过植物的变化将挡墙和浮雕组成一副完美幸福画卷。

灯光配置:为了体现景观浮雕的夜间效果,设计将LeD投射灯结合浮雕的分布合理的布局在浮雕前的挡墙和草地上,发出的暖性光线将背景的暖黄文化石与红色的浮雕融合在一条亮丽、辉煌的景观环境之中。

城市设计背景篇10

关键词:LeD;景观照明;美学原理

从柴火堆到蜡烛,从蜡烛到白炽灯泡,各种各样的照明设备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时至今日,照明技术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成为改善人们生活、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象征。然而,LeD作为固体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安全长寿命、颜色丰富、白光、微型、高亮度、易调光等优势,是一种符合旅游照明要求的光源[1]。

城市夜景之所以那么富有魅力,是因为光的存在将原本黑暗的世界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景观的夜景照明并非个体行为,要充分利用好新型光源LeD的特性,充分考虑灯光工程的整体协调性、灯光设计上的艺术性、灯光工程的客观背景、巧妙使用LeD的动态效果,最终达到展现城市夜景照明艺术的审美效果。

1充分考虑灯光工程的整体协调性

由于人们的视觉无法取舍视野环境中的各种灯光单体,各单体灯光的成功并不一定能形成好的总体效果,因此在灯光工程设计特别是城市夜晚景观设计、街道灯光景观设计时,必须具有系统观、全局观,应力求通过连续、渐变、起伏和交错的手法,实现整体系统的有序,要把握好各灯光景观在主题、风格、意境等层次上的统一与变化,平衡协调好各部分灯光单元的亮度、光色、形态等要素。一般而言,可以分别通过主从关系、几何形态的呼应等手段来实现局部范围内、邻近建筑单体的协调;用线性连接、光色搭配协调等手段求得以街道为主题的大范围、纵深视野的协调。提高景观全局的整体性、审美性和生动性。

2考虑LeD灯光设计上的艺术性

LeD灯有着柔和的光色,在广场和园林照明中有较强的艺术效果,表现出不同的色调、肌理和层次,不仅为人们提供舒适的视觉条件,更能增加艺术美感,达到设计意图所刻意创造的空间景观,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审美需求以及心理需求。这种美可通过LeD灯光的设计营造充分显现,可以相信LeD景观灯具将沿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道,朝着艺术化、智能化、柔性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3充分考虑灯光工程的客观背景

所谓背景,为具体的自然环境背景,包括环境中的道路、建筑、水体、绿化、桥以及雕塑装饰品等等;另一个背景为抽象的人文背景,包括该地域历史、功能、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等等。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客观存在。灯光景观无疑是一种主观的创造,必须依附原有客观的背景。因此,必须处理好灯光景观所产生的主题、风格、意境等内涵与所在地域的自然、人文内涵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在灯光工程设计中,首先,要了解该地域历史、功能、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等,以便用合适的灯光来进一步表现、宣扬该地域的特点,或创造出与其地域相适应的新的内涵。建筑大师密斯・范德罗提出著名的建筑处理原则――“少就是多”,在景观照明设计中,也应当考虑“少”。“少”就是舍弃不必要、重复性的建筑空间环境[2]。删繁就简,合理强调重点的构建进。

4巧妙使用LeD的动态效果

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丰富了LeD灯光的表现手法,使移动、闪烁、色彩转换成为可能,由静态光增加了闪烁光、由静止光产生了移动光,从而增添了灯光的动态性。例如,苏州圆融时代广场天幕采用的动态照明,表现效果佳。动态照明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能够产生生动、愉快的效果,激发人们兴奋和活跃的心情,烘托出繁华、热闹的气氛。但是,这种手段应适度运用和掌握场合。如果出现过多、长时间的移动、闪烁、色彩转换的灯光照明,易使人们产生视觉疲劳、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产生烦躁与不安的情绪,适得其反。因此,应巧妙使用LeD的动态效果使景观亮化全面协调富有美感。

5结语

夜景照明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富有魅力、最具公共性,也最能反映出现代城市文明的象征之一。夜景的建设在城市设计中不容忽视,适当、合理选用景观灯具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温馨、绚丽多彩的休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审美要求的日益提高,LeD灯作为新型绿色的第4代光源,为城市夜景照明的品质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可能、新的创造。只有在充分理解掌握LeD灯色彩纯度高、体积小、驱动电路简单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为景观整体美的“催化剂”的作用。以LeD灯夜间的绚丽效果强化和突出整个环境的设计构思和造型特点,使得环境成为一个以线带面、突出重点、既统一和谐又主次分明的优美景观。为了实现这些要求,要充分考虑灯光工程的整体协调性、考虑LeD灯光设计上的艺术性、充分考虑灯光工程的客观背景、巧妙使用LeD的动态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