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十篇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十篇

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4:05

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篇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局《关于“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现的实施方案》等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万善片区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区“尚善”特色教育的实际,特制订《****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的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主题

“五育合一谋新篇,尚善教育创特色”。

三、实施目标

将“五育合一”与“尚善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在“德、智、体、美、劳”中深化“善行、善教、善炼、善艺、善劳”五善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现、学校特色发展、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善行树人——七彩德育立德

将“善行”教育融入七彩德育之中,做到:学校“善于推行”七彩德育,工作有新思路,做七彩德育的倡导者;教师“善于执行”七彩德育,做法有新举措,做七彩德育的执行者;学生“善于践行”七彩德育,行为有新变化,做七彩德育的参与者。完善“善行树人”及“七彩德育立德”工作体系,制订“学校推行、教师执行、学生践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思路,通过学科渗透、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开展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乐学进取、性格培塑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善行”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教育之恩、感恩祖国培育之恩、感恩社会帮助之恩、感恩他人关怀之恩、感恩大自然绿色之恩;加强品德修养教育、绿色行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增强学生善行意识;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二)善教利学——三活课堂增智

建立“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三活课堂教学体系和“四善五环”的教学模式,将“善教”融入三活课堂之中,让教师善于教书育人,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教师“善教”:通过读好理论书、练好基本功、写好小随笔、做好小课题,让教师善于活化资源;通过组好团、选好人、磨好课、建好库,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材;围绕教与学的技巧与策略,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抓好入职教师入格课,成长教师研讨课,成熟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引领课,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法。学生“利学”:通过“课前重预习、课中重善思、课后重巩固”,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实施合作探究,让课堂动起来;抓好多样化练习,让课堂实起来;开展多元化评价,让课堂活起来。通过三活课堂,达到善教利学的工作效果,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精神。

(三)善炼强身——阳光运动健体

将师生善于运动锻炼、乐于强身健体的积极性引导到阳光运动上来,做到:上好体育课、建好运动队、开展好大课间、举办好体育节等,激发师生阳光运动、善于锻炼、乐于健体的积极性。围绕健康第一,科学安排体育课,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阳光体育课,合理设计运动负荷,加强学生体育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阳光大课间,根据学校和季节、气候特点,融入体操、舞蹈、趣味游戏、健康跑、球类活动等内容,开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阳光体育节,每年开展体育节活动,通过项目竞赛,活动展示,传承体育精神,激发学校活力。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长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

(四)善艺雅情——文化艺术育美

将学生善于文学、音乐、器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等兴趣爱好融入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做到:师生人人积极参与,生生个个掌握1项以上艺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操和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能力。强化美育课程,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打造美育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营造美的环境,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传承本土竹丝画帘、剪纸等优秀民间艺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开展美育活动,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组建特色艺术团队,通过文学、音乐、书画、舞蹈、戏剧等进行艺术教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五)善劳养志——综合实践培劳

将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融入综合实践之中,做到:在学校善于做好校务劳动、在家里善于自觉完成家务劳动、在社会善于体验公益劳动,从而感受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善于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家庭劳动教育安排家庭服务弹性任务,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抓好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和劳动实践。学校劳动教育通过课堂传授劳动知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建立劳动基地,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社会劳动实践重点落实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劳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增强学生劳动意识。通过综合实践劳动,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塑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9月)

成立****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与落实。开展工作调研,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座谈会,完成方案论证。印发实施方案,召开校长工作会,加强实施方案宣传。在万善小学县级重点校的基础上,确定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片区重点校。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校推进相结合,召开专题会,指导各学校制订实施方案、设计各类工作表册及活动记录。

(二)实践探索阶段(2019年10月-2021年8月)

各学校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以万善小学为示范引领,以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辐射带动,在片区各学校全面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邀请专家引领、强化教师培训、美化校园环境、健全保障措施,围绕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审美素养、弘扬劳动精神”五个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抓好学校特色建设,形成学校品牌,重点学校加强探索,形成经验。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炼实践成果。召开县、片“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现场会,总结推进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三)总结提炼阶段(2021年9月—2022年8月)

将实践探索阶段形成的成果在全县和片区推广,探索“立德树人、增智利学、健体强身、育美雅情、培劳养志”等方面的途径,建立“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有机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本阶段以****区为单位,组织每学期2次片区的现场会,承办每学期1次县级的现场会,推动“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力争在育人方式上有新突破,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上有新进展,在体育项目上有新特色,在艺团活动上有新形式,在劳动实践上有新举措。召开工作表彰会,全面总结万善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启动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推广深化阶段(2022年9月—)

全面总结整理“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成果,构建完善的“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坚持特色立校,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建立学校评价标准,对片区学校进行考核评估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由****区主任任组长,责任区各督学、片区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领导小组。陈世万负责责任区方案的制订,片区工作的安排布置和推进工作;陈学毅具体负责片区学校工作的推进及各学校七彩德育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卢杰负责各学校三活课堂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舒展负责各学校阳光运动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张敏负责各学校文化艺术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陈国华负责各学校综合实践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德育办,由德育专干陈学毅任办公室主任,责任区各相关督学、学校分管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日常工作。各学校赓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五育的五个方面的工作分别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并设计好活动记录表、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确保工作贯彻到位、执行有力、推进明显,成效显著。

(二)制度保障。建立奖励机制。对工作推动有力,成效明显的个人和集体,责任区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各学校在名师评选、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年终绩效奖金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公开科学透明的评价机制,细化评价指标、考核要点和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案。建立工作督查机制,明确本项工作为当前和今后教育的重点工作,责任区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纳入学校年终绩效考核责任区对学校的民主测评,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三)人才保障。责任区组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专家团队,聘请教研室、教改办、教育股、艺体卫股、县城学校名师、片区名师为专家队成员,定期研究和指导责任区和学校的工作。各学校制订新教师、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明确“县、片、校”三级教师培养职责。加强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建好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方法手段多样、关注学生成长的班主任队伍;建成一支业务素质精湛、课堂充满活力、家长社会认可的教师队伍。工作室通过团队行动,围绕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发展与实践,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目标。

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篇2

摘要: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但高校劳动教育长期受到忽视。在大众创业和高考招生“双轨制”改革背景下,重视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可以采取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由学生承包校内服务型岗位和加强家校合作等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05-02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比如南昌大学在2014年9月1日在全校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活动开展不到一周就遭到抵制,学生反对的理由主要是交费了就该享受服务,不该义务保洁;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在全校推广劳动教育,通过义务劳动和有偿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净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劳动意识。上述案例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状况,即:

(一)劳动教育普遍缺失

高校几乎没有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没有列入国家教育大纲,导致高校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部分开展了劳动教育的高校存在劳动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制度、师资、组织和场地保障薄弱,课程的教学计划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与学生专业和兴趣结合较少,实践教育缺乏、有劳无教和无用劳动等情形。

(二)大w生综合素质欠缺

1.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2010年国民体质检测公报》指出“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太少;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情绪不稳、承受能力差、不适应环境等,容易因情感压力、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导致抑郁乃至自杀。

2.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在应试教育环境及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比较功利。由于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存在较大脱节,理论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2],导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3.自我中心意识普遍较强,人际关系紧张。多数大学生从小脱离劳动,养成了自我中心意识,不懂得尊重和感恩。此外,由于升学和就业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大学生变得自私、冷漠,加剧了人际关系紧张。

4.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差。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家长和学校长期忽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剥夺了学生发展生活技能的机会,导致许多大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缺乏劳动技能训练,学生缺乏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相关规划,导致就业困难和不适应工作,需要重新培训才能适应工作。

二、高校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与劳动教育长期受忽视和缺乏相应的开展条件有密切关系。

(一)应试教育模式的单一评价机制是导致劳动教育长期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

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和育人的办学导向使得劳动教育不受重视。高校的招生指标和教学经费等与科研项目挂钩,导致大部分高校关心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课题申报等可量化的硬件指标,不关心软件建设。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初次就业率的考核导致削减课外实践活动。一些高校为了抓就业率,到大二下学期就会“鼓励”学生减少社会实践,准备各类考试。

(二)招生规模扩张迅速是导致劳动教育缺乏现实条件的重要原因

由于高校扩招太快,教学基础设施和管理跟不上学生的需要,开展劳动教育缺乏相应的现实条件。由于劳动教育没有纳入考核,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付出大量的人、财、物资源以及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进行理论教学的成本较低,导致许多学校没有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力和压力。

三、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与生产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以造就更熟练的劳动力,而且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4]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5]他特别强调劳动教育的作用,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6],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情感,充实精神生活,为生活做好准备,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二)劳动教育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条可贵经验

我国历史上一直比较重视劳动教育。中国古代社会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重视“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如《曾国藩家书》把曾氏家教的内容总结为八个方面:猪、蔬、鱼、书、早、扫、考、宝,其中养猪、种菜、养鱼、扫除等属于劳动教育。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如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第二十条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进一步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可见,从历史经验看,割裂教育与劳动的联系会对人才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四、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

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篇3

关键词: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公平;民办教育;法律地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053―03

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阐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问题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可谓立场鲜明、态度坚定,与时俱进、统筹规划、振奋人心。要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教育政策法律制度架构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取消针对民办学校的歧视性政策,给予其更多的扶持性优惠待遇,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严格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健全民办学校教师权利救济体系,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推动实现民办学校和教师与公办学校和教师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待遇,保证《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规范的贯彻落实。推进民办教育大发展、大繁荣之愿景,努力推动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崭新格局。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以教育公平为视角

制定并且完善教育政策法律制度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最为有力的举措。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关于法律地位的含义却十分丰富,可谓见仁见智,在理论界尚无定论。但通常认为,“法律地位是指权利主体在法律上的地位”。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就能较容易地理解民办学校和教师的法律地位问题,即民办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究竟处于何种法律地位;它到底具有什么样的身份属性;它的存在是不是可有可无;国家应该如何对待民办教育及民办学校;国家应该如何通过政策安排、制度设计、立法建制,统筹好、协调好、权衡好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的关系;在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民办学校教师的身份属性是什么;他们可否与同级同层次公办学校教师享有相同的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继续教育、交流培训、换岗锻炼、职称晋升等条件和机会;如果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如何通过现有的教育政策法律制度得到救济等问题,都是本文所要初步探讨的。

(二)民办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期待

实现民办学校和教师与公办学校和教师法律地位平等的困境,主要在于人们对民办教育存在与发展之否定和漠视。值得我们民办教育工作者庆幸的是,这样的错误认识再一次被《教育规划纲要》所更正。《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由此可见,这不仅仅是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的简单重申,更是体现出国家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立场和态度。

民办学校是民办教育最主要的载体。面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即“穷国办大教育”,国家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办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广泛吸收民间资金参与支持办教育,创立民办学校,对于加快落实好“教育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及“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是极其必要的。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障民办学校和教师平等法律地位与合法权益,尽管我国已先后颁布实施了《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在实践中,这样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认真的遵守和执行,民办学校和教师还是经常被不公平对待,尤其是关于他们的法律地位,社会上否定、漠视的评价仍然居主要方面。针对这样的生存境况,适时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无疑是回应这一难题的治本良策。我们期望她能有所作为,能够真正给民办学校和民办教育工作者带来美好的希望与憧憬。

二、同样承担传承文明职责的民办学校

(一)民办学校的生存困境

实现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法律地位的平等,是正确定位民办学校身份的逻辑前提。教育公平不仅指受教育者的入学、接受教育、教育评价、政府公共财政投人、教育资源配置的形式公平,还应包括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竞争环境的同一性、身份的平行性和法律地位的平等性,即实质公乎。毋庸置疑,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传统观念巨大惯势的影响和民办学校自身发展的状况,民办学校不被人们认为是教育的“主流”队伍或者教育领域“正规军”。所以,在社会地位上,民办学校天然地就比公办学校“矮半截”。也由于社会对民办学校在营利和非营利分类管理上的争论不休,存在对民办学校社会身份的否定性评价就不足为奇了。民办学校自诞生以来,就一时一刻也没有放弃争取公平对待和乎等地位的努力,虽然有时声嘶力竭,黯然无助,但毕竟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发,对民办学校来说,在争取“正当名分”上就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底气。国家明确承认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政府应努力营造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竞争、平等参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环境,促进民办学校茁壮成长,做不到这一点,就是政府的失职!民办学校没有一个“正当的名分”,处境就十分尴尬,最终难逃被公办学校“挤压”倒闭的命运。

(二)民办学校法律地位的制度保障

1 为民办学校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取得“正当名分”后,还需要政府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也就是要给民办学校“松绑”。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其实并不很难,只要教育管理者敢于下定决心,善于统筹思考,肯于真抓实干,这个困在民办学校头上的“魔咒”是很容易被“解锁”的。对待民办学校应该像对待公办学校一样,在公共财政投入上、教育资源配置上、师资调配上、科研立项审批上和参与社会活动上等,都应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差别待遇。同时在民办学校发展过程中,由于它先天的“底子薄”,师资力量不够强、教学科研资源不够足、软硬件教学设施不够先进等因素会阻碍民办学校健康发展,政府应出台一些专门针对民办学校的特殊优惠政策,以此弥补民办学校先天的“营养不良”,推动民办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2 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

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也是公平对待民办学校的重要体现。民办学校实现科学发展既需要政策法律的引导规范,更需要宽松、自由、民主的空间来施展手脚。民办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订立、教师的培养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政府应做好引导、监督,而不能越俎代庖地去干涉,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更不能以“不听政府指挥”名义,随意给民办学校“扣帽子”、“打棍子”、“摘牌子”。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政府的权威被维护了,但老百姓对教育多样化需求的选择权却被政府侵犯了,得不偿失。

3 民办学校应自强自立,坚持走特色兴校、质量强校之路

民办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要积极践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自强自立、不等不靠,珍惜自己的荣誉,践行时代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注重内涵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发展成长中避免与其他同级学校“同质化”。坚持特色兴校、质量强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注重品牌建设,诚信办学、依法治校,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受教育者及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办好人民满意的民办教育。唯有如此,民办学校在争取“正当名分”和平等法律地位时,才腰杆硬、底气足、有力量!

三、同样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民办学校教师

(一)民办学校教师的生存困境

实现民办学校教师和公办学校教师法律地位平等的困境主要是,人们对民办学校教师类别及身份的认识还缺乏客观性。关于民办学校教师是否是人才,社会上曾有不同的评论,但前不久国家的(中国的人才资源状况白皮书》对这一评论一锤定音。《白皮书》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我国《教师法》第3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具备专业理论知识,通过教育教学及科研活动传道、授业、解惑,为社会建设培养人才,为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应该被视为人才。《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8条规定:“民办学校聘任的教师,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任教资格。”该法第27条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23条又细化规定:“民办学校聘任的教师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从这些法律规范中不难看出,民办学校的教师应该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具备同样任职资格条件,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享受同等福利待遇。民办学校教师是人才,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表面化的嘘寒问暖,更期待深层次制度的支持与保障。

(二)民办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制度保障

1 民办学校教师的成长需要制度支持

民办学校教师的成长亟待相关政策法律制度的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在实践中,民办学校教师经常是有不同等待遇的,笔者就亲身经历过。在一次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业务培训时,当时给公办学校的名额是五人,而给民办高校的名额只有一个,后来经过我们努力争取,才又多分了一个名额。在培训时,我们民办学校教师被单独分成一组,不能参加公办学校教师的讨论,当时我们很有意见,强烈要求“共享”公办学校教师的教学理论成果资源,经过我们的“呼吁”,会务组才允许我们旁听。类似的差别待遇不仅仅是这些,在民办学校教师职称评定、继续教育、岗位交流、轮训等活动中,总感觉很没有地位、不入主流、不符正统,有时处境很尴尬。所以,民办学校教师的成长需要制度支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坚持用法制保障人才,推进人才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的权利要实现真正的平等,除了立场态度和出台相关政策法律措施,还应该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只有监督检查才会使政策法律措施落到实处。对那些歧视民办学校教师权利的现象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增强全社会和教育管理者对政策法律的敬畏之感,依法严肃惩处违反教育政策法律行为,对相关政府官员要问责,无论案件涉及谁,绝不能包庇迁就、姑息纵容,加大违反教育政策法律制度的成本。

无救济就无权利。建立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救济体系,完善救济制度,成立权利救济组织机构,创设一套公平、公正、公开、民主、高效的救济程序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保证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在实践中应积极探索新方法、新举措,以强化救济制度的救济功能。例如,在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作出关涉教师重大利益的决定前,可尝试通过引入听证程序来规范教师管理行为,维护教师的基本参与权、合理申诉权、正当知情权与合法诉讼权。

2 依法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积极发挥教育工会组织的作用

依法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是保障民办学校教师权利的前提。民办学校与教师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依法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积极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增进教师与民办学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共蠃。教育工会组织应积极履行维权职责,帮助指导教师与民办学校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代表教师与民办学校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组织教师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为教师提供法律服务,督促民办学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 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师的人文关怀、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人事争议

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师的人文关怀,是促进民办学校教师成长的根本要素。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完善教师诉求表达机制,建立教师交流互助平台,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社会应努力帮助民办学校教师解决生活、工作中实际的困难,多做雪中送炭的暖人心工作,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和机会。通过调解、仲裁解决劳动人事争议,使教师与民办学校的争议纠纷得以公正及时的解决,各自的合法权利都能得到维护,避免劳动纠纷久拖不决、随意处理。

4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保证政策法律制度的贯彻落实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是保障民办学校教师成长的“防火墙”。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积极宣传教学科研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接受并依法查处教师投诉举报案件,并主动对民办学校守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涉及民办学校教师权利义务的政策法律制度落到实处。

四、结论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办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增强教育事业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所以支持、鼓励和保障民办教育就应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民办学校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有鉴于此,民办学校和教师能否与公办学校和教师享有同等的权利,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是决定民办教育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这不仅考验着教育管理者的智慧和勇气,更深刻追问着他们对民办教育的求真态度与务实精神。

参考文献:

[1]郭彩琴,教育公平论: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哲学思考[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1

[2]陈晓琴,教育公平之我见――公平的教育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21―23

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作用机理

一、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综观理论界的研究,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四种途径来实现:首先,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区域范围内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事实证明,接受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更容易掌握新技术。企业通过聘用经过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专业型人才,可以有效降低培训成本、降低人才聘用的经费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职业教育可以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从而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我国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的实现需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区域内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支持地方产业的发展;再次,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有效缓解区域内的就业压力,促进地区就业。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性,其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所培养的劳动者在就业后,能够在较短时期内进入工作角色,适应工作需要;最后,职业教育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作为一种传授技术的教育,职业教育在技术的产生和扩散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通过创新活动,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适应性、可操作性较强的科技成果,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应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合理分配资金:(1)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国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产业经济的增长。因此,政府财政投入应当是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2)鼓励社会和企业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满足了企业招工需要,社会和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也应当承担起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3)引导家庭和个人资金投入。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是由国家和个人承担,就我国国情来说,为了发展职业教育,家庭和个人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家庭和个人对于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仅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技能人才,助力我国经济增长,更有利于提高家庭和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对于我国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二)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于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技术人才地位,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1)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体系,主要是成立由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行业认证机构、证书机构及鉴定站组成的认证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形成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体系;(2)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管理。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来源复杂,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信度,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资格认证的权威性。因此,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颁发及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要建立标准化和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实现教考分离,考评的组织实施由政府授权的考试中心负责,建立公正公开的第三方认证规则;(3)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严把生产操作流程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市场经济劳务用工的规范作用,就必须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对于无证上岗的现象,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坚决打击劳务用工乱象。

(三)完善教育衔接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完善教育衔接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保障。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完善教育衔接机制,提高办学层次。一方面,我们应该完善职业教育内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机制,使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更高层次深造;另一方面,应选取有条件的地区试点,率先开办本科层次与研究生层次的职教专业,逐渐形成职教系列的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职教人才的高质量需求;(2)促进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一方面,政府应当制订相关鼓励政策,支持行业协会、企业与职业院校密切合作,帮助有办学能力的大企业办好本企业的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另一方面,要引入学徒制思想,建立校企共赢的利益链,实行弹性学制,合理分配在校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时间,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和管理,组织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在行业、企业的推动下,使职业院校不断深入市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四)保障就业,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保障就业,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保障就业,提高职教毕业生就业率。职业学校应合理设置专业,与企业实际需求相适应;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使学生具备上手快的就业优势;同时要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及时掌握招聘需求信息,通过签订协议班等方式保证学生就业;在就业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户籍、档案、职称评定以及创业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对职教生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予同等的关注和重视;(2)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劳务用工行为,优化劳动环境,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动和人事保障部门要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咨询指导,增强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带头重视技术工作,重视技能人才,重视职业教育,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经济作用,从而提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

三、总结与讨论

总之,上述实证分析表明,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各不相同,要提高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必须在各地区采取符合当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1)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及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初、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而对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级技能人才,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2)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重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努力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型、技术人才;(3)社会各界应正确认识、充分尊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给予职业技术人才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篇5

关键词:校企合作促进法;社会交换;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王远东(1972-),男,天津市武清区人,天津职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法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天津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研究”(编号:Ve4011;主持人:王远东)及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研究”(编号:GZY0910LX057;主持人:王远东)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5-0007-0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应该建立在校企合作多元主体的共识基础上,其法律制度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共识并助推达成共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根本在于合作,但是无共识则无合作,进一步讲没有校企双方利益的充分交换则无共识、无合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立法应当以交换制度为基本制度,对校、企以及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充分交换做出制度安排,建立制度保障。

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中建立交换制度的必要性

首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行为的本质要求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中建立交换制度。校企合作行为是典型的社会交换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布劳认为:大部分人类行为虽然是以对于社会交换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布劳提出了判断行为是否属于交换行为的两个标准:“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1]。参照布劳提出的两个条件,显见校企合作的目标只能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方法、措施在校企合作多元主体的互动中才可能实现,据此可以判定校企合作行为是典型的社会交换行为。校企合作促进法作为调整校企合作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应然的要适应校企合作行为的本质建立相应的交换制度。

其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要求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中建立交换制度。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2]。校企合作之所以存在“校热企冷”的不理想状况,企业之所以对校企合作消极、冷淡,甚至抵制,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较少得到报答性反应,无法从校企合作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满足自身的需要。就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和实践的现实状况分析,校企双方呈现出明显的利益失衡状态。虽有零星的涉及交换的条款和做法,但是由于缺乏完整、有效的交换制度,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利益失衡状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立法应当建立交换的机制,通过交换改变各方所获得的利益的量度,扭转当前的利益失衡状态,使之趋于相对合理。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应增强校企合作主体间的相互吸引

布劳发现人际间的社会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他指出社会吸引过程导致社会交换过程,互相提供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继续交往。布劳所指的报酬包括两种社会报酬: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内在性报酬,即从社会交往关系本身中取得的报酬,如乐趣、社会赞同、爱、感激等;外在性报酬,即在社会交往关系之外取得的报酬.如金钱,商品、邀请、帮助、服从等。[3]”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既具有内在报酬性,也具有外在报酬性。学校不但要求企业提供资金、产品的帮助,也期待得到社会声望;企业既希望获得社会认可,也希望得到学校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实事求是地说,从目前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看,校企双方互相提供报酬的能力是不对称的,企业往往不能获得所期望的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一般情况下,企业有能力在较高程度上满足高职院校的需求,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往往力不从心。企业希望获得学校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的需求难以满足。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不足,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不熟悉企业一线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进行员工培训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很难给予企业实质性的帮助。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应促进校企合作主体间的相互吸引,提高校企双方互相提供报酬的能力,特别要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尤其是高职院校技术支持和社会培训两个主要方面的能力。

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注意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准入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把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和技能型人才的选拔结合起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上述政策规定提出了职业教育科技工作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要求,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立法应予以参考或吸纳,并进一步具体化,制定校企合作科技工作制度和职业培训制度以及相关的教师专业实践制度。在具体制度设计中,可以考虑给予高职院校一定的倾斜性扶持。譬如在职业培训制度方面可以规定高职院校参与职业标准制定,进行职业培训包开发,建设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等。高职院校通过落实以上的制度,社会服务能力得以增强,才有能力为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向企业支付校企合作的报酬。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得了所期待得到的帮助(报酬),必然得到激励,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应解决校企合作中的不对等交换问题

布劳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交换都是对等的,以相互吸引、等价交换为基础的。如前所述,从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看,校企双方互相提供报酬的能力是不对称的,即校企合作中存在着不对等交换问题。这也是企业对校企合作消极、冷淡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够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所遭受的损失(包括期待利益的损失)从另一个渠道予以补偿,那么企业就不必单纯期待从学校得到对等的回报,在不对等交换的情况下,也能够自愿参与校企合作。从目前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主要是政府应给予企业一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但在校企合作中这一社会交换过程中,政府对校企合作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虽有所规定但又存在诸多立法空白,应该说是校企合作虽有发展却又难以深入的一大原因。校企合作促进立法应当对此做出完善,确立积极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一)财政支持

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2009年颁布的《浙江省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对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发生的物耗能耗给予适当资助;对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职工教育和培训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表彰等。”这些政策和法律规定表明政府已经明确自身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应承担自身应负的社会责任,但盈利是公司(企业)的本位目的。我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这是我国《公司法》所确定的公司的法定目的。营利性是公司(企业)的首要特征,校企合作不应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损失,对于企业所受到的损失和作出的努力,政府应当通过财政补贴或给予一定奖励的方式进行补偿和回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所表达的这一观点及其相应做法也应当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中有所规定,并且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的实施细则等配套法律中还应进一步明确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

(二)税收优惠

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规定,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应给予相应税收优惠。2006年颁布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和2007年颁布的《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42号)进一步具体规定,合作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地方性法规规章中,2009年颁布的《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同年颁布的《浙江省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更为详尽,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和用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委托职业院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合作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措施,实际上就是国家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所给与的回报和补偿,体现了国家对合作企业激励的意志[4]。目前这项措施在税收优惠的适用范围、实施条件、优惠幅度、操作程序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和立法空白。

适用范围方面,部分规定的税收优惠仅限于企业支付的实习学生报酬,适用范围过于狭窄且本应在税前扣除,实际意义不大。《浙江省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规定的税收优惠适用范围有所扩大,除其他法规规定的实习学生报酬外,新增加了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用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和企业委托职业院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等税收优惠项目。这种适度扩大税收优惠适用范围的做法值得肯定,在制定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时,应沿袭这一做法,合理划定税收优惠适用范围。本文认为除以上项目以外,税收优惠还应适用于学生报酬以外其他实习经费支出、企业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助学金支出、校企合作企业及其他产学研联合体经营所得等。

税收优惠的实施条件方面,目前的法律规定显得非常谨慎。对税收优惠设置了较多不便操作、不甚合理的限制性条件,如要求企业或学校必须为每个实习生独立开设银行账户,企业支付给实习生的货币性报酬必须以转账方式支付。记账凭证应附有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的缴付凭证等。这些限制性条件使得这项制度在实践中没有得到真正落实。[5]虽然在实施税收优惠这项措施时规定一些条件,这种做法本身的适当性、合理性并无疑义,但是不应因过分担心企业利用校企合作税收优惠政策偷逃税款而设置过于严格的实施条件。建议在修订《职业教育法》时,应更多着眼于落实税收优惠对校企合作的促进作用,对税收优惠的实施条件加以简化和完善,取消不合理限制,使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税收优惠的优惠幅度和操作程序方面的立法当前几乎仍属空白。《浙江省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规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或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此种规定涉及到立法衔接的问题,但其中所衔接的国家规定到底为何种规定则语焉不详。鉴于目前国家税法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税收优惠尚无明确规定,校企合作促进立法更应对此做出明确的援引或直接进行明确的规定,否则税务等各部门在落实该项优惠时恐怕会无所适从。

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应破解校企合作交换中的两难困境

在布劳的社会交换框架中,存在着两难困境。布劳认为在这种社会交换中,伙伴们既有共同利益也具有冲突性的利益。首先,交换伙伴中的各方总是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到的报酬比对方多,于是便在报酬方面产生了共同利益与冲突利益的两难。其次,交换伙伴又都希望对方承担较大责任。这样,便在交换成本方面形成了共同利益与冲突利益的两难[6]。

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也存在这种共同利益和冲突利益的两难。校、企双方虽然以互利合作的姿态进入到校企合作关系中来,但是在处理具体问题上时时表现出自利的一面。如技术合作,一方面学校希望能从企业获得更多的研发资金,企业希望能从学校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对于合作开发的技术成果双方都希望知识产权归属于自己。另一方面学校又不甘心将自己辛苦开发的真正有优势的技术与企业分享,企业也不情愿真正投入资金进行合作研发。再如学生实习,学校要求企业提供实习条件,却希望由企业单方面承担学生实习伤害风险。企业常常将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而不对实习学生进行充分的教育等。

布劳认为,由不相容的要求带来的两难困境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折衷,面临这种两难困境的交换者一般是把他们的策略从注意一个角度转到照顾另一个角度上。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可以借鉴布劳对两难困境提供的解决之道,应当建立平衡机制,规定校企双方在注意自己利益的同时能够照顾到对方的利益。在制订某项主要对一方有利的具体制度时应当对有利的一方规定较高的义务以照顾另一方的利益。如学生实习制度,主要对学校有利,企业则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就应对学校规定较高的风险防范义务,要求学校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保密教育等工作,尽可能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这样就使得学校从单纯关注实习目标的实现,转而兼顾到企业风险的防范上。通过这种策略的转移,使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换中的两难困境得到破解。

参考文献:

[1][2][3][6]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

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篇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照指示,突出抓好“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开展德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县教育局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创建德育示范校为牵引,以《清原满族自治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评价表》为依据,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评星晋级”活动为载体,以“三爱、三节、三品”教育为主线,为学生一生健康、快乐成长奠定思想基础,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努力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同时做好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1.认真做好防控疫情工作,加强防疫知识和生命教育,增强学生防护意识和能力。重视师生心理疏导,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师生尽快调整好状态,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和学习生活。

2.认真学习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贯彻执行《清原满族自治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评价表》,力争上游。

3.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主抓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干部两支队伍,努力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促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学生干部、少先队干部组织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4.引导学生准备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践行要求。促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二)学段目标

低年级学生品德培养目标:

熟记《守则》《规范》内容;理解“三爱、三节、三品”教育的内涵;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树立“爱惜资源、环境保护、珍爱生命、遵守纪律”意识;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有上进心,形成诚实、勇敢、自信、有责任心的良好品质。

中高年级学生品德培养目标:

了解家乡发展及变化,热爱家乡;学习国家历史与常识,热爱祖国;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践行《守则》《规范》,行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与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诚实守信、友爱宽容、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三、重点工作

1.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深入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德育素质。以评选“德育先进个人”活动为契机,以争当德育先进个为激励目标,为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进一步落实好德育工作例会制度。

2.坚持做好常规工作。一如既往地开展班主任培训,举行别开生面的升旗仪式,开好班队会,手抄报展,午间广播,黑板报评比,橱窗、厅廊文化教育内容更换等日常工作,努力做到锦上添花。

3.积极开发思政课程。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抓手,积极参与课堂听课。组织德育处工作人员要进行听课,发挥课程德育功能,落实课程育人。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4.构建劳动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酷傲欢乐农场”体验劳动的趣味与收获的快乐。努力构建“1+1”的劳动教育模式,即每天在校参加一次有组织任务的劳动;在家进行一次家务劳动。借机开展美育、传统文化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

5.创新开展德育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如读书活动、科技活动、评星晋级活动、节日及纪念日活动等。

6.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深入落实《清原满族自治县教育局实施家庭教育方案》,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促进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7.关爱帮扶特殊儿童。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儿童,要组织相关活动,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8.增强心理健康工作。成立心理危机工作小组,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四:工作措施:

1.制定班主任培训工作计划,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2.严格落实德育工作例会制度。每周五中午,召开德育工作例会,总结本周德育工作成绩,查找不足,寻求改进方法,落实德育工作新要求。

3.认真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探索落实德育实施途径。

4.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学期开展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践行常规礼仪示范活动,举行软笔书法竞赛活动、倡导孝老爱亲等活动,让活动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传承中华美德,继承光荣传统。

5.坚持抓好常规工作基础上,开展特色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学期继续以“致乐莫如读书”为主题开展读书活动,让我校的读书活动更上一层楼。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大赛;充分利用“酷傲创造工坊”开展科普活动;争取将假期组织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资料大量上传到竞赛平台;创新开展评星晋级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同时促进家校互助,形成家校合力。评星晋级活动,从熟记内容开始,调整评价机制与奖励机制,加强监督考核,与值周工作相结合,力求创新开展,丰富内容,培养并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开展仪式教育,开好毕业式,增强学生仪式感。

6.充分利用学校劳动教育基地,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借助劳技课程和学校扫除工作,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酷傲欢乐农场”里体验秋收的过程,享受劳动的快乐;每天在家里完成一项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生存能力及责任感。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建浓厚的人文气息,营造温馨和谐的育人氛围。通过召开家长会,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每班设立废品回收箱,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习惯,教导学生勤俭节约。

8.利用三会及日常活动进行美育、卫生防疫教育、安全法制等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品德。开展战“疫”专题教育活动的同时,结合疫情变化,适时开展防控疫情教育。

9.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生需要,适时举行文体活动。

10.充分利用“电子百拼、书法、酷傲烘焙、花样跳绳、创意机器人、”等社团开展相关活动,努力发展学生的特长,形成特色教育。

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篇7

三门峡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不适应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家及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大部分体现在相关的文件当中,对于实际操作层面中财政的支持力度并不大,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等等并得不到很好的支援。每年财政向学校建设方面的拨款(几乎没有)。还没有建立起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招生量偏小,收费偏低,宣传成本颇高,经费的经营着实困难。(二)受传统观念束缚严重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都被人们嗤之以鼻,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是考不上大学的无奈选择,是“差生收容所”,其地位和声誉都比普通教育逊色不少,学生和家长大多数会认为职业教育不能够与普通教育相提并论,职业院校培养不出高级白领,跨入了职业院校的大门就只能学习生产工作,一辈子低学历,低工资,低地位。过于看重身份而忽视了技术这样的传统观念长期束缚着广大的家长以及学生,俗话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这样,人们就会认为只有享受了高等教育才能驾驭别人,而学习某种技能就只能受人领导[4]。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人们便对普通教育趋之若鹜,致使普通教育门前“车水马龙”而职业教育门前却“门可罗雀”,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三)办学条件不理想目前学校虽然各项教学生活设施较为齐全,布局颇为合理、功能比较完善;已建成建筑、模具、数控、汽车、金工、电力、生物、化工、旅游、物流和应用电子、软件技术等校内实训基地109个(其中部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并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1个,还建有面积3000㎡的体育训练馆和面积1万多㎡的图书馆,馆藏图书100万余册。,然而校区总占地1200亩,但实际可利用的占地仅为400多亩。全校学生数18000余人,虽然另有2000亩新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但市政府方面并没有相应的文件表示会有拨款来援助校区的搬迁以及建设,这对于学校以后的建设以及发展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四)教师结构不合理目前学院拥有教师9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15人,博士、硕士246人。然而,“双师型”教师数目仅为100余人,只占到了九分之一,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特别是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为了职业发展而选择职业教育的需要。“双师型”教师的对于学生的技能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要在实践中领会所学的知识,而不是仅仅的纸上谈兵。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匮乏严重的阻碍了该院校的发展步伐。

三门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策略

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篇8

值此世界职教院校联盟2014年世界大会之际,我们来自5大洲55个国家的联盟成员代表相聚北京,决定在本次大会之后,形成自联盟成立以来首个一致通过的“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宣言”,并计划将该宣言递交给有关国家部门和相关国际组织。

我们秉承如下之信念:

1.专科学院、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类院校(以下简称“职教院校”)致力于促进个人及社会的发展,为人们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和工作成长所需的人生态度,以及作为致力于社会发展的全球公民进行创新实践和行为活动提供了机会。

2.职教院校把教育和技能发展视作人类群体和谐发展的基础。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是帮助学生开始职业生涯的有利工具,有助于他们有效地参与全球技能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

3.国家、群体和个人未来的成功,越来越仰仗于人类社会及其教育和培训机构与政府、事业机构及企业间的共同合作,以培养更多具备可转移、可再生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4.每个人都应有接受教育和技能培养的机会。教育与技能培养应成为之后持续改进过程的一部分。教育和技能培养必须成为所有国家政府和国际发展机构的工作重点。

5.应用型教育和能力建设是确保未来劳动力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以及维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关键。

6.实现人类发展需要考虑到公平地满足当代和后代人对生存环境和实现自身繁荣发展的需求。

7.学识渊博、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院校领导们是职教院校实现高绩效运转,帮助即将进入21世纪全球化经济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学生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我们重申如下之承诺:

8.提高受教育机会:职教院校将保持和发展各类培训计划和服务,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其所需的职业资质以及之后所需的进修机会。出于不断更新的考虑,我们将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对此类培训计划和服务进行开发和定期评审。

9.保证学术和服务质量:职业技术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将依赖于不断寻求改进和卓越的持续动力,以实现促进学生成功的宗旨。应用型教育机构也应根据行业趋势,不断培养新的技能和开发新的培训项目,为实现未来劳动力的成功和幸福奠定基础。

10.追求负责任的发展:职教院校将进一步确保学生所学技能、院校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始终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平衡。发展科学资源与人力资源要始终以环境可持续性为先。

11.促进院校领导的专业发展:职业院校领导者应努力促进所有学生走向成功,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分享最佳实践、知识和资源的机遇,并亲身参与其中。

12.发展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和技能:职教学院的理想定位是率先开发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学习方法,确保培养出拥有较强就业能力和技能的学生,能够适应国内国际职业流动性不断增强的现实。

我们有决心:

13.深化产教合作:职教院校希望与产业界及其他机构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以在产业环境下开展应用型研究并推动创新。这些职教院校将提供一流的培训课程,使企业从现代化的劳动力中获益,以进一步改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14.提高学习培训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关性:职教院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合作,以更好地将课程内容与本地和全球经济发展新出现的技能需求结合起来。

15.增强个人及职业院校的创新能力:形成更加广泛的能力培养和发展方向,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确保其具有更强的就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16.促进国际合作,强化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职教院校一致认为应全面加强国际化发展,包括通过国家间合作进行技术知识的转移。它们不仅希望通过其联合组织加强与国外院校的联系,还希望增强与国际机构及本国的国际性发展组织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

17.培养国际公民意识:在越来越开放和国际化的当今世界,职教院校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培养学生的国际公民意识,包括社会责任、全球视野、专业技能和在解决问题策略方面的创新。

18.支持院校领导人的专业发展:职教院校将共享信息、创造机会,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领导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院校领导必须能够不断发展和调整自身技能,对其所领导的团队进行引导和启发,确保职教院校发展顺畅、与时俱进,为雇主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并根据各自国家所需进行转型发展。

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人力资源

一、中国开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从2005以来,无论是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还是最近才召开的政府工作会议上,职业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国家、社会和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关键

目前,我国现行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以初中以下为主体,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农民素质低下,制约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影响了农业的商品化发展和市场化、一体化进程,也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低下。而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和增强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影响转移后的劳动收入,并能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

2.发展职业教育能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虽然近几年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高中阶段教育中的普及比例等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教育发展体制和机制不规范等,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

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发展职业教育回应的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经济体制结构转型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注的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培养人才,应对发展和挑战。

3.发展职业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虽然我国的人口众多,按理说我国的人力资源应该是非常丰富的,但是一般我们在谈论人力资源是否丰富时,需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考虑。因此,从某些层面来说,我国的人力资源是极其缺乏的,主要体现在缺少具有特殊技能和高知识水平的人才与现存的某些岗位相匹配。自国家恢复高考,学校扩招以来,很多毕业生都面临着就业压力问题。在企业内部的员工也面临着失业的威胁。这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不能适应所在工作岗位的需要。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企业本身来说,发展职业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教育可以拓宽就业渠道、缓解个人的就业压力和提高企业的效率,从而可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二、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在价值选择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职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并重。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应在经济变革期间,重视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与下岗人员、转业人员、农村劳动者、新增劳动者的就业培训,这也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因此教育部提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

其次,职业教育要适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强调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开发服务”。

第三,寻求政府干预与市场介入的适度平衡。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相比它需要更多的设备、场地和职业技术人员,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如果没有政府的大量投入,仅靠市场运作来实现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需对相关政策做出如下调整:市级政府要统筹规划,促进地方行政区内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强调依靠企业、行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鼓励分办学校引入民办机制。政策调整的目的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介入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既发挥市场对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又要强调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

第四,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了职业教育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政府在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十分重视办学形式的开放、灵活和多样。另一方面,强调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地和设备,也可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试验中心。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也可以单独举办或与高等学校联合举办职业技术学院。

三、中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

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随着国家各级院校的扩招,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进入大学学习,使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不断减少;(2)较高的学费投入,使得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望而却步;(3)职业教育的“缺陷”,导致毕业的学生难以就业。多数职业教育单位缺乏必要的实习设备和教师,专业技能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理论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导致实际操作能力差;(4)劳动力输出就业渠道少,而学生本身缺乏一定的经验,使得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产生念职业学校也无用的想法。

相对于上述问题有如下的对策:(1)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体制,从学生的前途出发,搞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职业技术学生。(2)要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积极性;完善管理办法,为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深化以职业院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积极地鼓励有办学条件和能力的单位、团体、企业和个人兴办职业技术学校,使职业教育向民营化、市场化和企业化方向发展。(5)发展继续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从教育体制上搭建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为人们的就业成才和终身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为实现“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学有所教”的目标创造更好的条件。(6)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助学贷款与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要求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

参考文献:

[1]周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政府网,2008,04.

[2]朱启臻.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07.

[3]张亚东.教育公平、职教为何仍是08教育工作重点.新华网,2008,03.

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篇10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职业教育大有作为

1.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2.9988亿人,其中农村人口为7.5705亿人,占总人口的58%,农村人力资源总数为4.8724亿人,占农村人口的64%,占全国人口的37.5%。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4.2亿人。从统计中可以看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3%,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70%左右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推广不了。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当今社会现实是:一方面是农村有大批富余青壮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而另一方面在城市“技工荒”之后,又出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现象。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点对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浙东南等地区40个城市的用工、缺工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反映:发现缺工200万,比率达10%。整体发展趋势是: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为主的需求,在向“技能型”为主转变。当今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已逐渐发生了质的转变。

2.必须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城市化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今后一个时期,每年至少要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这种态势要持续20年左右。由于我国农村教育还很不发达,截至2009年底,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9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平均水平则更低。很多进城寻求职业的农民大多只接受过普通初中教育,除了有一身力气外没有多少劳动技能,加强这些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全国各级各类城镇务工的农民总计大约在88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目前虽然已经在城镇从事劳务,但很多人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适应不了先进技能劳动的需要,如果不接受新的职业培训,终究要被淘汰。因此,为农村进城人员(主要是初中高中阶段)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他们在城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村转移进城中的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员拥有与城镇人口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受教育水平,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展要求建立职业教育保障机制

1.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保障机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艰巨,也需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金投入。根据《2003~2010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我国从2006~2010年,要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据农业部门推算,仅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前5000万人的引导性培训和3000万人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看,按照开展引导性培训人均100元、职业技能培训人均600元计算,共需资金230亿左右。农村职业教育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的保障主要应考虑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稳步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财政投入,将教育经费更多向农村和农民倾斜;二是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养。

2.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委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农业部等六部门也联合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得到加强。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1]13号)正式颁发,进一步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顺利和改善,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任务也应当进一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还需要坚持市场化方向,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借鉴国外“教育券”等管理制度。

3.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服务体制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进而促进其务工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因而,就需要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及农民培训与劳动力务工就业和转移的公共服务机制和就业机制。以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和转移,以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带动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其中,应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政府部门和劳动中介的服务能力,构筑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信息平台。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都应建立面向农村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就业平台开展劳务输出、职业介绍、市场招聘等方式,促进农民工就业和转移,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最终目的,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其收入水平。

4.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的合力

综合运用政府部门资源、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是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中呈现多部门管理、实施的格局,农业、教育、劳动、科技、扶贫等不同部门都掌握一定数量的政府资源。如何打破部门局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就成为推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进程中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要充分调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政府和社会资源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形成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合力。

三、职业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途径

农村职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很多,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这些教育形式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农村教育改革中涌现出的“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将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统筹结合,有机衔接,分工协作,相互沟通,提高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这是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行之有效的农村职业教育实施途径。

⒈“学校+基地+农户”办学模式

学校需建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高水平、高效益的产业基地。以产业基地为载体,利用农职校的师资力量、技术优势,融试验、实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既教会农民做,又做给农民看,还领着农民干,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⒉“学校+公司+农户”的办学模式

以学校为主体,以公司为实体,以农户为客体,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带动农户进行产业开发。这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集产、供、销于一体的产业化办学模式。

⒊“学校+产业协会+农户”的办学模式

以学校牵头,以专业教师和毕业学员为主体,组织产业协会,通过协会把农户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毕业学员的作用,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对农户实施技术培训,将农职校办学融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企业化、农村现代化建设之中,使其成为促进农村现代化形成的依托和载体。

⒋“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

农职校按照村镇出题目,培训列项目,产学研相结合,学用一致出成果的思路,建立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科技村、农业科技企业,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实行校园、家园、创业园相结合,学校、技术人员、农民学员相结合,教、学、研相结合,使学校的功能扩展到产业领域、市场领域和科研领域。

⒌县、乡、村三级网络办学模式

以县政府统筹,将县办农职校、农科所与乡镇农职校一起,构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和经营服务的网络。加强农职校之间的联合协作、专业互补、师资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构建多层次、多专业人才培训网;以乡镇企业、科技示范园、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为依托组建专业协会和产业化实体,构建专业产业化网络;以乡镇村的教学点为依托构建科技示范网络,形成边学习、边生产、边科研的教育模式。

⒍远程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和挖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制定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加快开发和制作符合本地区产业特点,符合农民实际需要,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同步课堂、教育资源光盘和卫星数据广播资源。现在有的地方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分开建设,浪费了不少资源。现代远程教育应着力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与科教结合,三教统筹,与农村党员教育、农民教育、教师进修等相结合。

⒎一校三教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