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数学培训计划十篇小学数学培训计划十篇

小学数学培训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4:28

小学数学培训计划篇1

【关键词】国培计划服务与管理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157-03

“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简称,是教育部、财政部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由贵州师范学院2013年承担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之一,培训类型属于为期10天的短期培训。由来自贵州省不同州(市)的特岗骨干教师学员组成一个班级,班级成员相处时间短、年龄差距较大、教龄长短不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层次不同,这给班级服务与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国培班不同于大学生或者中学生组成的班级,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班级成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获取知识的意愿,并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第二,班级成员在工作单位都是比较优秀的教师,来到我校参加培训却是作为学生,如何把握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对参训学员来说有难度。鉴于此种情况,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及管理的方式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服务与管理,推动学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教学经验交流,将是值得班级服务与管理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在培训中承担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事实上,班级管理者更应该是一个为培训班级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者,服务学员,服务上课专家,同时是学员与专家之间的桥梁。依据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的特点,结合自己近四年国培班服务与管理的工作经历,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去把握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

一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在学员没有来学校报到前,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参与到学员培训需求调查中,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实地走访的方式,准确了解学员的实际需求,包括所要培训的内容、对培训班的服务与管理及培训时生活上的要求,为培训课程的设置提供依据,为培训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应提前了解学员的情况,越详细越好,至少要包括其所属民族、所学专业、现在工作单位所承担教学的年级、在学校所担任的职务及特长等。及时传递培训的相关文件与动态,提醒学员报到时携带相关材料与证件。最好能按照培训的季节,给出温馨提示。尽量为学员做好培训前的服务工作,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二培训中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时的服务与管理是整个班级服务与管理最核心的部分。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因此,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尽心尽力为全体参训学员服务,做好后勤保证,让学员在学习期间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更新观念,同时生活过得愉快而充实。依据班级服务与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自己承

担国培班主任的工作经历,我个人觉得对于培训时的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报到时,应该让学员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在学员报到时,班级服务与管理者(班主任)应面带微笑,耐心介绍报到程序,介绍第二天的安排,提醒学员熟悉校园环境。并利用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每位学员的详细情况,关注学员报到时的表现,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在学员来学校报到的当晚,项目领导及班主任应该走访学员宿舍,与学员交流,了解学员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及对培训安排的意见。同时也显示出学校领导对项目的重视、对学员的关心,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第二,适当开展“破冰”活动是学员相互认识和初步了解的有效方式。组建班委,形成小团队是培训所必需的。由于参训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不认识,非常陌生。陌生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人与人越陌生,心理距离就越大。有了心理距离,彼此之间的沟通将会非常困难。因此,短期骨干教师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员之间多交流,可以谈教学经验与困惑,也可以谈个人爱好等。为了尽快缩短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畅所欲言地交流教学经验,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必须开展一次“破冰”活动。破冰,顾名思义就是打破厚厚的冰层。“冰”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相互之间不愿意交流,从而形成一层不易融化的坚冰。而“破冰”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把本来比较陌生的学员变成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伙伴,甚至是一生的朋友。这层冰只能先从内部慢慢融化,不能通过外部方式强行打破。破冰的方法就是通过活动。当然,用来“破冰”的活动非常丰富,这需要根据参训学员的特点来进行选择。破冰活动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次契机,一次融合,一次心灵之旅。本次参加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年龄大都在25~35岁之间,他们很乐意接受新事物,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基于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培训服务与管理者精心设计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合力吹气球,实现了从“破冰”到“融冰”的完美过渡,消除了学员们的紧张心理和陌生感。同时培养了学员的沟通配合能力,增强了小组分工合作的意识。活动准备:主持人准备每组各六张签,写上嘴巴、手(二张)、屁股、脚(二张);气球(每组三个)。具体活动规则如下:(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2)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借着抽到手的两人的帮助来把气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己吹起气球);然后,两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气球给坐破。(4)以上动作重复三次,所用时间最短者为胜者。活动结束后,主持人随机采访各小组的组员,谈谈参与活动的感想,其中有一位教师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自己又过了一把学生瘾,同时通过这个活动一下子就认识了不少同行,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学员人数较多,班主任不可能做到实时跟踪班级情况,在通知相关事宜时也不可能一一电话通知学员,培训时间虽然只有10天,但为了能使班级服务与管理更加高效,组建一个愿意为学员服务、团结向上的班委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学员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不熟悉,而班委在培训中承担的更多是责任,需要比其他学员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如何组建有责任心、团结向上的班委将是摆在班级服务与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为了确定班委,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对学员进行查、望、闻、问,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最好采用学员个人主动参选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公开公平地选拔班干部。一定要在培训开始的第一天就要让学员感受到班主任对所有的参训老师都是平等的,这对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很有作用。

第三,经常走访学员宿舍,与学员建立深厚友谊。参训学员远离家乡,来到学校参加培训,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困难时不主动向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寻求帮助,使得学员在培训时不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培训,从而影响培训效果。针对此种情况,我觉得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经常走访学员宿舍,多与学员交流,准确了解学员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员感受到家的温馨,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确保达到培训的目标。

第四,组织文体活动,能够增进学员彼此之间的友谊。在全体学员辛苦学习的过程中,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有必要为参训学员搭建文体活动的平台,这将会大大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让学员在辛苦学习之余有机会放松、锻炼身体。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组织联欢晚会,进一步增进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感情,让学员感受到培训机构的人性化服务与管理。同时也为培训的跟踪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培训后的服务与管理

作为培训服务与管理者,在学员培训结束后,应该与学员通过QQ、微信、邮箱、微博等方式进行联系,详细了解培训之后他们回到工作单位的工作情况,是否将培训期间所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他们的实际教学中,回到工作单位后是否充分发挥了辐射作用。同时,如果学员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可以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很乐意为学员服务,很乐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从而提高贵州省的基础教育水平。

总之,班级服务与管理者(班主任)在培训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位学员的基本情况,报到时关注学员的表现,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另外,在培训的第一天,有必要开展“破冰”活动,消除学员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营造积极交流的氛围,提高班级服务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培训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深入走访学员宿舍,关心学员的生活、学习,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增进学员之间的友谊。培训即将结束时,班主任有必要组织本班的学员开展联欢晚会,这将会进一步加深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友谊。培训结束后,班主任还应继续与学员保持联系,帮助学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共同为贵州省的基础教育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栋玉、张坤香、张忠玉等.“国培计划”班级的管理策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6):105~107

[2]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小学数学培训计划篇2

【关键词】国培计划;课表;短期集中培训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33-03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国培计划”是国家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而组织实施的。2010年的“国培计划”已经圆满结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受到广大教师和各地教育部门的高度评价。但是它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培训时间安排、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运用等方面,影响了学员培训的效果。本文对三个省的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课表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国培计划”项目单位提供有益的启示和积极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三个省的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课表分别为a课表、B课表和C课表。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中文期刊网等,查阅了有关“国培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相关资料,收集了课表,对“国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2)访谈法:对培训班的部分学员进行访谈。(3)数据统计法:对课表所体现的内容进行数据整理、汇总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一)培训内容

1.课程内容结构。

从以上数据看,三份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课表在课程结构分配比例差别是比较大的,a和C课表的通识部分所占比例比较大,分别为61%和64%,而B课表所占比例较小,仅为29%;但在学科领域内容课时所占比例中,B课表所占比例较大,为42%,而a和C课表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27%和22。

学员研讨课a和C课表所占比例基本一致,为12%和14%,B课表所占比例较大,为29%。可以看出a和C课表有一定的相似性,更重视通识内容的培训,而B课表更重视学科领域内容的培训。本次培训要求涉及课堂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不低于50%,很明显a和C课表在这方面设计上存在问题。

2.学科领域内容。

由上面统计可以看出,a和C课表对于学科各领域具体内容安排不够科学合理,有的领域具体内容没有进行培训,B课程安排比较全面,能按课程标准中各领域内容的比例设计培训内容的课时,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所占比例较大,另外为了教师感到比较困难的问题的解决,设立了2课时,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的实际教学现状,针对性比较强。

3.课程内容模块。

三份课表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分别有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课程、以技能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和以情境为中心的情意课程。“知识课程”是指以专家讲座和文献阅读形式,更新学员关于教师培训与管理理念的课程;“活动课程”是指以参与式研讨、实践性考察、分组作业形式,帮助学员掌握培训管理工具、使用技能的课程;“情意课程”是指以开班和结业仪式、班级文化、项目管理案例形式,影响学员对教师培训管理认识的课程。三个课表在以上三类课程形态方面都有所体现。a课表与C课表知识课程所占比例比较大,分别为59%和55%,而B课表活动课程所占比例比较小,为43%,B和C课表非常注重情意课程的安排,分别为14%和17%。

(二)培训团队

三份课表可以看出,三个“国培”项目单位都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教研员及小学一线教师围绕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与热点专题,做了不同层面的专题研讨。a课表培训者中高校学者所占比例最高,B课表中高校学者所占比例最小;教研员所占比例在三个课表中差别并不十分明显;而小学校长作为培训者,在三个课表中差别明显,a表中一人没有,其它两个课表比例接近,分别为21%和16%;一线教师所占比例差别也较明显,a课表中仅为5%,而其它两课表分别为21%和16%。本次国培师资的选配上,要求坚持多元化和开放式。从数据可以看出,a课表没有达到这个要求,B和C课表基本达到要求,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上注重了以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做到学以致用。

(三)培训方式

从培训方式看,在专题报告一项C课表所占比重最大,为65%,其它两个课表相差不大分别为32%和41%;案例评析一项C课表正好相反,所占比例最小仅为8%,其它两个课表较一致,分别为29%和23%。观摩研讨B课表所占比例最大,为18%。分组讨论三个课表并没太大显著差别。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C课表在培训方式结构上不够合理,不符合本次国培的要求。

(四)讨论与建议

1.存在的问题及讨论。第一,培训内容没有突出学科特点和以实践能力培训为主的原则。

本次“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问题为重点,紧扣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但从三份课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有的培训内容设计没有突出学科特点,没有坚持“以实践能力培训为主”、“以教师主体需求为主”的原则。这样设计出的课表有拼盘的感觉,没做到以问题为重点。基于小学数学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课程内容不能为教师创设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实践、充分训练的培训课程。具体表现在通识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三张“国培课表”折射出的最大问题是没了解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真问题”,通过对部分国培学员的访谈,也证实了这一点。学员认为,有针对性地设计讲座,采用基于“问题”的专题讲座和课堂实践研究,还有核心数学概念的课例研究是最有实效的培训。

第二,培训专家团队组建不够多元和开放。统计发现,有的课表主要以高校资深理论研究者为主,而教研员、小学校长、一线教学岗位的特级教师所占比例较小。而本次“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中提出,培训师资的选配上要坚持多元化和开放式。选聘国内著名专家、本校学科教学专家、教研员和一线特级教师,形成既富有理论素养又谙熟教学实践的师资队伍,其中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不低于50%,很显然有的课表在设计时这方面做得不够好。

第三,培训模式不够符合在职教师学习的特点。本次“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中对培训模式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培训模式要符合在职教师学习的特点,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现场互动、课例观摩等多种培训模式。统计发现,有的课表仍是以专家报告为主,案例教学、参与式培训、技能指导、课例观摩、经验分享等多种培训模式所占比例过小。

2.关于“国培课表”设计的建议。第一,培训课程内容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访谈中,学员认为培训内容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培训课程的设计要注重以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做到学以致用。在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知识性、时效性、启发性、可接受性等方面应加以关注,注重培养农村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自我认识,提高其自主发展意识,大力促进教师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在培训内容设计上,应如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所言:培训中虚的东西太多是不行的。要根据两个“求”来设计培训方案:一个是国家的要求,一个是教师教育教学需求,缺哪个“求”都不行。各培项目单位在培训准备阶段做好充分的调研,特别是学员对培训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在培训以中小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载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第二,培训方式的设计要多样化。“国培班”的学员作为成年人,其学习方式与儿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拥有更多的经验、信息和知识。作为教师培训管理者,在研修性学习过程中,其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复杂性等方面,体现出互动、共享、仿真、多样化特征。因此,在设计培训方式上应做到几个结合:(1)专题讲座与参与式培训相结合:知识性较强或信息量较大的课程,以专家讲座和专家与学员的对话为主;“学科具体内容”板块,以参与式培训为主。(2)任务驱动与团队合作相结合:以一个核心任务为线索,在培训过程中,特定模块完成主线任务的特定部分,培训结束可形成一个研究报告;尽量提供团队合作的机会,尤其是在参与式培训部分,以此推动不同地区教师之间的深度交流。(3)正式学习与非正式交流相结合:正式学习,主要聚焦特定主题、特定内容知识;非正式交流,通过培训中的活动,自由表达,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培训团队的构成要多元化。本次国培在培训团队上有明确的要求,一线老师不能少于50%,省外的专家也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参培学员也认为培训团队的教师是影响培训成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各“国培”项目单位应精心选聘专家教师,根据教育部对培训团队教师的要求,聘请职称高、学问高、责任强、能力强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和外省教师,用良好的师资来保证“国培”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管培俊.在“国培计划――在“国培计划”实施准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0-09-01.

小学数学培训计划篇3

关键词:国培计划;职后培训;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培训需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国民素质的优劣,从而决定着国力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教育部“国培计划”和云南省“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标志着中小学继续教育已走向经常化、法制化的轨道。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必须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不断地进行职后培训,不断补充、更新、拓展、提高其知识和技能完善其知识结构,不断开发创造思维和创造力。尤其是在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全面展开的今天,当务之急是大力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尽快使中小学体育教师适应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

中学体育教师参加职后培训是终身教育的要求,是切实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彻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保证。本文以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需求为调查内容,试图从多角度、多层面获悉云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学习的需求状况。为我们实施“中西部国培计划项目――农村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目标地位、课程内容选择、培训方式的设计以及培训的评价及管理提供依据。

1.调查对象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云南省各地州市部分体育教研员、体育干事、一线优秀体育教师;参加2014年云南省国培计划置换脱产项目培训的100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上检索、查阅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合理借鉴己有的云南省中学教师职后培训需求研究的研究成果。

1.2.2专家座谈法

通过与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的座谈,了解云南省各级各类体育教育教学竞赛、教研、科研等活动过程中农村中学教师反馈的总体情况。

1.2.3问卷调查法

对参加2014年西部国培计划项目的100名体育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98%。

1.2.5数理统计法

收集、处理和统计问卷调查中获得的相关资料和数据,问卷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云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需求分析

2.1培教师基本情况

根据对所调查的98名教师基本信息的调查,结果见下表:

从性别情况看,参加国培计划的云南省农村中学体育骨干教师的男、女比例失调,性别之间的差距较大,女性教师比例偏低的原因在于:一是时间受限,大部分农村中学女教师,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外,在家庭中有养育孩子的重任;二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由于工作量大,工作环境艰苦,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和学科不受重视场地、器材、自然环境都有影响,很多女性体育教师改教其他学科;三是专业偏见,在云南很多学校体育教师都是男性且篮球、足球专项居多,这与学校体育常见场地设施、群众经常参与的运动项目有关。

从学历结构看,本科学历的教师占64.2%,专科学历的教师占35.7%,对参培人员进行访谈得知,造成部分体育骨干教师学历低的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校领导对体育学科及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教师外出学习提高学历的机会很少;二是有的体育教师是兼职,兼职教师所承担科目、课时过多,一旦外出培训,学校找不到代课老师;三是最重要的一个现实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少,属于竞聘上岗,若外出进修,不在学校工作,面临解聘下岗的危险,所以很多体育教师宁可学历低,也要保住工作。

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人数少,一级教师比例偏小,二级教师比例大,原因有2点:一是体育不被重视,评定职称时往往向其他学科倾斜;二是当地学校对体育考试要求低,教师无压力,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但从总体来看,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对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具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也使得本研究更具权威性。

由调查发现,学员的最大年龄为57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35岁;最大教龄为37年,最小教龄1年,平均教龄12年。由此可见,培训对象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这一年龄段的教师年富力强,处于教学工作的最佳时期,教龄较长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承担着主要任务,是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培训后能真正起到骨干带头作用,这样的年龄结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同时又具备了很好的参照价值,使得本调查研究更具可信度。

图1培训教师所属地州

从参加培训研修教师所属地州看(图1),涵盖了云南省昆明、大理等九个地州的体育骨干教师,基本能反映云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现状。

图2培训教师所属民族

从参加培训研修教师所属民族看(图2),除了汉族以外,还有白族、纳西族、彝族、回族、苗族、普米族、藏族农村体育骨干教师,体现云南多民族的特点,也为培训中讨论课程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2参加在职培训情况统计分析

表4参加在职培训情况统计(n=98)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平时很少或是几乎没有机会进行学习和参加培训,他们具有强烈的继续学习和自身发展提高的需求和愿望。有机会参加部级培训,他们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激动,因此,他们格外珍惜这样的培训机会,同时希望教育部能多组织这样的培训活动,最好能加强后续实践过程的追踪与指导。

2.3培训效果与学员培训需求和愿望的满足度分析

图3培训效果与学员培训需求和愿望满足度情况分布图

如图3所示,学员对培训效果与以往的需求和愿望相比较,认为非常满足的占31.2%,所占比例较少,满足的占56.2%,超过半数以上,认为一般的也占一定比例,为14.6%。总而言之,有87.5%的学员对目前培训效果感觉满意,认为满足了他们的培训需求和愿望,由此可见,目前培训对于学员来说具有相对较高的实效性。

2.4对培训形式的需求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喜欢的培训形式中观摩研讨、主题强化和小组讨论位列需求的前三位,说明教师们不仅希望培训能让自己全方位提高,同时希望自己在某一主题上能有突破,不希望培训的内容宽泛但深度不够。因此,教师培训的承办方应尽早的了解掌握教师的需求并安排具创新、发展、个体的体育教师培训形式,以切实提高培训的价值和效率。同时,可以多采取观摩研讨与参与互动的形式,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形式获取最大的培训效益。

2.5对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

在目前培训内容和希望今后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教学观摩、设计、实践与讨论研修在选择人次排序上是完全一致的,排在第二位的是“专业运动技能”,第三位的是“专业理论”。这表明,国培计划组织的培训内容基本上符合体育教师的需求。但结果还显示,希望今后将专业运动技能和后期跟班教学观摩、设计、实践、讨论研修内容作为培训内容的选择人数差值呈现负数,这说明体育教师希望培训的内容更加符合体育教学的实际,希望更多的与优秀的一线体育教师以及同事讨论研修,以此促进其共同进步;除此之外,在体育专业运动技能的选择上差值比较大,这说明体育教师们希望培训内容中多加入实践运动技能,多建立感性的知识概念。

2.6对授课教师的需求调查

图4学员喜欢的授课教师类型分布图(多选,n=98)

如4图显示,学员最喜欢的授课教师是经验与理论型体育专家,另外,对于授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学员们也有一定的期望。多数学员认为,培训师资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最好是专业权威的专家、有实践经验的特级教师和一线优秀教师,能在对名师解读和优秀教师身上寻找自身的差距。

2.7对管理和考评的满意度评价分析

图5学员对目前培训的管理和考核满意度分布图

如图显示,有83.3%教师选择了非常满意,满意(12.5%)、一般(4.1%)、不满意(2.1%),这充分表明目前培训管理及考评方式能比较全面而且客观地反映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心智活动过程、行为表现及学习结果等情况,而且这一管理及考评方式比较宽松和粗放,不会给教师造成太大的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

3.结论与建议

3.1参加此次“国培计划”置换脱产项目研修的农村体育骨干教师男教师占多数,学员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教师的学历逐渐提高。今后应加大在职培养力度,更多关注农村女教师的职后培训,帮助年轻教师建立职后培训终身学习意识,提升学历层次,提高师德修养,拓展和更新知识面,是农村体育骨干教师的发展趋势。

3.2大多数参训学员认为参加此次“国培计划”培训在专业观念(包括专业知识和对新课改的解读方面)、体育教学技能、运动专项技能、教学与研究能力、学员增进感情等方面收获颇多。为我们今后实施国陪计划课程内容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也提示我们总结并运用好由这些内容所产生的生成性知识及其运用。

3.3云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群体因为学历、技术职称、从教年份,教育教学能力、职后的专业发展状况、参与学习的机会、各地各校的要求,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和要求等不同导致层次差别大,培训的需求多样化,主要集中在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及考核评价、增强培训师资力量几方面。我省在职教师今后培训应努力做好准确定位培训目标,优化培训内容,建立健全发展性评价模式,力求体现培训方式实效性等工作,提高培训效果。

3.4调查对象从不同角度为农村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提供了合理建议,且更注重其针对性,实效性和实践性。因此今后的培训中,不同的培训内容应针对学员的年龄、来源、学历以及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理论知识采用专家讲座,教法技能采用观摩课形式,专业技能采用实践课形式等。培训内容可以更多的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增加室外实践性、可操作性内容,减少纯教育理论的讲授,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评析,为体育教师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运保,韩伟锋.“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需求调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5):3-6.

[2]余新.影响教师培训有效性的五个基本环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6):67-71.

[3]党亭军.继续教育背景下乡村教师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3):22-25.

[4]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6):3-8.

小学数学培训计划篇4

关键词:教育政策;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39-03

进人21世纪以来,全球普遍加强了对教师教育的关注,各国纷纷提出了针对加强本国师资力量的各种措施。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澳大利亚政府教育、就业和劳资关系部于2000年提出的“优质教师计划”(australianGovernmentQllalityteacherprogram,以下简称aGQtp)、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5月正式颁布的《“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通知》。两个措施都是针对教师资源的改革,对两国的教师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较分析两者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鲜明的区别,对于促进我国优秀教师的成长及加深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澳大利亚政府优质教师计划与我国国培计划教育政策概述

澳大利亚优质教师计划,是澳大利亚政府教育、就业和劳资关系部提出的提高教师质量的培养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在21世纪学校领导所需掌握的教学知识与技能。aGQtp于1999年出台并于2000年开始正式启动,一直实施至今,本文选取的政策是《澳大利亚优质教师计划(2011-2013)》。在2011-2013年,联邦政府将支付22.5百万澳币支持该项目。经费支出将主要用于学校以下九大关键学科领域的教师专业学习:文学(英语)、数字计算能力(数学)、科学(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历史、地理、信息和通信技术、语言、职业教育和音乐。主要的目标群体是有十年或十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离开教学岗位一段时间后又重返讲台的教师,临时的教师,土著学生的教师,农村、边远地区、城市贫穷地区的教师。鉴于澳大利亚分权制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各地区中小学教育事务主要由州政府负责。

我国的国培计划是教育部于2010年5月正式颁布的《“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中央财政投入5.5亿元支持“国培计划”的实施。通过创新培训机制,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属地方事权,应以地方为主实施。

二、澳大利亚政府优质教师计划与我国国培计划教育政策的相同之处

(一)提出背景和目标趋于一致

在国际教师专业化思潮的推动下,教师素质和质量成为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股因时代而产生的教改洪流中,肩负引导教育发展重任的教育政策不仅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且更加凸显了其时代价值。澳大利亚政府通过优质教师计划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理解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所赋予教师的使命与要求,以此来顺应澳大利亚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国政府以新世纪的时代背景结合国内外环境等因素为出发点,认为21世纪给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而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教学质量不高等现实因素,都要求政府制定有关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其目的是,通过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提高优秀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促进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同时,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的开展,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突破。由此可知,两个措施都是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师资状况。

(二)基本措施一致

1.中、澳两国都由政府为教师培训提供专项资金。《澳大利亚政府优质教师计划》规定:“在2011-2013年,联邦政府将支付22.5百万澳币支持该项目。经费将用于各州和领地的活动开展,政府分配给每个州和地区的教育权威机构的经费主要基于2009年澳大利亚统计局所公布的该地区学生入学人数比例。资金的使用则根据年度拨款法案和1997年教育、就业和劳资关系部的财务管理和责任法案的监管要求。”我国中央财政投入5.5亿元支持“国培计划”的实施,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

2.两个项目都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提高教师队伍和专业化素质的举措。我国与澳大利亚有着相似之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处于贫困地区或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学生,其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因此,通过“澳大利亚政府优质教师计划”与我国“国培计划”促进各地区师资水平的均衡提升及教师专业化发展。

3.二者都是由中央政府牵头,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澳大利亚政府优秀教师计划虽然由联邦政府出资筹建,但州政府以及地方的私立教育办学力量在具体活动的开展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州政府必须在联邦政府制定的主要架构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并给联邦政府提供年终总结报告。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属地方事权,应以地方为主实施。中央实施“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

4.两国为中小学教师的职后培训提供了机会。澳大利亚政府优质教师计划与我国国培计划教育政策都是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举措,两项举措的实施使得澳、中绝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得到在职专业发展机会。aGQtp为澳大利亚各地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许多职后发展机会。在aGQtp的推动下,2010-2013年,新南威尔士州大约有30万教师参加了读写、计算、科学和职业教育等科目的培训活动。国培计划也为我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很多的在职培训机会。截至2013年11月,北京等18省(市)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已完成80%以上,计算机培训已完成90%以上。

三、澳大利亚政府优质教师计划与我国国培计划教育政策的不同之处

(一)政策提出的保障体系不同

澳大利亚政府优质教师计划出自《关于21世纪国家学校教育目标的阿德莱德宣言》,从政策的内容来看,该政策对政府与实施培训计划的单位或个人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并有一系列的相关法案作为约束,如《刑法和犯罪法》(1914)、《种族歧视法》(1975)、《档案法》(1983)、《性别歧视法》(1984)、《人权和平等机会委员会法》(1986)、《残疾人歧视法》(1992)、《女性工作机会平等法》(1999)、《2004年龄歧视法》、《公平工作法》(2009),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如申请获得aGQtp资助项目或是退出都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法律步骤,促使项目明确化。我国的国培计划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以《“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通知》的形式来实施的。这仅是从政策层面上出台的一个文件,缺乏法律的保护。从政策的内容来看,该政策对政府与实施培训计划的单位或个人之间是一种领导关系,实施培训者对接受培训者是否在种族、年龄、性别、残疾有对待不公和歧视等方面有相对细致的关怀与考虑。

(二)两项举措的内容存在差异

aGQtp项目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来帮助学生的文字与算数水平,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整体水平的目的。该项目强调对澳大利亚国家课程、目标人群学习的需要、跨学科和学校给予优先发展。详情如下表:

除了上述活动,每年aGQtp活动计划还必须分配资金的25%用来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澳大利亚的国家课程、全国教师专业标准和学生福祉等领域。澳大利亚政府致力于为全国的孩子们改善教育成果,提高学生的福祉,并为他们今后进入成人的生活做准备。解决学生的福祉是了解学生生活、情绪和学习以及防止青少年抑郁、自杀、自残、行为(包括欺凌和暴力)和滥用药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我国的“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前者面向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农村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教师培训者,进行分类、分层集中培训;后者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培训的内容涵盖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科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以及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其中的顶岗实习可谓中国特色一项创举。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培训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师范生实习支教相结合,组织支教教师、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顶岗实习,置换出农村骨干教师到培训院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为期3-6个月的脱产研修。

(三)二者在选拔受训者的方式上存在不同

aGQtp项目参与培训的人员多以先申请,待通过了组织机构的审批后才得以参加;国培计划的参训人员多以各基层单位先选拔,然后再呈报上级主管部门的方式。

四、启示

(一)教师教育理念与时展的融合及开阔的国际视野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此次优秀教师计划别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提高了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将先进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课堂中,还利用网络技术将先进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国。反思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大多数是强调对教师知识的培训,如我国的师范教育,多年来课程设置都以学科知识、教学法和教育学概论等理论课程为主,理论知识陈旧,并缺少实践性,且知识的更新缓慢,缺乏先进的理论和政策指导。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多采用师徒模仿式,新教师为在学校中求生存而去模仿老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而缺乏创新环境与土壤。澳大利亚政府优秀教师计划在对教师的培训内容上立足本土内容的同时,还有像亚洲研究、国际最佳实践等相关国际视野的课程培训及研究;我国在对基础及中等教育教师的培训内容上缺乏涵盖全球化的国际课程内容。

(二)各种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澳大利亚政府优秀教师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结合了多种社会力量,包括联邦政府及州政府、非政府教育机构、宗教部门、社区等。在澳大利亚学校教育中,也特别重视家长的教育作用,各州都成立了家长联合会,与学校一起致力于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合作下,政府优秀教师计划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力,对活动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在提升教师质量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应加强民主性,使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促进教师发展的工作中来,从而能够更为细致地了解公众对教育及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以进一步促进有效政策的制定,并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注重教师成长的实践性

澳大利亚政府优秀教师计划为各种职业阶段的教师都提供了相应的专业发展活动,特别是对新教师以及十年前入职的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澳大利亚政府优秀教师计划致力于帮助教师认识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积极参与专业发展项目,促进自身教学技能和知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鼓励教师将知识和技能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努力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加强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生成自身的实践智慧。我国当前的师范生教育过于理论化,缺乏相关教学实践,进入教师岗位后通常是采用模仿式的听课形式,缺少相关的入职培训,师范生的就业前实习也并不规范,而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往往容易在教学实践中出现故步自封的现象,缺乏不断改进教学实践的动力。

小学数学培训计划篇5

关键词:国培计划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促进作用

“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简称,由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它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为宗旨,是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目标的重要手段。

到2014年,“国培计划”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00多万人次,实现了对中西部640万农村教师培训一轮的目标。由于培训规模的扩大,承担“国培计划”的高校越来越多,以湖南省为例,湖南共有21所高校参与“国培计划”。在“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地方高校不仅是项目的实施者,为基层教育培训一大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地方高校也是“国培计划”的受益者,“国培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

一、“国培计划”为地方高校培训了一大批学科教学教师。

“国培计划”培训的不仅有中小学骨干教师,而且有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它在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同时,也给高校学科教学教师提供了高端的培训机会。以我们单位为例,自我院2011年承担国培项目以来,已有30余批次学科教学教师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近20所国内著名高校进行进修,聆听钟启泉、巢宗祺、倪文锦、温儒敏、钱理群、吴伦敦、苏立康等数十名知名教授的专题讲座,学科涉及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心理教育、体育等大部分师范专业。如此高规格、大面积、多频率培训地方高校的学科教师,这在国培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这些弥足珍贵的培训,让地方高校的学科教学教师能够零距离地接触我国教育界的顶级权威,接收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这对提高地方院校的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国培计划”为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积累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教育部对“国培计划”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培训师资有严格的要求,要求省外专家比例不少于30%,一线名师不少于40%。在实施“国培计划”中,地方高校有机会邀请各学科的知名高校教授和一线名师为国培学员讲学及上示范课。以我院语文学科培训项目为例,我们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伦敦、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蔡伟、湖南师范大学博导周庆元等全国知名的语文教学法教授向学员传授语文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还邀请到全国著名语文教师余映潮、管建刚、诸向阳、吴勇及湖南省内的知名一线教师给学员带班上课,这些高水平的教授、名师的授课视频和课件成为教师教育日常教学中不多得的珍贵教学资源。

此外,参加国培的学员大多数是当地的骨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他们参与教学设计,参加教学比武,也生成大量的高质量的学科教学资源,如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这些来自一线的教学资源在教师教育专业的日常教学中非常有用。

三、“国培计划”为地方高校的师范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和良好的实习机会。

为了确保国培的质量,给国培学员提供良好的实习场地,湖南省教育厅遴选湖南师大附中、雅礼、长郡、长沙一中等100余所优质中小学学校作为“国培计划”培训基地,这些基地都是由各地州市推荐的优质中小学,教学质量高、教师素质好、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条件优越,省教育厅还专门给这些学校下拨经费,用于校园建设,同时也要求这些基地校必须接纳国培学员进行实习。我们在安排国培学员到省基地校进行实习的同时,也会安排全日制学生进入基地校同步实习,这些“借东风”、“搭便车”的行为,为全日制师范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实习基地。

“国培计划”分为“短期集中培训”和“置换脱产研修”两个项目,其中“置换脱产项目”是中小学教师脱产到高校培训一个学期,由高校派出师范生到当地学校进行一对一顶岗,这既解决了当地学校派出教师外出学习无人顶岗的难题,又为地方高校解决了师范生教育实习接收难的问题。高校的师范生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下,当做在编教师一样使用,直接参与实习学校的所有工作,时间长达一个学期,这对提升高校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国培顶岗实习的功效是平时普通实习不可比拟的。

四、“国培计划”让地方高校和当地基础教育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地方高校的教师教育在国培之前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地位,既不能像北京师范大学等一流高校能够提出教育前沿的理论,又和基层教育部门相互疏离,上没地方取经,下不接地气,教师教育处于一种空对空的状态,甚至和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改革脱节,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在教育教学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的需要。

“国培计划”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各地高校承办、基层学校和教师参与的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

小学数学培训计划篇6

一、培训主题确定

该项目由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培训学院负责组织实施,作为项目的参与者,按照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调动和有效整合优质培训资源,项目组成员多次赴西安市区周边及陕西省各地区县与当地中小学音乐教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座谈调研,重点了解当前陕西省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广泛征求“国培计划”培训专家、省市教研员、一线优秀教师的意见,最终将本次培训主题设计为“基础教育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全省小学音乐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二、培训目标定位

本次培训以提升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知识和从教能力为核心,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基层音乐教师成为能够发挥辐射作用的学科带头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培训前数据统计,本次参训学员年龄集中在30~40岁,30岁以下有15%,40岁以上有4%,其中全日制本、专科占到40%,大部分教师是通过函授学习或其他性质的考试得到提高自身学历的目的。针对本次参训音乐教师的基本情况,我们制定出三方面具体目标,以体现“国培计划”培训课堂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针对性。一是通过新课标模块帮助参训教师理解掌握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明确小学音乐学科的新课程培养目标;二是通过音乐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训,促进参训教师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三是通过专家讲座、名校观摩、主题研究、案例分析等方式方法,帮助参训教师进一步熟悉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指导等方面的科学规范和教学方式,从而帮助提升参训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训课程设置

在前期项目调研中了解到,西安市区及周边学校40%以上教师参加过部级培训,而只有不到20%的区县音乐教师参加过省级形式的培训,另外大部分区县农村教师没有参加过省级或省级以上的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同时,我们也获悉多数农村音乐教师认为目前农村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研意识薄弱,缺乏专家引领;最感兴趣的培训主题为“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和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因此,根据“国培计划”(2014)培训要求及培训学员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培计划课程标准,按照“遵循规律,按需施训”的原则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构建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多层次培训体系。本期培训共在三个维度设置十一个模块开设了十七门课程。

四、培训团队与培训方式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注重优化教师资源,遴选近几年教学工作业绩突出,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担任“国培”授课教师,组成专门的培训教学团队。授课教师中有“国培计划”音乐学科首席专家,有“国家特级教师”,有省市教研员、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师范院校教授等,力求全方位多层次不同角度优化师资结构,保证培训课程与培训教学的一致性和各位主讲教师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为本次“国培计划”培训项目实效性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质量保障。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以及教学时数的限制,在不断推进培训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专家引领授课、现场观摩研讨、实践技能训练等多种培训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课例为载体,采用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研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切实改进培训教学组织方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先开展面授课程,凸显专家的引领作用,为了保证讲授内容的系统连贯,由学员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作好记录,但面授课程在课堂上一般不与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由培训团队组织参训学员深入名校实地观摩不同形式、不同特色的小学音乐优质课、常态课以及学员的实践展示课,同时,参训学员与专家团队共同参与课程设计、说课、评课、案例分析,将观摩考察与互动实践相结合,进行主题研修与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加强学员的演唱演奏舞蹈等基本功训练,提升参训学员音乐专业技能与教学实践能力。

陕西电大在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首批“国培计划”培训任务中我们注重考虑参训教师的专业现实和成长需求以及教学实际情况,以有效提升农村音乐教师教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为核心,构建合理科学课程体系,顺利完成为期10天计划60课时的培训任务,培训结束后收到学员的整体满意度测评达96%的良好效果。

作者:张宝婧李广宇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培训计划篇7

——某县教师继续教育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师培科的指导下,在县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既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又真正把培训工作做细做实,成效显著。

一、基本情况

梓潼面积1443.92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辖16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全县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45所,其中县城学校7所,乡村学校38所。共有中小学教师1600余人,县城教师440人,乡村教师1200人。

二、领导高度重视,指导督促到位

县教体局范晓彬局长、张仁宝副书记、政工股赵国邦股长特别重视教师培训提升工作,对教师培训作出了重要指示和决定,多次主动参加师培会议,给予指示;积极参与培训活动,给予督促和指导;多次亲自策划县级专项培训。县教体局成立了教师培训领导小组,由范晓彬局长亲自担任组长,张仁宝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相关股室和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县各级培训的组织领导,同时将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师培工作目标年度考核内容。近年来,县教体局大幅度增加师培经费,确保各项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师培设备设施投入持续发力,极大地改善了培训条件。市教体局师培科刘成福科长关心我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多次莅临我县指导师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培训建议;多次带领我县教师和领导参加国家和省级短期集中培训;多次组织我县教师参加市级培训。

三、近年来我县师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开展“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1.工作措施。

2018年10月我县申报“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成功。为圆满完成国培计划,县教体局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多次召开“国培计划”专题研究会议,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充分整合、利用县局机关股室、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站、学区、学校等多方培训资源,制定了《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梓教体局〔2018〕271号),成立了梓潼县国培领导小组(梓教体局〔2018〕272号)。同时制定了各类管理办法,认真按上级要求组织开展各项国培活动,切实做好“五到位五落实”。

(1)宣传到位,职责落实。通过会议、新闻报道、简报、活动开班动员等多种形式加大国培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校长、教师充分认识到国培工作是国家扶持教育事业、关心教师成长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机会和平台,是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动力。校长、教师提高了认识,就能明白自己在国培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妥善处理好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校长的管理督导职责才能落实,教师参加学习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缓解工学矛盾、确保学员安心学习,县国培办、各学校实施了本校同学科教师顶岗、以空间换时间、分解化小培训时段等办法。

(2)重视到位,人员落实。为确保国培工作有序、有效地顺利开展,县教体局领导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建立健全了国培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

一是成立了县“国培计划”领导小组、国培工作办公室、国培工作督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职责。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的职责及管理考核制度,权责清析,分工明确、责任到头。制定并实施的主要方案、办法、制度等如下: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团队研修成员考核办法;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学员考核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工作坊坊主、辅导老师、学员考评办法;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教师线下集中研修活动方案和考评办法;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经费管理使用制度。

(3)管理到位,活动落实。建立健全县、校管理网络体系,管理工作细化到每个项目、每次研修活动。建立健全国培工作管理制度;完各项考核评估细则,确保国培工作管理到位、研修活动开展实施落实到位、考评奖惩到位;坚持并完善对外出研修活动的训前培训、训中跟踪、训后考评的管理机制,使培训成果不断巩固、延伸和扩大。一是对学员外出集中培训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二是积极配合四川师范大学集中培训。如组织学员教育教学研讨、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三是返校后,将学员出勤、记录、心得等情况交进修校进行考评;四是学员回校后,要在学校内进行二级培训或汇报交流后,学校凭考核等级报销差旅费。

(4)督导到位,奖惩落实。加强并完善县、校督导网络体系,层层落实督导责任,传导压力、传递动力,强力推进督导工作。严格考勤考核,做到资料记录详实、情况通报及时、逗硬奖惩落实,保证国培工作制度有力、推进有序、措施有效。如教师工作坊网络培训阶段,除了电话、短信、QQ群、微信群督导外,县管理员、辅导员每周至少两次情况通报,重点加强对学习进度、线下实践研修活动的督促和指导;根据考评细则和督导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5)服务到位,保障落实。为保证培训顺利推进,县、学校均努力为教师学习提供热情周到的后勤服务,落实好学习条件保障。一是保证教师的学习时间;二是保障通畅的网络条件;三是建立返岗实践研修、总结反思的学习舞台;四是搭建成果展示的交流平台;五是营造良好的研讨互动的学习环境;六是解决好教师学习的困难和经费补助,让学员能安心学习、积极学习、认真学习,提升学习效益。

2.国培实施方式

(1)团队研修培训

教师团队研修小学的语文和数学各20人,初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各10人,分别由张先树,何清萍,杨秀蓉,罗晓蓉,敬纪作为学科牵头教师。

教师团队研修成员每年由四川师范大学组织到院校集中研修20天,到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校“影子教师”跟岗实践研修10天,返岗和自主研修30天,同时参加网络研修80学时的培训,从师德修养、教学、教研和培训四个维度提升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培训能力,并在返岗实践中至少完成送教下乡和教师工作坊两类项目中的其中一项主持任务。期间县教师进修校与培训机构共同管理考核,多方搭建展示平台,推动骨干教师迅速成长。

(2)送教下乡培训。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对乡村教师需求的调研分析、在四川师范大学首席专家的指导下,以我县教师团队为主体,按照《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实施方案》及“问题诊断、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环节认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每年4次,每次2天,共计8天/年。有力缓解了我县教师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问题,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自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两年来,各学科送教团队已共计开展40班次国培送教下乡活动,3500余人次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培。

(3)教师工作坊研修

按照《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教师工作坊实施方案》面向乡村教师遴选参坊学员,组建6个学科10个教师工作坊,每坊50人,完成每年不少于80学时的网络研修;并在参加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的学员中遴选工作坊主持人和“三人行”团队,主持工作坊开展线上线下研修活动。一是根据培训计划,各工作坊每年集中培训两次,由四川师范大学学科首席专家根据学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收集的典型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对工作坊研修活动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解决策略的指导;二是在专家、辅导教师和坊主的指导下,各研修组长主持日常研修活动,开展以教学中的问题为主的学科专题研究,并督促学员完成网络研修任务;三是督导各研修小组教师切实开展好线下实践应用研修活动,积极推广研修成果,优化教师的日常教研行为,为我县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学辅导与研修管理团队,并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内教师的研修活动。两年来,各坊已共计开展42班次国培线下研修,3500余人次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培。

3.国培取得的成效。

到目前为止,近七千人次参与了培训,培养出了70人的本地教学专家队伍,我县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培训目标,促进了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增强了国培研修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极应用,推动了我县教育事业提质升位。

(1)促进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通过两年的国培,我县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坚守教育、奉献教育、引领示范、为人师表,专业快速发展,很多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2)打造了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培训专家团队。我县和四川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教育网的密切配合,通过集中培训、跟岗研修、返岗实践研修、教师工作坊研修和送教下乡等系列研培活动,使70名培训团队教师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2018、2019两年,我县开展的县级培训和送教下乡培训活动中,教师培训团队有96人次通过上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收到了“名优示范、全员提高”的良好效果。教师培训团队现已逐步成长为一支组织者依赖、受训者欢迎、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用得上、干得好”的一线本土培训专家团队,是我县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力量。

(3)形成了特色鲜明、实用有效的研修成果。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为将我县国培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宣传最大化,2020年春季学期,根据县国培办安排,我县国培项目负责人和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六位学科老师精心整理了两年国培活动资料,精选学科优秀教学设计、教学ppt、典型例练卷、优秀教学反思、特色活动、优秀小论文、研修感悟等编撰成学科研修书籍26本(其中项目县6本,小学语文3本,数学4本、科学3本,初中语文3本,数学3本,英语4本);设计制作了29张项目县及学科展板;编辑宣传视频6个;录制了50节示范课;规范建设好了6个教师工作坊。

(二)认真参加市级及以上培训

近两年,我县精心组织参加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暨艺术领域教育教学成果展评活动,我县文昌二幼郭桂华老师执教的《糖乐乐糖画》、何金梅老师的论文《浅谈梓潼折席在幼儿园美工活动中的运用》双双荣获市级一等奖,东风幼儿园园长白莉萍在全市作交流发言。认真参与绵阳市“文轩教育杯”小学语文和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暨优质课展评活动。积极参加市教体局组织的幼儿园和特教学校教师提高培训、中小学校长和培训者培训、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及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疫情期间网络研修、网上全员师德培训等。凡有市教体局师培科安排给我县的省级、部级培训,县教体局和进修校及时安排参训人员,认真督促,确保完成参训任务。

(三)县级培训持续发力,努力提高全县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1.以生本互动专题研修为载体,打造高效优质课堂。

采取同课异构、集众智慧,同课异上、互助提升,骨干示范、专家引领,同课竞赛、打造名师等方式,创新课堂模式,提升教学技艺,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活动组织严实,计划落实,过程扎实。全体参研教师共同感受到:研修长真知,评导识灼见。

2.积极推进教师工作坊工作。根据梓教体局〔2016〕175号《梓潼县教师工作坊实施与管理办法》精神,全县21个教师工作坊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上示范课、上研讨课、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网络交流研讨、指导青年教师、送教到薄弱学校等,教师工作坊真正成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中老年教师的加油站。

3.督促各校规范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根据梓教体局〔2016〕194号《县、校区域整合常态培研项目规划》精神,县教师进修校认真督促各校开展校本研修培训工作,要求活动要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既要有集体资料,又要有个人资料。校本研修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让学校充满了学术研讨的风气。

4.积极组织新教师培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他们的岗位行为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县坚持每学年开展一次新教师培训,培训形式分专题讲座与跟岗培训。参培教师专心听讲,受益匪浅,整个活动氛围庄重而热烈,有声有色,如沐春风。

5.持续开展专项培训。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时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培训、副校长培训、教务主任培训、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培训等,及时提高管理者水平,为我县教育教学水平上档升位提供管理人才支持。

四、我县教师继续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借助国培,加强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促使他们很快成长为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2.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作用,进一步建好教师工作坊,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平台和展示的空间。

小学数学培训计划篇8

论文摘要:为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是由教育部统一部署、于2005年4月启动面向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该文就黑龙江省在近两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动力。教育部早在2004年l2月就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于2005年4月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对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

黑龙江省在2007年开始参与到“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中,在黑龙江省教育厅师范师资处的指导下起草了《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草案)》,在2008年先后开展了3期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并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在全省广泛开展。

从黑龙江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培训的总体情况看,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一些培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除存在教师人员流动、更换频繁以及在职教师投入低等普遍现象外,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培训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目前教师培训的项目繁多,一些地区多头管理,各有关职能部门没有沟通协调,没有对教师培训的各项目做整体规划,因此出现了重复培训现象,乱办班、乱收费的问题比较突出。

2.培训内容存在问题

培训内容缺乏统一规范,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缺乏符合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与教师教学实际脱节现象比较突出,导致的结果就是学员在参加培训后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将技术应用于教学,也不知道如何应用教学理论来指导技术活动。

3.培训方式和培训模式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

目前的教育技术培训基本上采取整齐划一的运作方式,面授式培训仍然是主要形式,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式还是少数。这样既不能满足学员的个体需要,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4.培训的认证评价体系没有建立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分为培训和考试两大环节,其中考试部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实施。教育部推行该计划的总体部署是:2005年组织部分省市试点;200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到2008年底,全国1000万以上中小学教师的绝大多数普遍参加培训,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而目前,黑龙江省参加培训的教师还没有参加过考试。这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难以形成学习的紧迫感,没有形成有效的培训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培训工作难以取得好的成效。"

综合以上的几个问题,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健康有序和科学发展,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加强管理,理顺关系,促进培训,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将“计划”纳入本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开展新一轮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规范教育技术培训,共同推进计划的实施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强与省内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理顺教师培训管理体制,统筹考虑本地相关培训项目,确保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2.统筹兼顾培训对象的特点,确定教育技术培训的重点内容

教育技术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必须把重点放在对教育教学最关键的内容上,即核心内容。当然,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由于新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必须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的培训,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的必然要求。而中老年教师大多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经验,但对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掌握普遍感到困难,应以多媒体Cai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重点内容。

3.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实效,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

充分利用“人网、天网、地网”等多种途径,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农远工程”应用效益,引导教师通过光盘、文本等优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集体研修,以解决部分地区硬件设备陈旧,且设备不足的问题;要制订详细可行的培训方案,要注重实效,在教材设计、培训形式、教学方法上力求刨新。

在骨干教师培训采用集中面授模式学习的基础上,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与开发,尽早为教师提供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学习平台及与之配套的网络课程和学习资源,提供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和ip资源服务,以满足各地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的需要。

4.过程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加强培训质量监测

小学数学培训计划篇9

在新的一年教师继续教育及培训工作中,要紧紧回绕教育局的中心工作及《太仓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三年规划》,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具体工作上要达到四结合四突出,即:坚持常规培训与重点培训的结合,突出常规培训;专业培训与校本培训的结合,突出校本培训;传统面授培训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培训的结合,突出网络培训的新方法;面向教师培训与面向社会培训的结合,着力点突出教师培训上。通过努力,使培训工作更加扎实有效,丰富多样。二、做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测试前期准备工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是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通过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实施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促进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是:首先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明确目的意义。其次是做好培训对象的调查摸底,核对各个不同层次培训的人数。三是合理安排培训的顺序,与目前进行的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错开时间。四是选定相应的培训教材。五是制订培训计划,明确学校培训与本中心培训的内容安排,充分发挥各学校的培训资源。六是组织建立一支集全市最高水平的教育技术培训骨干师资队伍,对培训师资进行先期培训,为全面推开面上的培训打好基础。四、认真抓好校本培训的建设及指导工作。各学校的校本培训要坚持有序、有针对性,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学校必须认真制订好学期校本培训的计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必须要有书面笔记记录。从06年开始,各学校聘请外地专家、学者到本校讲座,要在活动前报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由继续教育办公室派人参与并记录,依此可以作为该学校教师专业培训的课时数。新学期开学的初期,各学校要认真检查教师的寒假学习笔记,组织开展寒假学习心得的交流活动。

五、加强干部培[大秘书-www,d,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训,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管理者队伍。05年上半年,正是各学校领导班子的换届时期,继续教育办公室要配合教育局党委做好相关的干部培训工作。一是继续办好目前正在举办的校长任期常规培训班,组织校长进行任期工作总结。二是继续办好教科室主任负责人培训班及幼儿园业务主任培训班的培训及结业工作,强化培训效果。三是根据班子换届的要求,在局党委的安排下,组织后备干部培训班,为校长换届培训新人。四是做好挂职干部的培训及考察工作。五是举办新一期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培训。

六、充分挖掘培训资源及师资潜力,做好社会培训及教师学历培训工作。1.继续做好公务员的普通话、英语三百句及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力争培训量比上年有较大的提高。2.继续与市财政局合作,开展06年会计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要组织好培训师资,制订严格的培训计划,加强的培训点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3.积极与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联系,争取开辟新的培训渠道,组织开展工人的在职培训及新上岗就业人员的培训。4.继续抓好教师的学历培训工作。配合局人事科做好教育硕士的报名组织工作,继续抓好中小学教师本科学历的招生及教学工作。

小学数学培训计划篇10

关键词:mVC2;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培训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096-02

作者简介:王海(1978-),男,硕士,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韩冬旭(1984-),男,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技术与开发。

0引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普及,各大企事业单位广泛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对本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管理。当前,国内企业较少采用规范化的员工培训管理系统,存在培训档案无法统一管理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培训管理的现状,开发出一个基于mVC2框架的培训管理系统,本系统是基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内网的,B/S模式的,面向全体员工的管理软件。

本系统使用起来效果良好,实现了培训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实时化、自动化,同时采用的mVC2框架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为系统的后一步功能扩展打下了基础。

1关键技术

1.1mVC设计模式

mVC全名是modelView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model:包括数据、验证规则、数据访问和业务逻辑等应用程序信息。模型对象是实现应用程序数据域逻辑的应用程序部件。通常,模型对象会检索模型状态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

View:视图是显示应用程序用户界面(Ui)的组件。封装了应用程序的表示层,是呈现给使用者看的信息。

Controller:控制器是处理用户交互、使用模型并最终选择要呈现的视图来显示Ui的组件。包括控制流逻辑,控制信息流和应用程序的执行。

mVC设计模式具有耦合性低、重用性高、生命周期成本低、部署快、可维护性高、有利软件工程化管理的特点。

环境下的mVC2与三层架构

mVC2强制实施“任务分离”,在任务分离过程中,应用程序被分成离散的松耦合部件,即应用程序的模型、视图和控制器部件,具有支持丰富的路由机制、测试驱动开发和团队应用程序开发等优点,这使mVC应用程序更易于测试和维护和具有可扩展和可插入性。

mVC2实现了应用系统的职能分工。model层实现系统中的业务逻辑。View层用于与用户的交互,根据用户操作,调用Controller层进行处理,通过aSp来实现。Controller层是model与View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可以分派用户的请求,并选择恰当的视图用于显示,同时,它也可以解释用户的输入,并将它们映射为模型层可执行的操作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实现应用程序逻辑,完成所需要的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View层。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开发环境

本系统利用.net技术,以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以VisualStudio2010作为开发平台,采用mVC2框架,以SQL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了CSS和Javascript作为页面的界面设计工具进行设计,来完成对系统的实现。

2.2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分析

本系统已在集团开始使用,各部门内勤员工通过网络访问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培训工作的申报、查询、修改;人力资源中心培训管理人员通过登录管理系统,对单位下属各部门内勤申报的培训相关情况进行审核、修改、,并生成相应的报表;普通员工可以通过集团网络访问培训管理系统,查询自己的培训学习情况,浏览的培训课程信息。

图1为培训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培训管理系统分为培训计划管理、培训信息管理、留言管理、系统设置、学时学分查询、密码设置这六大部分。其中的密码设置和新用户注册是mVC2自带的membership的功能,培训计划管理、培训信息管理是对培训工作开展的业务进行处理,学时学分查询是员工根据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部门,选择相应的时间段对自己学习的学时和学分进行查询。

2.3数据库设计

培训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mVC自带的权限管理的membership数据表,对注册、权限这些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第二类是为处理培训管理的业务流程建立的数据表。本系统主要涉及到的表:

(1)培训计划表。培训计划编号、主办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培训主题、培训目的、培训时间、持续天数、培训地点、主讲人、主讲人简历、培训内容、培训范围、是否对外开放、课程类别、课程等级、学时、学分、培训费用小写、培训费用大写、费用明细、部门意见、填报时间、是否审核、备注。

(2)培训信息表。课程编号、主办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培训主题、培训日期、培训地点、主讲人、培训内容、填报时间、是否审核、备注。

(3)培训照片表。照片编号、照片名称、照片类型、照片、课程编号。

(4)组织机构表。机构编号、机构名称、上级机构编号。

(5)员工信息表。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所在一级部门编号、二级部门编号。

(6)选中员工暂存表。课程编号、选中员工编号、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所在一级部门名称、二级部门名称。

(7)员工培训信息保存表。员工培训编号、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所在一级部门、二级部门、培训课程编号、培训主题、学时、学分、是否审核。

(8)留言管理表。留言编号、标题、内容、上报部门、填报时间。

2.4系统界面与实现

培训管理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只有通过系统登录界面以合法身份登录后,才能进入系统主界面选择相应的操作。登录后呈现出系统的主界面,主要作用是根据不同用户的权限,调用其能访问的各个功能模块以及各个功能模块所要进行的操作。主界面把用户所需要的功能模块调出,把必要的参数传递给各个模块。

对于没有登录的用户,可以浏览培训的课程信息和根据自己的姓名、所在部门查询学习情况;部门管理员登录以后,可以修改个人密码,可以申报培训计划、已开展的培训课程、参训员工申报等。人事部门登录后,进行员工管理、课程管理等工作。

下面通过培训计划申报模块来举例说明系统具体的实现。

2.4.1模型实现

模型封装了应用程序的状态、实现应用程序的功能、应用程序的属性,响应状态查询,提供了访问显示数据的操作。

在model层里面定义了Depplanmodel实体类,定义了planno、FirDepContactperson、Contacttelephone等属性,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实现培训计划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操作。

2.4.2控制器实现

控制器是通过接受来自视图上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在控制器定义了培训计划申报的行为。

在Controllers目录下创建DeptrainUploadCotroller.cs负责处理所有培训工作的控制处理。通过publicactionResultUploadDepplan()创建培训计划申报的控制器,接收来自视图UploadDepplan用户的请求,然后调用模型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返回数据,通过视图UploadDepplan响应给用户。

2.4.3视图实现

视图提供了用户交互的界面,发送用户的需求给控制器。

培训计划申报通过控制器创建视图,自动生成位于在Views文件夹下DeptrainUpload文件夹下的UploadDepplan.aspx页面,是培训计划申报功能的View层展现,管理员录入相应的数据,完成培训计划申报。

图2为培训计划申报的界面,使用CSS和Javascript进行页面的辅助设计。

参考文献:

[1]程鸿芳.基于mVC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