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十篇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十篇

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4:57

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篇1

1.配电安装实训环境的设计

(1)配电安装实训环境的硬件设计。要学生完成配电安装实训项目必须具有相应的设备――满足实训环境的硬件条件,因此根据配电安装实训的内容要求投入足够的资金,订购相关的电气设备并自制了与生产实际相接近的配电安装屏。自制实训教学设备不仅经济,而且还锻炼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每套屏分别由受电柜、计量柜、无功补偿柜、馈电柜一、馈电柜二等组成,而每套屏中相同柜的电气设备又有一定的差别,目的是让每一组学生能独立完成配电安装,例如馈电柜的控制方式可设为机械控制、电动控制两种。同理,其它柜要么电气二次设备安装位置不同,要么选择不同的设备等,只要符合规程、符合要求就行。

电气一次、电气二次设备选择时要注意设备的选型,实训室所带负荷不可能太大,太大了既不现实也不经济,因此在选择电气设备的型号时要注意与所带负荷的容量及性质,要进行综合考虑,要能确保每套屏能正确动作、正确显示,例如选择电流互感器要注意电流比、补偿电容要注意补偿容量等等。

配电室电源及负荷为移动性电源与负荷,目的是既经济又安全。只有安装完毕后经检查无原则性错误才能进行通电试车。为保证安全,移动性电源设备要采取短路、漏电保护等技术措施。移动性负荷设备不仅要配置有感性负荷与电阻性负荷,而且要注意感性负荷与电阻性负荷的配置容量,确保通电试车时无功补偿柜能正确动作,即补偿电容能正确的投入与退出运行。

(2)配电安装实训环境的软件设计。首先要将实训场地设计成实际生产工作环境。要有安全生产的标志与标语,要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要有操作工序与步骤,要有生产工器具的摆放位置,要有生产通道与安全通道的布置,要有生产区与学习区的分离,要有消防器具的布置等实际工作环境中所必需的情境设计――呈现一个实际的生产车间或实际的工程(如实际单位的配电室)。

其次要将实训内容所需的图纸设计成实际生产性所需的图纸。如配电室的布置图、主接线图、二次电路原理图、屏面布置图、屏后接线图、端子排图等,为训练学生照图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配电室实训环境软件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要求高职高专学生能做、肯做、会做。

2.配电安装实训内容的设计

(1)配电安装实训内容――职场安全。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安全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永恒的主题,学生进行变配电安装实训前首先应进行职场安全内容的实训,因此设计好职场安全实训内容是关系到安全生产的前提。

职场安全设计的具体内容:学习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电力法》以及相关安全规程等;电业安全技术的操作内容,如触电急救(模拟人进行训练)、停电检修安全措施操作(如何验电、如何放电、如何挂接地线、如何拆接地线、如何设置遮栏等内容);个人防护用品的穿带操作,如安全帽、绝缘鞋、工作服等内容。

设计职场安全实训内容的目标是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对进入企事业单位的“三级”安全常识不陌生,尽快转变角色――即从学生转变为工作人员,适应生产单位发展的需要。

(2)配电安装实训内容――制图作业。电气制图实训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配电室一套完整的生产性图纸进行绘制――照样版图进行绘制。这一套完整的生产性图纸应包括配电室的布置图、一次主接线图、二次原理图、一、二次安装图等。

该实训作业的目的是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知道配电室图纸由哪些组成、各图纸的作用、各电气符号的含义、制图规则、如何制作、各电气设备如何选型、如何匹配等;通过实训教师的系统讲解与指导,要求高职高专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能熟练查阅相关工具书,并进行自主学习。

(3)配电安装实训内容――识图作业。电气识图实训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配电室一套完整的生产性图纸进行识图。该实训作业的目的是要求高职高专学生能对实物与图纸进行一一对应,即图纸上的设备与实际设备的安装位置一一对应;设备之间的导线连接及导线走向一一对应等,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学会识图技巧及方法。

(4)配电安装实训内容――安装作业。电气安装实训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配电室一套完整的生产性安装图进行安装。该实训作业的目的是要求高职高专学生能根据安装图安装电气设备,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工艺及方法(如等电位法)、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要求高职高专学生会使用各种安装工具及仪器仪表进行安装操作;要求高职高专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原理图、安装图进行自检――自己检查设备安装位置、设备之间的导线连接、导线编号、导线走向等。

(5)配电安装实训内容――故障排除作业。电气故障排除实训作业要求学生对本配电室安装完成后进行通电试车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排除或安装成功后实训教师人为设置的故障进行排除。该实训作业的目的是要求高职高专学生根据故障现象会使用电气原理图、安装图进行故障原因分析,确定故障范围及可能出现故障点的位置;要求高职高专学生会使用检修工具、仪器仪表检查故障,找出故障点并排除;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学会故障分析、故障排除的方式及方法等。

3.配电安装实训考核的设计

考核是高职高专学生搞好实训的重要手段,是搞好本项目实训的重要保障。因此设计好考核方式与方法,确保配电安装实训项上顺利进行。考核设计应严格按照企业生产任务、职业技能鉴定以及教学要求进行设计,应切实体现企业生产任务、职业技能鉴定和教学的一般规则;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其真正会做、能做;要热情关爱每一位学生,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

配电安装实训项目考核评价设计如下表。表中电气识图考核评价部分以口试方式进行考核――实训教师根据原理图及安装图并对照配电室的各屏柜电气设备对学生进行口试。

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篇2

论文关键词:农电员工;标准化建设;实训设备;教务管理

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二五”培训规划明确要求着力构建“开放式、全覆盖、高层次、精品化”的“大培训”格局,要全面覆盖农村供电各类设备,运用插件式、模块式、组合式等多种技术,建立起全能的农电训练场所。目前,江苏省公司农电人员总数为45000余人,其中中级工32500余人,急需高级工培训,要增加训练工位提升培训接纳能力,满足庞大的农电员工队伍技能训练需求。

供电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随着电网规模快速发展、装备水平不断提升、运行方式日趋复杂,特别是当前面临着重大的转变期,从传统型管理向特高压、智能电网延伸,因而人才培养工作显得尤为迫切,人才队伍建设在公司发展、电网稳定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由于农电工作日益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决定了对农电员工的操作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农电员工不断进行有效的技能培训显得十分重要。如何整合培训资源,运用先进的培训理论方法指导实践,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成为农电培训工作的核心目标。笔者结合江苏省电力公司职训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思考。

一、实施培训全方位标准化建设,健全企业培训规范新标准

为贯彻“人才强企”战略,根据“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培训标准既是员工对照、自身查找差距、确定努力目标和方向的标准参照,又是公司系统开展岗位培训、培养员工实践能力的培训标准。在培训教学上尊重成人教学规律,坚持技能教学为主、操作实训为重的原则,激发员工的兴趣和创造性。

1.运用国家电网公司《培训规范》标准指导培训工作

近年,我们运用国家电网公司《培训规范》培训标准、课程体系及其教材等培训资源建设,突出了技能训练,增强了培训项目设置的灵活性,实现了“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个性化培训,有效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同时也为员工查找自身能力差距、加强自我学习提供了目标和依据,并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对岗位职业能力所需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梳理,提炼了员工从事相应岗位职业工作所需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并进行了分级描述,可作为员工岗位职业能力分级评价的参照标准,为客观评价员工职业能力、明确努力目标、充分发挥潜能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同时《培训规范》也囊括了近几年来电力行业最新的政策、标准、规程、规定及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将有效满足目前电网企业生产一线对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素质的最新要求,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江苏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训练基地主要是面向全省农电工开展培训,在配电和营销两个专业上应用培训规范,收效明显。

2.完善培训工作标准化体系

以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为指导,结合单位实际,建设以《培训管理手册》为总纲的培训管理标准体系,使培训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2011年省公司将审查和《培训管理手册》三级文件,并在省公司培训工作中进行试点,2012年省、市、县三级的培训管理工作全面达到《培训管理手册》的标准化要求,并开展贯标工作。加强培训项目赖以运转的各类软资源建设。“十二五”期间将按照内部开发与外部购买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岗位工作标准,开发出体系化、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教材资源、多媒体课件资源、测试题库、案例库等,以满足农电员工自学、培训项目实施需求。

3.加强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按照职业能力考核与工作业绩评定相结合、培训机构考核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方位开展能力评价工作,引导各级领导、全体员工共同关注能力提升。

(1)建立规范的基于能力标准的项目评价模式。在培训项目实施前,培训机构要向学员公布培训科目设置和对应的能力要求,开展训前能力评估。在培训项目结束后,要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检验培训项目效果,对学员的能力提升效果进行评价。

(2)建立基于工作业绩的企业评价模式。员工在培训中获得的能力只有在工作中真正加以运用才能体现出价值。因此,由企业开展基于工作业绩的日常能力评价工作是员工队伍能力评价的主要形式。“十二五”期间要倡导“让事实说话,用业绩证明”的能力评价理念,积极试行业绩举证制度,引导员工充分发挥能力优势,主动参与工作实践。

二、遵循实训设备建设基本原则,不断提升实训功能先进性

培训资源体系主要由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培训课程组成,企业要根据发展和员工培训的需要统筹规划培训资源体系的建设。

1.实训设备要体现“实用实际、适当超前”的原则

职业技能实训设施建设是提高学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建设一个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实训基地,其实训设施的建设必须紧贴专业培训需求,以提高学员技能素质为主旨,所开发的实训项目必须对应于企业生产技术、营销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实际工作技能,并且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实训项目确立后,要根据培训工作的特点,将实训需求与实训装置的研发有机结合,制订出实训设备的技术标准和实训室的管理标准,从而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实训场所。在实训装置的研发上,要体现“实用实际、适当超前”的基本原则,注重将工作实际中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综合集成,同时加入实训设备应有的考核鉴定元素,力争在一套实训装置上满足相关专业所需的技能培训,从而确保硬件建设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已经建起了万余平米的室外配电实训场和21个专业技能实训室。在充分调研员工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不仅能够真实地模拟现场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而且经济安全,可避免因学员误操作等原因而产生的设备和人身伤害。

2.实训设备要体现“互补通用、综合贯通”的原则

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的建设坚持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学员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夯实基本技能,强化对学员使用设备和设备故障分析排除能力的培养,并据此确立实训内容并开发实训项目,形成从基本操作、基本工艺、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故障分析排除、综合技能训练的配套实训教学条件,并将分析得到的整合工作任务归纳转换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并设计成系统化的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从而可以设立从业务受理、现场勘察、装表接电、抄表核算等工作环节一直到用电稽查、故障报修和95598服务等一系列过程化的学习实训项目和内容。

3.实训设备要体现“仿真逼真、模拟操作”的原则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尽最大可能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在具体的实训项目建设过程中,只要建设条件具备就要采用和现场一致的设备作为实训装置。对于现场设备型号参杂不齐的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装置,并在实训过程中进行原理解剖,举一反三。对于现场装置构成复杂或者现场工作过程中的综合性问题,则要采取模拟仿真的设备进行综合集成、真实再现。比如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实训中,负控系统的构成复杂,它除了负控终端和负荷监控系统外,还要由客户端控制装置(断路器)、各种电量采集装置和通信桥路等共同构成,从而使受训人员能够得到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提升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

三、注重培训流程及控制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与效果

1.加强培训流程及控制管理,强化、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过程管理总体上应严格按照iso10015要求,做好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评价培训结果四个阶段工作,并对这四个阶段工作进行监视,不断持续改进各阶段工作,以提高培训质量。对具体培训过程管理工作,还需要从几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培训需求到位,课程设计合理。由于电力企业单位规模大,员工地域分布广、员工多、培训需求也多种多样,因此在培训需求征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网络优势,调查员工培训需求,让员工主动反映培训需求,并把企业培训课程资源挂在网上。二是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相结合。遵循成人学习特点,培训前要求学员带着问题来学习,教师将学员带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使培训更好地结合实际,能解决现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实用性。三是培训体现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虽然员工技能培训强调以技能训练为主,但是培训师还是要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很高的技能水平,甚至通过角色扮演和拓展训练等方式教学。本职训基地教学上推行“理论-实训”一体化、实际案例剖析、师生互动释疑法,因而深受学员欢迎。四是培训督导在线可控。培训督导要坚持每天对正常教学秩序进行巡视督导,培训管理人员要经常随机到教室听课,到培训现场了解培训情况,参与重要课程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研讨,组织试讲、听课、反馈等工作,实现培训过程管理常态化,使培训工作在控、有序进行。五是考核方式实用化。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采用不同的考试、考核形式。对技能人员培训考核主要是考核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工作行为规范和总结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是操作技能的正确、规范和熟练程度。六是培训效果评估流程化。通过常规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评估形式了解学员对所学课程的反映、满意度及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学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业绩情况外,重点进行培训前后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等对比测试,通过这种更为直接、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效果评估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2.创新“三环九员”教务管理新方法

职训基地在开班、中间实训、考核考试三个不同的环节按照培训要求,提出“三环九员”教务管理思路方法。

(1)在开班过程环节上,高度重视开班仪式,要当好宣传员、辅导员和服务员。

1)宣传员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内把职训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向每一位学员宣传教育到位,使他们自觉遵守纪律;否则,再健全的规章制度束之高阁就形同虚设,同时,宣传省公司培训的目的、要求和深远意义。因为,首先和学员接触的就是教务人员与教师,从营销学的角度就是起到“首问负责制”的作用。

2)辅导员要按培训理论要求,把培训的目的、程序、内容和考核的方式方法辅导到位,有利于学员学有成效。学员缺什么就教什么,不断完善备课教案。教务员组织对教师备课教案的检查。由于教材是本职训基地自行编写,培训部定期组织会审,适时修订完善。

3)服务员就是要全方位、全过程做好服务工作,比如做好学员的迎接、送行和日常需求以及病号的应急保障工作。培训部要求每位教务员及教师都要树立“当好学员的服务员”理念,还建立了学员病号急救保障预案;文体活动中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体育项目可满足不同爱好的员工的需求。

(2)在中间实训环节上关注整个教学过程,要当好质检员、安全员和调研员。

1)质检员就是严把教学质量关,检查备课教案,坚持课堂巡视制度。教学质量是培训效果的关键环节,学员培训的成效主要是对教学质量常抓不懈,教学思路要有所创新。从培训现场管理角度,在实践中提出“二巡三访”制。“二巡”制:一是巡视教学教案;二是巡视现场听课。“三访”制:一是访问学员,请他们打分;二是访问送配单位,倾听他们的意见;三是回访基层单位,了解学员是否在实际工作中有所提高,并按照pdca循环模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2)安全员。因为实训有户外高空作业、有户内带电作业以及防火安全问题,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每位教师同时肩负着安全员的责任,在配电、计量、电气实验、低压排故等凡涉及安全的实训中培训师每年都应有两次安规考试;实训时,学员严格按安全规程执行,并配置必要的安全工器具,以确保实训安全;户外高空作业应有防高空坠落保险装置。

3)调研员就是要倾听来自生产一线的学员对培训进行评估。再好的教育若脱离了实际,那都是纸上谈兵,毫无价值。要求每位教师当好调研员,将收集的问题由配电、营销两个教研组集中答疑,对其中较为深奥的课题还要请教专家,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知识能力。着手计划每年编辑一本年度实战案例释疑集,每年评出学员十大实战价值课题提出奖。

3.在考试考核环节上,要当好公证员、纪检员和评审员

(1)公证员就是要公开、公正、公平、教学透明,让学员心服口服。由于省电力公司重视培训,学员通过培训、鉴定拿到高级工证书将为其自身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在劳动纪律考试、教学过程,特别是考试环节必须坚持“三公”原则,要当好公证员,一切事情要在阳光下进行。比如:在劳动纪律考核上,每天早上点名,下午结束时当场签字,并张榜公示结果;教学的要求与考核程序在墙上公开;实训项目考试抽签决定;实训考试必须有两名教师签字,并要求上报成绩“不过夜”;培训部汇总成绩上报“不隔天”,职训基地反馈成绩“不隔周”,互相监督,层层把关。

(2)纪检员就是严肃考场纪律,执法如山,同时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教,规范职业道德,从根本上杜绝学员的投诉事件发生。首先,从行为规范上约束每位教师,言教不如身教,职训基地每年年初都要与每位兼职教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以纪检员的标准严格要求,每年都要举办“反腐倡廉”法纪法规教育讲座。

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篇3

关键词能力培训;分目标;多元能力;电力企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109-03

1前言

培训是一种为了让新员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过程。培训虽然花费巨大,但带来的效果和效益非常明显,各个行业越来越认可培训的作用[1],因此,培训机构、培训单位、培训学校越来越多。对于电力行业的培训,各种培训近几年也一直在进行,并且针对不同的培训需求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尝试,包括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以及培训体系等,而电力行业培训过程中也遇到多种问题,针对具体培训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相对较少[2]。

本文紧紧围绕职工培训建设开展实践和研究,针对电力企业职工培训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多元能力为目的,从多目标出发,提出电力企业职工分目标多元能力培训建设的思路与方法[3]。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得知,国内外对培训研究与实践集中于同一行业的培训,比如银行金融行业、物流行业、旅游行业、教育行业、软件行业等,培训的类型主要有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生产采购、财务管理、企业文化、员工职业化等培训,培训方式也从企业内训转变为公开或在线培训,能力培训也从基本的应岗或提高发展到人文、能力、发展及拓展等内容。

从本质上来讲,培训是企业或针对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工作绩效和对组织的贡献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1]。但目前就各种培训和电力企业培训来讲,培训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比如员工培训前理论知识知之甚少,没有形成固定或统一的培训模式,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经常重复出现,不能提前预知,或者通过前期的培训进行重点预防,培训后短期内掌握,时间一长又会生疏。总之,在对培训人员进行实践培训过程中,短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较差,而且与之相关的能力较差。

通过对企业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培训的基本问题,还可以发现培训中的潜在的问题及需求,增强培训的效果,降低培训成本。对个人来讲,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培训提高个人能力;对企业来讲,可以最直接、最有效地获得培训效果;而对培训机构或组织来讲,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提高针对性。针对电力行业职工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电力企业个人和电力行业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增强培训的效果,提高员工的多元能力,达到企业培训的目的,对整个相关的行业或其他行业也是一种指导和参考。因此,根据实际培训要求开展不同需求的多目标多元能力培训建设研究,对个人、企业、行业和社会来讲,都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2培训的教学过程设计

针对在前期调研中遇到的问题,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制定了通过电力内部网络在线培训系统平台的分类设计与应用,来实现电力企业职工的分目标多元能力培训需求的研究目标,针对这个目标,制定两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在线培训系统的设计和开展分目标多元能力培训的方法、评价与效果的增强。

针对在线培训系统,整个系统的设计分步按照模块进行设计[4],将所有的培训内容和能力培训项目全部分层分模块统一到一个平台,然后根据分目标及多元能力培训的要求,进行分类设计。在用户管理上,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能力和不同目标的要求对用户进行分类,设计用户管理表,根据用户类型的选择进行用户功能模块的设计,用户可以自己的目标和能力要求选择相应的模块。在功能设计上,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将培训的内容、测试、交流、评价以及培训政策等全部设定为独立模块,通过系统集成将功能统一到内部平台上。在平台设计上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两种平台,一种为客户端模式,一种为浏览器模式,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访问系统,让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的时候登录在线系统进行学习和交流。在学习方式设计上,可以设定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通过员工不同的登录方式在不同的时间段对不同的培训内容进行学习。在培训内容上,通过设定和选定两种模块组合方式来实现分目标多元能力培训,根据企业的培训要求制定项目,不同种类的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必须完成相关的任务,而选定的项目由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进行选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的任务。同时对在线系统提供方便员工交流的应用模块,也允许员工在非培训期可以自由通过系统进行远程或长期学习,并可以记录或跟踪员工学习的成绩。

针对多目标多元能力培训的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网络增强培训的效果,扩充培训的内容,同时在培训时除了实际操作和指导,根据员工要求对培训和操作进行多种方式的演示,比如将操作指导过程录制视频,方便员工业余时间进行复习和加强。对于评价的方法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地调研与讨论,制定评价培训的策略,不以形式结果为目的,真正通过培训提高员工能力。因此,评价的方法与手段具有灵活性,根据培训的过程不断改进。对于培训的效果同样不能完全通过系统或分数进行判断,而是根据对比度、提高度以及贡献度等方式达到增强培训的效果。

为了保证培训教学的效果,在开展过程中制定了详细的步骤与方法[5]。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对比其他行业相关培训方法,找到合适的参考方法,结合本文提供的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其次,利用个案研究法,以电力企业职工为研究对象,对分目标多元能力培训进行调查分析,制定调研表,根据调查表数据进行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再次,通过定性分析法对电力企业职工进行培训方面的分析,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调查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利用跨学科研究法,通过电力、数学、英语教学所用的分析方法,结合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系统应用的理论,进行培训内容及方法的研究,得出结论。

根据培训的教学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法,制定具体的实施步骤[6]。首先,根据之前员工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处理,再根据企业需求和员工培训的内容制定新调查表,将在线系统的功能进行分类并做说明,在员工培训之前分发,让员工根据说明填写调查表;其次,在培训之前将前期员工调查表和现在员工调查表进行收集,针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评价方法进行数据整理,针对在线系统的使用及修改进行调整,做好培训的基础;再次,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分目标多元能力培训方案进行实践研究,并不断收集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利用在线系统进行培训内容、培训评价以及培训能力的研究,经过不断的、长期或短期的培训,不断改进能力培训建设方案;最后,在培训结束时收集并总结整个培训过程中所有研究内容的实施效果,并重新进行调查表的数据收集,以备进一步调整和使用。

3结果和结论

通过分目标的电力企业职工多元能力培训教学的研究,发现实现这种教学培训效果的保证有两个:一是分目标培训的方法;二是多元能力培训的效果。

对于电力企业的员工培训,根据不同的新老员工、不同的培训种类和内容、不同的层次需求开展多目标的分类培训设计,包括培训方法、培训系统平台、培训理论、培训实践平台等。对于不同的目标,制定企业对员工培训的不同要求,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通过分目标培训,结合设定和选定的目标子项进行综合评价,达到真正的培训目的。

而多元能力培训则是针对电力企业职工培训过程中根据员工自身的素质、能力和企业对员工的不同需求进行的多元能力培训的设计,包括培训方法、培训平台以及培训评价的分类设计与实施。对于多元能力主要依据企业对培训员工的要求进行设计,结合员工的学历、年龄、岗位、职位、工种和工作信息环境的需求,进行多元能力培训方案的制订、培训能力的评价以及后期及长期的能力培养的跟踪,通过设定和选定的能力培训考核与跟踪,评价员工培训的多元能力。

通过培训的教学研究发现,根据企业对培训的需求合理调整培训系统,可以有效增强培训效果;信息系统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各种培训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得到培训教师及员工的认可。但是信息系统在进行专业培训时面向所有员工,针对性有待提高,开发新的系统代价太高,因此通过不断调整或优化,根据员工的需求进行系统模块的重新组合和调整,可以更具有针对性,培训效果会更好。

利用在线培训系统,可以实现分目标员工培训的需求。由于员工培训时存在各种不同的条件,员工本身的条件不同,培训时间不同,培训的内容不同,培训的层次不同,而且企业培训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完成整体培训任务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培训任务,利用在线系统做针对性的培训修改,不仅可以节省资金与时间,还能方便地实现分目标员工培训,同时保证培训内容及培训效果。

利用在线培训系统进行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多元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员工由于所处的岗位及要求不一样,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时也希望根据员工本身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多元能力培训;同时员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知识、能力及环境的不同,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培训内容的选取。因此在完成基本培训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系统的优势实现员工个体的能力需求,是实现多元能力培训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整个培训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实践能力的研究远远难于理论研究[7],因此在整个培训教学研究过程中,为了保证效果和客观的数据,重点将研究放在数据获取与分析上,在在线培训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多目标多元能力培训方法,最终得到提高员工能力和培训效果的支撑数据。通过不断地尝试与改进,员工掌握了在线系统使用的方法,最大程度利用在线系统自由地学习和提高,在学习培训内容的过程中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通过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增强了培训效果,而不同的员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利用系统提高了多元能力。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得出,针对同一批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分类培训是完成培训任务、增强培训效果、实现培训目标、提高多元能力的最重要的研究难点。

4结束语

经过对电力企业职工能力培训的实践教学研究,对培训的理论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收获。本文针对电力企业职工培训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调研,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自己的教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虽然国内外已有对电力职工培训的研究,但本文重点研究的是通过系统模块分类设计与调整和针对分目标多元能力培训两方面。研究发现,电力企业职工存在各种不同的条件,即员工本身的条件不同,培训时间不同,培训的内容不同,培训的层次不同,而且企业培训的要求也不同,分目标多元能力培训的建设可以实现培训的内容与目标。同时,电力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时间、知识、能力及环境的不同产生的不同培训需求,利用在线培训系统模块的分类设计与实现可以完成分目标多元能力培训,而且利用信息系统的优势进行功能模拟的调整,可以实现不同的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玲.国有企业培训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02.

[2]周宇洁.电力企业仿真技能培训教学管理实践与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5(4):72-73

[3]胡静,蔡红飞.汇优秀师资队伍铸过硬培训质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7):67-69.

[4]高洪雨,徐丙垠,李文进,等.基于岗位需求与技术发展的专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以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运维专业为例[J].成人教育,2014(3):52-55.

[5]周智勇.电厂员工培训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59-60.

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篇4

【关键词】高级维修电工技能培训考核标准

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实践,是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其中实践技能培训是职业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操作技能和职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我院机电系多年来结合电气专业特点及学生就业实际工作情况,认真开展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2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现状

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就如何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对维修电工职业资格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探讨也并不少见,但就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对接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的却相对较少。

维修电工是一门专业技能突出、实践操作性强的一个工种,同样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也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在电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上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岗位要求为标准,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引导学生从“职校生”向“职业人”的转化。同时,当前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存在一定的缺陷,较大程度地限制了职业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1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培训部门只是单方面考虑时间的迫切性,有对课时尤其是实践课时时间进行挤压,减少授课或者实践的时间,故而出现学员的理论知识面窄、理论研究浅显。

2.2培训模式不科学,培训效果受影响

培训方式不科学,培训效果受到影响,对于实践操作存在问题的解决缺少方法,还有的实训方法与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3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对接实践

通过多年的高级维修电工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与总结,我们对高级维修电工培训项目所涉及的考核内容、考点要求、以及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高级维修电工培训内容中所涉及的课程进行了整合;针对技能培训环节进行的优化设计,做到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的对接。

3.1转变培训理念,完善教学方法,科学施教

对于培训工作者,首先要更新教学培训理念,以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根据学员基本情况,灵活完善教学方法,及时分析学生现状,科学施教,通过创新课程设计、精选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培训课时与内容,将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完美对接,使学生在完成培训任务及要求的同时,全面提升学员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为将来就业及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2分层次教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使培训工作事半功倍

在实践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首先根据学员基础的实际情况,按照要求分层次、分重点、分项目、分组进行,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按不同的时间及进行合理安排。这样就避免学生因基础不同,理解程度不同,而培训教师的进度相同导致部分学生学不会,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产生。

3.3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将实训与理论的结合效果发挥到极致化,利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技能实训的灵感,提高学生对实训技能的兴趣,通过这种双向的结合使得学员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探索的能力得到锻炼与加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培训的效率。

3.4以考核标准来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专业目标明确,专业技能过硬

培训教师应认真研究维修电工考核标准,以考核标准来加强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训,使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十足,即能保证学生职业技能通过率,又能全面促进培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贯彻依据实践技能考核标准,根据各有关考核的特点和要求,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多样化的培训方法,能更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实效性。

3.5开放式教学与训练,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保障

在培训过程中,实训室要随时保证对学生开放,保证学生的额外实训技能的要求,做到开放时的实训室有教师辅导,封闭时的实训室有着专人的保养与维护。

4实践效果

我院维修电工技能鉴定与考核工作,在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支持下,多年来,一直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多年的维修电工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与总结,尤其是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对接的实践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5结语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岗位资格证书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技能鉴定应在培训过程中,针对培训项目的考核内容、考点要求、以及实施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精心设计,对培训内容中进行必要整合;优化技能培训环节,做到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的完美对接,不仅提高学生的培训效果,而且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福战.《试论维修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期.

[2]冯海强.《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

[3]《现阶段维修电工技能培训探讨》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英文刊名:ChinapetroleumandChemicalStandardandQuality2012.33(13).

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篇5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培训;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评估

作者简介:张洪波(1982-),女,河南郑州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工程师。(河南郑州450051)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181-02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智能变电站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节点,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智能变电站较传统变电站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运行管理自动化;一键顺控等高级应用功能,实现智能化运行。这些新设备、技术和应用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掌握智能变电站技术的高素质人员成为日益紧迫亟待解决。

智能站知识主要来源于理论学习、参观学习、现场设备安装调试跟踪学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知识来源有限,应对异常和紧急情况的经验缺乏,迫切需要后续培训。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高效且针对性强的培训平台,真实再现了现场环境,使学员能够熟悉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结构和先进设备,掌握正常操作、异常处理和事故分析处理过程,培养员工的实践技能。因此,利用仿真培训系统成为当前智能变电站人员和后续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为一名电力企业培训师,应结合电力系统的技术发展、岗位需求和现有的仿真培训系统研究策划开发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智能变电站培训项目,制定实施培训计划,做好咨询和培训。[1]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进行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工作。

一、了解培训对象,确定培训需求

1.了解培训对象,进行需求调研

以智能变电站运行人员为例,虽然工作岗位仍然是变电运行,但由于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的应用,其工作模式发生了变化,培训需求自然也会变化。即使来自同一岗位,有着相似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但由于他们年龄、学历、经验等自身因素的差距决定了培训面对的学员培训需求的不同,使得培训需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此,作为培训师首先要了解培训对象,进行深入调研。

了解培训对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个人需求、组织需求。个体需求就是学员站在自身发展或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角度来确定自己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在哪些方面需要提升等。个体需求调查多采用座谈或问卷调查等方式,同时要了解学员的特点,以便针对不同学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模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培训效果。组织需求就是要了解企业某一方面的发展现状与目标存在的差距。就智能变电站运行岗位而言,目前调控一体化模式相比以往的运行方式在监控系统、一次设备以及操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和进步。这种差距就是一种企业培训需求。作为培训师,必须要能够迅速地掌握这种差距和变化才能预测出企业对培训的具体需求内容,才能为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提供前提依据。

2.分析调研结果,确定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需要从多维度来进行,[2]包括企业、工作、个人三方面。首先,进行企业分析。要立足企业培训的实际,确定企业培训需求,保证培训计划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战略的要求。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员工为满足工作岗位要求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岗位技能需求进行比较,当员工的水平不能达到岗位技能水平时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还需从企业发展规划、技术更新和特点上综合考虑,一方面注重新技术、新设备、新理论的培训,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训人员的主要能动性与现实目标的有效结合。

二、根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

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培训越来越需要贴近现场实际,企业培训更加重视技能培训,尤其注重岗位实践知识和技能培训。作为企业培训师必须要承担辅导、培训的责任,通过对培训对象的授课、训练、指导,使培训对象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工作能力,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培训师必须深入实际工作,掌握具体岗位工作内容,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内容。[3]

以智能变电站培训为例,可以按照智能变电站的知识把多项任务进行分解,确定模块化的培训内容。这样以仿真培训系统为平台的智能变电站培训的内容大致可包括以下方面:

1.熟悉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

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是一种高效且针对性强的培训平台,能真实再现现场运行环境,并具有可随意操作性,使用方法简单。作为一种培训工具,需要熟悉该系统以便更好地学习。包括:熟悉仿真培训系统的使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仿真培训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熟悉主接线及一次设备,了解保护配置。

2.学习安全生产知识

对于电力供电企业,电网的安全运行是第一位的,因此,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是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包括:《安规》、“两票”管理规定等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

3.学习智能变电站新技术、新设备、新理论、新应用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智能变电站涉及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理论、新应用是运行人员急需学习的内容。包括:一次设备智能化: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电子式互感器等;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网络结构的配置、网络数据的传输和监测;智能化保护装置。

4.学习智能变电站技能操作

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以纯软件形式再现智能站的新技术、新应用,详细模拟智能一、二次设备,可以实现正常操作、设备巡视、事故分析及处理三方面的培训功能。

(1)正常操作。通过正常操作培训一方面可以学习操作票的开取、修改、执行等常规的操作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学习智能变电站特有的一键顺控操作功能。

(2)设备巡视。培训学员查找设备缺陷、发现设备异常的能力,提高学员处理、隔离异常设备、恢复电网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

(3)事故分析和处理。培训学员进行处理、切除或隔离故障点,恢复送电,将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培训学员判断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5.对学员提出的研讨问题组织研讨

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所面对的培训对象都是来自各供电公司的现场技术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与现场实际结合紧密,通过对其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学习,大家集思广益,能够开阔思路,解决存在的疑惑,同时对培训教师来说也是收集培训案例的一个机会。

三、根据现场实际编写培训教材

教材是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培训都离不开培训教材,培训教材要与现场实际和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与培训内容息息相关,突出技能,其形式可以采用章节式、模块式、表格加注解式等。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最重要的是内容要紧紧贴合实际,最大限度地适应培训要求,满足培训所需,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性强。另外,教材可以借助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文字教材相比,提供的信息量更大,表现形式也更加生动,可以丰富培训课程内容,并使培训课程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同时还能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也是较好的一种教材形式。总之,教材要注意讲究实效、实用。

四、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工作

1.合理安排时间,确定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的合理安排是制定培训计划的重要部分,培训时间一定要综合考虑企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安排,不能因为培训时间过长而影响企业生产,也不能因为培训时间不充分而影响培训效果。所以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安排合理的时间,一旦时间确定才能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培训方式主要是培训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如在职或脱产培训等方式;培训方法是指培训教学工作采用的具体技巧与手段,如案例法或讲授法,企业培训所面对的学员参差不齐,要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恰当的培训方法,如互动式、讲解式、体验式等等。在培训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教学工具的使用,例如多媒体教材等。因此,好的培训方式方法对培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中多采用理论知识讲解,然后边实践、边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达到提高技能的目的。

2.结合培训目标,确定考核方式

每个培训项目实施后均要对受训人员进行考评,这也是对培训效果的一个检验。考核方式一般分为笔试、面试、操作三种方式。笔试又分为闭卷和开卷等。在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中,通常采用笔试和操作两种方式进行。对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采用笔试的方式,对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采用操作的方式,通过两种方式的结合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考评。

3.掌握培训技巧,实施培训工作

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工作的实施可以包括组织培训、导入课程、讲授知识、操作训练、课程结束等内容。[4]在课程的教授环节应广泛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结合培训具有岗位针对性的特点,可以针对培训项目采用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重教学工具的使用。此外,在培训中还需要遵循激发与鼓励原则,要注重针对性和实际效果,通过培训提高学员的能力和素质,使之满足岗位要求。

五、了解培训效果,进行培训评估

任何一项培训的效果如何,学员最有发言权,所以要广泛征求和了解学员的反馈情况。[5]在培训结束后,要组织参培学员对培训项目的内容设计、内容安排、师资配备、教师授课水平、教学态度、培训班组织管理的综合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形式通常以综合评估表、问卷等形式为主。培训评估的意义是可以采纳学员合理的建议,不断改进培训内容,使培训活动持续改善,使培训更具有生命力;通过整理总结学员反馈信息,全面了解培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轮培训提供经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六、结束语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变电站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节点进入全面建设时期,智能变电站新设备、新技术、新应用将成为电力员工必备的知识。开展好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既可以满足学习智能变电站知识的需求,也可以满足专业人员深入、系统学习的需求,使运行维护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技能,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2]王成,王海蓉.论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性[J].宁夏电力,2007,(2):67-69.

[3]李欣.做合格的电力系统企业培训师[J].中国电力教育,2009,

(2):263-264.

[4]刘翔.企业培训师工作能力探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8,(2):13-14.

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篇6

关键词:需求调研;培训项目;培训内容

作者简介:马振宇(1971-),男,安徽淮南人,安徽淮南供电公司教育培训中心,高级工程师;张龙跃(1971-),男,安徽凤阳人,安徽淮南供电公司新闻中心,工程师。(安徽淮南232007)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38-02

由于历史原因,安徽淮南供电公司农电员工普遍存在业务技能低下,电工基础知识匮乏,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缺乏自学能力等问题,随着农村电网建设跨越式大发展,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农电安全生产形同“走钢丝”,如履薄冰。这无疑都给公司的农电员工培训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从调查培训需求、确认需求与目标等四个环节着手,探讨如何改进并提高淮南供电公司农电培训工作。

一、通过培训需求调研,明确努力“方向”

2011年年初,淮南供电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和农电工作部针对凤台、潘集、谢桥等三县公司农电工分布结构、年龄层次、队伍素质、专业类别等基本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调研方案,深入三县公司开展培训问卷调查,对公司举办的2010年农电培训项目开展培训评估,选取部分班组采用现场调研等方式开展2011年农电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培训调研工作,听取、搜集农电培训需求的第一手资料。调研过程中,双方就培训课程、培训类别、培训时间、培训效果检验、农电工鉴定资格申报等相关内容交换意见,就农网发展新趋势、农电工管理新政策、新导向进行了深度交流。调研所到之处,参会员工们均踊跃发言,潘集公司培训专责王莉提出:“希望培训中心能加强对基层单位自主办班的过程指导”;凤台公司郑巍提出:“作为所长,希望自己的技能和管理水平能协调发展,希望市公司能举办供电所管理提升培训”;谢桥公司李中波提出:“现在普遍实行网上办公,计算机应用要求较高,而能满足此要求的农电员工比例不高,培训需求迫切,建议培训中心能帮助县公司开展计算机应用培训”……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培训需求调研,及时准确掌握农电员工培训需求,淮南供电公司充分结合三县公司的实际需求,紧跟国家电网公司发展趋势、农电工管理理念的新步伐,分层次、分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课程与新技术、新设备相结合,员工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能力发展相结合,培训内容与规范流程、规范操作相匹配,取证与动手相结合的全员轮训培训方案。

二、依据调研成果,设计农电工理论培训项目

淮南供电公司为了贯彻落实省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农电工队伍素质,结合公司农电培训需求调研成果,针对目前公司农电工理论文化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找出培训切入点,并通过详细设计,形成培训项目。同时对培训项目进行统筹安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教师、培训方式、考核方式以及时间地点安排、初步预算等内容。

农电工理论知识专项培训考核纳入公司教育年度计划,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根据农电岗位的重要性分为两类培训人员:第一类是农网维护工、营销现场服务工和窗口服务人员,主要围绕电气基础理论、标准化作业、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进行提升培训。第二类人员是供电所长、副所长、安全技术专责、营业班班长等,主要培训班组生产管理、电力法律风险、工程管理和廉政教育等知识。

根据淮南供电公司农电培训整体思路,2011年农电员工理论培训采用“分级培训”的方式实施,第一类人员由公司农电工作部与教育培训中心负责集中培训和考核。通过2011年需求分析结果开展培训项目设计与策划、组织实施培训、统一组织考核(考试)。考核不合格人员必须参加下一期补训,补训期间培训费用自理。经补训仍不合格者,待岗一个月后再参加考核,合格者方能重新上岗。第二类人员由淮南供电公司按照省公司培训开班要求分期分批送省培训中心参加班组生产管理、电力法律风险、工程管理和廉政教育培训,各县公司按照公司文件要求对于培训不合格的供电所长、副所长免去其职务。

在2011年,淮南三县公司除延续以往的技能资格晋级提升方式外,三县公司又安排人资部对现农电人员学历情况进行全面清查、统计,开展了“抓源头、提素质”的行动,利用2011年全国成人高考报名的契机,首次全面开展农电员工在职学历教育实践活动。在广泛的宣传动员和政策引导下,淮南三县公司共有300余名农电职工参加了当年的专、本科考试报名。为确保报名人员都能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使这次学历教育深造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各县公司领导责成人资部对考试人员进行学习需求调查、汇总反馈结果后,借助校企联盟这一良好的社会资源,借用学校场地和师资,协同明光公司积极筹划“考前辅导班”,帮助农电员工提升基础课知识。

三、岗位培训内容充分体现针对性、有效性、实践性

员工技能培训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确定是关键。培训内容的设置要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实施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现场实际状况来制定,充分体现员工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淮南供电公司建立起以农电员工能力提升为核心,以模块化、差异化为特点的培训新模式。在培训工作的实施模式上由一刀切、灌输式转为模块化、差异化方式,根据农电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编制各岗位能力分析表,作为培训的标准,对照岗位能力标准进行员工能力差距分析,明确这个岗位的员工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能、能力。培训中心依据能力分析表,设计单元制培训方案,明确要达到岗位的要求需要接受哪些知识、技能、能力的培训,员工对照能力分析表,找准能力差距,从培训中心提供的“菜单”中选择培训单元,由员工选择自己应接受哪些培训。针对个性化的培训需求,用更为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模块化、小单元培训,真正实现“缺什么、补什么”。

2011年,淮南供电公司农电工岗位培训采取多项举措加强培训针对性:一是学员报到后,首先进行技能和理论摸底考试,掌握学员的第一手信息,为“因材施教”提供数据支持;二是针对农电工理论知识欠缺的现状,专门开展电工基础知识培训,从最简单的电压、电流到最基础的欧姆定律,不但让员工明白“怎么干”,还要知道“为什么”;三是开设常用仪器仪表培训课程,请公司计量专家结合施训设备讲授,让学员们认识和掌握如何正确使用相序表,如何应用相位伏安表测量电压、电流以及设备每相电压与电流之间夹角;四是根据省公司农电竞赛内容增加了“电能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专项培训内容,让学员们学以致用,以便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五是聘请公司首席技师、首席工程师等进行授课,在课堂上根据所提培训需求项目加以详细讲解,让学员们掌握技术要领;六是在每天教学结束时由培训师根据培训内容向学员布置练习题(含理论和技能),在晚上的辅导课上,每位学员将所做练习题交给培训老师,培训老师必须负责检查学员练习题完成情况并记录在案,加以分析,及时掌握每位学员的学习进度和技能掌握情况。

从2011年已举办的6期农电岗位培训考核结果和效果来看,学员普遍反映岗位培训针对性更强了,对搞好本职工作的提升帮助更大了;培训师们则觉得比以前更有压力了,必须不断学习、提高才能更好地施教于员工们。在安徽省电力公司第五届农电工岗位知识和技能竞赛中,淮南供电公司代表队经过奋勇拼搏荣获省公司三等奖。该成绩改写了公司在该类竞赛中连续多届未能进前十名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2011年的职业技能鉴定中,淮南三县公司共有473名农电员工参加各专有工种、各等级职业技能鉴定,总通过率达到81%,证明在不延长总体培训时间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培训需求调研与结合实际的培训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值得肯定和继续坚持。

四、完善农电员工激励机制,选聘农电技能带头人

激励,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根据某具体目标,为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愿望,兴趣、情感的需要,通过有效的启迪和引导人的心灵,激发人的动机,挖掘人的潜力,使之充满内在的活力,朝着所期望(或规定)的目标前进。激励分为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和民主激励。民主激励可以在企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不会感觉到自己是从属于企业的,而是企业的主人,这在现代企业中尤为重要。

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绩效考评是一种正式的人员评估制度,是科学考评中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人员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绩效考评与薪酬福利等密切相关。绩效考评制度在操作上要注意两点:一是考核指标要能够量化,要以可实际观察并测量的客观指标为主,并且能科学确定各考核指标的权重。二是建立有针对性的,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考核机制,不能没有借鉴地直接照搬其他企业的考核体系。

优秀技能人才作为各单位宝贵的高技能人力资源,是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岗位标兵或技术能手,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是公司建设“三支人才队伍”的重要内容,因此选拔出具备较高专业公信力的人才至关重要,选拔过程和组织程序尤其重要。

淮南三县公司农电技能带头人选聘基本条件为具有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学历,且具备高级工职业资格的农电人员;资历为在本工种岗位工作6年及以上;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专业技能,对本班组工作认识较全面,精通本工种岗位业务;能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能解决本工种及相关工种的技术难题;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中积极创新,提出过两项以上的合理化建议并被本班组或公司采纳推广,能够圆满完成上级或班组分配的专项工作任务,在班组建设中起到优秀示范作用。

淮南三县公司农电技能带头人除给予每月固定津贴外,还将作为参加淮南供电公司优秀技能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优先推荐,从而为市公司优秀技能人才选拔储备最优秀的生产一线人力资源。

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篇7

关键词:高职;中级维修电工;教学改革;模块化实训;任务驱动

教学改革的缘由

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能够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时,确定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应取得“双证”——毕业证和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而成为实训中级维修电工并获取中级资格证是取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的前提和基础。

以前,本院的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完全是照搬技校的方法,先上理论,再进行实训。其特点,一是实训时间长,二是实训项目重复交叉。如星三降压起动项目要练习3~4天;在电工操作证实训中做过的起保停、正反转、星三等项目,在中级电工实训时又做一遍。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一名熟练电工虽然有效,但存在严重缺陷:(1)理论与实践脱节,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和机械式的实践操作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不但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www.133229.com(3)实训时间长,影响其他课程的教学安排。2001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增加高级电工实训后,学时数不足的问题变得尤为严峻,中级电工实训时间由原来的8周减少为4周,不利于技能的养成。(4)实训项目仍停留在1988年版的《维修电工生产实习》的内容上,还在使用工厂已经淘汰了的老式继电器和接触器,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没有与时俱进。

因此,改革中级维修电工教学内容和实训模式势在必行。

模块化教学内容的选择

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企业招用工对劳动力的技能素质要求正在逐步提高。2009年1月份市场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比重为62.03%,6月份的需求比重上升至63.68%,下半年的需求比重很可能还将继续上升。电气类专业技能人才仍有较大的需求量。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电气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切实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现场调研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等现代大企业,咨询2005、2006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等措施和方法,调研了电气工程技术、电器安装维修、电子元器件制作、仪表操作维护等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情况。通过调研,收集了工业企业对中级维修电工的任职要求,参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等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出中级维修电工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要求,确定了中级维修电工技能实训的行动领域,并转化成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课程体系学习领域,如图1所示。

学习情境的选取职业资格标准对中级维修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主要分为以下两项,一是安装、调试操作技能,二是故障分析、修复及设备检修技能。围绕这个标准,并根据调研得到的维修电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同时考虑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我们对中级维修电工技能实训内容进行了取舍。装接电气控制线路配电板,车间低压动力、照明电路的安装、检修,检修、修理各种继电器装置,检修和排除典型控制线路的故障等项目安排到电工基本技能实训中完成(考取电工操作证);拆装中小型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等项目调整到电机实训中完成;同时增加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和小型plc技能实训,以适应科技生产发展的需要。交磁电机扩大机、电磁调速电动机的拆装、检查、修理等项目,因工厂已经淘汰这些设备,所以取消。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力变压器等设备的修理,其原理和方法同电动机的修理相似,且实训教学的可操作性比较差,也取消。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突出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建设原则,重构了《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了3个实训教学模块、14个学习情境,如图2所示。笔者针对中级维修电工教学不同的实训模块,设计出了不同的学习情境。电子技术应用技能实训模块包括4个学习情境。第一个学习情境是检测与焊接基础,后面的三个学习情境是三个具体的任务,分别对应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晶闸管技术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小型plc技能实训模块包括了7个学习情境。围绕plc控制皮带传送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这一职业活动,设计了皮带启停控制、皮带点动连续控制、皮带正反转控制、具有延时功能的皮带往返控制及具有零件计数和显示功能的皮带控制等7个学习情境。这7个学习情境形成由易到难、由浅渐深的任务驱动教学思路。机床控制线路维修技能实训模块包括3个学习情境。第一个学习情境是维修基础,后两个学习情境分别选择了m7120平面磨床和z3050摇臂钻床这两种典型机床的控制线路安装和故障检修作为训练任务。

知识技能目标的确定基于项目驱动的中级维修电工技能实训,3个实训教学模块、14个学习情境的知识技能目标如表1所示。表中只列了部分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实施

课程以训练学生做电工电子工程项目为手段,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以一个完整的工程实例项目开发过程来实施教学。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将控制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焊接安装、操作调试、故障分析等知识和工程理念嵌入到完成工程项目中进行分析讲解和演练。通过培训学生做项目,训练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图3是电子技术应用技能实训模块中串联可调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彩灯循环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以及单向晶闸管调光电路安装与调试这三个学习情境的实施过程。

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教师要预先制定教学目标,然后按照做什么(任务)怎么做(准备)跟我想(准备)跟我做(行动)自己做(行动)几个环节展开,最后对学生的实训过程、合作态度及实训成果进行评估。这种otpae(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的教学方法不仅规范了教师“教”的步骤,而且确定了学生“学”的步骤,还指明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这种一边进行知识讲解和操作示范,一边引导学生同步训练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做三者融合,教为指导,学为过程,做为中心。

实践效果

模块化的中级维修电工项目驱动式实训教学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在我院2006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始试运行。迄今为止,在2006~2007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2006~2008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共3个专业、20个教学班进行了教学应用,效果良好。学生普遍认为:通过亲自动手、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只是侧重于从旁指导,使他们有了很多动手和动脑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自己动脑得出结论,动手做出电路板件,不仅可增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且很有成就感,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2009年5月,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对正在企业实习且与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的114名2006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了毕业咨询。结果表明,从事机电和电工电子设备的生产、技术、管理及营销工作的学生有55人,占48.2%;其余的则进入事业单位或从事服务行业等其他非专业工作。

笔者对这55名从事电类相关工作学生的具体工作岗位进行深入分析,统计得到表2的数据。数据显示,从事传统的维修电工、电子产品质检、产品销售等工作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达36人,占65.5%;从事电气设计的技术员3人,其中1人从事单片机程序开发,2人从事小型plc控制开发。这55名学生中,85%以上的人认为中级维修电工三个模块的实训经历对他们的就业很有帮助。

《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作为我院2008~2009年度的教研教改项目,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践,效果显著,解决了三个问题:(1)对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电气控制线路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规整,既达到了国家对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要求,又提高了教学质量;(2)将原来的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及中级维修电工中的电子技术实训整合为电子技术应用技能实训,优化了教学资源;(3)引入了小型plc技能实训,贴近了生产实际需要。

通过本课程改革,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本课程改革,使我院电气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得到了优化,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劳动部,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大纲):维修电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劳动部培训司.维修电工生产实习(第2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

[3]职业技能鉴定教材编审委员会.维修电工(初级、中级、高级)[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现代大职业教育之路[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篇8

关键词:大规模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实施管控

作者简介:吴增华(1963-),女,江苏海安人,湖北省电力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余东华(1956-),男,湖北大冶人,湖北省电力公司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77)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159-02

科级干部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公司各项业务的直接推动者和指挥者,在公司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将加大“两个转变”力度,加快“两个一流”建设步伐,当前的核心工作是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来推动企业管理的变革。为完成“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艰巨任务,国家电网公司迫切需要打造一支素质高、实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将管理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的战略布局上来。

湖北电力公司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对科级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有益探索,改变了以往零敲碎打的培训方式,首次尝试将大批科级干部进行集中、系统化的培养,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培训三千名科级干部,每年轮训十期,每期培训百名科级干部。本项目培训人数多,时间跨度长,开了电力企业科级干部大规模培训的先河。

在时间跨度长、办班密度大、参加人数多的情况下,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如何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管用的培训方案,使之在三年内只需适度滚动修订,不必做重大的调整;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管理办法,改进和创新培训班级管理模式,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实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得前后期的学员在新知识的获得上保持统一的标准,确保培训效果的延续性。

一、精确分析培训需求,保证培训方案的前瞻性、科学性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采取各种办法和技术,对组织及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从而确定培训必要性及培训内容的过程。培训需求分析是针对性选择培训方式和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的前提,因此,正确的培训需求分析是统领整个培训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培训中发挥着先导作用。

为办好本次培训项目,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专门的调研组,征求了9个部门的意见,走访了2家地市公司,搜集了分析问卷258份,对科级干部培训需求进行精确分析,最终确立了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培训方案。

1.科级干部培训需求分析

科级干部培训是涉及公司方方面面的重大培训项目,科学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科级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分析以以下三点为指导:首先,企业需求应优先于学员需求,企业的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明确的,而个人的需要是模糊的、波动的。其次,培训项目设计应以公司发展需要和重点工作为出发点,明确科级干部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提升的能力。最后,培训应立足于科级干部行为模式的转变,工作质量的提高,讲求实际效果,而不能流于一般化。

在本次培训需求调研中,调研工作组针对4种不同对象,设计出5套内容不同的调查问卷,提供了含有4个模块30多门供选择课程名称的“课程菜单”。项目设计人员通过对调研访谈信息和258份调研问卷的认真分析,研制出既符合公司需要,又能够覆盖60%以上受训者普遍选择的正式实施课程表,为形成具有前瞻性、科学管用的培训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拟定前瞻性、科学性培训方案

依据培训需求调研结果,湖北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经过反复讨论协商,制定了本次科级干部三千人大规模培训的方案。

(1)配置六大模块课程,匹配高端品牌讲师。根据科级干部的能力现状,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总结出基于公司发展战略需求、业务发展要求的课程设置思路,即以理论和政策为先导,以战略和管理为重点,以文化和思维为补充。依据项目调研结果,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的转型要求,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经过反复商讨和修正,确定了宏观经济、党性修养、三集五大、管理人力、企业文化和系统思维等六个模块的培训课程。

为保证课程讲授的适用性、专业性、针对性,培训项目充分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邀请到了两岸专家学者与学员交流授课,讲师阵容强大,汇集湖北电力公司内部讲师、宏观经济学家、著名咨询公司合伙人、知名企业高管、知名高校教授、职业培训师等。

通过配置针对性课程,匹配高端品牌讲师,确保培训内容的前瞻性、科学性,帮助科级干部明确使命,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准确掌握公司改革创新的精髓,并将领导力渗透到工作中,以新的管理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

(2)丰富培训形式,以乐促教。丰富的培训内容需要有丰富的培训形式作支撑。为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次培训抓住成人学习的特点,在形式上进行独具匠心的创新实践。培训改变以往单一的面授课程的方式,加入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看电影学管理、成长风向标等,将理论讲授、案例教学、座谈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寓教于乐,使培训实施更加实效。培训期间,组织学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和活力十足的体育活动,以丰富学员的培训生活,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以乐促教。

二、完善培训实施管控,确保培训顺利实施

本次轮训项目时间跨度长,每期培训人数多,培训实施管控成为项目实施的重要关注点之一。项目从组织管理、项目汇报、培训评估三个方面加强管控,有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1.实施项目管理制,加强学员自主管理

(1)项目管理制。培训班实施项目管理制,以管理项目的方式进行培训班的管理工作,更加注重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的管理。根据培训班实际需要,培训班成立项目专项工作组,由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全过程集成管理,组织和指挥工作组成员准时、优质地完成项目各项工作,保证项目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

(2)学员自主管理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学员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组织管理模式方面,培训班创造性建立学员自主管理模式。每期培训班中,通过自荐、竞聘等方式成立学员自主管理的班委管理团队,包括班长1名,学习委员1名,生活委员1名,主要负责培训期间学员的活动组织、学习管理等日常工作,并协助开展培养考核工作。

此外,班级还成立了多样化职能小组,如快乐小组、宣传小组、学习小组、支持小组、纪律小组等,让每一位学员都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到培训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来。

学员自主管理制有效激发了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民主、平等、竞争、分享”的班级氛围,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增强了学员之间的凝聚力。

2.采取三级汇报体系,及时沟通培训信息

培训采取系统的三级汇报体系,即每天针对培训实施情况的日汇报和针对项目整体实施规划的中期汇报和总结汇报。培训现场负责人每日向项目组成员汇报项目实施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交流,寻求改进和提升措施。中期汇报总结项目前半阶段的实施状况和后半阶段的实施计划,帮助项目组了解项目实施的效果,管控后期风险。总结汇报汇报整个项目的实施状况,进行项目成果的沉淀和项目后期跟踪等,形成培训档案,为以后的培训工作做借鉴。

3.完善培训评估机制,强化培训效果考察

培训评估是对培训效果做出评判的过程。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员、讲师及培训组织实施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评估,客观公正地评估培训的效果,克服培训中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不断提高培训的效果,确保培训的实用性,在促进培训效果落地的同时,也为湖北电力公司的培训项目管理积累客观数据与实战经验。

本次项目采用180度评估问卷、试卷测试、论文撰写等方式,对学员、讲师、培训组织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1)对学员的评估。对学员的评估是培训评估中最重要的环节。以掌握学员基础信息为起点,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进行知识测试和论文撰写,了解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促使学员主动学习,并将所有评估结果纳入学员成长档案。

(2)对讲师的评估。对讲师的评估采用180度评估问卷进行评估,由学员、培训现场负责人员分别完成,评价内容包括讲师授课内容、授课形式以及授课期望等。这些评价结果可作为留档资料,为今后培训项目中的讲师及课程选取工作提供指导。

(3)对培训组织实施的评估。安排学员、讲师以及培训现场负责人三方对培训组织实施运用180度评估问卷进行评估。考察内容包括: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问题解决的及时性的感知;讲师课前准备的周全性与课程进行的执行性;培训现场负责人对需求响应的及时性以及项目配合的有效性。

三、加强宣传策划和自主学习,保证培训效果的延续性

本次培训时间跨度大,办班期数多,为保证前后期的学员在新知识的获得上保持统一的标准,确保培训效果的延续性,需加强宣传策划和自主学习。

1.加强宣传策划,扩大培训影响力

为提升本次培训项目在湖北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影响力,将培训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和亮点、创新年轻干部培养方式方法的新经验等进行了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报道。通过公司内部发文、张贴宣传横幅标语、制作宣传橱窗板报、撰写宣传简报、剪辑电子相册、新闻报道等多种手段,使培训有影、有形、有声、有色,在公司内部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态势,扩大培训的影响力度。

通过宣传使没有参加培训的学员对培训产生强烈的向往,了解培训实施动态,使已经参加过培训的学员跟上知识的更新。

2.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学员自主学习

以公司内部远程教育平台为依托,将培训内容以网络课件的形式放在湖北电力公司内部学习平台上,实现共享学习资源,并在网站上设置答疑解惑的专区,为学员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将课堂培训与网络学习有效结合,将学习延续至培训课堂外。

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篇9

1.没有明确员工培训的目的

目前很多电力公司员工培训工作都停留在表面,过于形式化,对于员工培训的评价也只是简单的将培训次数作为评价参数,这样就导致公司培训部门一味地强调员工培训次数,并没有考虑员工培训内容和员工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也没有考虑员工是否会接受这种培训方式,顾及培训结果,这样的培训效果自然不理想。

2.培训内容不合理

有的电力公司在组织员工培训过程中并未立足于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员工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计划,导致公司员工培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而且在进行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公司强制性的安排员工进行培训,并不是员工自愿、主动申请进行培训,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如果培训内容根据公司员工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相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培训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员工培训效果。

3.培训激励机制缺乏

大多数企业在员工培训过程中并未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很多员工在培训时面临很大的压力。只有在合理的激励机制驱动下,才可以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员工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培训工作中。

4.员工培训工作并未树立长远发展眼光,培训转化结果不理想

目前电力公司员工培训中并未结合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如果一个公司想要获取长期持续发展,就应该提前根据公司树立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需要的相关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不然的话很容易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这样会严重影响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其次,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公司培训的转化率仅仅为10%-20%左右,也就是指公司浪费了80%-90%左右的培训投入。笔者认为,很多公司的培训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培训成果转化环境,比如同事及公司领导的支持、科学的转化机制、技术支持服务、执行机会等等。

二、电力公司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价的大体流程

电力公司在制定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效率、完整性、可行性等各方面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效果评价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培训评价筹备

评价筹备的内容主要包括培训评价目的设定、调研培训内容、培训评价信息记录建立等。其中培训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培训内容调研,主要是指培训组织人员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以及技术方法全面评估培训人员的现有技能、未来目标及知识储备等情况,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培训,并且确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内容。由此可见,培训内容调研是培训评价的重要基础,也直接决定了员工培训目标以及培训计划方案。培训评价效果也是培训课程分析中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可以为培训内容调研提供重要的反馈输入源,也可以完善相关的培训环节。在实施培训项目之前,人力资源组织者应提前决定培训评估目标。实施培训评价应有助于判断培训内容的实施效益,进一步完善培训流程中的一些小细节,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完善培训计划,从而使培训计划和组织自身的要求更加贴近、符合。

2.培训评价实施

培训评价的实施主要应包括评价方式、评价层级、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内容。电力公司应严格遵循有效性、实用性的基本原则,确定评价层次,还应该结合公司的自身基础针对性的评价各项培训流程。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培训评价方法:第一层评价应针对全部的培训内容,第二层评价应评价培训成员应该必备的相关知识以及一些特定的技能,比如,对于新员工,在进行岗前培训时应熟练掌握公司的操作章程、公司质量策略、公司制度,因此可以采用考试、现场演示结合的评价策略。

3.培训评价反馈

电工实训目的及要求篇10

一、新时期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是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随着居民生活用电以及各企业用电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承担的压力也逐渐增加,面对着艰巨的社会使命,企业在加强企业内部改革,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养工作,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企业升级,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发挥电力企业的重要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电力行业职工数量已经达到了可观的规模和数量,能够基本满足我国电力工业的正常运行,但是在高级技师、技师等专业人才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缺乏现象,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在电力行业职工群体中的数量不足2%,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也普遍存在较大问题,如内部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方面,专业技术能力并不合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力企业经营压力的逐渐增加,相关人员的工作水平显然无法满足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就电力企业工作人员来说,由于缺乏全面而有效的培训工作,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个人素质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无法合理的约束和规范自身相关工作行为,不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使得相关工作开展极为困难,制约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

二、电力企业员工教育培训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随着电力企业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深化,设备技术含量的提高,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对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效度也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教育培训工作已引起我国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针对教育培训的效度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从整体上分析,我国电力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仍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育培训规划与企业战略关联性不强。目前多数电力系统内企业没有真正把员工教育培训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公司、部门有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但缺少中长期规划,表面性的东西较多,培训规划不全面、不细致,与企业发展结合不紧密,致使教育盲目性较大,零散的培训较多,规划和计划的执行能力较弱。有的人认为培训工作只是一种点缀,甚至把培训当成一种形式,一种表面文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把培训当做应付公事,导致企业培训追求短期效应,临时性多,突击性较明显,培训工作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教育培训内容超前性不强。在对员工教育培训问题

上,没有真正把培训的内容与将来的使用结合起来,如管理岗位人员。电力企业的管理岗位人员大多从基层人员中选拔,无论是各级领导干部还是一般管理人员,多数未经过管理专业知识方面的系统培训,上岗后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延长了适应新岗位的磨合期。

(三)教育培训制度尚需细化、激励约束机制较弱。电力企业教育培训的大环境基本形成,但培训制度还缺乏细化,不能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建立;培训对改善员工工作绩效的某些方面还不够显著,有待反省现有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减少脱离实际的内容,改善、提高工作技能;系统内培训结果对员工晋升没有太大的影响,需要建立起培训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块之间的联系,并朝着法制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四)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评估。目前培训评估工作还停留在初级层面,仅对培训项目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忽略了对受训者的工作行为及态度的改变、能力的提高、工作绩效的改善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等方面的评估;培训评估中所应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如绝大多数仅仅是以考试的形式进行培训项目的评估,评估与实际工作脱节。

(五)企业重视程度问题。员工培训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相关培训工作流于形式,也使得企业员工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员工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无从谈起,从而严重影响到企业员工培训的正常开展。目前,为保证国家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相应的进行着体制改革,以实现电力企业的规范经营,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工作质量。但是,对于多数电力企业来说,往往只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重视生产环节,缺乏对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认识,使得员工培训工作往往过于简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也缺乏对员工培训工作的合理规划,员工培训工作缺乏良好经营,员工培训工作过于简化,最终导致员工培训工作无法起到有效作用,制约员工工作质量的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得不到相应的改善。

三、当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途径与有效方法

(一)加强培训流程制定,健全培训机制。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必须是有条理性、有规划性的,以充分保证员工培训工作可以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能够为企业培训更多专业型的技术人才,能够实现对企业员工工作态度的规范,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电力企业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电力企业培训流程的制定,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合理规划,对企业员工进行有效的分析,强调分层培训方法,将企业员工按照部门和技术能力进行有效的划分,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培训科目,以保证培训内容能够最大化的提升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此外,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必须要是有规划性的,必须要保证员工培训工作的周期性,不能认为员工培训工作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而削减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从而导致培训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低下,这样将严重影响到企业培训工作的时效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将带来严重的阻碍。

(二)重视培训人才的引入,加强员工考核。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培训队伍的建设,良好的培训队伍建设,将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人才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促进企业员工业务能力的优化。首先,企业应该同各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保证良好的人才引进途径,并定期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来企业进行培训工作的指导,以保证企业培训工作的实际质量。同时,企业应该选拔部分具有扎实的培训技术、表达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师,进行强化和培训,组建企业培训队伍,来保证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考核,定期开展相应的调查和考核工作,及时了解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确保员工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以确保培训质量,保证员工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对于企业新时期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对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员工培训考核,加强员工培训制度的建设,从而真正确保企业员工培训的顺利开展,为企业培养更多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促进企业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电力企业教育培训闭环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教育培训的闭环管理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培训管理模式,但效度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培训需求与企业战略发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脱钩;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缺乏针对性;培训评估浮于形式,等等,教育培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科学性都影响着整个教育培训的效度。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深化,提升教育培训闭环管理的效度,已成为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培训闭环管理模型分析。教育培训闭环管理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及培训效果评估四个环节。根据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结合每个部门、岗位的实际业务需求及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通过调研分析,确定培训的知识目标、行为目标、结果目标;按照培训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实施是具体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环节,具体包含培训地点选择、培训设备准备、培训行政安排、课程设计、教材选择、教师的培养和选择等。培训评估是促进培训效度提升的重要环节,主要采用对照组或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培训评估确定是否应该继续进行此类培训或还存在哪些地方需要改正,以确保培训效度螺旋式的上升。

(四)电力企业出国人员教育培训探索与实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走出国门的机会越来越多,电力企业出国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我国电力企业出国人员教育培训必须着重开展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管理相关业务的知识与能力培训,并常态化。

根据海外业务中涉及的知识和所需能力,以及成人学习特点,对出国人员的教育培训分为出国前和出国后两个阶段进行各种形式的普及性培训。在教育培训内容上主要有四部分。一是突出对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环节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二是外事培训;三是疾病预防、保险常识、应急救援、企业文化、心理健康培训等;四是外语交流能力培训。在教育培训方式上主要采取自学、会议、“送出去”、“请进来”四种。自学方式主要有手册和网络自学;会议主要是集中组织出国人员行前三会(安全培训会、外事培训会、项目部工作会,即三会合一会)。“送出去”方式,即组织人员送到高等学府进行针对性补充培训;“请进来”方式,即聘请专业培训机构和相关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来公司授课。

电力企业出国人员教育培训有以下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