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水产养殖发展前景十篇水产养殖发展前景十篇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7:46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高效益;低密度;趋向;展望

中图分类号:S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178-1

根据我国国情,水产养殖业的可用面积实际上还有很多,在技术改革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利用经济学规律、尊重自然发展来建立完整科学的养殖模式,将水产养殖推向可持续性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养殖水域和自然资源,保护养殖水域生态平衡,是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1水产养殖业发展创新性趋势

创新性养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目前来说,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创新性养殖方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

创新性思想: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

创新养殖资本:养殖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在国内水产养殖渐成规模的今天,应当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路线,例如号召水产养殖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等特色养殖,真正做到特色养殖,提高养殖资本。

创新性养殖品种:我国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2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建设性意见

2.1继续深化养殖结构改革

养殖结构的改变应当从养殖属性和养殖方向来进行更新改革。例如沿海地域的滩涂养殖比较普遍,但也有必要尝试工厂化作业养殖或者深海养殖,将养殖空间最大化扩张。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从前满足于温饱,而现在观光旅游已然较为常见,所以养殖业可以向观光类、休闲类方向发展,利用养殖业天然的地域优势来吸引消费,带动地域化养殖业的发展,继而带动该地域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2.2加大养殖品种优化

在养育品种上,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一种稳定性较强的鱼种,类似于草鱼、鲈鱼、大白鱼等需求量较大的淡水鱼类就可以大规模养殖,另外也可以引进其他有优势的鱼种进行实验性养殖,例如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种在市场上就颇受欢迎。需要注意的是,养殖珍稀或者外地鱼种过程中必须有相关技术专家的监督和指导,尽量避免因鱼种养殖的技术性问题所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2.3不断提升养殖区域优势

在水产养殖业中,往往地域化较普遍,在这个基础上引进政府的参与,建设区域性的养殖培育基地,最大化利用地方政府的牵头作用。地方政府需要尽量调动水产养殖业的群众参与性和企业合作性,建立公众的技术小组,真正带动该地域的水产养殖业共同发展,从而提高该地区水产养殖业的整体优势。

2.4保证养殖品种的质量安全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然而市场竞争和挑战也是相应增大的,对于水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以前的高产量、低质量的养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化市场的需求。所以渔业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养殖业能否具有国际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发展需求之下,首先考虑养殖的标准化操作,监理一套完整而又科学的养殖操作流程,摒弃旧有的人工化、经验化养殖,其次考虑引进先进的质量监测系统和模式,为水产品提供更加完整的质量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实行更加严格和规范的管理系统,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养殖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从主观上杜绝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3总结

我国水产养殖业在提高国民经济生产的同时,也为水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度,同时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水产养殖业仍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和不好的养殖习惯,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必须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同时进行,不断优化养殖结构和养殖品种,在创新性养殖模式的引导下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和方向。

水产养殖同时也和国民身体素质,生活水平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水产养殖业的质量技术水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水产养殖的高效益、低密度经营模式也是迫在眉睫。不断优化技术,不断提高产量质量,不断地着重思考环境保护的分量,都是未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这些相关企业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刘焕亮.中国水产业及其养殖业的发展与科技成就——庆祝建国五十周年[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9,(03).

[2]王海华,徐厚民,黄江峰,盛银平,吴苏敏.我国水产养殖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西水产科技,2003,(01).

[3]杨正先,孟范平,朱小山,李永祺.海水养殖业与可持续发展[J].海洋科学,2004,(10).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休闲渔业;问题;发展对策;广西昭平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5)08-0328-01

昭平县地处桂东北,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发展渔业的自然条件和物种资源优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该县渔业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水产养殖业进入全区内陆重点县行列。与此同时,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休闲渔业悄然兴起,增添了渔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相互结合和转移,提高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开辟了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1昭平县休闲渔业发展概况

昭平县大小河流200多条,绝大部分为桂江水系。桂江是昭平县最大的河流,境内河段103km,有一级支流85条,二、三级支流112条。全县河流总长1624km,多年平均径流量173亿m3,地表水径流量29.94亿m3,可利用水量14.98亿m3,水域面积达1.13万hm2,适宜养殖面积1000hm2,可设置网箱40万m2。近年来,昭平县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在保持水产养殖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政府重视、政策扶持、群众参与等措施,促进集养殖、饮食、娱乐、垂钓、观光、养生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快速发展。2014年,全县网箱养殖面积达9.8万m2,池塘养殖814hm2,渔业总产值2.607亿元,有各类休闲渔庄80多家,综合经营收入5660多万元,成为该县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昭平县休闲渔业的基本形式

2.1饮食服务型

依托圩镇、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以农家乐、生态渔馆和山庄园林为载体,发展休闲渔业,如昭平镇马圣村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创建了种草流水生态养殖、前店后塘田园风光式休闲渔业经营模式,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池塘边种植黑麦草、象草和蔬菜,解决草食性鱼类主要饵料问题,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建造标准鱼塘,保持水深1.5m左右,适当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三是引河水入鱼塘,利用马圣河自然落差,不间断排灌流水,自然调节水质,使养殖水体保持良好,形成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条件,提升鱼的质量。四是实行生态养殖,不使用化学药品,尽量少用合成饲料,确保鱼产品生态、安全、天然美味。创新水产养殖模式后,依托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渔业生产的场地,拓展经营范围,整合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兴办集养殖、餐饮、观光、娱乐、养生等于一体的农家乐,形成生态养殖、市场流通、餐饮休闲的产业链,增加渔业效益,拉动乡村旅游,促进水产养殖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2.2生产经营型

依托江河或库区网箱养殖基地,利用渔业自然环境和生产场地,整合山水景观与渔业文化,兴办集养殖、餐饮、垂钓、观光、娱乐、养生等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渔业,这种形式的休闲渔业主要集中在桂江沿岸乡镇。投资者结合网箱养鱼,增加垂钓、捕鱼和水上游玩等娱乐项目,依托百里桂江造船或在沿岸开办鱼餐馆,利用自然环境、网箱养殖和船舫式鱼馆发展休闲渔业的模式,让人们走进水产养殖场,在产地直接品尝生态鱼的鲜美佳味[1]。

2.3休闲养生型

依托山塘水库,结合周边的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渔业资源,既有养殖、餐饮、住宿、垂钓、娱乐,又有观景、健身、度假、休闲、养生和乡村生活体验。这种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的休闲渔业形式,让游客观赏鱼水欢歌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灵动和生气,体会垂钓戏水的乐趣,品尝生态鱼的鲜美佳味,增进身心健康。

3昭平县发展休闲渔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休闲渔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总体规划和有效管理。休闲渔业多数以民营企业和个体老板自主开发为主,布局结构不合理。二是规模偏小、产品单一、服务功能不齐全。三是基础设施较落后,配套功能不完善。交通不便,缺乏旅宿和娱乐等服务设施,影响休闲渔业的持续发展。四是缺乏相关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无建设用地指标,难以引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原有的一些休闲渔业企业也因缺乏政策支持而无法做大做强[2]。

4加快发展休闲渔业的对策

发展休闲渔业是加快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渔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调整优化发展思路,形成以县城和重点镇为中心,以桂江水系为纽带的休闲渔业经济圈,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4.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要充分认识休闲渔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正确处理渔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引导,统一规划,突出特色,有序开发,把渔业生产、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公共服务等综合规划,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地域特点鲜明的休闲渔业项目。一是把渔业生产与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休闲养生、科普教育等结合起来,形成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和休闲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二是把休闲渔业与生态农业、健康产业结合起来,发展综合性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项目,构建绿色生态、特色高效、三业融合的现代渔业体系。三是把休闲渔业与城镇建设、景点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建设休闲渔业项目[3]。

4.2提升层次,打造品牌

要规划建设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休闲渔业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通过成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形成区域性的休闲渔业基地,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坚持品牌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生态健康、先进高效的养殖模式,着力打造桂江生态鱼品牌,用品牌开拓市场,引领产业发展,加快形成生态养殖、产品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休闲养生一体化的产业链,打造多元化的绿色生态休闲渔业,拉动乡村旅游发展。

4.3整合资源,引导发展

休闲渔业既涉及到产业联动,又涉及到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增强发展后劲。组织职能部门制定休闲渔业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对休闲渔业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规划道路建设和景点开发,进一步完善休闲渔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统筹考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建立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引进外资和群众自筹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推动休闲渔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合力[4]。

5参考文献

[1]柴寿升,张佳佳.美、日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7-31.

[2]陈思行.美国休闲渔业现状[J].北京水产,2005(1):4-7.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石硅产业;环境优势;养殖现状;发展前景;经济效益;浙江建德

经过多年养殖探索,建德石蛙养殖技术已居国内领先地位,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明显,发展前景看好,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既能促进林区生态文明,又是山区林农致富的新门路[1]。

1建德石蛙生态养殖的环境优势

1.1自然环境优越

建德市地处浙西山区,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7.4℃,降水量1600mm,日照总时数1760h,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光湿同步,气候条件优越。拥有森林面积15.7万hm2,森林覆盖率75.4%,立木蓄积量359.15m3;小流域38处,水库塘坝5010座,正常库容1.1亿m3,中国著名品牌“农夫山泉”就诞生于此。境内溪流众多、沟壑密布,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十分适宜许多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繁衍,也十分适宜石蛙人工驯养繁殖。

1.2人工养殖技术趋向成熟

石蛙俗称石鸡,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david),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由于石蛙驯养难度大,国内养殖技术滞后,尤其是人工规模化养殖几乎空白。经过多年驯养实践,建德市在野生石蛙驯化、亲蛙培育、蝌蚪孵化、幼蛙饲养、石蛙病虫害防治及活饵饲养技术等方面,都居国内领先水平。根据建德市石蛙养殖实践技术编制的杭州市《棘胸蛙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2004年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推广实施。

2建德石蛙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1石蛙产业发展历史

建德历史上盛产石蛙。严州府进士方延熹就对在《陈源捕石蛙歌》中这一山珍极品作了广告:“状如蛤蟆,产山涧石穴中,大者可达一斤,肉洁鲜美,村人取以供客。”20世纪80年代,建德市建德林场、寿昌林场进行野生石蛙圈养试验。90年代后期,该市许多农户开始人工养殖石蛙,2000年后,新安江、洋溪、更楼、莲花、下涯、大洋、三都、航头、大同、李家等地都办起了不同规模的石蛙养殖场,经过养殖实践,养殖户均已掌握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2.2建德石蛙人工养殖现状

建德现有石蛙养殖场12家,从业人员有山区林农、城市居民、下岗职工、退休干部、大学博士生等。2003年新安江、莲花、下涯实施“石蛙生态养殖”项目,获建德市农业经济发展项目奖。

2004年,实施杭州市项目“棘胸蛙无公害养殖产业化”;同年,市水产行业协会编制杭州市《棘胸蛙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db33-1/t068-2004),由杭州市质量监督局颁布实施。

2005年,下涯镇洪村石蛙生态养殖场电脑监控生产,黄粉虫车间实行温控;注册“大洲源”牌(2007年更名“新安江”牌)石蛙精致包装上市。同年,引进外地客户,在大洋镇创办鑫泉石蛙养殖场。

2006年,市林业局与下涯镇政府联合发出通告,将洪村樟坞林区列为石蛙生态资源保护区。同年,实施市科技特派员项目“石蛙生态养殖示范园建设及养殖技术推广”,石蛙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创造的“沟渠式蛙池”,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620140231.3)。莲花东林石蛙养殖场的养殖技术,在央视七频道播出30min,并录制成光盘向全国发行。

2007年,2家石蛙场成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月28日,洪村石蛙生态养殖场创办“中华石蛙网”(http://china-shiwa.com)。8月18日,建德市千岛石蛙专业合作社成立,6家有一定规模的石蛙养殖场成为首批成员,9月30日,浙江电视台以“石蛙养殖用上电脑、旅游开发请你支招”为题,在“1818黄金眼”民生版,对建德打造石蛙产业“创业富民,创新强省”进行特别报道。同年12月28日,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林学院召开,笔者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就建德石蛙养殖技术和产业发展情况作了交流。

2008年,在推广实用新型专利“沟渠式蛙池”的基础上,国家专利局受理了建德市下涯镇洪村石蛙生态养殖场的“集约型孵化法”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164150.0)、鲍强明的“一种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申请号2009201118657.2),吴成根、张建荣的“石蛙卵块采运技术”国家发明专利正在申报。此外,引进活饵新品种大麦虫、中草药防治石蛙病害、温控充气孵化等有突破性进展。浙江卫视六频道拍摄了专题节目。

2009年,在完成浙江省高效生态渔业项目“建德市石蛙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杭州市农业发展基金扶持项目“石蛙沟渠型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的基础上,石蛙专业合作社申报的“建德市石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列入浙江省2009年“种子种苗工程”项目,新丰石蛙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申报的“‘新安江’石蛙产业化养殖技术”,列入杭州市“金桥工程”技术攻关项目。正在实施的还有杭州市科技项目“石蛙亲蛙选育与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建德市产业提升、标准化示范基地水产首席专家项目等。

2010年1月,浙江省林业厅授予建德市千岛石蛙合作社为驯养繁殖示范基地。

3建德石蛙产业的发展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3.1建德驯养石蛙的发展前景

建德市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县级风景旅游城市,区域优势明显,距长三角经济发达的高消费城市群近,交通便捷流畅,人工规模养殖石蛙市场前景广阔。

3.1.1体现山区特色,符合产业政策导向。2003年“非典”风波后,国家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出发,适时提出野生动物资源要从过去野外资源获取为主转向人工繁育为主。建德石蛙产业的兴起,既适合本地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符合国家对野生动物产业政策导向[2]。

3.1.2减少滥捕野生石蛙,促进林区生态文明。野生动物属于地球生物圈中的一个重要生物链,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自己。石蛙是野生动物一员,保护野生石蛙是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行动。野生石蛙资源越来越少,仅靠野外资源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唯有靠人工繁育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3.1.3丰富市民菜肴,改善饮食结构。石蛙素有“蛙中之王”、“山珍极品”之称,在历代宫廷御膳中享有佳馔之名;列于参、翅、骨、肚、窝、掌、蟆、筋“八珍”之七[3]。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近20%,含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尤为丰富,谷氨酸达11.9%;还富含va、v■、v■、vc及尼克酸、矿物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疗保健成为热门,人们不仅对菜蓝子品种要求越来越多,而且调节口味的档次也越来越高。石蛙这一稀缺佳肴,不但味美可口,而且夏天可以清凉解毒,冬天可以温虚补阴,男女老少皆宜,是滋补身体的佳品。目前,野生石蛙在市场上几乎买不到。开发石蛙这一传统山珍佳品,让其成为广大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工驯养繁殖石蛙是唯一的选择。

3.1.4造就石蛙科技繁育管理队伍。石蛙是野性极强的两栖动物,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十分特别。因此,人工养殖石蛙必须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钻研,掌握石蛙的生活习性规律,在实践中学会选种、繁殖、防病、治病等技能[4]。随着人工驯养繁殖石蛙规模的扩大,必将出现一批养殖石蛙的技能高手,为建德做大做强石蛙产业提供人才资源。

3.1.5有利林农调整产业结构,致富于民。目前市场上1对种石蛙可卖200元,1kg商品石蛙夏天可以卖到200元,春节期间包装成礼品蛙可卖到300元。石蛙是两栖冬眠动物,适宜长途运输,冬季把石蛙放在透气的包装盒里可以存放1个月以上。元旦、春节期间把石蛙包装成高档礼品,馈赠亲朋好友,市场前景看好。

3.2发展石蛙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石蛙生态养殖从野生石蛙驯化、繁育、产卵,到蝌蚪孵化变态、幼蛙培育、成蛙养殖、商品蛙出售,全过程一般需要2~3年。以建德市莲花东林和下涯洪村二家石蛙场2008年和2009年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分析为例,2家石蛙场2年共产商品蛙4000kg,幼蛙7万只,蝌蚪11万尾,共获利润42.9万元,年平均利润21.4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42.9%,当年投入回报率69.6%,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4结语

建德养殖石蛙环境优良,历史悠久,技术领先,市场前景看好,经济效益明显,政府应当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促进石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让南方的石蛙同东北的林蛙、海南的虎纹蛙一样点亮活跃一方农村经济。

5参考文献

[1]胡长贵,沈跃仙,吴成根.打造建德石硅产业的实践与设想[j].渔业致富指南,2008(3):11-13.

[2]刘建国.发展石硅养殖促进农民致富[j].农村新技术,2008(20):33-34.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观赏鱼观赏鱼养殖发展前景休闲渔业

我国养殖观赏鱼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金鱼的故乡。金鱼的养殖自1174年的南宋开始,至今已有800多年,400年前的1500年传入日本,17世纪传入欧洲,19世纪初传入美国,现已遍及世界各地,约有200多个品种,是观赏鱼中主要家族。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观赏鱼的饲养已经悄悄融入许多人的生活中,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目前,一些国家,观赏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养殖,开展贸易,使观赏鱼养殖成为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纵观近年国内和国外观赏鱼市场状况,我们看到观赏鱼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观赏鱼养殖将成为富有活力的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观赏鱼―般可分为五大类:金鱼,锦鲤、热带鱼,淡水其他观赏鱼及海水其他观赏鱼。观赏鱼贸易品种大约有1600多种。淡水观赏鱼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海水观赏鱼主要来自菲律宾、印尼、新加坡、斯里兰卡、加勒比海地区,肯尼亚、毛里求斯和红海沿岸国家。中国金鱼驰名中外,中国对国际观赏鱼市场的参与度逐渐增长。

一、我国观赏鱼养殖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观赏鱼的生产几乎全部都是农民或个体民营企业依靠传统的经验、落后技术养殖培育的,国内一百多家水产研究所从未在这个领域投入过任何的科研攻关,我国也未曾有任何政策方针来鼓励扶持观赏渔业的发展。所以我国使得我国与国外拥有较先进的科技技术培育的观赏鱼相比较,就显得在质量上偏差,规格偏小,色彩不纯,几乎没有任何的新品种出现,不仅如此,还有些生产业主为图眼前利益,将品质良好的种鱼也出售,在繁殖季节就从普通的商品鱼中挑选亲本,这样不仅先前的忧势荡然无存,更导致种质的严重退化,使得我国现在金鱼等的出口合格率不足5%,这将严重阻碍我国观赏鱼的健康长远发展。

我国观赏鱼养殖技术仍主要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技术含量低,产业不稳定,养殖金鱼出口合格率(99年统计数)仅为5%。多年来,观赏鱼养殖技术,市场开拓、产业化发展都源于渔民的探索和积累,缺少引导和扶持,更缺少自己的特色。养殖品种、品质档次低,体形和色泽没有特点。观赏鱼出口不畅,观赏鱼市场虽活跃,但总形成不了规模。观赏鱼养殖科技水平低、开发潜力大,如果把问题和差距视为潜力,尽快提高观赏鱼养殖科技水平,我国的观赏鱼养殖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缺乏行业组织,盲目生产,行业内信息不灵,国外观赏鱼市场情况的掌握不足,各自为政的现象已适应不了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内部竞相杀价,让外商坐收渔利。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如何组织好观赏鱼生产,占领观赏鱼国际市场是急需探究的课题。

我国观赏鱼出口包装技术差,产业规模小。我国观赏鱼年出口量超1亿尾,占世界观赏鱼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但出口金额仅占世界出口金额的1%多一点。观赏鱼养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品流通市场不畅。近几年兴起的观赏鱼饲养热,急待建立以苗种、饲料、病害防治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观赏鱼养殖的服务体系。

二、发展观赏鱼的对策

不断推出优良品种,提高档次。要以我国特色观赏鱼――金鱼为主,提高出口合格率,开拓国际观赏鱼市场。科学系统地整理、总结、研究传统的养殖技术,建立金鱼原种繁殖基地,将科研与普及相结合,研究开发、推广利用科研成果,大力倡导科学养殖观赏鱼,为生产者提供信息和指导,使休闲观赏鱼饲养久盛不衰。

1.理顺产销体系,避免不合理国内价格竞争。建立健全中国金鱼、观赏鱼进出口机构(或者是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协调好产销各环节的出口价目,使养殖生产者和出口营销者都能获得合理的利益,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同时也要协调好对外供给价格,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服务,做好生产、收购的组织工作。

2.进一步改进包装技术,提高运输成活率。加强科学管理及进行检验检疫,确保观赏鱼进出口顺畅和安全。避免品种引进时病毒和细菌的侵入,保护好观赏鱼产业。扩大观赏水族出口品种,发展有长远竞争力的观赏鱼品种及其它珍稀水生动物、植物等,以扩大出口创汇。

3.推进观赏鱼产业化。观赏鱼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股份合作和家庭式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以达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推进观赏鱼业现代化。要培养观赏鱼产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强大推介、示范带头作用,提供国际市场对路、品质优良的观赏鱼苗种,实行“公司十农户”的集团模式,加快观赏鱼产业发展步伐。

4.休闲渔业的前景。观赏鱼的休闲养殖有着其他休闲活动所不具有的优势,它不污染环境,又可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观赏鱼养殖还具有投资少、占地小、收益大、附加价值高等特点。休闲渔业通过对渔业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把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观光及海洋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相互结合和转移,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休闲渔业可为被淘汰的一大批小型机动渔船(逐渐改造成海上休闲游乐渔船)及渔民转产提供出路,有利于保护近海渔业资源。

参考文献: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兴华水产养殖场;发展规划;安徽蒙城

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1-0230-01

1规划背景

《蒙城县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已于2016年实施,而蒙城县兴华水产养殖场正位于蒙城县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主要养殖区――宁洛高速公路池塘精养区中。因此,对兴华水产养殖场进行发展规划,符合蒙城县渔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也是蒙城县渔业发展规划的重点。

随着近几年兴华水产养殖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养殖场快速发展,提升的外部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产品市场格局的变化,蒙城县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养殖场交通条件的改善,养殖场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机。因此,养殖场必须抓住政策机遇,特别是目前国家对水产养殖场的政策、资金、技术的扶持,通过规划推动养殖场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养殖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目标和意义

目标:旨在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利用5年时间把该渔场打造成为皖北地区最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最具特色、效益最显著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成为引领蒙城县渔业发展的亮点之一。

意义:①有利于发挥本养殖场的区域优势,提高渔业综合竞争能力;②有利于树立优势水产品品牌,提高水产品品牌效益;③有利于带动蒙城县休闲渔业的发展,丰富渔场周边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

3规划依据与期限

蒙城县兴华水产养殖场发展规划的依据是《亳州市“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亳州市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攻关实施方案》《蒙城县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次规划年限为2017―2020年。

4功能定位

4.1亳州市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充分利用兴华水产养殖场的自然资源条件,通过资金、渔业技术的投入,把兴华水产养殖场打造成能够体现亳州市现代渔业发展水平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亳州市绿色水产品、特色水产品、渔业新技术的展示养殖基地和休闲渔业的示范基地,对于蒙城、亳州乃至整个皖北地区渔业生产都有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发挥本渔场的辐射示范功能。

4.2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2012年,兴华水产养殖场按照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标准要求,积极进行了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创建,2012年12月被评为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15年以来,本场加大投资,扩大养殖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在市级示范场的基础上,按照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标准进行规划发展[2],把功能定位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以争取被评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4.3安徽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兴华水产养殖场在发展渔业生产的同时,又发展了以垂钓、餐饮服务为主的休闲渔业,展现了现代渔业所具有的休闲功能。可把本渔场的休闲渔业发展功能定位为安徽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按照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的标准进行创建申报发展。渔业的休闲功能主要体现在垂钓、餐饮、观光等产业,赋予渔业文化丰富的内涵,为城乡居民休闲提供宁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景和生态环境,满足与适应人们回归自然、享受宁静与安逸生活的心理和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5发展布局和重点

5.1产业布局

蒙城h兴华水产养殖场现有面积14.67hm2,在规划期内规范建设、稳定面积、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树立品牌、增加效益。规划期内总体布局形成“231”发展格局,即二区并驾、三大体系和一个功能区。二区并驾:指渔业生产区和休闲渔业区协同发展,并驾齐驱。三大体系:指渔业养殖技术体系、甲鱼苗种繁育养殖体系和水产品市场销售体系,共同支撑渔场发展。一个功能区:即餐饮服务功能区,形成年接待能力1.5万人次的餐饮服务功能。

5.1.1两区建设。

(1)渔业生产区。渔业生产区以养殖生态甲鱼、鳜鱼为主。甲鱼的品种为黄河鳖,黄河鳖为当地传统野生品种,易于养殖,价格较高,供不应求;鳜鱼的品种也应以当地的野生品种斑鳜为主,市场价格较高。大宗淡水鱼精养塘主养草鱼、鲤鱼、鲫鱼等,利用增氧机、投饵机、颗粒饲料进行高密度精养,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为休闲垂钓提供优质商品鱼[3]。

(2)休闲渔业区。以餐饮、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必须以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和水产品的品质取得消费者的认可。餐饮服务菜谱上应以本养殖场生产的生态甲鱼、鳜鱼等优质水产品为主;垂钓鱼因是本场自主生产,应以水产品市场价格出售,以低于其他休闲渔业场所的价格赢得消费者。本渔场的休闲渔业除餐饮、垂钓外,可利用资源条件,发展观赏鱼养殖,把本场建设成蒙城县观赏鱼养殖基地,使观赏鱼养殖也成为休闲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餐饮服务、垂钓及观赏鱼养殖为休闲渔业主体的兴华水产养殖场可建成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5.1.2三大体系。

(1)渔业养殖技术体系。联合安徽农业大学、蒙城县畜牧水产局,开展产学研联合,制定各类鱼种的养殖、疫病防控等技术规程,编印技术资料,科学养殖,规范生产[4-5],将兴华水产养殖场打造成为科技含量高、养殖水平高、产出效益高的现代化渔场。

(2)甲鱼苗种繁育养殖体系。为提高养殖效益,大规模的甲鱼养殖生产必须有自己的甲鱼繁育场所。因此,养殖场必须形成自己的甲鱼苗种繁育养殖体系。

(3)水产品市场销售体系。兴华水产养殖场以生产生态甲鱼(纯种黄河鳖)为主,目前水产品市场上黄河鳖属于紧俏商品,市场销售价格较高,消费群体相对较少。因此,必须建立好以甲鱼、鳜鱼为销售主体的市场销售体系,随着养殖场休闲渔业的发展,观赏鱼的销售也将纳入养殖场水产品市场销售体系。

5.1.3一个功能区。完善现有餐饮服务功能,形成年接待服务1.5万人次的接待功能,满足渔场周边居民及来场购销、休闲、垂钓人员的餐饮需求。

5.2发展重点

在2017―2020年的规划期限内,养殖场要以渔业生产为主、休闲渔业为辅,主辅同步,稳步发展。

5.2.1渔业生产。渔业生产方面以发展甲鱼养殖、鳜鱼养殖为主。利用早期养殖的性成熟的甲鱼自然产卵,集中人工孵化,生产甲鱼苗种,除用于本场养殖外,还可以出售苗种。甲鱼产卵孵化技术成熟后,可以大规模地进行甲鱼苗种生产,并将其列入养殖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

5.2.2休闲渔业。在近期规划内,休闲渔业以餐饮服务、垂钓为主,小规模开展观赏鱼养殖,待养殖技术成熟、销售市场形成后,可进行大规模的养殖,这将是养殖场休闲渔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6参考文献

[1]沈蔚,车斌.上海青浦区休闲渔业发展的Swot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6(6):42-49.

[2]王健,郁蔚文,田昌凤,等.浅谈标准化水产养殖场设计思路[J].科学养鱼,2013(7):82-83.

[3]邢化峰.安徽亳州:基地推动农业现代化[J].环境经济,2006(7):63.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鳄鱼养殖;研究现状;开发前景

鳄类在分类学上属于爬行纲鳄形目,全世界共有3科23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存于世界上的鳄类种数,各国分类学家意见不一,大概有三种分类法。按生物学分类大体上可分为三个科,即鳄科、食鱼鳄科、短吻鳄科,总共30种;按鳄鱼的体型大小将其分为四大类:巨大种,普通大种,一般种和小型种;也可根据鳄鱼生存环境分为成水鳄、半咸水鳄、淡水鳄。

人工养殖扬子鳄,要满足其生理生态活动的需要,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建筑饲养繁殖区,使其在一小范围内完成觅食、生长、、产卵、孵化和冬眠等活动[1]。以下是对鳄鱼养殖及其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进行的探讨。

一、鳄鱼的生物学特性

1.栖息地

鳄类属喜温动物,其分布区局限于热带和亚热带,世界上除扬子鳄和密河鳄分布抵北亚热带外,其他所有现存鳄均分布于回归线以内。所有现存鳄类均营半水生生活,其栖息地离不开水,但不同鳄类栖居的水体却各具特点。绝大多数鳄生活于开阔的平原地带或沼泽地带,而西非骨喉鳄和刚果骨喉鳄则生活于热带雨林中。

2.食性

鳄类为肉食性动物,幼鳄期捕食水生无脊椎动物,长大后转食较多的脊椎动物,一般随着身体逐渐长大,其所捕获的猎物也由小型逐渐向大型转变。据Coulson[2]研究,密河鳄的食欲与血糖含量和其胃充塞度并无直接联系,却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当环境气温约32℃时,鳄的食欲最大;25℃以下,食欲显著减低;20℃以下,食欲完全消失。因此,一般鳄类的捕食活动最强时期常与栖息地高温期一致。鳄鱼均喜晒阳取暖,这对获得外源热,减少体内物质消耗有重要作用。

3.繁殖

鳄鱼性成熟通常较晚。人工饲养的鳄鱼性成熟较野生鳄早些,多数鳄鱼每年只繁殖一次,但尼罗鳄在其栖息地若一年出现两个旱季,可繁殖两次。鳄鱼本身不亲自孵卵,而靠自然温度孵化。鳄鱼繁殖存在两方面的特点:其一为亲体关怀行为;其二为孵化温度控制幼鳄性别。据牛翠娟等报道[3],鳄鱼雌性、雄性皆存在亲体关怀行为,具体表现在护卵、挖巢、携带和引诱幼鳄入水及保护幼鳄等。28℃~31.5℃范围内孵化出后代全为雌性,到32℃后代中雄性率猛增到66%,在32.5℃~33℃范围内孵出的幼鳄全部为雄性[4]。因此得出结论:孵化出的幼鳄性别取决于孵化温度,而非幼鳄的亲本性染色体决定。与此同时,鳄卵孵化期的长短也与孵化时的温度有关,呈反相关。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反之亦然。

二、开展鳄鱼养殖的意义

1.生态学意义

鳄鱼体内有种物质能够优化核酸,使其更具有活性,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同时激活体内的触酶和SoD,达到清除体内垃圾来延长寿命的目的。鳄鱼血红蛋白中的氨基酸链具有非常奇特的构造,使其携氧量超过其他动物100倍以上,所以鳄鱼虽用肺呼吸,但在水中闭气本领比鲸、海豚高明得多[5]。因此开展鳄鱼养殖,对于研究物种进化,繁衍濒危动物,扩大其种群和数量,保持物种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探讨其特殊生理在人类医学中的作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2.观赏价值

建立鳄鱼观赏园,不但能改变人们对鳄鱼的传统看法,游客在游乐中参观鳄鱼卵孵化、成长、等生活习性,了解鳄鱼的形态构造,增长动物知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还能观赏到紧张刺激的人鳄操斗表表演,真正做到集旅游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因此开展鳄鱼养殖,并与旅游观光业紧密结合,必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经济价值

鳄鱼全身是宝,故有软黄金的美誉。柔韧光滑的鳄鱼皮可制作漂亮的皮手袋、皮衣、皮箱、皮带、皮包、皮鞋等名贵的生活日常用品,质地极好,价格不菲。据报导如在国外,一只鳄鱼皮手包为200多元,一双高跟鞋75美元,甚至一只精致的鳄鱼皮手袋价格可达万元。而鳄鱼骨、牙还可作名贵手工艺品。因此,开展鳄鱼养殖,可以推动食品业、制革工业、医疗保健业、美容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4.食用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鳄鱼肉、骨及内脏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多种稀有生物元素,并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食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其营养价值比猪、牛、羊、鸡肉高的多[6]。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鳄鱼和哺乳动物曾经是早期人类的美餐,而以富含脂肪的鳄鱼肉为食可能帮助早期人类进化出体积更大的脑。总之,鳄鱼肉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营养食品来源。

5.药用价值

鳄鱼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及食疗保健功效。鳄鱼蛋、尾胶、内脏、骨、舌皆是极好的防冻、美容保健品。雄性鳄鱼之生殖器,具有壮阳补肾之效。据研究论述,鳄鱼肉能滋心润肺,化痰止喘,补肾固精,补血壮骨,驱除湿邪等;干肉可作治哮喘症的中药配料,鳄鱼肝有补脑、生新血、去湿气之功;鳄鱼胆去翳生新,可治眼病及妇女月经病;鳄鱼骨可治风湿骨痛,鳄鱼血对治癌也有一定功效[7]。因此,鳄鱼既是宝贵的珍稀物种资源,又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通过科学研究发现鳄鱼有望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抗癌新药,以解救广大癌症患者。

三、我国鳄鱼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鳄鱼养殖现状

据了解,我国现有各类鳄类养殖单位约140家,包括野生动物园、城市动物园、种源繁育场、专类观赏园等,存栏数约75000条。养殖的鳄鱼种类包括我国特有的扬子鳄以及从国外引进的湾鳄、美洲鼍、凯门鳄、尼罗鳄、暹罗鳄等约10余种。由于鳄鱼养殖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气候原因、市场因素等,我国鳄鱼养殖场所主要集中在南方各省,以广东、海南、福建、安徽、湖北、浙江、上海为主。

在中美联合调查的基础上,1982年在安徽省宣州先后建立了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和部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1984年扬子鳄的规模繁殖获得成功[8]。近年来扬子鳄饲养种群数量有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开发利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扬子鳄的人工繁殖有了较大的突破,全国各地所有扬子鳄养殖场内的扬子鳄数量达到8000条左右[9]。目前,我国57家外来鳄类养殖场中,有17家成功产卵,16家成功孵化。鳄鱼养殖场饲养的鳄鱼主要作食用以及鳄鱼加工产品供应市场,进而获得可观的利润。从目前国内人工饲养鳄鱼的动机来看,鳄鱼养殖场实为一个集养殖、销售、饮食、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2.我国鳄鱼养殖存在的问题

(1)养殖地域有限,养殖规模较小。在我国,野生鳄鱼资源已十分稀少,而且受到国家保护,人工繁殖基本集中在广大的南方省区,特别是沿海地区。虽然自然条件与东南亚国家相近,但人工养鳄业却未能像泰国、印尼等国家那样发展起来。

(2)注重引种,不注重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的引进,养殖水平较差,繁殖率低。目前,从国外引进的鳄鱼主要有湾鳄、美洲、凯门鳄、尼罗鳄、暹罗鳄等约10余种,但养殖技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鳄鱼成活率及繁殖率都不是很乐观。据相关统计尼罗鳄的死亡率为16%,湾鳄的死亡率为7.85%,暹逻鳄为9.13%,中美短吻鼍为2.54%,死亡原因除了饲养管理不善,疾病、环境不适应、越冬冻死、体弱、长途运输等外,还可能由于外来引进的鳄鱼品种不能入乡随俗,喂食次数频繁且量过多,导致鳄鱼的营养过剩,出现脂肪肝、通风等,从而影响鳄鱼的繁殖,产卵数少。

(3)价值利用较为单一,产品开发亟待加强。由于国内鳄鱼十分稀缺,导致市场所需的鳄鱼只能靠进口,物稀为贵,故价格贵得惊人。因此,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积极研究发展鳄鱼养殖业,将鳄鱼养殖场开发成了一个集养殖、销售、饮食、旅游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满足饮食、旅游、制皮、制药等行业的需求,实现增加经济收入和出口创汇,是一项大有可为的工程。

四、鳄鱼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1.充分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虽然鳄鱼的生命力极强,但也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及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且不同品种的鳄鱼其生态环境要求不一样。部分决策者或养殖者或者是对某鳄鱼品种的了解不够充分,或者对当地养殖环境及旅游资源的评估不够详细准确,盲目引进和饲养,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鳄鱼养殖是一种长期投资的项目,除了需要足够的资金、合适的养殖场地以及良好的生长繁殖条件外,还得注意交通的便利与否。因此应考虑到与之相配套的鳄鱼加工业、食品开发、医药保健等。

2.适当调整鳄鱼的生存环境

尽管人们对鳄鱼的人工饲养、驯化及繁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影响鳄鱼的养殖涉及多个方面,如气候生态条件,养殖品种,家域范围的大小以及水位的高低等,因而其养殖技术的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国内鳄鱼的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生长周期长,繁殖能力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鳄鱼的养殖规模及产量,也使鳄鱼皮制品价格长期昂贵。因此在鳄鱼养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是,鳄鱼生长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此外,幼鳄孵出后,要注意疾病如旋毛虫病的综合防治;不可过早喂食一般在孵出20天左右方可限量喂食;还要注意保证幼鳄的安全越冬。

五、鳄鱼养殖的开发前景

目前鳄鱼的人工饲养以及人工孵化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一些地方,其具有饲养成本低,繁殖能力强,生长周期较短以及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要有计划而积极地开展,使鳄鱼养殖规模以及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以便能在制皮、制药、制保健品以及食品和旅游观光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对鳄鱼的研究甚少,至于鳄鱼的人工养殖及孵化则是方兴未艾。尽管鳄鱼养殖风险大,但鳄鱼经济利用价值极高,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因此,依托综合利用的效应,以前人养殖经验为基础,借助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鳄鱼的人工孵化以及养殖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是很有价值的。

此外,人工饲养鳄鱼对研究生物进化,保护濒危物种,提高鳄鱼种群数量,保持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质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民.扬子鳄成鳄的人工养殖[J].特种经济植物,2003(4)

[2]multiyearmultiplepaternityandmatedelityintheamericanalligator,alligatormississippiensis.molecularecology[J].2009,18(8):4508~4520

[3]牛翠娟,黄祝坚.鳄类的繁殖生物学特性[J].生物学通报,1996,31(10):11~12

[4]钟建兴.浅谈鳄鱼养殖[J].水产养殖,2000,(5):34~35

[5]张戈.浅谈鳄鱼的人工孵化和养殖[J].黑龙江省科技信息,2004,(9)

[6]陆海民,严国平.美国大鳄鱼养殖技术总结[J].科学养鱼,2008,(1):32~33

[7]赓迪,胡字驰等.人工养殖鳄鱼肉提取物增强免疫活性研究[J].首都医药,2010,(10):57~58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篇7

1.1畜牧业近年来发展快,但是畜牧业规模小、比较分散,大多数养殖场在农村,以散养为主,存在畜禽混合饲养,卫生环境条件差,畜禽舍简陋,管理技术水平低,主要是以小生活为主,很难形成大规模化养殖,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1.2全州畜牧业的发展和收入还是低于经济作物种植的收入,农民还是以种植经济作物作为主要的生产,畜牧业只是作为副业发展。以畜牧业养殖作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比较少,没有大规模和技术水平高的畜牧企业,在畜牧业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上没有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不能调动其他农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

1.3动物疫病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由于畜牧业的发展,流通的频繁,用药的不规范,使得动物疫病的种类增多,治疗也变得很困难。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给畜牧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还有一些地区防疫做的不到位,技术人员缺乏,应急预案几乎没有,经费紧张。还有与外国接壤的地方,贸易频繁,也从外地带来了疫病,也对畜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4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全州比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很少,有的地方虽然有,但是服务也跟不上,存在着的牲畜交易有场无市的现象。

2对策及前景规划

2.1加强领导工作,转变发展观念首先要做好对畜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发展畜牧业,加大宣传的力度,推进健康的绿色养殖。加强畜牧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步伐,使养殖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升,向生态化畜牧业养殖发展。

2.2推进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增加对养殖业的资金投入,吸引外资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畜牧业中,加大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引进高科技的龙头企业,建立养殖业产业基地,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发展壮大。通过发展“订单牧业”、“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使企业和养殖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每年启动100多个新农村畜牧养殖示范村建设,根据每个村的具体情况,建成仔猪繁殖村、生猪肥育村、肉牛育肥村、肉牛养殖小区、茶花鸡养殖示范村、茶花鸡保种村等,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3做好畜禽品种改良和饲料基地的建设引进畜禽品种,来对地方品种进行改良,提高其生产性能,保留原来优良的特性,规范畜禽生产和经营。尤其是做好对版纳茶花鸡、版纳斗鸡、滇南小耳猪的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好保种区、保种场、基因库。建立婆罗门种牛繁育场,同时加强配种站建设,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做好饲料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当地的养殖畜禽数量,确定饲料饲草的种植面积,种植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做到饲草饲料和畜禽的供求平衡。

2.4完善服务体系,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州、县、乡、村的4级服务网络,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功能,尤其是做好市场信息分析和预测、品种改良、防疫和检疫、草地建设、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水库管理;生态渔业;特色渔业

1.生态渔业的发展

生态渔业,就是利用水库优越的产地环境、优质的水、生产优质的水产品。要求按绿色水产品或有机水产品的标准进行生产。以水库优美的、无污染的库周环境及优良的水质,主打健康的优质的水库鱼类品牌来提升水库渔业的效益。如山东省潍坊市峡山水库是该省最大内陆水库,是一座饮用水源的水库,2010年水库所生产的鱼类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后,该库鱼价近乎天价被抢一空,鱼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很少有泥腥味,鱼鳞鲜亮、发青,被人们所认可,水库渔业取得较好的效益。千岛湖是获得有机认证的鱼产品,鱼的美味、鱼的效益更是闻名全国。因此水库的自然环境条件最优越,如果加以自然环境的保护,控制污染源,定能产出优质的健康的绿色水产品和有机水产品,以鱼的质量、鱼的品牌来提高水库渔业的效益。也就是走生态渔业之路。必须要对影响水库水质的污染源进行控制,严格水资源的管理,严禁“三废”污染源进入水库。对已经富营养化的水体,要利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改善,确保水库的水质符合绿色水产品或有机水产品的养殖标准。注重产地环境的保护,注重库区生态林的建设,利用良好的环境生产优质鱼类,以鱼的品牌来提高水库渔业的效益。要求按无公害水产品或绿色水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强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按标准化进行操作,切实把好鱼种的进购质量安全关,严禁投施任何肥料或渔药。作好养殖全过程的记载,建立好生产操作规程,严把水库养殖的水质检测关,以及鱼的质量安全检测。提高养殖过程的技术操作,确保鱼的皮毛、鱼的体质、鱼的规格达到优质的无公害水产品标准或者绿色水产品的标准,积极挖掘水库优质鱼的不同水库的水产品地理标志,完善水产品的商品注册,提高水库优质鱼的知名度。这样才能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生态渔业之路。目前走生态渔业之路成功的例子很多,如清江鱼、丹江白鱼、千岛湖鳙鱼、峡山鱼等等。关键点:优质的水库环境,优良的水质,标准化的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①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有机水产品的产地环境要求,水质养殖标准的要求。②要制定好优质的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③要建立好质量追溯保证体系。④加强对水产品养殖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

2.技术渔业的发展

结合市场、结合水库渔业快速发展的成熟操作技术,在走生态渔业之路情况下,提高水库渔业的效益。一是利用现在成熟的水库养殖技术,在不投饵不施肥确保环境优良的情况下,生产无公害优质水产品,或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品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水库的资源,投足投放好鱼种,产出质优量多的成鱼;二是如何结合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操作技术及时向市场提供质量保证的优质鱼类。关键点:如何建立适合该库的养殖结构和养殖模式,如何完成起捕的问题,如何利用水产养殖来调控好水库的水质,保护好水库水质环境的问题。控制技术:①养殖模式的确立,生产计划的制定,鱼种投放规格、投放比例以及投放量的确定。②成熟的捕捞技术能达到与市场相适应的与水库水体空间相对应的捕捞计划及其实现。③要达到以养殖来保护水库水体环境的目的。

3.特色渔业的发展

特色渔业,就是利用水库鱼类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天然鱼类丰富的特点,生产优质的凶猛性鱼类及其它杂食性鱼类。这些具有特色的能在水库自然产卵形成种群增殖的鱼类,过去我们为了追求放养的花白鲢鱼类,而对它们进行清除,现在这些鱼类的经济价值都比较高,也是水库渔业的一大特色,应该积极进行挖掘,进行种群增殖。主要是优势的种群建立或改良,有的水库以翘嘴鲌鱼为优势种群,有的水库以红尾(蒙古红鲌)为优势种群,有的水库鳜鱼丰富,有的水库黄颡鱼资源多,还有黄尾密鲴等鲴类杂食性鱼类,有的水库有资源,没有形成种群,另常见的鲤、鲫品种水库较多,可以进行优质鲤、鲫鱼的投放进行品种的改良,有的还可以引进银鱼、沼池公鱼等等,这些特色鱼类,也是水库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关键点及控制技术:一是形成特色优势鱼类资源,建立自然增殖的种群;二是严格控制取水规格及产卵期间的自然保护措施;三是提高特色鱼类的起捕技术;四是加工成特色风味的鱼产品。

4.休闲渔业的发展

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水库水利风景区的优越条件,开展涉渔休闲旅游项目,做好休闲渔业、旅游渔业的文章,这是与水库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环保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项目。这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结合水库的自然景观进行休闲观光,品尝渔家乐,进行水上趣味旅游,观赏水库涉渔的活动,如大网捕鱼,有的还有珍稀观赏鱼的观光鉴赏等等,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线。这就要求有观赏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不仅有涉渔项目还要结合水库本身所独特的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开发与保护。二是以垂钓为主的游钩业的发展,要在水库地理位置上,垂钓的开发形式上,水库投放垂钓鱼的品种上,以及配套的休闲、餐饮等项目上进行开发。休闲渔业可以通过发展垂钓业来带动观光休闲业,也可以以水库风景区的优越条件以观光旅游来促进垂钓业的发展。总之休闲渔业、旅游渔业要有水利风景区的优势,要结合人文景观,结合涉渔的休闲、旅游的开发,还可以结合其它的主题旅游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利用水库的水面资源、周边生态环境的资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水、鱼与自然、鱼与水的和谐发展。关键点:一是秀丽的水库自然风光的保护与开发。二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建设与开发。三是涉渔旅游项目的开发。如垂钓业的开发等。四是基础条件的逐步完善,要有发展规划,要有资金的投入。过去为了发展水库渔业,很多地方都是想尽办法去除凶猛性鱼类,如翘嘴鲌、鳜鱼、鲶鱼等,也不注重杂食性鱼类如鲤鱼、鲫鱼、鲂鱼、鲴类及银鱼、沼池公鱼等鱼类种群的增殖。这些天然鱼类过去在没有投施肥料开展半精养、精养之前人放天养时期,大型水库天然鱼产量要占水库总产量的30%-40%,中型水库天然鱼产量也占总产量的10%-20%,这些能在水库中自然增殖的天然鱼类现在就是水库所具有的特色渔业,开发潜力很大。四是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走休闲渔业、旅游渔业之路。美国的游钓业发达,目前我国不少水库垂钓业发展也很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水库山水资源的优势开发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进行旅游开发也是一个发展方向。因此,以涉渔为内容进行旅游、休闲开发这将是水库渔业快速发展的方向。

5.结论

今后水库渔业的发展要从过去单纯追求养殖渔业效益量大化,不注重水库水体环境保护的渔业发展方式转变过来,形成以水库水质的环境保护为目的,以优质的水库渔业环境为出发点来进行生态渔业、技术渔业、特色渔业、休闲渔业全面发展。实现水库渔业健康、绿色、环保、持续发展,这是水库渔业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根本之路。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篇9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农牧结合、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循环利用、控量减污”的原则,根据区域环境承载力和城市发展需要,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布局和规模,实行划区分类管理。对现有养殖场(户)污染进行综合整治,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养殖,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之路。

二、划分原则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业健康协调发展的原则;

(二)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原则;

(五)城镇居民区、住宅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主要河流、工业开发区优先保护的原则;

(六)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原则。

三、划分分类

全市行政区域范围畜禽养殖区域划分为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三类。

禁止养殖区是指不得建立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区域;控制养殖区是指限定畜禽养殖数量,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实行畜禽养殖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区域;适度养殖区是指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环境容量,可适度进行畜禽养殖的区域。本办法所称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42号)规定的标准执行。

四、划分范围

(一)禁止养殖区

1.城镇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主要包括城区三环线以内区域、江南新区规划区、经济开发区和城西新区的工业区块,中心镇规划区、集镇核心区;

2.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主要包括杨溪、太平、三渡溪、珠坑、黄坟、洪塘坑、上黄水库等规模水厂供水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其它联村、单村供水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主要包括方岩风景名胜区、五指岩风景名胜区、白云风景区、石苍岩风景区等;

4.水环境功能区确定为Ⅰ、Ⅱ类水质水体的流域上游(含支流)以及华溪、酥溪、李溪、南溪、江等河流两侧500米以内范围;

5.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二)控制养殖区

1.城镇规划禁止养殖区外延500米以内的区域范围;

2.村庄规划住宅区及周边300米以内的区域范围;

3.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规划区域外500米范围内的区域;

4.国道、高速公路、铁路,市区通往各风景区公路两侧500米范围内的区域;

5.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和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应当限制养殖的区域。

(三)适度养殖区

全市行政区域范围除禁止养殖区和控制养殖区以外的其它区域。

五、发展规划

市农业局要会同环保、水务等部门,根据我市畜产品需求增长及环境承载力、流域水环境容量、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禁养规定,科学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同时,抓好规划实施中的组织、指导、协调、管理等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禁止养殖区内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现有各类养殖场原则上要在2012年底前逐步关停、转产或搬迁。

控制养殖区内禁止新建、扩建规模畜禽养殖场,现有规模养殖场应限期治理,实现达标排放;未经治理或未达标排放的,责令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依法予以关闭。

在适度养殖区,实行适度生态化规模养殖,优化养殖布局,污染物经治理后达标排放。

(二)在适度养殖区内新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必须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等有关规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

(三)市发改、国土、农业、林业、环保、水务、规划、工商等部门在规划、立项、审批有关畜禽养殖项目时,应严格审批程序;环保部门应切实履行环境监管职责,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农业部门应严格执行畜禽规模养殖建设规范,抓好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管;各镇(街、区)应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做好辖区范围内禁养养殖场的关停转迁,并结合本辖区发展规划,把好畜禽规模养殖场发展关口,严禁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现象,推进全市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管理。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生态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推行畜禽养殖场排污许可及备案制度,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有关部门要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促使畜禽养殖场所设置合理、管理规范、饲养达标、用药安全、免疫及时、无害化处理到位、档案健全。市财政每年安排必要的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专项资金。

(二)加强技术指导。市农业局、环保局等部门应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指导和管理,落实工作措施,积极探索推广畜禽生态养殖、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低成本利用的典型和先进减排技术,大力推广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的治理方法和就地消纳、循环利用、集中收集处理、零排放等多种模式。

(三)加强联合执法。强化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各镇(街、区)、环保、农业、国土、水务等有关部门要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联合执法,依法查处和打击各种养殖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社会监督,建立有效的举报制度,发动群众对擅自向水体等环境排放畜禽养殖污染的行为进行举报。

(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不按要求修建畜禽养殖场、污染环境的,要及时予以曝光。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篇10

关键词无量山乌骨鸡;价值;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景东

中图分类号S831;F3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1-0308-02

云南省景东县无量山乌骨鸡肉质优良,味美鲜香,营养丰富,生态健康,是当地人办宴席待客必不可少的菜肴之一[1]。无量山乌骨鸡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觅食性好等特征。同时由于其绿色、生态,且具有较高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非常好。结合景东县发展实际情况,根据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对“十二五”期间景东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景东县无量山乌骨鸡的价值

1.1经济开发价值和保护价值

无量山乌骨鸡是景东县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经过长期选择、培育成的优良地方品种,2009年专家鉴定认为该县无量山乌骨鸡是一个地方优良鸡资源,具有科研、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价值和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并将其列入国家畜禽资源库名录。

1.2营养价值

无量山乌骨鸡生长在景东县境内的无量山和哀牢山,山上的天然环境和泉水富含各种矿物质,而无量山乌骨鸡通过食用各种野生的中草药叶片、粗粮和虫子,吸取了自然界的精华,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功效。研究表明,无量山乌骨鸡含有10多种氨基酸,其蛋白质、VB■、烟酸、Ve、磷、钾含量较高,胆固醇和脂肪较低。

2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景东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无量山乌骨鸡这一地方品牌和特色产业高度重视,制定了《关于建设景东无量山哀牢山绿色生态经济带的意见》,强调要以改善环境、发展产业为手段,着力打造无量山乌骨鸡品牌,依据自身优势,不断调整养殖产业结构,走“绿色+特色”、“优质+优势”、合作社实现信息和资源优势的路子,坚持把无量山乌骨鸡养殖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培育,全面实施“无量山乌骨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与开发,成功打造了“无量山乌骨鸡之乡”[2-3]。目前,无量山乌骨鸡在13个乡镇均有养殖,年存栏100万只,年出栏120万只以上,年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无量山乌骨鸡已成为全县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3存在的问题

3.1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

目前,景东县无量山乌骨鸡养殖主要是以“一家一户”传统散养模式为主,养殖经济价值还比较低。现代养殖要求以高效、优质、标准、规模等方式来实现养殖业增收,但此过程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景东县大多数散养户短期内无法实现转变。

3.2管理制度不规范

景东县一些养殖场无量山乌骨鸡生产、防疫记录,养殖档案填写不规范,管理不科学。

3.3投入机制不健全

目前,尽管景东县已启动实施无量山乌骨鸡建设项目,但由于扶持面小,涉入资金少,配套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无量山乌骨鸡产业的发展。

3.4组织化程度不高

由于生产分散,规模小,无量山乌骨鸡产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未形成规模效应。多数产品仍停留在初级产品上,整体效益不高。景东县成立无量山乌骨鸡养殖合作社,但合作社在信息沟通、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户利益等方面作用不明显。此外,合作社组织程度不高,大多数社员之间只有信息与技术共享的松散联系,互利互惠的机制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4发展对策

4.1加快无量山乌骨鸡专业合作社建设

为使景东县畜牧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近年来,景东县政府把发展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政策引导、信贷支持、项目驱动等措施加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坚持以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服务成员为宗旨,为合作社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配送饲料、统一疫病防疫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建设无量山乌骨鸡养殖示范园区,把农户、基地、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由合作社上连接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市场[4]。“十二五”期间,景东县通过无量山乌骨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科学管理,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创建品牌效应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使景东县无量山乌骨鸡年养殖量达300万羽,年出栏量达500万羽。

4.2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十二五”期间,景东县计划建设成以政府为导向,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的机制。从2012年起,景东县财政计划每年投入扶持奖励补助资金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资金210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99万元,以奖代补资金111万元,5年累计投入扶持奖励补助发展资金1050万元。计划每年投入无量山乌骨鸡保种经费20万元,并投入30万元用来扶持入孵种蛋在1500枚以上规格的孵化机60台,每台补助5000元;每年投入疫病防疫经费10万元,科技培训经费6万元;扶持养鸡专业合作社13个,每个补助1万元;在打造无量山乌骨鸡品牌经费上每年补助5万元;计划在景东、普洱、景洪、大理、昆明等城区扶持建设5个无量山乌骨鸡产品专业营销中心,每个营销中心补助资金5万元。从2012年起,扶持年出栏1万~3万只的规模养殖户65户,预计年出栏商品鸡170万只,每出栏1只给予以奖代补资金0.5元,年奖补85万元,5年累计奖励补助资金425万元;扶持年出栏3万~5万只的规模养殖户16户,年奖补16万元,5年累计奖励补助资金90万元;扶持年出栏5万~10万只的规模养殖户16户,年奖补16万元,5年累计奖励补助资金90万元。

4.3大力推动林下养殖新模式

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发展“绿色经济”为目标,以盘活“万重山”为抓手,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养殖,引领人民群众开创一条“不砍树也致富”的新的绿色致富路。

景东县位于云南省西南中部,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6.82%,全县有林地面积31.26hm2,四季如春,阳光充足,景色迷人,非常适宜林下养殖。林下养殖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能使林农近期得利、长期得林,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自2012年起,景东县把发展林下养殖作为激活林业生产力、加快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畜禽养殖业。在发展林下养殖过程中,景东县畜牧部门除了构建多元化融资平台,为养殖户解决资金难题外,同时,县畜牧兽医局技术员还为林下养殖户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为了让养殖户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时销售产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县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还帮助养殖户通过网络寻找市场。目前,景东县林下养殖已遍及13个乡(镇),规模化林下无量山乌骨鸡养殖点达20多个,林下养殖已为山区群众增收800万元以上,以无量山乌骨鸡、黑山羊为主的林下养殖模式已基本形成。

4.4积极拓展无量山乌骨鸡产品销售市场

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参加各种农展会、举办无量山乌骨王大赛等多样宣传形式,把生产前端和产品销售终端结合起来,2013年景东县畜牧部门将指导合作社在昆明、普洱等城市设立无量山乌骨鸡专卖店,尽快形成连接产销、功能完善、内外通达的产品市场体系。通过招商引资,引进1~3家无量山乌骨鸡特色禽产品加工企业,年屠宰无量山乌骨鸡800万只,年产量达8500t,采取分部位、分级包装或深加工方式将产品推向市场[5]。

5参考文献

[1]LCYLLn.景东十二·五期间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eB/oL].(2012-10-16)[2012-10-20]..

[2]周华贵.江山白羽乌骨鸡产业的发展现状调查[J].浙江畜牧兽医,2006(6):17-18.

[3]周国彪,杨进成,陈春平,等.无量山乌鸡遗传资源调查分析[J].云南畜牧兽医,2010(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