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金融与经济的区别十篇金融与经济的区别十篇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7:57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篇1

为满足各地区各部门需要,2012年人民银行建立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季度统计制度。2014年2月20日,人民银行正式2013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数据。

社会融资规模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

社会融资规模是2011年起中国金融宏观调控引入的一个新的监测分析指标。过去较长时期以来,金融与经济关系一般都是指银行体系通过其资产负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近年来,中国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

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

上述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提供主体由传统的银行机构,扩展到证券、保险等其他非存款性金融公司。二是融资工具多元发展,非信贷金融工具创新步伐明显加快,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不断下降。三是金融调控如果只盯着贷款就会造成“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随着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的金融变量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和信贷,也包括信托、理财、债券和股票等其他金融资产。只有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和直接融资都纳入统计范畴,才能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个社会融资的状况。因此,理论研究与政策操作都需要能全面、准确地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统计指标。

2002年时除人民币贷款外的其他融资占比很小,当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91.9%,其他融资占比仅为8.1%,统计社会融资规模的意义不大。但是到了2010年情况完全不同了,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下降至60%以下,2013年进一步下降至51.4%。并且随着金融创新快速发展,未来人民币贷款占比有可能更低。为了提高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必须同时关注人民币贷款和其他方式的融资。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每月、每季或每年)和一定区域内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金融体系对某一地区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增量概念,即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或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或偿还额的差额。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当地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二是当地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是当地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四是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和贷款公司贷款。

为满足各地区各部门需要,2012年人民银行建立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季度统计制度。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由十项子指标构成。省(市、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该地区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和内涵与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一致,即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据初步统计,2013年全年汇总的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总额为17.33万亿元,比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多370亿元,误差率为0.2%,比2011年下降1.6个百分点,明显低于汇总的地区GDp数据与全国GDp的误差水平。这表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质量较高。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金融体系对特定地区的资金支持情况。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利用各种渠道吸纳资金、配置资源是双向互动的,因此,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也反映了一个地区资金配置的能力。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区域特点

1.近年来,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的发展。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为9.04万亿元、3.40万亿元和3.79万亿元,分别比2011年多1.39万亿元、1.10万亿元和1.29万亿元。

2.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最多的前六个地区集中于东部,但集中度明显下降。2013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最多的前六个地区集中于东部,即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和上海,融资额合计占全国的37.9%,融资集中度分别比2012年和2011年下降1.5个和6.2个百分点。

3.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份额占全国一半以上。与2011年相比,中西部地区份额明显上升,东部地区份额下降较多,融资的区域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占同期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总额的52.2%、19.6%和21.9%;东部地区占比比2011年下降6.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比2011年上升2.0个和2.7个百分点。

4.地区融资结构有所优化,但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中、西部地区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仍然较高,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013年,中、西部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其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分别为51.8%和54.6%,分别比东部地区高2.4个和5.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即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和境内股票融资合计)占其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13.5%,分别比中部和西部地区高1.5个和3.0个百分点。

5.中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的比率明显低于东、西部地区。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GDp之比分别为25.9%、22.0%和30.1%,其中中部地区该比率分别比东部和西部地区低3.9个和8.1个百分点,比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的比率低8.4个百分点。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探寻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区域融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融资规模为分析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指标。

利用2011年三季度以来的季度地区面板数据,对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主要经济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如下:

1.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和物价关系紧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也较高。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是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投资和消费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45和0.56,而与物价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二是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投资和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和因果关系。协整和因果统计分析显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和Cp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且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GDp增长存在显著的互为因果关系,区域投资和消费是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格兰杰成因(见表1)。

上述分析表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区域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区域经济资金支持的合适指标。合理提高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水平,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同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能够改善融资环境,增强金融与经济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2.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区域性差异,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依赖程度最高。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52和0.72,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这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依赖程度最高。

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区域性差异,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要高于东部。利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GDp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变化一单位,GDp变动0.18个单位;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变化一单位,GDp变动0.14个单位。中部地区由于面板数据时序太短,没有通过模型检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西部地区金融市场相对不发达,实体经济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依赖程度较高。而东部地区由于企业效益普遍较好,自有资金较为充足,同时民间融资和外资直接投资活跃,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较多。此外,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3.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第三产业相关性最强,其次为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相关性较弱。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64和0.77),与第一产业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为0.2)。这表明,从产业结构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高低主要取决于二产、三产的规模和占比。

分区域看,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三大产业的相关程度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三产相关程度最高,二产次之,与一产相关性不显著;中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二产相关程度最高,三产次之,与一产相关性不显著;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二、三次产业相关性较强,与一产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见表2)。

4.地区融资结构反映不同融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地区、外币贷款、表外融资、企业债券、股票、保险赔偿以及其他融资(小额贷款公司及贷款公司贷款)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79、0.82、0.71、0.70、0.87和0.63,投资性房地产与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见表3)。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与除投资性房地产外的各类融资相关性均较强;中部地区人民币贷款和表外融资与经济增长间存在较强相关性,股票和保险赔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弱于前两项,外币贷款、企业债券、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显著;西部地区外币贷款和投资性房地产与经济增长关系不显著,其余融资方式与经济增长间均存在较强相关性(见表3)。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监测分析的重要意义

与人民币贷款相比,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地实体经济从整个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支持。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有利于改善地区融资环境,增强金融与经济间的良性互动。具体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加大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在传统的经济金融关系分析中,通常以新增贷款反映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但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较快,金融结构呈现明显的多元化态势,特别在部分沿海发达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已降至50%以下,该指标已不能全面反映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全面反映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

二是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差异仍然较大。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利用不同融资工具,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有利于满足不同地区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区域金融发展特点。例如,有的地区直接融资比重较低,企业融资结构有待改善。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研究融资结构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优化融资结构,培育和发展区域金融市场,满足不同地区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四是有利于从金融视角寻找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策略。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差异较大。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针对不同区域融资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从金融视角寻找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策略。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区域差异;金融排斥;探讨

[Doi]10.13939/ki.zgsc.2015.42.066

1引言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禀赋分布呈现明显区域差异的发展中农业大国。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1][2],而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4]。

然而,由于我国国土广袤,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基础、社会文化政治等的地域分布所表现的明显区域差异[5],以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区域化发展战略等造成了当前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所表现的区域差异便是这种差异的一种反映。

2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2.1正规金融机构规模和人均金融资源配置区域差异明显

基于我国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情况、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储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度及每万名农村居民拥有金融服务人员数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上述指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如2010年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东部地区为62005亿元,中、西部地区分别仅为19544亿元和24800亿元。

基于农村金融相关比率(RFiR)指标的分析,省级行政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明显,2005―2009年,广东省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均值为5.12,为全国最高水平;2009年广东省农村金融相关比率达到了历史新高的5.97,居全国之最,显著高于中、西部各省份农村金融相关比率。比较人均存款指标得出,东部地区人均存款数额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且差距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2.2金融体系内部结构和发展空间结构区域差异显著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组织结构上区域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形式单一,金融服务能力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力度严重不足;农村金融体系内部控制机制,特别是农业保险体系、信贷准入门槛和信贷审批权限存在着明显的由东至西的保障力度渐弱、门槛抬高、审批权限上收、额度缩小的态势。

由于不同地域农村经济基础各异,自然环境不同,自然资源禀赋差异极大,各种因素基本呈现出由东向西渐差的趋势分布,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风险防控能力区域差异明显。2010年我国三大区域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从业人员数、机构覆盖度、从业人员分布密度均呈现出由东至西渐差的态势分布。

2.3金融发展效率区域差异明显

基于存贷差的效率分析,我国县域及县以下农村区域都是处于存差的状态,没有贷差的省级行政区域出现,并且存差余额是由东至西逐渐递减的。

基于存贷款比率的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存贷比率均达到了60%以上,实际上差距不是很明显,我国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农村地区均能实现信贷资金的自给。

基于作为衡量金融机构自身运行效率的贷款发放与回收情况指标的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区域差异十分明显。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发放余额和贷款回收率分别为32086亿元与94.24%,均为三大地区之首,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垫底。

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

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受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影响显著。由于受历史的、自然地理区位的和区域性发展战略以及政策支持倾向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渐低的态势分布。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显现出突出的区域发展差异特征。

我国自上而下的农村金融制度强制性变迁供给和大一统的制度供给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农村地区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实际。“一刀切”制度供给下总会有水土不服的地方,进而造成一些农村地区存在金融排斥[6][7][8],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便不足为奇。

不同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及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的行政性干预导致不同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明显差异。

4政策建议

4.1营造农村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协调关系环境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反映,农村金融区域发展与农村经济区域增长有着明显的双向动因关系。

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条件下,通过加快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经济货币化、市场化和商品化进程,从而能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加快促进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能形成对金融资源尤其是资金资源更强的吸引力,逐步建立起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引导、参与的金融资源协调配置机制。

4.2实施整体制度框架下的差别化金融供给,优化农村金融区域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供给,并未充分考虑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实际金融需求,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导致有限金融资源的流通路径遭到扭曲。

因此,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别化金融整治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东部经济金融发展比较充分的农村地区,应主要依靠商业和合作金融的力量来满足相应的金融需求;对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地区,相比商业性金融的高融资成本、高融资门槛和复杂的审批程序以及商业性金融机构基于风险考虑而不愿涉足中西部农村地区相关金融业务的实际,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才是明智之举。

4.3运用体现区域差异的农村金融工具,协调农村金融区域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单一,所能够承载的金融服务量相当有限,其满足农村地区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能力比较薄弱。运用体现区域差异的农村金融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从而推动农村地区尽早实现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如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等政策,将有效调节和改善各地区的货币信贷活动的流通中的货币量。

参考文献:

[1]赵天虹.再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J].山东纺织经济,2007(3):20-21.

[2]岳喜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思考与探索[J].理论学习,2002(4):44-46.

[3]霍焰.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4]陈春生.从陕西城乡收入差距看农村金融的重要性[J].理论导刊,2009(12):83-84.

[5]杜泽兵,向丽雄,舒长莉,等.鄱阳湖区“三围”现象的成因、驱动力和政策评估[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6):229-231.

[6]袁初阳.西部地区金融排斥程度的衡量与原因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7]祝英丽,刘贯华,李小建.中部地区金融排斥的衡量及原因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2):70-74.

[8]肖菲.湘西州农村金融排斥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4.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2(02)―0035―08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之同时,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凸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步履维艰,和谐社会目标建设面临挑战,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依然,东西部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其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已处于建国以来最大、最严重的时期,以至于有的学者将这种巨大差距表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相适应,各种金融资源的配置日益向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转移。对此,金融界谓之“一江春水向东流”;银行信贷资金上“农转非”和“乡养城”。由此,研究我国区域金融资金配置效率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的导出

“二战”以后,伴随发展经济学的勃兴,西方出现了系统研究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著。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w.Goldsmith.提出了“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这一著名观点,并指出:“金融理论的职责就在于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并阐明这些因素怎样通过相互作用而促进金融发展”。戈德史密斯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确立了研究框架,提供了研究分析工具。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Ronaldi.mckinonon和edwardS.Shaw先后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分别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两个不同的侧面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问题,并提出了与传统货币理论迥异的政策主张。根据Ronaldi.mckinonon和edwardS.Shaw.的分析,所谓金融抑制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发展的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金融抑制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金融深化是指政府如果取消对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可以形成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实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西方经济学家将两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为“麦金农一肖模型”。该模型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从不完全信息市场的角度出发,根据有关东亚经济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个用于分析政府在金融部门发挥作用的新政策框架――金融约束论。金融约束论认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论”的假设前提是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但在现实中这种均衡条件难以成立。由于经济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行为和道德风险等,即使在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下,资金资源也难以被有效配置,所以政府的适度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选择性的政府干预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了金融发展。

中国学者关于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日益加剧之际。王广谦认为:“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对经济的贡献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1)促进了要素投入的量的提高。金融发展使可能储蓄转化为实际储蓄,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了储蓄率;同时金融还促使储蓄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投资。而且,金融还使就业比重提高。金融对资本和劳动的增长使其在经济总增长率中的贡献达到9.1%。(2)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金融发展促进了资金的合理流动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这方面的贡献大约占到总增长率的1.9%。(3)金融业产值增长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产值在Gn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在发达国家,该项比重已占到Gnp的15%一20%。金融业产值的快速增长使其在经济总增长中的贡献达到8.6%。金融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作用使其在总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达到五分之一。[7],’此外,汪兴隆(2000)、周立和胡鞍钢(2002)、杨永恒、胡鞍钢和张宁(2006)都对区域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罗纳德・i・麦金农、爱德华・S・肖、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其个别研究结论未必完全适合我国国情。比如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论就无法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因为金融抑制在我国是普遍现象。就利率而言,全国是统一的,并不是某一特定区域的特有现象。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区域金融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但大多选取相对宏观的视角。本文在继承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区域金融资金配置效率差异,探讨产生差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金融资源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三、方法论与数据

戈德史密斯所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interrelationsRatio,FiR)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通常,人们将其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额与GDp之比,用来衡量一国的经济金融化程度。麦金农在衡量一国金融增长时,主要使用货币存量(m2)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衡量标准。通常,人们一般将其简化为m2与GDp之比,以衡量一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

显而易见,戈德史密斯和麦金农都使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在我国,由于缺乏地区金融资产和地区货币供给量的完整统计数据,无法直接使用金融相关比率和货币化率指标,而只能使用比较狭窄的存贷款指标替代金融资产总额。此外,金融相关比率特别是货币化率指标的倒数(GDp/m2)实质上是金融效率指标,其含义是单位货币供给量所能推动的GDp产出水平。一定意义上讲,金融相关比率和货币化率指标越高,表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越低。

受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主要使用以下指标具体分析我国各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1.金融相关比率(D+L)/GDp,这是比戈德史密斯所定义的金融相关比率更狭窄的一个指标。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是机构主导型的,银行间接融资仍占据主体地位,故(D+L)/GDp基本上可以反映各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或经济的金融化程度。

2.贷款产出率(GDp/L),这是目前比较理想的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其含义是单位贷款所推动的GDp产出水平。由于贷款(L)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因而它距离实体经济更近,更能体现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3.存贷差(D―L),存贷差具体反映一个地区贷款的自给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同时反映一个地区金融资金的流失程度。在我国,由于外汇储备存量巨大,央行不得不通过外汇占款渠道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因而各地区基本上都体现为存差。在相同存款准备金率下,存差越大,体现该地区金融资金流失越多;存贷差越小,表明该地区金融资源利用越充分。

4.存贷比率(imD)。存贷比率与存贷差具有基本相同的意义,不过它只是相对数而已。一个地区存贷比率越高,表明该地区金融资源利用越充分;存贷比率越低,表明该地区金融资源流失越多。

通过对以上四个指标的比较分析,基本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估我国各地区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并发现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方面的某些有价值的特点。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2009年《中国金融年鉴》地区金融篇的官方统计资料。

四、分析结果

表1―3分别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008年金融资源及其配置效率情况;表4是2008年我国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排名;表5是我国各地区2004~2008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变化趋势情况。

由表1―5,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经济金融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并得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分析结果。

(一)“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依然如故

早于2001年,胡鞍钢教授曾将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描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党中央也早于1999年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但10多年过去了,胡鞍钢教授所描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依然如故。具体表现是:

1.2008年,东部地区的GDp(191041.56亿元)仍然是中部地区(77922.11亿元)、西部地区(58256.55亿元)的2.45倍和3.28倍。

2.就具体省区而言,地处东部地区、中国最富有的广东省2008年GDp为35696.46亿元、存款为55086.59亿元、贷款为32507.47亿元,而地处西部、最贫穷的自治区同年GDp只有395.91亿元、存款为829.02亿元、贷款为219.32亿元,前者分别是后者的99.18倍、66.45倍和148.22倍。3.如果我们依据表5将最本质的金融资源使用效率――贷款产出率(GDp/L)按0-o.5、0.5-1.0、1.0-1.5、1.5-2分为四组,那么,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仍然是“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具体见表6

(二)金融资源占有份额区域差距明显:“东高西低”

我国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决定其在金融资源占有和支配方面占据优势地位。2008年,我国东部地区存款(293731.36亿元)、贷款(193939.90亿元)分别是中部存款(85862.61亿元)、贷款(53457.70亿元)和西部地区存款(78291.88亿元)、贷款(52040.43亿元)的3.4l倍、3.63倍和3.75倍、3.73倍。

(三)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与金融资源占有份额并不匹配

就整体金融资源使用效率而言,我国中部地区最高,单位贷款所推动的GDp产出为1.46元;西部地区次之,为1.12元;东部地区最低,为0.99元。就分省、市、区而言,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前5名分别为:黑龙江、自治区、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后5名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宁夏自治区和重庆市。显而易见,这里存在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错位和悖论。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之同时,在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方面存在一些比较费解的现象。

1.地处东部地区,GDp、存款和贷款都雄居全国第一位的广东省却存差最大,居全国第一位,存贷比率也位居全国第22位,此说明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广东省尚存在金融资源流失现象。当然,存差最大的一个可能解释在于“基数效应”在发挥作用。

2.地处西部地区,GDp、存款和贷款都处于全国倒数第一位的自治区却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最高,和地处中部地区的黑龙江省并列全国第一位,单位贷款所推动的GDp产出高达1.81元。黑龙江省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最大目前还不好解释;自治区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最大的一个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资金在发挥作用。

3.资料显示,我国北京市、上海市的金融相关比率最高,分别达6.39和3.89。说明北京市和上海市金融发展程度或经济的金融化程度最高,是我国的金融中心。但是,北京市、上海市的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却最低,单位贷款所推动的GDp产出分别仅只有0.46元和0.67元,居全国倒数第一、二位。此说明北京市、上海市存在比较严重的金融泡沫,或许是由于总部经济的原因使然。

五、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区域

差异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仍然是“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为什么我国金融资源占有份额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区域差距?为什么我国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与金融资源占有份额并不匹配?原因自然是复杂的。但基于金融学的分析视角,我国一体化的货币政策、金融体制、金融法规则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兹择其要者,条陈如下:

(一)全国范围内整齐划一的货币政策

众所周知,我国货币政策是一体化的。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统一由央行(实质上是由中央政府)高度控制,统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种一体化货币政策并没有真正体现我国复杂的国情。当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出现过热而中西部经济尚冷时,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控制物价上涨,央行会实施“一刀切”的紧缩政策,这样,势必形成“东部害病,中西部吃药”的不合理格局;当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时,为了刺激国内需求,促进就业,央行也只能配合财政政策加大对东部地区的金融支持。凡此等等,东部地区总能够得到更多的货币政策优惠,也能最大限度地更多的占有金融资源。

(二)商业银行体系的功能紊乱

首先是机构布局东部化。在2008年度70家最大商业银行中,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其余54家商业银行中仅有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富滇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重庆三峡银行、成都银行、宁夏银行、贵阳市商业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9家在西部地区,具体到西北就只有宁夏银行和西安市商业银行2家;如果按照2007年50家最大商业银行排名,整个西北地区仅有西安市商业银行一家银行入围。全国仅有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无一例外地集中于东部地区。

其次是管理体制僵硬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分支行制,从总行到省一级分行到地市二级分行,再到县区支行,管理层次至少四层,这样的

管理层次特点影响了信息传递和决策的效果。在业务权限设置方面,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强化了风险防范意识,中国四大行于1998年以来将贷款管理权限上收到省分行一级,地市级分行只有50万元收回再贷款审批权限,县市级支行有的只有10万元收回再贷款权限,有的支行则完全没有审批权限。没有贷款审批权的商业银行实际上已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而沦为“储蓄所”了。

应该承认,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金融”态势。大型国有和国家控股商业银行都集中在中心城市,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全部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由于金融机构区域布局的不合理以及商业银行管理上的分支行制,直接导致改革开放30年来,金融资源持续不合理地向中心城市集中,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此种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农村包围城市”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差距,不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三)《商业银行法》存在严重缺陷。《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支行制。此从法律角度为中西部金融资源通过商业银行体系内部流向东部地区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商业银行系统内金融资金东流数量恐怕没有人能够准确说清楚。

六、政策建议

显而易见,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是由现行不合理的宏观金融政策、法规和体制造成的。为此,完全有必要利用“看得见的手”实施反向调节,实现金融资金向西部地区的回流。当务之急则是构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具体设想是:

(一)实施有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

具体地说,就是实行地区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减少通过上缴准备金带来的区域金融资金流失。我们建议,将西部地区的存款准备金率相应下调3―5个百分点。这样,既可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又可为西部地区商业银行多留超额储备,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二)大力强化银行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1.发展中小银行,专门服务社区经济

西部地区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有中央投资兴办的现代化大中型企业(比如军工、机电等),有落后脆弱的地方工业、乡镇企业,有相当原始的农业。经济的商品化水平较低、市场化水平更低,这是东西部经济结构方面最重要的差异所在。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典型的表现是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向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收缩。由此,西部县域经济将出现金融服务“真空”地带。这极不利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并有进一步固定、强化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之趋势。不积极开拓广大的西部农村市场,就很难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在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面临需求约束的情况下,则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无论从西部大开发还是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讲,都有必要积极发展县级中小金融机构,以支持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夯实西部大开发的基础。

2.建议修改《商业银行法》,推动商业银行组织体制改革,弱化分支行制

具体考虑是:除4大国有商业银行外,其它银行机构一律实行单元银行制,限制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即使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县域分支机构,也可实行“准法人制”或“单元银行制”。可依据法律规定,将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比如75%以上用于所在地经济发展项目。“准法人制”或“单元银行制”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西部资金东流,进而削弱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穷帮富”的经济现象。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其中的效益性原则已为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预留了空间,问题的关键在于落实。

(三)借鉴美国经济立法经验,用法律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区再投资法》(CommunityReinvestmentact,CRa),其基本精神就是鼓励并要求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向其所在地区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小企业、小农场提供贷款,并制定相应衡量标准,由有关监督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的CRa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CRa的出台和实施,对促进美国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建议借鉴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相应颁布《西部开发法》。通过经济立法,稳定、强化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大开发作为长期的历史任务,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篇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对国有企业在国家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的总结和肯定。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经济成分在不断下降,特别是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中。比如,从不同所有制工业资产的比重变化来看,1998年,国有资产占比达77%,2002年降为69%,2007年为51%,到2012年时,不足一半,为49%。而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又需要国有经济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如何在国有经济成分下降的情况下,提升国有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数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同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1911年,熊彼得就指出金融中介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后来,King和Levine(1993)以80个国家1960年~1989年为样本分析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较为显着和稳健的正向关系。Rousseau和wachtel(1998)对工业化时期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是促进作用。我国在上世纪末以来,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探讨也比较多,谈儒勇(1999),周立、王子明(2002)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赵振全、薛丰慧(2004)的研究表明我国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着。但王晋斌(2007)的研究则并未证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武志(2010)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经验研究,提出的新假说认为金融发展的内在质是由经济增长所引致。从这些文献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在逐渐深入,但这些文献重点在于从宏观上对两者关系的探讨上,而对不同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没有深入。金融危机以来,国有经济的重要性凸现,并得到认可,政府在干预经济时需要国有经济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国有经济的作用影响深远。国有工业经济作为我国公有经济的核心,在国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利用1999年~2011年西部十二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国有工业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1.国有工业经济发展变量。GDp是研究宏观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指标,本文采用地区国有工业总产值来衡量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为了消除原始数据的异方差,本文将采用原始数据的对数形式予以代替。

2.金融变量。金融变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非常多,常见的有金融相关比率(FiR)、麦氏指标m2/GDp。由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相对落后,西部地区企业的间接融资比重大,而且金融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贷支持上,因此本文采用贷款余额占GDp之比作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测量指标,用Finit表示。二是金融支持水平。企业的经营需要资金支持,企业为了扩展经营规模,特别是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投入大量的被长期占用的资金,因此要通过长期负债来筹集资金。事实上,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国有银行将贷款大部分贷给国企,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因此,本文以长期负债占固定资产净值之比作为地区金融支持水平的测量指标,用SUpit表示。

3.控制变量。影响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对一些主要变量进行控制来增强模型的解释能力。首先,生产的发展,既要有物质资本的投入,也要有人力资本的投入。因此,本文以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表示物质资本对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用mCit表示,以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来反映人力资本的影响,用HCit表示。同时,国有企业的发展,政府的作用巨大,因此本文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额来反映政府行为对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用GoVit表示。对三组控制变量的数据取对数,以消除观测数据的异方差。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文将采用1999年~2011年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所有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西部各省市自治区1999年~2012年的统计年鉴,部分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金融统计年鉴》。

三、模型选择与计量方法

本文选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面板数据模型根据系数向量和常数项是否为常数,分为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一般通过构造F统计量进行协方差分析来予以判断。

查F分布表,在给定5%的显着性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临界值。由于F2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须先判断模型中变量的平稳性,以避免产生“伪回归”问题。面板单位根检验综合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特征,可以精确的判断单位根的存在情况。

除金融发展变量Fin在Fisher-aDF检验时处于10%的置信水平,其他变量均在5%的置信水平的前提下拒绝原假设,我们可以认为序列中不存在单位根,因此所有变量在水平状态下是平稳的。

四、回归结果及分析

从模型估计结果中看,模型的R2值为0.893320,检验通过了置信度为1%的显着性检验,表明模型估计效果整体上较好,因此,本模型能较好地解释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情况。 解释变量金融发展水平Fin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即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越好。因为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提高社会和企业的投资水平,帮助实现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可能主要得益于宏观环境与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各银行金融机构响应国家号召,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积极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对公用事业建设的支持,在农村和城市电网改造、城市供排水、城乡通讯工程改造、城市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得到全面加强。同时,银行金融机构大力扶持和培育特色农业和经济林业,积极支持旅游文化企业,加大对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等项目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大力推进重点节能工程、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的贷款投入。由此,伴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资金的投入,使得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在金融资产的“量”上得以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国有工业经济也随之增长。但是,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金融机构,按照经济发展程度进行资源配置,重点将资源配置在东部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资金不足,结构单一,信贷规模难以满足西部地区发展的要求,也难以满足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需求。

解释变量金融支持水平SUp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且显着性水平比较高,系数也较大,表明金融支持水平越高的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更显着。因为企业的经营需要资金支持,特别是工业企业大量的长期固定资产投资,没有银行的支持,难以进行。由于西部地区的客观情况,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科技、人才、经营理念落后,使得西部地区难以通过市场方式吸引东部资金和外资的大规模流入。因此,西部地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银行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

从控制变量上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系数为正,但对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系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推动国有工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物质资本的影响较大,而人力资本的系数偏小,影响并不显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还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的贡献小,这与西部地区目前人力资本匮乏、生产技术落后、管理理念落后是比较符合的。从系数上看,财政支持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本来西部大开发中,特别是初期,西部的发展是一种“强财政、弱金融”的局面,财政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出现负相关,可能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有工业企业被进一步推向市场,国家对国有工业企业的支撑作用减弱有关。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针对金融发展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问题进行研究,采用1999年~2011年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国有工业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与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金融支持密切相关,特别是金融信贷的直接支持作用,因此,在提升国有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数量的过程中,本文根据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从多个方面筹集资金,加大对国有工业企业的资金投入。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源自资本驱动,物质资本的投入对工业经济的增长作用明显,金融支持水平对国有工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西部地区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后,资金有外流倾向,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增强投资信心。特别是商业金融机构,要意识到支持西部地区发展,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也是商业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业西部地区也能够在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上取得双赢。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篇5

[关键词]区域性差异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引言

不同经济区域制定和执行有差异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体现在其政策目标上,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促进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一个国家在货币政策效应体现区域协调的统一,是提高国家货币政策总绩效的治本之策。相对而言,从我国整体货币情况来看,只有在国家金融政策的倾斜下制定区域金融政策、解决完善资本积累效率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投融资制度、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解决资本不足等问题后,才能构成一个有效刺激区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环境,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如果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带来高的通货膨胀,造成币值的不稳定并波及其他地区,所以,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里,货币政策传导的是一种渠道,是一个地区可能比另一个地区有更强的经济效应,即不同地区的具体经济金融状况以及特定经济环境下,政策操作会产生不同的区域效应。

一、货币政策的区域间差异表现

1.1区域间信贷资源配置失衡

我国货币政策是以人民银行总行为调控主体,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单一总量集中调控模式。这种调控方式提高了金融宏观调控的效率,实现了货币政策的总体调控目标,但同时也促成了基础货币的集中投放与信贷资金的集中供给,使得信贷资金在发达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配置失衡,客观上从货币层面加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目前,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通常是人民银行总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投放于各金融机构,随后形成的货币供给经由金融机构信贷渠道依照效益原则流向各个行业和地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分割明显,资金趋利性使其必然更多的流向产业化水平较高、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的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发达地区货币供给集中,欠发达地区供给不足的货币供给不平衡配置状态。这种总量货币政策在调控区域间信贷资源配置上表现乏力,影响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情况,使得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总供给曲线产生差异,相同货币供应增量在经济发达地区会导致更大的产出效应,反过来更进一步强化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加剧了区域差异。

1.2区域间货币乘数差异

根据moore等人的研究成果,全国货币乘数与区域货币乘数并不相同,因此在经济状况差异较大的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统一的货币政策会产生不同的货币乘数效应。在统一货币政策下的不同区域,货币乘数应在全国货币乘数的基础上增加对区域漏出效应的考虑。

由于在经济发展程度、市场化进程、融资渠道宽窄等方面的区别,欠发达地区的信贷和储蓄资金流出总量要大于区域外的投资资金流入总量,同时本地区银行等机构发放借款用于本区域“出口性”产业,产品将会被出口到其他区域,货币产生漏出。因漏出效应,货币政策在各区域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货币乘数效应。在全国统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前提下,一方面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资金外流,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生产发展水平较低造成其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来获得所需的生产消费资料,最终导致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货币乘数效应小于东部地区。

1.3区域间货币政策传导差异

在资金使用上,东部发达地区目前正处于高投资、高效益、高收入、高储蓄、货币需求和货币供应同步增加的良性循环状态;而欠发达地区则积累严重不足,经济基础和市场条件相对薄弱,信用评价较低,资金效益偏低。相对于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对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投放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这些因素导致不同区域间在货币传导顺畅性上的差异,欠发达地区对货币政策导向的敏感度及传导能力大为降低,形成不同区域之间的货币政策效应差异。例如,中央银行利用准备金、再贴现等政策手段对流动性进行调控时,流动性不易因此而发生预期变化,货币政策传导受阻;又如,在近年利用利率杠杆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东西部不同区域之间货币传导主体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异。从金融机构数量来看,除了国有金融机构按省区设立分支行外,新兴的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多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城市商业银行机构数量是中西部地区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从近年发展趋势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从资金盈利和安全性出发,也纷纷精简中西部地区机构设置,同时略增东部地区的分支机构数量。伴随着这种主体发展程度的区别,存贷业务规模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这些因素也加大了区域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的差异。

自1999年以来,中国近十年一直实施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显著成效。事实上,从2003年起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货币政策持续呈现收紧态势。2007年中国经济在高位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为防止经济过热,2008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原因是:首先,我国改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由我国经济增长出现明显过热的苗头所决定的。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资源、环境等已处于不堪重负的状态,经济结构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而要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降温,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其次,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品物价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物价上涨水平大大超过预期,因此必须严把货币闸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稳定。最后,货币政策向从紧方向调整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即在流通中资金规模大大超出了经济运行正常的需要。从紧的货币政策可以合理引导社会通货膨胀预期,通过降低货币流通速度来缓解通胀水平的进一步上升。

二、区域差异下货币政策实施的建议

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一个“市场失灵”的领域,因为“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逐步缩小以至消除区域差异,使各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为此,一方面需要积极促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同时也必须正视区域差别,在统一的调控政策下,采取有区域差别的灵活的货币政策调控办法。

2.1引导区域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金融市场基础条件

在保持对发达地区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同时,政府应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引导其金融市场的加快发展。首先,根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各项区域发展战略,除了银行信贷渠道外,有必要尝试设立区域开发基金,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货币供给上的支持;其次,推动中西部地区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建设,根据资源禀赋及人文历史的沉积,选择培育区域金融中心,发挥区域联动效应,带动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促进其完善金融渠道和市场条件;另外,在完善保障机制的前提下,加大对非国有企业的信贷力度,尤其要加大中西地区非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经济活力,提高中西部资金收益能力和实体经济的信用程度,理顺货币传导渠道。

2.2跟踪分析区域货币乘数,制定差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根据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可以不断推行利率市场化,扩大资金的市场来源渠道;在中西部地区,则有必要在一定的国家担保下,根据不同区域货币乘数的测算制定实施差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当降低欠发达地区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同时,采取一定优惠的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和央行再贷款政策,增强中西部地区的货币供给能力,通过区域间的结构调控,最终促成货币政策目标不仅在总量上而且在区域间实现均衡,进而促进经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2.3加强利率杠杆作用,实施差别利率政策

由于区域间货币政策传导上的差异,欠发达地区的利率杠杆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在统一的基准利率下,赋予央行各大区分行一定的利率浮动权,通过不同地区间利率的反向差异调整资金的流动方向。同时,为避免资金自我增殖本性导致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外流,有必要通过政策法规的方式对此进行限额比例管理,限制欠发达地区的向外净拆出资金规模,避免区域漏出效应。此外,也可以探索政府的利率倾斜,通过利息补贴鼓励投向落后地区的开发资金。这方面有国际经验可资借鉴:比利时政府即曾为了鼓励对落后地区的投资,采用为期5年、5~7%的利息补贴方式,补贴额可达投资总额的75%;80年代初,法国政府为推动老工业区“再工业化”计划和老工业区企业技术改造,专门设立了优惠的“再工业化”贷款基金,以9.75%(通常为16.18%)的利率直接发放给企业,或者先按9.75%的利率发放给信贷公司,再由信贷公司以13~14%的利率发放给企业。

2.4完善区域经济金融运行分析制度,加快金融一体化进程

差别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必须以准确掌握我国货币政策的地区性差异的基本情况和货币乘数等关键数据为基础,为此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区域经济金融监测指标体系,全面掌握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定期对区域经济金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区域差异化货币政策的有效制定与执行提供可靠的前提依据。另外,必须看到,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是源于不同地区在要素禀赋、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区别,因此在制定差异化货币政策的同时,必须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市场条件的完善、提高地区信贷效益与规模等方式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加快其金融一体化进程,从而更好的解决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区域间资金配置失衡等方面的问题。

三、结论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基于自然禀赋的差异和人文历史的沉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常形态和基本特征。许多发达国家在历史上都曾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到协调发展、区域差异缩小以至消除的过程。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差别明显,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下,区域间差异及由此导致的区域资金配置失衡对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在未来的一段较长时期内,货币政策的差别制定与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货币政策总量调控上的不足,而大力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才是解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吴伟军.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07)

[2]宋旺,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J].经济研究,2006,(03)

[3]汪增群,周宁东.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一个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03)

[4]耿识博,谢士强,董军.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J].金融研究,2005,(07)

[5]于则.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6,(02)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篇6

关键词:金融积聚;政策倾斜

根据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目前广西提出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但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水平和金融业发展现状,单纯依靠自然渐进模式必定是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倾斜、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有可能促进金融积聚。

一、金融积聚动因分析

关于金融积聚的动因,金融聚集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从微观角度较好地解释了金融积聚的现象。

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Davis(1990)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各种规模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Gehrig(1998)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无论对信息是否敏感的金融交易,都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产业积聚。

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解释金融聚集现象。韩国学者pak(1989)认为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某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2002)、冯德连、葛文静(2004)均认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例如,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邻近;信息沟通的快捷、市场流动性提高、投资成本和风险降低等等。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地域集中现象风起云涌。例如,北京云集了国内所有的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部门;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证券、保险和外汇交易市场及最大的住房抵押市场;深圳通过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和保险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珠三角洲地区金融企业的集聚地。金融积聚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同时,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区域金融政策倾斜的理论基础

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国内外各类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约束论及国内学者对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为金融政策倾斜提供了理论支持。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的形成与产出能力给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推动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框架应用到省区层面上,如陈莹(2002)、黄湘雄(2004)、曹廷求(2006)分别对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的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做了实证研究,都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金融约束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程度的金融约束来达到金融深化的目标,政府通过制定存贷款利率限制、市场准入限制、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和稳定的宏观政策等一整套区域金融政策为金融部门和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使得它们采取有社会效益的行为,弥补地区内发展不平衡及市场本身的缺陷,实现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表明,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指出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

三、促进金融积聚北部湾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等多层次发展区域的交汇处,区位优势和未来巨大的市场容量是吸引金融积聚的根本因素,也是金融政策倾斜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发展初期,如何通过金融政策倾斜加速金融机构聚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1、建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蒋升湧(2007)主持的课题“建立北部湾银行问题研究”中提出,参照徽商银行模式对广西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兼并重组,在其基础上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北部湾银行。作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北部湾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应以支持环北部湾经济圈特别是北部湾三市社会发展与经济开发为主要目标,其信贷资金的投向重点应是北部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有利于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此外,就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北部湾银行应重点吸收境外、东部资金,在成熟时,应将业务和分支机构延伸至国外特别是东盟国家,使之成为一家国际性银行。北部湾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尽可能多元化,多元化体现在行业、地域(包括境内外)、所有制成分(包括自然人)等方面,多元化的好处是分散风险、保障资本金的长效稳定,并且可以发挥地缘优势,为今后引资多元化奠定基础。资本金可以采取阶段性扩充办法,在建设初期可以考虑只吸收境内资金,后期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针对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北部湾银行应该承担起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融资或担保的责任,通过争取国家给予类似渤海银行的新业务试办权,例如开办股权抵押贷款,一方面避免与其他银行业务同质化,同时也为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市场机会,彼此形成合作关系,以利于资本聚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有差别地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完整的金融产业链,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可以创造市场机会和分散市场风险。因此,必须发展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内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结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约束较少,可以通过专业投资方式改变社会资金结构,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向资金需求最为迫切的企业或项目。当前,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多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以适应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灵活性需要,改造某些准金融机构为信贷机构,加快步伐构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通过财政补助等手段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对这些企业实行有区别的税收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效的资金配置。

(二)金融业务管理倾斜

1、根据区域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根据规划,广西将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壮大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林浆纸、水泥建材、现代中药、海洋等产业。对资金投向广西上述产业的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在税收、财政补贴等予以优惠,同时,允许贷款利率适当浮动。

2、实行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政策。根据金融服务与产业的原则,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放宽利率浮动等措施促进资金及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聚集。对于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允许其以低于全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开展业务,这样有助于该区域的金融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吸纳来自全国的资金,促进资金向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的重点产业流动。同时,可以将北部湾经济区列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点区域,允许本地区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存贷利率,或者对本地区以外的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的贷款提供利差补贴及地方政府担保,以保障重点产业的资金来源。

3、增加政策性银行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资金投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规划层次,在金融政策及资金层面应尽早落实。因此在资金额度分配方面,跳出西部大开发的限制,从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多层次发展战略交汇点考虑,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者增加原来的额度,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为重点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同时,对政策性银行贷放的专项资金所需的配套资金实行差异化待遇,例如,对来自北部湾经济区及广西本土金融机构的部分实行国家财政补贴利差及地方政府担保的双重优惠政策,带动商业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北部湾经济区。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篇7

abstract:theXinjiangfinanceprofessionpresentdevelopmentconditionalsorestrainsthedevelopmentofXinjiangtoagreatextent,analyzingtheXinjiangregionfinancedevelopmentandtheeconomicalgrowthquestionhastheextremelyimportanttheoryandpracticalsignificance.thisarticleutilizesthequantityeconomicmethod,onthebaseofCointegrationtest,andthewriterestablisheseconomicmodelsanduseserrorcorrectionmodel(emC)toidentifythepositiverelationbetweenthefinance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ofXinjiang.thisarticlelinkstotheXinjiangrealityputforwardstherelevantpolicyproposaltothefinancialindustrydevelopmentofXinjiang.

关键词: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误差修正模型(eCm)Granger检验

Keywords:regionalfinancedevelopment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errorcorrectionmodel(eCm)GrangerCausalitytest

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经济学家争论的一个焦点,早在上个世纪初J•a•Schumpeter(1912)就曾经指出,良好运行的银行部门,可以利用独特的甄别技术,将资金提供给最具有成功实施创新产品和生产工艺机会的企业家,从而通过鼓励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近年来,新疆金融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不久前,东亚银行(中国)乌鲁木齐分行成立,这是首家进驻新疆的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对新疆感兴趣,主要是看中了新疆高速的经济增长,民众的生活消费理念,同时还有中亚国家强大的市场潜力。新疆在中国能源资源的重要基地和加工区地位已经明确,需要多方开展金融领域合作。那么,新疆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这不仅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更需要我们对此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本文拟运用数量经济方法,选取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代表性指标,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新疆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实证分析

对于经济金融问题,时间数列分析法能够更好地克服截面数据回归分析法侧重于简单化的一般结论的缺陷,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诸如金融系统结构、政策制度、政府管理等环境因素,尤其适合分析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环境。正因为如此,本文运用时间数列分析法分析新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采用计量方法,主要使用单整、协整方法检验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变量间的内在联系,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1980-2006年作为实证分析的考察期。选用新疆地区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占新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Deepen)作为衡量新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同时选取新疆地区人均GDp(Growth)作为衡量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根据统计学原理,本文对所选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以剔除个别变量间存在的异常关系、平滑时间数列指数关系消除异方差。以下相关实证数据均来自《新疆辉煌50年》和《新疆统计年鉴07版》。

二、实证过程及结果

(一)单整检验

本文采用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依据原Deepen、Growth数列图形,确定两变量数列均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由Si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p)分别为4和3,两数列的aDF检验结果如表2、3所示。

检验结果显示,两变量数列均不能拒绝原假设,因而可以认为是一个非平稳的序列。下面再对两变量的一阶差分数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4、5所示。

结果显示二阶差分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认为其一阶差分数列是平稳的,由此,数列Deepen和Growth为一阶单整数列。

(二)协整检验

由前述分析,一阶单整数列Deepen和Growth满足协整检验假设前提。首先分别以Deepen为自变量、Growth为因变量对新疆区域时间数列数据进行oLS回归,即对下面(1)式进行oLS估计。

Growtht=β0+β1Deepent+μt(1)

得到:Growtht=8.478875+3.295170Deepent+(2)

(61.663)(8.178)

R2=0.727891Dw=0.209473由于变量已取对数,系数3.29517为弹性,表示金融增长1%会使经济增长3.295%.

接着对(2)式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根据计量经济原理选择不含常数项和时间趋势。即估计如下回归方程:Δμt=αμt-1+ξt得到:

=0.265488μt-1

t=(τ)=(-5.88686)

恩格尔和格兰杰计算的τ临界值为-2.5899(1%)、-1.9493(5%)、-1.6173(10%),t=-5.88686的绝对值远远大于临界的τ值,所以残差序列μt是平稳的。由(2)式可得:=Growtht-8.478875-3.295170Deepent(3)

综上,检验表明:Growth和Deepen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向量为(1,-3.295170)′。

(三)误差修正模型(emC)

对Deepen、Growth作误差修正模型检验:Growtht=β0+β1Deepent+β2+ecmt-1+εt

其中,ecmt-1=,进行oLS估计得到:

Growtht=8.474214+3.269006Deepent+0.000170ecmt-1+εt

(345.5719)(45.48903)(27.60656)

R2=0.991693Dw=1.165729F=1432.498上述误差修正模型表明:新疆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经济增长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短期金融增长的影响,二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误差修正项ecmt-1的系数0.00170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即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00170的调整幅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四)Granger因果检验

下面对新疆区域Deepen、Growth数列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同时为考察金融发展指标Deepen的不同滞后期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别是选取Deepen一阶差分的滞后1期、2期和3期与Growth一阶差分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根据检验结果,Growth的一阶差分的一期滞后变量统计量的p值为0.04703,在显著性水平5%的条件下成立,表明Growth的一阶差分的一期滞后变量是Deepen的Granger原因。Growth的一阶差分的二期滞后变量的统计量p值为0.0697小于0.1,表明Granger因果关系在10%水平下成立。Growth的一阶差分的三期滞后变量统计量的p值为0.08130,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即拒绝原假设,说明Growth对Deepen的影响显著,而Deepen的一阶差分的一、二、三期滞后变量的统计量的p值都大于0.1,接受原假设,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Deepen不是Growth的因果关系。

三、结论与原因分析

本文在对新疆地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关指标进行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造误差修正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并进行因果检验,得出如下结论:

1、新疆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新疆地区的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也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2、新疆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促进关系。但是,新疆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不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原因分析:笔者认为,新疆区域金融发展之所以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在于新疆区域金融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金融结构失衡在于疆内的金融机构分布密度过低。从金融发展角度看,金融机构的分布密度与金融资源的聚集、配置有较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分布密度越高,资源配置效率越高。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新疆区域金融机构的分布密度与东、西部地区存在差距:东部以人行广州分行辖区为代表,到2003年底,辖区三省全部金融机构分布密度为2.23个/万人;西部以人行西安分行为代表,到2003年底,辖区五省区的分布密度为1.82个/万人;而新疆2007年仅为1.67个/万人。

其次,金融结构失衡在于中小存款金融机构数量偏少。所谓中小存款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中小存款金融机构的贷款优势是在中小企业和农村,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新疆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表9对比了2007年末新疆中小存款金融机构分别占比全国和西部地区中小存款金融机构总数的情况。从中可以发现,全疆城市商业银行总数占西部总数约为6%,城市信用社、农信社占西部总数约为6%和4%由此可见,新疆中小存款金融机构数量在西部地区相当少。(如表9所示)

再者,金融结构失衡在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从全国范围来看,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掌控着全国的金融运行,这一点在新疆尤为明显。2007年底全疆共有1309家国有金融机构,从分支机构来看,中国工商银行302家、中国农业银行386家、中国农业银行兵团分行263家、中国银行161家、中国建设银行197家,农业银行全部分支机构占到全疆国有独资金融机构数的49.58%。四大商业银行不仅机构数总和占到了全疆金融机构数的37.47%,而且业务量同样处于垄断地位。2007年资料显示,四大商业银行占全疆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份额分别是67.38%和48.72%,而当年全国平均水平仅为49.98%和55%,可见四大行的垄断地位。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辖权又归属总行,总行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在全国范围内调拨资金,使得大量新疆本地资金有可能外流至东部沿海省份,资本逐利的本性使得新疆产生了大规模资本“外逃”。

五、政策建议

1.完善新疆金融体系――完善和发展新疆金融体系是新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加大证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在金融业中的比重,完善债券发行和交易机制,优化债券品种结构,增强债券流动性。其次,对新疆国有商业银行精简机构,并使其业务重点向城市收缩,努力实现由粗放型、数量型经营向集约型、效率型经营转变。同时,积极吸引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来疆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完善新疆金融体系的发展。

2.鼓励新疆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是新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支柱

(1)目前,应该更新金融观念,创新金融工具,拓展金融业务范围,完善支付体系,推广和普及电子货币,促进票据市场发展等。

(2)在加快金融业电子化与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尽快推出金融期货、期权等市场业务,完善新疆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3)在经营理念上,要实现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由重视“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变;在金融服务上,由重视“一般性产品生产”向“高科技产品生产”转变;在金融工具上要立足于市场及顾客,依靠高新技术加强金融工程建设。只有依靠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新疆金融业才能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加强新疆金融监管――实施从严监管是促进新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一要突出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对国有金融机构、股份制金融机构要分别实施不同的监管政策,重点加强对市场准入和资本金方面的监管。二要督促各类金融机构加强自律,完善银行、证券、保险同业协会,适度授权于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自律作用。三要进一步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在分业监管的基础上,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配合协调,提高统一监管能力,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白钦先,等.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

[2]胡少维,刘青.中国金融发展与思考[J].金融与保险,2002(5)

[3]覃东海金融发展、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J].金融论坛,2002(4)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篇8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管理目标风险防范措施

区域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均有区别。正确认识区域金融风险,并针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发生危机的可能,尽量避免区域金融风险的危害,才能实现维护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一、区域金融风险的概念

区域金融风险有别于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是一种中观尺度金融风险。其既没有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政治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可能引发整体金融风险的宏观金融风险特征,也与包括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内的微观金融风险不能完全等同。区域金融风险的中观尺度是指某个特定经济区域内部金融体系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部分或极个别机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部扩散、传播而形成的,或者由与区域经济联系紧密的其它区域金融风险扩散、传播到本区域内而引发的关联性金融风险,当然宏观金融风险在本区域内的传播也可引起区域金融风险的发生。由于对于宏观金融风险的研究已然很多,而关联性金融风险实际上主要是通过区域机构微观金融风险传播、扩散、放大而成,所以这里更加关注的是区域内部个别或部分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扩散构成的区域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

二、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

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主要是维护区域内部的金融稳定,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促进区域金融的平稳发展

所有金融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均应是促进金融平稳健康发展发展。区域金融的平稳发展是国家金融平稳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区域金融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二)保障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行

由于金融系统是以货币运行为基础的高风险特殊行业,而且金融业在服务经济的过程中还要和社会上各类经济主体进行金融活动,因而其经营活动极具有社会性,且与经济风险存在着较高的关联度,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稳定、安全与否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中观区域层面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是保障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各项区域金融政策的制定应以促进、保障区域经济健康运行为主要目标之一。

(三)促进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化解、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必须要促进区域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就是说,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应注意推动金融产品的协调发展,促进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完善金融市场监管长效协调机制与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区域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运行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三、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

基于区域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若想有效预防区域性金融风险,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经济运行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并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构建和完善的金融机构经营机制,提升金融系统自身的免疫力

1、建立资产盈利机制

金融系统应建立起金融资产保值增值和盈利机制,即从注重信贷资产的发放转移到以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统筹兼顾,运用资产、负债、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程度不同的资产之间的合理配比,尽可能用较低的成本取得更佳的收益。

2、建立内部监控机制

内部监控是尽早发现、校正违规经营的首道防线。通过检查、审计和督导待内部监控措施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能减少决策层工作的盲目性,使其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违规违法经营的迅速纠正,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和健康,这对于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意义重大。

(二)构建良好经济运行环境,有效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发生

1、政府应避免过多地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过多干预,以减少因政府行为不当而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而更多地通过运用市场规则进行公平、公正的裁判,保证银企双方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疏导产品、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规范地运行。这能从政府层面最大限度减少发生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

2、应加强区域内金融机构合作,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首先,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帮助和促进区域内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各自优势。其次,加强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各金融机构应严于律己,自觉接受检查监督,对破坏金融秩序影响金融稳定的机构要予以制止、检举。否则必然会使整个区域的稳定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相互制约、加强监督、守法经营是各方利益的共同保证。

四、结语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的预防,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对于区域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篇9

关键词:西部地区金融机构金融创新

西部地区金融创新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各地之间的经济金融发展呈现差异性。经济决定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相适应,金融发展也呈现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金融发展的东西差异尤其显著,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的金融创新不足。

(一)西部地区组织创新不足且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滞后

一是金融网点不足且布局不合理。20世纪中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基层分支机构,2004年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量最多的1995年比较,减少了49.8%,被撤并的机构大多数是传统农区、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二是西部地区国有银行的比重太大,政策性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比重过小。2005年底,西部地区国有银行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贷款的比重分别为79.5%和82.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1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金融业务大量集中在国有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很小。三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光大、中信、招商、深发展等布局有限,西部地区或者根本没有。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还较低,较多农村地区仅有农村信用社。因此,地方金融的发展滞后,是西部地区金融竞争力不足、金融服务整体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

(二)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创新不足

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呆滞,金融工具创新不足,金融手段落后,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容量小,股票、债券的发行规模较小,不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从证券市场募集的资金额,西部地区都远远落后于中部与东部;而且西部地区的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本身的融资能力不强,约束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西部地区缺乏区域性资本市场,致使资金大量涌向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加剧了西部建设资金的缺乏。

(三)西部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不足

西部金融机构机制老化,服务功能不完善,业务交易制度创新、工具创新、经营手段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严重不足。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存贷款业务上,同时存贷款业务品种单一,对存贷款新方式、新品种及中间业务的运行机理层次的研究远远不够,金融业务发展不够深化,居民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存款资产,其他新型金融资产的持有量极其有限。

(四)金融机构规模小且金融资源不足

2003-2005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居民储蓄余额分别仅占全国的17.4%、17.5%、15.5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占全国比例与1997年基本持平,甚至略有下降。同时,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还存在较大的存差,金融机构资金利用不充分,资金外流,进一步加剧了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

西部地区金融创新的必要性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中,西部地区投资需求更大,资金短缺现象更加突出。不论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是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或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事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讯、广播电视、中小学校舍和卫生设施的新建和改造,以及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均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投入支持,其资金投入需求是巨大的。因此,新农村建设时期,西部资金短缺现象将更加突出。

解决西部地区金融供给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西部金融体系的重构,不仅包括金融机构体系的重构,而且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的重构。要解决西部地区金融竞争不充分、网点覆盖率低、服务满足程度不高等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金融机构体系的重建问题。

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层次性特征,农户和微小型企业是其资金需求的主要源泉,并且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更多的产生于村镇和社区,很多方面的需求不是有效的市场需求,有较多的投资需求不能通过商业化、市场化的手段得到满足,所以重构金融机构体系,应该坚持五个“并存”的思路: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并存;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银行与非银行并存;官方推进与民间推进并存;现代金融服务机制与传统金融服务机制并存。

目前,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与合作性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但政策性银行的功能有限,很少与农户和微小型企业发生信贷业务关系;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过分强调抵押和过度依赖财务状况;合作金融机构经营上的商业化倾向严重,合作性不足。所以,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是一个农户和微小型企业导向型的金融机构体系,西部地区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西部地区金融创新路径

解决西部地区金融竞争不充分、网点覆盖率低、服务满足程度不高等问题的重要思路在于,按照“低门槛、严监管”要求,积极推进西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准入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实行市场准入“绿色通道”。但是,在西部经济总量和流量有限的地区,在商业和利润主导金融市场的时代,即使降低门槛,金融竞争局面也很难形成。所以,需要同时推动西部地区金融组织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

(一)推进金融组织体系创新

推进西部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发展西部地区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促进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多元化。加快西部地区金融改革步伐,要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在适当降低西部地区设置区域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条件,促进西部地区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可以通过组建西部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加西部地区开发贷款规模。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在有利于化解金融风险的情况下,适当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入股金融机构的比例。

(二)发展“只贷不存”小额贷款机构

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管制,实施民间资本阳光化工程,发展“只贷不存”小额贷款机构。在制定市场规范和制度框架的基础上,扩大现有“只贷不存”小额贷款机构的试点。

(三)促进现有正规金融机构的转型和整合

例如增加正规金融领域内的竞争要素;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与转型,增强其社区性和地方性;促进商业银行建立小额信贷的提供机制,开展针对农户、社区、村镇、微小型企业的金融服务。特别是要建立一些区域性、地方性小银行,以满足当地居民、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融资需要。地方性金融机构虽然资产规模、资金实力不大,但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美国经济学家robertn.collender(2001)的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即使在金融发达的国家,家庭住户和大部分中小企业的金融交易主要依赖地方性的金融机构,这就意味着地方性的金融发展状况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的研究甚至得出了地方金融发展决定了地方经济绩效的结论。因此,西部地区要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从根本上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机制,保证地方金融的健康发展,增强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四)发展社区金融合作组织

促进社区金融合作组织的发展,如社区担保基金、资金合作社、互助保险组织、社区发展基金。尤其要注意培育那些建立在血缘、地缘等关系基础上的合作金融组织,要在充分总结现有民间资金合作社、社区发展基金等案例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制度框架,促使其合法存在。

(五)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

实行有利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要使存款准备金起到调节资金不平衡的作用,可考虑按地区差异实行不同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即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缴纳较低的存款准备率,这样可以使东部地区的资金通过中央银行的调节“回流”西部。

(六)提升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层次

提升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层次,特别是贷款业务创新层次。资金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要充分发挥信贷对西部经济的支持作用。一是政策性银行可以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二是以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开展农村电网收益权质押贷款、公路收费权质押贷款,也可以探讨以城市供水、供热、公交、电信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权质押贷款。三是金融机构可以探讨支持西部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信贷投入机制,特别是有选择地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贷款,配合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对一些有还贷能力的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山野菜、中药材开发以及个体苗圃等项目,增加信贷投入。四是运用信贷杠杆支持西部优势产业发展,例如支持电力、天然气、旅游和生物资源合理开发等,促进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七)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现状对策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及现状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是按照自然地理、民族文化传统、经济要素分布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形成的经济联合实体。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每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行政划分等因素的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新的经济增长点、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环境已发展的关系等,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故如何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各地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

我国自古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就呈现不平衡的趋势。秦汉时代,我国的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至北宋以后,由于各种政治、历史以及运河的开凿,致使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来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近代我国由于被迫打开国门,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东南沿海被迫发展了数十个通商口岸。导致东南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过全国其他地区,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东南沿海都得到了发展,是我国近代化的发源地。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梯状形态,可分为三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先进,与国外差距较小;第二级为我国内陆腹地,人民生活水平一般,经济收入一般;第三级则是西部偏远山区,这里资金缺乏,技术薄弱,经济水平落后。对此,国家也提出了一些经济战略,东部放射和拉动西部为主要策略和目的。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平衡态势。虽然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有力的发展,但同时这种经济板块间的不平衡性,也是十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区域经济增长两极分化等问题。

二、实施区域性货币金融政策

我国各地区金融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针对这个现象,以全国大体一致的货币政策为基础,有差别的对各地采取差异化金融调控政策。

首先,因为经济较落后的区域吸引资金能力较差,所以这些区域资金外流情况严重,致使银行资金供应不足。故不同地区应实行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率,为改善经济落后地区资金供应问题,给予存款准备金率上的适当优惠。这样的政策可以由央行统一安排,根据全国经济发展形势,为缓解经济落后区域资金欠缺的状况,把资金引向经济落后地区。

其次,采用不同调控方法,以间接方式调控经济发达地区,而实行间接直接相结合的方式调控落后地区。针对经济发达地区,我们的地区央行分支机构应把职能侧重着眼于宏观调控和监督上面,支持多元化的金融结构,促进本地区银行、证券、保险及信托投资机构间的协调发展。在落后地区,则应愈加注重资金供应量和信贷工作,央行应考虑给予落后地区更多的金融调控权。他们可以依照本地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调控信贷总规模,依照资金供给状况调控存、贷款利率,依照当地产业发展水平调控贴现率、贷款率。区别对待各地区再贷款资金的使用范围,格外加强对本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贷款支持力度。

最后,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央行各分行应针对各地经济情况调控其贷款方向及数量,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在国家层面关键领域的投资,要确保稳定的信贷支持,如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贷款供应,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信用再担保、担保体系监管的建设,实现最大程度的资金使用效率。

三、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

金融产业多元化是经济发展过程所需的,根据各地产业发展情况建设多元化金融产业与之配套,并提供针对。不同融资模式能提供不同企业、不同项目的需求,而不同金融机构在同一融资模式上融资成本在是不同的。通过银行融资与在证券市场融资成本也有差别。所以我们需要培育多元化的金融产业主体。

第一,适当控制银行的结构规模。我国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其属于间接融资。不同规模的银行在资金供应、单位资金运作成本、信息和风险控制成本等方面差异明显。大银行喜欢服务大企业,为其提供融资贷款服务,而中小银行则倾向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因他们经营项目单一,易与风险管理。因此,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就要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改善其竞争环境,对中小银行进行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在税收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加以优惠。以便中小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发挥机制灵活、针对性强的特点。第二,加快直接融资市场的建设。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量大,能确保企业业务发展过程里的连续资金需求。与此同时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灵活,可以有效规避利率、汇率风险。快速发展股市的股价机制也促使企业良好经营,加强其自身监管,确保长远利益,这也利于地区经济长期稳定。

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民营经济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吸引更多民营主题加入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增强金融行业内的竞争,为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更为经济增长增添活力。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1.适时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门槛。民营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贷款数额小,投资项目的规模、风险也小。民营金融机构有其区别于大机构的资金供给和人才配备,在确保正常运作的同时能够节约资源。但在民营金融机构运行到后期,需随时调整运作政策,以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2.注重针对民营金融机构的引导和监督。民营金融机构在我国发展历史短暂,政府应更多的对他们的经营方向进行引导,推动民营金融机构向具有高新技术、具有特殊优势的中小企业贷款。政府部门还可以减少民营金融机构部分税收以间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地方政府还可以帮助民营金融机构开发高质量的新兴投资项目。建立规范的针对民营金融机构的政策,同时设立独立政府部门来有效监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