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媒体融合概念十篇媒体融合概念十篇

媒体融合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0:10

媒体融合概念篇1

关键词:媒介融合所有权政府规制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媒介融合”成为全球传媒业发展的重大现实和重要趋势,并被视为国际性的热点与前沿课题。我国业界和学术界也对其给予了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和探讨。作为思维和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媒介融合”这一核心概念的清晰界定及其内涵的充分理解是极为必要的,这是一切研究得以深入开展的基石。然而,尽管对“媒介融合”概念及内涵的探究早已不鲜见,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可的共识。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演化与界定

“融合”,即Convergence一词,最初源于科学领域,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该词才被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纵观“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历史演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negroponte)是最早提出不同工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这一远见的人。1978年,他用三个相互交叉的圆圈(分别代表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来演示和描述其技术边界趋于重叠的聚合过程,并认为三者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在此基础上,他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在汇集到一起”。这给新闻传播学界众多的后继研究者带来了启发。

20世纪80年代,Convergence一词得到了推广和普及。1983年,美国传播学者、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DeSolapool)教授提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后,美国哈佛大学的安瑟尼•G•欧廷格(anthonyG•oettinger)及法国的西蒙•诺拉(Simónnora)和阿兰•孟克(alainminc)还分别创造了“Compunication”(计算机通信)和“telelmatiqu”(电信技术)两个新词来试图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融合伴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它在为媒介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给信息传播带来了重大变革。因此,大批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也随之出现。1997年,葛林斯丁(Greenstein)和迦拿(Khanna)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赋予“融合”以新的理解,“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尤弗亚(Yoffie)则以计算机和电话为例将“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的整合”。同年,欧洲委员会还根据马丁•班格曼(martinBangemann)和马塞利诺•奥雷(marcelinooreja)的提议,将其关于电信业、媒体业及信息技术产业相融合的概念采纳到绿皮书中,并将“融合”定义为“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可见,这一时期,人们已开始用更广阔的视野来认识和界定“媒介融合”。

技术进步促进了两种转换的产生,这两种转换即代表了融合的实质和方向:

第一种转换是发生在低带宽一侧的、从专用平台到非专用平台的转变。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例子是ip电视。传统电视是基于专用的电视网传送的,而ip电视则可以绕开传统电视网在非专用的互联网平台上传送。图书、报刊和音像资料的发行过去都要依靠专门的发行渠道,而电子出版物同样也可以绕开原来固有的专门渠道在非专用的互联网平台上发行。

第二种转换是发生在非专用平台一侧的从低带宽需求向高带宽需求的转换。如果说非实时的文本信息对带宽的需求还不是很高的话,图像型信息对带宽的需求就已经提高了,而从专用平台上转换过来的实时型业务,如ip电视业务对带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然,这种向高带宽的转换也发生在专用平台一侧,但更多是发生在非专用平台一侧。

2003年,美国学者李奇•高登(RichGordon)在《融合一词的意义与内涵》一文中进一步总结了媒介融合在不同传播语境下的6类含义,即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这使人们对媒介融合的内涵有了更为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我国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研究初期,相关研究成果极少且视野狭窄,直至2006年,相关研究才拓展开来。而此前的2005年,被视为媒介融合概念的引入之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对此功不可没。这一年,她发表了多篇有关“媒介融合”与“融合媒介”的文章,并引入了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andrewnachison)对“融合媒介”的定义――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2009年,蔡雯教授又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王学文共同展开研究,从微观、中观、宏观和大传媒业四个角度将国内外关于“媒介融合”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这对弄清媒介融合概念的发展演进及界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两人还进一步提出了对媒介融合的概括性认识,他们认为“媒介融合”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并提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此外,我国其他研究者也曾提出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如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熊澄宇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中国人民大学高钢认为,媒介融合的本质在于“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赵元珂则提出,“媒介融合”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有两种,一是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关于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把握,西安外国语大学黄建友认为,关键是要抓住媒介融合的数字技术推动前提和动态过程属性;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戴元初则从电视从业者角度对媒介融合概念加以界定,并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是电视媒体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策略”。

综上,通览国内外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和界定,不难发现,由于语境、研究视角、视野和研究层次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对媒介融合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这使得媒介融合的现有定义至今仍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媒介融合是缘于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而导致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模糊甚至消失的现象和过程。

二、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

基于我们对媒介融合的上述理解和界定,我们可进一步厘清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并将其概括为四个层面,即媒介技术的融合、媒介业务的融合、媒介所有权的融合以及媒介政府规制的融合。

1.媒介技术融合(Convergenceinmediatechnology)

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支撑的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所有内涵中最为本质的一点,是媒介融合的依据,它可细分为三方面:

其一,信息源融合。这是指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任何媒介类型的任何内容及表现形态均可转换为符号化的“0”、“1”来进行存储和传输,这意味着作为信息源的符码是相对一致的。这为媒介边界的模糊甚至消解提供了可能,为不同媒体的信息内容在同一网络平台上的传输与分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其二,传输渠道融合。它指的是基于网络化技术的普遍运用,以往不同媒介类型、不同形态信息内容的传输信道由单一性、差异化走向互动联合,从而形成具有共通性、兼容性的多媒体网络传输平台,对媒介内容进行集成和分销。从目前来看,信息传输渠道主要有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三种,而且三网融合也在逐步推进,进而形成多媒体、多渠道融合传输的模式。

其三,接收终端融合。这是指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下,媒介消费者所使用的信息接收终端设备,即信宿,呈现出多种功能融于一体的特征,并“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具体的终端类型,如数字电视一体机、互联网电视机、个人电脑、手持多媒体终端等。

2.媒介业务融合(ConvergenceofmediaBusiness)

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与融合,各类传播媒介在行为、目标等业务实践层面的交叉愈加频繁,这使得媒介业务也逐步走向融合。具体而言,媒介业务融合可细分为以下四方面:

其一,业务形态融合。承载着媒介信息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多媒体形态,从而使信息内容的叙事形式实现融合。

其二,业务技能融合。业务形态的融合要求传媒从业者所掌握的技能也趋于多方位甚至全方位发展。学者奎恩(StephenQuinn)就曾针对媒介融合对记者业务实践的影响问题进行过深入的剖析,并指出“媒介融合对于媒介组织的内部运作尤其是对记者间的合作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可见,职业技能的融合是传媒从业者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其三,业务战术融合。除业务形态与从业者业务技能的融合外,战术上的融合同样是媒介业务融合的重要内容。根据李奇•高登的阐释,所谓战术融合,通常指不同所有制下的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体之间在具体内容和营销管理等领域的通力合作,如在业务经营方面的联合营销战术等。

其四,业务战略融合。与业务战术融合不同,战略融合通常是不同的媒介机构在更高层次、更长远意义上的发展战略层面的互动与联合。它并不要求参与战略融合的各机构都处于相同体制下,也不要求以媒介所有权的合并为前提。

3.媒介所有权融合(Convergenceofownership)

业务的融合,尤其是媒介机构在战略、战术层面的通力合作,往往会对其在所有权层面的融合起到进一步的催化作用。

顾名思义,媒介所有权融合,即指不同媒介在融合、兼并过程中实现的所有权的集中,并在此基础上组建相对较大型的传媒集团,从而充分整合媒介资源,降低媒介运营成本,增强信息传播效益,打造媒介整体与核心竞争力,以此来应对国内外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所有权的融合,是媒介行为主体的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内涵中层次最高的一点。

从广义上讲,媒介所有权的融合,既包括传媒领域内部各媒介机构之间的所有权融合,也包括传媒机构通过跨行业、跨领域发展,与其他领域内的相关机构所形成的所有权融合,如传媒业与电子产业、电信业等领域的所有权融合。这一理解,恰与美国学者雪莉•贝尔吉(ShirleyBiagi)对“融合”这一概念的理解相契合,她认为“融合是指由于技术的进步,出版、传播、消费者电子和计算机产业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的现象。”

4.媒介政府规制融合(ConvergenceofmediaRegulation)

媒介政府规制融合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媒介融合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积极的、面向媒介融合的政府规制会有助于媒介融合的顺利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政府规制融合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首先是规制法律融合。这是媒介融合时代政府规制的根本依据。融合媒介的大量涌现,必然需要有新的融合性法律法规与之相匹配,以使其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其次是规制机构融合。面向媒介融合的规制需要融合的规制机构。英国将原来的电信规制局(oFteL)、独立电视委员会(itC)、广播管制局(Ra)、广播标准委员会(BSC)和无线通信管制局(RCa)等5家规制机构合并成一家新的规制机构――通信办公室(oFCom),即是为了满足面向融合的规制需要。

第三是规制行为融合。有了面向融合的规制法律和规制机构,面向融合的规制行为就顺理成章了,这将改变过去多头规制的混乱和冲突,大大加快媒介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J].现代传播,2006(1).

[2]托马斯•鲍德温等著,龙耘等译.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0.

[3]刘颖悟.三网融合与政府规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新闻传播,2008(2):8-9.

[5]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89-90.

[6]高钢.迎接媒介融合的时代[J].新闻与写作,2009(7):1.

[7]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兴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24.

[8]喻国明,戴元初.媒介融合情境下的竞争之道――对美国电视的新竞争策略的观察分析[J].新闻与写作,2008(2):18.

媒体融合概念篇2

笔者一直认为,网络与其说是一种媒体,不如说是一个平台,其平台价值远远大于其媒体价值。当传统媒体进入网络这一平台空间,媒体的边界便自然消失,网络化生存便成为所有传统媒体的共同生存常态。媒介生存形态与传播形态的混一,媒介内容与传播渠道的融合,正是在网络这一平台上实现的。

媒介的融合,有技术的逻辑,也有市场和制度的逻辑。

今年我们热衷讨论的“三网融合”问题,从技术逻辑上讲,并不存在障碍,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领域来看,也是理所当然。然而,“三网融合”却在市场选择面前被搁浅。其间,电视、电信、互联网几大市场主体,基于各自的利益展开博弈。所谓制度供给和制度选择,一定是谋求并尽可能实现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对利益均衡。即使国家权力机关欲以行政的力量推进“三网融合”,依然遭遇到诸多现实的阻碍。此外,内容生产的融合,接收终端的融合,大体情形也不外如此。

所谓融合,意味着传媒格局的重组,意味着市场与权力的重新分配。我们说,融合是传媒与传媒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我们还必须明确意识到,融合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此一过程充满着各种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多重障碍。

媒介融合是一个概念,媒介产业融合则是另一种概念。而一个顺乎逻辑的思考是:媒介融合必然造成媒介产业的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重构。其中包括,媒介横向产业链将充分扩展,纵向产业链将充分延伸,以及由此造成媒介产业格局的整体改变及产业组织的重新建构。

媒介产业融合是一个概念,信息产业的融合则是另一种宽泛的概念。在信息化的社会,媒介产业的融合将在社会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体框架下运行,而媒介产业融合所造成的另一种趋势,则是促进整个社会信息产业的融合。我们关于“三网融合”的讨论,早已将互联网与电信业信息化社会两大支柱信息产业纳入其中。当我们关于融合话题延展至信息产业,需要检视的问题就更多、更复杂了。

王润珏博士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一直就读于武汉大学,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接受到良好学术训练。她的博士论文《产业融合趋势下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选题涉及上述一系列话题。论文中关于媒介融合基础性问题的探讨,是其思考的逻辑起点,而关于信息产业大融合的讨论,是其思考的宏观视域,论文的中心则集中于传媒产业融合的深入分析与讨论。

论文的分析框架充满着逻辑的力量,具体问题的讨论,深入而缜密,基本达到其预设的研究目标。

媒体融合概念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定义;分类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55-2

一、媒介融合的定义

媒介融合虽然早已不是新鲜名词,但它在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国都还处于不断摸索、发展的初始阶段,因此,它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首先,不妨从源头上重新梳理一下媒介融合的概念及发展。通过对“媒介融合”这个概念进行溯源发现,其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在计算机和网络发展起来后,用于说明计算机与通讯系统的聚合。1978年,麻省理工大学的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提出不同工业正在走向融合,并用三个圆环的图例分别代表计.算机工作、出版印刷业和广播电影工业,随后,在商界领袖的赞助下,尼葛洛庞帝创办了著名的媒体实验室,并在1995年出版了《数字化生存》一书,影响巨大。1994年,圣荷赛水星报与美国在线共同推出名为《水星中心新闻》的电二子报服务,《纽约时报》对此报道的标题是“一次媒体融合”。至本世纪初,以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为标志,“融合”一词己经成为电子信息传播中的常用语。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媒介融合不同层面的研究视角,对媒介融合的定义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

1.强调技术的微观层面,从技术对媒体形态、构成和发展形成的基础、驱动作用着手,如尼古拉・尼葛洛庞帝理解媒介融合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汇集到一起”,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熊澄宇则认为“所有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一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

2.涉及经营管理的中观层面,涵盖了传媒操作实务、组织的经营管理、以及传媒经济学等角度,囊括技术融合、产品形态融合、业务操作、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是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人安德鲁・纳奇森提出的“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3.宏观层面的概念,既包括了微观及中观层面的概念,且将研究视角延伸到社会监管和规制融合等方面,强调受众的参与以及媒介融合的经济学、社会学后果。如来自瑞典的安德列斯・尼尔森等三位研究学者将媒介融合的概念分为三个方面,即媒体业务和媒体本身的融合、规制的融合、用户对媒体的使用及参与的融合。

4.视野更为广阔的大传媒业角度,涵盖了所有参与到媒介融合中的产业,如传媒业、电信产业、电子产业、it产业等。与前三种研究着眼于传媒产业范围内不同,在这一层面中,出现了“大传媒业”的研究视野,即将传媒业以外的领域纳入研究范畴中,并在大传媒业的体系中探讨媒介融合的问题。美国学者凯文・曼尼在《大媒体》一书中提出了“大媒体”的概念,把传统的大众传媒业、电信业、网络业都统一至大媒体业,描述了传媒业部分领域全面竞争的现象。

这里从大传媒的角度对媒介融合下一定义,指的是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二、媒介融合的分类

(一)内容融合

指分属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媒介形态生产出来的内容,利用数字技术,形成跨媒体和跨平台的使用。依照不同的承载体又可分为文本、图片、语音等具体形式。未来的蜂窝移动通信网、计算机数据网、广播电视网的共同发展趋势将是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内容资源的共享,由此带来传统媒体的文本、图像形式向数字形式转变,从而催生出新的数字内容生产形态的产业,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亦提供了转型发展的契机。

(二)网络融合

指原来不同形态的媒介产品传播渠道的融合与互联互通。在我国,网络融合主要指“三网”的融合,具体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媒介融合的基础需要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兼容与共享,它的实现必须基于主导领域的技术实现,而“三网”就是核心的和最大部分的技术基础领域。

(三)终端融合

终端融合是媒介融合最终得以实现的载体,它整合了网络资源和内容资源,是二者的集成端口。融合后的终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能满足消费者即时即地获得、消费各类信息的需求,并按需求将集成后的服务通过终端载体的技术支持提供给用户。现阶段,媒体终端平台主要指“3C”的融合,即计算机、通信、电子消费终端产品的融合,具体运用和表现为iptV、手机媒体、平板电脑等终端形态。

三、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层级

(一)媒介互动

媒介互动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和营销领域的互动与合作。互动的目的是不同媒体能够借助彼此扩大受众群体,更好地推销自身的媒体产品,实现双赢。依照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又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传统媒体之间很早就有了互动,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等节目均属于广播与报纸、电视与报纸在内容方面的合作。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不仅丰富了各自的信息来源,还能借助对方的平台推广自己,使原来不是报纸(电视、广播)的受众对广电(报纸)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扩大了受众群体。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紧密合作1997年―1998年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相继建立,由于没有访权,它们主要通过大量转载、整合传统媒体的新闻资源来迅速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促成了报纸、广电等传统媒体与网站的互动。本世纪之交,我国各地出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互动的高潮,例如“千龙网”几乎囊括了北京几个大传媒集团的内容,上海九家媒体联合成立“东方网”,广东报业集团、广播电视、出版单位共同打造“南方网”等。随着博客、微博等自媒体以及SnS社区媒体的兴起,新媒体完全依赖传统媒体内容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逐渐出现新媒体的内容向传统媒体输出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通过新媒体寻找新闻线索,转载、引用博主的观点,尤其是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愈发凸显了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如“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微博不仅提供了最早的信息源,还方便了传统媒体在后期跟进中寻找并采访事件的亲历者、相关专家,并能随时事件的最新进展,从而引导舆论。

3.新媒体之间的协同发展以互联网为枢纽,手机媒体得以与传统媒体形成“传统媒体―互联网―手机”的一体化联系。2003年,“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成为我国第一份手机报,随后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跟进,纷纷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推出手机报。手机与互联网之间的直接联系更是由来已久,新浪、搜狐等互联网综合门户网站很早就成为手机媒体的内容供应商。随着3G、4G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终端设备的推陈出新,新媒体之间必定会产生协同发展的局面。

(二)媒介整合

该层次的媒介融合指组织结构性融合,即传媒公司或集团出于媒体本身布局和完善结构等因素的考虑,围绕统一目标,集中调配,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开发与整合,最终呈现出“n个1相加大于n”的效果。就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媒介整合主要包含了以下两种情况:

1.原本从属不同集团的媒介因为各自的利益诉求,通过所有权的合并与调整实现多媒体经营;2.已经拥有多种媒介形态的公司或集团通过平台的协同合作,包装媒体产品,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美国坦帕(tampa)新闻中心、芝加哥论坛报公司等皆是媒介整合的先锋。在世界范围内的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我国不少传媒集团也加快了媒介整合的步伐,传媒业在采编业务、经营管理等方面均发生着重要的转变。

新世纪以来,新华社通过内生策略,打造了两大形式的跨媒体发展战略:一是以内容为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依托通讯社丰富的文字稿件、数据图片等海量的内容资源,建立起多媒体发展道路。目前新华社旗下拥有网站(新华网)、报刊(《新华每日电讯》和《参考消息》)、于2010年初正式上星的CnC电视台等涉足各种传播介质的媒体。二是积极拓展新媒体业务――网络和手机等新型业务,如2009年9月成立的新华社手机电视台;数据库等信息平台的逐步建立,如基于信息平台基础的新华08金融信息服务系统;试水广电领域的新闻产品,如融合电视媒体的新闻产品CnC。虽然新华社在媒介整合已经有了一定的尝试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华社依旧受限于现有的传媒格局划分,各种媒介资源并未达到最大化利用,市场发能力有待提高。刚建立的CnC目前只向亚太和欧洲地区开放,传播渠道单一,且存在节目质量空乏等不足。

(三)媒介大融合

随着宽带网、通讯技术等的发展以及媒介整合的深入,最终发展为媒介大融合。在这个阶段,网络、媒体、通信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三网”合一,并突显出信息化与数字化的特征,即文字、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不同产品形态或服务围绕统一的平台进行加工、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大产业。iptV业务、ipad移动终端等均为媒介大融合的产物及表现形式。

当下,广电、报纸等传统媒体开始逐步实施数字化转型,以实现传播多介质化和产业流程的再造。不少地方媒体,如烟台日报集团、宁波日报集团等已然成为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先锋,通过一系列的战略部署践行着各自媒介融合的理念。如何使这个庞大的媒体集群发挥最佳传播效果,产生集约化效益?媒体融合是其必然选择。烟台日报集团打破长期以来媒体间的壁鱼和机构割据,优化生产流程,组成统一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并通过集团官方博客、微博等推介纸媒的新闻和品牌以实现各阶段、各链条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共同打造产品链。其目的是通过无缝链接各个子系统,全面实现媒体平台数字化。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孙志伟.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新闻界,2011(8).

媒体融合概念篇4

【关键词】“卓越计划”、模块化、融合媒介、革新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改变以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大国”形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同样需要教育领域采取相应的改革,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提出并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也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四位一体的综合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打破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为大学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是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运用打下基础。但该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强,实践性体现不够,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不高,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效果。而“卓越计划”突出的是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与“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也就成了该课程面临的棘手问题。

一、以模块化为手段,优化重构教学内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现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严格按照高等教学教学基本要求的知识点和逻辑分布进行编制,是一个完整而又不可破的内容体系。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则要求课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动态性的教学内容更新机制,也就是紧紧围绕社会生产实践和工程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更新[1][2][3],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卓越专业”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动态性。而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科学理论是自成体系的,具有较强的封闭性、稳定性,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为数学科学的一门课程保持着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也就意味有关“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抵牾。换言之,传统模式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不符合“卓越计划”培养需求。

这就要求打破原有课程体系,但打破并不意味着将原有课程体系弄得支离破碎,而应是既要保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严谨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又要使课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有研究者认为企业课程可以通过模块化方式嵌入“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也有研究者将大学数学课程按照机电类、土木类、经管类、文科类等学科进行模块化设置[4]。笔者认为模块化也不失为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通过模块化形式和手段,按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原有的理论体系、逻辑关系和学科专业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既要保持知识的理论纵向深度,又要拓展知识应用的横向广度,从而实现模块化整合。在进行模块化整合的过程中,正确面对和解决三个问题可以较好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重构:一是处理好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数学课程的内容衔接,实现数学知识的融合、数学思维的贯通;二是处理好该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连通,将专业课程的工程案例融入本课程,既实现知识的上下连贯,又避免该课程过于抽象乏味;三是处理好与工程环节的衔接,实现以主题引导提升理论和技能的理论、实践、技术和素质四位一体的“卓越计划”教学内容建构体系。总的来说,“卓越计划”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是做简单的加法或减法,而是整合时既要保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又要保证知识点的全面性。[5]

二、以融合媒介为载体,建设多元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自2001年国家开展优质课程建设以来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但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公众在重视教学的时候,却并未真正关注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更鲜有人以现代的眼光看待教学资源,而是停留于教学大纲、教材、备课笔记、习题、试题或试卷等传统资料上,即便新增的视频录像也仅仅是课堂的翻版。另一方面,也鲜有人以传播的视角来看待教学,更未意识到传播媒介的作用和意义。多数人认为教学就是“讲”,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仅仅是传统板书的翻印、音视频资料的播放器、图片资料的幻灯片而已。也就是说教学“并没有与技术手段效率的提高成正比”[6],传播媒介对教学的积极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笔者以为充分认识传播媒介尤其是融合媒介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将融合媒介作为建设教学资源的载体,对于推进“卓越计划”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举措。那么怎么建设以融合媒介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呢?以个人的观点,我以为,首先要重构教学资源的理论范畴,形成课堂资源与课后资源、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同步资源与异步资源、文本资源与图像资源、音频资源与视频资源的多元化资源。其次要强化教学资源实践性,将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就是按照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模块化整合的要求,建设理论与案例多元融合的教学资源,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理论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案例阐述出来,避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二次抽象。再次要正确运用以融合媒介为载体的建设方法。融合媒介是一种不同以往的媒介,是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和需要的媒介,因而以此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法也就需要根据新的媒介特点来制订。但这并不意味着融合媒介否定传统媒介的功用,相反融合媒介应保留传统媒介的优势并加以运用,用麦克卢汉的观点来说,就是任何旧媒介都是新媒介的内容[7]。而今的教学资源中也存在此类现象,例如备课笔记过去多以纸质媒介为主,而今却是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均有,不过电子形式却只是纸质形式的翻印而已。这样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了电子媒介的意义,也就阻隔了融合媒介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笔者以为应以融合媒介为载体和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教学大纲、备课笔记、习题、试题等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和转化,不止是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将融合媒介建成一个聚合器,进而将教学资源建成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基础理论、外延知识、案例分析、实践应用的聚合反应,凸显教学资源的智能化、交互性。最后要改变教学资源的建设理念。传统教学资源本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教师需要什么就建什么,是否适合或适应学生并非重要的问题。而融合媒介是一种开放型的媒介,智能化、交互性是其显著特征,因此新型教学资源不只是教师建设,学生使用中也起到建设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改变教师单一中心的理念,转而以教师、学生双中心甚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价值”[5]。

三、革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前面已经论述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问题,不过再好的内容框架和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到达学生,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而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今的教育氛围使很多高等学校和教师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思考和改革教学方法,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比重小学更加泛滥。“卓越计划”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卓越计划”专业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尤其是要教学方法的革新推动学习方法的变革,也即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也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笔者以为要达到这样的改变目标:一是要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3],说白了,教师教学不是为了工作量,学生不是为了学分;如果不确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研究式、参与式等就是纸上谈兵。二是钻研教学方法改革,现今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灌输,教师的“讲”甚或就是照本宣科;而“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则要求带着问题“教”和“学”,正如林健所说:“研究性学习强调基于问题、面向实际,凸显自主探究,重点体现在‘研究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互动、批判改进’等核心环节”,因此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形式“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均以问题为中心,只是问题的来源不同而已,这种研究性学习方法之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同样适用,且急需加强。三是要适当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慕课”(mooCs)都有两个基本特征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和问题主导式,这与我们转变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异曲同工。因而适当而恰当地借鉴翻转课堂、“慕课”等国外教学方法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无疑是一股清风,对于撬动死板的教学方法不失为积极的助推剂和氧化剂。四是要推动课程实践性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现状是就理论讲理论、就知识讲知识,与生产生活、学科专业分离;尽管该课程理论性强,但它来源于实践又面向实践,这说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是要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在该课程中植入生产生活案例应是一种可行而方便的方式,甚至可以到学生的专业实验室用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问题,使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p.47-5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p.10-17、57.

[3]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6期,p.19-21.

[4]马晓峰、毕渔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阈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0期,p.167-170.

[5]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p.1-9.

媒体融合概念篇5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传媒梦工厂

一、媒介融合已成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的概念,国际上很早就讨论过。最早定义“媒介融合”这个概念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此后,人们开始从融合的角度来探索媒介传播的发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互联网逐步兴起,作为“第四”、“第五”媒体的网络、手机等新的媒体形态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应运而生。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报刊杂志开始与网络进行融合。二十一世纪以后,计算机数字技术依托互联网呈现高速发展趋势。直播卫星和无线通信层出不穷的传播新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和多媒体的传播态势变得势不可挡。

我国传统主流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已由被动转为主动,全媒体这一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历史从没像今天一样,拥有如此纷繁复杂的媒体形态,异军突起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以电台电视为代表)努力争先,特别是以党报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纸质媒的体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因此,只有主动出击,顺应时展的趋势,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才可能化危为机,开拓生存的空间,媒介融合态势日趋成熟。

2011年5月5日,美国纽交所门口飘着巨幅的蓝白色“人人”标语,“人人网”当日在美国成功上市,这个依靠社区图谱为成长模式的网站的成功给国内的互联网创业人带来不小的震动。而在1999年初,“人人网”只是陈一舟和他的两个朋友商业计划书上的设想。

对于当下很多年轻人来说,“豆瓣网”已成为他们买书、看电影、听音乐和社交的最佳平台,而在2005年初,这个打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小网站只有杨勃一个人,一台电脑和一杯咖啡。谁也没有预料到,当初那个定位小众的网站如今俨然成了兼具商业模式的大社区。

互动、分众、社会化传播,使得过去的传播学理论,大众传媒的运行模式遇到了重大挑战,但同时也开启了新的传播模式和新的媒体形式。随信息革命而来的是信息交互成本的降低,电脑、手机、阅读器等便捷的传播媒介使人们不再依赖于油墨。电子商务的兴起,社会化配送体系的完善,以兴趣图谱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的成熟,使得基于信息革命的文化创新注定不仅仅是小众群体的自娱自乐,更是有巨大潜力的产业。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达3.56亿,同比增长了17.5%。每天,数亿个连接设备都会产生和上传海量的信息和数据,这也直接诞生更加个性化、聚合化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在移动已是大势所趋的新格局下,社会图谱、兴趣图谱、云、社会化、数据库这些关键词会勾勒出怎样的新媒体图景?当2012年初,跨国集团纷纷手拿巨额支票将目光投向新兴媒体,未来的传媒格局又会展开怎样的演变?这些都是留给新媒体创业者的想象空间。

二、浙报集团倾力打造“传媒梦工厂”

影响媒介发展与产业变化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媒介之间能够出现相互共存的多元化模式。媒介融合形式有很多,它包括区域之间相互融合,媒体形式之间的相互融合,甚至有的融合出现在非媒介产业中,其他行业与媒介行业的融合。媒介的逐步融合,不论是媒介传播的具体过程还是传播的方式,都使得媒体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传媒梦工场”(mediaDreamworks)为例,它正是媒介融合的态势下一个新兴的产物。“传媒梦工厂”是由全国首家将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于2011年10月31日创设的媒体创业孵化基地品牌,以“传媒梦工场,文化新硅谷”为目标,欲打造一个全国一流、具有标杆意义的新型媒体内容与技术应用孵化基地。

去年10月31日,浙报集团组建“传媒梦工场”,正式启动为期5年的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战略行动计划,内部发展转型、外部联合扩张和积极孵化未来三方面并举,以各种融资方法投入20亿元,实施集团的全媒体转型,并打造中国首个致力服务于媒体创业创新的“传媒梦工场”。正如外界所见,浙报集团“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的发展理念促成了“传媒梦工场”的出现,而其“传媒+资本”的理念无疑给众多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中苦觅出路的传媒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它昭示着传统媒体的产业变革号角已然吹响,新媒体创新创业的蓝图正在展开,这将开启互联网浪潮下媒体与资本共舞的新格局。

传媒梦工厂以新媒体为核心,以“采编运营全媒体化,产业布局全国化”为路径,通过内部发展转型,外部联合扩张,和积极孵化未来三者并存,推动集团在全媒体方向实现战略转型,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终端服务平台,全国首家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省级党报集团,内部发展转型,外部联合扩张,以“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积极孵化未来,更注重科技与人文合翼,致力寻找信息革命浪潮下的人文力量,通过解放人文及传媒领域的创新机制,释放传媒人的创业热情,将互联网创业文化延伸到媒体内容领域,打造传媒业创新的沃土。

媒体融合概念篇6

关键词: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元媒介媒介间性

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摘自新华网关于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报道

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各级宣传部门领导同志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

电视媒体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适应新媒体技术,为党的意识形态传播工作带来机遇,是作为媒体工作者的专业职责和本分,也是媒体工作者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主动姿态的体现。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格局中,电视如何占领意识形态传播领域的制高点、如何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做到守土尽责,成为各级电视媒体在今后的舆论宣传工作中的重要议题。本文从跨媒体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电视如何应对新媒体技术点燃的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意识形态战争,如何跨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文化障碍,形成强大的新旧媒介文化融合驱动力,重建电视的媒介意见领袖的地位,在意识形态传播领域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认同。

一、看不见的硝烟: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意识形态战争

尼尔・波斯曼认为,新技术和旧技术的竞争,是为争夺时间、注意力、金钱和威望而竞争,主要是为自己的世界观夺取主导地位而进行的竞争。一旦认识到每一种媒介都有意识形态偏向,我们就知道媒介之间的竞争是隐而不显的。这样的竞争是激烈的竞争,这是意识形态竞争特有的激烈的竞争。他认为,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世界观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新技术竞争点燃的是全面的战争,技术变革不是数量上增减损益的变革,而是整体的生态变革。

现今,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媒体技术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的媒介生态环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不仅在市场经济中处于白热化状态,在意识形态传播领域,也即将打响一场激烈而持久的战役。

本文关注的重点正是新媒体技术点燃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需要解释的是,本文所指的意识形态并非是一个政治术语,而是指作为整体的一种媒介文化、一种媒介世界观。媒介环境学派的前辈、现代传播学始祖哈罗德・伊尼斯认为,在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媒介技术的出现往往会造成新的知识垄断,将知识赋予的权力从一群人手里转移到另一群人手里。尼尔・波斯曼的思想和伊尼斯一脉相承。他认为,新媒介并非像它的发明者宣称的那样惠及所有人的生活,当新技术闯入一种文化,其结果将是在短期内难以预料的,而最难以预料的后果是技术引起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每一种工具里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也就是它用一种方式而不是用另一种方式建构世界的倾向,或者说它给事物赋予更高价值的倾向;也就是放大一种器官、技能或能力,使之超过其他感官、技能或能力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波斯曼所指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认识论,是一种看问题的方式。他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在手握榔头者眼中,一切都是钉子”。借用他的比方,我们同样可以认识到:在新媒体的领域里,一切都是被解构和重构的对象。此时,曾经作为“元媒介”和“认识论中心”的电视媒介面临严重挑战。

而新媒体点燃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改变了整个媒介传播环境,影响到了每一种媒介的生存方式。在行业观察者眼中,媒介行业竞争格局在市场层面的输赢或许能够被简单判断,但从长远来看,其意识形态层面的竞争态势则未必明晰可见。尤其是作为传统媒介重要形态的电视,在这场战争中的命运可谓复杂难料。电视出现之初也曾被看作是一种新媒介,并因其在技术融合方面的创新而被赋予“元媒介”的地位。那么,在现今的时代,电视是否还能维持其“元媒介”的地位呢?毋庸置疑,电视面临的最强劲挑战来自于新媒体,尤其在作为意识形态高地的新闻传播领域,和自媒体相比,电视似乎失去了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技术优势。以微博自媒体为例,微博的信息具有即时、生动的特点,时效性强。例如,2013年8月22日,新浪微博@济南中院将案进行庭审直播,微博成为众多传统媒体记者获取消息的第一渠道。在上述案例中,电视失去了“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的地位,难免沦为微博自媒体的“二道贩子”。

然而,个别案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电视即将失去在意识形态传播领域的领袖地位,而将意见市场的优势拱手让予新媒体。

二、看不见的沟壑:媒介文化差异所建构的意识形态传播之障

如上文所言,在新媒体时代,若单论及技术层面的媒介竞争,电视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部分优势,然而,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传播中,技术竞争一时的输赢并非为最致命的地方,对于传统媒体阵营来说,最具威胁力的现象是:传统媒体文化在新媒体阵地中频频被解构、被消解、甚至被重新建构。

值得一提的例子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在中秋和国庆双节期间播出的系列电视节目《你幸福吗?》。从电视传播的角度来看,节目原本的意义应该在于:通过追问普通百姓的幸福观,在整个社会层面建构超越个体生存方式的中国式幸福观。然而,该节目通过电视播出后,却在自媒体上引发了一场意义解构的集体狂欢:在网民的帖子中,掺杂着调侃、质疑、嘲笑和自嘲等各种嘈杂的声音。节目播出一个月后,《你幸福吗?》节目创作人员在新浪微博举办的“微访谈”中,试图解答网民质疑、达成意见和解,然而,在网民们非理性解构式的狂欢中,节目组主动通过自媒体发出的声音太过于微弱。这个案例可以看作是电视试图在新媒体阵营中夺回话语权的一次尝试。很显然,对于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公众议题,这样的应对方式非常被动。笔者的理解是,网民对于主流电视所传递的意识形态进行狂欢式的解构并非纯粹出于恶意,最根本的原因是,互联网文化本身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它通过对权威、中心和主流文化的消解,形成了自身话语体系和文化特征。而在网民的眼中,中央电视台正是主流媒介权威性的象征,且不论其节目内容,其特殊的媒介身份本身就容易成为互联网文化消解的对象。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主流媒体与自媒体之间形成的话语对峙与文化裂痕,是当前意识形态传播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而跨越这道看不见的文化裂痕,为公众传递真实的社会图景、建构意义完整的话语体系,是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媒介使命。因此,在当前的媒介竞争环境中,弥合由于媒介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话语裂痕、建立具有强大融合力的媒介文化,是电视媒介占领意识形态传播制高点、重新赢得“元媒介”地位的关键。而下文谨慎引入的媒介间性概念,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进入电视媒介的意识形态传播研究。

三、媒介间性: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认同,助电视占领意识形态传播制高点

“媒介间性”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人学学科和艺术理论。作为一个舶来品,媒介间性关注的重点是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最近一些学者主张,媒介间性如果被作为一种各种媒介间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关系而被广泛理解,它将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克里斯托弗・巴姆提出对“媒介间性”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涉及到一个创作的主题从一种媒介转移到另外一种媒介;第二种是认为媒介间性是文本间性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三种是在另一不同的媒介中,对一种媒介的特殊美学传统进行再创造。而施勒特提出四种媒介间性的讨论,其中第三种是可转换的媒介间性,涉及到了对于一种媒介在另外一种媒介中的表征。而可转换的表征常常有本体论的暗示,因为它假设一种媒体的本体意识的觉醒。可转换的媒介间性的反面就是本体媒介间性,本体论的媒介间性意味着:一种媒介在与其他媒介相关联时界定自身的本体,也就是说,单独对一个特别的媒介下定义是不可能的,除非与其他媒介相比较。芬兰学者海尔克曼将“媒介间性”确定为检验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各类媒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这种关系包括不同媒介技术之间经济、社会、文化方式之间的关系。“媒介间性”提供了一种方法,用来评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力、技术发展为媒介带来的后果,更侧重于媒介形式的衔接、以及持续改变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下媒介与媒介之间的接合与再接合。媒介间性侧重于媒介之间跨媒体关系的衔接和改变。作为一种经验研究,它侧重于媒介在历史背景下的跨媒介关系。国内学者杨霜认为,互媒体性(媒介间性)突出这样一个焦点:即每一种新媒体与旧媒体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这种相互关系以具有强大冲击力的新媒体的作用为中心,具有各种媒体在震荡的媒体环境中寻求新的平衡关系的特点。

从媒介间性的角度来看,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并非替代关系,媒介与媒介之间的文化关系也并非不可调和,因此,如果将“媒介间性”概念引入意识形态传播领域研究,其概念的核心可以简单表述为:一种融合的媒介文化。如上文所述,新媒体点燃的全面的媒介战争已经使得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进入间性时代,单个媒介(电视、报纸、广播、杂志、互联网、自媒体等等)生产出来的内容再也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预见的是,媒介在重新界定各自的角色和社会属性的过程中,多种媒介话语体系将相互杂糅、相互渗透,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最终会形成融合的媒介文化。在新媒体时代,谁能率先跨越媒介与媒介之间的文化障碍,谁就将占据媒介意识形态领域竞争格局中的“元媒体”地位。

那么,在这个媒介间性的视角下,电视媒介如何发挥优势,成为媒介文化融合的强劲驱动力呢?

(一)重建新媒体时代的电视媒介概念,是提高意识形态传播力的前提

以媒介间性的概念观之,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介的概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长期以来,电视被认为是一种家庭媒介,然而,户外电视、手机电视、互动电视等媒体技术的出现颠覆了电视作为传统家庭媒介的概念,电视也可以被看作是个人媒介、公共媒介、互动媒介。技术发展带给电视媒介的种种可能,意味着业界亟需重建电视媒介的概念和媒介文化体系。

媒介研究学者奥斯兰德认为,电视是媒介融合的典范,将戏剧和电影的表现技巧融合在一起,电视在童年时期更接近戏剧,在成年时期则学习了电影的技巧。“电视不仅仅是简单地改变了现有的媒介形式(戏剧、电影、广播),而是改变和融合它们,把它们变成不一样的东西,电视本身。”奥斯兰德的观点到现在仍然具有借鉴性。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电视的表现形式和话语体系一直在发生进化式的改变。在电视作为家庭媒介的时代,电视新闻、电视剧、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生产的主要内容,但是,随着家庭不再是观看电视的唯一环境,电视的收视环境日益复杂,其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也将发生巨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往哪里走,将直接影响到电视的内容生产与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因此,新媒体时代的电视媒介新概念将会更加宽泛和具有包容性,电视的媒介表现形式和话语体系也将更加贴近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步伐。

(二)掌握媒介文化融合主动权,是电视赢得意识形态传播主导地位的关键

媒介融合不仅仅是技术驱动的产业融合,也包括话语融合与文化融合。以媒介间性视角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电视和社交媒介之间的文化关系并非是不可调和的。而在媒介融合的态势下,电视媒介话语并不一定处于被动地位。以往,由于新闻采访权归属于传统媒体机构,传统媒体一直占领着意识形态传播高地,然而,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时代的传播权力格局,社会化媒体赋予公众传播权,信息在公众领域空间自由流动,分割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市场,挑战传统媒体新闻生产主导地位。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出现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两个生产领域,网民自由表达和记者采访权之间的话语相互博弈,倒逼电视媒体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发生改革。

因此,主动掌握媒介话语博弈与文化融合的趋势,赢得媒介融合的主动权,是电视赢得意识形态传播主导地位的关键。在未来的意识形态传播竞争中,电视主动吸收社会化媒体的话语特征,掌握媒介话语融合的主动权,首先在内容生产机制中实现UGC(UserGeneratedContent)和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之间的整合是第一步。内容生产的整合将带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话语互动,形成和谐的话语互动性。媒介间性意味着媒介边界的消失,不同话语体系的融合有利于电视实现跨越媒介边界的传播、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传播机制。

(三)建立具有包容性的话语体系,是电视占领意识形态传播高地的保障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话语体系与文化价值观往往是多元的,面对多面向的文化和内在价值观,许多传统媒体在处理争议性公众议题时往往适得其反。有学者认为,在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大众媒介向巨大的媒介市场灌输意见,取代了包含多样性的交流与传播,讨论的范围分散和缩小,臆造信源,意见趋于集中化。在一定意义上,致使大众媒介在报道和传播争议的过程中,自身也陷入争议。因此,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媒介文化和价值体系,是电视做好意识形态传播的关键。

笔者认为,电视生产与传播的机制改革首先应关注的是电视的个人化倾向:电视节目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手机app终端收看,这意味着电视面对的是相对私密的收视环境和相对开放的网络文化。作为主流媒体话语生产的代表,电视应主动融入这种相对私密的文化环境,大而空的、权威式的、单向度的文化传播姿态,往往会引起个人收视心理的抵触和网络文化的反弹,进而引起新媒体文化对主流媒体意识形态的意义解构与消解。当然,意识形态传播领域的挑战远不止于此,除了个人化,公共化、碎片化、互动化等新的传播环境,都期待电视媒介能够重建更加具有包容力和文化活力的话语体系。

四、小结

媒体融合概念篇7

【关键词】三网融合;受众;媒介;新闻传播

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主要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主要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ip交换平台成为统一的应用平台。三网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特殊的表现阶段,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广电行业和通信行业的双向进入。三网融合是我国信息化时展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它为受众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全媒体环境”,而媒介受众的变化必将对新闻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受众使用媒介的变化

1.受众使用媒介需求方面的变化

三网融合时代来临,现有的产业格局和意识形态主导的媒介改革都要遵循媒介格局演变的规律,即首先应考虑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和媒介的互动关系,强调内容服务的公共属性和媒介终端的用户体验。

从“猎奇需求”转向“实用需求”。信息时代是一个以信息和速度制胜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相对应,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也发生了改变。现在的消费者接触媒介已经从“猎奇需求”转向“实用需求”,单纯的“眼球经济”已经无法吸引更多的用户。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开始向本质回归,信息开始成为受众选择媒介的最主要因素,受众的观点开始汇聚成为“主流”,精英群体权力话语体系开始消融。从媒介与受众关系的本质来看,受众接触媒介的本质目的是为了选择信息。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对于媒介的选择是第一位的,对于信息内容的组合性选择是第二位的,三网融合将彻底颠覆这个现状。在三网融合时代,受众将被赋予新的选择信息的权利,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也上升到新的层次,单纯的“猎奇需求”已经不能概括受众选择信息的完全形态,“实用需求”将成为用户选择媒介信息的最大根据。

受众需求的“碎片化”趋势。“碎片化”的概念来源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的“文化碎片化”(Blipculture),指的是后工业社会文化逐渐分化、瞬息万变的特征。同样,受众的“碎片化”也是此意。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同利益群体的出现,不同的态度观念群体的消费观不同,故而受众群体的需求层面也不断走向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需求会出现不断的分裂和聚合。无论是商业型还是政治属性的媒介,都要尊重受众的需求,这也是传播规律衍变的需求。

三网融合时代,受众的不同生活行为习惯将改变其对于媒体的评价,正如西方的经典受众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所言,受众对媒介的接触是建立在媒介评价机制上的,即媒介所承载的信息给受众的印象直接影响到受众的选择,所以媒介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在信息这个圆点上,使受众掌握自主选择组合信息的权利。

2.受众使用媒介效果的变化

全媒体环境改变受众触媒习惯。媒介的接触习惯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介的结构因素决定的。媒介结构即是指在某一地点和时间里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媒介渠道、选择空间和内容系列。在三网融合时代,受众面临的媒体环境将被彻底颠覆,媒介接触成为受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梦寐以求的传播理想得以实现,受众能够控制自己消费的媒体和内容,无论何时何地,均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双向沟通,获得想要的信息。全媒体环境的建立实际上是建立以受众为中心为原则的媒介环境,这样的变革势必改变受众的交往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1]

受众表达的话语空间增大。“话语权”概念来自福柯提出的话语(Discourse)和话语建构(DiscourseConstruction)概念。话语权首先是一种符号表达,其次才是一种权力体现,话语权作为公众行为自由的权限,并不是完全政治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渗透在公民日常生活状态之中。就传播学的角度而言,受众话语权的赋予象征着影响力和控制力,以及对于受众群体社会地位的肯定。故而话语权的平等分配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整个社会媒介形态的进步。

在三网融合时代,话语权回归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符号互动基础的平等趋向和“自媒体”(wemedia)的出现,自媒体不是一种完整的媒体形态,而是代表了一种个性张扬的信息传播形式。三网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自我分化和转型升级,为传受互动提供了技术基础,也深化了话语权主导方式的变革。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的进步,正在慢慢颠覆我们传统的传播模式,文化精英主导的话语权系正在走向衰落,话语权将从“文化精英”主导回归到普通民众的手中。

3.受众使用媒介形态变化

作为受众生活方式的“虚拟社区”的建立。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接触媒介的行为只是日常生活中的调剂,而在三网融合时代,媒介已经成为受众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户已经深深“卷入”媒介内容之中。在互动性媒介的“虚拟社区”中,出现了强调社会心理“共同体”状态的沉迷族,人们可以脱离现实世界在网络上建立起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虚拟社区存在于和日常物理空间不同的生活空间,社区的居民,我们称之为网民,他们根据共同的需要、兴趣进行交流,这样,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和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沉迷其中。

传受双方的深度互动。新型的媒介形态给受众提供了一个“沉浸体验”式的消费,这种消费能使接受者长时间地、完全地沉浸于媒介符号建构的符号环境之中。新媒介形态用海量的信息为网民提供“社群性体验”服务,给受众带来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的感受。

二、对新闻传播的启示

1.培育新闻专业主义

在美国等传媒发达国家,传媒行业在长期积淀中形成新闻专业主义,此理论强调传媒行业特有的价值追求和从业规范,新闻媒体是以服务公众为目的的社会公器。这种内在的动力和制约,对媒介所面临的多种外部性的社会力量,起着不可缺少的平衡和调节作用。在目前的三网融合进程中,广电行业掌握有内容资源的优势,而建立综合信息平台、进行“台网互动”是其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传媒变局的大环境中,传媒行业尤以广播电视业为主导,更应该树立新闻专业主义的行业价值观念,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从三网融合的新闻业务角度来看,“融合新闻”是媒介变局下新闻信息表达新的践行形式,即融合多种媒介表达新闻。就整个媒介发展的历史而言,三网融合不过是整个媒介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不同介质、不同属性的媒介打破固有的形态,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虽然新技术的运用会使受众更深刻地参与到媒介内容的制作中,并且把关人的地位也发生了转变,但是信息社会中专业的媒介信息者是不可或缺的。在此新的历史阶段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含义也就得到了新的诠释。第一,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不仅要靠对内容的把关选择,还应该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整合,凸显传播者的“引路”功能。第二,用户参与信息内容制作必然会存在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内容散乱无章。媒介从业者应坚守职业规范和专业主义精神,客观、理性地筛选信息,并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内容聚合和平台。

总之,媒介技术是推动媒介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媒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需要遵循媒介自身的发展规律,三网融合条件下,广电等媒介产业的深刻介入将为受众提供一个更为个性化的信息交流和舆论表达平台,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中合理化的成分也必将会在新的媒介发展阶段得到新的诠释,媒介将承担海量信息的集散、筛选和深加工的职责,对不同的信息载体加以对接合作,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创新新闻报道方式

三网融合的平台创新昭示着媒介生态环境的衍变,其中包括传播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各种传播力量之间相互影响和竞合。不管是外界力量抑或原生力量,都促使着传统新闻媒介的报道方式发生转变。

我国目前的新闻媒体在内容上出现很大程度的同质化和碎片化,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成熟的采编和运作机制。我们应根据本国的特点,结合我国当前的新闻体制、舆论环境等现实条件,探索媒介融合的新途径。

3.实现多元化发展

新闻传播可以综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等多种符号表达方式,并且,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新闻叙事也会有符合传播规律的独特个性。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新闻信息的传递由传统的以文字语言为主的架构,转向于建构多元素的视觉传达体系。

新兴媒介形态的出现,例如手机电视、iptV和HDtV等信息载体属性迥异,信息传播者应该将媒介内容重新打包、重新定制,以适应不同媒介的属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的产业价值,降低新闻的边界效应。随着信息渠道的不断增多,传统媒介的数字化生存与受众对于新闻内容的分享和参与将成为新闻传播的必然趋势。国外的手机电视终端出现后,相应出现了可供受众关于节目的评论和交流信息的应用,类似于微博、twitter的社交信息平台和新闻节目打包出现,是传统新闻媒介自身角色转变的良方。因此,新闻传播实现多元化发展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介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为2011年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三网融合背景下农村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1zk3120)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长乐.全媒体时代的思维转变与战略实施[J].中国记者.2011,(5).

媒体融合概念篇8

内容不同、概念不同、意义不同。

1、内容不同:自媒体平台包括:百度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融媒体对外是一个单位,一个声音,一个价格。广播、电视、网络同时变为共同为一个项目活动服务的三种形式、手段和方法,价格上也会比任何一个单媒体要高得多,客户对这种活动的认可度也大大提高。

2、概念不同: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3、意义不同:自媒体通过“六度理论”和病毒式的传播,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规模无限的放大,如果网站的品牌和商品是正向的,让用户使用后心理价值感受超过其预期值,则通过用户自媒体的影响,自动会形成产品的口碑,有形的助推企业价值。融媒体:理念的创新,除了扩展对媒介既有的狭义理解之外,还意味着对传统媒介产业链的新认识。媒介的产业链不再仅局限于新闻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中,产业链的线条也会因新媒体的加入而有新的变化。

(来源:文章屋网)

媒体融合概念篇9

关键词:电视包装;新媒体;电视媒体

        一、电视包装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电视包装目前是电视台、各电视制作公司经常用到的概念。什么是电视包装?电视包装的全称可以为电视媒体品牌形象包装。根据形象设计论的理解,按照国际广播设计者联合会和国际电视宣传与营销联合会的定义,电视包装是指关于电视频道、栏目、节目的全面包装设计,包括“在播包装”和“离播包装”两个方面。在播包装是指除了节目内容和插播广告之外的电视播出内容的包装设计与应用,其要素涉及频道标识(id)、频道颜色、频道声音、广告标语、形象宣传片、片头、导视系统、演播室等诸多方面。离播包装是指在非电视媒体以及社会公共环境中的形象设计与应用,涉及报纸、杂志、户外、广播、网络、推广活动等。电视包装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为统一性、发展性、独特性。

        电视包装行业在中国发生与发展约17年,其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995年到2000年,是电视包装的1.0时代,这是电视包装的起步阶段,大家都还没有包装,各电视台的竞争很小。在内容上只是一种简单的节目包装,没有频道整包的定位,也没有品牌形象的概念,主要是以独立的视觉设计为主;在制作上处于简单的模仿状态,那时电视台的要求也不高,往往只要片子做的大气好看就行。但当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做起电视包装的时候,各种要求和压力就相继而来,电视包装的1.0时代也就很快过去了。

        2001年-2006年,是电视包装的1.5时代,此时第一波蓝海已经过去,而逐渐转变成红海。那时,整体包装设计概念被引入,品牌的定位开始在电视包装中应用。电视包装的内容更全面,从策划到制作到维护,包括在播包装和离播包装设计;制作上开始走原创路线,并融合了二维、三维、实拍等多种技术。

        2007年以来到现今,是电视包装的后1.5时代,现在我国大部分电视包装正处在后1.5时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存在很多精彩纷呈的电视频道,尤其是在播包装这一块,设计已经很到位,使得接下去可以定位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现在的电视包装已不能只是在做片子而是在做结构,如果把一个个节目栏目看作产品,那整个频道就可视作品牌,电视包装要通盘考虑在播包装和离播包装,需要具备电视整体包装策划制作、品牌形象宣传管理等综合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在后1.5时代要寻找新的蓝海出口,离播包装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尤其是在新媒体出现后。

        二、新媒体的出现和对电视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使我国电视包装即将步入新的时代,也就是2.0时代。

        所谓新媒体,通常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体系上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类型很多,但其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基于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平台的新媒体。

        较之于传统电视媒体,新媒体有着它自己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互动性、整合性、及时性、细众性。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使受众的选择度、交流度、参与度大大加强,并可以自由的选择媒体接收的时间、地点和形式。

        新媒体的这些优势和特点决定了新媒体的继承发展和强大的生命力,也给作为被迫收视的传统电视媒体带来影响和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电视受众急剧下降。新媒体较之传统电视的鲜明优势,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分流了传统电视的受众人群。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电视的主要受众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年轻一代主要的信息和娱乐通道转向新媒体,庞大的年轻群体涌向新媒体,这必然会导致电视受众的流失和收视率的明显下滑。

        电视广告遭遇瓶颈。电视广告长期以来一直是电视收入的支柱,目前由于电视收视率的下滑,广告投放也开始由电视向新媒体分流,而新媒体的广告收入则处于不断上升的成长期。

        传统电视媒体将面临新媒体带来的危机,然而“危机”一词分开看,既是危险、又是机会。新媒体虽然一方面给传统电视带来影响并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使电视迎来了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将会是未来传统电视的一大出路,也是趋势所在。

        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体现在优势互补和融合共赢上。虽然新媒体有着传统电视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然而电视,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虽然已经处于相对饱和期,但是也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特质与优势,使其有着独立的生存空间。电视内容主流化、制作高端化和操作简易化是传统电视之所以不会被新媒体完全取代的重要原因。传统电视和新媒体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两者融合发展,才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成果。

        三、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时不我待。而这其中,电视包装,作为电视媒体品牌形象塑造与发展构架下的重要行业,将是实现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电视包装行业传统的那套内容不能放弃,包括在播包装要素的视觉设计、离播包装在传统媒体的宣传应用,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融合新兴媒体形式,拓展新的业务渠道、寻找新的宣传平台、丰富和完善电视包装整个服务体系。这也是电视包装在新媒体浪潮下的发展趋势。

        (一)电视在播包装的发展趋势。

        其实早在1.5时代,电视在播包装这一块无论在制作技术还是制作内容上就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发展。面对新媒体2.0时代的挑战,该如何进一步完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在播视觉要素的设计趋于简约。21世纪崇尚简单的生活,简单明了的东西也更让人容易接受,于是我们在在播要素的视觉设计上也应该体现出简约化的特点,通过仅可能少的包装符号将频道理念、宗旨表现出来。例如可以在概念内涵上多下功夫而非一味地追求复杂的画面效果,让设计在简约的同时又耐人寻味;也可以巧妙地从基本几何形或基本色的构成中去挖掘灵感、去抽离元素。

        其次,融入新媒体风格的设计理念。例如,节目导航可以设计成游览器的样式,通过输入搜索框带出画面,字幕出现的方式可以犹如鼠标点击一样,也可以配上网络中常用的点击、消息等背景声音,这种仿佛正在点击上网浏览的在播包装设计,融入了目前新媒体互动风格样式,从外观形式上拉近了电视与新媒体的距离。

     视觉设计上的简约化和新媒体化可以说是在播包装在新媒体时代合适的发展选择方向,值得从中进一步探索新意。

       (二)电视离播包装的应对策略。

       在电视包装的发展历程中,相比成熟的在播包装,离播包装还是相对不够完善的。电视离播包装这一块将是新媒体时代的重点发展空间,以往较多地是在报纸、杂志、户外、广播等传统媒体上的宣传应用,但是新媒体出现后,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如何拓宽新媒体业务,以提升电视频道的品牌形象,将是电视包装行业未来发展的蓝海出口,这里有很多内容可以发展探索:

       1.互联网新媒体拓展。

       电视和互联网合作,其空间很大。包括频道网站、主持人博客、观众博客、网络电视等。

       频道网站。包括节目介绍和预告、主持人资料、频道资讯、论坛社区等。供观众在电视屏幕之余了解频道信息、查阅节目菜单等。频道网站是电视频道在互联网新媒体中的形象展示窗口,使电视频道通过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形式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主持人博客。以前观众往往只是看到主持人荧屏前的一个形象,很难去了解一个主持人并且和主持人沟通,但是通过博客,观众可以跟主持人产生对话和联系,进而激发观众对节目的关注。

       观众播客。现在很多突发新闻事件,都是由市民首先在第一时间将第一现场的照片或视频在网络上的。于是,电视频道可以建立观众播客平台,播放一些由观众自己拍的东西,还可以把作者请到演播室同大家分享交流,想必这种互动形式会对频道的宣传很有利。

       2.手机新媒体拓展。

       如今手机的普及率已近很高,可以说近乎人手一台,借助手机平台开辟新的渠道,也会给传统电视带去良机。

       短信互动平台。近年来很多电视节目已经在使用短信互动平台,例如在一些选秀节目中,观众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也可以通过手机参与短信抽奖、短信留言等。

       手机电视。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流媒体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的业务。手机电视既具有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又具有手机的便携性,虽然手机电视前景是美好的,但是目前在国内无论是技术、内容、政策等诸多方面都还有待提高。手机电视业务也将会逐步纳入电视离播包装未来的服务清单中。

       3.其它新媒体拓展。

       无论是基于数字信号的数字电视,还是依靠无线信号的移动电视,也都是电视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可取的重要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开辟了新的电视播出渠道,以其技术优势使观众可以实现点播、回看、定制收看节目。

电视离播包装在新媒体业务的拓展应用,将会极大地帮助电视媒体提升品牌形象,将成为电视包装在新媒体时代的重点发展趋势。

       四、结语与展望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我国电视包装正在或将要面临新的挑战,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迈出了步伐,但是有着更广阔的蓝海出口等着我们去探索。相信在未来,随着电视包装走向更加完善的机制体系,会让电视荧屏精彩纷呈,同样也在屏幕下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郭蔓蔓.电视频道品牌包装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05.

媒体融合概念篇10

【关键词】媒介融合;城市形象;对外传播

一、媒介融合与城市形象对外传播

(一)媒介融合概念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是与技术紧密相关的概念,也是中国目前媒介发展过程中要应对的现实问题。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的过程。[1]从国际范围内看,最早描绘“媒介融合”图景的是1978年尼葛洛庞蒂,他认为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而带来不同媒体间的互换互联。[2]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一些涉及媒介融合基本概念的西方著作被译介到我国,例如,托马斯・鲍德温等合著的《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明确指出:之前各自为政的电信、有线电视广播和计算机工业将汇流到一起,产生整合宽带系统(broadbandcommunicationsystem)[3]。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等合著的《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一书第一章“变化中的媒介环境”也探讨了媒介融合及其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4]“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正式的学理性概念最早是由蔡雯于2004年在美国进行富布莱特项目研究时引入国内的[5]。

(二)媒介融合与城市形象对外传播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与整体文化感受,是历史与文化的凝聚构成的符号性说明,是城市各种要素整合后的一种文化特质,是城市传统、现存物质与现代文明的总和特征,城市形象是城市景观客观的、集中的表述[6]。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指的是针对国外受众传播城市形象,媒介融合改变了媒介生态和传播格局,基于此背景,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可能要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

就传播场域而言,在传统媒体时代,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一般模式是利用行政力量引导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推广,而随着新的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大众媒介接触行为和媒介使用方式不断革新,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传播场域、舆论环境和传播态势发生相应的变化。区别于国内传播场域,媒介融合背景下城市形象对外传播要面向国际受众,聚焦国际受众关心的议题,满足国际受众的信息诉求。

就传播渠道而言,媒介融合背景下公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依靠单一媒体传播信息已无法覆盖大部分目标受众,为适应这一传播实践需求,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全媒体传播应运而生。它以新媒体的涌现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互补为特征,通过集合各种传播渠道,使信息传播涵盖人的全部感官,不同的人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接受信息并随时参与反馈与分享。基于全媒体传播的优势,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渠道建设上,建设多维的媒体传播平台。

就传播主体而言,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主体日益多样化,在传统媒体环境中,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主体是相对固定的媒体和机构,信息来源相对单一,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媒介融合背景下,人人都可成为媒体,城市形象的传播主体越来越多元,呈现出“全民化”效应。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现状分析

综观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现状,笔者认为如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关注:

(一)对外传播主体仍需形成合力

所谓对外传播主体是指主要承担对外传播任务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主体多元,其中不仅包括大众媒体,同时还应包括合肥在海外投资的企业,合肥对外交流的机构,nGo组织,团体和个人都应该承担起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职责。目前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中,大众传媒与其他机构和个人尚未自觉形成对外传播的合力,不能够充分地利用已经积累的传播资源和外交资源。

(二)对外传播受众定位需加强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实质上是将城市独特的内涵进行提炼后,形成独特的形象,将形象中所蕴含的核心文化价值表达出来,并为受众所认知和接受的过程。理论上来说对外传播是一个双向过程,受众对对外传播内容的认可和接受才是衡量对外传播工作有效与否的重要指标。但在目前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过程中,缺乏对目标国际受众的研究与针对性内容的架构设计,对他们的接受心理、审美情趣、媒介接触和使用习惯的研究与回应依然不够理想。还要强化传播效果跟踪和评估,制定传播战略和具体方法。

(三)对外传播内容设置需彰显特色

从时间上来看,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并非能够一蹴而就,所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中内容选择尤其突出。目前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中内容的选择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打造出一系列能够彰显城市形象的传播内容,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合肥最真实的声音、讲述合肥最美的故事。

(四)对外传播渠道有待拓展

传播渠道在对外传播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任何传播都倚重于传播渠道,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尤甚。城市形象不是单向度的,呈现出立体多元的特征,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要着力打造对外传播渠道的组合拳,其中包括新旧媒体的融合、组织和团体的汇合、企业和活动的联手、官方与民间的合作、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融等,只有摒除成见,积极携手,才能够拓展对外传播渠道,为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提供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