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十篇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十篇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0:13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导;理论课;社会科学课程

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最有价值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关注的话题,它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论断下,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导途径的地位。而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能离开高校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特指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下同)与自然科学课程而独自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强调其主渠道的同时,亦应对其他学科课程予一定的重视。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常规教育形式,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亦当如此。故,我们应当将课堂教学形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而将其他教学形式作为非主导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是指大量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并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起引导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一方面,它在数量上占优势;另一方面,这种途径有特别的价值,即其具有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功能。从外延上看,它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及自然科学课程,也就是说,它包括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体现了我们将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的意图。以上课程可分为2类: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二是学科课程(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下同)。鉴于形势与政策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似,强烈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它具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是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故而,它可归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之一是公认的结论。该途径系统地传授社会主义主导价值的思想政治。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并规定该课程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具体落实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的灌注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1]。”可见,它体现了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图,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因此,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之一,更是主导途径中的主渠道。

自赫尔巴特以来,学校确立的教学基本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亦称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即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功能)这一事实。美国课程论专家杰克逊提出的“隐蔽课程”概念的研究蓬勃发展,进一步向人们展示了学科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广泛性与深刻性。我们可以将人们对现代德育途径认识的历程形象地描绘为:渗透在古典人文课程中的德育被自然科学课程从前门驱赶出去,但它却以教学和隐蔽课程的名义又从后门溜了回来。可以说,现代学校缺少的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眼光。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到处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这种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在数量上产生最大影响的途径,理由是:(1)各学科(包含自然科学)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2)学生在各学科的智力劳动中,在教师指导下可掌握一系列的优良品质;(3)学科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在为人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教学是一种班级集体活动,有助于学生在集体中成长。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并形成道德品质。从学校的工作时间特征看,教学工作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

与非主导途径意识形态是一种复杂的思想体系,通过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艺术和道德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绝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为保证国家正常秩序,任何政府都要维护其意识形态。我们要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根本不是什么“纯粹”的学术、“纯粹”的知识,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成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战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师应自觉执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图。由此可见,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因而它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之一。

2思想政治教育的非主导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非主导途径是指承担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并能配合主导途径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它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数量上不占绝对优势而主要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同时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外延上看,它包括以辅导员为主体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非主导途径分为如下4类: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开展课外活动和班级集体生活。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网络正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争夺的新战场。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发挥这一新事物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正面作用,加大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步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可以通过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要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首先要将校园网建设好、管理好,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其次,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途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一个学校的精神是该校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学校精神是塑造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础。反之,萎靡不振或者充满反叛精神的学校精神不可能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以校风建设为核心,推进教风、学风、干部作风建设和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是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重要举措。校园文化分为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就物质方面而言,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各类建筑、校园美化、课室设置等物质与空间的布局,通常称为校舍。人类在学校教育出现的时期就已认识到校舍对学生的影响,现代教育学家对此作过不少精彩的论述。如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指出,物体在空间中的摆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理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由此可见,校舍的建设往往体现了教育主体的教育思想、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育风格等,它们是物化了的学校主体精神。故而,长期生活在此种环境中的学生,对这一人化物质环境所包含的精神因素必然会有所感受,从而受到影响。因此,不能因客观物体不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如其他各类活动主体那样对学生主动施加思想品德影响而否认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课外活动即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以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途径。它与教学活动相对,主要不是从活动空间上,而是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上把两者区分为课内与课外,前者以课程中的学科为单位,内容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后者不受教学计划即可调整,内容也不受大纲限制,也不一定以学科为核心开展活动。因此,课外活动的“课”指的是课程(学科课程),而不是课堂。故而教学计划内的专业课实习活动属于教学活动,此处不将其作为课外活动。它可分为日常与非日常课外活动两大类。前者是指学校或学生在通常情况下开展的课外活动,如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后者指大学生社会实践。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服务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提高其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结合各自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交流心得体会,写出调查总结报告。这类活动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级集体生活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班级集体生活是指为建设与发展班级集体而开展的各种活动。这是从目标的角度来界定班级集体的,而不是把是否以班组为单位活动作为标准。我国学校目前普遍采用班级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是学生的基层组织。同一年级学生,年龄相近,学业程度相同,有共同的目的和任务,有一致的需要。同班学生学习、劳动、活动等都在一起,相互影响,共同成长,逐步形成有共同思想基础、有统一纪律、有严密组织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不仅具有鲜明的伦理价值,而且具有心理价值。好的班级集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来自群体的推动与制约的力量有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由此可见,班级集体生活一方面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另一方面它又是教师对学生产生思想品德影响的重要助手和中介因素。因此,班级集体生活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杜威看来,学校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社会的缩影,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一个机构。因此,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内生活,一套为校外生活[2]。可见,学生班级集体生活包含了社会道德,学生从中进行道德实践。在加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下,该集体的伦理特征更加明显。集体生活中的行为模式、行为规范,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应当重视这一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由此可见,以上4种途径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是与主导途径相比,它们处于非主导途径的地位。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分为2类: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含形势与政策课),二是学科课程(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导途径中的主渠道,学科课程是主导途径中的非主渠道。非主导途径分为4类: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课外活动、班级集体生活等。我们在强调主导途径的同时,亦应对其他非主导途径予一定的重视,两者结合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途径评估

一、研究背景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表示,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由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出现了普遍的“低头”现象,大学生不喜欢直接生硬的理论灌输,对思想政治课程不“感冒”。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差的主要原因是“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为国家为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开创我国高等教育新局面的首要问题。

基于这一现状,本文着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研究,旨在从实践角度为高校思政教育提出改进完善的参考意见,帮助高校更加有效地立德树人。由于我国学术界对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研究多停留在理论阶段,且对于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因此,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可以挖掘的空间。

二、研究内容

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笔者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归纳出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途径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其实效性,发现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通过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具体的途径分析结果如下:

途径一: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思想政治相关信息。新媒体平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且传播迅速,如今几乎所有高校都建立了新媒体平台。而调查显示,目前新媒体推送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新媒体推送内容枯燥,学生没有进行深入阅读的驱动力。新媒体推送形式单调,缺乏技术与特色。对此,笔者建议,高校新媒体工作者应丰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送内容,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此外,可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平台吸引力,建立能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交互平台,如BBS、校园网论坛、留言板等。并且加大公众平台的宣传力度,同时打破学院间与学校间的壁垒,扩大新媒体推送的影响力。

途径二:日常交流互动。高校学生关于思想政治的线上互动主要以发起相关话题并进行线上讨论为主,线下互动则以辅导员的引导帮助为主。调研结果表明,在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方面,两者起到的效果均不明显,原因在于:学生与老师缺少线上思想互动意识,无法发挥线上优势。辅导员交流缺乏亲和力和指导性。交流引导体系单一,目前只有辅导员一个途径。对此,笔者建议,高校应首先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引导这一途径更具针对性。同时,多元素沟通和完善的日常交流体系需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他老师、党团干部、社团组织等都进入交流系统。此外,思想政治交流的内容要更加贴近生活,交流形式要更加鲜活多样,以达到更高的参与度。最后,高校应鼓励思想政治线上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从而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途径三:思想政治类课程。课堂理论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态度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无几,老师的思想引导也并未真正地实现。主要的原因在于:课堂形式单一,内容空泛,学生容易成为课堂上的“低头族”。教学过于理论化,学生对此类课程有先入为主的排斥。课堂内容与现实问题脱节,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对个中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笔者建议:老师在课堂内容上以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为切入口,把课堂学习及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思想政治课程应与其他专业课程协同发展,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此外,高校应形成“思想政治课堂+课外活动”或者“思想政治课堂+课外交流”等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新模式,让同学们全部参与到实践中。

途径四: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均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而此次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类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且收获较少。原因在于:很多大学生功利心较强,只参加对自己有明显益处的活动。组织者人数较少,而开展活动耗费的精力较大。活动经费有限,组织者在开展工作时受到限制,导致活动形式单一。对此,笔者建议:首先,高校应完善活动制度,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其次,要注重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办更好、更精品、更有内涵的活动;同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此外,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Υ笱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和教育。

三、总结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3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民营化;公平与效率

中图分类号:F121.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16-02

一、公共行政三个途径及其核心价值

美国著名学着戴维·罗森布鲁姆在他的《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为我提供了多元的视角让我们审视公共行政。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公共行政并非狭义的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所以指的公共行政,而是泛指政府的管理活动。在公共管理范式已经被广泛认可的今天,我们研究政府活动时亦跳不出罗森布鲁姆为我们指出的三条途径。

1.公共行政的管理途径。因为民营化是与新公共管理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的一种扬弃,所以我们在这里讨论公共行政的管理途径时主要从新公共管理的方向来做研究。新公共管理(npm)的核心价值是“公共行政是非政治化的,企业化的,对效率的追求”从npm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公共行政和官僚体制已经僵化腐朽、丧失效率,所以应该对传统的公共行政进行必要的改革,其改革的主要理论假设有如下几点:(1)结果导向;(2)引入竞争机制;(3)顾客导向;(4)指定方向而不是亲力亲为;(5)放松管制;(6)向下授权;(7)企业家政府。

2.公共行政的政治途径。传统的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行政的目标是对于效率的追求,所以传统的公共行政强调的是职能与分工的专业化。即使发展到新公共管理阶段,对效率的追求依然没有改变,依然是其根本目标,但是政府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往往会忘记政府缘何而存在,政府又在为谁而服务。公共行政的政治途径其核心价值是“代表性”“政治回应性”和“责任”。政治途径对政府改革的目标就是最大化的实现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的价值。社会中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和利益,政府活动要想回应与表达这些不同的价值和利益就必须将这些价值吸收到政府中来,再表达到政府政策中去。

3.公共行政的法律途径。公共行政的法律途径将公共行政活动看作是特定情境中的法律的实施与运用。这里的法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法律渊源主要是宪法和行政法,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司法解释及行政立法。法律途径的核心价值是公平、公民实质权利、正当法律程序。由于正当法律程序的追求,法律途径在研究公共行政行为时首先观察其行政过程的合法性。对于实质权利与公平的主张则明显体现在抗辩程序中,每个人都有权利在法庭上陈述自己的观点主张,由法官来裁决。这两点核心价值的明显例证就是“行政听证”。

二、公共事业的民营化及其价值选择

(一)公共事业民营化

作为公共行政的一个重要分枝,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也可以从管理途径、政治途径和法律途径入手。

管理途径更强调的是公共事业的效率,即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的效率问题;政治途径更强调的是代表性和回应性,即公共物品和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每个人的利益需求,公共事业管理是否表达了每一个公民和利益团体的利益;法律途径强调的是程序的正当性,公平和实质权利,其考虑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是否遵守了应有的法律程序,是否确保了公民在享受服务方面的平等的权利。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容易造成“搭便车”和“过度消费”等现象,所以其供给方面向来是由政府或者其他公共部门提供。但是近年来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也不被视为一种良好的选择,这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的低效率。这里的低效率主要是指其一,政府在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时的成本消耗过高,以及公共部门的寻租腐败等因素影响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其二,由于公共物品领域长期的政府主导性以及政府信息掌握的滞后与不完全,导致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带有误差,并没有完全真实反映公民需求。

(二)公共事业民营化的价值选择

1.效率价值:管理途径的价值追求。公共行政的管理途径的核心价值是“非政治化的,企业化的,对效率的追求”。很明显,对于效率价值的追求是从管理途径来理解公共行政以及公共事业管理。服务绩效的三个基本标准是效率、效益和公平。对于任何服务而言提供方式而言,决定其效率和效益的核心因素是竞争。换言之,特定安排方式所包含的竞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种安排的效率。竞争意味着消费者拥有选择权,而公民选择权是民主社会所崇尚的基本原则。如果有足够多的生产者可供选择,那么自由市场、合同承包和凭单制最有利于培养竞争,由此实现经济效率。民营化的基本理念就是通过开放公共领域,引入民间资本一方面解决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财政困难,另一方面通过民间资本内部的竞争、公共部门同民间资本的竞争来激活公共企业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2.公平价值:政治途径的价值追求。对于公平价值的研究就是从公共行政的政治途径出发的。政治途径的核心价值是“代表性”、“政治回应性”和“责任”。公共服务应该体现的是公共性,是一种多方利益的表达与平衡。一些人的公共服务的获得不能以另一些人的牺牲为代价。公共事业的民营化应该是一种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三、如何实现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公平与效率价值的整合

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不能从单一的途径去考虑,应该从各个方面去进行权衡和整合,这样才能达到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罗森布鲁姆的多元行政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途径,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必须兼顾三个途径,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三个途径追求的价值不相兼容甚至相互矛盾。所以,在整合这三个途径时就有一个层次的问题。

1.法律途径是前提。法律是一切社会活动有序进行的保障,所以依法治国是一个基本前提。不管公共企业还是民营化改革后的私营企业或者股份制企业,其在从事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动时都应该以合法的程序合法的渠道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平和禁止权利的滥用。这是公民实质权利的必要保障。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使一切社会活动都在良好的制度中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改革在一个有序的可控的范围内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再者,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关利益方(消费者、员工、客户、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重视员工合法权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对社会负责等。从制度上强化公共服务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保证企业持久稳定履行该社会责任的基本前提和有效手段。最后,在民营化过程中,政府不是卸掉了公共责任,而是责任更重了,其职能的发挥是通过各种监督制度及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实现的。

2.政治途径是基础。如前文所述,不管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改革,始终绕不开的是公共利益和政府责任问题。这是公共企业乃至政府存在的唯一目标和基本前提。所以,不管是民营化还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都不应该抛开“代表性”和“回应性”这些基本原则,回应和平衡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的需求,最终达到公平价值的实现,才是社会长治久安,实现人民福祉的根本道路。再者,若是单纯从管理途径去考虑公共事业改革,很可能民营化的公共物品提供就会是一种企业主导的模式:企业会集中精力与一些暴力行业,例如案例中所述的“水务”,对于其他一些服务会视而不见。

3.管理途径是手段。毕竟公共事业管理还是一个管理的问题。既然是管理就必须要想到效率问题。纵观新公共管理途径的实质,就是将企业的思想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表现在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上就是引入竞争,其目的是依靠多元的服务主体竞争来消除公共部门垄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改革的本质在于竞争,民营化只是一种手段。所以,有充分竞争存在的民营化才是一种真正的民营化,如果竞争不充分,或者甚至没有竞争,那么公共企业易主后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垄断,而且民间资本的垄断比起政府的垄断有更可怕的破坏力。像上文所述的厦门水务服务,在民营化改革后,政府只是从外界引入了民间资本来填补财政缺口,并没有领悟到民营化的精髓,股份制改革之后的“厦门水务中环制水有限公司”仍然是一个垄断企业,所以才会出现后来的情况:政府甩掉了财政包袱,企业找到了新的商机,但是种种负担最终是落在了老百姓头上。尽管在涨价之前召开了听证会,也都遵从了法律程序,但是听与不听,价格都会涨。听证会上厦门水务集团给出的四套“霸王方案”多少令市民有些无从选择。再者,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不管是民营化,还是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都是为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以便让民众有更多的选择权。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法律途径、政治途径、管理途径的整合,从多方面考虑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在民营化过程中政府不但不能卸下责任,而是应该加强其监管责任,以保证在实现对效率价值的追求时同时公平价值,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人民的福祉。

参考文献:

[1][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4.

[3]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唐健盛.和谐消费环境中的企业社会责任[J].社会科学,2006,(6).

[5]应巧蓓.公共事业民营化的限度[J].发展研究,2005,(8).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4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深化,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这样他们才能承担起民族富强的重任。尽最大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这就需要教育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用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参与教学工作,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才会显现出来。本文作者依据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总结了一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1],希望与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一起分享。

一、课堂教学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版块,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以及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自身具备规范,统一,制约的特点。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主要阵营,它的特点是能够组织大学生集体的进行学习,使学习时间集中在一起,这样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里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思想政治知识,可以说,理论课程教学的设置是大学生领会其他形式教育学科精神的基础。纵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局面,我们能够总结出该课程的根本目标,即协助以及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的“三观”以及道德观,最终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高校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途径很多,例如引用社会经典事例,对其进行分析进而自然的将理论知识导入,各种教育途径都应该秉持这样的原则:内容科学,具有时代色彩,知识结构严谨;教育者在授课过程中将重点知识突显,将难点分散;教育者语言幽默,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以身教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专业课程教学的渗透

对于高校任何一个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师而言,教书只是一种手段,育人才是根本目的。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因为专业课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将富有思想内涵的知识挖掘出来,对学生的思维起到感化的作用。在途径选择上,必须参照各门专业自身蕴含的思想内容,比方说理科类专业就包含着世间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且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有规律可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政治论点;文学类,历史类等文科课程涵盖了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同时彰显了爱国主义精神。在专业课程中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从社会,伦理,历史等多个角度去思考以及认识思想政治课程,此时他们感悟到这门学科与历史以及传统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此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以落实。

(三)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包括人的品行,情感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内容,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之所以说高校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因为很多思想教育理念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底蕴上,而这些人文意识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又涵盖了一些价值取向。基于此基础,大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完善自己的理想,情操以及人格。总之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人民意识形态范畴的地位,为了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教育者必须选择开展一些综合素质课程教育。例如某高校每季度都会定期开展“马克思精神宣讲”,“科学发展观践行”为主题的人文素质课程。

二、开展党课教学

党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平台,党课教学自然就成为高校落实党建工作的主要渠道。目前高校参与党课教学的一般都是积极分子,通过参与党课教学,高校学生对党的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了我国党的发展历史,与此同时高校学生深刻意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时展的必然产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方针,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才会提前落实。党课教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因此对教育者提出了标准,要求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与精神,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实例引进党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致。例如某高校在一次党课教学工作中,将主题设置为“学习‘自律准则’践行‘道德高线’”,此时教育者可以将道德典范人物的精彩事例讲述给积极分子,例如全国见义勇为的模范大学生艾尼?居买尔不畏惧盗贼的例子;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的代表钟南山奋斗在医疗前线的事例。在优秀事例的感召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了感化,他们充分理解了党课存在以及开展的意义,此时我们没有理由否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没有实现提升的目标。

三、在高校内部开展实践活动

校内实践活动是多元化的,它具体包括咨询服务活动,网络教育活动,勤工俭学以及劳动锻炼活动等。以下本文作者重点对高校经常开展的活动进行分析,探究各项活动是怎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

(一)咨询活动

这是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的重要路径,它利用各种咨询渠道为大学生提供各类服务,具体包括对学生进行进行政治、思想、政治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在这里我们申明一下,咨询服务活动是以学生的个人情感为基础的,它旨在唤起学生参与的兴致,协助以及指导学生接触心理矛盾和缓解心理负担,使学生有效的增强抗压能力以及耐挫能力,发挥内在潜能以及完善人格,最后能够适应所处的生活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解决个人生活遇到的琐事以及问题。总之高校积极开展咨询服务活动,构建一体化的心理保健网络运行机制,促进了大学生心理以及智育的成熟,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格,此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效的达到了。

(二)网络教育

这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的新型途径。计算机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信息资源传播的重要媒介,它使大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的应用辅佐大学生思想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高校必须树立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结合时展中存在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下完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要通过网络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应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范畴,对大学生定期开展思想教育以及引导工作。例如某高校构建“邓小平理论学习网站和信息库”,设立“政治理论课程教育辅导网页”,由高校师生共同组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等,当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邀请以及组织专家学者制作思想及教育一体化的思想政治网络资源。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学生急切关心的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教育者可将其进行采集工作,将其编制成为活泼生动,满足学生好奇心理的动画影视图片,继而在网络系统中,使高校大学生对其进行学习。网络教育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是仅仅凭借单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有效的参与进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网站的建设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电子邮件等途径,与学生共同处理学习,生活的问题,排除大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在这种教育模式的有效辅佐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会有效的提升。

四、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该认识到,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实现以及提升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它能够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以及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校外实践活动开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社会访查、基层服务、社会劳动生产力以及技能服务、公益劳动等等。

例如某高校组织大学生分组进行“居民季度水电费调查”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走访社区居民,进行访问工作,向居民提出“生活中用水量大的活动有哪些?”“基本电费大概在什么范围内?”通过社会实践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了一些与人沟通的技能,通过该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意识到节约水电的重要意义,此时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另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树立了自主、自强、公平竞争以及热爱国家的意识观念,他们切身体会到服务人民带来的快乐,培养了坚定的信仰,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总之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增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体制的构建工作,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绩纳入进思想政治学科的期末综合成绩考核中。当然高校也应该积极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建立基地,与此同时高校应该向当地政府申请实践活动所需的经费,激发大学生以及教师的参与兴趣,此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就会拟定明确的实践活动目标,设置丰富的实践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在高校师生的努力下,我们相信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将会实现最大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升。

五、参照高校大学生心理以及思想特征开展教学工作[3]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必须以学生作为教学开展的中心,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换句话说,依据高校大学生心理以及思想特征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必须参照学生成长所经历的路线。目前高校大学生在心理倾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生理以及发育的规律不同,再者大学生具备的心理知识以及生活阅历处于不同层次。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模式,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反思以及自我引导的机会。例如刚刚入学的高校大学生在心理上很难适应大学生中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进度,此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可以利用探讨式、虚拟式以及影像教学式的教学手段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后大学生很快就会融入大学校园新生活中。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5

【关键词】公共政策参与;参与模式;大学生;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40-02

一、我国公共政策参与的现状

(一)政府逐步放开公共政策参与的空间

与过去政治文化中官民对立的思想不同,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日渐凸现。立法层面,《物权法》《婚姻法修正案》等法律法规的出台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政策层面,出租车调价、个人税起征点在确定之前召开听证会,了解公民的意愿;社区层面,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参与式治理”模式已经在部分地区试行。

(二)公民的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封建思想遏制了公民主体意识的形成,“权威崇拜”、“与世无争”的政治哲学抹煞了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更多公民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政策制定来维护个人利益,其中以新兴的网络政策参与方式为主。在“南京网络问政平台”和“龙虎网上”发表《南京老城区道路交通的改造方案》和《南京弃婴岛案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在短短10天内就收获3500次的浏览量和近百余名热心网民的回复,也从侧面充分体现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积极性。

二、公共政策参与的模式分析

一般而言,政府主导模式意见易于被政府采纳,而民间主导模式中公众参与意见则较难被采纳。政策执行阶段注重政策的落实情况,制定阶段则更关注利益的分配。因此,根据公共政策参与过程中发起者和参与环节的不同,可划分为四种不同模式。

1.监督式参与模式,由政府发起,在公共政策执行阶段引入公众的监督,从而保证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其动力在于公众监督是抑制腐败和行政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

2.咨询式参与模式,由政府发起,在公共政策制定阶段主动获取公众意愿,从而保证公共政策反映公众的现实需求,维护公民利益。其动力在于政府希望提高公民对政策的理解度和接受度,在执行阶段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

3.申诉式参与模式,由公民发起,在公共政策执行阶段表达自身诉求,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其动力在于公民期望切实保障自身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4.倡导式参与模式,由公民发起,在公共政策制定阶段表达自身利益和诉求。其动力在于公民期望通过参与政策制定环节,使最终政策反映公民需求与利益。

三、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现状

根据研究方向设计问卷,并将数据汇总整理如下:

(一)样本基本情况汇总;研究数据来自南京市内高校大学生问卷填写

调查采取自填式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7份,回收率为96.3%。其中,有效问卷329份,有效率为97.6%。本研究问卷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2.政策参与客观状况;3.政策参与主观状况。

(二)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的现状描述;已有研究表明,公民对政府满意度与政策参与行为有着较大影响

本问卷对于政府满意度的考察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入手。问卷从政治政策、基础设施政策、科技文化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五个方面出发,采取里克特量表形式评测大学生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数据表示大学生对政治政策满意度最高,标准差最小。对社会政策满意度最低,标准差最大。

(三)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行为的差异;接下来我们对于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意愿情况进行了宏观分析

从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群体对政策参与整体呈现积极态度。

此外,调查中还设计了政策意见反映途径重要性排序问题。多数人表示直接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排在后边依次为在网上发表意见和向媒体反映。众多大学生也表示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相对其他反映途径相比更加便捷,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成为大学生政策参与的首选途径。

(四)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的影响因素

1.学历层次,统计显示,本科生在政策参与途径得分均值为1.74,研究生为2.13;本科生在政策参与现状得分均值为1.16,研究生为1.50。经方差分析,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sig值0.000

2.专业类型,统计显示,自然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在政策参与途径得分均值为1.23,社会科学类为1.28;自然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在政策参与现状得分均值为1.76,文科类为1.93。经方差分析,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在政策参与途径和政策参与现状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sig值0.216>0.01;sig值0.035>0.01),专业类型不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

3.政治面貌,统计显示,大学生党员在政策参与途径得分均值为1.44,非党员得分为1.17;大学生党员在政策参与现状得分均值为2.14,非党员为1.71。经方差分析,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党员与非党员大学生在官方和大众参与途径中的网络政治参与差异显著(sig值0.000

除以上问题,我们还对大学生自我公共政策的认知进行了问题的数据汇总与整理。

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对自我政治认知还是有明确把握。但数据分析也表明,大学生在社会中虽处于较高知识层次上,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和思想不成熟等原因,导致其在公共政策参与的模式选择上多以监督式参与模式为主。

四、网络政策参与的价值

(一)网络政策参与的自由性优势

网络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适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为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提供了现实可能。网络与其他传播媒介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播的普及性。网络的信息言论自由,强化了政策参与自主性,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这将有利于公民政策参与意见的真正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策参与度。

(二)网络政策参与的低成本优势

参与决策收集信息,提出方案,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如果参与成本大于预期收益,参与者就会选择退出或不参与。公民参与成本大部分耗费在政策信息获取上,这间接制约了公民政策参与能力。网络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改变了过去单一信息传播渠道,降低了公民获取政策信息成本,进而提高公民政策参与能力。

(三)网络政策参与的平等性优势

传统政策体系中,管理权力由上到下贯彻执行,管理权力上层大、下层小。要想突破层级限制,实现面对面交流,对普通公民来说遥不可及,因此政策参与权利并不被平等的享有。信息网络有着明显不同结构。第一,“网络倾向于水平延伸,而不是纵向发展。”也就是说,网络关系是同等级间的横向联系。第二,在这个网络上的每一个信息点,既可以信息,也能接受信息,因而每一个信息点都是一个信息中心。这种特性可以避免信息的集中控制。网络的平等性优势使得普通民众的参与变成了可能。真正实现了政策参与权利的平等。

五、结论与未来的展望

通过数据整理和汇总不难看出大学生对公共政策参与热情度很高,但多数情况不知从何下手,但新兴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与途径。但网络的自由与无序,再加上其潜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也加大了决策风险性。我们更应理性看待网络政策参与时代的到来。通过分析,得出三点结论:

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在两种参与途径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大众参与途径的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官方参与途径。在大众网络参与方式中,网络论坛和社交网站参与相对于政府公开网站更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领导信箱相对于政民互动平台和法律政策民意征集活动的参与度较低。

2.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不积极的最主要原因有所不同,担心意见被屏蔽和审查是阻碍大学生在大众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而担心意见无法传递给政府是阻碍大学生在官方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

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受到若干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方面看,在网络政治参与途径上,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更积极、研究生比本科生更积极、大学生党员比非党员更积极,而专业类型没有显著性影响,不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网络政治参与责任意识、网络政治参与兴趣和网络政治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都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说明现实社会中政治参与态度与参与行为的正相关性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同样得到体现。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公民政策参与有利于实现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实现和扩大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政策参与的出现,为公民政策参与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不同以往的政府主导政策参与模式,新兴网络问政的出现,丰富了申诉式参与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倡导式参与模式。公民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阶段通过网络积极表达自身诉求,维护自身利益。本文从公共政策参与过程中发起者和参与环节的不同,突出了两者对于当代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的重要影响。强调了网络政策参与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给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好的政府一方面会注重引导公民监督意识的养成,这样才能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保证民主意见反馈渠道的畅通,加强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有效确保决策的民主性。此外,在网络政策参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还需政府设立相应的制度进行必要的管理与引导,以促进其健康、有序、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琦.公共政策参与的模式及原则分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2(5).

[2]杨博,姜庆志,曹海洋,郭随磊.公民网络政策参与的理性思考[J].社科纵横,2009,31(2).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6

关键词:教育公平;价值‘现实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未来的人类将面临多种挑战和冲击,教育将成为人类维护社会正义和自由和平最主要的手段和工具。一直以来,社会公平都是人类始终不懈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就在于教育公平。其中的教育包括不同层次的教育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几个方面。

一、教育公平是制约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的文明主要体现在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活动的成果,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只有一个国家中所有人都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国家的文盲率和整体国民的文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才可能提高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因此,教育公平是制约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世界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教育公平可以带来巨额的财政收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教育公平的实现,可以较少政府在贫困补助、失业救济、家庭补助方面的财政支出,改变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打破贫困-辍学-文盲-贫困这一恶行循环,减少政府在脱盲问题和贫困问题方面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者的生活状态。教育公平的实现,可以让所有的社会公民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提升全民整体文化素质的同时,减少失业人员,本质上改变贫困,减少了政府的补助支出,同时,良好的教育也使的社会公民都有机会能为有用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教育公平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手段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底线之一,也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展,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老百姓联系紧密的民生问题,政府工作要点和重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必不可少,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教育可以体现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进步、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改善人们的受教育状况和生活质量,可以稳定社会秩序、优化社会环境,还可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增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一方面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改变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有效建设社会不公平现象。只有实现教育公平,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成平等的享受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稳定和平衡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

四、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有效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实现教育公平为重要前提、有力支撑和有效途径。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求社会公平,而教育公平则为社会公平的起点,在整个社会中,教育的普及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制约着社会成员的未来发展,只有坚持教育公平,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能力得到发挥,保障每一个受教育对象都能全面发展,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教育公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另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途径,教育公平的实现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支撑力量,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人才的培养,没有人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能成为空谈。

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多方面的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保证教育的公平正义,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不仅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还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命题,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当今社会上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还很多,大力推行教育公平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必经之路。

五、教育公平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的缺失,极大地影响到社会公平的其他领域,教育公平为不同的人提供一个共同的发展平台,是保障人全面发展发展起点公平的基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底线之一,也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展,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老百姓联系紧密的民生问题,政府工作要点和重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必不可少,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教育可以体现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进步、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改善人们的受教育状况和生活质量,可以稳定社会秩序、优化社会环境,还可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增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一方面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改变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有效建设社会不公平现象。只有实现教育公平,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成平等的享受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稳定和平衡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

五、小结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7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差异

[作者简介]黄洋,金陵科技学院合作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讲师,江苏南京211169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10-0069-04

从国外政治学研究的经验看,分析一个阶层的政治参与必须分析该阶层的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自2006年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来,扩大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成为我国政治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当前国内学界缺乏对各个新的社会阶层内部不同群体政治参与差异性的研究,即使是私营企业主阶层这个在六个新的社会阶层中最受理论界关注的阶层,人们对其内部不同群体政治参与差异性的研究也极少。目前对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内部不同群体的政治参与进行实证研究的,仅有德国杜伊斯堡大学政治学教授托马斯・海贝勒的著作《作为战略群体的企业主――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与政治功能研究》一书等少量文献,海贝勒的研究主要分析了我国私营企业主中的大企业主和小企业主、城市企业主和农村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差异。本文试图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实证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揭示私营企业主内部不同群体政治参与的差异性,为理论研究和政治实务工作提供实证研究的参考。

一、南京市私营企业主阶层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本文数据说明

(一) 南京市私营企业主阶层发展的基本状况

我国对私营企业的注册登记,是从1988年开始的,到1991年底,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已经有10.8万户,吸收就业人员183.9万人。南京市私营企业的发展起步比较迟,初期发展速度比较快。1990年,南京市仅有私营企业355户,从业人员6185人。到2001年,南京市私营企业达到了3.18万户,占当年全国私营企业202.85万户总规模的1.56%)。也就是在2001年,南京市有5000多家国有、集体企业由职工出资买断转制为私营企业,以后的每年都有大批的国有、集体企业转制为私营企业。连续几年的改制工作,大力促进了南京市私营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到2009年底,南京市私营企业达到了近12.4万户,比2001年增长了3.89倍,与全国私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约3.7倍的发展速度比较,南京市私营企业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同时,南京市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数量、注册资本额、总产值、销售总额或营业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都比2001年增长了3.2-4.7倍(表1),因此,研究南京市私营企业主内部不同群体政治参与的差异,对揭示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内在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 本文科学抽样数据的来源与说明

2006年下半年,笔者主持南京市委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课题,在南京市对六个新的社会阶层分别采用多层随机概率抽样的方法确定了共1800个调查对象,组织访问小组登门拜访这些调查对象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获得了150份私营企业主的有效样本数据。根据当时该课题的需要,仅仅利用了部分数据且仅仅使用了这部分数据的简单频度统计结果。本文将这些数据进行二次利用,重新统计了部分数据,并将部分数据导入SpSS软件,通过交叉列表对若干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深入研究私营企业主阶层内部不同群体政治参与心理上的差异。如无专门说明,下文中的私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主均指分析的150个样本企业及其企业主。

二、私营企业主阶层内不同群体政治参与的差异

(一) 私营企业主对政治参与的认知

1.私营企业主对我国政治运行状态的认知

从数据上看,88%的私营企业主赞成和支持党和政府作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对南京市构建和谐社会的认知程度比较高。对于中国共产党赋予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政治身份,不足69%的私营企业主认同这个观点,27%的私营企业主持无所谓态度。

私营企业主大多数响应中国共产党在私营企业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健全共青团组织、建立健全工会组织的号召,在本企业内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中共基层党组织,发展共青团组织,组织工会并开展活动,配备党务工作人员、工会专兼职工作人员、共青团专兼职工作人员,并为中共基层组织、共青团组织、工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提供活动资金、活动场所,在确保生产运营的同时尽力保证这三大组织活动的时间(见表2)。

2.私营企业主对政治参与途径的认知

在私营企业主对共产党组织、共青团组织、派、人大政协、社会团体、其他等途径中哪一个是目前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政治参与途径的选择中,43%的人选择社会团体,30%的人选择共产党组织,各有约10%的人选择派、人大和政协。

将性别、文化层次、年龄分别作为变量和途径选择结果数据进行交叉统计分析可知,不同性别、文化层次的私营企业主对目前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政治参与途径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不同年龄段的私营企业主对目前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政治参与途径的选择没有明显差异。

私营企业主中的男性和女性在选择目前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政治参与途径时的差异表现为:男性私营企业主选择比例最高的是社会团体,其次是共产党组织;女性私营企业主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共产党组织,其次是社会团体。

不同文化层次的私营企业主在选择目前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政治参与途径的差异表现为:在研究生层次的私营企业主中,选择共产党组织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社会团体;在本专科层次的私营企业主中,选择社会团体的比例最高,选择共产党组织的人员比例排在其次。

(二) 私营企业主对政治参与的情感

1.私营企业主对执行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情感

总体上说,南京市的私营企业主积极执行、支持政府的政策。在全国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私营企业主带领自己的企业积极参与农村道路、电话、自来水等“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我国企业用工制度的逐渐完善,私营企业主依法用工的意识在不断增强。23%的企业为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项社会保险,三分之二的私营企业为职工办理了三种基本保险,即约90%的私营企业在用工方面积极响应政府关于劳动用工的政策和号召。

为了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鼓励企业依法纳税,自2004年起,南京市实施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从优到劣分为a、B、c、D四个等级。私营企业绝大多数能够遵章守法,积极树立良好的纳税信用,98%的私营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B级,(其中72%的私营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

2004年5月起,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所掌握的企业在市场准入、经营行为、市场退出等过程中的信用状况,将企业也分为a、B、C、D四类进行分类管理。a类企业为无违法记录的企业,B类企业为有警示记录和一般违法行为记录的企业,c类企业为有失信违法行为记录的企业,D类企业为有严重失信违法行为记录的企业。南京市的私营企业主绝大多数有较强守信守法意识,98%的私营企业的企业主认为自己的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信用等级为a级。

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强弱,是企业经营能否保持良性运行的决定性因素。200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信用评级管理,将借款企业信用等级分为aaa、aa、a、BBB、BB、B、CCC、CC、C三等九级,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主认为自己的企业在经营上正保持良性循环,在银行的信用等级比较高,96%的私营企业主认为自己的企业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为a等。

2.私营企业主对参与社会建设的情感

超过80%的私营企业主赞成“企业家在成功以后应该反哺社会”这一观点。在努力帮助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超过82%的私营企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着就业岗位,50%以上的私营企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3个。近40%的私营企业为残疾人提供着工作岗位,近60%的私营企业为退伍军人提供着工作岗位。近70%的私营企业主将向福利院、养老院、灾区、贫困学生、贫困家庭及慈善组织捐赠和向红十字会、基金会等公益组织捐赠活动视为最能体现自己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在市场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和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三分之一的私营企业建立了包括理念文化、行为文化、视觉形象文化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60%的私营企业已经具备了理念文化、行为文化、视觉形象文化中的一项或两项要素,并正在逐步健全企业文化,努力推进企业稳定发展、良性运行。

(三)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意向性

1.私营企业主对政治的兴趣

三分之一的私营企业主很少谈论政治和从不谈论政治,经常谈论政治的不到30%,对参政议政不感兴趣的也近30%,占50%的私营企业主平常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与政策。

使用交叉量表统计发现,私营企业主中,男性和女性对政治的兴趣有明显差异。经常和偶尔谈论政治的人中,男性要多一些;在对参政议政的兴趣方面,选择不感兴趣的人中,男女私营企业主人数相当;在对党和国家的方针与政策的关心方面,选择非常关心和很关心的人中,男性多于女性。近五年纳税额平均增幅比本地区同行业平均水平略高一些的私营企业主对参政议政最感兴趣,近五年纳税额平均增幅比本地区同行业平均水平高多少或低多少,与相应私营企业主参政议政的兴趣不构成相关关系。近五年纳税额平均增幅比本地区同行业平均水平高多少还是低多少,与私营企业主谈论政治问题也不构成相关关系。但是,近五年纳税额平均增幅相当于本地区同行业平均水平越高的私营企业主平常越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与政策。

43.3%的私营企业主参加了工商联、私营企业协会、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会团体。私营企业主在工商联会议上,遇到涉及政治的话题时,只有43%的人是主要发言人或一般发言人,更多的人在工商联会议上很少发言或不发言。

2.私营企业主参与政治的偏好

选择政治性组织、加强与官员的联系、直接从政、加强与党政部门联系、其他等五种介入政治的方式为自己“最希望介入政治生活的方式”的私营企业主比例分别为12.7%、14.7%、12.7%、22.7%、1.3%。除了选择“加强与党政部门联系”的人比例略高外,选择参加政治性组织、加强与官员的联系、直接从政三种方式的人比例相当,表明私营企业主对几种政治参与方式的偏好比较离散,没有特别集中的偏好。

数据显示,36%的私营企业主不想介入政治。想介入政治的私营企业主更愿意选择通过媒体反映、通过网络、私下交流、通过社会团体反映等途径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表3)。其次才选择通过官方网站的市长信箱、提交人大或政协、直接向党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交、通过参加各种听证会等途径发表意见或建议。

关于私营企业家论坛、私营企业家协会的会议、行业协会与专业学会的会议、工商联的会议、人大政协的有关会议、统战部门召开的会议等途径中的哪一个途径是最能够发挥自己政治能力的途径的选择中,50%的私营企业主选择了私营企业家论坛,私营企业主选择其他各种途径的比例见表4。

三、关于扩大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思考

(一) 扩大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升公民意识

在民主制度下,公民可以通过政治参与这种合法活动影响或控制政治权力,公民的政治权利通常都是通过政治参与来实现的。由于私营企业主对政治参与认知的不足,在南京市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出现了矛盾现象:一方面认同现有政治制度,努力保持与党和国家政策的一致性,积极支持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并热心参与社会建设;一方面又有超过30%的私营企业主不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需要党和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与私营企业主的沟通,加强对他们政治思想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公民身份和公民责任,动员私营企业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积极表达和维护自己合法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政治参与的主体队伍才能实现在数量上的扩大,党和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 扩大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主要任务之二:消除政治冷漠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政治的人员比例是衡量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全民参与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终极目标。从公民参与政治的一般规律看,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个人,参与政治事件的比例也就较大。私营企业主作为我国新兴的财富精英群体,一般在本地区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应该普遍积极地参与政治。南京市政治冷漠的私营企业主比例却比较大,表现为:三分之一的私营企业主很少谈论政治和从不谈论政治,经常谈论政治的不到30%,对参政议政不感兴趣的将近30%,半数以上的人在工商联会议上很少发言或不发言。政治冷漠不利于党和政府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容易带来决策上的专断和失误。因此,需要将私营企业主阶层分为不同群体来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消除政治冷漠带来的负效应。既要在政治上保护那些自动参与政治的私营企业主的积极性,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政治舞台;又要保护那些只顾自己、接触面不大、对政治不感兴趣、无政治诉求私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只有实现“在其位谋其事”,减少“民主花瓶”式的参与主体,政治参与载体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得以较好发挥。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8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综述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顺利有效地进行,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中国政治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我们分析整理21世纪以来近年我国学者对当代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成果,吸收可借鉴之处,发现其不足,以供同仁参考。

一、政治社会化研究方法

定性和定量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综观21世纪以来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大多数学者侧重于定性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涵义、内容、特点、影响因素、途径和解决方法等方面。定性研究是必要的,能够加深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全面了解,也为定量研究提供研究基础。但仅有定性研究是不够的。可是从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关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定量研究不多,基本上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内容集中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状况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上,如华正学通过对浙江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归纳了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1],张光等所做的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得出网络确实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2]印证了一些学者从理论上的推论结果。可见,定量研究能够弥补定性研究的一些缺憾,能够更深入地剖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实证研究在当前的研究中并不多见,这使得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政治社会化研究内容

1.政治社会化的涵义和内容研究

关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涵义研究,学界众说纷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政治态度、理想信念等方面采用已确立的政治标准来衡量、约束自己,使自己达到内化并和社会保持统一,形成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扮演该政治体系所需要的政治角色。至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内容的研究,很少学者涉及,其中孙爱军的分析较有代表性,他将政治社会化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政治知识和政治理论);心理层面(政治情感、价值取向、政治态度、政治理想);参与层面(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3]

2.政治社会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

李艳萍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式的系统性教育;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条件的群体凝聚性;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途径的立体多样性[4]。向发意等把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分为三点:系统性,组织性,时代性[5]。而张雪梅进一步细分为:系统性,时代性,教育性,可塑性[6]。可见学者们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研究方向把握大致一致,基本上能反映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固有的特性。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张雪梅认为社会转型是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学者们大多认为在诸多因素中,互联网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认为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张光通过调查发现,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随上网频率不同而不同。黄晓晔则从戈夫曼角色表演前台、后台理论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模式的影响[7]。转贴于

此外,姚宏建,刘莉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传播媒介是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8]。而闵绪国则认为学校存在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因素[9]。赵青则从正面阐述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10]。胡伟却认为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学校和家庭,只有充分发挥传媒的优势,加强网络管理,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良性发展,才能加快其政治社会化进程[11]。

3.政治社会化途径与对策研究

学界基本上认同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社会、同辈群体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五大途径。孙景福从学校大环境出发,认为高校基层党团组织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12]孙爱军认为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归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宋建新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进一步深化:确立合理的政治社会化目标,构建高校政治观教育新模式,改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效果的方法,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环境[13]。实际上,学者们基本上还是从学校这条途径来进行分析的。但其他的途径也很重要,应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闵绪国着重从优化校园环境入手,阐述了如下对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正确认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心理特点,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引导,加强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孟静雅等提出:丰富、优化网络信息资源,构筑网上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和塑造青年大学生高尚品格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的政治心理调适,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能力,引导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法治网”、“以技治网”,为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洪曼丽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困境的角度提出了对策:指导大学生矫正思维方法和建立理论支撑点,注重学校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要唤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大力提倡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促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有效途径[14]。

三、小结

从近几年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的相关文献来看,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研究方法上,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倾向、影响因素、途径、意义等的分析上,大部分学者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探讨上,即定性研究。虽然也有少数学者采用了实证研究,但研究面较窄,仅仅停留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内容、影响因素上,且分析得较简单,仅用简单百分比来进行分析。其次是研究内容上过于宽泛。纵观各学者的研究,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内容、途径、影响因素、对策到意义,都有所涉及,但真正就某个角度深入研究的不多,重点还不够突出。第三是缺乏纵向研究。大学只是一个阶段,研究其政治社会化进行得如何,还应与小学、中学和融入社会各阶段作比较,以便能改进我国学校的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等。因此,此课题还有诸多需要探讨的领域和问题,并值得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来增强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最终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塑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政治人”。基于此,拟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第二,加大对多种媒介的研究力度,综合考虑各种媒介的作用。第三,应大力改进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华正学.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浙江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1:31-33.

[2]张光.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实证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7-42.

[3]孙爱军.政治社会化: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6:6-9.

[4]李艳萍.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37-141.

[5]向发意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统战理论与实践,2007,2:115-117.

[6]张雪梅.谈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6-120.

[7]黄晓晔.从一元主导到二元对等——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模式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2005,6:74-76.

[8]姚宏建等.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9-120.

[9]闵绪国.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学校消极因素及其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46-48.

[10]赵青.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3:21.

[11]胡伟.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4,2:91-93.

[12]孙景福.高校基层党团组织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18-19.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9

【关键词】网络文化相互影响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7-03

网络文化的兴起既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把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进行创新研究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下边结合自己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反思自己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具体实践,对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阐释和说明。

一、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影响

1.网络文化

研究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其相关问题,应该对什么是网络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网络文化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其进行不同的界定。在学术界公认的“网络文化”定义是张相轮在其《网络文化及其哲学问题》一文中对“网络文化”的界定。网络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在电脑与互联网上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广义的网络文化则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一切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1]。根据这样的定义,结合网络文化的事实,可以这样归纳网络文化的特点:首先,网络文化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网络文化在内容上的广泛性是指网络文化的内容,既有国内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有国外文化的精髓。既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又有国外文化中的污秽。其次,网络文化在传播上具有无障碍性。网络文化在传播上的无障碍性是指网络文化的传播途径具有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上的全部优势。既可以以视频为传播主要途径,又可以把音频作为自己传播的载体;既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向世人传递文化的核心内容,又可以通过点播的方式方便世人的随时学习。再次,网络文化在影响上具有多维性。网络文化在影响层面上的多维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既有优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又有不良网络文化的消极性;既有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侵蚀”,又有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矫正”。换而言之,网络文化的多重影响还表现在不同地域的文化会通过网络的传播对不同地域的人民及其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即大家所谓的“文化入侵”正是网络文化多维影响的具体表现。

2.相互影响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文化的兴起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网络文化目前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和阵地,发挥着思想引导、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等功能。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校园网、新闻网以及辅导员博客、BBS论坛、微博等多种网络文化平台[2]。而这些提到的校园网、博客、微博,乃至上边没有提到的微信等,都可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其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无论是上边提到的“文化入侵”,还是信息传播的无障碍化,都可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成为一种事实。它不仅需要高校教师意识到提高自身执教能力的迫切性,而且它还需要各高校的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对不同的网络文化内容能够在正确判别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和利用。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了网络文化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而这些重点的内容又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发挥其教育功能。这也就是说,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的优秀教育内容的加入,使网络文化的正能量得到了极限性的发挥。因此,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丰富网络文化的具体内容,既能使网络文化的内容得到丰富,又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获得圆满地成功。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网络文化成果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丰富网络文化内容的同时,也为网络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舞台。在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网络文化成果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又是思想教育的平台。因此,要把网络文化纳入高校思想教育的实践。

二、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根据网络文化的特点,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1.教学途径的创新

网络文化的参与使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得到了拓展。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拓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教育途径的出现。由于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使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诸多的教育途径。例如,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由思想政治课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由各高校辅导员的各种管理活动,由各高校的党团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等主要的教育途径组成。而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各高校的网站,微博、微信等都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特别是对于微信而言,它不仅是各高校学生的最爱,也是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其次,社会正能量的快速传播。每天的生活中都发生一些有趣事,新鲜事,而这些有趣事、新鲜事却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教学素材。无论是正面的新闻,还是负面的事实,都能充当思想政治的教学素材,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对这些事实的辩证分析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教学素材,通过微信等新方式的快速传播,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2.教学媒介的创新

网络文化的发展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加剧发展,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媒介得到了更新和发展。在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是其核心的教学载体。而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诸多的新的教学媒介被运用到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例如,各高校的网站成为了新的教学媒介。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可以对校园内发生的那些能够体现社会正能量的“新闻事件”进行传播,可以使全校的师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事实的真相,并通过对事实真相的分析,提高自己明是非、辨事理的能力。再如,通过学校的网络论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高校在网络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论坛。通过这些论坛,不仅可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可以在这些论坛上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讨论,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任课教师而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而言,他们既可以通过学生在论坛上的留言、发言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又可以从这些留言、发言中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改善自己的思想政治教学。

3.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这句话在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地验证。因为,依据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对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实践。例如,根据网络文化的最新成果,我们可能通过网络载体向全校的师生展示最新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虽然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达到这样的目的,但校本教材的编写周期较长,而网络传播的速度较快。因此,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素材的补充就成了教学方法创新的内容之一。再如,根据网络文化的成果,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追踪分析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引导学生对其原因、结果的分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这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在理论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言行。又如,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在时间的层面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了灵活性的特点。所谓的灵活性,既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视频、音频等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灵活的教学实践,又指各高校的师生通过点播、回放视频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对于前者而言,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可以使高校教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后者而言,通过视频点播的学习方式又使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可能。

4.教学评价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既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效果,又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方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大范围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力合作,从学校这个小范围讲,需要各个部门、各级领导、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3]。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各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必须进行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中,首先应该注意对评价对象的选择。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又涉及到学校的具体任课教师。因此,首先应该慎重地选择评价对象。其次,评价标准的制定。为准确地评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评价者应该制定科学的标准来考核评价对象。例如多维的评价标准;定性的评价标准,定量的评价标准等等。根据本校的实际,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对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科学的评估。所以,各高校思想政治评价标准也应该进行创新。

总之,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首先应该正确分析两者的相互影响,然后才能根据两者相互影响的特点去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表现。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相轮.网络文化及其哲学问题[J]自然辨证法研究.1999,9期:8-12页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10

的要求

1.1市场社会—以GDp为核心的竞争时代

毋庸置疑,市场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对人类社会改变最为深刻的力量,由它带来的伟大变革被称为“大转型’。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市场在提升经济效率中的独特作用,市场被认为是通往自由和繁荣的最佳路径。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也被归功于市场,而这期间我国只有经济政策,没有社会政策。

GDp作为市场社会中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政府及公众普遍将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管理绩效等逐渐等同,因此对公共政策甚至选票等均产生一定影响。与此类似,现代经济学以GDp和货币收入衡量社会及个人福利,被认为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一门社会科学,其分析方式同样对其他学科产生极大影响。具体到公共管理学,则表现为通过p途径及B途径逐渐融合形成新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1.2和谐社会—以幸福看待发展

GDp或Gnp无疑是20世纪宏观经济学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因为它确实通过加强对经济指标的衡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过分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正频繁引发人们的质疑。GDp核算将污染、犯罪、健康损害、家庭破裂、资源匿乏等统计为经济价值,但同时却忽视了自然资本、可持续性、锻炼、社会情感、志愿服务、家务劳动、生活质量等内容,被称为“经济王国中皇帝的新装”。2011年由法国牵头组建“经济表现与社会进步衡量委员会”,专门考察“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最终报告指出当前的衡量体系应该把重点从衡量经济生产转向衡量人们的幸福[#]。

单从GDp的角度也难以对中国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表现进行全景描述,但通过构建综合性的内在价值账户iVa(intrinsicValueaccount),则不难发现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环境状况则在恶化、政治上不断分化、社会己发生变迁[[5]

1.3对公共管理实践的要求

从市场社会中单纯追求GDp到和谐社会中追求以幸福为目标的综合发展,表明公共管理实践的风向标己经发生改变,而当代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应对这个课题。联合国和哥伦比亚大学也于2012年开始共同年度“世界幸福报告”(worldHappinessReport),关注经济增长及技术进步的同时,不安全感的上升和社会信任的下降。这些都是公共管理实践从以经济价值为中心开始向多元公共价值转变的有力证据。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公共管理现状而言,部分官员短时间内还很难从“以GDp论英雄”的惯性思维中转变过来,在“看得见”的经济发展和“看不见”的环境及社会治理中首推前者。因此,如何科学地引导公共管理实践从重视“物”的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真的社会发展,更多地从社会学的角度而非经济学的角度制定公共政策,将成为公共管理研究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2公共管理的转向:从p途径、B途

径到S途径

2.1p途径及B途径

波兹曼认为,20世纪70年代后公共管理分别在公共政策学院及商学院同时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研究途径,即“政策途径”(policyapproach)和“商业途径”(Businessapproach),简称为p途径及B途径,以及除以上两者之外未能明确的X途径p途径来源于偏向定量分析,且注重经济学方法的公共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学派,重点关注政策的执行和管理研究,重视实践者的经验,试图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代表公共事务管理的“柔性面”。B途径来源于商学院,一批在商学院授课或受过经济学系统训练的学者,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研究,主张政府从企业引入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关注战略管理、组织结构和运行过程,许多研究都以发现和解释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之间存在的经验性差别为重点。p途径和B途径虽然在课程设置依据、对公私组织的观点、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态度等均不同,但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孕育和发展,以1991年美国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为标志,两者逐渐融合为公共管理范式。

公共管理学更多地从管理学尤其是经济学的途径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往往被视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新政府管理理论、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学等20世纪9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学,更依赖于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即经济、效益、效率为目标,市场导向非常明显。公共管理实践同样深受影响,当时美国、加拿大及英国政府奖励的创新项目多与新公共管理有关,且经济领域的公共政策创新总是优先于国家的创新,而美国的模式被全部或部分复制到其他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逐渐在全世界蔓延开来。由此可见,在市场社会中,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在理论及实践上均得到普遍推广和强化,而我国无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2.2S途径的提出

S途径(Sociologyapproach)也可称为社会学途径,指的是通过社会学及人类学学科的分析方式,着眼于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属性而非管理性属性,以实现多元公共价值为目标,运用民族志方法,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注重社会事实而非单纯依靠数据分析的研究规范。当前社会发展观念正不断转型,公共管理面临除经济增长以外的诸多复合型目标,理论研究应增加对公众真实生活状况、社会心态、社会互动等方面的关注,S途径旨在多角度、多层次地拓展和完善公共管理研究。

将社会学的学科理念及研究范式引入公共管理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结果。社会学以更为合理的“社会人”作为人性假设前提,强调文化功能及社会结构,通过“公民”概念对个人的自我意识、身份认同及角色扮演等进行解释,考虑到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各种行为的复杂性,可更好地认识公共政策及管理手段对社会各主客体的影响,能成为扩展公共政策工具的桥梁和纽带人类学同样对公共管理研究颇具启示,它以参与观察为基础,认为必须把个体置于政治环境、观念意识甚至亲缘关系等相互作用的场域中加以认识,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求整体性描述,才能使人和事超越组织边界得到理解,从而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率及效果。

2.3S途径的研究要素

S途径重视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社会学及人类学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孤立的,社会是一个联系密切的公共领域,个体或集体行为都内化于各种社会互动及网络化关系中,公共管理实践应挖掘那些深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及缘由,而并非表面看到的仅被经济学逻辑所统治的交易。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及观念正发生深刻变化甚至分化,如何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从公共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对公共管理的极大考验。S途径把整个社会看作一个具有多种机理和功能的有机系统,有助于我们在政策实践中增强公共性。

S途径以多元化的公共价值作为最终追求。1995年马克·莫尔提出公共价值概念,他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府的首要目标即是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公共价值的灵活理解,在获得公众支持的前提下,通过相关管理职能及组织行为,创造并输出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理念至少为当代公共管理带来两点重要启示:一是公共价值作为包含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在内的一套多元价值体系,它要求政府在确保经济价值重要性的同时平衡和增进其他各类价值,更好地实现以幸福为终极目标的社会发展;二是公共价值管理要求公共管理者从传统的政策执行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寻求创新和突破,为公共管理者能在尊重当地实际及本土知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凝聚本地共识创造公共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民族志(ethnography)及田野调查(Fieldwork)是S途径的重要调研方法。目前,公共管理还未在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中建立起富有成效的沟通机制,实践者不愿分享他们在工作中获取的数据且怀疑学术研究的价值,理论研究者则认为实践者没有在实务中推动他们的研究进程,S途径希望借助民族志及田野调查的经典方法有所弥补。民族志是一个多层次的方法论,强调研究者及实践者的经验及从经验中获取的知识,通过“在现场”的自然主义途径获取社会认知。为解决我国在市场社会中积累的诸多社会问题,我们尤其需要深入“公共行政田野”,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本位”,在扎实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研究问题,政府部门也应在大量可靠的社会调研后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当地的社会发展带来实效。

2.4S途径的研究框架

S途径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以经济增长看待发展”到“以幸福看待发展”的深刻变革,其研究框架。

综上所述,S途径随时准备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去探究政府为什么没有如应当那样行动,与p途径和B途径在分析视角上差异明显:它将个人视为除具有“经济人”特征外还具有“社会人”的特性,个人的观念和行为深受社会环境、社会心态、价值观念等影响;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不断与外界保持沟通和交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都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特征;社会被隐形且不易察觉的文化、制度、互动模式等共同影响和作用。

3S途径研究实践—贵州访谈

3.1访谈背景

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GDp排名常年居于末位,但该省良好的生态环境却得以保存。近年来,我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后发地区的经济及社会发展,2011年贵州省提出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贵州所有问题的关键。2012年初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12)2号文件,从国家层面加快促进贵州省实现战略转型。2013年,贵州省政府指出贵州仍然肩负“赶”和“转”的双重任务,要着力构筑“精神高地”、努力冲出“经济洼地”。很明显“发展”是现今贵州省甚至国家层面对该省的价值取向,但社会各界对大力发展经济可能破坏贵州良好生态环境表示担忧,面对“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的选择,我们试图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当地民众的态度。

毕节地区地处黔西北,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考虑到该地区的贫困状况,成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三大主题的毕节生态试验区,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为了解当地民众对政府发展战略所持的真实态度,我们于2012年寒假赴贵州省毕节市和大方县进行深度访谈,具体内容涉及财富观、社会公平感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选择等方面。本次访谈形式为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对象共计30人,平均每人访谈时间约50分钟,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进行现场录音。

3.2访谈结果分析

(1)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基本判断:在变好。从与30位访谈对象的谈话中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从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补助、低保政策、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生营养餐、农村危房改造、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讯便利等方面感受到“政策好”。其中年龄偏大的受访者在对比改革开放前过的苦日子时,表示今天的生活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2)落后地区民众的财富观:钱并非一切。对财富认知的答案并不单一,其中17位认为财富就是金钱,同时也表明自己及其家庭现在最需要的也是钱、房子等,他们多数是社会中的低收入群体,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且回报较少,无助于改善生活境况。另外13位受访者认为财富包括幸福、知识、健康、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甚至计生政策下“能生个儿子”,他们在经济上有一定保障,文化程度在受访者中偏高。

(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选择:肯定必须发展经济,但注意保护环境。对于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有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的问题,是我们本次访谈的重点。我们表达了外界对该问题的普遍担心,而他们作为当地居民最有发言权,当问及“如果经济发展会使环境变差,空气被污染,您还想要发展吗”,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都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表示欢迎。在30人中有多达27人认为应该大力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他们认为该举措能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渠道,从而给地方发展带来希望。但在问及是否担心影响生态环境时,大部分人表示发展的同时应保护好环境,有人提出“要经济发展才能更好保护环境”的观点。从该问题的访谈结果来看,贵州处于后发展地区,绝大多数民众对经济发展持有较高热情,对政府制定的发展计划全力拥护。

(4)对社会公平及公共服务的态度:绝大多数感到不公平,同时政府认为给得太多,民众感觉得到太少。30人中只有9人认为社会是平等的,他们从按人口分配土地、教育机会公平等方面感到社会公正,坚信个人奋斗能改变命运;其余21人均认为社会明显不平等,且“永远也不可能平等”,他们从逐渐扩大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现象、就业机会不均等深刻感受到社会不公。此外,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认为国家对老百姓己经很好,政府有些不堪重负,但民众对此的看法却大相径庭,这值得深思。

3.3S途径的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