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十篇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十篇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4:19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创新理念;高校科技工作;体制机制;管理方式

党的十以来,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强调: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曾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需要强大的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实践做支撑。

高校作为全社会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源头,更需要以创新理念驱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尤其要以创新理念驱动原始创新和技术研发,以科技创新带动高校乃至社会发展。对高校和高校科技工作者寄予厚望,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他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要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这就要求高校要成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在科技创新浪潮中,关注国家急需、瞄准世界前沿,做好战略布局,建设一流的科研创新体系,引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

建设一流的科研创新体系,离不开积极有效的科研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学术探索的自发活动;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也需要科技平台、资源和人才的有效组织、调配和集聚。良好的科研组织和管理系统,能极大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潜能,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开展。因此,高校科技工作管理者需要系统研究思考,如何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撬动科技创新,推动高校科技工作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要从思维方式、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创新,通过持续创新,激发活力,增强增长动力。

以新思维推动科技工作发展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即以超越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全新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的本质,一方面,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另一方面,在于能够建立创新理念,打破常规、跳出思维定势、跳出经验定势,拓展思维视角,用不寻常的视角去观察寻常的事物,用战略眼光和全新思维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敢为天下先。

谋划和布局科技工作,需要创新思维。以制定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例,科技规划瞄准的是未来五年的发展愿景。因此,在研判形势、制定目标战略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创新思维,开展前瞻性的思考和布局。一是要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注重新的形势和要求,紧密围绕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科学规划学校科技发展目标和方向。二是要注重与科技人员的互动交流、聚集智慧,从中获取灵感,在组织方式上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多种路径,从一线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等多角度发现现存的问题,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寻找破解问题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探讨科研发展方向。三是要注重系统化思维,充分做好顶层设计,以此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定位和发力。同时,要综合平衡与学校总体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协调一致,与人事、教学等发展规划的相互支撑。总之,做好科技工作的谋篇划局,需要战略性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思想解放的程度和适应发展形势及时转变观念的程度,这就要求科研管理者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开放活跃,在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和实践方式上,始终保持前瞻性和创新性。

以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工作发展

高校要推进科技创新,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建立健全与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要在全面谋划科技工作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以更大的魄力和决心推动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破解制约科技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激发科技人员的活力和创造力。

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首先要紧跟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系统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党中央和国务院推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方式、科技成果处置及收益管理权等方面率先进行改革,国家新的科技管理体制和国家科技计划布局正在形成。快速推进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给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015年9月,国家制定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充满活力、高效协同,军民科技融合深度发展,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这就要求高校要深入研究国家科技政策,主动谋划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调整科研结构和方向,聚集资源、发展特色,为高校科技工作新发展提供动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同时,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住影响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系统推进改革,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学校积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此带动科研内涵和产出效益的提升。学校紧紧抓住学术研究决策、科研分类评价、科研组织模式、科技资源配置、科技服务方式等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创新。

一是在学术研究决策机制方面,学校强调学术研究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组建战略研究团队,推进军工特色高校智库建设;通过设立独具特色的“特立论坛”,建立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问题的提出、决策和研究启动机制。

二是在科研评价机制方面,学校积极建立以创新为核心、考虑不同类型科研工作特点的科研分类评价制度,对科技人员和团队实行分类评价,制定和落实鼓励创新的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充分调动积极性。

三是在科研组织模式方面,学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综合多学科优势,先后成立了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共享平台,逐步构建由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会同学院具体组织运行,以学校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研究院或中心、科研团队、学科性公司为主要基础科研机构的模式,更高效地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在资源配置模式方面,学校逐步从支持项目转向支持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建立资源共享共用、有偿使用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资源配置使用模式和综合评估评价改革。同时,学校建立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风险共担机制。

通过改革创新,学校逐步建立开放、流动、协同、竞争、共享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重点通过科研分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积极引导学校科技活动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行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着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创新管理方式推动科技工作发展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正呈现出新趋势,新兴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不断涌现,不同学科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更加明显,这些新的特征对科技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一是要求高校在科技管理中,要给予新兴技术、前瞻性科学研究高度重视和更大宽容,特别要关注交叉融合技术,因为这一类型技术往往孕育重大创新潜能;二是要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有效衔接,建立全链条长效管理机制;三是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成果与经济社会的密切结合,强化科技与经济的对接。

北京理工大学在科技管理方式上进行了多种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校主动搭建涉及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综合性、整合性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一是学校鼓励文理工交叉,鼓励多学科融合与集成,针对凝练出的重大方向和问题,设立了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创新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主要侧重于基础研究的理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主要侧重于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

二是学校注重协同创新,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为出发点,设立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突破学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对于部级创新平台,探讨推进运行机制改革,为进一步巩固优势学科,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奠定基础。

三是学校着力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合作共建研究院、建立综合性或专业性研究院等多种科技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区域产业技术研究院、校企合资公司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管理方式变革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研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篇2

科技创新体系、制度和政策完善,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体系、制度与科技政策息息相关,而科技政策则可以理解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用科学技术为国家目标服务而采取的集中性和协调性措施,是科学技术与国家发展的有机结合”[1]32。我国相关法律、政策和重大规划等确立了科技政策的导向,指出应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完善和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和技术创新活动。例如,2007年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条规定的我国科技政策指导方针是,“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则指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201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撑政策。科技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手段。总理在2011年《求是》杂志中撰文指出: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依靠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发展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尤其需要在科技管理体制、决策体制、评价体系以及科技系统组织结构、科技人事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科技体制。在2011年9月下旬达沃斯论坛与企业家座谈中,总理则指出,应大力推进科技改革,其实质在于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实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逐步摆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技工作的状况,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科技创新活动,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并优化配置科技人才。同时,逐步建立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有效融合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确立科技管理中的知识产权导向机制也是未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科技管理体制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体的“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也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因此也是建立适应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的法律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激励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为重点的模式。

(一)建立有利于科技人员流向企业的政策和制度机制

科技人员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创新性强的科技人才的数量、结构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从我国从事研究开发的研究人员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看,尽管绝对数量不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数量非常落后。西方国家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科技人员大都来自于企业,由于企业面向市场经济第一线,研究开发成果能够紧跟市场行情,从而能够比较好地实现技术创新。在科技体制和科技资源配置方面,我国科技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特别是企业科技人才比重过低。据统计,我国科技工作者280多万人,其中高级科技人才90%以上分布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只有7%分布于企业。再从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所占比例来看,我国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所占比例在企业职工总数中所占比例相当低,以2006年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例,当年比例为1.63%,而发达国家相应比例则为8%~20%,甚至达到30%[2]231。结果,每年的科技成果只有30%左右来自于企业。这样的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成果产出结构,很容易造成科研与生产脱节、研究开发技术与市场脱节、研究开发成果难以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成果实施效率低下等缺陷,不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科技两张皮问题。又据武汉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和武汉市知识产权局调研提供的数据,武汉地区科技人才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2006年高校38579人,占45.7%,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1631人,占13.8%,工业企业34272人,占40.5%。在企业技术人员分布方面,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以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的抽样调查为例,2008年该区代表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活动人员平均179人,其中研究开发人员96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者18人,拥有博士学位者仅1人[3]。在国家创新研究的项目中,面向企业的比例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科技人员在企业的比例偏低造成的。未来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之一,应是建立鼓励科技人员向企业流动的政策、制度和机制,从源头上保障企业获得科技创新资源。早在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即指出:要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也要求,“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此,需要完善企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激励与奖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具体而言,应特别重视以下对策:第一,改革现有科技管理体制,特别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向企业流动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和制度。进一步深化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其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中发挥骨干作用。第二,加强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力度,健全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产业转型升级等需要,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创新活动的研究,提升科技人才在企业生产经营战略实施中的地位。第三,建立企业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例如,对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以及完成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科技人才实行重奖,探索激励企业科技人才投身于科技创新的路径和方法,对完成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人才采取重点措施保障计划的完成。以企业科技人才激励措施为例,根据调研的情况,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科技人才未予足够重视,科技人才的收入与其对企业的贡献不成正比,分配和激励制度不够合理,影响了科技人才从事创新的积极性。为此,需要探讨对企业在创新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采取的激励创新措施,如晋级、技术职称聘任、收入分配等方面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第四,建立企业科技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评价的情况与科技人才的职称、工资待遇等结合。

(二)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组织与运行机制

在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人员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技术创新的实现。同时,企业缺乏高效运转的研究开发机构和创新部门,没有建立起促进创新的运行机制,也是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成效不佳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就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其科技创新队伍、技术储备与创新机制反而落后了。例如,在减员增效中一些企业向研究开发部门开刀,研究开发机构和人员不仅没有强化或充实,反而遭到削弱。由于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活动面临的风险大、周期长、投资高,加之企业科技创新人员和研究开发经费不足,很多企业不大愿意投入自主创新活动,而是热衷于直接购买设备和技术,甚至认为独立研究开发不如争取科研经费购买国外设备和技术快,直接购买产生的收益更大。其结果是,大量企业采用的是国外进口技术、设备、仪器仪表等,对组建创新机构、投入创新资源和培养创新队伍兴趣不大,从而缺乏健全的创新组织体制和创新运行机制。这必将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从长远来说将危及我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为此,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组织与运行机制是当务之急。其中,企业科技创新组织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原则,以建立创新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等为具体表现形式;企业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则应以建立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技术创新,提高技术能力为目标,以激励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为基础,以创新组织为依托,以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队伍为保障,以创新文化建设为精神支柱的内在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

(三)进一步改革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科技

管理体制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涉及科技管理组织、科技资源分配、科技成果归属与利益分配、科技成果商业化与产业化、科技管理制度与政策、创新激励与科技创新环境等诸多内容,其中重点应是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经济两张皮、忽视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确权与管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重要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的弊端,建立科技管理体制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科技管理体制中应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成果管理模式,将科技管理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的有效融合,在科技管理中引入知识产权管理理念和内容,以技术创新目标为指引,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及时获得知识产权,实现技术创新目标。另一方面,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大力加强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这就要求科技体制改革应重视以下几项内容:一是建立科技创新人员流向企业的机制,对此前面已作论述,在此不赘述;二是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以此激发企业科技人员和全体员工投身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在科技创新政策上,将其与知识产权制度与政策挂钩,尤其是在科技管理制度中融入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避免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脱钩的现象;四是将企业视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在国家科技中长期计划、国家科技创新计划、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以及涉及财政、金融、投资、贸易、税收等政策和制度中,充分体现树立企业科技创新重要主体的思想。

二、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完善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属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政策的重要内容。关于知识产权政策的内涵,有学者认为,从狭义的角度看是指通过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调整来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实现对效率的改进或者协调利益冲突。广义上则可以将知识产权权利行使产生直接影响的各种政策措施看成知识产权政策[4]38-39。还有学者则将知识产权政策从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结构的角度加以划分,即分为法律形态的知识产权政策和非法律形态的知识产权政策,其中前者是以法律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制度安排,如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章、条例等,具体体现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其他法律中的知识产权条款,后者是指知识产权法律形式以外的涉及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进行指导和规制的配套措施,如政府出台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远景目标。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应从后者的角度加以认识,即“政府为实现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经济社会目标而对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运用进行指导和制约的各种社会政策的总和,它通常表现为一系列的规定、规划、计划、措施、项目及战略等。”[5]笔者认为,上述对知识产权政策的理解是妥当的。具体言之,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包括了对知识创新成果的产权界定和保护政策,市场竞争和管制政策以及涉及激励知识产权创造、促进知识产权运营的各类税收、财政、金融政策等。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之所以具有必要性,是因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调整、对市场经济关系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由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予以弥补。一般而言,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手段有法律制度调控手段、政策调控手段和权力调控手段,由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人们一般主张尽量限制行政干预和权力调控。但是,法律制度对经济关系的调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加之法律制度在实施中因受多方面因素制约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公共政策调整辅之以一定的权力调控规制市场经济关系就具有必要性[6]168。从这一原理看,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也存在必要性。当然,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并不是孤立的,二是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总体上,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属于知识产权政策的范畴,它最终需要通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以固定和实现。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引和保障作用,一定时期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可以说是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体现和反映。当然,两者毕竟属于不同的范畴和概念。知识产权公共政策还与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内在的联系。有学者甚至认为,所谓知识产权战略,就是“公共政策的法治化和法制的公共政策化的共同过程。知识产权战略的兴起是国家(政府)在全球化时代新角色的重要表现。这一角度就是政府作为者在全球化条件下,出于国家利益而对传统私的财产权利的干预和调整”[6]2。从知识产权战略的角度理解和研究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可以更深入地认识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以及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地位。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公共政策的法治化与法制的公共政策化,其对于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具有关键作用;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也是实现国家一定时期的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指引和保障,一定时期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内容和战略重点通常在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中得以体现和规范。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国有学者提出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需要“三个统筹”:统筹知识产权各领域的公共政策,使知识产权制度成为一个整体性较强的制度,消除法律制度、管理制度和其他制度的矛盾;统筹知识产权与其他各领域的公共政策,建立知识产权制度与创新、贸易、公共卫生、市场竞争等领域政策的体系化和有机统一,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其他领域的积极作用;统筹国内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领域的外贸外交政策,将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成果转化为国际规则[6]169-170。这几方面的统筹,能够真正使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战略性地运作而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实现“知识产权强国”之目标。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篇3

近年来,在“强化海洋特色,培养精英人才”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院积极探索形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1+4”模式,即围绕一个目标:创新性研究型海洋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用好四个平台:“开展‘走近科学’科技创新学习月系列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习基地”、“‘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竞赛活动”、“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等科研计划”,积极组织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学院优良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学院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像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全国海洋知识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多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一系列突出的成绩,学院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率也达到了70%。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科技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在于,科技知识不等于科学素质,知识与创新能力是不同概念,科学素质(思维、方法、精神、创新能力)要后天的培养,而第二课堂是重要形式和途径。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常的创新理念、敏锐的创新思维、基本的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创新人格。科技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t题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主要包括对创新主题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它是创新思想获得表现的载体,因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

1.科技创新氛围不浓,学生创新能力相对滞后。

从整体上讲,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缺乏应用性,不能形成研究成果向生产力和经济价值的转化,没有市场的导向性调节作用,不利于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生工作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稳定和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虽然近几年对于科技创新活动有所涉足,但力度还不够,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导致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滞后。

2.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不足。

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推广较慢,有的甚至没有起步,缺乏高水平的指导教师或教师指导不足是重要的一个原因。高水平的指导教师是指能够教书育人,忠于职守,关爱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学术前沿,具备创新精神,具有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热情的教师。在很多高校,一些有科技创新愿望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往往靠自我拼搏,成功率较低,易于使学生失去信心,最终事倍功半。

3.具有创新意识,但创新的动力不足。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基础之上的。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受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传统教育方式和高校评价体系的影响,忽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知识观、教育观和学习观没有得到根本变革,大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尚意识与大胆开展科技创新实践行动的意识仍然很弱。很多学生意识不到创新能力对于长期发展的影响,导致学生满足于已有专业学习和考试成绩,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4.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保障不力。

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少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数高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只强调教学工作是“主旋律”,不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使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对课本和现有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二是目前高校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三是很多高校相应的领导机构、组织管理、制度措施等还没有建立健全,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学校的学术活动之中进行管理。

三、整合资源,构建多方位的大学生科技创能力培养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也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营造更加浓厚的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多方整合学校教学、科研、学生教育与管理、校园文化等多渠道、多环节的资源,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构筑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了学校主导、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1.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念。

高校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教育观念中那些不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要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教育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学校要以“挖掘潜能、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为宗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人才教育体系,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2.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体系和学生的评价体系。

当前,课堂仍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面对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越来越短的知识更新期,高校要从创新教育的主旨出发,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全面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变课堂灌输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在考试方法上,要改变着重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着重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要根据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开设创新指导课程,设立创新学分,开放实验室,使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之一。在学生发展和能力的评估标准上,树立多层次、多种类的目标建设,加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鼓励机制。

3.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针对不同年级,我院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学到的专业知识较少,所以重点是通过参加科技创新学习月系列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科技创新讲坛、科普宣传等)来培养、激发广大学术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由于有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和能力,同时结合本科德育导师负责制,直接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中去或选择一些要求较高的应用课题,充当科研助手协助教师做些基础性研究工作,应用课题或者本科生科研项目直接作为毕业论文课题,继续深入进行,由于所做课题由浅入深、时间相对较长,对学生能力提高来说很有意义,也容易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成果。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参与全国“挑战杯”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其中,校内竞赛要关注群众性与参与度,照顾到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分专业、分层次举办,形成系列化、届次化,扩大影响力,着力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校外竞赛要关注针对性和成果化。要选择好参赛项目,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组织好参赛队伍,培育一批创新性强的学生科技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引导大学生强化创新意识,敢于迎接挑战和展示才华,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建好一批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建立基地活动长效机制。

基地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习的平台,是激励广大学生刻苦钻研,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单位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我院已经建立了“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等17个国家海洋局系统稳定的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并建立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创新实习活动的长效机制。

首先,抓好基地建设。第一,唱响主旋律。为了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我院与国家海洋局系统分局及中心站双方在海洋监测、海洋管理、海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第二,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科研实践活动,为对方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托和服务。第三,要善于总结提高努力从各项科研实习活动中进行总结,不断提高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积累经验。

其次,建立基地活动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我院为基地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托和服务,在相关研究课题中承担一定的技术咨询和技术依托。二,基地在科技生产和台站观测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实习场所和指导,承担相关项目的海洋观测和试验报告等。三,加强基地海洋科技或学术等方面的经常流,举办不同形式的科学研讨会,同时不定期共同举办大型海洋学术论坛。

5.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G30【文献标识码】a

进入“十三五”时期,我国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驱动至关重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当前的创新理念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而科技创新对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最为直接。而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要推动科技创新,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是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实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实现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

在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推进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政府的作用是一个关键问题。众所周知,中国发展的一个比较优势是政府能力强。弗朗西斯・福山的最新研究认为,秩序良好的社会离不开三大基石:强大的政府、法治和民主问责制。按照这一分析框架,西方的长处在于具有较好的法治和问责体系,但政府不够强大。而中国的优势正在于具有能力强、自主性高的国家。可以说,西方的劣势正是我们的优势,反之亦然。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国的政府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国家能力强、特别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总体效率高,能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国家自主性程度高,在较大程度上维系一个“中性政府”,基本不受利益集团的绑架。这些特点往往是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在目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也需要认识到、发挥好中国的这一优势。

然而,政府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这在中国改革和发展进入到深水区之后,体现得日益明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科技创新当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要素升级的重中之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使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目前我们这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政府强,但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的效果并不好,科技的投入体制、创新体制、评价体制都亟待改革。推进政府科技创新治理的现代化,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遵循科技创新普遍规律,以改革的精神着力破除制度藩篱,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正确把握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角色定位,对于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推进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全局性作用。这就需要深化政府的科技治理体制的改革。例如,以前政府运用“举国体制”进行科技赶超很有效,包括“两弹一星”、牛胰岛素的研发、青蒿素的研制等重大科技成果,都是政府通过“举国体制”实现的。但是,如果把过去的“举国体制”照搬照抄到今天的环境,就很难取得当年的效果。这是因为,“举国体制”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的环境,那时政府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同今天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当政府的权力缺乏约束力的时候,包括科技领域在内的行行业业的人际关系和人脉因素都十分复杂,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我们的民主和法治都不够健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果还按照改革开放前的模式行事,一定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当然,如前所述,中国的优势是政府力量强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如何用好这一优势仍值得研究。因此,厘清政府的职能定位,对于科技创新十分重要。

有鉴于此,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推进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让专家在科技创新和决策管理上有更大的自和发言权。同时,要克服和部门主义,加强功能整合,提高行政效率,制约权力寻租。从一定意义上说。目前制约我国发展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改善政府形象,提升政府的制度软实力,这对于吸纳国际一流的科技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推进我国科技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取向

面向未来,为适应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现政府科技治理的现代化,必须深化政府科技体制改革。为此,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首先,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推进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重中之重。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推进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管理的体制机制。这并不是否定政府的作用,而是要求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沿着市场起作用的方向发力,为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是背道而驰,更不能去扼杀市场活力。实现政府科技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政府要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与其他领域一样,在科技创新领域,政府的作用仍然应是弥补市场失灵。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功能互补作用和相互替代的边界,不要造成双方的功能错位,任何一方尽可能都不要越位、缺位。政府主要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而不是在与市场功能重叠的地方发挥作用。一方面,在科技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基础研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和集聚等领域,应该强化政府责任,因为这些领域,市场和企业没有足够的驱动力和资源来完成,这是政府应该有所为的领域。

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在那些市场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有所不为。这也是目前政府在科技创新治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一些行政审批过于复杂,流于形式;还有一些管理制度太过具体,关注环节把控,缺乏对结果的重视;更有一些政策导向干扰了创新主体的决策,阻隔了市场本身发出供求信号。以人才扶持政策为例,强调物质投入居多,而不鼓励智力投入。经费使用受到严格的预算结构和程序合规限制,不注重经费使用的质量和成效,为了形式上的合理,浪费了不必要的社会成本与时间效率。直接用于人力资源的投入,在经费比例、目标对象和支付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的规定。这些限制的本质是对人才智力劳动价值的不够尊重和认可,与培育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环境存在较大差距。

造成这些制度藩篱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是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所有要素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是科技创新要素配置的唯一机制。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科技创新领域的计划经济思维依然较为浓厚,这是制约当前科技创新的根本障碍。对于这些领域的制度藩篱,应该以实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为契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科技创新领域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得以理顺。

总之,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问题或者主要矛盾,依然是政府管得太多、太死,没有让市场、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未能让企业和科研院所成为主角,而是政府自己成为主角。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正在也必须走向新的国家治理模式,不仅要适应经济新常态,还要适应政府管理的新常态。以往运用“举国体制”来进行科技赶超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新形势了,但我们还是习惯于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由此,必须深化改革,以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国际化来推进政府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其次,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推进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还需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解决科技管理“碎片化”的问题。目前制约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一大问题是条块分割,科技经费分散在十几个政府部门当中。这个问题必须从中央总体层面加以解决,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靠任何一个部门和地方是解决不了的。条块分割时常导致国家治理的碎片化状态,正如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所说,中国实际上就是“支离破碎的权威主义”,该整合的没有整合,该制约的没有制约。这就形成了部门主义、分散主义、地方主义尾大不掉,以及“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的现象。就科技创新领域而言,同样存在条块分割现象,以高水平科研队伍为例,主要集中于中央科研院所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而这些单位和部门的改革,地方政府是很难推动的。尤其是科技创新领域,优质的资源往往集中于中央层面,且科技管理仍然以从中央到地方的自上而下的管理链。如果中央层面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改革不能与地方有效衔接,或者地方政府对中央的科技创新政策阳奉阴违,令不行禁不止,所谓创新驱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另一方面,地方在探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也应当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坐等中央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深圳特区(下转159页)(上接25页)开始的,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对于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也应当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让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大胆创新,锐意改革。目前,包括上海在内的我国自贸试验区正在先行先试,力图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对全国有重大示范意义和标杆作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应当学习自贸区的改革探索,比如“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地负面清单满天飞,形式大于内容,实际上是把自贸区的改革经验庸俗化了。在推进科技治理现代化方面,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拿出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措施。这方面,困难依旧很大,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推进改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我国的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关键的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撑。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中国正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于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推进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应当把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嵌入到国家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加强相关各项改革措施的系统集成,形成科技体制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性互动。

首先,需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来支撑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需要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和制度变革这“三大发动机”。换而言之,就是科技创新怎么与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和制度变革相结合的问题。第一,结构优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核心的内容。结构优化必然高度依赖科技创新,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经济结构就无法优化。一是不再简单追求高速度,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的品质,做到速度与效益兼顾。当然速度也不能太低,正如供给侧改革并非排斥需求侧制度,而是要做到两者结合,只不过现在更加侧重于供给侧。更多向质量和效益倾斜。二是去无效产能。将过剩的、无效的、低质量的产能去掉、去库存,增加有效的供给,特别是高效益、高质量的供给。三是进一步发展服务型产业,包括新型高端的服务业,包括“互联网+”服务型产业等。第二,要素升级。传统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四大要素,而当今时代技术是非常关键的生产要素,因此要素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目前的核心问题是科技创新如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效的技术供给。同时,技术供给还影响着劳动力的素质和企业家的创新能力。第三,制度变革,关键是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这就涉及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但社会生产力如何与科技生产力更好的结合?这就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创新驱动发展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来驱动发展,改变原有的增长模式。这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涉及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当前环境下,制度变革说到底还是体制机制问题,还是如何简政放权的问题。例如,现在的高等学校管得越多,问题越多,管得越死越不利于创新。总而言之,是如何真正简政放权的问题。

其次,要积极推动政府及其科技管理部门进行科技创新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此而言,这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提供更多制度供给、政策及服务供给。第一,是制度供给问题,制度供给和制度变革相关,具体而言,包括财政投入制度,即如何增加投入的有效性问题、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励制度问题、人才制度问题等等。有调查发现,目前国家“”专家与其他科研人员相比贡献并不成比例,实质上这些都是制度供给方面的问题。第二,是政策供给问题制度相对稳定,而政策是可以更多变化的。长期以来,我国的状态是政策和制度没有明确的区分,如各种人才计划究竟是制度安排还是政策安排,这些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现在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政策供给也不足。第三,是服务供给问题。即如何提供更多的、更好的科技公共产品,服务更多的创新创业主体问题。这方面与国际发达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工商管理;重要性;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市场环境竞争形势愈发激烈,各大企业都在积极推动自身体制改革优化,尤其是在工商管理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控,可以确保企业的市场经济项目运作。但是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进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相关领导部门对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工商管理中运用科技创新的职能和效用。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一)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各个行业的运营机制也在日益转变,企业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对工商管理系统进行科技创新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综合科技创新的各项优势,提高企业对其重视程度,积极促进整体管理控制和企业运营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加强企业项目中科技创新含量,向科技型方向转化,规范项目管理和标准要求之间的系统化流传,从根源上实现项目运行和技术转化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确保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科技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从传统工商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化工商管理模式,符合市场经济形势发展趋势。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领导阶层对项目运行和企业管理的认知程度,以创新意识的思维模式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性战略发展目标。科技创新的工商管理模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积极增加科技创新程度,为企业积蓄发展动力和创新潜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所以,企业领导阶层要对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进行综合性评价性监督,增加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体现出科技创新的特点,完善企业整体管理系统的构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优化企业管理控制模式

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得益于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运用,企业要有机地把工商管理系统与科技创新产业相结合,转变传统管理控制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和科技化。管理职能和成效提升有利于规避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也可以保证企业效益的长远性发展。

三、完善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增加对其重视程度

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的成效性能够体现出企业自身的整体运营实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可以反映出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加强企业项目运营中科技创新的含量,提升科技创新地位,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控制的成效性有明显作用。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上层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的态度直接影响基层项目管理的运行。提升企业管理控制阶层对科技创新的认知,转变落后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模式,积极构建符合市场需求与经济形势要求的管理模式。

(二)利用科技创新持续优化企业工商管理系统

任何一个企业的良好运转离不开管理系统的合理性与完善性,经济形势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不断随市场形势持续优化。近年来,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和项目结构在不断发生转变,根源在于科技创新的引入,增加了管理系统的科技性与时效性。科技创新代表了先进化技术与开拓性的思维方法,企业积极加快对科技创新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有助于提升管理控制水平与企业竞争实力。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对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项目升级更新,确保企业运行框架和发展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建设创新型团队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高端专业人才的引导。因此,企业要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建立一支具备科技创新型能力和意识的高水平管理团队,主要对企业项目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对企业管理控制模式不断改革优化。团队建设要提高员工对科技创新的认知程度,着重培养员工对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项目经验的掌握,确保创建的团队符合企业管理阶层的实际需求。

(四)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

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市场经济形势所淘汰,总结经验不难看出,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是符合当前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需要企业管理阶层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科技创新理念和思想,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作用,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市场形势,理清科技创新与工商管理之间的关系,加快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控制系统化进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加大领导阶层对其重视程度,建立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型团队,将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为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鹏,许恒源.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2015(47):122-122.

[2]傅宏.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3):137-137.

[3]宋美静.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J].经贸实践,2016,5:110.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篇6

**02年8月5日,同志在英国首相布莱尔所作的《科学至关重要》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召集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和国家科教办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研究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制订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的建议。党的十六大将这一建议写进了大会文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06—****年)》的编制工作。**06年1月9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我国迎来了又一个科学的春天。在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同志的科技思想更显示了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了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治国方略。

19**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及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的时候,提出了著名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准确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19**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志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对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治国方略。

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同志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科学技术在先进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个执政党,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核心是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党领导科技发展的能力。在19**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同志提出:党的领导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政治保证,抓好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他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把抓科技进步作为重大任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求党政第一把手都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使加快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有了组织保证,能够扎扎实实地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

二、关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思想,奠定了自主创新的思想基础。

重视科技创新,是对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同志特别强调的重要思想。19**年10月,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讲了创新问题。以后又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创新问题。他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多次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1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同志指出:“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这个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而且要使全社会都树立这样的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证明,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加快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最先进的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同志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1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讲话时就指出,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时,当然不能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或者一味依赖外国的现成技术,而必须进行我们自己的探索和创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必须依靠自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不能靠别人,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如果在这些方面我们不能尽快取得突破,一味依赖别人,一旦发生什么情况,我们就很难维护国家安全。他明确要求“要在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加强人才培育,加强创新基地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正是我们今天形成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重要思想基础。

全国科技大会以后,全社会对自主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加强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坚持自主创新已经成为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日益形成共识的是,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我国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但我们不可能只依靠引进技术满足自身发展的科技需求,不能指望别人来解决我们自身发展面临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科技问题。要实现我们既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科技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国与国之间在经济、科技、贸易、人才等方面既存在着竞争,也存在着合作。同志曾经强调指出,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科技的进步也需要中国。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提出坚持自主创新,是建立在对外开放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战略思想之上的。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为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将“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面向市场经济发展、面向广大人民需求”作为中心环节,形成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怎样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关系到我国科技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定位。同志指出,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首先要处理好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技术创新机制的关系。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要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面向市场经济发展、面向广大人民需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够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同志的这一思想,是多年来指导我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基本原则。上世纪80年代末,以技术成果商品化为改革突破口,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有偿技术服务和技术经济承包,引导独立科研院所成为面向社会、自主经营的研究开发实体。上世纪90年代初,以“稳住一头,放开一片”为科技体制改革方针,展开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鼓励科研机构以多种形式进入经济、长入经济,具有研究开发优势并已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或具备产业开发实力的科研机构,可以兴办企业或直接转变为企业,具备条件的科研机构直接进入企业或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从19**年起,以加强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重点,对科研院所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对公益类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改革,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经过十多年来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在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同志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结构和功能等问题有过深入的论述。他明确指出,要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要优化科技力量的布局和科技资源的配置,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的有机联系和分工合作,使技术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积极鼓励和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改制成科技企业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另外,同志还特别强调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建设体制。他指出:坚持寓军于民,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寓军于民,才能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走一条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民养军的发展道路,形成充满活力的国防科技体系。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形成了我们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在今天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改革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领会同志关于科技改革的重要论述,根据《规划纲要》的部署,进一步深化应用院所的企业化转制和社会公益类院所的分类改革,增强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各方面的建设。

四、重视基础研究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先导作用,对于发挥科学技术支撑、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科技发展历史表明,重视科学的长远价值,对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进行超前部署,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对于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科技领域进行超前部署,也是先进国家保持领先地位和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共同做法。同志作为一个有着科技背景的领导人,深刻地理解基础研究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深远意义。他多次强调指出,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技术之源,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先导和源泉,它的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的智慧、能力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同志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专访时指出,基础研究的成果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突破和进步,也促进了应用科学的发展;而应用科学的不断发展,也必然对基础科学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同志赞成实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他指出:我们既要稳定和保证重大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任务,使之持续发展;同时又要调动大批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劲。反过来,只搞基础研究,不能把与经济建设有直接联系的科技开发工作搞好,也是空的。两者之间要有一个很好的配置,使之各得其所。为此,他还明确指出,基础研究和高科技产业化同时并举,是科技发展战略之举。

面对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挑战,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巨大科技需求,同志反复强调,我们必须开阔眼界,紧跟世界潮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对于一些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的重点项目,我们应当结合自身的优势,做到有所为,否则就要受制于人。

这次《规划纲要》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引领未来,是规划纲要的又一个亮点。科技要引领未来,就必须对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进行超前部署。这正是对同志重视基础研究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要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和支持方式,大幅度增加对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社会公益类研究投入力度,在统筹项目、人才和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和队伍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使之有一个更快更好的发展。

五、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确立了科技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的时代,也必将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同志对于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多次强调指出,科技进步的关键是人才,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的竞争,关键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是开发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要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取得重大突破,必须有一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高新技术的高素质科技专家。有了人才优势,又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完全可以更快更好地把我国科学技术搞上去。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做好人才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需要营造有利于人才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同志特别强调,党的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归结到一点,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指出,科技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建立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实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习贯彻同志的科技人才思想,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把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管理的根本任务。这里特别强调三点:一是要高度重视尖子人才的培养。在当今科技资源全球流动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大批尖子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有了一批尖子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我们就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科学前沿、把握重大的科技发展方向获得更多具有开创性的科技成果。二是要坚持更加开放的人才观念。对人才国际流动持开放态度,要采取更开放的人才政策,不论国籍、肤色,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坚持来去自由,参与中国科技创新。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吸引人才作用,用市场机制的办法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的背景下,人才问题完全靠政府操作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我们要研究各种策略,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在全球网罗发现、挖掘人才,为我所用。

六、将科技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

加强以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经指出,先进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和繁荣先进文化,才能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他同时指出,先进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组成部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不仅在其拥有先进的思想道德,还在其拥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他还强调指出,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大力提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科学文化知识是社会文明的基础,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我们就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也不能攀登思想道德的高峰。如果我们缺乏紧迫感、使命感、危机感,不及时吸收和拥有最新成果,不占领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就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会失去自己的先进性。很长一个时期,我们在讲科学技术的作用时,更多地强调了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而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强调不够,对科学文化在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强调不够。同志有关科学文化的论述,极大地扩展了我们视野,提高了我们的认识水平。

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其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而是要看全体社会成员的科技素质和文化水平。一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科学素质的高低,对人们利用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生产力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同志高度重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他指出,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不仅需要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而且需要亿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只有全国人民群众自觉地投入新科技革命的行列,增强科技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参与科技实践,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必须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社会工程,全面加以推进。要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用科学战胜迷信愚昧,以利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作者简介]覃雯(1962-),女,广西南宁人,广西财经学院党委宣传部,副研究员,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南宁530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广西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B6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33-02

广西是地处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实施了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明显落后,尤其是科技的发展相对滞后。加强全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科技水平,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宏伟目标,2010年在全区开展了“高校服务广西新发展活动”。活动开展了近两年时间,我们发现,由于广西高校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少,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科技教育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导致科技创新活力不足,科学研究不能围绕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和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效率不高。因此,加强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具有综合性科技攻关、开发战略性产品、形成相关技术集成创新优势的科技创新团队,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这是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和高校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广西将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到2015年,培养造就出高水平的100名科技领军人才、50个科技创新团队,使广西科技创新基础明显增强。具体来说,通过实施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和实施科技领军人才专项工程,要求各相关部门以及广西地方高校紧紧围绕广西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优势学科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以及科技创新团队,为科技发展储备创新人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科技力量。可见,广西已经把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任务来抓。

(二)提高科技人力资源利用率

当今世界,科技人力资源是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性资源。广西区党委政府为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引进、培养掌握广西重点产业相关核心技术,能够解决产业发展重大技术和工艺性难题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其创新团队。此外,通过高端引领,全面带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将各种科技人力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形成合力,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提高科技人力资源利用率,实现人才效益、科技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团队是一种科学研究组织模式,它不仅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推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还能够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例如,广西医科大学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是广西首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创新团队,也是“国家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之一。该团队紧紧围绕广西千亿元产业方向以及国家生物医药领域,采用国家“2011计划”科研创新模式,以人类重大疾病生物靶向诊断和治疗为科技创新特色,从免疫学、移植医学等学科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角度,对广西区域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带动了广西免疫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群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广西区域医药、重点学科的发展和科研人才的培养工作。

二、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构建和谐创新团队的目标定位

构建和谐的科技创新团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广西地方高校组建的科技创新团队,大多是“拉郎配”或是“师徒合伙”的形式搭建起来的,以这种形式组织起来的科技创新团队,缺乏对团队建设的顶层设计,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不强,研究力量较分散,难以形成集群效应。特别是一个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离去后,该团队就很难维持下去,这样的例子很多。有些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只注重学术水平,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没有制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的目标,因而无法对某一领域任务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更难以达到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或者形成重大的标志性成果。究其原因,是缺乏一个共同、远大、可实现的目标定位,无法营造一种以人为本、团结和睦、富于开拓创新的和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二)缺乏高层次的科技领军人才

到目前为止,广西高校教师队伍中还没有“两院”院士,国际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数量很少,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匮乏。整个广西的人才资源总量及规模小,结构矛盾突出,人才发展现状无法满足广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奇缺,造成科技创新团队实力较弱,成为影响和制约广西加快发展的瓶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完善广西高层次人才开发总体格局,2010年9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以及《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三个配套文件。至2011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首次从海内外选拔聘用了八桂学者(广西高层次领军人才)27名、从区内外选拔特聘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31名,共58名。试图通过“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带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但是,“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需求。

(三)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是科技创新团队成功发展的关键。在管理方面,虽然部分地方高校制定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管理办法,但大多只对团队如何组建、如何考核等进行了比较笼统的规定,缺乏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在运行机制方面,对于如何完成团队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来说,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成本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进度管理机制等。对于团队成员的管理来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以及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很难吸引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骨干,造成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四)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是政府投资建设,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网,以服务广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宗旨,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有效整合全区科技资源,在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各项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强化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引导促进作用的平台。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基本上是由课题项目而产生的,由于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对市场上科技需求与供给方面的信息失灵,缺乏对我区科技发展态势和发展战略需求的了解,团队的规划很难做到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很多纵向科研合作项目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无法进入市场完成产业化。此外,由于与企业缺乏深层次的科研合作,特别是针对广西千亿元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科技攻关项目上,很难形成“拳头”的力量,既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浪费,又制约了众多地方院校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加强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探讨

(一)科学规划,明确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地方高校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实力,推动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措施,对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地方高校应该结合国家、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规划,规划应具有全局性、统筹性、前瞻性,同时操作性要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高绩效的科技创新团队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通过一个共同、远大的目标使团队成员明确团队建设的发展方向,从而调动团队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要面向国内外集聚优秀科技人才。建立吸引优秀人才的平台,吸引国内外的优秀科技人才加入到团队中来,共同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努力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二是要形成梯队人才队伍。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开展分类、分层的人才培训,既要努力培养一批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能够团结带领团队完成科研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又要善于扶植青年人才,同时,要加大对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形成梯队型人才队伍。三是要不断开拓创新研究成果。围绕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目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不断开拓创新研究成果,不断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使和谐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二)完善人才政策,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人才会集的聚集地,广西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广西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为了有效解决广西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奇缺的问题,广西地方党委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广西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要求,制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项目资助、激励分配、服务保障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根据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努力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一是实施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在广西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领域,遴选和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或者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在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稳定支持,加快培养造就若干名学术造诣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可推荐参加我国“两院”院士评选的高级专家。二是实施科技领军人才专项工程。构建和完善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推进和实施八桂学者制度、特聘专家制度,聘请“院士顾问”到广西开展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指导、决策咨询等活动;重点扶持一批技术优势的创新团队,努力培养造就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

(三)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完善规章制度,是保证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团队承担的科研任务艰巨而复杂,在科研工作中,由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年龄、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所承担的任务轻重不同,容易导致各自科研任务进展速度不协调,造成共同任务衔接不上,目标链脱节而产生冲突,影响科研工作的效率,造成管理上的矛盾和问题,影响整个团队的高效运作。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团队成员工作起来有章可循,有律可依,使科研工作始终处于有序运转状态,同时,可提高团队整体的能力和效力。

其次,建立健全协调有序、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健康发展的保证。机制的建立既可以推动任务的执行与矛盾问题的处理,又可以控制和调节相关工作的运行范围和管理秩序。广西地方高校应改革现行科技团队的管理运行机制,针对团队的建设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成本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进度管理机制等;为激发团队成员科技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团队成员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完善激励机制;明确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不断增强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四)制定政策法规,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广西地方政府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国家政策法规,根据广西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情况,从促进科技成果的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的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条件等方面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应与科技管理部门一起,认真领会《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网,整合广西科技综合资源优势,与有关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一起共同研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网络集成系统,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共同打造一个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和技术转移的市场中介服务大平台,为地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提供门类齐全的服务。该平台与地方企业生产线相衔接,团队能及时收集到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产品市场相衔接,能及时反馈市场需求的各种信息给团队;与技术市场相衔接,可及时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技术,特别是针对广西千亿元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核心关键技术反馈给团队。团队根据在平台上收集到的各种有价值的科技信息,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和广西经济、科技、市场的发展态势和战略需求,确立课题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这样,团队的项目研究始终与社会的经济、科技、市场紧密结合,有利于团队与团队之间形成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有利于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团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团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云.加快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思路和措施[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305;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044-03

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体力和智力为主的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及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发展;三是人的个性的自由解放和充分发展。

科技创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科技创新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其次,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最后,科技创新有利于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和人的个性的发展。

一、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

首先,科技创新创造了物质财富。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反映,它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创造了巨额的物质财富,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的提高。

革命导师充分肯定过科学技术创造物质财富的力量。列宁指出,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表现了人类技术的整个进步作用。马克思指出:“科学――财富的最可靠形式,既是财富的产物,又是财富的生产者。”

邓小平也曾经说过:“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科技创新是如何创造物质财富的呢?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指研究并创造新的形态的知识,这是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索行为,只要人类存在,这类行为就会持续下去。而新知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一般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换句话说,科技创新是将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知识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的全过程,是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过程。因此,科学技术的全社会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为全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大量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并奠定物质条件。

其次,科技创新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制陶技术和冶金技术的发明加速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铁器的应用及其农耕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电磁理论的提出和电动机的发明将人类带进电气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其应用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有这些都说明,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它在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马克思说:“机器的发展则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马克思又指出:“机器表现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的,使一般生产方式发生革命过程的起点。”

由于科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逐渐消灭了旧式分工,缩小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从而能够使人们从单调乏味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创造性活动,开展创造性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将不但替代绝大部分人的体力劳作,而且也将负担部分人的脑力劳作来完成生产的调控功能。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改变人的工作方式,人们将突破工作方面的时空限制,从单调乏味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也日趋密切,并使科学技术成为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是劳动与享受的结合。劳动不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了人的第一需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从具体生活实际出发,在吸纳和借鉴各国优秀生活方式的同时继承本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精华。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根据适度消费的原则,在不超过现实经济的条件下,使生活方式适应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当今席卷全球的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观念随之发生改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物的关系,淡化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人自身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最后,科技创新扩大了人类的交往空间,丰富了人们的社会关系。科学技术的进步,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加速了全球化趋势。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科学上一系列重大的发现,引起技术上的重大发明,从而使人类从封闭、保守、落后的农业社会进入开放、竞争、贸易的工商业社会,并从而使人类的交往突破了血缘、业缘和地缘的限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新的社会关系。现代交通、现代通讯技术大大加速了国际化、全球化进程,极大地拓展了人类交往空间,缩短了人们交往的时间。而互联网技术则使人的交往实现了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的跨越。人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社会交往空间扩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也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积累和传播,能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首先,科技创新对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马克思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次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使人们从中世纪的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重新认识到人自身的价值。牛顿力学实现了物理学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同时也为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流行奠定了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科技创新日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就是塑造价值观的革命性力量。科学的重大发现,技术的重大发明,往往导致旧的道德规范及其价值体系的解体,形成新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并从而塑造新的价值体系。

科技的进步使得封闭、保守的传统家族观念被

开放、进步的现代家庭观念所取代。技术创新使过去那种师徒相授的小作坊的纵向的技术传播方式变成了当代大规模的横向的技术扩散,直接导致了职业道德观念的转换。科技创新加速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社会化大分工,同时加深了对相互依存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强化了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而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又形成了当今既合作又竞争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科学技术作为创造文明和争取幸福的工具,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它实现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从而有利于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多重价值观并存。使我们面临着价值选择的困惑,这其中自然包括生态价值选择的困惑。科技知识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及自身的认识,并将自然也纳入到道德的范围,产生了生态伦理观,从而扩大了人们的道德范围,改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形成了更为科学的道德价值评价体系。这种体系把生态环境价值与人的价值统一起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这恰恰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契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资源。

三、科技创新有利于人的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人类思维发展水平同人类文明程度是紧密相关的。人类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思维方式进步的程度,体现了人类智能的开发程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获得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尺度。

科技创新,一方面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另一方面又是人们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大革命。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自身能力的某种反映,是人类的精神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现。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与当下的科技进步相联系。考察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不难发现,从人类早期封闭的感性直观的思维方式到近代机械论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再到现代辩证的思维方式,这其中有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随着科技的创新,人类不断地变换着思维的方式与形式,并增添新的内容与特征。

其次,科技创新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科学技术从一开始踏入人类社会就不仅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工具、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而且也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利器。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强大的认识功能,它们既是人类以往面对自然所取得的既有成果,同时又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科学方法。因此科学技术推动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推动着人们行为方式的理性化。科技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人的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科技创新增加了人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曾经指出,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生命的尺度,而且也是人的发展空间。马克思还指出:“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就是财富本身: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充足的自由时间作为保证条件。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果的社会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增加对人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劳动者恢复社会劳动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二是有利于劳动者个性的发挥和舒展;三是使劳动者摆脱物质的束缚,不再为谋生而奔波操劳,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爱好,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从事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

最后,科技创新有助于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活动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激发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发挥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创新主体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之一,但与企业以及独立的研究机构相比,其科技创新主体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其内在结构是由“教学组织(院系)——科研组织(所、中心、研究室、实验室…)——教师”三者构成,而且只有在教学组织的基础上,科研组织才能有效组建,而各研究者往往隶属于某一专业,其组织基石是以学科方向为纽带而构成,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的组织架构则是以项目为核心构成。高等院校往往特别强调“学科方向”,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则要突出“项目方向”。基于高等院校组织结构与其职能上的独特性,要将我国传统上以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塑造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机构,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1调整与凝练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主体的特色与优势

科技创新包括原创性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和集成创新三个层次。高等院校应将自身创新目标重点放在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上,而非技术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从高等院校之所以要将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在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上,是因为这两个层次的创新既能有效规避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主体的弱点,又能充分将其特点和优势发挥出来。首先,高等院校拥有极为丰富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人才资源,极为有利于理论和技术的原创性创新。其次,高等院校的学术氛围宽松,学术空气浓厚,文化氛围比较自由,谋取短期利益的市场压力相对较小,这使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主体能较好地从事具有长远价值的原创性创新。再次,高等院校文献资源极为齐全而丰富,这为原创性科技创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最后,高等院校是科研力量比较集中的机构,由于学科门类齐全,易于形成学科交叉,创造出新的知识及知识体系,形成了强大的集成创新优势。

而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则往往是企业内部研究机构的专长,由于企业不断进行的技术引进,使其内部研究机构有较多机会接触到新技术、新设备,给消化吸收之后形成再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由于核心技术往往无法进行引进,所以这种创新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就是往往缺乏原创性创新,是一种持续的小修小改,是在别人划定的藩篱内的创新,而集成创新由于企业缺乏足够异质性研究人才往往难以有效展开。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科技创新目标定位上与企业优势互补,各展其长。

2着眼基础,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

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培育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能够使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创新的价值得到尽可能的体现、尊重和激励,从而使原创性科技创新的供给不断增加,使其可以得到快速发展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高等院校应该针对原创性科技创性和集成创新的特点,构建并不断完善有利于此类创新的制度环境,其核心是需要完善学术评价机制与构建合理的激励体制。

高校的科技创新主体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科研,高校在建立科技创新主体的评价机制时既要区别对待这两种任务又要力争将其有机融合,使二者能互为促进,要尽力避免使二者出现相互割裂的倾向。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应该从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入手,既看教师的授课方法是否得当、内容是否有新意、手段是否多样化等;又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该课程的核心知识、是否得到了课本以外的但与本课程有关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涨等。针对科研的评价机制,高校应当将学术评价制度的改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引导科研人员将学术研究的重心放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与效益之上,切实转变目前学术评价方面唯数量是从,忽视质量与效益的浮噪气氛。

制度构建要充分关注人的心理需求,使制度真正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根据人的行为动机的起源可以把科研主体的科研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力的推动;外在动机是指不是由对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从这两种动机的定义可以看出,激励的切入点主要是激发行为主体的内外部动机,尤其是内部动机,以达到组织的要求。高等院校科研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主体;二是自然科学类的科研主体。不同类别的科研主体其科研动机是不同的,因此激励模式也应该不同。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主体进行科研,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另一方面是社会责任感和获得声誉的愿望。自然科学类的科研主体的科研动机,除了内部动机即自身的兴趣外,则是获得声誉、利益和发展空间的愿望。高等院校应该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模式,有针对性地对科研主体的科研活动进行激励。要相信大部分教师的科研自觉性和高级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及自我实现动机的功能,对一部分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年度科研业绩考核,应逐渐倾向于以定性为主的考核指标,并试行年薪制,改变急功近利,过分强调成果数量,单一按科研成果数量分配资源的考核政策。

3凝聚高素质人才,优化学术组织建设

确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构建和谐的研究梯队以及培养能够激发灵感的学术气氛,是科研创新的三大要素。高校的科研主体除了以教师个体为表现形式外,一般是以学术组织的形式存在,如课题组、研究室、项目组、研究所、实验室等等。高校的学术组织应该为科研主体营造有利于科研创新的团队组织因素,构建和谐的研究团队。优化学术组织,应关注以下要素:①充分的自由度。指学术组织的科研个体有足够的权利决定自己做什么和如何做,以及科研个体能控制自己工作主观感觉,不能因外在压力扭曲其研究行为。②富有挑战性。指学术组织的科研目标应该具有前瞻性、重要性,同时又有一定艰难性。③充足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科研主体为了科研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助以及信息等资源。④优秀的领导风格。学术组织的领导能够平等地与成员进行学术交流,能根据科研个体的具体情况为组织成员设置适当的工作目标,并积极地支持科研个体的工作,重视科研人员的贡献并能够成为充满智慧和热情的工作榜样。⑤发扬合作风格。协调的团队合作是组织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学术组织也是如此,要鼓励组织内的科研人员彼此信任,互帮互助,互相竞争,杜绝反对分歧的现象,形成知识和技能的互补,以增强学术组织的凝聚力。⑥合理的奖励认可方式。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不能论资排辈,不能存在对工作的完全否定或威胁性的评价体系。⑦构建具有宽容和支持奇思妙想与异想天开的组织氛围和机制。

4注重创新质量与效益,切实扭转“唯论文是从”的导向

高校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目的是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排除因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合理等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让科技创新主体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下进行科研活动,并能拿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然而目前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高校虽然出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拿到市场上时,发现许多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成果仅仅满足了科研主体评职称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人力、财力、时间上的极大浪费。综观其原因,大多是由于高校的科研人员固守科研模式,认为搞科研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写论文、评职称,不注重挖掘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缺乏市场意识,仅仅“唯论文是从”,因此高等院校在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时应该高度注重科技创新的质量与效益。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变科研人员的思想观念:认为搞科技创新的成果是其写论文、搞鉴定、评奖金的依据,应该引导科研人员树立科研质量、市场意识,尽快扭转过去在高校形成的科研与市场经济两张皮的现象,高度关注市场需求,避免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立项机制。作为科技成果产出方的高校,要想产生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从而顺利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就必须把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放在首位,改变过去科研体制下高校只注重科研立项数量,忽视其研究成果效益的状况,做到科研选题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使科技成果自立项研究、中试、直到产业化都同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效益,在制度层面上防止科研人员出现研究的方向性偏差。

5衔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促进成果转化

与企业不同的是,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主体由于距离市场较远,其成果的产业化远比企业困难。而科技创新的真正价值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当科技创新成果具备市场价值时,高等院校应该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一方面,应积极创办大学科技园,高校创办科技园的优势是:①解决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基地问题,使科技成果顺利找到转化平台。②大学科技园作为技术开发平台、创业孵化平台,为大学的科技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大大激发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直至成果转化的积极性。③扩大学校的科技规模,开辟科技成果的转化经费筹措渠道,从而进一步激活高校的科技资源,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作为高校,具有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而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面临着产品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找准产、学、研结合的需求点,逐步形成一个紧密的结合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合作的形式可以采取:①由企业、大公司、集团为高校提供资金,资助研究,高校的科技成果无偿供其使用。②由企业、集团根据自身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提出来,与高校联合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③高校的科研人员带科研成果、技术进入企业、集团。除以上两个措施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获得政府支持,增加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同时,还可以吸引风险投资,解决科研资金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侯自新.抓原始性创新开好高校科技创新的活源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2赵菊扬,戴志敏.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

3侯自新.抓原始性创新开好高校科技创新的活源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4郑晓燕.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4(5)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新常态;烟草商业企业;工作创新;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初步形成了国家、企业、个人技术创新投入多元化格局。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具体到烟草行业,面对着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行业“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的难题和烟草呈现出的烟草控制、卷烟消费、企业与品牌结构、全国统一大市场、多元化投资与经营、国际市场走出去、绿色低碳行动、行业风险管控、市场化的宏观调控、行业队伍素质和能力的变化等一系列新的特点,高度重视新常态下特点,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才能推动企业发展上新水平。[1-4]因此,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把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能否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把持续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和工作目标已成烟草商业企业的共识。

一、新常态下烟草商业企业工作创新形势分析

从全国看,“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创新作为引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发展思路、努力方向和工作着力点。“创新”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可见其重要性和引领性。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呈现新常态,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烟草行业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中,要适应新常态,顺应新形势,必须主动创新,持续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以创新引领发展、推动发展。[5]

从行业看,破解“改革的红利在哪里?发展的潜力在哪里?追赶的目标在哪里?“三大课题”、化解“四大难题”需要创新取得突破。当前,行业面临控烟“片面化、绝对化、扩大化”的过激倾向,面临不断增多的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三大课题”没有破解,“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四大难题愈加凸显,“卷烟、烟叶销量及税利”三个大幅下滑前所未有,应对“三个严峻形势”成为当务之急。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创新、再创新,释放创新红利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紧紧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优化要素集成,改革管理机制,创新生产技术,激发创新活力。

从贵州全省烟草商业自身看,确保发展速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于行业商业平均水平,与全省经济发展保持同步的“两高与一同步”目标实现需要创新推动新发展。当前,全省烟草商业发展已进入拐点,烟叶生产有计划没市场或市场缺口比较大,卷烟销售面临量增价升“两难”局面,“两烟”业务以外的现代物流第三利润源没有形成,网上购物新时尚正在冲击传统卷烟销售方式,完成“两高与一同步”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支撑产业发展、突出贵州生态优势、符合中式卷烟发展需要的自有品种培育没有取得突破,集品种、土肥、技术等全耦合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系还不成熟,科技创新在促进管理升级、管理提升、产业进步的支撑作用还未充分展现等一系列制约本省发展的瓶颈性难题仍需破解。[6]“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破解难题的出路在创新,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因此,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只有重视创新、依靠创新、全员创新、全领域创新,才能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才能挺过阵痛期、跨过转型期,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从安顺烟草商业的自身实际看,要实现“两保持一增强”--努力保持与全省烟草商业同步的发展速度,努力保持与全市经济发展一致的良好发展趋势,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十三五”目标,同样面临着相同的困难,因此,仍然需要通过在发展中不断的创新才能解决问题。

从工作创新本身看,营造创新氛围还需要对创新达成新共识。由于创新本身有风险、有周期,科技创新投入大、见效慢,加之目前科研项目立项水平还不高,还存在低水平立项、重复立项的现象;一些科研人员还停留在搞项目、发文章、评职称阶段,成果简单,水平不高,应用转化困难,与当前形势和时代要求差距很远;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难题依然没有破解,使大家对科技创新产生质疑和困惑。部分同志对科技工作、创新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宽容,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出现了烧钱论、无关论、自我论、轻视论等一些负面论调,简单认为科技创新就是花钱,是无底洞;片面认为企业没必要搞高、精、尖、深的研究,基础、前瞻研究是国家基础研究单位的事,基础研究又不能直接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主观认为企业的问题在哪里,自己对情况非常清楚,对外合作没必要;狭隘地认为搞科技创新是知识分子纸上谈兵的事,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些片面、错误论调必然会动摇创新的方向,削弱创新的热情,影响创新的氛围。“尊新必威,守旧必亡”。纵观国内外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无不把创新作为保持企业持续旺盛发展的强大动力,无不花力气、下苦功夫专注于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万象更新、焕然一新。

二、推进烟草商业企业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十三五”时期是推动全省烟草商业转型升级发展、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构建创新型企业,赢得发展先机。[7]

1、围绕建设创新型企业这个中心发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如果说,过去我们靠资金和体制优势推动稳定发展,靠要素累积求规模效应,靠规模扩张求持续增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些要素的作用都在呈边界效应递减,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永续动力。必须将建设创新型企业提到议事日程,把尊重科学、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培育成企业的一种文化,大力营造全员创新、创新驱动的浓厚氛围。我们要当好创新工作的“服务者”,搞好后勤保障,思想上要重视,工作上要关心,资金上要保障,全方位关注、支持、推动创新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

2、坚持三大原则

一是坚持创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近年来,安顺市烟草商业获得了一些省部级、地厅级科技成果,多数与生产结合得比较紧密,但也有部分成果与生产实际存在脱节现象,仅凭爱好选题,暴露出科技选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创新工作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推广性,存在闭门做科研的现象。科研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科技要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准确选题是创新工作的关键,要紧紧围绕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选好题、立好项,充分考虑成果推广运用的成本和效益,开展实效性研究和探索,防止创新成果推不开、转不了,成为摆设。二是坚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两轮驱动的原则。在同等管理水平下,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企业效益的增长有决定性作用;在同等技术水平条件下,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企业效益的增长也具有决定性作用。要拉长技术创新的长版,补齐管理创新的短板,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集成,切实防止各自为政,导致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不融合、不兼容。三是坚持基础研究和实用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基础研究解决机理、原理等基础性、普遍性问题,实用技术创新必须运用基础研究成果、方法和手段,解决实用、管用、好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二者的功能,切实做到基础研究支撑技术创新、实用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推动创新工作整体上水平。

3、发扬五种精神

一是发扬艰苦朴素精神。科研工作既是智力活,也是体力活。过去,省烟科院的一批老专家、老前辈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年代,把科研的主战场建立在田间,下基层、走烟地、搞研究,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科研成果,历练了一支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既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也体现了过硬的工作作风。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条件好了、形势变了、要求高了,但水平、影响力及号召力没有前任强,所以作风不能变、精神不能丢,尤其是“同心同德、齐心协力、艰苦创业、忘我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不能丢,要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二是发扬钉钉子精神。研究讲严谨,创新有风险。科技工作者要沉得下身子、耐得住性子、找得准法子,拼作风、拼水平、拼成果,遵循科学规律,守住学术道德底线,博思笃行,知行合一,做到工作枯燥但思想不浮躁,建功立业但不急功近利,一步一个脚印地把问题摸透、把思路理清、把对策找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三是发扬竞争精神。要营造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增强竞争意识,敢于争先,争创一流。各单位之间、各研究团队之间要敢于竞争,形成比成果、比业绩、比贡献的竞争机制和氛围。同时要避免恶性竞争,减少不必要的内耗;既要尊重知识产权,也要防止技术壁垒。四是发扬协作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有效整合烟草商业创新资源,围绕共性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切忌单打独斗、各自为政,分散合力。团队内部要做到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相尊重、彼此宽容,在团队目标下,有效分工,高效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比翼共进,合智共创。五是发扬首创精神。要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既要大胆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更要坚持首创、原创方向,不拘泥于传统,不简单迷信权威,大胆设想、大胆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转化、效果好的创新成果,培养一支在行业有权威、有影响、有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

4、探索建立四大机制

一是创新激励约束并重的考评机制。要研究出台创新成果评价与考核新制度,建立符合科技成果特点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贵州省科技创新绩效考核评价新办法,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企业效益深度融合。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考核评价制度,把科研成果在“两烟”实践中的检验结果作为评判成果价值的重要依据,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探索第三方评价机制,拓展社会化、专业化评价渠道。[8]建立学术道德诚信档案,对学术不端行为“不护短、不手软”,最大程度上维护学术公平和正义。二是建立专业技术岗位进退机制。在充分调研和认真摸底的情况下,聘用各类专业技术岗位并实行聘期管理,更加重视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对各种档次的技术职称给予适当经济补助,让对企业贡献大的科研人员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尊重。三是完善科技成果奖励机制。为鼓励科技创新,适度扩大授奖范围,提高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奖励金额,对创造重大经济效益的科技人员和成果给予重奖。四是探索科技成果参与薪酬和效益分配的激励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参与薪酬分配的机制,打通技术岗位薪酬分配通道,让科技人员与企业共享科技成果创造的价值,真正体现科技人员贡献,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

5、强化三大保障

一是继续深化四大平台建设,使创新工作有体系、有层次。[9]作为科研排头兵的烟草科学研究院,要按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在烟草商业科技创新中起排头兵作用,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水平要走在行业前列;要发挥市州公司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孵化器的作用,配备充足的试验检测设备和科技力量。力争把技术中心建成为行业和农业科研基地的典范;要发挥县级技术推广站的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主力作用。[10]产区要配备具有农艺师以上资格的专职成果转化员,专门负责成果转化推广。二是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使创新工作有条件、有保障。坚持省级局(公司)投入的基础和引导性作用,重点支持省级烟科院和行业外合作科研单位,重点支持涉及全省共性或关键技术研究和管理创新项目;坚持市州公司投入的主体作用。市州公司确保每年科技投入占“两烟”销售收入1%以上;积极支持省部级科技立项,省部级科技项目虽然经费不多,但对项目质量和水平要求高,是衡量一个单位科研水平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要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和国家局项目上的支持,推进烟草科技融入国家宏观层面的大科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投入,对科技经费要管好、用好,用在关键地方。三是继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使创新人才源源不断。高度重视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在科技队伍中重点支持一批科研基础好、方向明确的青年拔尖人才,在科研项目和经费安排上向这类人员倾斜,优先承担重大科技专项,优先安排互访经费,压担子,给条件;高度重视科技推广队伍建设,重点以市州公司为主,培养一批科技成果推广员,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生力军作用;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行业内的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技能岗位,重点以县级分公司为主,通过开展技能竞赛,重点选拔一批技术熟练、技能精湛的优秀技能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实力和技能水平。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要以教育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合理化建议、QC攻关、精益改善、科技项目等为抓手,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市场中赢得主动,保持优势,谋求发展,真正实现烟草行业质的飞跃,实现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剑虹,高丽,胡笑晨等.跨文化协同增效研究的3种典型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757-761.

[2]杨明海,荆扬,王艳洁等.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机制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4)92-103.

[3]陈劲,阳银娟等.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8).

[4]苏屹,张亚会等.新常态背景下区域创新系统面临挑战与保障措施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6).

[5]曹平,吴世峰等.变革管理理论前沿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16(6).

[6]黎小兰,李文,张同建.知识转化视角下民营企业新产品开发集成创新优化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6).

[7]高丹丹,马宗国等.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6(6).

[8]徐顽强,周晓婷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省域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模型构建[J].科学管理研究,2016(6).

[9]蒋捷媛,丰志培等.中药产业科技服务协同体系建设探究--以安徽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6(5).

[10]吴金希,李宪振等.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产业创新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0)13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