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通货膨胀趋势十篇通货膨胀趋势十篇

通货膨胀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0:11

通货膨胀趋势篇1

通货膨胀,是国内外经济学家们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经济现象。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个被广泛使用的经济学概念,至今为至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而统一的定义。以至于颇具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也只能这样:“不存在一个唯一的、普遍接受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

总体而言,国内外经济学家们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和主要观点,大体可分为“物价派”和“货币派”两类。“物价派”通常用一般物价水平或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来定义通货膨胀,承认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存在,即货币不是中性的,如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萨谬尔森;“货币派”则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而物价上涨只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且并非完全的表现形式,如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弗里德曼认为,在短期内货币增加既可以引起物价上涨,也可以引起产量增加;只是在长期内,货币增加才全部反映在物价上涨上。即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是成立的,而长期则不成立。这也意味着短期内货币是非中性的,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

在本文中,我们综合以上两派观点,借鉴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在研究通货紧缩时的观点,同样重点强调通货膨胀中的“两个特征、一个伴随”,即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通常还伴随着经济过热(或偏热);反之,则定义为通货紧缩。以此标准而衡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五次通胀、一次通缩”(图1所示):1980年(6.0)、1985年(8.8)、1988年(18.5)、1994年(24.1)、2004年(3.9)和1999年(-1.4)。

经济学家通常把Cpi超过5%看作是严重的通胀,Cpi在3%-5%之间看作是温和的通胀。从括号中的Cpi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前四次通货膨胀都是超过5%的严重、甚至是达到两位数的恶性通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价格改革;二是由于经济过热、特别是投资过热所带来的过度需求。而2004年的通货膨胀显然是一次温和通胀,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通货膨胀显然和2004年一样,属于温和通胀。因此,我们重点与2004年作比较,来研究目前通货膨胀的特点。

二、目前通货膨胀的特点分析

我们从通货膨胀的“两个特征、一个伴随”出发,来研究和探讨目前通货膨胀和2004年的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从中看出目前通货膨胀的特点。

1、物价上涨都是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开始的,但上涨农产品的类别和程度有所不同

图3所示,2004年的通货膨胀,起因是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从2003年四季度到2004年四季度,粮食生产价格涨幅连续超过两位数,最高的2004年二三季度的同比涨幅达到35%;而目前粮食生产价格今年二季度最高才达到74%,其中只有玉米价格涨幅达到2004年的水平,小麦、玉米、大豆的价格涨幅都远低于2004年。相反,目前生猪的生产价格今年一季度同比涨幅达18%,二季度达20.5%,已经超过2004年一季度的水平。2004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几乎包含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农产品主要类别;而目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体现在畜牧业价格上。因此,目前的农产品价格指数远低于2004年的水平,今年二季度的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8.8%,而2004年的最高水平是二季度的14.7%。

造成这种状况的背景是,与2004年由于粮食减产所引起的供给突发性缺乏所引起的粮价上涨不同,实际上,在连续三年粮食增产和今年夏粮丰收后(图4所示),我国粮食价格并不具备连续大幅上涨的条件,粮食的供求关系在总体上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

而目前猪肉价格上涨有其内在的原因:首先,是前两年猪肉价格下跌严重,2005年四季度和2006年二季度的同比跌幅都达到了15%左右的水平,导致很多养殖户放弃养猪,使存栏量大幅下降;其次,是粮价上涨带动了饲料价格的上涨,豆粕、玉米、维生素和蛋氨酸等添加剂价格纷纷上涨,饲养生猪成本增加;最后,近年来养猪业受禽流感、链球菌、高热病、猪蓝耳等疫情影响,生猪存栏数量减少,猪饲料生产也受到很大影响。

2、货币供应量虽然都是增加的,但其表现形式和来源却有所不同

在2004年,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是与美元挂钩的,当时的美元处于贬值过程中,因而带动人民币相应贬值。而目前人民币汇率是浮动的,总体上的变化趋势是人民币小幅度逐渐升值。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国内资产价格普遍上涨,刺激了居民的投资需求,使存款短期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在图5所示的货币供应量上。就直接表现为目前m1的增速明显超过了m2的增速,而在2003-2004年,m1和m2的增速基本上差不多。

目前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贸易顺差的大量增加(图6所示),使外汇占款增加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而2004年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则更多地来源于投资需求的增加,一个很重要的间接证据,就是我们可以看出在2003年至2004年的上半年,我国的进口增速普遍高于出口增速,显示出国内需求的旺盛。

在当时人民币跟随美元贬值的背景下,进口价格是上升的,这显然会加剧国内的物价上涨。而在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出口增速普遍高于进口增速,这时的进口价格是下降的,显然有利于抑制国内的物价上涨。

3、总体经济状态虽然都是偏热的,但过度总需求的来源却有所不同

从目前二季度11.9%的GDp实际增长率来看,远超过2004年的水平,但这并不能据此判断目前的经济状态是过热的,因为不同时期的潜在GDp增长率是不同的。随着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供给能力得到了大大增强,因而现在的潜在GDp增长率肯定比2004年时高。一个重要的佐证就是目前的煤、电、油、运等瓶颈行业并未出现如2004年一样的紧张局面。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与2004年一样,整体经济状态都是偏热的。

从总需求来看,2004年的过度需求主要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2004年一季度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达到4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只有25.9%的水平。相反,与2004年相比,消费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图7所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已经由2004年一季度的9.2%,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5.4%,整整提高了6.2个百分点。因此,与2004年相比,目前偏热的总需求除来自净出口外(图6所示),消费需求的增长也不容忽视。

对于以上观点,还有一个重要的佐证就是在目前的三大物价指数中,反映工业品出厂价格的ppi并未出现明显上涨(图8所示),同比增长连续五个月保持在3%以下,甚至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而2004年

ppi同比增长最高是10月份的8.4%,最低是1、2月份的3.5%。在ppi的构成中,生产资料约到3/4,生活资料只占1/4。与2004年相反,目前的Cpi同比涨幅已超过ppi,6月份差距达1.9个百分点。

三、目前通货膨胀的趋势分析

产品价格增长率=劳动成本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从以上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两个出口:一个是保持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物价下跌,这就是升值;另外一种就是物价不变的情况下,劳动成本上升,这就会导致消费的升级。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以前靠“低价工业化”竞争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必然要受到以“高价城市化”为动力的“要素价格重估”增长模式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物价上涨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对中国而言,在加快升值与适度通胀存在替代关系的情况下,选择适度通胀不但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就业,提高消费水平。根据有关研究,如果使用非农就业作为我国就业水平的指标,菲利普斯曲线效应在我国是较为明显的。即使不使用非农就业数据,而是单纯使用城镇失业率数据也可以多少看出菲利普斯曲线效应的存在(图9所示)。因此,对较高通胀率的容忍将可能提高目前的就业率。

从以上的综合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虽然在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但目前来看并不存在大幅度上涨的条件和基础。主要理由有三:

一是从物价看,由于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可使粮食价格在未来保持基本稳定,使肉、禽、蛋的生产成本保持基本稳定,畜牧业产品价格并没有持续大幅度增加的成本动力。目前的猪肉价格上涨已使粮食与猪肉的比价上升10-14:1的水平,远高于5:1的合理水平,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养猪积极性。由于生产周期的原因,目前的猪肉供应可在3-6个月内得到缓解,供求关系的转化只是时间问题。肉价上涨对物价的影响,短期内虽然比较突出,但并不具有长期的持续性,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也将远远不及粮价的上涨。因此,从这一点看,今年的物价上涨水平不应高于2004年。

二是从货币看,按经济学的一般定义;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现象。物价上涨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且货币供应过多对物价上涨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时滞性”。通过研究,我们发现m1对Cpi、尤其是Cpi中食品价格的上涨具有相当高的先导指向性作用。从2004年1月至今的m1与Cpi及Cpi中食品价格的相关系数看,随着领先月份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其中5-6月的相关系数最大(表1所示)。m1对于Cpi的最大先导指向月份是提前6个月,m1对于Cpi中食品价格的最大先导指向月份是提前5个月。

从图10来看,近期m1同比增速的高点在2007年2月,据此推算,今年在7-8月出现Cpi同比的高点的可能性最大。

通货膨胀趋势篇2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由5.25%下调至0-0.25%。迄今为止,美联储已经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消除了美国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短缺,但是这造成了全球新兴市场面临巨大冲击,一是短期国际游资大量的流入造成物价和资本价格难以维持稳定,二是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使得新兴国家面临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三是外汇占款不断增加进一步放大货币供应量,加重通货膨胀预期。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国内经济通货膨胀压力逐渐明显。2011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逐渐升高,4月份居民价格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30%,通货膨胀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缺乏成熟、系统的价格波动监测预警的定量指标,使得在应对经济危机、市场变化、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时茫然无措。所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探究通货膨胀监测预警的定量指标,健全价格波动预警机制。

二、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的构建

根据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

(一)数据处理

在国际因素方面,本文选取国际原油价格(oil)、人民币兑美元汇率(e)、外汇储备(fer)。在国内因素方面,选取固定资产投资(Fai)、shibor同业拆借利率(i)、上证综合指数月度收盘价(stock_sh)、粮食价格指数(cpi_corn)、肉禽及其价格指数(cpi_pork)。本文使用数据采用月度数据,时间跨度从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国际石油价格来自opeC网站,股票价格指数来自国研网,其他数据来自中经网。

(二)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的构建

因子分析(Fa)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相对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更侧重于解释被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协方差之间的结构。实质就是用几个潜在的但不能观察的互不相关的随机变量去描述许多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协方差关系),这些随机变量被称为因子。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指标。其中因子提取方法采用主成分法,选择方差最大旋转方法进行因子旋转,采用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输出结果如表1。

表1因子载荷阵

由表1可知,因子旋转之前,部分因子的载荷系数比较接近,旋转之后,因子载荷矩阵的元素取值向两级分化,更加有利于分析。依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两个影响通货膨胀水平的因子F1和F2。

从旋转后的分子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F2在国际原油价格、利率、股票价格指数、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指数上拥有较高的载荷,而这些因素是影响当前的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因此,F2反映了各个具体因素及其综合作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作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

(三)Cpi与F2的关系

在样本区间,将F2的因子得分与Cpi标准化数据的历史趋势进行比较,结果如图1。

图1

由图1可知,在样本观测期间,F2很好地拟合了标题通货膨胀趋势,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波动幅度、波峰与波谷,并且F2的变化总是快于标题通货膨胀的变化,对标题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四)F2作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的有效性研究

1.F2的波动性特征比较

作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不应该具有很强的波动性特征。表1中列出了样本观测期间F2的波动性特征,并且与标题通货膨胀进行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F2的波动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波动性比较稳定。

表2波动性特征比较

2.F2对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检验

作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要求F2能够完全解释总体通货膨胀πt中的趋势成分。xt=πt-f2是平稳序列,其中Xt是短期相对价格变化导致的F2的波动,Xt应该是一个平稳的序列,不应该有任何的趋势。表3中列出了样本观测期间F2短期波动成分的aDF检验结果。

表3解释能力的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Xt在1%的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可以确定Xt是平稳序列,即Xt~i(0)说明F2能够完全解释总体通货膨胀πt中的趋势成分。

3.F2反映通货膨胀变化趋势的比较

F2拟合标题通货膨胀趋势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价有效性的又一指标,首先计算通货膨胀的趋势值,利用Hp滤波得到通货膨胀的趋势值,然后计算F2因子的RmSe值。RmSe={[Σtt=1(πttrend-f2)2]/t}1/2,RmSe越小,说明F2的拟合效果越好,更加能够准确地反映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计算得到F2的RmSe值为0.871261,说明F2对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有很好的拟合效果。

4.F2与标题通货膨胀的协整关系

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应当与标题通货膨胀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才可以成为长期指标被应用,新增数据才不会导致历史估计结果发生改变。本文采用协整检验观察估计得到的F2与标题通货膨胀的均衡关系。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表明F2与标题通货膨胀至少具有1个协整关系,两者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表4协整检验

注:加“*”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5.F2的预测能力的检验

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的重要意义是在于对标题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判断核心通货膨胀预测能力的依据是给定当前的标题通货膨胀基础上,考察F2包含多少关于未来标题通货膨胀的信息。利用方程πt+h-πt=αh+βh(πt-f2)+εt+h的回归平方和来评价模型估计得到的核心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表5中给出了6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F2的R2值。

表5预测能力的检验

由表5可以看出,随着h的增大,R2值有所增加,说明F2作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在h=2及更大比h=1对标题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更好一些,F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通货膨胀的预测指标。

三、结论

(一)国际因素对当前的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影响,表明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危机以来,我国实行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对经济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导致资产泡沫化严重,股票价格对当前的通货膨胀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实际利率处于负利率的状况,直接导致银行存款分流下降,致使更多的资金流入资产领域,资源错配严重,推动资产的泡沫化,通货膨胀的上涨。

通货膨胀趋势篇3

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日益增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通货膨胀趋势篇4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通货膨胀趋势篇5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通货膨胀趋势篇6

[关键词]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走势分析

一、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直观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反应货币供应量变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我们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分析。货币供应量分别用m1和m2表示,其中m1表示狭义的货币,m2表示广义的货币,Cpi表示通货膨胀率。由于月度数据波动较大,我们用X-12方法对所有变量均消除了季节因素。

对1998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变动与Cpi变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可以发现货币供应量变动与Cpi变动趋势基本相同,并且货币供应量的变动领先于Cpi的变动。在每一次物价上涨前,货币供应量均出现大幅度拉升,在每一次物价下跌前,货币供应量增速也出现明显下降,这一点在m1增速和Cpi变动趋势上更为明显。在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间,m1增速同比指标,出现了4谷底和3个峰顶。四个谷底分别出现在1998年6月、2002年1月、2005年3月。三个峰顶出现在2000年6月、2004年4月和2007年8月。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出现了三个谷底和峰值。三个谷底时间分别为1999年6月、2002年12月和2006年3月,峰值比较清晰,分别为2001年7月、2004年9月和2008年4月。经过简单的计算,三个谷底之间的时滞分别为12个月、11个月和12个月,三个峰值之间的时滞分别为13个月、5个和8个月。经过简单的计算m1增速一般领先于Cpi变动趋势8个月左右,m1增速和滞后8个月的Cpi相关系数达0.63。m2与Cpi变动趋势与并不如m1明显,但整体趋势基本相同。经过简单的计算,m2变动一般领先于Cpi变动12个月左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较为直接的观察到,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和Cpi变动趋势存在较为明显的趋同性,尤其是m1与Cpi变动趋势更为明显,波峰和底谷的波动周期大致相同。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均领先于Cpi的变动,并且领先于Cpi变动8-12个月左右。通过我国货币供应量和Cpi变动的历史趋势可以看出,当前物价上行趋势符合2009年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滞后作用。

二、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货币供应量增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物价的变动,本文运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pDLs)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为全面体现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我们分别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与Cpi的关系进行检验。

(一)数据的处理

m1、m2均选取2001年以来的月度数据,Cpi以2000年12月为基期利用月环比数据构造定基指数。上述数据均经过X-12方法消除了季节因素影响。为消除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所有数据取对数。由于时间序列的不平稳可能造成伪回归问题,本文利用aDF方法分别对lnm1、lnm2和lncpi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可以发现一阶差分后的lnm1、lnm2和lncpi序列在1%的置信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

(二)货币供应量变动对物价产生的影响(单方程分析)

由货币供应量和Cpi变动趋势的直观分析可知,Cpi的变动不仅受当期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还受前期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这也与货币政策理论中的货币政策滞后效应相符合。因此应建立包含货币供应量多期滞后的模型。

分布滞后模型当滞后项较多时,自变量之间很可能具有高度共线性。存在共线性问题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参数估计失去意义。因此在这里我们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pDLs)模型替代分布滞后模型。我们用2001年至2009年12月的数据进行回归。根据aC和SiC准则,模型1选择滞后2期和9期,从估计结果我们看出货币供应量随着滞后期的延长对通货膨胀影响逐步变小,因此可以对模型施加远端约束。模型回归拟合效果较好,并且通过D.w.检验,变量间也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根据上述方法对m2与Cpi的关系进行回归。回归拟合效果较好。通过运用pDLs模型对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进行回归,可以看出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变动影响着通货膨胀水平,通过回归系数我们可以看出增加货币供应量将正向拉动物价增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将变小。

通货膨胀趋势篇7

关键词: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F8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01

已经有实际数据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从最近16年(从1996年到2012年)通胀率和GDp增速,可以直观地看出经济的走势。中国政府在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环境的同时也是通过必要的经济政策和干预手段,使得国内经济朝前发展,也使得经济的波动态势明显。紧缩――通胀――紧缩,这种循环出现的局面也展现任何事物的两面性:利弊共存。经济态势波动太过频繁,会引发股市恐慌,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后果;但长期没有因素刺激,经济结构发展太顺畅,无法应对大危机。所以,找出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平衡点对应对经济变化至关重要。

一、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理论知识

众所周知,在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和Cpi的持续上升的状况来看,有关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受到大众的热度关注,引起了很多有关方面的讨论。由于经济界各方专家的观点不一致,大致上出现这三种观点。关于促退论就是通胀率大于经济增长速率,由通胀引发的诸多负面效应导致了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导致经济倒退。所以通货膨胀会令价格等一些经济参数下降亦或是浮动不定。最坏的情形会导致降低经济的效率。既然有促退论,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促进论了,它是指通胀率小于经济增长速率,这样的情况下,经济总体会呈现增长态势,它是众人所期待看到的局面。当通胀率和经济增长速率大体上相等,谁也奈何不了谁时,就是大多数学者倾心研究的中间时期,也叫中间论。实际上,它是一种长期的、相对稳定的通货膨胀时间段,这种时间越长,普通民众对自己手中的货币贬值没有明显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政策决策人员对于物价的调整,颁布一些政策,以此来适应经济的变化态势。

二、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关系的研究

为研究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关系提供参考,特意选取了1980到2009年得到的官方的关于通货膨胀率与GDp的增长率的数据。通过对《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分析,根据GDp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分析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可以看出,我国从1980年到2009年30年的时间里,通胀率和GDp增速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促进论形势。88年之前的一段时间,也就是1980到1987这期间,从《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可以看到,变化的趋势呈现同步同趋势的增长。在1988年以后,通胀率一直紧跟着GDp增速的增长势头,通胀率虽然被掉在后头,但也相距不远,隐隐有赶超的趋势。从整体层面来说,通胀率和经济增长速率依然是同步增长形势。由于1988年以后,经济改革之初的社会红利已经渐渐消失。正是这一大环境条件的使然,随之后来的两年里,通胀率维持在18%的水平上,这是很严重的情形,而GDp增速仅有可怜的11%和4.1%,通胀率高过GDp增速太多,由此引发的后果就是1988年和1989年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是由于劳动力大于供求,工资看起来保持不会增长的情况下,物价的涨幅其实会降低工资水平,降低了劳动力的成本。加大了劳动力,企业的产量也就上去了,这是当年。在下一年中物价上涨,劳动力也上涨,企业减少员工,下一年的产量也就降下来了。也就是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只对当年的经济增长有利,对下一年的经济增长来说却是一种制约。通货膨胀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涨幅有利也有弊。

三、通胀率和GDp增速之间的联系

1.通胀率和GDp增速的影响

通胀率是可以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影响到GDp增速增长率的。从众多的实际数据可以看出,与水平值相比较,通胀率越高,经济波动性越大。由此导致的市场环境会变得恶劣,股市里情绪紧张,众多投资者都会尽可能的减持或者投资观望,没有广大投资者的资金支撑和拉动,GDp增速就会自然而然的放缓;相反,通胀率越小,经济波动性就越小,其对GDp增速的影响就会小很多。

2.通胀率和工业增长率正向相关

随着通胀率的降低,GDp增速就会快速抬头。这种现象表明我国经济形势下有很明显的托宾效应。这说明物价水平的上下波动是会对经济产生影响的,就需要政府决策人员出台相关物价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信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经济增速会随着通胀率的稳步下降而逐步上升,还可以通过刺激消费的方式,拉动民众消费欲望,推动市场的繁荣,民众消费增多,货品的需求量就会加大,工业增长率的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速也会得以提升。

对于通胀率和GDp增速增率两者之间的探讨,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两者是可以相互影响的,长期保持在促进论的理论层面是理想状态。如若能够将我国经济形势保持在中间论的状态下,在这个水平保持着波动幅度在可控范围内,让两者的变化趋势趋于平衡,就可以使得中国经济在日渐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继续快速发展,独占鳌头。

参考文献:

[1]朱婕,靖继鹏.基于/意义建构0之上的/信息差0理论及模型[J].图书情报知识,2006(1):58.

通货膨胀趋势篇8

关键词:最优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效用函数

中图分类号:F822.5;F832

一、引言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是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标志,实现低通货膨胀率条件下的高经济增长率是各国货币政策的理想目标。但是,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表明,低通货膨胀率和高经济增长率的双重目标难以共同实现,各国中央银行只能根据当前形势在二者之间取舍,选择适度的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组合作为货币政策的最优目标。从而,最优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权衡和选择,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的研究重点和实践焦点。

在此方面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最具影响力的是BarroandGordon(1983)基于中央银行效用函数提出的“最优通货膨胀目标”理论,他们认为各国的中央银行都具有包括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或失业率等政策规则参数的特定效用函数,并确定能够最大化效用函数值的参数值。其中,能够实现中央银行效用水平最大化的通货膨胀率即为“最优通货膨胀目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修正便以此为参照目标。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宏观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walsh(1992)利用Lucas(1972)的理性预期模型,对中央银行效用函数进行研究,发现中央银行对于“最优通货膨胀率”的抉择具有政策倾向,这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了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现象,因此也得到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证支持。Sevnsson(2001)进一步提出了最优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具体操作标准――“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极大增强了该理论的实际操作性。

“最优通货膨胀目标”理论也在货币政策实践领域被广泛采用。自1990年新西兰中央银行引入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已经有将近30个国家加入这个行列。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通货膨胀目标制促成了中央银行更系统连贯的内部决策过程,并且强化了宏观政策价值取向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以及经济体系中的各部门间(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更透明的沟通和交流。正如King(2002)所说,最优通货膨胀目标制所实现的货币稳定与经济稳定是历史上罕见的。

由于实行最优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在过去取得巨大成就的示范效应,全球经济学家和主流规范的决策者非常关注该学术和政策领域的发展动向。然而,国内学者却关注较少,对中国最优通货膨胀率的研究文献也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相关性研究,而很少涉及中央银行效用最大化的通货膨胀动态最优化分析。本文试图利用前人提出的中央银行效用函数模型,结合中国的实际数据,采用VaR模型(脉冲响应)与动态最优化等分析方法,探究实现中央银行效用最大化的最优通货膨胀率。

本文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介绍中央银行效用函数模型及其参数构成;第三部分采用平稳性检验、Ganger检验、VaR模型等方法分析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相关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的路径;第四部分采用动态最优化方法,研究实现中央银行效用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通货膨胀率;第五部分为本文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二、中央银行的效用函数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取舍非常关注通货膨胀率稳定和实际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稳定由通货膨胀率缺口表示,即实际通货膨胀率对目标通货膨胀率的偏离;实际经济稳定由实际产出缺口表示,即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一般而言,中央银行的效应水平由通货膨胀率缺口和实际产出(或失业率)缺口决定,由此中央银行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公式(1):

其中,,和分别表示期的实际产出、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效用水平;和分别表示潜在产出和最优通货膨胀率目标;参数表示中央银行在产出扩张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相对权重。

BarroandGordon(1983)认为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正向偏离()能够增加中央银行效用,表现为经济超预期增长,所以;而任何水平的通货膨胀率缺口都会降低中央银行效用,表现为实际通货膨胀率对目标通货膨胀率的偏离(正向或负向),所以()以负平方的形式进入效用函数。①

获得具体的效用函数模型之后,中央银行仍然面临一系列影响政策方向的问题:比如对通货膨胀变量与实际产出变量的权衡缺乏统一标准、政策目标的不明确和不透明,以及政策目标之间跨期替代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直接的解决方式,是以明确的跨期动态效用函数作为中央银行的操作目标,明晰目标变量及其权重,解决目标变量的稳定性与跨期替代问题,并为目标变量提供明确的顺序设计。具体而言,期的跨期效用函数等于现期效用函数与未来各期效用函数的现值之和,即公式(2):

其中,表示以期为基期,未来期的跨期效用函数;表示贴现率。

另外,和分别是基于期的信息对未来期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产出设计,和分别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产出的设计路径。以和为自变量的期跨期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公式(3):

对于公式(3),只要能将和表示为的函数,并确定和的数值,跨期效用函数将提供通货膨胀率与实际产出缺口排序的便利方法。而对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选择,决策者只要选择跨期效用函数值最大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产出组合,就可作为货币政策目标。

一般而言,无论通过哪些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都着眼于“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政策要同时满足四项目标的要求,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各国都以其中一项作为主要目标。②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一直把“维持币值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作为最终目标。因此,以上中央银行效用函数的分析框架适合用作中国情况的实证研究。

三、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形成路径设计

在以上中央银行效用函数的分析框架基础上,本文拟结合中国的情况,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实证路径入手,探索中国最优通货膨胀率的分析方法。

本文拟采用向量自回归(Vectorauto-Regressive,VaR)模型研究中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形成路径,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ResponseFunction)分析二之间的相关关系。

经济增长的度量可以选取实际GDp增长率(y);通货膨胀率的度量可以选取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化率(π)。样本数据取自1978-2010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和消费价格指数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一)数据实证检验

在建立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路径模型之前,为了避免模型的“伪回归”现象,首先要求两组变量都通过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然后才能建立VaR模型,分析它们的形成路径和相关关系。利用eviews6.0软件,采用aDF检验法对y和π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y和π都是平稳序列,二者之间可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另外,为了证实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G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④

Ganger检验结果表明,在滞后阶数为1-3阶,显著水平为5%的条件下,可以拒绝“π不是y的Ganger原因”和“y不是π的Ganger原因”的原假设,y和π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即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二)VaR模型建立和估计

通过平稳性检验和Ganger检验证实了GDp增长率(y)和通货膨胀率(π)之间存在的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可以建立以y和π为变量的VaR模型。见公式(4):

VaR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3:

估计结果表明模型中和截距项的回归系数,以及模型中项的回归系数未能通过检验;剔除VaR模型中未通过检验的变量,并重新估计,得到关于和π相关形成路径的具体形式。见公式(5):

基于公式(5)所揭示的y和π相关形成路径,可以得出以下实证分析结论:

(1)与正相关,与正相关,说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都具有惯性增长效应;

(2)与负相关,反映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周期作用;

(3)和对的回归系数偏低(分别为-0.26和0.17),说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

(4)与正相关,反映了经济增长从社会总需求方面对价格水平的推动作用;

(5)与负相关,反映了经济增长从社会总供给方面对价格水平的制约作用;

(6)和对的回归系数较大(分别为1.263和-1.095),说明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非常显著。

从以上结论可看出,在短期内(1年),一年前的GDp增长率对当年的通胀率回归系数是1.2(大于1),很可能说明去年的GDp增长通过增加社会总需求的方式推动了当年物价的上涨;在长期(1年以上),二年前的GDp增长率对当年的通胀率回归系数是-1.05(绝对值大于1),说明二年前的投资产能经过一年释放出来,从社会供给方面制约了物价的上涨。

(三)脉冲-响应分析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图,能够直观反映通过因变量对于自变量冲击的响应程度,进而揭示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由于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互为因果,所以存在两个脉冲响应分析图⑥,见图1:

脉冲响应分析图表明:

(1)对于GDp增长率一个Cholesky标准差信息冲击,通货膨胀率的响应在第三年达到最大值2.4556,随后逐渐减小,到第五年变为负影响,并逐渐消失。这说明,经济增长通过增加社会总需求的途径,对价格水平上涨具有长期、稳定的推动作用。

(2)对于通货膨胀率一个Cholesky标准差信息冲击,GDp增长率的响应在第一年达到最大值0.4843,随后迅速变为负影响,到第三年变为最小值-0.8085,并迅速减弱,到第七年以后影响逐渐消失。这说明,由于经济增长的惯性作用,当通货膨胀发生时,经济增长能够保持原有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反周期性宏观紧缩政策将彻底扭转经济增长的原有趋势,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种种时滞,各种因素将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从而通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更加持久和复杂。因此,在短期或长期,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都不显著,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最优通货膨胀率的测算及其实证解析

(一)最优通货膨胀率的测算

在以上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相关形成路径的解析基础上,结合中央银行的效用函数分析,就可以进一步测算最优通货膨胀率。最优通货膨胀率的测算方法和测算结果,将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路径设定,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参数参照系。

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如果将公式3中的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的路径表示为时间变量的函数,并确定和的数值,通过求解期跨期效用函数最大值,进而就可以确定最优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目标。根据本文第三部分的分析结果,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路径对时间变量的函数表示为公式(6)(详细过程及各参数值请参见附录1)。

公式(6)表明,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具有稳态值:;;说明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随时间变动,将最终分别趋于10.12%和5.08%。⑦

将公式(6)中的各变量带入公式(3),可得期跨期效用函数稳态解的表达式(详见附录2)。通过求解等式:;得到实现期的最优通货膨胀率,见公式(7):

引入本文附录1、3中各参数值,测算出基于t期信息,中央银行实现跨期效用最大化的最优通货膨胀率为4.29%,这一最优值水平低于稳态值水平。

(二)最优通货膨胀率的实证解析

基于1978-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VaR模型分析,以及中央银行跨期效用函数的动态最优化分析,本文的实证分析显示:

1.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稳态解分别为10.12%和5.08%。在长期中,通货膨胀率的动态最优解为4.29%;

2.通货膨胀率的最优值低于稳态值,说明中央银行如果坚持奉行“低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将能够在长期中获得更大的效用水平;

3.中国最优通货膨胀率的解析值,高于国际(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所认同的2%最优通货膨胀目标,这一偏差的产生原因可能来自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对中央银行职能的不同定位导致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定位差异。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具有“维持币值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从而在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权衡中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有更高的通胀容忍水平;二是实证数据周期内中国实际GDp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因此在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相关路径中,所匹配的最优通货膨胀率水平也可相应较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路径设计都是基于本文实证数据周期的历史数据,这一时期恰好是中国经济转轨、分工发展、模仿性技术进步、工业化及城镇化起步至加速过程。然而在更长周期的视角中,GDp增长率由资源禀赋决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入工业化后期,资源利用将突破刘易斯拐点,闲置资源逐步减少,GDp增长率具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因此,本文利用历史数据计算GDp增长率的稳态解为10.12%(最优通货膨胀率的稳态解5.08%和最优解4.29%),此结论可能仅适用于本文实证数据周期,对未来也许没有趋势性可信度。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⑧:

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低通胀、高增长”的双重目标难以实现。长期以来,在追求经济高增长的激励机制作用下,货币政策也主要呈现出“高增长、高通胀”的政策效果。

虽然货币政策定位于“维持币值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但是实证观察到的最终效果偏向于优先促进经济增长。由于GDp核算的是以货币计量的国民收入流量,伴随着本文实证数据周期的高GDp增长率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货币金融化过程。这一过程中,出于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存量和流量均衡维持的需求,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量参数一直维持在大大高于GDp增长率的水平,由此货币化的GDp增长流量和金融化的国民财富存量之间还存在着更为微妙而重要的均衡关联。

因此,以上结论对货币政策的认识还有更加深刻的政策含义:不仅需要就本文所揭示的流量层面的“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实证结论,进行货币政策的定位反思,以确定是否要延续“高增长、高通胀”的货币政策效果;而且,还有必要在存量层面深入解析,在时间周期内累积的货币存量,是通过什么样的作用机制和时间路径,对下一期的通货膨胀产生了什么样的实质性影响?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存量累积效应,也是货币政策再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⑨

由此,对最优通货膨胀率的把握,才有其针对性的货币政策含义。即便是在本文实证数据周期的高GDp增长过程中,中央银行的“低通货膨胀目标”货币政策也将能够在长期中获得更大的效用水平。从而,在可展望的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宏观经济将更加注重质量提升从而要求趋势性的平稳增长(增长水平小于上一阶段),“低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定位将更加符合中央银行效用函数特征和宏观调控的要求。这一政策趋势已然从现有的货币政策价值取向中有所反映。

在最优通货膨胀率的国际货币政策实践中,相比较而言其他主要发达工业化国家追求价格水平和经济增长双稳定,尤其注重控制通货膨胀,其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相对单一,而且独立性也相应较强,因此能够将通货膨胀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比如2%)。这些中央银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稳健性经验,对于中国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所要求的货币政策职能定位,在货币政策实践方面有明确的借鉴价值。

此外,本文的分析还指出,由于实证揭示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更加持久和复杂,货币政策很难根据观察到的通货膨胀率做相机抉择的反周期调控。在考虑了GDp增长和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累积效应后,当期的通货膨胀率很可能只是一个表象,相机抉择的宏观反周期货币政策又将成为下一期通货膨胀的累积性因素。因此,在最优通货膨胀率的政策逻辑下,动态的最优货币政策取向,就是重新回到跨期的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的最优权衡路径中。

附录:

1.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对时间的函数设定

正文公式(5)表示了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的形成路径,其中路径中的解释变量虽然包括和,但是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是否构成影响仍然值得商榷。因为,对经济增长产生实际影响的,很可能是根据通货膨胀制定的反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而非通货膨胀本身。而且模型中和偏低的回归系数(-0.26和0.17)说明,即使通货膨胀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实际影响,影响效果也非常有限。因此,保持π的路径不变,剔除路径中的和,并重新估计,可得的新路径,公式(5)转化为附录公式1.1:

关于贴现率()的设定,可以基于“中央银行以五年经济规划周期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时间跨度”的假设。如果该假设成立,则意味着下一个五年规划中任意一年的效用现值将趋近于0,即有:,⑩当前效用()与五年后效用现值()的自相关函数为公式3.2:

其中表示与的相关系数,由于与之间的时间跨度为一个完整的经济规划周期(5年),经济发展处于相似的经济周期状态,!则与应该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设定,则。Bartlett(1978)曾证明,如果则近似存在,其中表示样本数。那么在5%显著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0.341,0.341],由于存在,则所在区间为[0,0.806],选取区间右侧临界值0.806作为贴现率()。

由于1978-2010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π)与GDp增长率(y)都是平稳序列,但是其波动性较大。选取各序列的中位数作为公式3.1中和的初始值,即:;。将表1.1中各参数值代入公式3.1,得到中国最优通货膨胀率()等于4.29%。

注释:

①Barro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兼顾“稳定物价、促进增长”两大目标,所以正向产出缺口能够增加中央银行效用;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注重“产出和物价双稳定”,任何方向的产出或通货膨胀率缺口都会降低中央银行效用,因此,中央银行具有损失函数:。由于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明确定位于“稳定物价,并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本文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具有效应函数,即公式(1)。

②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稳健的国家,都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或唯一目标。1990年,新西兰率先提出,货币政策应当以控制通货膨胀为唯一目标。其后,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接受了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③检验模型包含截距项,不含时间项,差分滞后项阶数依据SiC准则确定。

④由于VaR模型并不反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需要进行Ganger因果关系检验。

⑤采用滞后长度标准(LagLengthCriteria)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

⑥分别是π对y的脉冲响应函数,以及y对π的脉冲响应函数。

⑦此结论可能仅适用于本文实证数据周期,对未来阶段也许并没有趋势性可信度。

⑧该实证结果在本文实证检验的数据周期内,该数据周期对应着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

⑨这也是本文分析逻辑中,需要进一步延伸的研究问题。

⑩由于,如果则,。

!一个完整经济周期具有的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4种状态,本文认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周期为5年。

参考文献:

[1][美]卡尔・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谢平,刘锡良.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King.m.a.“theinflationtargettenYearson”[J].BankofenglandQuarterlyBulletin,2002,(4).

[4]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钟正生.通货膨胀的惯性特征及其货币政策启示[J].上海金融:2008,(7).

[7]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乐山.欧洲:寻找最优通货膨胀率[J].国际金融:2010,(3).

通货膨胀趋势篇9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过多,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根据以往通货膨胀情况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做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通货膨胀预期。而管理好通货膨胀的关键因素就是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预期的概念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早已提出,但是将其引入通货膨胀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事情。我国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胀的预期理论才引起一些学者的重视。近几年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带来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压力,通胀预期初现。从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来看,科学管理通胀预期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胀预期具有较强的惯性,并且和通货膨胀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强化的效应。一旦通货膨胀抬头、超出公众预期,往往会迫使公众不断调高自己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这样总供给就会减小,总需求就会扩大。通货膨胀验证了公众的通胀预期,并可能造成通货膨胀螺旋式的上升。

(二)通货膨胀预期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通胀预期会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使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增加。有人甚至利用通胀预期进行夸大、渲染。房地产商和股市的利益集团大肆炒作,催生房市和楼市的泡沫,进而从中获利。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到消费者心理。从统计的我国2007-2011年的消费者信心、满意度、预期指数和GDp的对比来看,当GDp高时,人们的消费预期一般会较高(见图1、图2)。

(三)通货膨胀预期对物价的影响

我国历次物价上涨过程当中,特别是1988年测算通货膨胀的时候,有10个百分点是因为预期所决定的。在通货膨胀已发生的情况下,由于通胀预期的作用,公众会产生一种恐慌心理,担心物价再一次上涨,也会采取涨价和提前购买等行为,这样会加速物价的上涨。比如,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认为某些产品和资产(地产、股票、大宗商品等)价格会上升,且上升的速度快于存款利率,就会将存款从银行取出,去购买这些产品或资产,以达到保值或对冲通胀的目的。

(四)通货膨胀预期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通胀预期使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增加了难度。面对社会公众的通胀预期,政府应该采取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好通胀预期。但由于通胀预期的作用,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增加,政府应采取哪些调控政策,政策工具有哪些,力度大小如何,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另外,通胀预期会抵消宏观政策的作用,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比如,公众预期会加息,于是纷纷提前借款,那么真的加息后对银行贷款的紧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五)通货膨胀预期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首先,受通胀预期的影响,银行存款活期化趋势增强,这使得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加剧了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的错配问题,加大了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其次,通胀预期影响投资者信心,债券市场走软,债券收益率会不断创新高。市场紧缩预期的进一步增强和资金面可能继续趋紧等都将使得债券市场压力持续存在。最后,国际金融市场的游资数额巨大,这些游资对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状况具有高度敏感性,由此产生的预期支配着游资的流动方向,对外汇市场形成巨大冲击。

不同周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一)第一次通胀周期:1979-1983年

这个时间段的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快、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等导致出现较高的财政赤字,盲目扩大出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零。

(二)第二次通胀周期:1984-1986年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次周期,Cpi通胀率峰值首次出现高于10%。本次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的成本上升,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等急剧扩张。总的来说,政府只是在出现了通胀时才采取了措施,并没有有效地进行预期管理,各个企业对通胀的预期也使它们过度投资。

(三)第三次通胀周期:1986-1990年

此次通货膨胀发生在中国市场化改革刚刚启动不久、农村改革成果初现的阶段。人们惊恐于“物价天天上涨,工资年年不动”的现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媒体播发价格闯关的消息,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消费者预期物价会进一步增长,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保值,从而抢购成风。当然,这一轮通胀上来之后,国家还是认识到通货膨胀过高的危害。

(四)第四次通胀周期:1990-1999年

这次通胀发生在邓小平同志发表著名的“南巡讲话”之后,这次讲话刺激了深圳、珠海等一批沿海城市、特区的经济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加之金融秩序混乱,引发了新一轮的高通胀。1992年一些经济学家就已经预测到,若中央没有对宏观经济进行“早起微调”就很容易引发经济过热和通胀。然而,我国到1993年才实施了从紧的宏观政策,但政策效果的时滞效应还是相当明显的。可以明显看出,政府没有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有效的管理甚至还因预期引起了经济过热。

(五)第五次通货膨胀:2000-2010年

从21世纪开始,我国在应对通胀方面逐渐显示出一定的前瞻性。但是自2007年,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市场价格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国内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对我国的重要产品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在此背景下,我国通货膨胀再次加剧。不提“炒房团”和开发商操盘的原因,单就民众的预期心理,人们普遍认为房价必然继续上涨。这种预期大大助长了房价上涨趋势,进而影响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而预期将必然会再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和投资模式。这一传导机制一旦形成,物价的全面上涨就不可避免。

影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因素

(一)利率和汇率的变动

由于投资规模取决于投资预期报酬率和利率的比较,只有预期报酬率大于利率的投资才是有利可图的。因此,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利率也会通过反映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通胀预期。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中美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外向型经济的特点使得汇率波动对国内通胀预期的影响不可忽视。

(二)管制价格的放松

由于我国资源配置机制仍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来提高效率,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仍然存在不平衡:在一些部门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另外一些部门如能源、公共服务部门的发展却严重滞后,形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滞后部门的市场化改革经常是伴随着价格管制的放松,这种明显的转轨经济特点使我国的通胀预期形成因素较发达经济体更为复杂,也更具中国特色。因此,管制价格的改革过程也往往引起人们通胀预期的改变。

(三)资本市场的影响

我国资产市场相对不成熟以及居民对金融资产需求逐渐增加的特点对通胀预期同样产生影响。股票等资产价格波动主要通过影响消费与投资,间接影响物价水平,进而影响通胀预期。与此类似,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同样会强化一般消费品价格上涨的预期。而即使消费品价格相对稳定,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往往使金融杠杆率超出合理审慎水平,也足以引起人们对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忧。

(四)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随着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流动性释放,过多的货币最终必然体现为价格水平的上涨。从目前情况看,通胀预期主要来自于大量的货币投放,特别是货币信贷超投放形成的流动性充裕格局,直接推高了居民和企业的通胀预期。

(五)通胀历史和当前状况的影响

对通胀预期的相关研究表明,不少经济行为者将上一期的通货膨胀率视为当期通货膨胀率,觉得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数;部分经济行为者不仅考虑上期的通货膨胀率,而且还要考虑上上期的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趋势;还有一些经济行为者是将所有信息汇集起来之后对未来通胀做一个预期。因此通胀的历史、当前状况和影响未来物价变化的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经济主体对未来通胀的预期。

(六)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对任何国家来讲,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很快,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对外依赖性强,这种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会很快体现为价格上涨的压力,比如国际大宗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毫无疑问将加剧通胀预期。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对策

一是增加商品有效供给,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只有增加商品有效供给,形成比较均衡的市场供求格局,才能避免因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与强化引发价格全面上涨。

二是把握好货币政策,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正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造有利于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货币环境,疏缓公众通货膨胀预期;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目标,通过财政制度建设,严格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财政支出形成巨额财政赤字与债务而加剧通货膨胀预期。

三是建立通胀预期监测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通货膨胀预期监测制度,无法有效地衡量和干预通货膨胀预期。为了较好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应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逐步建立通货膨胀预期监测制度,以便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四是利用舆论宣传工具,合理引导和削弱社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例如,政府可利用其在公众中可信度相对较高的优势,运用舆论手段及时传递有关通货膨胀预期的信号、传达对未来通货膨胀可控的坚定信心,让公众相信政府有能力抑制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1.张思成.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现实选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元春.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通货膨胀趋势篇10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VaR模型

一、引言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各国经济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促退论的代表认为通货膨胀不仅不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反而还会降低消费者的储蓄欲望,从而降低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特别是当出现超级通货膨胀时导致经济崩溃。也有人通过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后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特定的关系,这个被称为中性论。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有些认为通货膨胀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还有些认为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方向是可以由曲p增长率来预测的。认为较高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不利,而在较温和的通货膨胀率范围内,长期的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对应关系不是太明显。大家对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各抒己见,意见不一,本文就选择了VaR模型为分析工具,对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联系进行简单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二、VaR模型建立及数据选择

通货膨胀率指标:通常我们可以选取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我国统计数据中Cpi的使用频率最高,宏观调控所依据的衡量指标也是Cpi,因此我们使用本期的Cpi增长率作为本期物价的通货膨胀率指标。

货币增长率指标:根据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可以将货币划分成m0、m1、m2、m3等等层次。活期存款,在股市赚钱效应突出的今日,因为其可以便捷的转入股票账户,已经成为许多投资者的首选。考虑到经济意义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用m2的增长率作为货币增长率指标。

基础价格指标:选取ppi增长率作为基础价格的指标。一般认为ppi是Cpi的先行指标,认为ppi可以将反应价格从上游产业转移到下游产业最重影响Cpi的过程。然而实践中发现ppi和Cpi并不存在非常完美的对应关系,因此选用ppi增长率作为影响因素之一。

经济增长率指标:选用GDp增长率,即GDp同比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率指标。

VaR模型一般都是采用多个方程联立的形式,在模型的其中一个方程中,内生变量对模型的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从而来估计各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趋势。本文拟构造的非限制VaR(p)模型可以表示为Yt=αi+■βiYt-i+εi,其中Yt=[CpitGDpippiim2]-1是4阶时间序列的列向量,α是4阶常数列向量,βi是4x4阶参数矩阵,εi是4阶随机误差列向量。

Cpi为通货膨胀率,CDp为经济增长率,ppi为基础价格增长率,m2为货币增长率。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选取1990-2010年我国GDp、GDp、ppi、m2数据整理后运用eviews6.0先任意建立一个VaR模型。对此VaR模型,需检验其模型平稳性,以便继续模型建立。进行UnitRootteSt中的aR根检验,结果所有根的倒数都落在了单位圆内,所以可以认为该模型是平稳的。

VaR模型结构的确定:在选择阶数以后,一方面要使滞后期数p足够大,以消除误差项中存在的自相关,以便完整地反映所构造模型的动态特征。但是滞后期数如果过大则可能导致自由度大幅度减少,将会直接影响模型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

我们先尝试建立一个VaR模型,用aiC准则确定滞后期数p值,根据aiC信息准则,选择p=1,即滞后一期。建立VaR(1)模型,对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如表1。

由eviews6.0分析出来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在10%的置信水平下,GDp和Cpi互为格兰杰因果,即可以互相解释,因此将GDp和Cpi作为内生变量,将m2和ppi作为外生变量。

有了以上的检验结果,重新建立一个滞后一期的VaR模型,将m2和ppi作为外生变量,GDp和Cpi作为内生变量,并再次进行单位根检验和滞后阶数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均通过检验。

由此,可以得到模型建立如下:

Cpi=0.211705902726×Cpi(-1)-

0.387355168656×Cpi(-2)0.896146243831×

GDp(-1)-0.00962327613507×GDp(-2)+0.200652304214×ppi(-1)-0.126586799163

×ppi(-2)+0.500009589386×m2(-1)+0.17472794991×m2(-2)-18.0721364824

GDp=-0.227242913073×Cpi(-1)+0.0217569502488×Cpi(-2)+0.807779636617

×GDp(-1)-0.503708700065×GDp(-2)+0.207273047076×ppi(-1)+0.119250786236×

ppi(-2)+0.0438386446868×m2(-1)-0.0807218288596×m2(-2)+7.23991243132

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一)Cpi对于来自GDp和自身的的响应分析

1.Cpi对于来自GDp的冲击的响应分析

对于来自GDp的一个脉冲信息,Cpi会持续上升,在第三期达到其响应的最大值,此后逐步回落,大约在第六期的时候,反应会趋近于0。说明GDp的前期增长可能带来后期的物价上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会慢慢消失。

2.Cpi对于来自自身冲击的响应分析

对于来自Cpi本身的一个脉冲信息,Cpi会在第一期达到其响应最大值,此后逐步回落并在第三期开始产生负回馈,在第四期开始达到负响应最大值,此后逐步回落,大约在第六期的时候,反应趋近于0。说明Cpi本身有一定的持续效应,即上期的Cpi变动具有一定的惯性,这表明Cpi不能因为自身的变动而回归到一个正常水平,体现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二)GDp对于来自Cpi和自身的响应分析

1.GDp对于来自Cpi的冲击的响应分析

对于来自Cpi的一个脉冲信息,GDp会产生一个负响应,在第二期的时候达到负相应最大值,此后逐渐减小,波动至大约第七期的时候,趋向于0。这说明Cpi的变动对于GDp有负向的影响关系。这就表明通货膨胀正在朝着一个恶性的发展趋势逐步蔓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

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表现出来通货膨胀恶性循环和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对缩小,逐步向正面影响发展。

2.GDp对于来自自身的冲击的响应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GDp对于来自自身的冲击,在第一期产生了最大的正响应,此后逐步减小反应,说明GDp的增长和Cpi一样,具有一定的惯性。

四、模型分析结论

本文通过对上述提到的时间序列变量pi,GDp,ppi,m2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根据格兰杰检验出的结果和相关结论建立了VaR模型分析,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原理进行总体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

第一,在10%显著水平下Cpi与GDp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二者表现出显著的、长稳定的均衡关系。首先,适度的通货膨胀对一国或地区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假如通货膨胀持续以较快速度增长,则对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非常不利影响;再次,经济过快的增长趋势同样也会反映出通货膨胀的一些问题,导致通货膨胀也随经济过快增长一同过度增长和蔓延的可能性增大。

第二,通货膨胀的波动对自身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经济行为主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给其消费、投资,储蓄等行为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本年度的价格波幅会受到上一年度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到这一影响因素,仔细分析后来制定本年度价格水平调控目标以及措施。

第三,宏观调控是必要的。我们发现,Cpi和GDp都具有很大的惯性,这表明仅仅依靠经济系统自身的调节可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过快或者过慢的增长速度和过高或者过低的Cpi数值对于经济体而言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根据模型我们认为,既然GDp和Cpi不具有自动回归一个中心值的特性,那么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则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宏观经济调控作用时滞比较明显。在脉冲响应函数图中可以看到,Cpi对来源于GDp的冲击需要在3年后才能达到其最大响应值,而GDp对来源于Cpi的冲击需要在2年后才能达到最大响应值,这说明如果央行进行宏观调控,除了央行本身的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外,货币政策起作用的作用时滞是在以熨平经济周期为目的的货币政策发挥效用中的一个重要阻碍因素。而在2-3年的经济过程中,经济形势早已发生变化,能否真正靠央行的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的变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五、政策建议

基于前述VaR模型分析结论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结论,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等,为加快我国在金融危机后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提出下列政策建议:

(一)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过快增长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货膨胀是把“双刃剑”,适度合理的通货膨胀可以很好的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可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科学合理地掌握好通货膨胀的度,把握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将相关指标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扬光大。

(二)制定合理的应对严重通货膨胀的措施

前几年的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向各自的金融体系大量注资。处于此种情况下,最近几年下游企业缓解成本提高的能力相对变弱,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效应逐渐增强,从而使得消费者价格指数有所提高,必须密切关注这些反应到民生问题的相关指标是否处在合理范围内,尤其是对08年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就是过量发行货币所致。因此,相关机构或部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到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重要因素。

(三)合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导致我国的资金在外汇上的占有率逐年增加,迫使央行大量发行基础货币,人民币的供应量翻倍增加,这样会使股票、房地产等行业资产价格发生波动,对我国经济稳定性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针对此种现状,我国政府可以将外汇适度分散到民众手中持有,这样就有利于整体风险的缩小和分散,对国家对民众都增加了收益,可谓一举多得的措施。

(四)进一步加强价格预测、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从本文第三部分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

因为Cpi指数方差的90%左右是由自身波动引起的,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价格预测、监测、预警等能力,尤其要密切关注关系到百姓生活的生产资料以及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在制定相关措施和调控手段时,要考虑到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对民众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刘盈.通货膨胀与我国经济增长及波动的相关性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3).

2.郭艳芳,王鹏.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

3.王双正.基于Var模型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

4.王小平,闫丽萍,黄婷.基于Var模型的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2008(10).

5.张小峒.应用数量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