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校教育政策十篇高校教育政策十篇

高校教育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3:41

高校教育政策篇1

[关键词]形势政策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210-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全面而系统地探索现代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促进现代公民教育,对于加深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具重要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德育教育的理念弱化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立足现实,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提倡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当下封闭性的高校德育教育缺少与社会热点的追踪,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因此,当处于年轻气盛的高校学生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如房价过高、贫富差距悬殊、看病难、看病贵等形形的社会现象时,传统德育教育灌输式的方法效果不佳。

(二)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大众文化是指采用时尚化方式运作、以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我国公民教育会产生媚俗的影响。大众文化时代使得个体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尽管我们批判大众文化,但却无法拒斥大众文化,例如网络上宣传暴力的游戏内容和宣传颓废精神的视频等。

(三)公民意识培养薄弱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体现为高校学生对于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以及公民责任的认同与遵循。目前,高校存在重视公民义务教育,而忽视公民权利教育,注重的是臣属公民角色的塑造。教师作为权威,基本以大班讲课的方式进行灌输,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的公民参与大都是被动的,大学生往往处于金字塔的底层,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相关活动是被动式的,无法彰显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的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形势政策教育的关键,在于切实把它融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所谓“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建设和公民教育工作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润物细无声”,使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

三、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加强我国公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

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要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同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注重意识培养

应当注重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道德品质,使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来看本质,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借助形势政策教育,通过对时事热点的传播,可以促进学生对多种价值文化产生思辨,以增进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二)多开设相关形势政策教育讲坛、论坛

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经历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四个阶段。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建议多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的讲坛、论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聆听。要通过国内热点形势的阐述,引导大学生观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当下可以结合建党90周年来回顾党史,重走长征路,体验国家发展等,为大学生提供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成功范例。

(三)建立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努力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要注重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的优势,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把形势政策教育与校园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在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总之,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回顾党史,总结经验,引领学生更好地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一媒介,更好地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正是当下我们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政策篇2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政治功能、思想功能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另一方面,通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可以让大学生明晰社会发展形势,帮助大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目标,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规划人生未来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新时代条件下,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现状

1、课程重视度不足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是,目前在一些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视度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学校的领导、教师的重视度不足。有些高校领导老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起到的作用不大,认为该课程没有专业课起到的作用实在,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投入不多,对于课程的有效开展重视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当前社会,由于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严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生更多的是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和其他相关资格证书的考取,认为这些才能为他们的就业带来实在的作用。有些大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社会形势,对于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比较忽视,对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不够重视。

2、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高校教师的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课程开展的实效性。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也要具有资料收集与处理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捕捉信息的能力等各种教学能力。《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中从政策层面明确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科定位,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一些高校在组织机构、课程建设、师资构成与培训方面没有达到相关要求,教学效果不明显。[3]师资人员构成方面,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队伍人员构成复杂。有些高校都由学校行政工作人员、辅导员或者机关管理人员来兼任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老师,而不是由专业思想政治课老师担任,专兼职比例不合理,教师队伍不专业。而且有些教师忙于事务,也没有全身心投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当中去,对于课程的开展只是应付,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不到位;年龄构成方面,大多数由年轻辅导员担任,教师水平受到阅历、理论功底、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制约,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够。[4]教学队伍的参差不齐与教学人员水平能力的不足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大大影响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3、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是要通过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把握社会发展形势,了解相关政策措施。形势与政策课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机密结合社会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来调整和设置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对于国际国内社会形势的正确把握上提高认识。但是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单调滞后,在国内国际时事内容方面、国家政府相关政策方面、教学观点方面不注意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与现实实践结合不紧密,缺乏政治教育的现实视角。教学内容的滞后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另一方面也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4、教学方式陈旧

当今时代是信息发达、网络普及的时代,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往往要借助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得以体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单调的理论教学既缺乏吸引力也缺乏说服力,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对教学效果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教师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过程中,单一说教,照本宣科,缺乏吸引力,讲课过程互动性少,学生参与度低,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当今时代是复杂多变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形势和学生特点,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高措施

1、提高认识,加大课程重视力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需要提高领导、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重视程度,需要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首先,要确立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学院结合实际情况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领导老师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确保课程开展落实到位。第二,要提高学生对于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其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该课程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各方面的重视是前提,只有加大重视力度,才能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2、加强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高校要科学调整教师队伍的结构,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具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老师担任,挑选知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来承担形势与政治课程教学工作;另外,也要与时俱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当前学生的特点,适时对教师队伍在教学知识水平、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提高教学实效性。

3、明确形势,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理论性、逻辑性、时效性的统一。在课程设置和开展的过程中,课程内容的合理组织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以统一的思想为指导,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这是教学正确方向的前提;另一方面,要明确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学科性质、课程定位,按照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要使得教学内容逻辑性强、指导性强、理论与实际结合性强,结合现实情况有效将实际材料与思想理论结合起来。在针对学生群体具体情况不同的现实上,教学内容也可根据学生特点来设计。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可针对学生党员和一般同学来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等。另外,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学科的有效结合,协调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关系,做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统一,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4、与时俱进,灵活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政策性、动态性和时效性,要增强其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手段上大胆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需要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程度。比如可以采取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自觉认同,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5]。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师生互动性。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来让学生学得相关知识。体验式实践教学形式不但可以让学生理解了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而且也使得学生才内心深处积极接受相关社会政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式教学可以体现在课堂内外,课堂上通过互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外,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中学得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教学手段多样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形象性,使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6]。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视频、影视图像等方式来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2]丁贞权.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和与功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3]周本贞、任祥、余冰释.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03)

[4]高明章.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09)

高校教育政策篇3

作为与社会联系紧密的课程,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开设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增强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通晓国内外的大事,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发发展的进程有一个大致地了解。落实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教学,可以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生对当今的时事政治有更多的了解。在等下的高等教育中,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对传承优秀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时事政治的理解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形势与政策既担任了政治生活中的思想导向作用,又具有教学育人的教育功能,所以我们说形势与政策无论是从现实的知识建构的监督还是从生活、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原则等方面,是可以看出该课程课堂教学与现实实践的有效结合。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要当下的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各大高校务必把形势与政策课程列入大学生课程教育规划,在开设常规性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再辅之其他的教学形式。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与之相关的部门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形式与政策教育都非常地重视,其都分别对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管理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要求高校必须要贯彻落实形势与政策课程,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我党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对大学生接受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重视,以至于把其列为必修的范围,而非选修。

二、教育实效性的概述

当下的学术界对于实效性的界定不太统一,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所谓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在该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学的效果与实际达到的效果相等同的理想程度,这也是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实效性。进行教育实效性的评价,其标准通常是学生思想与行为影响的深浅程度以及其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其他学者对于教育实效性的评论,有的还并非如此,有些的学者就认为当下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该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着眼点,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才是高等院校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本质所在。还有一种看法是将形式与政策课程的实际效果定义为教育实效性,该实效性中包涵着隐形效果和显性效果。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实效性,就是指要注重该课程的教学实际效果,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在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三、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一)丰富教学内容

各大高校的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内容是影响该课程实效性的直接因素。作为一门综合类的学科,形势与政策涉及了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际关系等多门学科,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要多角度地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理论进行分析解读,对于时事热点的分析更是如此。这样的教学内容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老师应该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分析的能力,具有当下时事政治分析的能力,要有很强的政策敏感性。另外,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全国各地乃至每天都在发生新的新闻事件,因此形势与政策的任课老师形要随时掌握最新动态,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如果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满足了时效性的要求,那么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才会实现实效性。

根据形势与政策的学科特点,要想增强其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就应该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以下几点。

1.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要体现思想观念的时代性,要表现出每一个历史事件及其发生观念的传承性;2.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要体现微观与宏观的结合,既要有宏观线索的勾勒,还要有文官的细节描述,是用事件的来龙去脉,刺激大学生积极思考,实现两者的统一;3.形式与政策的教学内容要实现思想深度与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有效结合,不能过于抽象与理论化,但又不能落于表面。

(二)改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

当下高校的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大班上课,这是目前的一个紧要问题,笔者就曾经带过这样的班级,大班教育的学生都是来自高校的不同专业,学生一多,不可能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是一样的,兴趣差异大,就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与乏味,使得原本生动的学科特点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所以,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要时刻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要体现形式与政策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要有当下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代替原本枯燥的知识,多角度对比及拓展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深层次地思考问题。

四、结束语

高校教育政策篇4

[论文摘要]公民教育视野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指导思想,就要求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受教育者,让青年学生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受到公民教育的熏陶。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全面而系统地探索现代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促进现代公民教育,对于加深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具重要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德育教育的理念弱化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立足现实,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提倡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当下封闭性的高校德育教育缺少与社会热点的追踪,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因此,当处于年轻气盛的高校学生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如房价过高、贫富差距悬殊、看病难、看病贵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传统德育教育灌输式的方法效果不佳。

(二)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大众文化是指采用时尚化方式运作、以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我国公民教育会产生媚俗的影响。大众文化时代使得个体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尽管我们批判大众文化,但却无法拒斥大众文化,例如网络上宣传暴力的游戏内容和宣传颓废精神的视频等。

(三)公民意识培养薄弱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体现为高校学生对于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以及公民责任的认同与遵循。目前,高校存在重视公民义务教育,而忽视公民权利教育,注重的是臣属公民角色的塑造。教师作为权威,基本以大班讲课的方式进行灌输,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的公民参与大都是被动的,大学生往往处于金字塔的底层,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相关活动是被动式的,无法彰显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的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形势政策教育的关键,在于切实把它融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所谓“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建设和公民教育工作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润物细无声”,使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

三、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加强我国公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

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要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同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注重意识培养

应当注重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道德品质,使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来看本质,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借助形势政策教育,通过对时事热点的传播,可以促进学生对多种价值文化产生思辨,以增进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二)多开设相关形势政策教育讲坛、论坛

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经历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四个阶段。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建议多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的讲坛、论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聆听。要通过国内热点形势的阐述,引导大学生观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当下可以结合建党90周年来回顾党史,重走长征路,体验国家发展等,为大学生提供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成功范例。

(三)建立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努力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要注重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的优势,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把形势政策教育与校园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在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总之,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回顾党史,总结经验,引领学生更好地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一媒介,更好地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正是当下我们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政策篇5

(一)高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领导体制不科学合理

甚至出现教育与管理严重脱节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个则是学生工作的开展。很多高校针对这两条设置专门的岗位负责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一般由副校长负责,而学生工作的开展则由学生党委副书记负责,由于分工不合理导致工作实施的角度和侧重点也存在较大差异。从一定层面来看,即出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不一致,甚至有些学校出现严重割裂现象,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指导。长此以往,难以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二)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教师队伍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水平。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员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然而教师队伍的素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实现当今时代加强和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具体实践过程之中存在诸多问题。第一,专职辅导员数量不够。我国高校已经开始大规模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多,然而专职辅导员的数量没有按照相应比例增多。第二是对辅导员的职称和职务的评聘问题解决不善,由于我国高校给辅导员的待遇相对较低,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更是较少,以至很多辅导员将岗位视为跳板或权宜之计,一旦有机会很多优秀的人员都纷纷跳槽,辅导员队伍中的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第三,高校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应加强建设和完善,但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点是学术骨干,导致辅导员和班主任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素质和能力出现难以满足时展要求的情况。

(三)与高校教育体制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不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发展,学分制就是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量的教学评估机制,不仅增强教学管理水平,还体现学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之中,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遭到严重的冲击,学生的班级集体意识逐渐淡化、学生业余时间变得更多等等,这样就导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社会,一些不积极不健康的因素极易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挑战。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改革策略分析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组织领导体制,切实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建立健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领导体制是确保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尝试采用直线职能式的工作体制,即可以设置一名党委副书记兼任副校长进行管理,并下设学生处、团委、院系党总支等相关部门,让部门与部门之间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教学与管理相统一。

(二)完善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人才保障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高校应予以充分重视,切实采取相关举措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人才保障。

1.合理选聘和配备专职和兼职辅导员

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备专职辅导员的数量,保证配备比不高于1:200,在保证每个学院或学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专职辅导员的前提下,每个班级能够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作为班主任。

2.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养培训

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养培训有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作团队。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多形式、分层次的培养培训体系,培训的内容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定,保证辅导员的素养能够满足政治和理论要求。其次,将使用和培养有效结合。推荐和选拔优秀辅导员在职进修和攻读硕博学位,逐渐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以打造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较高,既可以成为业务骨干又可以成为教育专家的辅导员。

3.建立健全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政策保障

可以采取辅导员和班主任奖励表彰制度、岗位津贴纳入学校内部体系、为教师创造进修学习和攻读学位的机会等等,切实保证工资待遇能够实现学校教师平均待遇水平,可以将以上这些纳入学校教师培养政策。

(三)建立与高校教育体制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学分制”和“自主择业”是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弊端。因此,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工作机制,建立与教育体制改革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不断改革和完善

教育内容的设置应该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困难生帮扶等等工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我国高校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注重书本理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切实相关的问题关注相对较少,没有及时有效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教育方法应不断创新

教育方法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落实,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教育方法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贴近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学习;以学生需要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注重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互动。在坚持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建立师生一对一、面对面咨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3.教育途径应不断改革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直接互动和交流,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利用网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因为网络交流速度快、覆盖面比较广,已经被学生广泛喜欢和运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信息资源库等等,切实提升教育的影响力。

三、结语

高校教育政策篇6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作为一个子系统,其“”有一个更大的系统,即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产生制约作用。

   (一)经济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1]因此,经济关系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主导因素。政策作为人们“思想”的产物,自然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自建国以来,我国形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集中管理,高校被定位于政治之中。围绕政府意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只规定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旋律等意识形态教育。如1950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确定在高校设立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后,直至1976年的政策始终强调通过“学习毛泽东着作”、“选读马列主义经典着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主旋律教育的规定来看,1950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规定了“反帝教育、土改教育、五爱教育”的工作重点。1961年《高教六十条》提出,要使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高校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而拥有了非政治领域的自主社会空间。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拥紧现实而放逐理想,追逐功利而嬉戏道义,尊重自我而淡薄群体”的价值取向[2]。对此,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束以阶级斗争为教育内容的时代,开始重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1986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要普及法律常识。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校园文化”的教育途径。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网络化教育的开展。

   (二)政治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公共政策总是在一定的政治体制下制定和实施的,“体制上容纳的可能性决定了公共政策选择的结果。”[3]因此,对政策变迁影响最大的政治因素是政治体制。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反映在政策领域即以中央精神和领导指示作为逻辑起点。如1950年《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强调,“根据共同纲领文教政策”来规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及其他方面。1970年《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的批示》指出,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培养有文化科学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劳动者。《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遵照胡启立同志关于“在全国各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的指示开设法律基础课。

   随着国家与社会二元分化进程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中仍存在集权政治的“阴影”,但已不是“主流”。如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强调,根据十五大精神进行课程设置及有关工作。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政策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政策导向的变化,即开始关注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和生活需要,政策的文本表述由“引导”代替“应当”、“必须”。在制定政策时,政府也逐渐跳出“权力的圈子”,积极迎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利益和需要。如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历时9个月的调研,涉及全国几乎所有高校,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宏观管理、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4]。

   (三)文化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文化的因子总会深入制度的具体规定和内在精神,成为决定政策变迁的重要变量。改革开放前,社会文化价值观高度同质,人们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和权威的意志作为价值尺度,绝对否定人作为个体自我的存在。这种文化价值观决定了社会的一切事务由政府直接决定,民众(包括大学生)无权利质疑政策或拒绝执行政策,即使政策发生方向性错误仍得到运行,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错再错”。如1957年《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出台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左”,教育目标转向阶级斗争教育,教育内容转向对马列着作的学习,教育方式转向劳动改造,管理体制转向工农兵学员管理。198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后才逐渐“转轨”。

   改革开放后,文化价值观多元突显,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价值观“迷失与缺失、多元与偏离”[5]等现象,使政府主动地变革政策。如《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教育内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个性需要的教育途径。在教育管理方面,1987年《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提出“全党全社会都应当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制度方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学校德育工作要有法制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基础动力——政府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6]因此,在政府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众多活动中,教育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维护、加强其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行为个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管理不是我国政府独有的,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对高校德育进行管理,只是管理方式不同而已。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干预,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是基础动力。

   政府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过程中,由官方主体(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团中央等)主动提出,并在各高校选择有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旧、新政策的讨论,最终以官方主体的名义发文。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先是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就大学生思想教育作了3次重要批示,要求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部署,接下来由教育部组织力量对全国10个地区,包括北京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上海地区、天津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征集大量材料,并从地方高校选拔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形成的。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形成的政策,更多地反映和代表了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利益,而大学生利益却无法真正得到体现,这种政策是“义务型”政策,即一项政策出台后,目标群体不得不履行一些新的义务或者增加履行原有义务的总量。由政府主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以渐进变迁为主,少有激进变迁。从政策变迁的60余年来看,除《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政策作全面调整外,基本保持了政策的稳定变迁。政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时,不是保持“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的,而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基础。政府的价值取向表现在:(1)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2)统一大学生思想和行为;(3)培养社会的接班人。

   政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主要是根据社会环境和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调整和终止旧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来看,建国之初政府全面学习前苏联,使政策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的规定上明显带有前苏联教育制度的痕迹。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不满和躁动倾向,为此政府推动政策转向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需要,并相应增加了“阶级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等内容。改革开放初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讨论,为此政府主动结束了阶级斗争教育,并推动政策从重视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转向突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受“市场化”、“利益化”、“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大学生队伍出现了“理想淡化”、“信仰动摇”、“价值扭曲”、“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倾向,为此政府再次调整政策,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教育形式,提出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制定有关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条例及实施办法。同时,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投入制度,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指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大学生

高校教育政策篇7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误区;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内容、方法等的观念的总和,它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以提升。但是目前高校仍旧存在着一些教育理念的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误区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解,有助于掌握教学的主动性,加快理念的完善与创新。

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误区的主要表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主要包括两个层次,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其中宏观层次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对大学生起着指导作用;而微观层面主要是指高校学生在自身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观念。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深化的前提下,教育理念的误区主要存在于微观层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1.1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合理需求遭漠视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是教师占主导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注重对学生教学过程的指导与启发,在对学生的表现评价中显得过于随意。学生在学习内容、方法上主要依赖的是教师传授,他们缺少发言权,显得过于被动。甚至有些教师把课堂的教学当作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唯一途径,却忽视了学生内心真正渴望学习的东西,长此以往,学生合理、个性的需求遭漠视,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2过度追求实用理念,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偏颇

从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实践来看,教师仅仅注重对学生抽象理论的教授,却对理论深层次的内涵缺乏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只是满足应试教育下考试的需求,却制约了学生自主探索理论的能力。另外,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方面,仍旧存在许多的不足。要么高校仅仅将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发展目标,要么就是在社会和个人理想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协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出现很大的偏颇,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1.3注重知识教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而与当今时代的潮流、环境的变迁相脱节,没有足够的创新精神。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还是一味地守着教科书的固有体系,而忽视了最近几年党的新成果;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生搬党的文件中的内容,使得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显得非常费力。这种守成的理念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会逐渐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学生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从而使教学结果大打折扣。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出现误区的原因

2.1社会背景因素影响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文化和社会观念出现了很多的困惑。此外,由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功利性,与学生自身的是非观、利益观相矛盾,导致学生心中出现许多的困惑。更进一步的讲,就是学生在以个人自身发展为要务还是加快建立社会新秩序为任务中出现了偏差,使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模糊不清。

2.2教育机制的影响

当前,我国高校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激励创新机制,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高校学生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但是由于没有相关平台的推广,导致学生的成果只能原始阶段保存,无法真正呈现给大众;再者,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也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得在对教师的评价中表现得不够科学,严重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2.3教育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受到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从当前所存在的因素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固有的思维,这些都离不开教师长期的实践。而这些教育理念往往阻碍着学生的创新以及其自身知识体系的形成;此外,教师在自己的行政任务和教学任务方面安排的不够合理。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承担着很多的任务,包括教学、科研以及行政,任务繁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只有将上课时间过分的压缩,以保证科研、行政任务的完成。

3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者走出理念误区的对策

3.1传播科学理念,扩大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主动向广大学生传播科学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理念,尊重人、关心人;和谐理念,力求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系统教育理念,注重高校学生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系统整合;个人与社会理想相结合理念,要求大学生能够将自身的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中去。这样,能够让高校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熏陶,从而扩大对学生的影响。

3.2加快制度的完善,推进理念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从制度层面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在制度的建构中要严格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建设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方向;其次,要在制度中合理规范评价体制,确保教师能够科学、合理的做出评价,形成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再者,在制度中保障创新,能够加快推动理念创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快发展。

3.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教育理念改革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适当开展相关活动,比如创新成果奖励会、革命烈士纪念等活动,来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加快实现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推动教学理念改革。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进,促使理念创新,有助于实现学生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促使学生在高校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思想熏陶,以应对当前纷繁混杂的社会环境,提高自身素质,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孙于媛.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童隆.高校成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涂德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

高校教育政策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指社会或社会群体运用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的观点、观念和规范,对其组成人员施加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的影响,使他们具备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准确性、人性化、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实现高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使大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受益,个性升华,实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教育的真正振兴。

一、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

1、经济全球化对的挑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不断生成和涌入中国,思想观念,政治信仰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趋势,致使我国大学生强化了“全球化”意识,而日趋淡忘我们的国家意志,消解了我们的民族身份,失去我们对传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我们的意识形态防御能力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我国主流文化观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2、文化多样性的挑战

文化多样性,要求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然而,当今世界中以欧美文化为主的“强势文化”却对当代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严重的冲击,对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我国高校上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严重性冲击。

3、社会转型对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网络信心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理念受到国内外不良思想的双重冲击,致使其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而言,随着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科技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传统社会和文化特质的一种断裂,两种社会模式价值体系断层问题的不断恶化,导致我国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

二、以人为本,提高创新性

马克思《资本论》曾指: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首先,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社会的需要,更加要关注当代学生的自我完普和发展,为其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创新模式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大力培育其创新精神。最后,调动当代大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实践育人,提升实效性

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层出不穷。据此,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促使教育机制、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革新,坚持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实践性原则。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促使学生有组织的、自发的运用课堂上所获取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在运用中增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在实践教育中锤炼成为创新型人才。

四、科学发展,增强前瞻性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各种利益间的矛盾,实现学生个体与学校、社会、自然的良性互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应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增进不同学生主体相互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帮助学生克服认识偏差和心理偏差,在社会改革开放大潮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觉从全局的角度、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正确处理各种利益间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教育,和谐身心。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概念,以后又在许多著作中做了系统的阐述。马克思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人=思维者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灿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1999年版

[2]李庆真《从社会转型的视角解析当前我国青少年面临的信仰危机》,[J]《青年研究》第6期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绍1版,第9页

[4]刘化英,《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1年版

高校教育政策篇9

关键词:十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22-01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涵义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涵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狭义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样是党政思想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学校政治思想工作人员的集合体。包括各级党组织领导下,以共青团,学生联合会,政治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为重要力量。同时依靠全体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贯彻落实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人民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地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党和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人民精神文明的建设。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高校仍存在一些不足。

1.课程、人员方面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内容和形式,人员的安排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在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兴趣的调查中,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兴趣不足,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过于死板,脱离实际,也有学生认为课堂质量与教师教学态度有关,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死记硬背的考试形式存在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多数学生认为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不够,大多辅导员在工作中只是起到传达通知相关事宜的作用。说明当今高等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存在内容陈旧僵化,考试形式死板,脱离实际的现象。辅导员工作也由于辅导员人数不足,难以顾全所有学生等主客观原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缺陷。

2.学生对国事关心程度受学科影响

在对学生关心国事程度的调查中,多半学生可以做到每天关注国内外新闻,有时关注的同学次多,也有少部分学生极少或一点不关心。但是,大部分高校学生对时事还是很关注的。同时也说明在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较好,但是仍存在不足,学生主观因素起决定作用,但环境或学科思维定式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影响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3.学生重视规章制度约束而轻视诚信道德约束

在遵纪守法和公德素养方面,被问及“是否认为有必要按交通信号过马路”时,9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遵守,但当问及“如果车辆不是很多,是否按信号灯过马路”时大多数学生选择不按照;在被问及“对学生档案造假现象的看法”问题时约50%以上的学生选择非常鄙视,少半学生选择可以理解,约2%的学生则选择其他。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高校学生普遍有遵纪守法的意识,也能很好地认识到遵纪守法的必要性,但如果缺乏规则的约束,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践行时很难遵守,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可以理解”足以说明当今社会诚信存在严重缺失,人们人生信仰、人生观、道德底线受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的问题并非无源之水。

三、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办学质量直接决定人才质量,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培养人才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教育文化事业。

1.认真抓好高校课程改革和学校行政体制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现状足矣说明高校课程和学校行政体制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定问题。切实解决教育资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分配不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则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改组学校冗杂的行政体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学校行政体制改革与党中央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2.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十报告明确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③。针对高校学生对国家大事关心程度受学科影响的现象可以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教师在改变授课方式和课堂形式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培养主人翁意识;其次应对学生因材施教,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结合时事,找到不同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通之处,与学生产生知识和心灵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广泛涉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各领域;同时教师要注重责任感和道德素养的自我培养,榜样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对教师认同和尊敬的基础上能更好内化其所授

3.加强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道德素养,用道德约束行为

首先,权衡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时,应掌握好二者间的辩证关系。加强学生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的教育,强化道德约束。其次,正确处理好价值导向一元性与当今社会价值导向多元性的关系,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制度化来践行,包括树立道德榜样、积极引导、奖励善行等方式弘扬主旋律,宣传社会主流文化,树立学生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社会道德舆论的规范和政治导向更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性和先进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青年是祖国的希望,积极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问题症结并对症下药,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董松涛.邱进.《中国国情教育辞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原文.

[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m].199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恩选集》[m]中文第一版.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72.第119页.

注释

①董松涛、邱进.摘自《中国国情教育辞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时间:1991年.

②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原文.

高校教育政策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后,高校党委能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不动摇,学校其他一切工作都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最近几年,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多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些积极的影响必须给予肯定。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我国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国,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实施和平演变的对象,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更是他们西化、分化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这些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难度不是小了,而是加大了。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

1.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特点认识不足

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教学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现实不完全相适应,特别是对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一系列社会变革所引起的人们思想的巨大变化认识不足,教学内容没有及时吸收当今社会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没有很好地针对当今社会的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个别高校甚至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完全等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从而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功能。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和期望不相适应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中,对各类知识求新求快的心理和多项式思维的特点日趋突出;在网络文化的虚拟环境的影响下,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往往缺少主动性,被动应付的现象比较突出。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育水平与当代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学科建设相对起步较晚的思想品德课教师,理论素养偏低、科研能力较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较好地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与大学生的要求有着较大差距,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4.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机构设置、管理机制、经费投入和职称评定等,与中央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不相适应

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绝大多数高校都在实施“一把手工程”,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一些高校,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业务进修、业绩考核等方面,不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甚至没有享受到与专业教师同等的待遇,从而影响了他们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二、原因分析

1.由于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进,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情况和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必然会产生极大影响

迈入新的世纪,我国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从经济层面上来说,主攻方向已经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主体部分,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部分的公有制经济本身的改革。从政治层面上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后,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要求政府的运作机制更多地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接轨,要求政府成为有限的、负责任的、服务的政府,同时要求党的领导更好地同依法治国相结合,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现了国家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总体上的稳定,保证了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不断增长。但以前积累下来的一些问题现在已经显现出来,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再加上当前大学生自身的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使得他们有时感到非常困惑:一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持肯定态度,另一方面又对我国目前的社会问题忧心忡忡。

2.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然会遇到新的挑战

世纪之交,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日益加快,各国经济上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赖日益加强。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个经济力量中心的出现,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发展,以及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别,使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众传媒在技术上的飞速发展,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条件,使得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由于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因此,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还将长期存在,有时候可能还会相当复杂和尖锐;一些落后的、错误的甚至是反动腐朽的思想文化也会大量渗透到我国,严重冲击着我国的思想文化阵地,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消极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任重而道远。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对策

1.努力开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途径

首先,要大力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认真组织好大学生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开辟新的社会实践领域,把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校园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于文体活动之中。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再次,要加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密切关注网上信息动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同时,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和举办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心理调适能力的讲座和宣传,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质量。其次,共青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要加强班级和社团组织建设,利用班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这一组织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其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再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

3.抓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要花大力气建设一支以领导带头、专业教师为主、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依托的强大的师资队伍。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充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来,并采取切实措施,建设一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功底扎实的、勇于开拓创新的、善于联系实际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队伍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养,使他们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4.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大学生

首先,要坚持正面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坚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导向。我们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促使学生中的多元化思想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体导向靠拢。其次,要坚持以理服人、以真理的力量感召人。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要我们不回避任何尖锐的现实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旗帜鲜明地表达我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同时注重运用大量的事实、事例,真诚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做到说理充分,以理服人,应该说,大学生对我们所传授的理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理论联系实际有两个层面:一是联系学生现实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二是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实际,切实回答、分析现实问题。

5.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努力做到表里如一,用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

首先,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者,他们的人格形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接受和评价的程度。其次,要用教学材料中模范人物的人格力量教育和引导学生。再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师要倾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