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常用的工作方法十篇常用的工作方法十篇

常用的工作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5:21

常用的工作方法篇1

关键词:园林;预结算;作用;方法

前言

园林工程项目在管理过程中,预结算工作的好坏是决定企业盈利性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园林工程的市场竞标愈见激烈,为了提高工程投标的中标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做好园林工程的预结算工作。园林工程与常规的土建工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做好园林工程的预结算工作,首先就必须理解园林工作预结算的作用及其特殊之处。

1.园林工程预结算及作用

1.1园林工程预结算的作用

(1)园林工程的预结算工作是施工单位办理工程投标,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承包经济合同及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

(2)园林工程的预结算是各单位确定园林工程造价,申请银行拨付工程款或贷款的主要依据;

(3)园林工程预结算是施工企业组织生产、编制计划、统计工作量和实物量指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考核工程成本的依据;

(4)园林工程预结算是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方面分析比较的依据。

1.2园林工程预结算的特殊之处

园林工程的施工程序与常规土建工程类似,工程中涉及的园林建筑、景观小品等建筑材料与土建工程大致相同,施工的规范也基本一致。但是在这些相似性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其两者之间本质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园林工程的自身特点。

相对于土建工程而言,园林工程的施工对象更具有动态性和生命性。比如,在建设中为了实现隔音、降温、吸尘等功效,可采用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混合栽植,针叶林和阔叶林搭配栽植等方式来实现。除此之外,园林工程多了对工程艺术美的追求。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建筑物均需具有一定的美观性,然而园林工程的艺术性要求更高,在景观效果上追求更多的美感和活力感。

正因为园林工程的这些特点,才造就了园林工程与土建工程预结算方法的差异性。

2.园林工程预结算方法

2.1投标时商务标的编制

园林工程投标(即商务标的编制)竞争时期预算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中标的概率,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首先应认真阅读并理解招标文件所示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工程计价模式、投标最高限价及具体投标报价条款等事宜。在此基础上,还应正确阅读设计图纸,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对招标文件及图纸上存在模棱两可、前后不一致等情况应及时向招标人提出质疑。在投标阶段的预算编制过程中,应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组价,杜绝废标的发生。

(2)在报价之前,预结算等相关人员要根据设计图纸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核对图纸的工程量,为可能出现的不平衡报价提供参考。比如施工现场的绿化种植土是否需要外购回填,工地附近是否存在建筑渣场,交通状况是否良好、乡土树种是否充足等,这些均应进行周密调研。

(3)对于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变更,也采取不平衡报价法。通过现场勘察发现设计不合理,清单项目错误,预计今后实际工程量大于清单工程量以及无工程量而只报单价的项目,报价宜高一些。预计今后实际工程量小于清单工程量的项目,如图纸不明确或有错误,估计今后会有修改的或工程内容说明不详,报价可降低些,待今后索赔时提高单价。通过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价,既不提高总价,也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2.2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在工程成功中标后,项目经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工程的施工图纸和合同协议书,结合现场认真考察,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1)目前大多数的工程市场都是买方市场,业主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中往往会存在部分苛刻、不平等条款等现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施工单位只能被动接受这些不平等条款。为保证工程基本利润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通过设计变更或洽商签证等手段来规避投标单价低的项目。

(2)在控制施工造价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园林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并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以及劳动力成本。

(3)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合同外新增项目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做好记录,并依照程序编制工程签证单,做好工程签证手续,为工程竣工结算提供依据。施工单位应严格按实际施工情况编写施工日记并详细记载材料供应、机械进出场台班及人员安排数量等情况;另外还应根据相关规定完善设计变更、洽商变更等记录。

(4)对于甲方规定使用的材料,或者许可材料,一旦发现购买价格明显高于预算或投标价格的,则应严格按照合同及相关规范规定,参照实际价格计算其中的差额,或者对材料的型号和质量进行更改。对于造价信息和投标报价中没有的材料,应及时完善材料核价工作,核价工作要做到市场多方面询价和实地调查相结合,避免审核单价过低。

3.工程竣工结算的编制

工程竣工结算对于任何施工企业或者单位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工程竣工结算作为向甲方申请工程款项的重要依据,其审定结果对施工单位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在编制工程竣工结算的过程中,对工程的竣工图、签证单及隐蔽记录等资料一定要仔细、认真地核对,避免出现漏项、错项。其次,在进行工程结算时,还应对审计局等相关单位的政策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掌握政策要点的基础上对工程结算价格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再次,还要根据人工工资标准、材料差额等调整情况、机械台班、间接费用的费率变化及其它政策性的变化调整结算费用。最后,应着重整理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甲方及监理指令等能够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的项目的资料,为确保工程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奠定基础。

4.工程审计结算

为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结算工作的顺利完成,应对工程量的计算结果进行认真核对和审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遗漏、错算或者重复等问题,以提高工程结算的工作效率。园林工程的结算审查方式多种多样,但其工作重点都是审查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定额套用、费用取值等是否合理,竣工图比例是否一致,签证和竣工图是否存在重复等现象。

为保证结算编制工作的质量,也需要提升相关预结算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在工程结算编制过程中,应严格以竣工图、变更签证等资料为基础,不得高估冒算,在兼顾施工单位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秉承“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据理力争”的原则,从而促进园林工程市场的稳定性。

5.结语

做好园林工程的预结算工作是实现工程成本目标、保障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要想实现对工程预结算工作质量的有效控制,就必须控制好园林工程的施工及计量的全过程,从投标阶段开始至竣工验收完成均要把握好工程预结算方法的运用,并与施工过程中的“三控制”相结合,实现工程预期的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蒋艳红.编制园林绿化工程预结算技巧[J].现代园艺,2011(7).

常用的工作方法篇2

一、关于主任会议的性质和工作特点 

界定主任会议的性质和工作特点是加强和规范主任会议建设、依法有效发挥主任会议作用的前提。 

(一)关于主任会议的性质。弄清主任会议的性质,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弄清两个关系,即主任会议与人大常委会之间的关系、主任会议与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之间的关系。而要弄清这两个关系,很关键的则是要弄清主任会议与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的地位和权力来源。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组成主任会议,主任会议处理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第五十三条规定,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这两条规定表明,主任会议的地位和权力是法律直接赋予的,而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的地位和职责则是常委会依法赋予的。由此可知,主任会议并不等同于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但从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法律赋予主任会议的职责来看,主任会议与人大常委会又构成服务与被服务、监督与执行的关系。主任会议要对人大常委会负责,要严格按照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开展工作。这一点则与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的性质相同。但显然主任会议的权力高于、职责大于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主任会议有权组织、督促、指导、协调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贯彻落实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对主任会议的决定和部署,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负有贯彻执行的责任,同时也要为主任会议开展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因此,主任会议与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之间又构成服务与被服务、监督与执行的关系。 

(二)关于主任会议的工作特点。主任会议的性质决定了其工作特点。与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相比,主任会议工作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有较强的议决性。即研究处理重要事项必须进行民主审议和集体表决,不能靠“拍脑袋”、或像实体机构那样由“长官”决策。二是工作程序的规范性要求高。如对会议的召集、主持、会议有效召开的法定到会人数、会议表决的有效性等,都必须有严肃的、规范的规定,否则就无法体现其议决性特点。三是作出的决定法律效力较强,执行范围也较广,可以涉及“一府两院”,从而对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的影响力和作用也较大。 

二、主任会议在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的职责 

综合归纳监督法涉及主任会议工作的规定,主任会议在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六种职权: 

(一)监督议题的确定权。具体主要有两项职责:一是确定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的议题;二是确定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的议题。监督法第九条和第二十三条分别规定,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年度计划与实施执法检查的年度计划,由主任会议通过。在具体实践中,这一职权的运作是这样,首先由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或有关工作机构提出原始议题,主任会议通过对原始议题进行研究、审议,最后形成正式监督议题。 

(二)实施监督的提请权。这一职权与监督议题的确定权有微小差别,主要是监督议题的提出主体不同,这一方面的监督议题是由主任会议直接研究提出。具体主要有四项职责:一是根据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本级人大常委会“监督职权”范围内的议案;二是向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三是向人大常委会提出撤职案;四是向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特定调查委员组成人员名单。 

(三)提请监督的裁决权。具体主要有六项职责:一是决定将执法检查组的执法检查报告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二是决定将“一府两院”研究处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和执法检查报告情况的书面报告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三是决定将有关方面提出的质询案交由受质询机关答复;四是决定将有关方面不满意受质询机关答复的要求交由受质询机关再次答复;五是决定将有关方面提出的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的提议提请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六是决定将有关方面提出的撤职案提交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根据监督法的规定,上述监督议题的提请主体有五个,即:执法检查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常委会组成人员。 

(四)监督形式的选择权。这一权力实际上是由提请监督的裁决权衍生而来。特别是对于“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这三种不经常使用的监督形式,赋予主任会议提请监督的裁决权的同时,也就赋予了其选择监督形式的权力,即完全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实施某种形式的监督。因而,主任会议对于监督形式的选择权具体也主要是指三种监督形式的选择,即“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 

(五)监督公开的主导权。从监督法第八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中可以明确得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及开展执法检查的年度计划均是在主任会议通过后才能予以公布,这实质上是将这两项监督工作公开的主导权赋予了主任会议。至于其他监督工作公开的实施,虽然监督法没有明确提出,但根据地方组织法所赋予的主任会议处理人大常委会重要日常工作的法定职权,原则上也应交由主任会议研究处理,经主任会议同意后才能操作。 

(六)视察和专题调研权。对于人大常委会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虽然地方人大已实践、探索多年,但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只有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可以开展视察活动。监督法赋予主任会议对有关专项工作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的职权,可以说是从法律上对视察和专题调研作为加强人大监督的有效形式给予了肯定。 

三、主任会议在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任会议在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主任会议的性质决定和体现的。主任会议通过依法履行地方组织法和监督法赋予的职责,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主任会议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一个法定程序环节。监督法规定了人大常委会七个方面的监督工作,从字面上看,除第二个方面“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第四个方面“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没有明确提到主任会议的职责外,其他六个方面均有明确标识主任会议的工作内容和程序,总共涉及九条十四处。其实,关于第二个方面和第四个方面的监督工作,亦不可能脱离主任会议这个环节。目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决算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普遍做法是,先由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对上述报告进行初审并向主任会议报告初审情况,然后由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提请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关于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一般的做法也都是要经过主任会议的研究处理。否则,就无法体现和落实地方组织法所赋予主任会议处理人大常委会重要日常工作的原则和权力。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程序规定》,就明确规定主任会议有权决定向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提出对规范性文件的书面审查意见及将撤销规范性文件的议案提请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由此可见,主任会议实际上贯穿了监督法所规定的全部方面的监督工作。也就是说,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无论开展哪一方面的监督,都不可能越过主任会议这一环节。 

(二)主任会议在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担负组织领导和协调沟通责任。主任会议在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沟通作用是由法律赋予的主任会议性质所决定的。如前文所述,主任会议实际上是介于人大常委会与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之间的中间组织,在人大常委会监督职权的行使链条中发挥着一定程度的中枢作用。主任会议所处的位置,要求主任会议在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负有两大职责:一是对重要日常监督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责任,也就是凡重要日常监督事项,主任会议都应予研究处理,精心组织安排。这也是一个法定程序要求。二是在常委会与一般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之间发挥协调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组织、指导、协调、督促一般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分工贯彻落实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部署;一方面,听取、汇总、分析、研究一般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对于监督工作的提议、意见和工作报告,向人大常委会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三)主任会议对人大常委会有效行使监督权具有参谋助手作用。主任会议的这一作用是由法律赋予主任会议的职权衍生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发挥监督议题的确定权作用,确保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及实施执法检查的议题紧紧围绕本地区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增强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的针对性;二是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视察或专题调研,进一步保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知情权,增进对专项工作报告议题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效果。三是通过发挥提请监督的裁决权和监督形式的选择权作用,听取和审议有关议案、提议或工作报告,提出相关建议,为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进行过滤、把关和提供参考,进一步增强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四是依据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授权,直接处理特定事情。很多地方的人大常委会都有这种做法。实践证明,常委会会议授权主任会议处理特定监督事务,有利于提高人大常委会监督的效率。 

综上所述,发挥主任会议职能作用,既是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法定程序要求,也是人大常委会有效行使监督权的动力追求和效率追求。 

四、当前主任会议运作中需要加强的有关问题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大工作者的努力实践和探索,目前,地方人大常委会在主任会议的召集和主持、出席和列席及表决原则等工作程序方面,都已达成较为成熟和规范的共识与做法。但笔者认为,当前,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发挥主任会议的组织领导作用和参谋助手作用方面尤其是后者,仍然还很不够。在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方面,主要问题表现是:有的让主任会议形同虚设,一年难得开几次会,更无从谈起紧紧围绕常委会重要监督议题开展工作;有的则发挥过了头,事无巨细均纳入主任会议研究处理,没有真正摆正主任会议负责处理重要日常监督工作的位置。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方面,主要问题表现是重程序轻审议,会议议题计划性不强,会议审议准备不充分,导致会议质量不高,对人大常委会会议履行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职责提不出真正有价值、建设性强的参考建议。 

加强主任会议建设,目的是要真正发挥主任会议的职能作用,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增强监督实效提供有效服务——按照主任会议的职能,即是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和参谋助手作用,而不仅仅是把主任会议作为一种法定程序来完成。因此,加强主任会议建设,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发挥主任会议在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和参谋助手作用。尤其是在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实施执法检查、组织质询等方面,更要努力发挥好作用。为此,有五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 

(一)会议召开的有效性。主任会议的组成人员是人大常委会的主任、副主任,是一种为数较少的集体,尤其是对基层人大常委会而言。因此,强调和科学设置主任会议有效召开的法定到会成员非常重要。否则,就无异于一般意义上的主任办公会。这也是强化主任会议法定地位、严肃主任会议形象的重要体现。 

(二)会议议题的计划性和规范性。要紧紧围绕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同时制订主任会议的年度工作计划或召开会议的议题方案。确定会议议题的范畴,既要依据监督法的相关规定,同时又要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来把握。只有强化主任会议议题的计划性和规范性,才能做到精心准备会期,确保会议质量。 

(三)会议主体知情权的保证。特别是对监督法没有明确规定需经主任会议研究或向主任会议报告的内容,如有关工作机构对“一府两院”研究处理审议意见情况的意见、财经工委的财经初审意见及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初审意见的情况等,在实际操作中或制定具体工作程序时,应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纳入主任会议工作范畴。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的服务职能,特别是要积极协助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做好会前调研。 

常用的工作方法篇3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全省人大工作

这次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是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的中央9号文件学习班精神,交流了一年来各市贯彻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关情况,还将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大组发言,开得是好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助于深化认识,有助于统一思想,有助于推动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的重要举措。

结合大家的讨论发言,联系全省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关情况,我认为,本届以来尤其是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以来,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省委的总体部署和全省人大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原创: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对此,省委是满意的。

两年多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在地方立法工作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体现浙江特色,坚持突出重点、为民所用,坚持服从、服务于发展,注重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法规质量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群众的意志,为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在监督工作方面,始终把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全省工作的大局、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精心选题,改进方式,健全机制,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监督实效的提高。先后对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和建设生态省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组织省人大代表对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工作进行评议,对省卫生厅厅长和省建设厅厅长进行述职评议,都取得了比较好的实际效果。尤其是连续三年抓生态建设和和环保执法工作,体现了对党、对人民和对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有利于推进省委关于建设生态省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通过这些工作,既加强了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又对“一府两院”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推进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加强,尤其是在建立代表活动网络、组织代表培训、开展代表活动、规范代表议案建议处理、加强闭会期间活动指导等方面都搞得有声有色,符合中央9号文件的精神要求。省人大常委会还十分重视自身建设,健全学习制度,规范议事程序,严格遵守组成人员守则,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不断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省人大常委会比较好地处理了与省委、与“一府两院”、与市县人大的关系,在省委的领导下,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工作氛围。

省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离不开市县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省人大常委会每年都要深入基层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依法做好地方立法和组织开展执法检查、述职评议、代表评议等重点工作,这些都需要市县人大的支持和配合。通过这种上下配合的方式,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市县人大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密切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从而使常委会工作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之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市县人大的工作任务也非常繁重。令人可喜的是,近几年来,我省市县人大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勇于开拓创新,在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开展代表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不断探索,有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发挥各级人大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活跃了地方人大工作的局面。对市县人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应当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向市县人大多年来对省人大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地感谢。

去年省委召开了全省人大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这是省委加强对人大工作领导的重要举措。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和《意见》下发后,各市县党委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召开会议,出台文件,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总的看,各市县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正在不断加强,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全社会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做好人大工作的自觉性正在不断强化,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同志们,中央9号文件下发以来,省委高度重视,我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就学习贯彻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省各级人大都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贯彻。在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的中央9号文件学习班上,俞国行副主任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就我省学习贯彻情况进行了交流。应该说,我们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文件还是初步的,需要把学习贯彻进一步引向深入。下面,我想着重就这个问题强调几点意见。

一、从全局的高度,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央9号文件明确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作为根本政治制度,一方面,无论是坚持还是完善,首先必须讲政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只有坚持和完善好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更好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和发展。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大工作是一项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团结幸福的全局性工作。长期以来,我们主要的是从法律的角度认识人大工作。我们经常讲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由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依法履行职权,人大工作必须依法开展。这一条当然是对的,而且必须很好地坚持。同时,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特别是贯彻中央9号文件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还必须更多地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把握和推进人大工作。一要充分认识人大工作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实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都与人大工作有关,做好人大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二要充分认识人大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做好人大工作可以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三要充分认识人大工作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根本任务,人大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四要充分认识人大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动力量。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立法工作,把党的意志经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为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提供依据;通过监督等工作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遵守和执行,推进经济社会生活法治化进程,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进行管理。总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要求我们各级人大常委会不仅要从法律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人大工作,从而增强依法履行职权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而且要从全局的高度把握人大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人大工作又是一项政治性、法律性和程序性很强的工作。在我国现阶段,任何工作都有一个政治方向的问题。政治方向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不能错。人大工作也不例外。深入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进一步做好全省人大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央9号文件提出的三个“必须坚持”的原则。这三条原则是中央9号文件的主线和灵魂,是5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政治原则。在这三条原则当中,首要的一条就是有关政治方向的问题。这一条讲得非常清楚,指出要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职权,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这就是人大工作必须把握的正确的政治方向。

把握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核心的问题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不仅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制度保障。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吴邦国委员长今年7月在山东考察期间,专门就人大工作如何坚持党的领导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当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他还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的“三句话”:“第一句话,人大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得白一点就是人大工作不要自作主张”。“第二句话,人大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开展工作。讲得白一点就是人大工作不要另搞一套”。“第三句话,人大要处理好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既要监督又要支持‘一府两院’的工作。讲得白一点,我们既不是行政主导,也不是立法主导,而是党的统一领导”。这三句话实话实说,明明白白,而且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认真仔细地领会,并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并坚决贯彻。

二、总结规范提高,不断明确人大工作的总体思路

中央9号文件总结了50年来人大工作的实践经验,明确了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是新形势下做好人大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中央9号文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既适用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同样适用于地方各级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必须把握其精神实质,紧密联系地方人大工作的实际,不断明确在新形势下推进地方人大工作的总体思路,在总结经验、规范做法、提高实效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总结经验,着力把握人大工作的规律性。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二十多年来,各地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不少开创性的工作。对此,要认真回顾好、总结好和运用好,不断认识和把握地方人大工作的规律性,不断增强按规律办事的自觉性。省人大常委会不仅要认真总结好自身的工作经验,而且要高度关注市县基层人大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基层人大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好的做法要及时加以总结、提炼和推广,不断推进全省人大工作。

第二,要规范完善,着力促进人大工作的有序开展。强调规范,是中央9号文件的一个显著特点和要求,也是人大工作的现实要求。规范的目的在于完善,在于提高人大工作的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是人大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全省人大工作总体上是比较规范的,如省人大在会议、立法、监督和代表工作等方面都建立了一套规则、制度、办法。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人大制度是一项年轻的制度,一些具体制度还需完善,一些具体工作还需规范,已有的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规范和完善。当然,这制度的完善和规范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各级要从实际出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第三,要提高实效,着力推动人大工作的向前发展。人大工作都是由法律规定的,一定要做好。要在提高工作实效方面狠下功夫,这是人大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前提。一些同志觉得,人大不直接处理和解决具体问题,人大很多工作内容都比较虚,很难说有什么实际效果。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工作实效确实有具体、抽象之分,有实在、潜在之别,有眼前、长远之辨。人大工作主要是抓事关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而且是集体讨论决定问题,通过会议作出决议决定,推动“一府两院”的工作。由于这些特点,人大工作实效确实不像“一府两院”工作那么具体可辨。但不能因此就看不到人大工作的实效,否认人大工作的实效。开展地方立法,集中反映群众意志,表达平衡调整各种利益,创造发展必需的法制环境,这是抽象之效也是实在之效;开展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能力的提高,这是潜在之效也是具体之效;开展工作监督,关注经济社会全局,促进协调发展,这是长远之效也是现实之效。所以,对于人大工作实效一定要全面地、发展地、辩证地来看。提高人大工作实效,一要切实地履行法定职能,切实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机关和工作机关的作用;二要紧紧地围绕中心和大局开展工作,使人大工作更加贴近现实、服务发展;三要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提高常委会会议的议决效率、议决质量和议决水平。

总结经验、规范做法、提高实效,离不开创新。人大工作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人大工作的继续发展仍将是一个开拓创新的过程。我们要积极鼓励创新。人大工作的创新,一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二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三要在现实可能的前提下进行。这是人大工作探索、创新、发展必须遵循的,也是人大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三、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各级人大的工作和建设

中央9号文件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做的工作很多,涉及方方面面。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当前要重点抓好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制度建设等两个方面的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一定要牢牢把握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这一目标要求,突出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和加强常委会制度建设的重点,进一步推进人大的各项工作。

第一,依法开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最基本的方式。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法定职能,发挥职能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认真开好代表大会会议和常委会会议。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都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职务意识,认真进行准备,按时出席会议,积极审议发言,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无论是代表大会会议还是常委会会议,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严格依法、依程序办事,集体决定问题,集体行使职权,这是人大会议必须坚持的,是提高会议议决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10个配套文件,对开好代表大会和常委会会议作出了比较详尽和具体的规定。省和各市县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要积极借鉴,并结合自身实际,规范为代表大会和常委会会议的服务工作,保证会议高效、有序地进行。

第二,切实做好以立法和监督为主的各项工作。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把法定的各项工作做好,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工作任务。要认真落实法律规定的立法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立法项目的选择,要紧扣省委的重大决策,重视代表提出的立法议案和建议,体现省情和民意,更加注重社会方面的立法。要发扬立法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各级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的意见,保证所制定的法规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见,提高立法的质量。要健全监督工作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开展监督工作,必须遵循坚持党的领导、集体行使监督职权、不包办代替等基本原则。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思路,抓住关键,选准题目,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题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和评议等基本形式,加强跟踪监督,重视整改落实,努力提高监督工作的实效和水平。

第三,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大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走群众路线,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人大及其常委发挥代表机关作用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支持代表依法履行职责,保障代表的合法权益,原创: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供服务和保障。同时也要规范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增强代表活动实效。要把依法执行代表职务与从事个人职业活动严格区别开来,不得借执行代表职务进行个人职业活动。代表参加闭会期间活动时,应积极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但不直接处理具体问题,不干预具体案件的审理和执行。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制定、修改法规和作出决定、决议,还是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都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制定的法规和议决的事项,能更好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大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四,着力形成人大工作合力。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可以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推进我省各级人大工作,需要全省各级人大同志的共同努力,这是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成为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职责的工作机关的内在要求。常委会和主任会议要加强对各专门委员会工作的领导,各专门委员会要紧紧围绕常委会的中心工作,依照法定职责,发挥更大作用。人大机关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集体参谋班子和集体服务班子,要全心全意地搞好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省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全省各级人大工作的指导和联系,推动各级人大的工作和建设。

常用的工作方法篇4

一、做好立法计划组织实施和编制工作

为保证2011年立法计划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各专工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立法整体合力作用,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拟定《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计划实施方案》,对列入2011年立法计划的法规项目确定提请主体和承担法规草案起草的部门、单位,加强法规草案起草和提请审议工作,落实立法计划实施责任制。二是编制立法计划一类项目进度安排表,对列入2011年立法计划的10件一类法规项目依次细化并明确相关审议和报送时间以及责任人员等,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法规起草、审议工作进度,保证了立法计划的顺利实施。三是落实立法联席会议制度,每次常委会会议之后,与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法规草案的起草、修改和审议情况,督促做好列入下一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立法项目的准备工作。四是加强与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沟通和联系,提前介入法规草案重大问题的调研,协助有关专门委员会按期完成法规草案的起草、审议工作,形成立法工作整体合力。

为提高2012年立法计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2012年立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早谋划早安排,从8月底启动2012年立法计划编制工作,在反复调研论证、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2012年立法计划草案,确定了一类立法项目8件、二类立法项目33件,并已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推进生态省建设以及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内容作为立法重点,切实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三是正确处理立法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根据本届人大工作收官之年的工作实际,适当控制数量,确保质量。四是坚持立法计划编制与二类法规项目督查工作相结合,把各责任单位完成2011年立法计划二类法规项目调研准备工作的情况作为列入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一类法规项目的重要依据,确保立法计划编制的科学性。

二、认真做好法规草案统一审议和修改工作

先后对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风景名胜区条例、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禁毒条例(修订)、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9件法规草案进行了统一审议,提出草案修改稿、审议结果报告和草案表决稿,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做好已经常委会初次审议的道路运输条例(修订)、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修订)等法规草案的调研、审议工作。同时,对杭州、宁波两市人大常委会报批的14件地方性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批准文本草案、审议结果报告和批准决定草案,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

在法规审议和修改工作中,坚持把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立法工作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中央和我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工作重点,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如在审议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时,明确了我省科技进步的重点领域和推进方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强调了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采取措施激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应用力度,补充细化了科技创新服务与资源共享,完善了科技投入体系与保障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又如在审议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草案时,增加了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技术导向目录,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促进力度,对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处置和综合利用作了补充完善,在财政资金和科技支撑、生产要素等方面增加了具体的激励与扶持措施,切实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二是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如在审议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时,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增加建立健全“行政监管、生产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机制,确立了食品安全群众监督员制度和有奖举报制度,同时对食品安全隐患较大、关注度较高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餐饮具集中消毒等问题作了明确的监管规定,补充和完善了食品安全违法责任追究机制,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在审议禁毒条例修订草案时,创新戒毒管理体制,强化、细化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禁毒职责,明确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对禁毒预防措施、管制、戒毒措施等作了进一步规范,切实推动禁毒工作的开展,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身心健康。三是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在审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草案时,为了统筹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确了政府及部门职责,加强和规范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和管理,补充、细化了土地用途空间管制、基本农田保护和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等问题,切实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如在审议修改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修订草案时,为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增加了高耗能行业限制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鼓励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在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方面补充若干强制性和鼓励性规定,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的主体,有效地推进了节能评估审查制度的贯彻实施。再如在审议风景名胜区条例草案时,加强了对风景名胜区内建设行为特别是重大建设项目的控制与管理,规范了对风景名胜区内影视剧拍摄、实景演艺及其他人为活动的监督管理,对于市、县级风景名胜区,虽不再纳入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调整范围,仍作严格保护的规定,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风景名胜资源。

三、认真组织实施好行政强制专项清理工作

行政强制专项清理是继行政处罚清理和行政许可清理等之后进行的第五次地方性法规集中清理。为切实做好本次法规清理工作,确保清理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维护法制统一,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及时谋划制定实施方案。8月下旬,研究起草并由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我省地方性法规开展行政强制专项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将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1979年-2011年8月期间制定的172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纳入本次专项清理的范围,明确清理的重点和清理标准。二是专门组织成立了清理工作小组,将审查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处室及责任人,对列入清理范围的172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进行逐件排查。三是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清理审查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先后两次召开行政强制专项清理讨论会进行了讨论,对相关问题初步达成了共识。同时,还专门就审查的疑难问题向全国人大作专题请示和汇报。11月和12月,综合各地各方面意见,按照分类处理的原则,将涉及行政强制的66件法规分为四类:一是根据2011年一类立法计划已修改或提请初审的法规有禁毒条例和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2件;二是向常委会提出集中修改议案的法规有专利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20件;三是同时存在其它问题或因上位法的修改,建议根据情况逐步处理的法规有取缔无照经营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11件;四是涉及行政强制不需修改的法规有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33件。2011年底前,就本次地方性法规清理工作向常委会会议提出清理工作报告,并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

四、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工作机制

不断健全和完善立法工作机制,不仅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保障。一年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立法计划预安排制度,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湿地保护条例列入2012年立法计划项目,确保立法工作的滚动实施。二是创新立法调研和论证工作,如食品安全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制定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过程中,除了坚持法规草案网上公开、组织专家论证等方法外,还采取了公开登报征求全社会意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体调研,邀请食品及其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者代表、食品消费者代表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举行公开听取意见会,常委会三次审议通过等举措,更加全面深入地听取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进一步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为进一步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拟定《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省人大代表参与立法调研工作办法》,经常委会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办法主要根据立法工作流程,对各个工作环节保障常委会组成人员、省人大代表以及非省人大代表的秘办领导参与立法调研工作,作了制度性规定。根据个人意向,邀请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参加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风景名胜区条例、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等法规草案的立法调研工作,直接听取基层意见,深入、系统地了解和把握法规草案存在的问题,提高法规审议的质量。四是为保证法规的有效实施,对2006年至2010年省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专门印发法制工作简报予以通报。为促进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还拟定《关于地方性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工作程序》,报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同时,法工委还制定《关于落实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规定》,并自5月份常委会会议后,逐件向有关机关发出《关于报送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的通知》,督促做好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五是加强立法宣传工作,会同研究室完善新闻通气会、新闻会、法规公告等工作机制,并通过网络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条文释义等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解新制定的法规,为法规正确、有效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五、积极、慎重地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监督法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重要保障。一年来,共接收、登记、分送报送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47件,其中省政府报送规章5件,其他规范性文件18件;杭州、宁波市政府报送规章14件;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送规范性文件10件。一年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备案工作,积极开展主动审查工作。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逐件做好接收和形式审查工作,确保符合备案要求。认真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职能分送有关专门委员会审查,同时落实法工委工作人员进行主动审查,做到有备必查。二是拟定《关于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意见》,于2011年4月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着重就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督促备案、突出审点、加大审查工作力度、做好沟通和纠正工作、创新和完善工作制度等提出明确要求,全面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三是进一步明确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范围。在与省政府办公厅、法制办多次研究、沟通的基础上,于2011年5月以办公厅名义向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明确省人民政府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范围的函》,要求省政府办公厅报送规章、决定、命令和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四是加强对市、县、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调研和指导。通过调查统计,了解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情况,对有关备案、审查、处理等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法制工作简报形式通报。五是召开全省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交流做法与经验,推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开展。六是加强与各地的日常工作联系和沟通,对各地有关备案审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答复和指导,或者及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请示,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六、做好五年立法调研项目库调整准备工作

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的《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调研项目库》涵盖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体现了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重点,较好地发挥了在地方立法中的指导作用,适应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十二五”的开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对我省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需要,增强立法工作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从8月份启动了五年立法调研项目库调整工作,要求省各有关单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围绕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重大决策,提出需新增加的立法建议项目(包括修改、废止),或根据客观形势的重大变化,提出拟删去的立法建议项目。目前已经收集了50多件立法建议项目,将进一步调研论证,为立法调研项目库调整或补充做好准备工作。

七、具体做好代表议案办理等其他各项工作

一是代表议案等办理工作。办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议案4件、代表建议1件以及省政协交付的政协提案3件。代表议案的审议结果报告已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办理闭会期间代表建议1件。二是法律法规询问答复工作。答复法律法规询问4件,其中书面答复3件。三是全国人大下发的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工作。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下发的个人所得税法等7件法律草案进行认真研究,经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及时上报修改意见建议。四是编印法制工作简报24期,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法规草案提供参考。五是法规基础资料编印工作。编印《浙江省地方性法规目录(1979-2010)》。编印《浙江省地方性法规电子库(2011年5月)》。做好《浙江省地方性法规汇编(2011)》编印工作。与省政府法制办共同做好《浙江省法规规章全书(2011年版)》的整理、编辑、校正。六是课题调研工作。参加主任会议成员重点课题调研,完成《关于“十二五”时期浙江地方立法工作的若干思考》的工作任务。七是会务和接待工作。召开全省立法工作座谈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召开省与杭州、宁波两市立法联席工作会议,多次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及外省人大召开的研讨会,交流立法工作经验。接待全国人大及兄弟省、市来访考察20多批次。八是地方立法网工作。做好地方立法网的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网民意见建议整理和沟通反馈,以及立法信息和理论文章采编、加载、更新和维护等工作,畅通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工作的渠道,推进立法公开,为常委会审议法规提供更多的民意参考。

八、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一年来,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同志在十七届中纪委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3月底省委工作会议有关部署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精神,召开法工委务虚会,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学习省委十二届九次会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十二届十次会议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并结合立法实践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深化作风建设和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参与“之江先锋”创先争优闪光言行展示评选,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排查廉政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防控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一年来,法制委员会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和常委会的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立法调研论证尚需进一步深入细致、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尚需进一步督促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力量尚需进一步加强等,要努力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逐步解决。

2012年是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的收官之年。法制委员会要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倍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做好立法计划的组织实施。认真做好列入2012年立法计划一类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湿地保护条例、国防教育条例(修订)、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修改)、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规定(修订)、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等8件法规草案的统一审议工作。做好对舟山群岛新区条例等33件二类项目的立法调研准备督查工作。继续做好已经常委会初审的道路运输条例(修订)、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修订)等3件法规草案的调研、审议工作。改进立法计划编制工作,做好2013年立法计划和五年立法调研项目库的编制准备工作。召开全省人大立法工作座谈会,加强立法知识的培训和工作指导。加强与杭州、宁波两市人大和景宁畲族自治县人大的联系沟通,做好上报法规的审查批准工作。

二、继续做好地方性法规专项清理工作。根据清理审查和调研论证的结果,对部分法规进行修改。健全和完善法规清理工作机制,促进法规修改和废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工作机构和力量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程序和制度,突出审查工作重点,加大主动审查工作力度。同时,加强对市、县、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指导和督查,督促其依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四、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一步改进立法工作,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探索实践立法最佳性决策,提高立法质量。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切实转变立法工作重点,突出加强社会领域立法,重视法规的修改完善。进一步完善立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改进法规起草模式,完善立法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立法调研和论证机制,促进法规草案审议和表决程序的科学化。进一步改进立法公开和公众参与立法工作,提升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的水平。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立法技术和立法方法。进一步健全法规审议机制和制度,不断提高法规草案审议的质量。

常用的工作方法篇5

关键词:五常法;手术室护理;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

五常法是指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最初发源于日本企业,已在临床逐渐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3]。随着现代医学诊治水平的提高,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要求日趋完美,为了加强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水平,使护理服务更快捷、准确,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故将五常法细化到手术室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有病床800张,手术室为层流洁净手术室,有护士30人,涉及的各科手术多,工作繁重,管理复杂。

1.2方法

1.2.1总方法成立"五常法"活动和考核小组组织全科人员参加学习五常法相关知识,树立理念,并针对目前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按照"五常法"的要求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管理。

1.2.2具体方法

1.2.2.1常组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基础护理、手术室护理技能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要求。因此,我科室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手术室的护理,以提高业务水平。遇到特殊或疑难患者当天即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向医疗请教或会诊;组织晨会学习、周学习、月学习,积累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临床护理水平;组织培训考核护理技术、专科护理技术、各种穿刺技术、抢救技术。

1.2.2.2常整顿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要求,拟定专科护理质量标准,护士长一日五查,检查质量标准的落实,对护理人员的存在问题和工作流程经常进行讨论整顿;针对低年资护士,经常整顿工作作风,加强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法律知识方面的教育,实施亲情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采用自评或互评的方法评价,广泛征求患者、家属、护士的意见,对于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所在,整顿出改进措施;手术常用的仪器、设备按照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示;做好手术间物品、仪器登记、外借记录,以方便使用。

1.2.2.3常清洁清除手术室的污物,保持工作环境和仪器的清洁,手术30min前开启层流系统;仪器、设备保持清洁,使用后终末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做好仪器手术后的消毒、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下次手术正常使用,做好污水、血液污染仪器的清洗、擦拭、消毒工作,可浸泡消毒的配件先浸泡后再消毒。做好一次性物品处理工作,避免再次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1.2.2.4常规范规范护理工作标准及考评办法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严格按标准进行管理。选派护士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带回先进管理理念融入标准中,适时更新管理流程,让护理人员的行为更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不断重复前面所讲的"三常"。规范手术间仪器放置、登记,定期检查、检测仪器功能;使各种抢救器械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物品药品的规范管理,减少因个人主观因素所造成的错误事件发生;护士长定期按工作标准及考核办法检查规范落实情况,按绩效明确的奖惩。

1.2.2.5常自律要求手术室护士按照"五常法"理念,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护士长首先以身作则,坚持运用"五常法"管理,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一日五查制,点患者、重点护理人群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医生、患者、家属沟通,及时解决隐患;责任护士做好自律,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自觉的完成本班工作,与优质护理的绩效奖惩兑现;叮嘱患者家属自律,遵守医疗秩序遵守医院规章制度,配合医务人员管理患者;患者同样自律,根据自身疾病特点,按照医生、护士的要求配合手术进行。

2结果

五常法实施后,患者满意度由90%提高到98%,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由89%增加到99%,实施前后满意度差异显著(p

3讨论

五常法在临床应用较多,通过结合骨科、儿科、内镜中心等科室的具体情况,该方法得到了很好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5-6]。

手术室是关乎全院急救和所有外科科室诊治的重要科室,所以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手术室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无疑为患者的诊治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6]。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护理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我们将五常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适应了现代护理的要求,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与水平[4]。我科实施"五常法"之后,取得了如下良好效果:首先,促进护理工作人员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工作自律性形成,改善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专业技术水平;其次,根据规范管理,并对手术室人员进行业务和管理培训,手术室仪器管理到位,标示清晰,摆放合理;手术室事故发生率大大降低,促进了护士与医师的配合,增进同事合作,减少摩擦与工作失误机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手术患者、手术医师满意度显著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大大增加,为患者的手术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

总之,该方法高效、执行力度强,为护理管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有正确的理念和共识,按照规范办事,从而为医护,为护患,为护士与护士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减少工作失误与意外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提升了医院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全小梅,范丽英."五常法"在内镜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9):4047.

[2]邹丽君.护士长运用五常法在骨科优质护理病房规范化管理实践[J].吉林医学,2013,34(3):7089.

[3]宋科,周俊英,侯晓丽.五常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7):286-287.

[4]郝敏.护士长运用"五常法"在骨科优质护理病房中的规范化管理[J].医学与社会,2015,6(28):39-40.

常用的工作方法篇6

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我国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和机构建设不断加强。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教工委的设立,对加强市县两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和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二十多年来,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教工委作为常委会的工作机构,为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教科文卫职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谋服务。

一、有利于加强市县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建设。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所担负的工作是很繁重的,既需要有综合性的办事机构为它服务,又需要有专门性的工作机构当它助手。我认为,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教工委的助手作用就体现在"专门"上,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按照教科文卫专业分工设置,与政府教科文卫工作部门相对应;二是由具有较丰富专业知识的本级人大常委会人员组成,汇集了一批专门人才;三是对一些专门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市县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问题提供依据。因此,教工委的工作是市县人大常委会的其他办事机构所不能代替的。

二、有利于加强市县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有关教科文卫方面重大事项的调查研究。市县人大常委会要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有关教科文卫方面重大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使制定的规章和作出的决议、决定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不同于政府教科文卫工作部门,它没有那么多日常具体事务要处理,可以集中力量研究一些重大问题。而且,作为本级人大常委会的专门工作机构,它可以采取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个人不便采取的一些方式,如组织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受常委会的委托,审阅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文件,调查本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宪法、教科文卫方面的法律法规情况等。这对于促进市县级人大常委会更加全面有效地履行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职权有重要作用,也是其他办事机构所不能代替的。

三、有利于加强市县人大常委会在教科文卫方面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征求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为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重大事项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民意取向。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通过同政府有关业务部门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能及时了解情况,提出咨询,必要时还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列席会议,对有关问题进行严密论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在此基础上研究有关的专门性问题,无疑有助于市县人大常委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市县级人大常委会教工委的工作任务

市县级人大常委会设立教工委的时间不长,其工作还处在初创和摸索阶段,它究竟该干什么,怎么干,还缺少全面系统的经验做法。本人认为,根据市县人大常委会的职责范围权限,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的工作任务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项:

一、承办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是宪法赋予市县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二十多年来,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选择了事关教科文卫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组织执法检查,加大监督力度。通过检查,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解决这些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

二、围绕教科文卫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向常委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重大事项,有效地行使职权,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的主要内容一般是:建议本级人大常委会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重大问题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建议听取或审议本级人民政府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工作报告;建议对教科文卫方面的问题开展专门调查;建议主任会议研究处理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重要日常工作,等等。在提出建议之前,一般都要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深入基层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弄清哪些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同本级政府教科文卫工作部门联系,通过听取专题汇报、审阅文件、列席重要会议、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这些机关的工作情况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经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讨论,集中多数委员的意见,向常委会或主任会议提出书面意见。

三、督促办理同本工作委员会工作职责有关的议案,承办常委会交办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只要是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工作委员会工作职责有关的问题,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都要认真办理。如为本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工作报告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初审意见,提供有关参考资料;检查督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批评、意见的情况;审阅本级政府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文件和下一级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发现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问题,向主任会议提出报告;联系同本工委工作有关的本级人大代表和下一级人大常委会教工委等。

四、承办上级人大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立法草案的征求意见工作。近二十年来,国家和省的有关教科文卫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制定期间或者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修改的,一般都会征求市县人大的意见。为此,市县两级人大都能通过召开有关部门人大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然后综合整理,为上级人大立法和修改法律法规提供参考。

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的工作特点

了解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的工作特点,对于提高工委的工作水平,当好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参谋助手具有重要意义。市县级人大常委会教工委有哪些特点呢?根据常委会的职权范围和工作实践,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工委是在常委会领导下的专门工作机构。专门工作机构既不能独立行使职权,也不得超越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范围开展工作。它提出的报告和工作建议,都不是最后的决定,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具有约束力。但工委的工作往往是人大常委会工作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并对人大常委会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它的工作不仅是提供信息,反映情况,而且应该为人大常委会提供决策依据和决策方案。也就是说,要为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问题提供政策法律依据,提供客观事实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最优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提供服务。

二、教工委的工作是按专业进行分工的,在自身职责范围内研究专门性的问题。这种分工,是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的客观要求。因为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种类繁多,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纷纭复杂,而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决策,又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必然要求其工作机构在专业分工上相适应。因此,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把注意力放在专门问题上,围绕专门问题认真学习与本工委工作有关的法律、政策和专业知识,对口联系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集中力量进行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等。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工委的特长,为人大常委会决策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三、教工委是集体负责制工作机构,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以工委名义开展的工作,如初审报告和工作建议等,都开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决定。会议中,应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防止个别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目前,大多数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都规定了过半数委员参加才能举行会议,过半数委员同意才能议决。这些规定,对于教工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完全必要的。市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在与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联系中,也应贯彻民主协商精神,以更好地反映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利益,更好地反映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常用的工作方法篇7

关键词:航道工程GpS测量多项式高程拟合应用

在航道工程测量作业的开展过程当中,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与可靠,就需要在航道工程的两侧均匀布置GpS控制点。而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在布置GpS控制点的过程中,由于河面较宽,再加上河面较长距离内没有桥梁可以通过,故而GpS控制作业的实施主要采取的方案为:沿航道工程河岸一侧进行控制点的水准测量工作,另一侧则仅负责对平面位置以及大地高指标的测量工作,由此使得航道工程测量的准确性不够理想,测量数据不够精确与全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航道工程测量中引入多项式高程拟合的技术手段。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围绕航道工程测量中对多项式高程拟合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总结如下:

1.高程系统分析

业内对于高程系统的主要定义为:确定高程所涉及到的参考面以及以此类参考面为基础的所构成的高程系统。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在工程测量领域当中,所涉及到的高程系统主要包括几个类型:其一为正高高程系统;其二为正常高高程系统;其三为大地高高程系统;其四为力高高程系统。从航道工程GpS测量的角度上来说,基于GpS控制点所获取的高程系统为大地高高程系统,而最终可指导航道工程开展的高程系统为正常高高程系统。故而,着重对以上两类高程系统做分析:

(1)对于大地高高程系统而言,其参考椭球面并作为基准工作面。对于某一具体的测量点位而言,大地高是指该测量点到通过该测量点参考椭球的法线与参考椭球面相交点之间的距离。通常以H表示大地高高程取值。

(2)对于正常高高程系统而言,其参考近似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工作面。对于某一具体的测量点位而言,正常高数值该测量点到通过该测量点的铅垂线与近似大地水准面相交点之间的距离。通常以hr表示正常高高程取值。

考虑到两者之间基准工作面的选取有一定的差异,故而沿正常重力线方向,将参考椭球面相对于近似大地水准面上点位的距离定义为高程异常。高程异常的取值可以用下式表示:H-hr。

2.GpS高程测量方法分析

Gp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对工程项目高程取值的测量工作当中,主要的操作方法为:在GpS技术干预下,对既定点位的正常高取值进行测量(即GpS水准点)。在GpS技术支持下,高程测量的一般步骤可以概括为:首先,在GpS测量下获取既定点位所对应的高精度大地高取值信息;进而,通过对相关技术手段的应用,研究该既定点位所对应的高精度高程异常取值信息。

在这一步骤当中,常见的技术手段包括以下几类:其一为天文大地法;其二为重力测量法;其三为近似大地水准面模拟法;其四为高程拟合法。有关研究人员,高程拟合是以上相关技术方案中综合优势最显著,数据最为精确可靠的方法,故值得重视。

3.多项式高程拟合应用思路分析

在计算既定点位所对应高精度高程异常取值信息的过程当中,应用高程拟合法的主要价值表现为:由于在一定的坐标范围内,高程异常具有一定的几何相关性特征,故而,本区域内的高程异常参数可以尝试通过建立数学模式的方式加以求解。常见的多项式高程拟合应用方案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1)基于零次多项式的高程拟合方法:本方法为基于常数项的拟合方法,具体拟合表达式如下所示。在应用本方案进行拟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任意一个已知的高程异常点位信息,根据该信息来确定本区域内其他相关点位的高程异常数据。

4.航道工程测量实例分析

以XX市某内河工程测量项目实际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零次多项式、一次多项式、以及二次多项式在作用于高程异常参数计算中的价值,以灵活选择最优多项式高程拟合计算方案。本内河工程测量项目共划分为两个GpS网进行现场观测作业,现场实测数据使用tBC数据进行集中处理。GpS网布置方案为:1#GpS网布置于本区地形起伏波动较大的山区;2#GpS网布置于本区地势相对平坦的平原。在不均匀、以及均匀分布状态下,GpS控制网所对应的多项式拟合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见表1、表2)。

根据对表1、表2相关数据的分析认为:第一,为了确保对航道工程GpS测量下高程误差取值的合理计算,提高其精度水平,需要在选择高精度水准高程参数以及大地高高程参数的同时,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多项式拟合模型;第二,对于计算最为简便的零次多项式拟合方案而言,其在作用于平坦区域时精度较高,而对于山区等地势起伏波动较明显的区域而言,精度较低;第三,二次多项式拟合方法是三类常见多项式高程拟合方案中最用优势最显著的方案,对于航道工程一类常见的四等或以下水准测量作业而言,具有良好的精度优势;第四,在选择已知点的时候,应当尽量确保已知点分布的均匀性,以巩固拟合质量。

文章围绕多项式高程拟合方法在航道工程测量作业中的应用要点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使用零次多项式、或一次多项式、或二次多项式来对本区域内的高程异常进行拟合处理,最终获取未联测水准GpS控制点对应的水准高程信息,以实现GpS控制网信息向正常高高程系统实测信息的转换,确保航道工程测量质量的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贺园园,孟鲁闽,王梅等.GpS高程拟合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2):127~129.

[2]王解先.工业测量中一种二次曲面的拟合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47~50.

[3]李秀海.平坦地区几种GpS高程拟合方法精度分析[C].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专委会2009工程测量年会论文集.2009:11~13.

[4]何贵兵,李首文.SCGmmv(1,1)模型研究及其在工程测量预测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18):137~138.

常用的工作方法篇8

专项清理:维护法制统一

《行政强制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行政强制法》的出台是法律首次对地方性法规的行政强制设定权、实施主体以及行政强制程序等问题作出较为系统规定的一次尝试,为保障《行政强制法》的正确有效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相关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本地区地方性法规中规定的行政强制条款进行专项清理,对不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条款及时作出修改或者废止,保证国家法制的统一,使地方性法规更好地适应和保障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制要求。

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于2011年9月9日通过了“关于开展本市地方性法规中有关行政强制规定专项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市政府法制办及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做好本市地方性法规中有关行政强制规定的专项清理工作。

依照工作实施方案,工作的第一步是先梳理出本市现行有效的149件地方性法规中涉及的行政强制规定;随后对于涉及行政强制规定的条款,对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通知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分析、研究,清理出需要研究修改的条款;最后提出拟采用“打包”方式简易程序处理或者适时修改法规的分类处理意见和建议。

经过对本市现行有效的149件地方性法规的专项清理,涉及行政强制规定的法规为50件、涉及的行政强制事项共111项。其中,存在明显不符合《行政强制法》的规定、需要修改的法规17件(涉及30项修改事项)。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按不同情况分别作如下处理:按简易程序修改法规12件;拟纳入常委会2012年度立法计划正式项目废止的法规1件;作为2012年度立法调研项目、适时予以修改的法规3件。另有1件法规拟按简易程序修改,适时提请常委会审议表决。完成全部工作历经近四个月的时间跨度。

清理过程:充分研讨反复斟酌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统一部署下,清理工作集中对地方性法规中行政强制的设定权、行政强制实施主体、行政强制程序这三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对于清理中查找出的问题,法工委及时召开由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市政府法制办以及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共同参加的研究与协调会议,历经多轮次的研究协调逐步排除疑点达成共识;对不能排除疑惑达成一致的问题,则利用全国人大法工委领导来沪举办讲座时机予以求教、并适时赴京向全国人大法工委请示获得权威的指导意见。

常委会法工委与各专门委员会、市政府法制办共同研究、协商后提出本次法规专项清理的初步处理意见:对于存在“硬伤”,明显违背《行政强制法》规定和涉及共性问题的法规,尽可能采取简易修改的“打包”方式予以一揽子解决,以体现本次法规专项清理工作的阶段性成效;对于其他需要适时修改的法规,建议列入立法规划或者年度立法计划予以解决。

清理焦点:一些修改事项引发争论

2011年12月20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本市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审议。一些修改事项在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取舍之间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小广告”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顽疾”,这些小广告不仅严重困扰了市民生活,更可能隐藏着违法和诈骗行为。现行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对违反规定随意张贴、刻画、涂写、悬挂或者其他形式宣传品、标语中公布其通信工具号码的违法行为人,由城管执法部门通知其限期接受处理,逾期不接受处理的,书面通知电信部门暂停该通信工具号码的使用,有关电信部门应当在接到通知后暂停其使用。

在此次清理中,常委会法工委经过分析研究认为,暂停通信工具号码的使用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且由于该强制手段指向的对象并不是实体的场所或财物,因此并不属于地方性法规可设立的查封、扣押措施,该措施应当列入需清理范围。部分委员同时也认为,对有害信息和不正当使用及时采取措施制止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电信部门的法定义务,与用户订立合同是国家主管机关对电信部门的明文要求,国家主管部门多年来不断加强对各电信业务经营者服务协议的监督检查力度,且电信部门在开展电信服务时都有各自的《客户入网服务协议》,该类服务协议都明确规定,移动电话被用作不当用途时,电信部门有权解除协议,收回号码,终止提供服务。故在草案中将此条修改为“书面通知电信部门依据与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暂停该通信工具号码的使用”。

然而,在常委会会议期间,有的委员在审议中指出,停机已成为当前治理小广告的“利器”,如果把“强硬”的强制措施变成“疲软”的民事合同途径,容易使被遏制的小广告“回潮”。在现实中,电信部门与当事人没有订立服务协议的现象颇为普遍;而一些电信服务公司也认为如果法规不直接明确暂停服务的性质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的话,作为经营者的电信企业不能直接依据服务协议暂停电信服务。

常用的工作方法篇9

努力加强人大常委会的自身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的各项职能作用,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人大常委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强化八项意识入手,狠抓自身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强化政治意识,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多年来,桓台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强调要强化政治意识,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工作中,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党的部署开展工作,如减轻农民负担、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都保持了同中央、省、市、县委的指导思想上的统一性,工作进程上的同步性,做到同心、同步、同向使劲。同时,坚持并完善了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请示、汇报的制度,从而确保了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如开展评议工作、评选“十佳公仆”、宣传工作等重大活动,都事先向县委请示,每次大型调查、视察都向县委进行情况汇报,以取得县委的领导和支持,特别是200*年的评议副县长工作,在全省尚属首例,常委会党组及时向县委进行了请示,取得了县委的支持,县委书记亲自参加并讲了话,对被评议的副县长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人大工作的开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强化学习意识,提高整体素质。人大工作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学等各个学科的工作,这就要求人大干部不仅要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而且要有广博的知识。在实践中,***人大常委会把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坚持星期一学习制度十几年如一日,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专业人员授课与集体探讨相结合的方式,一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紧把握党的中心工作,以指导自己的工作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二是认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不断探索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方法和途径。三是认真学习历史、经济、科技和本职业务方面的知识,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能。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法定性、程序性和规范性,人大开展工作都离不开法,因此,人大工作人员只有学法、懂法,并严格依法办事,才能更加有效的实施法律监督工作,保障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贯彻实行。在日常工作中,***人大常委会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培训班等形式,除了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宪法、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基本法律外,在每次审议、调查、视察和执法检查前,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就有关的专门性法律结合本县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讲授。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认真学习法律,力求掌握,并善于用法律法规来分析问题、指导工作,从而使全体人员的法律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保证了审议时提出的意见、建议能切中要害,更具有针对性。

强化民主意识,贯彻民主集中制。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集体行使职权,民主决策重大问题,以真正实现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多年来,桓台县人大常委会在进行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时,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尊重每个成员的民利,使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会议的一切决议、决定都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表决。凡属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由集体研究决定,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在日常工作中,常委会成员团结共事,密切配合,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了一个目标一条心,一个方向一股劲的良好工作氛围,树立起了团结实干、廉洁奉献、依法办事的整体形象。

强化效能意识,加强作风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途径。在工作实践中,***人大常委会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以下两项工作:一是抓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在日常工作中,常委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把调查研究作为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探求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要求每个人大工作人员要树立“公仆”意识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心系群众,深入基层,虚心听取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多办实事,并努力克服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常委会把200*年定为调查研究年,并写出了多份有质量、有深度、可操作性强的调查报告。如《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各种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建筑业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等都引起了县委的高度重视,县委转发全县并要求全县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二是抓开拓创新。几年来,常委会在各项工作中,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在监督工作中,逐步实行了跟踪监督、任前考法、查前学法、个案监督等许多好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强化规范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规范、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十几年来,***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建章立制工作,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常委会议事规则》、《主任会议制度》、《调查研究制度》、《人事任免办法》、《关于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处理办法》、《工作制度》等14项常委会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机关学习制度》、《机关物资管理制度》等18项常委会办事机构的工作制度,并认真实行,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常委会的自身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常用的工作方法篇10

一、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建设现状概述

(一)制度基本情况

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是随着它自身的设立和地方人大工作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我国现行宪法没有关于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专门条款。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法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2],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3],对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均未涉及。1986年12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正地方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需要,可以设法制(政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1994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为预算法)[4]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要会议的决定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的工作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2000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为立法法)[5]规定,“地方性法规草案由负责统一审议的机构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草案修改稿。”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据此普遍设立了法制委员会,专司地方性法规草案的统一审议工作。2006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对专门委员会协助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进行执法检查,审查和批准决算或预算调整草案,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开展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工作进行了规定。

2.法规。部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先后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方式进行了初步规范。1992年3月吉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1998年进行了修改。该条例对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专门委员会会议、专门委员会办事机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规定。1994年3月,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暂行条例》,对专门委员会的有关事宜作出了一些明确的规定。1999年2月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分总则、组织机构、工作职责、议事规则、附则五章,对专门委员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范。

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有立法权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普遍加强了自身建设方面的立法,制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地方立法、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对专门委员会协助人大及其常委会统一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初审计划和预算草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联系代表,督办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等方面的工作都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3.规范性文件。各地人大专门委员会在工作实践中,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的工作实际,逐步探索和总结出一系列自身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的规范,形成了适用于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制度。有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还制定了开展某项具体工作的办法。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制定了“工作规则”和“与州直有关部门工作联系办法”,将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和与州政府各部门的联系规范化、制度化。

(二)制度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法律为主导、法规为补充、规范性文件为基础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体系。概括起来,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法律属性。地方组织法第三十条规定,“各专门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在大会闭会期间,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各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大会通过。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可以任免专门委员会的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由主任会议提名,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各专门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对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这些法律规定表明,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是依法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是协助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法定机构,它与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的组成要件、隶属关系、法律地位、工作职责、行权方式等方面有着质的区别。

2.工作原则。地方组织法确定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特定的法律地位和性质,决定其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依法履职。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虽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但不具有权力机关的性质,没有实体性权力。因此,在参与和协助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职责和法定程序进行。二是坚持集体行权。任何一个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都无权代表专门委员会作出某一决定,也无权行使专门委员会的职权,只能以专门委员会会议形式集体行使职权。召开专门委员会会议必须由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讨论决定问题时,必须由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才能具有法律效力。三是坚持统一领导。地方组织法规定,各专门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这就从法律上规定了专门委员会工作时必须服从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和决定。

3.工作方式。按照地方组织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赋予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其工作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召开会议。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行权原则和工作方式最根本的特点是实行集体负责制,以会议的方式集体行使职权。专门委员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召开会议必然是依法行使职权的首要工作方式。凡以专门委员会名义开展的工作,如提出议案、议案审议和预算审查结果的报告、工作建议等,都开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各专门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举行会议。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全体委员组成,由主任委员召集并主持,主任委员因故不能主持时,可以委托副主任委员主持。二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专门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也是专门委员会的基本工作方式。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是为了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形成意见和建议,为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提出建议”、统一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初审计划和预算草案等职权做准备。因此,有关专门委员会一般在人大会议或常委会会议召开前,就对与会议有关的议案、法规草案及其他议题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供审议时参考。三是组织实施。组织实施是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协助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工作方式。常委会执法检查计划确定后,由主任会议委托有关专门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同级人民政府和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送的规范性文件,经常委会办事机构集中备案后由各有关专门委员会组织实施审查,等等。

(三)制度主要缺失

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建立的时间不太长,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法律相关规定,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为保障人大专门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在工作实践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法制建设方面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更不能满足人大工作实际的需要。其主要缺失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宪法的顶层设计。我国宪法不仅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牢固根基。宪法第七十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其他需要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而对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没有作出任何的规定,这对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建设来说既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又是一方面的重要缺失。

2.缺乏法律的重要支撑。从法律层面来看,现行法律对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专门委员会的设置留空档。地方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需要,可以设若干专门委员会,而没有关于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专门委员会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不便和不妥之处。二是关于专门委员会的职责较原则。地方组织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专门委员会职责过于原则。从人大工作的实践看,这些规定已远远不能适应专门委员会在地方人大建设中承担的大量工作和重要任务。三是关于专门委员会工作的程序无规范。虽然在地方组织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中有一些关于专门委员会职责的规定,但缺乏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程序性规定,影响专门委员会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3.缺乏法规的具体规范。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中,仅有吉林、黑龙江和江苏三个省制定了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仅占省级人大常委会总数的9.67%。因此,在目前有关法律对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只作出一些原则性规定的情况下,对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方式等缺乏明确、统一的地方性法规的规范,是目前影响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建设的突出问题。

二、专门委员会机构人员和工作现状分析

(一)机构设立和人员构成情况

目前,地方组织法关于设立专门委员会的有关要求和前提条件比较原则,造成各地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立和人员构成情况的差异很大。现就我们调查了解的湖北省武汉、黄石、荆州、宜昌、孝感、鄂州、黄冈、咸宁、十堰、恩施、襄阳、荆门、随州13个市州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专门委员会设立情况(见表1)。目前,专门委员会单独设立的有武汉市、黄石市、荆州市、宜昌市、孝感市、鄂州市、黄冈市,其中武汉市设立8个专门委员会,黄冈市设立7个专门委员会,荆州市和宜昌市分别设立6个专门委员会,黄石市、孝感市和鄂州市分别设立5个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同时设立的有咸宁市、十堰市、恩施自治州,其中十堰市、恩施自治州均设立6个专门委员会和6个工作委员会,咸宁市设立5个专门委员会和5个工作委员会,3市州“两委”均合署办公;不设立专门委员会而只设立工作委员会的有襄阳市、荆门市、随州市,其中襄阳市和荆门市分别设立7个工作委员会,随州市设立5个工作委员会。

2.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情况(见表2)。在上述的单独设立专门委员会的7个市中,除武汉市作为省会城市(副省级)外,其他6个地级市的情况是:设立专门委员会共34个,每个专门委员会由5至7人组成,共计组成人员210人,其中50岁以下的79人,届中进出的70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39人,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的143人,属于专职性质的71人,由人大机关干部转任的33人,担任常委会委员的73人。

3.工作人员及经费保障情况。6个地级市中,专门委员会均设立了办公室,其中1个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办公室为副县级,其余5个市均为正科级,共有工作人员44人,每个专门委员会平均1.2个工作人员。每个专门委员会工作经费最高的8万元/年,最低的2.4万元/年。

(二)开展工作情况

从我们收集的各地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等资料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遵循有关法律的各项规定,在参与和协助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职能作用。

1.在参与立法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武汉市、恩施自治州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积极开展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法规立项的调查研究,为常委会编制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立法过程中,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优势和特点,对法规草案进行认真细致的专业化审查,提出高质量的初审意见,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审议法规草案提供重要的参考。其他各地人大专门委员会在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的有关立法调研和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时,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在开展监督工作中发挥了保障作用。协助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计划和预算调整方案及决算草案、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工作,是监督法赋予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一是提高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实效。各专门委员会在深入了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基础上,向常委会提出年度听取和审议有关专项工作报告的建议;常委会确定专项工作报告的议题后,专门委员会按照各自分工,与报告单位进行联系,就报告内容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并围绕报告的事项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或视察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常委会会议审议报告提供可供参考的调查报告;会后,有关专门委员会就报告机关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督促报告机关将整改情况报告常委会。二是组织执法检查。专门委员会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常委会提出年度执法检查项目的建议;常委会执法检查计划经主任会议确定后,有关专门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后,有关专门委员会在法定时间内,就法律实施主管机关的整改情况听取汇报,进行跟踪督查,并督促将整改情况报告常委会。三是加强对计划和预算的监督。有关专门委员会依法审查计划、规划、预算调整方案和决算草案,督促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维护计划和预算的严肃性。四是审查规范性文件。专门委员会按照各自的分工,分别审查有关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为常委会把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关。此外,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还在协助常委会做好专题询问和来信来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组织和督办工作。

3.在做好代表工作中发挥了桥梁作用。代表工作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础工作,也是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重要工作。一是为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提供服务。各专门委员会发挥自身的工作优势和专业特长,通过与本级人大代表的密切联系,为代表依法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提供咨询,给予引导和帮助。二是努力提高审议代表议案的质量。有关专门委员会在审议人大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议案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与有关机关和提出议案的代表沟通、联系,听取和采纳合理意见,提出议案审议报告,经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后,提请常委会审议。三是认真处理和督办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交由专门委员会研究处理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专门委员会积极与提出建议的代表联系,沟通想法,交换意见,听取建议,并在认真研究处理的基础上答复代表;对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交由“一府两院”承办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代表反映比较集中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重点跟踪督办。

4.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十分重视和支持专门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专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取得可喜的成就。一是逐步建立和健全了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与议事规则,为专门委员会依法履职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要求,加强了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了工作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三)存在主要问题

如前所述,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建设和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对于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在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组织建设和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机构设立不规范。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一是部分市人大没有依法设立专门委员会,由常委会的工作委员会代行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这就造成工作委员会的许多工作不仅超出其法定职责范围,而且也影响到专门委员会的一些法定职责不能被行使。二是专门委员会名称不规范。各地人大同一类型的专门委员会名称不统一,如负责联系政府农业系统的专门委员会名称有: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农村经济委员会、农村委员会、农业委员会等等。

2.人员结构不合理。我们通过对宜昌市、黄石市、孝感市、鄂州市、荆州市、黄冈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统计分析,认为其结构不尽合理。首先,是组成人员年龄偏高。在上述6个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年龄50岁以下的仅占37%,绝大多数人员只能任满一届,部分人员还不能任满一届,届中组成人员进出达到33.3%,组成人员变动太大和太快,极不利于保持人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是组成人员中专职人员较少。6个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中专职的仅占33.8%,具体地说每个专门委员会一般只有正、副主任委员两人属专职,委员全部为兼职。兼职委员过多,难以集中开展调查研究等活动,无法保证专门委员会会议讨论、审议和表决重要事项的质量,有时甚至因出席会议人员达不到半数而无法召开。

3.协调机构不完善。地方组织法规定,专门委员会在人大会议闭会期间,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湖北省和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每1名常委会副主任分管(过去为联系)1至2个专门委员会工作,同时安排常委会秘书长或副秘书长负责协调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往往专门委员会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的安排下,或经请示分管副主任同意后就各自开展工作,专门委员会之间的工作安排缺乏统一协调,致使各专门委员会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的安排在时间、地点、场所等方面,常常发生“碰车”现象。

4.工作方法不恰当。目前,多数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立是按照与“一府两院”部门对应的原则设立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中也有许多是从所联系部门的领导岗位转任而来,部分专门委员会与联系的部门存在着一种自然的特殊关系。因此,这些专门委员会有时在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时,从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为部门提出增机构、扩编制、加预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明显的带有部门利益倾向。

三、完善专门委员会工作机制的思考和对策

(一)修改完善有关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法律制度

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立二十多年来,各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修改完善有关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法律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修改地方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是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立和履职的依据。由于该法对专门委员会职责的规定十分原则,在实践中难免会影响专门委员会工作的效能。因此,适时修改地方组织法十分必要。一是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工作程序等方面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使专门委员会在履职时有法可依。二是将设立专门委员会的主体扩大到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使有关法律赋予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在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中落到实处。

2.制定地方性法规。建议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学习借鉴外省的立法经验,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湖北省实际,制定《湖北省及所辖市、州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对本级及所辖自治州、设区的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工作职责、议事规则等方面进行更为详细具体的规定,以使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法律化、规范化。

(二)切实加强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机构和人员建设

完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机制,机构和人员建设是基础,也是前提。加强专门委员会机构和人员建设,应着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依法设立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它既有自身的法定职能,又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法定职能的专门领域的执行者。因此,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地行使立法、监督、决定、选举任免等职权,更好地履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起着任何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合理配备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工作具有法定性、专业性、经常性和权威性等特点,保持和发挥好其特点优势,合理选配组成人员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一是要优化组成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既有大的专业分工,又要有各方面人才;二是要考虑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应改变目前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在组成人员中有1/3以上的人员能任两届,以保持专门委员会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要注重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提高专职委员比例,逐步实现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专业化、专职化,以解决目前专门委员会不“专”的问题。

3.选优配强工作人员。当前,在专门委员会“不专”的状况一时难以有效改变的情况下,除要进一步充分发挥组成人员的作用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配懂专业、有水平、能力强、素质高的工作人员;二是对财政经济、内务司法等工作量较大的专门委员会适当增加工作人员;三是按低于专门委员会行政级别半级配备办公室主任(武汉市现为正处级,黄石市现为副处级),既有利于协调“一府两院”对口联系部门的工作,也有利于调动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完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各项工作制度

建立各项工作制度,是完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要依据地方组织法及其他相关规定,认真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逐步形成一套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

1.建立完善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全面梳理专门委员会的法定职能,明确专门委员会法律性质、组成人员要求、工作职责、工作范畴、议事规则和运作规范等,同时尽可能理清与常委会工作机构交叉重合的职能。使专门委员会在选择工作内容时,突出专业特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确定工作方式时,突出民主性、法定性和规范性,保证工作程序完备合法;在确定工作目标时,突出求真务实、讲究工作效率,充分体现其专业优势和水平。

2.建立完善专门委员会工作协调制度。在建立完善专门委员会之间工作协调制度方面,首先,常委会主任会议要对各专门委员会每年的工作安排进行统一协调。其次,要由常委会秘书长负责协调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各专门委员会拟订工作要点和安排重要工作时要先与秘书长沟通,由秘书长统一协调后,再由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最后,要建立由分管副秘书长牵头的各专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就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交流和沟通,防止相互间工作“碰车”现象的发生。

3.建立完善对专门委员会工作监督制度。随着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制度建设和工作的不断加强,专门委员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对专门委员会工作的监督也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建立专门委员会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等等。

注释:

[1]“机制”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多用于自然科学,指机械和机能的相互作用、过程、功能等等。社会科学也常使用,可以理解为机构和制度。

[2][3]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