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路建设方案十篇公路建设方案十篇

公路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7:25

公路建设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县城交通拥堵、拉大县城框架、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为目的,坚持上级补助、Bt招商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坚持依法征迁、合理补偿的原则,妥善安置群众;坚持质量第一、安全高效的原则,抓好工程建设;坚持强化领导、优化环境的原则,保障工程实施,着力改善县城交通环境,提升对外形象,为加快实施“一市三基五业”宏伟蓝图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任务

省道202线、307线县城过境公路设计主线全长18.695公里,支线长1.213公里,批复设计概算4.34亿元。县城过境公路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支线采用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7.5米。建设总工期2年。

省道202线县城过境二级公路(北线)起于县河口陶岭工业园区入园大道,沿洛河向西经水泥厂、鹤眼岭、马鞍桥、王塬、中心、柳树洼、牛王庙等村,接已建成的高速公路连接线,跨川河与规划的省道307线相接,路线全长9.969公里。设计的主要工程数量:路基挖方57.4万立方米,路基填方36.9万立方米,路面10.56万平方米,桥梁8座716米,涵洞31道,平面交叉21处,初设概算2.25亿元。

省道307线县城过境二级公路(南线)起于城关镇唐村接307省道k55+920处,向西经周村、馒头山、南沟、张村、董底,沿川河南岸逆河而上,经四皓中学东侧到代塬村接入307省道,路线全长8.726公里。另设刘木匠沟、张影口河两条支线,共1.213公里。设计的主要工程数量:路基挖方105万立方米,路基填方20.8万立方米,路面7.797万平方米,桥梁8座1358米,跨线桥2处,涵洞23道,平面交叉17处,初设概算2.09亿元。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采取广播、电视、宣传车、印发通告、召开各类会议等方式,广泛宣传过境路建设目的意义、拆迁范围、补偿标准、安置方案,深入细致地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营造浓厚的征迁建设氛围,为工程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征地拆迁阶段:按照建设实施方案和征迁安置方案,严格标准,公正透明,具体做好勘测丈量、造册登记、张榜公布和征迁补偿工作,全面完成征迁任务,确保土地征用到位、拆迁补偿到位。同时,坚持成熟一个、安置一个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安置工作,

(三)工程建设阶段:按照Bt招商合同及有关规定和程序,具体做好工程招投标、资金筹措,按步骤实施路基、桥涵修建和路面铺设,按期完成标识、标线、路肩、排水、绿化等建设工程,确保如期投入试运行。

(四)竣工总结阶段:搞好工程竣工收尾,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整理工程档案资料,做好财务决算和工程审计,按照规定的试运行年限,提请有关部门竣工验收。

四、组织保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县城过境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担任指挥部政委和总指挥,三名县级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县级相关部门及沿线镇长为成员,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征地拆迁办公室、环境保障处、202线过境公路建设管理处、307线过境公路建设管理处,具体负责指挥部日常事务和综合协调、征迁安置、环境保障、建设管理等工作。沿线各镇要落实分管领导,抽调得力人员,负责抓好本辖区内过境公路建设征迁安置环境保障工作,切实搞好征地用地面积的核实、征收土地合同的签订、拆迁安置和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及时协调做好征地后的土地调整。

(二)广泛深入宣传动员。各级各部门要把宣传思想工作贯穿工程建设始终,采取得力措施,深入一线,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广泛动员沿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工程建设。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大力宣传县城过境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征地拆迁政策,对工程建设中的先进典型要予以表扬,对肆意阻挠、破坏工程建设的人和事要予以曝光,从而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浓厚氛围,凝聚各方力量,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三)严格征迁补偿标准。征迁范围内土地上的建筑设施和地面附着物,由产权单位自行拆除或迁移,补偿标准原则参照榆商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补偿标准执行。勘察设计期间,在设计控制范围内抢修抢建、抢栽抢种的,依据县政府《关于县城过境公路勘察设计期间有关事项的通告》执行。《征迁补偿实施细则》由县政府另行印发。

公路建设方案篇2

第一条为加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根据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和《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试行办法》政办发〔2012〕号等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乡村公路建设项目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其中:县到乡镇公路及农村公路中的大桥、隧道工程项目为重要农村公路项目,其它项目为一般农村公路项目。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实行企业自检、工程监理、业主管理、政府监督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试验检测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依法成立项目法人作为农村公路建设责任主体。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目标:所有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县道、乡道和桥梁、隧道工程项目优良率达到80%以上。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建设标准和要求向社会公示。工地现场设置公示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技术标准、投资额、各从业单位及联系人、质量监督人员、举报电话、通讯地址及工程质量主要控制措施,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交通主管部门管理职责

第六条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工程建设管理要求,制定全县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协调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重大事项。

第七条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政策和工程技术标准,明确农村公路建设各方质量责任、权利和义务,检查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对农村公路项目参建各方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

第八条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规范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各方质量行为,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工作指导,检查指导乡(镇)政府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组织进行日常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查处重大质量安全问题。

第三章质量监督机构职责

第九条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对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负监督责任。负责贯彻执行有关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研究制定本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措施。

第十条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负责本县农村公路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培训,分析本县农村公路质量状况,总结工作经验,定期向上级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质量监督工作。办理县道及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制定监督工作计划,组织和管理乡(镇)交通质监人员开展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巡视检查受监项目实体工程质量,制止和纠正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的违规行为。出具受监项目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意见,参与交、竣工验收工作,对受监项目进行质量鉴定。对质量争议依据权限进行仲裁。

第十一条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要求成立由乡(镇)领导任组长的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协助交通质监部门对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实施日常监督管理。有建设项目的行政村必须配备2名以上群众义务质量监督员,重点对路基验收、工程材料、混凝土配合比、面板的厚度和宽度及养生等施工过程进行旁站监督。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监督覆盖率必须达到100%。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采取巡回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期,自发出监督通知开始到竣工验收质量鉴定止。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应根据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鉴定申请及时进行质量鉴定。质量鉴定以数据为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应按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执行造价审查制度和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保证项目投资的合理性。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按照管理权限对农村公路造价争议进行仲裁。

第四章招标投标管理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招投标条件的,应当依法进行公开招投标。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农村公路项目招投标按照《省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招标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实施办法(试行)》交基建〔〕号文件要求进行评标,30万元以下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

第十六条达到招投标标准的县道、中桥、隧道及以上监理项目,采用公开或邀请招投标确定监理单位;乡道、村道、站房、小桥、安保工程,由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建的监理组进行监理,费用从项目资金中列支。

第十七条县(乡)道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由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具体招投标方式由县发改局审批,招投标结果应当按规定进行公示。村道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由所在地乡(镇)政府在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织进行,招投标结果应当在当地进行公示。

第五章建设各方管理责任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管理职责

(一)建设项目法人为项目管理责任人。认真落实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成立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有条件的应当按规定配备项目建设工程师。制定与农村公路建设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创优指导意见,对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工程材料、施工工艺、实体质量进行检查。

(二)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管理。认真组织施工图设计审查,做好开工前的设计交底,消除质量隐患。

(三)严格执行有关基本建设程序。符合招标要求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要招标,采用“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的评标方式择优选定施工单位;未达到招标要求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根据项目特点按照有关规定择优选定施工单位。建设项目严格实行合同管理。

(四)主动接受交通建设质监机构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认真履行工程开工报告制度,申报施工许可,申请质量监督;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协调解决施工中质量、安全、环保等各项工作;工程完工及时申请质量鉴定和交竣工验收。

(五)加强项目档案管理,按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建立详实的工程档案。

(六)加强项目建设期的技术服务,加强对参建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参建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第十九条设计单位质量管理责任

(一)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要根据《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设计审查和审批。县道、乡道、中桥、隧道、站房及以上项目必须由具备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村道、小桥、涵洞、安保工程由县农村公路管理站负责设计,设计费用从项目资金中列支。

(二)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明确各阶段的责任人,对公路工程设计质量负责;主动接受交通建设质监机构和建设单位对其承担设计工作的资格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

(三)按照《省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技术标准;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优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结合建设项目实际,按时提交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加强现场服务,及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解决有关设计问题。

(四)参与交竣工验收,检查设计标准是否得到执行并提出评价意见。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质量管理责任

(一)县到乡镇公路的施工单位应具备县到乡镇公路建设专项资质及其以上资质;大桥、隧道工程项目应根据建设单位招标文件要求由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承建。严禁个人承揽施工任务,严禁将中标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转包和违法分包。

(二)依据设计文件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按照施工合同要求,制定质量管理办法,对工程施工质量负责;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主动接受交通建设质监机构和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制定和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明确岗位质量责任;编制包含质量标准、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和关键工艺责任人在内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现场须配备与施工工艺相配套的压实、拌合、计量、振捣、整平设备。施工工艺须符合相应作业内容的质量控制要求。

(四)承建重要农村公路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建立符合工程要求的工地临时试验室;对里程短、投资少的重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可通过协议形式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承担试验工作。

(五)工程发生质量事故,须按有关规定向监理和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现场接受调查。

(六)竣工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须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及时提交完整的技术档案、试验成果及有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监理单位质量管理责任

(一)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按规定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县到乡镇公路项目实行社会监理,其监理单位资质等级不低于公路工程监理丙级;大桥、隧道工程项目监理单位根据建设单位招标文件要求,由具备相应资质等级单位承担;对一般农村公路项目,可按区域采取项目捆绑方式招标社会监理或由县交通局组织成立专项监理组,负责项目监理工作。

(二)实行社会监理的建设项目,监理人员资格和设备的配备须满足监理合同要求;设立专项监理组的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其监理人员须依法参加监理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重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须将监理机构、到岗人员及监理工作计划报市交通质监单位审核;县道及一般农村公路项目报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审核。

(三)实行社会监理的建设项目,其监理单位应建立工地临时试验室。为节约资源,经建设单位同意并由合同约定,监理单位也可通过协议方式利用施工单位的试验室,但试验检测工作须由监理单位独立完成。对设立专项监理组的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监理试验可通过协议方式就近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完成。监理质量控制与检测的试验数据必须独立、真实、准确。

(四)监理须加强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和重要施工工艺的质量检查与现场旁站。

(五)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试验规程和施工工艺;监督、检查合同中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的实施;纠正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和承包合同的工程和施工行为;提出或审查设计变更;参与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

第六章试验检测与评定

第二十二条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必须建立检测试验室。检测试验室的管理执行省厅有关要求,至少应具备砼强度、砂石材料、配合比试验、路基弯沉和路面取芯等常规试验检测设备和工作能力,人员须依法通过培训考核合格。

第二十三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工程质量检测。重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检测工作由交通部门批准的丙级及以上资质的检测单位承担;大桥、隧道项目检测工作由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承担;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检测工作由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检测试验室承担。各检测单位对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评定按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省厅有关要求进行。只有通过公路工程质量评定合格、质量监督机构出具《质量检测意见书》后,方可进行验收工作。

第七章工程竣(交)工验收

第二十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竣(交)工验收执行《省农村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试行办法》的规定。一般农村公路由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

(一)未报监的项目,不得组织质量检测。

(二)未通过质量检测合格的项目,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三)未经验收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不得付清工程款。

(四)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验收合格的工程进行质量评比,并从县以奖代补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作奖励,奖励办法另行规定。

第八章质量管理程序

第二十六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遵守以下质量管理程序:

(一)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已经批复。

(二)建设单位按有关规定组织招标,选定施工、监理单位。

(三)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单位解答有关设计问题。

(四)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和质量监督手续,执行工程开工报告和政府监督有关规定。

(五)建设单位组织检查施工、监理单位人员、设备(含试验检测设备)到位情况,为工程开工作准备。

(六)施工单位按照监理程序办理开工申请,经批准后开展施工。每道工序只有通过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期间,接受建设单位、监理组织和质量监督机构检查,接受地方群众监督。

(七)质量监督机构检查施工、监理单位履约情况,巡视检查工程实体质量,对重要结构物、关键工序、关键部位进行质量抽检。

(八)施工、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检测单位路基、桥涵结构物、防护排水、路面工程质量,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作出鉴定。

(九)交通主管部门按照《省农村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试行办法》的规定,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机构、管养接收单位,对完工项目进行竣(交)工验收,签发验收鉴定(评价)书。

第九章质量控制要点

第二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必须认真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十八条路面施工前,相关单位必须对路基工程进行验收,重点检测路基宽度、弯沉和平整度。以上指标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才能进行路面施工。

第二十九条水泥、沥青路面施工必须保证原材料质量(水泥路面使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合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重点控制好原材料计量、砼拌合、振捣(或压实)、平整、养生等关键工序施工,保证面板宽度、厚度及平整度。水泥路面应及时切缝、灌缝,加强缩缝、胀缝施工质量控制;沥青路面应加强温度、运输、摊铺的施工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第三十条桥涵结构物工程须加强原材料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制备、运输、浇注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制备采用重量法计量,保证振捣、养生质量。

第三十一条加强桥涵结构物养护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健全质量检测和安全评价体系,严禁超载运行,确保桥涵结构物使用安全。

第三十二条危旧桥梁改造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称平衡卸载与加载,加强梁(拱)的位移、变形监测。桥梁改造后应及时进行检测鉴定,达到荷载等级要求。

第三十三条防护工程的圬工砌体必须选好石料,砂浆拌制采用重量法计量、机械拌合,加强砌体养生。

第十章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技术规程,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设施。

(一)交通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

(二)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应当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三)交通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四)发生安全事故应按规定及程序及时上报。

(五)交通建设相关单位要定期开展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六)交通建设施工单位应当按规定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或购买安全生产责任险,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

第十一章建设资金及管理

第三十五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分国省补助和地方自筹两部分。国省补助资金按上级补助标准和建设里程、地理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按省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制订的办法执行。地方自筹资金由所在乡、镇设立专户进行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应接受审计、财政和上级财务部门检查、监督。

第三十六条地方自筹资金应当在项目开工前全额到位,并按照工程进度分期支付,不得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不得拖欠征地拆迁款。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建立工程质量月报制度。建设单位在每月28日前将截至本月25日的工程质量及相关情况报送至县交通局和质监机构。

第三十八条违反上述规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公路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收费站;路基加宽;不均匀沉降;纵向裂缝

中图分类号:F57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023-01

近几年来,多数高速公路交通量的迅速增长,一些高速公路收费站的通行能力严重超出负荷,车辆排队缴费的现象也日趋严重。为了满足当前交通需求和提升其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车辆通行提供便利,收费站亟需扩建加宽。以下对高速公路收费站改扩建设计的方案做出讨论。

一、线形设计

道路的线形设计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一个收费站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平面设计以主线标准段路面边缘线为设计线。纵断面设计中的路面高程需要由原收费站的路面边缘高程进行控制;主线收费站范围内的纵坡设计,除了要测量原有老路的纵坡设计,还需要实际测量现有道路设计中心线处的路面高程,最终拟合确定出新的设计方案。横断面设计中路宽、车道数的设置以及收费站两段渐变段采用的渐变率是设计重点。

二、路基设计

(一)路基加宽方案

路基加宽方案可分为路基单侧加宽和路基双侧加宽两种。在路基单侧加宽中,二灰填筑方案有较明显的优势,它是指:在路基面之下一米的区域内使用均匀混合的粉煤灰与熟石灰(0.9∶0.1)填筑,形成路堤。用二灰充当路堤的填充物有很好的效果:强度高、维持性好,并可以缩小新旧路基的刚度差;其自重荷载小,可以很好地缩小路堤因自重荷载出现的变形情况。

在路基双侧加宽方案中,粉煤灰填筑方案是众多方案中的较有优势的一种。粉煤灰填筑方案的主要填料有天然砂砾,粉煤灰和二灰,再在这三种填料之间铺设不透水土工布以起加筋路堤和隔离防渗作用。用粉煤灰和二灰作为路堤的填充物,既可以缩小新路堤重量还可以提高新路堤的质量,并可缩小路基因车辆压力作用而产生的变形。从实际工程效果来看,这种填筑方案可以很有效地缩小新旧路基间强度的差距。

(二)新老路基衔接

新旧路基衔接处的处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新旧路基之间能够紧密连接,保持整体的形状,改扩建工程才算成功。

1.压实地基前必须除去不适合土层,压实度达到85%以上的(路基下地表面三十厘米以内);当路基填土层低于八十厘米,压实度应达到95%以上。旧路路肩较差、不适合进行工程的,应将路肩重新翻碾,达到标准再进行施工。

2.必须清除路基填料中不适合的次料,如碎石、土块等。其强度弱,性质不稳定,会破坏工程质量。必须换填合格的路基填料,并确保压实。

3.必须清除其他已拆建筑遗留下来的地基,保证其顶面必须低于路面一点五米以上。否则会导致道路使用时出现路面开裂现象。

4.针对加强地基的整体承载力做特殊处理,目的是尽力缩小新老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高度差,防止路面破坏。具体可以采用超压的方法,包括堆载预压处理地基和强夯等方法进行增强补压。

三、路面设计

(一)挖除水泥混凝土路面

首先将用人工撒灰线把要挖除的旧路面范围标示出,然后进行挖除施工。旧路中心的大面积混凝土块采用破碎机破碎,破碎机破碎的路段边缘应超出旧路保留部分50厘米左右;小面积混凝土块或边缘处需要用风镐等小型机械进行破碎,或人工破除,必须确保旧路的保留部分没有受到损伤。当用破碎机破碎旧路面后,应立即挖除破碎的混凝土块并进行创面的清理。

(二)路面结构设计

主线收费站范围内的路面改建设计,根据不同的路面情况需要采用与之相应的路面结构:

1.主线收费站渐变段。拓展加宽部分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的复合路面,对老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病害处治后,再在上面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层,将新老路面拼接起来。新拓展部分也可结合老路路面,且便于施工。

2.收费通道。由于车辆在经过收费通道时要经过减速、刹车、起步、加速等一系列过程,相对起其他路面,收费通道路面的承受能力收到更大的考验。

3.收费广场拓宽部分。拓宽部分的水泥混凝土板块一般尺寸较大,由此也容易发生新老路基和路面基层不均匀沉降的情况,所以,此部分的路面结构采用强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面板。

(三)路面的衔接

新老路面衔接处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产生纵向裂缝。纵向裂缝会对拼接路面的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到行驶车辆的安全。因此,新老路面衔接处的处理是改扩建工程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下措施可控制纵向裂缝。

1.挖除老路面边缘50厘米范围内的面层和水泥,它们通常已经呈现出疏松状态,将这些疏松的部分在新路面施工时一起进行回填压实,已达到提高路面整体性的作用。

2.在新老路面衔接处的水泥碎石顶面上加铺2米宽的钢筋网片,其横向、纵向间距均为10厘米,这样能大大提高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3.将土工格栅和土工布设置在新路的基底面以上部分。先将土工布铺设两层设置在砂垫层上,起到反滤作用以及使大面积受力均匀。然后将一层土工格栅置于土工布之上距离二十厘米到五十厘米的位置,并且至少伸入旧路基的边坡不少于一米。这种加用土工布和高强度土工格栅处治法,可以有效增强新旧路基结合处的刚度和强度,改善改造后路基的整体承受力,保护新旧路基结合处的路面不易受到荷载的破坏。

此外,新旧路基结合处必须注重考虑隔离防渗措施,防止雨水或异物渗进新老路基结合处,造成破坏。在新老路基结合处铺上不透水土工布,可以加筋路堤和隔离防渗。不透水土工布可稳定新旧路基,缩小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其隔离防渗作用,可防止雨水和异料的渗入对产生路基的破坏。

四、总结

由于各大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加重,高速公路收费站也面临着新的交通荷载,所以改扩建高速公路收费站势在必行,更需要一个合适的设计施工方案。本文讨论了道路线形设计中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和路面设计的方案以及相应的施工注意要点等方面。但是实际的改造方案极大程度上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收费站都有最适合其的设计。实地考察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多方面情况,能避免改扩建后的路段出现较大的问题,尤其是新老路面衔接处。所以,收费站改扩建工程设计不仅需要设计者的高水平的土建专业知识,也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反复的实践,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设计进行完善和修正,提高设计质量,使改扩建后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公路建设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本次宣传活动要以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按照交通部及省厅通知精神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展示农村公路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特别是近几年农村公路的建设成就及“xx”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远景,要达到人人了解农村公路建设的意义和目标,形成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高潮目的。

二、组织机构

对于此次宣传活动,各单位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一是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村办《关于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宣传的紧急通知》精神;三是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市局已组织成立了“**市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员:-------;办公室设在地道处。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机构设置、人员及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上报到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宣传内容

农村公路建设的成就以及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农村公路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xx”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设想以及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本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措施、手段和方法。每个县(市)、区要选择5个成效显著的行政村和3个事迹突出的个人进行集中宣传,同时要将事迹材料上报到宣传小组办公室。

四、宣传时间:

2月17日至2月28日为集中宣传阶段。

五、宣传方式

1、在**市交通网上开辟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宣传专栏。

2、在电视台举办农村公路建设成就专访节目。

3、在电台设立“真情筑路人”专题节目,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典型人物的事迹。

4、设立农村公路建设。

5、在人口密度大或人口流动量大的地方悬挂宣传标语或设置展板等。

6、编排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

7、通过各种报刊宣传农村公路建设成就或典型事迹。

8、举办**市农村公路建设成就摄影展。

六、宣传要求:

公路建设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公路管理局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以“提高项目审批和建设效率”为重点,以“依法高效、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宣传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传我局精心组织全系统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思路和措施;大力宣传我局各单位在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履职能力、提升社会管理和发展公路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大力宣传在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中好做法、好经验;大力宣传在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典型,为开展好机关效能年活动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二、宣传重点

在活动期间,各单位要结合我局开展的“环境建设”等系列活动,巩固政风行风成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和宣传工具,创新思路,加强与新闻媒介的横向联系,扎扎实实做好活动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

1、宣传我局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有利于提高依法民主执法、科学执法的能力,保证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增强我局全系统广大干部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化波动为机遇,化危机为生机,创建最优发展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我局各级机关转变职能,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有利于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机关干部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提速、提质、提效”。

2、宣传我局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工作部署和措施。宣传我局以“提高项目审批和建设效率”为重点,以“依法高效、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机关效能年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宣传我局各单位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新思路、新措施。

3、宣传我局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进展和成效。宣传各单位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在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增加履职能力、提高公路交通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4、宣传我局开展机关效能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宣传各单位提升服务、注重实效、探索创新、建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全系统机关效能年活动深入开展。

三、工作安排

根据我局机关效能年活动的工作部署,整个宣传报道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成立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宣传报道工作小组。市局成立效能活动宣传报道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局在活动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进行部署和督导。同时各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对本单位的效能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各单位的宣传报道机构于2月25日前报市局宣教处。

2、在全系统机关、道班、收费站、工地等公共场所悬挂横幅标语口号,营造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浓厚氛围;

3、在“*公路信息网”上设活动专栏,反映我局效能建设动态;

4、编出简报和墙报专栏。各单位要编好活动专题简报,及时反映本单位效能建设工作动态、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效等。办好墙报专栏,按照《*市公路管理局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出好墙报,供职工学习讨论。

5、根据《*市公路管理局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目标要求,报道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深入报道在抓好十一个方面工作落实的思路、做法和措施。

6、加强与媒体的横向联系。各单位要主动与各媒体联系与协作,积极向省市报刊、市效能办、省厅、省公路局等新闻媒体投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接受媒体和群众对我局效能建设的监督,使媒体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我局效能建设取的成效,进一步提升*公路的社会良好形象。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举措施,是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建设人民满意机关,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切实抓好机关效能年活动宣传报道工作,做到广播有声,报上有文,电视有影。

公路建设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建立以县为责任主体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一体化发展,走科学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二)*期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总投资14.96亿元。到2009年底,实现100%的乡、100%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基本形成农村公路运输网络,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

——通行条件明显改善。以村村通水泥(沥青)路为重点,实施通畅工程,提高抗灾能力,改善通行条件。到*末,建成通村水泥(沥青)路680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沥青)路。

——养护管理日益规范。初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机制,做到投入到位,有路必养。农村公路养护实行维护和维修分离,日常维护推行道班或个人承包制,维修工程组织专业队伍实施,基本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运输网络逐步完善。加快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完善运输网络,使农村客运“开得通、坐得起、有效益”。*期间建成农村客运站183个,实现100%的乡(镇)建有农村客运站、100%的建制村建有招呼站,具备客车开行条件的乡(镇)客运通达率达到100%、村客运通达率达到90%。改造农村公路渡口107个,完成渡改桥83座,全市100%的农村渡口完成改造和100%完成渡改桥建设。

三、组织领导

(三)市委、市政府成立“*市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示范工作指挥部”,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安全监管局、市扶贫办、市供电公司、市电信公司、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各县(区)政府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日常协调工作。县(区)人民政府组建农村公路工作领导和办事机构,制定和落实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各级交通部门要将农村公路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实。市交通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编制全市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计划与监督管理;县(区)交通局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指导、监督和服务工作。

(四)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责任书。县(区)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协调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和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

(五)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在村村通工程建设范围内,多修农民想修、愿修的路,不修农民不想修、不愿修的路。合法合规筹集配套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老路老资源,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和拆迁工作量,降低工程造价。不得安排有资金缺口的项目,不得增加乡村负债建设农村公路,不得不顾乡村财力超规模、超标准搞建设,不得由企业带资施工,不得拖欠企业工程款,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当地农民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四、计划管理

(六)中央和省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各地要按照群众自愿、竞争立项的方式选择农村公路项目,形成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申请纳入年度计划的通村公路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已纳入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2、前期工作完成,施工图设计(简易设计)已经批准,具备开工条件;

3、项目业主明确;

4、资金筹措方案确定。

(七)县(区)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市交通主管部门下达的建设规模和乡(镇)申请,审核、汇总当地农村公路建设年度计划,于每年8月底前编制次年建设计划报市发展改革委和市交通局。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确需调整的,应于计划下达当年8月底前按计划编报程序报市发展改革委和市交通局。

(八)实行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组织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项目公示制,在施工现场设立告示牌,将项目实施的时间、规模、技术标准、资金筹集和使用安排、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等情况向群众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五、工程管理

(九)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分类确定技术标准,合理把握建设规模,控制工程造价。尽量利用老路改造,尽量不占用耕地。通村公路路基宽度原则上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18厘米。特殊困难路段和交通量较小的可适当降低技术标准,但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采用单车道时应设置会车道。重视路基工程、防护工程。乡镇客运站应尽量利用闲置房屋,因地制宜,建设经济实用、便民利民的农村客运站场设施。

(十)严格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工程可由具备招标能力的业主单位自行招标。

(十一)按照“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质量监督工作。要充分依靠群众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县(区)交通部门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在市交通质量监督站指导下组建工程试验(检测)室,加强农村公路的质量检测和通村公路的技术服务。

(十二)通村公路交、竣工验收可合并进行,由县(区)交通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分批组织验收;市交通局对农村公路工程验收工作进行抽查。

(十三)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分期分批组织对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乡、村干部进行培训。县(区)交通局要主动上门服务,重点帮助乡村搞好民主决策、科学管理,有序推进。各地要因地制宜、努力创新,充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探索低造价公路建设经验。

(十四)农村公路建设要注重节约用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十五)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公路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六、资金管理

(十六)*期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和市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市农村公路的支持和资金投入。

(十七)*期间,全市通村公路的建筑营业税通过同级财政安排支出的方式,全额投入到通村公路建设中去。市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以奖代补。

(十八)除中央、省、市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以外,县(区)人民政府整合以工代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资金每公里配套不少于3万元。农村公路建设免收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县(区)人民政府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涉及农村公路建设的土地、林地、砂石材料等资源使用的优惠政策。

(十九)在强调农民自愿的情况下,严格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代表管理、捐资修路”的原则,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为农村公路建设捐款捐物。按“村规民约”等民主决策方式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十)中央和省安排的补助资金必须全额用于工程直接费的支付。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实行财务公开,分级负责,分级监管,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违反者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

七、养护管理

(二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和县乡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农村公路养护的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县(区)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应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县(乡)公路养护工作,对乡村公路养护进行技术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乡村公路的养护,建立以村规民约为核心的多形式养护制度,提高群众爱路、护路的自觉性。农村公路养护实行管养分离、专群结合,县乡公路逐步推行养护工程费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日常维护采取道班、个人承包等方式,维修工程组织专业化队伍实施;村级公路日常养护采取家庭承包等方式。深入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重点加大对绕行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力度。

八、农村客运

(二十二)坚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的优惠政策,突破现行客运管理模式,以备案制、核准制等方式简化农村客运线路审批手续,以冷热线捆绑、服务质量招标等方式发展偏僻地区的农村客运班线,以公交化运营、片区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提高运营效益。县、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农村客运安全工作的监督,落实对乡镇客运站的安全源头监管责任。在加快建设、加强养护和管理的同时,坚持农村公路与客运站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客运协调发展。

公路建设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农村公路“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为我市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回头看”活动,总结2011年以来开展“质量年”活动取得的成效,在推广先进施工方法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查找差距,积极整改,弥补不足,迎头赶上。全面提高我市农村公路质量管理水平,为下一步的质量管理理清思路。确保既定的项目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三年内分别达到87%、88%和89%,主要质量指标(路基压实度、路面强度与厚度、混凝土强度)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的目标。

三、活动内容

(一)范围:2011—2011年以来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和渡改桥工程。

(二)参加单位和人员: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质量监督机构、各参建单位和人员,以及应聘参与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的人员。

(三)时间安排:从2011年5月20日开始至2011年8月10日结束。其中:2011年5月20日至6月15日为质量调查阶段,2011年5月16日至2011年7月5日为自查自纠阶段,2011年7月6日至2011年7月31日为整改提高阶段,2011年8月1日至2011年8月10日为汇总总结阶段。

四、职责分工

(一)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开展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回头看”活动,并制订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对各县(区)质量年“回头看”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各县(区)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于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予以督促整改,对各县区“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对全市“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二)各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本次“回头看”活动的实施主体,负责组织本县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回头看”活动。组织农村公路行业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参建单位(不少于总体参建单位的30%),对2011年以来的新建和改建工程进行实体质量调查,对好的经验与做法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拿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组织有关单位切实整改到位。

(三)各级建设管理单位要根据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安排,对落实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细化质量管理责任和工作目标等方面进行总结,并督促和汇总相关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的“质量年”总结。施工单位从严格履行合同,加强施工质量,做好技术交底,加强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控制方面做出总结;监理单位根据建设单位安排,从履行监理职责,加强监理抽检,督促施工单位建立独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方面进行总结;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安排,从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设计质量,根据农村公路建设实际情况,体现节约、环保、安全、实用设计原则方面做出总结。

五、各阶段活动安排

(一)质量调查阶段

1、各县区对本辖区内2011年以来修建的工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路面病害情况(如裂缝和坑槽)、路基及附属设施情况(如路肩培护和排水设施、交通标志等)、桥梁病害情况(附表1-7),认真填写汇总后,写出县区质量调查总结,于6月15日前以县为单位上报市交通运输局。

2、市交通运输局将在6月15日至6月30日对各县区质量调查情况进行抽查、总结,并于7月1日前将汇总表(表7)及质量调查阶段总结材料上报省厅。

3、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要对各参建单位履行质量保证体系的情况进行检查,重点调查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完备、是否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等。要求各参建单位写出总结材料并汇总。

(二)自查自纠阶段

各县区根据质量调查阶段发现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深入分析,找出症结所在,确定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整改措施。

(三)整改提高阶段

1、各县区根据前一阶段自查自纠工作掌握的情况、制定的整改措施,确定工作重点,对存在的问题尽快整改到位;对暂时无法整改到位的问题,要制定整改计划,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整改到位,同时将质量管理好的做法予以推广应用,并将整改结果上报市交通运输局。

2、市交通运输局根据各县区的自查自纠情况,组织开展重点抽查,督导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检查整改的效果。

(四)汇总总结阶段

市交通运输局从质量意识、实体质量、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群众满意等方面对我市本次质量“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及时上报省厅。

六、活动方式

(一)道路病害情况调查;

(二)质量管理问卷调查;

(三)先进经验现场会;

(四)全面总结和重点督导相结合;

(五)交流推广成熟经验。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做好动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回头看”活动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真正把农村公路建成惠民工程的重要保证,是农村公路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必经阶段,涉及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各个层面。市交通运输局成立“回头看”活动领导小组,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此次活动的开展(详见附件)。各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加强宣传,落实责任到人,确保本次回头看活动取得圆满成效。

公路建设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以推进跨越发展,提升民生福祉为指导,按照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要求,坚持“全面规划、加快实施,完善路网、村道为先,建养并重、管养并举,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方筹资、财政补助”的原则,在年农村公路改造实现全面突破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全力攻坚,全面提升,确保年内全面完成“村村通”、“村内通”建设任务。

二、任务目标

年投资27344万元,完成266.4公里农村公路和781.7公里村内街巷建设任务,其中:完成“村村通”工程179.1公里,主街87.3公里,405个村(居)实现“户户通”,改建元疃桥、竹子园桥、大庙桥三座窄危桥。

(一)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按照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大“村村通”工程建设投入,着力解决镇、村断头路问题,实现村与村(包括50户以上的自然村)之间的连接通达,实现辖区内农村公路环线路网和网络化布局。投资7163万元建设137条179.1公里“村村通”工程,其中投资1530万元建设13条38.1公里乡道,投资5633万元建设124条141公里村道,投资1860万元改造窄危桥3座。

(二)全力攻坚“村内通”工程。405个行政村(居)街巷要全部实现硬化,“百强示范村”要率先实现高标准硬化。

(三)切实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完善农村公路路肩、边沟、交通标志、标线、里程碑等附属设施,沿线公路用地范围内宜林路段栽植适合苗木,合理绿化。今年底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农村公路优良率达到85%以上,适林路段绿化率达70%以上。

三、技术标准

继续推行基层冷再生环保节能新工艺,充分利用老路改造,尽量不新占用耕地。乡道、村道路基宽度原则上不低于6.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5米;行政村内主要街道路面宽度原则上不低于5米。路面类型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地产地材确定,一般采用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当采用水泥路面时,面层厚度不少于18厘米,面层混凝土所用水泥标号不得低于p.o42.5号,基层厚度不少于15厘米;当采用沥青路面时,面层厚度不少于3厘米,基层厚度不少于15厘米。村内巷道可采用8—12厘米厚薄层混凝土路面或砖块路面、石板路面、水泥混凝土块路面。各镇(街道)和村(居)不得擅自降低道路技术标准。道路路肩、排水、安保防护等配套设施应同步实施。

四、建设程序

按照《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农村公路建设应当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其中,乡道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村道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

乡、村道路建设由项目所在地政府担任项目业主。经发改局立项后报市交通运输局审核,核准后由项目业主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施工图设计报送市交通运输局审批。在此基础上,由项目业主单位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招投标,并签订建设合同书,进入实施阶段。“村内通”项目由项目业主单位编制简易施工图设计报市交通运输局审批后进入实施阶段。使用群众投工投劳的路基工程可不进行招投标。里程较少的农村公路工程,可由项目业主按《招投标法》及有关政策规定,将几个农村公路工程项目捆绑招标,确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所有乡、村道路前期工作完成后,项目业主单位须向市交通运输局提交项目施工许可和质量监督申请。由市交通运输局审批施工许可,并进行质量监督。项目开工时要在起点处设置醒目的公示牌,标示工程项目名称、规模、投资额、工期安排、各从业单位及联系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人员及工程质量举报电话等,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项目竣工后,由项目业主提出申请,市交通运输局会同有关部门验收,济宁市交通运输部门按比例抽查,并对验收成果予以确认。

五、资金筹集与管理

(一)资金筹集方式。

1.各镇(街道)可采取“一事一议”等政策筹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2.加大宣传力度,广开筹资渠道,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3.加强公路两侧土地经营和开发,积极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筹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鼓励采取Bt方式建设农村公路。

4.农村公路县道、大桥、中桥建设资金除上级补助资金外,不足部分由市财政解决。

(二)市财政补助政策。

1.乡、村道建设,由各镇(街道)按照每公里10万元配套建设资金,其余不足部分由市级补助。

2.“村内通”工程建设,市级按每个村(居)1—2条主要街道、每公里给予10万元的资金补助,各镇(街道)要按照每公里不低于2万元进行资金配套,其余不足部分由镇(街道)组织各村(居)自筹。

3.除村(居)内主街外,对村(居)内其他街巷建设,市级财政按照每公里3万元给予资金补助。

4.对于路面宽度不足5米的乡道、村道、行政村主街道及村内巷道,市级补助资金按照建设面积折减;路面宽度超过5米的,市级补助资金不再增加。

5.对于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筹资建设行政村主街,被上级列入“一事一议”筹资补助范围的,市级不重复补助,可按高限补助政策执行。

(三)资金管理使用方式。

1.设立项目建设专户,统一管理使用。市财政配套资金在招标前足额打入市农村公路建设专户。镇村配套资金由各镇(街道)负责筹集,并在组织招标前及时筹集到位,统一缴至各镇(街道)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并将到位资金银行进帐单(或现金缴款单)复印件及时报市交通运输局,作为年终考核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的依据。工程竣工经市交通运输局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后,补助资金由市财政按财政评审结果一次性拨付至各镇(街道)农村公路资金专户。

2.严格建设资金的拨付程序。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计量与支付条款,施工单位按进度及时填报计量报表,先经监理审核确认后,再上报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按进度支付。

3.国家用于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补助资金系专项资金,必须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六、时间安排

乡、村道建设项目4月底前完成工程前期设计和报批、工程招投标等准备工作;5月底开工率达80%以上,完工率达50%以上;7月底前“村村通”、“村内通”建设项目开工率达100%,完工率达80%以上;9月底前完成所有“村村通”、“村内通”建设任务,10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市乡村道路建设项目的具体组织协调、建设程序及建设质量监管和工程验收等工作,负责县道改建工程的实施工作。市发改局负责督促和协调各有关单位尽快完成农村公路乡道项目实施方案的上报和审批。市公安局负责做好施工环境保障工作,及时查处影响和阻挠工程建设的违法行为。供电、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要积极配合迁移有碍农村公路建设的线杆、建筑物等。国土资源、林业、文物旅游、水利、环保等部门要减免有关手续和费用,积极为农村公路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市财政局要根据工程完成情况,及时拨付建设资金。各镇(街道)要认真履行业主职责,实行项目包保制度,严把质量关,扎实做好乡村道路建设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开工、顺利推进、保质保量按时完工。

(二)严格程序,精心组织。各参建单位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公路工程建设的有关程序,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业主单位要认真组织招投标,做到应招尽招,择优选取有相应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市发改局、交通运输局、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要加强对招投标行为的监督;市交通运输局要加强施工许可管理工作,对未经许可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及时予以制止;施工单位要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规范及合同要求有序组织施工;监理单位要及时查处违反建设程序行为。各参建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切实保护施工人员及公路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村公路建设要符合城乡规划、土地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坚决禁止从路基两侧就地取土破坏路线景观、浪费土地资源的行为。

(三)强化监管,确保质量。严格落实公路建设“四项制度”和“三级质量保证体系”,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建立健全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监督机制,落实建设项目设计使用年限内的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主要质量指标(路基压实度、路面强度、路面厚度等)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公路建设方案篇9

1、地理位置状况:乡村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全村属浅丘带坝地形。

2、资源情况:耕地面积1017亩(田900亩,土117亩)。

3、社会发展情况:全村有学龄儿童56人,入学率达100%,在校学生65人,其中小学生45人。

4、社会生产情况:全村有行政社6个,总人口1010人,有农户261户,总劳动力550人,人均耕地面积1亩,人均产粮7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然条件差:村属浅丘带坝区,耕地瘠簿,自然资源缺乏,既无地下矿产资源,又无地面资源,且水源条件极差,人畜饮水困难。

2、基础设施脆弱:村目前有1条村级公路,社与社之间不通路,户与户之间无硬化便民道相接,农副产品全靠肩挑背磨运出。水利设施极差,现有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农民仅靠天吃饭。

3、社会发展缓慢:全村教育较低,升学率低;无村级卫生站;农民了解信息、掌握新技术慢。

4、社会生产力低:全村农业结构单一,未形成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仍以传统农业结构为主,未按产业结构的要求进行调整,造成品位不高,产量不高,效益不高,未能充分发挥位域和区域优势。

三、项目规划

新建1组至3组山重四级泥结碎石公路0.5公里。

四、项目概算

结合村实际情况,2013年以工代赈项目工程总预算资金为120000元,争取以工代赈资金100000元,村民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20000元。

五、资金来源及筹措

山重四级泥结碎石公路投资总额120000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00000元,村民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20000元。

六、项目实施进度

计划2013年1月初开始组织劳力动工,2013年4月底竣工验收。

七、以工代赈目标

在保证项目投资的前提下,经过综合开发,实施规划项目建设,进行科学管理,该项目实施后,能大大地改善村交通设施条件,解决群众看病、上学和出行难问题,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八、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了扎实开展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乡上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负责村整个项目的实施,财政、经济发展办公室、农技站、民政、村建、国土、水利等负责人为成员的以工代赈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及成员要强化工作职责,强化项目实施、监督和管理,把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

(二)落实责任

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是一项造福工程,顺民意、得民心,为了尽快启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工作的开展,资金的筹措,项目的规划等项工作必须进行周密研究和部署,落实责任、目标、工作方案及工作责任制。

1、组织领导、资金筹措,全方位工作部署,由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亲自抓,并督促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可操作方法由经济发展办公室、村建、国土、水利制定具体实施。

3、项目建设负责人:(党委书记)、(乡长),(副乡长),(经济发展办主任)、(村支书)。

4、村以工代赈理财小组:

5、以工代赈工程质量监督小组

公路建设方案篇10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对策与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公路作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公路建设具有线路长、跨度大、占地面积大和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的弃土弃渣、路基填筑与开挖等工程活动不仅会加剧水土流失,而且也会阻碍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开发项目的必备条件,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起步较晚,我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如何编制高质量的水土保持方案就成为了环境部门面临的难题之一。

1.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

1.1与主体工程的衔接问题

随着水保方案编制工作的开展,对方案报告书编制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之出现了方案报告书的编制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不协调的问题。公路建设项目可研文件主要是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为工程初步设计做铺垫,此时其线路走向、设计标准等尚未完全确定,对方案要求的土石方量及其调配、工程占地面积和类型、取土场、弃土弃渣场设置等重点水土保持问题仅做一般性的描述,不做详细而准确的介绍。

1.2现状介绍存在的问题

方案报告书中的现状介绍包括项目概况和项目区概况两方面的内容。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土流失危害的重视,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急剧上升,因一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一部分相近专业的技术人员流动到水土保持行业中来,而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土保持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比较肤浅,对开发建设项目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

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项目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作为项目立项的必备条件之一,日益受到相关单位的重视,但方案编制单位在方案编制中多以水土保持方案审查通过和迎合主体工程需要为目的,被动服从、迁就于主体工程设计结果。在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中出现方案比选无水土保持量化指标,施工工艺介绍不全面,无临时占地和取土场、弃土弃渣场位置等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内容;土石方平衡分析多理想化,缺少对施工工序、时空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致使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流于形式。

1.4水土流失预测存在的问题

水土流失预测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预测项目造成的新增土壤流失量和水流失量,可以判断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为下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指导性意见。目前,方案编制中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多采用类比法,即通过与项目区既有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用修正值来预测本项目新增土壤流失量。

1.5水土保持监测存在的问题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公路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应以弃土(渣)场、取土(石)场、大型开挖破坏面和土石料临时转运场等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为重点,设置监测小区,并平行布设3个以上监测点。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特点,土石方工程一旦开工,就会有大量的路基填筑和取弃土等工程活动,路基边坡和取土场、弃土弃渣场等水土流失重点区域被频繁扰动,很难布设监测小区和定点监测点。但为了满足水保[2009]187号文中有关监测频次的要求,只能在工程后期选择符合条件的坡面布设定点监测点,无法对工程建设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和量化。

2.对策与建议

2.1合理设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设计的一项专项研究,是在分析和研究主体工程可行性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踏勘、调查、航片解译等辅助手段,确定项目建设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部位和因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以达到预防或减轻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是否对项目进行投资的重要依据,研究的对象为主体工程本身,而对于水土保持方案所研究的弃渣场和取土场占地面积、地类、设置位置及土石方量的多少等重点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一般不会进行详细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部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根据主体工程已选定的线路,通过现场调查、踏勘,根据工程所需选定相应的取土场和弃土弃渣场,但这些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角度选定的,大部分不能满足路基填料、运距等主体工程的要求,落实难度大,致使水保方案报告书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因此,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结合行政要求,针对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深度及行业特点,结合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要求,开展行业分类研究,探讨水土保持方案与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间的互补关系,明确公路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编制的目的、编制深度、主要研究对象、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提高方案编制工作的科学性、水保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2加强技术指导,提高行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方案编制单位应组织编制人员到施工现场参观,并积极举办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参观施工现场和培训学习,了解公路建设项目的组成内容、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安排和施工时序,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新增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段落及时段,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危害,借鉴同类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成功经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水保方案报告书的编制质量。

2.3强化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是方案编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对不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线路走向、施工方法、防治措施等提出补充和完善建议,有利于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主体,使水土保持监理和水土保持监测落到实处,为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保证。因此,应强化方案编制单位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并按照水土保持规范中的一般规定、约束性规定以及特殊规定,从保护项目建设地周围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查找主体工程设计中线路选线、工程占地、土石方量、取土场、弃土弃渣场及大临工程位置设置等环节存在的缺陷,论证主体工程设计的不合理性,补充和完善水土保持设计,并对主体设计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控制扰动范围、减少植被破坏和弃土弃渣、预防或减轻新增水土流失,快速修复项目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2.4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公路建设项目属线性工程,具有线路长、跨度大、占地面积大,对原地貌的扰动和破坏大,工程组成较多,施工周期较长等特点。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表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受项目所在地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工程扰动前后土壤侵蚀模数的正确取值对预测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议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或委托相关科研单位,在已有土壤侵蚀类型分区的基础上,对全国各类型区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其水土流失特点和土壤侵蚀现状,研究制定出各类型区不同侵蚀类型、等级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和技术参数,并形成规范性或指导性文件;要求建设单位对各开发建设项目及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并公布监测结果,以便编制单位对照或参照采用,从根本上解决水保方案编制中水土流失预测不准的问题,使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编制更加规范和科学。

2.5加强监管力度,规范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才能掌握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变化情况,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和安全隐患,及时完善防治措施,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并为水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和实施决策提供重要凭证。由于我国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监测制度不健全,所以监测手段、方法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科研单位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布点和监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施工特点,制定出科学、操作性强的监测规范规程,使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和监测点的布设更加规范、科学。同时应加强监管力度,对未及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建设单位,采取必要的手段使业主了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定期报送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3.结语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必备条件,对预防水土流失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在方案编制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相信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的完善,加上编制人员的实践总结,一定能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从而为水土流失预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