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智能交通网络十篇智能交通网络十篇

智能交通网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6:42

智能交通网络篇1

我国城市飞速发展,经济也飞速发展。目前,基本家家有车,但是也面临着出行路上面临着交通拥堵的问题。由此可见,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相结合将会成为以后智能发展的趋势。这样看来车辆通信网络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广泛的前景。本文主要对物联网技术的优势与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旨在进一步提高城市与人民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交通车辆通信网络

1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优势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的发展,面临的城市化所出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而城市交通问题是现代化城市转变的一重大问题。而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器,是城市的现代化,智能化的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智能化也是运用在城市的方方面面。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运用在车辆通信网络中,是将多种科学技术,多种专业柔合起来,进行的交通系统车辆通信网络的升级,当然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运用到车辆通信网络也是必然结果,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运用于车辆通信网络已经成为城市智能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

交通管理系统的现代化,智能化,能使得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单一的,封闭式的机械,信息方式转变成链条式,从优处理问题,能以最小的代价做出最优的处理,最适合人类生活方式的处理结果。告别以往单一的信息环境,形成新一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具有知识高度密集,成长潜力很大,带动力强的特点,能明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是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物联网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的结合,对交通环境也会有很大的提升!物联网技术运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通信网络更是大大提高了通信的实时性,广泛性,智能化和快速性!使车辆通信网络更加大范围的为车辆和车主服务!

2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用性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民日常生活的中的家庭车辆也是不断增多,因此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处理,交通通行问题责成了交通部门的一重大问题,不过有了智能交通系统的通信网络就能还原对环境场景还原,进行建模和仿真处理,进行分辨每条路段的车辆通行状况,交通事故的发生来进行交通管理,和通行路段的最佳路线,解决日常交通通行堵塞问题,和行车最车路线,优化交通管理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化管理,形成一个隐形的、巨大的交通网,笼罩在整个城市,乃至全国的一个交通网,为车辆通行带来巨大的方便,使通行更加顺畅,也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质的提高,智能交通系统是将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控制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运用于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还包括:先进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紧急救援系统、电子收费系统、车辆控制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等多种先进车辆通信网络而车辆通信网络系统的不断升级,会使得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将会不断完。

3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通信网络

在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对城市交通管理开始入手,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发现城市交通系统,至今已经进行了很多次交通系统的升级,而现今的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通信网络,则是在本世纪10年才刚刚开始批准进行道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的有效的,合理的运用,从而形成了一种提高效率,保障安全,节约资源的综合交通系统的车辆通信网络。车辆通信网络就是在汽车上装载的移动通信设备,为行驶中的车辆提供一种高速率的无线接入方式,构建成一个以车辆为载体的巨大的无线物联网,形成车辆内部的车辆系统部件、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路边基站之间的通信网络。车辆通信网络对于高速公路领域有着较大的针对性,能在恶劣的气候复杂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移动无线监控,而车辆的行驶记录也能传播到车辆通信管理系统中,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行驶过程给予提示,万一出现事故也能通过GpS定位传送到警方,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交通事故!加强了智能交通系统管理的实时性,减少交通事故中人员伤亡率和公共设施的损坏率。而且车辆通信网络的出现不仅仅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还能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尾气排放问题,能通过车辆通信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阻塞,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路网通过的速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尾气排放,以此减轻车辆对环境的污染!车辆通信网络在智能交通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中是不可缺失的一项科学技术。

4总结

车辆通信网络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能够把出行与城市建设紧密相连,形成了以车,基站,交通系统,城市建设的一个相辅相成的一个无形大网中,在提高行车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提升驾驶效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智能交通系统与车辆通信网络相结合,是未来交通网的发展趋势,更有助于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改善不合理的交通环境,方便广大群众的出行方式,使得更加的便捷舒适。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通信网络将会不断成长,不断完善,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即保证了车辆通行的问题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同时减少尾气排放的环境问题,应该广范围推行,适应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为我国生活水平提高和舒适环境的便捷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蕾.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152-153.

[2]夏文龙.车联网移动云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4.

智能交通网络篇2

关键词:无线网络技术;智能交通系统;设计;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1-00-03

0引言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机动车数量飞速增加,造成了各城市交通流量的持续增加,以至于发生事故的频率不断上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与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新技术将机动车、城市道路、驾驶员及乘坐人员、交通管理人员进行密切联系,以建立一种更加及时、快速、便捷的智能交通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智能交通系统融合了计算机、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等技术,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出智能交通的积极作用,让决策更富有时效性,使图像的传输更加稳定,为减缓拥挤的交通做出新的贡献。

1无线网络技术的运行模式

无线移动网络结构可以分成数据层、服务层、用户层。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下面分别对其运行模式加以阐述:

(1)数据层的运行模式。数据层主要包含了各类交通信息的获得、数据分析和发掘。数据层要确保所得到的交通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可使通信网络能够更加精准地传达各类交通信息;

(2)服务层的运行模式。服务层为交通系统的中心层,同时它也是系统和用户层、数据层实施交互的重要接口。智能交通系统运用服务层为道路控制设施设备提供各类控制办法,为用户层提供各类信息,并且向数据层请求相关数据。与此同时,服务层还负责从用户层以及数据层之中接收相关信息;

(3)用户层的运行模式。用户层一般需要配置一个无线终端接收类设备。

以上三个层次的智能交通系统设备以服务层为核心,并通过无线网络为用户层提供各类数据,可及时快速地向广大用户提供所需信息,同时还能拓展各类与查询有关的服务,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当前我国各城市中出现的各类交通问题。

2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法

2.1设计的主要目的

近年来各国学者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我国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公交车辆管理领域中,只能及时提供关于公交信息的和控制等内容,在智能分流、控制以及干预方面略显不足。事实上,我国城市的交通网络主要以安装于路口的高清摄像头以及设于监控中心的监控设备为基础来收集各类路况信息,之后进行堵情分析。其不足之处在于人力、物力等诸多方面的开支相对较大,对系统进行分析的成本相对较高。为此,笔者试图设计一个依靠目前已经存在的公交网络,利用无线网络技术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公交预报,并采用交通信号灯进行实时控制、路线推荐以及大屏显示等功能的现代智能交通系统。

2.2整体设计方法

智能交通系统整体设计如图1所示。智能交通系统以itS主控中心为核心,运用各线路的公交车来收集所在城市各公交车辆的具置和速度等相关信息,并结合GiS的地图数据提供最新的路况信息。依据全路网的负载状况图分别得出各具体路段的拥堵状况级别,并采用优化算法实施智能化分流。主控中心应当把分流解堵的信号发送至交警所持有的设备之中,并且指导交警及时排堵。还可依据道路优化办法直接控制本地的交通信号灯,以有效疏导交通状况。同时,还可运用短消息模块把实时路况信息发送至各驾驶员的手机上、显示在本市各主要路段的显示屏中,并把相关服务发送至网络,以指导社会公众更好地选择行车路线,提升路网的利用效率。

2.3硬件设计方法

2.3.1公交车模块的设计方法

公交车的模块应当依据GpS测量出具体的位置以及速度等信息,并采用无线方式发送至itS主控中心。公交车模块是主控中心最为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因为公交车系统覆盖了城市中最为重要的交通网络,同时线路极为稳定,因此利用公交车来收集数据较为经济可靠,与高清摄像头的定点方式相比,该方法具备成本偏低、容易安装以及覆盖面较广等特点,其硬件结构图如图2所示。嵌入式微控制器是公交车模块中的中心设备,不仅需要对GpS接收模块所接收的GpS定位测速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并打包,还应当把位置和速度等相关数据应用无线网络模块发送至主控中心。同时,对无线网络模块从主控中心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再交由LeD显示模块以及语音提示模块使用。无线通信网络主要负责公交车模块和主控中心之间的彼此通信。其位置、速度以及路况信息等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发送与接收。这样就能实现公交车辆和主控中心之间的交互。因为使用GpRS方式需要一定的带宽,而由于带宽有限,且国家在无线网络以及无线宽带上的投入持续增加,因此无线网络因其高效、经济、实用、安全的特点将成为今后网络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笔者使用了无线网络技术进行接入通信,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投入,还能适应今后的发展所需。同时,LeD显示以及语音提示模块被用以显示从主控中心得到的相关路况类信息,将“下一辆车进站所需时间、公交车前方的路况”等信息显示给驾驶人。

2.3.2公交站牌模块设计方法

公交站牌模块一般使用于公交车站点,主要运用LeD显示本站信息及各条线路公交车的预计时间和到站时间等。公交站牌的硬件结构图如图3所示。无线通信技术能够接收到itS主控中心所发的实时路况信息以及本线路公交车辆的运营信息等。输入模块能够对本站点的站牌信息、站点等进行初始化。因为站牌的位置一般都不会变动,所以完全可通过输入的方式获得,大大减少了GpS的开支。依据嵌入式微控制器所接收的具体路况信息、公交车的实时运行状况信息以及本站的位置信息等内容,可以分析并处理本站全部线路公交车辆的预计到站状况,并应用LeD显示模块进行显示。LeD显示模块不断滚动以显示出本站点中各线路最近所要到达的具体车况信息,从而显示出itS主控中心所发来的各类路况信息以及新闻等。例如,某路公交车正行驶在a路上,线路畅通,约5分钟后可抵达本站:某路公交车正行驶在B路上,该线路拥堵十分严重,大约20分钟后才能抵达本站。

2.3.3显示大屏模块

显示大屏模块的设计类似于之前所述的公交站牌模块,其差别之处在于显示大屏并非安装于公交车站之中,而是设置于本市的各个主要路段以供社会公众了解当前本市的主要路况信息,并公布该大屏所处位置附近的具体路况信息,从而实现运用其指导与疏导交通的目的。

2.3.4其他设备接入

该部分包含交警手持设备的接入与交通信号灯的接入。

(1)交警手持设备的接入。当前我国诸多地区的交警干警配备有专用的手持设备或通信设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功能的拓展设计。交警所使用的手持设备可以和itS主控中心联结,而itS主控中心可依据交警所处的位置把具体路况信息、疏导优化的方案等呈现在交警面前,从而帮助其更好地指挥交通。

(2)交通信号灯的接入。城市中每一个交通信号灯的具体时间设置情况均会影响车流的急缓状况,进而影响到道路交通是否保持畅通。

2.4软件设计方法

itS主控中心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公交车模块的各项信息,并依据GiS地图所提供的信息,经分析和处理后掌握实际路况信息,找到最佳行车路线,并确定路线优化及排堵办法等。itS主控中心使用了经典的三层架构设计,即表示层、逻辑层以及数据层。其主要功能结构如图4所示。

3结语

综上所述,将无线网络技术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后,不但提升了当前交通系统的工作成效,还更方便现代人的生活。无线网络技术倚靠其在使用中所具备的灵活、便捷、组网方式多元化、不会受到环境影响等突出优点而倍受欢迎。接下来应在全面考虑目前各类交通情况的前提下提出全新的解决办法,很好地提升目前已有路网的利用率,有效缓解当前我国交通压力过大等社会现状。

参考文献

[1]李晶晶,林泓.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分析[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37(4):24-27.

[2]胡志伸,林勇,徐飞,等.基于GpRS/GpS的新型公交车辆监控装置[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9):1747-1749.

[3]潘良,刘宏立.GpRS技术在智能公交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153-155.

[4]魏瑶,陈闳中.基于无线城域网的智能公交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2):603-605.

[5]王涛,李志蜀.基于精确传感网络的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流模型[J].计算机应用,2012,32(4):905-909.

[6]周小青.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3):155.

智能交通网络篇3

关键词:移动;协议;路由算法;车载通信;Vanet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3-0000-02

一、介绍

每年都会有许多人由于车辆事故受伤。许多地区采用了速度限制和道路通行条件限制来缓解这个问题,但是仍有许多工作要做。Vanet收集和分发安全信息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这种网络由传感器和安装在车辆上和道路旁边的检测部件组成。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可以显示给驾驶员、发送到路边检测部件甚至广播给其他车辆。边检测部件、道路传感器、交通控制中心负责把数据分发给车辆。本文还描述了Vanet系统的结构、特性及应用、标准的车辆通信ieee标准和及安全性问题。

二、车辆通讯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交通运输网络,减少交通拥堵,实现更快、更安全的线路导引出现了安全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不能高效地实现车辆V2V通讯。这些程序有助于政府部门分配车辆流通频率。而且道路安全,新的车辆网络应用程序被提出,其中有电子收费系统、旅游信息系统等。

三、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组件和特征

它包括车辆和路边基站,交换安全消息,让驾驶员对危机事件有一定的反应时间。配备加工、录音科技定位功能的Vanet中的车辆。车联网中的车辆具有处理、记录和定位功能。

(一)特征

车联网具有传统自组网的共同特征,车联网的特征对于系统的设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主要包括:1.动态拓扑2.机动性模型3.无线能源供给4.定位功能

(二)应用

车联网实现车辆与车辆和车辆与架构的通信。能够相互交流交通、路况以及其他附加值信息。车联网应用包括:报警、车辆管理和附加值信息。

ieee标准p1609.1是车辆环境资源管理无线存取标准。它定义了资源管理应用服务和接口以及信息和数据的格式。p1609.2定义了安全、信息格式、信息处理和交换。p1609.3定义了协议栈的路由传输服务和管理信息库。p1609.4内容主要涵盖短程专用通信的多通道的如何使用。

协议堆栈使用ieee802.11a的修正版,介质访问控制协议ieee802.11p。

四、路由算法

路由协议大致三种:基于方位的转发,基于拥塞的转发,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这些响应协议发现到目的地的路由,一条消息被传送到主动协议时往往需要存储到每个目的地的路由表并不断地更新路由表。pBF与CBF使用定位服务算法发现目标位置。CBF源节点传输目的定位信息;每个接收信息的节点设置一个与其位置和目标相称的计时器。如果在计时器过期,没有其他节点的广播消息,该节点转发消息到目的地。

aoDV源节点为目标路由请求洪泛给网络。接收请求的节点计算距离矢量并转发,重复此过程,直到目标响应发送路由应答。CBF比其他算法运行好,它适应其他两个协议中断路由的拓扑变化。他需要城市地图的支持多路相交或并行,在挤塞区域的运行也需要更多调查,它需要城市地图的支持。提出一种基于CBF协议的广播算法实现安全应用。遭遇车祸的汽车可以广播安全信息和它的位置。如果没有其他节点先广播或保持重新广播直到它接收来自另一个节点的消息,收到信息的汽车将依据他们距离的反比设置重传计时器并重新广播信息。

另一种贪婪交通感知路由算法解决路由问题。在地图和交通密度的支持下计算到目标节点的最优路由。基于距离和范围内的车辆数目、运行情况和速度等参数计算路由。本文提出一种收集和路况和交通信息的系统,提供一种路由解决方案。

五、安全问题

车联网的关键消息应该在短时间内广播交付。这些消息必须安全、不泄露标识和信息给未经授权的用户,保护车主隐私。攻击行为可以是发送虚假位置信息、车辆的跟踪和定位信息和通道拥塞的拒绝服务攻击。车联网安全系统必须有身份验证和数据完整性,匿名性和可用性,低开销成本和隐私和实时约束等特点。

六、结论

车联网使得汽车成为全球网络的一部分。本文中我们提供了车联网通信标准和正在进行的研究发展情况的综述。虽然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总感觉在不久的将来车辆会受益于无线自组织通信,使车联网成为现实。不仅会提供安全及救生方面的应用,而且将为车主和用户提供强大的通信工具。

参考文献:

[1]杨琼,沈连丰.车载自组织网络的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研究[J].中兴通讯技术,2011,03

[2]于洁潇,刘开华,史伟光.基于RFiD的高速公路车辆测速及定位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24

智能交通网络篇4

关键词:电话网络通信系统;软交换;智能改造

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建立网络电话的软交换系统,能够实现传统与现代通信方式的有机统一和融合,从根本上实现信息化的发展目的。针对电话网络的智能化改造来说,建立和完善信息化通信系统的相关工作,能够有效实现通信方式的软交换,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确保我国信息化网络建设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

一、电话网络通信系统的智能化改造重要意义

在新的发展时期,通过对网络电话通信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能够为传统通信系统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实现网络电话通信系统新业务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还大大增加了电话业务的经营利润。在对电话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之后,能够实现市话详单、电话卡计费、一号双机以及固话漫游等业务,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智能化的电话业务。在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除了能够看到经济效益之外,还产生了部分间接效益:其一,信息系统智能化改造有利于提高电话通信业务的服务质量,增强通信企业在业界的经营信誉,避免客户的流失,在提高电话通信系统技术的基础上,节约系统运营的成本;其二,全网预付费业务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效降低通信用户出现欠费状况的概率,在提高电网服务水平的基础之上,对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予以分析,根据用户需求,提出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在优化通信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将用户数据进行充分整合,最大限度的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智能化服务。经过智能化改造,通信系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和创新型业务。除此之外,网络系统的智能化改造,能够不断优化本地汇接局,并使其成为通信业务的信息交换中心,通过通信系统运行状况,减少汇接局的数量,从而有效降低网络通信系统的复杂性。在电话网络运行过程中,智能化改造的实现,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能够实现全网改造难度的降低,更好的推动全网业务的顺利开展,在发挥智能化业务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通信业务的潜在优势,从根本上提高通信设备的利用效率,延长通信设备的使用周期。

二、电话网络的软交换系统及其智能化改造的优势分析

软交换技术基于ip电话技术,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网络技术核心,能够实现网络的呼叫和连接控制,提高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软交换技术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性:其一,该技术能够实现汇接局和端局的功能;其二,在汇接局和端局功能的基础上,具有电路交换与集成分层这两种网络形式;其三,在该技术中,多媒体层、呼叫控制层以及业务项目层之间相互独立,单独存在于技术发展之中。当前,软件交换技术在整个信息行业中的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对呼叫功能的有效控制,业务内容的制定和开发,多媒体网关连接以及多种兼容功能的实现,在电话网络信息系统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电话网络的软交换系统及其智能化改造的技术方法

(一)网络汇接局技术要以软交换为基础

由于传统汇接局技术难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利用软交换技术,能够实现对网络的统一管理,将不同的流量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并分散于不同的控制中心,在此基础上实现网络中的平行管理模式。除此之外,软交换技术能够实现对终端网管进行统一操作,传统通信技术中的汇接局被取代,只需要负责用户的接入工作,而软交换技术实现的是呼叫与控制功能,将其作为通信业务智能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进一步实现通信系统的智能化。

(二)用户数据的核心储备使用SDC

SDC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网络节点技术,能够大量储存用户的数据信息,与软交换技术进行兼容和交互,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实现被叫与主叫用户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形成一种关联性的映射。在智能业务领域,将其内容转化为接入编码,以此来实现智能业务更好的开展。在固定网络环境中,SDC与移动网络中HLR存在较大共性,都是为了实现对用户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SDC作为用户数据的核心储备,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软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对用户的主叫和被叫信息进行接收,随后,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给SDC,并就用户信息数据进行查询和储存,通过系统全面的查询之后,SDC需要将查询结果反馈给系统,并建立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业务接入渠道,此时,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相应CSp,从根本上确保电话网络系统中智能化业务的顺利开展。

结语

在我国电话网络通信系统中,针对软交换技术及其智能化的改造,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因此,在具体改造过程中,信息技术人员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作用,从根本上提高网络利用效率,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智能通信业务,以此来确保我国信息通信系统中业务环境安全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明确业务项目的分类,不断优化和完善信息通信环境,最大限度的实现我国电话网络通信系统的软交换以及智能化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我国信息化网络建设水平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李文.浅谈网络电话通信系统软交换及其智能化改造[J].电子测试,2014(02).

[2]石炯.安徽电信软交换方式nGn改造与实施[J].信息技术,2010(10).

[3]廖威.长江电话交换网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9).

[4]肖衍.基于软交换的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的发展[J].铁道通信信号,2013(10).

智能交通网络篇5

关键词:固网智能化;nGn;软交换

在当前市场竞争和新技术的双重影响下,传统语音业务已逐步走向“低值商品化”。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继续保持增长,净增长848.5万户,达到6.49亿户。移动分组数据用户即手机上网用户增加2208.8万户,达到2.76亿,42.5%的用户使用手机上网。固话方面,1月份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101.6万户,降至3.39亿户。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移动网在与固网的竞争中取得了全面的胜利,移动用户的数量和增长率均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最重要的是移动业务也在全方面侵蚀着固定业务,移动业务对固网业务的分流作用使得固网用户的单机话务量、用户的aRpU值等方面出现较大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固网运营商的运营收入增长。由于固定电话语音业务收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虽然比重逐步下降,但仍将是固定运营商的主要收入。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固网运营商迫切的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新颖的增值业务必然就成了固网运营商大力发展的业务之一,这已经是各地运营商的共识。

1固网智能化的新业务

传统pStn对增值业务的支持日益显出力不从心,对多媒体业务实现困难、运营维护管理要求高,投资收益正在下降。而对传统固话网络进行智能化改造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固网智能化是指在现有的传统pStn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结构的优化,资源的整合,设备的升级来达到网络优化和集中管理。固网智能化除了对传统业务有着良好的继承性以外,它更能给我们这个网络带来更好、更强大的业务。通过完善提供固网业务的架构体系,使得固网的业务提供能力变得更加方便,简洁和实时。固网智能化技术在提供交换机标准业务的基础上,还可提供以下业务:号码类业务,如混合放号、移机不改号、号码携带、一号双机(同振)等;基于用户属性触发类业务,如固网预付费、固网彩铃、一号通、多业务嵌套(如预付费+彩铃+同振)等;跨网业务,可以跨pStn、pHS、nGn等多个网络提供统一业务。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市场的需求。

2固网智能化的体系

电信运营商必须建立以数据为中心、基于开放的网络架构,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融合网络体系。即基于软交换技术的nGn网络以实现固话网络的智能化升级。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是业务驱动的网络,通过呼叫控制、媒体交换及承载的分离,实现了开放的分层架构,各层次网络单元通过标准协议互通,可以各自独立演进,以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软交换的体系如下:

其中,采用分层的结构,每个模块可以独立的发展;各模块之间采用标准接口,使网络更为开放;在这里可以实现控制和承载分离,软交系统基于分组交换的承载网络,分组交换网络能够满足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需求,为将来各种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呼叫控制独立与承载网络,脱离了媒体类型的限制使网络更为灵活,功能更为强大;业务与控制相分离,屏蔽了控制和网络,使业务的开发更简单。独立的业务提供模块,能够为整个网络提供业务,使业务的部署更为灵活。

3固网智能化的实现方式

可以通过HLR解决固网用户向3G迁移的问题,同时为固定移动的融合业务提供支撑。对pStn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方法有两种可行性较高,一种是对端局交换机进行智能化改造,建立一个集中、外置的数据库,存放所有用户的业务属性,所有端局具有集中访问的能力。另一种是对汇接局交换机进行智能化改造,将端局见的直达链路改为到汇接局的直达链路,在汇接层设置集中数据库即HLR。固网智能化后采用的HLR为多网提供统一用户数据管理,作为固网、nGn用户数据属性存储及管理中心,提供网络智能化功能之外,同时作为pHSHLR以及将来中国3G移动网HLR,为业务融合打下基础;HLR可以利用现有的固网优势未来发展3G业务,包括固网用户不改号平滑迁移为3G网络用户,以及发展固网/3G融合的业务;由于第二种最接近下一代网络而被广泛采用。目前中国电信实施全业务上移,即将所有业务功能从传统交换机上移至软交换设备管理,现有的交换设备仅作为基本备管理接入,从而真正达到丰富网络应用、降低运维成本、整合网络资源的目标。另外,该方案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保护已有投资,新建的SHLR设备能充分吸收现有pHS网络中的HLR的技术优势;实现用户的接入手段多样性,不仅包括宽带域还包括窄带域。而且未来的新业务应充分考虑到运营商的发展方向,因此,方案中采用统一的业务平台为全网用户提供各类增值业务和基于ip多媒体业务,并且实现pStn网络平滑升级到下一代网络,可以实现与移动3G的融合,为运营商3G网络建设奠定基础。具体实现方案是:首先由软交换与中继网关(tG)结合替代pStn中的汇接局,负责呼叫控制、路由控制、计费和维护等功能,同时要求软交换具备SSp功能,负责网络智能化业务的触发、业务实现的控制等。由于用户的号码信息以及用户签约的智能业务信息集中存放在SDC中,因此软交换必须具备通过标准协议访问SDC的能力。在由软交换和tG构成本地网汇接层面后,原有的pStn端局全部通过tG接入到软交换网络中。在系统运行时,端局将所有呼叫信令强制到软交换处理,软交换利用访问协议查询SDC得到用户的具体业务属性,实现业务的触发。tG和每个本地交换机采用分区汇接的形式,实现实际话务的接续。每个本地交换机均至少与归属于不同软交换的两个tG进行连接,保证在单个tG或软交换发生故障时话务仍然能正常接续。

4结语

目前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大多已完成了对pStn的智能化改造,适时启动对传统固话网络的智能化升级,不仅增强网络的功能,提供一些新业务、增值业务、个性化业务,而且提升网络性能,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促进网络融合,更重要的是在发放3G牌照后,可以帮助固网用户平滑的向3G网络迁移。总体来讲,固网智能化使得网络层次简单清晰、扁平化;在业务方面,优化后的网络具备足够的智能化,能够快速地引入和管理新业务,不断满足各种层面用户的需求;在维护管理方面,优化后的网络采用“集中维护、综合管理、无人值守”的模式,能实现整个网络运行更稳定并且使得维护工作量最小化,使维护成本降至最低。这些都可以助力经营传统语音业务的电信运营商提高市场竞争力,再次加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

参考文献

[1]陈建亚.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2]赵强.基于软交换的nGn技术与应用开发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智能交通网络篇6

【关键词】智能光网络电力通讯应用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电力通讯的安全性、稳定性、快捷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电力通讯技术的改造升级变得越来越重要。电力通讯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性设施,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设施。在电力通讯技术不断改造升级的过程中,智能光网络应运而生。智能光网络是一种专门针对信令网的新型组网技术,它能够自动进行光网络连接和交换,解决了传统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和使用率低、灵活性差、扩展性差等缺点,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电力网络通讯的实际要求,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1智能光网络的概念和特点

光网络指的是使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介质的广域网、城域网以及其他大范围局域网的网络结构。智能光网络(aSon)也称自动交换网络,是光网络的发展。是一种由用户动态发起业务请求,网元自动计算并选择路径,并通过信令控制实现连接的建立、恢复、拆除,融交换、传送为一体的新一代光网络。智能光网络在各种传送技术之上增加了独立的控制平面,因此可以支持目前传送网可以提供的各种速率和不同信号特性的业务。此外,该网络还能够在两个客户网元之间提供具有固定带宽的传输通道。

将智能光网络引入电力通讯中,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1智能光网络提高了网络宽带的利用率

在传统的光传输网络中,为了保护网络的稳定性通常会预留百分之五十的宽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宽带的使用率以及网速的流畅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智能光网络具有动态保护机制,在无须预留宽带的情况下仍能够起到保护网络稳定性的作用,且流畅性比较高,降低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网络宽带的利用率。

1.2智能光网络具有保护恢复机制

相比于传统的光网络,智能光网络增加了控制平面,因此具有智能、多样化的保护恢复机制。智能光网络主要通过使用一个预先分配好的备用资源来代替已经失效的信息资源,当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快速恢复,保障正常的工作运行。此外,智能光网络还具有独立完成保护工作的作用,能够和传送平面、控制平面协调完成信息资源的恢复工作,从而保护信息资源。

1.3智能光网络能够简化网路结构,节省运行维修成本

传统的光网络往往需要多套aDm系统叠加运行,这虽然提升了运行效率,但需要扩大机房面积,配置很多的维护人员,从而也就增加了维护成本。而智能光网络在各个骨干节点都设置了oCS大容量设备,因此可以有效避免oDF的转接,不需要扩大机房面积,也不需要更多的维护人员,从而降低了网络运输维修压力和费用。

此外,智能光网络还降低了对用于新技术配置管理的运行支持系统软件的要求,只须维护一个动态数据库,减少了人工出错机会。

2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讯中的应用实践

从技术的角度讲,在电力通讯系统中采用智能光网络首先要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投资条件,从而能够投少产多。其次要坚持网络技术的标准,坚持网络的兼容性,并将信令的协议标准放到首位。第三,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网络发展需要开展智能光网络新业务。从而逐渐完善智能光网络。具体来说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讯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站点的选择

在电力通讯系统中要使用智能光网络技术首先必须选择好智能光网络的站点。要对站点的业务流向、流量、机房状况、承载业务种类、光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然后选择那些业务发展好、机房条件好、光纤物理的路由便利的站点作为智能光网络的站点。此外,站点的选择以及站点数量的选择,还要考虑智能光网络的实际运行需要、特点分级、投资成本、光缆等实际情况。理论上说,站点越多,越能够发挥网络的优势。

2.2网络结构的设计

网络结构设计是智能光网络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智能光网络的网络结构是由软件计算以及人工调试计算出来的。在设计网络结构的时候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好站点中的光缆数量,网络分层以及网络分域。一般来说,光缆数量在4根以上才能充分发挥智能光网络的优势。就目前我国电力网络通讯来说,在城域中的智能光网络骨干层一般采用“网状网”的结构方式。

2.3新旧网络功能定位

受目前我国电力通讯系统发展的限制,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完全实现智能光网络覆盖每一个地方,智能光网络和传统网络在很长的时间内是需要共同存在的,因此要对新旧网络进行正确的功能定位。对于传统网络原有的业务,要依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步到位或者逐步到位的方式进行分级管理。对于新建立的智能光网络,要根据不断增长的数据业务的实际需求,为客户提供快速、可靠、稳定的新型业务,并对这些业务实施动态管理。

3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光网络是一种由用户动态发起业务请求,网元自动计算并选择路径,并通过信令控制实现连接的建立、恢复、拆除,融交换、传送为一体的新一代光网络,它能够自动进行光网络连接和交换。智能光网络在各种传送技术之上增加了独立的控制平面,因此可以支持目前传送网可以提供的各种速率和不同信号特性的业务。将智能光网络引入电力通讯中,是因为它具有保护恢复机制,能够提高网络宽带的利用率,简化网路结构,节省运行维修成本。智能光网络在电力网络通讯中应用的时候要选择好站点,做好光网络结构设计,为新旧网络功能正确定位,从而充分发挥智能光网络的优势,促进电力网络通讯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瑜.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讯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3,(09):116-117.

[2]何青林,芦振波,李国强.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讯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风.2014,(03):27.

[3]蒋丽.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讯中的应用初探[J].电子制作.[J].2014,(20):199.

[4]姜海泉.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9):33.

智能交通网络篇7

关键词:智能交通;标准化;信息平台;应用对策;技术研究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rafficnetworkconstructioninChina,trafficnetworkisarrangedinacrisscrosspatternofhighway,railway,thetrafficsafetyput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intelligenttrafficstandardizationconstructionisaneffectivewaytoimprovetrafficconditions,increasethetrafficsafetyandpromotetherapiddevelopmentofeconomy.inthispaper,withtheimplementationofintelligenttrafficstandardsinChina,distribution,thestandardpromotionstrategy,analyzing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tandardapplicationsystemstructure,technology,theapplicationofcountermeasure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applicationof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tandardsinchina.

Keyword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tandardization;informationplatform;application;technology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5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itS)又称智能运输系统,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可视化安全预警决策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以达到交通的高效便捷、安全舒适。而智能化交通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交通网络建设的发展目标,近些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智能交通标准化也是交通标准化的新要求,也是智能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智能交通标准化应用现状

智能交通适于上世纪70年代末交通运输管理中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GpS、地理信息和系统集成等环节。智能交通标准化的应用也在逐渐完善,截止去年底我国智能交通现行的国家标准已经有148项,包括术语与定义、数字地图及定位、基础信息编码及表述、专用通信、信息服务、交通与紧急事件管理、电子收费、综合运输及运输管理、车辆辅助驾驶与自动公路等标准,但部分国家标准的标龄已明显偏高,需要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网络的构建,智能交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比如,北京、上海、深圳都投巨资进行城市公交网络的智能化建设,积极致力于交通运行协调指挥(toCC)和路网监管、公交安保等服务体系的建设,建设完善的交通状态指数采集系统,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综合信息服务。进入十二五期间,各省市的智能交通标准化建设,在构建公路综合管理系统、数据标准体系和安全认证体系、危货运输车辆联网控制、etC收费系统建设等方面都不断有新技术应用出现,信息采集度更高,更能适应人的应用要求。其中很多新技术的应用大量的利用了传感器通信技术和可视化预警决策技术,这些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智能公交系统(公交车辆智能调度系统、公交iC卡系统、公交客流量检测系统、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城市交叉口闯红灯拍照系统)、城市交通电子收费系统、城市共用信息平台系统、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汽车安全技术等领域。

但是,我国的智能化系统建设与行业标准的完善步骤不统一,使得我国的智能交通标准化应用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各省市各自为政没有固定统一标准,省市、地区之间的智能化系统建设也不平衡甚至有些地区缺失、信息的共享平台尚未建立,没有形成统一的智能化交通系统信息网络。这些问题都对我国智能交通标准化应用提出了跟高的要求。

三智能交通标准化的应用对策思考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再加上城市建设中的地下交通、立体交通的体系构建,对智能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交通标准化的应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智能交通标准的统一整合,地区之间的标准和新旧标准的统一要逐渐统一和完善,借鉴国外先进智能交通应用技术,形成中长期标准战略。

2.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引导各地尽快对智能交通标准化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标准化技术组织,推动标准的制定、效益评估、信息沟通等公共服务作用。

3.发挥智能交通标准化产业相关企业的研发创新优势,以标准指导研究方向,以新技术平衡智能交通标准,相互促进提高,鼓励企业研究智能交通技术标准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

4.加强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人才培养,创建宽松的人才环境,鼓励科研院校进行标准修缮和技术创新。

5.国家主管部门引导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信息网络的建设,将交通网络与城市公交、公路交通、经济发展网络、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各方面,实行多头联动、信息共享。特别是在公共安全预警与辅助决策信息的网络建设,提高公共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监管网络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6.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关制度,促进电子地图、GiS、交通模拟、交通信息采集等新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推广,增强交通规划的信息化水平和交通工程设计水平。

7.国家政策要倾向于投资决策、中长期科学规划、系统开发研制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使企业更积极的投入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产品开发与生产,促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8.因地制宜推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不同地区之间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中长期建设目标和发展策略,减小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智能交通标准化建设的差距。

9.智能化交通的建设重点侧重于公共交通系统、交通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收费管理系统、安全系统、仿真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例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交通突发事件自动检测系统、可视化安全预警决策系统、交通违法取证系统、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自动收费系统、事故安全助手、交通紧急救援系统、交通模拟仿真演练系统等,并以系统的运行验证智能交通标准的合理性、实用性。

10.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信息数据分析预警技术,形成可视化信息大网络平台,面向公众查询信息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是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应用更具有实际意义。

结语

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与系统标准化的应用有很大的关系,标准化的应用应该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智能交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制定交通网络智能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标准,将先进的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应用到交通管理、安全管理和经济发展战略中,为我国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便利和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岳建明.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模式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2(9).

智能交通网络篇8

1引言

智能建筑技术是指通过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它是集现代建筑、现代通信网络、现代控制网络、internet/in-tranet和现代计算机于一体的技术。

2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系统结构

智能建筑的内涵实质就是:在建筑构架中,根据系统工程原理,适应特定人群的需求,融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所建立的舒适、环保、节。能、高效、安全、信息有效传递并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环境。

3几种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3.1网络技术

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庭设备开创了一个新的网络时代。基于web的intranet网络技术正成为建筑物或企业内部的信息主干网的主流形式。智能建筑要求网络具有足够大的带宽和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使得多媒体信息能够在用户浏览器平滑显示,internet/intranet为人们的信息交流和生活方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

信息网络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致使:①in-ternet/intranet降低了人们和智能建筑内外部信息通信与信息、传播的成本;②采用开放的网络传输协信息系统软硬件投资和性能提升与维修成本;③提高建筑内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建筑物业管理层,制定管理方案和全局事件协同处理的工作能力;④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以及综合信息数据的访问;⑤能够增加通讯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与数据的交换能力,internet/intranet可通过防火墙实现无缝连接;⑥信息与控制系统集成可直接使用建筑物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网络互联与扩展很容易实现。

3.2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an)的迅速兴起是因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主要部件是无线pC和个人计算机。无线局域网大致采用以下几种传输技术,其费用取决于不同技术制造的无线pC卡:射频技术RF(Ra-dioFrequency)、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DirectSe-quence)、跳频扩频技术FH(FrequencyHopping)、红外技术iR(infrared)、视频传输、漫射传输等。无线局域网与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结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其技术的发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

①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在智能建筑内进行电子购物等电子商务机无线局域网的连接;

②无线信号转发器的应用:在智能建筑内可实现移动电话、传呼机信号转发的功能;

③无线会议电视及视像服务:在智能建筑内通过无线局域网提供活动地点的会议电视、视像信号的传输、交互和接入服务;

④服务系统的应用:在智能建筑内的餐饮、娱乐、远程医疗诊断、家庭教育、市民求助等服务的无线局域网的连接。

3.3双向电视传输技术

信号传输技术是宽带网传输技术的关键。实现3种信号(有线电视信号、计算机信号和电话信号)在同一传输介质中的无干扰传输是采用双向传输方法。为了构成双向线路需要设置上行和下行线路。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技术的实现是采用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上行传输的信号主要是计算机信号、有线电视模拟信号和电话语音信号,下行传输的信号主要是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双向电视传输技术使智能建筑内的传统CatV网改造为可提供交互信息与数据传输的宽带高速网络,为未来智能建筑内实现电视网、计算机网、电话网的综合传输模式提供预留网络接口。

双向电视传输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有:①数字或模拟电视点播;②交互式电子游戏;③提供宽带internet/intranet网络接入。

3.4家庭智能化技术

智能住宅的构想和构成来源于智能建筑。智能家庭网络是指信息家电和其它设备通过物理方式连接在一起,使之能相互通信,从而形成家庭式网络系统或家庭局域网。它的构建有利于信息家电的统一化、智能化管理。智能家庭网络技术把信息家电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能够方便地使用,提供更舒适、更安全、更高效的智能化,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家庭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有:

①家庭安全预警系统:非法进入、发生火警、漏水、漏气、紧急呼救等自动报警;

②遥控家庭住处的电器:智能微波炉、智能吸尘器、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远程遥控;

③信息家电功能的升级:从厂家自动下载新的控制程序,实现信息家电功能的升级,实现远程家电故障诊断、维护;

④家电设备的网络控制:每个用户家电可以将自己的控制菜单公布到家庭网络上,从而可用tV、传真机、手持pC、可视电话和手机等实现对连入家庭网络的所有家电的控制。

3.5流动办公技术

流动办公就是利用虚拟技术提供虚拟的办公环境,它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可视技术以及家庭智能化技术的综合结晶。应用移动办公技术可以使家庭或异地的办公人员如同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入办公室的办公流程,及时处理文件和阅读资料;参加单位召开的电视会议,参与发言和讨论;以及通过家庭智能化技术,利用可视电话和可视手机对办公室内的设备和家中的电器设备进行遥控。

流动办公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

①多媒体电子邮件:通过e-mail智能传真和netmeeting方式传发声音、图像、视频、音频信息和格式化文本;

②远程会议电视:通过B-iSDn或互联网络实现远程会议电视终端的接入;

③无线遥控:利用B-iSDn或internet/intranet网络实现利用可视电话或可视手机对办公室的设备或家用电器设备的远程遥控。

3.6控制网络技术

目前,控制网络技术正向体系结构的开放性与网络互连方向发展。开放性控制网络具有标准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在计算机互联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控制网络要满足开放性的要求就必须走网络互连的发展道路,因而从现场控制总线走向控制网络是一个必然趋势。控制网络通常是指以对生产过程对象控制为特征的计算机网络。

控制网络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

①改善智能建筑内楼宇自控系统、安防监控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泄漏报警系统等异构网络环境的控制与联动的结构。

②可以实现对智能建筑内设备、通信、管控的自动化远程监视和数据采集。

③有利于与综合分布应用系统、集成系统交互,智能建筑内的所有设备和安全监控信息均可以进入各种计算机平台(如windows98/2000、Java)和桌面系统,以改进智能建筑内监控信息的利用,共享“群体环境”的综合数据集成。

④有利于对生活环境、状态和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检测、监视和控制。

3.7生物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很多智能化系统将会引进生物智能技术,绿色建筑的建设也将推动更多新领域新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①生物技术与建材的融合,使建筑物更节能;②环境检测技术。希望将来生物智能芯片的感知能力更接近于人,生物技术将对有害物的处理发挥功效;③生物智能将把建筑智能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

3.8智能卡技术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智能卡具有体积小、携带与使用方便、安全性与可靠性好等优势。目前,采用智能卡系统进行智能建筑的出入口管理、停车场管理、巡逻签到管理、商业消费与电子钱包物资管理、物业管理等重要部门人员进出情况管理都可通过智能卡实现。智能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

①出入口管理系统的应用:出入口管理应采用iC卡管理,对人员出入口通道、公寓总门的信息记录及电梯等实现出入口安全管理;

②巡逻签到管理系统的应用:通过智能卡记录保安人员定时或不定时地巡视,每个巡更点设有锁匙的按钮,巡更人员到达巡更点按下电钮,插入智能卡后,该系统自动记录、打印、存档,实现巡逻安全管理;

③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应用:智能建筑内所有车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驾驶员持有一张编号、加密码的智能iC卡为门钥匙,合法插卡就通过,否则拒绝。

智能卡系统能够实现中文语言自动停车引导,自动收费,灯光引导出场,并自动生成档案文件,打印、显示;

④物业收费与管理系统的应用:该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最先进入智能网络系统,实现水、电、气抄表自动化和实现各种费用结算的自动化,并提供电话查询、转帐及催款等一系列管理;

⑤人事考勤管理系统的应用:使用智能卡建立人员人事档案资料,记录人员考勤情况。

3.9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指基于网络化的视像传输、交互和提供多媒体视像服务的技术。目前,在智能建筑内的数字视频点播和会议电视,均是采用可视化技术向建筑物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视像的传输、交互和服务的功能。可视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有:

①数字影视点播:向智能建筑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诸如电影、电视、远程教育和游戏等视像服务;

②会议电视:向智能建筑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点对点或网络形式的交互式多媒体影像的传输服务。

3.10数据卫星通信技术

直播卫星系统通信技术建立了一个以小型数据卫星站(VSat)技术为主体,应用多路复接的卫星高速信道(iDR/mUX)帧中断交换技术为辅助,可以传输数据、图像、语言等内容的网络。由于DBS传输速率快,传输可靠安全、频带宽、容量大、信道误码率低、覆盖范围广,能实现高质量的宽频带通信,适用于移动通信,因而在无线接入中得到运用,其应用得到发展。同时可综合应用卫星多波束覆盖、星载处理技术、地面蜂窝移动通信和计算机软件技术。

数据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①提供internet/intranet网络接入;②提供与B-iSDn网络的互联;③提供专业Lan网络的接入;④实现与移动通信系统的组合;⑤实现远程多点电视会议;⑥实现远程医疗诊断和远程教育。

智能交通网络篇9

【关键词】固网智能化;软交换;实现;智能新业务

中图分类号:t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市场引进竞争机制,移动、联通运营商等发展迅速,固网运营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的压力,中国电信集团提出了由传统基础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为客户提供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服务。传统的固网没有了解用户的需求,没有针对性的业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固网引入智能数据库,提供丰富的业务。

2软交换技术

2.1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是指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的呼叫控制功能,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分离,与此同时,软交换提供连接控制、翻译选路、网关管理等功能。软交换位于网络控制层,主要任务是完成点对点的连接建立,通过与媒体层网关的交互,接受处理呼叫相关信息,指示网关完成呼叫。软交换是网络发展进程中分组交换的核心设备之一,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等,还可以提供可编程能力。

2.2软交换的功能

软交换提供综合业务的呼叫控制,连接和部分业务功能,是多种逻辑功能实体的集合,是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

⑴控制功能。呼叫控制功能是基于呼叫的建立连接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

⑵互联互通功能。软交换是一种开放和多协议实体,采用标准协议,通过各种网关协议实现网络互通。

⑶媒体网关功能。软交换控制媒体网关可以选择语音压缩算法和打包成ip包在ip网络上传输。

⑷业务提供和交换。软交换能提供各种基本业务,还能协同呼叫控制功能实现业务交换。

⑸计费功能。采集详细话单和计次表话单功能并根据运营需要将话单送至计费中心。

⑹网守功能。即接入认证与授权、地址解析和带宽管理。

2.3软交换的优点

⑴交换成本低,采用开放式的平台,易于革新,同时是利用普通计算机器件,性价比提高60%-80%。

⑵能够灵活选择交换的配置模式,功能块既可以分布在整个网络中也可以集中应用,功能具有灵活性。

⑶采用开放式标准接口,有利于不同网关,交换机,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互通性,兼容性非常好。

⑷利用软交换技术不仅成本低,而且很容易地进行交换转移,处理复杂业务,还可以方便得进行网络升级。

3固网智能化及其意义

固网智能化主要是指在固定电话网中,用户业务属性与业务承载网络分离,实现业务属性与承载网络的无关性。建立独立的用户业务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引入固定电话网用户的集中属性数据库,集中管理数据库,实现多种网络,业务的数据共享。

3.1固网智能化的意义。

固网智能化有利于固网新业务的发展,从而增加固网业务的收入,促进固网业务的稳定发展。固网智能化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还能以下间接的经济效益:

第一: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减少客户的流失,打造品牌,使电信业务深入人心;

第二:有利于网络的相互兼容,相互融合,降低运营维护的成本;

第三:通过提供全网的预付费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欠费问题,保证电信集团资金的流动。

第四:市话详单可以分析用户的消费情况,根据用户的需要增加有针对性的业务,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更适合大众消费的精品业务。

3.2固网智能化改造所包含的内容

3.2.1引入用户数据中心

现今,pStn用户数据存储在各个交换局的本地数据库中,固网具有封闭性以及终端的固定化,都为新业务的需求带来不利的影响。固网智能化可以在固网中引入用户属性数据库,,只要对用户数据中心进行修改就可以快速实现业务。用户数据中心通常在本地网中设置内外置两种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是在呼叫接续前,系统首先根据主被叫号码查询用户数据中心,来完成通话等即时性业务。

3.2.2构建业务交换中心

优化改造本地汇接局,使其成为业务交换中心,可以减少汇接局及汇接区的数目,降低网络复杂度。

3.2.3构建开放、综合的智能业务中心

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当今社会,人们对通信业务的新要求,需要引入开放的综合的智能业务平台,来提供多样化,智能化的服务,使得不同的用户都能体验到相同的服务,但是智能网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迫切需要加快其建设,完善其功能。

3.3固网智能化的局限性

固网智能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新业务的提供,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固网智能化改造智能提供基于语音的窄带增值业务,不能提供宽带多媒体服务;改造后的新业务是否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带来足够的经济收益还存在不确定性;为了满足未来网络的发展不能继续对pStn进行大规模投资。

4基于软交换的固网智能化的实现

4.1软交换作为网络的汇接局

软交换替代原有汇接局,同时还负责控制中继网关和信令网关,实现呼叫控制功能。在软交换的网络中,汇接局的功能由中继网关和软交换共同完成,如果网络规模业务流量大,可愿意划分若干个汇接区采用双归属方式分担业务。实现智能化后,现网老旧的机型端局设备只负责接入,智能业务的触发由软交换实现。

4.2采用用户数据中心

用户数据中心作为网络智能化的核心,负责保存用户的逻辑号码,及智能业务属性等数据,完成主被叫用户逻辑号码和物理号码的查找映射,并能返回相应的接入码。用户数据中心是用户属性的数据库,管理用户数据,本地网所有呼叫先发送到软交换平台,再向用户数据中心查询信息,实现智能业务的触发。

4.3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新业务

基于用户数据中心提供的网络智能化服务。网络建设将建立一个智能业务的平台,更好地实现智能业务的触发,提升固网对新业务的支持能力,实现个性化的业务,拓展新业务用户群。

⑴预付费电话。预付费电话是利用智能网实现的固话新业务,用户预先存入一定的话费,就可以直接拨打电话,话费扣除至零时系统自动停止业务,极大的方便着用户,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欠费的问题。

⑵亲情号码。亲情号码业务是指用户可以设置几个亲情号码,享受拨打优惠的益处。

⑶一号通。一号通可以与用户登记的多个号码互联,可以为用户省去很多麻烦,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号码。

⑷移机不改号。移机不改号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实现固定网用户号码内部,固定用户号码和pHS用户号码之间的不改号迁移,

⑸同号。对业务用户而言,两个物理终端使用一个号码,来话时,同号业务号码可以同时振铃,去话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使用,两者之间不会产生影响。

⑹新型无条件转移。新型无条件转移可以在任何一部话机上操作,与传统本机设置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新型无条件转移方便用户对本机电话进行转移操作。

网络智能化综合考虑了网络,业务等多方面的因素,更好地帮助固网运营商改造现有的网络结构,软交换只是固网智能化的开始,传统固网运营商在向imS的发展任务还相当艰巨。

5结束语

基于软交换的固网智能化是当今固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有固网中汇接层引入了移动网络的用户数据集中管理的思路以及软交换技术,是目前改造本地电话网络最有效快捷同时符合网络发展趋势的方法,是目前固定电话网络的优化手段之一,对于固定电话网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曹明华,王继曾.固网智能化软交换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2(12):84-86.

[2]石炯.安徽电信软交换方式nGn改造与实施[J].信息技术,2010,5(10):44-46.

智能交通网络篇10

关键词:过程层网络;SmV;双星型网络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2-0081-02

1概述

随着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变电站中数据传输在容量及实时性方面都有更高的需求,为了提高设备集成度、简化网络和节约建设成本GooSe、采样值、对时信号共网传输方案是可行且必须的。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业务流量及业务数据实时性需求,针对其大数据量、高实时性要求,提出适合于智能变电站网络组网方案。

2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业务流量分析

流入交换机的数据决定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交换机数据吞吐总量,数据流量的大小决定了网络(延时)性能,理论上流入数据都可以正确流出。网交换机上流入的数据主要包括单间隔或跨间隔保护需要的数据,如失灵保护、母线保护等需要的数据和电能质量终端及计量终端需要的计量数据,另外根据《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设备技术方案》,还有一些设备状态检测数据。

根据ieC61850业务数据分类,过程层网络传输的业务数据主要有3类,ptp1588/Sntp/ntp对时报文、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报文(GooSe)、采样值报文(SmV)。

(1)依据ieC61850-9-2标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进行采样报文SmV传输。该标准是采样数据组网的唯一报文格式。采样值报文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了智能变电站采样数据的数据共享。利用过程层网络获得采样值,通常再通过组播、VLan等技术手段减少采样值传输流量对过程层网络通信性能的影响。

(2)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报文(GooSe)以者/订阅者的模式在通信协议栈的数据链路层通信,依据ieC61850-8-1标准,GooSe报文传输采用超时重传机制,突发GooSe变位时产生瞬时GooSe传输报文,平时无故障时数据流量较小,对采样值SmV的传输效率影响不大。

(3)ptp1588/Sntp/ntp对时报文、状态监测数据、网络设备管理等信息流量很小,所以无需独自物理组网,网络简单且便于运行维护。

3采样值业务数据分析

智能变电站采样值报文大部分在间隔内传输,不同间隔间需要传输少量GooSe报文,如果将全站过程层交换机经过主干交换机进行星型模式级联。如果不对间隔层交换机流出数据进行流量控制,主干网交换机很容易流入流量超负荷的情况。下文分别对单个间隔的交换机和多个间隔的级联主干交换机的SmV数据流量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

3.1单间隔采样值业务流量分析

基于ieC61850-9-2工程中实际报文长度(SVLD为变长量),依据采样值报文格式如下图1所示及变电站实际业务需求单间隔SmV最大计算流量为:

变电站内一个间隔考虑3级母线级联电压3相电压,总共9个电压通道,另3相保护电流,总共12个通道,为保证保护数据的可靠性,一般都采用aD采样。即12*2=24个通道,另外有三相测量电流及零序电流和间歇零序电流。总共29个通道。而电能质量等计量类装置只需要电压和电流,不可能超过29个通道,按照最大29个通道计算。如果每帧采样值报文传输一组采样值计算,那么采样值报文的长度为302个字节。一个合并器每秒种的数据流量:

采样频率为每周波80个点:

Q=302字节×8bit/字节×50周波/s×80点/周波=12.08mbit/s;

采样频率为每周波256个点:

Q=302字节×8bit/字节×50周波/s×256点/周波=30.9mbit/s;

单个间隔SmV报文典型数据流量为:

按照每帧1组采样值12个模拟量通道计算,一个合并器每秒种的数据流量:

采样频率为每周波80个点:

Q=159字节×8bit/字节×50周波/s×80点/周波=5.088mbit/s;

采样频率为每周波256个点:

S=159字节×8bit/字节×50周波/s×256点/周波=16.2816mbit/s。

3.2跨g隔采样值业务流量分析

根据保护业务需求,一些保护功能的实现只需要单个间隔的采样值数据,而有些保护功能的实现则需要跨间隔的采样值数据,就必须统计过程层主干网交换机流量,目前保护功能需要的多间隔采样数据的最大个数为24个,例如母线差动保护。

国家电网2011年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中规定,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宜进行主干电网电能质量监测、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和特殊需求电能质量监测。根据不同监测要求,监测点的位置宜选择在:重要的供电母线及线路;向敏感和污染源用户供电母线及线路;电源接入点,如发电厂(场、站)高压母线及送出线路;其他特需监测点,如装设FaCtS设备的母线及线路、直流输电换流站等。

根据电能质量规范及现场工程的实施方案,过程层网络中电能质量设备对跨间隔数据接入不可能超过24个,这里按照保护业务的最大需求24个间隔计算。

如果按照极限情况考虑,每个单间隔都按照最大流量计算:

采样频率为每周波80个点:

Q=12.08mbit/s×24=289.92mbit/s。

采样频率为每周波256个点:

Q=30.09mbit/s×24=722.16mbit/s。

从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采样值频率达到256点每周波,间隔内交换机采样值流量达到容量的30%。跨间隔的采样值如果按每个间隔都按照都达到最大30.09mbit/s流量,过程层交换机的最大数据流量达到了722.16mbit/s,而实际工程中,不存在每个间隔的数据都为最大数据流量的情况。

4过程层网络结构

过程层网络结构主要有装置交换机环形网和星形网,各有其优缺点:

(1)交换机环形网。智能变电站交换机之间采用实时环网进行组网的通信方式。环形网络缺点是:网络实时性差,环网中节点间的网络通信延时比星型网络要高;并且网络可靠性比较差,环网通信的快速生成树协议,通信故障时可能会引起网络风暴问题;此外,环型网络的投资成本明显高于星形网,因为交换机需要的网口数要比星型网络多。环形网络优点是:网络冗余性最好,当交换机之间网络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环网自愈依然以保证网络通信。

(2)交换机星形网。星形网是智能变电站交换机采用星型级联方式组网。星型网络的缺点是:网络冗余性较差,星形网交换机之间网络发生单点故障时,网络通信将受到较大影响。但其优点在于:网络实时性好,网络延时最少,并且不会产生网络风暴,符合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的需求。为了保证网络实时性的同时提高网络冗余性,当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的网络结构可以采用双星形冗余结构。

5结语

对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业务及数据流量分析,特别对智能变电站采样数据SmV数据流量进行了分析统计,分析了过程层组网结构环形网络和星型网络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采用双星形冗余结构,在保证网络实时性的同时提高网络冗余性。

参考文献

[1]丁腾波,林亚男,赵萌.智能变电站虚拟局域网逻辑结构划分方案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1):115-119.

[2]苏麟,孙纯军,褚农.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构建方案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0,31(7).Doi:10.3969/j.issn.1005-7641.2010.07.003.

[3]陈德辉,袁京.ieC61850在智能变电站应用时采用网络结构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10,(7):14-16.

[4]欧阳帆,刘海峰,赵永生,等.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阻塞故障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电网技术,2011,35(11).

[5]卢岩,宋玮,于同伟.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结构分析[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2,10(6).Doi:10.3969/j.issn.1672-4844.2012.06.015.

[6]㈥魂牛左群业,张保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18):112-116.

[7]王芝茗,葛维春,杨志辉,等.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电气自动化,2013,(15).

[8]胡长金.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可靠性研究[J].电气应用,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