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战略计划十篇经济战略计划十篇

经济战略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6:40

经济战略计划篇1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3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这是我国首部部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专项规划。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问:《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前期研究充分、基础工作扎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在42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经过前期调研、编制起草、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等五个阶段,历时两年多,编制完成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批准实施。二是既体现战略性又突出可操作性。《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既着眼长远,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长期战略,又立足当前,结合各产业、行业、社会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完善政策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加强管理和监督、强化技术和服务支撑、建立统计评价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等具体的、短期可见实效的支撑措施。既针对循环经济共性问题明确了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等,又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清晰易懂的思路、模式和技术路线、实现途径。三是既提出了中长期目标又明确了近期具体指标。《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的,提出了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的中长期目标。同时,为促进循环经济尽快形成较大规模,提出了到“十二五”末资源产出率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等18项主要目标。另外,以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为目的,提出了近80个量化的循环经济具体指标,内容涉及第一、二、三产业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循环利用等各方面。四是着力创新、与时俱进。《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在思路、内容、体例、机制上有很多创新点。比如,针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再生资源水平低的“只循环不经济”以及个别“二次污染”、再生产品质量安全、“地沟油”回餐桌等问题,提出了“高效利用,安全循环”的基本原则;针对十八大“培育生态文化”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要求,提出鼓励开展循环文化创意活动,实施大循环战略,推进行业间、产业间、生产与生活系统、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链接等措施;针对社会中存在的铺张浪费行为,《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响应中央有关精神,明确提出了要推行绿色消费,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推动餐饮企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公务宴请、家庭等各方面节约粮食。此外,《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在形式上图文并茂,编制了一些重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图,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体现了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

   问:《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是如何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

   答: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实际上就是对如何推进循环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是实现循环发展的具体行动,从而通过循环发展带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

   十八大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任务贯穿始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明确了提高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具体目标,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同时对各行业、各领域和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十八大还明确指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把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作为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的主战场,提出战略任务、明确具体目标、总结基本模式、给出技术路线和实现方式等,力求把一些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为重点,树立新的资源观、消费观,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这些都是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而做出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安排。

   问: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

   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方面,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废物循环利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方面,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在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方面,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服务业在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理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再制造,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绿色交通行动,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

   问:当前社会上存在奢侈浪费现象,《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从哪些方面强化了有关措施?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减量化优先”为基本原则,把推广绿色消费模式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遏制当前社会上存在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乃至浪费,提出了一些明确的、根本性的措施。首先,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理念,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摒弃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的陋习,提高全社会节能、节水、节粮意识。其次在消费环节,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抵制过度包装,鼓励网上购物、视频会议、无纸化办公,不消费珍稀野生动植物,提倡绿色出行,倡导生态旅游,杜绝随意丢弃垃圾。在餐饮住宿行业鼓励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快餐盒以及客房一次性牙刷、剃须刀等用品,特别是餐饮企业要引导顾客适度点餐,餐后打包,坚决反对食品浪费行为,在零售批发业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等,向消费者推介绿色产品,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带动绿色产品生产。另外,强化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府机关要在节能、节水、节纸、节粮等方面率先垂范,建设节约型政府,积极培育租赁业、旧货业发展,促进产品再利用。

   问: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包括哪些内容?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的“十百千”示范行动,是指实施循环经济十大示范工程、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和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

   “十”是十大示范工程。包括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工程、“城市矿产”基地建设示范工程、再制造产业化示范试点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处理示范试点工程、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工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循环型服务业示范工程、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工程。

   “百”是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选择100个左右城市(县),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示范城市(县)要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率先构建起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资源产出率提高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探索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子。

   “千”是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选择1000家骨干企业或园区,树立循环经济典型。示范企业或园区的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单位产值能耗、物耗、水耗、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以企业自主投资为主,各级政府通过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重点支持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项目、能力建设、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及推广应用。引导金融和投资机构投向循环经济重大工程。鼓励企业通过自有资本、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实施循环经济重大工程。

经济战略计划篇2

要研究我国的航空运输战略规划演进历程,首先要理清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演进历程,因为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计划(规划)是根据国家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应制定的专项计划,所制定的车窗总的计划(规划)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设施的建设、改善以及运输领域有关科技的研究、推广及应用都需得到政府的资助,只有纳入规划内的项目才能得到政府的资助,所以对交通运输进行专项规划非常有必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国民经济管理来说还是一种总体构想和打算。在实践中它需要通过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加以落实。从我国的实践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首先是通过制定计划或规划加以落实的。国家相关部门定期编制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或规划,成为每个时期国家的行动纲领和行动指南。通过制定规划,使国家经济战略更加明晰、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53年开始,国家每5年制定一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中国已经制定了12个“五年计划”。

1.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时期,我国民航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都不健全,所以在1953年制定和实施的民航发展“一五”计划中,重点在于对加强安全管理,对民航组织进行整编,建设飞行队伍、航管体系和相关院校,增加航线,扩展通用航空。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书中第五章第五节民用航空中提出民用航空的发展,主要是加强首都与各地区主要城市和边远地区的联系。同时,为了适应农业、林业和地质勘探等工作的需要,发展专业飞行。这就是针对我国航空运输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2.第二、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1956年9月党的“”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1965年9月中央讨论基本同意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1970年2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虽然在这3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都提到要发展运输业,但是规划发展提及的基本是公路、铁路和港口,而并没有对航空运输提出具体的指标计划。这使航空运输战略规划的发展受到阻碍。

3.第五个五年计划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此时,中国民航也开始实施“五五”计划,继续发展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应该说,“五五”计划是航空运输战略规划的转折点,从此次计划之后我国的航空运输战略规划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4.第六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是按照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而制定的,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要求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六五”计划中提出要对民航进行体制改革,狠抓安全和服务工作,重视基础建设,加强科技教育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六五”计划中第十八章第五节民用航空建设中,提出要在5年内完成乌鲁木齐机场和首都机场收尾工程;改扩建上海、广州、成都、昆明、长沙、大连、沈阳、桂林、福州、兰州、青岛以及部分地方航线机场,提高技术等级和通过能力;改址扩建西安机场;建成敦煌等机场;做好武汉机场扩建的前期谁备工作。逐步改善与加强通信、导航和航行交通管制设施的建设。购置新型飞机,更新淘汰部分旧飞机。根据国际、国内客货运量及旅游、外贸等方面的需要,适当调整与新辟国际、国内干线和省、自治区地方航线,增加航班密度,发展为农业和能源开发等服务的专业航空。逐步提高飞机的日利用率和载运率,保证飞行安全,提高服务质量。

5.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交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七五”计划中第十四章中,针对航空运输的规划中提出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要达到25亿吨•公里,比1985年增长近1倍,发展集装箱运输,提高飞机运输效率和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改革,民航部门利润的90%留给自己使用。在建设沿海开放城市机场的同时,新建和扩建一批机场。

6.第八个五年计划1990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中第三章第四节民用航空建设方面提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续建上海虹桥、昆明巫家坝、海南三亚、武汉天河等机场,新开工首都机场航站区。加强航行系统和空中管制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增加干线和支线的空运能力,合理规划航线网络,根据需要开辟新的航线。国际航线主要巩固现有航线,提高竟争能力。增强通用航空的作业能力。

7.第九、第十个五年计划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第三部分第五小节的民航发展规划中提出实施航空枢纽工程建设,合理安排机队配置,加强支线航空,强化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建设,改造和完善配套系统,全面增强航空运输能力。并分别对机场、机队配置、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建设、维修设施建设、航空信息系统建设、航油供应制定具体的规划。

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从“十一五”(2006—2010)开始计划改称为规划,同时中国民用航空也制定了有关我国航空运输发展的五年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该规划共有八章,提出大力发展航空运输,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全面建设行业文化,加强航空安全管理,建立航空安保机制,健全应急救援体制,夯实航空安全基础,优化民用机场布局,加快民用机场建设,保障航空油料供应,提高管制能力,提升保障水平,增强空域管理,推进新技术应用,加强教育培训以及深化体制改革等。规划首先对“十五”期间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制定“十一五”期间的规划目标,分7个大的方面制定多维度的目标体系。

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共10个章节,首先对“十一五”发展进行回顾,其次分析“十二五”面临的形式,再次根据面临的形式制定“十二五”发展目标,进而从6个方面分拆目标、制定多目标体系,最后制定保障措施。

二、我国航空运输战略规划阶段划分及特点总结

以上根据规划的内容和形式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航空运输发展规划进行了梳理,下面对航空运输战略规划进行阶段划分。笔者首先从我国航空运输战略规划的制定形式方面对航空运输战略规划进行阶段划分,分为3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五”到“九五”,第二阶段为“十五”,第三阶段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然后针对每个阶段根据规划的内容进行二次划分。

1.我国航空运输战略规划制定形式的演化历程划分按照规划制定的具体形式不同,可以划分我国航空运输战略规划的演化历程。(1)“一五”到“九五”阶段。“一五”到“九五”划分为一个阶段,是因为从“一五”到“九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没有单独制定有关航空运输的战略规划,而是包含在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之中。该阶段我国航空运输发展规划都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运输业下面的分支进行的规划。在规划制定的形式上,从“一五”到“九五”有关航空运输的战略规划基本是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2)“十五”阶段。在制定“十五”计划时,虽然还是没有单独制定有关航空运输的战略规划,但是制定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战略规划,里面有一项针对民用航空进行的具体规划。该阶段针对航空运输的战略规划从制定形式上是作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中的一部分进行规划。(3)“十一五”至今。我国民航制定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五”计划是根据综合交通发展计划而相应制定,从“十一五”开始我国的航空运输发展战略规划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规划方法,通过分析环境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从“十一五”开始,我国航空运输战略规划不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者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规划,而是民航局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单独制定实施。

经济战略计划篇3

关键词:预算;起点;战略财务计划

关于预算起点,目前学术界存在着生产起点观、销售起点观、利润起点观、不同阶段不同起点观。这些观点是与过去不同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立足于当今已经发生变化的经济环境,现代企业的预算起点是什么?对此,本文提出一个新观点:应以战略财务计划作为现代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

一、各种预算编制起点观点评述

关于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观点:(1)以生产为起点。约20年前,我国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和企业管理教科书中,在谈到预算编制时,一律主张从生产开始。(2)以销售为起点。1980年以后,我国引进的西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企业管理的教科书,一律主张销售是编制预算的起点。这种观点被学术界普遍接受。(3)以利润为起点。2000年,杨雄胜教授组织的关于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63.5%的企业以目标利润为预算编制的起点。(4)认为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编制预算的起点不同:初创期以资本为起点,增长期以销售为起点,市场成熟期以成本控制为起点,衰退期以现金流量为起点。

预算观念的形成有赖于经济环境,有赖于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第一种观点是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所有制相适应的。1980年以前,我国国家代表全民拥有生产资料,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之间的供需、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供需是通过国家计划部门统一调配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企业只是执行国家指令的“生产车间”。在供给短缺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都能销售出去,生产决定销售。因而类似于预算的“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编制的起点是生产。

第二、三种观点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市场的约束。销售决定生产,生产决定设备、材料采购和人员聘用,进而决定筹资与投资,因而第二种观点认为预算编制的起点是销售。销售起点观基于两个重要假设:销售是利润的唯一限制因素,销售与利润的增减变动是一致。但是,销售并非利润的唯一约束因素,二者变动有时也不一致。现实中,存在着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情况,如外贸企业亏本出口;也存在企业成本费用因控制不佳而造成利润偏低或亏损的情况,因销售起点观隐含的假设是不准确的,销售起点观亦不科学。第三种观点主张以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是基于销售起点观的假设在现实中不成立而提出的。笔者认为,作为预算编制起点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从起点出发按照内在逻辑性进行推导,应该能涉及经营预算、专门预算、财务预算等所有的预算。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以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只能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由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不影响当年的利润,所以以利润为起点的预算无法将这两种活动的预算包容进去。也可以说,以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基于没有筹资、投资活动的假设。笔者认为这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生活节奏还不够快,企业的筹资、投资活动不多,假设不存在筹资、投资活动还大致符合现实。另外,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环境变化慢,产品生产周期短、更新换代慢,所以在管理中多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可以将当期利润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而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在以销售作为利润的唯一约束因素时,可以销售为预算编制的起点。因此可以说,利润起点观、销售起点观都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

关于第四种观点,笔者认为,在相同经济大环境下,同一企业预算编制起点只有一个,然而不同起点观将预算管理的重点与起点等同起来,实际上二者具有很大的差别。起点是预算编制起始点,而重点则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或主要的部分。

二、现代企业预算编制应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

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更新加速,企业所处环境变动剧烈,企业投资活动日益增多;在发达资本市场条件下,带动企业的筹资活动也日渐增多,再假设企业没有投资、筹资活动则是脱离现实的。当年投资、筹资活动的安排分别通过投资预算、筹资预算进行。预算起点应该站在包括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的所有预算整体角度考虑。以利润作为编制预算起点是基于没有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的前提下而提出的。而在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的情况下,预算编制的起点显然不能再是利润。从现实情况看,现代企业不再看重眼前利润,而日益重视长远利润,有时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利润,甚至忍受眼前的亏损。因而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再是利润,而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再以利润作为出发点编制预算显然存在缺陷。

那么,现代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到底是什么?预算是一个财务控制系统,它与财务控制的其他方面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了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陷,应将预算置于整个企业财务控制大系统中考察其编制起点。预算是企业财务控制动态模式中的一个环节。

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动加剧,产品更新换代频繁,企业不得不从长计议,注重战略管理。首先,从财务角度考虑,企业需要制定财务战略,而后根据财务战略制定战略财务计划,以保证财务战略的实现。其次,战略财务计划是执行财务战略而决定实施的、主要对未来项目投资做出的安排。如果说财务战略是财务控制的总体方向,那么战略财务计划便是朝这一方向前进的路线,没有这条路线,企业就像航海的船一样容易迷失方向。战略财务计划的时间是3年、5年、10年等,具体年限可根据企业集团具体情况确定。第三,在战略财务计划的时间框架内,可编制责任中心预算。如果没有战略财务计划的时间框架,而直接编制预算,则会强迫企业在预算阶段考虑大量的战略问题,这样可能产生信息过载、对战略方案考虑不周、忽视一些选择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资源分配决策的质量,因此战略财务计划不可缺少,每年预算编制必须从战略财务计划开始。所以笔者从财务控制动态模式角度考虑,认为战略财务计划是编制预算的起点。企业应根据战略财务计划中投资、筹资长远安排,编制投资预算、筹资预算;根据战略财务计划中对经营活动的长远安排,结合现实情况,确定下一年度目标利润,编制经营预算;最后根据投资预算、筹资预算和经营预算,编制财务预算。

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可以从国外有关学者的论述中得到印证。美国的罗伯特n·安东尼、维杰伊·戈文达拉扬在合著的《管理控制系统》一书中写道:战略计划在预算编制之前,并给每年制定预算提供一个框架;预算的目的之一是为战略计划作进一步的安排。

强调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密切预算与战略财务计划的关系,真正执行战略财务计划。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人具有满足目前需要的冲动,表现在财务方面,则倾向于当前利益,特别是在事务繁忙的情况下,往往忽视更为重要的未来计划。强调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则可以强迫企业做出长远计划,通过预算将战略财务计划落到实处,避免战略财务计划成为空中楼阁的情况发生。二是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在现实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已经转移到战略的竞争,谁的战略正确,谁在商战中获胜的把握就大。我国已经加入wto,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企业必须重视财务战略、战略财务计划。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可以促使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战略财务计划,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三是可弱化经营者的自利行为。从战略财务计划开始编制预算,将经营者预算行为约束在战略财务计划的框架下,可防止其为了私利而突破战略财务计划,从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能够某种程度地约束经营者的自利行为。

参考文献:

经济战略计划篇4

县是一级最基本和最完善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看,整个国家的GDp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县和县以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绝大多数的人口也是居住在县和县以下地域之内,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地方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或者好的发展思路,才能从总体和长远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次序和相应的政府措施。1.区域竞争的要求。目前,全国有2052(2001年底)个县级行政单位,每个县都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面临的市场、资金、资源等又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整合,县与县之间的经济竞争必然会加强,这就要求各个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竞争战略。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确定发展战略,形成特色经济,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规划,主导或者优势产业的确定没能抓住自己的特色,要么简单地模仿其他县的发展,要么闭门造车,没能将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基本是一届领导一个发展思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排除或避免各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扰动。

4.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将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来,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参与;凡是企业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包揽。政府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应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规划基础上,重点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和扶持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程序

县尽管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和就业问题、城市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因此,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理念基础上,设计规划程序和规划蓝图。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二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的编制;四是监控和跟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且及时调整有关内容。

1.现状分析阶段。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要系统和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趋势、实力与潜力、优势与劣势、挑战与机遇等各方面,为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详细提纲和具体内容做好准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县在全国或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判断;

(2)本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3)本县发展的优劣势、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剖析;

(4)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实力评估;

(5)本县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

(6)本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目标确定阶段。在对本县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和“未来”,按照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其准确或者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因此,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广泛征求内外专家、公众以及地方各级官员的意见,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规划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选择和决策。

3.具体内容编制阶段。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构建适合本县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产业结构体系,做好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专题论证,并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思路。最终完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各行业发展战略分报告、县域重大问题专题论证报告等。

4.监控和调整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是实现所规划的战略目标。因此,要使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要求总体战略部门、各行业制订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把战略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体系分解成年度计划或5年计划,并确保各方面年度计划和规划相协调。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实施部门、专家和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发展战略在动态中提高和完善。

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的内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编制内容涉及多方面,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战略定位、战略优势、机遇与挑战、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产业、战略布局、战略方向、战略措施、战略决策等。

1.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定位是准确确定该县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县域经济发展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由大而小层层定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拘泥于当地的资源情况,即跳出本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进行分类定位,即经济性质定位、社会功能定位、科技文化定位、发展阶段定位等;四是要准确、精炼、全面、通俗。

如笔者对河北省黄骅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1)东北亚乃至世界知名的能源输出大港;(2)中国东部地区节水型临海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基地;(3)立足河北,依托京津,服务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2.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等进行全新审视,分析哪些是绝对优势、哪些是比较优势、哪些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哪些优势正在丧失或者已经变成了劣势(如表1)。战略优势分析要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在明确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清楚制约因素。

3.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一个县发展的机遇,要立足于该县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国家或大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等各个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机遇越大,挑战也越大。分析挑战重点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对本县发展带来的压力,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等等。如我国的许多县城还处在半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的边缘,这应该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说明,这些县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4.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思想。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制订县域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战略指导思想是制订战略规划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等。如我们可以把某县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下列思路来确定:即“以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经济为依托,以县城为发展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经济运行质量目标等;二是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人口发展目标、科技教育发展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社会保障目标等;三是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按照时间尺度,每一项具体战略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6.支柱产业的选择与特色经济的培育。支柱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主导作用的产业,一般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创汇能力和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等特征。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支柱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而且还要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支柱产业的选择要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象,要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分工明确和联系密切的特色产业群。

如笔者针对河北京唐港特征,提出了京唐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一是打造临港工贸型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重点培植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海洋生物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偏重型加工业;通过河北省唐山市北方中心渔港的建设,带动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临港工贸型的产业结构,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构建外向型经济格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的契机,积极发挥京唐港腹地广阔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推进海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三是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通过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港口的辐射功能,把京唐港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真正实现“以港促区”的基本思路。

7.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集中投入,集中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如有的县制订了“工业强县”战略,而有的县则制订了“旅游富县”战略,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民营化等“四化”战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加以落实。笔者针对黄骅港开发区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即港口牵动战略、大项目拉动战略、物流中心促动战略、外向型带动战略。

8.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模式。战略布局是将战略产业和战略重点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配置,通过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区域竞争力。战略布局要根据县的发展布局现状,结合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确定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和增长轴线或经济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

经济战略计划篇5

关键词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美国战略比较

2011年7月,希拉里在金奈演讲中首次对外宣布了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呼吁打造一条以阿富汗为核心,贯穿中亚至南亚的交通与贸易枢纽,并试图建立一条由其主导的“新丝绸之路”,但因其进展缓慢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序推进,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再次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形成背景及演进

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出台有其深刻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亦是对阿富汗战略的重大转型,表明其战略重点由军事第一、经济第二,逐步过渡到以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倚重地区国家发展的战略转变。

(一)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背景

1.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压力倍增

第一,经济压力。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随后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此时美国进入经济发展最困难阶段,2008年美国GDp实际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值,并在2009年GDp增长率降至-1.7%,2011年虽恢复正增长,但其经济仍旧低迷,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压力仍然巨大,同时,在2011年“新丝绸之路”提出前,已进行了11年的阿富汗战争让美国财政难以为继,高额的战争开销对美国经济复苏产生了巨大的消极作用,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堪忧巨大的国内经济发展压力以及高昂的阿富汗战争军费开支,促使美国必须采取战略转型,因此这对2011年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出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政治压力。2011年前夕,随着阿富汗战场美军伤亡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对阿战争久拖未决,美国民众厌战情绪不断激化,反战呼声直线上升,美国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发动反恐战争的支持率从2001年的88%下降到2011年的58%,同时显示56%的受访者希望美军尽快从阿富汗撤军。此外,奥巴马此时正面临换届选举的压力,为争取连任的政治筹码,使美国摆脱战争泥潭,实现其撤军承诺的政治意图,进一步加速了“新丝绸之路”计划的推出。

2.阿富汗政治经济格局动荡不安

经过长达十余年的战乱,阿富汗国内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已沦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虽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人道主义项目和阿富汗经济建设,但其经费支出中只有6%用于阿富汗经济重建,而剩余的94%却全部用于军事投入,这给美国带来了“只重反恐、不顾民生”的负面影响。美国提出“新丝绸之路”也正是美国由单纯重视军事战略,向军事与经济双重战略同步发展的重大转变,并通过依靠地区国家力量开展非军事战略,为美国在阿富汗撤军后的中亚地区控制奠定基础。

3.欧亚区域经济的博弈与整合

在美国专注反恐战争的十余年中,国际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亚太地区开始悄然崛起,并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中国的迅速崛起、俄罗斯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快速发展,更使美国倍感压力。为适应政治与经济层面上世界力量由西向东的转移,美国积极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以期达到全球经济再平衡的目的。美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这为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推出提供了基础动力。

(二)美国“新丝绸之路”演进

1.新丝绸之路的初步雏形――大中亚计划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中亚高加索研究所的弗雷德里克・斯塔尔(S.FrederikStarr)教授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新丝绸之路”构想,并在2005年的《阿富汗及其邻国的“大中亚伙伴计划”》报告中进行了详细论述。美国政府在吸收了F斯塔尔教授观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充实。具体内容为:以阿富汗为中心,推动中南亚国家在经济、政治、能源、安全、交通等领域的合作,建立一个由亲美的、实行市场经济和世俗政治体制的国家组成的新地缘政治板块,从而实现美国在中南亚地区的战略利益。此外,美国于2006年2月组建了南亚与中亚事务管理局,并将美国大中亚计划的目标定位为:军事上赢得阿富汗战争、政治上对中亚进行民主改造、经济上整合大中亚地区。

2.“新丝绸之路”计划的正式提出

奥巴马当政后,大中亚计划进入了新的阶段。2010年5月,《阿富汗成功的关键――新丝绸之路战略》报告由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亚高加索研究所共同,该报告指出:通过恢复阿富汗作为欧洲、中东、南亚和东南亚之间的交通和贸易枢纽地位,巩固美国在阿富汗取得的军事成果,并将军事重点转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上。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印度金奈的演讲中首次宣布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并于同年9月正式提出该计划。其主要构想为:以阿富汗为枢纽,将中亚、西亚等能源资源充沛的国家与经济迅猛发展的印度,以及“小龙”和“小虎”集中的东南亚和东亚地区连接起来,从而打造一个覆盖中亚、西亚和南亚的经济、交通、贸易发展网络,从而实现区域间的资源流动与优势互补,促进整个中亚南亚及西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诉求

(一)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经济诉求

1.加快阿富汗的经济重建,避免贫困与战争的恶性循环

阿富汗的孤立以及贫困,是迅速崛起的温床,阿富汗混乱及不稳定的局势使得阿富汗国内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政治和解难以为继,美国转以经济战略推进区域合作,是希望恶性循环不再继续,因此,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首要目的是把阿富汗经济融入中亚地区经济发展中去,通过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推进,使作为贸易轴心的阿富汗能够更好地吸引投资,为阿富汗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发展阿富汗国民经济,提高阿富汗人民生活水平,这对最大程度削弱武装力量,避免其再度控制阿富汗地区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在美国实行全球战略调整的背景下,美国已认识到,阿富汗通过自身建设获得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远比美国短期不固定的经济援助更有效,因此,美国急需通过“新丝绸之路”计划实现从经济援助到贸易创造的巨大变革,从而推进阿富汗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区域经济合作

首先,经济的发展对阿富汗社会稳定以及扩大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控制力度意义重大。以经济利益来影响并控制国家间政治关系,通过经济手段不断加大对中亚地区的渗透,从而深化美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其次,目前地区及国家间有效合作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经济合作,即以经济为切入点。所以,美国构建“新丝绸之路”的战略目的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与能源通道,从而形成一个经济链条,使得整个中亚、南亚地区组成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加强中亚、南亚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二)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能源诉求

能源作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其安全对于美国至关重要。中亚地区不仅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能源也是中亚地区的战略价值之一,中亚的石油天然气储备丰富,号称21世纪的能源基地,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目前中亚以及与其毗邻的里海地区的石油储积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8%-25%,成为仅次于中东,西伯利亚的第三大石油储积区,因此,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于美国而言不仅仅可以保障本国经济发展,在政治方面,可以通过控制世界能源中心,从而达到利用能源来控制其他大国的目的。

(三)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政治诉求

1.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手段,加大在中亚地区的政治渗透

中亚局势与世界大国及其他重要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控制中亚就等于控制了商路和财富,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博弈的优势,美国学者曾提出:“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对美国来说,掌控亚欧大陆的腹地――中亚地区,是实现其全球争霸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美国与俄罗斯将不可避免地在中亚展开一场权利博弈,美国期望通过“新丝绸之路”战略,破除俄罗斯对中亚的能源控制权,从而实现削弱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的目的。

2.以打造贸易运输通道为方式,遏制其他国家崛起

首先,美国在中国周边积极打造遏制链,强化东亚同盟体系,从海上、陆上遏制中国扩张,实现对中国的陆上包抄。中国的崛起被美国视为对其全球领导地位的挑战,因此,实现对中国的陆上包抄是它赋予新丝绸之路的全新含义,通过将中亚的经济贸易通道向南拓展,从而弱化中国在欧亚大陆的战略优势,以期控制中国对中亚地区的经济影响。其次,实现遏制伊朗,干涉阿富汗的政治目的。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的交通运输通道主要以南北走向为主,东西相对匮乏,此计划具有较强的遏制伊朗的目的。因为伊朗作为阿富汗的邻国,与阿富汗有很强文化与经济联系,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美国试图排斥伊朗以隔绝其与中国和印度东西走向的经济交流。

三、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最新进展

几年来,世界形势和美国外交战略都发生了较大变化。2015年1月,主要负责南亚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比斯瓦尔发表了专门针对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演讲,坦陈了该计划在未来的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但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该计划是“奥巴马政府对该地区持久承诺的体现”。因此,依据目前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实施进程,以及美国政府的官方承诺来看,“新丝绸之路”虽然面临着如地区内经济落后、资金匮乏、极端恐怖主义猖獗等困难与阻碍,但美国并未存在放弃实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想法。美国未来将继续推进“新丝绸之路”战略,并以其为着力点,充分利用中亚、西亚以及南亚的地缘优势,从而进一步扩大和提升美国在该地区的实际影响力。

“新丝绸之路”计划主要通过硬件与软件两部分来进行具体实施。所谓硬件是指涵盖能源网、交通网的油气管线、电网和铁路、公路等新基础设施建设;而软件是指涉及简化通关手续、降低关税、消除区域间贸易壁垒与法律障碍的贸易协议及贸易政策等。此外,此前一些原本已正在实施与推进中的地区间多边项目,也被划入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体系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区域能源网已初步构建

中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电力等能源资源,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却长期存在能源匮乏的问题。拥有16亿人口的南亚地区,在其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其对廉价、高效、可靠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通过建立能源通道,便可将中亚能源经阿富汗输送到南亚地区,使盈余的能源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以弥补短缺,实现两个地区的共同发展。目前最重要的两个项目就是CaSa-1000(中亚-南亚的输电线路项目)和tapi(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线项目)

1.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线项目(tapi)

2012年5月,“新丝绸之路”的重点工程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线项目(tapi)取得重大突破,土库曼斯坦与印度签署天然气供应合同,同时tapi项目也得到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土库曼斯坦也已在2015年2月开始建设tapi管线,tapi管道的建造费用估计将在76亿美元左右,总长度将达到1735公里,其中200公里管道将通过土库曼斯坦,735公里管道将通过阿富汗以及800公里将通过巴基斯坦。tapi管道的年设计输气能力高达330亿立方米,预期寿命将为30年。此外,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亚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国之一,目前也正积极考虑申请加入tapi项目,以期实现本国天然气的出口多元化。

2.中亚-南亚的输电线路项目(CaSa-1000)

美国积极推动中亚-南亚的输电线路(CaSa-1000)项目的架设,CaSa-1000项目拟建输变电线总长逾12000公里,同时拟新建3座变电站,以将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夏季水电站生产的过剩电力输送到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各国运输,通讯和工业等重要经济领域的发展。在2013年12月,美国国务院宣布为该项目提供1500万美元资金,并希望通过此次资助带动和鼓励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其他国际机构支持该项目。在2014年2月,《电力贸易原则协议》由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的能源部L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同年3月,世界银行承诺为中亚-南亚的输电线路(CaSa-1000)项目提供5.36亿美元资金,同时美国宣布再次提供1500万美元资金。目前参与CaSa-1000项目的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已就商业价格问题达成协议,并正积极采取措施填补剩下23%的资金缺口,此外,该项目还得到了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并有望在2018年中期完工。

(二)贸易和运输网络不断改善

区域贸易的盈利性在满足边境的安全和治理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快速和高效的运输,因为运输成本减少10%,贸易将增长25%。阿富汗作为内陆国家运输成本较高,因此,美国推进“新丝绸之路计划”,助其创造贸易走廊,降低货物运输成本,从而达到最大的运输效率,改善其贸易和运输的联系。

1.交通运输网络初具规模

中亚地区已开始建设多条公路、铁路以及港口,运输成本随着建设数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目前,中亚地区现已修建阿富汗-巴基斯坦铁路:建立并恢复了阿富汗3000多公里的内环公路:乌兹别克斯坦在亚洲开发银行的资助下,修建了通往阿富汗的海拉通-马扎里沙里夫铁路,同时美国对该项目予以强烈支持,并表明该铁路的建设对该地区货物运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也正在磋商一个新的铁路线,未来通过新铁路在这些地区的连接,可以实现一天到达里海的目标。由亚洲开发银行倡议建立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CaReC)的各重点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正在建设的连接亚洲、欧洲的六个交通走廊的目标公路和铁路路段近一半工程已完工,预计超过7800公里的公路和3800公里的铁路将在2017年底前完成。此外,美国积极推进阿富汗境内3000公里公路和巴基斯坦境内1000公里公路的建设,其中还包括五条进入阿富汗主要贸易路线。

2.贸易协议及政策建设不断完善

美国在通过不断提高硬件设施,如公路、铁路、桥梁、边境设施的同时,进一步通过软件方面不断改善南亚和中亚的贸易与交通,包括协调海关系统,将其纳入多边贸易机构,与邻国一起合作消除制度和官僚政治上的贸易壁垒。2010年10月,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正式签署过境贸易协议(aptta),并支持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之间的跨境运输协议(CBta)。目前,美国正积极支持哈萨克斯坦和阿富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海关和边境手续进一步简化

当一国货物可以更便捷、更低价的进入另一国市场,生产商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零售商的销售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而消费者也可以花费更少的资金,这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015年1月,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三国极力消除导致跨境货物运输缓慢的贸易障碍,同时,美国也鼓励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关注丝绸之路政府间协议(theSilkwindintergovernmentalagreement),这将有助于运输费用标准化并减少延误。同时,美国联合区域合作伙伴增加海关口岸关键检查点,加强口岸合作,大大减少了边境等待时间。在美国的支持下,自2009年以来,中亚地区内部贸易由6%增长到了49%,跨国货物运输平均成本下降了15%,阿富汗的7个边境贸易口岸的海关程序已大幅简化,使通关时间由2009年的8天减少到2013年3.5小时,大大缩短了贸易通关时间,且每年节省近3800万美元。

(四)人文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区域经济连接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与边境口岸,更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技术进步的共享与经济市场的扩张也为中亚地区青年、妇女、少数族裔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美国资助了数百名阿富汗大学生,同时赞助中亚-阿富汗妇女经济研讨会和南亚妇女的创业研讨会,并支持成千上万的女性企业家和企业主。美国在阿拉木图、伊斯兰堡、喀布尔、马扎里沙里夫和铁尔梅兹等地区的贸易机构组织,为这些地区带来了超过1500万美元的贸易交易。随着贸易壁垒的不断下降,这将会激励中亚地区贸易量的进一步上升。这样的机构组织便会成为与中亚企业和当地人民连接的关键,进而推动中亚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比较

中国在2013年分别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大丝绸之路倡议正在成为影响或者改变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两者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差别更大。

(一)中美“丝绸之路”战略空间布局比较

美国“新丝绸之路”具有地域的限定,其主要针对阿富汗、中亚以及南亚地区,是以阿富汗为中线,连接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巴基斯坦等中亚、南亚地区的交通贸易通道,以期带动中亚等国的经济发展。因美国出于政治目的,未把伊朗纳入其战略计划当中,致使传统的丝绸之路在伊朗中断,变成一个南北走向的贸易通道。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组成,分别从陆上和海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仅是一个中亚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个欧亚的概念,它辐射的范围西及波罗的海,东到太平洋,南到波斯湾。印度洋,它不仅仅是物流的通道,更是一个文化,经济交流的区域空间。它通过经济整合的形式,最终使东南亚及东北亚地区实现融合,从而实现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此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形式,其涵盖的合作区域并不仅限于东盟,而是将东盟、西亚、欧洲、北非、南亚等各个区域经济板块连接起来,形成面向太平洋、印度洋与南海的市场链与战略合作经济带,进一步促进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往来,从而打造亚非欧经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布局。

因此,从空间布局来看,美国的“新丝绸之路”重点关注的是战略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是一个局部性设想。中国的“一带一路”则关注的是自身与周边国家共同增长的问题,是通过周边地区与国家共同走出一条大国复兴的新路,是一个开放性的宏大设想。

经济战略计划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划;五年计划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6-0017-04

一、概念界定:教育发展规划

教育发展规划通常与教育发展战略相联系,具体指对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一种全局性构想与部署。教育发展规划是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综合性筹划,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计划体系。教育发展战略是设计教育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的必然产物。教育发展规划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有效履行职责不可缺少的方面,是实现教育事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教育发展规划包括对目前教育现状的回顾与总结,并根据教育发展的一般归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教育系统自身的特点进行趋势分析,提出当前的目标任务,并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

二、我国高等教育规划回顾

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是指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一种全局性构想与部署。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主体通常为中央人民政府,规划覆盖范围较大(全国范围),规划指导时期较长。我国的高等教育规划并非被单独提出,而是被包含在教育事业的总体规划之中。我国的“五年计划”与同时期国家的各项事业规划一并提出。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我国六个“五年计划”中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相关的文本内容,试图梳理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的高等教育政策演变线路。

1.“六五”计划(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规划背景:规划文本指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间,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在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产品产量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国民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这个目标,要抓住农业、能源交通与教育科学这三个战略重点,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在“六五”计划中被作为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一目标的三个战略重点之一。这为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高等教育相关规划内容总结:对专、本、研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目标作了具体描述,这与当时我国在“”后高等教育亟待发展的时代背景是相符的;强调提高大专的比重,并且要求专业培养规模在结构上能够与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拨款为科研创造硬件条件;在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同时,改革招生制度,放宽入学条件;提倡对成人实施不同程度的进修式继续教育,以使其创造价值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机构。

评价:“六五”计划中高等教育相关规划的重点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同时,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下,强调专业结构的计划性,该做法增强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控制力量,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的色彩,也符合当时的生产发展现状。

2.“七五”计划(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规划背景:规划文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也是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九十年代经济的更好发展准备条件的重要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的背景下,对经济体制的继续改革,产生了对技术与人才的强烈需求,这使得规划对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相关规划内容总结:在“六五计划”的基础上继续以具体指标规定了专、本与研三个层次的教育规模扩大程度;开始提出建设重点大学、重点学科专业;要求地方和部委参与建设其下属的高校和专业点;试图开始凸显高水平大学的研究功能;在“六五计划”的基础上对成人的高层次继续教育提出更高的具体培养指标要求,并强调其教育的实效性;开始对教育逐步实现简政放权,管理中心开始尝试由中央转至地方;加强立法;强调教育先行;继续推行非传统高等教育形式,以电大为主;培养“四有”新人。

评价:在继续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同时,开始关注重点大学的建设,同时开始尝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例如管理权的下放。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强烈需求和高等教育已有的一定规模的基础产生了对重点大学建设的需求,这已在规划中被提出。会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机构的体制改革也被提上议程,逐渐由计划性较强的国家控制向自主管理的方向过渡。

3.“八五”计划(1991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规划背景:规划指出:“本世纪最后十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度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弱项问题,在规划别提出予以重视。

高等教育相关规划内容总结:在时代背景下强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在数量上要求基本稳定现有规模;在质量上予以更高的要求,首次将质量置于数量之前(甚至包括了对现有机构的清查与整改);继续强调重点高校与学科的建设;在继续大力推广成人非正式教育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对现有状况的整顿;要求政府部门增加教育投入;首次提出多渠道筹措资金和社会办学;继续强调体制改革;首次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评价:“八五计划”关于高等教育规划的重点强调质量过关与政治方向的正确;继续关注对重点大学的建设;首次提出多渠道支持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对现有机构的质量把关。

4.“九五”计划(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规划背景:规划指出:“1996~20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国将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为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高等教育相关规划内容总结:在计划文本的目录中出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的目标(辅以具体指标);提出发展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包括学历和职业培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强调高等教育的结构设置合理;开始实施“211工程”;在探索中逐渐形成高等教育的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体制;开始提倡教育目标(素质教育)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改革;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开始强调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

评价: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优先发展教育);“211工程”作为重点大学建设的发展计划被实施;首次提出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待遇;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5.“十五”计划(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规划背景:规划指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高等教育相关规划内容总结:继续强调素质教育、普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现代化(首次提出远程教育)以及其他教学方法改革;继续“211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大众化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深化体制改革(多种力量办学);继续多措施投入;单列一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包括人才的培养和用人机制的改革)。

评价:规划中关于教育事业的章节目录为《加快教育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提出对过去取得的成果继续巩固;继续“211工程”的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单独提出实施的人才战略中包含了对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要求。

6.“十一五”计划(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规划背景:规划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结构不合理,解决‘三农’问题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较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解决。”

高等教育相关规划内容总结: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规模稳步提高;继续重点大学建设;继续发展成人教育;以各种手段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继续体制改革(多元化);提出高校自并使其发挥自身优势。

评价:计划中关于教育事业计划的章节目录为《优先发展教育》;接着上一次的规划继续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提出扩大高校管理自;继续进行高等教育投入多元化的体制改革。

三、三个维度――剖析我国高等教育规划发展

1.高等教育规模调整

80年代我国高教发展突出强调了“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战略思想。见前文分析,从“六五”计划到“七五”计划都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提出了具体指标。

90年代初将原先强调的“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调整为“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90年代中期将“使规模有较大发展”调整为“积极稳步发展”(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例,未来15年保持3.8%左右递增率)的方针。由于“八五计划”超额完成,因此1995年制订“九五计划”时作此调整。

90年代末期将“积极稳步发展”的方针调整为“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方针。这是在1999年6月举行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的决策,即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当年扩大高校招生50%以上。其理论依据是:“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广大民众教育需求十分旺盛。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既可以减缓中小学升学竞争的压力,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愿望,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又可以扩大教育消费,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发展,还可以减缓就业压力。”

2.重点大学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中关于重点大学建设的内容是从“七五”计划开始出现的。从“重点建设高校”到“211工程”和“985计划”,虽然资金投入、建设支持方式和建设目标不尽相同,但都为有计划地对少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进行重点支持。其发展概况如下:

3.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1995年5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2001年,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专门列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一章,首次将人才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

2002年7月,中央制定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003年1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我们可以看到,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经历了一个五年规划的时间。“人才强国”战略是独立于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被提出的,但其对人才的要求在多方面都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人才强国”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细化与延伸。

参考文献:

[1]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45.

经济战略计划篇7

关键词:新增长战略;东日本大地震;产业振兴。

一、新增长战略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典型是“目标政策”模式,即通过产业展望明确主干产业和产业发展的方向,政府采取措施诱导或指导产业发展,如制定相应的金融或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主干产业的设备投资,并对产业的研发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这一产业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激烈的贸易摩擦中受到美国的强烈抗议,因此,90年代开始,在产业政策上日本出现了重视市场机制的倾向,尤其是小泉内阁推崇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成为20世纪初期日本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而在同期内,美国政府却采取了促进it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新经济论”主导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产学联和与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创新政策”带来了美国经济的繁荣。两国政策取向的逆转带来了两国经济差距的扩大。新世纪以来,日本开始反省其产业政策取向,出台了许多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出台了新增长战略。

(一)新增长战略的形成。

日本的新增长战略是在一系列规划和报告基础上形成的,期间也伴随主流经济思想的转变。2006年小泉内阁制定《经济增长战略大纲》,规划了日本战略新兴产业,虽然小泉内阁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但该大纲提出的战略产业成为新增长战略的产业格局。2009年12月,鸠山内阁通过了“新增长战略:基本方针”,分析了长期支撑日本经济增长路径的局限性,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理念。具体来说,第一条道路是战后开始到70年代,公共事业投资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这对日本缩小国内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人口稀少和偏僻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了公共投资的效用,还带来了巨额的财政负担。第二条道路是2000年开始的结构改革,从供给方面试图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在新经济自由主义指导下的经济政策,基本的路径是放松监管和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但这些政策带来了企业的分化,一部分企业获得了极大成功,大多数企业没有从中获益。第三条道路是通过新增长战略创造新的需求和就业,以创造需求和就业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

2010年2月日本经济产业省成立了产业结构审议会,并成立产业竞争力研究部,产业竞争力研究部在2010年6月提出报告书,称为“产业结构蓝图2010”(theindustrialStructureVision2010),这是日本新增长战略战略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产业结构蓝图2010”(以下简称蓝图)首先分析了日本产业的现状与问题,提炼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概括了日本产业结构转变的方向。在现状和问题中,重点分析了日本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如产业结构问题、经营模式问题和经营环境问题;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特征的概括中,一是以亚洲为中心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带来全球需求结构的变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正在从“世界的工厂”到“世界的市场”转变;二是全球化层面的“社会性课题”涌现,典型的是新兴市场国家需求增大所带来的资源和能源约束对过于依赖资源能源的日本产业结构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三是国际企业间竞争发生了质的变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模式,新兴市场国家的技术追赶需要在投资规模和速度、收益模式的设计上再求创新;四是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后退和国内就业优先思维模式的形成,各国在危机当头都是将国内就业摆在了政府的头等重要任务。对于结构转变的方向、蓝图从4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是产业结构从不稳定的单极结构向稳定的多极结构转换,主要包括以下5个战略性产业,分别是基础设施关联的出口(主要是核电力、水、铁道等领域)和文化产业(服装、传媒、饮食、观光旅游等),这是为适应亚洲国家收入水平提高市场扩大而采取的战略,解决环境能源问题的产业(智能电网、未来汽车等)和医疗、护理、健康和育儿服务的改善是针对地球环境和人口老龄化而采取的策略,尖端领域(机器人、宇宙探索等)是试图强化日本的技术优势而制定的。第二个转向是企业经营模式的转换,改变“技术优势明显而经营效率低劣”的现状,实现技术优势和经营效益的双丰收。第三个转向是改变国际化和国内产业空洞化并存现象,通过增加开放和透明度吸引投资和增加就业,实现全球竞争时代的竞争力和国内就业的双赢。第四个转向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协助民间构建适应全球化环境的经营体制。

(二)新增长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新增长战略以扩大需求和就业为重心,实现强经济、强财政和强社会保障的三位一体战略。新战略提出通过建立可持续的财政及社会保障制度和生活的安全网,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消除国民对未来的不安,构筑经济增长的基础。生活安全网和提升经济活力、健全财政是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效手段。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在2020年前,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2%,失业率降至3%。

为实施上述目标,日本制定了7个具体战略,包含3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以增加需求为主的产业政策,包括绿色、健康、亚洲和旅游4个方面,分别制定了拉动需求和创造就业的规划,如在2010年—2020年的10年间,在环境、健康和观光的3个领域中制造超过100万亿日元的新需求,并且创造400万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二是以增加供给为主的产业政策,科学技术信息立国和就业人才战略规划可以提升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提高研发效率,而就业人才战略规划是应对日本劳动人口下降、创新人才缺乏而提出的有效措施;三是从资金循环方面消除阻碍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约束,金融资本市场的健全发展和风险资本的供给成为重中之重。7个战略分别为:

(1)建立绿色创新的环境能源大国战略。这是为实现2020年温室气体削减25%的目标而制定的,涉及到运输业及生活相关产业,包括核能和再生能源在内的能源产业以及在城市建设领域的新技术开发和新产业拓展,重点集中在智能电网、未来交通工具和未来生态城市的建设方面。

(2)建立生活方式创新的健康大国战略。在日本的少子高龄化时代,过于强调了社会保障的负担,将社会保障看作是经济发展的障碍,而且国民对于医疗护理和年金、育儿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担忧还影响了国民的消费行为。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就业的产业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新药和医疗设备的研发、扩大外国患者的就医等,促进健康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

(3)亚洲经济战略。在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不仅出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少子高龄化现象,日本在铁路、道路、电力和水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对重点国家的重点领域实施包装型基础设施的海外经营,并通过降低法人税率等措施,吸引亚洲企业选择日本作为研发基地或本部,同时,通过亚太自由贸易圈(Ftapp)实现亚洲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

(4)观光旅游和地区特色战略。观光旅游是通过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特色农业、渔业或林业村落实施生产、加工和流通一体化,其附加价值的增加可以扩大就业,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重点是建设综合特区制度和中小企业海外经营支持基金,活跃地方经济。

(5)科技信息立国战略。要增强日本的科学技术实力,不断完善科技研发的后援体系,建立一流的教育环境吸引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人才。典型的是建立一流研究生院的设想,官产学合作的纳米技术平台、增加研究开发中政府的投入比重(目标是GDp的4%)等。

(6)就业和人才战略。人才是创造附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幼教和护理学校的一体化,建立日本国民职业质量标准(nVQs)。

(7)金融战略。金融提供经济增长的资金保障,为支持创新型产业的发展,需要推进金融体系的优化,同时,通过金融自身的发展,实现金融市场、交易所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2000年以来,日本出台了6个经济发展规划或增长战略,

小泉政府制定的前3个规划主要是基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强调发挥民间部门的活力和源泉,安倍内阁和麻生内阁在长期战略中,均强调了健全财政问题,这是对日益增长的政府财政负担而采取的必要措施,经济增长的路径是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供给,实现经济增长。与以前的规划相比,2010年出台的新增长战略出现了3个重要的转变,一是以前规划的出发点都是以增加供给为主,明确劳动生产率或GDp的增长为目标,新增长战略将创造需求和增加就业作为出发点,战略产业的选择都是围绕需求和就业而展开的;二是在与东亚各国关系上,以前的战略出发点是日本可以与东亚各国建立经济协调和分工关系,而新增长战略认为日本与东亚国家的关系是竞争大于合作;三是在规划的实施上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和具体行动,避免了长期以来规划执行力低下或没有产生预期效果的现象。

2010年8月日本政府制定了“新增长战略行动100条”,详细制定了每一战略的步骤和行动顺序,并作为2011年产业政策的重点,总之,日本新增长战略对日本产业现状的把握是准确的,定位是明确的,方向选择也是符合实际的,措施手段也基本可行。但遗憾的是,正确的政策出台恰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深重打击。

转贴于

二、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产业振兴的影响。

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重大损失,对产业振兴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一)核电安全问题动摇了日本能源发展战略。

日本的能源战略是伴随石油危机的发生而转变的。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爆发之时,日本的原油消耗占一次性能源消耗的78%,并且99.7%的原油靠进口。石油危机促使日本改变能源战略,一方面将资源密集型向海外转移,同时促进国内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注重获取传统能源和开发利用核能源。20世纪70年代日本推出“电源三法”(《发电用设施周边地域整备法》、《电源开发促进税法》、《电源开发促进对策特别会计法》的总称),推动了核电的发展。1990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替代石油的能源供应目标,其中,增加核能比重成为重要内容。到2009年,日本核能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9%,天然气发电占29%,煤电占25%,成为电力供应的三大主体之一。2010年3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能源基本计划修正案(每3年修正一次),这一修正案成为日本2030年前的能源政策方针,对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和家庭照明节约、太阳能和风能等再生资源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同时计划在2020年前,新建8座核电站,并在本世纪20年代初期建成新一代输电网。修正案中提出了能源自给率的概念,包括国内可确保的能源和在海外获得的油田开发等资源,即广义的能源自给率从现在的38%提高至约70%。

日本的新增长战略中的首要战略是环境能源大国战略,具体的措施都是根据2010年的能源计划制定的,其中发展和推广核电技术成为新增长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核电安全问题的暴露不仅动摇了日本的能源体系,而且增大了新增长战略的实施难度。

(二)产业转移的加速将进一步增加产业振兴的难度。

新增长战略的核心是创造需求和增加就业,完善国内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投资和留住日本企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从现实来看,近年来日本产业空洞化现象进展迅速,从日本经济产业省所作的投资意愿的调查可以证实,而且也成为日本制定新增长战略的重要依据。一是外国企业的产业布局发生变化,撤离日本、进入中国、印度及新加坡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对欧美亚洲的外国企业对日投资意愿的调查,

注:①每一个据点只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②2007年的样本企业209家,包括已经进入日本的51家企业,2009年样本企业180家,包括已经进入日本的30家企业。百分比为选择该国家的企业占全部样本企业的比重。

从可以看出,在短短的2年间,日本的产业布局竞争力急剧下降,2007年日本还是亚洲最有竞争力的总据点和研发据点,而保障据点居第2位,但到2009年,所有据点的日本的领先地位尽失,中国、印度和新加坡成为吸引欧美及亚洲企业设立据点的理想地。许多已经在日本设立总部和研发据点的企业也相继转移到海外。

二是日本企业,尤其是高附加值的企业纷纷将研发基地或本部转移到海外,如,日产将主力车玛驰(march)生产全部转移到泰国,富士通开展了与新加坡科技厅超级计算机的共同研发。日本经济产业省进行的《日本产业竞争力的问卷调查》,在283家样本企业中,回答转移生产功能的企业达90家,其中26家已经部分或全部转移,64家正在研究转移,已经转移开发功能的企业11家,正在研讨的企业19家,计划将总部转移到海外的有4家,84家企业回答不转移上述功能,113家企业没有回答①。

大地震发生后的能源短缺和供应链断裂进一步加剧了日本企业的海外转移,而且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产业转移的目标发生转变,传统的日本产业转移是基于盈利的目标,理光和爱普生等企业将海外转移纳入企业的避险应对措施;二是上游产品和核心技术转移加剧,如,瑞萨公司计划将车用微控制晶片的生产全部转移到新加坡的公司,同时进一步提高核心产品的外包比例;三是转移地选择侧重日本的海外分公司或与日本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公司,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成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国或地区。

三、震灾后日本产业振兴的新举措及其效果。

基于自然灾害对日本经济和产业的影响,日本适时调整了战略规划,2011年5月,日本通商产业省出台了“面向日本重建的战略”,2011年10月,日本成立了“国际战略会议”,由6名内阁大臣、日本银行(央行)总裁和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等13人组成,野田佳彦担任主席,负责制定国家的重要经济政策和中长期规划,2011年12月,日本内阁通过了“日本重建基本战略”,计划在2012年上半年出台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日本重建基本战略的主要内容。

日本重建的基本战略明确日本在罕见的人口减少背景下深陷两个危机,一是产业结构转型滞后的危机,带来“失去20年”的必然结果,二是危机中的危机,在新增长战略提出的5重困境①中增加了大地震、核泄漏的危机,出现所谓的“六重困境”。

基本战略的出发点是克服当前的危机,迎接未来前沿的挑战,包括两个特色,一是将灾区复兴成为重建日本的先驱,分别从经济前沿、社会前沿和国际前沿3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中长期的目标是探讨新的前沿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二是在基本战略的3个前沿中,基本的出发点是强化新战略的实施和适时修订新增长战略,明确当前的政策取向。具体任务包括全力推进东日本大震灾及核发电站事故的重建工作、实现经济增长和财政健全化双管齐下的改革、加速实施或重新修订新增长战略、应对新前沿的挑战等4个方面。

第一,东日本大震灾及核电站事故的重建。灾区重建作为新增长战略的先驱,以此带动日本的产业振兴。重建的目标是降低对核电能源的依赖程度,开拓新能源,制定控制温室气体对策。在震灾恢复中,提出要灵活运用民间资金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提供种种税收优惠或措施,率先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引入可再生能源和建立研究开发基地、建立灵活运用各地方资源优势的能源供应体系、推进医药、医疗器械等的开发和创新、通过引进公共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方式(ppp/pFi②)促进复兴等。在核电事故复兴中,提出要重新制定日本的能源与环境政策,确保核电安全、降低电力成本上升风险是改革的前提,计划在2012年夏季出台以新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型能源环境战略”,2013年出台控制温室气体对策。

第二,经济增长与财政健全的双赢战略。经济增长的目标是在2011到2020年间,名义GDp增长3%,实际GDp增长2%。财政健全化的对策是实现社会保障和税制的一体化改革,确保代际之间和同代之间的社会保障负担和收益的公平性,同时突出重点,将必须的社会救济金发放给最需要的人。在经济增长对策中,提出果断挑战前沿领域,加强对前沿领域所需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促进年轻人、女性和老年人的就业。

第三,加速实施和修订新增长战略。其特点是针对3个前沿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针对经济前沿问题,一是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享受全球化的收益,措施是积极和重点推进与海外国家签订投资和税收协定,加强产业布局的规划和补贴,强化日本的产业竞争能力;二是基于环境的变化创造新产业和新市场,制定绿色增长战略,创建引领世界潮流的医疗基地,发挥中小企业潜力和经营能力等;三是发挥金融资本市场作用,形成新的资金循环体系,强化保险业的增长和竞争能力,加强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职能等。

针对社会前沿问题,一是完善以就业为核心的社会生活基础,发挥占绝大多数的中产阶层的作用,制定和实施年轻人就业战略,促进女性和非正式职工的就业,创建稳定安全的生育和育儿体系;二是完善支撑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体系,培养年轻人的社会生存能力,实现教育与职业的对接,培养适应国际化环境的人才,加强产学官合作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三是形成独具特色的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体系,如建立零能耗住宅,提高城市的防灾和环境性能,推进未来环境城市的实施,创建发挥地方优势的综合特区,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等。

针对国际前沿问题,提出强化日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人类的安全保障,同时在全球经济社会交往中,提升日本人及日本社会的形象。

第四,确定新的前沿问题作为日本中长期的发展方向,由各个前沿分科会研讨制定。

(二)日本实施重建和产业振兴的效果。

日本是灾难频发的国家,地震海啸常有发生,过去两个世纪内,死亡50人以上的地震有30多起,平均每6年发生1次。2011年发生在日本东北部的9级地震,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地震,也是人类史上排名第6的地震,尤其是继之而来的海啸和核泄漏问题更增加了此次地震的破坏性。但纵观近年来日本重大地震灾害后的经济表现,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震级里氏7.3级,超过6400人死亡、数万人受伤,经济损失大约1000亿美元,但经济却在震后半年内基本恢复,此次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都要超过阪神大地震,而在震后1年时间内没有看到明显的经济复兴迹象,更奢谈产业振兴计划。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地震海啸的废墟成为日本重建的最大障碍。根据日本环境省估计,仅宫城、岩手和福岛3县共产生废墟2253万吨,其中已完成分拣、回收和掩埋最终处理的只占全部的5.6%。如果依靠县内设施独自处理,宫城和岩手县仅消化灾害废墟就分别需耗时19年和11年。废墟处理的缓慢是基于国民对于核污染废墟的担忧,据日本共同社2012年2月份实施的1项调查显示,超过86%的市区町村地方自治体不愿接纳来自东北灾区的废墟堆,主要是担心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任何的重建都不可能在废墟上进行。

经济战略计划篇8

关键词:纳税筹划;战略管理;经济效益

1.前言

我国的市场主体逐步成熟---纳税已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成本支出,大多数企业开始关心成本的约束问题。

不难发现,企业普遍认为自身的税收负担过重,而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逼迫着企业不得不考虑如何节约税收支出,以减轻自已的经济负担,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纳税筹划应运而生。本文通篇论述的是企业将纳税筹划根植于战略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进行纳税筹划的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以谋求其更为长远的发展。

2.相关范畴界定:战略管理与纳税筹划

首先,我们先来区分两个概念:战略管理与纳税筹划。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其主要包含三个关键要素:战略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战略选择---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战略实施---采取措施使战略发挥作用;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的有效性。而纳税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其要点主要在于三性: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内容包括避税、节税、规避“税收陷阱”、转嫁筹划和涉税零风险等方面。

3.纳税筹划与企业战略:非对称的两向协同

众所周知,整体性和长期性是企业战略的主要特征。纳税筹划与企业战略之间是局部性的经营行为、目标与手段与全局性规划之间的关系,是非对称的两向协同。

3.1企业战略决定纳税筹划的边界

行业利润率以及行业准入障碍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时所主要考虑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税收筹划即使作为事前的预见,都很难左右战略决策。因为企业战略更主要地研究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谋求和确立长期的竞争优势问题,所以,企业纳税筹划作为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服从于企业的全局战略。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企业战略决定了纳税筹划的边界,如若纳税筹划背离了企业的事业方向或是影响到了企业的资源配置,纳税筹划将不被战略管理所认可。

3.2纳税筹划引发企业战略的调整

当然,鉴于企业纳税筹划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具有较为独特的性质,企业有时也会为了更好地纳税筹划而进行战略的调整。比如税收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打破了行业的竞争格局,获利能力、现金流量、其他重要财务指标乃至于企业价值都受到严重影响时,企业为适应税收政策调整带来的变化而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又比如税收政策带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时,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必须充分关注这种导向,使企业发展方向依旧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充分享受到税收优惠带来的直接利益。或许大家会认为纳税筹划是一门科学,有其规律可循。但是,一般的规律并不能代替一切,不论多么成功的纳税筹划方案,都只是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可适用的。所以,如果企业要想长久地获得税收后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密切注意国家有关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并及时地根据该变化修订或调整企业的战略。

3.3纳税筹划可以优化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企业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财务能力、技术能力、行业准则、竞争集团、政治环境以及法律环境等等。当企业有多个处于伯仲之间的选项而无法定夺时,税负指标或许就成了帮助企业做出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一个经营有方管理完善的企业会把企业税收筹划视为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部分,从内部规范核算,充分利用税法安排的弹性,就能享受税法设定的优惠政策,合理运用各种企业税收筹划技术和手段。在大到如行业的进入或者退出、企业和产品定位,小到如材料采购、产品或服务定价,交易方式或者企业事业部设置等战略决策过程中,企业税收筹划都能为制定和实施战略提供帮助,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取得不菲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3.4纳税筹划与企业战略关系模型

模型处于最基层的是纳税筹划以及纳税筹划的三个出发环节,即:经营、融资、投资,任何类型的纳税筹划都可以包含在这三个环节之中。但是,具体到各个企业在实际中运作纳税筹划时,各自的出发环节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还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率比较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由纳税筹划的三个基本环节所包含的要素以及各个环节的指标构成。融资纳税筹划要根据企业各自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投资、经营等环节的纳税筹划也要有类似的全面分析。处于模型最上层的是衡量纳税筹划结果的标准以及由此体现的最终价值最大化目标。

4.企业纳税筹划的战略管理:持久收效的根基

企业管理者不能将纳税筹划视为一次性活动或管理创新的幌子。因为,纳税产生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财务只是最终的反应。只要企业战略、计划和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改变,应税链条必然变化,原有的纳税筹划方案就失去了效果,甚至成为税务风险的来源,因此,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建立战略管理体系,适应企业内外的变化。

4.1企业纳税筹划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战略管理体系的实质在于遍观企业全局,谋求长远发展,而“企业的愿景和目标是什么”,“企业目标实现的资源和主体是什么”和实现主体如何利用资源实现目标”正是管理层需要考虑的三大问题。

毫无疑问的,企业纳税筹划的管理体系也要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构建,即“基于企业战略的纳税筹划目标是什么”,“如何实施既定目标下的纳税筹划活动”和“谁来实施既定目标下的纳税筹划活动”。因此,纳税筹划长期目标确立,纳税筹划组织与机制建立和企业全面参与的纳税筹划方案实施就成为纳税筹划战略管理的三大基点。换句话说,企业纳税筹划战略管理必须放置于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之内,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和主要约束,然后确立长期筹划目标,制定、筛选、实施筹划方案,并以目标和实效为主要标准对筹划效果进行评价。

4.2企业纳税筹划的战略目标

企业纳税筹划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企业战略目标;财务管理目标;纳税筹划对企业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纳税筹划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以及纳税筹划实施的管理协调因素等等。

出于对上述有关因素的考虑,企业在确立纳税筹划目标时,至少包括以下几点:(1)规范纳税管理,准确进行税务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依法缴纳税款,做到“税务会计规范处理,税收政策充分应用,应交税款绝不偷漏”;(2)有效支撑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服务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3)有效进行财税环境变化管理,适时制定或调整纳税筹划方案,建立是硬性的纳税筹划管理组织机制。

4.3企业纳税筹划战略管理的组织保证

企业实施纳税筹划战略管理体系,必须具备组织依托。跨国公司在财务系统一般设有税务部,履行纳税筹划职能,还有为数不少的公司将纳税筹划功能从税务部分离出来,单独成立纳税筹划部。

考虑到我国企业的现有治理结构和管理文化,建议在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系统内设立税务部,统筹负责企业纳税管理与纳税筹划。

4.4企业纳税筹划战略管理的内部治理

通过在企业设立内部治理系统,如制定纳税筹划的决策机制,梳理纳税筹划的工作流程,明确纳税筹划组织及责任安排等,进一步地进行纳税筹划的战略管理。与此同时,在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计委员会,经理层与财务总监之间通过授权以达制衡,确保财务管理与纳税筹划的科学性,避免涉税风险与税务危机的出现。

4.5企业纳税筹划战略管理的激励机制

在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税务部或筹划部经理及其下属人员,往往会出于对自身效益和成长的考虑,尽量规避纳税筹划风险,而规避筹划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去设计筹划方案。因此,在企业内部,几乎很难产生理想的纳税筹划方案。

因此,当道德风险占据上风的时候,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以降低纳税筹划成本,提高纳税筹划效果,是诸多企业的当务之急。纳税筹划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首先要明白激励因素有哪些,于是企业管理层便可以通过设计最优契约,赋予财务经理或税务经理纳税筹划责任并给与风险对应的奖励;引入岗位竞争,纳税管理和纳税筹划不达标的调离工作岗位等方式实现,当然,激励要适时适度,尽可能地以人为本。

5.结束语

在各行各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战略管理时代的企业需要清晰持续的战略,而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纳税筹划工作的配合;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长效收益则根植于纳税筹划的战略管理体系。一言以蔽之,企业纳税筹划工作和财税咨询机构的纳税筹划服务,必须由单纯的技术层面提高到战略层次,否则,难以适应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要求。企业的发展或许就存在着居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Hitt,m.a;ireland,R.D;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mintzberg,H;ahlstrand,B;Lampel,J;战略历程:穿越战略管理旷野的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研究专家组;税务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5]赵磊;激励理论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郑州大学;2005.

[6]翟予,刘长;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之构建;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07.

[7]宋洪祥;通过合同管理规避税收风险;首席财务官;2005.

[8]刘霞玲[1];谭光荣[2];房地产降价策略下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筹划;财会月刊:综合版;2009.

[9]王芳;浅谈企业纳税筹划的几种方法;经济师;2012.

经济战略计划篇9

关键词:数字经济;oeCD;国家战略;iCt

一、引言

我国拥有13亿人口,网民规模达7.1亿,是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大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部署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来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国家也都在积极制定相应的数字经济战略,力图抢占数字时代的制高点。特别是以经合组织(oeCD)为代表的相关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跟踪数字经济发展,在政策制定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oeCD各国数字经济战略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政策范围到底有多大,有哪些主要聚焦方面?显然,以上问题对把握全球数字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合理制定我国相关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二、oeCD数字经济战略的根本目标和政策范围

经合组织(oeCD)是由35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巨大影响力日益显现,oeCD各国政府愈加认识到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大部分成员国陆续把数字经济政策上升到国家战略,希望通过战略性举措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34个oeCD成员国中有27个制定了国家战略。部分国家虽然没有总体战略,但分门别类制定了若干针对特定领域和部门的政策,这些部门政策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的框架。

1.根本目标。数字经济战略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例如日本宣布到2020年要成为全球最l达的it国家。澳大利亚目标到2020年成为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国家。英国则聚焦优势领域,希望通过数字经济重构英国的全球竞争力。德国强调发挥数字经济的创新潜力来实现国家长期增长和充分就业。意大利强调在全社会传播数字理念,提高居民信息化技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丹麦在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着力构建信息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基于信息产业下的增长。

2.政策范围。数字经济战略通常建立在信息产业政策基础之上,与现有宽带网络、数字政府、网络安全等信息产业政策存在交集。例如《奥地利数字议程》就是基于奥地利宽带计划、数字健康、数字教育等若干信息产业政策建立的。《瑞典数字议程》同样是基于国家宽带计划、数字政府、数字健康等信息产业政策而建立。然而数字经济的跨部门融合特征,使数字经济战略的政策视角相比传统信息产业政策要更为宽广。政策范围从关注信息产业自身发展进一步拓展到商业创造、生产率提高、公共治理、居民就业、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各领域。

三、oeCD数字经济战略的主要聚焦方面

oeCD数字经济战略主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在供给侧,包括大力完善通信基础设施、提高iCt产业国际竞争力。在需求侧,则包括加强电子政务、鼓励中小企业部门购买信息产品和服务,扩大信息技术普及率,提高老年人、残疾人网络使用率。总体来看,oeCD数字国家战略主要聚焦于提高宽带基础设施水平、推动iCt部门发展、建设数字政府、推动iCt部门与教育医疗融合、构建网络安全五大方面。

1.提高宽带基础设施水平。宽带网络是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构建快速、高效、便捷、低价的宽带网络对于加快发展新产业、促进形成新业态、不断构建新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oeCD宽带战略主要聚焦于三大方面:一是提高宽带网络连接速度;二是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三是改善现有宽带基础设施弹性。

在提高宽带网络连接速度方面。英国提出到2015年底使全国2mbps宽带覆盖率达到100%,到2017年底使全国24mbps超高速宽带覆盖率达到95%。美国提出到2020年为至少1亿个家庭提供最低100mbps的实际下载速度和最低50mbps的实际上传速度。瑞典提出到2020年实现世界级的宽带基础网络,保证全国90%的家庭和企业能够享受至少100mbps速度的宽带服务。捷克计划使所有捷克居民的网速达到30mbps,并使至少一半家庭的网速达到100mbps。

在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方面。加拿大提出“连接每一个加拿大人”――保证农村地区的居民能接入高速宽带网络,充分享受廉价的无线服务,参与并受益于数字经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加政府计划在五年内投资3.05亿加元来完善宽带网络设施,让28万家庭享受到至少5mbps的宽带服务。澳大利亚计划在2020年以前,缩小首都和其他地区网速鸿沟。葡萄牙旨在通过促进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民网络访问情况,为此葡萄牙政府启动了五个农村地区高速网络公开招标,项目覆盖超过100万人,投资价值高达1.56亿欧元,力争到2020年前使宽带速度超过30mbps。

在改善现有宽带基础设施弹性方面。卢森堡尤其关注超高带宽领域,希望保证冗余光纤的使用。挪威通过强化交通运输部、通讯部、供应商、邮电管理局在网络安全上的协作,提高电信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日本提出在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时,iCt部门可以借助冗余的iCt基础设施而正常运转。为此日本做出了三方面部署:一是提高国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如海底光缆)的冗余;二是调整数据中心布局,将目前集中在东京地区的数据中心分散至其他区域;三是推动区域合作,鼓励建设分布式网络。

2.推动iCt部门发展。iCt部门是数字经济的基础,oeCD各国数字经济战略普遍提及推动iCt部门的发展,重点在鼓励研究和实验开发、标准制定和推广、吸引和扩大民间投资三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在鼓励研究和实验开发上。各国非常关注新兴技术,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法国计划投资1.5亿欧元支持物联网、超级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方面的研发。德国提出在柏林和德累斯顿建立两个大数据中心,推动大数据创新在“工业4.0”、生命科学、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并促进iCt、信息安全、微电子、数字服务等领域的投资。日本强调支持超高速网络传输技术、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软件开发和无损检测、多语种语音翻译系统。加拿大则计划向“加拿大研究基金”注资15亿加元来增强高校科研能力,特别是iCt领域的研究能力。

在iCt标准制定和推广上。欧洲数字议程提出“信息技术标准和兼容性”的概念,以确保新的信息技术设备、应用程序、数据存储库和服务之间无缝交互。英国也强调了标准和兼容性的重要性,提出英国政府需要联合标准制定领域的相关机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来共同推进“英国标准”,抢占国际标准的制高点,提高英国未来的全球影响力。同时,英国还呼吁为“云计算”、“5G移动”、“移动物联网”等现阶段常用概念制定更为准确地定义,使这些概念更容易被纳入标准和服务中。另一方面,在一些国家数字战略中,提高标准只涉及一些特定领域。例如,德国主要在“工业4.0”框架下,重点关注iCt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与“传统”制造业在相关标准上的协同与优化。

在吸引和扩大民间投资上。法国计划投资2亿欧元在巴黎市13区建设世界级的数字企业孵化器“弗雷西奈敞厅”,规划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最多可以容纳超过1000家初创企业。并拨款1500万欧元用于国际推广,来吸引潜在投资者。卢森堡旨在为现有iCt公司保持积极的营商环境,吸引新的数字业务。埃及数字国家战略旨在吸引投资,来扩大现有iCt公司规模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3.建设数字政府。数字政府是数字经济的“催化剂”,开放公共数据、建立子档案是建设数字政府的两大重点任务。诸多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里都提出要公开政府数据,例如爱沙尼亚提出开放公共部门数据推动业务创新,促进技术和数据的联合使用。日本提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先进it国家”,其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一站式电子政务门户访问公共部门数据,享受公共服务。许多国家数字经济策略都提出,要以政府牵头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通过建立所有公民的数字身份和电子文档验证系统(包括电子账单系统),提高各方面对数字经济的信任,来促进电子健康、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等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

4.推动iCt部门与教育、医疗融合。人口老龄化是oeCD国家面对的共同难题。近年来,iCt部门的快速发展为相关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机遇。oeCD数字国家战略提出将iCt创新成果与教育、医疗领域深度融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最终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口质量。

推动iCt与教育领域的融合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展开。在硬件方面,政策重点在于提高宽带基础设施水平、增加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数量。美国每年专项拨款39亿美元用于建设和改造宽带网络,以保证各地区学校和图书馆都能享受高速稳定的宽带连接。加拿大计划在四年内投资3600万加元支持学校更新计算机硬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字设备和技能培训终端,以支持个性化学习。在软件方面,推动数字教育的关键在于增加在线授课内容。英国旨在促进大规模网络公开课(mooCs),来支持iCt学习、劳动力再培训。澳大利亚数字经济战略提出加快开发新课程,通过促进产业间合作来推动数字化学习,并将网络学习资源扩展到家庭和工作场所,提供在线虚拟学习机会。

数字健康是数字经济战略关注的另一个目标领域。将iCt应用于医疗行业,能够提高诊疗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构建全新的医疗模式。电子健康档案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它能够在整个医疗系统内实现医疗信息实时共享,使患者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护理。意大利计划投资7.5亿欧元来减少过度医疗和低效医疗,提高与健康有关服务的预防成本比率。具体措施包括为所有公民建立电子健康记录、电子医药处方、发展远程医疗、推动在线预约以优化卫生资源和减少等待时间。奥地利建立全民电子健康系统,旨在协调电子健康财务、互操作性、卫生机构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简化医疗费用结算手续和流程。澳大利亚数字经济战略同样聚焦电子档案和远程医疗。计划到2020年之前把老年人、母亲、婴儿、和那些慢性疾病患者能够访问的共享的个人电子健康记录比率提高90%。逐步推广远程医疗保险计划、全科医生视频会诊热线、孕妇婴儿帮助热线等远程医疗服务。

5.构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措施也频繁出现在oeCD数字经济策略中。欧洲网络与信息安全局的《国家网络安全评估指南》提出了构建网络安全的几条关键举措:发展网络防御能力、增加网络弹性、降低网络犯罪率、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资源投入和研发支出、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英国反复承诺保障国家网络安全,重点在研发和人才方面加大投入。牵头11所高校开展网络安全研究、资助78名博士、为2个研究机构提供资金,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在各研究机构、行业、政府通讯总部之间流动。德国计划推广使用安全的通信基础设施,促进信息技术安全产业发展,强化在线服务的安全性。澳大利亚的数字战略旨在通过一些专项行动,如“国家打击网络犯罪计划”、“数字公民最佳实践原则”,来解决数字安全问题。匈牙利拨款1700万欧元用于信息技术安全,以最大限度保护网络、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公共管理电子服务和传播信息过程中的数字风险管理。

四、主要启示

本文总结回顾了oeCD主要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根本目标、政策范围、主要聚焦方面。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一些先进理念、成功经验、成熟做法,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一,必须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是当今世界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世界主要国家都把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数字经济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必须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全方位辐射带动作用,顺应趋势、把握历史机遇,将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发展的全局高度,科学制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抢占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制高点。

第二,高标准建设宽带基础设施。宽带网络是发展数字经济的硬件基础,要提高网络速率,降低网络资费,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降低人均网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破除数字经济发展的硬件瓶颈。要抢占宽带网络发展先机,加快下一代互联网部署和商用,加强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地址管理、标识管理与解析,构建未来网络创新试验平台。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融合发展。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研发、标准和产业化布局。

第三,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政府先行。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政府。目前,我国80%的数据掌握在政府手中,稻荨吧畈毓胫小笔羌大浪费,要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先推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在城市建设、社会救助、质量安全、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第四,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引导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重点推动“互联网+”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普惠金融、高效物流、益民服务、电子商务、便捷交通、智慧能源、绿色生态、人工智能、创业创新等十一大领域,在跨界融合中,逐步建立产业组织服务体系,改变产业发展规则和路径。

参考文献:

[1]oeCD.oeCDDigitaleconomyoutlook2015[J],2015.

[2]oeCD.oeCDinterneteconomyoutlook2012[J],2012.

[3]蔡跃洲,张钧南.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J].经济研究,2015,(12):100-114.

[4]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重点项目:国家统计局2012投入产出研究课题“从投入产出表来看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项目号:io12-ZD06)。

经济战略计划篇10

对企业战略的审查应成为管理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战略的审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审查企业有无战略。一般而言,业务单一、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不存在明确的战略方案,业务多元化、规模较大的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战略方案。企业规模越大,战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就越重要,因此,战略审查的第一步就是审查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是否制定出了明确的战略方案。

2、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行业性质相适应。在确定企业已制定出明确战略方案的基础上,审计人员需要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行业性质相适应。如处在分散行业中的企业常采用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和横向合并等战略来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又如,处于成熟行业中的企业常采用缩减产品系列、降低成本、提高现有顾客的购买量等战略来保持原有的竞争地位或采用创新、发展国际化经营等战略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3、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相适应。在确定企业战略与行业性质相适应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还要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相适应。

4、审查企业战略方案能否有效贯彻执行。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审查,确定企业已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战略方案的基础上,审计人员需要审查企业战略能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可重点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审查各事业部或各职能部门是否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制定出各事业部或各职能部门的战略方案,审查各事业部的战略方案是否详细说明了本事业部所确定的经营活动范围和目标,审查各职能部门能否把事业部或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化成指挥与协调活动,以保证总体战略的具体实施;(2)审查是否存在资源分配与工作计划不衔接的风险;(3)审查企业管理人员实施战略的具体形式是否适当;(4)审查企业为解决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确定的纠正措施和权变计划是否适当。

(二)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审查

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审查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1、对纵向分工结构的审查。对纵向分工结构的审查,重点在于确定企业的管理层次是否过多,对此,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1)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是否恰当;(2)中层管理人员人数是否过多;(3)信息能否在组织中及时有效传递;(4)管理人员的协调与激励行为是否受到过多地限制。

2、对横向分工结构的审查。常见的企业横向分工结构有:直线制结构,直线职能制结构,事业部结构,母公司与子公司、分公司结构。对横向分工结构的审查,可结合每一种结构各自的适用范围进行。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还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经营战略、技术特点和管理体制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以确定企业的横向分工结构形式是否合理。

(三)对企业计划的审查

企业计划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对企业计划工作的审查应成为管理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计划的审查应重点关注(1)企业是否设计出了适合本企业的计划系统。这一审计内容包括:对各类计划是否确定了适当的计划制定者、计划范围和计划形式,计划是否与资源配置相协调,计划是否与业绩评价相协调等。(2)计划是否与企业目标相符合,是否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3)计划是否对影响计划完成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有所估计,并确定了相应的应变措施。(4)计划是否建立在对历史数据的正确分析和对未来合理预测的基础之上。(5)计划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即:完成计划所取得的收益是否大于执行计划所需要的成本。(6)各部门之间的计划是否协调,企业计划正式下达之前是否征求了计划执行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意见。(7)每一项具体计划是否有计量其业绩的标准和方法,能否为评价和考核计划执行情况提供依据。(8)是否存在保证计划能够按预定方案执行的控制手段,计划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能否及时传送给计划的控制者,计划控制者能否对计划执行过程出现的偏差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

(四)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查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查应成为管理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