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地理学特征十篇人文地理学特征十篇

人文地理学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6:45

人文地理学特征篇1

关键词 区域地理 教学要求 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区域地理的学习目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初中阶段区域地理学习主要是认识相关区域,了解区域最基本的状况,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资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认出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在高中阶段区域地理学习不光是认识,还要理解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性,在认识的基础上,还要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

2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2.1构建“心理地图”,建立空间概念

我们学习一个区域,不论是大洲、分区,还是一个国家或国家内的一个地区,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区域在什么位置,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及交通战略位置等方面去把握,打造心中的“心图”。在《埃及》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地图,归纳出相应位置,如经纬线中对于埃及30癗、30癊的重要性,非洲的东北方位,埃及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在世界海运中的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在地理考试中首先要能够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所以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注意空间定位的训练,看图时关注重要经纬线及经纬线的交点,加强对形状轮廓和重要地理事物的记忆。

2.2运用系统原理,理解区域特征

每个区域都表现出整体性,组成每个区域的地理要素都通过地理运动规律和物质循环,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联系的整体。因此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区域时,不能像初中阶段对区域地理特征进行简单的罗列,而要运用高中地理系统原理,理解每个区域的特征为什么是这样,弄清楚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变化分布规律及原因。

例如在《埃及》教学中尼罗河会定期泛滥,那为什么会“定期泛滥”?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先自己逆向分析:定期泛滥径流量变化尼罗河补给尼罗河流域气候尼罗河流域位置。然后再正向分析:尼罗河流域的位置尼罗河上游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下游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补给主要靠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补给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两季雨季定期泛滥。

高中阶段的区域地理教学应该是以区域地理为平台,更深刻理解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用系统地理原理来梳理这些知识,达到高中地理原理的能力灵活运用。如通过位置,我们可以知道气候;地形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影响;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水文反过来对气候特征的影响;地形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2.3运用联系方法,建构特征主线

如果全方面去认识每个区域,区域的特征有许多:如位置特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战略位置等;地形特征,包括地势高低特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及分布、典型地貌和地质等;气候特征,包括气温和降水特征、季节变化,典型天气和气象灾害等;植被特征、土壤特征等;资源特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时空分布;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特征、工业特征、经济特征、人口特征、城市特征、交通特征、文化特征等。如果对区域的每个特征都去分析,知识点会显得很零散,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主次之分,而且每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又是不同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这样体现不出区域本身的典型特征。

我们在高中地理阶段区域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认识区域特征时抓住主导因素或者主要知识线,从整体方面来认识一个区域。如《埃及》教学中,对埃及地理特征的归纳和总结中,抓住“尼罗河”这条知识主线,由此结合(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22页)高中地理系统原理,再来进行相关地理特征的联系和综合。埃及位置(尼罗河位置)气候分布及特征(尼罗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水文(尼罗河径流量变化)地形(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肥沃土壤(尼罗河泥沙堆积)农业发达文明古国(尼罗河沿岸大河文明)旅游业发达(名胜古迹多、尼罗河风光等)相关经济支柱(由位置所在的运河、石油、侨汇等)。这样学生学习埃及区域地理就不用死记硬背,而且对高中系统原理又是一次熟练的运用,抓住了埃及的主要特征或知识主线,建构了一个区域的知识结构网络。

2.4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区域人类活动

我们分析一个区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这个区域良性发展,让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能全面协调,使人类活动能让这个区域达到可持续发展。但由于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局限性,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性,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性,某个时期的人类并不能认识到当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所以人类活动给环境甚至人类社会既带来了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我们在高中阶段区域地理教学中就要教会学生科学评价人类活动,运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某个人类活动。

如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给埃及人们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但定期泛滥也带来了洪水灾害,埃及人们为了驯服尼罗河,修建了阿斯旺大坝和纳赛尔水库,的确解决了尼罗河的洪水灾害,让尼罗河在下游的流量变化受到人文控制,并且还发展了发电、养殖、灌溉、旅游等产业;但大坝截留水量,使流到下游的水量和泥沙都减少了,造成了河口三角洲退缩,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我们在理解某个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措施来发展该区域,都要立足于发挥该区域的优势特征,如埃及人们开通苏伊士运河、旅游业的发展等,并弥补其不足,针对限制性因素和特征,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最好能保证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良好影响,最终使该区域能可持续发展。

3教学反思

人文地理学特征篇2

关键词:区域地理;知识重组;感知优先;图文转换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97-02

理解区域的概念、特征和区域间的差异性、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性,通过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的比较,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获取有效信息,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内整体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学会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方法,理解区域发展各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掌握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对比、分析方法,是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关键所在,也是正确解答高考区域地理模块的重要复习方法和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区域地理复习的正确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从容应对高考。如何复习并有效掌握区域地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结构,重组高中、初中地理知识

区域地理复习有规律可循。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则是进行知识重组的基础。复习时,教师应让学生先了解其组成要素,然后再考虑其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高中、初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如:①区域定位;②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③人文特征:人口与城市、劳动与技术、农业与工业、交通与商业;④利弊评价、开发和治理。

2.学会空间定位是复习区域地理的前提

2.1感知优先。心理地图的构建与积累是逐步实现的。它要靠平时反复的读图、填图、用图,在此过程中逐步感知地图。首先是从图中获得地理知识,熟悉某区域的主要山脉骨架的分布,主要高原、平原、盆地的空间位置、区域范围和海拔等。再凭借记忆在空白图上填出相关地理事物的名称。最后在图上分析、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如某地理事物的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面积范围大小等,进而分析其主要特征及成因,各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

2.2针对训练。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是指围绕地图进行的记地图笔记,仿绘地图、勾绘轮廓、对地图的补绘、改绘等练习形式,要心到、手到、眼到、耳到,多种感官共同参与。通过多次勾绘山脉、河流、行政区,对这些区域的轮廓、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岸线状况等区域特征进行深刻的记忆。经常进行地图练习,使大脑皮层刺激力度加大,留下深刻的痕迹。特别是边听边填、亲手描绘、默写轮廓图对准确构建心理地图大有裨益。

2.3图文转换。进行图文转换是提高读图析图能力的重要手段。图文转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1)以文释图,即读图分析,在现有的知识水平条件下,对一张图像进行观察、阅读、分析,再加上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结论,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创新。(2)以图释文,即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表达教材中抽象的地理概念、理论和规律,必须在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将文字转化为图像,这有利于培养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能力;这种形式在考试中也经常出现,考试时只给出文字材料,并无区域图,称为"无图考图"。

3.掌握复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步骤

3.1准定位。要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等。

3.2找特征。要找出该区域重要的自然、人文等区域特征。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关键。区域地理涉及的内容繁杂,区域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往往很难掌握。所以我们应运用正确的方法。

3.2.1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质的或最具特色的特征,并以此寻找出主导因素。如欧洲西部地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位于温带大陆西部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气候南北对称分布是非洲最突出的区域特征,赤道横贯大陆中部,气压带、风带在非洲大陆南北对称分布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

3.2.2理清知识头绪,抓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抓住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是地理学科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复习中要弄清每一个区域各种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美国的气候分布与东西高、中间低的地形之间的关系;地形、气候与农业生产布局之间的关系;工业分布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等等。

3.2.3比较区域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区域差异。学会使用比较法是学结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例如:比较北纬60°纬线经过的亚欧大陆东、中、西部气候;南北美洲地形、气候的比较;比较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西岸气候及其特征;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气候与澳大利亚西海岸气候的差异性和成因的比较;纬度大致相同的西撒哈拉与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成因的比较;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日本工业区以及中国四大工业区之间特征和形成原因的比较,等等。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特征: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特征、分布、起伏大小等

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光照、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特点等

河流特征:①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河网密度、流域面积等。②水文特征:主要是河流的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情况等。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流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植被特征:与气候类型相对应的自然带或非地带性植被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特征:人口的增长模式、年龄结构、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

城市特征: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

农业特征: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类型、地域类型(常见7种)、区位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

工业特征: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

交通特征: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

4.运用比较法比较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使用比较法是学习、总结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运用此法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地理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则可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日本和英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农业生产、工业布局的比较;60°n纬线经过的亚欧大陆东、中、西部气候比较;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气候与澳大利亚西海岸气候的差异性和成因的比较;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日本工业区以及中国东北工业区之间特征和形成原因的比较等。

总之,学生只有掌握了区域地理复习的正确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不被空间定位的障碍阻挡。

参考文献:

[1]任志宏《高中地理总复习优化设计》志宏教育集团考试研究院策划组编

[2]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3]袁书琪《地理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人文地理学特征篇3

一、明壮心:梳理壮族传统文化特征,为壮族文化“正名”

壮汉族群自秦汉以来经历了由对立冲突到共融共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壮族以其开放的胸襟汲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吐故纳新,至今仍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由于壮汉互动和融合日益密切的现实,许多汉族学者和官员及相关人士,都不同程度地认为壮民族缺乏本民族的鲜明特征,“壮族没有特点”成为普遍流行的一种观念。壮学研究有必要正视这一问题,做出明确的回应,澄清模糊的认识,阐明壮族文化的特征。事实上,壮族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虽然不断地经历着重组与再生,但是其深层文化精髓仍根深蒂固地在壮族人民的血液里流淌。只是在长期的壮汉文化接触、交流与融合中,这些民族传统文化被不同程度的遮蔽了。在党中央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壮族学者义不容辞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梳理壮族文化的悠久历史渊源,明确壮族文化本质特征,认识壮族文化的更新机制,如此方可更为有效地宣传和弘扬壮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增强壮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实现壮民族的振兴与社会文化的繁荣,通过重新审视壮民族的传统文化,深挖民族文化精髓,唤醒沉睡在人们心中的民族意识,“激发民众的创造潜能,切实地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品味,实现心智的澄澈与统合”。①

为了让本民族人民对本族群的精神活动、精神生活、信念系统、思维结构、人格塑造、价值取向、情感体验、心灵境界、文化精神、民族意志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也为了改变外界由于对壮族文化渊源和文化特征的知之甚少而造成的“误解”,一批壮学研究者身负重任为壮族文化“正名”。覃德清教授以其多年对壮族的系统研究,从精神和心智层面全面论述壮族文化,梳理出了鲜明的壮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基于水稻培育和种植基础上形成的“那”文化和“弄”文化,是壮族文化衍生的根基,是壮族文化开放性与封闭性特征的基础,是壮族“坚忍聪灵,宽和明达”的文化心理与民族性格形成的物质条件;基于诗性思维外化成果而创作的以《布洛陀》、《嘹歌》和刘三姐民歌为代表的歌咏文化传统,是壮民族诗性思维与诗性智慧的体现和代表,反映了壮族人民独特的思维结构、情感体验、信念系统和价值取向;基于原生基础上形成的自然崇拜、图腾信仰、祖先崇拜、信仰和布洛陀人文始祖等信仰,体现了壮民族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世界观;基于高超智能水平和工艺技术而制作的崖壁画和铜鼓等,是千百年来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另外,与汉族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构成了壮族多重的文化认同,与汉族共同搭建了壮汉文化互助共赢的运作机制,体现了壮汉文明共生模式的人类文明史价值,更加彰显了壮族文化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征。总之,“壮族传统文化特征”这一部分对壮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历史演进等做了详细的论述,使得壮民族的历史文化非常立体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覃德清教授在绪论中指出的“壮族传统文化特征部分明确壮族现代文明重组以及演化发展的地域区间、生态环境背景、族群文化渊源,从纵横交织的网络体系中,确认壮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强化历史的纵深度,将壮族精神文明建设置于深厚的历史与族群文化格局中,给予多方位的审视,避免就事论事地对壮族精神文明作平面式的简单分析。”②

二、立壮志:乘精神文明建设之风,推进壮族文化建设

《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的后半部分“壮族现代文化建构”探究壮民族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方向,表达了作者对壮族文化发展的见解与关切之情。

覃德清教授认为,文明社会的现代建设,不是单纯的模仿文明的外表,而重在民众的心智结构的统合。壮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首先,最主要的是唤醒麻木的民族意识,找回失去的民族记忆。其中,校园可以作为民族文化展演的有效空间,因此,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力举措,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同时,覃德清教授提出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三语”教学,即从壮汉到壮汉英并重的壮族教育改革设想,并指出“唯有置身于全球化的场境中,壮族文化的鲜明特征方有机会得到彰显……壮族人只有深入汉文化圈和英语语境,才更为真切的意识到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进而充分理解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紧迫感。”③要实现壮族文化的现代建构,就要唤醒壮族民众的族群记忆,找回民族认同的文化根源,培植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以迎接21世纪社会文化发展大潮流的挑战。

在壮族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是一个突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和谐”理念是壮族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覃德清教授对壮民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文化提升和人格塑造的论述中,阐发了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内涵,提出了“和乐美境”的营建策略。在壮族地区实现“和谐之境”、“富乐之境”、“美化之境”的构想是后现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的融合体,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与安详,达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完美结合,最终上升到高层次的审美愉悦。“和乐美境”的构想和覃德清教授在《关于开展岭南民族研究的构想》中提到的的“五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五安”包括安居、安业、安家、安身与安心,这是个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理想境界。天人和谐与人文重建是覃德清教授关注的学术视角,本书字里行间亦体现出了覃教授的这种学术旨趣。

壮族聚居区处于西部文化和东部文化、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多层文化重叠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人文资源,因此,在生态文明与壮族小康社会建设中,作者认为不能盲目地模仿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走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应更多的关注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将会让壮族人民付出沉重的代价。此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村落的建设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新村落的选址、现代化建筑的搭建只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不能只为了单纯的物质生活享受,而更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好时机。小康社会既要物质的富足,又要精神的充实,但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民族文化之根,否则,在人们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挥之不去的将是精神生活的空虚。

壮族现代文化建构是中华各民族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机下,壮族人民应明确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寻找壮族现代文明重构的正确方向,以繁荣壮族文化建设。

三、兴壮学:借鉴文化人类学学理,充实壮学研究理念

《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注意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强调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对壮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人文重建问题进行探究,用指导变迁的理论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文化人类学的参照意见。同时,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日臻完善,在很多跨学科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相关前沿理论与方法的传播与应用也因时代、地方、领域的不同而得到新的阐发。

壮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叶,是以研究壮族社会群体为对象的学术研究体系。壮学的历史使命一是增进壮族人民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和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壮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推动壮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壮学丛书》大致由壮学典籍资料和研究专著两个系列组成,《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是壮族传统文化研究和壮族现代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在党中央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覃德清教授把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融入壮学研究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着实是将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应用于壮学研究的有益尝试。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始终贯穿该书的始末。该书的调查研究工作自1988年开始,最早是以文献法和观察法为主,从文献资料中提出了壮族歌咏文化与壮族诗性思维特征的关系,为成书提供了阶段性的成果;第二阶段作者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实地调查为主,采用了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主要以族群文化为主,强调以民心调适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旨归;在深入调查的第三阶段,作者走访了广西的主要壮族聚居区,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加深了壮族诸族群卓越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智慧的体验和理解,提出了“天人和谐、文明共生”的初步构想,积累了各典型村落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情况,为全书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田野资料,充分体现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实证精神,使该书避免了纯粹的理论分析与阐述。

由于56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不尽一致,因此也决定着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和弘扬,也要有所淘汰和摒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品位。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现和成就应在其他少数民族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先导作用,而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其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构的有效进行,对高效推进广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至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覃德清教授的《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及时出版,从学者的角度阐释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为壮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壮族文化的现代建构,提出了理论思考和丰富的现实例证,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文明重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作者吴秋燕,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07级研究生)

人文地理学特征篇4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培养设计和实施

[作者简介]顾亦鸣(1972-),女,河南郑州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版画与设计研究。(广东广州51008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及培养研究”的最终成果。(课题批准号:2011tJK18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04-02

工业设计产品满足消费审美是设计师能力品质的直接反映。面对日益增长和丰富的审美需求,培养优秀的、符合市场和企业需要的工业设计人才成为教育单位首先必须直面的问题。然而,当前教育单位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和输出的人才的胜任特征准备显然不足,即相当部分学生的设计专业知识和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距离,导致就业或创业的困难。因此,本文以胜任特征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分析华南地区在岗工业设计师的实际工作、企业入职要求,建构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模型,并通过细化教学对象、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思路和课程设置,对胜任特征培养设计和实施进行探索和思考,为人才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证研究依据。

一、胜任特征的范畴

胜任特征(Competency)是指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能够区分绩效卓越者和平庸者的可测量的、且较为持久的、并能加以改善和提高的个体特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胜任特征的主要内容,且可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动机。为此,1973年mcClilland(麦克利兰)针对此内涵提出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冰山的“水上”和“水下”两个部分。“冰山的水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表层特征,即为显性特征,是比较容易了解与测量,能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且培训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冰山的水下部分”包括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深层次的潜在特征,称为隐性特征,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评估和改进的部分,且不易受到外界因素作用而变化,但能对人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表现变化产生关键性的作用,能在广泛的环境和工作任务中预测人的行为,因而对人才选拔最具有经济价值。所以,应用胜任特征评价和预测绩效优秀以及岗位所需的相关技能、智力水平或学业等级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改进工业设计教育课程和创作训练方式,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胜任力的基本标准。

二、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

本课题以华南地区工业设计师为研究对象,设定了68个项目作为胜任特征内容,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龄长度和绩效等级等不同层次的在岗工业设计师共443人进行抽样调查。具体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工作分析等方式进行,并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如105页表所示)。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人格特质和职业品德等四个结构维度构成了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属于外在特征,是知识、技能等显性特征。专业知识就是一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就是执行有形或者无形任务的能力。人格特质和职业品德属于内在特征。人格特质就是一个人隐性特征的综合体,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坚持对某种事物拥有的渴望并为之行动的欲望或对情境或信息的持续反应。人格特质在胜任特征结构中处于核心基本位置。职业品德就是一个人的态度、价值及自我认知。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涵盖美学专论、工业产品设计学、工学、设计软件、艺术设计论、文学概论、历史文化、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学、传统习俗等;工作能力涵盖美学鉴赏、造型创意设计、形式与功能表达、逻辑思维、问题情境应变与解决、观察与思维判断、产品开发想象与创新、学习与沟通、抽象与概括、产品设计组织与管理、评估与决策等;人格特质涵盖成就欲望、敏锐力、洞察力、意志力、职业兴趣、乐观精神、合作精神、自信心等;职业品德涵盖团队意识、学习和研究意识、专业意识、自尊自重意识、责任感、诚实守信观念等。属于显性特征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易于培养和开发。通过合理的教育指导,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形成工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培养设计与实施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培养目标。本文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的胜任特征结构维度,设计培养目标,改进与改革课程设置、训练与实践方式,探索工业设计教育内容、模式、方法和策略,奠定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培养设计

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业设计的专业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等业务方面素质的培养,确保毕业学生在专业发展上成为设计部门或单位的专业设计高级专门人才。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设计教育必然专注市场发展与研究,设计产品的形式美和功能美必然成为个人、家庭、社会关注的内容,并且必须把这种“关注”带入设计教育的课堂。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维度结构要求,培养目标应明确为:“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应用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造型艺术、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素质,以及具有国际化视野、综合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制造、开发设计、设计组织管理及策划宣传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实施

胜任特征范畴以及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结构维度研究表明,作为外显特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通过教育与培训途径实现培养的目的。因此,课程设置和专业训练与实践成为改变和发展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有效途径。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培养实施的关键和核心。课程设置理念,着眼于应用而不是理论的研究。因此,一要加大美学课程学分,强化学生审美观点和塑美能力,根植于工业设计产品外在形态的形式表达,满足个人、家庭、社会的审美需求;二要优化课程设置,着力于学生综合技能培养,提升通用技能而非某一类具体产品设计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设计创新思路,促进专业发展;三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重视实验设施利用,积极开展实验活动,增强授课效果。因此根据培养设计目标,适当调整艺术、工程、综合和专业实践课程学时比例,并引入工业设计课程知识群,即文化艺术及美学知识群,培养学生审美及审美评价能力,以及形式表达能力;工学基础知识群,培养学生在产品物质功能、使用功能和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设计能力;工具及综合知识群,培养学生掌握产品及环境的虚拟展示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造型设计表达,获取造型设计表现技能,以及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

2.训练与实践。训练与实践是深化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和提升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人格特质、强化职业思想品质的主要方式。(1)认识实践。包括参观和金工两部分的实习。认识实践就是让学生在美学、工学基础两个知识群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把握机器的运用、材料、加工、工艺、构造等,加深背景认识,建立牢固的知识平台,增长实际经验,避免设计作品“纸上谈兵”。参观实习应以民俗采风、专业考察为主,并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和历史文化,同时注意强化学生绘画、摄影、构思等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金工实习就是让学生在实习中不仅深入实践,而且还要有实习心得,力求通过实习使学习获得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更能深刻理解实际生产的相关知识。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习惯于解决问题,并能正确检验成效。(2)专业训练。建立校办企业或建立实践基地是专业训练的最佳途径,既可提供教学课题,也为教师提供专业技术研究,以及为学生提供技能操作的真实实践环境,拓展专业发展能力。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实际岗位实践模式,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预测和评价学生绩效与技能,评估和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确保专业训练在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3)毕业创作。毕业创作是学生接受胜任特征培养成果的一次实践总结。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培养学生创新热情、激发学生发明创造欲望、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作为第一要务。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从事企业的课题设计、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国内外工业设计竞赛,开展学生课题组调研、设计方案演讲、学生科技训练、创新成果展示、学生创意竞赛以及企业产品设计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胜任特征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杭悦,宋长林.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杭州电子工业学报,2004,24(2).

[2]顾亦鸣,曹玉华.基于胜任特征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J].教育学术月刊,2009(8).

[3]顾亦鸣,曹玉华.工业设计知识群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

[4]江建民.工业设计专业的技术课程设置刍议[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

[5]马欣川.人才测评――基于胜任力的探索[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6]王金军,黄海波,吕冰.理工科工业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设计艺术,2002(2).

人文地理学特征篇5

关键词:三维人脸建模人脸特征CanDiDe-3模型

真实感三维人脸建模是目前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根本、最困难的问题之一[1],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一种三维人脸的自动建模技术。该方法仅需一张人脸的正面照片,利用自动化方法定位出面部的关键特征点,利用具体特征点的信息调整一般人脸几何模型获取目标人脸的三维几何模型,最后通过纹理映射技术重构人脸的三维真实感模型。

1.通用人脸模型及人脸关键特征点的选取

本文提出的真实感人脸重构技术以面部的正面图像为数据,通过自动进行特征定位而得到关键特征点的位置,进而对通用人脸模型进行个性化调整,获得特征人脸的几何模型。

1.1通用人脸模型

由单张正面照片重构人脸的三维模型,只能获取头部的脸部数据,因此本文采用CanDiDe-3[2]人脸模型作为通用人脸的三维几何模型。CanDiDe-3人脸模型共有113个顶点和168个三角面片(如图1所示),它是一个标准的人脸参数化模型。CanDiDe-3人脸模型兼容mpeG-4标准中的人脸定义参数和人脸动画参数[3],因此在人脸的三维建模和动画领域被广泛采用。

1.2选取的面部关键特征点

面部的关键特征点需挑选最能表示人脸个性化特征的位置。我们以CanDiDe-3模型的顶点为主要参考,选取了面部26个(左右眼各9个特征点,鼻子3个,唇部5个)关键特征点进行自动定位(如图2所示)。为了更好地反映眼部特征,选取特征点时增加了右眼和左眼的眼珠中心点。

2.人脸关键特征点的定位方法

获取关键特征点的位置有两方面作用:根据定位出的人脸特征可以得到面部的一些重要数据,比如面部特征器官所在位置和形状,面部区域的大小等,这些数据是恢复人脸三维几何模型的基础。另外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建立了面部特征与通用人脸模型的联系,从而为后期从图像上获取纹理信息建立了对应关系。我们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检测以确定人脸所在区域,然后在人脸区域内搜索各关键特征点。人脸检测部分我们采用adaBoost人脸检测方法。图3给出人脸特征点提取的全过程。

2.1提取眼部特征点

通过人脸检测确定人眼所在区域后,本文采用特征区域灰度极小检测法[4]检测人眼特征点所在位置。下面对该方法作简要介绍。

假设眼珠直径为d=(d≈l),l为人眼的宽度,可通过人脸区域的大小来估计。然后设计尺寸为(-d,d)×(-d,d)的掩模,在左眼所在区域逐像素地移动该掩模,假设掩模覆盖的区域为a,此时掩模所在的位置可由区域a的中心位置(x,y)确定。令:

m(x,y)=i(p)(1)

其中p为眼睛区域中的像素点,i(p)=1?摇p∈a0?摇p?埸a,μ(a)为区域a的面积,即区域a中像素的个数。以(1)式作为卷积核与左眼图像区域做卷积,卷积结果最小的位置就是左眼眼珠中心。

检测到眼珠中心点的位置后,根据眼珠中心点和人眼其他特征点的位置关系可以检测出其余的人眼特征点。

2.2提取唇部特征点

唇部特征提取是先确定唇部区域,然后在该区域中分割出唇部,进而对嘴唇各关键特征点进行提取。在人脸区域中,唇部区域的边缘不如其他特征(如眼睛)的边缘明显,故不能利用唇部边缘定位特征点。目前对唇部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是利用唇色和肤色颜色分量的差异来检测。本文首先运用BR加权G色对比法[5]分割出唇部,进而提取唇部特征点。

2.3提取鼻子特征点

根据照片中人脸所在的位置估计出鼻子所在的区域,鼻孔的位置可以通过寻找灰度较深的区域来获得,搜索过程与检测眼珠中心类似。检测到鼻孔特征点后,设两特征点的距离为d,则在两特征点连线中心上方d/2处即可作为鼻尖点。

本文采用的人脸关键特征点的定位技术,提取特征点的准确性较理想,为后期的真实感三维人脸建模做了较好的基础性工作。图4是运用以上方法对正面人脸图像进行特征定位的结果。

3.真实感建模

对输入的人脸正面图像自动定位特征点后,就可根据特征点的信息进行三维人脸建模。真实感人脸重建是要恢复面部的三维几何模型和纹理特征,分为下述两个步骤:(1)恢复人脸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定位出的关键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对一般人脸三维模型(CanDiDe-3模型)进行个性化调整,从而得到特定人脸的三维模型;(2)真实感建模:利用纹理映射技术将照片中的面部纹理投影到调整好的人脸几何模型上,获得目标人脸的真实感三维模型。

3.1三维人脸几何模型重建

恢复人脸的三维几何模型的过程是对通用人脸模型(CanDiDe-3模型)进行个性化调整的过程。模型顶点的调整主要包括模型的整体调整和局部特征调整。整体调整的目的是使人脸模型在平面上投影的大小和方向与照片中的人脸相一致,因此主要是对CanDiDe-3模型进行旋转和缩放;局部调整是利用定位出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来调整CanDiDe-3模型对应的顶点,使他们的位置在平面上相吻合。图5是目标人脸几何模型恢复的示例。中图为目标人脸图像,左图为通用人脸模型(CanDiDe-3模型),右图为调整后的目标人脸模型。

3.2真实感建模

得到个性化的三维人脸几何模型后,这时的人脸模型是由一些三角面片构成的网格模型,缺乏面部真实感,需要恢复面部纹理信息。我们采用纹理映射技术进行真实感建模,它是一种将图像上的纹理信息直接映射到3D模型上的技术,且获取真实感效果时不会改变模型的几何信息,实现起来也不需要过多的计算开销。对图5中调整后的人脸模型进行纹理映射,最终得到真实感的三维人脸(如图6)。

4.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二维人脸照片到三维人脸模型的构造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建模过程基于单张人脸照片,输入要求简单;建模速度较快,只需几秒钟时间就可建一个模型;三维人脸的建模过程完全自动化。本文提出的建模技术,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二维人脸图像的缺乏面部的深度信息,要更准确地恢复人脸三维模型,需进一步估计模型的深度信息,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胡永利.真实感三维人脸建模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ahlberg,CanDiDe-3―anupdatedparameterizedface[R],Reportno.LitH-iSY-R-2326,Dept.ofelectricalengineering,LinkǒpingUniversity,Sweden,2001.

[3]igorS,pandzic,RobertForchheimer.mpeG-4Facialanimation.theStandard,implemen-tationandapplications[m].USa:Johnwiley&Sons,2002:18-22.

[4]王罡,骈俊生.一种基于人脸检测的人眼特征定位方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7,(1):6-9.

人文地理学特征篇6

在各类文体中,不少教师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既不像记叙文、文学作品那样形象感人,又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一种论证的逻辑力量,枯燥而乏味。这一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事实上,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说明文与其它文体思维的区别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所谓说明,就是要客观地对某种事物或某一事理作解说,使人能够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这就决定了无论在表达方式上或是在思维形式上,说明文都不同于记叙文、文学作品和议论文。与记叙文、文学作品相比,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回想、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而说明文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思维。可见,二者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类思维。与议论文相比,二者同属于抽象思维。无论议论或说明,都要运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说明文甚至像议论文那样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但是,二者的抽象思维又有所不同。议论文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逻辑推理能够一步步地推出结论(观点或论点),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的思维,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以及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议论文和说明文虽然都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但议论文更多地是对抽象道理的分析和综合,而说明文中对实体事物的说明则更多地对事物的实体进行分析和综合。说明文虽然往往也要用到推理,但说明文的推理在于说明客观性的事理,而议论文的推理则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二、说明文的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引起大家对说明文教学的重视,在这里有必要谈谈说明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初中到高中,是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并不断走向基本成熟的重要时期。学生要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发展到议论文的比较高级的抽象思维,其间起着过渡性重要作用的便是说明文的比较初级的抽象思维。我们知道,说明文一般可分为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和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事物的形状、质料、特征、成因、类别、构造、功能等,虽然需要抽象的分析和综合,但它毕竟还有着眼前的具体实物的形象或其表象的依托。在这一点上,实体事物说明文和记叙文思维凭借的材料或思维的对象都是实际事物的形象或表象,只是在思维加工的方式上一个采用了一形象加工的方式,一个采用了抽象加工的方式。所以,学生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第一步首先应该由记叙文过渡到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即由再现性的形象思维过渡到实物概念的抽象思维。实物概念是对实体事物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结果,它已从具体形象或表象上升到了概念,但又比社会概念、科学概念、哲学概念等的抽象度低。因而可以说,实体说明文是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向着初级的抽象思维过渡的最佳转换点。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再由实体事物的说明文过渡到抽象事理的说明文,这样,思维的抽象度就又提高了一步。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如《人类的语言》、《食物从何处来》),为了阐明事理的概念、内容、规律、性质、关系、作用等,不仅要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而且要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它的要求比实体事物说明文高。但与议论文相比,因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只是客观地解说,主要不在于通过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所以它的思维难度又比议论文要小一些。在学好抽象事理说明文的基础上,第三步再过渡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就比较容易些。由此可见,要学生由记叙文的形象思维一下子跳跃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说明文正好在二者之间起着一个中间环节的过渡作用。三、说明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说明文的思维能力应该包括思维方法(分析、综合等)和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的运用能力,根据说明文的教学重点,这里着重谈谈思维方法运用能力的培养,关于思维形式问题我们结合到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去讲。学写说明文,所涉及的主要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的方法。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它的方法都是由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派生出来的。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而又互依存的两种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属性分出来。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经历一个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才会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说明事物,就是要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而要能看出这种差异性即抓住事物的特征,就必须在思想上先能够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通过比较认识,看其具有怎样的个别特征,然后再把这些个别特征结合起来,形成对这一事物整体特征的认识。这是写说明文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思维过程。比如《如鼠》一文,作者为了抓住松鼠的特征,即从思想上把松鼠分解为外貌、习性、性格三个方面,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松鼠外貌的特征是“漂亮”,习性的特征是“驯良”,性格的特征是“乘巧”,然后再把这些特征综合起来,即文章开头所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乘巧,很讨人喜欢。”所以,要让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善于对事物进行思想上的分析和综合。比较,也是为了能够找到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个体与同类的比较,或异类事物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事物之间的异同,从而抓住事物的特征。像《松鼠》中说:“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松鼠和四足兽是个体和类的关系,通过比较就可以看到它与其它四足兽的不同即在于“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这就抓住了松鼠不同于其它四足兽动物的特征。《松鼠》中还说:“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松鼠与山鼠同属鼠类而不同种,是并列的两类事物,这样一比较,就把松鼠不同于山鼠的特征区别出来了。有比较才有鉴别,越是相近的事物就越是需要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找出它们的差异。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常常是对事物一边进行分析,一边进行比较,看事物之间的差异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要教学生能够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还必须重视比较能力的培养。从初中生初学说明文的情况看,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往往看到的是事物外在的一些现象,而且说得很笼统。这说明学生还处在一个不能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更不善于通过比较来鉴别事物的阶段。因此,培养学生说明文的思维能力,一开始就要抓好分析和比较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分析和比较,就不难抓住事物的特征。分类,是在上述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特征进一步分门别类的方法。为了把事物说清楚,在说明文中常常需要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成因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像《万紫千红的花》、《食物从何处来》、《看云识天气》、《向沙漠进军》等课文,就都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通过分类,便可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被说明的事物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特征,以及种与属之间的关系。分类实质上也是一种分析、比较和综合,不过它是在更高的思维层次

上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因此,要教学生学会分类,关键在于能够让他们科学地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对事物进行类别上的分析、比较和区分,再把各类的特征综合起来。抽象和概括,是指为了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把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从感性材料中抽取出来,形成对事物的一般认识的思维方法。抽象,就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与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区别开来,从而抽取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概括则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联结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抽象和概括,是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彼此是紧密联系着的。概括须依赖于抽象,而概括又是抽象的必然发展。说明事物,不能只说明事物的外部形态,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质、规律、原理、关系、成因等。如果说对事物外部形态的表面认识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这就必须对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中国石拱桥》在说明赵州桥时,就不单进介绍赵州桥的形体结构,而是从对桥的形体结构分析出发,分四个方面研究了桥的结构原理和设计特点,这就是对感性材料的抽象,然后经过概括,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这就达到了对赵州桥的理性认识。在说明文的几种思维方法中,分析、综合是基础,而抽象、概括是关键。要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看到本质,能够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必须对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予以特殊的重视。学生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了,说明事物本质属性或特征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而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讲,他们具备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也就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

人文地理学特征篇7

【关键词】童心说超越性超越特征经验性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诞生于明代中后期的特殊时代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童心说美学思想以“童心”概念为核心,其内涵包括:人心的本然状态、思想情感表现的真诚无伪和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以此为基础,童心说美学思想强调私心、真情和自由、激烈的情感力度,重视主体意识和情感内容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并把它们作为衡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标准,肯定了小说这种新文体在美学上的地位,在美学理论内涵和文艺实践现实两方面体现出了童心说的超越性特征。www.133229.Com而这种超越性特征的本质以及这种本质的文化根源都是什么,它们拥有什么样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种本质特征显示出来的美学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全面研究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我们实现对童心说美学思想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的真正了解。

一童心说:一种经验性的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显示出来的超越性特征,体现了它独特的美学价值。童心说从“童心”概念出发,重视个体私心、私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强调真情的真实展现,并以私心、主体和真情为前提,提倡在文艺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真实、激烈的情感。这在“童心”内涵的内在逻辑上构成了一条以“童心”概念为起点的不断演进的脉络,从而形成了童心说美学理论,构成了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以及晚明美学思潮的重要内容。而这种超越性,作为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一种整体性质,它的特征与文化根源将是我们在本节要进行探讨的内容。

1.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特征:回归原初状态

从超越方式上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它在个人与社会、情感与伦理的关系中,选择了以回归到原初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高度甚至畸形发展的群体和伦理因素的颠覆和超越。具体表现就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强调个人价值的儿童之心去对抗代表社会权威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在情感和伦理的关系中,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封建理法的压迫。首先,李贽提倡的“童心”,在他看来是一种最初之心,也就是儿童之心:“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焚书》卷三《童心说》)儿童之心同成人之心对比,最大的特征就是“真”,包括思想不受沾染的纯净之“真”和自身欲望情感的天然之“真”。儿童之心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是最初的本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同被“闻见”、“道理”所异化的成人之心完全不同,它代表的是更接近于人和人心的本来面目的状态。如前所述,李贽深受道家“初心”思想的影响,《老子》中有“圣人皆孩之”的说法(《老子·四十九章》),李贽吸收并发展了这种思想,把最初之心的价值同圣人所能达到的境界统一起来,在他看来,在认识方面处于原初的真实状态的儿童之心比社会伦理教育熏染下形成的成人之心更重要、更有价值。而认知上的纯净的真实只是儿童之心“真”的含义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它的“私心”意味。受到庄子反对“异化”的思想影响,李贽重视儿童那种自然天性和欲望情感的价值。儿童拥有最原初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其生理欲望是天然存在、可以不受道德伦理约束的,具有一种天然的合理性。一个儿童最大的自然就是“穿衣吃饭”,这就是他们的“人伦物理”(《焚书》卷一《答邓石阳》),除此之外,再没有成人心中所谓的“人伦物理”。儿童之心的“真”的这一层含义使童心说尊重人的天性自然和欲望情感的合理性,而反对伦理矫饰。针对当时集体审美意识中极端强化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社会、群体一极,以“闻见道理”沾染最初之心,以社会的伦理教化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望的状况,李贽找到了“童心”概念,把它作为整个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起点,以儿童之心那种最初的、本原性的“真”,去对抗强大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突出了个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主体性价值。其次,李贽的提倡的“童心”,强调“真情”的含义,重视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处理情感与伦理的关系时,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伦理礼法对审美情感的压制。“真情”是童心说核心概念“童心”的另一个重要内涵,也是在“真心”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而来的。李贽重视情感真实的审美价值,认为:“盖声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认为文艺创作的动力来源是表现天性自然的情感,而不是可以凭借伦理礼法“牵合矫强而致”的,所以应该“以自然之为美”(《焚书》卷三《读律肤说》)。传统美学注重伦理礼法影响在人心中形成了后天的理智状态,而李贽重视的却是原初状态的先天感性情感的价值。针对当时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以伦理原则压制人的感性情感的极端状态,他试图以强调恢复人“真情”这种原初的感性情感来突破当时以理学为思想基础的伦理礼法对文艺创作的控制。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感性情感反抗童心说对于前代和当时的美学思想的超越,二者都是以回归原初状态来实现超越的,这就是童心说美学思想选择的超越方式。李贽重视的儿童之心和感情情感,不只是完全意义上的复归,他也赋予了它们以新的时代特征,即近代性质的思想因素,这些因素就具体表现在童心说超越性的近代色彩中。然而,就其超越方式的整体性质来和思维方式来说,仍然属于一种回归原初状态的超越方式。

2.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特征的本质:经验性超越

童心说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情感反抗伦理的压迫,这种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是李贽立足于现实生活经验,注重个人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的结果。李贽的“童心”概念的内涵受到了儒家(心学)、道家和禅宗思想以及前代文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然而,这一概念毕竟是李贽以自身的思想架构为基础,并由他第一次提出的,明代中叶以后独特的社会现实背景赋予了李贽关注现实和世俗生活的特点。李贽的思想具有异端色彩,一方面与他狂傲孤高的个性和圣人情结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市民阶层发展带来的世俗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感性价值的结果。如前所述,李贽一生思想丰富博杂,晚年甚至剃发,生活在佛寺之中,然而其本人却一直以儒者自居,秉承着儒家关注现实的人生态度。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他也敢于跳出传统礼法的限制,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也使得他有可能从现实的感性生活之中吸收新的营养,建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童心说》中对于文体演变的看法就体现了他关注现实发展,注重新的文艺现象的思想态度。“童心”概念的现实基础是晚明社会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新的时代力量出现的市民阶层的感性生活。对于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的天性情感欲望的合理性的认同,是李贽推崇“童心”,把“童心”作为其美学理论起点的前提。重视和关注现实生活感性特征,决定了“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感性直观的观照方式之上的,无论是儿童之心还是感性情感,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感性层面,对于它们独特价值的发现,是通过直观感悟的方式实现的。直观感悟不同于理性判断,它不经过逻辑的分析、推理,而是凭借对现实经验的直观把握和概括总结来获得对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无法通过逻辑推理来加以判别、证伪,而要在实践应用中体现它的合理价值。直观感悟的关照方式的结果就是在最终得到经验论性质的结论。童心说美学思想采用的回归原点的感悟直观式超越方式,决定了“童心”概念及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的经验性性质。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来反抗当时的美学现实对于人的审美主体价值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扭曲和伤害,实现了对于前代和当时其他美学思想的超越。

3.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文化根源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性特征,根植于

二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局限性

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论思辨特征使童心说及其超越性在文化精神上体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独特的文化根源既赋予了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很大合理性,也使它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1.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合理性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以“童心”概念为理论起点,重视私心和情感在文艺创作主体心理结构和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超越宗法伦理对人心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异化,它的理论建构是基于直观感悟的观照方式之上的,其超越性具有经验性特征,而这种经验性超越方式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造成的普遍的经验论思辨水平有关。童心说所代表的,正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模式下带有中国文化精神和思维特征的美学理论,它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因素,也就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合理性的体现。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方面。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宗法制度造就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一方面,“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及文化的连续性发展,使得中国传统美学能够在二元对立世界之先,在更为始源的状态下思考美的本质问题。”[6]李贽以直观感悟方式把握的“童心”概念,就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更为始源的状态”的。对于儿童之心的原初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重视,造成了童心说以人的生命本体为美学本体的独特面貌,使它思考了审美活动之于人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在内容上更加切近了审美活动那种融合了感觉、知觉、想像、情感和思维等审美感受心理形式的复杂面貌和本质规律,显示出了“简单”的深刻性。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作为这种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五行宇宙图式,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中的具体思想理论呈现出模糊的面貌特征。“模糊性就是不能用公式定义表达出来,不能给予形式化,不能让人明确地检验其对错。”[7]这种理论和思维上的模糊面貌,主要体现为轻工具、重心灵的文化特征。天人合一宇宙图式的系统性和超前性使中国人较早地认识到了工具的局限所在,而没有走向重工具的技术之路,因而也就避免了西方文化中工具理性的局限。同时,与轻工具相适应的就是重心灵,即“强调经验、体验和直觉,对外物仰观俯察,用整个心身体验,指导悟出最精微处”。[8]不依赖具体工具的中国人选择了用整体的心灵去把握天人合一的世界的奥秘,试图使人的心理在最深的层次上与宇宙万物相通。这与那种审美主体与客体相融合而产生审美愉悦的状态是相通的。童心说就是以直观感悟式的整体心灵和情感,去挽救审美主体心理的异化状态和解决文艺创作的非审美化问题的,它的经验性超越性质的直观感悟和整体心灵的把握方式,是一种中国式的审美观照,强调以整体心灵去把握复杂的宇宙万物,以有限的审美体验去获得超越时空的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在这种注重心灵的中国文化特征的影响下,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的复杂性特征,而没有把文艺创作的价值简单地降低为传统的伦理教化功能。“童心”概念,体现出了李贽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把握能力,使童心说比起强调文艺创作的伦理价值的前代美学思想,乃至强调明晰的同时代西方美学思想,都更符合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虽然选择了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童心说却因为它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而在美学思想领域显示出了一种“简单”的深刻性和原初意义上的合理性。

2.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局限性

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造就了童心说美学思想直观感悟式的认识方式和经验论的思辨水平,使它选择以归原初归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当时审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拨和超越。这也造成了这种美学思想在经验性超越方式上的局限性,使它在超越了前代及当时其他美学思想,启发了当时和后世的审美实践的同时,也缺少了一种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超越态度和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它由文化根源及其思维特点决定的历史性晚出和理论性“浅薄”上。首先是它的历史性晚出。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宋代就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特征,坊市制度解体,商人地位开始上升,市民阶层出现,他们倾向于提出自己的精神文化要求。然而,至明代中叶李贽提出“童心”概念,开始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群体转向个人、从伦理转向情感,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这种新动向才得到了确认和肯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童心说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胜利,然而却是一种迟到的胜利。用于指导和引领文艺创作的美学理论的晚出,限制了新的文化因素在中国美学中的发展,也就限制了中国美学本身的发展。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历史性晚出,正是其文化根源造就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结果。农业生产、宗法血缘和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的着眼于整体功能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思想理论的模糊面貌。模糊的理论思想不重视认识明晰的意义和工具的作用,一方面使人们不会把事物从整体系统中孤立出来加以考察,避免了形而上思维方式无法把握整体的缺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们对于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及其思维模式的长久遵从,无从反抗,只能在这一思想传统之下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做“表层的超越”[9],由此引起的对文化发展中的新因素的不敏感,或不能对这种新因素的意义进行及时、合理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思想理论在诞生时间上的滞后性。美学思想领域的变革缓慢,代表的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的童心的“人欲”涵义的历史性晚出,就是受到了这种模糊理论面貌限制的结果。其次,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造成了它在理论性方面的“浅薄”。李贽所处的时代,市民文艺繁荣发展,然而这种现实并没有受到士人阶层的重视,他们仍坚持以封建正统的诗学理论规范当时的文艺创作,甚至在面对文艺创作萎靡衰颓的状况时,主张以复古的方式实现超越。李贽的童心说同他们相比显然具有进步意义,却也没能最终摆脱强大的传统文化根基的影响。“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李贽对于现实生活进行的直观感悟基础上的,直观感悟的把握方式一方面使童心说更加适应审美活动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特征,帮助它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实现了对当时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超越;另一方面,童心说美学思想也因为这种符合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性思维特征原则的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了经验论思辨水平的限制。这种局限,在童心说美学思想同西方美学史中的现象学美学理论的对比中,表现得更为清晰、具体。“现象学是代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潮流的三大主要哲学流派之一”[10],它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了美学领域,对当代西方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现象学的奠基人胡塞尔主张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来弥合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割裂,现象学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现象学美学和童心说美学思想都重视事物的感性现实,试图通过对事物原初状态的把握来获得的最终的真实,实现对事物审美本质的把握。然而现象学美学又与童心说美学思想不同,它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美学中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辨高度发达的前提和基础上的,是对形而上的思维方法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割裂整体、遮蔽真相的局限的反思和反抗,目的在于克服它们的缺陷,达到真正的“真实”。现象学重视的感性现象,强调的原初状态是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更高的感性的否定式上升的结果。而童心说则是回归到感性的情感和欲望、童心和人的原初心理状态,以童心对抗成人之心,以感性对抗理性,以对混沌一体的整体的直观把握来现实对审美本质被遮蔽的问题的“超越”。缺少理性反思往往会削弱反抗的力量,缺少明确的新美学要素的理论建构也常常显示出不够明晰和深刻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影响下的童心说美学思想,因模糊的思维惯性而形成了历史性的“晚出”,因缺少理性反思和新要素建构而显示出了理论性的“浅薄”,这些共同造成了童心说美学思想在超越性方面的局限。

三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意义

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内涵和超越性特征进行特殊性考察,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认识它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对于美学史研究和观照当前文艺创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具有美学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1.美学史意义: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特征,有助于通过它来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这也是研究童心说超越性特征的美学史意义所在。在独特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与文化根源,以及这三者影响下的李贽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的共同作用下诞生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拥有独特而复杂的超越性特征,在晚明美学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都拥有独特的地位。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中国文化熏染痕迹和典型的中国思维方式的特点,使人们对于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理解,具备了重要的美学史价值和意义: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美学史的本质特征,进而更好地处理民族美学和世界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经验性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具体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之中的,农业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以及二者共同造成的天人合一宇宙图式和思想传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美学思想,使它更加倾向于关注人的生命本体、心灵和内在超越,不同于西方美学“出于理论体系的需要而非生命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11],这种美学特征使中国美学呈现出了注重人的整体心灵内在超越的面貌。中国美学思想没有像西方美学思想那样拥有严格的概念、范畴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选择了一条真正能够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的关注天人关系中人的心灵的内在超越之路,试图以审美活动的方式实现对于有限时空的超越,获得无限永恒的愉悦的心灵体验。因为重视心灵的美学倾向,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传统的整体模糊的理论思维特色,中国美学思想对于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的复杂性的把握,比起西方美学更加全面深刻,它在动态的系统中,以整体的直观感悟和文艺实践的经验总结的方式获得的认识,更加符合人类心灵的复杂和深邃的特点,切近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中国美学的独特价值,启发我们在认识中国美学同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关系问题时,不能一味地以西方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和逻辑范式来强制规范中国美学思想,将它们作为判断中国美学思想价值的标准,而是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中国美学的独特性,既认识到它基于自身文化特性而体现出的系统性、超前性和合理性,也看到它的模糊性、经验性和局限性,对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真正做到全面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2.现实意义:观照和指导我们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特征及其文化根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前文艺创作中的具体问题,观照和指导当代的审美实践,具有现实意义。首先,童心说美学思想对于文学艺术本质和创作主体心理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艺术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启示我们在面对当代美学和艺术实践时,采取一种重视审美意识的原初状态、更符合文学艺术本质和独立自足性的审美态度。当前的中国,大众文化崛起,具有大众文化特色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这些文艺创作在内容方面体现出了现实化和娱乐化的特征。这与“童心”概念诞生的晚明时代市民阶层地位上升,表现市民阶层情感欲望和文化要求的市民文艺蓬勃发展,更加贴近现实的小说和戏曲创作繁荣的状况具有相似性。在这一前提下,关于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遭遇的娱乐化的市场原则与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之间的矛盾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或许可以从童心说美学思想中得到启发。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到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的方式来实现对文艺创作审美本质的回归,与对传统美学思想的超越。它带来的个体意识觉醒和对个人情感欲望的尊重,以及对文体创新的肯定,都符合市民文艺发展的要求,自李贽开始并影响到金圣叹的小说点评就是证明。童心说对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提示我们在处理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的市场原则与审美本质的矛盾问题时,将注意力返回到审美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和文学艺术的本体上来,重视文学艺术的现实性,以坚持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本质为前提,兼顾娱乐性和市场原则,而不能为迎合或者采用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文艺创作。其次,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的认识,也提醒我们重视创作主体的自我完善和理性反思的作用,从创作源头上赋予文学艺术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提高它们的审美价值。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传统所造成的理论模糊性和经验论思辨水平。这种文化特征通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既使在今天的文艺实践中,也常常能见到它的影响痕迹,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的文学艺术作品缺少理性反思和自我超越意识的特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审美创作主体重视自身思想的丰富、自我修养的提升以及自我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努力创作出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由此可见,全面、理性地认识童心说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其文化根源,挖掘它们的合理内核,反思它们的局限,用以观照和启发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正是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文地理学特征篇8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学习素养

在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背景下,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关乎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初中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其核心素养在于空间感知。区域性是时空较为典型的一个学科特征,也可以说是在提升学科素养的基础所在,区域认知在以空间位置为逻辑起点的同时,相互作用下形成了逻辑关系,为后续学习活动有序开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由此看来,加强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区域认知研究尤为必要,有助于为后续实际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明确区域位置,发挥地图定位优势

在明确区域相关概念和定义基础上,进一步来确定区域所处位置,主要是由于区域位置是形成区域环境的基本要素,诸如世界五大洲和四大洋分布情况,中国行政区划分等等关于区域位置的内容,均可以有效融入其中。故此,确定区域位置,只有真正的发挥地图定位优势,才能为后续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地图具有直观性和地理方位卫性特点,几何定位更加精准,借助空间信息图形语言,判断出区域空间位置和区域之间的关系。

1.区域的地理位置判读

诸如,在确定澳大利亚大陆的地理位置,首先应该在世界行政区上来找到澳大利亚的区域分布,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从澳大利亚大陆中间穿过的一条线是那回归线,同时也是一条特殊的纬线,借此来判断区域的所处气候带;利用地图,来判断出澳大利亚大陆的结构特征。同过地图分析后,不难看出澳大利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优质牧场,为畜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机械化水平较高。

2.区域人文地理位置判断

在判断我国省级行政区时,以新疆为例,在亚洲行政区图上找到它的位置,主要是在我国的西北边陲地带,同中亚、北亚和南亚几个国家相接壤。从该生的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出,是一个多民族、多的复杂区域。贯穿新疆省的兰新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中东部经济带,同时也是古代的丝绸之路必经之路。基于此,可以了解到新疆省独特的经济、政治和经济文化特色。

二、了解区域要素,运用系统分析

区域要素主要是强调区域内部的主要成分,其中包括人文要素、自然要素两个部分,区域要素同时也是构成区域认知的基本单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体有十分突出的区域系统特征。故此,为了能够更为充分的了解到区域内部特征,首要一点就是了解到区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区域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故此,在了解到区域要素时,可以通过系统分析法,将其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对系统内部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寻求合理的解决对策。一般情况下,气候、地表形态和土壤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自然系统,内部的气候条件往往占据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地表形态和土壤发育程度等。同样的,其他要素同样会对气候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诸如,地形中地势高低,可能会影响到温度的变化。区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影响较为直接和复杂。

此外,在区域内的语言和宗教、民族、文化和经济等各个要素之间在相互影响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区域人文系统。其中内部的经济活动要素占据了主导地位,人类经济活动直接影到人口分布、民族和的发展。故此,在探究区域经济人文要素时,通过经济活动要素,即可更为全面的了解到区域内的人文特征。

三、掌握区域特征,把握关键要素策略

区域要素之间是存在密切联系的,均是在一定区域中展开的,特定区域内具有不同的经济、自然和文化特征,具有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就区域特征本质来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时空中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教育改革对于此类知识重视程度较高,诸如,描述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面貌,了解具体区域特征;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的风土人等内容。基于此,形成区域认知,首要一点就是了解到区域的特征,抓住区域内起到主导作用的关键要素,因为主导要素直接影响着区域内其他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出区域内特出特征。

诸如,青藏高原作为雪域高原,形成这一特色的关键要素则是地形要素,青藏高原海报较高,超过4000米,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区域内的气温伴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这也造就了青藏高原上独特的高寒气候,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雪域特色。

四、明确区域差异和联系,探寻空间结构

不同区域内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同时在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也就是区域差异特征。人类在长期活动中,区域要素之间的交流形成了区域联系。在分析不同区域内的要素联系和差异中,需要深入分析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区域特征。

出现这种区域差异的本质原因在于空间事物分布不均衡,区域地理事物空间联接也为区域内要素之间的联系提供了途径和可能。故此,掌握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就需要从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着手,掌握区域联系和差异规律,为后续区域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中,应该从多种角度进行诠释,包括区域位置、区域要素、区域特征、区域间的联系和差异等,提升区域认知,根据实际教学要求,选择合理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区域与认知,养成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金亚素.顶层设计微式实践--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到教学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24(12):7-9.

[2]何辉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J].新校园(中旬刊),2016,31(6):46-46.

人文地理学特征篇9

一、建立空间概念,确认区域定位。

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解开各类试题中区域试题的钥匙,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道门槛。

(一)绝对定位。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让学生掌握主要的经纬线和主要经纬线穿过或经过其附近的地理事物是搞好区域定位的关键。(1)主要经线:0°经线,180°经线,东西经30°、60°、90°、120°、150°。(2)主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以上12条等距的经线、5条特殊的纬线,基本上可以构成覆盖地球表面的经纬网格,也基本上可以满足对地理区域的定位。

(二)相对定位。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的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比较可行的办法:识记一些主要的经纬线和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三)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

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各不相同。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进行区域定位。

二、建立单元与整体联系,明确专题认知定位,实现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整合。

(一)了解区域构成,掌握系统结构。

研究区域地理是有章可循的,往往从自然条件到人类活动。其中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人地关系特点包括该区域的资源状况,区域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等。区域特征就是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体现。

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运用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综合。所以复习时一般先要了解其组成要素,再考虑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绘出结构式或关系式。

(二)重视区域条件,综合区域特征。

综合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基础。首先要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归纳出区域最具特色的特征。如干旱是中亚最突出的区域特征。其次要理清知识头绪,抓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在世界地理分区内容复习的过程中,求同存异,既有清晰的思路,又突出重点,从而保证复习的高效性。

(三)发现区域问题,规划区域发展。

发现区域问题,提出区域发展对策是研究区域地理的目的,也是区域地理学习和应用的高级阶段。首先要善于发现区域问题。其次要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区域发展作出合理评价,并指出正确的发展策略。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问题(如图)。

(四)注重区际联系,对比区域差异。

一个具体地区形成了其区域特征,而不同的区域之间其特征存在着差异性或相似性。两个不同区域间其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一般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比较区域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区域差异,学会使用比较法是学结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

1.相同事物的对比,突出内在差异。如:日本、朝鲜、中国华北温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2.相似事物的对比,找出异同点。如: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3.不同事物的对比,找出内在的联系。如: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对比。

拓展区域范围,进行跨国联系,沿河流的流向、山脉的走向、交通线的延伸方向、气候区的延展方向等,把区域范围向国外扩展,以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全球观。

(五)关注热点问题,重在应用。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而这些热点问题发生又必然在一定的区域之中。在复习过程中,应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联系实际,适当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贴近生活实际。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从地理角度去观察和分析自然及社会问题,并把这些内容渗透到各个专题复习之中。比如复习“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楼房采光的事例;在复习“板块构造学说”这部分内容时,可联系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的原因。

总之,在地理复习中,要千方百计调动思维,尽可能地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进行整合,结合相关专题图、区域图给考生提供学会联系、学会综合、学会学以致用的必要体验,是有效复习的途径与方法。

人文地理学特征篇10

[关键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临床中医师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7(a)-0166-05

[abstract]takingJiangsuasanexample,basedontheoryandtechniquesofcompetenceresearch,thisstudycompiled"DictionaryforpostCompetenceofClinicalDoctor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byresearchingmethodsincludingdocumentarymethod,questionnairesurvey,andpanelofexperts;thisstudyalsoacquiredtheidentifiedfeaturesandstandardfeaturesofpostcompetenceofclinicaltCmdoctorsbybehavioraleventinterview.weestablishedthe"5D"modelforpostcompetenceofclinicaltCmdoctorsusingtheonionmodel,andbrieflyanalyzedthefeaturesofpostcompetenceofclinicaltCmdoctorsincombinationwithworktasksandpositionresponsibilitiesofclinicaltCmdoctors.atlast,thisstudybrieflydiscussedtheapplicationof"5D"modelinpersonneltraining,careerplanning,andgroupmanagementofclinicaltCmdoctors.

[Keywords]Competence;Competencemodel;Clinicaldocto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类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1]。几千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及人类的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临床中医人才是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强临床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是从根本上保证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维护人民身心健康的关键。当前中医药事业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为中医事业发展提供了施展的舞台;医学教育第三次改革浪潮以及胜任力理论的兴起与应用,为中医人才培养和中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视角……基于以上背景,临床中医师必须具备怎样的能力、素质,如何提升能力、素质以胜任岗位所需,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能力,成为当前中医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本文应用胜任力理论和方法,构建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为临床中医师的教育培养、聘用选拔、培训激励、素质考核、绩效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胜任力研究概述

“胜任力”一词来自拉丁语“Competere”,这个词在国内有多种译法,最通常译作“胜任特征”,也常被译作“胜任特质”“能力”“资格”“受雇用能力”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胜任力与胜任特征的联系和区别说法不一。有“区别论”(仲理峰[2]等学者持此观点)、“等同论”(项成芳等[3-4]持此观点)。本文更倾向于“等同论”,认为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用来说明一种状态或品质、技能、能力。

关于“胜任力”的界定,相关学者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mcClelland[5]认为,“胜任力”是一种“与工作和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关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Boyatzis[6]认为,“胜任力是个体的潜在心理特征,包括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社会角色,正是拥有这种特征,才使得个体在工作中表现优异”;Spencer等[7]在潜心学习研究前人的基础上,对“胜任力”的定义做了更加完整的阐述:“胜任力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量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普通绩效的个体特征”。仲理峰等[8]研究提出,“胜任力”是“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或倾向性的”;王重鸣[9]提出“胜任力”是“导致高管理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价值观、个性、动机等特征”。比较以上定义论述,本研究认为,“胜任力”应具有以下重要特点:①可观察和测量,可以预测未来员工的工作绩效;②可以区分绩效优秀的员工和绩效一般的员工;③可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具有动态性。

2研究对象

本研究取样对象主要是江苏地区具有执业中医师资格,并主要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中医医师,具体包括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中医内科医师等16个中医类职业。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师;有执业中医医师资格但不从事临床工作者;从事临床工作,但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者(如诊疗方法主要采取西医手段)。

优秀临床中医师取样标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患者口碑较好,满意度较高;②中医临床实践水平突出。为了便于选择,研究对象优秀与否主要由医院人事部门鉴定,同时参考其综合绩效予以确定,一般具有中医学科带头人资格、科室主任或副高级以上职称。

根据以上标准,本研究在江苏地区选择了26名临床中医师进行访谈,并进一步根据优秀临床中医师的选择标准分为绩优组和绩平组。累计收集较为完整的访谈资料22份,包括绩优组11人,绩平组11人。其中男性医师14名,女性医师8名;年龄30~39岁组9名,40~49岁组7名,50~60岁6名;具有本科学历的医师12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医师10人;具有初级职称的医师6名,中级职称的医师7名,高级职称的医师9名。

3研究方法

3.1文献分析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系统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内容及研究依据进行界定,初步筛选临床中医师胜任力特征。

3.2专家小组法

选择中医师、西医师、心理专家、卫生事业管理者、医院领导、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中医教育专家等组成专家小组。通过讨论,筛选、归纳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胜任特征定义,初步确定临床中医师胜任力词典,并以此作为行为事件访谈研究编码的依据。

3.3问卷调查法

主要围绕临床中医师胜任力特征进行实证研究,以网上调研和现场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苏地区中医师、西医师、卫生事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包括患者进行抽样调查,获得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词典。此外,对相关人员进行“胜任力模型核检”调查。

3.4行为事件访谈法

访谈地点为临床中医师出诊的医疗场所或家中,访谈时间1h左右,主要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其在工作上感到最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包括情境的描述、有哪些人参与、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个人有何感觉、结果如何。通过录音笔记录访谈全部过程,以便后期整理。访谈过程包括访谈的前期准备、构建良好的访谈氛围、自我与课题研究介绍、访谈实施、个人信息记录、访谈结束、整理访谈记录等步骤。

3.5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excel录入有效数据,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内容包括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编码信度,对绩优组和绩平组中医师进行分析,以p

4研究过程与结果

4.1编制形成《临床中医师岗位胜利力特征词典》

应用扎根理论,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小组、调查问卷等方法,归纳、分析、比较,对《临床中医师岗位胜利力特征词典》进行编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筛选了50个胜任特征;然后通过专家小组法筛选增减了36个胜任特征;最后通过半结构式调查问卷确定了31个胜任特征(一般赞成率≥75%者作为有效的胜任特征),分别为:临床实践能力、中西医基本知识、沟通能力、责任心、尊重患者、职业自信、中医思维、严谨、学习能力、身心健康、仁爱心、热爱中医、传统文史哲知识、敬业精神、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容恕心、团队意识、医学前沿知识、临床带教能力、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卫生政策法规、科研能力、成就取向、信息素养、关注细节、工作热情、毅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自我管理。

《临床中医师岗位胜利力特征词典》包括上述31个胜任特征:每个胜任特征包括名称、定义、等级和等级行为4个部分。每个胜任特征划分为5个等级维度,并按照表现程度依次排列:第1等级表示“还不具备此项特征”;第2等级表示“刚刚具备此项特征”;第3等级表示“此项特征还不够明显”;第4等级表示“此项特征比较明显”;第5等级表示”此项特征极其明显(表1)。

4.2行为事件访谈及访谈文本的编码

在对22名访谈对象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后,对照《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特征词典》,对访谈文本加以整理并进行胜任特征编码,目的是将质性资料采取量化的方式,以便进一步统计。编码过程分为编码前准备、预编码和正式编码3个阶段(表2)。

4.3访谈有效性分析

对绩优组和绩平组的访谈采取双盲设计法,访谈者在接受访谈之前并不知晓自己所在的分组,从而保证访谈公平、公正、客观地进行。对两组医师的访谈长度进行t检验,绩优组医师平均访谈字数为6120.34字,平均时间为3424.12s;绩平组医师平均访谈字数6030.40字,平均时间为3102.67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编码人员编码的一致性会直接影响访谈有效性和研究结果。本研究选取归类一致性(Ca)、编码信度系数(R)和pearson相关系数三个指标来衡量编码的信度。两名编码员的Ca系数范围为0.420~0.805,总Ca系数为0.583;R范围为0.592~0.892,总R为0.737,Ca与R较高。计算两位编码员对各项本编码的频次、平均等级分数和最高等级分数的相关程度,数据结果提示,两位编码员在三项指标上,分别有25项、24项、27项胜任特征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83.33%、77.42%、87.10%。以往研究显示,相关显著的胜任特征占特征总数的75%左右。本研究显示两编码员在上述三个指标上编码一致性均较高。

4.4差异性检验

差异性检验的目的是检验《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词典》中的胜任特征能否有效区分绩优组与绩平组,这是建立临床中医师胜任力特征模型的关键。目前,胜任力研究通常选取频次、平均等级分数、最高等级分数等指标对结果加以统计分析,并进行t检验。但哪个单一指标更具说明意义,尚无定论。mcClelland[5]认为频次和平均等级分数两项能较好地说明胜任力特征,因其有较好稳定性和区分度,而最高等级分数则相对偏差些;李文[10]通过研究医院院长胜任力特征模型发现,在国内上述三项指标用于区分胜任力特征和评价稳定性效果都较好;徐建平[11]的研究发现,平均等级分数是具有较好区分度的指标。

对频次差异性进行分析,绩优组与绩平组在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临床带教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关注细节、职业自信等胜任力特征频次上存在差异(p

对平均等级分数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学习能力、临床带教能力、科研能力、团队意识、成就取向、关注细节、职业自信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最高等级分数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临床带教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团队意识、严谨、成就取向、关注细节、职业自信、热爱中医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5核检频次统计

《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特征核检表》列举了31项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词条的名称,要求被试者选出在其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10~15个。采用360°反馈评价法,共发放核检表100份,回收有效表格96份,统计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5项胜任特征中,有4项胜任特征(热爱中医、职业自信、学习能力、团队意识)绩优组与绩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其剔除。另外的11项胜任特征包括沟通能力、中西医基本知识、临床实践能力、中医思维、尊重患者、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责任心、信息素养、服务意识、身心健康、卫生政策法规等被认为是最重要项目,因此,将其作为临床中医师基准胜任特征。

4.6模型构建

根据访谈资料t检验结果,总结提炼临床中医师绩优者具有的胜任特征12项,作为优秀临床中医师鉴别胜任特征,分别是:热爱中医、学习能力、职业自信、关注细节、成就取向、敬业精神、严谨、传统文史哲知识、临床带教能力、科研能力、医学前言知识、团队意识。

根据“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特征核检频次一览表”统计结果,获得临床中医师共有的胜任力特征11项,作为临床中医师基准胜任力特征,分别是:中西医基本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尊重患者、沟通能力、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中医思维、身心健康、责任心、信息素养、服务意识、卫生政策法规。以上两部分共同组成临床中医师胜任力模型,共计23项胜任力特征。

本研究综合国内外胜任力研究成果,将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24项胜任特征分为5个维度,即知识维度(knowledgedimensionality)、技能维度(technicaldimensionality)、道德维度(moraldimensionality)、价值态度维度(valueattitudedimensionality)与个性思维维度(personalitythinkingdimensionality),称为“5D”模型。

用洋葱模型示意“5D”模型(图1),从严谨、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热爱中医、关注细节到外依次是个性思维维度(中医思维、身心健康、成就取向、职业自信)、价值态度维度(严谨、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热爱中医、关注细节)、道德维度(尊重患者、责任心、服务意识)、技能维度(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带教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沟通能力、信息素养)、知识维度(中西医基本知识、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卫生政策法规、社会医学与心理知识)。在“5D”模型中,个性思维和价值态度是临床中医师最本质的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职业道德是临床中医师的关键素质;技能和知识是临床中医师的核心素质,是个性思维与价值态度的延伸和拓展,是5个维度中的外显能力,要求临床中医师具备较高的临床实践能力。“5D”模型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对医生胜任力研究的成果,同时结合中医特点对相关领域进行了重构,使其适应性、实用型、有效性进一步加强。

图1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5D”模型

5“5D”模型讨论

5.1“5D”模型与国内外已有的医生胜任力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对比目前相关研究的相关胜任力特征模型和特征要素,如世界家庭医生组织提出了全科医生核心胜任力模型(wonCa)所提出的6个方面的核心胜任力[12]、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住院医师6大核能力[14]、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001年)[13]、徐江雁等[14]提出的名老中医的6个胜任力(2009年)、金阿宁等[15]构建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2013年),本研究的“5D”模型与以上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如强调专业知识、临床技能、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敬业精神等。本研究认为,无论是西医师还是中医师,其主要任务都是为了治疗人的疾病,维护人的健康,因此,部分胜任力是一致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5.2“5D”模型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变化,回应了时代关切

我国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的法制化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方兴未艾,正冲击着医疗行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与模式方法;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机遇,并提出了挑战,广大医疗工作者将在大健康产业链上发挥生力军作用和先锋作用。随着各领域改革的深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医疗领域所表现出的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纠纷增多,给一线医疗人员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16]……作为存在于宏观环境之中的微观个体,临床中医师面临如此快速变化的复杂环境,显然不能无动于衷。因此,相较于以往的相关研究,“5D”模型的部分胜任特征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关切,适应了环境变化的需求,如卫生政策法规知识、信息素养、团队意识、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服务意识、尊重患者、责任心等。此外,医院的发展阶段和对医生的考核评价机制发生改变,在“5D”模型中得到了反映,如临床带教能力、科研能力等。

5.3“5D”模型彰显了中医特点,体现了对临床中医师素质的“特殊”要求

本研究通过对比以往研究有关“医生”“医学毕业生”“护理师”以及相关领域岗位胜任力研究发现,对于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如“传统文史哲知识、中医思维、热爱中医、职业自信、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沟通能力”,在以往研究很少涉及,这些特征具有鲜明中医特点,鲜明的中医烙印,尤其是“5D”模型中的“热爱中医、职业自信”胜任力特征。当前,中医药发展虽然得到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支持,但是,以张功耀和方舟子为代表,打着“科学”的大旗否定中医疗效和存在的必要,取缔中医的言论此起彼伏,加之中医自身的原因正如陈欣在《浅谈中医衰落的自身原因》中讲到的国人崇洋、自我封杀、以实用主义代替基础理论研究,迷失方向;脱离民间医药学,丧失根本;在中西医结合中丢弃自信与自尊等原因,都对中医师的信心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当前医疗体制机制原因,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人员受片面的经济利益驱动,中医院西医化、中医师西医化现象比较严重[17]。以上各种对中医师的存在感、职业价值感产生强烈冲击。因此,坚定中医职业自信、热爱中医事业,喜欢中医并乐于从事中医,努力做“铁杆中医”显得尤为重要[18]。

6“5D”模型的应用

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进一步丰富了胜任力在医疗卫生系统领域的研究内容,同时将会成为全面描述临床中医师职业发展过程和高绩效中医师特征的主要理论工具,是进一步开展临床中医师研究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临床中医师胜任力模型能够协助政府机构、医院、学校有关部门和管理者发展出一套连贯的临床中医师教育培养、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理论,将有力推动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工作[19]。对于临床中医师个人,它可以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其继续学习和专业成长,加速青年中医师的成长;对于医院,它可以用于临床中医师业务素质培养、岗位素质考核、绩效管理,也可以用作选拔招聘、薪酬设计、加薪解聘的依据,以及对中医师整体团队素质现状诊断、分析和辅导;对于中医院校来说,应用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为中医高等教育制定中医人才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模式、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估方式提供依据。

随着本研究对胜任力理论理解的加深和技术掌握的熟练,在后续的研究中,本研究将进一步优化研究的各关键环节,改进方法,拓宽研究对象范围,增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普适性。同时,将开发出的胜任力模型与中医高等教育、中医人才培养、中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进行有效衔接,为中医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

[2]仲理峰.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33-41.

[3]项成芳.胜任力的理论与市政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4]安鸿章.岗位胜任特征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2.

[5]mcCl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psychol,1973,28(1):1-14.

[6]BoyatzisRe.thecompetentmanager:amodelforeffectiveperformance[m].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82:77.

[7]SpencerLm,Spencerpetenceatwork:modelsforsuperiorperformance[m].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93:222-226.

[8]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6(2):4-8.

[9]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9.

[10]李文.医院院长胜任力模型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31.

[11]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14.

[12]苏芳,左延莉,吴彩媛,等.广西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疗,2015,18(16):1893-1900.

[13]曹伟.美国住院医师能力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19-20.

[14]徐江雁,罗艳玲,任孝鹏,等.名老中医临证能力模型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9):581-585.

[15]金阿宁,田勇泉,赵太阳.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5):517-524.

[16]景汇泉,孙尚敏,于晓松,等.新世纪对医生要求的调查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4,3(2):24-27.

[17]杜治政.正确评估当前医院学校的SCi论文热[J].医学与哲学,2014,35(6a):1-5.

[18]王永娟,孙一文.健康体检是实施健康管理的最佳时机[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762-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