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生态安全十篇城市生态安全十篇

城市生态安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6:59

城市生态安全篇1

【关键词】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主成分分析;宣威市

生态安全(ecologicalSecurity)是指某一国家(或区域),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不受或少受各系统及组分间的破坏或威胁,所呈现出的整体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保障程度。生态安全就是要使生态环境能够有利于经济增长及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避免因资源衰竭、环境污染和退化给社会生活和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1]。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生态安全综合评估的前提,如何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及有效的定量化评价方法,建立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对象的生态安全状态,使生态安全评价更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已成为今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研究之一。

本文以宣威市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安全、生态学、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及相关的安全评价理论为基础,在综合分析各种评价模型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目前主要应用于区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的能很好地反映可持续发展机理的“压力(pre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概念模型(简称pSR模型),依据适用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性等原则构建了包括3个层次,共24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云南省宣威市2004~2008年的生态安全情况进行评价。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状况的了解,为实现区域可实现发展提供应对策略,达到生态预警、调节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退化提供科学依据,对宣威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安全建设有着重大作用。

1.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模型框架

1.1pSR模型

目前对生态安全的定量评价中,由于人们对生态安全的内涵认识不足,以及缺乏长期定点监测的数据,尚未形成系统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研究方法[2-4]。指标体系的展开是在一系列概念框架下实现的,目前被国内学者广泛应用的是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最初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的表征人类与环境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在该模型中,某一类环境问题可以由3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指标类型来表达: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状况;响应指标则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pSR概念模型从人类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出发,对环境指标进行组织分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pSR模型框架的本质是为了在压力和状态、状态和响应、压力和响应之间偶然的关系上建立联系。

1.2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综合生态系统,对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涉及的影响因子非常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据pSR模型的基本框架,并参考国内外有关生态安全评价和相关研究,拟建了3个层次的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即评价目标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数;第二层为项目层,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和响应;第三个层次为指标层,即表达评价因素的具体指标(见表1)。

1.3数据获取与处理

数据主要来源于2005~2009年《曲靖市统计年鉴》和《宣威市统计年鉴》,依据资料和数据的可得性及代表性,遴选了24个用于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并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可以从反映城市生态安全综合特征的众多变量中提取几个主成分,分析出影响城市生态安全水平的不宜观测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主成分分析法克服了主观赋权易受评价人主观影响的不足,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质量,处理可信度高[3-5]。

2.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按照表1所列出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使用tanaGRa1.4.3.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各准则层指数的度量结果,如图1所示。

2.1综合指标

表2显示了原始变量的总方差解释分析结果,前2个因素的累计贡献率已达92.65%,即可以解释所有原始变量的92.65%的内容。因此,仅选取前2个主成分作进一步分析。

注:Y1、Y2分别表示第1、第2主成分;tot.列前面的数据表示该指标在所在主成分轴上所占的百分比,括号内的数据表示该指标在所有主成分轴上所占的累计百分比。

为使初始因子对所有变量的解释更加突出,对初始两种主成分因子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得出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图(见表3),来反映各个变量可以由哪些主要解释因素。分析表3可知,对于第一主成分[Y1],影响变量主要反映了资源环境压力指标(人口密度、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水资源量、城市化水平、污水年排放量)和资源环境状态指标(绿化覆盖面积、人均GDp、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第二主成分[Y2],影响变量主要有降水量和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由图1可知,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标得分从2004年的4.93下降到2008年的-2.87,表明2004~2008年时段内宣威市的生态安全状况在持续下降,尤其是2005年下载速率最快。由表3可以看出,引起宣威市生态安全下降的主要因子是第一主成分[Y1]中的资源环境压力中的人口密度因素导致的,宣威市人口密度由2004年的875人/平方公里迅速增加到2008年度920人/平方公里,再加上污水年排放量增长速率较快,同时也造成了人均水资源量的下降;同时城市化水平也在迅速加快,由2004年的22.89%提高到2008年的33.2%,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多,5年平均增长率为1.82%。

2.2压力指标

压力指标得分由2004年的-2.41上升到2008年2.55,反映出宣威市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区人口基数大且呈增长趋势,且人均道路面积也在逐年增加,道路建设造成了路面硬化,对地区的环境和气候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城市化水平迅速增加的同时,工业和生活污水年排放量增长也较快,从2004年的2335万吨到2008年的2505万吨。

2.3状态指标

状态指标得分由2004年的-2.87上升到2008年的2.34,年平均上升率为132.5%。整体情况良好。主要表现为:城市绿化面积由2004年的412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51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5.97%增加到8.33%,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由2.42增加到3.19,同时人均GDp和城镇居民最低收入年平均增加值分别为36.43%和7.84%。

2.4响应指标

响应指标得分从2004年的1.97下降到2006年的-0.67,但从2006年开始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从-0.67上升到2008年的-0.22。由此可见,响应指标在5年的时段内波动较大,在2004-2005年份内下滑最快,并在2006年下滑到最低点,然后从2007年出现缓慢上升。在2007年政府比较关注环境问题,并加大了投资力度。如人均GDp由2007年的0.71万元/人增加到2008年的0.86万元/人,污水处理总量由2007年的2398万立方米上升到2008年的2505万立方米,科技拨款每年都有所增加,2006~2007年增长速率开始加快,2007~2008年几乎增长了一倍,由2007年的0.15%增加到2008年的0.29%。各年的资源环境响应得分排序为:20042008200520072006。

3.结论

宣威市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多年来人口增加率均较高,但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云南省人均占有量的1/4,耕地资源质量差,造成粮食与水资源的人口压力较大。近年来大力开发煤矿资源、建设水泥厂、发电厂、兴建氮肥、磷肥长等工业项目,在推动宣威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得环境容纳量和承载力不断下降[9]。通过对宣威市2004~2008年生态安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也进一步印证了宣威市生态安全的总体状况持续下降的趋势。本文通过pSR概念模型研究了宣威市多个生态安全指标与综合指标的关系,可为宣威市今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旭.我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综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00-206.

[2]和春兰,饶辉,赵筱青.中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3):104-110.

[3]廖霞.新疆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08.

[4]吴杰,崔维军.城市生态安全模型及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3):20-23.

[5]陈涛.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基于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29-30.

[6]朱海燕.试论云南省宣威市的可持续发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05):68-72.

项目基金:曲靖师范学院基金资助项目“近30年来曲靖市景观格局动态分析(编号:2009Qn019)”。

城市生态安全篇2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城市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1引言

为了贯彻十六大关于经济特区要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的要求,同时也为了加快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步骤实施,厦门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5月进行新的行政区划调整,设立翔安区。在新修编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空间拓展时序安排上,翔安区的发展设计是:翔安区作为厦门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辅城,远景发展为城市副中心。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翔安区已进入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区域生态系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正处在全方位的改造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面临着更多压力和挑战。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是促进翔安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厦门市开拓城市发展空间、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生态安全格局问题辨识

目前存在的主要威胁翔安区生态安全的问题包括:

首先,林地和农业用地不断减少,使这两种组分所担负的生态功能被削弱。随着城市化过程,自然和农业用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移的趋势仍将延续,生态稳定性维护用地总量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区域生态系统就会变成一个稳定性维护机制非常脆弱的系统。

第二,城镇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线型景观,建成区逐渐连成片,割裂了原有大片的生态空间,导致了区域景观破碎化趋势,影响到了区域生态稳定性。就目前发展趋势看,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改造活动还会继续下去,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也使得各自然景观组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受到阻碍,降低自然生态系统对区域生态安全性的维护功能。

第三,养殖业的旧有规模,使得滨海滩涂和浅海水域集中分布区分隔,降低了自然湿地景观的连通性和整体性,显著增加了海岸带生态脆弱性程度。

第四,由于现代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原有的安静的田园气氛被彻底打破。大量土地被开发利用,致使绿色空间不断下降,生物保障能力损失严重,形成了上述各种生态安全问题,再加上各种污染物质的排放,全区环境的舒适性和美学价值已大打折扣。

第五,随着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进行,未来翔安区的经济和社会也会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的改造也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强度和幅度。这会使本区在进行土地开发建设以前缺乏必要的生态可行性论证,建设的同时又大都没有考虑必要的生态恢复和补偿建设,如此的强度和速度致使其对局部生态系统的影响己经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的忍耐限度,使局部的生态系统往往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生态安全性极低。

3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资源基础分析

安全格局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自然本底状况和现状景观组成及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生态景观组分及可利用土地的现状分布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前提。区域的自然骨架包括大的植被地带、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水体廊道、小的块状绿地等人为廊道。它们构成了区域性与局部人工环境的保护体系与保护屏障,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前提条件。

3.1植被带

全区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境内的五块地区,即东北部的溪园内区、大帽山林场区以及东部的白云飞-锄山林区、鸿渐山、香山。但是由于周围地区土地开发活动的蚕食,使得大片的植被区逐渐被道路或城镇建设用地所隔断,呈孤岛状分布。林地的覆盖率偏低,树种单调,林相结构单一,缺乏观赏价值。

3.2土地资源

翔安区仍有大量适建用地可供城市发展,土地的可塑性很大。区内目前仍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农田,其面积占总面积的44%,从空间分布上看,全区农业耕作地的集中分布区已随着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而逐渐缩小。翔安的工业用地分布比较散乱,存在规模小、土地浪费严重的现象。翔安区的滩涂资源丰富,目前有49.73km2,集中分布在翔安区南部,沿着海岸分布大量的养殖池塘,近些年来盐田也不断转为他用。

3.3绿地

城区目前公共绿地严重缺乏,无成规模的社区绿地及街头绿地。

3.4水库坑塘

区内仅有曾溪水库和古宅水库等小型水库,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就近期供水基本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水资源缺乏将成为本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区内散布大大小小的坑塘,也受到人工干扰影响及自然因素影响,不稳定而变化明显。东坑湾已经成为区内最大的人工围堰内湾水域,作为区域开发的重点,应对东坑湾进行大规模的水域环境整治工程。

3.5河流水系

区内较大的河流为九溪,它作为翔安难得的生态开敞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价值。多年来九溪水质污染严重,农业、养殖业等侵占河道现象明显;河流的连续性较差,河流的保护宽度很窄;部分河段被人工固化,水陆交界带的自然生态过程被破坏。

3.6交通道路

交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路网结构不成系统。整个区域的交通道路,仍然在完善建设中。

4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策略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区域生态安全网络的建设过程,加强生态安全关键点和关键地区的建设,在生态节点与节点之间应形成生态走廊,使得一定区域的生态战略点之间保持良好的结构和功能联结,从而为研究区域的城市化过程建立维护城市人居环境、维护景观生态过程安全的有效生态网络。网络通常由廊道、节点、廊道效应区组成。

4.1区域关键地段的辨识和生态建设

所谓关键地段,是指这些维持景观的连续性具有战略意义或者瓶颈作用的景观地段。通过这些关键地段的景观保护和建设,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使人类为保护生态系统所付出的经济代价降到最低。通过生态健康格局评价,来辨识整个区域的关键区。

4.1.1生态健康关键区

①翔安东北溪园内-大帽山林区、白云飞林场、香山风景旅游区:在这些区域植被集中覆盖区,要严格约束其内部的开发活动,以避免自然植被破坏和损失。

②曾溪水库、古宅水库:它们是翔安区重要的水源地,加大植被覆盖度,发挥涵养水源的作用。

4.1.2生态亚健康关键区

翔安区发展的空间结构为“一心、五片”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十字形”轴线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一心”指城市中心区,“五片”指新圩农业保护片区、马巷工贸片区、东坑湾高档居住片区、刘五店-澳头港口物流园区、大嶝-莲河对台特色产业园区)。分布格局正好处于目前生态亚健康状态区域。这些生态亚健康状态的点和局部,包括:

①崎头-下潭尾-琼头地段、下后滨,澳头,莲河等滨海岸段:这些岸段目前以水产养殖功能为主,今后应对养殖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规范养殖;局部地段可以用恢复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等植被来改善和恢复岸线的自然属性。

②马巷、新店、大嶝等城市组团。

通过合理的规划手段,约束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方向和空间分布,对城市建设区形成良好的分割。尽量利用现有的生态基础建立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带,可以利用人工林地、园地和农田等生态空间构架这样一些组团隔离带。在适合地段引入适量的绿地类型景观。注重居住区和工业园区的绿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景观形象。通过建成区内部的土地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开放空间和绿地覆盖。要合理选择持久、稳定存在的林种、树种,一般以乡土植被为宜。

4.2生态节点建设

生态节点又称踏脚石(steppingstone),是整个区域生态体系或者景观格局中,一些面积较小但至关重要的区域。这些节点一方面形成区域安全网络的关键保护点,对区域生态安全起着控制点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改善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价值。

①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节点。农业面对快速扩展城区空间的压力,农业土地资源消耗很快。保留一些重要的基本农田,一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再则可与城市绿化隔离带相结合,成为城市绿色的开敞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②东坑湾水域、澳头滩涂节点,这些区域作为重要的湿地鸟类物种栖息地加以保护。

③鳄鱼屿、刘五店海域,作为重要海洋珍稀物种中华白海豚和文昌鱼的栖息地保护区。

④下谭尾、九溪入海口的红树林恢复区,作为重要生态系统恢复区加以保护,防止填海造地等开发活动对其破坏。

⑤区域内面积大于1km2的坑塘水体。

⑥生态廊道网络的节点,主要指生态空间网络系统的交叉点处形成的生态节点,特别是大型立交桥周边地区形成的绿化空间节点,也包括与绿色通道相连的公园、湿地等;

⑦建成区内独立的开敞空间,主要指是一些建成区内集中分布区的大型城市公园或绿化广场。这些节点也是区域生态安全网络建设的有益补充。

区域生态节点的保护和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区域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助于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有效地约束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减少局部地段的景观破碎度和城市化速率。

4.3生态廊道的建设

自然生境之间的生态连通性是衡量区域生态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而生态廊道则是实现和维持生态连通性的主要手段。廊道的结构是影响廊道生态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河流廊道还是道路廊道,都应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植物的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最好是将周围的植物群落引入到廊道结构之中,在树种搭配上乔、灌木结合,使廊道结构趋向于自然状态或者半自然状态。

4.3.1河流廊道的建设

针对九溪展开生态与景观综合整治十分必要,主要措施包括:

①保持河道的自然地貌特征,保护自然形成的浅滩、沼地;

②满足物种栖息地的多样性植被群落;

③水质治理,严格控制河流的水污染;

④建设生态驳岸,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间的交换与调节,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⑤划定河岸两侧100m范围为河流的缓冲区,限制人类活动;河岸两侧30m内的范围作为河流廊道必要保留的宽度,其范围内必须保证良好的植被覆盖度,保持和恢复生态群落的完整性。

4.3.2交通廊道的建设

交通廊道对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者特定区域来说,是一种干扰型的廊道,在廊道设置方面,要有意识地减少这些干扰,尽可能避开生态系统完整且脆弱的区域;尽量避开野生动物的生态廊道,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在道路两旁建设一定宽度的绿色植被廊道。

4.4区域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及其建设

4.4.1生态网络构架

整体生态空间格局的连续性程度是衡量城市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网络的增加被认为是提升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生态价值较适宜的方法。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和趋势分析基础上,加强生态安全关键点和关键地区的建设,在生态节点与节点之间形成生态纽带,使一定区域的生态战略点之间保持必要的联结,从而形成区域生态安全网络。就翔安区而言,就是利用组团分隔带、山地林地和滨海自然保护区,形成相互联系的生态空间构架,以增强防灾(台风、虫灾)、消除热岛效应、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功能。

因此,合理组合全区现有的以生物生产过程为主的生态系统类型,并结合上述关键点与关键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改造,建设具有区域意义的大型生态轴线,实现对全区现有以及未来城市建成区的有效生态分隔。生态轴线的具体构成如下:

①溪园内-大帽山林场-白云飞轴线;

②澳头-刘五店-鳄鱼屿滨海滩涂轴线;

③小嶝-大嶝-澳头浅海滩涂轴线;

④香山-东坑湾轴线;

⑤九溪及其生态缓冲区轴线。

4.4.2区域生态轴建设

山地林区轴线是生态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对于维护全区生态稳定性具有其他景观类型无法替代的作用。完善林地组分结构和功能,建立未来景观舒适性。增加各生境斑块的完整性和连接度,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并通过溪流廊道和交通廊道,将自然引入城区。

对于滨海滩涂浅海轴线,应科学确定岸线和海域功能分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总体效益最优化。尽可能保留和恢复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岸线,如珍稀海洋物种栖息地和红树林、滩涂湿地等特殊生境。控制海域污染,适合地段恢复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

以九溪两侧绿带为竖轴,以香山-东坑湾绿化渗透空间为横轴,构成翔安城区十字形的绿化主轴。

5结语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和规律比较合理地运用于实践。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规范无序的超强度的城市建设行为,使其对区域的生态安全不致造成无法逆转的破坏。以经济和高效的景观要素的配置状态,使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各得其所,相互协调,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实现区域经济、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从翔安区目前的景观组分比例和空间分布形势来看,基于现存的生态景观,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来进行安全格局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海湾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总体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趋势,最终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状况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陈鹏.基于遥感和GiS的景观尺度的区域生态健康评价――以海湾城市新区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744-1752.

[2]陈志鸿,陈鹏.厦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述[J].厦门科技,2005,(4):4-7.

城市生态安全篇3

引言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中部地区在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核心部分,属于湖南省“四化两型”的中心。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城市化就快速增长起来,且已经改变了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生态环境。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两型社会”的发展需求,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需要作出新的调整,构建整体的生态基础设施,有力的推动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协调发展。

1、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生态建设情况概述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具体范围包括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市区,以及市区外的42个建制镇,13个行政乡,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市区以及长沙县的大部分、望城县的全部、浏阳市的小部分、宁乡县的小部分、醴陵市的小部分、株洲县的部分、湘潭县的部分、湘乡县的小部分。核心区面积为6362.66平方公里。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森林面积已经达到了123665hm2,拥有的城市公园以及动植物园24个,生态公园4个以及风景名胜区3个等,资源非常丰富,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2、影响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因素

2.1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调查显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在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公共财政投入较少,缺乏资金的支持,相关的生态基础设施就会不完善。目前我国出台的经济政策支持主要是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生态效益补偿以及植被恢复费政策等。这些政策如果不能得到落实,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就不能得到足够的保障。

2.2生态观念较为薄弱,保护的力度不够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主要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发展方向,这将会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与实际情况是存在冲突的,相关部门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够,生态观念淡薄,坚持选择粗放型发展模式,采取“先破坏、后建设”或者“一边破坏、一边建设”的形式进行发展。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甚至不惜采用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手段去追求经济效益。这对于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建设是非常不利的,且与其要求的“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目标是冲突的。

2.3快速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相冲突

长株潭城市群快速的城市化扩张建设大量占用湿地、林地等生态用地。大量研究表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林地占地面积以每年13.5km2的速度减少(其中三市近郊的林地递减的速度最快),城郊环线内部的生态绿地全部被征用,变为建设的开发用地。而三市之间的生态绿心也逐渐被蚕食,大有三市连城的趋势。

城市生态安全篇4

关键词:城市化;粮食安全;动态耦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038-05

1.引言

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当前我国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城镇化与其他“三化”息息相关,并具有空间载体和组织衔接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在当前开放市场条件下,城镇化加速发展势为必然。城市化加速发展影响到我国各个方面,其中粮食安全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城市化发展诱导粮食生产资源和要素向非农产业转移,因此,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威胁到粮食安全。另一方面,粮食安全是一个硬约束条件,对于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粮食安全状况将极大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

究竟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冲突如何,这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讨论。郭剑雄等(2005)认为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粮食供需缺口扩大,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必将随城市化推进变得异常严峻[1];臧武芳(2001)从历史角度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认为受粮食安全影响,我国城市化经历了上升、倒退和加快发展三个阶段[2];黄季(2004)从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来分析,认为城市化与粮食安全暂时不存在较大冲突[3];马其芳(2004)则利用江苏省的数据分析,认为快速城市化区域目前还没有粮食危机[4]。

上述研究对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均持不同态度,观点分歧主要在于缺乏对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系统性考虑,并且从历史演进角度,也仅限于定性描述,缺乏动态定量分析。因此,这些研究将无法对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粮食安全是否存在冲突,冲突程度多大,给出比较准确的回答。基于此,本文拟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建构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模型,并选取能够衡量两大系统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以期给出两者的耦合关系,从而为我国今后城市化发展和粮食产销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相互胁迫关系分析

2.1城市化进程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城市化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城市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十分复杂,是把“双刃剑”[5]。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对粮食安全存在负面影响。在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换过程中,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由于城乡消费结构差异,城市化将促使直接粮食消费降低,但畜牧产品、酒类等间接粮食需求增加更快,因此,城市人口增长将促使粮食需求增加。其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目大量增加,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大量耕地,特别是城市周围的优质高产田被占用,导致耕地数量锐减。在粮食单产不可能大规模提高的情况下,耕地数量减少将引起粮食总产减少。其三,城市化过程促使农业活动向非农产业转换,产业结构不断转变和升级,使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增加了粮食种植的机会成本,会驱使粮农改变种植结构,减少粮食供给。其四,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城市文明等向农村地区的渗透、扩散和传播,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生活习惯和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对农业的态度改变,对城市的依赖性加强。

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对粮食安全也有正面影响。其一,城市化若能真正走上正轨,其聚集效应必将更有利于土地的合理使用。我国目前乡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城市的两倍①,城市人口增加,将释放大量乡村建设用地。其二,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得农村土地可以逐步向种田大户集中,从而为现代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创造条件,更有利于粮食供给稳定。其三,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及第三产业势必蓬勃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将会不断增强,这便可以为农业提供比较充足的财力和物力支持。通过农业支持性补贴,强有力的城市经济将构成我国粮食增产的基本保障条件。

2.2粮食安全对城市化的影响

粮食安全是城市化发展的硬约束。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农业剩余向城市转移集聚的过程,而农业最根本的剩余就是粮食剩余。只有存在充分的粮食供应,才有足够的食品供应保障。只有在粮食生产率提高,粮食供给量增加时,才能释放出大量耕地和劳动力,才能将这些资源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产业中去。从历史来看,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曾经多次受到粮食安全的制约而不能顺利发展[2]。

总体而言,城市化进程从正反两面影响到粮食安全,而城市化的任何一个层面也都受到粮食安全不同程度的限制和约束,这种限制和约束伴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如果说人口的集中、用地的扩展等构成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圈,那么粮食安全就形成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限制圈。

3.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模型

3.1理论模型架构

在明确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的基础上,借用一般系统论中系统演化的思想,可以建立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模型,从而测度两者的耦合程度,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其理论模型构建如下:

粮食安全与社会经济都是非线性系统,其动态演化方程为[6-7]

dx(t)dt=f(x1,x2,…xn);i=1,2,…n;f为xi的非线性函数。(1)

李雅普若夫第一近似定理指出,非线性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取决于一次近似系统的特征根的性质,以此理论为基础可以略去高次项而保证运动的稳定性,用得到的近似线性系统:

dx(t)dt=∑ni=1αixii=1,2,…n

按上述方法建立城市化(Ct)与粮食安全(FS)系统的一般函数:

f(Ct)=∑ni=1aixii=1,2,…n(2)

f(FS)=∑ni=1bjyjj=1,2,…n(3)

其中,x,y为两系统的元素(均为时间的变量函数);a,b为各元素的权重。

鉴于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相互胁迫关系,我们把它们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由于这个系统只有f(Ct)与f(FS)两个元素,为整个系统的主导部分,按照一般系统理论,则系统演化方程,即动态耦合模型的形式为:

a=df(Ct)dt=α1f(Ct)+a2f(FS)

B=df(FS)dt=β1f(Ct)+β2f(FS)(4)

a,B为受自身与外来影响下城市化子系统与粮食安全子系统的演化状态。

在系统(4)中,a与B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在受自身与外界影响下,两子系统演化速度为:

Va=dadt,VB=dBdt(5)

整个系统的演化速度V可以看做是Va与VB的函数,所以有V=f(Va,VB),且Va与VB的夹角α满足tgα=VaVB,所以有α=arctgα=VaVB。根据的取值,就可以确定整个系统的演化状态以及f(Ct)与f(Se)的耦合关系。

3.2理论模型的经济含义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把α称作为耦合度,根据α的取值,就可以确定城市化过程与粮食安全两个子系统的耦合程度。显然,包含f(Ct)与f(FS)两个元素的整个系统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系统重组四个阶段。由表1可知:

4.实证分析

4.1城市化水平及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了准确评价城市化水平及粮食安全,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按照简明科学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可比、可录、可行性原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最后形成了反映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四个方面内容,由非农业人口比重,中心城镇人口规模等10个指标所构成的评价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7];而反映粮食供给安全和粮食需求安全两方面内容的评价我国粮食安全态势的综合指标体系,由粮食播种面积波动、粮食产量波动等4个指标组成[8](见表2)。

4.2数据的量化处理及耦合演变轨迹的综合评估

对于上述指标的样本值,可由《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Fao数据库,直接查得或通过间接计算可得。此外,为得到评价城市化水平和粮

食安全的单一指标,可采用因子分析法来归纳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可得到城市化综合指标和粮食安全综合指标的原始数据②。其中,原始的城市化综合指标对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度(贡献率)有95.7%,原始的粮食安全综合指标对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度有67.4%,且两综合指标均通过99%的Bertlett球型检验,可用作后文分析。

为了消除数据的数量级以及量纲的不同而造成的影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这里选择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公式为:Z^it=Zit-min(Zi)max(Zi)-min(Zi),这样处理后,数据的数值范围在[0,1]之间。由此得到城市化综合指标和粮食安全综合指标,具体数据见表3。

由两系统的动态变化看出,我国城市化的演化轨迹大致为抛物线状,粮食安全的演化轨迹则具有周期波动形态,可按照傅立叶级数理论,展开成若干个三角函数形式。因此,分别将两系统按照抛物线方程和傅立叶级数函数进行拟合,得到如下结果。

4.3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态势分析

为了更清楚的反映城市化进程与粮食安全动态耦合的演化态势,根据表4绘出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演化曲线,如图1。总体上看,除开1993年,1980年到2004年间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不存在大的相互矛盾。1993年为异常年份,其原因在于当年粮食市场开放,使得粮食安全系数波动剧烈。由图1分析,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动态耦合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80到1997年,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耦合度在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波动,说明该阶段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相互制约关系并不明显,两者处于独立发展和低级协调共生时期。(2)在1998年至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而粮食安全水平略有下降,两者耦合度稳定在第一象限,说明二者已有相互胁迫关系,但是值较小,处于15°左右,可见二者矛盾并不突出。(3)在2003后,我国城市化水平虽然略有减速,但是粮食安全水平下降较大,造成城市化和粮食安全耦合度超过20°,进入矛盾共生时期。

结合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变动轨迹,发现在1980年至1996年,我国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标维持在0.5以下,粮食安全综合指标维持在0.8以上,低城市化发展水平和高粮食安全水平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矛盾较少的黄金发展时期,但1997年以后,城市化综合指标一直维持在0.5以上,而粮食安全水平则持续下降,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低粮食安全保障使得经济发展处于矛盾共生阶段。

然而,进一步我们也应看到,城市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人口仍以每年1200至1300万的幅度增长。据有关方面预测,至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5亿的最大值。随着人口增加,粮食需求量必然继续增加。人均粮食需求量还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我国人均粮食需求量日前仅为390公斤,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460公斤左右。其时,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是7.59亿吨。在今后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一二十年时间里,必须使我国的粮食产量比目前再增加3亿吨以上,才能实现国内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度将进一步增加,若不对此进行协调,有可能进入矛盾极限发展阶段。

5.结论

综上可知,1980年至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粮食安全水平曲折波动。其中,1980年到1997年,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不存在较大矛盾,相互影响不大,二者处于独立发展时期。但1997年以来,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已存在相互胁迫关系,虽然目前仍然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从协调耦合度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已经进入粮食安全危机潜伏阶段。以保障粮食安全延缓城市化进程,将阻碍国民经济增长,也无助于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放弃粮食安全保障,不仅要承担巨大的政治、社会风险,也可能陷入经济发展的“李嘉图陷阱”。寻求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某种统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之一。统一发展的路径无疑是相当狭窄的,但协调的可能性也存在。

5.1应当把提高农业综合要素生产率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经验表明,人口密集型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然遭受耕地资源的损失,耕地面积减少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必然代价,那么粮食产量的增长,只有通过土地节约化技术的进步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差距,作物单产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在不放弃城市化水平合理提高的前提下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技术进步是比控制耕地面积减少更为现实的选择。

5.2必须走出一条节约耕地资源的城市化道路

保障粮食安全的城市化战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城市化推进中耕地减少带来的粮食生产能力的损失,不能大于同期农业技术进步获得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②应当选择耕地资源损失最小化的城市化路径。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随居民规模的下降呈显著下降态势。小城市的人均建设用地是特大城市的近1倍,建制镇的人均建设用地则超过特大城市的1倍,我国与粮食安全目标相协调的城市规模结构选择,只能是大城市为主,中小城市为辅。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07BZZ040)和中南民族大学校基金(ysz08002)支持项目。

注释:

①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

②原始的综合指标数据来源于各指标经因子得分系数折算后的数值,具体为,城市化各指标因子得分系数为x1(0.103)、x2(0.104)、x3(0.096)、x4(0.102)、x5(0.104)、x6(0.1)、x7(0.104)、x8(0.103)、x9(0.103)、x10(0.103);粮食安全各指标则为y1(0.317)、y2(0.351)、y3(0.253)、y4(0.288).

参考文献:

[1]郭剑雄.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目标间的协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7):279~282.

[2]臧武芳.论粮食安全与城市化[J].社会科学,2001,(3):11~17.

[3]黄季琨.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4,(10):4~10.

[4]马其芳,黄贤金.快速城市化区域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J].

[5]何格,欧名豪.城市化与四川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9):349~352.

[6]李崇明,丁烈.小城镇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134~139.

[7]乔标,方创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5,(11):30~39.

[8]高中贵,彭补拙.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安全性度量研究[J].人文地理,2006,(1):80~84.

[作者简介]李海鹏(1980-),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城市生态安全篇5

关键词:南通;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174-04

生态宜居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元素。南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一化一中心、三城市”的总体构想,其中提出要重点推进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对于南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

一、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

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宜居城市是指人文、自然环境协调,经济、社会、文化、设施等各方面达到较高水平,适宜人类工作、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狭义的生态宜居城市则突出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住功能,是指气候、生态、人文环境等方面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六个方面。根据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南通生态宜居城市的本质是生态城市,核心是宜居城市,基础是现代城市,标识是特色城市。现代、宜居、生态、特色四者紧密联系,共同构成生态宜居南通的基本内涵和整体架构。它应具有以下基本要素,经济社会繁荣,人民富裕安康;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安定文明,生活舒适便捷;文化主题突出,南通特色鲜明。它们共同糅合,构成南通生态宜居城市的大致图景。

衡量南通生态宜居程度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居民对生态宜居程度的满意度: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管理与人文环境,就业与收入情况。其中,生态环境质量包括气候宜居度、城市绿化面积、空气质量、水资源状况以及污染治理情况等因素。污染治理又包括固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噪音治理和光污染治理等。城市管理与人文环境主要包括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物业管理水平、人际关系、社会治安、交通状况、文化卫生条件、居住密度以及社会风气与文明等。这三个标准正是根据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逐条制定的。

二、南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有利因素

近几年来,南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人口的不断扩容,建设的不断提质、功能布局调整定位及“全国文明城市”的成功创建,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综合实力持续攀升,提供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坚实物质基础。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处于长三角前列,主要指标均实现翻番,效益多年保持全省领先。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 080.2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 005元,财政总收入951.6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3.3%,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8.36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 981.33亿元,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 199.2亿元,增长29.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7%,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六大新兴产业产值2 002.92亿元,增长29.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2.9%,现代服务业、高效农业加速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百亿级工业企业取得历史性突破,六大“千亿级”产业板块基本形成,成为全国五大修造船基地之一。

2.生态环境建设成绩显著,增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硬件保障。早在2006年底,南通市正式跨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之际,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以此为新起点,迅速全面开展创建生态市活动,加快生态南通建设步伐。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把“三基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绿色创建和生态创建思想基础)工作作为生态市建设的突破口,切实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2011年全市生态创建在海安县建成苏中苏北首个部级生态县的基础上,海门市、如皋市通过了环保部考核验收,如东县、启东市、通州区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2011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再次名列全省第一。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11.83万吨,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6.78万吨。分别比2010年削减2.73%和2.3%,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削减任务。2011年,万元GDp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强度分别为2.9千克、1.66千克,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18.99%和18.63%。

3.民生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培育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软实力。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25 100元和11 5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1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 068.1亿元,列全国地级市第六位。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体系基本形成,全年新增就业8.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形成“十大类二十二项”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五大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市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市区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了9.8%和16.5%。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廉租房租金补贴、实物配租及经济适用房补贴实现应保尽保。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达到55%。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现代技防、基层基础建设等社会管理“南通模式”成为又一城市品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公众安全感多年保持高位。进入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城市行列,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成为江苏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

三、南通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尚存在的问题

南通在2006年就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新时期南通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离生态宜居城市的标准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1.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虽然经济总量和高新技术产业总值位于全省第四,但是人均指标、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科技对经济的贡献在全省处于中游,传统产业的提升、新兴产业的发展与苏南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1年南通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6 005元,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排第七位,低于苏锡常宁镇扬,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南通制造业虽比较发达,但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改造升级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新兴产业正在培育,支柱产业比较单一,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2.资源压力进一步加重。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建成区规模的扩大,导致“城市病”的加剧,水、电、土地等资源供应压力日趋显现。目前南通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与能源供应矛盾日益突出。2011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2 091.47万吨标准煤,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539吨标准煤。“十二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将继续高于GDp增速,工业能耗占全市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能源瓶颈将进一步突出。

3.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南通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缓慢,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在延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趋势尚未完全遏制,产业结构性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局部环境污染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水域未能达到规划水体功能要求,酸雨污染未得到有效缓解,以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因子的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市郊结合部、撤并后老乡镇镇区脏乱差还未根治。

4.城乡社会服务尚待改进。尽管南通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但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还不均衡,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机制尚待建立健全。在较好的就业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也不容乐观;南通的老龄化程度居全省首位,也使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尚需加紧探索健全,保障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障水平较低,不能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四、南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个原则

根据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结合我市的实际,南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应充分考虑一是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出行等;二是要有宜人居住的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三是居民拥有相对宽松的住房,而且住得安全、安静,有适宜创业和发展的环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南通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就是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优先考虑到生态,将生态环境建设,体现落实于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以生态和生态环境的观点来判断、界定城市发展与经济运行的质量;形成一系列关于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规划与纲要;对城市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发展、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有机整合、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等问题均提出具体要求与控制性原则;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与综合决策中的突出问题予以重点解决。最低的限度是保持生态底线,较高的要求就是保持生态系统结构不断优化和持续更新演替,保持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2.天人和谐原则。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宜居城市追求的目标之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个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其核心就是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过分追求“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都是片面的,应该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陈旧思想,遵循生态主义的发展理念,将人类看作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社会的发展不是人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在更高水平上恢复人与自然的同一,自然应成为与人交往、对话、沟通和融合的另一个主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宜居。

3.保护和发展相协调原则。我们强调的是保护和发展协调统一,一方面既要保持城市的原有特色、历史遗传,又要促进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就是要延续历史,体现特色,兼顾发展。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魅力,倡导“有机更新”,在尊重历史文化、因地制宜、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首先要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无论是稳定问题还是社会发展问题,都需要加强发展。从目前来看,在发展的同时,更应该考虑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能起到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也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4.城市物质和文化建设并重的原则。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而且需要良好的城市人际环境和精神文明环境,它不仅仅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社会服务设施、城市园林绿地等硬件投入,它还必须考虑城市文明、社会和谐,营造一个城市各阶层和谐安定、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形成一种健康、包容、和谐、向上的城市精神。

五、南通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途径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合理高效的经济体系、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景观适宜的人居环境,又强调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与人文特色。因此,必须通过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备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现代化都市。

1.以优化城乡布局为核心,塑造和谐的人居环境。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是人类自觉使用生态文明指导人类活动(包括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开始,例如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建筑物的环保节能、公共交通的设计规划、生态社区或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等等。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的潜在动力将会加速生态宜居社会的进程。构建全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

和谐人居生态环境的塑造,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必须与城市经济、交通、水域、景观、文化等要素有机融合、相互协调,重点在于人居空间布局优化、合理的开发时序、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功能的提升和文明高尚的生态社区建设等。南通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以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乡社区建设为重点,以生态优先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前提,围绕城市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首先要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合理划分功能分区,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区、居住生活区、商业服务区、公共设施区和生态建设区,实现既总体分开又有机融合。同时要合理设置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各类功能区,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城市景观形象。按照“拓展新空间、营造新景观、美化新环境、力显新形象”的城市建设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按照“精致、细腻、有序、协调”的要求,引进国际国内一流的设计团队,参与城市各项规划与设计,着重从城市绿地景观、城市亮化工程、建筑外饰材料、环境小品、空调机位、广告牌匾等方面提出新的建设管理思路,美化城市的景观。第三要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争取获得高层次人居环境奖为抓手,努力打造和彰显和谐宜居城市形象。

2.以城市交通建设为重点,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服务是城市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衡量一个城市宜居与否的重要指标。一是形成合理的城市开发体系。主要是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和建设,保持城市的历史底蕴。老城区建设立足于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新城区建设突出先进理念,努力营造舒适、便捷、有序的居住环境,全面提高居住质量。二是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只有向完善化、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才能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才能保证城市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的充分发挥。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垃圾、污水治理等城市要素的短板问题。进一步配套和完善供水设施、城乡交通设施、电力设施和燃气设施建设,通讯与信息设施、环保设施、文体卫生设施、城市减灾体系等七项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生活方式,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三是重视交通畅通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超前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应对道路交通可能面临的爆炸式发展。加快城市的国道、省道以及城市区间道路建设,改善城区道路的路面状况,健全城市公交网络系统,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四是加快公益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在城区各居民小区内添置适当的公益性设施,为居民提供必备的活动场所和休闲娱乐设施,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要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城市化发展方向和房地产开发的区域布局,配套城市商贸、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

3.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中心,建设生态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南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产业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一要着力搞好产业规划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整合城市有形资源,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引导特色产业相对集中,实现工业、农业、服务业整体推进。二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发展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逐步确立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三要落实农业产业化工程,推动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突出规模化经营、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引领、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四要利用南通特有的生态资源开展生态观光,要引导南通的旅游企业按照生态旅游建设的思路,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建设具有生态功能的休闲旅游项目及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创造以绿色休闲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品牌。五要积极推进“低碳南通”建设,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加快研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形成有利于低碳社会发展的环境。

4.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关键,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环境质量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基础,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环节。一是建设清洁家园,推进实施“清水工程”、 “蓝天工程”、“宁静工程”,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继续推进市区生活污水截流等工程,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秸秆禁烧为控制扬尘污染和餐饮业油烟污染,以大气复合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和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平;严格控制工业噪声,对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和噪声排放超标的单位、设施、场所责令限期整治;加强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特别是医疗废物的安全转移和交换处置。二是坚定不移推进“三重”治污。始终将重点区域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源环境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推进。开展以铅酸蓄电池生产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整治;开展以印染、化工行业为重点的工业园区污染整治;开展以污水处理厂为重点的减排项目执法监管;开展以突出环境为重点的热点难点问题整治。三是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村“四位一体”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强化畜禽粪便污染防治,推广海安“农户蓄积、专业处理、公司收购、综合利用”处置模式,不断提高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5.以构建民生安全系统为保障,夯实居民安居乐业基础。打造宜居城市,不能只重生产而轻生活,必须把安居乐业放到重要的地位上来考虑,为南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稳定和谐的环境。第一,在安居方面,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的调控,建立科学的住房调控体系,按照“多群体受益,多功能保障”的原则,建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着重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健全完善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机制,合理确定保障对象,加强价格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供地规模,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和合理变动。第二,规范市场,加强监管。特别要解决消费者和房地产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取缔虚假宣传、炒作房价、非法超建等行为,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正义秩序。第三,在就业方面,通过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第四,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多种形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城乡贫困人口的全市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人员。

生态宜居城市要求城市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历史文化丰富厚重,城市景观优美,经济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因此,它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起点规划、高质量、高水平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持之以恒,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南通生态宜居城市的美好蓝图必将一步步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王东.增强城市实力,建设宜居城市[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

[2]黄肇义,杨东.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

[3]何永.理解“生态城市”与“宜居城市”[J].北京规划与建设,2005,(2).

[4]袁锐.试论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J].经济科学,2005,(4).

城市生态安全篇6

近30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0年的47.5%,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中国城市人口已经达到6.6亿人,占人口总数的49.27%。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市地区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空间单元。“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3.5%以上,中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环境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保障城市健康发展和环境安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研究编制城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因此,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理顺城市环境规划体系、明确试点思路与方式就成为当前环境保护规划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制度发展及问题城市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经过30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的大力投入,城市环境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以上,比2005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2.06%,比2005年提高了12.35个百分点。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201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为83.9%,比2005年提高27.7个百分点;但城市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流经城市河段水质较差,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城市环境问题发生重大转变一是基于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城市发展定位与区域流域环境功能要求不协调,产业和城镇布局缺乏对环境健康安全的全面考虑,高危企业布局性环境风险十分突出,2006年开展的大排查行动结果显示,7555个化学工业与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沿海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其中45%项目为重大风险源。“十一五”期间47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中,有11起属于布局不合理造成。二是城乡建设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不匹配,生态重要区与敏感点(带)处于被动、补救性的保护之中,被挤占破坏现象普遍。三是城市建设布局、规模与经济发展目标、模式未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缺乏基于资源环境的约束性控制。四是城市发展的环境质量控制目标较少,反映生态系统、人居环境健康的指标更为缺乏。五是城市环境保护要求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与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等相关规划缺乏充分衔接等。城市环境规划制度滞后于城市发展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规划制度,如“创模”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城市五年环境保护规划等,对城市环境保护开展有重大作用,但总体上偏重于环境保护本身任务设计,滞后于城市发展。首先,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项专项规划,被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编制,难以从区域或者流域范围内,合理确立城市环境的功能定位;难以从区域生态环境格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预先确立城市发展的“红线”,合理调控城市发展规模与格局。其次,环境保护规划的对象覆盖水、土壤、大气等要素,实施部门除环保部门外还涉及到农、林、水利、城建、海洋等部门。目前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在于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对环境实施被动保护和补救修复。各环境要素之间分割隔离,难以对城市环境系统保护与优化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考虑,也难以协调和应对复合型、交叉型的环境问题。再次,现行环境保护规划期限短、范围小,难以对全市域长远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城市建设、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等开发建设规划期限一般都在10~20年以上,从中长期角度对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活动做出安排,但现行的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期限一般只有5~10年,难以对中长期开发建设活动提出长远的、系统的控制引导要求,规划缺乏长远战略,导致城市环境保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另外,与其他具有类似基础性作用的规划相比,我国城市环境规划在规划效力、规划体系、规划实施力度方面还相对薄弱。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基本特征与核心要求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是城市人民政府维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安全,保障生态系统健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安排,是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是环境参与城市发展综合决策的平台,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同属城市基础性规划,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发展规模、布局、方式、产业等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优化城市发展、提供宜居环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与其他基础性规划在编制实施中要相互协调衔接,应在同一级别审批,确保城市发展与环境功能、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基本特征基础性地位体现在先导性、约束性、长期性、基础性方面。先导性是从维护环境安全与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提出城市环境战略定位,环境保护总体布局、环境质量要求,从环境的角度提前对城市定位、建设规模与布局、经济发展方式等做出引导性要求。约束性一是强调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应该在人口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对城市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提出分阶段控制要求;二是根据区域和城市生态环境结构特征,制定环境功能区划,实行分区指导,分类控制,有序开发,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红线”区域,实行严格保护,建立规划的硬约束指标。长期性是强调规划立足于城市未来中长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于国家、流域、区域环境保护战略要求,系统制定城市环境保护中长期方案。基础性是指规划强调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尤其是资源环境的角度确立规划定位与基本思路,作为衔接协调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基础规划的平台,同时对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恢复、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提出维护和改善要求,需要各个部门联动,采取综合措施实现规划目标。提高规划审批行政层级,建立法规保障机制,提高规划的公定力、确定力、约束力和执行力。#p#分页标题#e#核心任务要求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是以保障城市健康发展为目的,以人口与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质量目标为核心,以污染减排、质量改善、风险防范、健康维护、生态恢复为手段,对人民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进行科学引导、合理约束,促进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规划的范围包括城市和乡村在内的全部市域范围,规划期应着眼中长期,至少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立以城市健康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指标体系。立足于城市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环境系统特征,建立分阶段环境目标指标体系,重点是环境质量、环境健康和环境安全指标。二是建立与区域环境系统协调的环境功能区划体系。与国家、区域、流域环境保护战略相协调,明确城市环境战略定位。制定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制定分区环境质量与环境管理目标指标,作为引导城市发展、人口布局的基础。三是界定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安全的“红线”空间。基于城市环境系统敏感性、重要性评估,划定城市生态“红线”,不容逾越,保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四是明确基于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城市发展阈值。基于城市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和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合理确定城市人口、经济发展规模,提出优化调整要求。五是制定重点领域重点区块的环境保护总体要求。从污染减排、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等重点领域以及河流水系、重要产业聚集区、人口聚集区、生态功能区等重点区块,制定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指导专项资源环境保护行为。六是建立内外兼顾主动防控的环境安全保障机制。树立牢固的环境安全意识,辨析区域环境影响与污染物传输模式,识别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环境风险,积极主动防范区域性环境事件和城市内部突发性环境事件。七是完善引导和约束相结合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建立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与政策体系,落实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性要求,明确城市环境质量目标的法制保障。明确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评估修订机制、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机制等要求。与相关规划的关系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是环境规划体系的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左右衔接的作用。一是落实部级、省级五年环保规划、重点区域、流域环境保护规划的落脚点,在宏观尺度上落实国家和区域环境战略要求,在时间尺度上落实五年规划要求,在中长期尺度上长远谋划、主动调控、分阶段评估修订的基本思路。二是协调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的平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与属于同一层级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从环境安全、生态系统健康角度,发挥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指导环保专项规划、治理规划的纲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对下一层级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发挥宏观引导、综合统筹、指导约束的作用。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建议选择典型城市推进试点工作试点城市选取应突出代表性和全面性,区域上应覆盖东中西部,城市规模以大中城市为主,应覆盖不同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沿海和内陆城市兼顾。对试点城市,建议考虑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在能力建设和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投放、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技术指导等方面进行适度倾斜,以激励机制形成示范效应。制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技术指南建议制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技术指南,建立规划编制技术流程,明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规划目标指标、重点任务、政策机制等部分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要求,明确规划文本说明和图集的技术要求。技术指南还应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和规模的城市,编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提出差异化的技术要求等。逐步建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法律保障和管理规范建议在修订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确立编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法律要求,规定“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明确规划编制与报批制度,规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通过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核后,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国务院审批”。明确规划的衔接要求,规定“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制定和实施,应与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并确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与任务”等。建议制定出台“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试点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规划编制管理要求等。制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细化规划编制、报批、实施、评估、修订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同时,建议国家环保重点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由环境保护部或国务院审批。

城市生态安全篇7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安全;粮食主产区;新郑市;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X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4-3451-05

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作为其重要的支撑载体,其生态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和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自然土地覆被格局剧烈改变,对区域及全球生态环境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6]。中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普遍地面临着生态问题。土地生态安全已逐渐成为当前生态学、地理学以及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任务和重要课题,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并投入力量研究,已取得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4,7-10]。国内张军以等[3]探讨了pSR框架评价体系及权重的确定方法;李明月等[7]借鉴历史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陈彩虹等[8]基于pSR模型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市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蒙吉军等[9]以GiS和计量手段研究典型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杨志等[10]探讨基于pSR模型土地生态状况评价的问题及思路;许联芳[11]将3S和计量技术匹配,测算县域生态资产并分析了区域生态状况及其驱动因素。

上述研究者近年来的关注焦点主要在土地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构建和对生态安全阈值的确定上,这对于揭示土地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内在影响机制作出了贡献。但结合LUCC来评价的研究还相对较少[12],且仅有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指定区域。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广袤,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迥异。在某一类型区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区域则不尽适合。如山东省栖霞市山区的生态安全整体变化幅度较小,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养分与水土流失等[13]。而在北京市近郊区生态安全变化加剧且与中心城区距离呈逆向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等人文社会因素则为生态安全构成的主要来源[14]。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地理环境因素、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在土地生态安全中发挥着较大作用[15,16]。因此,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视角研究特殊类型区域的土地生态环境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优势突出(2011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7%,仅次于黑龙江省的9.75%),生态保障功能全面,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15]。而新郑市是郑州市的远郊型县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粮食主产区,境内地貌类型多样,为豫西山区的向东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有,土地的利用形式多种多样,有“河南缩影”之称。近年来,新郑市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生态安全格局面临着较大挑战。发展中的经济增长阶段、快速城镇化背景、特殊的政策区域和有代表性的土地利用结构,使其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中具有典型意义。

1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的原始数据为2005年和2011年两个时段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实地调查与采样数据以及研究时段内各年度的统计年鉴报表等。遥感影像的行政界线、地貌资料和几何纠正参照2005年的新郑市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数据按照中国通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运用eRDaSimaGe9.2,进行人机交互影像解译,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在arcmap中进行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联,形成基础数据库。由于新郑市部分统计数据经数量检验后发现异常,经与相关部门协调并结合实地调查进行了核实修正。

2研究方法

3结果分析

3.1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1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2005~2011年,河南省新郑市土地利用变化规模整体较大、类型差异明显,基础设施用地扩张显著,功能性景观用地增减不均,其他类型用地略有增加。具体看,草地面积变化最大,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值,减少量均居第一,分别达4091.98hm2、87.46%,而同具景观功能的园地亦趋减,达2268.77hm2。随着退耕还林及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政策的实施,林地及耕地面积稳增,同样连续性的政策支持使得水域及水利设施的用地量攀升。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加快,建设用地渐增,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微增237.15hm2,远小于交通运输用地增加的1146.81hm2,这也体现了新郑市作为河南航空港区的特殊地位和区位优势,见表1。

3.1.3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空间分析2005~2011年新郑市土地利用结构温和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综合动态度年均为6.10%。从空间变化看,无论是总体或是局部差异均不明显,由快速城镇化区域引领结构演变,高通道、高增长区域相对剧烈,平均幅度超过5.56%,整体呈现点状引导、“Y”型支撑、交错散布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与全市的平均值相比,15个(乡镇街)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高低参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大的为龙湖镇,达8.08%,主因为近年大学城在龙湖镇集聚发展,新村镇则因经济快速增长以7.54%的动态度紧随其后,二者以中心—特征点状散布。孟庄镇、薛店镇、和庄镇、新烟街道办事处属高通道、高增长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居第二梯队,以新郑市中心城区为支点呈现“Y”字型空间分布。动态度最小的是新建街道办事处为3.18%,主要因其是老城区,建设用地比重较大,逆转困难。

3.2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3.2.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郑市土地生态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数据的可获取性,从生态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污染因素三个方面构建新郑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详见表2。为了消除评价指标量纲不同带来不可评价性[9],采用极差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10]。

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将新郑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3,14,18](表3),土地生态综合指数值的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于1,生态安全度越高。

3.2.2新郑市生态安全演变利用arcGiS软件将新郑市经处理过的两期土地利用矢量图各自与当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图进行叠置分析,得出新郑市各地类在不同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分布情况。从整体上来看,新郑市土地生态状况较好,但2011年较2005年稍有减弱,不过没有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区域,主要是安全状态和较安全状态区域。变化的区域是郭店镇、城关乡、观音寺镇、梨河镇和八千乡,由安全状态退化为较安全状态。

从土地安全等级类别演变看,2005年Ⅳ较安全状态的区域略大于安全状态的区域,2011年Ⅳ较安全状态明显高于其他各种状态。Ⅲ临界安全状态和Ⅱ较不安全状态的面积在这两年中大体不变,变化主要集中在Ⅴ安全状态向Ⅳ较安全状态的转变上,在这两种状态中,正向维持生态功能的地类中草地和园地均有所减少,耕地和林地均有所增加;负向维持生态功能的地类中,交通运输用地的增加较为明显。

3.3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的叠加分析

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空间分布与土地生态安全的拟合看出,新郑市位于交通要道沿线、毗邻郑州市区、经济高增长等特点使类型区土地利用调整显著影响着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相关分析表明,在α=0.05显著水平,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变化动态度与生态安全变化率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7,表明土地利用幅度与生态安全呈反向关系,土地利用变化实质影响生态安全。

作为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城镇化、工业化对新郑市而言,其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作用有所不同。利用上述数据,对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城镇化水平、工业化率分别作相关分析检验得知,在α=0.01显著水平,Spearma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196,说明城镇化水平与土地生态安全呈强负相关关系,而工业化的负面影响远低于城镇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新郑市整体处于城镇化快速增长阶段(2006年以来年均城镇化速度高达1.72%),工业化率高达65.57%,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就是说对于地区发展而言,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成熟的阶段,城镇化是驱动土地生态安全减弱的主因,工业化的负面作用则相对弱化。

4结论和讨论

基于河南省新郑市土地利用及生态变化的数据分析表明,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水平密切相关,区域类型、经济发展阶段影响区域生态安全。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2005~2011年,新郑市土地利用变化规模整体较大、类型差异明显,各地类均出现增、减双向转移,基础设施用地扩张显著,高景观生态用地内部转移加剧,达82.89%,热点地类占流动主导地位;②远郊型县域与市辖区相比[14],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较为温和,仅为6.1%。快速城镇化区域引领着结构演变,高通道、高增长区域的变化相对剧烈,平均幅度超过5.56%,整体呈现点状引导、“Y”型支撑、交错散布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③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微弱退化中。临界安全状态和较不安全状态面积大体平衡,变化主要集中在安全状态向较安全状态的转变上。沿交通要道、“涓滴效应”显著、高增长等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更显著;④土地利用变化实质影响着生态安全,土地利用的变化幅度与生态安全呈反向关系,相关系数达-0.37。且表现出各区域同向退化、整体均衡趋势;⑤发展中区域,城镇化、工业化主导土地利用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城镇化水平与土地生态安全呈强负相关的关系,而工业化的负面影响远低于城镇化,二者与生态安全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196。

与现有的土地生态评价的相关讨论相联系,本研究结果有以下启迪:①保护性政策或制度因素,尽管短期会引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微弱;②区位条件中经济社会因素如经济增长阶段、城镇化背景、特殊区域政策,正缓步替代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力,城镇化与工业化对中部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状况差异正是例证之一;③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成熟阶段,城镇化是驱动土地生态安全减弱的主因,工业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负面作用已大大弱化;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力度与研究尺度、研究对象相关联,如对大尺度区域的年际影响更为平稳,县域比市辖区更易保持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杨京平,卢剑波.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张军以,苏维词,张凤太.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6):1039-1044.

[4]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等.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科学,2002,32(12):1031-1039.

[5]程晋南,赵庚星,李红,等.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其动态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83-88.

[6]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7.

[7]李明月,赖笑娟.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2):289-293.

[8]陈彩虹,齐旭明.基于pSR模型的长沙市生态安全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1):105-109.

[9]蒙吉军,赵春红,刘明达.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4):578-590.

[10]杨志,赵冬至,林元烧.基于pSR模型的河口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1,30(1):139-142.

[11]许联芳.喀斯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D].长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07.

[12]袁磊,雷国平,张小虎.资源型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大庆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6):80-85.

[13]曲衍波,齐伟,商冉,等.基于GiS的山区县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4):38-44.

[14]类淑霞,郝晋珉,尚韬.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1,7(241):38-42.

[15]李小建,周雄飞,郑纯辉.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2):147-154.

[16]韦仕川,吴次芳,杨杨,等.基于RS和GiS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1):185-189.

城市生态安全篇8

关键词:城市品牌;城市生态;环境污染;西安中图分类号:k27;gi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77x(2011)o6—0020—06一、研究导论的町持续发展。

自丁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已从20世纪初的12%达到20世纪末的50%以上,经济发达国家则高达70%~90%。lll(¨城市间的竞争早已突破地区界限,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运用品牌化的技术和方法谋求各类发展资源和机遇。城市品牌作为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已成为诸多学者的共识。并与其他经济社会环境等战略措施相统一,逐步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受到政府的日益关注。

位于中国大陆腹地关中平原的西安市,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2009国家《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和2010国务院正式将西安纳入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之列,都为西安的未来发展赢得了宝贵机遇。作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千年古都,在创建和塑造城市品牌的过程中需以城市综合环境的整治为出发点,优化生态环境,结合自身实际提升城市功能,实现西安二、城市生态环境对西安城市品牌建设的意义城市品牌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r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它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因素。城市环境与城市品牌好比绿叶红花,没有前者的装饰和衬托,就难有后者的美丽鲜艳。

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地域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如阳光、空气、温度、土地、植物等)和城市人t生态环境(如建筑物、道路、水、电、园林绿化、交通等)。l4它提供了城市活动的卒间,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类型和特点,是能量转换、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条件。优美的城市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扩大国际交往和发展国际旅游业,是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之一一。建成圈际化人都市,是西安的未来发展方向,国际化人都市所应具有的高度现代化的特点,决定了其必定是·个具自‘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城市。_6纽约、东京、巴黎、香港无一一不是如此。

扩建t程)。

同时,实施西安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着重在马腾空附近建设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厂,接纳城内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东部、雁塔区东部、曲江新区及远郊灞桥区南部、航天基地、长安区东部(含农村)符合焚烧条件的生活垃圾,实现2000吨/日的处理能力;在蓝田县、高陵县、户县、周至县及临潼区、阎良区分别选址建设各区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改造江村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厂,提高处理水平,使渗沥液处理后达标排放;促使中建公司岳旗寨垃圾综合处理场尽快改进处理工艺,实现1000吨/日的处理能力,接纳高新区北部、雁塔区西部、沣渭新区东南部的生活垃圾;并在城内莲湖区三民村垃圾中转站建设一条生活垃圾分拣线,以利于生活垃圾焚烧。

2.加强城市环境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如果说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西安建设生态城市品牌的第一步,那么营造与城市生态有关的文化氛围,则是西安环境品牌塑造更为重要的方面。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关及围绕其形成的政治社会软环境,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品牌建设的主导力量,被视为西安生态城市系统建设的中枢神经。l22010年度,西安市环境保护部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环境宣传实践活动,如“地球一小时”、“六·五”世界环境日、绿色低碳风尚系列宣传活动,与市教育局联合在雁塔区明德小学开展“呵护古城蓝天,防治尾气污染,红领巾在行动”宣传实践活动,积极主动与《经济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联系,及时公布西安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丁作进展,继续深入推进绿色文明示范工程等,l2为西安市环境的改善和生态城市建设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然而,城市环境的改善与环境品牌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问题。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城市,悠久的历史与曾经的繁华,造就了西安人小富即安、易于满足的生活态度。观念的陈旧以及相对保守的思想使西安人对于新事物、新问题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大为降低,在解决和处理诸如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更新、品牌建设等新的城市发展问题时过于被动。因此,推动市民观念的更新,倡导个人素质、行为举止、环保态度的转变,树立良好的市民形象则显得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2007.[2]钱明辉.城市品牌化影响因素研究述评lj_.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4][5][6][7][8][1]张锐,张皴.城市品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4]·24·李朝明.城市品牌建设思路探讨[j].商业时代,2006(9).于阿金,王科.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j,城乡建设,2oo4(2).杨文举,孙海宁.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牛态环境问题[j].生态经济,2002(3).朱林兴.国际化都市与生态环境建设一一建设l海,1态型城市的新思路[j].亚太经济,2003(3).谢洪禄,袁卫东.加强环卫质量管理,塑造城市环境牌[eb/oi].(2008—07)[2011—02—28].http://222.66.64.131:8080/zx/tck.isp?main—colid=70&topjd=70&main_artid=1714.师谦友,范化冬,张敏娜等.西安城市化进程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欧什.西安人居环境渐人佳境[n].华商报,2004—08~l3—05.尹怀庭,刘科伟.西安城市问题及其新世纪城巾发展构想[j].人文地理,2002(4).卞显红,王苏洁.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及其态耶境的优化与调控研究[j].人文地理,2003(5),张德丽.西安文化论稿[m].西安:西安版社,2009.朱团钦.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lj】.商业经济j管理,2003(11).范少肓.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叮持续性保护ljj.人文地理,2003(5).薛东前.西安城市化与环境互动作用机理研究f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陕西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西安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研究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叶【j版社,1987.庄宇,昌琳.西安地区水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1).张蓉珍.西安市t业环境污染问题及凋控对策ljl_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4).鞠美庭,王勇,盂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张锐,张皴.城市品牌塑造的影响凶素及互动关系研究[jj.经济问题探索,2007(3).唐亦功,王彬.浅析西安市环境与城市布局ljj.陕曲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西安市环境保护局2010}1标责任综合考评工作汇报[r].西安市环境保护局,2010.杨林,舒麒麟,罗礼秦等.西安曲江新区可持续发腥的战略环境评价及环境规划[j].陕两环境,2003(5).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西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j]1j1jm¨bm\"懈rjr}r}r;例行监测结果显示,工业集中区的夜间噪声超标3.6分贝;居民文教区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的昼间、夜间噪声均超标,超标幅度在0.4分贝~l2.2分贝之间。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的昼问噪声成为5个功能区中噪声最高的。

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西安城市品牌的建议(一)将创建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品牌塑造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是西安一直以来老的城市品牌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我国城市更新理念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西安的城市品牌也应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和创新性,展现出西安除历史文化资源以外的环境优势。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产物,是当今世界所公认的城市发展的最优模式与最新趋势,其基本目标在于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d9](vs-)o)2005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在《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白皮书)及《西安“十一五”生态城市专项规划》中就提出了建设生态西安的具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西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说明中,也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绿地系统作为一个独立部分给予了高度重视。

与努力把西安建设成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富裕,又兼备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等地域特色的生态化城市这一规划目标相一致,西安城市品牌塑造的内涵之一,就是以优化环境因素为契机,为城市贴上生态文明的标签,成为具有显示度的名片,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西安的城市品牌形象。_20这既是作为西部内陆省会城市未来发展的宏观战略,又是解决西安所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规划引导城市各功能区环境品牌建设西安市是以明旧城为基础,向东、西、南三面逐渐扩展而成的,城市轮廓大致呈一“t”型,城东的机械和纺织工业区南北延伸以i产河为轴对称之势;城西的电工城以大庆路和丰镐路为轴大致呈东西向分布;城南为高等院校集中的文教区;城西南为电子城,[21主要的工业区大体分布在城东、城西、东北、西南郊及?产河以东的塬下。工业区的不合理布局成为西安河流水质和大气环境的直接污染源。今西安的城市布局,在延续历史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被确定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总体结构形态。东、西、南、北各功能分区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定位,在保留各区产业特色的同时,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西安东部的泸灞生态区为例,2004年的该区还是一片污水横流、垃圾成山的荒滩,区内曾经丰富的水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并没有成为这里发展的有利因素。2005年,在泸灞生态区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发展的“四区两基地”之一,西安重要的城市生态环境补偿区之际,以2产灞河环境整治为起点的生态建设工程逐步展开。f1水上摩托艇赛事在沪灞广运潭的举行,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落成于此,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出现,使原先的河流污染状况大为改观。截至2010年11月底,i产河、灞河等4条人渭河流的化学需氧量较2006年平均降幅达到59.5%;城东部纺织城综合区自2008年投资1180亿元实施的旧城改造以来,城市道路建设、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现代纺织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规划及有效的落实,将泸灞生态区变成了西安集居住、旅游、会展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品牌区。

位于西安市城东南,与2产灞生态区同属中西部地区首批部级生态区的曲江新区,作为西安市城市中心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所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了交通绿色廊道、曲江南北湖湖面水系绿色廊道、度假区园林绿地系统和区内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_22也已树立起自身独特的新区品牌。

(三)从操作层面上集中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源1.实施污染防治的重点工程。根据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工程,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西安市欲延续“十一五”期间实施的集中供热和天然气配套工程。扩大供热面积至250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大唐渭河热电厂发电余热工程、西安东方集中供热工程、3538集中供热工程等。在城市供热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的有利条件下,鼓励处于敷设供热管网范围内的企业及住宅使用集中供热;在划定的禁煤区,拆除小型燃煤供热锅炉,以西郊热电厂、灞桥热力厂、户县第二电厂大型燃煤电厂脱销作为试点,积极开展燃煤锅炉脱销工程。

在水环境防治上,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治污水平。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改扩建污水处理厂4座(第一污水处理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北石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第四污水处理厂二期·23.响,是复杂的大系统。因此必须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来保持和发扬历史文化内涵,既要注重现代城市所必须的经济建设,又要从生态的角度建设城市河湖水系,营造城市的生态环境背景和绿色空间,恢复八水绕长安的历史美景。

三、西安市现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仅仅明确了城市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还不足以完成西安城市品牌塑造的全过程。

环境建设只有根据城市品牌内涵的要求,自觉地服务于品牌建设、突出品牌形象、强化品牌精神,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理想效果。西安城市生态环境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集中体现在近代工业文明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上。根据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自2007年起对全市行政区域内21648个污染源普查对象的统计数据可知:丁业源5385个,农业源5064个,生活源11191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8个。

(一)西安市大气环境污染

西安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t业、交通、生活等以煤为主的燃料燃烧过程,化工、冶金、建材等_t业的生产过程和以油为燃料的机动车辆行驶过程。j(p’据西安市环境监测部门历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西安市空气环境的污染物主要是tsp、so2和no~。火力发电业(60766.54吨)、造纸及纸制品业(10725.98吨)、水泥制造业(6125.55吨)3个行业so2排放量合计占西安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t业源so2排放量的85.7%;火力发电业(21764.75吨)、水泥制造业(2834.60吨)、造纸及纸制品业(2325.74吨)、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1754.17吨)、飞机制造及修理业(1519.62吨)5个行业排出的nox合计占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的85.1%。就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来看,莲湖区_r业比较集中,污染指数分担率最高(27.34%),是潜在影响能力最大的区域;碑林区基本属于文教区,指数分担率最小(6.78%);其余各区彼此相差甚小(如:雁塔区指数分担率17.85%,灞桥区17.12%,未央区15.11%)【]((二)西安市水环境污染现代化所要求的用水需求,令水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ll西安水环境的污染,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人t河湖及水库的水质污染、地下水污染两大类。污染源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能源面源污染,其中_丁业废水影响最大,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及重金属。以2007.22·年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中河流污染情况为例,西安市废水排放与流域分布情况如表l所乐:表1西安市废水排放与流域分布情况表单位:吨湟河收纳废水量最大,占到废水排放量的53.7%,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更是占到61.4%。

(三)西安市固体废物污染

广义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t业废渣、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粪便四部分。_1副随着西安城市市政建设和各开发项目的推进,建筑垃圾和1一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加快。2009年度西安市建筑垃圾产量约3500万吨,主要采取填埋方式处理;进入环境统计的重点企业376家,丁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6.33万吨,比2008年增加了47.76万吨,增加率为24.o5%;综合利用量为240.96万吨,全年t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7.83%,尚未实现完全处理;生活垃圾目前仍是重要的固体废物污染源。

2009年市区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178.85万吨,无害化处理总量为161.50万吨,本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0.30%。虽比2008年增加约4个百分点,但是城郊3区(临潼区、阎良区、长安区)和4县(周至、户县、高陵、蓝田)尚没有完全独立运行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还是依靠原有的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丁作仍存在较大压力。

(四)西安市噪声污染

根据薛东前、张蓉珍等学者的研究,西安市噪声主要来源于t业生产、交通车辆和建筑施t三方面。

2010年全市道路施工挖占79处,均成为主要的环境噪声源。西安市市区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6.2db(a),白天暴露在55db(a)等效声级以上的域面积占市区监测面积的54%,即占全市54%区域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噪声影响,这种受害程度和区域还有增加的趋势。据环境监测部门2010年上半年对西安市5个功能区噪声进干亍(一)城市生态环境将影响西安人居生活质量城市是人类重要的居住环境,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交换日益加大,当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所具有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形成环境问题。城市规模的扩张,愈多的污染源,让城市自净能力相对更差。因此,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有一个永续利用和安居乐业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l7j人居环境作为与人类生活质量关系最密切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按照学者们(张锐,张皴2007)所提出的城市品牌理论的受众观,城市品牌的塑造离不开城市管理者、建设者们对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城市的认同和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西安城市知名度及美誉度。

西安市自2004年起就开始了全面的市容市貌整治工作,从开工建设西郊公园、实施动物园改造项目,到环城西苑竣工和大雁塔北广场的亮相,充分显示了政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决心。西安市的环保部门以空气、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减排,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环境整治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突破口,狠抓落实,使西安的人居环境渐入佳境。荣膺2009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在本地房地产开发商紫薇、高新、龙安、豪盛以环境为特色打造西安强势人居品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地资本中海、珠江、绿地等也纷纷在古城安家落户。

(二)城市生态环境将影响西安旅游品牌形象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指导下,明确将旅游产业定位为城市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2009年,在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甲流等多重困难的情况下,西安市共接待海外旅游者672909人次,同比增长6.47%(全国接待海外旅游者增长为负数),创汇3.9亿美元,同比增长8.6%;接待国内游客3862万人次,同比增长22%(全国接待国内游客增长为11%,超过全国平均数一倍),国内旅游收人266.35亿元,同比增长24%;旅游业总收入297.4亿元,同比增长22.12%,彰显出了旅游大市的产业规模和实力。

2002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李胜利等人对来西安旅游的400位国内游客进行了有关西安形象感知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兵马俑、明城墙、钟楼、大雁塔几大代表性文化遗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古都印象,构成了80%国内游客对于西安形象的感知。从某种意义上讲,以古建筑历史遗存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也正是西安的城市品牌。旅游业的兴衰,关系到西安城市品牌的定位与城市核心价值的体现。

然而,在西安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与之相伴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安加速的城市化进程。

由此带来的一大主要病症: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无序及空间规划布局的不合理,继而引发诸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生活污水总量急剧扩大及密集排放;以日700辆速度增加的机动车,造成了城市机动空间的交通拥挤、干道塞车,形成严重的尾气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困难等。

城市生态安全篇9

关键词:建筑节能;水污染;出发点;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性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社会联系极为紧密和按其自身规律不断运转的有机整体。城市是人类主要聚居地之一,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活动的中心。一方面,在城市内,人口高度密集,生产力高度发达,汇集着大量的物质和财富,交换着大量的商品和信息;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系统内大量的物质与能量不断地输入,从而形成物质的不断积累,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不断增加,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出现了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问题,这些通称为城市病。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当今,全球城市化趋势越演越盛,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城市从生态学角度看具有特殊性,它是城市居民与周围环境组成的一种特殊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二.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

1.自然生态原则。

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应通过城市人类活动对城市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生态要素的自净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

2.经济生态原则

城市生态规划应促进经济发展,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从城市高强度能流研究入手,分析各部门间能量流动规律、对外界依赖性等,并由此提出提高各生态区内能量利用率的途径。

3.社会生态原则

城市是人类聚集的结果,人的社会行为及文化观念是城市演替与进化的动力,因此,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应以人类对生态的需求值作为出发点。

4.复合生态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特殊组成分子,因此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必须把城市生态系统和区域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规划。因此,要做好生态城市的规划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不断加强城市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风景林地的建设,构建以公园、游园、街头绿地为点,以道路绿化为线,以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为面,以城市防护林为环的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因素。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类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另外,要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三.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具体做法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生态城市的做法在各地有不同做法,但任何一种做法都要跨越五个阶段:即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整合合、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

1.生态卫生通过鼓励采用生态导向、经济可行和与人友好的生态工程方法处理和回收生活废物、污水和垃圾,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以便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整洁健康的环境。

生态卫生系统是由技术和社会行为所控制,自然生命支持系统所维持的人与自然间一类生态代谢系统,它由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居环境系统、废物管理系统、卫生保健系统、农田生产系统共同组成。

2.生态安全为居民提供安全的基本生活条件:清洁安全的饮水、食物、服务、住房及减灾防灾等。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包括水安全(饮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系统服务用水的质量和数量);食物安全(动植物食品、蔬菜、水果的充足性、易获取性及其污染程度);居住区安全(空气、水、土壤的面源、点源和内源污染);减灾(地质、水文、流行病及人为灾难);生命安全(生理、心理健康保健,社会治安和交通事故)。

3.生态产业强调产业通过生产、消费、运输、还原、调控之间的系统耦合,从产品导向的生产转向功能导向的生产;企业及部门间形成食物网式的横向耦合;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纵向耦合;工厂生产与周边农业生产及社会系统的区域耦合;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艺和产品结构,硬件、软件与心件的协调开发,进化式的管理,增加研发和售后服务业的就业比例,实现增员增效而非减员增效,人格和人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等。

4.生态景观强调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来优化景观格局及过程,减轻热岛效应、水资源耗竭及水环境恶化、温室效应等环境影响。

生态景观是包括地理格局、水文过程、生物活力、人类影响和美学上的和谐程度在内的复合生态多维景观。生态景观规划是一种整体论的学习、设计过程,旨在达到物理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创新,遵循整合性、和谐性、流通性、活力、自净能力、安全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等科学原理。

5.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生态建设的原动力。

它具体表现在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产方式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和谐性,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为群体的生态人、智能人。其核心是如何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生态文化的范畴包括认知文化、体制文化、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以上五个层面各个城市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发展目标。基础比较差的发展中城市应从前三项抓起。而发达地区城市则应重点抓好后三项建设。

城市生态安全篇10

摘要:城市化是步入现代化的必然发展历程,它在给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当然也会难以避免地造成对资源及环境的压力。如何让城市化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寻求一条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的优化协调之路,为越来越多人所注意。利用综合化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福安市城市化同城市生态环境现实状态予以评价,并利用其耦合协调度对该地区城市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情况予以分析。其结果可以显现: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该地区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是呈现不断变化的,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协调度不够,2000年之后,协调度有所好转。另外,看2013年该地区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态,可以发现其同经济发达程度有较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福安城市化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度

城市化属于人口、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发展的综合产物,是一种难以逆转的必然趋势[1]。从20世纪初开始,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普遍加速,在1800年时,城市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2.5%,而到2010年时,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在城市中工作与生活,预计到2030年时,这一比例更是会高达65%。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同经济与社会发展有较为密切的关注,在1949年时,城市人口和全国总人口的比值大约为1:9,而到2008年时,这一比值则改变为1:1.7。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城市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转变,再比如资源结构、资源形态等方面的变革,这些都将造成最终的资源分配利用方面的问题[2]。这些问题已经为国内外学者所广泛关注,分析研究城市化同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关系,寻求出一条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的优化协调之路,是目前我们所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

一、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福安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位于闽东中心地带,该市东邻柘荣县、西接周宁县,南与宁德市相接,北和寿宁县毗邻,东西距离37千米,南北距离80千米,是闽东北地区的活力城市。福安市是中国绿竹笋之乡、民间船舶修造基地,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工作重点市、体育先进市,沈海高速、福泰高速等越境而过,使该地区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福安市目前辖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别是福安经济开发区与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共有5乡、13镇、4街道,全市人口总数近70万人,其中有十分之一左右为畲族。

从地形地貌上来看,福安市位于鹫峰山脉、洞宫山脉及太姥山脉之间,山体走向大致是东北至西南,中部交溪河畔为平原与丘陵,地势由北到南方向倾斜,东西高,中间低,是南北走向谷地。从气候上看,福安市气候湿润温暖,是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因为处在低纬度地带,又加之濒临东海,受到季风环流影响所致,四季明显而夏季稍长,雨量集中,台风频繁;又因为境内山地地貌的影响,气候还具有垂直分布特点。

(二)城市化发展概况

从改革开放以后,福安市各项经济与社会事业即取得了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渐渐增速。2013年,全市共完成生产总值136.02亿元,依可比价格来说,较2012年增加了12.9%,连续5年呈现出两位数高增长态势。城镇人口比重为41.2%,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07元人民币,较2012年增长8.7%。福安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93至2013的20年里,增长规模翻了15倍[3]。

(三)生态环境概况

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福安市第二产业所占的国民经济比重有所降低,可是依然占据相对重要的地位,其中船舶制造业、轻化工业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可小视。在1993至2013年里,福安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在1998年左右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逐步降低,可是固体废物排放量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却未见降低,而是有所增加,到二十一世纪后进一步提升。直到最近三年,废气与废物的排放量才有所缓解,但是却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特别是行业结构的相似性特点让重复建设问题与过度竞争问题显现,均造成了环境治理的高难度状态,环境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二、耦合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理论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有其独立特征。

比如城市化的特征在于,首先,某一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集中地区,城市持续扩张,农村用地量降低;其次经济结构出现新的变化,农业活动的主导经济状态发生根本性改变;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出现蓬勃发展;第三,出生率与死亡率一类的人口结构指标出现显著变化;第四,新兴城区规模较小,一般处在城乡交界地带。

再比如生态环境的特征在于,首先,生态环境内的各要素互相联结为一个整体;其次各要素的表现多样化[4];第三,生态环境不断循环,只要合理利用,便能够持续应用,而肆意破坏则会显现出恶性循环的后果。

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自的特征研究基础上才能谈及二者的耦合。所谓耦合,原本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体系、运动形式利用相互作用关系而出现彼此影响的情况。因此城市化同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关系,实际上就是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变动、空间结构调整及生活水平状态几方面同生态环境各要素及特征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总和。

发达国家污染以后再治理的教训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就是说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一定要同时兼顾经济增长及环境保护两方面内容,二者的耦合度研究恰可以为两者兼顾的研究提供帮助。

(二)构建指标体系

一是城市化方面的指标体系,对于某一地区来说,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人口变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升与空间范围扩张的过程,因此城市化方面的指标体系便可以从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及空间范围城市化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并且全面考虑到各项数据的准确程度(具体如表1所示)。

二是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体系,生态环境里面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如水质、土地、大气、生物、资源等皆不能忽略。从宏观上讲,生态环境能够被划分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类别,本文侧重于探讨城市化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协调,因此偏重于社会环境、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具体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讨论

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法,例如可以采取spss软件里面的因子分析法进行城市化水平及生态环境情况的综合评价分析。因子分析法能够按照变量间的有关程度予以原始数据的再度组合,并将其综合为几个有限变量,也就是公共因子。一个公共因子表示一组有关程度较高的最初变量。因为公共因子里面含有了最初变量中的很多信息,故而利用对公因子的再命名和解释,能够从中挖掘到变量间结构及特征,让分析结果更为科学与准确。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借助spss软件,对已经标准化完成之后的数据给予因子分析,得到每一个指标的贡献率,还有它们的累计贡献率,按照累计贡献率提取出前n个因子,当作它们的公因子,接下来按照公因子得分及标准数据,予以综合得分计算[5]。

其次应用耦合协调度方法,耦合度即为对系统及要素相互之间影响程度的准确描述,而协调度则意为系统里面耦合协调情况的定量模型。因此这种方法能够对城市化水平同环境承载能力间的协调程度予以描述。

按照上述方法分析可以知道,2013年福安市城市化发展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特点。其具体表现是:穆阳镇、穆云乡、康厝乡等地区的耦合协调程度较好。而其部分则相对偏弱,这些耦合协调程度较好的地区,一方面依赖于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另一方面也依靠先进的环境保护经验。这些区域需要保持这样的良好发展态势,其发展经验亦值得其他地区加以借鉴。白马港城区的耦合协调度不高,该地区下辖一个市级开发区、一个市级工业集中区,还有两个镇,工业发展水平较高,而耦合协调度状态不良,则直接说明该地区近些来的快速发展,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滞后,难以同城市化发展相协调,该地区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对比而言,福安市中心城区虽然此前出现过一些环境问题,但是近些年的治理工作做得较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结论和讨论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生态环境间存在的矛盾,已经是本世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显著的问题。本文利用对福建省福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态的变化予以分析,得出下述研究结论。

一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该地区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是呈现不断变化的,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协调度不够,耦合状态数据为负,说明这一时期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生态环境情况也不够理想,社会发展速度较慢。2000年之后,协调度有所好转,耦合状态数据为正,这个阶段福安市城市化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都处在优化发展的状态,二者协调情况很好。

二是2012年福安市城市化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有一定的地区差异性情况出现,除了穆阳镇、穆云乡、康厝乡等地区的耦合协调度表现较为理想以为,其余绝大多数地区都有待提升,特别是像白云山景区、溪塔葡萄沟、清泉洞以及瓜溪刺桫椤保护区等地,环境保护工作尤其应当做好,以便用环境带动经济发展。

三是当前福安市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人口结构及产业结构得以持续优化,同时百姓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另外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注意,比如资源与能源的粗放型应用,工业污染还在各区、乡镇普遍存在[6],城市生活污染也迟迟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等等,这些环境问题反过来又会对城市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直接导致福安市近几年经济增长减速,发展速度明显不如邻近的宁德市与寿宁县。为了满足福安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建议从整体大局出发,合理规划城市化同生态环境两者间的协调关系,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同时,要保证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要对目前已经创立实施的环保制度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建立形成科学化监督管理体系,并利用各种宣传工作增强全市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维高度,对人口、社会、经济、环境等进行协调,让可持续发展进入到更合理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肖建峰.我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统计学,2014.

[2]严姗.北疆地区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灰色关联性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42.

[3]高增芹.基于城市化质量的武汉市城乡一体化及其时空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2014.

[4]安贵鑫.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比分析研究——以青岛、深圳市为例[J].河南科学,2014,(09),19-2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