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管理决策的概念十篇管理决策的概念十篇

管理决策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9:35

管理决策的概念篇1

【关键词】边际概念;战略;财务文化

边际概念指的是企业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投资所增加或减少的收入或成本,相应地形成边际收入或边际成本的概念。寻求利益极大化的个人总是遵循这样的边际原则:当某项经济活动(如生产、消费)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人们会扩大这种活动;反之,则会减少这种活动,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的这种经济活动处于最优状态,也就达到了均衡。由于长期以来在思想上受到旧的财务制度的约束,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比较滞后。由于对边际概念应用的不重视,其数据计算繁琐等原因,使得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者更加忽视其概念。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诸如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科学管理的概念,企业管理模式也较为陈旧、落后。

一、正确认识边际概念

边际概念是西方19世纪提出来并逐渐发展而成的,到20世纪中叶才传入我国,在我国的应用起步较晚,还缺乏广泛应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边际概念在引导企业发展方面的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营理念上,企业需要了解边际成本的实际意义,主要应致力于正确地进行投资、经营和融资决策,不必过分关注如何计算相应数值。建立和推广边际概念的目的,并不在于精确计算实际上不能准确估算的数值,在于促进企业树立为股东创造市场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的经营理念和股东获利最大的财务目标,以及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加强边际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首先要正确认识边际概念。在企业筹资方面,边际概念的应用有利于企业确定最佳资金结构,从而降低平均资金成本,实现企业良好发展的目标。在企业投资方面,边际成本的应用可有效衡量风险,有助于使企业经营者做出最佳投资决策,从而获利最大等等。由此可见,边际概念可以帮助决策层制定战略发展方案。边际概念以其新兴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开始了财务管理的一场革命,它拓展了财务管理对象的范围,适应财务管理的需要,注重企业的长远目标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对多样化的信息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代表着财务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边际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使有限的资金获取最大的收益,降低企业成本,减少企业投资风险。因此加强边际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二、提高企业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的意识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人们的行为都是受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支配和约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就需要企业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在观念上有一个转变,只有对财务管理理念有所了解,才能正确发挥边际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即生存、发展和获利。只有在正确的目标导向下,企业才能良好的发展。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发展和获利,就必须加强对各部门收入、成本、费用、资金等指标的控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考核,确保各部门利润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其次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风险越来越大,要确保企业生产、发展和获利,就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这也是由财务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企业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就等于控制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利润,就等于抓住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要做到以上几点,财务人员应通过培训、自学等各种方式学习有关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观念,时刻紧跟时代步伐。

三、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文化

边际概念是财务管理中的核心概念,要有效运用边际概念,就必须重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上升到一定阶段,建立和培育自己的企业财务管理文化就显得尤其重要。财务管理文化可以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财务管理文化可以发挥激励作用,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财务管理文化可以发挥约束功能,规范财务管理行为;财务管理文化作为统一的价值观发挥协调功能,即可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又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总之,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概念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作为为企业发展谋利益的财务管理活动,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应充分关注边际概念,使决策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管理决策的概念篇2

由于概念存在着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的关系,对于概念的外延,新生的概念可以与其他概念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从而使得概念的范围不断扩大,就概念的问题进行讨论就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对概念的边际的确认就变得十分重要。例如,管理会计还属于新生的概念,还在发展,尚未成型,仍然需要与其他知识体系进行结合并完善,因此,管理会计根据概念的范围可以分为狭义管理会计和广义管理会计。我们在讨论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概念的关系的时候,是基于概念的内涵开展进行的。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的特征和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指的是概念的基本职能。只有明确了概念的内涵,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所要讨论的概念的范围。例如,广义管理会计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战略管理会计,还包括宏观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等相关概念。由此可以看出,广义管理会计包含的口径过于广泛,概念的边际十分模糊,不利于我们对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因此我们在讨论管理会计的时候,采用的是狭义管理会计的概念。

1.1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①,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1.2什么是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基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具备对相关经济主体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本文认为成本会计不仅仅是对成本的汇总、分配、核算,还包括成本的控制,例如标准成本的确定,计划成本的制定等,甚至通过控制进而考核。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联系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联系如图1所示。

2.1逻辑起点相同

纵观前人对会计的概念的理解,无论是会计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会计都是管理的函数,会计有助于管理,这是肯定的,不然会计为什么属于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呢。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都是会计的灵活运用,进而提升其主体的管理水平。管理的目标是提升组织的经营效果和效率,难道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不是这个目的吗?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是会计,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属于会计的范畴。范畴是对一个感念的最高概括。成本会计的逻辑起点也是会计,即成本会计也属于会计的范畴。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在会计研究的范围内。

2.2主体相同

会计研究的主体共有3种:①主体是金融机构,②主体是现代企业,③主体是个人。管理会计研究的主体是现代企业,主要研究的是企业如何利用会计进行有效的决策甚至是计划和考核。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运营,其前提是资本的剩余,涉及日常经营管理的方面少之又少,对于个人主体来说,也并不涉及日常经营管理(除非是个人独资者)。成本会计的研究主体同样是现代企业。同样,金融机构与个人并不涉及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对于个人来说除非是个人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归集方法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会造成管理成本大于管理效率等问题。因此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主体都是现代的企业。

2.3最终目标相同

由于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逻辑起点都是会计,而且主体都是现代企业,其目标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为企业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值。因此,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2.4都具有预测、决策、控制、考核职能

管理会计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会计中的计划成本的制定,都体现了预测的职能;管理会计中的长短期决策,成本会计中的成本分配方法的选择也是对成本的决策;管理会计中的存货控制,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控制体现的都是控制的职能;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均有设置相应的标准,再将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效的奖惩,也体现了考核评价职能。

2.5都需要与财务会计分享相关的信息

管理会计大多数的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例如,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都是来自于财务会计中所记载的数据。成本会计更是离不开财务会计,对于成本的核算以及成本费用的归集,都需要用到财务会计系统中的相关内容和数据。

2.6存在内容交叉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存在内容交叉的部分,也就是说,在各自的学科体系中存在相同的内容,例如成本控制,对标准成本的制定,以及对差异的分析,不仅在管理会计中有相关的知识结构,成本会计当中也有。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内容的交叉。

3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区别

3.1成本的概念不同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成本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管理会计重视成本的原因以及成本发生的必要性,例如在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中,成本的概念通常包括机会成本,即做出选择而要放弃的代价与牺牲。也就是说,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的时态既可以是过去发生的也可以是未来发生的。从成本会计的角度,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生产过程当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不难看出,此处的成本更强调的是已消耗的价值牺牲,强调的是过去发生的。成本会计当中的成本的归集、分配、核算都是针对已经消耗的、已经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的。

3.2成本的分类方法不同

成本按不同的标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对于不同的成本研究对象,成本的划分也是不同的。对于管理会计来说,最主要的是以成本的性态进行划分,区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当然在进行决策分析的过程当中,也会根据成本的相关性区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在做决策的时候,利用成本效益原则时,只考虑相关成本,并不考虑无关成本,沉没成本。成本会计主要是根据成本的核算划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因此,在成本的分类时,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3.3产品成本的构成与核算不同

成本会计当中的产品成本的核算相当于采用了完全成本法的做法,将固定成本在已完工的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当中进行分摊,产品成本中包含了固定成本。而管理会计采用的成本的性态进行分类,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因此,成本核算的方法是采用了变动成本法的做法,产品成本全部都是变动成本。

3.4销货成本的构成

由于销货成本是由产品成本结转出来的,产品成本的构成是不同的,那么销货成本的构成也是不同的,在完全成本法下,包含了固定性制造费用。

3.5工作对象的范围不同

管理会计所针对的工作对象的范围不仅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包括企业的日常决策、全面预算进行管理。而成本会计所针对的工作对象是对成本的管理,包括对成本的核算,成本的控制等方面,并不包括是否生产的决策,以及对项目是否投产。

3.6侧重点不同

成本会计的侧重点主要是实物的流转,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将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生产费用系统合理地分摊到每一个阶段的实物流转当中。管理会计的侧重点不仅包括实物的流转,还包括资金的流动,是二者的结合。例如长期投资决策,不仅要考虑实物流,还要考虑资金流。

3.7作用时效主体不同

虽然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都存在对过去事项的记录和整理,过程的控制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管理。但是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的主体部分是面向未来的,也就是进行决策,进行全面的预算,进而提升管理水平。而成本会计作用时效的主体部分是面向历史的,也就是对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分配,进而核算产品的成本。

3.8方法体系不同

管理会计设计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例如对于量本利的作图,就有三种不同的做法。而且管理会计在研究问题中,引入现代数学的方法。例如对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划分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还有保本点的计算,甚至是利润无差别点的计算,都是需要用到数学的工具进行分析。而成本会计用到的方法主要是简单的数学计算,比如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配,以及分步法下产品成本的核算等,主要都是简单的数学运算。

3.9受财务会计的影响不同

成本会计由于是历史资料的反映,而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的,是利用历史资料对未来进行预测,主要侧重的是未来,对历史资料的应用是有所保留和选择的。因此,财务会计对于成本会计的影响是较大的,而对于管理会计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例如,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是权责发生制,成本会计在计量过程当中采用的也是权责发生制,然而,管理会计不仅可以采用全责发生制,还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正如长期投资决策。

3.10货币时间价值的考虑

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是说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了折现,从而判断项目的现值。而成本会计并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主要侧重于对历史成本的处理和加工。

3.11工作程序不同③

管理会计工作的程序性较差,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管理会计的工作流程,这会导致不同企业间缺乏可比性。成本的核算对于成熟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已经成为企业的常规作业,凭证的生成、汇总、费用的汇总和分配程序,以及成本核算的方法都是制度化的,常规的,具有稳定性,并不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成本会计的工作程序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变的、稳定的。

3.12人员素质不同

成本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固定性的,程序性的,以及计算方法仅涉及简单的数学运算,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并不是太高。但是对于管理会计来说,面临的问题是开放性的,而且需要用到大量的现代数学的方法,例如线性代数的应用等方法,因此,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4结论

管理决策的概念篇3

项目决策的重要性毋庸多谈。项目决策是天大的事,决策一做,大盘皆定;决策一出,开弓放箭;决策一变,全盘皆动;决策一误,满盘皆输。项目决策也是精细之事,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作为一个项目,决策有缺陷,有问题,那么无论怎么执行,怎么改善,都难免产生巨大的误差和麻烦,损失都难以挽回和弥补。在一个项目中,正确的决策是成功的一半;而错误的决策必然导致失败。

目决策决定着项目干不干、干什么、怎么干,是关系到项目利害和存亡的最重要因素,这样的决策必须也只能由项目的权属人做出。项目的权属人不仅包括投资人、开发人,还包括审批人、监控人,以及其他拥有项目权益、承担项目责任的各关联方。

项目决策的核心在于独立、谨慎,重点在于科学、全面。决策人要独立承担责任,其决策行为也必须独立做出,而不应受其他人的影响。而目前很多项目决策往往是在官员、教授、专家甚至亲属的影响乃至干涉下做出的,失败的苦果只能自己吞下。决策是单向而不可逆的瞬间行为,一旦做出,影响巨大。因此必须谨慎,而不能冒失冲动、拍脑袋、激情“果断”。决策决定着后续的一切,是科学,也是技术,一旦不合理,不符合客观规律,项目的失败就成为必然。项目是复杂的活动,牵扯到方方面面,决策时绝不能只看局部,以偏概全,否则就会造成失调和混乱。

项目决策有很多坏典型,例如概念决策、模糊决策、超速决策、多变决策和特性决策等。概念性决策是指决策空洞,只包括一个基本概念,没有后续的东西。很多政府决策和创业决策都具有这个特点,高大上新,但是无根无尾;模糊性决策是指有方向无要点,无法细化,操作性太差,很多私企决策和投资决策属于此类;超速决策是指过快地拍脑袋决定,比较典型的包括个人企业、冒进领导、家长式领导和投机分子的行为;多变决策是指决策内容随意变化,朝三暮四,很多党政领导、私企业主、投机分子经常如此;特性决策是指人为突出某一点而忽略全局的决策,俗称“偏心决策”,在政府部门、国企和事业单位以及家族企业中较为常见。

项目决策领域还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决策的管理。决策者位于最高级别,可以有参谋、助手和顾问,怎么可能还有全程指示、干涉的导师或管理、控制的上级呢?如果有,那么谁才是决策人,决策的责任和后果又由谁来承担呢?决策的过程可以管理,决策的保障工作也可以管理,但是决策行为是不可以也不可能被管理的。在很多时候,项目决策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伪概念,混淆了决策行为和决策流程、决策过程、决策保障、决策服务的区别。很多吹捧和推销决策管理的伪专家,要么是思维混乱,误人误国,要么就是狼子野心,意欲“垂帘听政”。对此,广大身为投资人、企业家、官员、开发的项目决策人,不可不知,不可不防。

管理决策的概念篇4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准则;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3-0076-02

一、会计目标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1982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任何研究领域的起点都是提出研究的界限和确定它的目标。”在会计概念框架中,会计目标的研究是基础,其他问题的研究,包括会计报告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等都是以目标为基础,形成内在逻辑一致的概念体系。

1.会计目标的发展

(1)以管理层为导向。利特尔顿是最早提出会计目标的会计学家之一,1940年他发表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提出,会计的目的是提供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通过汇集和表述来满足管理人员、投资者或公众的需要。根据这一目标定义,“管理当局”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人,然后是投资者或社会公众。

(2)以股东和债权人为导向。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于1970年发表题为《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第4号研究公告,该公告认为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报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作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明确提出了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iaSB)在1988年颁布的《财务报表的编制框架》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信息。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个目标。

2.会计目标发展的动因

随着公司制这一企业组织形式的确立,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了分离,客观上要求会计能够如实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但是受托责任观没有全面反应客观经济事实和着眼于需求,因而这一目标模式一直没有得到美国会计准则的支持。

随着资本市场功能的日益扩大,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主要以资本市场为平台,股权日益分散,小股东人数众多却没有意愿去直接干预管理层的经营行为,对考察管理导受托责任的信息没有需求,他们只能通过影响股票价格间接影响管理层的行为,会计的目标自然地是要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服务,即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在理论上存在“单一论”和“多元论”两种观点,“单一论”认为会计的服务对象是投资人决策;“多元论”认为会计信息不仅为投资人所用,还为债权人、潜在投资人及社会公众和企业管理当局所利用,该观点目前得到了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支持。

二、会计目标理论的新发展

1.会计目标的进一步修正

2004年4月,美国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FaSB)和iaSB召开了联合会议,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概念框架。同年10月,双方启动了联合概念框架项目,目标是在原则导向下,建立统一的概念框架以取代各自原有的概念框架,为将来发展会计准则提供合理的基础。2010年9月,FaSB和iaSB共同了第8号概念公告,取代了FaSB第1号和第2号概念公告。第8号概念公告将通用财务报告目标定义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借款人和其他的信贷人提供有关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以帮助其做出向报告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FaSB之前根据股权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将股东和债权人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据此建立的会计准则诱发了大规模的财务舞弊事件。鉴于此,iaSB认为应当不加歧视地将利益相关者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但由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模糊且过于宽泛,可能会导致信息庞杂和难读。因此,第8号概念公告将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其他信贷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参与者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公司员工、管理当局等)的信息需求可能会与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信息需求存在差异,但更多时候是重叠的,只要满足了主要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也就能满足其他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2.会计目标调整的动因

(1)制定单一的会计标准。就美国利益角度而言,制定全球单一的会计标准有利于美国主导国际准则的制定权;就iaSB角度而言,需要利用美国会计准则的影响力提升国际准则的权威性。因此,美国单一的“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观念势必要影响到国际会计准则。

(2)为全球统一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在成熟的资市场环境下,决策有用观包含了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的信息通常也可以用于考核受托责任,将两个包容性的概念并列是不恰当的。

3.决策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联系目标和手段(准则)之间的桥梁。第8号概念公告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区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和增强的质量特征,进一步理清了各质量特征之间的逻辑顺序。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首只有具备了全部基本的质量特征之后,增强的质量特征才有意义。只要同时具备了基本的质量特征,即使不具备增强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仍然是有用的。

1.基本的质量特征。(1)相关性。第8号概念公告认为,相关性是“在决策中产生差异的能力”,如果财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确认价值或两者兼而有之,就具有了产生差异的能力。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预测企业以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情况;确认价值是使用者获得会计信息之后,能够据以确认或是修订此前的一些预测。(2)如实呈报。由于“可靠性”的含义存在多种理解(如以凭证为根据),且内涵小于“如实”,再加上不能涵盖信息的完整性,因而被“如实呈报”所取代;如实呈报包括完整性、中立性和无差错。完整性是指反映了所有的必备的信息,包括必要的描述和解释;中立性是要无偏见地选择或者报告财务信息,既没有倾向性,也不故意强调或忽视,更不能人为操纵使用者方便的或不便的获得信息。无差错并不意味着对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都作出了精确的描述,如果产生财务信息的方法和应用没有错,就可以视为无差错,即使结果有差错,即程序理性高于结果理性。

2.增强的质量特征。增强的质量特征能够提高和放大会计信息的有用性。(1)可比性。是指不同企业间的相似信息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相似信息可以相互比较,能够帮助使用者辨识和理解存在于报告项目间的异同。如果对相似事实的反映是相同的,对不同的事实的反映是不同的,那么就具备了可比性。与可比性相比,一贯性只是实现可比性的手段,手段要服从目的。(2)可验证性。不同知识水平和独立的观测者对如实呈报的经济现象的看法能达成共识。可验证的信息能让使用者放心使用,通常要比不能被验证的信息要更具决策有用性。一些不可验证的信息虽然也具有有用性,但不能如实呈报的风险增加了,使用这类信息应特别谨慎。验证信息的方法可以是直接的,如盘点现金;也可是间接的,如使用相同的计算方法重新计算。(3)及时性意味着使用者能及时获得能影响决策的信息。(4)可理解性是会计反映指清晰、简洁。

三、会计目标理论的变化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上的趋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全盘接受第8号概念公告的标准。

1.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比重比较低,且融资依赖于债权人银行,会计目标应当主要定位于受托责任观。由于大股东的股权和银行的债权没有流通性,它们只需要考察受托责任,而不需要进行资源配置的决策。我国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大,中小股东参与公司管理的意愿不强烈,对会计信息需求比较弱,决策有用观不适用作为主要的会计目标。

2.特征

我国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应当坚持以可靠性为主,同时兼顾相关性的原则。这一原则反映到会计计量基础上面,就是要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强调可靠性的潜在的含义是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取得可靠证据的支持,不允许主观估计,这一理念其实也会渗透到相关性要求之中,即公允价值的取得也要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所以,如果按照第8号概念公告,用“如实呈报”替代可靠性,会导致可靠性的消失,会计信息相关性也会因可靠性的消失而受到削弱。

[1]王秋实,杨玉凤.企业社会责任下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基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会计之友,2011,(05上).

管理决策的概念篇5

作为军队如果不能对军事物流成本的构成及其内在规律有正确的认识,也就难以保证保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从根本上影响战斗力的生成。因此,我们必须对军事物流成本有清晰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用成本的思想对军事物流进行科学的管理,切实提高军事后勤的保障力。目前,我国在物流成本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军事物流成本概念的认识也各有见解。

一、军事物流成本的内涵

军事物流本身的发展变化是物流成本概念发展的根本动力,有什么类型的军事物流,就有与之相对应的物流成本内涵。另一方面,人们通过对军事物流成本的科学认识,又进一步促进了军事物流向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一)传统军事后勤阶段

在传统的军事后勤系统里,军事物流活动是以一种相对落后的方式进行运作、管理和决策。部队用户从提出物资补给申请至最终获得物资,中间需要经过许多环节。首先是物资保障计划的层层审批,然后将保障任务下达至具体的物资供应部门和机构,物资供应部门和机构再根据保障要求筹措物资,一是向上级供应机构请领物资;二是根据下拨的预算资金到市场上进行采购,其间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签订合同、组织收货入库发货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将物资发送至部队所在地。对于物资的最终部队用户来说,也存在着要组织运力接收物资的问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劳动。军事物流成本即存在于军事物流活动的层层审批,层层收发中。

(二)军事供应链阶段

从发展趋势看,军事物流己经“进化”到了军事供应链阶段。战争中敌对双方后勤保障能力的对比,越来越取决于双方军事供应链的优劣。后勤的对抗方式主要表现为敌对双方供应链的竟争与对抗。一个理想化的军事供应链模型如图所示。

在这个供应链模型里,军事物流以一体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和管理。各项职能前所未有地实现了一体化集成,由此使得过去可以分别计算和统计的功能性物流成本也集成在了一起。各项成本相互联系又彼此制约,此时军事物流成本的内涵已经扩展到了供应链内的物流成本概念。考察分析军事物流成本,越来越多地需要从系统管理的角度进行。对于成本的计算与统计也发展出了新的方法。军事物流成本不管它是由什么类型构成,最初都是由单纯的物流作业引起,而后涉及作业的管理成本,再到组织间的协作成本,最后扩展到了整个供应链范围。

二、军事物流成本概念体系

军事物流成本概念是一个体系,有经济学上的概念,也有管理学上的概念。

(一)管理学层面

管理学里的军事物流成本,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范畴。在军事物流系统中管理层面的成本中包含了决策成本、控制和考核成本等主要内容。所谓决策成本是指军事物流组织用于物流服务决策方面的成本指标,主要包括预测成本、设计成本、目标成本、功能成本、相关成本、差别成本、沉没成本、质量成本、机会成本、资金成本等内容。控制和考核成本是指军事物流组织用于控制军事物流服务运作和管理过程中的劳动消耗,考核军事物流活动耗费水平。

(二)经济学层面

经济学里的物流成本主要从成本计算的角度来考虑。军事物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适时、适量、适地保证部队的物资需求,有数、质、时、空方面的要求。军事物流系统需要具备必要的条件才能满足这种需求,这些条件包括必要的基础设施、设备、人力投入、信息、军事物流活动等,它们是前提。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获取这些条件,这种“代价”在经济社会里往往由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军事物流成本可以理解为:为了取得某些物资(如物料、商品)或服务而“牺牲”的某些“经济资源”,这些经济资源的价值通常以货币来计量。

三、小结

以上论述了军事物流成本的各种概念含义。综合起来,军事物流成本概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军事物流成本的基本概念,也就是军事物流成本的理论概念,它是从众多的物流成本现实概念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它指出了军事物流成本的经济内涵,体现了军事物流成本最本质的属性;第二个层次则是军事物流管理成本概念,它是以成本决策为中心建立的,通过各种管理成本概念,可以进行军事物流成本的预测和决策,并加强成本控制;第三个层次是经济成本概念,通过各种军事物流活动的经济成本概念,可以正确计算各种物流活动的花费,并迸行成本考核和分析。有了这三个层次的成本概念,也就形成了军事物流成本整个概念体系。

管理决策的概念篇6

问题的提出源于一次小规模的调查,在一份列有30个与公共管理有关的概念的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这些概念进行性别联想,比如“政府”这一概念,性别联想是男性还是女性?参加本次调查的人员共77位,其中男性41位,女性39位,全部是机关干部,大部分是科级干部,文化程度多为大学,其中半数为在职研究生。表格设计非常简单,共四栏,第一栏是30个概念,二、三两栏分别是“男性(父亲)”和“女性(母亲)”,第四栏为“不清楚”。要求根据第一栏的概念,在二、三两栏里选择划勾,如不能确定,则在“不清楚”栏划勾。刚拿到问卷时,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填,不是表格看不懂,而是从来没有考虑过公共管理与性别有什么关系。应当说大多数人的填写态度是认真的,尽管一再强调不要分析,凭直觉填写,但很多人还是慎重思考了以后才划勾。剔除了废卷,(废卷有两种:一是没有填完,二是在一个栏里填到底,如全部选择“男性”或“不清楚”。)共得到75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39,女性36。以下是根据问卷数据形成的曲线图:

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1、公共管理与男性性别高度相关。图表中的蓝线表示30个概念与男性的相关性,红线表示与女性的相关性,可以看出选择30个概念与男性相关的要远远超过女性,两者相对集中的区间之间存在较大距离。观察填答时的情况,还可以发现,同样的选择,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公共管理的权力“应该是男性的”,另一种认为公共管理“实际上是由男性主导的”。

2、与传统政治权力相关的概念也与男性性别高度相关。图表中的蓝线有两个峰值,一个是1-3,相对应的概念分别是:国家、政治制度、政府。第二个是13-14,相对应的概念分别是:领导、决策。这些概念中显示的权力含义,被认为当然地属于男性,一位女孩自言自语说“国家、政府是有权力的,当然应该是男性的”,有人说,“这又不用说的,肯定属于男性”。也有少数人选择了女性,理由是“祖国,母亲”、“人民政府爱人民”等,这些话语中的情感成分,使他们觉得更接近女性。

3、与现代政府职能相关的概念与女性性别相关程度加大。图表中蓝线有两个低谷,一是8-10,相对应的概念分别是:社会公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第二个低谷是28,相对应的概念是:服务承诺。与男性相关性的低谷相反,女性相关性在这几个概念上形成峰值。这些概念所对应的是现代民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基本职能,传统男性特征的权力和威严似乎与此不相宜,因而出现了以女性取代男性的倾向。当然这并不表明是一种实际已经发生的过程,可能更多只说明这些职能与传统政府的权力统治发生了认知上的不相容。

4、转型的公共管理逐渐减少男性相关性。观察蓝线的走势,有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所涉及的概念大多是与公共管理的专业化、法治化、现代化相关的概念,这说明随着政府的现代化转型,公共管理的男性性别倾向逐渐减弱,对女性在管理中的作用的认同缓慢上升,同时,选择性别不清楚的人也多了。公共管理的转型是一个从集权向分权、从统治向治理、从管制向服务的转变,其中不断发展的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既不是男权的,也不是女权的,“不清楚”是恰当的。

上述调查虽然规模不大,但能够说明问题,因为被调查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些干部平时从事管理工作,具有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正在进行管理理论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他们没有接受过社会性别知识方面的培训,也不清楚调查者的目的和用心,不知道如何配合调查者。在接到问卷时,很多人感到奇怪,无论是实际工作中,还是学习的理论中,几乎都没有过把公共管理事务与性别相联系的考虑,所以在选择时没有可以凭借的经验和理论。这正是调查者的目的所在,因为机关工作的经历可能使他们会选择比较“正确”的,而不是实际存在的。当没有“正确”标准的时候,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选择了,而这种感觉的背后,往往隐含着实际存在于公共管理中的性别结构与文化,以及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

二、公共管理的性别倾向对两性的不同影响

公共管理一般被认为是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如果说政府管理具有性别倾向,可能是一个不被承认的问题,因为中国政府历来提倡男女平等,所有政策对待两性都是一视同仁,至少在管理者的思想上没有明显的性别歧视。由于政府管理的普适性和工具性特征,很多管理者特别是男性管理者往往认为,“我们对女性已经很平等”。

但公共管理的性别倾向又是显而易见的,上述调查反映的决不是个别地区的局部现象。中国党政干部负责人中女性比例从上到下都不超过10%,反映的是公共管理“实际是由男性主导”的性别结构倾向,而支持这一结构的是公共权力“应该是男性的”这一文化倾向。公共管理的性别倾向对两性的社会平等会产生深刻影响。

第一、誰可以代表“公共的”?政府管理是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形成公共需求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实际问题、表达渠道、政府认可。男性的经验和愿望往往被当成全体社会成员的经验和愿望,更容易成为全体的、公共的,而女性的经验和需求则被“妇女化”。当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问题,首先会表现为女性问题,尽管女性也会提出要求,但不会被认为是公共需求,只不过是“妇女问题”,不是“公共的”问题。只有当男性社会成员也遭遇权利损失时,需求表达才会变得强势起来,政府因此作出反映。比如下岗,首先是女性下岗,但被认为是“优胜劣汰”的结果,90年代男性大量下岗,政府看到了问题的严重,迅速启动再就业工程。当再就业形势相对缓解,尽管下岗女工再就业率远低于男性,且多为非正规就业,但政府的视线已经转移。也就是说,“妇女问题”不能成为“公共的”问题,只有男性的才是“公共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二十年后将有几千万男孩无法婚配”。农村出嫁女的土地权益问题难解决,因为这个问题在男性中几乎不存在,政府不会把它当成公共需求来对待。

第二、誰可以成为“重要的”?当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妇女问题”,与其他问题放在一起时,政府如何安排优先次序?公共管理中的性别倾向不能保证女性获得强势表达,话语弱势造成了女性的表达不能有效传递给政府决策者。政府决策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倾向于强势表达的意见。这些强势话语就会因为强势而成为“重要的”,被优先考虑和安排。特别是当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越来越是一个博弈过程,强势表达是达到利益目标的重要手段,女性因为缺少这样的手段而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不能不边缘化。“妇女问题”的次要性还在于它经常被视为妇女自身的问题,“提高素质”经常成为政府应对妇女问题的主要措施:妇女参政不足,女干部被要求“提高素质,增强竞争能力”;下岗女工再就业困难,被要求“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扫黄打非形势严峻,要求教育女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道德素质”。如果妇女问题是因为素质不高造成的,当然不需要政府作为“重要的”问题进行政策调整。其实社会问题的重要与否,有时并不是由问题本身决定的,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建构过程,而建构是需要话语权的。男性拥有话语权,有能力建构“重要问题”。“妇女问题”如何建构,很大程度上不取决妇女的态度,而取决于男性如何看待女性以及女性问题。政府的性别倾向不能保证它能充分考虑女性的意见,而政府强大的社会问题建构能力,又使这种“偏听偏信”忽略或扭曲了妇女问题的社会意义。

第三、誰可以作出“决定的”?女性在公共管理中的结构性缺席,不能不由实际主导公共管理的男性来考虑性别平等问题。虽然不少男性是主张性别平等的,但文化规则造成的社会性别差异已经深刻地内化,在理论工具缺乏,理性认识不足的前提下,光有对性别平等的一般愿望是无法识别性别不平等的,所建立的平等规则,很难保证不是对女性的另一种不平等。所谓“男女都一样”为什么对女性是不平等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从“照顾”女性出发的规则考虑,也很难避免不是对女性权利的歧视性对待,比如女性提前退休的规定。一旦权利实现的条件资源紧张,女性首先被考虑权利缩水,这种考虑有可能在是“关爱”的名义下展开的,比如阶段性就业的政策建议。也就说,决定平等规则和事务的,恰恰是在不平等中享有好处的人。当主要由男性来代替女性发言,安置女性权利,决定女性事务,尽管他们的平等愿望可能是真诚的,但很难保证所达到的平等是真正的,可能更多是一种男性想象。同时,当平等主要是一种由男性给定的权利时,女性成了自己权利的客体,只能接受被给定的相关利益,无法自主地决定自身权利,无法实现赋权。这样一种权利关系,仍然是父权的,只不过在形式上从家庭父权转变为公共父权了。

三、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性别公正

一直以来政府被认为是具有公平精神的公共机构,代表着公共利益。这种假设使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政府会平等地对待所有人。但是公共选择理论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该理论从人的经济理性出发,认为在公共领域也和私人领域一样,人们受利益驱动而选择自利,这种行为选择会导致政府偏离公共立场,“政府失效”就是这种偏离的表现。公共选择理论在研究方法上有三个突破的地方:一是把对政府的研究从整体的研究还原到具体的研究,即个人主义的方法,强调个人动机与选择对整体行为的影响;二是从人的自利本性而不是从利他主义原则出发研究政治行为,指出利他行为的出现,只是因为体制和政策是好的,而不是因为领导者道德高尚;三是用交易原则研究政治领域的行为,主张用改变交易规则的方法进行政策的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理论最大的启发在于,让我们明白了政府并不具有天然的公共性,政府行为也是受利益关系支配的。

进一步我们可以思考,社会关系中不仅存在着利益关系,也存在着性别关系,组成政府的个人不仅是经济人,也是有性别的人,在现有的性别关系中,性别身份是如何影响政府行为的?公共管理中的男性性别倾向,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性别身份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是存在的,至少有两种情形表现了这种影响:一是政府管理对现有的性别关系不干涉。现有的性别关系不是平等的关系,不干涉也就意味着维持甚至放任性别不平等。就业市场中存在排挤女性的现象,而政策干预始终不到位,就是属于这种情形。二是如果一定要改变性别关系,也要按照男性的意愿改变。比如女性可以作为“伟大的人力资源”大规模参加社会劳动,但不能作为优秀的管理者,大规模进入管理领域,所以在录用公务员时,要规定女性的比例。性别身份既与文化规定有关,又与现实利益相连,不管是否意识到,它都真实存在,并且发生作用,男性的性别利益和性别特权总是与他们的性别身份有关。当一些男性管理者在私下里漫不经心地表示“女人应该回家”时,我们怎么指望他们会在制定政策时立场公正?

管理决策的概念篇7

2014年8月10日下午,上海市会计学会携手高顿税务培训、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上海市浦东新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举办“解读《决策成本法概念框架》”主题活动,在沪央企、跨国公司、大中型民营企业等300余人参加。活动邀请ima决策成本法概念框架专项小组主席LarryR.white与中国管理会计学科带头人、清华大学教授于增彪,分别以“解读《决策成本法概念框架》”和“决策成本法对中国组织的意义及实践”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LarryR.white详细解释说明了决策成本法概念框架以及构建出完整成本体系评价和成本体系建设的方法。于增彪教授对决策成本法以及相关成本计算方法的成果和落地给出了非常好的经验。Larry和于增彪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与交流,对“如何从会计方面促进中国的经济改革”问题进行了讨论。

2014年9月20日,上海市会计学会携手高顿财经、Cma校友会联合举办第17期“500强管理会计实践沙龙”。本次讲座内容紧紧围绕大数据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交流分享了成功经验。Ge数字能源全球财务总监浦蔚涛讲解了面临价值创造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基于中国国情,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外部环境重新定义财务职能,进行合理的财务精简。德兰仕财务经理王秋艳与Cpa、Cma双证持证人张钟先生两位资深财务从业者,作为观察员就财务精简以及财务人士职业发展的各个枝节与浦蔚涛先生进行了交流。

本会秘书处

管理决策的概念篇8

在知识经济时代,成本是衡量商品价值及其收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成本会计则是衡量商品成本高低的一个基本标准。在商品经济活动中,成本会计最重要的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以此实现对成本的评估、研究、计算及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这就要求成本会计要不断进行变革与发展,会计程序及会计方法要有所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及时反映出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一、成本会计的创新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由工业经济时代逐渐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及各种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发展推动着成本会计的不断发展变革,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成本会计正向着信息化、统一化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一方面,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内部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打破了各业务单元之间的界限,各部门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直接的服务,企业的整体效益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简化经营过程,能够不断降低采购成本,减小库存压力,能够缩短生产周期,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了解市场,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成本会计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这就促使了现代成本会计的出现与发展。现代成本会计是将企业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会计理论,现代成本会计在会计程序及会计方法上进行了创新,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多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得以成立,规模经济效应正在凸显,这对成本会计的核算技术及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集团的成本会计要全面统一地对企业每一个成产经营环节进行核算,应尽可能的减少采购、生产及销售各个环节之间的摩擦,并对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不断降低企业成本,要采用与企业经营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核算方法,实现会计电算化。另外,借鉴国际先进的成本会计经验能够满足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促使企业成本会计与国际接轨,不断创新成本会计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二、促进我国成本会计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和完善成本会计的改革

深化并完善成本会计的改革对促进我国成本会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本会计的改革需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各级主管单位应积极配合,不断推动成本会计系统的改革。进行成本会计改革的前提是要不断培养并选拔优秀的成本会计人才,成本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懂财务及会计治理,还应懂生产经营,同时成本会计人员还应努力学习生产技术知识。成本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依据成本最优化理论及方法,将生产技术与经济进行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技术经济学的作用,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成本会计理论及核算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推动我国成本会计的变革与发展。

(二)采用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现代成本会计是在传统的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采用现代成本会计方法并不意味着要完全采用国际成本会计方法,或是对传统会计成本进行全面否定,也并非是将成本会计复杂化、高数化。我国应根据实际国情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成本会计方法,只要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能够满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要求,都具有利用价值。我国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成本会计方法如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的经济核算制等都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的现代成本会计方法。

(三)实行成本会计核算电算化

现代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成本会计核算是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选择。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成本会计核算不仅能够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企业业务处理能力,还能对生产成本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估与核算,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够为企业进行成本考核与分析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实行成本会计核算的电算化是企业进行成本会计创新的技术基础,但在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成本会计核算电算化仍然停留在对手工核算的模拟阶段,难以充分发挥出成本会计科学进行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的职能,只能在后期阶段进行信息反馈,而且在现阶段,很多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不完善,通常是采购、生产、人事、财务及营销各个环节相互分隔,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并不能充分反映出企业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的实际需求信息,所以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电算化应向管理型的方向转变,应将会计管理系统充分融合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去,然后通过利用电算化的技术手段,为成本会计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综合

素质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需要需要完善的成本会计组织进行支撑,因此,建立并完善成本会计管理体系,制定成本会计规章制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对企业控制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成本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完善的会计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管理能力,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学结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出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作用。

三、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成本会计工作对企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进行各项决策的关键依据,因此,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成本会计的创新与优化,应积极采用最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不断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及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成本会计论文范文二: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关联性

1概念的界定

由于概念存在着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的关系,对于概念的外延,新生的概念可以与其他概念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从而使得概念的范围不断扩大,就概念的问题进行讨论就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对概念的边际的确认就变得十分重要。例如,管理会计还属于新生的概念,还在发展,尚未成型,仍然需要与其他知识体系进行结合并完善,因此,管理会计根据概念的范围可以分为狭义管理会计和广义管理会计。我们在讨论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概念的关系的时候,是基于概念的内涵开展进行的。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的特征和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指的是概念的基本职能。只有明确了概念的内涵,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所要讨论的概念的范围。例如,广义管理会计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战略管理会计,还包括宏观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等相关概念。由此可以看出,广义管理会计包含的口径过于广泛,概念的边际十分模糊,不利于我们对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因此我们在讨论管理会计的时候,采用的是狭义管理会计的概念。

1.1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①,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1.2什么是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基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具备对相关经济主体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本文认为成本会计不仅仅是对成本的汇总、分配、核算,还包括成本的控制,例如标准成本的确定,计划成本的制定等,甚至通过控制进而考核。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联系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联系如图1所示。

2.1逻辑起点相同

纵观前人对会计的概念的理解,无论是会计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会计都是管理的函数,会计有助于管理,这是肯定的,不然会计为什么属于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呢。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都是会计的灵活运用,进而提升其主体的管理水平。管理的目标是提升组织的经营效果和效率,难道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不是这个目的吗?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是会计,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属于会计的范畴。范畴是对一个感念的最高概括。成本会计的逻辑起点也是会计,即成本会计也属于会计的范畴。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在会计研究的范围内。

2.2主体相同

会计研究的主体共有3种:①主体是金融机构,②主体是现代企业,③主体是个人。管理会计研究的主体是现代企业,主要研究的是企业如何利用会计进行有效的决策甚至是计划和考核。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运营,其前提是资本的剩余,涉及日常经营管理的方面少之又少,对于个人主体来说,也并不涉及日常经营管理(除非是个人独资者)。成本会计的研究主体同样是现代企业。同样,金融机构与个人并不涉及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对于个人来说除非是个人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归集方法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会造成管理成本大于管理效率等问题。因此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主体都是现代的企业。

2.3最终目标相同

由于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逻辑起点都是会计,而且主体都是现代企业,其目标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为企业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值。因此,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2.4都具有预测、决策、控制、考核职能

管理会计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会计中的计划成本的制定,都体现了预测的职能;管理会计中的长短期决策,成本会计中的成本分配方法的选择也是对成本的决策;管理会计中的存货控制,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控制体现的都是控制的职能;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均有设置相应的标准,再将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效的奖惩,也体现了考核评价职能。

2.5都需要与财务会计分享相关的信息

管理会计大多数的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例如,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都是来自于财务会计中所记载的数据。成本会计更是离不开财务会计,对于成本的核算以及成本费用的归集,都需要用到财务会计系统中的相关内容和数据。

2.6存在内容交叉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存在内容交叉的部分,也就是说,在各自的学科体系中存在相同的内容,例如成本控制,对标准成本的制定,以及对差异的分析,不仅在管理会计中有相关的知识结构,成本会计当中也有。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内容的交叉。

3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区别

3.1成本的概念不同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成本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管理会计重视成本的原因以及成本发生的必要性,例如在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中,成本的概念通常包括机会成本,即做出选择而要放弃的代价与牺牲。也就是说,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的时态既可以是过去发生的也可以是未来发生的。从成本会计的角度,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生产过程当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不难看出,此处的成本更强调的是已消耗的价值牺牲,强调的是过去发生的。成本会计当中的成本的归集、分配、核算都是针对已经消耗的、已经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的。

 3.2成本的分类方法不同

成本按不同的标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对于不同的成本研究对象,成本的划分也是不同的。对于管理会计来说,最主要的是以成本的性态进行划分,区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当然在进行决策分析的过程当中,也会根据成本的相关性区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在做决策的时候,利用成本效益原则时,只考虑相关成本,并不考虑无关成本,沉没成本。成本会计主要是根据成本的核算划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因此,在成本的分类时,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3.3产品成本的构成与核算不同

成本会计当中的产品成本的核算相当于采用了完全成本法的做法,将固定成本在已完工的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当中进行分摊,产品成本中包含了固定成本。而管理会计采用的成本的性态进行分类,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因此,成本核算的方法是采用了变动成本法的做法,产品成本全部都是变动成本。

3.4销货成本的构成

由于销货成本是由产品成本结转出来的,产品成本的构成是不同的,那么销货成本的构成也是不同的,在完全成本法下,包含了固定性制造费用。

3.5工作对象的范围不同

管理会计所针对的工作对象的范围不仅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包括企业的日常决策、全面预算进行管理。而成本会计所针对的工作对象是对成本的管理,包括对成本的核算,成本的控制等方面,并不包括是否生产的决策,以及对项目是否投产。

3.6侧重点不同

成本会计的侧重点主要是实物的流转,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将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生产费用系统合理地分摊到每一个阶段的实>文秘站:

3.7作用时效主体不同

虽然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都存在对过去事项的记录和整理,过程的控制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管理。但是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的主体部分是面向未来的,也就是进行决策,进行全面的预算,进而提升管理水平。而成本会计作用时效的主体部分是面向历史的,也就是对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分配,进而核算产品的成本。

3.8方法体系不同

管理会计设计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例如对于量本利的作图,就有三种不同的做法。而且管理会计在研究问题中,引入现代数学的方法。例如对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划分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还有保本点的计算,甚至是利润无差别点的计算,都是需要用到数学的工具进行分析。而成本会计用到的方法主要是简单的数学计算,比如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配,以及分步法下产品成本的核算等,主要都是简单的数学运算。

3.9受财务会计的影响不同

成本会计由于是历史资料的反映,而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的,是利用历史资料对未来进行预测,主要侧重的是未来,对历史资料的应用是有所保留和选择的。因此,财务会计对于成本会计的影响是较大的,而对于管理会计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例如,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是权责发生制,成本会计在计量过程当中采用的也是权责发生制,然而,管理会计不仅可以采用全责发生制,还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正如长期投资决策。

3.10货币时间价值的考虑

 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是说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了折现,从而判断项目的现值。而成本会计并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主要侧重于对历史成本的处理和加工。

3.11工作程序不同③

管理会计工作的程序性较差,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管理会计的工作流程,这会导致不同企业间缺乏可比性。成本的核算对于成熟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已经成为企业的常规作业,凭证的生成、汇总、费用的汇总和分配程序,以及成本核算的方法都是制度化的,常规的,具有稳定性,并不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成本会计的工作程序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变的、稳定的。

3.12人员素质不同

成本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固定性的,程序性的,以及计算方法仅涉及简单的数学运算,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并不是太高。但是对于管理会计来说,面临的问题是开放性的,而且需要用到大量的现代数学的方法,例如线性代数的应用等方法,因此,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管理决策的概念篇9

一、溯本求源,改变成本动因

传统成本法比较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被看作是产品成本的唯一动因,并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按照这一思想,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作业会计的成本计算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费用应根据其发生的原因,汇集到作业,并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按产品生产所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计入产品成本。按照这一成本动因将成本划分为:①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短期内仍以产品数量为基础,与传统成本法基本相同;②长期变动成本,以作业为基础,作业量是其成本动因。某种产品分配的长期变动成本数额在传统成本法下多为固定成本;③固定成本,在给定的时期内不随任何作业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也是变动的。

在传统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取决于间接成本分配的合理性。而在现代企业制造过程中,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最终产品和劳务吸纳的间接费用大增。这种情况下,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分配将会使产品成本信息严重失真。因此,应从成本产生的源头入手,分析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将单一标准的分配基础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作业成本法(aBC法)应运而生,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二、强调成本的战略管理,延伸成本概念

传统的成本概念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但随着市场格局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产品的价值实现比价值形成更为重要,因此,应选择实施按成本管理要求的全程管理。

aBC法正是立足于这种全程的成本概念进行管理,将成本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将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阶段,且尤其重视在产品投产前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如果说价值工程强调在设计阶段剔除产品过剩功能,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aBC法则强调在设计过程中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对于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在不影响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也选用低成本作业。因此,aBC法被看作是价值工程在成本会计应用中的深化、细化。

三、强调决策的成本关联性,辅助相关成本决策法

相关成本决策法是管理会计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管理决策方法,它将与某种决策相关的成本和收入进行配比来做出决策,只考虑随决策而变动的成本,忽略不受决策影响的成本。相关成本决策法假设决策对成本在短期内发生影响和多项决策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相关成本决策法考虑了决策的短期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①一旦某项决策敲定,与该决策相关的变动成本就会成为与其他决策无关的固定成本;②所有成本均是变动的,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仅仅只做一项决策,前期决策会对后期决策产生影响。换言之,某些成本就某单个决策而言是固定的,但就一系列决策而言却是变动的。相关成本决策法假设决策互为独立是脱离现实的,生产中企业总是面临许多决策,一些决策还同时进行,其相互影响既体现在机会成本上,又表现在未来的潜在成本上。相关成本决策法没有考虑这种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使用它将导致一定时期内从各项决策取得的收益不具可加性,即整体效果小于单项的决策效果之和。aBC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能辅助相关成本决策法,它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一项决策不仅要考虑其对同期决策的影响,还要考虑其对后续决策的影响;不仅需要预计未来的机会,而且还要掌握成本的长期习性,其中包括那些不随单项决策变动,但随多项决策变动的成本习性。aBC法通过揭示各种成本的动因,了解各决策方案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使决策后系统的总体效果大于各单项决策效果之和。

四、重新界定期间费用,完善成本概念

传统成本观下,产品成本是指其制造成本,就其经济内容看,只包括与产品成本直接有关的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产品成本按费用的经济用途设置相关项目。而在作业成本观下,产品成本是指完全成本。就一个制造中心而言,该制造中心所有的费用支出只要是合理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品有益的支出,就应计入产品成本。即作业成本观强调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而不论其是否与产出直接相关。

作业成本观下,也使用期间费用概念,但此时期间费用汇集的是所有无效的、不合理的支出,即所有作业无效耗费的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作业耗费的资源价值,而不是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支出。企业将它们计入期间费用,是希望通过改进相关作业以消除这些耗费。另外,作业观念下成本项目是按作业类别设置的。这种成本和期间费用的重新界定,是对管理内涵深层次认识的体现,有助于考核企业的管理效益,同时也完善了产品的成本概念。

五、降低成本的主观动因,完善责任会计

管理决策的概念篇10

   一、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新视角: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构成的、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的理论体系,它是现代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也是指导会计准则建设、评价和解释会计准则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美国从正式制定会计准则伊始,即试图建立用以指导和解释会计准则建设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并曾经历过以“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为核心的概念结构的失败。6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提出的“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为会计界广泛接受,这为日后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新概念结构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后不久,即从1978年到1985年陆续发表了6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公告,它标志着以财务会计目标为起点,按照“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要素的报告”等概念构建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建设树立了第一个“成功的范例”。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国家或组织也纷纷效仿建立了或正在建立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类似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这种概念结构的理论依据都是“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目标是整个概念结构的起点和归宿,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制约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等概念。因此会计目标的设定是建立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关键。会计目标是从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来的,并以此作为逻辑演绎的起点,推导出一系列的概念和结论,因而概念结构中的概念和结论与客观现实是否相符,首先依赖于会计目标这一理论前提是否与现实关系相符合。有些国家设定的会计目标从满足人的需要和财务会计的未来发展考虑注入了人的理想化成份,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会计目标设定为: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评估报告主体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额、时机和不确定性的信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概念结构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概念结构。它们的会计目标尽管略有差异,但均可概括为决策有用性。为了实现决策有用性的目标,赋予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因此FaSB和iaSC概念结构的最基本框架可以抽象概括为“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在它们看来,可靠性、相关性是同等重要的,所以没有给出先后次序,某些人甚至更强调相关性。由于FaSB和iaSC的会计准则和概念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所以“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成为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也成为人们评价会计准则的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就计量属性的选择而言,历史成本最符合可靠性的质量特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变动是其规律)其相关性受到挑战,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等公允价值更符合相关性的质量特征和决策有用性的目标。在“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模式下,公允价值成为最符合逻辑的选择,有人甚至称21世纪是公允价值的世纪,为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呐喊开道;不热衷于应用公允价值者则被视为保守派。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假设),即现行审计技术和审计人员能够对公允价值进行审计,并且符合效用>成本的原则,否则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将失去意义,因为很难想像失去可靠性的会计信息会具有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数字游戏”问题是否与公允价值的应用有关?会计目标的设定是否过多地偏离了实际?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是否应规定次序、并将可靠性放在首位?

   二、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有无国家特色以及如何体现国家特色: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其内容曾包含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财务报告、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概念结构的作用,但是其缺点很明显,即诸概念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尚不足以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并且会计目标的定位和表述、会计要素的定义、财务报告的构成、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等,均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显其不严密的一面。我认为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首要的作用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初步实现了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要求,对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起了“提纲挈领”或“总则”的作用。尽管它有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内容,但由于诸概念之间缺乏逻辑一致性以及概念本身的缺陷,并未起到FaSB和iaSC概念结构的作用。

   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概念结构的作用和必要性,有关文献已做过很多研究,并已初步形成一致的观点:西方国家制定会计准则的实践也已充分证明了制定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意义。因此本文对此不再赘述。目前首先需要研究的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有无国家特色以及国家特色在概念结构中如何体现的问题。

   如果承认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没有国家特色,那么各国即无需单独制定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只需采用FaSB或iaSC的概念结构就可以了。

   如果承认会计准则在内容上有国家特色,那么用来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概念结构也应有国家特色,否则,会计准则的国家特色难以获得理论支持和说明。但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国家特色如何体现尚需研究。

   我认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国家特色,首先表现在会计目标的定位上。会计目标是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归纳出来的,它理应反映会计环境的特征。会计环境还通过会计目标间接地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认定。财务报表要素的构成及定义、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如计量属性的选择、要素的确认标准等)、财务报告的构成以及披露要求等。

   会计目标反映各国会计环境的特征、然后通过会计目标反映会计环境对概念结构中其它概念的影响的观点,与会计环境影响各国会计准则从而使各国会计准则表现出国家特色的观点,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三、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简评

   美国在经历了以“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为核心的概念结构的失败以后,从70年代开始转向以会计目标为起点构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从1978-1985年陆续了6辑(其中第6辑取代第3辑,并修订第2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从而建立了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由“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等概念构成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方面树立了第一个“成功的范例”。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成功的一面已有目共睹,本文仅就其逻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

   L、关于会计目标。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的会计目标界定为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而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则具体确定为如下三项:(1)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的有用信息;(2)对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其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因为投资者、信贷者的现金流量和企业的现金流量有关,编制财务报告应提供信息,帮助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使用者估量有关企业期望的净现金流入量的数额、时间和不确定性;(3)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要求权发生变动的各种交易、事项和情况的影响(第1辑第34-54段)。上述关于会计目标的表述通常被概括为“决策有用性”,持这样一种观点者通常被称为“决策有用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