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司战略计划十篇公司战略计划十篇

公司战略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9:57

公司战略计划篇1

【关键词】a公司;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99-1.5

一、a公司的融资计划

继续壮大a公司资本金的实力,积极向中央、省、市争取资本金补助。为落实中央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我市社会经济“跨越发展、长治久安”,推动市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需要壮大资本金规模,大力发展政策性公司,以适应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的迫切需求,2011年-2015年a公司积极向中央、省、市争取资本金补助,力争在2012年a公司注册资本金到达5000万元、2013年到达7000万元、2014年达到9000万元、2015年到达1亿元,从而壮大a公司实力,增大杠杆比例,真正起到信用放大作用,推动中小企业和我市经济的发展。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政府在设立机构时也从全面和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个资源和公信机构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它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长期重要作用的载体,其应当成为稳定的、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准公共信用资源提供者,而不能成为其消耗者,其风险损失也应得到合理的补偿,为了从根本上保障a公司风险抗御能力,充分发挥机构增信功效,确保a公司的持续、稳健经营,借鉴成都、大理市等地做法,希望政府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政府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公司注册资本金的5%)用于补偿机构的风险损失,尽可能地分散和降低风险,从而达到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解困的快速通道。

建立资本金补充机制。为有效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市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需要市政府壮大a公司资本金规模,以适应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的迫切需求。因此,希望市人民政府建立政府性公司资本金补偿机制,每年财政逐步增加资本金,并纳入财政预算。从而壮大a公司实力,增大杠杆比例,真正起到信用放大作用,推动中小企业和我市经济的发展。

二、a公司的人才发展

a公司是跨产业和金融业的特殊机构,a公司运行需要主要的“原材料”除了资金之外,就是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机构的人力资源,必须具备财务、金融、法律等相关方面的综合知识。因此,a公司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再配备专业复合型人才,即业务部客户经理岗3人;风险部风险控制岗2人、审查岗2人、资产保全岗2人。同时,要主动聘请金融界、法律界等专家学者,积极发挥他们的智囊作用,为公司的运作献计献策。

三、产品开发与创新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完善业务结构,拓宽业务领域的同时,结合面临的实际情况,a公司将在目前开展的中小企业项目融资的基础上,有效的增加业务品种,实现业务经营的多元化。2013年,a公司将积极涉入非融资业务,如:工程履约、诉讼保全等,在创新工作思路过程中,不断开拓领域,升级品种,稳妥地开展各项业务,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圆满完成“十二五”发展战略工作。

四、市场拓展计划

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提升信用水平。a公司在未来的五年规划中,在全面提升现有合作银行合作力度的同时,做强周边金融市场,扩大合作银行的选择范围,并在有关业务制度的建设上,主动征求金融部门意见,坚持做到与现行金融法规一致;定期与金融部门会商,相互通报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贷款发放和协调机制,真正做到双方协调一致。

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优化客户结构。a公司将积极为政策鼓励和扶持的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优化客户结构。从行业内部了解企业的发展前景,进一步加大业务的营销力度,研究企业业主的个人征信度,并通过综合测评出优质企业,主动帮助他们向银行申请贷款。做到已涉及的领域争取多接项目,未涉及的领域力争涉入。

五、控制资产风险

准确识别企业的还款能力。以企业财务评价为中心的定量分析。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其财务报表与实际会有较大出入。作为机构要承认和尊重这个现实。因此,做信用评价前,深入企业作认真细致的调查核实,是关键一环,只有摸清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并据以定量分析评价才有意义。以企业核心能力为中心的定性分析。如果仅以企业财务评价为中心的定量分析,机构会丧失许多市场机会。所以要以企业核心能力作定性分析。找出企业的核心资产(包括无形资产),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准确识别企业的还款意愿。机构作为一个专门以信用为服务的机构,它所出售的正是自身信用、创新思想、风险管理措施的信用产品,而不仅是一纸“同意”的协议。之所以机构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是基于它:有风险判断的能力、有风险承担和化解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a公司的核心价值就是—必须具备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能力。

六、企业文化建设

为了规范a公司全体员工的行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组合a公司的各种资源,2011年-2015年,a公司将继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夯实工作基础,加强企业内部规范建设,做到执行有力,尤其是在优化决策机制、完善反措施及项目保审会议事规则上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为业务的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证,并积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为业务的信息化、标准化提供支持。

以加强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建设为重点,注重夯实基础工作,坚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建设和制度创新成果,不断开创组织人事工作的新局面。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二是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加强;三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和深化员工管理;四是加强领导班子的宏观管理,推进员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五是积极引进专业型人才,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岗位。

以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为重心,坚持党支部委员会理论学习制度,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工作;以理论学习、舆论引导、信息反馈、特色活动的“四项具体工作”为抓手,不断将各项思想宣传教育活动推向高潮;坚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效果、有总结,建立健全员工安全理论学习和岗位行为规范长效机制,切实提高a公司平安创建和诚信企业建设水平;从增强a公司发展软实力出发,积极投身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夯实文明创建基础工作。

七、保障措施及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具有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特征,政策性机构要实现可持续经营,一方面要尽力减少代偿赔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扩大业务量、增收节支以提高盈利水平,这就需要继续探索盈利模式的创新,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这就是现阶段a公司可持续经营的三个战略措施: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经营模式创新和提高运营效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优化业务风险的内控机制;灵活设置反措施;建立风险分散机制;寻求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合理定位;信用业务模式创新;商业品种的多元化。以求通过良好有效的运营成为防范控制市场风险的主导力量,进而更好地成为政府的有力助手,为经济发展和财政税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库林特.辛格.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汪涛、万健坚.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3).

公司战略计划篇2

发展战略管理制度

主要拟定部门

制度版本

2019年X月X日

审批说明

经XX次董事会?审议通过

黑龙江凯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发展战略管理制度

黑龙江凯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发展战略管理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为了加强黑龙江凯伦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伦达公司”)发展战略管理,规范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提升战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凯伦达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发展战略是指公司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分解实施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等的活动。

第四条凯伦达公司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二)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三)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公司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

第五条董事会?是战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凯伦达公司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和各项重大战略事项等具有最终决策权,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公司战略管理组织体系由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发展规划部、相关职能部门构成。

第六条凯伦达公司应当明确战略与发展委员会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对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会议的召开程序、表决方式、提案审议、保密要求和会议记录等作出规定,确保议事过程规范透明、决策程序科学民主。

第七条

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形成发展战略建议方案;必要时,可借助中介机构和外部专家的力量为其履行职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第八条战略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其任职资格和选任程序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第九条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是公司战略管理的归口部,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主营业务规划、职能工作规划和专项规划,指导公司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公司财务部、生产部、采购物流部、行政人事部、研究所、质检部等职能部门均为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部门,负责凯伦达公司相关职能工作规划的制定与管理。

第十条子公司以凯伦达公司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为指导,由战略与发展委员会负责组织发展战略与各类规划的制定与管理。

第三章

战略研究与规划制定

第十一条根据凯伦达公司战略管理流程和战略体系,凯伦达公司层级战略及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如下:

(一)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根据战略与发展委员会统一部署、凯伦达公司统一安排,结合凯伦达公司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凯伦达公司规划前期战略研究工作,布置落实规划前期战略研究任务。

(二)凯伦达公司各相关职能部、研究单位根据所承担的战略研究任务与要求,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的战略研究,提出今后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体现在公司五年总体规划和三年滚动规划中。

(三)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原则上在规划期前一年组织凯伦达公司总部各职能部及子公司开展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规划目标体系、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

(四)凯伦达公司总部各相关职能部及子公司根据所承担任务与五年规划编制大纲要求,研究提出各自五年规划的草案建议,按工作节点报送公司发展规划部。

(五)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分析梳理凯伦达公司总部各职能部及子公司的五年规划草案建议,研究提出公司五年总体规划草案,经组织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形成公司五年总体规划,经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定。

(六)公司五年总体规划经股东大会审定后,以公司文件形式下达实施。

第十二条根据凯伦达公司战略管理流程,公司主营业务(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如下:

(一)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根据公司主营业务方向和规划编制要求,对子公司上报的五年规划草案建议进行分析与梳理,组织编制公司的五年规划草案(各产业五年规划编制大纲根据各自行业特点,由编制单位确定)。

(二)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根据产业特点和所属行业,组织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形成公司产业五年规划,经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定。

(三)公司各产业五年规划经公司股东大会审定后,以公司文件形式下达实施。

第十三条根据凯伦达公司战略管理流程,公司职能工作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如下:

(一)公司各相关职能部根据公司五年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和各部工作职责,研究提出各自职能工作五年规划草案,按工作节点报送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并向公司领导汇报(各职能部五年规划编制大纲根据各职能工作特点由编制单位确定)。

(二)公司各相关职能部根据发展规划部以及公司领导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公司五年总体规划草案要点,对各自规划草案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公司各职能工作五年规划,报送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提交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定。

(三)公司各职能工作五年规划经公司股东大会审定后,以公司文件形式下达实施。

第十四条根据公司战略及规划体系层级,子公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如下:

(一)子公司根据公司关于编制五年规划的指导意见、工作方案和编制大纲要求,研究提出本单位五年总体规划草案,按工作节点报送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

(二)子公司根据公司五年总体规划草案和相关产业五年规划草案要点,对自身五年规划草案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本单位五年总体规划、产业五年规划和职能工作五年规划。

总体规划按工作节点上报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

(三)子公司五年总体规划经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组织审查和批复后实施。

第十五条根据公司战略流程闭环管理要求,凯伦达公司、子公司三年滚动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如下:

(一)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根据相关要求和凯伦达公司改革发展需要,组织开展凯伦达公司、子公司三年滚动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二)子公司按照凯伦达公司的指导意见和编制大纲要求,编制各自三年滚动规划,并于每年三月底前上报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并抄送公司各相关职能部。

(三)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对子公司上报的三年滚动规划进行审查备案;

在分析梳理子公司的三年滚动规划基础上,组织编制凯伦达公司三年滚动规划,经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定。

第十六条

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对审议通过后的发展战略进行分解,形成年度工作任务。

第十七条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应通过下发文件、组织会议和主题宣传等方式,将发展战略及其分解落实情况传递到公司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

第十八条凯伦达公司分解“公司年度工作任务”,形成各部的“部年度工作计划”,各部的计划应体现“发展战略规划书”中的战略目标和规划。

第十九条公司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落实“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十条公司以战略、计划为基础,建立业绩考核制度,进行业绩考核。

第二十一条凯伦达公司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对于明显偏离发展战略的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凯伦达公司战略与发展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由于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技术进步、行业状况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应提出“战略目标调整建议”。

第二十三条“战略目标调整建议”履行相应的决策审批程序,并根据凯伦达公司章程等规定提交股东大会审批。

第四章战略规划评估与修订

第二十四条五年规划评估工作程序如下:

(一)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组织凯伦达公司、子公司五年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建立健全评估制度,布置评估任务和提出评估报告大纲等指导性文件。

公司五年规划评估分为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期后评价三类,年度评估工作原则上在第二年上半年进行;中期评估工作原则上在规划期第三年进行;期后评价工作原则上在规划期最后一年的下半年启动。

(二)年度评估。

以凯伦达公司总体规划、年度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计划及各职能部、子公司年度工作计划中的战略目标(指标)为重点,由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组织公司年度发展评估工作,编写年度发展评估报告并上报总经理办公会。各职能部、子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向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提供相关数据信息。

(三)中期评估和期后评价。

公司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的中期评估和期后评价由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组织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报告上报总经理办公会;公司职能工作规划、子公司总体规划的中期评估和期后评价将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公司发展规划部组织评估、委托咨询机构评估或由各单位自评等方式,评估报告上报公司领导并抄送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

第二十五条凯伦达公司、子公司的规划评估报告是修订各自五年规划和下一年工作计划的基本依据。凯伦达公司各职能部、子公司根据各自负责管理的战略目标和各类规划执行情况、内外部条件变化,原则上在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后研究提出战略目标和规划内容修订方案建议,并按照本办法相关规定履行逐级审批程序。

第二十六条凯伦达公司内审部负责或组织咨询机构对公司重大投资项目、资本运营项目、资产经营项目等重大战略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后评价,研究编写评价报告和相关建议,并向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报告。

第二十七条公司行政人事部会同相关考核部对公司总部各职能部负责人、子公司领导班子开展年度绩效和任期战略目标考核评价工作,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五章

第二十八条

在董事会?授权下,本制度由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九条

本制度自公司董事会?审批通过之日起实施。

公司战略计划篇3

营销战略

营销战略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战略性纲领。企业通过分析营销战略环境,确立营销战略定位,执行营销战略,逐步实现营销战略目标。无忧商务网营销战略栏目包括了营销战略规划、营销战略培训、营销战略案例等战略资料,是营销管理者交流与分享的平台。

市场营销战略规划的作用

制定并实施科学、严密的营销战略计划,可以使公司增加利润,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公司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维持生存和发展。具体来说,营销战略计划在营销活动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增强公司内部各部门工作的协作意识

运用市场营销战略计划,会使各部门增强整体观念,形成一个整体工作系统,彼此相互分工协作,共同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努力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市场营销战略计划应成为指导和协调各个部门工作的核心。

(2)为改进管理创造条件

营销战略计划会使高层决策者从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细致周全地考虑问题。对公司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措施,这有助于公司对实际发生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有效的反映。此外,制定营销战略,还可以加强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减少摩擦和矛盾冲突,促进公司整体利益的实现。

(3)减少管理者的盲目性

营销战略计划促使营销主管必须仔细观察、分析市场动向并对其未来的走向做出评价,从而有利于明确和决定未来的行动方向,大大减少盲目性。

(4)缓解意外交动的影响

公司战略计划篇4

关键词:集团公司;计划预算管理;指挥棒

一、计划预算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

计划预算工作要在客观分析经济发展方向、政策趋势、市场走势、竞争压力等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以行业先进水平为标杆制订预算目标、拟订经营举措,使计划预算工作成为指引集团和下属公司年度经营工作的指挥棒。

(一)要从长远发展角度,充分认识年度计划预算工作的重大意义

计划预算作为集团公司战略管控工具,是集团下属公司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指挥棒,是战略的分解和落实,又是战略的保障和引领。年度计划预算体现和落实了集团公司的战略思想和发展规划,对战略发展目标进行了年度分解,提供了实现方案,引导和保障了年度经营目标制订和实现。下属公司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重视年度计划预算工作,从公司长远发展的高度统筹安排和部署年度计划预算工作。

(二)按照国家五年战略思路统领计划预算工作,年度计划预算目标要确保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

集团公司计划预算工作要紧扣国家五年战略发展规划,下属公司计划预算的工作思路和组织安排,要用新的发展战略思路指导年度计划预算。年度计划预算作为发展规划目标的具体实施,要以战略发展统筹安排年度计划预算目标,将战略规划目标落到实处,年度计划预算目标的制定不能偏离和背离战略发展目标。下属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经营举措、管理手段要体现新的发展目标要求,将战略规划目标落实到年度和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中。

(三)要以行业先进水平为标杆,全面提升价值创造力和竞争力

下属公司要以集团公司新战略为统领,以价值创造和竞争力提升为导向,以行业先进水平为标杆,科学谋划各项经营举措,统筹协调各项资源,推进计划预算水平迈上新台阶,为集团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奠定基础。集团及下属公司的计划预算工作应充分研究对照近年来行业先进水平,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业绩评价指标,运用科学超前的管理理论来评价和指导经营管理工作。为战略规定和年度预算的实施提供具有引导性的、前瞻性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手段保障。

(四)要做好计划预算组织和领导工作,高度重视宏观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分析,提升计划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指导性

在做好新战略宣传和部署的同时,要深刻认识年度计划预算与发展战略相互依存、相互推进和相互保障的关系。要从理论高度总结以往计划预算工作的经验,把思想重视落实到行动中。同时随着下属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变化,要进一步完善计划预算的组织保障体系,对现有计划预算的组织结构,编制流程和实施体系进行梳理,要成立专门的机构为计划预算的编制提供组织保障,下属公司"一把手"应牵头负责和组织计划预算工作,真正实现计划预算工作的全员性和全面性。

(五)要以确保公司项目目标实现为基础,落实各项生产经营计划

下属公司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已确定的目标,严格按照目标落实年度经营计划,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公司要以项目为主线,在已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基础上,开展资源分析和经营计划的安排。一方面要根据已签目标责任书实现情况,总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正经营计划,落实项目的经营计划和经营目标;另一方面要在确保既定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年度计划预算的编制,对项目计划和目标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和梳理,确保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计划预算管理工作具体要求

第一,高度重视计划预算工作,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成立计划预算领导小组,动员和组织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公司经营、销售、生产等各业务部门都要根据各自职责和公司发展要求分别编制业务基础表格,形成摸底基础资料。

第二,资源盘查要求做到全面、真实,要客观、准确地进行预测,对于资源情况要求不少报、不漏报、严禁故意隐报、少报资源;要合理、谨慎地规划的生产建设进度、资源新增和销售进度,做到不冒进、不保守。

第三,公司要特别重视市场的分析、判断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目前的发展形势做出深入的研究。应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和自身发展目标,分析公司实际情况和市场形势,对资源获取、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做出初步规划。

三、计划预算管理工作具体步骤

第一步:集团布置计划预算工作

集团公司召开计划预算工作动员布置会,布置计划预算工作的总体安排及具体要求,并下发计划预算工作资源摸底阶段和预案编制阶段表格及编制要求。

第二步:下属公司根据集团总体部署,确定具体工作计划安排

下属公司要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做好计划预算工作的各项组织工作。按照集团公司计划预算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计划预算组织管理体系,制订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对计划预算工作做出详细安排和部署。

下属公司要对计划预算领导机构进行完善,要求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的计划预算工作。计划预算领导机构要求由下属公司总经理负责,主管计划及预算管理工作的副总经理具体牵头,成员由各个业务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具体工作人员组成。

第三步:计划预算摸底、分析

下属公司要在当年各项经营指标实际完成的情况下,盘点、清查公司现有资源状况。认真分析建设进度、销售进度、生产经营等,对各项资源的数量、质量进行盘查、分析,抓紧时间切实解决资源中产权不清、管理不顺的问题,夯实家底,为规划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步:市场分析及研判

下属公司在摸清资源的同时,要开展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下属公司要由主要负责人牵头,会同公司各相关业务部门,共同研究经济形势,分析市场特点,要全面分析研究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政策导向,特别是要深入调研行业动态和市场走势,充分掌握市场竞争、产品销售、投资建设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并通过数据分析,初步判断掌握未来市场变化形势。

第五步:计划预算初步预测

要根据市场情况,组织经营、销售、生产建设等部门对公司整体资源的类型、数量和价值做出判断,对各类资源特点进行分析,以客观、真实地反映资源存量、资源分布、资源质量和资源潜力,明确资源在市场中的优劣势等,为制订经营规划做好决策分析工作。

第六步:计划预算资料上报

下属公司填报报表,对资源情况、生产建设情况、资金情况、土地储备情况以及主要经营目标情况进行反映。

第七步:摸底情况的综合分析

集团公司依据实地调研情况,结合下属公司上报的摸底资料,对下属公司资源情况汇总分析,对集团总量资源作出初步的判断。并就资源在数量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下属公司进行交流和沟通。

第八步:集团公司总体经营思路和经营目标

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上报的计划预算进行集中会审,分析和研究各项计划安排情况以及经营指标测算情况,平衡集团公司整体计划预算指标。集团公司根据整体经营计划和总体目标对下属公司上报的计划预算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分析、调整和落实。下属公司按照与集团公司共同商议的任务目标对计划预算预案进行调整平衡和修改。

公司战略计划篇5

10年前,笔者进入营销策划行业,开始接触到无数的中小企业。他们多年来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为了取得更快的发展,或者说想从市场上获取更大的成功,开始寻求策划公司的协助。由于企业对策划公司心存过高的期望,导致策划公司着眼于企业的眼前利益,设计出来的营销战术都明显具有急功近利的烙印。某些企业,尤其是那些处于整体营销水平都很落后行业的企业,侥幸通过策划公司的帮助获得了成功,但是根据我的研究分析,这些被策划公司“营销”过的企业,大部分并没有真正成功,只是平庸地活着。这些企业普遍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缺乏从战略角度去看待营销战术,而营销策划公司也没有耐心真正地帮助这些企业,进行战略规划下的系统营销战术设计。

2005年,我开始把从mBa课堂上学来的战略管理,结合接手的策划项目和企业的市场实际,有意识地帮助企业导入基于营销导向的战略策划。这个过程非常艰难,有很多企业总是错误地认为,他们请营销策划公司的真正目的是策划战术而非战略,同时认为自己的战略没有问题,导致部分策划项目并没有达到双方预期的目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策划实践,我深深地感觉到,营销策划公司在企业战略模糊不定的情况下,为满足企业急功近利的市场扩张而设计的基于短期利益的营销战术,是一种传统策划时代的点子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投机策划。

重新诊断企业的核心问题

2007年年末,在我耐心的劝说下,我成功地帮助一个食品客户a企业,导入了基于营销导向的战略策划。

a企业是一家仅创立3年的小企业,全年的营业额刚满2000万元。起初,企业与我们合作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帮助他们解决连锁专卖店的区域扩张,也就是招商策划,当时合同也是这么签的,但是,当我们开始合作以后我才发现,a企业根本没有战略这个概念,管理层也是由4个3年前一起打江山的好朋友组成,除一个老板外,3个管理者各自分管了行政、生产和营销。由于市场本身的机会,企业每年也有30%的增长。3个月前,老板找到我,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加快扩张步伐。

在内诊外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a企业存在着几个很大的问题。首先是公司内部的管理,由于缺乏战略而比较混乱,很多决策都是非常随意的,员工流动率非常大。公司也没有系统的管理制度,没有激励奖惩制度,总体而言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处于草创时期的小企业。

其次是公司已经在当地区域开出30家专卖店,但销售业绩差异很大,好的每天有5000元上下的营业额,差的每天仅有几百元。那些营业额比较低的经销商和加盟商,普遍意见比较大,并且对企业品牌的未来不看好,有些甚至想改换门庭,转投竞争对手。

另外,作为一个想走连锁经营模式的专卖店品牌,a企业连基本的品牌定位都没有,对管理30家专卖店的营销人员,也根本没有进行系统管理,也就是说,a企业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营销队伍。

从合同上看,我们只负责招商,但是,我相信即便我们能策划一次成功的招商,在几个月之内,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从30家到100家店的扩张过程,但是这丝毫也帮不上这家企业的忙,相反,可能因此而害了企业。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扩张,而是公司的战略规划。

为了顺利完成项目,我决定利用自己对公司战略方面的操作能力,额外帮助企业解决战略规划问题,并导入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让企业在完善内部的同时,沉稳地迈开扩张步伐。

基于营销导向的战略规划

面对这样一个民营小公司,我感觉担子很重,一方面必须避免大而空洞的理论说教,一方面确实要为他们导入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为了确保本项目的合作成功,同时设身处地地为企业客户考虑,我决定自己找麻烦,把项目组全体人员带到企业内部,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内诊外调工作,从全方面了解该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同时,从行业宏观的发展到企业具体的市场运作,以及行业竞争态势的分析,我们搜集并购买了大量参考资料。经过科学地数据分析,我们将4个核心管理层和部分中层管理骨干封闭在酒店里,通过半培训半研讨的方式,将一个公司为什么要有战略、如何规划、如何形成计划,如何按照计划去一步步实施等战略的方法等进行了逐步的导入。

整整一周时间,我们针对a企业的发展成功地制定出了公司的事业领域规划、2008年的目标以及未来3-5年的战略目标,同时针对2D08年目标,做出了完成目标的几种战略行为,如提升现有经销商和加盟商的经营信心,明确品牌定位和清晰品牌形象、设计了扩张的时间和扩张的区域以及新增的开店数、围绕:着新战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计划和财务资源准备等。

这期间,我们时常发生争论。作为战略:规划的主持人,我不时地纠正管理层在研讨公司战略过程的错误思想,并不断演绎优秀公司的战略和成功实施案例。管理层与管理层之间也常发生争执,我觉得这是好现象,说明大家都开始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做认真地思考了。

通过本次研讨,我们确定了新的组织结构,并通过民意测试,推荐产生了新的管理班子,将核心管理层发展到5名,从而形成有差额票数的决策班子。同时,在我的建议下,我为整个管理层核心班子,建立了每周召开例会的制度,这个例会既是处理日常事务的管理层沟通会,又是一个严谨的战略计划的实施领导和监控班子。我想通过这些硬性的规范,来使该公司改变以前哥们义气的江湖式管理,建立全新的科学管理团队。

通过这次研讨,公司管理层也知道了“公司使命和愿景”以及“核心价值观”这些企业文化层面的东西原来并不空洞,甚至感悟到,自己原来对企业战略根本不明白,也不知道一个企业的经营还要规划这些东西。最后,大家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企业要健康地发展,这些所谓“空洞”的元素一个也不能少!

两个月下来,管理班子明显感觉到,公司的精神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员工也开始有了大的转变。由于我们针对新的战略目标给员工安排了每周3堂的培训课,分别从观念、知识,技能和自我管理等方面对员工进行系统地强化培训,我们只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提升公司的凝聚力,通过新战略、新目标以及系统培训,告诉员工,公司正开始二次创业的变革期,这个变革跟员工自己有着切身的关系。我们甚至在墙上贴出了这样的口号:企业开始奔跑了,你能跟上吗?

各项战略计划的实施

根据该公司制定的新战略,我们立刻将一系列战略进行了计划安排,形成了各个部门一体化的年度战略计划。具体如下:

1、提高经销商和加盟商信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经销商和加盟商普遍反映对经营该企业品牌专卖店信心不足,其主要的原因是销售额不大,利润很有限。根据这一情况,我们立刻设计了“单店赢利能力提升”方案,我们从“增加新产品”、“提升管理效率”、“提高服务技能”、“增强对外传播”、“实行店外送货”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地整改,目标是想通过这个方案,帮助经销商和加盟商实现单店赢利翻一番。经过3个月紧张有序地方案执行,市场效果立刻体现,几乎所有的单店赢利水平都翻了一番,有30%的专卖店,业绩竟然高达原有水平的3倍。一时间,企业上下,乃至经销商和加盟商都欢欣鼓舞,从而对我们的整体策划项目更有信心,也就更加配合。

2、培养和引进人才,建立营销组织。根据新的战略部署,企业急需以下人才:具有实战能力的营销总监和人力资源总监以及门店管理经理。为了尽快解决企业的人才缺口,并顺利实施系列战略计划,我们又自找麻烦,由本公司项目总监兼任企业的营销总监,一名高级咨询师兼任人力资源总监。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双方的信息渠道,挖掘物色了三个对食品生产和管理以及新产品研发上有一定专业能力的人选,最终经过周密评估,外聘了一位生产技术人员加入生产管理中心。对我们兼任的两个职位,我们将负责在3个月内通过培养和引进,解决接班人问题。

通过这一模块的咨询导入,我们明显发现企业的管理和工作效率提高了,而且员工的凝聚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管理班子的积极性也更高。

3、清晰品牌定位,明亮门店招牌。新战略第三个计划就是要改变原来品牌定位模糊的状态。我们通过分析调研数据以及当前行业的竞争态势,设计了符合企业发展并区隔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定位,把公司的连锁品牌定位于富有历史文化的“祖传秘制”,然后我们着手通过设计元素和传播策略,来强化这个定位,同时产品的设计上也围绕着这一定位而展开。根据新定位,门店形象招牌也全面撤换新的,费用由企业与加盟商共同承担。当经销商加盟商看到企业动真格的,开始对企业刮目相看,渠道的力量也开始发挥出来。

4、设计招商策略,实施扩张计划。根据公司战略,将新增开70家门店,实现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的营销目标。我们针对性地制定了三套招商策划方案:一是在各地市区域召开“个人投资项目咨询培训会”,目标人群锁定具有6万―10万储备款的潜在客户,利用营销培训与项目赢利前景双重分析手法,快速让这些人加盟公司:二是通过受过专业培训的招商人员深入市场,到商业区寻找符合开店的现成店面,无论其做什么生意,都以设计好的语言,劝说其改换生意,加盟本公司;第三是通过与当地政府的再就业机构合作,双方共同召集区域内的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和指导,通过企业免费提供货源和培训的方法,吸引那些做生意无门,欲望却很强烈的下岗人员加盟。三套方案并用,形成互补。

5、扩大品牌影响,提升产品销量。公司后备的创意策划人员,紧密配合前方项目组,针对企业品牌知名度低,大部分区域的门店销量低于竞争对手的情况,专门设计了系统的整合传播方案,从产品概念的包装,到传播手法的创新以及终端销售说辞的规范,进行了全方位的策略调整。我们相信,在这个营销水平非常传统的行业里,我们的破局传播策略,必将带给整个行业以震撼,也会给我们服务的企业品牌带来实质性的业绩。

目前,系统的门店管理体系正在紧张地导入,而我们的战略计划也在有条不紊地实施中。更重要的是,企业对我们策划公司的看法完全变了,他们认为这才是他们想要的策划公司以及合作方法,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企业太稚嫩了,需要的不仅仅是好的战术,更需要策划公司全方位地扶持与帮助。

为这个项目,我们比原来合同规定的项目内容多出了很多工作,为了弥补这个付出,我们双方签署了销售业绩提成奖励协议。合同规定,如果在战略年顺利完成6000万目标,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超额部分无论多少,将按照5%的比例提取。

公司战略计划篇6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供电企业都在实施或创新综合计划管理,但如何有效推行综合计划管理,真正发挥综合计划的作用,是一件复杂且任重道远的事。

1.综合计划管理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提出了引入平衡计分卡这种当今被普遍认为是实施战略管理最有效的工具,创新公司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使其成为承接公司发展战略、化战略为行动的有效手段。

平衡计分卡理论体系源于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的执行长诺顿(norton)于1992年所提出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2006年发展成为管理科学界尤其是战略实施领域的权威理论。目前,已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平衡计分卡从价值创造、客户服务、内部运营、企业成长四个维度对战略进行分解,同时强调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成果指标与驱动指标以及长远发展与当期绩效的平衡,可很好克服企业的短期化和片面化倾向,使企业战略得到更好的执行。

综合计划统筹专业计划,是对各专业计划进行平衡优化的结果。如何平衡优化,需要有理论做指导、技术手段做支撑。本次综合计划创新研究也引入了诸多先进实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理论,如:杜邦财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方法等等,涉及运筹学、经济学、数学应用、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体系。同时将理论和具体业务实际结合,构建出可应用于实际的平衡优化工具(通过信息化固化的计算模型),从技术层面为综合计划管理的落地实施提供保障。

2.综合计划管理概述

2.1综合计划管理内涵

综合计划管理运用平衡计分卡以及战略地图等理论方法,将企业战略目标量化分解,建立包括股东价值、客户服务、内部运营、企业成长四个维度的管理框架,涵盖电网发展、营销服务、资本经营、安全生产等各领域的计划及指标体系,通过方案优化,科学配置公司各种要素资源,谋求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满足公司当期经营绩效和中长期发展的需要。综合计划按时间纬度一般分为月度、季度、年度和五年综合计划。

2.2综合计划管理的定位

(1)综合计划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处于总抓手总龙头的位置

综合计划是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落地的载体,通过用计划指标细化战略目标,实现对公司战略的承接。再通过年度计划的编制、下达、执行和跟踪分析,并与组织绩效考核相结合,实现闭环管理。这个循环过程既是综合计划执行的过程,同时也是公司战略实施的过程。它以年度为周期,周而复始,并呈螺旋式上升,最终达成公司的战略目标。

(2)综合计划与专业计划的关系

综合计划是“管计划的计划”。综合计划是企业战略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综合性行动计划,是各项专业计划的统领。即综合计划需要以专业计划为基础,专业计划应以综合计划为指导,从公司整体经营目标出发服从综合计划。综合计划对企业的各类计划实现“六统一管理”,即统一编制、统一上报、统一平衡、统一下达、统一调整和统一分析监控,实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3)综合计划与预算管理、组织绩效的关系

综合计划是供电企业战略实施的年度具体行动计划,涵盖了公司全面预算及组织绩效计划的主要内容。预算管理是落实综合计划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手段,组织绩效管理则为检查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及预算完成情况提供制度保障。

2.3综合计划管理的核心作用

(1)统筹兼顾,实现“四个平衡”,促进公司管理向精益化转变

综合计划能妥善处理好当期绩效与长远发展的平衡、投资需求与投资能力的平衡、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驱动指标与结果指标的平衡,指引各业务领域实现向精益化管理转变,谋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横向协同,优化配置,谋求公司综合效益最大化

综合计划揭示出了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依据。它通过对各专业计划进行平衡优化,提出最优的组合方案,以谋求公司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3)为公司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综合计划通过建立量化的数学模型,开发平衡优化工具,可以十分直观、方便、快捷地测算出企业在不同内外部环境条件下的经营结果,实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实时展现,为公司有效应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变化及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常态化的辅助支持。

3.国内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现状分析

3.1国内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建设情况

综合计划管理由来已久,早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前,国家电力公司就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度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的综合计划管理理念,将电力产量、固定资产投资、电力建设规模、资产经营、劳动工资、供电质量、安全管理、能源节约、科技环保九项专业计划纳入综合计划范围,通过计划编制、执行、分析和调整控制目标的实现。2003年以来,为顺应我国电力厂网分开等市场化改革,适应电网企业生产经营需求,不断提高电网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电网企业不断创新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如国家电网提出的将综合计划、全面预算、统计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绩效考核协调一致的“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南方电网公司也通过统筹专业计划不断推进综合计管理,提高集团管控能力。

3.2国内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综合计划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内很多供电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基础和机制,在综合计划管理规范化和工作流程化这两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同时,综合计划管理过程控制与考核机制尚未建立,造成综合计划的约束力和调控力不强,没有充分发挥综合计划的管控作用。

(2)数据缺乏有效共享。综合计划涉及的专业面广,数据量大,且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国内供电企业企业级的“公共数据资源池”还需进一步加强,数据共享机制还需完善,以便提高对综合计划数据的支撑。

(3)技术支撑手段还需加强。综合计划需要对各专业计划进行统筹平衡,其测算、优化等计算工作量巨大,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难以完成,需要寻求技术手段,依靠计算机进行结构化和程序化运算。

3.3国内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改进方向

(1)建立统一规范的综合计划管理机制

借鉴国内外综合计划管理的成熟经验,结合国内供电企业的管理实际,可以从以下方面建立、完善综合计划管理机制:

①完善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深入研究指标之间的勾稽关系,同时根据综合计划实际管理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动态管理。

②健全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立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在综合计划管理中的决策性地位,并将有关计划管理的政策、规章和流程纳入综合计划管理制度体系。

③优化组织结构。强化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在各级供电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构建网、省、地、县四级综合计划管理组织体系。

④明确权责体系,确定各级供电企业综合化管理的权责分布,以保障综合计划顺利、高效的执行。

⑤建立综合计划考评体系,以绩效考评强化责任,提升综合计划工作实效,促进综合计划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⑥加强综合计划动态管理,建立综合计划执行情况跟踪分析和过程控制机制,完善综合计划管理流程。

(2)以技术手段为支撑

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在各专业职能部门对指标管理的意见基础上,通过指标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分析,对综合计划进行平衡优化,统筹协调各项指标的安排,确保专业计划管理和综合计划管理的协调。因此,须在与企业级数据中心对接,寻求数据支撑的基础上,结合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实际需要,研究一套适用于供电企业综合计划平衡优化所需的分析、计算模型,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固化形成工具,为供电企业综合计划方案编制以及分析决策,提供系统、全面、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4.构建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

4.1指标体系

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是企业战略目标的量化分解,是综合计划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为有效承接供电企业战略,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活动,必须科学设置各种指标,建立健全公司的综合计划指标体系。

(1)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架构

研究运用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Kpi管理等先进理念建立综合计划指标体系,将供电企业发展战略目标量化分解为股东价值、客户服务、内部运营、企业成长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下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涵盖电网发展、营销服务、电网运行、安全生产、人力资源、资本经营等各个主要业务领域,指标设计尽可能全面、简洁、准确,避免指标间交叉重叠,不求指标的多而全,力求少而精,确保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综合计划指标体系基本架构图:

新的指标体系设计分为三级。一级指标作为战略级的综合性指标,是反映供电企业战略执行情况的成果型指标。二级指标作为业务驱动型指标,对公司各种要素资源进行配置,是通过计划的执行实现战略的指标,具有可计划、可操作的特点。三级指标为需要关注的指标,作为一、二级指标更加细化的支持性指标,反映一、二级指标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2)综合计划指标的选取

指标体系基本指标的选取要围绕供电企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结合经营生产的管理实际,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状况。指标选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步:

第一步:结合企业战略绘制战略地图,按“价值创造、客户服务、内部运营、企业成长”四个维度绘制公司的战略地图,明确各维度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第二步:针对战略目标进行指标的开发。围绕战略地图中各维度战略主题,按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及分类、指标设置和选取的原则,进行综合计划战略指标开发。指标设计以业务支撑关系为基础,对战略目标一级指标进行逐级分解,最终形成新的综合计划指标体系。

4.2制度体系

要真正落实好综合计划管理,发挥管理实效,必须为之设计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关键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建立和健全综合计划决策制度,从制度上确立企业计划管理部门在综合计划管理中的决策性地位,以及从制度上确立综合计划在公司计划管理中的制约性地位。

(2)企业中有关计划管理的政策、规章和流程等,也应纳入综合计划管理制度体系的范畴,由综合计划管理部门统一归口管理。

(3)针对综合计划编制、分解下达、过程控制与跟踪分析以及考核调整等环节,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用于规范综合计划管理行为,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流程,使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

4.3组织体系

综合计划管理涉及到供电企业内部多个部门,行动中需要多个部门的分工协作。因此,在各级供电企业本部设立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综合计划的中心决策部门,综合计划管理办公室作为其常设的工作机构,归口管理综合计划日常的事务,平时可以挂靠在企业计划管理部门。同时,建议明确公司综合计划管理部门与相关专业部门的协作关系,做好综合计划与各专业计划的有效衔接,形成公司综合计划日常工作机制。

4.4权责体系

综合计划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科学的权责体系,权、责、利的合理配置是发挥管理实效的重要保证。从电网企业特点出发,综合计划管理可以构建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综合计划管理办公室以及专业职能部门为主的三级组织体系。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作为综合计划的领导机构,是最高决策中心,负责审定、监督和协调综合计划管理中的重大工作事项;综合计划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综合计划编制汇总、平衡优化、执行分析、调整与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是综合计划的衔接层;各专业职能部门则从本部业务实际出发,负责编制专业计划并组织实施下达的综合计划方案,是综合计划具体工作执行层。三层级机构各司其职,协调有度、权责分明。

4.5考评体系

良好的综合计划考评机制有助于综合计划的高效执行。为更好地实现公司战略,在供电企业内部建立战略目标与考评体系相结合的综合计划考评机制。

(1)综合计划管理过程考评

针对综合计划基础建设及方案准备、综合计划编制审批到综合计划分解下达、综合计划执行分析、综合计划调整审批直至综合计划完成考核评价的五个主要阶段管理目标,分析每个阶段中的评价功能单元,并根据其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分别设定不同的综合计划管理过程评价指标。通过对综合计划管理全过程进行考评,全面系统地实现对综合计划全过程跟踪管理与适时反馈。

(2)综合计划绩效考评

综合计划绩效考核以计划完成情况为主要考评依据,同时要建立科学先进的综合计划绩效考核机制。在旧有的计划管理模式下,大多数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与组织绩效考核未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二者各有一个管理体系,而未实现很好衔接配合,或者组织绩效考核只从综合计划指标中选取几个指标进行考评,这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综合计划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针对这套指标体系尽可能地进行量化考核。并在考核时与已有的组织绩效考核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激励监督职能。

4.6流程体系

综合计划管理包括综合计划的制定、指标分解下达、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和考核,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过程,具有很强的一体性。

(1)综合计划编制

综合计划编制必须以供电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为指导,对公司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形成年度工作目标,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近期目标和实施方案,目的是保障企业年度经营任务的完成。

综合计划的编制形式采用自下而上,然后再自上而下,并在此过程中充分交换意见的“一上一下、双向互动”的编制模式。遵循统一编制、统一上报、统一下达、统一调整的“四统一”原则。

在具体编制过程中,针对各专项计划须实现统筹兼顾,纵向衔接、总体平衡,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专业服从综合。综合计划编制业务流程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综合计划编制目标确定;二是综合计划编制与上报;三是综合计划分解与下达执行。

(2)综合计划执行分析

综合计划执行情况跟踪分析是促进供电企业中长期战略和年度计划目标实现的一种过程控制机制。通过综合计划执行情况跟踪分析可以分析和掌握企业中长期战略和年度综合计划编制内外部边界条件的变化情况,可以对计划目标能否完成进行预测和评估,发现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并对调整计划提出建议和意见。其按时间长度可以分为年度分析、季度分析和月度分析,并形成相应的分析报告。

(3)综合计划调整

为维护计划的严肃性,综合计划经公司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批准下发后,必须严格执行,各专业部门和执行单位均不得随意修改。如确因客观原因影响(比如市场需求发生未预料到的较大变化,国家政策调整,企业内部管理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等),经主观努力仍不能完成计划时,在有利于调动广大员工完成计划积极性的前提下,可以调整。

4.7管理所需技术手段—平衡优化模型

在上述综合计划编制、执行、调整的操作,都离不开对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计算和统筹平衡,其计算工作量大、要求高,为此,本研究运用综合多种理论方法,创新性的设计并开发了综合计划平衡优化模型及工具,为综合计划管理推进和提高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综合计划平衡优化模型设计遵循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框架,运用多种商务智能分析方法,以综合计划指标体系为核心进行设计和建立。其除了建立一系列指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方法外,重点将价值量指标(财务类指标)根据其计算因子间逻辑关系构建出数学模型,实现对所有价值量指标进行联动计算。

建立综合计划平衡优化模型不仅是企业战略及投资发展的需求,也是实现企业内外部平衡,保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综合计划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工作。

5.结束语

推行综合计划管理本质是将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这种当今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国内供电企业,这不仅是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供电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一次渐进式的变革,需要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且作为一项管理创新,综合计划管理对各专业管理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需要各部门、单位形成高度的共识和统一的行动。因此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随着公司综合计划管理建设的不断深入而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韩俊雅.电网企业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研究[J].陕西电力,2012,35(2):72-74

[2]高喜利.强化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思考[J].湖北电力,2012,37(5):86-88

公司战略计划篇7

公司经理__

尊敬的周厅长、审计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省审计厅周厅长、省国资委_____带队,在百忙之中来我公司,对原公司经理__同志进行离任审计,我代表公司表示欢迎。下面,我首先向各位领导简要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

一、公司慨况

__公司始建于1953年,20__年7月下放湖北省直管,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集采矿、选矿、冶炼、化工、压延加工、余热发电、综合回收、科研设计、地勘井巷、建筑安装、机械修造、动力运输等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铜业联合企业,是国内五大铜原料基地之一。公司总部位于青铜文化发祥地——__市,下属7家控股公司:……

公司生产和销售粗铜、阴极铜、铜精矿、硫酸、磷肥、黄金、白银、硫酸镍、铂、钯、硒、铁精矿、硫精矿、无氧铜杆、彩色铝型材、水泥等产品;从事矿产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建筑工程等设计、建设和技术服务;自营和矿产品及设备的进出口业务、来料加工、对外贸易和期货交易。“大江”牌注册商标被评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大江”牌阴极铜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并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大江”牌金锭、银锭和彩色铝型材为“湖北省名牌产品”。公司通过了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上海黄金交易所可提供标准金锭、金条企业交易资格。“大江”牌白银已通过伦敦贵金属交易所注册认证。

通过持续不断的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具有年采矿240万吨、选矿342万吨和阴极铜25万吨、黄金4000公斤、白银120吨、硫酸60万吨、铁精矿35万吨、铜材加工1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冶炼诺兰达炉及配套的制酸、制氧、余热锅炉系统等主要生产设备,具有国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进水平。

近年来,公司先后获得“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全国外贸质量效益型企业”、“全国质量管理活动优秀企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单位”、“湖北省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大家都知道,__同志从1997年调任公司经理,直到去年9月份正式退休,在__公司工作了整整十年。十年间,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取得了国企三年脱困攻坚战的胜利,公司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进,产品质量迈上了新台阶,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职工收入稳定增长,公司的改革和发展均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些可喜的进步和变化为__公司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__同志英明决策和科学管理的结果。作为继任者,我们在表示由衷敬佩的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的巨大压力。

有鉴于此,去年8月公司新班子一上任,即明确表示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马上着手修订“十一五”规划,并提出了五大发展战略。“五大战略”是指资源开发战略、规模提升战略、结构调整战略、资本营运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其中前三大战略是核心发展目标,后两大/!/战略是实现核心发展目标的保障。公司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五大战略”推进委员会,并对班子成员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分工。

资源开发战略。主要是通过巩固扩大现有资源,努力控制周边资源,积极寻找接替资源,参与开发海外资源,到“十一五”末,使公司自有矿产资源年产达到3万吨以上,可控制资源储量达到350万吨以上。

规模提升战略。主要是按照创建一流铜企业的要求,采用先进实用的粗炼工艺,国内一流的精炼工艺,分步达到40万吨配套能力,争取今年四季度开工建设。

结构调整战略。主要是调整和改善公司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公司租赁常州德辉铜业公司生产线成立的常州大江铜业有限公司,已于今年2月份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无氧铜杆5万吨,产值30亿元。公司与高新张铜合作组建的__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铜内螺纹管及其它产品,年产量将达2万吨,已于7月1日正式投产。

资本营运战略。主要是为前三大战略的实现提供资金保障。

人才强企战略。主要是通过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加强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操作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争取到“十一五”末,使公司三类高级人才分别达到100名以上,为实施前三大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通过“五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到20__年末,公司的资产总额将在20__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再造一个大冶有色;资源短缺状况得以缓解,冶炼生产规模得到提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生产工艺比较先进,技术装备明显进步,基本达到一流铜企业要求;管理理念得到更新,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资金紧张状况明显改善;职工收入位居黄石地区前列,工业污染得到治理,

生活环境整洁美观,职工普遍安居乐业,企业保持和谐稳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三、目前生产经营情况

截止20__年12月底,公司在册职工10921人(不含控股单位)。公司共生产阴极铜x吨、黄金x公斤、白银x吨、硫酸x万吨;实现销售收入x亿元,实现利润x亿元,上交税金x亿元,均创公司历史新高。

公司战略计划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 组织战略 人力资源规划 绩效管理 企业文化

某鞋业贸易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年轻女性pU质地鞋类产品出口的贸易公司,主营业务是通过商和经销商向国外市场投放针对年轻女性的各种鞋类产品。缺乏雄厚生产能力.使公司成为为争取生存与发展,往往在与外方谈判中降低品牌诉求与供货价格,从事大量贴牌产品的低利润生产贸易模式。公司以欧洲特别是欧盟各成员国客户作为经营目标,不直接面对消费者.通过了解和追随国外时尚鞋类产品的潮流趋势,采取批量出口贸易的经营模式,争取客户在女鞋销售方面的认同与支持。获得稳定增长的客户资源与市场份额。公司员工除必备的财务人员和处理日常内务的工勤人员外,主要由两种职业类型人员构成.一种是专门从事外贸接单的办公室业务人员,具备一定外贸英文听写水平和一定年限的从业经验;另一种是专门从事不同鞋款制作的版房技术人员.由从事鞋类型款设计与制作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师傅与负责一般技术人员组成。

经营者并不注重公司文化的构建。公司人员构成中8o%以上人员年龄在27岁以下,属于从业时间短、未有家庭负担约束的就业人群。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使公司强调经营者的绝对权威.不鼓励权力下放。家长式的员工管理模式使员工在公司工作中必须事事以经营者的明确肯定作为商业行为的依据。员工在公司中被看作是承担并完成任务的载体,并不强化个人贡献对公司的影响。企业文化更多可以以“来去自由、松散乏味”概括。员工对公司的认同度与忠诚度往往不能经受住其他公司更高薪酬的考验

作为一家主要市场在欧洲的女鞋产品贸易公司.其产品必须紧贴市场变化趋势,在迎合顾客需求方面,中国的企业设计人员所设计的女鞋式样不能适应西方女性的审美标准,所以公司采取与同行相同的手法,通过在国外参展考察期间有意识拍摄鞋款样式.聘请技术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模仿设计、生产乃至贸易销售。该公司的总体技术水平比纯粹从事一般鞋业产品的生产型企业高.但所使用的pU质材,又使其比从事皮质面料的鞋类贸易企业技术标准低。

针对欧美市场的女鞋贸易公司,目前都面临机遇与挑战的长期并存与不断发展的经营格局,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对于目标定位于确立品牌地位的企业而言,往往意味着挑战多于机遇。过度竞争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本克服难于实现跨越性发展的种种难题。目前,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所产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骨牌效应,日益加强的贸易保护主义,同业为争夺市场不计后果的降低同类产品供货价格,以及这两年来欧洲市场进口过量鞋类产品造成积压,的确使公司发展受到各种层次的困扰利用五项因素分析法采取人力资源策略迈克尔·波特的五项因素是一个考察人力资源系统是否适用的分析框架。这五项因素分别是:(1)社会、政治、法律及经济环境:(2)组织战略;(3)劳动力;(4)企业文化;(5)生产技术和工作管理。就公司的发展而言,可从五项因素分析,适当调整人力资源策略。以满足公司发展需要。

一、外部环境

该鞋业贸易公司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制约。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一批新兴企业所共同遭遇的普遍问题。这些企业由一些有丰富从业经验及客户资源的从业人员从原企业离职后所创立。管理经验不足,不能从家庭式工作模式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质的转变,是束缚其在短期内迅速发展的致命弱点.企业必须根据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为着力点,想方设法作出改变,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二、战略

(一)建立公司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统筹各项策略实施通过确立品牌形象,投资鞋类实体生产,逐步获取经营主动权,实现单纯依靠出口贸易向设计、生产、销售相结合的实体经营的转变。

(二)根据企业发展总体战略,建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目标只有紧贴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人力资源规划.才是能够帮助实现目标的最优选择。该贸易公司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是实现设计、生产和销售相结合的实体经营模式.这就要求公司实现对人的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吸纳设计、生产、销售各方专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提前做好人员配置及调整的战略规划。建立健全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统筹落实制度的实施。把各项制度深入贯彻在日常管理当中.保证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有力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制定措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跟踪控制体系.避免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外力干扰,确保公平合理性。

(1)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是一种提高企业员工绩效、激发员工潜能.使企业不断获得成功的管理思想和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方法。科学运用绩效管理体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工作潜力、提升产能,可以说.绩效管理是调节工作产出的最直接的杠杆。该公司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划分企业内的业务部门及其职能范围,采用彼此竞争的工作团队模式.通过强化竞争奖励机制来促进业务提升是该公司一项重要的规划。

1.制定绩效计划

在公司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由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制定绩效计划。充分考虑员工对每一项指标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修订,最终形成绩效计划,通过绩效计划书,员_t对整个绩效考核周期内全部工作内容、目标及关键工作指标非常了解。

2.绩效辅导与监控

为了使绩效考核有效实施.应进行绩效相关考核工作事项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按部门建立专兼职考核员。对他们加以培训。以点带面,让他们负责对本部门其他人员进行宣传与教育,收集问题和建议,反馈至管理者,进一步加强上下沟通,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绩效计划。

3.绩效考核

在正式开始绩效考核之前,安排一定周期的试行期.按照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制定的绩效计划书进行考核与评估.将最终结果作为修正绩效计划书中不足之处的参考.使员工从心理上有一个过渡期。试行期结束后,将考核结果真计入绩效管理体系当中,成为员工存提升、培训、奖惩等方面的体现。

公司战略计划篇9

关键词:Z公司海外市场战略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75-02

近年来,战略营销理论开始传入中国,个别中国企业逐渐接受战略营销理论和理念,并在实践中大胆运用。本文希望从Z公司企业实际和行业现状出发,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Z公司战略营销的总体思路,并以此为中心思想,对公司品牌建设、战略联盟、海外营销组织、海外营销渠道、营销计划等主题进行建议,希望能借此提高Z公司对海外市场战略营销的认识和重视,从而对提高Z公司全球竞争力有所帮助。

一、Z公司背景介绍

Z公司(浙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自动化与信息技术产品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工程服务为一体的部级高科技企业,是首批“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之一,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国家高新软件园重点骨干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Z公司以Z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为技术依托,利用Z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致力于工业it技术和产品的开发。Z公司已经拥有了完整的过程自动化产品体系,主要包括webFieldJX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eCS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GCS系列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inplant企业整体解决方案、pimS生产信息管理系统、eRp软件及系统集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石化、冶金、电力、造纸等流程工业企业,以及智能交通、水处理及教育领域等公共事业部门,已经为超过6000多家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从工厂类自动化到非工厂类自动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Z公司的技术和产品

工业自动化行业中,Z公司作为自动化硬件、软件制造商及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拥有完整的过程自动化产品体系,并已经为超过6000家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过程行业用户提供了产品与工业自动化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Z公司已经形成三大类五个型号的产品体系,见表1。过程自动化是Z公司的核心业务,主要产品包括webFieldJX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eCS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GCS系列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eSp-Suite企业增效解决方案,pimS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以及eRp软件及系统集成等。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及对流程工业的深刻理解,Z公司提出了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概念――inplant(intelligent-plant)。据美国aRC公司调查,应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提高19.2%、劳动生产率提高13.5%、产量提高11.5%。

三、Z公司海外市场战略营销具体举措

Z公司争取在3~5年内从通过战略营销实现从国内自控行业的第一梯队发展成为全球自控行业的第一梯队,为此需要对公司的品牌建设、战略联盟、组织变革、海外市场营销渠道构建、及营销计划制定等五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1.品牌建设。菲利普・科特勒将品牌所表达的意义分为六层: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其中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确定了品牌的基础。因此品牌已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起点、要素、细胞和载体,成为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实力的象征,谁拥有为社会所公认的强势品牌,谁就拥有市场,谁就会取得竞争优势。

在高新技术市场环境下,拥有强大的品牌比在传统消费品市场中更为重要。强大的品牌是高新技术产品高质、可靠的象征和标志。

根据多国调查显示,Z公司品牌仅处在全国知名阶段,尚不具备全球闻名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世界范围内品牌知名度还远远落后于业内的跨国公司。现阶段,Z公司的工作重心是产品销售,销售部门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而负责市场开拓、广告宣传、品牌建设等活动的市场部在公司架构中地位不高且结构不完整、功能不完善,这与当前一些跨国企业纷纷以市场部为中心,其他职能部门围绕市场部开展工作的做法是相反的。Z公司必须意识到建设强势品牌是赢得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进军全球自控市场第一梯队的必经之路,也是实施战略营销的第一步和有力保障。因此,品牌建设对于Z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具有紧迫的战略意义。

2.战略联盟。在拓展海外市场中,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实力往往比国内对手更为强劲,竞争威胁更大。我国企业目前整体实力较弱,同时在海外市场上普遍处于开拓初期,面临各种障碍,包括目标市场中现有企业的过激反应以及贸易、资金、技术方面的壁垒,如果采用单兵作战的方式自己开拓市场或相互拆台抢夺对方市场,势必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或者“共损”局面的出现。

相反,如果与同行企业结成同盟共同开拓某个海外市场,实行技术研发、市场渠道、商标与品牌等资源的共享,将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作用,相应降低每一家企业分摊的市场开拓成本。同时面对实力强大的买方,战略联盟会使每家企业的议价能力加强。因此在全球工控市场已被国际知名公司占据大半江山的现实面前,Z公司正确的战略举措应当是树立合作的竞争观,跟国内外知名公司建立战略联盟,通过利用这些公司的国外客户和渠道优势、经营理念优势、品牌优势、成熟的管理体系和人才优势等诸多竞争优势,加速公司海外市场的拓展进程。

3.组织变革。当前,Z公司为开拓海外市场,已经设立海外部,为适应公司战略营销需要,Z公司海外部的组织形式应该进行适当变革,变革的路线将是海外部――国际事业部――全球营销中心。

海外部。Z公司现已按垂直化管理原则,设置专业职能部门――海外部。该部门由部门经理和部门员工组成,专业从事进出口业务,具体负责海外营销各种服务,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而发展。实践中,海外部是刚刚开展海外市场业务的公司必经之路,便于集中管理。

国际事业部。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Z公司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与当地在自动化控制领域颇有声望的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分销体系,对各个地区、各个商分别进行渠道管理、价格管理和销售管理的需要十分迫切,但现行的垂直化管理体系已经逐渐不适应Z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进程,Z公司海外市场战略营销客观要求对海外部的组织形式进行变革。Z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经营活动现状是:在对某一国家出口产品的同时,在另一个国家建立商制度,而在第三个国家设立办事处,又在第四个国家开办合营企业,在第五个国家设立子公司。这样,Z公司需要按照事业部原则,专门设立一个国际事业部,专门处理公司的国际业务活动。国际事业部由该部的总经理领导,负责制订其目标和预算,并负责目标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发展。国际事业部的职能人员包括有市场营销、工程服务、财务计划、合同管理与进出口后勤服务等方面的专家,他们为下属各经营单位制订计划,并提供服务。

经营单位的设置可按下面三个原则中的一种或几种来考虑。它们可以是地理区域性的组织机构,由分别主管不同地区的业务主管对主管国际事业部的总经理负责。这些地区业务主管负责管理承担地区业务的销售人员、商和经销商。经营单位也可以是按产品大类设置组织机构,每个经营单位由一名业务主管负责,主管每个大类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业务主管可以向公司职能部门的地区专家征询有关各不同地区的专门知识。最后,经营单位还可以是一些国际子公司,每个子公司由一名经理主管,各子公司经理向主管国际事业部的总经理负责。

全球营销中心。随着海外事业的发展,Z公司将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公司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设备生产、人才、资金等资源配置和客户关系管理,并提供后勤供给保障。此时,Z公司的全球营销职能将游离出来,依托单独设立的全球营销中心进行管理,全球营销中心是独立的公司法人。全球营销中心总裁对Z公司最高负责人和执行委员会负责,下属区域经理们受过全球经营方面的训练。经理人员可从其他国家聘任;零部件及其他原材料可以向任何价格最低的地方采购。

4.海外渠道构建。未来几年内,为了加快海外市场拓展进程,根据Z公司的战略营销思路,Z公司应通过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构建海外营销网络。

间接出口。间接出口是指Z公司利用本国另一商业组织,如借助利用国内各大设计院、各大成套公司、各大进出口公司的项目资源、营销网络和市场经验进入海外市场,在这种方式下,销售方式与国内市场大致相同。间接出口是Z公司现阶段可用资源少、自身出口组织不健全、海外市场信息了解不充分情况下,交易成本最低、市场经营风险最小的出口贸易方式。

直接出口。直接出口的主要形式是直接接受国外公司的订货及参加国外工程投标,这要求Z公司对海外目标市场了解充分,掌握丰富的市场信息。Z公司可以通过在当地建立办事处,甚至创办合资公司,深入市场调研,充分挖掘用户信息,进行直接出口。

Z公司进入海外市场,与国外用户、官方机构直接、正面接触的最简单、最直接、低风险形式是开设国外办事处、代表处,它既可以作为企业商品与服务出口的延伸服务工作,如了解、研究当地市场,办理有关出口事宜,提供售后服务;也可以作为Z公司推进海外市场进入的实质性、前瞻性步骤,使Z公司可以通过了解当地的经营环境、经营条件,积累在当地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为Z公司进一步增加对当地市场的投入做准备。建立办事处还可以作为Z公司学习竞争者、研究竞争者、模仿竞争者、监控竞争者的有效手段。

海外商和经销商。Z公司在本国自建分销渠道,对产品定价、产品选择、营销方案、市场信息等方面有绝对的控制权和知情权,能够很好的制定和实施营销战略。然而在国外自建分销渠道,不但资本需求量较大,而且要充分了解当地市场,还要配有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渠道维护成本也相当高,同时又需尽力规避由立法、惯例、政治因素造成的海外市场进入壁垒,与当地商或经销商结成战略联盟是解决前述难题的有效方法。这一战略要求Z公司在海外目标市场寻求具有强大营销能力和在市场定位方面有潜力的合作伙伴作为其在当地的商或经销商,将该合作作为进入新产品市场进行扩张的手段,因此正确的选择海外商和经销商对Z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营销计划制定。营销计划必须与企业战略营销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应将所有的管理职能都融入到营销计划制定过程中,将顾客置于计划的中心地位,并使企业的定位策略能够与目标市场相互协调。

Z公司较为完善的海外营销计划包括定价、促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产品开发和人力资源配置等,将所有的管理职能都融入到营销计划制定过程中,讲求系统化管理,整体配置企业所有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强调协调与统一,不仅仅使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也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以实现营销资源整合。

四、结论分析

本文从战略营销角度,结合Z公司企业实际,提出Z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运用战略营销进行市场开拓,保持企业长久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基本观点总结如下:

1.传统营销围绕营销产品、分销、价格、推广展开,也就是著名的4p’s营销组合。战略营销包括这些策略变量,但在某些重要的战略方面超越了传统营销的范围。战略营销是关于营销的一种新思维和实践方式,具有目标的长期性、营销的战略性、手段的综合性、行动的计划性、结果的深远性和竞争导向性的特征。

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wto背景下,Z公司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通过全球营销向海外市场发展实现市场多元化,成为Z公司的现实选择,但由于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Z公司现阶段开拓海外市场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传统的营销理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推进出口的客观需求,国际营销理论和方法上理应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应用。理论研究表明,战略营销正是符合Z公司在wto框架下适应全球化市场竞争要求的国际先进营销理论和方法,因此,Z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中,借鉴和实施战略营销就具有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我国加入wto以后,政府更加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通过推行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速我国企业自主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进程。现行许多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比如Z公司,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品牌、技术、网络等比较优势,也有了较为清晰的战略发展思路。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战略眼光来实施海外攻略已成大势所趋,这为Z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中应用战略营销打下良好的现实基础,增强了实施战略营销的可行性。

4.研究表明,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Z公司将进入市场多元化阶段,即海外市场拓展阶段。在此阶段,公司应在整合品牌、技术、服务等各项资源的基础上,实施战略营销,具体举措包括制定新的全球营销计划、设计到位的营销策略、及时调整事业组织结构、加强产品开发、完善国际营销网络和加强配置人力资源等等。通过战略营销,公司将有效调动公司上下各个部门,提高海外市场营销的深度和广度,使公司全球营销进入全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彼得・F・德鲁克.沈国华译.新社会――对工业秩序的剖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马克・e・佩里.李屹松译.战略营销原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斯文德・郝林森.王慧敏等译.全球营销――市场快速反应方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唐・舒尔茨,斯坦利・田纳本和罗伯特・劳特朋.吴磊译.新整合营销.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7.张大亮,范晓屏,戚译.营销管理――理论、应用与案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9.宝贡敏.企业成长与竞争战略管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公司战略计划篇10

关键词证券公司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有效性因素分析建议

一、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的含义

根据美国卡普兰和诺顿两位管理学大师《平衡计分卡》及其之后的《战略办公室》《战略地图》等系列理论,一家公司的战略能否能以有效执行,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战略绩效管理即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根据企业战略,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以战略为中心牵引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二是依据相关绩效管理制度,对每一个绩效管理循环周期进行检讨,对经营团队或责任人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其进行价值分配。[1]

二、证券公司设立战略绩效管理职能的必要性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迄今,中国证券行业历经初创发展、清理整顿、综合治理、创新发展、依法、从严、全面监管下的规范发展等几个阶段。目前证券行业基本结束了粗放、同质化的发展模式,进入了追求差异化、内涵式与外延式相结合的较高水平竞争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如何制定符合自身需求和特点的战略,如何强有力地执行战略,达成自身战略目标,是每家证券公司都不得不关切的事情。有所追求的证券公司不可避免地需要强化战略管理。这既包括战略规划的制定,也包括通过战略绩效管理体系促进、督导战略的执行落实。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大型C券公司战略绩效管理工作的现阶段情况

笔者在大型证券公司的战略绩效管理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近6年,跟一些大型证券公司(排名行业前十)的同行互有交流,因此对大型证券公司战略绩效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有一定了解。归纳起来,目前证券公司战略绩效管理工作的特点如下:

(一)大多数大型证券公司都已经设立了战略绩效管理职能

2012年前后,大型证券公司陆续开始建立战略绩效管理职能,目前大型证券公司已经基本都设立了该职能。2015年前后,不少中小型证券公司也开始组建队伍,设立职能。

在主要管理工具的选择上,基本以平衡计分卡系列理论为主要工具,辅以关键绩效指标Kpi等。但不少证券公司对平衡计分卡的应用不够全面深入,仍然过多偏重于财务结果类指标。

(二)在组织方式和功能强弱的设置上有较大区别。

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各家公司在该职能的组织运作方式、所赋予的管理强度方面却有较大区别。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类型一:战略绩效管理职能设定在战略管理部门或办公室。

战略管理部门或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或总裁办公室)通常由公司董事长或总裁或二者共同直接领导,对公司最主要领导者的思想具有较充分理解。

战略管理部门或办公室一般首先被赋予牵头制定战略规划的职能,其次就是战略绩效管理职能。这种设定将规划与绩效管理二者紧密结合,使战略绩效管理能够更准确地向上对接战略规划,向下将公司战略目标分解到各项子业务和管理条线,有利于各分管高级管理人员统一认识,并按照分工承担相应职责。

大多数情况下,此类战略绩效管理职能还同时兼具战略督导职能。使其有日常具体的管理抓手,可以及时跟踪了解各子业务管理条线的战略执行情况。

也有部分公司未同时赋予其战略督导的职能。这种情况下,战略管理部门或办公室反映无法及时深入了解战略执行情况,行使战略绩效管理职能时就容易流于表面和空泛。

类型一的组织方式存在两大不足:一是通常没有绩效考核和评价的职能。其所积累的绩效跟踪数据可能无法不失真地传递给绩效评价部门,从而可能影响战略绩效管理最后一个环节――评价和激励约束的有效性。二是通常不负责高管层以下的绩效管理,则有可能造成中基层员工绩效管理的脱节。

类型二:战略绩效管理职能设定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计划财务部门。

这种设定是较为传统的做法。战略绩效管理职能设定在计划财务部门,可以使公司的年度目标任务和预算制定统一安排;设定在人力资源部门则可以贯通公司高管层及其所辖部门,直到一线员工的绩效指标分解体系,同时降低绩效评价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但这种做法较易偏离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核心点――“平衡计分卡是一个整合的源于战略指标的新框架。它在保留以往财务指标的同时,引进了未来财务业绩的驱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层面,它们以明确和严谨的手法解释战略组织,而形成特定的目标和指标”。[2]

毕竟,人力资源或财务部门不具有战略规划职能,对公司战略规划的理解深度和对接精准度相对较弱;其次,也不具备战略督导职能,这又使其很难从战略高度跟踪了解各业务管理条线的具体情况。

类型三:战略绩效管理职能设定在以战略管理部门为主,人力资源和计划财务部门为辅的专门职能组内。

这种组织方式较好地弥补了前两种类型的缺陷,发挥了三个职能部门各自的优势。如果结合得好,无疑将有助于战略指标体系与战略规划的精准对接,有助于战略绩效指标体系的贯通到底,有助于公司工作计划和财务预算的有机融合,有助于绩效评价结果和奖惩机制的紧密结合。

(三)战略绩效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证券行业在佣金价格战①开始后,逐步清醒地意识到同质化竞争只有死路一条,纷纷探索差异化竞争。但从最早明确提出依靠自身战略取得竞争优势的说法迄今,不过十几年;从最早开始战略绩效管理迄今也不到十年。因此,整个行业里,不论是包括最高管理层在内的各级团队对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的认知程度,还是战略绩效管理制度、流程的建设,人才的成长、培养和储备,或是数据和经验的积累都还是起步不久,战略绩效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影响战略绩效管理体系运营效果和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与公司战略的对接程度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能否把公司的战略目标全面、准确地分解到各个业务管理条线,是决定战略绩效管理工作质量的最根本因素。前文深入探讨的战略绩效管理工作组织方式几乎决定了其与战略对接的程度。

(二)对各类证券子业务的理解程度

制定妥帖的战略绩效指标需要对各类子业务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既理解各项子业务发展之需,也明白行业及公司对该业务的要求,才有可能在制定各条线战略绩效指标时统筹兼顾两方面的诉求,达成在现实条件下的较优选择。

(三)战略督导作用的发挥程度

战略绩效管理工作能否体现价值,还体现在能否将战略督导做到实处:持续跟踪业务发展动态,敏锐地发现新情况,及时为管理层作出分析和初步判断,及时向决策层提交报告和管理建议等,都展示了战略督导的价值,也为绩效指标拟定和调整提供了有力依据。

事实上,以上三点做得越好,就越能充分发挥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执行工具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一张绩效指标列示表。

(四)与晋升、薪酬激励和约束等资源的相关程度

战略绩效考核结果是否与晋升、薪酬激励等资源正相关,对战略绩效管理体系运营有效性的影响显而易见。否则,不论之前战略绩效指标设计得多好、督导得多得力,都会破坏战略绩效管理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最终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公司文化和制度环境的支持程度

公司文化和制度环境是决定战略绩效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看不见的手”。举例来说,如果公司文化不认同合法合规经营的重要性,绩效指标就很可能过度强调财务成果,对业务人员的主观冲动不但形不成制约,反而还有可能助长;如果口头上说重视合规风控,却缺乏合规风险管理制度的综合配套,对触犯底线的行为缺少有力的惩罚措施,那么风控指标要求再高,也是空谈;如果公司文化不认同合规经营前提下,业绩才是硬道理,或者公司对绩效差异巨大的员工p罚不明,那么公司就很难对业务条线下达具有挑战性的指标,造成公司发展速度迟缓,推诿避让盛行;如果公司文化过度追求“绩效主义”,那么各业务管理条线就很容易有单打独斗的倾向,促进集团协同效应的指标也就很难下达。

(六)战略绩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

据笔者了解的情况,目前大型证券公司战略绩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距离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少证券公司都还在利用简单的信息技术工具,有的还主要依靠手工制作电子表格eXCeL和邮件等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和信息传递。

事实上,战略绩效管理需要的信息链很长。理想状态下,前端需要收集统合行业和公司合作方信息的系统,中端需要能够覆盖全部业务、管理信息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后端则需要绩效指标制定分解、评价与激励分配信息系统。通过有力的信息自动化处理,前中后环环相扣,可以帮助高层管理者和绩效管理人员进行更准确、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目前,大型证券公司已经意识到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性,有些已经开始投入。

五、提高证券公司战略绩效管理体系运营效果和效率的建议

(一)搭建有利于战略绩效管理体系运营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

以公司自身战略目标为核心,搭建有助于战略实施的机制,[3]赋予战略绩效管理团队上接战略规划、下为各条线制定重点任务目标的组织环境和流程环境,使其可以“上达天听、下接地气”。

(二)加大战略绩效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其重视程度和待遇水平

合格的战略绩效管理人员既要对行业发展方向和公司战略选择有深刻的理解,又要对公司综合以及子业务发展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还要具备平衡计分卡运用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抗压能力。

(三)加大投入,快速提高战略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无量化,不管理。量化就是将信息数据化。在证券行业客户需求日益复杂多样的当下,业务品类越来越丰富,信息量呈现数量级的增长。对大型证券公司而言,要想更好地制定战略规划、制定战略绩效目标、制定子业务发展策略,加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已经是必须之选。战略绩效管理相关信息系统当然是必须中的必须。

注释:①2002年,中国证监会。国家计委、国家税务总局文件,从5月1日起,a股、B股、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佣金实行最高上限向下浮动制度。

(作者单位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小刚.战略绩效管理(第一章)[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