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十篇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十篇

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0:13

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策略

高职教育是新时期国家实现企业转型与科技创新的保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要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新的机遇让我们看到了高职教育的光明前景,但高技能人才的持续发展能力的缺失反映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高职教育中存在过于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规范的培养的现象。根据素质冰山理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证明。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在隐性的职业素养中,职业道德素养尤为重要,它影响到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对职业意识、态度等的形成发展完善起到基础性作用。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保证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生活在人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作为学生步入职业生活的准备阶段对其职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是生产、服务岗位的一线工作者,职业素养教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显性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专业技术素养,隐性素养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更侧重于一个人的德性。因此,作为职业素养中的关键内容,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对学生求职、就业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大多依靠学生的思想政治课中的道德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存在片面地将道德教育等同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另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量化标准,往往简单地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混同。课题组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52.3%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48.6%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31.2%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低”。这就直接导致在就业中出现求职者和企业互相“吐槽”的现象。一方面企业普遍认为当代高职院校毕业生眼高手低,没有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另一方面广大求职者认为大多数企业对自己不够重视,安排给自己的工作技术含量低,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从合格人才培养的高度,认识到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培养更多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企业转型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个体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从课题组对在校高职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诚信精神的重要性,但在身体力行方面存在欠缺。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一)团队协作精神缺乏。高职院校学生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在问到“你是否是以个人为中心去完成实训”时,有36.1%的学生回答“是”,另外18.3%的学生回答“偶尔是”,能够和同学一起协作完成实习实训的学生占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的45.6%,不过半数。

(二)遵守纪律意识薄弱。部分同学在中学时期因成绩较差而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冷落,养成了懒散、纪律意识淡薄的习惯。当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被问到“面对所在集体或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你如何做”时,仅有16.9%的学生选择了完全遵守规章制度,13.9%的学生选择了自己认为合理就遵守,不合理的视情况而定。

(三)诚实诚信意识缺失。一些同学把诚实守信看做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但他们认为在实践中坚持诚实守信很难。比如在问到“如果你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者困难补助,你会对你的家庭怎样描述”时,71.4%的学生选择了“基本照实说”,只有34.3%的学生选择了“如实说”。

(四)个人社会价值实现认知与实践能力不平衡。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实践能力相比,后者远远低于前者,这与对用人单位调查中,认为高职大学生缺乏吃亏耐劳的实干精神是一致的。部分高职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功利主义倾向,重视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的学习,忽视职业道德素养的实践,更谈不上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习惯;重视物质价值,忽视精神价值;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表现在求职上,他们对工作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薪水是否丰厚更关注,对社会价值实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关心不多。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从培养对象上分析,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差,导致漠视职业道德教育。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在现阶段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分层次分类别的高技术人才培养学校,而且在人才选拔上也存在重分数轻能力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中的认同感偏低。加上高等教育扩招,生源大战,导致高职院校在高考录取中面临大量低分录取的现象。与普通高等学校比较,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自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多数成绩较低,如河北省2013年高职录取分数线仅180分,多数学生存在自卑感。有些同学高中时期学习中等,进入职业院校以后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因不甘心进入职业院校而苦恼,又因前途渺茫而迷茫,最终形成得过且过的心理。有些同学高中时期由于成绩较差而受到教师的冷落,致使这部分学生纪律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进入职业院校后,普遍存在厌学、逆反情绪,对自己将来要选择的职业缺乏应有的尊重和荣誉感,形成功利性思想,以致对自己人生的规划、职业生活的选择中将学习技能当成唯一目的。以上种种原因便形成了对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和养成不重视的现象。

(二)从培养主体上分析,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体系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不健全。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两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完成,由于课时限制,存在仅传授理论知识,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载体,不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此外,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主要依赖有课时安排的显性课程,没有或忽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课外隐性课程在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中作用的发挥,还未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二是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教育方法单一。现有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仅由“两课”课堂教学完成,受课时限制,教师大多以讲授为主,主要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授课内容枯燥、方法单一,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程度不高,课下缺少实践指导,导致他们普遍认为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道德素养没有更深的认知。三是从事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人才不足。高职院校大多忽视对思政工作者的培养和投入,专门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有的学校即使开设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大多是由“两课”教师完成讲授,但教师的学科理论背景和工作经验都与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有较大差距,且不能参与学生实践培养,因此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实训和实习工作中面临的思想问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方面更是无从下手。

(三)从培养观念上看,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忽视了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仅有知识、没有技能的高职生是废品;仅有技能,没有知识的高职生是次品;仅有知识、技能,没有职业道德的高职生是危险品”。就用人单位回馈的信息来看,企业招聘学生时,不仅注重学生的现有职业技能,更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利于企业的培养重塑,长期发挥作用。部分学生被用人单位退回并非他们的职业技能不合格,而是因为其职业道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通过有计划地对学生职业意识、团队精神、爱岗敬业、遵守纪律、市场竞争等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实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自觉习惯,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增劳动力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个体就业和企业发展,影响社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课题组经过在学生中的实践,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转变学生培养中重技能轻德育,更轻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观念。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结合,同等看待。只有高职院校真正意识到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才能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为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创造条件。

(二)加强培训,提高从事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工作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更新教师的培养理念,不仅向学生传授关于职业道德素养的知识,而且向学生传授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同等重要的理念,传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方法,帮助学生制订培养方案和养成计划,要求学生将职业道德素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外化为行为习惯,为高质量就业和个人成长成才打下基础。

(三)拓宽思路,形成系统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课题组经过研究与实践,感到要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必须拓宽思路,形成系统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首先,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全程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新生入学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除教材内容外,专门增加高职生涯规划内容,把职业道德素养作为成才的必备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规划,掌握修养方法。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要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个人价值尽快成长成才结合,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其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实践平台。一年级上学期开展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迎元旦长跑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一年级下学期开展唱红歌比赛、25公里远足,值周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吃亏耐劳精神;二年级上学期,开展拓展培训、高职生涯规划比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队精神和诚信意识;二年级下学期,开展国旗下的演讲、心理健康培训,创新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精神价值追求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三年级,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开展企业顶岗实习,用企业环境培养学生和企业要求的职业道德素养实践。再次,开展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如:通过素质教育课堂讲授“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图片展览、红色参观等方式、介绍古今中外,特别是学校所在区域的名人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事迹,先进企业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对员工的要求和纪律等,让学生切实感受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社会永恒的要求,从而提高修养自觉性,并不断外化为行为习惯。还有比如订单班、企业冠名班等形式,校企共同育人,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拓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

(四)创新机制,完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考核和保障办法。建立科学的考核和保障办法,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作为毕业成才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既是衡量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要求,又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需要。从高职学生入学开始,给学生下发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手册,在职业责任、职业道德意识、职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遵守纪律、集体荣誉感等方面设定分值,细化到每项活动,每学期进行检查总结,学生毕业时,把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养成情况作为取得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通过健全专门机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项经费、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制度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保障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实施。

总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将影响未来社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这不但反映在科技进步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反映在企业文化、制度、职工的职业认同、职业精神等软实力因素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科学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找出解决办法,对形成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育部,[2012]9号.

[2]江东,李根珍,惠钢行主编.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3]李丽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析[J].科学之友,2010(2).

[4]戴香智,侯国凤.关于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状况的实证报告――以某高职院校文科专业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6).

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要:职业道德素质是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的核心要素,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培养存在着“宏观政策层面重视与微观操作层面轻视的矛盾突出、学生对职业道德轻视与企业对职业道德重视的矛盾突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轻视职业道德培养的现象普遍”等问题。为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院校应采取“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贯穿于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开发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校本教材”等策略。

论文关键词:职业道德;培养;就业竞争力。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从事职业劳动应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及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分支,也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如今,因供大于需、供需错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用人单位对被聘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除了测试拟聘者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外,还极其重视考察其道德品质。职业道德素质是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的核心要素,而当前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从而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及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基本状况

当前,毕业生在简历中造假、随意签约和毁约、缺乏敬业和团队精神、频繁跳槽等现象十分普遍,也因此暴露出高职院校在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宏观政策层面重视与微观操作层面轻视的矛盾突出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部分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006年,教育部又推出14号、16号文件。14号文件在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16号文件则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过程中,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要求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但很多学校在实际操作方面却忽视职业道德培养、不能落到实处。据笔者的课题组在高职院校访谈时发现:有三分之二的行政人员和教师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持消极态度,认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职业道德素质需在今后职业实践中慢慢养成。据课题组对40所院校的调研统计:只有10%的学校专门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90%的学校还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或就业指导课上,且涉及的职业道德内容少而浅,既没有系统性,更谈不上专业性与实践性;80%的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也过于简单,主要以职业道德的传授乃至灌输为主,不注重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实践职业道德规范,进而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成为自觉行动。

(二)学生对职业道德轻视与企业对职业道德重视的矛盾突出

课题组曾在高职院校发放了1020份有效学生问卷,学生在回答“你心目中如何权衡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问题时,中低年级学生回答比例统计结果是:50.3%的学生认为职业技能比职业道德重要,23.7%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比职业技能更重要,15.8%的学生认为二者都很重要,10.2%的学生认为二者都不重要;高年级的学生回答比例是:58.2%的学生认为职业技能比职业道德重要,20.7%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比职业技能更重要,18.4%的学生认为二者都很重要,2.7%的学生认为二者都不重要。统计结果分析表明,60%以上的学生都轻视职业道德,而随着高职生年龄的增长和就业的临近,对职业道德的忽视更为明显。

目前,不少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明显表现出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如心浮气躁、害怕吃苦、追求急功近利、缺乏责任感、缺少实干精神等。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已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顺畅就业。课题组曾在部分企业发放196份有效问卷调查发现: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学生的预期。具体统计比例是:54%的用人单位把职业道德素质放在人文综合素质的首位,40%的用人单位认为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综合两项统计说明90%以上的用人单位都重视职业道德。所以,绝大多数用人单位都强调: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员工除了拥有熟练技能外,更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80%的企业还表示。职业人才必须具备综合能力。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轻视职业道德培养的现象普遍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很多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处在摸索阶段,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第一。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专业化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第二,就业指导的对象主要指向毕业生。忽视了对学生的系统化、全程化指导,未能从大学一年级就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的职业理想;第三,就业指导的形式单一,导致就业指导效果不理想。据课题组在高职院校发放1020份有效学生问卷的统计结果发现:大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满意度非常低,表示“很满意”的比例仅有8.2%,表示“满意”的比例也只有16.4%;相反,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则达到了49.4%和26%。上述统计比例表明:目前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远远没有满足学生的要求。

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学校就业指导内容普遍浅显,主要是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的讲解,就业信息的传递和应聘技巧的辅导,过于强调就业指导的实用性与速效性,而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较缺乏,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些高校的就业指导甚至等同于面试指导,只重视面试技巧的教授。而轻视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已在毕业生就业中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一些学生伪造简历、荣誉证书、学习成绩、实践经验等,一些学校的老师也默许学生上述种种不负责任、不守诚信的行为,认为“区区小节”不过是帮助学生应对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无奈之举。孰不知,这些“小节”却大大伤害了用人单位的感情,用人单位对学校不信任感的增强直接影响了后续对同所学校学生的再聘用。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素质要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以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就业指导应依据专业对口行业对岗位人才所需素质的要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把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放在学校培养的核心地位。

(一)职业道德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核心主题。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经过在校阶段的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够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就业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参与就业竞争的专业技能,软实力则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更为看重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诚信意识、人际沟通能力等“软实力”,即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合格的专业技能,更强调大学生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正如很多单位录用人才时都强调:有德有才者破格录用、有德无才者培养使用、有才无德者限制使用、无德无才者绝不录用。

所以,大专院校的就业指导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应聘技巧,要告诉学生职业道德对其毕业后顺利求职、成功就业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校大学生,一方面要在专业技能方面多下功夫,以胜任将来的专业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就业储备职业道德软实力,因为职业道德素质决定了将来的工作态度。事实上,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好比鸟儿的一对翅膀,应聘技巧作为包装形式则类似于翅膀上绚丽的羽毛,真正体现竞争实力的还是巨大有力的翅膀。

(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包含要素

当今社会更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个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团队精神和遵守职业纪律等,更通俗地说,就是讲诚信、有责任心、保守公司的机密、对企业忠诚、不传播与工作无关或有损公司的小道消息、团队协作和守时等。其中,爱岗敬业、勤勤恳恳是个人职业道德的基本品质,在此基础上心怀远大目标、行动执着追求的人则能够为企业同时也为个人创造更大的财富。转贴于

敬业常常是用人单位对员工提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首选。具备敬业精神的人往往很珍惜就业机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热爱和敬重之情,甘于为工作付出和奉献并从中感知实现自我的成就感。我国自古就有“忠于职守”的优良文化传统。敬业精神也是个人品质的表现,反映了一个人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明确的目标选择、认真负责的态度、忘我投入的志趣。所以,敬业精神不仅是人们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高度热爱,也是一个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是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基础,更是做人的高远境界。

诚信即诚实和守信,即在职业活动中要做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必诚必信”的美德。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企业和个人经济利益至上,为追求快速致富不惜采取坑蒙拐骗的手段,将企业的信用和个人的诚信置之度外,最终使企业和个人蒙受重大损失,从此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丧失了立足之地。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信用危机的情况下,个人在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的基础上,做到忠于国家、企业、老板和同事则显得尤为可贵。所以,诚信是个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德,更是职业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要素。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十分青睐忠诚守信的员工,并给予较多的发展和重用机会。

团队精神是员工职业道德素质中必不或缺的要素。成功的企业必然都拥有凝聚力超强的高效团队,因为只有团队员工之间彼此了解、取长补短、气氛融洽,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很多的职业活动都是项目式运作,尤其是在很多跨学科的新兴产业领域,更强调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聚集一起而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所以。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如果完全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单打独斗,缺乏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共生共存的团队精神,个人和企业的事业都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职业纪律是职业道德的底线,也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行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纪律。员工如违反了职业纪律,轻者会被企业予以警告、处罚,重者会招致被企业开除,最严重的甚至会触犯到国家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在遵循职业道德方面,个体首先要习惯严格遵守职业纪律,既保证工作秩序正常进行,也有利于树立自已遵守职业纪律、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形象,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以更好地延伸和提升。

三、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策略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广大院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并贯穿于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技能学习、实习的过程中,体察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努力内化到自己的行为当中,成为自觉行动。

(一)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为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大专院校应视职业道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注重增加相关的法制教育内容,因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规范职业道德。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金钱观,提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学生的学习追求,最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校还可通过课程、讲座、培训、知识竞赛、展览宣传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企业竞争实质及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学校还要大力宣传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学会合作、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奉献、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精神。

(二)将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贯穿于就业指导的全过程

我国就业指导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根据中国国情状况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当前通过就业指导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尤为关键,为此要落实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贯穿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就业指导不仅要解决学生即时就业率的问题,更要关注学生的中长期就业率,即要关注有多少学生经过试用期后能够真正被用人单位留下来。通过就业指导要让学生更加关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等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为兼具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为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除了通过专题讲座、开设指导课程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就业法律及政策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为学生到对口单位深入实习创造条件。此外,参观职业道德教育基地,聘请各行业的职业技能高手或道德标兵现身说法,也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开发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校本教材

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高校教育;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问题与现象;手段与措施

一、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院校是培养专业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不足的情况,仍需要高校院校提供更有效率的素质教育计划,现代社会中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于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问题,需要受到高度重视,在高校管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着素质教育过程枯燥乏味,导致高校学生对专业素质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我国教育改革希望通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学生学习,这样的素质教育系统优点很多,尤其是能够在上加强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素质教育,另外通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系统,还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论从学生的角度还是老师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管理系统都是有效改革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二、分析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一)教师职业道德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不能对进行有效的培养。老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式往往是灌输式的,在上将大量的知识点交给学生,或木讷的在“照本宣读”,使得老师不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实际的了解,并且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也并未认识到这种素质教育方法有问题,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去,只会导致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既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有不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发展,因此,要老师正确认识到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素质教育中引进培养机制,全面发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水平。

(二)由于在职业道德观中不重视加强培养的素质教育手段,导致学生对素质教育学习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刻。在高校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历史中,培养的手段一直没有被实际利用起来,没有受到教师职业道德观的重视,然而在职业道德中实施培养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更能有效对老师的素质教育进行反馈,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于安排之后的素质教育计划,由此可见培养在高校职业道德中的重要性,但是在之前的素质教育中,培养体系明显受到老师的轻视,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深刻,对知识的了解也不充分,是造成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观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探究加强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水平的手段与措施

在高校教育通过培养体系激发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潜能。我国高校教师本身对关于素质教育的职业道德基础不牢固,需要基础性的职业道德观来带领学习,但是职业道德上灌输式的素质教育方法直接导致高校学生丧失了对素质教育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引进学生的培养体系。

积极进行高校职业道德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尝试,加强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在高校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中,老师应该积极进行培养系统的方法探究与尝试,来完善我国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与体系,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要及时根据自己班级的整体素质教育学习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调整素质教育方法,不能够继续使用那种灌输式的素质教育方法,那种方式会严重影响学生了解素质教育的兴趣,对素质教育学习的效率有负面影响,而且也不能体现出老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注意尝试那些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素质教育的方法,可以将职业道德的测试代入素质教育中,这样既能够全面带动学生参与到素质教育中,又可以对职业道德能力进行全面的锻炼与培养,这需要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密切配合,所以老师要在素质教育中积极尝试新式培养的素质教育方法,为高校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意见。

老师可以通过培养体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道德计划培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班级中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效果,而培养系统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老师可以通过素质教育来考察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其擅长的学习方式,将相似的学生分到一组,并在准备素质教育计划的时候按照不同的组别设计几种素质教育方案,在素质教育阶段,将学生进行分组培养,带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水平,尤其是那些素质教育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的个性化学生培养体系耗费的备课时间较长,但是素质教育效果却是极为喜人的,为我国的加强引导素质教育,需要得到高校教师及素质教育计划安排中心的重视与考核。

四、结语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直接被凸现出来,国家也将不断大力扶持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发展,保证学生能够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打下基础,但是相对的,学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水平,保证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基本素质也是过硬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道德能力已经成为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学生一定要注意加强职业道德效果,通过构建学生的培养体系来加强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学习,保证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效果,加强学生教师的整体职业道德观水平,并为我国教育界的素质教育方法的改革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任传良.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

[2]姜世波.浅谈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民主意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德育工作有效性缺乏是制约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主要障碍,其成因既有社会转型期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也有重“技”轻“德”的观念误区以及德育主体自身的问题。要增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就必须针对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实施明确目标、完善课程模式、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德育工作者素养等策略。

论文关键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困境;制约因素;策略

2009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仍面临许多困难,究其根源,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足是制约德育工作有序开展的“瓶颈”之一。实践表明,增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为针对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等提供思路与方法,有利于培养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迫切需要的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一、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德育工作“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矛盾突出

德育工作的“应然”状态是指德育工作应该放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实然”状态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德育让位于智育或者技能培养的现象仍然存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德为先的方针,加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富有针对性地开展、增强其实效性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从管理者到一线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大多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德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口号与行动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口号中重要、行动中不要”是部分学校管理者与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思想”。另外,一部分家长与学生错误地认为,涉农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类型,对“德行”的要求远远低于技术与技能。可见,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存在着明显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并已成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顽疾”。

(二)德育内容与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脱节

《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加强爱岗敬业的职业思想教育、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文明规范的职业纪律教育等,特别是教育学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懂得生产足够数量粮食的重要性,懂得在各种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效防止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和科学选择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等等。但是,现实与理想往往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德育的时空仅局限在学生受教育期间,德育内容仅局限在德育课等教科书中”。这方面的问题,在涉农中等职业学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德育工作仅仅是围绕德育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而开展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德育理论的宣读等,严重脱离了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此外,德育效果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德育无用论”这一观点的形成。持这一观点的人们认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学校还不如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三)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育人模式”必然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不仅包括德育课教师,还应包括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社团工作者,以及受聘兼职的各类相关人员。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和条件,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其中德育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学生品质和道德的养成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文化课、专业课教师等其他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施加一种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文化课、专业课的德育渗透、党团活动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以及德育工作者的示范、引领等等。因此,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品德状况、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不仅总量缺乏,而且结构不够合理,“全员”的德育育人模式任重而道远;此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因工作地点、薪酬、生活环境等条件,缺乏一定的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满意度,马虎应对、敷衍塞责。显而易见,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是当前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重大困境。

二、制约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转型期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实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确立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但由于思想观念和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城乡二元制度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社会转型的后期效应正在影响着农村社会的改革以及农民思想道德的建设。

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瓜农无限制的给西瓜注射生长剂,最后导致西瓜“爆炸”。透过现象看本质,瓜农之所以做出这种损人又损己的事情,是因为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潜伏着不和谐的因素——道德危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农民身上也有体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传统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而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制约着农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重“技”轻“德”观念的误区

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一般本质属性,即职业性与技术性。涉农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从事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类型的从业人员,更应该适应现代农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懂销售、会经营的现代农民。农业产业化的趋势下,锤炼农民的经营销售能力、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首先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诚实守信、勤俭致富、珍爱耕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其次,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以加强农林牧渔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契机,努力实现“乡风文明”的总体要求,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然而,目前许多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仍然过分强调学生技能的养成,重“技”轻“德”观念的误区严重影响了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导致了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一种“被孤立”的境地。

(三)德育主体自身的原因

按照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小不同,德育主体主要包括施加主体和接受主体两类。前者是指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社会等,后者即是学生。教师职业素质的高低,学校管理者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接受水平等,都影响着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并制约着其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发挥。现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这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成效;二是学校管理者的德育思想与观念有待进一步端正,这是德育工作有序开展、顺利实施的思想基础;三是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者彼此分离甚至抵消,应当认识到它们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必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形成德育合力,共同促使受教育者品德的养成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四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较差,思想道德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现象,自制能力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状况制约着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发挥。

三、增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

德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活动。因此,增强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明确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具体要求,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根据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农民“学农、爱农、守农”思想的形成;二是继承艰苦奋斗、质朴善良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成为爱党、爱国的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已逐步深入。新农村的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系到涉农中等职业教育“量的提升”与“质的实现”。其中,“质的实现”应该是涉农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统一。培养学生渴望学习农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热爱农村、愿意留守农村并服务新农村的建设,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学生献身农业的理想,是涉农中等职业教育“质的实现”的途径之一。传统农民的艰苦奋斗、质朴善良等美德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击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在农村社会开始蔓延起来。为此,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诚信守法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

(二)完善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模式

德育课程是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和载体。《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其中,必修课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四门课;另外,各地区、各专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选修课的内容。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德育目标,建立并完善具有校本性、活动性、生活性的模块化德育课程。模块化的德育课程设置应包含职业能力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心理模块、职业生活模块以及公民教育模块。显而易见,模块化的德育课程应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目标,通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公民教育来实现。完善涉农中等职业学校模块化的德育课程是增强德育效果的途径之一,在涉农专业本质属性的要求下,有利于根据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生涯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习惯等。

(三)优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

优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就是建立一种具有“职教特质、区域特色、农村气息”的校园文化和氛围。“职教特质”着眼于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即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来办事;“区域特色”是基于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角度,涉农职业学校依托各地区的特色资源、迥异的地域文化等构建具有区域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农村气息”是指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环境建设不仅要体现出区域特色,反映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面貌与实际情境,还应集中体现在办学目标、管理理念、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着重展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艺技术、观光农业经营等专业的风格、风貌。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一般都设在农村地区,既是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又为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一大批实用技术人员,是新型农民、职业农民的摇篮。校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因素,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及素质的提升。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熏陶、感染学生,使其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2.017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0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会计职业道德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财会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仅可以提升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还对现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经济活动也逐渐增加,而我国经济市场存在的弊端液逐渐显现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会计人员存在道德失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保证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就要加大对会计职业的道德培养力度。为了加大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力度,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去做,第一是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有利于全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第二是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有效措施。因此,这些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就变得极其重要。

1.1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有利于全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

诚信是每个人需要恪守的道德规范,企业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如果商场没有诚信,不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如果会计人员不讲诚信就会导致财务出现问题。因此,诚信是会计人员最根本的职业道德,只有将诚信融入到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中去,才能真正实现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目的。在进行会计道德培养时,会计人员要以身作则,诚实守信,这对我国经济的今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给我国的职业道德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有效措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朝着法制社会的方向发展下去,而相关的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建立,这就对会计人员的一些行为方式带来限制。但是随着会计专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这些相关的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真正发挥自身作用,因此,应该加大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力度,进而建立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并在潜意识中提升每个从事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而达到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目的。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要想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素养,加强会计自身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十分必要。为了给社会提供大量会计人才,各高校已经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教学课程,希望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培养,可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工作提供帮助,然而结合现在的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一些高校由于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并没有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教学的重要课程,只是将会计职业道德列入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当中。由于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更着重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应试教育,教学内容也大致遵循授课教材来讲,而这些内容大多讲述的是专业机构拟定的道德标准,很少涉及财会专业学生未来发展和工作会遇到的各种道德问题,导致学生只会牢记书本上的知识,却没有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将会遇到的问题,而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是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中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这导致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3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现存的问题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我国也开始加大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力度,但是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当前高校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的方式存在误区、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养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等。下面将进一步阐述会计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当前高校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方式存在误区

目前,学习会计专业的人员逐渐增多,会计专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当前的教学方面,学校更注重会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往往不重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这对现在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十分科学。他们刚刚步入社会,如果再不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也是很难被人们所看好的,因此在会计培训的同时,应当同时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3.2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养不高,法律意识不强

虽然我国开始对相关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在进行会计专业考试时,也将职业道德列入会计专业的考试范围中。但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养不高,法律意识不强,这种现象的出现,务必会给我国经济今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4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的有效措施

4.1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要以诚信为基础

诚信对每个公民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道德品质,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的象征。诚信不仅给社会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给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条件。因此,为了提升财会专业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树立当代大学生的“信以立志,信以处事”的诚实守信的意识。在进行对会计诚信道德培训时,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行业的管理措施,用制度来规范行为,从而塑造规范的会计职业道德。

4.2树立正确全新的会计职业道德培训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由于教育部门对高校会计教材内容进行不断改革,会计证培训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过程中首先树立正确全新的会计职业道德培训观念,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计证培训;第二,在传统会计证培训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

4.2.1会计证培训标准上要重视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为了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国家开始加大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力度,也就是会计职业道德培训。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的主要目的就是借助会计考试,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总体来说就是让会计专业学生遵守职业操守。在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过程中,要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作为短期目标,以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作为长期目标。因此,要想真正实现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目标,进而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就要协调好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慢慢培养的一种学习习惯,这种习惯并不是通过短期的考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形成的。

4.2.2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

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主要是说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过程中,要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要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要只是根据教科书上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同时还要结合考试需求进行专业性的培训,要着重考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才能真正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

4.3营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环境

现阶段,我国政府开始重视会计行业的道德培养,多次发表相关的文件和重要的声明,加强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诚然,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作,首先,政府应该在会计道德规范中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基础,通过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培养工作、制定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监督会计行为,使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政府应该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以净化会计执业的环境,协调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营造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氛围。只有健全的社会体制,良好的经济行为环境,才能使会计职业道德培养收获良好的效果。

4.4不断更新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内容

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在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内容。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时,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效率。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历年会计考试中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方面的例题进行讲解,并根据知识点来开创出新的题型。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给学生带来疑问的非会计类题型进行充分讲解,这样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个性教学,崇尚协作精神,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培训。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培训的过程中防止出现脱离实际现象。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实现更新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内容。

4.5完善培训方式

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培训方式。据笔者了解,现在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还是存在着诸多弊端,首先就是培训过程平淡无奇,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现状看,会计证培训过程片面单一,只是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使培训课程失去了自身的真正魅力,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随之下降。其次就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一直处于被动式教学模式,这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是灌输式教学模式不仅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就要完善培训方式,采取民主和探究性教学模式。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的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提问,借助这些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不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重视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轻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在目前的会计证培训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作为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充分掌握专业技能,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许绍双.谈会计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J].财会月刊,2008(14).

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德素养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8-0083-03

近20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大力实施,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焕然一新的阶段。社会转型与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涵,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愈加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思想道德观念的变革,使教师从陈旧的道德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效增强了其以身立教的历史责任感和言传身教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师德建设。高师院校师德教育是国家、社会和教师职业的要求。

1999年,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教师的道德素养要求;2002年,教育部会同多家教育机构共同举办了“中国师德建设论坛”;2005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明确提出现时期教师师德教育内容和发展方向,提出对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指出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目标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准则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重点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与此同时,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1]201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中强调:“师者,人之模范也,好老师不仅仅首先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更深层次而言,师德是深厚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文化品性的高度体现,师德一方面需要教育培养,另一方面更需要老师的自我修养。”2014年9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更进一步分析了新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等师范院校作为专门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素质教师的教育机构,从学术论文的探讨,到有意识地把师德教育纳入正式课程中培训,使师德教育不断发展。

一、师德素养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指教师以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应当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的总和。从道义的角度而言,它规定了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以怎样的思想、态度、情感、行为和作风去对待学生、家长、同行等,去处理教育教学问题,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职尽责。师德不仅仅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特殊道德要求,它还是调整教师与教育事业之间、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以及教师与自身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特殊体现,是对一般的职业道德的超越。师德涵盖面广泛,不仅涵盖了职业道德所辖范围,还渗透到教师公德和私德中。

关于师德素养的定义,国内学者黄娅雯认为,师德素养是指教师个人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分别在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两个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这些努力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境界[2];贺金兰认为,师德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内在驱动力[3];王晓香认为,教师的师德素养表现为一种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因素对人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师德素养同时也是一种以先进文化为底蕴的高尚情操[4];高建忠认为,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教师的师德内涵要具备四方面的内容: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学识、精湛的业务和完善的人格魅力。[5]

本文在综合各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将“师德素养”界定为:在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背景下,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应具备的道德素质与品行修养,既包括以先进文化为底蕴的教师道德意识,也包括由高尚情操外化的教师道德行为。

一方面,作为职业行为的心理基础,教师道德意识是指对教师职业的感性、理性认识及态度,教师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若是反映在教师道德认知上,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向往和崇拜、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强烈的责任感、对教师岗位意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若是反映在道德情感上,则是对莘莘学子的真挚感情和竭诚帮助;若是反映在道德信念上,则是对教育工作的坚定信念和投身教育的意志,并且自觉地进行反思,通过“修身”、“内省”,克服消极情感,提升道德觉悟和道德境界。

另一方面,由高尚情操外化的教师道德行为比其他职业道德行为有着更为突出的典范性。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面对有情感、有个性的新时代青年学子,言传身教比字字传授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甚至日常着装,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向学生传递复杂多样的内涵信息,进而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追求具有高尚情操的品格,更要在行为表现上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发挥“以身立教”的作用。

二、高师院校师德素养培育的特征和要求

师德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化和规范化,它是由多元教育主体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师范院校、各类师资培训机构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完成的。师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品德品性,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进而有效地辐射和带动社会文明建设活动。它的对象除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在职教师外,还有广大师范院校以及非师院校有意向从事教育事业的所有学生,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十分注重内化与养成相结合。[6]本文所研究的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师德素养培育是指高等师范院校遵照社会舆论对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标准和要求,从而面向高师院校师范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不断内化职业道德要求,并逐步外化为自觉的本体行为,承担为人师表的责任,履行教育事业的义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性。

作为隐形的职业道德教育,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素养培育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职前性和定向性,其次是内容的多重性。由于培育的对象是接受师范技能专业训练的学生,也是未来的教师,所以隐形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的专业道德要求的主旨是通过解决“知”、“情”、“意”的问题,不断提高师范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师德行为,通过这样的衔接过渡,使其走上教师岗位后,逐步养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三、当代师德素养培育内涵的新进展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专业化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等新形势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师德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师德素养培育更多的内涵。

教育界将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解为: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教师教育机构在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宏、微观理论,对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三个阶段的教育进行全程的规划与设计,打通和融合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与在职教师的培训通道,建立起教师在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相互之间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7]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教师教育不仅要提升办学的层次,还要提高教育的水平,这就必须改变传统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分离的状态,要全面实现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8]在教师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师德素养培育应包括以下新内涵:为准教师进行隐形职业道德教育,使其逐步形成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道德意识并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能力。

教师专业化一直是近几年来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专业”既指学科专业性,也指教育专业性。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业界对教师专业道德的确立也愈加规范。有学者认为:“专业道德是指各行各业的职业群体为了更好地履行所在职业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为了维护职业的声誉,从而制定约束自己行为规范的一套受到一致认可的伦理标准。”[9]另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道德是指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能够在自身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在自己所属的专业领域里能够恰如其分地行使自身的专业权利来完成自己的专业职责与专业使命,从而使专业服务的对象能够得到高质量的专业服务的一整套理论标准与规范。[10]教师专业化作为一个发展的概念,所需匹配的师德素养还应包括为学生服务的专业意识、爱岗敬业的专业使命、诲人不倦的专业品质、为人师表的专业形象和拥有自主观念与行为的专业主体。

实施素质教育是推进我国人才培养的一项具有全局性的重要举措,素质教育对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作为教师,不仅“要热爱党,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更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即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够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教师不仅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更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准则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在教育工作中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做到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11]总理也曾经说过:“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旨在通过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全体教育对象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作为素质教育关键执行者的教师,其角色定位和职业道德水平至关重要。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师德素养培育,还应该包括以下新内容: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师范生,使其具有追求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在实践中开拓进取、敢于超越,不断探索出新颖的教育教学方法;培育具有以人文本的育人观的师范生,使其尊重他人权利与尊严;培育具有平等和谐的师生观的师范生,使其在未来致力于建立平等的对话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机制下,真正成为自身学习和成长的主人。

教师作为一份特殊的职业,既要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作为职业的立足之本,更要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职业的核心内涵,以终身学习作为职业的发展要求。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如果仅仅掌握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那么在岗位匹配和职业发展上是捉襟见肘的。除了具备专业素养,合格的教师还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师德素养,因此师德素养培育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目的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注释]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Z].2005.

[2]黄娅雯.浅谈现代教师的师德素养[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12.

[3]贺金兰.提高高校教师师德素养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9(3):104-106.

[4]王晓香.新形势下提升师德素养的探讨[J].教师发展课堂,2007(1):17-18.

[5]高建忠,任中云.浅谈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师德素养[J].神州教育,2011(29):34-35.

[6]房敏.浅议开展师德教育的一般性原则[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3):261-262.

[7]贺春湘.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17.

[8]周南照,等.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

[9]蔡辰梅,刘刚.论确立教师专业道德的意义和基础[J].江西教育科研,2007(l0):57-58.

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中职教学职业道德校企合作

人力资源部门及招聘网站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如今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极为关注,甚至成为衡量员工是否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关键因素。然而反观中职院校而言,多数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不高,没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对一线工作的思想准备不足,造成自己期望与工作实际不相符,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规划。

一、校企合作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需求

从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义务视角来看,中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校企合作多是学校主动寻求发展而联合企业的教育模式,这种合作模式从理论上讲,最终受益的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而在实际的校企合作模式运行中,由于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学生职业规划不明晰,造成最终的受益方只有学校和学生,企业并未获得期望的利益,进而使得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意愿不强烈,最终是校企合作偏离了本质目标和期望。校企合作偏离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对接,职业道德培养的缺失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二、探索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中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企业,并迅速适应企业岗位,在适当的岗位上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这就使得中职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和企业环境。社会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评价和认同,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舆论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社会要从各方面增加对中职学生的认同感,给中职教育提供足够的便利,对中职学生的成长过程给予重视和关注。

作为直接培养就业者的教育机构,中职院校要加快自身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对接,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体了解,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所要从事的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培养他们具备初步的职业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企业与中职院校建立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使学校、学生、企业之间建立明晰的互助关系,一方面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辅助完成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提高校企合作下的职业道德教育针对性

首先,借助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人的道德素养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需要真实的职业道德环境才会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产生实质的作用。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院校老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能够将具体的企业文化、企业风气、企业氛围、企业职业素养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这个氛围中产生内心体验,有助于学生将职业道德自觉地转化到职业行为中,内化成为学生正确的职业信念。比如企业聘用人才的标准、优秀员工的评审标准、企业规章制度等,都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其次,体现中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强化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职业道德培养。中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其强调职业性和实践性。将校企合作引入更深层次,将学生的理论学习、技术应用能力、就业竞争力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学校和企业双向介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工作经历,使他们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最终构建正确的职业道德体系。

再次,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互动式的培养模式,实现双方合作的共赢。一方面师生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教学与工作,体会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优秀员工来学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工作经验。要体现校企合作的双赢,从学校方面,可向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支持、定向培养学生、提供企业员工培训和深造等;从企业方面,可向师生提供实践工作机会、向学校推荐优秀员工进行职业教育等。

因此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校企共同制订职业道德教育计划、课程设置、考核标准等;二是增加校企人员来往,相互感受、接受企业道德要求与企业道德教育;三是安排学生到企业实地体验职业道德要求;四是增加学生与企业员工的交流,增加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五是校企合作制定学生职业道德考核标准,并作为学生毕业、企业入职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黄素梅.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德育创新的探索[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5).

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职业素养

为了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高职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高职院校务必要紧抓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条主线,坚决不能放松,使高职学生不断提升其自身职业素养,从而使高职生的职业素养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缓解就业压力,并且使从业者能够迅速地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职业素养概念的厘定

职业素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们从事某一门职业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以便使其能够适应职业要求和规范。当前,对“职业素养”的称谓有“职业素质”、“职业基本能力”、“职业必要技能”等等,虽然叫法各异,但是其内涵都是一致的,一般都是指从业者具备一般的、可迁移的技能。我国学术界通用的说法是,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所拥有的专业技术能力之外的,从事任何岗位的工作都应当具备的,决定一个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它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综合的职业适应能力。从本质上来看,职业素养就是一种社会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国家振兴战略》一书中把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分为如下8项:人际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所以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就应该围绕以上8项内容,通过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实习等多种渠道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笔者通过对国内某省8所高职院校的1200名学生开展了调查,发放了问卷,并对相关教师进行了访谈,取得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第一手资料,并且指出当前学术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1、对可持续的职业素养的认识不全面。

可持续的职业素养在高职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可持续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很重视。有些学校也没有确立和职业素养培养相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是把可持续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混为一谈,认为高职院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标。实际上,这是高职学校教育理念产生的一个误区。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有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的人才。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完全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几乎没有。

2、高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

目前,高职学校培养人才过于看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却视而不见,以致于学校在以后的工作中无法尽早适应工作。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薄弱。高职院校学生很少有人能够将专业知识和原理迅速的转化为实践技能。高职学生在工作中,时常在生产的前线,面对各种实际问题,若是不具备较强的灵活应变、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就不能较快适应岗位的要求。事实上,学生在学习了专业知识之后,但是未能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中,这样就导致在工作中实际问题难以解决,这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重知识轻应用的弊端。

3、可持续职业素养的培养不系统。

当前人力资源流动的频率日益加大,许多从业者已经不是一辈子只从事一门职业,而是希望拥有更多的机会去寻求更合适的职业,过不同的职业生活。从业者只有具备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才能够在工作中获取优势。调查中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技能教育与可持续的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是关注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可持续职业素养的锻造。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上,较为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学;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高职生的可持续职业素养的培养不系统,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4、高职学生缺乏对本行业职业道德的了解。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调查结果表明:86.4%的学生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日后的就要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情况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具有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潜在需求。然而,高职学生虽然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有着明确的认识,但是他们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却不甚了解。访谈中得知,高职学生所认为的职业道德和公众眼中的职业道德没有什么区别。只有接近18%的学生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有相当多的了解,接近49%的学生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行业职业道德不甚了解,有33%的学生竟然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完全不了解。笔者在企业的调查和座谈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企业单位也指出,当前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职业道德的了解大多是一些公共道德知识而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职业道德了解甚少。这从一个方面在削弱着高职生的可持续素养的提升。

三、高职生可持续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选择

目前,工作单位对从业者的可持续的职业素养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从业者的综合素养。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可持续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以期推动高职学生可持续职业素养的提升。

1、高职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可持续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学生要认识到可持续职业素养对自身的价值。一方面高职生要重视可持续职业素养的培养。自己要针对自己的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客观的分析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将来要工作的岗位的要求和特点,努力提升自己的可持续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上面,积极配合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增加社会经验,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自身的可持续职业素养。

2、正确定位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在角色和功能上做好定位。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家的建设需要工程师,更需要成百上千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然而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定位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从多方面努力,把准职业院校的脉搏,定位好培养人才的规格,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职业素养的培养。其次,对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

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它既和创新型人才不同,又有别于初级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这类人才通常开展的工作是在车间中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着有较大技术含量的复杂劳动,同时还要革新生产技术,管理生产活动,对从业人员进行训练、指导,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还对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根据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的需要进行改革等等。所以,在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应用”的状况,代之建立以“应用”为宗旨和特点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后,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基础,不断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3、着力建设实验实训基地。

实验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操作平台。现实状况是,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一个短板,在多方面上牵制着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制约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自主建设实验实训基地,想办法,为学生的可持续职业能力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的寻求和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实训关系。

4、以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为导向,强化学生职业道德。

社会不断发展,道德作为企业的一种软实力也在日益彰显着他的价值和作用。当前,整个社会都较为看重从业者的道德水准,职业道德也已成为提升个人各个单位录取人才的基础性条件。高职院校学生提升个人只有道德,不仅有益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符合企事业单位用人的根本要求,这对提升高职学生可持续职业素养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实施企业化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养成,只有在职业道德规范指导下,参与职业道德实践,才能够实现较快的增长。

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多了解未来所从事行业对自身职业道德的要求。在融入社会中,把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感悟职业道德要求,实现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从而养成稳定的社会所期待和接受的职业道德品质。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实践。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为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把行业道德规范和高职学生素养的培养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校企合作的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论教育。而实习单位,可以加强对学生渗透企业文化、企业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从而让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走向具体化,走向实践,取得实效。比如,可以把顶岗实习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优良载体。也可以冠名之以企业的名字,以此来激励和约束高职生。同时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经验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职业素养的培养普遍存在着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找出一些对策,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提升我国高职学生可持续职业素养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红梅.个人发展规划(pDp):英国大学核心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初探.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9).

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篇9

一、了解职业个性是职业素养的切入点

帮助中专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切入点。弗兰克帕森斯就明确指出:人的个性影响职业行为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征,每个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人们要想在职业生活中充分地施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实现自己的个性要求,获得尽可能大的自由感、满足感和适应感,那么在择业前,就应该了解自己所属的个性类型及其职业适应性。因此,职业素养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中专生的兴趣、能力与工作机会相匹配的问题,帮助中专生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

(一)客观认识自我

客观地认识自我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从事每一种职业都有一定的职业性格,好的职业性格有助于个体在相应职业中更良好地完成工作。

(二)确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是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帮助中专生明确正确的职业定位是辅导员让中专生了解职业个性的核心内容。正确的职业定位还有助于中专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地确立求职的期望值,自觉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利益相结合。

二、提升职业品质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点

中专生职业品质是指中专生在职业行为、工作作风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等。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是提高中专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职业道德的规范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该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是职业人人生的第一道防线,要靠个人的自律来遵守。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许多单位在与中专生签订就业协议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其次才是个人能力。因此,必须对中专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这也正是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

首先,中专生职业道德教育边缘化趋势。在目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这已被忽视的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中,又存在着重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其他思想道德教育的现象,中专生职业道德教育边缘化的地位由此可想而知。

其次,现行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对此基本没有具体、专门论述,部分中专院校甚至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育范畴。辅导员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要求,每一学期对班干部进行改选,一来是给每个学生有锻炼的机会,二来是让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

(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代社会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要求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

首先,指导学生认真指导学生认真研读古今中外的典型案例,了解事件成败的原因。引导学生研读经典,体味经典中的做人做事的道理,理解团队的意识。

其次,让学生理解团队的内涵、团队的运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使每一位学生知道团队的运行不是一个人的行为,必须是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统一协调的联动。教育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的点滴做起,可以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增加模拟团队工作的场景,作为辅导员应该扮演指导角色,引导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集体活动,学会正确的“争”,可敬的“让”,在共事中增强合作的迫切感和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培养的落脚点

(一)通过技能训练和资格证书考试培养职业技能

技能训练的各项要求无疑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技能培养能使中专毕业生毕业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职业准入的标准,它反映了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内容全面、训练科学且具有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必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聘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上课,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样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职业技能

社会实践活动是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把握当代中专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内涵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中专整体人才培养体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社会实践内容上要融知识性、专业性和素质教育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

首先,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中专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使中专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中专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向雷锋等先进人物事迹学习活动,举办体育竞赛、演讲比赛、技能展示、科技制作、知识竞赛,报告讲座等,让职业技能培养无处不在。

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篇10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 环境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竞争的加剧,各行各业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调了要将素质教育特别是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高职生的素质教育主要以职业素养养成为实现途径,培养高职学生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能力。因此,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也必须要把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等的培养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环境建设,是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和保障,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内涵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一部分高职院校不仅设计建设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方案,还完善并建设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基地和机制,可称之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环境建设。本文重点通过剖析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机制、措施、成效等,探讨职业素质养成的环境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氛围感化——企业文化环境建设

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某个职业的人自身所具备的适应此职业的内在自身条件,是否适应主要是取决于职业素质能否达到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不同的职业对其从业人员又有不同的要求。职业素质的培养既离不开内因个体倾向的优势作用,又要靠外因教育灌输和氛围熏陶的影响,按照学生将来职业方向的培养要求,在职业教育的环境建设中注重渗透行业和企业的特色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首先,要紧紧抓住新生始业教育这一环节,通过聘请行业专家、专业教师、优秀校友举办讲座和现身说法,让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喜欢所学专业,热爱所学专业,把专业思想和职业愿景联系起来。其次,要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注重融入行业特色和企业文化,通过校园楼宇冠名、企业理念与文化上墙、校友风采展览等,直观展示优秀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理念外化式的教育。再次,要把企业优秀文化模式和技术优势引进学生的第二课堂,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和形式,深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把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最后,要把知识讲授、问题研讨、参观调查、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通过举办行业、企业的优秀人士对话访谈,学生亲自采访杰出校友、成功人士,邀请已毕业的本专业优秀的校友或者业内知名成功人士讲座等,实现未来自我形象的理想塑造,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自豪感。

二、品德优化——职业道德环境建设

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不同的职业对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职业道德是职业人确立职业信念,调整职业行为,追求职业理想的根本保证。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首要方面,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核心,高职院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注重职业道德培养为重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

职业道德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引导、培养和养成训练,无论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是职业道德的养成,也都需要与其相匹配的职业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因此,高职院校应十分重视校园德育环境建设,加强学生第二课堂的基地和环境建设,为有效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搭建平台,充分发挥隐形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就有高职院校设计了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环境建设项目,以技术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拓展环境建设项目,以仪表形象为核心的职业礼仪培训环境建设项目,建设了供学生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与实践活动的职业素质养成基地。

职业素质养成基地的建设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时也促进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提升的机制建设,通过软、硬件建设营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素质养成氛围。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金融职业道德环境建设,把诚信教育和行为观测、考核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提升学生诚信意识和诚信品德。在诚信观察中,建立了观测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诚信品德指标、诚信生活指标、诚信经济指标、诚信学习指标和诚信就业指标等项目,一级指标下设二十多项二级指标,如诚信概念认知度调查、个人日常诚信行为态度调查、对待他人诚信行为态度调查、言行一致情况调查、体育器材借用偿还情况、诚信伞丢失情况、助学贷款还贷情况、诚信考试情况等,通过实测和问卷调查获得二级指数,并定期对比诚信指数。构建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金融职业道德环境,不仅推进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更有效提升了金融“职业人”的从业能力,从而有助于其职业能力的更好发挥。

三、业务深化——职业能力环境建设

素质靠养成,能力靠训练。无论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是职业素质的养成,都需要营造业务能力深化的氛围和职业能力提升的环境。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既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遵循市场规律,既要符合社会需求,还要考虑学生个人需要,按照职业发展对职业人的内涵要求来培养高职学生,不仅使其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而且还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人的新要求。 能力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实践教学提高职业能力的必然环节。高职院校应特别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环境建设,通过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训基地条件,把模拟仿真教学和真实的实习、实训结合起来。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注重普通性培训和通用性训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通过专业实训、岗位实习和顶岗实践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补充,它更强调现场性和专业性,它能保证学生实践训练的真实性,在从业人员的专业指导下,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学校要注重与相应的行业密切合作,借用企业和行业的师资力量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业务能力。高职院校还应重视把职业教育向企业延伸,鼓励一些技术上先进、经营上良好、又热心与高职院校共同创新的行业和企业单位,吸引它们参与到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中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生产和服务的第一线为行业和企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展示高职学生的职业才华和能力,也为今后的求职和从事职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技能强化——职业操守环境建设

有了正确的职业意识,并不等于有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职业操守的培养是确保高职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保障。在职业操守养成环境建设中,不单是学生实习、实训的硬环境建设,更重要的是学校与企业、行业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实习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的软环境建设。

激发高职学生职业兴趣是培养他们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前提,职业兴趣有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提高反过来会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鼓励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兴趣的学生社团的建立,把高职院校的学生第二课堂社团活动与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职业素质培养活动和竞赛,寓职业教育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树立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塑造职业形象,提高职业能力。通过开展技能尖子培养工程和举办技能竞赛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带动学生学习技能、练习技能的兴趣。加强学生技能协会的指导和训练,带动广大同学参与技能训练,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五、仪表美化——职业礼仪环境建设

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社会的交往和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社会越进步,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更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同样职业人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更需要有其相应职业礼仪的要求。职业礼仪是职业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中应在做好专业、能力教育培养的同时,要在确保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训练和培养,注重学生的具有职业特色的职业礼仪培训和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积极构建立体化职业素质养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