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安全控制方案十篇安全控制方案十篇

安全控制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4:01

安全控制方案篇1

意义及作用

在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全力应急处理此次问题奶粉事件的同时,如何重新树立国产乳制品的安全信任?如何真正保证乳制品的安全,杜绝类似事件的出现并更为长远有效的防止此类事件,更为有效的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安全,也将是我们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及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作为安防行业音视频监控领域的企业,深圳亿维锐创科技依据自身在安防监控领域的经验特为乳制品企业安全生产设计了――乳制品安全生产全程视频监控监测管理系统。希望能借助目前的音视频网络传输技术,对乳制品生产进行全程的实时视频监控监测管理!使我们的乳制品在阳光下生产,更安全,更放心。

这套系统将为乳制品企业提供实时的生产流程监控管理;完善乳制品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保证每个生产环节的安全可控;为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提供远程实时的安全监督管理;使得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能够随时监控食品企业的生产流程,更好的监督企业食品生产的安全。

从而架构起生产企业、监管部门、消费者三位一体的安全监控监督体系,确保乳制品的安全。企业自身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对视频监督管理系统来检测企业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采集、仓储、运输、储存的整个过程。食品药品以及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消费者代表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视频监督管理系统来实时监测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

系统设计目标

在进行网络监控系统设计的时候,依照目前乳制品单位对该系统的基本需求,本着架构合理、安全可靠、产品主流、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出发点,并依此为乳品企业提供先进、安全、可靠、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

架构合理: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来架构系统,使整个系统安全平稳的运行,并具备未来良好的扩展条件。

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乳制品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只有稳定运行的系统,才能确保贵单位网络监控系统平稳运行。系统的技术先进性是系统高性能的保证和基础,同时可有效地减少使用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麻烦。良好的可扩展性则是为了用户的发展考虑。随着企业安防系统应用时间的增长,未来对安防系统的要求会更高。可扩展性保证当用户有更多的要求时,引入的新设备可以顺利地与本次配备的设备共同工作,进一步扩展与提高系统的性能。

产品主流:系统是否采用当今主流产品,关系到系统的整体质量和未来能否得到良好技术支持以及完整的技术文档资料。

在设备选型时,我们将主要依据乳制品企业提出的具体需求,同时考虑产品厂家的技术先进性,产品是否为主流产品,原厂商的产品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原厂商的技术支持力量和产品制造单位的发展前景。所有这些是保证用户得到良好技术支持的条件,也是保障用户投资的基本条件。

低成本低维护量:力争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所采用的产品应是简单,易操作,易维护,高可靠度的。系统是否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是判断一个系统优劣条件的重要依据。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性是保证非专业人员使用好一个系统的条件。高可靠度是保障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也是易维护性的保障。

系统设计原则

整个监控系统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牛奶的采集监控(直播),牛奶的储存监控(直播),牛奶转运场所监控。

三个机构共同对牛奶的采集、生产、存储、运输、仓储进行监督。三大监控部分中,除了乳制品企业对奶源的全程跟踪,掌握奶源的质量、卫生、管理情况以外,还要将奶源的采集、存储、运输、生产过程在网站对客户直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根据奶牛养殖场的总体结构,并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前端设计采用高清晰度数字彩色摄像机,视频传输采用抗干扰光纤,控制信号通过数字信号进行传输,保证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准确传输;奶牛场控制中心采用转发服务器将视频数据通过网络转发至乳制品企业,乳制品企业可以实时显示、录像,并方便检索回放;并将现场视频在网站现场直播。

方案设计

1.奶牛场监控

奶牛场中的监控采用安装配置网络高速球来进行监控,网络高速球可以通过高速旋转直接旋转到制定的奶牛场区域,同时,网络高速球配置彩转黑一体机,即使在奶牛场灯光非常弱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奶牛场的实际现场情况。实现对于奶牛的饲养状况以及饲养环境的监控,从根本上保证乳品的安全。

牛奶的采集、生产、包装、检验、运输的整个流程中,前端均采用网络摄像机通过光纤收发器进行传输,接入到网络交换机,最终通过网络汇集到监控室来进行集中监控。前端设备采用红外网络枪机和网络高速球,所有的摄像机均为防水型摄像机。

监控管理中心配置网站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管理服务器,每一位消费者可以通过上网登录网站服务器,消费者可以直接对牛奶生产至运输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浏览。

管理服务器可以管理前端所有监控点的视频、音频和用户权限及录像计划。存储服务器可以支持接入RaiD(磁盘阵列)、naS(网络存储服务器)、ip-San等设备,实现海量集中存储。

2.牛奶采集厅监控(卫生监督)

牛奶采集监控分为:牛奶采集厅监控(卫生监督)、奶牛吸奶设施监控(卫生监督)。牛奶采集厅中安装移动的一体化高清网络摄像机,通过网络连接到养殖场中心主机,监督人员通过该高清网络摄像机对牛奶采集大厅的高清晰监控,可以充分监督牛奶采集环境的卫生以及器具消毒情况,如有违例可以及时的对相关人员进行警告。消费者通过直播观看,充分了解乳制品企业的采集环境,展示良好的企业管理条件。

3.奶牛吸奶设施监控(卫生监督)

奶牛吸奶设施旁安装一台高清网络摄像机,通过网络连接到养殖场中心主机,监督人员通过高清网络摄像机对吸奶设备的消毒、检查、维修及吸奶状况进行监督,并及时了解设备吸奶频率与奶水质量。另外

消费者通过网站直播的方式了解乳制品企业的采集流程和鲜奶情况,加深对乳制品企业的了解,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安心饮用。

高清网络摄像机通过接入光纤收发器,通过光纤进行传输,高清晰网络摄像机将模拟视频编码成数字视频,通过专用的tCp/ip协议进行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服务器上,监控中心服务器可以将前端所有监控现场的视频同时显示出来,同时,也可以将视频进行定时录像、移动侦测录像、探头录像。监控中心服务器在统一管理的同时,可以连接磁盘阵列进行海量集中存储。

4.采奶点至存储奶间监控

采奶点至存储奶间的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监控,监控方式采用固定的网络摄像机进行固定区域的监控,将整个过程的不同空间进行划分,在划分出的区域内安装摄像机进行监控。消费者代表也可以在网站实时观看,可以更了解牛奶的采集构成,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度。

5.储奶间冷却罐监控

储奶间冷却罐是乳制品制作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冷却系统,需要无人职守监控,采用固定的网络摄像机对每一个冷却罐进行跟踪监控。

6.液态奶中转场监控

液态奶中转场主要是针对车辆停留的场地和装卸液态奶的过程进行监控,由于在装卸的地域面积比较大,采用网络高速球进行监控。网络高速球可以实现快速定位车辆的位置,并且可以设置巡航轨迹,对于液态奶的装卸过程可以实现实时的跟踪,避免液态奶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7.乳制品安全生产过程全程监控

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需要进行全程的监控,在在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对奶牛出奶的过程,原奶加工的过程进行跟踪的监控。

常规生产流程为:乳粉: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全脂加糖乳粉)冷藏杀菌浓缩喷雾干燥筛粉晾粉或经过流化床包装。

整个乳制品的生产流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喷雾干燥筛粉晾粉或经过流化床环节,而本次乳制品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件中恰恰是这个环节出现重大事故。如何挽回消费者对乳制品企业的信心,我们在本环节就要加强公众和舆论监督,强化企业各环节生产安全管理,让最重要的生产环节暴露在阳光下面。

当我们采集到关键环节的现象视频信号后,通过光纤传输到中心机房流媒体直播服务器,将现场情况在网上直播,消费者从而增加认知度,卫生监管部门也可进行强化监督。

8.监控管理中心

前端监控点通过光纤方式(采用光纤收发器对接)将数字的视频音频信号传输到监控管理中心的光纤收发器上,通过转换接入到中心网络交换机上。

监控管理中心对牛奶加工厂的采集、存储、运输、生产全过程的监控视频进行集中的预览、回放、查询、备份等管理。监控管理中心配置中心管理服务器,对所有前端设备进行控制;配置存储服务器,对所有前端的音、视频数据进行集中存储;配置显示服务器在大屏上进行集中显示。

中心管理服务器:对所有前端进行集中管理和权限分配,对设备进行参数配置,电子地图管理,音频管理,视频管理,录像管理,回放管理,查询备份管理。

显示服务器:将前端监控视频直接输出到显示大屏上,使监控显示更清晰,更直观。可进行循环切换,分时显示,分屏显示。

存储服务器:进行海量存储,支持磁盘真理,ip-San,naS的接入。

9.视频点播网站

乳制品企业网站中增加视频点播部分,乳制品生产的过程视频通过流媒体的方式安装配置在网站上,消费者可以通过直接登陆网站就能够点播看到乳制品生产的整个流程,对生产的过程进行监督。消费者代表可以有组织的通过登录网站,进入到生产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来浏览乳制品生产的整个流程。通过这种共同监督的方式让消费者对乳制品企业更加放心。

安全控制方案篇2

【关键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按照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相关要求及防范手段的特点,当前工业控制系统对信息安全提出了解决方案,在控制系统内部建立防火墙、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及建立连接服务器的验证机制,能够在控制系统内部实现网络安全设备交互信息的目的,以此可以提升工业控制系统的整体防御能力[1]。在此情况下,工业控制系统现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愈来愈受关注的话题与重点之一,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是迫不可待的[2]。

一、当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存在问题分析

工业控制系统,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现场控制层面、监控管理层面与生产控制层面。现场控制层面由生产设备、DCS及pLC等相关控制器组成,用来通讯的工具主要是工业以太网及现场总线;监控管理层面基本由上位机、数据服务器、监控设备及数据采集机等组成,用来通讯的工具为工业以太网及opC;生产控制层面由管理终端组成,比如:供应链、质检与物料等相关的管理服务器,主要用以太网来进行通讯。当前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来自以下方面:1、工业控制系统通讯方案较为落后守旧。大多数的工业控制系统通讯方案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是由技术人员在多年前便已设计好的,基本上都是在串行连接的基础上访问网络,设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便是工业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而忽视了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加之通讯方案对于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数据保密等这些方面存在考虑不足的问题[3]。2、接入限定点不够明确。接入限定点不够明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系统终端与计算机接口等,不同版本、不同安全要求及通讯要求的设备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连接互联网,加上访问的策略管理工作存在松散与懈怠的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业控制系统内部病毒感染的几率[4]。3、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关注降低。现阶段网络安全方面很少有黑客攻击工业网络的情况发生,故工业控制系统技术人员对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关注逐渐降低,也没有制定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方案、管理制度,也没有加强培养操作人员与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安全意识愈来愈淡薄,操作管理的实际技术能力与安全思想观念存在差异,极容易出现违规操作与越权访问的情况,给工业控制系统的生产系统埋下安全隐患[5]。4、在信息科学技术及工业技术的高速融合下,现代企业的物联程度与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这样便促使更多更智能的仪器设备将会在市场上出现,也将带来更多的安全问题。

二、当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相关特点分析

传统计算机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的要求主要有:保密性、可用性与完整性,而现代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首要考虑的是可用性。工业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为不同方面的生产过程,如物理、生物与化学,系统终端设备与执行部位能够严格设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故在对安全措施进行调整与试行之前必须要将生产设备保持停机状态,对工业控制系统采取的安全措施必须查看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及时效性,并要在停机状态下对其进行测试与调整,但这些程序势必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影响[6]。

根据相关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已公布于社会与民众的工业控制系统漏洞中,拒绝服务类与控制软件类等漏洞造成系统业务停止的比重,分别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三与百分之二十,这样的情况,便给工业控制系统的实用功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不但会在信息安全方面造成信息丢失,增加工业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而且会在最大程度上造成操作人员的意外伤亡情况及设备损坏情况,造成企业经济利益严重亏损。

三、当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分析

1、主动隔离式。主动隔离式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提出,来自于管道与区域的基本概念,即将同样性能与安全要求的相关设备安置在同一个区域内,通讯过程主要靠专门管道来完成,并利用管道管理工作来起到抵制非法通信的作用,能够集中防护网络区域内或者外部的所有设备。这种方案,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以按照实际需求来灵活运用工业控制系统,并为其实施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但在实施这种解决方案之前,必须先确定防护等级与安全范围,并寻找出一种适度的防护与经济成本折中办法。

2、被动检测式。被动检测式解决方案是一种以传统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的新型网络安全保护方案,因为计算机系统本身便具有结构化、程序化及多样化等特点,故除了采取对用户的身份认证与加密数据等防护技术之外,还添设了查杀病毒、检测入侵情况及黑名单匹配等手段,以此有助于确定非法身份,并结合多方面的部署来提升网络环境的安全。这种方案的硬件设备除了原部署的系统之外,还能利用终端的白名单技术来实现主机的入侵抵制功能,这些措施能够减少对原来系统具备性能的负面影响,达到工业控制系统实用的目标。但网络威胁的特征库无法及时更新,故黑名单技术对于新出现的违法入侵行为不能做出实时回应,故对于工业控制系统来说还是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结束语:总而言之,本文主要对当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针对工业控制系统通讯方案较为落后守旧、接入限定点不够明确及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关注降低等问题,研究了当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特点,最后对当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展开剖析,即主动隔离式与被动检测式。当然,要完全解决工业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还得要求我国政府机关及相关部门提高网络安全的意识,构建并不断完善一个有效、科学且合理的安全机制,以此来推动我国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世顺,黄益彬,朱应飞,张小飞.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3,11:106-109.

[2]张波.西门子纵深防御DCS信息安全方案在青岛炼化项目的应用[J].自动化博览,2015,02:42-45.

[3]陈绍望,罗琪,陆晓鹏.海洋石油平台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现状及策略[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5:4-5+8.

[4]张波.基于纵深防御理念的DCS信息安全方案在青岛炼化项目的应用[J].中国仪器仪表,2014,02:30-35.

安全控制方案篇3

【关键词】高层塔机;安装;拆除;安全

一、塔机安拆施工方案的编制

(1)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方案编制时,应同塔机安拆专业施工企业协商,对涉及的施工图纸和有关土建数据,应给专业施工企业交底,作为塔机安拆方案编制的依据。专业施工企业在方案编制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仔细阅读工程施工图及地质报告,如建筑物高度、施工层面积等尺寸、构件的最大质量等。(2)方案确定。技术人员应在调查研究、对比分析后,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编制。编制时,应以该塔机使用说明书、塔机安拆施工作业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作为编制依据。方案内容包括:一是绘制施工作业程序图。在勘察施工现场时应该记录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确定塔机合理的安放位置,绘制施工作业程序图,然后按该图编制时间进度计划表,最后及时将程序图和进度表送交施工单位。二是选配作业机械。在进行必要计算后,选择安拆施工所需的起重机、机具及运输车辆等,安排它们及时就位。三是制定安拆作业程序。安拆作业必须由特种作业人员实施,安拆过程必须符合塔机安拆施工规范的要求,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四是分阶段检查和分部验收。分阶段安排检验,包括:塔机地面检查、基础验收、安装过程、顶升过程、安装完毕、附着完毕等;制定检验的内容和要求、明确执行人员、对拟出现问题的处理办法和做好检验记录等。五是施工组织。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人员的组织管理,应做到统一指挥、同一联络信号、合理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持证上岗。六是技术要求及措施。为了使塔机安装后整机精度达到技术要求、拆除后各构件不变形,应针对各安拆环节的技术要求制定保证措施。七是安全措施。为了使塔机安全装拆,应编制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确保安全措施具体明确、切实可行、落实到人。

二、方案审核

(1)塔机安拆质量保证及安全控制。一是安拆前控制。塔机进场时的技术资料和安全资料必须齐全,如塔机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确保塔机满足规范和设计制造要求;进行塔机安拆的企业必须具有施工资质证书及持有特种作业证、安全上岗证的作业人员。二是安拆中控制。塔机部件的检查。底架:下用地脚螺栓与地基连接,上用高强螺栓与塔身连接,四角用销轴与斜撑杆相连,安装后必须检查各螺栓的紧固情况、销轴上开口销是否齐全可靠。塔身:由标节通过高强螺栓连成,为减少塔机对螺栓的剪切作用,必须减少标节连接误差、用定力矩扳手紧固连接螺栓。顶升套架:调整滚轮与塔身之间的间隙,确保套架灵活移动;检查液压顶升系统是否泄漏。塔顶:检查与上转台、起重臂及拉杆、平衡臂及拉杆的连接情况,确保销轴上开口销等安全装置齐全可靠;检查护梯、平台、栏杆的安装固定情况;保证起升钢丝绳穿绕正确。起重臂:检查各臂节、上转台及拉杆的连接情况,确保销轴上开口销齐全可靠;检查起重臂整体精度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平衡臂:检查拉杆、栏杆、走道的固定情况;确保走道上无杂物。吊具吊索:确保吊钩防脱槽装置安全可靠、吊钩上没有裂纹等缺陷;检查钢丝绳磨损及绳端的固定情况,保证吊具吊索安全系数大于6。上下转台:检查回转支承与上下转台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检查电缆的盘绕、穿行及平台、栏杆、司机室的连接是否安全可靠。严格按照塔机安拆施工方案进行安拆作业,特别要注意安拆时的风速、加节与降节时的平衡调整、滚轮间隙调整等问题,并且要设专人看管爬爪、横梁是否入位及滚轮有无卡滞现象。安全限位装置的调整:塔机安装后或加节后要按要求调整力矩、重量、幅度、高度、回转限位装置,保证塔机的使用安全。三是安拆后控制。安装完成后,组织施工单位、安全部门、装拆企业、工程项目部按照《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有序验收,严格按照验收单内容进行检查验收。每次加设附墙或加节后也要进行严格验收,保证附墙连接可靠和塔身垂直度要求。(2)塔机安拆时的注意事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疏通进场道路、平整施工现场;做好塔机基础等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等等。

高层塔机的安拆需要多工种协调完成,需要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方案编制、人员组织、施工管理、检查验收,确保塔机安拆施工质量和工期,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常治富.浅谈建筑塔机的使用安全[J].山西建筑.2007(34)

安全控制方案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HaCCp;社会化保障;军队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4-186-05

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zardanalysiscriticalcomrolpoint,HaCCp)质量控制体系对食品安全的保证主要是对食品原料质量和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因素的分析与判定,找出关键的预防、控制及相关补救措施,将食品安全的危险性降低到最低,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HaCCp是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贯彻“预防为主”并将食品卫生质量管理贯穿始终的最为经济的管理方法。随着这一技术在集体用餐单位卫生监管中的推广应用,一直倍受关注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呈现明显减少趋势。本文在全面调研和掌握某部44个院校社会化保障食堂食品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坚持从明确社会化保障食堂卫生监督关键控制点、提高食品安全风险指标预测量化水平人手,积极探索HaCCp质量控制体系在军队院校社会化保障食堂监管中的基本程序,研究制订符合实际的关键控制点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效果的观察验证,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某部所属院校社会化食堂44个,这44个食堂是由26个地方餐饮公司承包经营、军队院校军需部门监管的集体食堂。

1.2方法

运用HaCCp原理及工作程序,依据国家或军队的相关卫生标准,通过查看资料、现场检查、样品检测、抽查提问等方式,对某部社会化保障食堂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并结合多年饮食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经验积累,全面分析某部44个院校社会化保障食堂从硬件到软件存在的可能影响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的危害因素及影响程度,找准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建立监控程序与纠偏措施等,制订关键点控制方案,并进行实践验证。

1.3观察指标

影响社会化保障食堂食品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施设备条件、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卫生素质、原材料质量、餐炊具的清洗消毒等,主要因素可概括为13个方面,即企业资质审核与认证管理、人员健康体检与培训、功能间设置与管理、原料质量、加工流程与工艺、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冷荤与裱花间管理、温度监测控制、工具与容器清洗消毒管理、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食品留验、厨余垃圾处理、餐厅设施与环境保持。

2结果

2.1主要危害分析

某部所属44个院校社会化食堂,主要承担一日三餐的供应,既有主食,也有副食,整个加工包含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到饭菜成品销售服务的全过程,还有餐具消毒、厨余垃圾处理等承上启下的工作,可能存在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各种潜在危害。

2.1.1会化食堂的食品供应一般程序社会化保障食堂同其他集体用餐单位的加工供应程序基本相同,包括从米、面、粮、油到鱼、肉、禽、菜等的采购验收,原材料的择、洗、切、配、炒,食品的售卖,餐炊具的清洗消毒,冷库、冷荤间管理,厨余垃圾处理等。

2.1.2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分析从44个社会化保障食堂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主要有13个方面,列为关键控制点(CCp)的有12个,其检查的项目、主要潜在的危害、预防控制措施、检查判断的依据等,见表1。

2.2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案制订与验证

2.2.1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案的制订根据调查和既往监督的经验来看,影响社会化保障食堂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是复杂的,如从便于监控的限值(CL)角度考虑,确定检测的对象、方法和人员,提出纠偏的措施和验证措施,制订下列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案(HaCCp计划表),见表2。

2.2.2实践验证按照制定的HaCCp计划表,先后组织对10个食堂的280名相关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监督人员进行HaCCp基本知识及运行方案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和掌握HaCCp控制系统在军队院校社会化保障食堂服务保障中的应用及意义,培训后,严格按照HaCCp计划运行,并对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考核优良率(≥85分)由65.0%(182/280)提高到87.86%(246/280),原料l生质量抽检合格率由88.70%(102/115)提高到97.5%(117/120),餐具消毒质量合格率由75%(99/132)提高到100%(132/132),食品留样全部做到了品种全、数量足,成效十分明显。

3讨论

HaCCp是一个为国际认可的、保证食品免受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危害的预防体系。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宇航食品生产企业,已被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采纳并向全球推广。它主要是通过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分析和查找食品生产过程的危害,_定具体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关键控制点,并实施有效的监控,从而确保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

当前,军队院校食堂社会化保障已成为饮食服务保障的主体,加强其监督管理,规范其服务行为,已成为院校军需和卫生部门共同面临的课题。特别是有些单位,广泛存在为降低成本,减少投入,卫生设施不全,设备陈旧,场所混乱,操作人员不注意卫生等问题,加之卫生监督人力不足,卫生监督的力度和频度严重受限。这种情况下,大力推广HaCCp体系,对于改善部队食品卫生安全现状,提高饮食卫生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安全控制方案篇5

1档案数字化的质量控制

所谓的质量控制就是为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档案工作的质量所采用的一些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缺陷进行消除。在档案管理实现数字化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质量进行控制。

1.1质量控制的内容

第一,选择数字化方案。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档案的特点以及保存的形式来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方案,所以,进行档案数字化也是如此,数字化方案的制定要尽量符合标准,其中包括档案数字化的原则,技术水平以及操作方式等等。

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数字化软件。在实际的工作中,数字化的软件种类繁多,特色各异。在选择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做好调研工作。选择符合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同时能够做到效果最大化的数字化软件,进而提升档案数字化的效率。

第三,人员选拔和培训。提升档案数字化质量的主体是人,因此,做好人员的选拔工作和培训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际的操作能力是选拔的关键,同时其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定期进行人员的培训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形式,不仅要将专业的知识进行灌输,同时还要对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等进行明确,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档案管理的相关软件进行熟练掌握,这样才能促进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效率。事实上,人员选拔和培训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充足的计划。

第四,检查、监督、验收和评估。这可以说是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档案数字化的质量主要依靠这一环节来决定。需要注意的是,检查的对象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广,除了一些设备之外,人员的工作状况以及工作的流程等都是比较重要的方面。所谓的监督就是要根据实际的工作状态找到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果监督工作中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向上级部门报告。另外,验收工作就是要对画幅的完整性以及清晰度等机型检测,对档案的质量进行扫描,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成果要充分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做好综合的评价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1.2质量控制的手段

第一,明确分工和责任。对档案数字化的集成进行质量控制所采用的手段多样,其工作方案,档案的总量以及数字化的程度不同,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量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要想对质量进行严密地控制,需要将分工进行明确,同时明晰工作的思路。

第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于档案数字化的流程来说,做好档案信息的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指导,同时,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要根据国家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来对档案信息的质量进行规定。

第三,落实适当的奖惩制度。为了激励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以采用相应的奖惩措施,由于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系统性和基础性较强,因此,要根据工作人员的优点和缺点来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2档案数字化的安全保密控制

2.1安全保密控制的内容

安全保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档案数字化的安全保密控制,就是要保障档案实体、档案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避免出现泄密问题。安全保密控制是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2.2安全保密控制的手段

安全保密控制是指对档案数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先分析,并依据数字化工作中人、物、环境等因素的运动规律,有效控制泄密事故的发生。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的建立,网络和计算机安全方案的确立,场所的选择和安防系统的建设,档案实体的使用和保管,数据库的维护、整理和数据备份。

2.2.1加强教育,提高人员思想素质

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保密控制的重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理智的行为。为此,可通过加强教育来控制人的不理智行为。首先,应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档案安全保密的相关规章制度。其次,科学地设计档案数字化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安全保密问题和需要遵循的原则,从而提高参与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第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参与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2.2.2强化人员管理

人是档案数字化工作的主体,强化人员管理,能为安全保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第一,严把人员政审关。第二,明确参与人员的岗位和职责。第三,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工作质量等情况进行定期考核。此外,对于退出此项工作的人员,要及时收回其证件、门禁卡等,并在门禁系统中删除他们的认证权限。

2.2.3落实制度建设和安全系统建设

安全保密制度在档案数字化工作开展之初都已建立,但其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大打折扣。这主要是由一些原因引起的,如错误地认为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会影响工作效率,工作中麻痹大意等。为此,我们要克服错误认识,严查细究,对人为造成的泄密问题,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严肃处理,使安全保密工作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还应落实安全系统建设,强化技术防范手段,配备安全防护设备,配置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确保档案实体、数字化加工设备和档案信息的安全。制度建设和安全系统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安全控制方案篇6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对控制装置的要求

当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小干扰系指负荷的接入和切除,线间距离的微小变化等),通过相应采取措施减小系统各元件的阻抗,主要是减小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的感抗,发电机采用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等措施使系统不发生自发振荡式非同期式失步,使其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使系统运行保持稳定。电力系统在设计和运行中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稳定性的措施,例如快速切除故障装置和重合闸装置的使用,对发电机实施强行励磁和电气制动等,但有时系统还是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故障情况使系统丧失稳定。这时系统要求自动装置采取必要的安全稳定紧急控制措施,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当系统发生振荡,在一定时间内不能使其在同步时,应及时对系统采取解列措施,使振荡的系统完全分离,将系统分解成为几个独立、各自保持同步的部分,这就要求安全自动装置迅速、准确、可靠的完成紧急控制任务。一方面常规的自动装置仍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技术逐渐成熟起来。数字式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可用于电网的安全稳定紧急控制,可应用于电网的暂态稳定控制,电压频率紧急控制,系统解列切机、切负荷等需要紧急控制场所。

二、数字式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原理简介

数字式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是当电力系统由于大的扰动进入紧急状态或极端紧急状态时,为防止系统失去稳定性,运行参数严重超出规定范围,以及事故进一步扩大引起大范围停电而进行的控制。目前数字式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可以由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方案:“在线决策,实时匹配”,即控制方案是按当前的运行方式及给定的预想事故库在线计算出来,并将其传递给测量执行端的紧急控制装置。实时刷新其控制方案表,紧急控制装置一旦检测到故障,便快速地查找控制方案表,实施控制。第二种方案:“离线决策,实时控制”控制决策由离线计算形成并存放在紧急控制装置内,如果有事故发生,紧急控制装置查找策略方案而实施控制。

1.控制系统通过实施检测系统,计算出一些特征量(如p、Q、U、i、f、Δi、Δp)等,利用特征量确定系统的运行方式及运行状态。如果有故障发生,根据故障类型,故障对象当时的运行方式,确定控制方案并快速加以实施控制系统通过实施检测系统,计算出一些特征量(如p、Q、U、i、f、Δi、Δp)等,利用特征量确定系统的运行方式及运行状态。如果有故障发生,根据故障类型,故障对象当时的运行方式,确定控制方案并快速加以实施。

2.数字式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的测量原理

数字式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的动作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测量的精度和速度,为提高装置的精度和速度可以采用多信道带采样,每周采样点可以得到20点电压的值。

电压有效值U=2uk为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的第K点的采样

电流有效值i=2ik为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的第K点的采样

数字式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的启动量有电流突变量、功率突变量,过电流、频率变化率、低电压等,每一个启动量都可以用控制字或压板进行投切,以适应不同的安全稳定控制场合。其中任一启动组件动作,都使启动继电器动作。

3.主要模件设计思路

数字式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的基本模件构成:交流变换模件(aC);决策方案分配变换模件;通信接口模件;稳控功能模件;信号出口模件及人机对话模件等组成。(1)交流变换模件由电流变换器和电压变换器组成,将ta、tV的电流信号转换为弱电信号,由与变换器的精度高,角差小,所以能够精确的测量线路、变压器或母线的功率、角度等量值。(2)稳定功能控制模块(CpU)用于转换并处理来自于aC模件的交流输入量,计算出功率、频率相角,线路运行状况等量值,若由突变量启动,再根据特征量及相关信息判断出故障类型,进而执行设定的稳定控制措施。装置可装设多CpU,每个CpU可以处理2到3条线路,各个CpU并行工作,对各线路的处理相对独立,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及执行速度。

该模件由CpU、Ram、Rom、FLaSHRam、eepRom等构成,高性能的微处理器(32位)及大容量的RomRamFLaSHRam使该CpU模件具有及强的数据处理及记录能力。(3)决策方案分配模件:该模件的硬件与上述CpU模件基本相同,其功能是与各CpU交换实时信号,并查找控制方案,在下发给本站或子站执行。

三、区域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的应用

在联合电力系统中,安全稳定问题一般要牵涉到系统中的多个电厂及变电站,安全稳定紧急控制使用方案若采用在线控制其结构组成由图3所示,若控制方案表在线形成,则主站内要设决策主机,其作用是根据各子站及本站测量执行装置送来的实时信号,在线计算出当前运行方式下,每一个预想控制方案,形成控制方案表,并下传到各个子站,一旦又事故发生,各装置迅速查找控制方案表确定并执行控制方案。在区域安全紧急控制系统中,由于目前电力系统传送数据主要采用电力载波、微波和光纤通道由于光纤通道在抗干扰性、带宽和速度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所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安全稳定紧急控制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光纤接口模件。

安全控制方案篇7

一、档案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设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而且网络技术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采用局域网和互联网并用的方式,尽管不同系统之间网络系统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而且也设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但这样也无法保证档案信息的百分之百安全性,由计算机和网络设施所给档案信息带来的不安全隐患时刻存在。

(二)引用国外技术和产品引发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大多数档案信息系统所采用的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都都为国外产品,我国信息管理和技术改造的水平还处到较低的水平,这些引用国外的产品和技术势必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

(三)安全技术不完善造成的安全漏洞

虽然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安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无论是在病毒防治、防火墙、黑客入侵检测及网络安全扫描等多个方面都广泛的在网络信息安全上进行应用,但这些产品由于技术上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在安全技术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维护档案信息安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

二、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一)制定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策略

在当前档案信息数字化情况下,可以通过制定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策略来对信息安全进行防范,使信息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其通过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和分析,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需求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规划,使信息安全的组织和管理能够得以加强,有效的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同时作为数字化档案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建立数字化信息安全预期机制和快速应对机制,来对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进行预测,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在突出事件发生时能够充分协调和果断进行处理,尽可能的降低由于安全事件发生而导致的损失。

(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防范

在当前数字化档案信息服务安全控制措施上,普遍采用访问控制来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免被非法利用非法访问,同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确保访问控制能够得以实现。

(1)信息登录访问控制。信息登录访问控制可分为三个步骤: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帐号的缺省限制检查。三道关卡中只要任何一关未过,该用户便不能进入信息服务区域。

(2)用户权限控制

用户权限控制是针对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网络控制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哪些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可以指定用户对这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哪些操作。

(3)信息分类与安全控制

当用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时,网络系统管理员应给文件、目录等指定访问属性。属性安全控制可以将给定的属性与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联系起来。属性安全在权限安全的基础上提供更进一步的安全保障,网络上的资源都应预先标出一组安全属性,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对应一张访问控制表,用以表明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能力。

(三)数字化档案传输安全控制

(1)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

网络管理员应对网络实施监控,服务器应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对非法的网络访问,服务器给以图形或文字或声音等形式报警,以引起网络管理员的注意。网络服务器应会自动记录企图尝试进入网络函数次数,非法访问的次数达到设定数值将被自动锁定。

(2)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

网络环境中信息服务器的端口往往使用自动回呼设备,静默调制解调器加以保护,并以加密的形式来识别节点的身份。自动回呼设备用于防止假冒合法用户,静默调制解调器用以防范黑客的自动拨号程序对计算机进行攻击。网络可以对服务器端口和用户端采取控制。

(3)信息加密控制

信息加密方法有很多,加密的强度基本上由加密使用的密钥长度来决定。信息加密过程是由形形色色的加密算法来具体实施的,它以很小的代价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

(四)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控制

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不仅是档案信息安全的守护者,同时也是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制造者。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直接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息息相关,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组织和防范上的不当而导致不安全因素发生较为常见,所以对于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强化信息安全教育,针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和保密技术的培训,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进行防范。

安全控制方案篇8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

1安全施工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1.1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①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②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③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1.2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1.3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1.4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2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

内容。

2.1材料因素控制措施:①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②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2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①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②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③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2.3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2.4环境因素控制措施:①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②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③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嚣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2.5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2)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安全控制方案篇9

论文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要先了解与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必要且关键的,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不发生)是极其重要的。

一、安全施工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1、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①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②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③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2、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3、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4、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二、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1、材料因素控制措施①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②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①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②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③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3、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4、环境因素控制措施①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②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③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5、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2)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3)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6、应急管理措施

虽然我们对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具体到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危险因素的状态和产生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施工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当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①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六类安全事故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②落实应急人员,建立应急组织;③储备应急物质,布置应急设备;④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参考文献:

安全控制方案篇10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

一、安全施工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一)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1、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

2、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

3、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三)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四)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二、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一)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1、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

2、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二)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1、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

2、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三)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四)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1、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

2、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

3、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五)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2、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3、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六)应急管理措施

虽然我们对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

1、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六类安全事故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

2、落实应急人员,建立应急组织;

3、储备应急物质,布置应急设备;

4、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