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食品安全守则十篇食品安全守则十篇

食品安全守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4:11

食品安全守则篇1

论文关键词食品监管渎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一、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界定

食品监管渎职罪是刑法修正案(八)新确立的一个罪名,它是指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关于本条的罪名,说法不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将《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的罪名确定为食品监管渎职罪,罪名之争随之平息。最高人民检察院将罪名确定为“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理由在于:食品监管滥用职权罪和食品监管玩忽职守罪两罪区分的关键在于主观过错和客观行为,司法实践中对两罪区分界限很难把握,很容易产生认识分歧。人民检察院以滥用职权罪起诉到法院的案件,有些法院却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判刑。为了避免司法机关之间在类似案件的罪名认定上产生认识分歧,更为有效、及时地查办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渎职犯罪,“两高”将食品安全滥用职权行为和玩忽职守行为合并为食品监管渎职罪一个罪名。

二、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正当性

(一)整合食品监管渎职类犯罪

在先前的司法实践中,对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生渎职犯罪的,根据犯罪主体身份的不同,分别以不同的罪名予以定罪处罚,例如商检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以及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等。这种相同性质的渎职犯罪因所处单位不同而承担不同刑事责任的做法,导致定罪量刑标准的不统一,既有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又增加了司法实践的操作难度。因此,修正案(八)增设的食品监管渎职罪,统一了各项标准,有利于食品监管渎职犯罪的整合与操作。

(二)减少司法机关之间分歧、统一定罪量刑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早就将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分别定罪,且两罪的立案标准也有不同的规定,《补充规定(五)》将两罪统一规定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两高之所以如此规定,主要是针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检察院以滥用职权罪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人民法院却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判刑,这样的法律适用上的分歧不仅浪费司法资源,而且有损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因此,针对我国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监管形势,两高将本罪统一界定为食品监管渎职罪,避免因为司法机关之间认识分歧而影响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

(三)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行为自身重叠性使然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是我国刑法渎职犯罪的两种基本形态,这两项罪名为刑法同一个条文所规定。通说认为,两罪的主要区别是行为方式和主观罪过。就行为方式而言,滥用职权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或不正确行使职权,而玩忽职守则是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从表面上看,滥用职权中的“不正确行使职权”与玩忽职守中的“不履行或不正确职责”并没有本质区别。职权是从法律法规赋予有关部门权力而言,而职责一词则是从法律对有关部门苛以义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其实质内容是一致的。而在主观罪过上,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更是很难区分。事实上,大陆法系如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并未严格区分这两项罪名。因此,将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两种类型统一界定为渎职罪也是基于罪名本身重叠性,减少适用过程中的分歧考虑。

三、食品监管渎职罪犯罪的适用

(一)食品监管渎职罪客观方面的界定

1.违法性要素:渎职行为抑或违反监管职责

前已述及,渎职行为的基本类型是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但表面上泾渭分明的两种行为在实践中并不易区分,因此有必要引入一个更为客观的标准,以增强法条的可操作性。笔者以为,在食品监管渎职罪中,可以采用“违反监管职责”标准。所谓违反监管职责,是指法律法规规定食品监管机关应当履行的食品监管的职权范围与职责要求。之所以采用这一标准,是因为有关法律法规对监管部门的职责要求是明确而公开的,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其自身的职责应当明确,社会公众对监管部门的职责也是知晓的。违反监管职责标准既有利于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构成渎职进行衡量,只要违反了这些职责即符合渎职罪的构成要件,也有利于公众对监管部门的监督,及时敦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

正确而有效的适用违反监管职责标准,最核心的在于职责的确定,这就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对监管部门职责的确定。在食品安全领域,依据《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责任的有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五大部门。明晰各有关部门的职权职责不仅有利于划分事权,避免多头监管,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够明确各自的责任,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能够落实到各部门和各责任人。

2.结果性要素:重大安全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

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但是,对于何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该法没有做出解释,也没有提供一个量化的标准,刑法修正案(八)以及其他法律对该问题也未予明确。而对于司法实践而言,定罪与量刑时必须考虑这一问题。因此,在有关部门未颁布量化标准前,可以参照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立案标准来操作,主要理由有如下两点:其一,从性质上看,食品监管渎职罪与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是特殊罪名与一般罪名的关系;其二,从法定刑看,两者的量刑幅度一致。

还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刑法修正案(八)新规定了食品监管渎职罪,该罪名要求有重大安全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从刑法理论上看应当是结果犯。但从目前该罪名在实践中的应用来看,似乎并不如立法者想象中那般理想。一方面是基于前述立案标准的模糊,造成了检察院与法院在适用该罪上的犹豫不决;另一方面则是在实践中,违法分子尽管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但其后果并没有体现出来,在很多时候仅仅是有危害公民身体健康的危险。因此,笔者以为,可以对该条所规定的“其他严重后果”进行扩张性解释,借鉴现有司法实践中其他罪名的做法,对于“足以威胁公共食品安全”的行为,也以该罪论。

(二)食品监管渎职罪主体的确定

食品监管渎职犯罪时特殊罪名,其主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系统,依据现行分段监管、分类监管的模式,牵涉的部门较多,主要有卫生、质监、工商、农业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各部门职责明确,有利于责任的划分和落实。不过须注意的是,尽管有关法律规定这些部门负有相应的监管职责,但并非这些部门所有工作人员都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实际上,从身份要素看,本罪主体应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并非所有的具备公职身份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所涉公职应当与本罪有对应关系,即该主体须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中行使食品监管权、履行食品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不过,基于我国目前部分行政权是赋予或委托其他组织行使的现状,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将“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纳入了渎职罪的主体范围,在食品监管渎职罪中该解释自应适用。

(三)食品监管渎职罪主观罪过的认定

食品安全守则篇2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委《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及《市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的要求,特制定我旗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以改善食品的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的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为目的,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综合抓好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的建设,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原则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引导企业严格自律。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工作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行业指导,加大舆论宣传,突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不断提高我旗各类食品企业的知名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消费,放心消费。

三、主要内容

(一)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制。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框架进行总体设计,并对各部门、各行业的具体建设方案进行指导协调。其它各职能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行业协会对其会员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行行业指导和服务。食品企业做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抓实抓好企业内部信用体系建设。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行社会监督。

(二)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制度。食品安全信用的征集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运行的基础。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信用的评价、披露以及监督。包括各类信息的征集原则、征集方式、征集渠道、征集内容、征集标准及具体要求。

食品安全信用的征集要坚持依法,客观和公正征集信用信息,保障信息质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原则。

(三)建立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包括评价机构、评价指标、评价原则、评价等级、评价方法及评价的效力等。

食品安全信用评价要坚持独立公正和审慎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和秩序进行评价,保证评价结论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原则。食品安全信用等级化分为a、B、C、D四个等级。

(四)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包括披露机构、披露原则、披露方式及披露要求等。

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应当遵循依法、客观与公正的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五)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制度。根据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信用等级),对食品企业实行分类监营,对长期守法诚信企业要给予宣传、支持和表彰,对严重违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假售假等严重失信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

四、具体实施步骤和行业

第一阶段(年1月——12月)主要从乳制品行业、肉类行业、酒类行业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第二阶段(年1月——12月)主要从粮食行业、蔬菜行业、食用油行业、水产品行业、调味品行业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从年开始,在其它食品行业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各行业具体实施方案另行制定。

五、要求

(一)加强组织保障,明确相关责任,旗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成立食品安全信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要责任到人。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信用氛围。各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信用宣传活动,形成讲信用、重信用、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食品安全守则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道德约束,价值,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B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6-0027-04

[作者简介]王伟(1982-),男,吉林四平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生,南昌工程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与实践。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百姓饮食境况日新月异。遗憾的是,伴随着百姓餐桌的日益丰富,一些有毒、有害食品也鱼龙混杂地潜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本应该使人开心健康的饮食,成为人们的一块心病,使人们在选择食品时多了几分禁忌和担心。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完善法律、加强监管和提升技术,更需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的道德反思,加强食品安全问题道德约束。

一、道德在食品安全问题治理中的价值

道德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道德哲学的实践性品格及其对现实生活的范导使其在食品安全治理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与气质,道德约束可以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证民生幸福筑牢坚厚的基石。

1 道德约束可以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前馈式”预防。与依靠道德约束相比,凭借法律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只有在食品生产经营者触犯法律时,法律的强制力和神圣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和有力彰显。法律以力服人,对于犯罪者而言,是对其违法行为的惩罚,对于可能存在违法动机而尚未实施者来讲,法律的惩处会产生一种震慑,让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制造者慑于法律的压力不敢去效尤,但这种震慑很难触及到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心灵深处,而仅仅是对违法成本的精于计算。这种基于计算的信任和依靠外在监督的法律会最终导致了商业机会主义盛行。一旦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这种震慑很可能被缺少良知者凌越,他们会伺机找寻法律的漏洞,铤而走险。凭借法律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是对事件本身的一种“反馈式”应对,是食品安全治理的治标之策。在食品安全治理的过程中,法律是下游,道德是上游,一旦上游失守,再到下游去堵截,实则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行为。要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治理的关口就必须前移,发挥“制礼以崇敬”、“礼者禁于将然之前”的道德影响力和渗透力。与法律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事后诸葛、以儆效尤不同,道德约束在于规范人心,启迪灵魂,凭借良心的力量内在的、自主的促使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信守个人品德,化外在法律法规的道德价值理念为内在的品行操守。食品安全道德约束,能够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控制。食品安全道德约束的“前馈式”预防是一种治本之策。

2 道德约束可以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内在自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体现在他律与自律两个方面,从他律的维度审视,道德对人行为的外在约束是一种柔性机制,属于非权力性规范;与国家强制力做后盾的法律相比,道德他律性的优势在于教化人明辨是非善恶,并在舆论引导和传统习惯的作用下,将道德的他律性升华为主体的内在良心自律。从自律的视角切入,道德最高原则在于道德主体的自我立法,就像康德指出的那样:“自律原则是唯一的道德原则”。道德血液的注入,会改变食品生产经营者被动接受管理的局面,化外在他律为内在良心自律,可以给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心灵深处镌刻上深刻的道德印迹,体悟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和“义以利取”的真谛。因为良心,食品生产经营者既不会滥用技术,更不会去触犯法律。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一责任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负有直接责任;但是,食品监管者的道德品质低下,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对食品安全问题制造者的姑息纵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气焰。因此,食品生产经营者内在的道德感可以尽量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而监管者道德品质高,其敬业精神则可以加强监管的力度,让食品安全事件制造者无法逃脱法律的严惩。就监管者的职业道德品质问题,正如麦金泰尔所言:“在美德与法则之间还有另一种关键性联系,因为只有对于拥有正义美德的人来说,才可能了解如何去运用法则。’’当道德自律成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内在价值诉求的时候,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自然会减少。

3 道德约束可以填补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和技术治理遗留的真空地带。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一些缺少良心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使用新技术时偏离了品德驾驭的轨道,为牟取暴利,想方设法地生产出有毒有害食品,突破了食品安全检测原有技术标准的疆域,让原有的检测技术在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面前有些力不从心。同时,法律与监管作为外在硬性约束所呈现出的滞后性与片面性特征,使得面对“崭新”的食品安全事件时,在缺少相应制度依据的情况下,法律与监管略显无奈而变得“硬”不起来。面对花样翻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法律、监管和技术缺位的情况也将在所难免,这样往往会留下治理的真空地带。道德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广泛的规约性,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一切行为都会受到道德的规约。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一旦“道德法庭”牢固的扎根于整个社会和每个人的心中,道德因子渗透到食品供应与食品监管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也就不会留下食品安全治理的死角,食品安全就会得到保证。

二、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道德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从未离开公众的视野,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更是牵动着百姓的心弦。透过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重重迷雾,我们可以窥见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生态,反映出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食品安全道德约束的阻碍因素。

1 食品安全道德教育缺失导致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对生命尊严敬畏的缺少。食品是特殊商品,一般商品出现问题会造成消费者经济上的损失,而食品出现问题则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这么简单,轻者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重者可能剥夺消费者的生命。基于食品商品的特殊性,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需要在内心深处形成对生命尊严敬畏的伦理情怀,食品安全道德教育正是培育这种伦理隋怀的重要一步。当前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是多元的,但无论是规模化的食品企业,还是零散的食品生产经营个人,更多的是把经济利益进行优先考虑,甚至是唯一考虑。在企业价值观与个体的思想深处存在经济与道德的二元对立,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而言,在企业内部轻视道德教育,甚至无视道德教育;对于食品生产经营个人而言,食品安全道德教育更是无从谈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的道德教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我内在教育,二是来源于食品监管者组织的外在教育,可在这两个方面,我们都是非常欠缺的。食品安全道德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缺少对生命尊严的敬畏,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不道德行为,最终酿成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 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滞后造成了食品生产经营者机会主义的泛起。诚信是维护食品安全,保障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道屏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一方面依靠守信者的美德自律,另一方面也需要外在诚信体系规约的他律。在传统熟人社会消解的过程中,现代陌生人社会对诚信他律性的依赖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代西方,与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相匹配的是比较发达的诚信体系建设,这对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安全可靠食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食品生产经营者一旦出现失信行为,严密的诚信监控体系就会介入,失信的污点不仅是法律的审判依据,也是消费者选择的参考依据,失信酿成的苦果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往往是毁灭性的。而在当前的中国,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却略显滞后,食品安全诚信保障能力相对较弱,一些必要的诚信制度,如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制度、诚信效果评价制度、诚信惩奖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缺失或者不完善,没有搭建起食品安全诚信信息查询平台。外部性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诚信体系规约缺少应有的刚性,造成食品生产经营者对诚信体系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参与外部性诚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忽视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来讲,我国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这给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失信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3 食品安全道德考评机制缺乏助推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的行为失范。在我国,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考评是相当缺乏的。食品监管者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评价看重的是产生了多少经济效益,对地方经济增长有多大贡献;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管理是以法律为准绳,至于食品生产经营者遵守道德与否、履行社会责任与否则另当别论。在创造经济效益这一点上,甚至有的地方上的食品监管者与生产经营者达成了利益同盟,食品监管者为生产经营者的败德行为保驾护航。如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监管者不仅放松了正常的市场监管,而且在事发后仍在考虑经济效益优先原则和地方、部门利益,丧失了监管者应有的伦理判断,更没有履行起相应的职责。食品监管者对生产经营者缺乏道德考评同时反映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食品监管者道德考评同样是缺乏的,甚或是没有的。食品监管者是保障食品安全健康的守护者。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涌现,除了食品企业没有履行相.应的伦理责任,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食品监管者可以不讲道德,滥用公共权力,诱发食品安全领域不道德行为的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对监管者权力运用的有效监督和监管者道德素质的有效考评。

4 食品文化环境污染影响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道德生成的步伐。食品安全道德约束离不开舆论的支持与呵护。食品监管者、消费者和媒体是食品安全道德舆论的制造者,可目前这三者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道德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监管者不主动去引导舆论、消费者懒得去关心舆论、媒体道德功能的式微滋生了“炮制新闻”、“受贿新闻”、“媒介审判”等恶劣现象,更是推波助澜了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道德约束舆论氛围不可否认的出现了弱化。与此同时,作为我们自古至今一直引以为豪的中华食品文化也受到了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冲击。中华食品文化重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有机统一,特别强调“形式美”,这也是中华食品文化闻名于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然而,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正是借用中华食品文化强调“形式美”这一点巧作文章,利用所谓的“特殊手段”加工、储存食品,似乎使食品在视觉上变得更加“漂亮”,在嗅觉上变得更加“诱人”,在味觉上变得更加“鲜美”。表面看来,这与中华食品文化并不违背,达到了食品文化要求的“形式美”,而实际上却是这些人员的败德行为,致使食品已然是金絮其外、败絮其中,食品成了,严重污染了食品文化环境。

三、食品安全问题道德约束的现实进路

’由上可知,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生态差强人意,食品安全道德约束对于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由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不良影响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治理的关注点集中于法律、监管和技术三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道德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滥用技术、价值观不正确,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要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发生,还必须从道德层面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反思。这就需要展开系统的食品安全道德约束,使道德不仅在理论上、观念上而且在实践中真正成为食品安全治理的基石。

1 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普遍的食品安全道德观念。食品承载着生命价值,关乎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具有特别的道德意蕴。现代市场经济的真谛是道德经济,在经济生活中,缺少道德内涵的经济是畸形经济,这样的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近年来,无论在观念还是在行动上,“一切向钱看”的极端功利主义阴霾飘散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而对于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食品行业也未能幸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尤其在食品安全治理中需要加强道德教育,使道德观念深入到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内心,渗透到食品安全治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与监管的各个环节建立起道德防火墙。食品安全道德教育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载体和丰富的教育形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网络,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观念,生成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行为。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道德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思路,把强劲有力的“灌输式”教育与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可以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接受相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受训时间时限,把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接受道德教育的情况纳入到相应的考核中,进而把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道德方面的软要求以硬考核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增强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道德自觉性和自律性。

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者管理制度。富兰克林曾经直言不讳地提出“信用就是金钱”,他虽然把诚信这一美德描绘得过于功利化,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到诚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深化的今天,诚信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诚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存在着“诚信一信誉一效益”的内在逻辑。经济诚信或诚信经济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就现实而言,少数经济主体对此却存在着认识偏差。诚信作为一种经济道德要求,其践履既需要经济主体的理念和自觉,更需要将诚信道德要求制度化,即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依靠制度的外在强制性和运行机制的科学性保障来促进食品安全诚信行为的养成。在食品安全道德约束中,食品生产经营者是最重要的经济主体,生产经营者诚信是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一方面需要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重视和加强内部诚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将诚信贯穿于食品领域之中;另一方面需要由政府推动建立全面、系统且具实践操作性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档案,作为食品生产经营者道德评价的重要参照和社会考评的重要依据。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内外兼修,可以让诚信成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情境下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3.开展食品安全道德考评,为食品安全道德约束提供价值导向。食品安全道德考评是食品安全道德约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为食品安全道德约束提供价值导向。食品安全道德考评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是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道德考评,一是针对食品监管者的道德考评。道德考评作为一种外在评价,具有客观性,可以整合以消费群体为主的多方意见,形成较为全面和公正的道德评价结果,把社会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要求与他们各自的发展机会联系起来,这样一来,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必然会在自我利益的驱动下。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对自身的道德要求。虽然食品生产经营者在行为选择中不会改变“经济人”的求利本性,监管者也可能会面临利益诱惑,但是由于道德考评工作的出现,会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去审视自身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道德考评能够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认知,要求他们恪守食品安全道德底线,去做为社会所认同的道德的事情,成为道德的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道德考评结果会影响到公众对食品的选择及对政府食品监管工作的满意度,因此,道德考评具有潜在的奖惩功能,能够驱使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为此,审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道德状况,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及时向社会传递食品安全信息,公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道德信誉,强化守德者的道德资本,加大悖德者的失信成本,为消费者进行食品消费选择时提供信息参考。

食品安全守则篇4

6月15日,一年一度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今年的主题是“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

随着“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讨论主题也落在了如何严格执行这部最严食安法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讲话时指出:“《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明确了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着力构建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充分反映了人民意志,顺应了规范市场经济的要求,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又迈出了重大步伐。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出台了,如果不能做到广而致知、普遍尊崇、严格执行,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让这部最严食安法得到最严地执行,各部门纷纷制定实施计划。农业部表示,将继续坚持“产”、“管”并重,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严格农业产地环境、投入品监管和生产管控,加强监督检查,加大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全面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将建立健全进口食品境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评估、进口食品风险分类管理等有关配套制度,完善进口食品全过程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以从严的决心、从严的举措,切实履行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努力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卫计委表示要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评估、食源性疾病管理等配套规章制度;要加快制定卫生计生部门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加强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公安部表示继续强化刑事打击,重点打击肉、油、蛋、奶等群众日常消费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研究细化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处罚措施;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

此外,专家学者还针对性地提出了《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机制:比如尽快制定完善相关的配套法规,以利于执法标准的统一,使这部法律成为“有牙齿”的法律;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做好法律解释工作,并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导作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素质过硬的专业化队伍,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人才支撑;积极培育食品安全法治文化,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法治化水平等。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汪洋指出,我们要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高程度上广泛凝聚共识,号召全社会共同坚守法治底线和道德准则,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希望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同心携手,共同参与到保障食品安全的宏伟大业中来。

食品安全守则篇5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1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芦南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

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安全教育总结

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四年级一班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同时,给学生上的安全第一课,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措施的原则,着重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防骗、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能力,为全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2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4、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做遵规守纪的好少年。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会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

2、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理念,激励学生做遵规守纪的好少年。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树立珍爱生命的理念。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探究新知。

1、帮助学生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b、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c、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d、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2、目前,中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交流后归纳:

a、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的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火,不玩水。

b、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切勿双手撒把。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c、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d、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三、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四、教师总结:今天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天,同学们又长高了许多,也更懂事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安全知识。人们常说:“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同学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

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课间活动的安全。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或引起同学间的矛盾纠纷。

第二,做好劳动活动时的安全。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同学们要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的特点,做好安全防范;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

第三,注意交通安全。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不坐“三无“车辆;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靠右行;在城市里还要注意走斑马线,走人行道。

第四,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不在路边小摊点、无证无照的商店买东西,不买“三无“过期变质食品,不暴饮暴食。在校外不能随意的相信别人,碰到有人问路时我们只能指路不能带路,不能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玩,遇到坏人时应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第五,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旷课,不违纪,按时作息;严禁购买、收藏、携带管制刀具;爱护学校财产,不损坏公物;配合门卫人员的管理工作,保证校园的安全。

第六,注意增强“防火防盗“意识,随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要保管好自己的钱物,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老师。新的学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更好更优良的环境。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3

一、教学内容: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二、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教育。

3、让学生了解常遇到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并出现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

三、教学过程:

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

2、集体归纳:

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

3、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别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叫注意安全。

交流安全注意事项

(一)人身安全

在校安全问题

1、按时到校离校

学生上午上学时间是7:40,中午是1:50,不得提早到校,进校时应衣着整洁,穿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背好书包。

放学及时回家不耽搁,不得随意在学校逗留。

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因病、因事做好请假手续,不随便、无故缺课,不旷课。

2、课间纪律

课间在班内或楼道内不做危险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上厕所或者打水做到文明有序。

3、不去危险场所,专用教室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4、上学不带危险用具,手工劳动如需带剪刀类用品,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使用。

5、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

6、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

7、课外不玩火,不随意动学校插销和电器……

校外安全问题

1、放学直接回家,不在校外逗留,有事延迟回家必须和家长打招呼。

2、不去危险场所游玩。

3、不去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4、不与陌生人来往,遇到主动搭讪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二)食品安全教育

1、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

2、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3、早餐尽量在家里吃饭,尽量不买校外食品,除水果外,不得将零食带到学校。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时应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并联系实际当前学生行走时存在问题。

①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路右边走。

②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列队行走。

③穿越马路,要走斑马线。

④遇到“红灯”要停止,做到“红停绿过”。

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

⑥不能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追逐。

2、骑自行车安全常识,并指出学生骑自行车存在的问题。

①不在人行道上骑车,应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行驶。

②横穿马路减速、观察或下车推车过路。

③转弯时减速,观察并打手势。

④不要双手离把,不要并肩行驶。

⑤骑车不打闹,不追逐。

⑥骑车不要攀扶机动车辆。

列举一两个重大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重视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四)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佳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庭火灾要注意什么:(师生共同)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我们的做法:

a、特别是平常我们看完电视之后,只用遥控器关电视其实此时的电视仍处于待机状态.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一定要亲手把电视机关上.并拔掉插头。

B、电火箱用完后,一定要把插头拔掉,不要让它处于保温状态不管,这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

本班毛同学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

C、提醒老人,因年老易忘事,一定要他们仔细检查,并把我们今天学的告诉他们。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雷电时,应关闭正在使用的个种电器.特别是电视机。

(6)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设法及时关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食品安全守则篇6

一、自查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责任到人

春秋两季粮油安全普查工作,是储备企业一年一度的两次重要工作,按照宁夏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印发2019年春季粮油安全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储粮[2019]58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2019年春季粮油安全普查自查工作,库(公司)高度重视,库(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亲自挂帅、亲自抓、亲自查、亲自督促整改。成立了春季粮油安全普查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实的自查工作实施方案,抽调业务科、财务科、办公室等科室业务骨干充实自查队伍,按照文件规定及“一规定、两守则”、“一办法两守则”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层层负责检查,责任到人,对安全储粮、安全生产、仓储规范化管理以及各项储备粮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自查工作认真、细致、全面,按照“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详实记录到问题隐患台账中,对号落实整改期限及整改责任人,及时消除隐患、及时销案。

二、制定春季粮油安全普查自查实施方案

根据宁储粮公司《关于印发2019年春季粮油安全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储粮[2019]58号)文件要求,及时制定了《宁夏储备粮灵武储备库(有限公司)2019年春季粮油安全普查自查工作实施方案》,分工负责、责任到人,要求各科室全体员工严格执行此方案,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帐必核、查必彻底、全程留痕”的原则认真开展自查,对自查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从制度上、措施上,确保自查工作扎实、到位、全面。

三、自查情况

自查小组结合宁储粮公司《关于印发2019年春季粮油安全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储粮[2019]58号)文件要求,对我库(公司)所有性质储粮(含外租仓)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所有储粮(含外租仓)逐仓、逐垛、逐货位进行了质量、数量、账目、卫生、粮情等方面的全面自查,经检查所有储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政策性储粮达到了储备粮管理要求标准,定向收储粮、贸易粮质量符合与合作方约定质量标准。

1.粮食数量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情况。

截至2019年3月31日24点,我库(公司)储存各类性质粮食共计74607吨,共计37个货位,分三个库区存放,其中昊王米业厂区存放商品稻谷11379吨,四个货位;中宁建成粮油公司恩和库区存放商品玉米3141吨,一个货位;公司本库区现储存各种性质的粮食60089吨,共三十二个货位,其中:中央储备稻谷10000吨,共五个货位,分别存放在6#、8#、11#、12#、24#仓内;地方储备小麦2791吨,共五个货位,分别存放在16#、17-1#、17-2#、29#、31#仓内;地方储备稻谷14670吨,共六个货位,分别存放在1#、2#、5#、13#、14#、33#仓内;自营商品稻谷3302吨,共三个货位,分别存放在4#、30-1西#、30-2东#仓内;自营商品玉米29324吨,共十三个货位,分别存放在3#、7#、10#、15#、19#、21#、23#、27#、28#、32#10个仓房和1#罩棚、2#罩棚、3#罩棚三个罩棚内。经企业自查,政策性粮食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质量指标、储存品质、食品安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适宜储存;商品粮各项指标全部达到企业经营标准。所有货位实物测量平均差率均在规定范围内,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粮情稳定,无发热、结露、霉变等现象,毒素、重金属等指标在标准范围以内,帐、表、卡填写规范、准确,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2.粮食质量安全情况

按照全国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工作安排,宁储粮公司3月份对我库(公司)所有性质储粮进行了全面粮油品质检验和摸排,检验结果为全部储粮质量指标、储存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范围。我库(公司)内部化验室始终严格执行粮油品质每月月检、3月份品质检验以及出入库质量检验制度,对所有储粮货位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档案,检化设备齐全,能够完成各项检化验任务。

3.储备粮轮换情况

根据宁夏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关于转发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厅、农发行宁夏分行关于下达2019年自治区储备粮轮换计划的通知》(宁储粮〔2019〕3号)文件精神,2019年灵武库(公司)储备粮轮换计划为4000吨,全部为自治区储备粮稻谷,现储存于本库5号仓内。由于储备粮轮换架空期原因,目前轮换工作尚没有进行。

    4.仓储管理情况

(1)灵武库现有储粮仓房35个,储粮罩棚3个,共计38个货位,总仓容8万吨,具有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55000吨,认定证书编号:64000100-1、64000100-11。

(2)储粮制度的执行检查情况。灵武库近几年一直严抓储备粮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工作。本次自查检查了各个环节是否严格执行《粮油安全储存守则》、《粮库安全生产守则》、《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相关内容要求,是否严格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进行操作,是否严格执行粮油出入库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粮情检查制度、粮情分析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按照粮食出入库工作流程,自查小组检查了门卫登记,化验员质量化验单,司秤员过秤证,保管员入库单和出库单。按照粮食保管储藏工作流程,检查了粮情检测记录,粮食熏蒸记录,机械通风记录,药剂管理使用记录,以及粮情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经过检查,各个部门都能够严格执行“一规定、两守则”和“一办法两守则”,各岗位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出入库管理制度、粮情检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卫生清洁制度、“一符四无”管理制度,以及规范化管理等制度认真开展工作,堵塞了管理漏洞,并且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使我库储备粮管理水平和日常工作管理水平逐年稳步提高。

(3)储粮安全情况检查。经过检查目前我库储粮粮情稳定,无虫害、结露、霉变、发热现象,储粮全部达到“一符四无”标准,适宜储存。

(4)强化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是粮库各项工作的重点。单位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健全,各岗位干部职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检查记录完整、规范。设施维修改造、装卸作业、公路货物运输均依法签订了安全责任书,现场管理依照合同及《装卸工作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平时,加强规范管理,严防储粮霉变等事故发生,加强防火、防汛工作。经过检查,各项储粮安全和生产作业安全工作扎实到位,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保粮和生产作业安全事故。

(5)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单位对机械设备全部建立档案,维修记录完善,作业现场设有警示牌,保管员坚守现场指导作业。当期粮食出入库工作结束后,及时组织修理工对机械进行维修保养,从制度上确保设施设备不带病作业和安全使用。

5.安全生产自查情况

经检查我库全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健全,能够按照“一规定、两守则”和“一办法两守则”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台账健全,记录详实,问题隐患整改及时、到位,岗位责任落实到人,有作业制度、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有日常检查并详实记录,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制订安全可行的作业方案及防范措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要岗位人员做到了持证上岗。库区内在关键位置设有醒目的安全标识,遵守药剂管理和使用、机械设备、消防、用电的有关规定,人员防护及防爆、防雷、抗风载雪等措施到位,无危险装粮情况,库内无交通隐患。外来人员作业均与库内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6.仓储规范化管理情况

按照“一规定两守则”和宁储粮公司“一办法、两手册”(仓储规范化管理办法、科技储粮应用手册、仓储规范化管理手册)内容,对仓储管理规范化、操作流程规范化、技术应用规范化等6个方面进行了自查,经检查,我库能够依照规范化管理办法开展工作并落实到位,业务流程规范,档案资料完备,作业手续齐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完整。

四、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27#、28#、32#、19#仓和2#罩棚为2019年新收购入库的自然风干玉米,局部存在水分偏高部位,存在安全储粮隐患。

2.在保管过程中,对于粮食粮情的处理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导致部分粮食货位水分变化不稳定。

3.个别保管员“一口清”不够标准流利,仓内卫生和粮面大杂的清理与四无粮仓的标准存在差距。

4.部分建设年限长的小型仓房没有避雷设施。

5.化验人员存在无证上岗情况。

6.相关业务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账、表、卡的填写存在不规范、不细致、漏项、错填等现象,基础工作还有差距。

7.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还不够。

五、自查后整改情况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逐项整改,具体整改情况如下:

1.针对部分玉米仓局部水份偏高的问题,由于这部分玉米已定在5月份完成出库,我库及时要求业务科将这部分玉米仓定为每周粮情检查的重点仓,平时勤查勤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科学合理方法进行处理,确保本批玉米在5月份出库时不发生任何问题。

2.保管员“一口清”不太流利情况,要求加强学习,利用业余时间熟记熟背,确保在全国粮食大清查普查前熟练掌握。对仓内存在卫生死角,粮面不够平整有秸秆的情况,限期整改,确保在大清查普查前全部到位。

3.对于化验人员存在无证上岗问题,及时汇报宁储粮公司协调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争取考试机会,要求化验人员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在有考试机会的情况下,取得证件。

4.对于部分建设年限长的小型仓房没有避雷设施问题,及时汇报宁储粮公司,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争取项目资金予以解决。

5.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行的整体水平和粮食仓储业务的专业化水平。

6.加强“四无粮仓”粮库的基础管理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提高科技储粮、科学储粮的水平,适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发展需要。

食品安全守则篇7

最近以来,食品安全监管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在我看来,有必要搞清楚食品安全监管“管什么”和“管不了什么”两个核心问题。管什么?第一,管有毒有害。主要是指产品本身的安全管理,凡是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都应依法查处,不能生产和销售。凡是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违法添加其他任何物质都应坚决查处。目前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完善,政府各个部门的责任和权力也很清楚。所谓的有关专家关于“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是世界上最严的”,大概指的就是这方面的职能和职责。第二,管依法行政。目前我国食品行业监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二是行业管理。这两方面不能混为一谈。所谓行政管理是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且有行政干预的权力;所谓行业管理是指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但没有行政干预的权力,只有行业引导的职能。目前与“依法行政”相对应的,主要有“标准化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其中对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的管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这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依法行政必须遵守的原则问题。如果对强制性条款与内容和推荐性条款的内容一视同仁,则会出现监管的错位和越位。所以说,依法行政是依法查处的前提。所谓的食品安全监管“依法创新”则不符合建立现代法治社会的理念,还容易造成监管的缺位和执行中的随意性。第三,管行政问责。行政问责主要是对政府监管部门公务人员不勤政、不作为和工作失职行为作出处罚措施。温总理在人大会议答记者会上提出的“政令难出中南海”,指的就是这类问题。既然存在上述现象,那么可想而知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部分公职人员的所作所为给监管工作和食品生产企业带来多少麻烦。最近,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就把“行政问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有力的促进作用。第四,管执法犯法。执法犯法是指政府管理机关的公务人员为谋取私利,利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自由裁量权限,公开地、半公开地向企业索要好处费或暗示企业“交钱了事”的一种敲诈勒索行为。这种行为影响极坏,极大地败坏了国家公务人员的声誉。这种人虽是少数害群之马,但在实际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小视。如果任其发展,将造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恶性循环,长期下去将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并极易形成“潜规则”,给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更大的破坏。所以说,这是目前食品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管执法犯法方面,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防止个别媒体的不良行为发生,如所谓的“封口费”等。媒体虽不属于行政机关,但这种不良行为亦属于,相当于执法犯法。因为媒体本来应该是揭露食品安全事件和隐患的重要武器和手段之一。第五,管。为了加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央高层频频出手,重拳出击,在出台《食品安全法》以后,又成立了隶属国务院的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构。此举应看作是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共谋犯罪的重要措施。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保护和官商共谋,有的地方甚至涉黑。如果没有公检法的配合和联合行动,食品安全监管就会收效甚微,甚至不断复发。管不了什么?第一,管不了消费习惯。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人们喜好不同,口味迥异,饮食文化千姿百态,地域特色非常明显。一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起了多少国人的美食情结,也给广大食品生产企业许多启示。同时,也应促使中国的食品行业管理者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者深深地思考:什么是行业引导?什么是安全监管?而消费者习惯和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只可引导,而不能监管。第二,管不了产品开发。食品企业的产品开发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产品开发必须要有创新,而创新则是企业家制胜的法宝,也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满足千千万万个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显然,在这方面政府监管无能为力。第三,管不了功能营养。目前,我国的食品概念和范围还包括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运动饮料)、营养食品、强化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等。对这类食品生产的行业引导应该是可以的。一是引导膳食平衡,提倡营养健康;二是要保证消费者利益。一旦该生产企业向消费者做出了承诺,就要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否则就要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依法查处。但是,提倡和引导,不等于强制。不能打着营养的旗号,给行业和企业规定一些不需要执行的强制性指标,更不能把推荐性的东西当做是强制性的东西去监管,谨防“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第四,管不了道德诚信。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食品安全监管属于行政执法监管,行政监管的核心是依法行政,但却管不了道德范围的事。诚信体系建设和商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初衷是好的,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行为却是无法靠专家评议和一纸证书就能建设好的。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法治法规,依靠法治和民主制度建设,逐步解决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公平的体制性顽疾,才能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全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第五,管不了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近年来政府管理部门屡屡提及的重要词汇。尤其是最近中央企业在大肆宣扬社会责任是自己应尽的最大责任,这一点都没错。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它们宣传的所谓“社会责任”也就是遵纪守法而已,这本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做到的。我理解的企业社会责任,应是履行好企业的义务和责任以外的其他责任。如支持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捐助等。而中央企业的资产本来就是全民的,如果用于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与其他民营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至于其他食品生产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应该予以鼓励和提倡的,但与食品安全监管无关。(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

食品安全守则篇8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公众的共同努力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在主场活动上作了重要的讲话。他表示,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零容忍”。1%的食品安全风险,落到一个消费者、一个家庭头上,都是100%的不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坚持德法并举、社会共治,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确保“产”得安全、“管”得到位,切实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让人民群众早日共享食品安全发展成果。

他强调,保障食品安全,政府要强基固本,完善尚德守法制度保障。企业要诚信经营,坚守尚德守法道德底线。媒体要监督引导,弘扬尚德守法的正能量。公众要积极参与,传承尚德守法优秀品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在致辞中提到,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同志为这次宣传周活动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对于动员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很有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推动贯彻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发挥舆论建设性监督作用,形成德治、法治、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让全体人民共享安全放心食品”。

三部委共同发声权威

在主场活动上,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药总局也分别了最新的食品、农产品、进出口食品抽检监测信息,推动食品安全监管进入全程控制、透明公开的工作常态。企业代表、媒体代表、专家代表、消费者代表分别就各自所在领域发表主题演讲。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广德福表示,今年1-5月,农业部组织92家部级、部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开展了二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共抽检全国31个省(区、市)、152个大中城市、5大类食用农产品、92个品种、22056个样品,检测指标94项,监测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7.2%。其中,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8%、92.9%、99.7%、99.3%和96.3%,畜产品瘦肉精监测合格率99.9%。监测结果显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向好。

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表示,今年上半年,质检总局对进口乳制品、食用植物油、水产品、肉类、酒类等五大类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检查,1―5月,全国检验检疫机构从37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上述产品检出不合格产品共275批、2.7万吨,占不合格进口食品总重量的93.1%,其中检出不合格进口乳制品83批、170.6吨,主要为包装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微生物污染等;食用植物油不合格产品共计26批、2.6万吨,原因主要为污染物超标和品质不合格;水产品49批、373.6吨,主要原因为品质不合格、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肉类21批、274.6吨,主要原因为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货证不符和农药残留超标;酒类96批、164.8吨,主要原因为标签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和品质不合格。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监管三司司长王红表示,2016年1-5月组织监督抽检并公布了5447批次样品信息,不合格96批次,其中,近半年内连续2批次以上样品抽检不合格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16家。此外,同一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也存在多批次抽检不合格的问题。

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

与此同时,“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分论坛和“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落实四个最严,重塑中国乳业形象”分论坛上,来自食品领域的专家就食品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了论述。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监三司副司长杜晓溪表示,风险交流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度机制、人员队伍,方式手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我们还有自己的国情,整个社会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水平不高,食品安全话题热度高、传播快、辨识难、易发酵。与此同时,食品生产经营诚信体系尚不完善、食品产业发展尚不平衡。“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日常基本消费品,老百姓关心食品就是关心自己,关心食品安全就是关心自身的健康。面对当前形势,下一步我们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将坚持以科学为准绳,以维护公众饮食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强化交流预警的专业性、敏感性和常态性。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就是各利益相关方围绕食品安全风险及其相关因素交换信息、意见和看法的过程。“各利益相关方”包括监管者、生产经营者、消费者、行业组织、媒体及其他主体,单凭某一方努力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交流的实质强调信息、意见和看法的双向交换,而不仅仅是告知、传达,交换意味着“有来有往”,要把我掌握的信息告诉你,然后听取你的意见看法,接下来我还要做出回应,形成良性互动。交流强调“过程”,从发现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的全过程进行交流,而不是仅仅交流最终结果。风险交流遵循科学客观、公开透明、及时有效、多方参与的原则。充分的风险交流有利于科学理解风险信息,有利于提高监管部门公信力和消费者信心,有利于促进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有效施行,有利于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风险交流仍有不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体系,开展了大量具有高广度和强度的风险交流工作,公众逐渐趋于理性。然而,在交流效果上仍有不足。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形势越发严峻,交流的无效甚至反效的问题异常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能力问题。风险交流还是缺乏技巧。二是动力问题。激励不够,专业人员缺乏。三是效力问题。及时主动的交流不够。新媒体时代,交流即有效的陈腐观念必须放弃。流于形式、枯燥乏味、自说自话的交流模式,风险交流不但会无效,还会反效,成为高级黑。是一门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新兴科学,学界应围绕“交流效果”这个关键词,深入开展研究,完善风险交流的策略方法,建立基于人民群众需求的、符合公众认知规律的以效果为导向的精准风险交流新模式。

行业发展面临不平衡需推行供给侧改革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表示,我们国家用三十年的时间,食品工业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演绎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到现在为止,我们是恩格尔系数小于0.4,有些发达地方小于0.3,说明我们在关注营养和健康方面,尤其是安全方面,营养、健康、安全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发达地区大量的食品是由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提供的,发达地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高,我们提供的这些原料和它的乳产品相对低一些,这就是一个矛盾的条件。这种条件下可以看到我们国家面临的凸显的情况,消费者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我们提出供给侧改革,但是我们的产业发展,还达不到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消费水平的需求。

保障食品安全政府及监管部门责无旁贷

“我国农产品合格率近年来一直持续稳定在96%以上,尤其是去年到今年连续97%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政策信息研究室主任李祥洲说,据日本的一位专家统计的数据,在日本检测的境外的农产品,中国农产品安全检测不合格率是0.21%,而日本农产品不合格率0.3%,美国的不合格率是0.81%,我国农产品的不合格率远远低于美国,反过来说我们的合格率还是比较高的。

我国消费者更多喜欢生鲜农产品,觉得越鲜活越新鲜的农产品越受欢迎,有一个粗略的统计,我国居民一天至少吃40万吨粮食、10万吨肉、50多万吨蔬菜,20多万吨的水果和其他的食物,加起来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据。不管是检测,还是我们的监管,应该说每天把这些东西都及时地检测出来,有时候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早上上市的,检测结果还没出来中午就已经被消费掉了。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小康社会的基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各级政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责无旁贷。

风险治理理论是食品安全法律设计的基石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表示,《食品安全法》这一规定确定了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三大基本原则,或者说是三大基本理念,就是风险治理原则、全程治理原则和社会治理原则,或者说风险治理理念、全程治理理念和社会治理理念。其中全程治理和社会治理是风险治理在时空方面的安排。所以说风险治理理论,是食品安全法律设计的基石,它是理解整个食品安全工作的金钥匙。找到这把金钥匙,就找到了食品安全治理的切入点,抓住了食品安全治理的着力点,抢占了食品安全治理的制高点。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初步引入风险治理理念,2015年《食品安全法》在风险治理上有三大亮点:第一,从风险治理地位上看,《食品安全法》把风险治理作为法律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以风险治理来统领食品安全的各项制度设计。可以这么讲,理解了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全部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全部食品安全法律行为、全部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本质和精髓。第二,从治理结构上看,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新的《食品安全法》增加了风险交流,虽然只有一条,但是它是一个“篇章”,风险交流从此成为一种制度安排。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从制度上、理论上得以完善。第三,过去风险治理理论主要通过体现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标准等抽象规则上,新的《食品安全法》,将风险治理从抽象转向分类管理、责任约谈等具体规则,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不断深入。

互联网食品监管须高度重视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监二司副司长柴保国表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方兴未艾,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现在互联网食品经营者是越来越多,大家可能感觉到互联网食品经营的问题好像也很多,由于互联网经营的虚拟性、跨地域性,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来讲挑战也是比较大的。尽管说互联网食品安全,大家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分析一下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很大程度上跟我们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深度不够,或者是力度不够。从政府监管方面来讲,新的《食品安全法》要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提供者应该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要审查许可证,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要追究相关违法行为,要向监管部门进行报告。这是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交易做了相关规定。从监管执法方面来讲,我们也采取了相关的手段,比如说打击互联网假冒伪劣、虚假宣传,这也是我们一直打击的重点。从信息公开角度来讲,总局对食品安全信息交流、互联网信息公开一直是抓得比较紧的。

落实四个最严重塑中国乳业形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监一司副司长王平表示,婴幼儿配方乳粉是广大婴幼儿在特殊时期,在母乳不足或者缺乏时期的必须主食,它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了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一步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规范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6月6日食药总局毕井泉局长签署了“第26号令”,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这个《办法》的出台表明,中国政府持续不断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管、不断提升中国乳业健康水平的决心。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直也是我们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严格配方的管理是整个监管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在原有生产许可的基础之上又一项新增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是进一步把监管的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治理,规范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这里还是要强调,产业需要科学和健康的发展。

交流是重塑公众信任的基石

欧盟食品安全局前主席、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patrickwall表示,不同的国家在树立消费者信心方面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其中包括食品供应的安全性、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管理以及食品企业生产安全食品的决心。在欧洲我们有疯牛病,大概是维持了10年的时间,我们的政府告诉人们,现在是安全的,可以食用了,人们才放心。除此之外,我们还有禽类中的沙门氏菌,最近我们又有马肉的风波,因为人们都说牛肉可能被马肉代替了,所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交流是重塑公众信任的一个基石,在每个社会当中都是这样的。我们要想成功地去重塑公众的信任,首先我们需要耐心,因为如果你过度地去宣传的话,可能反而使得公众对此失去兴趣。

加大处罚力度有利于消除食品犯罪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部主任peterBenembarek表示,整个行业实际上对于标准来说已经非常重视了,我们已经提高了一系列的标准,所以对消费者信心的重塑来说,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消除这种食品犯罪的选择方面。这里面我列出了一些选择方案,首先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相信处罚力度应该是非常重的,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处罚行为让他们永远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犯罪的话,成本太高了,他就不会再做了,所以我们想强调,可能当时利润驱动他们犯罪,之前他们的犯罪成本很低,但是现在我们对他们这种刑事犯罪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

从源头保障乳品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表示,中国的奶源这些年提升非常快,尤其是“四个最严”,第一就是我们国家的标准。原来的国标是在三聚氰胺的背景下建立的,现在经过八年的发展,尤其在现在我们在转型,现在河北省已经没有散养奶牛了,而且河北省今年提出养殖区基本上要全部转型为规范化的牧场。包括伊利、蒙牛95%以上的奶,来自于自建牧场,来自于合作伙伴。所以有一个农业部的数据,现在中国八千多个奶站,三分之一是乳企自建的,还有三分之一是规模牧场的,像现代牧业等将近40多家,还有一些合作化的养殖区。和三聚氰胺的时候相比,那时候流动奶站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现在奶源的供给结构是最优化的,包括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引进了七八十万头奶牛,中国现在有二百多万头奶牛养在这些好的企业,现在我们的乳蛋白率已经很高了,我们的国家标准也在提升,中国奶牛养殖的结构和转型升级,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食品安全系你我企业在行动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表示,“尚德”和“守法”都是维护食品安全缺一不可的,特别是“尚德”,是做企业之大道,食品企业若失德早晚会惹祸。现在我们都在提倡企业要有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发扬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要有对事业的执着,精益求精、追求品质、追求完美,更重要的是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要始终坚持诚信、坚守底线。

蒙牛集团总裁孙伊萍在论坛上表示,乳品的安全无可非议,但是营养健康、产品的天然性、高蛋白含量,包括个性化定制都会成为乳品的消费主流。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原料、品类包括营销模式、销售手段上都要有很大的改善,营养创新、全方面的关注消费者需求,也是重塑品牌的关键。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对中国乳业而言,我想只有严于修身、扎实研发和不断生产出高品质的牛奶,才能赢得更多的消费者的信赖,支撑起我们企业以及这个行业的繁荣发展,保证我们国家的民生,进而最终为全球乳业不断深度融合贡献中国智慧,也贡献中国力量。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历俊表示,作为乳品企业来说,第一个我们做的对不对,或我们现在、过去、将来做的对不对,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我们自己的产品和每件事,是否利于国民的健康。每个人做的工作,是否利于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食品安全守则篇9

小学生安全责任书范本(一)

为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避免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防范意识,划清责任界限,健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网络,特签订本安全责任书:

(一)、权利与义务:

1、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消除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

2、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保护工作。

3、学生要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二)、事故与责任:

1、学校、班级、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安全责任制;校长对全校安全负责,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负责。

2、学校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检查安全工作。

3、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如因此造成后果的由教师本人负责;但属履行职责,进行正常的批评教育,出现意外后果的,由学生方负责。4、教师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造成学生伤害的,由教师或工作人员本人负责。

5、学校开展校内外集体活动,因组织不周,造成意外伤害的,学校应承担一定的责任;由于学生不听指挥,违背有关规定,造成意外伤害的,学生应承但一切责任。

6、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或受到意外伤害,学校有责任积极配合家长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与教师无关。(指已参加保险的学生)

7、学生在校期间(规定上学时间,课间、午休除外。),校方有责任保护其不受非法侵害。

8、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伤害,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

9、学校不知道或难于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异常心理状态而造成的伤害,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

10、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之外发生的伤害,学校不承担责任。

11、不喝生水,不吃腐烂水果以及变质食品等,不买零食尤其是地摊上的小食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中毒现象发生。

12、严禁在校内追逐打闹,打架斗殴,吸烟酗酒,做危险性游戏。如有违反,造成学生伤害的,由过错方承担责任。

13、严禁玩火、玩电、玩水、玩炮、玩锐刃钝器,一旦出现后果的,由学生自己负责。

14、严禁学生在教室焚烧废纸、点燃蜡烛、否则一旦出现意外,由学生自己负责。

15、日常上课时间,学生不得随意外出,有事外出,造成社会危害或出现意外事故的,由学生方承担一切责任。

16、放学后、节假日或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自行到校发生的伤害,由学生自己负责。

17、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意外伤害,由学生本人负责。

18、学生自行外出或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伤害,由学生自己负责。19、严禁学生到网吧上网,由此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由学生自己负责。

20、不准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由此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由学生自己负责。

21、学校应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不准学生买其它食品食用,不食来历不明的食品,学生中餐由学校统一免费提供,学校供餐食品学生必须一次用完,不能带出学校或自由留取,若因违反造成的一切事故由学生方自己负责。

22、凡在校外发生的一切事故,责任概由学生家长负责。

23、学生在校外造成社会危害,由学生方负责经济赔偿;触犯法律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此责任书自签字之日生效至20**年元月20日终止(由学校保存)。

校长(签字)或盖章:学生家长:班主任:学生姓名:

20XX年3月1日

小学生安全责任书范本(二)

为了确保学生上学期间的人身安全,明确责任界限,健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网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签订本安全责任书。

1、学校经常进行安全法纪教育,检查安全工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法定第一监护人的家长有责任教育子女遵守法纪,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来规范子女言行,做到家校教育合一。

2、严禁在校内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性游戏,不跨越栏杆,不爬围墙,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时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有违反,造成伤害的由学生自己负责。

3、学生之间违纪造成伤害的由肇事方负责,并承担一切费用。

4、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学,否则,如发生意外事故一切责任由学生家长负责。

5、严禁学生擅自到沟塘、水库、江河游泳、洗澡,否则造成意外事故一切由学生方负责。

6、搞好卫生防疫,避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学生不准乱吃零食,如因乱吃喝造成意外后果的由学生自己负责。

7、学生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只准乘坐有证件的客运车辆等,否则发生事故的,由学生自己负责。

8、严禁学生玩火、玩电、玩鞭炮、玩锐刀钝器物等,一旦出现后果,由学生自己负责。

9、学生应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安全制度,因违反上述规定或有关规定造成的后果,由学生自己负责。

10、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或受到意外伤害,学校有责任配合家长向保险公司申请素赔。(指已参保学生)

11、凡学生在校外发生的一切事故,责任概由学生家长负责。要懂得自我救助和社会救助,如“110”、“119”、“120”、“122”等号码的功能。

12、学生在上学或放学途中,家长应督促他们按时到校,按时离校。不准在途中玩耍。学生因病因事不能到校,家长必须向班主任老师履行请假手续,学生上学或放学要求家长接送,确保孩子上学或放学途中的安全,如果出现任何事故责任自负。(上学时间:12:00;放学时间4:10。)

13、学生在校内外,因不可抗拒力或意外遭受侵害,学校不负责任。学生在校内外遭受到不法侵害,由司法部门追究加害人责任。

食品安全守则篇10

2017年6月29日至7月13日。

二、活动主题

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德法并举是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要严字当头,坚持“四个最严”,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发挥政府监管纠正市场失灵、提升市场效率的作用,推动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安全保障能力和生产经营管理全面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从数量需求向安全、优质、健康需求的结构性转变;要运用创新社会管理和统筹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市场自律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多元主体,构建各方参与、严密有序的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体系,推动食品安全事业步入共治与共享互为支撑的发展轨道。

三、宣传重点

(一)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有关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宣传周主题,突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的理念。

(二)进一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暂行规定》(桂办发〔2017〕14号),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统一性、权威性。推动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监管执法,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从满足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出发,促进餐饮业提高安全质量。

(三)结合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大力宣传遵法重信典型,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

(四)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和科普知识普及,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提高维权能力和科学素养,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五)大力宣传我县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举措,各有关部门狠抓落实,严格监管,加强治理整顿,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做法及成效,展示我县创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成果,提振公众食品安全消费信心,提升社会对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活动安排

(一)县级层面。县可根据今年宣传周活动主题和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和特色,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级层面的活动方案。

(二)社会层面。各有关部门要动员和指导各类社会团体、市场主体,行业协(学)会,广泛开展面向广大消费者、食品从业者和媒体记者诚信从业、知识普及等主题宣传活动。

(三)学校层面。各级教育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联合各级工、青、妇群众组织,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教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热情,带动青少年家庭成员和全社会树立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与科学消费、理性维权的观念。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负其责,建立全社会积极参与、战线系统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要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并形成规模声势。要同步部署消防、交通、防踩踏等安全防护措施,排查消除隐患,落实应急预案,严防事故发生。

(二)突出宣传主题,注重活动实效。要做好宣传报道和新闻服务,切实形成全媒体全覆盖格局,并使用统一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标志(可通过互联网下载)。要注意紧扣传播规律和公众关切,积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不断丰富和完善宣传思路手法。要加强宣传周期间的相关舆情监测,及时研判,稳妥,确保舆论环境平稳有序。

(三)创新活动形式,形成互动传播。要把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规律,激发公众主动参与观点表达和体会分享,形成更具群众基础、更加贴近生活的互动式传播。要切实提高宣传文案设计能力,积极应用制图制像等可视化技术,增强内容表现力和感染力。要认真筹划活动内容和形式,按照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则改进宣传方式,不断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