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村创新发展十篇乡村创新发展十篇

乡村创新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4:12

乡村创新发展篇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和农村、农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多元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技术革新及农业人才培养、农民生产资料储备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这些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性资金投入,而且需要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农业发展银行等定向政策性银行仅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信贷服务,而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很少涉足县域农村地区,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的作用有限。目前,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基本上处于垄断经营状态,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经营实力和服务“三农”能力上的局限性,制约了为新农村建设所发挥的作用。二是资金筹措能力与需求成长不匹配。新农村建设是以城镇化和集群化为标志的,对资金的需求量逐年增大,仅仅依靠政府定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信贷机构和民间资本的共同作用。但当前,遍布于乡村的邮政储蓄机构,由于体制原因只存不贷,导致县域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国有银行逐年减少县及县以下机构的营业网点,吸储的资金也大部分上存至上级银行,成为名符其实的“储蓄所”,而且由于其信贷程序繁锁苛刻,农贷资金微乎其微,致使吸收的资金大量流向城市;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受体制、机制、结算渠道等因素影响,其可用支农资金实力严重不足,而且还有部分资金通过购买债券等方式流出农村。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直接导致了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与资金外流并存的现状,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三是传统的金融服务与时代需求不匹配。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金融需求的时代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但从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看,其所提供的传统服务与时代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突现,主要表现为:涉农银行业机构多沿用传统农业贷款发放办法,贷款期限短,与农业生产长周期、季节性的特点不匹配;贷款额度偏小,与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不匹配;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的关注度降低,逐步将发展重心移出农村市场,为农村信用社的区域垄断经营提供了便利,无形中助推了农村信贷供给价格的提高,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主要以传统的存、贷、汇服务为主,夹杂着少量的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服务种类比较单一,服务产品创新不够;政、银、企、农户之间原有的沟通渠道、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高效运行的新机制尚未建立,相互之间沟通不及时、信息不对称、市场行为不规范,增大了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抑制了贷款投放;与企业融资、消费信贷相适应的贷款担保机制还不够健全,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迫在眉睫

金融和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发展新农村经济,必须创新思维,根据农户和涉农企业发展的多层次和多样化需求,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竞争性和多层次同在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提供多元性的金融服务,实现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均衡,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丰富农村资金供给单元

一是成立农村专业银行。围绕农村经济经营、农民生产生活对金融的需求,向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专业金融服务。二是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把农业保险业务逐步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施保护。三是加快推进邮政储蓄机制经营体制改革。引导邮政储蓄探索发展商业化经营的道路,强化商业银行运营功能,使之尽快转轨为邮政储蓄银行,使邮政业务和储贷款业务彻底分离开来,充分发挥支持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四是建立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担保机构。研究和创新担保模式,完善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丰富担保内涵,细化担保工作程序和流程,提升信贷支农的成功率和保险率。研究探索实行动产、仓单、农业经营权、林权、宅基地等多类型、多品种的质押担保形式,千方百计地解决农户生产及涉农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二)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一是革新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将支持的重点转向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和新型绿色农产品的加工与进出口业务。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重点承担城镇化建设与旧村镇改造贷款、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和农业产品综合开发等业务,使农业政策性资金更加集中、专业、高效地运转。二是重新定位农业银行的商业功能。将农业银行的业务功能定位为服务农业的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其商业银行的属性。三是加大农业保障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通过补贴或委托的方式,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鼓励和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四是丰富农村金融业务品种。不断完善农村信贷业务,开发定向服务于农村、个体工商户、涉农私营企业、村办企业的发展贷款和农村子女就学、购房、购车等消费贷款业务,支持农村相关企业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探索完善农户担保体系,研究、论证土地经营、林权经营、养殖水面经营和生产设备租赁等抵押程序,逐步解决农户、涉农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三)丰富农村融资渠道

一是建立农村经济投融资平台。政府尽快建立农村投资基金,通过这一投融资平台,加大对农村道路、能源、电力、通讯及信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二是规范发展农村非正式金融。在大力发展传统金融的同时,引导符合国家法律规范的农村非正式金融机构发展,使之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三是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进入金融市场。定向投入农业和农村的国债、购买国家农业重点建设项目债券和政策性农业金融债券,降低资金沉淀率。四是鼓励农业企业上市融资。结合农业产业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鼓励农业企业上市的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设定上市的条件和特定产品、产业的审批程序和办事流程,提高涉农企业的市场融资能力。

(四)革新资金价格体系

一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贷款利率优惠支持政策。要认真落实村民、社员和信用户利率优惠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要探索采取降低利率、执行利率低限或政府贴息等方式支持农户、农村企业进行短期贷款。二是创新农业保险分担保障机制。探索实行政府适当补贴农业保险保费和分级提供制度,增强农户抵御灾害的能力。在现行政策框架内,研究建立优惠保险费率和赔偿体系,将农业产业保险与其他商业性保险业务区分开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新农村建设的保险保障作用。三是探索金融城乡差别化利率运行机制。强化中央银行对利率的调节功能,限定农村金融机构的上存资金比例,适度调节城乡利率,实现金融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

(五)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

乡村创新发展篇2

贵州省发展乡村旅游,要在新的起点上,采取新的理念、新的模式,运用新的机制,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我认为,贵州需要坚持两个关键:一是坚持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二是坚持国际化的起点,强调文化性和原生性。目标是要把贵州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实现贵州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因地制宜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基本原则是要充分体现“社区事务,社区参与”。同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按照国际化视角推进。目前,贵州省已与新西兰政府和法国、奥地利、爱尔兰等国旅游机构就合作开发贵州旅游达成协议。要充分利用这些渠道和资源,使贵州的乡村旅游发展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贵州的乡村旅游应是有别于传统的文化观光旅游,是能够给游客提供深度文化体验的新产品。为此,在开发中如何保护、挖掘和培育乡村旅游文化就显得十分紧迫和严峻。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同时又能成功地保护文化遗产,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贵州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既丰富又脆弱,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这是发展贵州乡村旅游业中需要把握的平衡点。

消除瓶颈制约

政府引导主要围绕五个方面

发展乡村旅游,贵州面临许多基础性的制约瓶颈,突出表现在三个断裂上:一是农民素质与现代旅游服务要求的断裂;二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与旅游发展要求的差距;三是分散的村寨与市场的断裂,农民很难直接走向市场。为此,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以下五个方面整合资源,加快乡村旅游发展。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中心工作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将其作为扶贫工作的新抓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引擎、发展旅游的新亮点、就地实现非农化和改造农村的新途径,高度重视、高度定位,利用旅游振兴委员会的工作机制,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主题工作组,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发展的合力。

二是要整合现有的各种资金渠道,保障乡村旅游建设需要。以贵州省的财力来看,开辟新的专门资金渠道很困难,但各种渠道的扶贫资金、农业开发资金、生态建设资金等很多,整合起来可以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投资。建议贵州省的乡村旅游规划由旅游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明确各类资金向乡村旅游投入。

三是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及社区居民的系统培训计划。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农民从自我管理的农业生产转向服务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动上难以平衡心态。通过定期举办旅游培训和教育,消除农民对服务工作的顾虑,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通过参加培训班,使农民在掌握服务技能中强化服务意识,逐步完成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

四是引进先进管理技术,逐步推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评定考核,具备条件的颁发“旅游接待许可证”。对接待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推行上岗证制度,并定期检查。推行评优活动,对条件较好、服务质量优秀的农户进行星级评审,并挂“星级牌”,对村寨分级评定。注重法规体系建设,包括乡村旅游规划纲要、乡村自然与人文遗产资源保护草案、乡村游憩地利用规划实施细则、乡村旅游促进计划、乡村环境保护条例、乡村旅游开发申请条例、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

五是利用互联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以信息平台打造贵州乡村旅游。与传统媒体和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具有廉价、速度快、影响面宽、服务功能强、易形成个性特色等优势,更适宜乡村旅游的营销。建议建设贵州省乡村旅游网,集营销、预定为一体。网站的建设与运行,可以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化运作。

实施“新农村建设运动”

创新机制发展乡村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大规模的资金、物资和人力,单纯依靠政府不可能,大规模吸引企业投资也不现实,必须进行制度创新。贵州农村如果把劳动力组织起来并实现有序的交换,将焕发出强劲的创造力,我认为,可以提出“新村建设运动”,以此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选择一批旅游资源富集、交通好的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区,政府负责组织专人搞好规划,派出专人加以指导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大量的投入是通过农村居民互换劳动去解决。为使互换劳动在大范围内发展,并有利于农村行业分工专门化,政府可印制“劳动交换凭证”,并建立劳动储蓄银行,用存贷方式交换劳动或积累劳动,按较现代的建筑和生活环境要求,从更新改造住房、美化环境人手,推进规模化经营。由于受乡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制约,当前乡村旅游存在分散、规模小、个体经营占主体,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产品深层次开发不够,产业经济结构不健全,经济贡献小等问题。因此,以土地联合经营为核心,形成合作经营组织,综合利用乡村的景观资源和农业景观,建设乡村旅游基地,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推动乡村旅游的规模发展。

从要素组合的情况来看,以劳动力资本化创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具备了非常好的条件: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大量过剩劳动力。只要政府出面组织或倡导,从“营造新居”,改善住房和居住环境入手,互换劳动不成问题。二是建设使用的石、沙、灰、砖、瓦、木材等均可就地取材,成本费用低,并可以换工方式取用。三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向民族贫困地区投入的扶贫资金、民族发展资金、民政救济资金、以工代赈款、农田基金款、城乡建设款等,加上有世界银行、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各种国际慈善机构、民间社团的贷款和捐赠款等,只要相对集中使用,包括政府财政专列补贴基金供农民新居建设贴息贷款,用于农户购买水泥、钢材和装饰材料等,“新村建设”的展开不成问题。四是可选择一部分有专长的、有干劲的干部,经专门培训后充实城乡建设局组成新村建设指挥机构,具体实施“新村建设”的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和现场组织指挥、技术把关等,使“新村建设”运动开展既轰轰烈烈,又科学扎实,不流于形式。五是利用开展“新村建设运动”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刺激乡(镇)村干部“为官一任、造富一方”,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积极性。不仅政府支出成本低,而且有利于把农村的官与民都纳入为同一目标而奋斗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六是农村有大量能工巧匠和知识青年,只要加强组织和训练,可以成为“新村建设运动”中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从世界范围看,韩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韩国上世纪70年代提出在全国农村开展”勤劳、自助、合作“,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新村运动“取得显著成效。韩国的新村运动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目标是改善生活条件,包括修建住房、厨房、厕所,美化居住环境。第二阶段则更多面向农村,包括修桥、筑路、修建灌渠、公共推肥基地、农村公共建筑等。第三阶段直接面向经济建设,包括创办农场、林场及开发市场和开办工厂等等。韩国的“新村运动”采取民办公助相结合方式,利用了农村大量闲散劳动力,刺激了农民需求,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韩国仅用25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起飞”,创造了“人为的奇迹”。

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八种模式:

1、“农户农户”模式。这是乡村旅游初期阶段的经营模式。

2、“公司农户”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吸纳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在开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丰富旅游活动。

3、“公司社区农户”模式。这一模式应是“公司农户”模式的延伸。

4、公司制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发展进入快、起点层次高、开发有规模,如果思路对头、经营科学,容易使乡村旅游开发迅速走上有序化发展的道路。

5、股份制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通过采取合作的形式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按照各自的股份获得相应的收益。

6、“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分享利益,避免了过度商业化,保护了本土文化,增强了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从而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乡村创新发展篇3

当前,__市各地正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理思路、定目标,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谋篇布局。近日,阳明街道、泗门镇、丈亭镇、梁弄镇等部分乡镇、街道的党委书记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都表示,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带来的机遇,按照《意见》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全面推进本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科学发展之路。

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快建设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创新,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在泗门镇党委书记周成伟看来,“南部种粮、中部种菜、北部休闲”,是泗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的发展方向。南部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建立1000亩以上的粮食高产示范方,确保粮食生产和供应保持稳定;中部完善万亩加工型蔬菜基地配套设施,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区;北部推进新大陆农庄建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同时,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积极培育和推介农产品知名品牌,也是泗门镇今后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所要做的工作。

推进现代农业质优效增,这是阳明街道努力的方向。街道党委书记范焕平表示,要强化农业科技投入,加大新式农机、农技推广力度,支持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着力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积极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组织,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完善提升杨梅产业是丈亭镇确保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去年,丈亭镇通过硬件改造和软件完善等多种途径,使杨梅产业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就下一步发展目标,丈亭镇党委书记王春媛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以杨梅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的投入力度,精心打造宁波万亩杨梅基地和中国杨梅种质资源圃等一批精品观光工程,着力提高杨梅的品质和档次,确保梅农增产增收。

去年以来,梁弄镇以“五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山村经济,在增加老区人民收入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那么,今年该镇又有何大的动作?梁弄镇党委书记张建培表示,该镇今年将依托茶叶、花卉、水果、毛竹等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扩大樱桃、杨梅、桑果等特色小水果种植规模,建设核心区1000亩、辐射区10000亩的特色小水果基地,倾力打造以“五园”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线路,进一步发展“五园”经济。

统筹城乡建设 优化人居环境

近年来,__市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和谐宜居城市的要求,坚持以宜居宜业为目标,积极统筹城乡建设管理,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说起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王春媛有着强烈的紧迫感。她说,丈亭镇下一步将以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快集镇控制性详规、村庄规划的编(修)订步伐,形成工业向功能区集中、人口向集镇和集中居住区集中的规划布局。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进城镇与农村一体化的路网、电网、供水网、污水处理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庭院整治”和“和谐宜居家园”创建工作,积极探索集镇社会化、网络化、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切实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步伐。

范焕平则表示,要加快阳明街道区域内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一体化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建设和社区化管理工作。要大力实施“小康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抓好小康示范村、村庄整治村、庭院整治合格村的创建和家家农户庭院至少有一棵树工作,着力优化人居环境。

泗门镇目前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12平方公里,并初步建立了交通网络、供水供电、信息网络、社会服务、生态环保等“五大系统”。周成伟说,下一步,泗门镇将加快旧城改造和“腾笼换业,退二进三”步伐,提升城镇品位。同时,要创新城乡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今年,将着重把市政设施养护、公用事业监管纳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张建培提出,下一步梁弄镇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中心镇,全面实施生态保护机制,深入推进污水收集系统二期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内聚外迁”工程,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移民的迁移安置工作,加快人口向中心村、集镇建成区集聚。

以改善民生为核心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加快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是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们的共同心声。

谈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周成伟充满信心。他说,今年泗门镇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新社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实现农村新社区拥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处达到宣传文化阵地“六个一”标准的公共文化设施、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家农村标准化菜场、一个标准化治安警务室的目标,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乡村创新发展篇4

关键词:江苏统筹城乡农村制度创新

党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这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极具战略意义。“二元分治”的二元结构制度,是必须破解的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度,是造成城乡失衡和差别扩大的根本的深层次原因。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明确把“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在江苏省2010年一号文件《关于提高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也把农村制度创新作为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

1.土地产权主体模糊,土地承包权的性质不明确。“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是‘集体’究竟是哪一级,行使土地管理权力的管理主体究竟是谁,相关法律的规定不是很清楚”(周琳琅,2005),农民集体所有制存在产权主体模糊的问题,而且,现行的土地承包制还没有很好解决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问题,土地承包权的性质尚不明确,其弊端是无法屏蔽其他利益主体对农民的侵害,致使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极其弱小,从而使《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的立法宗旨无法得到保证。

2.土地征用制度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现存的主要问题有征地的范围过宽,滥用和不规范使用土地征地权,补偿过低,对失地农民不能妥善安置等突出问题,造成了农民利益的受损和权利的侵害。

3.土地流转制度要进一步的健全和创新。一方面,由于在集体内部,成员边界不稳定,因此“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与“承包土地关系变更”的矛盾始终存在,这反映了存在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过死,已不适应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趋向。另一方面,存在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不足,阻碍了城乡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和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不能使农民在土地的流转中获益。

(二)江苏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1.尝试将农民集体所有制界定为农民按份所有制,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确化,使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具体化和人格化,克服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不清和实际缺位的问题。要赋予农民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完整权力,在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性质上尝试实现由债权性质向物权性质的转变,以便于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产权关系中内含的不稳定性,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使农民形成长期预期。

2.要严格界定“公共目的”的外延,严格界定动用国家征地权力的公共利益的范围。对农民实行公平补偿,改变按征地的原用处、以征地前耕地若干年的产值的征地标准,实行以土地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参照土地利用形式改变后的土地价格进行完全补偿。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将单纯的“土地换社保”与其他诸如土地入股等形式相结合,为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将土地用途转化为农民利益提供多重保障。在这方面,江苏昆山实行“征地年薪制”,同时为被征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金,实现了土地的双重功能的做法值得借鉴。

3.在土地承包的确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承包期的稳定性和人口的流动性的关系问题,改变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生不添,死不抽”的刻板化做法,保障新生代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另外,要创新机制,着力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农村生产资料的最佳配置。扬州市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土地股份制和苏州市在农民中大力推行换股、换保、换房的“三置换”的做法值得借鉴。

农村金融制度的困境以及制度的创新探究

(一)农村金融的现状和问题

1.低层次的农业形态,致使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缺乏存在和成长的基础。典型的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经济存在空间分布分散、经济主体生产的分工协作和相互依赖性弱、金融需求额度小、借贷抵押物不足等特征,导致商业金融难以满足经营的规模需要,我们可以从“四大国有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进入农村,在“商业化”改革后退出的现象中理解这一根本性问题。同时,这种状况也阻碍了合作金融的发展,造成农村民间金融盛行的状况。

2.金融市场的分割程度较高。与上面的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农村市场形态发育程度低。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高度分割的背景下,实现金融市场的衔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和竞争机制是缺少现实基础的。

3.存在对政策性金融的依赖。农民通常通过民间互的方式获得数额较小的融资,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也用非生产性用途,农业和农村的维持性金融和发展性金融更多的是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性投资。

(二)江苏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探索

1.推动农业的专业化、产业化、合作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小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是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实现江苏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基础和根本。“美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优势不仅在于它是以大农场为基础,而且在于农村的最小地域单位是小城镇,这使得美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处于相对较好的状态”(陈春生,2010)。经验证明,改善农村金融状况的出路不仅仅在金融方面,而在于农业的专业发展与经济空间的布局方面,“可以说推进农业的专业化发展、产业集聚和农村经济的小城镇化,努力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聚集度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基础工作”(陈春生,2010)。

2.探索合作金融的新路子,合理安排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发展,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非正规金融。首先,要进一步的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制,“苏南模式”中“一级法人制的合作银行模式”就是很好的尝试。同时,要突破对农村信用社组织的路径依赖,进行路径创新。基于江苏农村现有的较好基础,要着力构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其优点是它既可以实现农户的融资需求,又有内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将外部金融市场运作内部化,大大降低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及风险,而且,它可以通过获得商业信贷以及接受政府的资金投入等途径,成为整合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其次,要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在履行好政府职能性金融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经济扶植型政策金融,将之与江苏的“脱贫攻坚工程”、“五方挂钩”和“五个一”帮扶机制结合起来,为经济薄弱村和地区的脱贫提供金融支持。同时,要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对涉农贷款提供担保的途径,吸引商业金融向农村和农业的流动。最后,要有效的利用和规范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即“民间金融”,由于它具有诸如相对的信息优势、对抵押物的要求较为灵活、放贷人具有融资成本低和风险管理成本低的优势,尽管其有诸多局限,在农村仍具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对其要积极的加以利用和改造。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中介,通过将其与正规金融相结合,促进它的发展和提升,同时也可以引导和支持其走向合作制,转化为正规金融,使其规范化。

户籍制度问题及其改革的探究

(一)户籍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当前,以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法律依据的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然。其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户籍制度已成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阻碍人口流动、社会保障和就业等诸多问题的制度壁垒。第二,户籍制度体现了“农民”和“居民”的身份区别,人为的制造和强化了社会不平等因素。第三,户籍制度背后的附加功能,隐藏着巨大的现实利益差别。

(二)江苏农村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的策略

1.对户籍制度关涉的附加功能进行配套改革。着重对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保险政策、社会福利等与户口脱钩,逐步剥离附加于城乡户籍之上的机会与待遇差别问题,以体现社会身份与“国民待遇”的平等性,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

2.加快落实放宽江苏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重点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以准入条件取代计划管理,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积极引导农民有序向城镇转移。无锡市2003年城乡居民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以来,已有200多万农民转变为市民身份。

3.考虑到其他配套改革以及就业、治安和资源等问题,防止大城市角落出现大批“贫民窟”,江苏的大城市可根据本地情况逐步稳妥的放宽准入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也可以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尝试实行弱化了传统户籍概念的居住证制度。

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问题探究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中的突出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项目、额度和覆盖范围要进一步的得到完善和健全。农村在社保方面存在项目不全,保障层次相对较低,原有的社会保障传统优势逐步瓦解的状况,在公共资源的占有和社会福利的享有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农民工以及失地农民在就业时,要考虑到解决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推进,强行征地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如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比较棘手。

(二)完善江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的途径

1.要统筹考虑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可尝试建立与城市居民在缴费和保障水平标准不一,而在机制上一致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其次,要优先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后,考虑到劳动力的流动,还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衔接。

2.对于失地农民,要进一步完善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方筹资的社会化保障新机制,失地农民的社保基金可主要由在土地市场化配置前提下的征地赔偿费和土地流转后的增值收益构成,同时也包括社会捐赠和政府拨款。昆山就建立和完善了以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拆迁补偿为主体的农村“五道保障”体系。对于其就业,在制度层面而言,首先,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增加资金投入,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为此要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制度,加快建立培训、鉴定、就业“三位一体”的农民培训补助机制。其次,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把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业培训网络、城镇就业政策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建立健全农民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求职登记制度、农村困难家庭就业援助登记制度。最后,完善和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工伤保险全覆盖,条件成熟的可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落实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有条件的城市可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乡村创新发展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乡一体化;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071-03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城乡一体化是指我国的城市和乡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各自的优势出发,谋划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和富裕的方略,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城市郊区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然而,作为湘中传统工业重镇,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农业发展模式与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目标不一致,这就需要制度、技术、人才等一系列的扶持。而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和血液,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同样,衡阳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也需金融扶持。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确保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衡阳现有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难以发挥作为农村经济核心的作用,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本文分析金融支农不足的总的概况,农村金融空洞的凸显所致的资金供给不足的深层原因,以及提出如何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推进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1衡阳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金融体系的必要性

衡阳是农业大市,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倡导低碳经济生产方式,形成有利于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规模性调整和升级,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两型产业”,这种发展模式是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的结合,而目前的金融扶持明显不足,这就需要降低分散风险的金融创新。

1.1促进衡阳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资金不足

考察历年来金融业在工业、商业、农业、建筑业四个行业的信贷支出规律可得出金融业信贷支农明显不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投资主体,它在农业投资领域的地位也因此逐渐弱化,金融机构对农业投资的地位明显增加,从2000年的4792.4亿元到2007年的15428亿元,[注:资料来源:stats.省略/]但从下图的趋势线可看出,虽农业贷款曲线一直是往上延伸的,农业支出占金融业信贷的比重、农业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都出现大幅度下降。在中央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之后,金融业对农业的贷款从2003年开始逐步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和比例远不及金融业对工业的贷款。

2000―2007年金融业在工业、商业、农业、建筑业的信贷支出图

衡阳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推广等开发性资金缺口巨大。据估计,衡阳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急需10个亿,农业产业化建设资金需求31.5个亿。而近3年来,全市财政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每年分别只有1.89亿元、1.87亿元、2.58亿元,分别占财政总支出的6.54%、5.57%、6.69%。[注:资料来源:红网]这部分资金绝大多数是相关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真正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而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2008年年末,衡阳市各项贷款余额276亿元,其中7县1区各项贷款余额132亿元,而农业贷款只有44亿元,不到全部贷款的16%,不到县区贷款的33%,且大部分集中在县城,造成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矛盾更加突出。

1.2促进衡阳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资金不足深层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之国家有利的宏观金融政策的缺乏,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空洞化现象凸显,从而造成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

(1)农信社发展缓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商业化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城市化”特征非常明显,直接表现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网点设置的城镇化、资金流向的城市化和从业人员的城镇居民化。农信社的贷款实际上只覆盖了20%左右的农户,大量资金没有用于农村,而是被抽调到城市用于城市建设、投资购买各类债券和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出资金等。

(2)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缺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当初是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国家政策性专业银行。但是,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成本较高,业务单一,服务农村经济的政策缺陷明显,难以承担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衡阳近4年农业政策性贷款累计下降约1.5亿元。

(3)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服务网点减少。在“商业化”转化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注重集约化经营,不少县域内的分支机构大量撤销,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和放款权,截至2007年,共撤销了33000多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同时,各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源配置上,将内部的人才、资金、技术装备等不断向城市转移;管理机制上,经营重心城市化,核算单位上移,基层营业机构及县支行的贷款审批权限和财务权上收;业务对象上,将重点放在开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上,很少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4)农村邮政储蓄成为资金漏斗。邮政储蓄利用中央银行的高存款转存利率的优惠政策和网点优势,存款近年来超常增长,截至2006年3月,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48万亿元,占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9.7%,联网网点超过3.5万个。由于邮政储蓄奉行“只存不贷”的行业定位,邮政储蓄70%以上的存款来源于县及县以下地区,与之相对的是98.63%的资金用于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几乎全部流出农村。

(5)非正规金融的体外运行化。由于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户和企业融资的需要,使得民间金融活动在县、乡(镇)农村地区十分活跃。据中央财经大学李建军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地下信贷的规模大概介于7405亿~8164亿元,地下融资规模占融资规模的比重为28.07%。但长期以来,由于民间金融一直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制之外,没有合法地位,处于一种半公开或完全地下的状态,缺乏政策及法律的规范支持和监督,因此,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潜伏的风险也较大,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2促进衡阳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创新

2.1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指出,2010年的金融创新由前几年的金融体制改革转为健全金融体系。衡阳要解决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金融总量不足,还要面对农村金融资源外流这一现实,就应该对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并加强政府引导,创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合作金融、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合理分工、适当交叉的体系。

(1)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首先,建立农信社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其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不同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下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划分各级联社、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理事长、主任、监事长的职责,完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形成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行为规范的治理形式和组织制度。要把产权制度改革与完善法人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完善内控制度和转换经营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农信社必须加快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和电子化网络平台建设,使所有农信社都能接入人民银行的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尽快解决农村信用社资金汇划、汇兑困难问题。并开展工资、代收话费、代办保险等业务服务。最后,创新信贷产品,增强支农扶农功能。农信社要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对象,拓展小额贷款用途。要将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贷款产品捆绑在一起,支持农民专业化、企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发展。

(2)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统筹考虑,农业发展银行要从制度和业务发展两方面来创新。首先,资金筹措方面,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的显著特征是成本费用低、量大集中、相对稳定和可用期长。所以它应逐步减少对中央银行的依赖,改变目前资金来源渠道过窄且不稳定的现状,逐步拓宽融资渠道。其次,治理结构方面,可以考虑成立由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农业部等部门负责人和若干独立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日常经营活动实行董事会下的行长负责制,成立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能。最后,要把业务向生产领域延伸,积极扶持具有较好收入现金流、能够还本付息的农业产业化领域,成长性强、带动面广、信用度高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技术和市场成熟、农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农科技项目以及为大中型龙头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上下游农业小企业。

(3)引导农业银行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继续完善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经营业务分离,拥有城乡两个市场、实现城乡联动发展是农业银行的独特优势,农业银行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涉农资金供给和创新信贷投放机制,在做精、做大、做强城市业务的基础上,稳步做细、做广农村业务,实现城乡的联动,为农村提供多种形式的中介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

(4)创新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邮政金融的资金漏斗一直为人垢病,要积极开辟新的资金运用渠道,鼓励和支持邮储将一定比例的资金返回农村使用。邮政银行转存人民银行的资金可按一定比例留给当地人民银行调度使用,通过再贷款形式由农村信用社放贷给农业企业和农户或者允许邮政储蓄与农信社签订协议存款,将资金交由农村信用社投入农业和农村地区。也可通过购买投入农业农村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或其他农村金融债券,使资金回流农村。

(5)规范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分散的、多元化的,因此要根据机构多样化的原则来创新,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着力改善和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要本着“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允许国有资本、私有资本、外资和国际慈善组织共同参股,新设社区银行、只贷不存的贷款公司和小额信贷组织等多种农村金融机构。但在允许民间金融准入的同时,也必须设计好其市场退出机制。允许运转不灵、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严格按市场机制办事,保证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还要给民间金融以应有的保护。政府要通过法律保证各项合同、协议的实施,对不履行合同的组织以严厉的处罚,使市场能够健康运行,确保民营金融的稳固基础。政府还要充分运用好现有监管网络和监管资源,密切跟踪其风险情况,督促其完善法人治理,健全内控制度,严格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

2.2加强政府引导

农业产业的天然弱质性导致了其比较收益低、回收周期长、自然及市场风险高等特性,对于以赢利为唯一目标的商业金融机构来说,自然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回报率更高、风险较低的工商行业。因此,在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唯有政府加强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引导功能,才能确保足够的金融支持。此外,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性,也需要政府介入以消除金融运作中的失灵现象。

(1)国家应尽快采取对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鼓励政策。例如,对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贷款给予税收优惠,免收营业税,减收所得税;允许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使之与农村地区贷款的高风险相匹配;对存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的存款免征利息税,增加金融机构支农资金来源。

(2)成立涉农贷款担保基金。农业以及一些涉农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贷款抵押担保,在银行申请贷款时必然受到歧视。因此,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和省市政府)应当逐步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成立涉农贷款担保基金。其担保对象主要包括难以通过正规渠道在商业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农户、农业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等。

(3)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的直接目的是,在农业遭受各种灾害后依靠农民自己在丰年的保险积累,提供适当的补助,以利于农民顺利渡过难关。通过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不仅可以稳定农民收入、降低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龙头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且还能相应降低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的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今后政府和保险公司应根据农民增强抗御农业风险能力的客观需求,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险种,有效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通过加强政府引导,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对参加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同时给农业保险公司一定的政策优惠,提高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等方式,促进农村保险业特别是农业保险的发展,推动农村保险、“保险+信贷”等新型金融业务的开展,实现农村信贷服务与保险服务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凌云.衡阳特色农业的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2005(11).

[2]张孝鹏.衡阳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J].衡阳通讯,2009(1).

[3]陈龙.关于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5).

[4]刘菊芹.基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农村信用、信托体系重建[J].特区经济,2006(6).

[5]张素华.浅谈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J].中国商界,2009(8).

[6]苏玉环.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乡村创新发展篇6

一、前言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产品从形式到内容上普遍缺乏创新,产品层次初级化,大多数依然沿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采摘、垂钓等传统的接待方式,文化体验内容欠缺,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进行产品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

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随后,人们对创新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入,旅游创新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将创新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够指导政府和从业者合理科学的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促进产品的创新研究,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内许多学者对旅游产品创新研究进行了探索研究。综合已有研究,笔者尝试对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概念、原则、途径等进行界定,提出乡村旅游旅游产品创新的策略,以期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二、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基本内涵

(一)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概念

现代意义上的创新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崔凤军,王学峰(2002)认为旅游产品创新主要是旅游产品的设计和重新组合、旅游服务项目的增减或改善、新技术的应用、旅游品牌的塑造、旅游服务功能的创新等。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就是创新主体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和重新组合、新技术、新模式以及新途径的运用等行为。

(二)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

乡村旅游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是顾客,顾客需求即市场需求,因此在乡村旅游产品创新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客观地进行市场需求分析,遵循市场需求原则,结合旅游目的地本身具有的各种客观条件,设计出迎合市场需求甚至能引领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

2、原真性原则

乡村旅游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的的淳朴、原生态的属性,或者说“乡村性”,这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也是它的优势所在,因此在乡村旅游产品创新过程中要保持其原真性,在保持“乡村性”这一前提下进行产品创新,否则就只是“破坏”而非“创新”。

3、可再塑性原则

乡村旅游产品创新要想不断提高竞争力,就必须保持可再塑性,即可以永续地创新、不断地变化。乡村旅游产品是灵活可变的,有可再创新的空间,这样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才可以与时俱进。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乡村旅游产品创新过程中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合理且适度的利用资源,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择手段的开发,这样只会阻碍乡村旅游健康长久的发展,因此我们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途径

1、政府引导,制定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扶持政策

由于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乡村旅游产品创新需要地方政府的有效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建立有效的产品创新管理机制,包括鼓励投资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业态,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优化乡村旅游目的地社会环境和宣传舆论,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2、打造品牌,形成乡村旅游产品品牌效应

旅游品牌形象是旅游地区人文风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体现。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游客在进行旅游决策时,不能像一般的消费活动那样直观地看到产品的价值,此时大多数人就会选择有口碑的旅游品牌。可以说,旅游市场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所以在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时要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品牌建设,形成品牌效应。

3、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形成乡村旅游产品的独特个性

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有利于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英雄人物、风土人情的基础上,挖掘利用乡村旅游地的历史文化遗存、宗教传统、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营造乡村旅游文化氛围,从而达到通过文化挖掘和提升来达到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目的。

4、适度超前,引领乡村旅游发展潮流

既谓之“创新”,就需要在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创造需求,以创新带动需求;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律,大胆突破、勇于作为,创新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念、路径和机制,引领乡村旅游的发展潮流,促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三、磐安县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一)磐安概况及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现状

磐安地处浙江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是一个“满目真山真水,全程鸟语花香,遍尝生态食品,休闲山里人家”的绿色世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田”的山区县。近几年磐安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为沪杭苏等地的游客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曾获“中国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但磐安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产品形式以农家乐为主,缺乏特色和个性化,要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创新迫在眉睫。

(二)磐安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结合前文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理论,笔者尝试对磐安县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着重探索其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

1、专项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1)乡村婚俗体验产品

现代生活中婚礼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多趋于西式化和雷同化,使得很多年轻人开始追求个性的婚礼和难忘的体验。针对这类需求,磐安可推出乡村婚俗体验游,主要目标市场为新婚情侣以及对结婚纪念有需求的人群,也可扩展到对磐安传统婚俗感兴趣的人群。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拍摄个性婚纱照,让游客参与体验磐安独特的婚庆典礼,通过种植相思树等寓意美好的植物,不仅有纪念意义,也同时为磐安的绿化做出贡献,还能提高重游率。

(2)中医药旅游产品

磐安中药材资源丰富,量大质优,是全省最大的中药材主产区,被誉为“中国中药材之乡”。以大盘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的中药材鉴赏和游览活动,目标市场包括中医药专业的学生、职业医师、对养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等,由专业人士介绍药材知识,让游客参与中医诊疗、写配方、现场配制中药材等活动,推出中药养生保健、药膳美食、中药美容美体等体验活动和配套的膏方、实物产品。当然,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3)民俗文化节庆产品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磐安有着多样化独特的民俗文化,将窈川乡的祭马会、玉山的赶茶场、深泽与双峰的炼火、万苍的谷将山庙会、盘峰的祭孔大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乡村旅游项目,通过民俗文化节庆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切实地体会磐安的民俗文化。

(4)乡村山林保健产品

磐安森林资源丰富,负氧离子高,具有生态保健、调节舒压的功能,可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山林溪谷为中心,以负氧离子、绿色环境、中草药、矿泉水质等为原料,形成特色的水疗项目,开发体验式茶吧、绿色Spa、天然氧吧、森林瑜伽等乡村保健旅游项目。让游客真正的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而不是单纯地走马观花。与此同时,要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5)主题村庄产品

磐安拥有玉山古茶场和榉溪孔氏家庙两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山古茶场被文物专家称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磐安也是江南最大的孔氏聚居地。可以榉溪村、马塘村等地为核心,设置主题游览路线,开发体验参与式的节目。也可设置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地、考古研究会所等有教育意义的机构,实现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文物保护和村庄环境的优化。

2、旅游产品联合创新

(1)整合农家乐旅游产品,形成统一品牌

磐安农家乐项目已经颇具成效,以乌石村为核心,通过整合各村落农家乐旅游产品和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精品乡村民宿、青年旅社、养老公寓等多层次乡村度假项目,开展农作物种植、养护等体验项目,对农家乐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乌石人家”品牌,统一对外营销,逐步树立鲜明的磐安乡村旅游产品形象。

(2)与养生旅游相结合,发展乡村养生旅游项目

磐安以“山水磐安,休闲养生好地方”为品牌形象的养生旅游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因此可以将乡村旅游与养生旅游相结合,推出乡村养生项目,重点探索发展云山旅游度假区的温泉养生旅游项目、青梅尖高山避暑项目和鞍顶山等地高山滑雪、滑草、攀岩等乡村康体养生旅游项目,以及云山旅游度假区、高二乡、双溪乡等地的乡村养老旅游项目。

(3)与横店影视旅游相结合,发展乡村影视文化旅游

磐安距离横店约30公里,横店影视城作为国家5a级景区,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依托地缘优势,积极依托横店的产业辐射,利用磐安境内梓誉、榉溪等原生态村落的景观风貌,积极发展影视创作、影视拍摄等产业,与横店影视城建立长久的合作,推进影视文化旅游发展,由此来提高磐安乡村旅游知名度,吸引游客。

3、乡村旅游纪念品创新

(1)农特产品

磐安有着丰富的生态食品特产资源,开发生态农特产品很有优势,包括高山西瓜、无公害蔬菜、药材、茶叶、食用菌、猕猴桃、板栗、香榧等。商家在选取材料的过程中,要注重质量,建立自己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也可利用农特产品研发一些特色健康食品,如板栗饼,香榧饼,猕猴桃酒等,同时可以让游客参与到这些食品的种植、采摘和制作过程,增强体验性。

(2)精美相册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都会拍摄很多照片,可以在景区指定地点,为有需要的游客免费冲洗一定数量的照片,并制作成精美相册,同时附上磐安乡村旅游的宣传照,既满足了游客需求,也同时宣传了磐安的乡村旅游。

四、结语

乡村创新发展篇7

创建“中国幸福乡村”的重要意义

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推动城乡结构转型升级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江山市创建“中国幸福乡村”,从产业增收、公共服务、农民素质、环境整治、基层基础5个方面,整体推进全市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归根结底,是在农村层面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顺应“三农”发展趋势,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为实现江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是结合江山市实际,对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现实工作中亟需调整改善的薄弱环节制定的一整套完整的切合农村改革发展方向的提升方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浙江省、衢州市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政策的有力举措。

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是加快实现农村中长期目标的战略选择。创建“中国幸福乡村”,与实现我市中长期战略目标、工业提升、服务业提升、构建和谐江山,共同构成了江山市“五位一体”的区域战略发展体系。实现战略目标,建设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和山水家园的个性化魅力城市,既要依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有力拉动,也要依靠现代农业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支撑;既要发挥城市本身的增长极作用,也要发挥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覆盖效果。江山市创建“中国幸福乡村”,以满足农村的幸福需求、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为目标,对有效疏导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基层和谐稳定,具有较大的促进意义。

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是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江阴、安吉等地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先进经验表明,个性化的发展理念、系统化的建设体系、整合化的投入保障、品牌化的营销策略是有效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江山市创建“中国幸福乡村”,克服了原有发展目标的短期性、被动性,建设机制的缺乏规划、建管脱节以及建设投入的分散性、无序性等问题,对全市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再定位、再整合、再提升,从根本上为新农村建设确立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

创建“中国幸福乡村”的主要做法

指标体系。以量化的考评指标体系作为测评标准,包含富裕、满意、文明、美丽、和谐等5类共50项指标内容,具体又包括44项创建指标以及6个附加指标;设计农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调查表作为测评参考依据。

规划推进。从2009年开始,计划用12年时间,分三个阶段,把江山市所有建制村建设成为“富裕、满意、文明、美丽、和谐”的中国幸福乡村。第一个阶段为近期抓点成线阶段,从2009年到2010年,用2年时间使50个村基本达到“中国幸福乡村”创建标准,打出“中国幸福乡村”品牌;第二个阶段为中期连线拓面阶段,从2011年到2015年,用4年时间,每年完成25个的“中国幸福乡村”创建,进一步打响“中国幸福乡村”品牌;第三个阶段为远期全面覆盖完善提升阶段,从2016年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所有村的创建工作,并巩固提升已取得的创建成果,最终实现“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目标,把江山塑造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之一,把“中国幸福乡村”打造成为部级区域品牌。

主要措施。一是实施新一轮产业增收提升工程,创建富裕乡村。持续壮大农业主导产业。重点培育“1+5”农业主导产业,在稳定优化粮食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培育以食用菌、畜牧、果蔬、竹木、茶叶等为重点的五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不断健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做实做特现代乡村工业。鼓励各地发挥地域、产业和人力资源等优势,主动对接全市“4+X”工业主导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家庭工业和来料来样加工业,有效激发乡村农民创业激情,努力形成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支撑有力、集约发展的乡村家庭工业集群,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借势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围绕打造三省边际休闲旅游胜地目标,做足乡土文化文章,重点开发清漾毛氏文化村、和睦彩陶文化村等特色乡村旅游业,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建成一批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农家乐”产业基地,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有效拓展增收渠道。出台系列扶持农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并充分发挥“低收入农户奔小康”、下山脱贫、万名农民素质培训等现有各项惠民工程对农民创业就业的推动作用。二是实施新一轮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创建满意乡村。推进农村和谐社区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强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环卫、供水、公交等基础设施一体化,抓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使农村居民享受城镇化的现代文明生活。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化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深入实施农村教育“五项工程”,大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完成农村卫生布局调整,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加快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阵地工程”,巩固提高农村“文体俱乐部”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文化体育运动条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推进社保救助覆盖扩面工作。逐步增加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构筑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救助体系建设,建立以农村低保、无业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和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制度等为基础,包含医疗、灾害、住房、教育、法律等救助援助在内的农村公共救助体系。三是实施新一轮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创建文明乡村。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农村优秀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文化,努力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村,把一批有价值的民俗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成为特色文化产品,树立品牌,形成产业。广泛传播现代文明理念。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孝、诚、善等传统美德,扎实开展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基础性创建评比活动,认真实施“春泥计划”,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道德文明、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等宣传教育,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现代农民群体,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法律法治和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四是实施新一轮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创建美丽乡村。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改造。围绕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服务强化等“八化”标准,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广泛开展“农村洁化运动”,深化提升“312”绿化活动,加快村庄整治建设力度,积极实施农村住房改造,促进全市的村容村貌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改善。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围绕建设“山水家园”城市定位要求,坚持治旧与控新双管齐下,全面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积极推广零排放养殖技术,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努力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做好全省的生态屏障。探索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环境保洁、绿化管养、村容美化、村务管理等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提升新农村建设实效。五是实施新一轮基层基础提升工程,创建文明乡村。实行“五项制度”,实现重心下移常态化。在乡镇、街道中深化干部分片包村(社区)“五五责任制”、“民情沟通日”、乡(镇)村干部联合办公、定期蹲点调研、干部重心下移考核管理五项制度,有效改善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促进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有效夯实基层基础。深化“五新争先”,实现村级管理规范化。加强村两委队伍建设,发挥好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村级各员三支队伍作用,进一步选优配强新班子;按照“六统一四化”和全面导入CiS城市品牌形象标识系统要求,深入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建,全力展现新风貌;完善村级发展五项规划,积极实施“一村一平台”计划,努力谋划发展新思路;不断加强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便民利民服务机制建设,完善运行新机制;建立完善集体经济薄弱村运行补助、村干部生活保障、从村主职干部中择优选拔公务员以及乡镇班子成员等制度,激励再创新业绩,围绕“五大安全”,实现社会管理长效化。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一中心、二员、三室”的基层维稳网络建设,积极开展“平安连万家”活动,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政治、治安、、生产和公共等“五大安全”常态化,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

推进“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措施

“五村联创”建设“中国幸福乡村”,环环相扣,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实施的系统工程。应立足长远和全局,牢牢把握建设“中国幸福乡村”的重点步骤和关键环节,常抓不懈,一以贯之,全力推进。

坚持统筹规划,全面覆盖。以行动纲要为指导,做到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有序推进,防止重复建设、分散投入。在工作范围上,要求最终覆盖到全市每一个建制村,使所有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百姓的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改善。在工作体系上,通过建立明晰化的责任机制,将创建“中国幸福乡村”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位,形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市面上的创建工作,各协调小组负责各“五村联创”相关工作,各创建指标责任部门负责具体指导、督查及考核,其他各部门、社会各界主动融入的网格式工作负责体系。

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注重挖掘每个村的自然地理、历史遗迹、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因素,体现村庄的个性魅力,积极打造产业型、文化型、生态型、田园型、集贸型、古村落型等特色村,切忌千村一景、千人一面。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科学化的建设机制,分轻重缓急和难易主次,排好年度创建计划,按近期、中期、远期的工作目标,分批实施,有序推进,逐步实现“中国幸福乡村”的全覆盖。

坚持整合资源,项目带动。以项目为龙头,科学整合中央、省里、衢州以及江山的各类资源,积极向上争取、结对帮扶和财政扶持,促进项目、资金、指标等要素向“中国幸福乡村”创建村倾斜,实现项目的累进和叠加效应。在资金投入上,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政府前期引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积极运用市场机制,转化自有资源,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坚持激活主体,各方参与。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主观意愿,激发和保护好农民群众投身“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管理格局上,通过建立完善长效化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市、乡镇、村三级分级负责,村日常管理为主,农民群众人人参与”的管理格局,加强“中国幸福乡村”建设成果管理。

乡村创新发展篇8

乡村旅游开发是指发挥和挖掘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新、奇、特的旅游产品,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以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近几年,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的扩张期。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主要是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其功能正处于由单一观光向以观光、考察、学习、体验、休闲、度假、娱乐等多功能综合型方向转变与发展,如农场类旅游,包括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广场,还有以休闲、娱乐和知识为目的的农业教育园、科普示范园,以及参与、体验各种农民农事生活,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但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开发中也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1)乡村旅游的开发多强调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开发,对农业资源过度依赖,多以自然景观、农业观光类的旅游项目的开发,未重视乡村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的开发,致使开发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乡村的地域特色不突出,造成乡村旅游产品间的严重雷同,产品未形成根本的核心竞争力。

(2)开发多处于盲目、自发式的状态中

模仿、照搬发展模式的现象还很普遍,相邻相近的乡村旅游提供的农家餐饮、住宿、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相似度很高,乡村特色不突出,并多是以承包租赁的个体行为,很多类似的旅游开发项目根本没有考虑旅游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如旅游产品未进行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延伸,缺少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3)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

所采用的模式多局限于文化观光型模式,以观赏观光型活动为主,如观赏田园景观、观看民俗风情文化、参观手工艺品、观光农业园、主题公园展览等,以农村生活、历史文化、探险体验、生态科考游等体验类旅游发展尚处于初期,层次相对较低,致使游客满意度降低,游客滞留时间较短,对消费者形成不了一定的影响力。

(4)开发的旅游产品中缺乏创意

许多项目依托地域的自然环境进行开发,始终保持原状,开发一次就此停滞,旅游活动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参与性都较低,致使开发的旅游商品不能刺激和满足新时代下乡村旅游的新需求。

(5)在当代新媒体技术下,市场营销模式比较老旧

宣传的渠道与力度不足,缺少对整体项目的精心包装、策划与推介,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导致市场占有率低,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导致宣传和影响的辐射范围小,新媒体的作用没有发挥。

二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加强文化创新意识,把它贯穿于乡村旅游开发的各环节及各层面,突出产品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满足当代乡村旅游者对文化多元性和新奇性的需求。

1创意思维开发乡村资源,挖掘文化价值和内涵

创意思维是一种对既有文化进行的创新与突破,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文化的一种思维方式。乡村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自然田园风光、农耕文化资源、乡村建筑景观、民俗文化资源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文化创意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重庆巴渝的文化村,游览区由三院一寺庙一牌坊构成游览主体,并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有横跨水面的连接大门和牌坊的跨度长达100米悬空索桥,并在通衢大道旁建立压邪的“泰山石敢当”,伴有错落有致的故乡人农家乐及农耕机具操作展出,使旅游者更加感受到传统的巴渝民间文化。在这些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和一些古城遗址基础上,通过利用科技、文化、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创意元素,将一些物质载体、故事和社会生活元素融入到资源中,赋予有形的、无形的乡村资源新的文化性及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历史资源和古城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更好地迎合乡村旅游者对旅游文化差异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化创意设计开发旅游产品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的层次相对较低,多数以乡村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为开发对象,乡村旅游资源间的相似性,导致各乡村以景观游为主打产品的严重趋同化。文化创意设计突破了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就地经营思路,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运用文化创意设计,将当地特色文化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乡村节庆、农事农活,或是培育的新的特色文化融入在设计的旅游产品中,并将创意产业的思维及时尚元素一并引入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这将特色文化的内涵赋予到鲜活的旅游文化产品中,并设计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综合旅游活动,强调产品间的差异性,使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如北京的怀柔雁栖镇的村落,前身是京城的“虹鳟鱼一条沟”,后进行美化环境、营造节点景观、改造民居、增加文化元素等建设,注重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融入农耕农具展、文化长廊等众多文化元素,还可以参与到风筝、皮影等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在夜晚,还可欣赏七彩栈道、古烽火台等众多文化夜景。

3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多是以自然资源、景观为依托进行开发的,雷同的发展模式不能形成区域的竞争力,致使乡村旅游效益低下。乡村旅游应当依据开发地的旅游资源状况,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运用文化创意,借助乡村旅游资源载体,强调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创新开发模式,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型发展。如“生态农业+旅游业模式”的北京市朝阳金盏乡的蟹岛;“特色庄园旅游发展模式”的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生态休闲农场兴建了亮眼雅致且温馨舒适的花卉驿栈,设计充满浪漫与新奇感的水上花屋;“科技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海南省兴隆镇,建立了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观光和种质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热带植物园,并形成观赏园林、教育园林、认养园林等多种形态,承载农事参与、自然教育、观赏等功能。

4创意文化主题活动,完善旅游产业链

创意文化主题旅游活动是依托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元素,围绕创造旅游新价值,并以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知、体验为目的进行的旅游活动,通过对乡村中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创意开发,优化乡村资源的配置,拓展旅游的功能和产业链-既有向产业上游的研发,又有下游关于品牌销售渠道的延伸,并以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产品、优化功能,创造全新的产业空间。如北京怀柔琉璃庙镇白河北村,以“美丽琉璃”文化节为载体,先后开展了“中华瑰宝•美丽琉璃”摄影作品征集大赛、慈善捐赠笔会活动、“书画琉璃之雅韵”、“琉璃山水间•古琴旗袍秀”等系列活动。依托创意的乡村节庆活动,设计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体验性活动,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品牌,宣传当地区域特色,充分发挥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完善整个价值链,实现价值体系的整体增值。

5创意旅游营销,开发乡村旅游

市场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营销的策划、方式、手段在开发市场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当今,中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文化创意可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融入到乡村旅游营销策划、方式、手段中,形成创意旅游营销,这将为乡村旅游发展塑造、提升品牌形象,开拓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更为灵活和有效的传播渠道。如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进行微博、微信营销、app上线,扩大其影响面,增加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以乡村体验营销、品牌营销、网络营销、互动营销等多种方式,通过给消费者留有深刻的良好印象,激发消费者再次消费的欲望,并保持对产品忠诚度;通过创意宣传片、举办主题文化特色的大型活动或庆典营销活动,多渠道、多方位地宣传并塑造乡村旅游的形象,从而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北京房山区韩村河镇的村落开展了打造旅游品牌的活动,通过文化主题活动推出“月满中秋”烟花节、“上方山杯”书画摄影大赛以及“天开花海”油菜花节、长跑节等一系列观光季活动;并结合媒体发挥宣传优势,邀约主流多家媒体,如电视台、网络平台进行多角度宣传,加强了乡村旅游产品的主题宣传,突出乡村旅游特性,加大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拓宽乡村旅游市场。

三结语

乡村创新发展篇9

【关键词】创意农业乡村體验经济产业倍增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5-0109-04

一、乡村體验经济的内涵

乡村體验经济以审美體验和乡村旅游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导向,以消费教育、消费时尚、美学传播为表现形式,以美学景观化、经济市场化、产业高端化、田园艺术化和生活美学化为取向,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體验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第四种经济形态。

乡村體验经济包括创意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两种形态。乡村體验经济作为一种创意经济,是體验经济与美学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是通过體验制造愉悦和享受的产业。乡村旅游产业是以深度體验为基础,以养生养美导向,以休闲度假为目标,以回归生态为追求,以文化消费为引领,體验乡间劳作的乐趣,感受生态田园生活,品味乡村文化情调。

乡村體验经济作为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新经济形态,文化创意密集、民间资本密集、会展节庆密集、高端产业密集,具有“四促四带”的特点:即可促消费、促增收、促市场、促旅游,带资本、带创意、带人才、带科普。同时,乡村體验经济让创意与乡村景观互动,创意和时尚互动,乡村文化与旅游體验互动,创意农业的审美表达与城乡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互动,是促进城乡一體、以城带乡、和谐发展的幸福产业。

在乡村體验经济时代,人们追求原生态的真实體验,寻求乡村文化创意与现代时尚融合发展带来的震撼。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乡村戏剧、农耕文化,以及农村历史变迁、森林观鸟,菜地、果园和茶园采摘等内容,成为人们體验之游的重要选择。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逐步增加,丰富多样的乡村體验产品倍受市场青睐。优化创意农产品区域布局,加速现代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定向聚集,有利于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特色农业,加快优势区现代农业建设,充分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尽快形成新的创意农业生产能力,增加优质创意农产品供给,满足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乡村體验经济的特征

1.體验性。乡村體验经济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结果,通过整合旅游、文化、艺术、创意、生态等多个产业形态,以创意花园、创意果园、创意农业园区以及科技示范基地、生态种养基地、山地果蔬景观基地为依托,以赏花、摘果、垂钓、农业科技示范、农业旅游观光、休闲體验等参与性项目和农事體验为特色,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个性化愿望和对健康、快乐、休闲的追求,享受和體验种植养殖、旅游观光、自种自摘、垂钓娱乐、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运动、休闲、健身的乐趣。

2.参与性。乡村體验经济借助乡村自然之美和创意农业产业资源,以自然资源、创意产业、节庆活动为主,通过开发创意旅游、文化旅游和节庆旅游以及观光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风情游,吸引游客积极参与乡村體验。乡村旅游的稀缺性、體验性是参与的前提。

3.审美性。乡村體验作为一种创意生活方式,是一种集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于一體的怡然自乐式审美體验。在體验经济的时代,消费者不满足于被动消费,积极参与各种农业旅游體验和审美活动,主动體验美丽乡村的特色性、唯一性,充分发掘乡村旅游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和满足。乡村體验产业是美学和农业融合、创意产业和體验经济融合的产物。

4.融合性。乡村體验产业融合发展直接促进了产业创新,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以适游宜居、认养采摘、养生养美、體验农事为主题,积极推进创意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城一體、城乡一體,加快实现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旅游与农业、农业与文化的互相融合,使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5.趣味性。乡村體验产业最大限度地让游客體会乡村體验产业的乐趣与价值。通过丰富乡村體验产业的文化内涵,弘扬乡土文化,活跃乡村文化创意活动,积极拓展乡村體验产业的旅游功能、创意功能和休闲功能,举办诗歌节、鲜花节、美术、摄影等文化创意活动,增加乡村體验产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我国乡村體验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农民总體文化素质较低,阻碍體验经济的发展。有的乡村重自然风光忽视文化创意的开发。有的除了用吃野味来吸引顾客,就没有其他办法了。二是开展节庆活动缺乏经费。一些节庆活动由于缺少稳定的活动经费,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农村土地减少。不断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导致农村土地减少,农民的利益在土地流转中受到损害,补偿不够。四是乡村旅游规划未受到应有重视。许多地方缺乏全面规划,没有将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创意农业规划结合起来,乡村體验性产品和文化创意的个性不明显,部分乡村旅游业规划的业态单一、投资不足、附加值低、规划趋同,深度开发不够。五是基础设施落后。道路、停车场、洗手问、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接待水平低、条件差,“脏、乱、差”现象突出。六是體验经济和创意型人才稀缺。部分创意农业项目文化元素和美学经济含量不高、精品缺乏。七是青少年农耕體验教育发展滞后。不少中小学没有设立农耕體验教育中心和农耕體验教育基地。一些农耕體验教育基地从业人员素质低,不能有效发挥教育作用。有的农耕體验教育基地发展模式落后,观赏性、體验性、趣味性不强,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八是开展體验经济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依旧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属微利行业,企业自身积累少,资金来源渠道主要靠银行贷款,而银行对规模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因抵押物不足,几乎不愿贷款。由于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少,缺少国际影响力强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品牌。发展和保护乡村體验产品品牌的政策和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加快乡村體验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工程,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

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工程”,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创意农产品生产为核心,整合农村各类创意农产品生产技术,坚持“聚集资源、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思路,以文化支撑产业,以品牌塑造形象,通过农业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赋予农产品以文化内涵。

实施创意农业千县万亩示范工程,即在全国选1000个县,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0个农业企业,每县1万亩作为创意农业试验基地,建设1000个中国创意农业富民计划重点示范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创意农产品,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创意农业向纵深发展。

启动中国百万创意农民培训工程,以县为单位,主要培养扎根于农村,利用创意技术和科技知识开发农村资源、发展创意农业生产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免费开展对农场经营者、种养大户创意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对通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进行奖励。组织农民讲师团成员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创意农业知识更新再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批学习型、知识型、守法型、创业型、创意型的现代创意农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制定并启动两岸创意农业合作计划。建议由国台办牵头,联合民革中央、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文化部、商务部等单位和部门,制定并启动两岸创意农业合作计划。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为台湾农民在大陆投资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积极协助台湾农民企业到大陆举办展览展销会,进一步扩大台湾创意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全面提升两岸创意农业合作的层次,努力在招商引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合作特别是农业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业、观光休闲农业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二)大力推进乡村體验产业发展

1.发挥创意农业发展论坛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充分发挥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在推动全国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发展和推进城乡一體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发展农业会展经济。

2.积极推进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在高端产业方面,着眼于国内国际创意农业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创意农业、生物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在产业高端方面,立足于现有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链上附加值最高的关键环节,占领“微笑曲线”的两端,重点抓好制种育苗、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和创意农业高端品牌打造。在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发展过程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依托土地整理,大力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全面促进广大农民持续增收;以“三品一标”为载體,积极培育农业区域品牌的经营主體,推行“农产品地理标志+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建立创意农业高端产业产业集群。

3.建设创意农业示范园区。牢牢抓住国家全面发展现代农业这一契机,兼顾新农村综合體建设,以促农增收为目的,积极探索打造创意农业示范园区,着力抓好产业发展,结合实际培育创意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创意农业花木产业、有机农业等都市型创意农业发展;突出田园城市生态功能、居住功能、服务功能和产业功能,注重从产业发展、村庄空间布局、用地布局、土地开发强度、村庄绿地及景观风貌、道路交通等方面,对创意农业项目区进行统筹规划,确保园区内资源配置、产业项目统筹合理安排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组织农民参与现代农业产业體系,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为新农村综合體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创意农业集团和创意农业园区内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围绕创意农业园区建设实施规划,积极开办中长期政策性贷款,大力支持创意农业园区内农业开发、农田灌溉、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农田林网建设,切实加大对创意农业园区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大创意农业园区内高标准设施园艺、设施养殖业的信贷投入。金融机构应支持园区内日光节能温棚、露地蔬菜基地、蔬菜制种和育苗、养殖示范区等设施,园区种养大户购置籽种、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和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销售、加工农产品等的合理资金需求。三是加大创意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的支持。要有效解决龙头企业担保、抵押不足的问题,对尚不能达到信贷准入条件的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培育,帮助其完善财务制度。四是加大对创意农业园区科研开发的支持。

5.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创意农业建设的人才支撑體系。建设创意农业需要人才智力支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培养、引进和聘请创意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把创意农业作为企业家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企业经营者品牌意识;鼓励大专院校和有关机构组织开展创意农业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创牌能力和创意水平。让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结合,尤其是艺术和创意人才要与农村紧密结合,通过农产品开发,融入文化创意,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创意农业的内涵,创造出新的消费形式,打开市场,形成产业化,使农业与创意紧密结合。鼓励创意农业企业人驻创意农业产业基地创业,对获得创意农产品认评的单位,给予专项奖励。设立“创意人才奖励资金”,对在创意农业产业取得突出贡献的创意农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给予奖励。

6.加大创意农业品牌保护力度,完善创意农业品牌保护机制。完善创意农业品牌、商标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营造保护创意农业品牌良好的法制环境;积极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體、相互结合的保护體系,形成品牌保护合力。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完善创意农业企业信用體系;建立健全执法联动机制,加强与其他省市合作、协调,积极探索建立共同保护创意农业品牌的联动机制和网络體系。加强对创意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督管理,会同农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创意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督监测工作。

7.深入推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大幅度提升创意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要依托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贯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构建创意农业产业技术创新链,支撑企业占领价值链的高端,赢得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中要处理好加强政府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之间的关系。政府要发挥协调引导和支持作用,营造有利于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尊重产学研合作单位的自主选择,不搞行政干预和“拉郎配”。要更加注重遵循市场规律,立足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障。

乡村创新发展篇10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框架创新;基本方略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181-02

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还在扩大,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差距十分明显,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依然存在。如何从根本上破解城乡发展的二元差距,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成立了两个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行先行先试。成立试验区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从制度框架创新上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根据中央对重庆市提出的改革试验的要求和重庆市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形成了制度框架创新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包括制度框架创新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路径,初步回答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所需的制度框架如何创新的问题。

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框架的基本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是以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目标的相关制度安排的结构体系。框架创新是基本制度的整体创新,因此制度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框架创新。一项制度安排的效率不是独立于其他制度安排之外的运行结果,而是制度结构整合的结果。制度框架创新是指对现有制度结构进行的更有效的改进与改革,既包括制度框架组成所依据的原则的改变,也包括“嵌”在制度结构中的各项制度自身的更新,还包括各项制度之间的耦联关系的调整。在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时,需要把握如下基本原则:

1.制度框架创新的指导性。一是以三农为根本立足点,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做到国民收入分配与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切实放到农村,改善民生的举措要更多的惠及农民。二是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着力点,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促进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农村建设。三是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点,既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又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让留在农村的人能够安居乐业。四是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切入点,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繁荣。五是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党的本质属性,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因此,缩小三大差距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根本问题。

2.制度框架创新的综合性。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涉及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工作的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有效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多方面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从现实工作层面看,统筹城乡发展,既要突出重点,在化解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上寻求突破,又要全面推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统筹任务和工作切入点来看,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等方面开展t作,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因此,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强调的是综合性,而不仅仅是经济性。

3.制度框架创新的示范性。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出发,根据本区域要素禀赋特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趋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动力,以全方位改革试点为主要特征,以政府体制改革为保障,以解决社会深层矛盾为着眼点,以带动和影响其他地区发展为目的,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为目标,坚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与创立新制度框架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先行先试与关联互动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相结合、解决当地实际问题与攻克全国共性难题相结合,先行试验一些具有国家层面意义的重大改革发展措施,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新的指导思想、新的发展路径、新的增长模式、新的改革模式以及新型的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等,并不断拓展改革的领域,带动其他领域和其他地区的改革发展,推动我国改革的整体进程。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框架创新的基本路径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多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和重构,需要政府持久的宏观层面的统筹和主导,决非仅仅几项职能的调整所能解决,因此,制度框架的创新涉及到多个层面。

1.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念、结构、职能和方式的创新。深化行政改革,突破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系,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动力,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主导作用的关键。根据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特点,在推动政策改革方面,越是上级政府,越有政治动员和政策主导的能力,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从统筹的区域和范围来说,越是上级政府,管辖的区域范围越大,统筹配置资源的回旋余地越大,统筹的行为空间和作用效果也越大,这可称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效应”。因此,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克服现行城乡行政管理体系的局限性,必须深化行政改革。其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政府职能架构;重塑行政体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行政机制,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府运作机制。

2.建立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动力机制。统筹城乡有别于简单的农村建设,它的一个关键点是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以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格局不可能建立在仅仅依靠中央的财政支持或城市、工业的有限“输血”这一基础之上,必须在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努力探索激励城市文明和城市资源通过无形或有形的有效渠道辐射农村,政府加大对三农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将生产力要素投入农村的途径和办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争取以不断发展的城市和不断升级优化的二、三产业规模和效益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如何建立”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发展模式,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

3.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系列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人往那里走”,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定居并使之向市民转变,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农民工转移的稳定性显著提升,流动的“家庭化”趋势明显。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体,他们对土地的情结弱化,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已日趋城镇化,融入城镇的意愿强烈。

4.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三农”投入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钱从哪里来”。一是按照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更加自觉、更大幅度地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把与三农有关的项目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保证财政预算内农业支出有较大幅度增长,确保新增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并建立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抓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支农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支农体制。二是积极开拓农业农村发展资金的筹集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普惠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培育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5.统筹土地税费收取和使用,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权益如何保障”。近几年,在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背景下,不少地区开始推行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将节省出的部分土地转换为城镇和工业建设用地。农村土地整理为工业和城镇发展腾出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农村建设,但也存在农民和集体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

6.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应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农村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继续全面普及并巩固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推进实行免费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农民享有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步伐。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加快改变农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