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修复治理十篇生态修复治理十篇

生态修复治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7:56

生态修复治理篇1

2重视坡耕地造林北票市为低山丘陵区,很多耕地坡度在25°以上,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动员农民坡耕地造林,以改变生态环境。

3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北票市有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和鸟化石自然保护区,要禁止在保护区进行各种活动,严禁乱砍滥伐和捕杀野生动物,需要进行更新性采伐的,要严格执行辽宁省《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706-2009)》。

4提高迹地更新速度和质量近几年,粮食价格突破历史最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很高,采伐后更新缓慢或不更新。为了加快更新速度,采伐之前要交一部分押金,作为带动经营者尽快更新造林的手段。采伐以后,若能及时更新造林,并且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达到造林更新标准,则返还押金;否则,不返还押金。

5造林前整地技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山地造林前杜绝全面整地,最好采用穴状整地,尽量少破坏植被。其目的是疏松土壤、蓄水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

6打击“小开荒”现在,各地都有“小开荒”现象,北票市也很严重。要成立打击“小开荒”领导小组,组织专业人员,分布各乡镇全面调查。对所有开荒地,要全部造林(或种草),恢复植被。对情节严重者处以罚款或追究刑事责任。

7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成立专业的护林防火队伍,配备专业的防火工具。护林员要经常巡逻,严禁野外用火。变季节性突击抓防火为常年抓防火,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加快生态修复的步伐。

8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结合水利设施,进行小流域治理。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修建小型水库、大坝等。同时,要在此流域栽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树种(沙棘、火炬树、刺槐、山杏、火炬树等),用来防止水土流失。

9高速公路、铁路生态绿化修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会破坏大量的森林植被,在北票市辖区之内的,要及时种草、种树、恢复植被。

10矿区植被恢复北票市金矿、铁矿、碎石厂、白灰厂、水泥厂、砖厂等很多,在开采或利用原料的同时,破坏了森林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有的厂矿还造成了空气和水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必须对受到破坏的植被进行人工修复,重新种树、种草,以恢复植被。对于破坏非常严重、无法恢复的,要客土恢复。

11城市建设重视公园、居民小区、道路的绿化,增加绿地面积,增加绿化品种,让北票市变成森林城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12大凌河流域治理近河道300m范围内,禁止种庄稼,避免化肥、农药造成水污染,多营造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以减少水土流失,净化水质。

13污水处理凉水河流域的水,直接汇入大凌河,此流域的水污染相当严重,严重地影响了大凌河下游居民的生活和各项生产。

生态修复治理篇2

关键词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3-0267-01

破损山体的修复治理是以绿化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也是一项投入较大、施工复杂、技术含量高的系统生态建设工程。2012年以来,辽宁省提出了以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为重点的“青山工程”生态建设,经过2年的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丹东市共治理破损山体921.27hm2,极大地推动了该市的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在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技术措施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科学编制施工方案

对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施工前,要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可行的生态修复治理技术路线[1-2],编制施工设计方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定方案时首先要确定损毁山体的破坏类型,比如矿山坑口屈洞型、采石场露天破损型、山体切面断开型、尾矿堆积山体型、山体取土平面型等,针对山体损毁面积、回填土石方量、表土来源与数量,确定栽种植物种类、数量和栽种与遮盖方式;最后要确定施工时间,作出用工、车辆、耗材、土石、苗木等工程概算和施工要求,绘制有关项目位置图、项目现状及预测分析图、项目生态修复规划图、项目施工设计图和治理后效果图。做到认真规划,严格设计,依设计施工,确保修复质量与效果。

2把握合理技术途径

在落实修复山体的技术途径上要推行生物工程与还土工程相结合、造林与种草相结合、栽种乔灌树木与栽种藤本植物相结合、绿化覆盖与工程护坡相结合、绿化美化与景观造园相结合、营造生态林与营造经济林相结合。针对不同区位、不同类型的损毁山体,综合运用土建、生物等技术途径,灵活进行设计,把损毁山体治理成生态防护、休闲观光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样板工程。修复矿山、采石场等损毁山体,在设计施工中,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思路,因地制宜、一地一策、一矿一措、分类施策。做到“五个结合”,即与土地整理相结合、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与工业区建设相结合、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相结合、与建立矿山治理长效机制相结合、使青山修复治理项目发挥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3运用适宜技术措施

一是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是在矿山、采石场、尾矿库、废石场等工程建设中,为防止生产者无限、无序扩大山体损毁面积,防止斜坡径流洪水冲蚀已修复林地的表土,以免出现水土流失和泥石流,而采取的修建截水与排水沟、挡土墙等水土保持工程[3-4]。二是工程加固措施。针对矿山坑口、采石场、排岩场、塌陷区、修路破损山体等出现的断面和塌陷地,采取砌墙护坡、网格固土护坡、土石填埋等护坡工程措施,确保堆放土石、矿渣等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为全面采取生物工程措施打下基础。三是土壤修复措施。主要是针对破损山体的地表土壤损失后无法栽种树木的情况,采取客土、回填表土、填加基土等措施,恢复林地土壤理化性状。回填土要分2步进行,先填加碎石和土壤混合基土,形成水分渗透层,增加土壤通透性,可利用废弃矿渣、碎石渣、弃土场、城乡拆卸建筑垃圾等作为填加基土,厚度不低于30cm;然后回填厚度不低于30cm的表层熟土,并进行平整和挖坑整地。

4采用立体多样化设计

对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施工设计,要根据山体损毁的面积、形状、恢复难度、所处区位、矿山周边环境与经济实力等情况,统筹采取绿化、美化、香化、效益化、景观化设计模式,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宜果则果、点块结合、景绿结合、修废利废,把破损山体生态修复项目与植物造林和城乡绿化美化结合起来,将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成为绿化美化的精品工程。节俭、科学、求实、立体多样化设计施工。

5落实施工与管护责任主体

一是落实矿山等业主的治理主体责任。采取严厉的经济和行政手段,确保对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不走过场、不出现返工,确保按设计施工。二是落实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对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对保证施工质量非常重要,要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签订责任书,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管与审计,确保按设计施工,保证修复效果尽快显现。三是落实林地所有人的监督管理责任。一般矿山和采石场的林地所有人大多为村集体和林地承包者,编制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方案与设计时,要征求土地所有人的意见,土地所有人要出具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意见书,意见书要经村民代表议定后签字盖章。林地使用权人或治理主体要出具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承诺书,从而建立矿山业主、政府部门与林地所有权人多方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责任机制。

6参考文献

[1]于荣,沈夫钧,张黎华,等.建立集体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初探[J].林业经济,2010(5):37-40.

[2]王志为,王春.丹东市林产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J].科技资讯,2008(1):147.

生态修复治理篇3

关键词:生态修复;河道;水环境治理;污染物

1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概述

1.1理论核心原则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是指综合应用多项河道修复技术理论,在形成综合化治理体系的同时,建立完整的统筹管理机制。在河道污染治理的过程中,要降低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构建人工净化体系,增强水体自净功能,保证整体技术的执行效果。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形成综合技术体系,在整合多污染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对外污染源进行拦截,并对水体中的现有污染物进行原位清理。另外,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提高水系统的自主清理能力,增强河道污染物容纳能力,使得整体水系统可凭借更高的持有量,完成环境保护工作,并为水系统的自净创造更大的技术空间,保证整体技术体系的管理效果[1]。

1.2技术特征优势

单一河道污染治理技术可通过独立的技术内容,为污染治理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撑,但综合效果明显不佳。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有效地补充了其缺陷,可以保证技术的整体合理性,表现出明显的特征。一是在污染源头的治理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外源污染物对河道的侵入污染,并降低河道内的氮磷含量,控制化学有害物的危害。二是河道定期进行淤积清理,可以消除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控制水环境的污染物水平,保障其周期性净化能力。三是应用现代水体净化系统,能够快速清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河道水体环境,同时多方位修复技术能强化河道的抗污染能力。四是通过综合化的技术体系,形成独立的水体生态系统,美化环境,构建生态景观。

2生态修复技术组成内容

2.1外源污染

降雨原位自动膜滤波系统是一种雨水工程处理技术,能够防治外源污染,有效处理雨水,通过使用超低压过滤膜,过滤和除去雨水中的污染物。系统采用的过滤膜为折叠膜,在确保过水能力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过滤污染物。系统还设有蓄水池,从而实现对水体的过滤,雨季可以对滤芯进行自动反清洗,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沉积量,延长滤芯的使用年限。同时,该系统将雨水管网安装在河道末端,以便控制水中的污染物。过滤后的水被排入管网中,避免出水对河道造成污染[2]。

2.2内源污染

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外来污染物,积累时间过长,它会与河底淤泥结合,最终形成污泥,可以说,这类污泥是河道的重要污染源,会对城市河道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这种底泥处理难度较高,其中含有的一些化学元素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入上层水源,容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针对这类污染,最常用的方法为机械清淤技术和淤泥生物酶降解技术,二者具有处理速度快、效率高和可持续性的特点。机械清淤技术与淤泥生物酶降解技术都具有较强的清淤能力,但前者成本较高,故适用于高污染地区。淤泥生物酶降解技术可以对河道底部的微生物进行处理,适用于污染程度不严重且污染范围较大的区域。

2.3人工净化

当河道环境受到外界污染物影响后,其自身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难以通过自净作用消除污染物。在这种情况下,污染物的淤积量不会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此时,就需要外界污染治理手段的介入,以清理水环境中的污染物。人工净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整体技术的执行效果,从而达到优化水环境的管理目标。例如,当前科技条件下,微米级、亚微米级的氧化气泡都可以在水环境净化中起到积极作用,控制氮磷含量与重金属含量,从而保证水体平衡状态。

3河道水环境治理项目实践分析

3.1区域水环境治理条件

在区域水环境治理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治理工程范围内的水环境基础状况。例如,河池市宜州区水环境治理工程的流域面积为41km2,长度跨越为17km,水体深度在15~22m。从目前的水环境状况来看,水体的透明度较低,局部已经出现发黑、发臭的现象,污染较为严重,水体生态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在制定生态修复方案前,首先对水体生态情况进行取样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水体中CoD、nH3-n和tp等有害物质浓度均较高,其中,CoD含量为325mg/L,nH3-n含量为12.6mg/L,tp含量为1.2mg/L,严重超出V类水质标准,说明水体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针对这种情况,只有采用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才能实现对区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从而改善水体质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类似的区域水环境治理工程中,人们要重视治理工程水环境基础条件调查,采用多种水环境监测和取样分析方法,准确了解水体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物类型,从而为水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在水环境调查工作中,人们要分析上下游河道可能引发的污染问题,全面掌握治理工程范围内的污染源,确保工程治理措施的全面性。因此,在实际工程开展过程中,要注意搜集历史水环境监测数据,结合工程调查结果,尽可能提高治理方案设计的合理性[3]。

3.2河道水治理措施

河道治理期间,需要对河道上游进行截流处理。其间可以利用土工膜、聚酯纤维膜对水体进行导流布置,即在距离河岸5m的位置设置隔膜。其中,隔膜的内层属于土工膜,外层则属于聚酯纤维膜。在这一前提下,可以利用导流技术,将污水排入下游,降低上游区域的污染程度。在多年的发展中,河道上游汇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水质受到污染,河底的淤泥也越积越多。对此,可以将大量生物酶投放在河道中,尽可能提高河底微生物的活性,使其能够吸附更多的淤泥,解决河道的水源恶臭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大量水生动植物投入河道中,最大程度地调整水生动植物的空间,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存活率,有效提高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实际上,确保水生动植物的存活率,可以为河道水环境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上游需要设置超微净化设备,从而实现对水环境的循环净化。该设备净水处理量为100m3/h,效果优异。其不仅可以改善河道水质,还能够为水生动植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水环境系统建设的目标。长此以往,河道水环境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改变以往河道的污染局面,降低tp、nH3-n、CoD等物质的浓度,增强水资源的自净能力。

3.3生态修复技术综合应用

以某河道为例,该河道水体深度为15~22m,水体透明度比较低,污染现象严重,局部位置已经出现发黑发臭的问题。研究人员对水体取样后,分析水体中的各项有害物质,为改善水环境,降低污染物含量,采用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下的综合治理模式。人们对上游河道进行外源截留处理,应用聚酯纤维膜与土工膜进行水体隔膜导流,以降低上游区域非溶解性污染物的排入量。将生态修复技术与人工净化技术相结合,可避免水环境持续受外界污染物的影响。人工净化可以提升河道的防污能力,气液界面应用超高压气水混合技术,可以得到微米级氧化气泡,从而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降低污染物浓度,提升水体溶氧量,提高水体透光能力。另外,可以将生态修复技术与水体自净功能相结合,利用水生植物与水生动物来构建自然生态链,通过降解与转移使水中污染物减少,并与水中生物达到平衡,最终实现水体净化效果。常见的水生植物群落主要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与浮叶植物群落,挺水植物与浮叶植物能够保持水质平衡,强化水环境的生态美观作用,沉水植物可以提升水体生态修复能力。因此,可以在河道浅水区域种植绿矮型水下草皮,在中部区域种植常绿型水下森林,以此提高水体修复效果。

生态修复治理篇4

摘要:阐述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的机理及其运用需应注意事项。

关键词:生态修复;食藻虫;水生植物群;水生态良性循环

中图分类号:S718文献标识码:B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湖泊、河涌及水库等水体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大量含氮、磷肥料的生产和使用,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造成的工业废水和大量城市生活废水,使水中富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有了充足的养料保证,藻类,特别是蓝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泛滥成灾,严重污染水质。蓝藻细胞外面被一层厚厚的多糖类物质所包围,这些藻胶和多糖类物质几乎不能被任何高等动物的消化酶所分解,国内外许多工程案例都尝试采用高等动物包括鱼类治理蓝藻污染,均未获得理想的结果,蓝藻几乎成了食物链和生物链的盲端。由于蓝藻的爆发,会造成湖内缺氧,沉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沉水植物灭种,各种水生物缺氧而无法存活,整个水生态系统失衡,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主导物种,最终导致水体变绿变黑。

本文介绍完全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污染的水体

一、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污染的水体机理:

1采用食藻虫处理控制藻类

食藻虫是一种经长期改良驯化的可控制藻类污染的低等甲壳浮游物。

食藻虫能够大量摄取蓝绿藻、腐屑、悬浮物与有害菌类,同时,其本身又是鱼虾蟹贝等水生物所喜爱的食物。这样,处于食物链盲端的蓝绿藻转化成为水产品的途径被有效地打通了,从而使水体的藻类污染得以根治。蓝藻适宜生长在弱碱性的水环境中,经驯化的食藻虫所产生的排泄物具备弱酸性,可有效降低水体的pH值,使蓝藻的生长受到抑制。食藻虫消除藻类后,水体透明度大大提高,有益于其它水生物的生长,同时,由于食藻虫的生物特性,可将微生物等带动在水体中的分布和生长,为沉水植物生长创造条件。食藻虫引导的沉水植被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净化效果的稳定性好(见图1)。

2建立水生植物群,恢复物种多样性:

在水体中种植沉水植被、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群落,并通过沉水植被的光合作用把大量的溶解氧带入底泥,使淤泥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升高,促进底栖生物及微生物的繁衍,进一步促进水体生态系统恢复多样化。

(1)挺水植物:主要靠根系吸收部分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光合所需碳源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直接排入大气。

(2)浮叶植物:从根系和浮叶背面吸收水体和淤泥中营养物质,但碳源也主要来自大气,产生具备净化力的氧气通过浮叶大部分进入大气;对上层水体有一定净化力。

(3)沉水植物:根系和整个叶面直接吸收水体和淤泥中营养物质,所需碳源直接从水体中吸收,产生的氧气直接对自下而上对整个水体产生巨大的净化力。综上所述,恢复沉水植物――“水下森林和水下草皮”,是水域生态恢复自净能力的最优化模式。

目前使用较多的边坡驳岸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湿地净化法――这种方法从水域立体造景上意义重大,但从城市景观水体净化意义上来分析,有较大偏差。不同水生植物水质净化作用与自身代谢(二次富营养)百分比:(敞开于屋顶的试验,包括空气污染),(见表1)。

在水体中种植沉水植被,如轮藻群落、篦子眼子菜群落、苦草群落、海菜花群落等,使水体产生制氧功能,水体中的有机物被氧化成无机盐而加速结晶下沉。沉水植物根系将有效吸收底泥养分,使底泥中有机物被矿化,形成表面的矿化层覆盖下部淤泥层,减少有机物进入水体,沉水植被替代蓝绿藻进行水下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溶解氧,吸收掉水中过多的氮、磷等富营化物质,能形成水域生态“水下森林”和“水下草皮”自净功能,也能进一步抑制蓝绿藻。沉水植被恢复后,底泥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有利于水生昆虫和水生底栖生物的大量滋生,在沉水植被共生作用下,“水下森林”和“水下草皮”形成底泥营养物质的封存和生态链自净(物质能量的逐步吸收转化)。食藻虫引导沉水植物进行生态修复有利于水体维持高透明度。

3建立水生动物群,进一步恢复物种多样性:

在水体中投放优选、养殖的水生动物:如鱼、虾、本地螺、贝等水生物,促进水体的微循环,为其它水生物的生长创造更佳条件。水体及底泥中的营养被沉水植物吸收,当植物生长过快时,可以适当收割。同时水体中的鱼虾及螺、贝等水生动物能食用部分植物及食藻虫,当鱼类等过度生长时,可以适当捕捞,从而形成水体养分向水生动植物的转移。通过收获有机水产品把水体水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从水体中转移上岸,彻底降低水体水中的富营养化程度。

4完整建立健康的水生态良性循环系统

(1)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水生植物可以显著提高富营养水体的水质,对氮、磷污染也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同时水生植物能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降低藻类的现存量。因此,恢复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水域生态系统是净化水质的合理有效措施和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措施(2)。水体彻底消除水体富营养状态,能使修复后的水体具备了自净功能,一般少量污水(每日排入不超过5%修复水体总量)可以通过水体生态系统所具备的净化功能自净。沉水植物和水生动物成为水中的主导物种,藻类不再有生存空间,水体可以保持长期清洁(见图2)。

二、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污染的水体的优点

1全生态的水质净化技术体系,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净化水质,不使用诸如杀藻制剂、杀草剂等,无任何生物的或者化学的二次污染;水质主要富营养指标在生态系统稳定后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洁净的水体大大减少蚊蝇滋生,提升环境的舒适度。

2不需要建设水体的净化设备用房(即不需要水域以外的占地)。

3符合打造节能低碳社会的建设理念水质能持久保持地表水三类标准,终年不需换水,水体本身具有自净功能。修复完毕后,日常使用中不需采用任何电力设备来维持,水生植物本身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实现“负碳”。

4由于水生植被能够固化水底淤泥,吸收底泥中的养分,将底泥中富营养成分彻底转化成水生植物纤维素,所以无需清除水底淤泥,也不需排干水体。

5景观优美:水底布满水草,鱼虾嬉戏其中,恢复自然优美水景,透明度可以达到2米,水质清澈,水下景观充满生机。

6效果持久:水体修复后经过合理维护,目前最早完成的项目已长达6年多,仍然保持良好状态。

7维护简便:运用“食藻虫”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依靠生态系统食物链关系,形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建立后,景观得以构建和保持,后期只要加以适当维护,调整物种种类和数量,维持自净的生态,效果即可长期保持。

三、采用此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的适用范围及应注意事项

1仅适合相对封闭的水体,一般补充水量不宜超过总体水量的5%,且水质为一级排放标准的a类。如果总水体量很大,可以适当的加大补水量。

2水体面积的适合范围不宜小于1000平方米,因为水体总容量太小,建立起来的水生态平衡抗冲击能力较弱,且投资成本较高。

3对水深的要求,水深宜为为0.8~3米之间,最小水深不得小于0.5米。对于我国的南端如三亚,水深不得小于1米,因三亚的气温常年较高,避免水草热死;我国的北端如长春,水深是冰冻深度加上水草要求的生存水深度。因此各地的气候条件也决定了水深要求也也不同。

4由于我国地缘辽阔,南北气温相差大,相对应的水草习性也有不同。例如在北方的水沉草就需冬眠,当水结冰后,冰下水温一般在2~3℃左右,冰层融化后,水草又可从冬眠状态苏醒;而南方的水草需选用需耐水草。因此根据不同的气候及水质条件,应选择不同的水草种群进行搭配,同时对投放食藻虫的时间和数量都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调配。

5整个水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理论上可达到数十年,有待项目运行验证,现目前已运行的水域仅为6年(北京圆明园―凤麟洲64000水深:0.8-2m竣工时间:2008年)。

6比传统污水处理方法一次性投资高,建立一套完整水生态体系,所需费用约250元/m2,但其后期维护费用较低。

7应注重水生态体系的维护及保养,对于连续水域,一般10000平方米需配置一名专业的水域保管员。

广州麓湖公园(聚芳园)

施工面积:1300完工时间:2011年5月效果保持至今(见图3-图5,表2)。

结语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积极广泛的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水体。

参考文献

生态修复治理篇5

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河流治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p343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对传统水利工程给河流生态系统带来胁迫的反思,人们开始认识到恢复河流生态活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出现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和相应的工程技术。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最早是在德国提出的,它强调水利工程在具有防洪、供水、水土保持等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应该达到接近自然的目的,特别强调河溪治理工程中的自然美学成分。生态修复措施主要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河流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具有可持续性好、保持力强、工程造价低、耗能少等优点。

一、河流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1、从生态角度.人类对天然河道形态进行的裁弯取直改变了水体流动的多样性,河床的多孔质化不复存在,滩地的整平使自然裸地减少[1],河岸带生态功能退化,许多水生生物种群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在全球环保意识普遍提升的今天,在河流治理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河流的生态修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从防洪角度.某些笔直渠化的人工河道虽然满足了现代航运的需求,却为城市防洪带来了隐患.自然蜿蜒的河道形态能减低河水流速,蓄洪涵水,削弱洪水的破坏力;洪水来临时,自然河岸可通过水体渗透和两岸河畔林的储水起到调蓄洪水的辅助作用.被水泥和钢筋混凝土加固了的河岸阻止了水体的自然交换,导致洪灾总体风险不断增加.

3、从防治污染角度.人们在治理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时往往忽视了河流自身所起的积极作用.天然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水泥衬底和护衬割裂了水体与土壤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破坏,加剧了水污染的程度.因此,改造硬化河床,建设生态河堤,恢复利用河流的自净能力是城市河流治污的重要环节.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河流的开发治理,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人与河流之间的关系,适度发展,维护流域生态的可持续性和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河流的生态修复不仅是对人类前期不合理开发河流的补救措施,也是今后继续利用河流资源的有力保障和借鉴模式.

二、生态修复技术在河流治理中的应用

1、生态调水

生态调水是通过水利设施(闸门、泵站等)的调控将清洁的水源引入污染水域,使其冲刷、稀释污染水域,以改善水环境质量。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调引清洁的新鲜水源稀释受污河道水质,使受污河道污染物浓度得以降低,一般在受污河道水源不足或短期水质难以改善的情况下被作为应急处理。目前开展了引江济太、引江济巢、引黄济津济淀等一系列生态调水工程,然而此方法只是调水稀释受污河道污染物浓度,并未从根源上削减污染物总量,而且长期调水可能会导致其它流域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因此,治理河道污染必须从根源上削减污染物,恢复河流的自净功能,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

2、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厌氧一好氧组合处理。主要是采用人工培养的适合于降解某种污染物的微生物。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数量、品种,同时结合人工曝气等方法来稳定和加快水体污染物如CoD、BoD5、有机氮或氨氮等的处理。处理技术根据河道水体污染程度、水流、流域面积等因素具体制订,目前主要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适用于严重污染河道的水质净化。目前,该项技术在上海市中心城区河道水质改善中得到应用。

3、修建生态岸坡

水生态修复的目标是建立、修复受污染或受破坏的水生生物环境。按照自然规律,恢复流域内食物链。目前国内水利工程建设的观念正由传统的“防洪、排涝”向建设“安全、资源、生态”。的水环境观念转变。因此河道岸坡从设计到施工材料都采用生态型的理念。如改变传统河坡直立式结构形式,放缓河坡,在近岸带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依靠植物固结土壤,防止岸坡陶刷,维护岸坡稳定性,为水中生物提供栖息地和活动的场所,起到保护、恢复自然环境的效果,物种选取黑麦草、两耳草、高羊茅草等等。护坡材料的选用采用多孔及天然材质。

4、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水体中的植物、微生物和一些水生动物的吸收、降解、转化水体中的污染物,来实现水环境净化、水生态恢复的目标。生物修复技术可以是单一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修复,也可以是由不同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进行的水体生态修复。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在河道生态修复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为水体的净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共存微生物体系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利用植物的吸收、挥发、过滤、降解、稳固等作用,可以将水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动物修复指通过河流中水生动物种群的直接(吸收、转化、分解)或间接作用(改善水体理化性质,维持河道中植物和微生物的健康生长)来修复河流污染的过程。在受污染的水体中投入对该污染物耐性较高的虫类、虾类、鱼类等,通过食物链消化将一些有机污染物吸收、利用或分解成无污染的物质从而改善水环境修复受污染的河道。

(3)种植水生植物、放样水生动物通过在河道中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维护河流水生态的连续性、完整性以及创造多样的河流生存环境。在美化、绿化水域景观的同时,通过根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并通过收获植物体的方式将其带离河道。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5、底泥疏浚

来自于河流与湖库底部沉积物释放的内源污染物质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氮和磷元素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营养限制因子,来自于内源释放的氮磷营养物质对上覆水营养物质的贡献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外源污染的贡献率。因此,即使在外源污染得到较好控制时,河流水体中营养物质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致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底泥疏浚可以将富含污染物的底泥从水体中永久性去除,能够控制内源污染物的释放或减少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因而被认为是河道湖库治理中的重要工程措施而被广泛应用。在外源氮磷营养物质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底泥疏浚是控制内源氮磷负荷有效的技术手段。底泥疏浚技术控制内源污染释放,修复水生生态系统在我国太湖、西湖以及广州等地均有实际应用,并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然而底泥疏浚后新生表层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与疏浚前表层沉积物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变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导致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降低,从而对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循环产生影响。

总之,随着技术和研究的深入发展,今后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将出台更多更先进的配套技术,为河道治理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高翔,白红英,贺映娜.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法在生态河道建设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0(06)

[2]黄民生,曹承进.城市河道污染控制、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J].建设科技.2011(19)

生态修复治理篇6

【关键词】中小河流生态修复对策

湖南省河流较多,广泛分布,其包括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5Km以上的河流就达到了5341条。仅仅以长江洞庭水系为例,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95%以上。其中流域面积大于在3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24条,而200平方千米的更高达5040条。总起来说,这些河流绝大部分都是省境内河流,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0%以上。约有2\3的中小河流达不到规定的防洪标准。许多中小河流存在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并拿出实施方案进行对症下药。

1中小河流现状总论

湖南省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丘陵地质,因此按照自然形成原理,湖南中小河流大部分都是属于山丘型河流,并且极大部分都是天然河道,并没有经过改道和局部处理,其中浅丘河流弯道很多、流断面积小、淤积非常严重,主要分布在湘中和湘东北地区。按细分省内其他绝大部分都属于山区河流,河道陡且坡比较急,两岸冲刷非常的严重,自动修复能力较弱。中小河流的堤防由于品质问题、技术问题、人员问题大多不符合标准、达标率较低、防洪效果不理想。

2湖南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

2.1水利管理薄弱

湖南各地方未设置专门的河道管理机构或者管理岗位职责不到位。即使有也因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或资金而形同虚设,致使湖南多数中小河流长期缺乏规范的管理及治理,任由河床随泥沙淤积而逐渐升高,沿河滩涂发育。同时管理的松懈也放任普通民众及沿岸的工矿企业进行侵害河流健康的经济行为。

2.2民众水患意识不强

湖南关于水患防洪等知识宣传不到位,中小河流多数分布在为落后的山区。由于地形限制,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居民修建房屋或其它建筑物时倾向于河道。同时将生活垃圾向河道倾倒使河流遭受污染,在农村地区,沿河滩涂发育农民又在滩涂上开垦耕地,使河道进一步缩小。近年来极端气候的影响,多地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巨大损失,而沿岸居民不了解洪水灾害的机理,不知如何避灾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2.3整治的前期工作滞后

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和政策上长时间的忽视。湖南大多数需要及时治理的中小河流关于防洪规划所需的基础资料不全或者呈现出一片空白。少有河流常年设置水情观测点和水文数据采集点,同样也缺乏地形地质和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除开个别河流外,湖南中小河流治理的前期工作总体滞后。各河流的基本情况,治理目标、治理任务模糊不清。

2.4防洪标准低

湖南大约有2\3的中小河流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还有很多中小河流处于不设防的自然状态。王越等也在对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的探讨中提及全国绝大多数中小河流治理滞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频繁发生。陈鸿飞则指出有些整治过的河流也因整治时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缺乏专业技术的支撑,致使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在极端气候的影响下,突发性强降雨或降雨历时过长,都可能引起严重的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5投入严重不足

湖南省中小河流数目众多,治理所有的河流所需资金数目巨大。按照湖南省河流分级管理的原则,中小河流的治理主要在地方政府。可是各地方政府财政相对来说不太雄厚,长期以来,中小河流治理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致使资金严重不足,治理任务繁重。治理资金及治理任务繁重,都使中小河流治理任务艰巨。

3湖南中小河流的治理及生态修复研究

3.1中小河流治理目标与治理手段

依据国家宏观指导,中小河流治理的目标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重点中小河流和重点河段的防洪能力得到增强;二方面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所涉及的主要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农田等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三方面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流域或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初步解决。在全国中小河流治理的大环境之下,湖南省的中小河流治理目标与国家宏观指导保持一致。在根本性的手段上应遵循自然生态理论,采用生态修复的手段,尽可能将中小河流修复实际当中,以达到影响最小、修复最佳的办法。

3.2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探讨

3.2.1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的起源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ernstHeinrichHaeckel)首次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之后,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近现代以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学科的发展使生态学理论的发展进一步得到扩展和应用。生态学已从最开始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慢慢向一种全新的哲学方式转变,这种方式赋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被广泛认可并应于多种领域。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人文、社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等。“中小河流生态修复”就是生态哲学衍生出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小河流生态修复在形式上可以称为绿色化修复,甚至可以直接用生态化的手段来赋予其外在的特点。

3.2.2运行过程遵循生态学的规律

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生态观点认为:中小河流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环境、当地水文、生态环境等生态因子构成的能量和信息乃至流通、交换形成了动态的生态系统。系统内的各个因子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交叉渗透、融汇贯通的生态系统。共同承担着传递、分解、加工和建构的任务。因此,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生态的观点认为生态平衡是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生态的核心问题,良性的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状态,应该是一个多元化因子构成的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共享系统、互动系统。系统内的各生态因子在进行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中,可能本身存在个体差异导致生态失衡,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因此通过调节环节内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从而达到系统各个因子之间的高度适应、协调统一状态非常重要。

3.2.3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策略

十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在这个背景下,中小河流治理的重点虽是防治洪涝灾害。但也要重视生态文明、文明施工、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自然环境中,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空间丰富度、流速分布多样、滨河植被生长条件、生物通道通畅度、生态系统受干扰度、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治理方式有传统探究的思维定势:要么从人的主体的层面着手,过于强调极端的主观性,过于重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么从中小河流的客体层面着手,偏向极端的客观性,对人的受动以及主动性缺少正确认识;要么从环境的外部因素着手,偏向外部因素的决策性,没有重视自然自身的转变性以及影响力的生成性。就算在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系统中加入环境因素,也只是简单的将环境当成治理的辅助条件在生态修复中加入。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从生态学的视域来看待整个中小河流生态修复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大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影响因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生态化过程的完善,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细致和系统的研究。

3.2.4中小河流生态修复运行宏观的保障

一方面中小河流的问题其本质是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为此湖南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中小河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在健全的中小河流制度下建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机构的任务,加强河道的管理,防止“治后复发”。对河道的管理,石晶晶提出要做好建后管理,保障中小河流治理效果在时间上延续。规划要牢牢跟随治理目标坚持治理的各项原则,做到综合、统一和专业。依据《水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流域或者区域进行统一规划。规划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考虑两岸群众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河道的治理范围,治理任务类别。针对民众水患意识不强,湖南地方政府机关对中小河流的法理中,根据河段采取了合理的措施,以实现治理的规划目标。二方面资金管理是中小河流能否成功治理的关键。湖南政府机关首先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既要拓宽融资渠道又要合理使用资金,各级地方政府忙完善建立资金配套投资机制,陈健美提出地方上的水利局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筹措力度,加强管理,抓住国家政策,明确本地资金配套比例,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各项专项资金的作用,坚决抵制因资金缺少而出现的不良工程,深化投资计划管理。

4结语

湖南中小河流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河流进行生态修复还需进一步的研究针对性地提出,防洪减灾的治理措施,专项规划建设布局和项目安排时要优先安排已有前期工作基础的项目和对生态修复理论的理解和认知,由此产生正确的行为。

参考文献:

生态修复治理篇7

【关键词】:生态修复;河流景观构建

1、生态修复的概述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

河流环境污染的日益复杂化,使复合污染成为其最主要的和最普遍的河流环境污染形式。因此,对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的需要变得极为迫切,对当前复杂的复合污染的修复和治理变得尤为重要。河流生态修复与传统的河流治理工程不同,是将生态学原理应用到河流治理工程中,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运用近于自然的设计理念,增加河流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

2、河流生态修复的意义

从生态角度,人类对天然河道形态进行的裁弯取直改变了水体流动的多样性,河岸带生态功能退化,许多水生生物种群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在全球环保意识普遍提升的今天,在河流治理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河流的生态修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防洪角度,某些笔直渠化的人工河道虽然满足了现代航运的需求,却为城市防洪带来了隐患。洪水来临时,自然河岸可通过水体渗透和两岸河畔林的储水起到调蓄洪水的辅助作用,而被水泥和钢筋混凝土加固了的河岸阻止了水体的自然交换,导致洪灾总体风险不断增加。

从防治污染角度,人们在治理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时往往忽视了河流自身所起的积极作用。天然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破坏,加剧了水污染的程度。因此,改造硬化河床,建设生态河堤,恢复利用河流的自净能力是城市河流治污的重要环节。

从城市景观角度,现代景观生态学将城市河流看作廊道及生态边缘区,强调河道的自然化及两岸的亲水性。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城市河流的自然状态,营造优美的水边环境,提供丰富自然的亲水空间已被纳入现代城市景观的规划范围。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河流的开发治理,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人与河流之间的关系,适度发展,维护流域生态的可持续性和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河流的生态修复不仅是对人类前期不合理开发河流的补救措施,也是今后继续利用河流资源的有力保障和借鉴模式。

3、现存问题

河流的整治开发给经济带来了繁荣,但也存在负面影响:

a.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河道整治项目引起流量及流量过程的变化和输送泥沙质及量的变化,许多生物生息地环境改变甚至消失;

b.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河流被裁弯取直,河道束窄加深,硬化覆盖使河床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河流泄洪功能减弱;

c.河床硬化覆盖阻断了城市地下水补给;

d.沿岸美丽自然景色消失。此外,尚存在因流域水资源利用导致的河流生态受损,如用水加剧引发的河流断流、河道萎缩、洪水风险增加等问题。

4、河流生态修复景观构建方法

目前,河流的生态修复方法主要用于对河流地貌和水质的修复,常用的修复方法有:

a.水利工程设施的适当拆除。由于水利工程会对河流生态系统构成胁迫,人们在进行河流的生态修复时会通过拆坝、拆除混凝土河道等措施降低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b.河岸带的修复。河岸带位于水陆交错地带,是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过渡带。因此,河岸带的修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常采用后撤堤防、建造生态护坡以及修复或建造河岸湿地等方法进行河岸带的修复,可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和防治水土流失。上海浦东机场镇河岸带中采用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进行修复,10个月后发现土壤剪切力和生物多样性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c.河道的修复。对河道的修复主要是在纵向上修复河道自然蜿蜒的形态,赵进勇等总结了修复蜿蜒形态的四种方法:复制干扰前的蜿蜒模式法、参考附近未受干扰河段模式法、自然恢复法和通过对受干扰河流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的系统分析法。但由于河流都具有独特性,因而复制法和参考法都具有特殊性,不适合所有河道;自然恢复法的历史较长;系统分析法能够综合多方因素模拟河流的蜿蜒形态,较为适用。河道修复在横向上是修复河道断面的多样性,同时注意深潭―浅滩的创建。另外还可以通过建造橡胶坝、小型水堰等方法来改善河道内的局部地貌形态。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基西米河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改变上游水库的运行方式、修建拦河坝抬高水位以恢复两岸湿地和回填渠化河道、恢复其自然蜿蜒状态等方式,达到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

d.控制入河污染物。水质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和生境要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结合河岸湿地、生态河道的生态治污等防治污水方式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各类入河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以减少水污染,修复河流水质。

结语

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河流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加强对未受干扰河流的保护和对已受破坏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已刻不容缓。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研究相对深入,理论、技术、方法的研究比较多,且在实践中应用较广,经验积累比较丰富。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相继开展了城市河流修复工作,但大多停留在模仿国内外已有案例的初步尝试和探索阶段,较少从城市河流所处地区特点出发,深入研究城市河流的生态系统问题,河流的生态数据尚缺乏,生态因子和水动力因子之间的联系尚需进一步掌握,并需要开发适合我国河流的评价指标和生态修复方法等。

【参考文献】:

[1]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杨海军,李永祥.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生态修复治理篇8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随着我们国家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开发建设项目应运而生,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治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已成为我们国家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则越来越多的被推广到水土流失治理中。近年来各地实行的封山育林、建立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示范区等也证明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不仅治理水土流失效果良好,而且能有效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由于开发建设项目相较于其他情况造成的水土流失有较大的区别,另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较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也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因此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却很少被应用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当中。本文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适用条件,浅要分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就是开发建设项目通过对项目区地表和地下组成物质的干扰,而导致的建设项目区域内水土资源的破坏[]。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既有自然水土流失的特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a造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在相同自然条件下,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越严重;b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区域较为固定,一般为项目建设区及其影响范围;c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具有不均衡性和突发性,往往在短期内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例如施工期);d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对象不仅包含自然土,也包含各种人工土(例如弃渣);e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对水土资源的破坏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影响力更大;f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形式往往表现为岩石、土壤、固体废弃物的混合流失。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定义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定义是:在水土流失区,通过一定的人工辅助措施,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植被的持续生长和演替,保护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步伐,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是水土保持措施的一种,其首要任务是治理水土流失,其次才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

3.1对自然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理论上来说,只要不是寸草不生的地方,就可以采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但如果想要取得良好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和生态修复效果,则需要为植被生长提供一定的水土条件,自然环境一般需要满足:年降雨量不小于300mm;土层厚度不小于10cm;区域内无严重的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

3.2对适宜时期上有一定的要求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是依靠植被生长、生态恢复治理水土流失。植被生长和生态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自然条件的不同,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甚至几十上百年。

开发建设项目的施工期相对于生态修复周期一般较短,且施工期会持续不断的对地表进行扰动和破坏。因此,在施工期一般不适宜采用生态修复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在运行期由于主体建设工程已经完成,不会对地表进行持续扰动和破坏,因此在可恢复植被的区域,原则上来说都可以采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3.3对适宜部位上有一定的要求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因其周期长、投资小的特点,主要针对永久性水土流失治理。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区、临时堆土(料)场、临时开挖面等部位虽然水土流失量大,但水土流失时间短,因此不宜采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在弃渣场、排矸场及料场等部位,工程完工过后,需要对其进行水土流失永久性治理,因而适宜采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

3.4不宜单独采用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只适宜中轻度的、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较小的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对地表扰动和破坏较大,造成的水土流失都较为严重,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性都较大。因此,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中,应先通过综合措施快速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后,再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例如,在弃渣场的水土流失治理中,适宜先修建挡渣墙、截水沟等工程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控制后,再进行弃渣体的生态修复。

3.5初期应进行人工辅助

开发建设项目一般都彻底破坏了工程区的自然植被和生态环境。在对其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初期,为了加速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辅助一些必要的人工措施。例如,在对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初期,应先整平弃渣体表面,进行种植土回填,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可进行撒播草籽等快速恢复弃渣表面的植被覆盖。

3.6中后期应减少甚至撤除人为干扰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就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机能,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来实现治理水土流失的。人为的过多干预,反而可能会给生态的恢复造成负面影响[]。生态修复的终极目标也是使生态环境恢复到最初的、未被破坏时的状态。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认知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因此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中后期,水土流失已得到初步控制后,应逐步减少甚至撤除人为干扰,让生态得到自我修复。

4.不同开发建设项目类型适宜生态修复的时段和部位

根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适用条件,在假设自然条件都满足生态修复的前提下,对主要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了分类[]。根据不同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总结出适宜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时期和部位。

5.结语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新兴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周期长、适宜性条件不广等特点,还是制约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发展,特别是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中,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结合生态修复的特点,浅要分析了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适宜时期和部位,以期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愿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张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生态修复[J].中国科技博览.2014(14)

[2]宋晓强,张长印,刘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成因和特点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7,27(5):108-113

[3]王继承.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看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97

[4]张锋,李世泉,王宝桐.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几点看法[J].中国水利,2008(22):43-44

生态修复治理篇9

【关键词】:生物修复技术;黑臭河道治理;应用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尤其是水源问题因得不到及时治理而不断恶化,最为常见的是是黑臭河道问题,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为此,黑臭河道的治理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生物修复是一种有效治理黑臭河道问题的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相应的治理黑臭河道,最大程度消除其存在的黑臭,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黑臭河道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从而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

1、基础性的几种生物修复技术

黑臭河道中含有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在治理该部分的微量元素中,仅用肉眼难以对其彻底消除。为此,针对于该类型的微量元素,可采取的有效治理方式是通过应用相关的微生物,达到消除黑臭河道中存在的微量元素目的。在治理黑臭河道中,可采用的微生物方式多种多样。据相关的实验表明,大致可采用三种类型的微生物技术:一是直接向黑臭河道投放微生物的方式;二是投放促进黑臭河道微生物生长的试剂,从而达到消除有毒的微量元素目的;三是应用生物膜技术,以生物膜包围黑臭河道中有害的元素。

1.1生物强化技术

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向黑臭河道中投入微生物,从而抑制其中有害的微量元素。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将会解散其中的微量元素,恢复水体本身所具有的清洁能力。该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农业与养殖业中,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1.2生物促生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向黑臭河道内部投放促进原有微生物生长的试剂,从而全面消除有害的微量元素。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人工培养微生物所需要的资金,从而提高黑臭河道治理的经济性与有效性。

1.3生物膜技术

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生物膜的应用,包围黑臭河道中的有害微量元素。该方式的应用之所以具有降解微生物的原因在于生物膜的表面聚集一部分的载体,该部分载体的存在可以摄取有害微量元素中的营养成分,使得有害的微量元素因营养物质的缺乏而难以继续组合,从而达到降解有害物质的效果。该方式对于防治小型河流存在的黑臭问题具有显著效果。

2、综合性的生态工程修复技术

2.1河道曝气的生态净化技术

该净化系统的主体是水生生物,以人工曝气作为辅助,构建人工模拟式的生态处理系统,属于生态净化和人工净化两者相互结合的工艺,不仅可以有效达到降解水体污染负荷的效果,更可以改进与净化水质。该系统的氧气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一是人工曝气的复氧;二是大气复氧;三是由于水生生物在经过光合作用所传输的一部分氧气。采取该系统的黑臭河道内部会形成由细菌、霉菌以及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和原生动物、水生动物以及地栖动物所共同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吸收、物理吸附与生物降解的共同作用以及水生生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达到消除污染物的目的,并且促使食物链的形成,可以取得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2.2多功能的河道生态工程的修复

该修复技术通过将来城市河道设计为成为河道净化系统,该系统除了融合生物类群体与自然景观,还兼具净化与景观功能,属于生态工程技术的一种。通过充分的应用多功能河道,实现对水中存在各类污染物的净化。该技术通过微生物载体的有效附着与固定,以此替换混凝土护坡。同时,通过充分利用河道炔康目捎每占洌进行水生生物的培植,保障河道能够有效的净化水中存在的各类污染物质。

2.3底泥生物的氧化技术

底泥生物修复指的是利用土著微生物的定向扩增,而后就地进行土著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紧接着通过土著微生物、各类电子受体以及代谢底物的应用生产出各类药物,而后采用靶向给药,向河道底泥的表面直接注射药物,从而促进处于河道黑臭底泥的氧化,使得底泥无论是耗氧速率,还是有机物的含量都有所降低,从而增强底泥降解上覆水体生物的能力,不仅可以促进藻类的迅速生长,更可以释放底泥中微量营养。

3、对生物修复技术的未来展望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项兼具复杂性与系统性的工程,在城市黑臭河道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治理城市河道黑臭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修复黑臭水体,结合水体受污的实际状况,综合使用生物与物理的修复技术,保障生物修复的举措有效实施;其次,应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原位与异位两者相互结合的生物修复技术,探索有效的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修复技术。城市黑臭水体污染非常严重,在对其进行生物修复中关键点是微生物、水生动物以及植物的选用。

现阶段,在治理城市河流黑臭河道中广泛采取生物技术,但是其对周边环境所产生影响以及存在的风险缺乏有效的评估。因此,在实际开展今后的各项工作中,应加强对生物修复技术使用区域的评价标准、评估方式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结语:

综上所述,在治理黑臭河道过程中采用生物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详细的描述生物治理三种方式,并细致的说明综合性生态工程修复,从而完善黑臭河道的治理方案,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推动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雪林,李京辉,施怀荣,等.生物修复技术在无锡市前胡村浜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13(19):46-47.

[2]李仁.浅谈底柱表孔型现浇绿化混凝土在黑臭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C]//2014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2014.

[3]黄鑫宗,骆娴,黄文科,李绍森.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2:87.

生态修复治理篇10

关键词:地震,极重灾区,生态修复,困难,对策研究

abstract:thispaperthroughthe"5.12"earthquakebeichuantoecologicalenvironmentalimpactanalysis,proposedtheinfluencefactorsrestrictingbeichuanecologicalrestoration,andinthelightoftherestrictingfactorsofecologicalrestorationputforwardreasonable,countermeasuresforanearthquakedisasterareasecologicalrestorationtoprovidethereference.

Keywords:earthquake,extremelytoll,ecologicalrestoration,difficultiesand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地震造成的森林植被损失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集中在四川省西北部的龙门山区,沿龙门山地震带分布的北川县、汶川县等10个县(市)被国家认定为极重灾区,造成灾区内物种栖息地破碎、区内土地覆被物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地震灾区生态屏障功能受到影响。据估计,重灾区的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林地严重退化面积29.8万hm2,草地退化面积9.4万hm2,北川、青川森林覆盖率损失面积在20%以上,重灾区因崩塌、滑坡导致的水土流失相当于全国一年的水土流失量。

据调查:“5.12”特大地震致使北川89.66万亩森林植被受损,占幅员面积的19.36%,占林地总面积的23.16%,损失林木9000余万株,苗木1700余万株。从损毁的地类分,有林地损毁43777.3hm2,其他林地损毁16000hm2;从损毁的林种分,生态林38573.3hm2,商品林21200hm2;从损毁坡度上分,25°以上47820hm2,25°以下11953.3hm2;从损毁程度看,地极重损毁14800hm2,重度损毁12000hm2,中度损毁16800hm2,轻度损毁16173.3hm2;有林地覆盖率由56.3%下降到41.1%,下降了15.2个百分点。

表1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损毁情况

表2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林种损毁情况

表3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坡度损毁情况

表4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损毁程度情况

二、地震对极重灾区生态影响

1、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加重

地震造成植被大面积遭受了严重破坏、地形发生了重大改变、山体松动,加之雨量丰富,降水集中,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发生的频繁,土壤侵蚀量增加、水土流失问题重,水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灾害性气候增加。据调查:震后北川水土流失比震前增加272.76km2,达1430.03km2,占幅员面积的46.32%,比震前增加23.6%,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比震前增加10%,土壤侵蚀面积达1637.38km2,占幅员面积的63.37%,比增震前增加340.95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震前的3800t/(平方公里.年)增加到5800t/(平方公里.年),河道阻塞严重,主要河流河床抬高5-10m,大量农田耕地、林地淹没损毁。

2、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地震致使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部分动植物生存环境丧失,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生存环境改变、食物来源骤减。据统计:本次地震造成北川县59733.3hm2森林植被受损,损失林木9000余万株,苗木1700余万株,有林地覆盖率由56.3%下降到41.1%,下降了15.2个百分点;境内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全部受灾,16000hm2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栖息地受损,占栖息地面积的21%。

3、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增加

地震致使山体裂缝、松动,地质结构发生变异,山体稳定和地质环境变差,地表创面增大,植被对土壤固着能力减弱,潜在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不可预见性增加,加之北川是有名的暴雨集聚区,极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到全县及下游地区人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据调查,震后北川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达881个,比震前增加843个,112个村的山体出现大裂缝,40个村因此需整体异地搬迁,涉及3万人。

三、影响生态修复的主要制约因素

1、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地震造成北川境内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据调查:北川境内1487km道路路基损毁达90%以上,特别是通往县内13个乡镇的生命线至今仍无法通行。根据北川灾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3年内生态修复面积达59733.3hm2,工程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同时,由于北川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山多谷深,自然条件差,山高坡陡,土质脊薄,施工强度大,增加了工程实施难度。

2、潜在次生灾害频发

震后北川境内大面积山体裂缝、松动,加之余震仍频繁发生,极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潜在的次生自然灾害持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将制约生态修复和实施进度,甚至对生态修复造成二次甚至多次损毁破坏,影响到生态修复成效,并威胁到重建人员的生命安全。

3、政策条件的限制

3.1生态修复的资金不足。林业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灾后生态修复预算资金严重不足。据概算:北川县生态恢复到震前需要投入3亿元,而中央预算重建资金仅35864万元,缺口达25104.8万元。

3.2生态修复的承担者与受益者不一致性。生态建设直接参与者是上游地区,直接受益者是社会和下游地区,但目前国家政策没有对生态修复的承担给予应有补偿,承担者难以从生态修复中获得收益,受益者是无偿的获得生态效益。

4、生态修复与灾后安置及产业发展矛盾

根据灾后“就近安置”的政策,灾后农民就近安置在沿河、沿路的平坝与缓坡地带,大量25°以下土地被征占用于安置,为确保人均不低于0.5亩耕地,需对林地实施土地开发以增加耕地,由此造成了灾后农民安置与生态修复用地冲突;同时,灾后发展农村产业和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需用大量土地,形成了生态修复与灾后产业发展用地矛盾。

5、技术条件制约

生态修复主要分布在坡度大、土质脊薄等地段,其表层植被和土壤遭到损毁和破坏,立地条件变差、自然环境恶劣,实施生态修难度增大,运用现有一般技术措施难以恢复和实施,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和长期修复措施才能修复。目前,北川缺少有效技术措施对震后土质脊薄、干旱地段进行治理,以及最佳生态修复种苗品种。

四、生态修复的原则

1、坚持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地质安全综合治理的原则,树立大生态理念,通过环保、林业、国土、水务、农业等部门协作共同治理。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将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3、坚持以国家宏观政策与顶层设计调整地区利益,从宏观上、长远上解决极重灾区、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政策障碍。

4、坚持先恢复后提高,注重成果巩固,确保不反弹。

5、坚持科技治理的原则,大力推广和引进新技术新成果用于生态修复治理。

6、坚持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灾后恢复重建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五、生态修复的对策

1、实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在全面分析灾区生态建设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客观评估地震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制订生态修复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与进度,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生态环境受损程度,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震后生态修复,并将生态修复同农田水利、国土综合治理有机相结合。同时,对地震造成无法居住、震后次生灾害多发地段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的实施生态移民,对移出的地块实施由政府统一实施生态修复建设。

2、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根据生态的受损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对坡度缓、土层厚立地条件好的区域采取人工植苗造林的措施进行修复,主要树种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如桤木、桦木、柳杉、厚朴等树种;对坡度缓、立地条件差的区域,可实行人工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以先锋树种或草种行期治理,改善期生境,再生境得到改善后再人工栽植目的树种,如树种以酸枣为主,草种以白三叶为主;对坡度较缓、立地条件较好、受损程度较轻的区域以人工点播措施进行修复,主要树种以酸枣、青杠等本地乡地树种;对坡度大、立地条件差、土层脊薄且人工措施难以实施及潜在次生灾害区域实行封山育林。

3、完善政策措施

3.1加大资金项目的整合,充分利用国家灾后重建基金、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产业强县等资金项目实施生态修复与治理,发挥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和带动农户和业主投资生态修复工程。

3.2在国家对震后生态脆弱区农户进行补偿后实施生态移民,由国家统一收购或租用实施生态修复建设;也可鼓励和支持公司租用或购买土地使用权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与产业发展;或者实行农户土地入股,公司参与建设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建设和产业发展。

3.3推进林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保护林农的合法权益,完善林业金融创新改革措施,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户实施生态修复。

3.4对震后森林分类进行调整,因地震致使部分区域地质地貌发生根本性改,其森林的主体功能相应发生改变,应结合实际适时进行调整。

4、运用科技实施生态修复

有针对性的引进受损林地植被恢复的林草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运用生态植被恢复、林灌草给合等有利生态恢复的实用技术;建立专家咨询机制,聘请国内外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对生态复修进行技术攻关;加强生态恢复技术培训,定期与不定期组织项目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县生态恢复管理技术水平。

5、实行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发林业有生态功能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功能,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木本中药材、特色干果等林,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互补;对因震异地搬迁后的地块实行集中规划,通过林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以解决农民长远生计与生态修复的矛盾;建立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联系机制,实行产业发展应反哺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6、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长效机制,从政策源头上由国家制订以“东部补西部、以下游补上游”的具有法律化的补偿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产、水、生物等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收费制度,通过国家或地方转移支付对生态效益产出主体的生态建设和维持成本进行补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