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十篇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十篇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9:27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中国;越南;岛屿水产养殖业;比较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1-0237-01

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和经济及金融不确定性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激烈竞争。联合国成员于2015年9月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议程》,为水产养殖业对粮食安全的营养所做贡献及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行了规范。过去20年,中国和越南在亚洲岛屿水产养殖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1中国与越南岛屿水产养殖业现状

1.1中国岛屿水产养殖业现状

1959年中国提出了开展淡水和海水养殖;2009年水产养殖产量己经超过水产量总量的70%[1];2015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比己经超过74%。2015年中国的岛屿水产养殖面积己达846.5万hm2,养殖产量4942万t,主要养殖产品有海鱼(鲈鱼、红美鱼、红伯鱼、布氏鲳)、虾蟹类、贝类等。

1.2越南岛屿水产养殖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越南将部分低洼耕地改造成水产养殖场。2015年越南岛屿水产养殖面积达38880hm2,产量168381t,主要产品有虾类、龙虾、海鱼(鲈鱼、红美鱼、红伯鱼、布氏鲳)、罗非鱼和巴沙鱼等附加值高的产品。

2中越岛屿水产养殖业比较分析

世界渔业出口量,中国排名第一,越南排名第三。2012―2014年中国和越南出口额均呈递增趋势,超过1/2的水产养殖产品来自于中国。中国和越南渔业出口额均呈递增趋势,中国渔业2012年、2013年、2014年出口额分别为1821162.00万、1953937.70万、2098017.00万美元;越南渔业2012年、2013年、2014年出口额分别为627675.10万、688684.60万、802864.90万美元(Fao统计数据,含捕捞和养殖)。

在水产养殖产量上,中国由1995年的1585.57万t,到2014年已增长为4546.70万t,而越南则由1995年的38.11万t增长到2014年的339.71万t;在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比方面,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保持着60%以上的占有率,但是由于其他国家如越南等大力发展岛屿水产养殖业的影响,中国在这一数据上略有下降,由1995年的65.03%下降到了2014年的61.62%,越南则由1995年的1.56%上升到2014年的4.60%(2016年世界渔业和水产情况报告)。

3中国与越南岛屿水产养殖业面临的挑战

3.1来自环境的挑战

中越两国的水质恶化情况已影响到岛屿水产养殖业。此外,自然灾害也会对岛屿水产养殖业带来影响,数据统计表明,2015年中国受灾养殖面积为69.081万hm2。

3.2来自国际的挑战

岛屿水产养殖业发展可持续性问题方面,有国外学者认为,水产养殖会威胁食品安全,对环境和生态圈造成影响,甚至会威胁到野生鱼类资源[2]。目前,市场上的苗种缺少抗病能力,防治病害主要依赖化学药物,且多以人药、兽药代替。不少养殖的水产品进行检测时其抗生素残留量超标。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产量,而且对环境和消费者存在潜在危害[3-4]。

3.3来自技术的挑战

水产养殖业产业化程度低,养殖岛屿水产网箱、浮架网箱、池塘大多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简陋,渔业良种体系不健全,水产苗种场设施老化,远远不能满足行业技术的发展需要。

3.4来自规模的挑战

在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时可以节约成本。中国和越南对于岛屿养殖业的投入均不足,且多为小型规模,因此受到融资渠道、风险保障等限制。

4可持续发展建议

4.1有管理地发展岛屿水产养殖行业

对于岛屿水产养殖业进入市场准入原则,重视和支持小规模水产养殖业发展。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在水产苗种繁育技术和育苗技术的成果,提升技g空间,培育高质量苗种。

4.2市场作为可持续性的驱动器

对于水产品的养殖提供指南、生态标签和认证计划。通过规范市场从而引导水产养殖业的管理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市场迫使养殖业改进,并进行差距评价分析。

4.3推进规模发展

对技术落后的养殖户进行资源整合,同时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的指导作用,推动标准化养殖体系,实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中国与越南战略合作,充分开发市场。

4.4加强水生生态系统治理

在国家整体发展政策指导下,可加强每个部门的跨部门合作,加强对资源的利用问题。使岛屿水产养殖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参与方和利益获得方。

5参考文献

[1]郝向举,胡红浪,SUBaSinGHeRp.全球水产养殖前景分析[J].中国水产,2015(3):39-41.

[2]刘继源,梁佩纯.探讨国内外水产养殖现况及面临问题[J].当代水产,2015(7):74-75.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篇2

我国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已有多年的历史,饲养量有一定规模的就达十几种,已成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城乡市场供应、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特种经济动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

1.信息不畅,盲目性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组织性。由于农村信息不畅,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加之相关部门指导监管不利,往往导致一哄而上,大起大落。

2.管理不到位,特种动物涉及的品种较多。目前,多为自发养殖,缺乏统一管理,在调种、饲养、饲料、疫病防治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科学引导、宏观调控、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相关行业配套不健全。

3.销售市场不规范许多地区没形成成熟的交易市场,体现不出优质优价,使养殖业缺乏后劲。产品的深加工投入、技术水平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影响了特种动物养殖业的发展。

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前景分析

特种经济动物依其利用价值不同可分为毛皮动物、药用动物、特禽类。在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时,要对该动物的养殖前景进行详细分析,选择最适合的养殖品种。

1.吉林省毛皮动物养殖前景分析

毛皮动物养殖业已经成为我省大农业中一项重要产业,其前景广阔。我们应该稳步、因地制宜地发展,要与全国发达地区同步,与世界接轨,上档次、上水平。毛皮动物产业应当以水貂为主,其次是银狐和蓝狐,适度发展其他小宗的毛皮动物(貉、兔、海狸鼠、麝鼠等)。要重视优良种源的推广工作,提高兽群的整体质量。我省毛皮动物养殖业除了具有巨大的国内外裘皮制品消费市场外,其优势还在于有冷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饲料资源和广阔的适宜饲养的区域。只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稳步发展、不断努力,我省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前景一定是广阔的。

2.吉林省药用动物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养殖前景分析

(1)据相关调查报道2007年5月25日,“中国梅花鹿故乡”双阳成立了鹿业协会,2006年末,双阳鹿只存栏达到14.7万只,占全国梅花鹿总量的26.9%,占全省的43.4%,鹿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年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已开发研制出鹿副产品系列60余个品种或品系,远销东南亚各地。双阳区鹿乡镇的鹿产品一条街,品种齐全,质量上承。随着养鹿形势在逐渐好转,养殖户的心理期盼和养殖热情也开始升温,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扶持优惠政策。在保持良性发展的前提下,筹备成立地方鹿业协会。以养鹿大户为主体,吸收所有鹿户参加,协会执行宣传政策、协调关系、监督市场、平抑价格、信息服务、推广技术和规范经纪人行为等作用。大力抓好良种繁育,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彻底改良低产鹿群,研究并推广先进鹿繁育技术,开发鹿产品加工,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蛙类前景分析

近年我省各地兴起了养蛙热,主要体现在长白山地区养殖蛙类,蛙类可食用、可药用,价值比较高,吉林省特有的地理环境优势,大量的人工养殖林蛙供应市场,所以吉林省林蛙养殖前景非常乐观。

3.吉林省特禽养殖前景分析

(1)山鸡前景分析

吉林省山鸡养殖业从近期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全国雏山鸡价格回升,商品山鸡销价上涨,且货源偏紧,市场行情见好。山鸡养殖业继续呈平稳发展态势。

(2)肉鸽前景分析

自2001年6月起我省养鸽业第四次陷入低谷状态,因全国上规模养鸽场从原来的600家猛增到1050多家,高度分散的养鸽户更多,种鸽存栏饲养量超过500万对之多。其市价不断跌落,从10元/只跌至6-7元/只,有的地区跌破4-5元/只。但我省养鸽业自2003年开始再次回温,市场需求趋旺,市价走高,乳鸽销价在12~15元/只的空间中运行。

(3)绿头鸭前景分析

吉林省是绿头鸭的研发基地,有丰富的养殖经验,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市场产销两旺,全国每年消费绿头野鸭2亿只左右,年出口绿头鸭保持在2000万只。市场需求来看,吉林省绿头野鸭仍有很强的市场卖点,但市价回温缓慢,发展趋向平稳。

三.如何搞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

1.加强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管理指导

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需要有配套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各类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规程、标准,严格按照饲养管理规章的要求对饲养场(户)进行管理和指导。

创造条件发展区域性特养业加强区域经济调研,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区域发展优势的地区,引导和扶持养殖场(户)逐步从村内生活区转移到村外,建立生态养殖小区,制定标准化生态小区管理办法,加强管理。各级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从水、电、路、绿化和沼气等多方面基建入手,促进传统、落后养殖方式的转变。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培养龙头企业,把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业推向产业化运作的轨道,实现产品的加工增值和直接出口,扩大产品销量,规避市场风险。

2.抓好科技投入拉长产业链条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生态养殖Swot分析永安市

畜禽生态养殖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组织、调整和管理畜禽生产,以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保持畜禽养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

目前我国养殖业的加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来实现的,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失衡。因此,实施生态养殖,在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证养殖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畜禽养殖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综述我国生态养殖业的发展实践主要有:太阳能利用技术、浙江省余姚市生态养殖模式、福建南平生态养殖模式、食用菌栽培技术、细绿萍养殖及综合利用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等[1-2]。

1永安市生态养殖业发展状况与环境代价

1.1养殖业发展现状

永安市地处福建省中西部,山多地少,有丰富的饲草资源,畜牧业有较好的养殖基础和发展潜力。近年来,永安市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迅猛,已成为永安农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4年全市生猪出栏21.85万头,家禽出栏1063.32万只,羊出栏1.6211万头,生产优质禽苗3000余万羽,拥有种鸡生产企业11个,重点养殖龙头企业4家,其中年屠宰1000万只樱桃谷鸭速冻加工生产线和年屠宰300万只肉鸡速冻加工生产线各1条,实现畜牧业产值3.44亿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8%(90年不变价)。

据2005年-2006年畜禽养殖企业不完全统计,永安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62个,其中猪养殖场30个,常年存栏量24928头;鸡养殖场13个,常年存栏数279500只;鸭养殖场1个,常年存栏数23100只;羊养殖场5个,常年存栏数1400头。目前家禽饲养量及种畜禽场规模已居全省之首。

针对永安市养殖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亟待加强:

1.1.1规模化养殖企业数量还较少,散养农户较多,企业未能整体通过iSo9001和iSo14001体系认证,企业品牌的推广和突破绿色壁垒受到一定的限制;

1.1.2缺少足够的相应政策支持体系和财政补贴政策,农户发展生态养殖业的积极性不高;

1.1.3目前的信息交流匮乏,交易平台的设置不完善;培训和信息服务的推广有待加强;

1.1.4市场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比例随公民的环保意识增加而逐步加强,促使企业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

1.2养殖业发展的环境代价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永安市早期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建设时,大多没有配套污水厌氧消化池等处理设施,大多设置了简单的污水分离设施,采取清干粪便的方法,而立体养殖、综合利用的也较少,仅有14家企业设置了沉淀池,面积为2710m2;21家企业设置了沼气池,容量为8135.5m3;4家设置了曝气池,面积为1100m2;相应的配套土地(农田、果园、鱼池)约1533亩,氧化塘数量约为2618亩。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集中了大量的粪便、污水,形成较大的污染源。由于目前多数的畜禽养殖废物采用还田资源化处理,因此造成局部地区畜禽粪便的农田负荷量高,部分养殖场排放的污水对沙溪河永安河段造成环境污染,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形成水体富营养化,也污染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1.3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生态链建设

为使得整个养殖过程达到无害化的清洁过程,永安市由5个禽养殖场和5个有机肥加工厂投资270万元组成了有机肥生产线(10000吨/年,目前为5000吨/年),对鸡鸭粪便进行加工,实现了废物的综合利用,避免了粪便运输的不便和沿线污染,且设备简易,厂址周围无明显恶臭,蚊蝇少,无污水排放,产品无臭味,味道和饲料相似。工艺流程为:养殖房粪便(地势高)通过半圆管道流到搅拌机内,加入一定量的木屑粉、腐殖土和菌种。混匀后放置堆肥(定期翻,40天左右)。后运到总厂,添加粉煤灰等,再磨粉包装。产品价格在500-1000元/吨。与普通化肥相比,有利于增加根的吸收能力及吸收面积,分解土壤中残存及积蓄的有毒物质,减少对植物的危害。

此外,永安市投资180万元建设以畜禽养殖场的羽毛、蛋壳、血水及不可食用的内脏等为原料年处理固态污染物10000吨的无害处理厂,该处理厂将羽毛、羽毛杆等肉禽屠宰场和羽绒厂的下脚料(蛋白含量高达75%到88%),采用新的羽毛膨化法对羽毛等进行处理,较目前国内生产羽毛粉较普通的加工方法有如下特点:工艺简易,设备投资小,不易造成环境和产品的二次污染,更主要的是这种羽毛粉普遍存在蛋白含量高,消化吸收率高,适口性好及不易使禽畜感染疾病的优点。

可见,循着“养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养殖”这一生态链,可达到动物、微生物系统良性循环,形成环保生态模式。具体流程图如下:

1.4生态养殖业主要发展模式

目前永安市生态养殖业发展模式主要有:

猪-沼-果(菜)生态农业示范:以小陶镇八一村为中心建立千亩莴苣高产示范片,及全市小陶、安砂两万亩示范带。在示范片(带)中实施猪-沼-莴苣等高效生态栽培模式,示范推广增施无害化有机肥,配方施肥,轻减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无公害栽培技术。“三位一体”种养相结合模式,产出沼气是优质燃料,沼渣、沼液是理想的有机肥料,实现生物种群、食物链结构平衡健全,能流物流良性循环、永续利用。

生态草鸡立体养殖模式:使茶林果园和山坡地的杂草得到清除,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山林小气候得以净化,使得原来杂草丛生的荒草坡地变成了具有良好天然小气候的养殖基地,也为开发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山林立体养殖模式:以水田为主,茶园、果园主要分布在山地缓坡上的茶果园基地。

牛-粪-食用菌模式:利用养殖场内的畜禽粪便,经过收集、晒干、碾碎;选择未发霉的沼渣、秸秆等,按一定比例配料、堆制,配制食用菌的培养料。而后经过接种、覆土。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作为原料。

鸡-有机肥-茶、果园模式:利用养殖场内的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将粪便进行加工后送入优质茶园和果园进行施肥。

山坡地循环养殖业发展模式:鉴于永安市的特殊地形地貌,丘陵居多,在坡度较小的山坡地顶部上适度放养山羊、牛、禽类等物种,中间种植果树、茶树等高经济价值的林木,在山坡地底部设置鱼塘等休闲娱乐场所,将山坡地的资源利用起来,达到节约土地又发展经济的双重作用。

2永安市发展生态养殖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3]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分析是把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主要目的在于对综合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识别各种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有利于开拓思路,为正确地制定政策提供依据[4]。

2.1发展生态养殖业的优势

2.1.1地理与交通优势

永安市位于闽中偏西,沙溪河中游地段,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是闽西北交通枢纽。目前正突出构建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龙头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永安在海峡西岸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在建的高速公路有泉(州)三(明)高速公路永安段,而永(安)武(平)高速公路永安段、永(安)宁(化)高速公路永安段正在积极筹备动工建设,努力推进永(安)漳(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国道205、省道307、208干线公路网等。

2.1.2生态环境优势

永安地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山地、丘陵多(占90.87%),盆谷、平原少(占6.23%),九龙溪横贯东南。土壤砂性强,土层深厚,水湿条件优越,植被覆盖好,森林茂密;自然条件差异小,土壤肥沃,水热条件最为优越,地质松软、多为中偏酸性;溪流密布,有大小河流73条,总长386.4公里,流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具有坡度陡、落差大、水量多、水质好和含沙量少等特点。

2.1.3起步优势

在传统农作物生产中进行轮作、套种,借以提高地力增加产量;在传统农业和养殖业中,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既是农业的主要副产品,又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人畜粪便是很好的农家肥,秸秆是农村能源的主要来源,也被广泛用作饲料、肥料和建盖屋顶。人畜粪便和秸秆在农业内部就完成了生产――利用的循环。

20世纪90年代后,环境保护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受到广泛重视,科技的发展为永安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5年,养殖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7.78%,生猪当年出栏22.55万头,牛当年出栏1628头,羊当年出栏15794万头,家禽当年出栏1050万只,兔当年出栏190064头。计划到2010年出栏生猪33.8万头,优质肉鸡在2000万羽,樱桃谷鸭1500万羽,肉羊5万头,提供优质鸡苗4000万羽;在优质肉鸡生产上主要以抓质量、增总量、扩规模,延长完善产业链等方面入手,到2010年,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实现养殖户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

2.1.4禽类生产优势

目前永安市年饲养2000羽以上的专业户近800户,以贡川为龙头的养殖大镇,日销售成鸡量达万羽以上。根据市畜牧水产局的规划,至2010年,禽类养殖业要以闽燕、融燕、昌民等十余家禽业企业为龙头,发展特色的优质鸡苗生产基地;以贡川镇为中心,继续向周边乡镇辐射的优质肉鸡生产基地,努力发展贡川镇内年出栏50万只的村镇6个,年饲养5万只以上的大户50户。以贡川带动大湖、安砂、洪田、小陶、青水、槐南、上坪等乡镇、街道禽业生产发展,计划到2010年,大湖、安砂年出栏家禽要达300万只以上,全市年出栏优质肉鸡2000万只,屠宰加工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1.5其他发展优势

在抓好家禽、生猪生产的同时,永安市积极抓好草食性动物生产的发展。

2.1.5.1以大展牲畜和戴云牧业为龙头,发展肉羊生产,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把肉羊产业建设成为永安市草食动物的主导产业,至2010年达到年出栏5万只。

2.1.5.2以茅坪奶牛场、安砂奶羊场、贡川奶羊场为中心,大力发展牛奶和羊奶的生产,以草换奶,做好奶产品的开发,满足我市奶制品的需要,到2010年,奶牛存栏400头。

2.1.5.3大力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的肉兔生产,努力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以草换肉。至2010年,永安市场肉兔自给能力上升到50%,出栏到34万只,养殖区主要分布在洪田、西洋、小陶、贡川、青水、槐南等乡镇。

2.2发展生态养殖业的劣势

缺乏先进科技和工业设备的推广应用。2007年农村沼气用户(约8000户)只占总户数(约45500户)的17.6%左右。从总体上看,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新的特色产品、优势产业不多,并且在这些产业中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生态环境方面,由于林业生产、农业综合开发、采矿等造成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体系较为脆弱,抗干扰的能力以及受到干扰后的恢复能力较差。

法律法规方面:缺少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法规,例如缺少资源使用的经济补偿办法或管理手段,管理调控不够得力。

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一是资金较为缺乏,二是人才大量外流,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

2.3发展生态养殖业的机会

从宏观发展情况看,首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可促使经济发展摒弃单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粗放经营和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讲究发展质量和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对循环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次,魅力城市的当选为永安市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不仅为永安市旅游经济在新世纪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品牌效应也会吸引国内外众多投资者到永安寻求商机,这将全面拉动永安的投资和消费增长,激发经济增长的旺盛活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再次,通过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实践,市级领导也已经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并且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

从国内外市场需求看,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2005年永安市养殖业中绿色食品认证数仅1个,占全省绿色食品认证数(558个)的0.2%。在畜牧业生产总量中,无公害食品畜牧业的份额接近4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场的需求直接为永安生态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4发展生态养殖业的威胁

与许多山区城市一样,处于生态养殖业起飞阶段的永安市面临的重大课题是:能否在生态养殖业起飞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双赢?目前最突出的三个战略威胁:一是永安市目前尚未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体制、机制,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调控手段比较缺乏,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实质性推进;二是缺乏循环经济方面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对循环经济的建设、管理等都是现实和长远的战略威胁;三是部分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很多循环农业模式的推行缺乏基本的保障条件,必须花费大量的资金来修复,资金的来源困难重重。

2.5Swot分析小结

运用生态学研究方法,结合永安的资源、环境等条件,以及永安市发展总体规划,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进行排序,构造出永安市发展生态养殖业的Swot矩阵。

可见,只有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回顾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永安市才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殖业。

3永安市生态养殖业发展对策分析

针对永安市养殖业发展状况,结合Swot分析,从保障体系角度对永安市生态养殖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3.1通过生态立法进行保护

(1)对与面积有联系的动物饲养,必须规定各种动物饲养的最大密度;

(2)规定一个企业要从普通企业转为生态经营型企业应满足的条件;

(3)对各种动物饲养杜绝拴系饲养;

(4)不能饲喂任何含抗生素和激素的生态饲料;

(5)动物健康主要依靠自然抵抗力实现,防疫和治疗基本禁止;

(6)生态性生产肉类通过定期检查和来源证明制度,最大可能地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3.2货币化补贴政策

生态养殖业建设的启动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一般从事生态农业经营的农民的前期收入水平与“传统型农业”经营者相比,大约低7%,生态转型期对企业而言直接意味着巨额的经济负担和经济损失。为了鼓励农民进行经营转型,政府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转型货币化补贴政策。

3.3物质保障体系

必须建立一个物质保障体系。作为生态循环链中的核心资源具有稳定性,核心产业应具有发展前景。

3.4推行清洁生产、iSo9001、iSo14001认证体系制度、绿色识别标志认证工作

按照“发展、规范、创新”的原则和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的要求,突出做好清洁生产和iSo9000和iSo14001认证工作,做好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促进畜禽生态养殖场建设,鼓励上下游立体养殖模式的建设。

3.5公众参与制度、培训和信息服务的推广、建立交易与服务平台

实践表明,一旦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就能提高项目的公众支持度并有助于其结果的实施。

信息交流、咨询平台: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条件,政府与相关部门应对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如培训和信息服务,促进有关的研究和技术发展,以及对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交易与服务平台:①建立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副产品交易市场,为种植户与养殖户间买卖农业生产副产品,种植业与养殖业实现物质和能量交换搭建交易平台;②建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及其他物资供应和维修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6制定农业特别是养殖业发展产业规划

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科学划定及调整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区,优化养殖布局。依据不同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承载能力,合理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和生产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的高效生态畜牧业,积极研究和探索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4结语

本文在分析永安市生态养殖业发展状况及环境代价基础上,介绍永安市着力发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生态链建设及生态养殖模式,利用Swot方法对永安市养殖业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分析,得出永安市发展生态养殖业的主要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从保障体系角度对永安市生态养殖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可为同类城市生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卞有生.生态农业中废弃物的处理与再生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叶夏等.发展循环经济是闽江流域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长富六牧“牧-沼-肥-草”技术模式初探[J].能源与环境,2005,(2):53-55.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篇4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化;水产养殖;发展

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优势日益凸显,但我国水产养殖物联网模式还处于转型升级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多数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养殖模式过于单一,养殖过程多依赖人工控制,养殖环境的基础设施薄弱、养殖的密度过高、水质污染严重、多鱼病现象,造成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较为低下。因此,传统水产养殖模式亟待改造升级,物联网技术赋能渔业智慧化的养殖模式渐渐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共识,利用传感器、通信等技术与水产养殖的深度融合,增强水产养殖业基础,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下实现传统手工养殖的升级转型,对水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创新,持续带动和提升水产养殖业的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水平,造福于渔民和环境。

1物联网技术与水产养殖业发展概况

1.1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即万物相连的网络,作为近些年来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持。就当下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玩具等方面的应用来看,物联网定将成为未来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有着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优势。物联网主要是通过使用不同的传感设备和技术,如各种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nB-iot技术、wiFi技术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对不同物体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等活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海量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再连接互联网,形成的一个庞大网络,达到万物互相连接、互相通信的目的。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现代渔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水产养殖环境、生产、运输的智能化管控,促进现代渔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发展中的应用

2.1在水产养殖环境方面的应用

渔类生长对养殖的空气质量、水质量、生长环境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渔业养殖,可以实现全天候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水产养殖环境、养殖区域、生物生长情况等。通过对养殖环境安装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设备和远程网络监控技术,进而实现对水体环境、空气质量、渔类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养殖环境,主要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其中包括养殖环境的干湿度、温度、大气压力等数据的实时采集,通过对采集数据的获取、处理、加工,为渔业生产制定智慧化的养殖方案提供数据支持。第二,对养殖区域的水质监控、预警,精准控制水温、水压、pH值、溶氧盐度等水质指标,如果发现超过安全养殖的阈值,及时启动报警系统,实现智慧安全养殖。第三,对养殖生物生长情况的健康监测,现如今水产养殖的密度过高,在养殖的过程中鱼病现象频发,直接导致养殖产量和质量的下降。通过建立智慧养殖管理系统,远程监控养殖生物的生长情况,通过对渔类生长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生长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合理安排饲料投放量和喂养次数,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制定出高效的水产养殖模式,实现渔类的健康生长。

2.2在水产品质量安全可溯源方面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早已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早在2006年,我国就建立了“农业部种植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此后又建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现已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水产品的溯源中,在产品包装上贴上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了解商品的全部信息,也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信息植入到生物体中,建立生产数据库,实时存储生物生长过程中相应节点的溯源信息,将水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四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控,实现水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使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更精细化、数字化,让消费者放心吃鱼。

3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问题

3.1水产养殖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我国水产养殖业大部分处于粗放型的生产阶段。一些水产养殖企业及养殖人员的养殖理念较为陈旧,依旧习惯延用传统手工养殖方式,对于新兴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不愿意改变现状。首先,部分水产养殖企业未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养殖人员大多凭借多年的自身经验进行管理,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理念,养殖人员缺少定期的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其次,大部分的养殖基地,养殖环境的基础设施薄弱,水产养殖环境复杂,网络通信条件比较差,电力供给不足,难以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基本的物理条件。

3.2物联网技术与水产养殖的融合度不够

我国2011年在江苏省建立了第一个物联网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构建了对水产养殖区域预测、预警、控制和服务管理体系。但我国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时间较短,技术设备的研发还需加强,应用还不成熟,而一种新兴技术的实际应用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改进,在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精准地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和发展。水产养殖中融合物联网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在技术指标和实际应用效果反馈方面缺少参考案例。只有部分养殖企业开始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未能较好地解决。缺少对“物联网+”现代渔业的统筹规划,物联网技术还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大部分企业和养殖人员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处于片面性、局限性的认识阶段,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物联网技术与水产养殖产业有效融合。

3.3物联网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水产养殖物联网模式是现代渔业经济发展中的新兴事物,物联网在现代渔业上的发展需要一批熟悉水产养殖与物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然而大部分养殖户接受教育的意识薄弱,思想陈旧,整体文化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现代渔业智慧化发展的需求。具体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缺少水产养殖信息技术人员和技术支持,使科学的养殖和管理方法都无法合理应用到水产业生产中;第二,缺少水产养殖业大数据信息分析人才,难以对水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准确分析,导致水产品滞销。

4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对策

4.1加强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

一是加强养殖人员专业技能培训。通过提升水产养殖者的专业技能水平,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可联合当地高校,定期给养殖户们举办新兴科技和水产养殖的相关知识讲座或开展物联网技能培训,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建立统一的渔业生产交流平台,养殖人员利用平台提出问题、交流思想和经验,促进养殖户们对新兴的水产养殖技能与知识的学习。二是鼓励养殖户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养殖。许多养殖户们在生物养殖过程中加入了物联网技术之后,都很担心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网络通信技术是否能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积极的作用,都不敢轻易花钱购买相关数字装备投入到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应用新技术养殖户的资金扶持,鼓励各养殖户们勇于尝试在养殖过程中装配数字机械设备,同时为养殖户聘请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水产养殖专家给予实地指导,及时解决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问题。

4.2创新物联网技术与水产养殖深度融合

一是建立统一标准。做好顶层设计,重点制订水产养殖物联网发展规划和标准体系,结合深海抗风浪网箱、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疫病苗种场建设等领域制订智慧渔业标准框架,统一信息传感装备、无线传感技术和水产养殖大数据等参数标准和协议,实现物联网产业链条和水产养殖产业链条的有效融合。二是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根据现代渔业发展需求,在建立水产养殖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框架下,以推动水产养殖物联网大规模应用和提供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为目标,在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分别开展水产养殖物联网研发实验项目,按照水产养殖业养殖模式,结合物联网的新兴技术、数字化设备和管理软件等利于现代渔业发展的技术手段,进行区域化物联网技术分类开发,产品化养殖管理模式研究,加大养殖水域环境感知、设备精准控制、生产信息实时采集、数据智能分析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不断提升渔业生产智慧化水平。三是社会服务。鼓励物联网企业与水产养殖生产经营者之间合作,在遵循水产养殖业市场发展规律和内在需求的基础上,共同研发水产养殖智慧化技术,建立远程监测、预警、控制和诊断等水产养殖的信息处理模型和管理软件,整合完善应用的各个环节,形成可推广应用的链条化水产养殖模式和管理服务体系,为灾害预警、水质监测、疫病防控等提供智能的服务。四是发展现代渔业。水产养殖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和渔业自然资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将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产业链条深度融合,加快各生产要素之间的综合集成,充分凸显物联网服务生产、服务市场、服务渔民和服务社会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校联企业”、“基地联市场”等多种联结机制,建立技术研发、生产加工、营销和工贸农一体化的综合性水产养殖企业,大力发展工程化水产养殖业,建设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实施养殖基地规格化改造工程,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智慧化水平。

4.3加强物联网与水产养殖复合型人才培养

加强物联网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的一大关键是加强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第一,鼓励知识水平较高的水产养殖从业者返乡,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丰富他们相关的专业知识,更好地掌握物联网下的水产养殖方式、管理方法和生产及营销模式,通过水产养殖业新人的带头发展,让水产养殖生产者看到实际收益,认识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致富,从而提高养殖户的参与积极性,也提高了教育质量与水平;第二,结合大专院校的培养方向,尤其是在海洋类的院校,挖掘“物联网”人才,吸纳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投身于现代渔业的智慧化发展中去;第三,政府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拓宽养殖者的学习渠道,搭建信息课程平台,免费提供养殖技术或其他信息网课,鼓励养殖者使用新技术进行养殖,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提升养殖户从业者的整体专业水平。

5结语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畜禽养殖;现状;发展趋势;江津区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6303

1引言

随着我国畜禽生产的快速增长,畜禽粪便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1]。畜禽粪便已成为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相并列的三大污染源之一。畜禽粪便主要处理途径是作有机肥施用,农田长久过量的施用畜禽粪便会导致土壤中污染物累积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1-2]。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畜禽粪便污染已居农业环境污染源之首。虽然我国对畜禽污染防治管理逐渐加强,但是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管理力量依然薄弱且不完善。为此,全面深入研究江津区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通过对主要畜禽种类粪便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近两年政府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江津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预测江津区2020年畜禽养殖发展趋势,为江津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研究方法

2.1信息采集区域

江津区是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和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东经105°49′~06°38′,北纬28°28′~29°28′之间,东西宽80km,南北长100km。幅员面积3219km2,辖28个镇街,总人口150万人。境内地形南高北低,以丘陵兼低山地貌为主,分平阶地、丘陵地和山地,其中丘陵占78.2%,低中山占21.8%。江津辖区内长江干流127km,约占全市1/5,跨区域次级河流众多且均处于下游。

2.2信息采集方法

以江津区境内存栏生猪当量100头的畜禽养殖场为对象,统计猪、肉牛、羊、鸡等主要养殖种类污染源的存栏量、现有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状况(原始数据从略)。根据《江津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和管理措施,预测2020年江津区畜禽养殖发展趋势及排污情况。

2.3信息采集参数

重庆地区畜禽养殖参数见表1[3~5]。

3结果与讨论

3.1江津区主要畜禽养殖种类现有养殖量及发展趋势

2015年江津区主要畜禽养殖总存栏量为40.2万头猪当量。江津辖区内水域面积大,水环境保护与监管的压力较大。因此,政府逐步建立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引导畜牧业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发展,2015年完成了29家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或搬迁工作,开展了3.4万头存栏生猪当量污染治理。根据《江津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江津城市发展新区定位,可以预测出2020年的主要畜禽养殖总存栏量为15.2万头猪当量,比2015年明显下降。从图1可以看出,除羊的养殖量略有上涨,其它畜禽养殖种类比2015年显著下降。

3.2江津区主要畜禽种类粪便和尿污产生量及发展趋势分析

从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畜禽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与畜禽养殖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如猪的养殖量大,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也大。2020年,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减小,畜禽粪便和尿污产生量明显下降。随着猪和牛的养殖量显著下降,2020年粪便排放量将减少一半,尿污产生量将减少2/3。不同畜禽种类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不同,畜禽养殖结构的调整对排污量将产生很大的影响[2]。

3.3江津区主要畜禽种类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及发展趋势分析

从图1、图4和图5可以看出,2020年,随着畜禽养殖量的减小,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比2015年显著下降。统计发现,其它种类畜禽粪便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与畜禽养殖量一致,蛋鸡的养殖量小于羊的养殖量,其粪便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反而高于羊。畜禽养殖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到畜禽粪便的产生量,各类畜禽养殖数量的差异会引起区域禽粪便产生总量以及粪便养分总量的不同[6]。

4存在的问题

4.1投入不足

随着畜牧业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环污问题越来越突出。畜禽养殖业是微利行业,受市场需求影响大,部分规模养殖场(户)投入不足粪污处理基础设施不配套。

4.2布局规划不合理

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布局规划不合理,种养殖业脱节,造成生态链断裂,人为破坏了当地生态平衡,使局部地区养殖污染加重。

5对策及建议

5.1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治污投入

畜禽养殖业是微利产业,而进行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需要较大的投入,政府应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投入和政策支持。大力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降低畜禽养殖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畜禽粪污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对有条件的养殖区域要配套建立有机肥生产线,消除畜禽养殖污染的潜在环境风险。

5.2严格畜禽养殖区域管理,优化畜禽养殖结构

优化畜禽养殖“三区”划分,严格畜禽养殖区域管理。禁养区内禽养殖场严格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搬迁,限养区、适养区内畜禽养殖场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根据各个养殖场周围的土地消纳能力,引导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内部结构,大幅提高生态土鸡、兔、羊等粪便产生量较小畜禽养殖的比重。以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结合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调整、优化江津区畜禽养殖业的生态布局,开展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综合防治,推行生态化养殖,促进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5.3加强宣传和引导,实现科学布局

要广泛开展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舆论氛围,使“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畜禽养殖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的紧迫感和责任心。畜禽规模养殖不能在政府依法划定的畜禽禁止养殖区域发展,畜禽粪便主要由相应的土地消纳,新发展的畜禽规模养殖应尽可能与养殖业结合。

5.4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管理

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环境质量,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及时依法查处各种畜禽养殖环境违法行为,重点加大对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综合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

参考文献:

[1]仇焕广,廖绍攀,井月,等.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的区域差异与发展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2013,34(7):2766~2773.

[2]张绪美,董元华,王辉,等.中国畜禽养殖结构及其粪便n污染负荷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07(6):1311~1318.

[3]肖艳平,雷毅,陈清莉,等.江津区畜禽养殖区域分布与粪污产生量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5,33(3):23~27

[4]彭里.重庆市畜禽粪便的土壤适宜负荷量及排放时空分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篇6

摘要:渔业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部门,渔业产业化属于农业产业化一部分,目前处在发展阶段。文章旨在以具体的例子去研究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通过运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访谈番禺区海鸥岛水产养殖的龙头企业及养殖户,探讨番禺区海鸥岛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状况,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养殖户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30-02

一、引言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各类中介组织为龙头,以龙头带动农户的形式,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体,形成一体化经营,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研究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解决家庭经营的规模不经济与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对于实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特以番禺区海鸥岛的渔业经营组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来研究农业产业化问题。

 

在我国,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比较多。张皓若(1996)指出了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是我国农业实现转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途径,但他没有说明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含义。随后,有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研究了农业产业化,对此进行了补充完善。例如,康云海(1998)研究了农业产业化中农户行为。尹成杰(2001)研究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杨明洪(2002)、牛若峰(2006)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问题。上述研究在理论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但终归是定性研究,缺乏一定的实际调查研究。在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方面,周立群和曹利群(2001)对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以了解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此研究并非仅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能够把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实地调研分析

本文以番禺区渔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的海鸥岛地区为例进行微观调研。我们访谈了海鸥岛的渔业基地共六家(包括华名养殖基地,金海养殖基地,悦丰养殖基地等),其规模都在350亩以上,其中有最大的规模达到1036亩。与此同时我们也访谈了当地的养殖户数家。通过对企业的现状对比分析和养殖户的实际及主观意愿调查,探讨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一)海鸥岛渔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番禺养殖生产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如今,番禺区充分利用海鸥岛的“番禺区名优水产养殖试验基地”的产学研平台和规模渔业企业资源优势,加强水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快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应用推广、建立水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打造优质健康咸淡水产品品牌、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业,促进渔业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以提高番禺区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已经形成了“番海黄鳍鲷”、“金海南美白对虾”、“新一代罗非”、“金洋笋壳”等著名品牌。

 

(二)当地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一般包括企业+基地,企业+基地+养殖户,中介组织+养殖户,企业+协会+养殖户,水产批发市场+营销大户+养殖户,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等。而目前海鸥岛存在以下几种经营模式。

 

1.企业+合作社+养殖户

例如海鸥岛华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以合作社为依托,养殖户为基础,通过提供饲料赊购、统一收购水产品的服务,带动了区内的石楼镇、化龙镇、石基镇、鱼窝头镇等养殖户300多户农民进行规范养殖。企业还以“赊账形式”供应饲料、药物及免费提供技术应用服务,扶持养殖户进行生产,并订价回收养殖户的鱼类产品,供应番禺、广州、东莞、中山、深圳、香港等地的批发市场。目前带动并规范养殖面积达30000多亩,每年销售鱼类水产品30000吨以上。

 

2.企业+协会+养殖户

这种模式以专业开发公司为龙头,以渔业专业协会为纽带,以众多的专业养殖户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结成经济共同体。如悦丰企业与番禺区渔业协会合作,通过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及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扶持和引导周边地区养殖户改变原有落后的养殖模式,带动周边地区商品鱼养殖户共计232户、生产基地养殖面积22000多亩,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及从研发—鱼苗—饲料—养殖—产品回收—内销及出口的产业化模式,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忠诚企业的科技和管理人才,设备完善的检验检测中心,养殖基地并于2005年获得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与此同时也通过了检验检疫备案注册登记,成为符合出口水产品标准的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养殖面积达到1030多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550吨,年销售总额达到2300多万元。

 

3.企业+协会

如沙南金海企业,加入到番禺区渔业协会,同时也担任了协会的理事单位,其在养殖技术、经营管理方面加强与其他渔业龙头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协会的引导下,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打响了“金海”这个品牌。目前养殖面积362亩,年产量约300多吨。

 

(三)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在各方面对渔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进行横向对比,具体如下。

1.成本利润方面

我们把企业渔业产业化经营采取不同模式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对比。

由表1可知,企业+协会+养殖户模式的企业每年每亩的总投资成本最低,企业+合作社+养殖户利润水平最高;企业单干的投资成本最高,且净利润最低;对企业不同产业化经营程度的利润对比分析可见实行渔业产业化经营明显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政府支持力度方面

番禺海鸥岛地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享受到政府的补贴,其中,政府给予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以技术支持;给予企业+协会+养殖户模式以项目补贴,为100万每项目;给予企业+协会以及企业单干模式以基地建设补贴,推塘费2000元每亩。

3.市场销售方面

渔业产业化经营后,海鸥岛企业以产品质量为保证,运用多种策略,成功打造自己的企业品牌,定价平均高于市场价5元/斤,销往本地及外地市场,销售利润大。而其中,万兴企业利用著名的鱼品牌“番海黄鳍鲷”达到较好的效益,并抓住机遇,成为亚运会的水产品主要供销商。

 

4.质量和环保方面

从访谈中得知,企业大都有较充裕的资金增设高科技设备,管理自动化。有增氧器、饲料投喂机以及水质监测器,能够时刻保证水质和产品的质量安全。其中悦丰企业还极力打造环境友好型渔业,自己生产饲料,自己培育鱼种,从源头上节约资源,杜绝污染,保证安全。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水禽食品质量安全合作组织建议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211-03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养殖技术传承,一直以来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都是清远市乃至广东省的水禽主产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镇的水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加,水禽业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该文立足于实地调研数据,以水禽食品质量安全为主要研究视角,从养殖技术、疾病预防与控制、营销渠道、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情况及产业化发展水平等环节深入剖析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水禽业存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和主要原因,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进一步改善当地水禽养殖户的生产条件,提升水禽产品的品牌效应,促进水禽产业的健康发展。

1飞来峡镇水禽产业发展现状

1.1生产经营的体总情况

飞来峡镇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为当地的水禽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该镇水禽养殖大多是个体经营户,以养鹅为主,养殖鹅的品种主要是清远乌棕鹅、马岗鹅以及纯种乌鬃鹅和马岗鹅的杂交乌鬃鹅。鹅分种鹅及肉鹅两种,根据季节性,养殖户会调整养鹅的种类。比如:春夏季节养殖种鹅,秋冬季节养殖肉鹅。种鹅养殖年限长,一般都为三年,第一年不投产,在第二、第三年通过销售鹅苗获利。每只种鹅每年可产蛋30~40个,鹅苗孵出率达到80%以上,2014年上半年鹅苗市场价格稳定,平均价格为15~16元/只。相比之下,肉鹅养殖期限较短,一般养殖周期为60~65天,一般养殖户每年养殖5~6批,每批1000~3000只。

1.2养殖技术

由于该地区养殖协会、农业合作组织、专业的水禽饲料供应机构较少,所以当地大部分养殖户所掌握的养殖技术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己摸索形成,接受专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的途较少径。根据调查发现,当地大部分养殖户都愿意采用新的粪便等副产品处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循环养殖等新技术。但是基于家庭经济实力不足、技术投入成本较高、新技术难操作等因素,他们又不得不放弃这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新技术。

1.3饲养管理的总体情况

(1)饲料。

该地区,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饲料大多是直接到个体经销商或者饲料公司购买。在喂养的过程中,养殖户会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饲料,鹅苗养殖40天后,一般都会开始掺杂谷物喂养,以此来降低养殖成本。

(2)添加剂。

饲养过程为了提高水禽的免疫力以及对饲料的利用率。养殖户都会使用一些添加剂,有抗生素、中草药等种类。他们在使用添加剂时一般都是在饲料或者饮用水中混入,但是把握剂量和次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3)兽药。

养殖户多数是从个体农资门市或者畜牧服务站中购买兽药,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他们基本上都会了解如何去自行处理。多数养殖都知道使用兽医后的水禽有休药期和一些药物残留。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给水禽喂药和打针时,没有记录用药情况,缺乏科学养殖意识。

(4)环境卫生。

基本上所有养殖户都会对鹅舍每天清扫一次,每个星期进行喷洒消毒。而对于已死的病鹅,有些养殖户则是直接扔掉,这种不当处理方式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威胁,特别是水、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并且会造成疫病传染,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后果非常严重。

(5)安全监测。

水禽出栏时,大部分养殖户的水禽产品都会进行质量安全检测。但还有少部分的水禽产品没有进行过质量安全检测就流到市场,安全隐患很大。

1.4经营销售

当地水禽销售一般都是通过收购商直接上门收购,在销售的过程中,养殖户的议价能力较弱,很少有养殖户具有专门和稳定的销售渠道。

1.5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该地区的水禽养殖户大多没有参加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大多以个体养殖户形式存在。很多养殖户认为入会手续复杂、太麻烦,此外还要缴纳会费等原因导致养殖户不参加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2飞来峡镇水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2.1养殖技术滞后

虽然该地区的水禽养殖历史悠久,但是多年来积累的养殖技术,方法都是比较传统、陈旧、滞后,很多养殖户都没有采用循环养殖模式,粪便等副产品处理技术、疫病防治处理技术落后,而且大多数文化程度有限,疫病防治知识较为欠缺,养殖的管理方法不统一、比较混乱。

2.1.1养殖技术获取渠道缺乏

水禽养殖技术关系到水禽食品的质量安全。专业的、科学的养殖技术可以保证水禽的健康生长,保证水禽的食品质量;而落后的、传统的养殖技术则降低水禽的食品质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养殖技术的及时更新以及获取对于养殖户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而养殖技术的获取渠道也要多种多样,提高水禽养殖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实际的走访调研,笔者发现目前该地区的养殖户的养殖技术获取渠道却相当缺乏,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知,该地区的养殖户所掌握的经验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己摸索出来的。

2.1.2养殖技术培训、指导缺乏

在调查中发现,有91%的养殖户都是没有参加过养殖方面的相关培训,只有9%参加过,但也是偶尔去参加了一下而已,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当地并没有成立合作社,且科研机构较少,所以能够提供培训的机会也很少。

2.1.3养殖方式单一

调查的养殖户中,将近八成的养殖户都是采用旱养的养殖方式,剩下的养殖户是圈养的养殖方式。

2.2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随着水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场的布局密度和场内养殖密度都大幅度增加,加之养殖场的隔离封闭不严,防疫程序执行不力,以致禽流感、副粘病毒病、呼肠孤病毒等时有发生流行,新的水禽病也不断出现,严重威胁水禽产业健康发展。

2.2.1防病、治病知识获取渠道缺乏

当地大部分养殖户对于水禽防病、治病的知识都是从专业兽医了解的,但是并不全面、不精通。由于得不到合作社、大型龙头企业、饲料供应商技术指导员等其他渠道来获取防病、治病知识,少数养殖户只能通过书籍和媒体进行自学。

2.2.2养殖密度不合理

由于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单位面积的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空间不足,导致水禽践踏,空气不流通容易发生水禽呼吸道感染,流感传染迅速等安全生产问题。此外,过度的集中养殖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负荷能力,也会对自然环境带来破坏。

2.2.3防疫站缺少

飞来峡镇水禽防疫站较少,而新的水禽病也不断出现,严重威胁水禽产业健康发展。如果一旦发生重大疫情,防疫控制就非常难开展,防疫程序执行力不足,很容易导致疫情持续扩散,难以控制。

2.3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不健全

行业自律机制缺失,产业的稳定安全令人担忧。水禽产业市场化、企业化生产以来,其前身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的多种企业陆续进入水禽产业领域来追逐产业利润,但行业自律机制缺失,产品质量监控管理不严,以致在饲料中滥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等添加剂,产品加工中的不卫生、不规范等情况都在水禽产业中时有发生,使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水禽产业中隐患。

2.3.1添加剂使用不科学

水禽养殖过程中添加剂的使用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添加剂的科学使用关系到水禽食品质量的安全,而养殖户对添加剂知识的了解、使用的行为更是直接影响水禽的食品质量。表2是当地养殖户对于添加剂使用的一些相关情况。

(1)从表2可以看出,有72%的人有按照国家的规定去使用饲料、药品和添加剂等,但是还有将近三成的养殖户没有按照规定使用,会对水禽安全生产造成食品安全隐患。(2)对于添加剂方面,有一半的养殖户使用,也有一半没有使用,但是据我们了解,他们所用的饲料基本上都多少含有添加剂,只是有些养殖户没有发现而已。(3)66%的养殖户对抗生素有了解,34%的养殖户了解不大。经查资料得知,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长期大量或不合理应用势必对机体的防御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养殖户在对水禽抗生素这方面的了解还是必要的,这关系着水禽能否健康成长。(4)有67%的养殖户愿意使用安全、低残留的药物添加剂。说明在农村的人文素质还是有一定量的,大家都对安全环保健康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愿意接受新的对水禽危害不大的产品。(5)在饲料或者鸭/鹅的饮用水中,有将近八成的养殖户混入一些抗生素,加入这些抗生素可以提高水禽的免疫力,增强体质,提高品质,但是一定要限制用量,否则会适得其反。

2.3.2对兽药休药期和兽药残留不了解

根据调查发现,73%的人都知道使用兽药后的休药期,安全用药的意识比较好,但是还有27%的人不知道使用兽药后的休药期。对于药物残留,当地养殖户中有70%的人了解,30%的不了解。

2.3.3用药不做记录

关于给水禽看病、喂药和打针,当地很多养殖户都是没有记录过用药情况。养殖户一般都是用完要后,不会太在意做记录,也避免麻烦。如果没有收集到实时有效的数据,对于研究疫病或者死禽将缺乏科学的依据。

2.3.4检疫证明缺乏

调查中发现,50%的养殖户们在销售鸭鹅时都有检疫证明,但是还有50%的养殖户没有按照严格的检疫程序操作而直接销售出去,所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禽类的检疫和监管工作还是需要做足,对检验不合格的鸭鹅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市面上水禽的食品质量安全。

2.4养殖环境的监管薄弱,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有待提升

2.4.1死禽、病禽处理方式不当

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养殖户会把死禽直接扔掉。他们没有意识到已死病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直以来养成的不良习惯。这很有可能污染养殖场附近的水源,导致大部分水禽受到疫病侵袭感染,进而导致疫病的传播,甚至会严重威胁到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

2.4.2水禽排泄物利用不充分

虽然,大部分养殖户都了解水禽排泄物的转化利用,采用的是鹅鱼共养的养殖模式。但是相当一部分养殖户的方式处理不当,饲料转化率不高。

2.5水禽饲料营养研究滞后

2.5.1饲料供应渠道不正规

很大一部分养殖户都是从个体经销商或者畜牧兽医站处购买饲料。购买到的饲料是否无公害、无残留、无激素的合格饲料也就很难判断,存在各种不安全的质量因素。

2.5.2水禽饲料在不同饲养阶段饲喂不规范

水禽饲养是要求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饲料的。但是,少部分养殖户未能严格按照说明,比较随意,没有真正形成规范化饲养。

2.5.3水禽饲料研究机构缺失

虽然,该地区是清远市水禽养殖的重镇,水禽饲料的供需巨大。但是相应的关于水禽饲料的科研机构的设立却未能满足当地水禽产业发展的需求。

2.6合作社和产业化组织程度低

该地区的水禽养殖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非常少,合作组织化低下。而已有的合作社仅仅充当一个连接农户和市场的一个中介角色。很多养殖户缺乏对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了解,认为合作社没什么作用,而且里面的人员可能会剥削自己的利益,所以决定单干。

3结论和对策建议

基于上文对来峡镇水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发现由于存在水禽养殖技术落后、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不完善、水禽饲料营养研究滞后及合作社和产业化组织程度较低等问题,当前该镇的水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令人堪忧。针对飞来峡镇水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有效提高该镇的水禽食品质量安全。

第一,促进养殖专业化,提高养殖户养殖水平。

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绝大部分养殖户都没有参加过养殖方面的相关培训,他们的养殖技术几乎都是通过自己常年的摸索而形成的套路,比较传统、滞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的支撑,这不仅造成了养殖户一开始经营时的步步艰辛,也对水禽养殖业的安全生产留下了隐患。为此,首先当地相关部门应带头成立一个养殖咨询组织,为当地广大养殖户解答养殖过程当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普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其次,多聘请在养殖业有所研究的专家在当地举行讲座、培训,并针对现时存在的养殖模式进行利弊的分析;最后,邀请当地成功的养殖户为刚起步或者在养殖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养殖户分享自己的养殖心得和经验,大家共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进一步加强疫病的防治工作。

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做好水禽产品出栏前的安全检疫工作,确保水禽食品原料质量。一是建立起水禽疫病的防预监控体系,加大对防疫人员的培训、指导、考核力度,对于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和农户要定期抽查,不仅要检查其防疫设施条件,而且要检查免疫程序和措施的执行情况;二是要加大免疫密度,提高免疫质量,加强免疫执法,明确免疫效果;三是加强活禽、禽肉、禽蛋的产地检疫和产地标识,防止在活禽及禽产品流通中的疫病传染,增强生产经营者责任意识和疫病防控意识,防止疫病异地流行。

第三,积极探索水禽健康养殖新模式。

传统的水禽放养、散养对养殖区的水源环境污染破坏很大;规模化集中养殖业又容易超过环境的承载负荷能力,对环境有所破坏。为此,一定要积极研发推广水禽健康养殖新模式,探索“水禽旱养喷淋模式”和“标准化设施养殖模式”,确保水禽食品质量的安全生产。在炎热的南方,水禽对水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难免会出现热应激,同时会出现羽毛板结的情况,影响水禽卖相。采用旱养结合喷淋的饲养模式,通过水的间歇喷淋,能满足水禽对水的生理需要,弥补旱养的不足。而且,“水禽旱养”便于疫病防控,土地利用效率高,水源污染能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水禽对水域的依赖程度,破解目前因水质下降、水域资源减少、水域禁限养等因素对水禽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对于水禽旱养技术、水域环境对水禽的合理负荷承载量等方面的研究要不断加强,力争实现水禽产业的环境友好型发展。

第四,积极推动产业合作社组织化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实行行业自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安全。

该地区水禽养殖业合作社和组织化程度非常低下,亟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鼓励和投入,积极推动水禽产业合作社组织化建设。我国水禽产业正处于产业扩张和国际市场开拓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遭受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冲击,一定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统一完善的产业发展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以保证产业安全稳步发展。一是规范、整合养殖、加工企业,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促进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二是建议水禽产品加工企业建自己的养殖基地,减少流通环节,确保从源头上遏制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保证水禽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三是引领水禽产品向“三品一标”方向发展;即:将水禽产品定位在“无害化、绿色、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

第五,提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水禽养殖的扶持、监控力度,保证水禽养殖业安全生产。

在水禽养殖场的建设用地指标批准、标准化养殖建场和环境保护、污染处理系统建设的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植,以保证水禽产业向现代化方向迈进。同时,不定期的给予养殖户新技术的指导和培训,确保养殖户能够实时有效地掌握新技术;加强对水禽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管理,减少微生物污染和不必要的添加剂使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户补贴机制,保证产业发展低谷期的水禽养殖以及鹅养殖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解华东,布丽君,谢友慧,等.我国水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安全防控措施[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3):29-32.

[2]陈国宏.我国养鹅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R].第三届中国鹅业产学研恳谈会,2013.

[3]王雅鹏.我国水禽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10).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篇8

摘要:渔业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部门,渔业产业化属于农业产业化一部分,目前处在发展阶段。文章旨在以具体的例子去研究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通过运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访谈番禺区海鸥岛水产养殖的龙头企业及养殖户,探讨番禺区海鸥岛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状况,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养殖户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30-02

一、引言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各类中介组织为龙头,以龙头带动农户的形式,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体,形成一体化经营,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研究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解决家庭经营的规模不经济与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对于实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特以番禺区海鸥岛的渔业经营组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来研究农业产业化问题。

 

在我国,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比较多。张皓若(1996)指出了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是我国农业实现转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途径,但他没有说明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含义。随后,有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研究了农业产业化,对此进行了补充完善。例如,康云海(1998)研究了农业产业化中农户行为。尹成杰(2001)研究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杨明洪(2002)、牛若峰(2006)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问题。上述研究在理论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但终归是定性研究,缺乏一定的实际调查研究。在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方面,周立群和曹利群(2001)对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以了解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此研究并非仅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能够把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实地调研分析

本文以番禺区渔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的海鸥岛地区为例进行微观调研。我们访谈了海鸥岛的渔业基地共六家(包括华名养殖基地,金海养殖基地,悦丰养殖基地等),其规模都在350亩以上,其中有最大的规模达到1036亩。与此同时我们也访谈了当地的养殖户数家。通过对企业的现状对比分析和养殖户的实际及主观意愿调查,探讨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一)海鸥岛渔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番禺养殖生产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如今,番禺区充分利用海鸥岛的“番禺区名优水产养殖试验基地”的产学研平台和规模渔业企业资源优势,加强水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快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应用推广、建立水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打造优质健康咸淡水产品品牌、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业,促进渔业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以提高番禺区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已经形成了“番海黄鳍鲷”、“金海南美白对虾”、“新一代罗非”、“金洋笋壳”等著名品牌。

 

(二)当地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一般包括企业+基地,企业+基地+养殖户,中介组织+养殖户,企业+协会+养殖户,水产批发市场+营销大户+养殖户,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等。而目前海鸥岛存在以下几种经营模式。

 

1.企业+合作社+养殖户

例如海鸥岛华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以合作社为依托,养殖户为基础,通过提供饲料赊购、统一收购水产品的服务,带动了区内的石楼镇、化龙镇、石基镇、鱼窝头镇等养殖户300多户农民进行规范养殖。企业还以“赊账形式”供应饲料、药物及免费提供技术应用服务,扶持养殖户进行生产,并订价回收养殖户的鱼类产品,供应番禺、广州、东莞、中山、深圳、香港等地的批发市场。目前带动并规范养殖面积达30000多亩,每年销售鱼类水产品30000吨以上。

 

2.企业+协会+养殖户

这种模式以专业开发公司为龙头,以渔业专业协会为纽带,以众多的专业养殖户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结成经济共同体。如悦丰企业与番禺区渔业协会合作,通过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及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扶持和引导周边地区养殖户改变原有落后的养殖模式,带动周边地区商品鱼养殖户共计232户、生产基地养殖面积22000多亩,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及从研发—鱼苗—饲料—养殖—产品回收—内销及出口的产业化模式,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忠诚企业的科技和管理人才,设备完善的检验检测中心,养殖基地并于2005年获得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与此同时也通过了检验检疫备案注册登记,成为符合出口水产品标准的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养殖面积达到1030多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550吨,年销售总额达到2300多万元。

 

3.企业+协会

如沙南金海企业,加入到番禺区渔业协会,同时也担任了协会的理事单位,其在养殖技术、经营管理方面加强与其他渔业龙头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协会的引导下,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打响了“金海”这个品牌。目前养殖面积362亩,年产量约300多吨。

 

(三)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在各方面对渔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进行横向对比,具体如下。

1.成本利润方面

我们把企业渔业产业化经营采取不同模式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对比。

由表1可知,企业+协会+养殖户模式的企业每年每亩的总投资成本最低,企业+合作社+养殖户利润水平最高;企业单干的投资成本最高,且净利润最低;对企业不同产业化经营程度的利润对比分析可见实行渔业产业化经营明显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政府支持力度方面

番禺海鸥岛地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享受到政府的补贴,其中,政府给予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以技术支持;给予企业+协会+养殖户模式以项目补贴,为100万每项目;给予企业+协会以及企业单干模式以基地建设补贴,推塘费2000元每亩。

3.市场销售方面

渔业产业化经营后,海鸥岛企业以产品质量为保证,运用多种策略,成功打造自己的企业品牌,定价平均高于市场价5元/斤,销往本地及外地市场,销售利润大。而其中,万兴企业利用著名的鱼品牌“番海黄鳍鲷”达到较好的效益,并抓住机遇,成为亚运会的水产品主要供销商。

 

4.质量和环保方面

从访谈中得知,企业大都有较充裕的资金增设高科技设备,管理自动化。有增氧器、饲料投喂机以及水质监测器,能够时刻保证水质和产品的质量安全。其中悦丰企业还极力打造环境友好型渔业,自己生产饲料,自己培育鱼种,从源头上节约资源,杜绝污染,保证安全。

 

5.生产技术与生产条件方面

在所有访谈的企业中,虽然金海的经营面积最小,但是每年每

亩的净利润却有0.55万元,这主要得益于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条件,如采用美国阿科蔓生态膜;种类主要为虾,品种达十多种,专业化程度高。

 

(四)当地企业与养殖户产业化经营客观情况及主观意愿分析

1.企业方面

据调研和收集资料得:番禺区海鸥岛并未全面实现渔业企业产业化经营。其中50%的企业都已实现渔业产业化经营,如华名养殖基地,江鸥村龙头企业悦丰等。而另外50%的企业大多具备渔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同时具有主观意愿成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者,走渔业产业化经营道路。

 

2.养殖户方面

通过对20户养殖户进行参与渔业产业化经营的意愿调查可知,83.3%养殖户都希望能够以较高的价格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并希望通过龙头企业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本的支持带领他们走向规模化经营的合作道路。但有16.7%的养殖户不管什么条件都不愿意进行产业化经营合作,希望自己“作主”,他们普遍认为该地区渔业产业化经营前景不好。

 

3.企业与养殖户在实行渔业产业化所持观点

企业实行渔业产业化的原因有:政府推动,鼓励企业实行渔业产业化;实行渔业产业化能得到政府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渔业产业化能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风险,稳定产品供应,增加收入。

 

企业未实行渔业产业化的原因有:政府刚在与企业商议当中,还未真正开始实行;部门养殖户不愿意参与到渔业产业化的行列当中。

养殖户参与渔业产业化的原因有:参与渔业产业化能分散自身经营的风险,稳定和增加收益;参与渔业产业化能提高生产效率,集体经营,减少自身劳动力的损耗;参与渔业产业化能确保产品的销售,减少市场滞后带来的影响。

 

养殖户未参与渔业产业化的原因有:不了解渔业产业化,不信任渔业产业化经营;希望通过自身经营获取收入,自力更生;养殖只为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充实生活。

综上所述,龙头企业和养殖户大都有意愿相互合作,一起走向渔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同时也要求龙头企业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养殖户要有较高的产业化经营意识。然而,在经济学理论中,只有具备“愿力”(愿力既是指有需求,愿意去接受产业化并主动去实行产业化的意愿)和“能力”(具备支撑愿力的经济基础,或者是物质基础)的较好结合的经济事物才能发展得更好。而对还存在3000多户养殖户的番禺区来说,在这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海鸥岛地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议

结合海鸥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为海鸥地区的渔业产业化能否在市场上立足脚跟,我们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要提高养殖户利益保障

产业化经营的最大吸引力就在于要经济利益上的增加,而企业养殖户双方签订合同契约、实行股份合作制和风险补偿制度的建立都是有效的利益增收机制保障机制,政府就要在其中做好协调引导的作用。还有企业的盈利和养殖户的收入率要大致相等,落实企业与养殖户共担风险的原则。在实现产业化经营,尤其要注重龙头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这主要因为,其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发展,自身的利益,而且关系“利益共沾,风险共担”渔民的关系。

 

2.积极推进政策性渔业保险的实施

在我国政策性渔业保险还处于试行阶段,而我省也将在2010年内有望实施,这无疑能填补我国渔业保险的空白。作为水产养殖业示范区的海鸥岛应大力推广普及渔业保险,这能够大大降低企业和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尤其是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养殖户,这无疑将会为该地区渔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强有力的风险保障。

 

3.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位于珠三角地区中心地带的海鸥岛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优势,要想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新产品的销路必须大于传统产品的销路,才具有持续竞争的能力。在海鸥岛地区,要进一步发展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提高渔业标准化生产程度,在纵向上实行生产经营一体化,延长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建设一批内联千万家养殖户外联国外市场的龙头企业。加强市场信息基地设施和市场组织网络建设,在商品鱼集中产区,交通枢纽和大中城市兴办新的批发交易市场、民办流通组织和专业运销大户,参与流通。如五湖四海国际水产交易中心。海鸥岛地区的水产养殖要通过争创名牌战略增加产品价值,名牌是现代化社会消费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的最大特征之一,企业要发展,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建立良好的信誉和名牌产品,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农产品市场占据有利的发展地位。

 

参考文献:

[1]张皓若.积极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加快实现农业的两个转变[j].农业经济问题,1996(6):2-8.

[2]康云海.农业产业化中的农户行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8(1):6-11.

[3]杨明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演进:一种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的理论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02(10):11-15.

[4]尹成杰.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2(4):1-6.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篇9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粪便和污水若是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将会滋生一定的病菌,导致动物产生疾病,而人们在食用这些生病的禽畜产品时,很容易出现病菌感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还存在着一些兽药使用不合理、抗生素使用不科学的现象,这将会影响畜牧养殖产品质量。现阶段我国畜牧养殖除存在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其他较多的问题,不利于我国畜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主要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喂养方式来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提升畜牧养殖产品质量。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有效提升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助于提升畜牧养殖的科学性与环保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策略

2.1做好市场分析工作

若想要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得到广泛地推广与应用,必先全面掌握现下市场养殖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推广方案。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否可得到有效推广的关键在于在确保养殖成本不变或降低的基础上提升畜牧产品的质量与养殖经济效益,因此,在开发绿色养殖市场时,应先明确绿色养殖市场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调动养殖户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应对市场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深入分析市场所需的主要禽畜产品,定位绿色养殖方向,促进绿色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有效推广。

2.2加大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涉及到较多科学技术与知识,但由于部分养殖户的文化程度有待提升,而他们若是想充分掌握这些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不利于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因此,可邀请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绿色养殖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以帮助更多的养殖户有效掌握绿色养殖技术。而对于已获得一定绿色养殖成果的养殖户,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向邻近养殖户传授经验,积极讲述绿色化养殖的好处,以实现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此外,还可定期开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交流会、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座谈会等活动,以提高养殖户的绿色化养殖意识,扩大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范围。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在我国的运用时间不长,大多养殖户对此技术并不是很了解,因此,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需依赖于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以让更多的养殖户可清楚了解绿色畜牧养殖的好处与工作内容。例如:某地区政府部门为促进当地畜牧养殖行业的绿色化发展,根据当地畜牧养殖类型,专门邀请了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对养殖户进行现场技术交流与指导。此外,该地政府部门还会定期开展绿色养殖技术知识竞赛、绿色养殖成果评比、绿色养殖座谈会等活动,以提升当地养殖户的绿色化养殖意识。通过该地绿色化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当地人们的经济水平,促进了当地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

2.3构建绿色饲料生产机制

绿色禽畜产品质量绝大部分取决于饲料,而绿色饲料生产机制的构建,不仅可有效保障绿色禽畜产品质量,还可提升绿色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在对绿色饲料生产机制进行构建时,应根据当地养殖行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其发展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控制与管理,以促进当地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当地人们的经济水平。对于公务饲养项目体系而言,应积极使用秸秆与青草,以提高饲料的丰富性与营养性。与此同时,还应不断提升环境效益,在确保饲料成本在科学范围内,对动物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调整与优化,以使畜牧养殖产品质量满足绿色化养殖要求。健全的绿色饲料生产机制,可从源头上提升畜牧养殖产品品质,促进畜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绿色化发展。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篇10

11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走势

2011年中国-东盟渔业文化周开幕

中国罗非鱼面临劲敌美国出口量下降

领导专家齐聚广西海洋渔业发展论坛共商渔业发展大计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召开

麦康森:剖析水产行业的“8+1”个缺

大通湖渔业现状与发展战略分析

大水面养殖发展前景探讨——水府庙水库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华东地区中草药防病技术总结

12月水产养殖管理及病害案例

黄颡鱼“裂头症”一例

浏阳梅田水库大水面健康养殖技术

珍珠养殖技术要点

畸形中华鳖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棘胸蛙人工仿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黄芪及黄芪多糖在养殖上的应用

28种杀菌剂对水霉菌的毒力测定

聆听粤海的旋律

广东粤海饲料集团的历史变迁

郑石轩:打造螺旋桨式产业链

粤海:做世界一流的水产企业

员工感受:初入职场新体验

对虾日落复审中国“不感冒”

中小型罗非鱼种苗场的突围之术

农机补贴下的“圈机运动”

名特优品种养殖及种苗调查(上)

2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走势

奇美兴莊水泉:一步一脚印踏足全中国

虾苗畅销,2010年国联计划引进亲虾万余对

湖南省养殖工作会议召开

鱼粉价位高企,饲料涨价迫在眉睫

3月水产养殖管理及病害案例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流行病学与综合防治

大水面养殖谨防观念误区

浅议河蟹健康养殖措施

切实加强洞庭湖渔政管理

娄底市渔业经济发展调查与建言

池塘主养鳙鱼鱼种高产技术

鳡鱼苗种池塘培育试验

中华绒螯蟹在新疆高寒地区养殖的探讨

蟹池套养翘嘴红鲌试验总结

涌泉水控温人工繁殖虹鳟技术

夏炎楚的养鳝经

早春养鱼管理技术

4月1日至6月30日洞庭湖实行春季禁渔

我省万余名库区移民手持“绿卡”养鮰鱼

斑点叉尾鮰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翘嘴鳜苗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研究通过鉴定

锯缘青蟹塘套养鲻(梭)鱼技术初探

精养池中草鱼如何防治“三病”

锚头鳋病的诊治

水产饲料的科学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