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十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十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0:56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675-02

theResearchandpracticeaboutthepracticalSkillsteachingmethodsandComputernetworkinfrastructure

ZHaoXian-ming

(ComputingCenter,wuyiUniversity,Jiangmen529020,China)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necessityandteachingmethodofstudentswhoarenotspecializedincomputersciencestudyingcomputernetworkbasiccourse.italsobringsupmotivatingteachingplansandconcludeshowtoteachacourseefficiently,howtoimpartmorecomputernetworkknowledgeandpracticalskillstostudentswithinlimitedtime.

Keywords:computernetwork;experimentteaching;transformationofeducation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各行业普遍应用的一项基本技术。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看,在校的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对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帮助和提高的基本技能,是提升自己就业能力的重要筹码。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进一步提高自身价值,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然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时,教师如何讲好课程、怎样在有限时间内、教给学生较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实用技能,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学生实用技能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非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验环节等方面进行探讨。

1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计算机科学技术最热门的分支之一。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多年来internet网络迅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对科学、技术、经济、产业乃至人类的生活都产生了质的影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教学已成为计算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计算机网络作为专业来说是一门涉及知识范围宽,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程度高其,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对于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作为非专业基础课的理工类、管理类、工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目标不要求知其所以然,只要知其然即了解理论和能够应用就可以了。

2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思考

理工类、管理类、工商类专业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详细地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体系结构、协议、网络互联、工作原理等显然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考虑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际应用,就应思考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传统课程的理论性相比,计算机网络基础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操作技能才能在实际中应用。如果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缺乏良好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会与实践脱节,影响教学效果。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因此,综合应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及方法势在必行。

笔者以本单位面向在校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培训课程为例,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角度出发,同时又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面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应该注重学习兴趣,应以现实中小型局域网的实际问题为组织教学的思路,以实际案例展开教学,通过实验理解基础理论,掌握实用技能。

3案例驱动教学

案例教学主要是对具有一定实践性、针对性的典型实例或个案通过分析、讨论、推断、归纳和总结,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课过程中适时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案例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实用培训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团队学习、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它不仅对提高学员能力和改变行为有所帮助,而且,也是学习结合实践的一种方法。在培训项目中使用案例法进行教学,其目的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将学员置身于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中;2)帮助学员获得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3)让学员练习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所能获得的有限的资料来进行决策,并希望增长学员依据不完全的信息进行决策和采取相应行动的能力。

4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的案例设计

本课程教学对象是高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本课程的任务是从应用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简单的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工作原理、连接方式;组建简单局域网;使学生能够组建简单局域网,开启基本的网络服务、具备小型局域网建设和维护的能力。可见该课程有着知识量大,多学科交叉,系统性强,难于掌握的特点。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不但将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讲深讲透,而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际网络操作技能是每个任课教师的一个艰巨任务。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对实证的描述引入情景,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案例驱动教学中,教学实例的设计应该有系统的工程概念。从问题提出、分析问题、解决方案、设备选择、施工建设,到运行调试的各个环节都应有具体教学和实验案例支持。目前把案例教学运用于计算机教学中正处于发展阶段,把案例教学运用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了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一些计算机网络建设,维护的实例来展示计算机网络技术构成中的一些细节,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更加直观和清晰,取得良好的效果。明确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目标;即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知识,通过掌握和应用实例的组网方案、设备选型方案和详细的网络搭建、配置和调试步骤,来组建和管理小型局域网。

4.1计算机网络概论学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应用技术、安全和管理等方面。考虑到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网络体系结构等概念及通信过程都较为抽象,所以教授课程中应尽量以图示和实例的方式进行介绍,通过类比等手段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比如在可带领学生参观教学实习中心机房,现场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计算机硬件系统和传输介质以及校园网的规划和建设图,安排学生根据课堂的讲授知识和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机房内网络的组建方法和设备的连接,以及各楼层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参数设置的观察,了解网络组成中软件系统的概念,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在网络互连教学中,通过对局域网组建的复习,引入建立更大规模的网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网络互连,让学生讨论实习中心网络的互联,以及校园网内的网络互连进而讨论广域网的互联。

4.2学习和掌握小型局域网络建设基本方法

1)确定网络需求:在组建网络之初,要明确此网络环境的用途,主要用来做什么,要实现什么样的网络应用等问题。例如20-30人的小型办公环境,最多的就是文件资料的传递和共享访问互联网的应用;网络带宽要求不是很高,应该需求选择适用的联网设备。

2)确定网络连接拓扑:这一步骤中,主要考虑所有计算机所处位置。因为办公场合的移动性并不是很强,所以这里弃无线而选择有线局域网方式。具体的组网方式,因为要实现局域网到互联网的共享访问,而且考虑到成本问题,所以这里采用“外网连接设备+宽带路由器+交换机+客户机”的模式。宽带路由器就相当于一台共享上网服务器,客户机通过这台“共享上网服务器”即可实现互联网共享。

3)确定网络设备:根据前面确定的网络模式,需要添置的网络设备主要为宽带路由器和交换机,网卡一般计算机都已自带,支持10/100m自适应适度的网线等。

宽带路由器是组网方式中最重要的设备。教学中选用D-LinkDi-704Up是一款不错的产品,能获得良好的共享速度及稳定的性能。它适用于家庭、小型办公室和那些正在寻找高级的管理设置、网络保护和基于策略的内容过滤的企业用户。交换机要注意应为局域网的升级留有一定的剩余端口。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理解不同端换机搭配实用的意义;保证了网络的正常使用,掌握调整客户端位置、留有足够的故障调试端口和升级端口技能。在教学中应注意教授学生查询获得设备性能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设备性能和利用设备建设局域网的能力。

4)连接网络与软件配置:通过以上硬件的选择与连接,一个小型的办公网络便能组建完成。接下来是简单的软件设置。首先是宽带路由器,需要依其说明书配置好路由功能,这样局域网用户才能共享上网;同时最好打开宽带路由器的DHCp功能,这样所有局域网计算机即可自动获取ip地址。

5结束语

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从了解和应用角度出发,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网络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存在有教学内容枯燥、难学、难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分析和综合应用现代化教学理念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为计算机网络基础公共课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远生.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肖来胜,王郑霞.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6).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篇2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前言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作为一种交叉性学科,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具有覆盖内容广、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密切等特点,同时在学科中还不断出现新的方法、技术、概念等等。因此,为了提升学生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符合未来发展需求,还需要教师及时完善该课程教学方式。

1教学内容设计的规范

1.1内容组织原则

内容组织原则,也就是有机结合扩展性、创造性、以及基础性。当今时期,我国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改革,推行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堂教学中,需要及时进行转变,教师不能仅仅传授课本知识,更为关键的是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因此,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按照扩展性、创造性、以及基础性等原则,教学活动以教科书作为基础性内容,合理结合和运用网络资源,同时注重对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以此来拓展受教育者的知识视野,弥补课堂知识过于狭窄的不足,从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1.2内容组织方法

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需求,因此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制定成不同的模块,让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均能够获得知识,同时还可以将课程有机结合、知识点有机结合,重点突出的教学模块。详细来讲就是指,实际教学活动基于教学单元、或者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展开,将教学内容合理分成不同的、具有独立性质的模块。通过将教学内容模块化,一方面可以更加体现出教学重点,使教学结构更加具有逻辑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3内容表现形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中,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多媒体手段,展开教学活动。通过运用媒体表现形式,可以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相比较传统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图像、视频、声音、动画、文本等等多方面手段,展示出教学内容,以不同的角度刺激受教育者的感官,有利于提升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受教育者学习注意力。

2提升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2.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用教材

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中,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必须充分结合不同的受教育者,明确教学目标,挑选最合适的、有利于提升受教育者能力的教材。“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的教材,可以选择部级的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其教材目标在于培养满足新世纪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计算机专用应用人才。该教材主要分为下面几项内容:第一、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以及网络体系机构进行了详细讲解,属于学习的基础性内容;第二、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同时基于oSi体系机构,通过类比法的形式,对应分析广域网、局域网、以及互联网的主要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第三、对计算机网络协议进行了介绍,同时重点讲解了tCp/ip协议核心内容,并且对ipv6的基本内容着重坛洛;第四、对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及接入技术、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同时还介绍了internet技术及其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方案设计、网络连接设备与技术等内容。前三点内容属于基础性内容,叙述比较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有利于为学生的后面知识掌握奠定基础;第四点内容属于重点和难点内容,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等内容着重讲解,同时融入了一些实际案例,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2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

在以往的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底下听,或者是学生拷贝教师的ppt课件来应付考试。此种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提升,可以说会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计算机挽留过与通信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发展较快,在课本以及课堂的教师讲解中,都没有覆盖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但是此项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又比较重要。比如说现如今发展较快的高速无线网络,具体有4G和5G网络技术;还有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个人网络服务、网络安全技术、以及三网融合技术等等内容。上述种种内容,考虑到如今的教材课程很少涉及到,又是学生为适应时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必须掌握的技能。所以,现如今的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可以合理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或者是传统和网络课堂的方式,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多传授一些新的技术知识、以及未来发展动态等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能够主动运用网络,去了解其他学习内容来补充自己,同时在学习之后,可以通过研讨或者报告的方式,同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共享。可以说,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计算机技能。

2.3案例教学法

相比较而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属于应用型较强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充分结合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也就是指,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过程中,通过结合案例的方式,可以更加充分的释义、说理以及解疑,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和论证,从而深刻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法能够将教材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和简单化,同时可以有效结合教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于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帮助。比如说在讲解局域网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首先给学生设置一个具体的场景,要求学生独立设计校园局域网,在学生思考和分析,设计出具体的方案之后,教师再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再结合案例展开知识具体用法的讲解。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更加容易的理解知识。

3总结

总而言之,考虑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必须挑选正确的教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随着知识的更新而出现问题,因此,对于学生如何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理解知识,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研究,再接再励。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篇3

项目来源: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软件技术专业仿真式企业课堂与虚拟公司模式研究》(2013039)

1计算机网络课程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计算机网络是高职电子信息大类各相关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网络应用技术和应用方法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至少一种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具有较强编程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一般来说,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重视开发软件的教学忽视计算机网络方面知识的教授,而软件技术涵盖游戏软件技术、网络软件技术、网站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和前端开发技术等方面,这些技术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均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而非传统的单机系统,因此让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及其相关课程对软件技术专业是十分重要的。

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2.1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以就业岗位分析为导向,充分考虑课程与职业的关系、与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的关系,那么计算机网络课程就应该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的这一基本要求之上,针对软件技术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和网络操作系统知识设置相应内容,以够用为原则,砍去软件技术专业不需要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其他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第二,是局域网技术;第三,是网络操作系统。由于软件技术专业的其他专业课都需要计算机网络知识,因此,《计算机网络》作为专业课是与软件技术专业的其他的基础专业课开设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

2.2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除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同时还应通过对各种案例的分析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强调综合实训和工学结合,内容更具体、更细致。据此,把课程体系中的三部分内容作了细化,第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应涵盖以下内容:计算机网路基础、、广域网组网技术基础、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基础和网络安全技术等;第二,局域网技术应涵盖以下内容:tCp-ip协议、子网规划、局域网实用组网技术、网络互连设备及应用技术;第三,是主流网络操作系统。既包括适度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比较详细的网络技术指导,特别是软件技术中需要用到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2.3优化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采用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的三明治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方法使课堂互动,实践教学采用合作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在第一个部分的教学中,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各种案例传达给学生,使原本枯燥呆板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使他们很快地理解,实践教学主要向学生提供相似案例情境,让他们模仿之前的案例自己去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技能。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这部分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学生自己组织知识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教授这一部分的时候应尽量避免知识点过于分散,而应注意组织一个实际应用中涉及到的几个知识点一起教授,协议、技术部分和组网部分相交融,告诉学生协议这样设置时与之匹配的组网应该是怎样的,使学生认清协议的重要性和作用,再通过案例告诉学生什么情况下应该组什么样的网、采用什么协议和网络设备,最后在实验室给出相似的案例情景,让学生自己分析和动手组网设置协议等。在第三部分的教学中,要注意讲授网络操作系统与一般的操作系统的区别,在实践的时候也应侧重操作网络设置和网络管理的部分的实践。

2.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该充分发挥考核的教学功能、教育功能、督促引导功能、检测鉴定和评价功能,考核要能够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考核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检验也要重视动手能力的检验,既要注重形成性考核也要重视终结性考核,考核方式中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时出勤、作业、实训表现和实训报告占10%,平时实操测试占20%;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70%。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篇4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知识模块;案例教学

中图法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7-0128-0c

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工程专业知识急需与国际接轨,应用能力与英语阅读交流能力逐渐成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掌握的必需技能。如何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将英语教育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直接了解到最新的网络前沿资讯,把握最新的网络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的网络技术,并运用合适的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已成为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的关键[1]。

1网络工程专业双语课程定位

双语教学的具体做法是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融学科教学与外语教学为一体,为外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以后检索、阅读科技文献资料,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基础。所以,让学生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是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讲,如何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完成应用型专业模块的教学,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2]。

2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知识模块设计

基于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3],针对双语课程培养的目标,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模块,包括网络原理模块,局域网模块,广域网模块,网络传输模块,网络应用模块五大模块[4],如图1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定期下发的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英文阅读材料,比如:国际知名期刊peRVaSiVecomputing的“anintroductiontoRFiDtechnology”文章等,既可以引导学生对RFiD,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以及对英文文献的学习能力。

3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案例确定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英文阅读听说能力为手段,明确各知识模块的知识内容,在各章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英文实践教学案例[5]。计算机网络课程英文实践教学案例设计如图2所示。

4教学效果

通过全英文课件,和课外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英文阅读材料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了解;定期让学生根据所给阅读材料做ppt讲解,通过组会讨论的方式,增强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通过制作全英文案例的实验报告,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文理解力,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总结

以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为导向,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制定的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模式既能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听说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网络实践能力和对新技术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琦进,齐晓霞,刘家保.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3(2).

[2]张建军.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施晓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

[4]张m,王一莉.计算机网络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是当前迅速发展的信息化关键技术,是反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三个层次中的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的主要内容,它比“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层次更高,而且比“多媒体原理与应用”等专业课程更贴近实际需要。为适应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需求,为适应全社会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必开的一门新的公共课程。

1《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的特点

从2008年开始,紧紧围绕把学校建设为西部地区高水平的大学的目标,为了实现学校提出的“三高一强”人才的培养,着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贵州财经学院学院同意增设《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为全校学生的文理基础限选课,从最初单一专业基础课逐步转变为目前多专业、多学科必须掌握的公共基础课,突显了《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在财经类院校多个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体现了我院的培养目标和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相符合的宗旨。经过建设发展,《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已具备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合理的评价方式、较强的交互性等,该课程对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原理知识,更强调了实践和两种新技术的整合应用,讲授内容不仅包括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基础知识,技术部分还包括四个软件的具体教学和应用: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和影视制作的实践。

1.2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针对的是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课程以丰富的网络多媒体知识深得学生的喜爱,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以课程为中心,重视概念的讲解、知识点举例、上机练习等常规手段的运用,强调的是局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可能比较容易掌握每一节课的基本知识或者是课程的基本知识,但是对于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课程的系统性概念等很难把握,而且因为该课程是基础课程,课时量有限,但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得贵州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计算机能力较差等原因在接受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鉴于以上原因,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用案例教学法推进教学,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2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和特点。

1)目的性。《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需要创新性的课程。我们根据学生和课程实际,设计出以“以案例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与促进下完成案例的学习,并能在案例学习基础上自己创新出新的作品。

3)交互性。在案例学习过程中,通常需要师生交互、学生与学生交互。在交互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拓展原有的知识范围,从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教学案例贯穿《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理论教学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围绕每个教学知识点,我们贯穿多个案例来加以说明,这个不仅应用在四个软件的教学上,在前期介绍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知识的时候,也要始终坚持选择案例来讲解知识点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一直处于案例教学的环境中,案例主要包括:教学案例、教学拓展案例和学生案例,这些案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选择的讲解:教学案例是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讲授的,是围绕着课程知识点选择的;教学拓展案例是根据知识点来进行拓展,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讲授;学生案例主要是给学生展示以前学生所做的优秀案例或是本届学生所完成的案例。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为了具体的任务进行学习,这样学习针对性比较强,学生更易于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易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学生可以从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延伸,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

4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改革中的实际应用环节

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或设计恰当案例,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情境引入和案例选择,案例分析,案例拓展,案例展示和案例讲解。

4.1情境引入和案例选择

这个环节不仅是案例教学的开始阶段,也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学生对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总会印象深刻,所以我们要创设和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进行教学,案例不仅要能很好的体现教学内容,还要是学生喜爱的或者易于接受的,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欣赏图文声并茂的网络与多媒体作品,并且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photoshop中的图层教学时,给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个人简历封面的设计,并对学生提出问题:大家想在找工作时向用人单位提交和别人一样的简历么?想不想制作个性化的简历封面呢?怎么才能把大家想要的元素加入到简历封面上呢?大家想想我们如果把几张写了字的纸重叠在一切的效果是什么情况?如果错开重叠呢……

又如:在学习如何运用dreamweaver设计制作网站时,为了让学生能学习到完整的网站设计技术,笔者设计了一个大学生比较喜爱的个人网站的设计和制作(本制作采用了qq上流行的漂流瓶的页面,页面元素也是大学生喜爱的元素类型),并引导学生:大家看到这个网站觉得熟悉么?你们在哪个地方好像也看到过?我们能否细心点,也能把现在流行的元素加入到你想要设计的网页中呢?大家想不想也设计一个自己的网站?让更多的朋友人认识你呢?然后引入教学知识点:该例子包括了网站设计的所有基本步骤,下面一起来分析该网站的制作。

4.2案例分析

学生对案例产生了兴趣,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要把知识点和案例对应讲述,在上述个人网站的案例分析过程中:从站点的创建、建立站点结构、页面创建与编辑、用表格和层等对页面布局、页面元素的设计、超级链接和热区的制作、css样式设计、用代码进行页面设计和测试站点及站点上传等,教师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让学生能够深刻的记住设计制作网站的步骤和方法,进而也比较容易进行下一步拓展案例的实践应用中。4.3案例拓展

在实验课上,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和技术的前提下,自己创新、实践独立完成作品。该阶段以学生的具体操作为主,学生首先自己动手实践教师上课所讲的案例,然后就利用网络查找素材,利用技术实践自己所设计的案例。教师要指定具体案例制作的范围(案例范围相同,学生可以互相比较、取长补短),但是不指定具体的内容(学生在设计中创新不会被局限),比如:利用dreamweaver完成个人网站、寝室或班级网站的设计制作,利用photoshop完成个人相册封面、简历封面、校园宣传海报的设计与制作等,在完成班级网站或寝室网站的案例过程中,允许学生自由选择1-2个同学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案例,培养他们之间的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当学生没有创意时给与引导,对学生技术性的难题给与指导,对学生作品的创新意识给与赞扬等等。学生在案例完成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大胆地尝试,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拓展案例的完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4.4案例展示

在这个阶段挑选出部分典型案例(能够反映教学知识点的一些典型案例或者是优秀案例)进行展示,可以让学生自己展示,借助这个阶段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探讨、相互学习,还可以在展示过程中选择一些技术强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助手,在今后的实验课中,让他们作为小组的组长来帮助其他成绩差的学生学习。在展示案例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案例的优点,赞扬学生的创新点,要鼓励其他学生发现自己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4.5案例讲解

这个环节的案例讲解主要是讲解学生案例,对于学生案例中比较难的部分再重新进行阐述,相当于复习巩固的过程;在学生案例中,会出现在教学中并没有讲解过的知识点,有些知识点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阐述,相当于是知识的拓展;对于过难的知识点,教师要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学完成,可以在课后辅导。通过这些环节,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能够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术,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用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5小结

通过课程改革实践教学表明,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案例教学法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很好的融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同时这对于深化我校教学改革中如何能培养我校大学生“三高一强”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余闻婧.案例教学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44-46.

[2]朱秀丽,陈劲松.案例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煤炭技术,2010(4):228-230.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篇6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

论文摘要:本文在调查、分析了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要求和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对应的知识点,设计了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并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供相关单位借鉴和参考。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小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这种应用趋势还在不断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要求发展。于是,包括政府、军队、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对网络技术各方面的人才需求急剧增长,作为高等院校,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培养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战略任务。

目前各行各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技术人才呢?而国内的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呢?为此,我们一方面调查并分析了多个典型行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与技能要求,另一方面跟踪分析了包括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美国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点军校、CC2005、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国立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当前网络工程或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及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制定覆盖各知识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

我们对国内外从事网络设备设计、生产的科研院所和厂家的技术人员、从事网络组网工程的系统集成公司的工程师、从事网络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军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技术教育的高等院校教师等典型单位及相关工作岗位进行了关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要求的现状和和发展方向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围绕图1所示的网络工程生命周期,目前及未来五到十年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分为科研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且应具有以下五方面的技能。

(1)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掌握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存储、网闸、网关等网络设备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制造工艺等相关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网络硬件工程师岗位,从事网络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等的工作。

(2)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掌握包括局域网协议、广域网协议、tCp/ip协议、网络安全协议、网络管理协议及其他网络新应用协议等的工作原理、协议标准描述、协议分析与设计、协议实现、协议测试与验证等相关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网络系统软件工程师岗位,与网络硬件工程师一起从事网络新技术、新设备、新协议的研发、设计与实现等工作。

(3)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

掌握包括C/S模式和B/S模式的网络编程技术、基于网络的miS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web系统与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分布处理技术、网格计算与云计算技术、网络备份与恢复技术、p2p网络技术、.net技术、J2ee技术等在内的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公司的网络软件开发系统分析员与工程师岗位,从事各行业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4)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网络路由的设计、网络服务的部署、网络可靠性与安全性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子网与ip地址的规划、综合布线方案、网络施工方案以及网络测试与验收方案设计、论证等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网络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岗位,从事各行业网络组网工程的方案设计与论证、工程实施与系统集成等工作。

(5)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术

掌握网络设备与系统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网络性能评价与优化、网络安全防范等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军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网络管理与维护岗位,从事各单位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其中(1)、(2)属于科学研究型人才,(3)、(4)属于工程型人才,(5)属于应用型人才。

3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从2002年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到目前为止,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两百多所,即使未开设的院校在其计算机专业中也大量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网络工程专业定位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在各个高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之时,正是国内企事业单位网络工程项目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人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侧重组网工程的建设者、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单位对组网的需求增速放慢,同时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逐渐被一些大专、职高的学生占据,从而导致按上述定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生找工作困难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定位太低,网络工程专业只关注了组网工程的建设环节,没有涵盖网络工程生命周期中的全部环节,因而导致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面窄、参与技术研发的后劲不足,进而使用人单位甚至院校本身对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力乃至网络工程专业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建议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学科地位,从原来隶属于系统结构下的三级学科提升为计算机科学技术下的二级学科,并更名为网络技术(ni),然后对网络工程专业(或更名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重新定位,使该专业的教学内容覆盖整个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并根据新的定位,研究并制定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指导、规范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提高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4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图1所示的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和行业用户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包括以下五个目标或专业方向:(1)网络硬件设备的设计与开发;(2)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3)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4)网络工程设计、规划与实施;(5)网络系统的管理、维护与评估。

5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

为了达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在教学计划中除了数学、物理等公共学科领域外,还需要包含以下知识领域(各领域涉及到的知识点由于篇幅关系,在此未列出):(1)电子科学与技术;(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网络与数据通信技术;(4)信息安全技术。

6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围绕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五模块组成: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专业实践模块。首先通过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然后根据专业方向或自己将来准备从事的工作岗位选修相应的课程;最后通过专业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起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作用。具体来讲,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网络硬件设备研发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电工与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系统工程、计算机接口与控制、VLSi技术及应用、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硬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制造的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硬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2)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计算机网络、internet协议分析、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系统软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的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系统软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3)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网络计算技术、分布式系统导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以满足行业软件公司软件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4)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网络工程、信息系统集成、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程控数字交换原理、接入网技术、网络性能评价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工程规划、技术方案设计与评估、组网工程实施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5)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评估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性能评价、网站设计与维护、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护、信息安全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系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7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施计划

在制定实施计划时,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依赖关系、各学期课时量平衡关系等问题。同时,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同时又兼顾学生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四学年秋。另外,为了更好地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我们建议第四学年春不安排课程教学,如果需要可以适当安排2~3次专业讲座。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学分、总课时、实验课时、考试课时及教学安排。

8小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正在不断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要求发展,用人单位对网络技术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必须适应时代需求,不断修正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实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培出养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改整体认知法四大主线微型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02

1前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1]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围绕五层网络体系结构,按照层次结构展开,思路清晰。但该课程概念多、知识点琐碎,传统教学方法极容易造成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枯燥的理论知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大学生重实践、轻理论,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配套的实验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案是案例驱动[1]、任务驱动[2]、中间辐射法[3]、虚与实相结合[4]、思维导图法[5]等。本文提出“整体认知法”,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四大主线,设计出微型教学案例,辅以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对课程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课程内容。

2整体认知法

“整体认知法”的提出源于系统论的认识观,认识事物时,先从整体上把握,即整体观;再分析局部,把局部置于整体中,联系、全面的观点。应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首先是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化零为整”;再从不同角度出发学习各章节内容,“化整为零”,加深理解。在学习各版块内容时,将其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从整体出发回归于整体,避免过于注重细枝末节而偏离主要内容。

整体认知法突出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系统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大到整门课程,小到章节知识点。整体认知是基础,版块学习是重点,实验教学是补充,三者环环相扣、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四大主线[5]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多、琐碎,虽然课程知识体系能清晰地展示概要内容,但是对于初学者,在章节内容学习中,容易将各章节内容混淆,且单一角度看问题,理解得不深入。本文在原课程知识体系基础上,从实践到理论、组成到原理、宏观到微观、具体到抽象等多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划分,结合具体实例展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

3.1主线一:计算机网络构成

从实际联网方法入手,引入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及分类,重点讲解网络的宏观组成。通过主线一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基本的形象认知。

3.2主线二: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

这一主线是对计算机网络抽象逻辑功能和具体网络服务的学习。从网络逻辑功能入手,认识网络的抽象组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得出网络主要功能是通信和资源共享。结合网络服务,从抽象理论功能到具体的网络服务,实现抽象与具体的对应,形象易理解。

3.3主线三: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

结合具体的web服务,从抽象与具体、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描述信息传递过程和数据处理过程,包括具体的web服务获取过程和抽象的协议层数据处理。

3.4主线四:路由交换

信息由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往往要跨越多个异构网络,需要一种机制来解决跨网络信息传输问题,包括异构网络信息处理和路径选择问题,这是主线四的重点。

总之,通过从四个角度对整体知识体系的学习,学生对抽象的计算机网络定义、组成、功能、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层数据处理、异构网络互联和路由交换技术有一个形象的认知。

4微型教学案例设计[1,2]

本文给出的微型教学案例,以课程知识体系为中心,以四条主线为参照,从四个角度深入讲解网络相关知识。本微型教学案例作为入门级的教学案例,属于教学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短期内对网络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利用“知其然”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其所以然”的积极性,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整体观对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帮助也很大。

4.1引例1

任务1:说出家中如何联网?需准备的设备有哪些?

参考答案:电话线联网(modem,网线),局域网接入互联网(网线)。

知识引入:计算机网络概念、组成和功能等。

教学目的:熟悉网络概念、网络的软硬件组成、联网方法和常见网络设备等。

4.2引例2

任务2:通过互联网购买车票

操作步骤:①打开浏览器;②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③单击跳转按钮,登录12306网站;④购买车票。

知识引入:网络提供的服务,网络的主要功能等。

教学目的:通过引例,掌握网络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功能。

4.3引例3

知识引入:网络体系结构,异构网络(协议层)数据处理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通过对引例的分析,掌握宏观网络设备间数据的传递与处理,微观协议层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及网络体系结构各层的功能。

4.4引例4

任务4:互联网是覆盖全球范围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上的信息传递往往要跨越多个异构网络,如何保证信息准确送达?如何保证不同设备信息的互通?

知识引入:路由器、网络协议、网络体系结构、路由交换技术。

教学目的: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异构网络互联和路由选择技术。

5方案完善

5.1实验环节

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重点是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教学效果的保证需增加实验环节,内容跟传统教学方法相同。实验使用ciscopackettracer软件和wireshark软件。前者用于虚拟网络,后者用于实际网络。

5.2微型教学案例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微型教学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第一,微型教学案例主要用在正式讲解课程内容之前,应明确其作用是引导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要内容;第二,反复强调微型教学案例蕴含的整体观,将整体观贯穿于课程知识体系和章节详细内容的学习中;第三,微型教学案例整体观和各主线的重复引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但是,不同章节内容强调的重点不同,在教学时应注意整体观和四条主线的引用要详略得当。

6结语

本文提出的整体认知法和设计的微型教学案例,已应用于河池学院本科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课程和非计算机专业(文秘专业)互联网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使用微型教学案例的班级学生对课程重点的理解、接受和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前者。不足的是,整体认知法主要运用于课程整体知识体系的学习,在整门课程中的推广使用需进一步提高。

(河池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546300)

参考文献:

[1]杨晓燕.“案例”驱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9):89-93.

[2]亢宗,等.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81-82.

[3]刘杰民,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中间辐射法[J].计算机教育,2007(10):47-49.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篇8

【关键词】教学档案管理;网络环境;计算机网络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网络建设有着相当快速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这一环境下,高职院校在教学档案管理这项工作上,相关的教学档案管理网络模式正在逐步的建设,计算机网络对于高职院校中教学档案管理这项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很好的实现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教学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打破了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模式,不再是以纸张这一形式进行档案处理,也不再是对纸质类档案进行管理,计算机网络简化了高职院校在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繁杂的手续,采用对高职院校教学档案进行网络信息化管理,从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档案单一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科学化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一、管理教学档案需要在网络环境中开展

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对教学档案的相应管理,因为教学档案中包含了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诸多重要的建设、管理、教学等等一系列相当重要的内容,教学档案就好像是高职院校的成长史,记录着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记载了高职院校内部所有的执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事项,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也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记录,对高职院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及其网络技术中的优势,对教学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档案管理这一工作中,建立与之对应的教学档案数据信息网络,更好的实现在高职院校中对教学档案管理。高职院校的教学档案管理这项工作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展开,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档案能否科学合理的得到管理,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必须做到的事项。

二、怎样做好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档案管理

在高职院校中做好对于教学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建设,对于各类档案管理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在对各种经济文化进行信息化处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高职院校中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将高职院校中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引入整体信息化潮流时代的发展之中,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对于教学档案的管理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网络环境中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结合教学档案管理中的环节

我国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下想要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就需要结合教学档案管理中的环节,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环节分别是指鉴定、保管、整理、统计、利用、收集、检索、编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环节中,鉴定、检索、整理、统计、保管、收集这六个环节是档案工作中基础,利用与编研这两个环节是档案管理中的开发利用工作。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要有效的与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这对于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鉴定环节

高职院校中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教学档案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有效的鉴定,确保存入教学网络系统中档案的真实可靠。

1.2保管环节

高职院校的教学档案中藏有大量的私密信息,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如果对教学档案的保管不到位,教学档案中的私密信息流向外界,会给高职院校带来重大的损失。所以,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保管教学档案的时候,应当确保教学档案在网络环境的中的安全,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御方法对教学档案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应当有效的提升网络环境整体的安全水平,根据高职院校中教学管理自身的实际特点进行相关的改善,要不时的更新网络环境中相应的网络设备,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保证在教学档案保管这一环节中的安全。

1.3整理环节

高职院校中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对教学档案进行有效的整理,切实的与一系列网络环境中的公共资源相隔开,对于教学档案中相关的私密信息,要进行严格的防护,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教学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不断地提高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对教学档案进行整理的水平。

1.4统计环节

在网络环境中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教学档案进行一个全面的统计,确定教学档案总体的数量,还可以对教学档案进行分类,对各个类型的教学档案的总体数量进行统计,将统计出来的数量存入高职院校中档案网络系统中,这样更加便于高职院校中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工作。

1.5利用环节

高职院校中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对教学档案的管理,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例如: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教学档案的总体数量进行计算,避免了人工计算时出现的误差,而且便于工作人员对于教学档案的查找,在查找所需要的教学档案时,只用输入相关的关键词,如姓名、学科等,就能够快速的查找到教学档案。

1.6收集环节

高职院校中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时,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各类教学档案进行收集,可以对教学档案进行扩充,而且计算机网络中的储存量非常的大,在保证对教学档案的鉴定无误之后,可以将收集而来的教学档案存入档案网络系统中,不用担心储存量过满这一问题。

1.7检索环节

检索这一环节与收集环节是相铺相成的,都是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教学档案进行集成的一个环节。高职院校中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教学档案进行有效的检索,这对于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8编研环节

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在编研这一环节中,在网络环境下能够制定出相关的档案管理策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个要点陈列出来,提高了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这一方面的水平。

2.教学档案在网络环境的管理中,不能忽略传统的管理方式

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忽略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方式,要重视传统教学档案管理方式中的纸质档案管理,要与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化教学档案并存。因为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致使整个网络系统瘫痪,则会导致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档案大量遗失,若是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纸质教学档案作为后备,那么丢失的教学档案内容将再也找不回来,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也不充分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方式,尤其是对于教学档案中相关重要的信息数据,要运用传统教学档案管理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备份,以免丢失。

3.构建在网络环境中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漏洞,而要有效的解决这一系列的不足与漏洞,就需要我们在网络环境中构建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体系,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开展高职院校中对于教学档案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来有效的引导与解决,高职院校在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时的方向与问题。高职院校中教学档案管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在网络环境中对于教学档案的相关管理,有利于避免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时容易引发出的问题,也能够有效的处理好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时出现的隐患。高职院校中教学档案管理体系的完善,简化了在网络环境中对于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流程,有利于节省高职院校中相关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时间与精力,使其能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在网络环境中的相关研究,更好的提升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中对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高职院校中做好对于教学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建设,对于各类档案管理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高职院校在对其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应当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网络环境中充分的做好高职院校的教学档案管理这一工作。在网络环境下做好高职院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教学档案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自身的作用发挥,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在教育这项事业上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薛定珍.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J].考试周刊,2008(29).

[2]吴兢.推进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J].科技资讯,2008(6).

[3]陈敬音.从评估浅谈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J].华章,2011(11).

[4]冯伟桥.高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工作探析,2009(36).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篇9

实践教学方面1、用于实验教学的网络设备台套数无法满足学生同时实验的要求;2、实验教学网络环境配置多变,网络连接不可靠,网络运行不稳定。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实验的效率,更增加了学生完成实验的难度;3、实验项目种类单一,仅提供一些验证性实验,缺乏设计性、综合性实验;4、分组安排实验,增加了教学安排的复杂性;5、强调小组实验的配合、协作,淡化了个人基本实操能力的训练[2]。

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改革

CDio从产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出发,把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作为工程教育的环境背景,由此构造出一系列详细而合理的教学目标[3]。《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课程内容改革源于CDio的教学目标导向。

1课程教学目标计算机网络工程是包括工程管理、网络设计和网络实现技术在内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网络工程的相关概念和基本过程,了解各类网络设备的品牌、技术性能,了解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的相关技术标准,了解有关计算机信息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网络工程招、投标的基本过程;掌握网络工程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和需求描述方法,掌握现代网络工程设计方法和具体设计技术,初步掌握网络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以及工程验收等各环节的技术文档编写规范和具体编写方法。具备为一般中小型网络工程提供整体设计方案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主要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与管理技术,掌握综合布线的基本方法,具备按照网络工程设计(实施)方案进行具体的技术配置、测试和管理的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1、理论教学方面,各学校在内容安排和组织方面差异较大,有关教材也没能形成比较一致的内容结构,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从CDio工程教育理念出发,依据网络工程各环节的知识要求组织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工程概述,主要介绍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系统集成)、基本过程、技术基础、网络工程的相关标准与规范、网络工程的组织与管理、计算机网络设计方法等内容。网络工程需求分析,主要介绍需求分析的相关概念、网络工程需求获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网络功能需求分析、网络环境需求分析、网络性能需求分析、网络工程文档编制等内容。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以分层设计为基础,介绍分布式结构服务模型和集中式服务模型的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介绍网络扩展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入能力扩展设计、处理能力扩展设计、带宽扩展设计、网络规模扩展设计等。网络性能设计,主要介绍网络带宽设计、流量设计、服务质量设计以及负载均衡设计等内容。网络安全设计,在交换机端口安全技术、aCL技术、防火墙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DmZ设计、iDS与ipS安全设计、网络隔离设计、Vpn网络安全设计等内容。网络物理设计,从产品角度介绍常用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同时介绍综合布线系统规范、中心机房系统设计以及设备互联技术等。应用网络设计,主要介绍服务子网的设计方法,存储网络设计方法以及各类内部网络与internet的互联方法等。网络性能分析与故障排除,主要介绍影响网络性能的技术指标、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网络性能分析方法及分析工具介绍等。网络工程验收与鉴定,简要介绍网络工程的验收方式、验收准备、验收标准、验收内容、验收程序、文档资料以及资料验收、布线系统验收、设备(安装)验收、网络系统验收、工程综合验收等内容。这种组织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渐进式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式往复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2、实践教学方面,以网络设计与实现能力培养为主线组织实验内容,分为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践三个层次。课程实验教学主要承担验证型和设计型实验教学任务,主要实验包括VLan通信的设计与配置、交换机端口聚合的设计与配置、aCL的设计与配置、nat的设计与配置、RStp配置、三级交换网设计与配置、三级路由网设计与配置等。课程设计主要完成综合型实践教学任务,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设计案例,包括需求分析、网络结构设计、网络性能设计、设备选型与报价、配置实现、网络测试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该课程覆盖面宽、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工程特征显著等特点,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案例教学法,针对不同教学任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1),完成不同要求的教学任务。

1案例教学法该方法是《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对于基础知识类内容,尽可能对照各类网络实物(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以太网收发器、各种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现场讲解传输介质、组网设备以及网络互连设备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等内容,现场演示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各类传输介质的异同、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的原理和技术等。对于设计性内容,主要以精简的本校校园网扩建工程为例,讲解网络工程设计过程、设计方法以及用到的网络工程技术(如表1),便于学生全面理解网络工程。

2基于案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简化案例的引入为教学过程创建了一种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网络工程情境,在此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4]。为了细化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以案例为主线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除了课堂介绍“zqu校园网”对应案例内容外,将案例内容简化成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独立的实验实践任务,课程设计内容以选题为基础形成综合性设计任务,各项任务均以任务书的形式布置、提交和考核。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利用GnS3等模拟器进行设计和配置实现。

3基于案例的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5]。课程教学过程中,面对综合型、设计型教学任务(如课程设计),任课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构造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网络工程项目素材,创设出工程案例,提出多种类型的设计命题,向学生提出将要调查研究的领域。学生根据“目标性、工程性、可行性、自主性”原则[6]结合自身优势进行选题,教师确认选题后统一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则根据任务书中工程案例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则注重把握问题的难度,并引导学生分清主次,集中精力对一、两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根据已确认的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解决方案,然后开始进行具体的需求分析、网络设计、配置、测试等活动,在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计。教师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安排时间进行交流,教师就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点评。探究教学方法的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自主求解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p#分页标题#e#

4模拟与图形解析教学法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采用网络模拟器GnS3或packettracer来模拟网络拓扑设计和技术配置过程,利用网络协议分析器wireshark或Sniffer软件实时捕获协议报文,并对捕获到的网络报文进行各种分析,给出直观的图形显示结果,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网络协议。这种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便于学生正确理解网络报文的组成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5网络多媒体教学法该方法是理论教学的主体方法,以图、文、声、视融合方式多形式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启发、提问、讨论、案例介绍分析、点评等环节实施课堂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通过网络QQ答疑辅导。

6及时点评教学法对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等,做到及时批改,及时点评。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知道错在哪里,对在哪里,并及时纠正相应错误。

教学支撑环境建设

1教学平台建设我们以学校的“精品课程中心2006”为依托,创建了校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工程》教学支撑平台,地址为210.38.176.32/ec2006/C109/index.htm。该平台提供了本课程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日常教学文件、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工具软件、课程设计、课程复习、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浏览和下载功能,同时开设网上讨论群组,由任课教师负责网上答疑。这样,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问题,教师的回答可以同时让多个学生从信息共享中受益。基于校园网络的教学平台辅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设计篇10

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工程专业知识急需与国际接轨,应用能力与英语阅读交流能力逐渐成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掌握的必需技能。如何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将英语教育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直接了解到最新的网络前沿资讯,把握最新的网络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的网络技术,并运用合适的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已成为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的关键[1]。

1网络工程专业双语课程定位

双语教学的具体做法是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融学科教学与外语教学为一体,为外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以后检索、阅读科技文献资料,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基础。所以,让学生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是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讲,如何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完成应用型专业模块的教学,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2]。

2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知识模块设计

基于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3],针对双语课程培养的目标,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模块,包括网络原理模块,局域网模块,广域网模块,网络传输模块,网络应用模块五大模块[4],如图1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定期下发的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英文阅读材料,比如:国际知名期刊peRVaSiVecomputing的“anintroductiontoRFiDtechnology”文章等,既可以引导学生对RFiD,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以及对英文文献的学习能力。

3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案例确定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英文阅读听说能力为手段,明确各知识模块的知识内容,在各章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英文实践教学案例[5]。计算机网络课程英文实践教学案例设计如图2所示。

4教学效果

通过全英文课件,和课外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英文阅读材料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了解;定期让学生根据所给阅读材料做ppt讲解,通过组会讨论的方式,增强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通过制作全英文案例的实验报告,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文理解力,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