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规划总结十篇生态规划总结十篇

生态规划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1:57

生态规划总结篇1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长远建设目标总体规划制定

一个地区,如一个流域或一个区域,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时,最主要的就是要制定长远的建设目标,做出宏观的总体规划。这不仅是具体规划设计的依据,而且是调查规划地区今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远景建设的蓝图。

一、林业生态工程长远建设目标和方向的制定

1.林业生态工程长远建设目标的制定

长远建设目标是指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最终目标。从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的角度出发,就是制定森林覆盖率战略发展目标,确定林业生态工程空间格局与时序配置,以及应该获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了这个目标,就能确定今后造林和封山育林的长期任务,并据以制定发展速度,规划近期或一定期限内林业生态工程总任务量。所以,长远建设目标的制定是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制定林业生态工程长远建设目标的原则依据在制定林业生态工程

长远建设目标时,一般要有全面观点,坚持生态经济的观点,遵循既需要又可能的科学实用的原则。其主要依据如下-

①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可能。首先是当地气候、土壤等适于林木生长,又有一定土地可用于发展林业生态工程;其次,当地社会劳力、经济水平都允许造林营林,不致成为限制因素。

②国家整体利益和当地人民群众的需要。如三北地区从改善生态环境出发需要达到的森林覆盖率,全地区长期建设的需要和当地人民致富〈发展生产和经济收入)要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③造林规划地区在过去制定的综合农业区划、土地利用区划、林业区划等。

此外,原《森林法实施细则》关于森林覆盖率在山区要达到70%以上,丘陵区要达到40%以上,平原区要达到10%以上的要求,也应当作为重要依据。

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中,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各项依据,通过分析制定长远建设目标。

(2)长远建设目标的论证提出长远建设目标后,要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的论证。在必要性方面,要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用生态经济学的观点进行论证;在可行性方面要特别注意土地的合理安排,兼顾农、林、牧业各方面生产的需要,即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观点,协调国家和当地人民群众利益。总之,为了目标适当和切实可行,就要从国家建设总体利益出发,对当地林业建设的需求、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与人民致富对林业生态工程的要求,以及从土地资源条件出发,考虑发挥自然优势,开拓商品经济等方面进行论证。要在实事求是地论证的基础上,与农、牧、水利等部门共同协商确定。

1.制定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发展林业生态工程事业的战略方向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方向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特点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从发挥当地自然优势出发制定。有些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方向开始就很明确。例如三北防护林建设,其建设的方向就是从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出发,建设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绿色防护林体系,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为此,就要坚持以防护林为主,多林种、多树种结合发展的方向,贯彻乔、灌、草相结合,带、网、片相结合的方针。

但是,当各地以流域或区域为单位进行总体规划,在研究制定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方向时,往往需要反复研究论证。一般把反映发展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作为发展林业生态工程的方向。确定了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方向,就为林种规划,包括林种比例和布局的安排提供了依据,也相应地为选择造林树种奠定了基础。

在制定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方向的同时,应该制定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方针和实施原则等,以指导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方向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中体现在林种规划与造林树种选择上,尤其是在进行林种规划时,不能偏离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方向。

二、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

林业生态工程是宏观性质的规划设计,如太行山绿化规划、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总体规划等,它们都是为领导决策和制定计划服务的。

1、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的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以造林为主,涉及到与林业生态工程或现有林经营有关的林业生产项目等,都要通过规划做出安排。从目前来看,各地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内容繁简不一,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有的以造林为主,对林业发展及与林业有关的项目均做出规划;有的规划仅仅包括造林、种苗。从1986年冬天开始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以防护林为重点,内容除造林、种苗规划外,还有现有林经营、多种经营、附属水利工程设施、科学研究和智力开发、自然保护区规划等。而太行山绿化规划只有造林、种草以及种苗、投资等。

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项目多根据事前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提出的要求来制定。例如,以县为单位的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领导层发展林业进行决策,为制定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安排种苗生产以及林业投资提供依据。因此,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内容包括清查土地和森林资源,进行土地利用和区划,制定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目标和方向,进行林种、树种规划和造林布局,安排种苗生产,规划现有林经营。如有必要,还可进行与林业生态工程有关的多种经营规划,林业生态工程科研、教育规划、林场场址、苗圃以及道路、附属工程规划。此外,也可对林业生态工程组织机构,林业职工编制,林业生产所需劳力、资金等进行规划。

2、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的深度

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在造林规划设计中,是一种涉及面较广的宏观控制规划。其规划的指标和设计意见不一定要落实到山头、地块,大范围高级别的规划多落实到乡(少数落实到村),也有的仅落实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般深度是在查清森林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林业生态工程类型设计和现有林经营措施类型设计;在提出发展战略指标、方向后,制定造林指标,规划林种、树种发展比例,并按适宜林地立地类型制定造林技术措施,提出造林布局等。其他规划项目也多是意向性的安排。

但是,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是造林设计和造林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对造林生产进行安排是宏观性、指导性的,近期要求具体,以后的指标可以粗一些。

3、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的一般方法

在确定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任务后,首先明确总体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就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建设方向。如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总体规划是为了建设防护林体系等。在掌握了总的要求与规划深度,就要组织规划队伍,进行人员培训,制订工作方案和技术细则,准备仪器、用具、表格等。

生态规划总结篇2

关键词: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

1前言

中国城市绿化从最初的黄土不露天,到见缝插绿,再到把城市绿地当作一个大系统来对待,这三部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依据生态学的理论探寻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指标和效应,逐步成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热点中的热点。生态绿地系统,使人居环境中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空间,即规划上常称之为“绿地”的空间。它作为一类“人化自然”的物质空间之统称,着重表述了人类生存与维系生态平衡的绿地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强调了绿地影响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是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特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内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渐变和突变,地形地貌和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植物群落一起,共同筑成了典型的地域自然景观,决定了城市绿地基础。城市绿地根据不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化等融合在绿地中,营造出不同风格的城市绿地景观,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位,也是城市绿地的重要功能。

2研究概念的提出

“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概念的提出,是在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研究过程中,因着手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逐步形成的。在城市规划修编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有效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水平,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同期参与”总体规划修编,并作为修编的基础性工作,为总体规划提供技术支撑这一工作思路。

该思路的提出,无疑使总体规划的修编成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以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在其指导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身受到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与制约。

而“同期参与”的工作方式,使这种“指导”与“制约”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需要考虑从城市绿地建设角度所提出的要求,以便于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进行综合考虑与落实,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跳出以往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城市总体规划尚未确定之前,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符合城市绿地良性发展需求的“规划任务书”。

从另一个角度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的重点是对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G类)以及其他各类城市建设用地中的附属绿地提出规划要求,而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来看,要想整体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合理的分级配套的绿化休闲体系,只考虑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以内的绿地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以更宏观的视角,从市域的层面对城市绿地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才有可能应对城市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和市民日益多样的休闲需求。

以上两个方面的课题提示我们,要想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初期“同期”提供关于城市绿地的技术支撑,靠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不够的,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从更宏观的角度、以更超前的视野,对城市绿地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梳理,在城市各类用地布局确定前,提出科学的绿地建设目标要求,以求在总体规划中得以落实,确保今后城市绿地的发展能够步入合理、正常的轨道。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路,“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运而生了。“城市绿地发展战略”从宏观发展的角度,通过对区域内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各类因子的分析,从风景园林行业的角度出发探讨“绿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其自身可能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以及综合效益的形成,以求为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为下一步的实质性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奠定基础。

因此,在“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框架下所提到的“绿地”概念,已经不是传统的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G类)范畴,而是“在城市市域范围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全部用地,包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以及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的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的、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这一广义的“绿地”概念。

3研究的内容

3.1现状问题的把握

“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握城市绿地的现状。归纳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绿地结构是否完整。城市绿地结构是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也是绿地与城市发展之关系的体现。结构是否合理、完整,直接决定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性,否则,绿地将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综合效能。

(2)区域内自然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利用。自然资源,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绿地,还包括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关的一切自然元素,例如:水系、山林地、自然保护区、湿地、风景名胜资源、农田以及果园等,对这些资源的有效保护,是构建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而对其有序合理的利用,是使之功能最大化的有效手段。

(3)以为居民提供休闲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公园绿地体系是否合理、完善。在城市绿地体系中,绿地为居民提供休闲服务是其主要功能之一。这种休闲活动,随着人们活动时间的不同、活动内容的不同、使用交通工具的不同,是由一个自楼间绿地、社区公园、区级公园、市级综合公园、郊野公园直至郊区风景名胜区这样一个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休闲绿地体系来承担的。

从以上3个方面来审视城市绿地的建设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是“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现状问题把握的目的所在。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都是城市发展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绿地结构的框架并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绿地整体生态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市域范围内大型生态廊道不完整且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插入城市中心的楔形绿地没有很好地实施,无法建立城市中心区与自然空间的联系沟通。可以说城市绿地对于城市综合发展的参与性不强“,弱势”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3.2结构布局的建构

“城市绿地结构”是通过对各种相关因素的分析、整合、提炼而构建的一个复合体,能够实现绿地合理、完整、有效的发展目标,对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地结构的建立,一方面让城市的管理者明确: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水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另一方面让城市绿化的从业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重点工作在什么地方,因此,城市绿地结构具有很强的提纲挈领作用。构建城市绿地布局结构,是“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结构布局的构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两者能够协调有序地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绿地结构布局与城市结构布局互为依托,密不可分。也就是说,绿地的布局能够对合理有序的城市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通过绿地结构布局的衬托,合理的城市结构布局才能有效地显现出来,反之,城市将会逐步形成无序蔓延。

其次,通过构建绿地布局结构,能够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为各类绿地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之设置更加完善,分布更加合理,达到充分发挥综合功能的目的。构建城市绿地结构布局,将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城市的自然生态条件;

第二,城市的人文历史景观资源;

第三,城市发展对绿地的要求;

第四,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确定的城市结构;

第五,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城市发展的设想以及现状绿地等特点提出“山脉平原相拥、河流林网交错、绿带环绕、绿楔穿插”的城市绿地布局结构。这一结构,是某市区等自然及基质的集中体现,是对沿河流水系、高速公路等线性绿地建设的肯定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城市建设区公园环与楔形绿地体系的高度概括。

3.3规划指标的拟定

绿地指标,是对城市绿地建设的指导,同时也是对绿地建设成果的检验。在“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拟定的绿地指标体系,是在尊重城市范围内绿地现状的基础之上,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设适宜的休闲体系等角度出发进行综合研究的结果,它对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拟定绿地规划指标将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现状自然环境和绿地指标的水平;

(2)城市的性质、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3)城市环境发展对绿地的要求;

(4)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5)相关法规文件对绿地指标的规定;

(6)与国外同等城市相关指标的可比性。“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研究”绿地指标由相关的一组指标体系构成,包括:

(1)市域绿地指标:指市域范围内绿色空间占市域的比例;

(2)城市建设用地绿地指标:包括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人均绿地以及绿化覆盖率(注:该项为考核指标)。绿地指标的拟定,能够量化城市绿地的建设与管理,为其合理有序的发展提供保障。“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拟定的指标体系,在字面上与以往的表述没什么区别,但在内涵方面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由于“城市绿地发展战略”是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之一,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之前进行的,因此,此时所提出的指标体系,是通过相关研究所得出的成果,是绿地对总体规划所提出的量化要求,需要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落实到城市建设用地上面,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今后城市绿地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3.4重点项目的提出

除了要建立起绿地结构布局体系、绿地指标体系外,针对那些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在“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研究”中作为重点项目提出,并明确其规划控制要求。重点项目一般分布在生态敏感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区域、城市旧城中心区域和城市发展主要重点区域这四大区域内。

对于重点项目的控制,并不是超越规划层次,简单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而是针对项目自身的特点,对其边界、性质、重要内容、主要指标、核心结构等提出规定性要求和指导性内容,为进一步的规划确定条件。现状分析、结构布局、指标体系、重点项目4个方面,构成了“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

4研究的作用

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的研究应与城市的总体发展相结合,并从中发现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建议,达到促进城市风景园林行业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具体来看,研究工作成果应达到以下3方面的目标:

4.1通过多专业的融合,提升绿地的规划地位多专业合作,是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避免了单一专业的片面性,有利于将城市绿地的发展融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使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为合理、科学,同时,摆脱以往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被动地进行绿地系统规划的状态。在合作过程中,站在广义绿地的立场上,通过与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环境、地质、文物等多部门与学科的交流与合作,确立城市绿地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并将这种作用最终以“提前将绿地发展的总体要求、布局要点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衔接与融合”这一方式加以落实,达到提升绿地的规划地位和绿地规划在总体规划中的作用的目的,使城市绿地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中,为城市绿地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4.2通过多视角的分析,梳理行业发展思路通过“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研究”,对行业自身进行梳理和剖析,以促进城市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绿地现状问题的分析与归纳,明确了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整体发展的问题所在,有利于行业的开拓和进取;绿地结构和绿地指标体系的确立,确定了城市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与要求,为城市绿地下一步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依据;而重点项目的控制,分清了城市绿地建设的主次,便于抓住重点,开展工作。

4.3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提高社会的认知程度“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研究”的工作过程,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反复多次与行政主管部门、相关部门以及总体规划修编中其他的专题研究进行沟通交流,并通过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这无疑是一个广泛宣传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提高社会认知度的过程。这种变单纯的行业行为为全社会共同参与行为的过程,为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5体会“: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研究”中的“虚”与“实”

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本上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之上的“实体”规划,而“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研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甚至成为总体规划的基础性工作,这一变化要求我们改变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从更宏观的层面、做更综合的分析、用更准确的把握、以更前瞻的认识,重新审视和对待一个城市的绿地体系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将“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研究”定位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它的本质不是一个实体规划,而是规划研究,是一种战略层面的咨询服务。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一种务“虚”。但这种务“虚”一方面要求有来自于更扎实的基础性研究的认识上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求有向下一步工作推进的务实精神和实施途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于“虚”、“实”的把握至关重要。相对于传统按部就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说“,城市绿地发展战略研究”是一项新生事物,无论规划方法还是规划成果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成果的形成过程中,对“虚”、“实”结合把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项目的成败。

生态规划总结篇3

【关键词】多规合一反规划理论应用

一、引言

二、反规划理论

1、反规划理论的提出

反规划是相对与传统规划方法而言的,最早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于2002年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反规划”(anti-planning)的概念。“反规划”是应对我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

2、反规划理论的内涵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是对城市内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的一种应对方法。从本质上讲反规划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在某种层面上可以理解为“逆规划”。简单地讲,就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但也不是单纯的“绿地优先”,它的指向是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用来作为城市建设的刚性框架。

3、反规划理论的工作方法

“反规划”理论的工作方法就是先行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具体来说借助于GiS技术,对规划区域内的河流、物种、扩张等景观过程进行分析,构建不同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然后综合叠加不同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形成生态基础设施。将“反规划”理论运用到传统规划过程中时,决策者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将生态基础设施作为规划实施的刚性限制条件。然后划定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和生态功能分区,得出规划方案。

三、反规划理论在多规合一中的应用

1、应用于“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中

反规划理论强调的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规划模式,是一种如新的规划思维模式。将反规划理论引入“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中,可以改变以单一价值主体主导的思维方式。从以前的确定规划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城市用地布局和用地规模入手开始规划,改变为从确定强制性的非建设用地范围域(即先构建生态基础设施),保护规划区原有的生态自然环境入手开始规划。

2、应用于“多规合一”的角色定位中

“多规合一”并不是多个规划合并成一个规划,而是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涉及到相同内容统一起来,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多规合一”是把总体发展战略和各领域发展任务与空间布局、空间管控相结合在一起,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空间布局融为一体的“一张图”的总统领,是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工具或者一部分,它涉及到各种社会利益的调节及效率和公平的权衡。在“多规合一”的角色定位中引入反规划理论有助于提升整个规划价值观体系完整性和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合理性,倡导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尽可能弥补各规划中市场行为的负面影响,关注公共与私人行为的分布效果,努力弥补基本物品分布上的不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保障社会资源、土地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

3、应用于“多规合一”的目标确定中

在进行“多规合一”时,首先要确定规划区所要达到的总目标。一般是先对对各类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再通过归纳行业发展要求,总结规划区未来发展思路,分阶段确定发展目标。最后对规划区的城乡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原则性的引导,总结提出规划区的总体发展目标,作为指导全域空间统筹的总体方向。其中的环境保护具有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正外部性,其发挥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如果在制定目标过程中对城乡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虑不足,缺乏对资源利用远期的生态、社会影响后果的考虑,必然导致其他目标效益的损失。反规划理论立足于对非建设用地规划,优先考虑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过程。因此在制定“多规合一”总体目标时引入反规划理论,使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在“多规合一”目标实施中地位对等,才能使得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三者能够取得协调,真正成为全域空间的统筹目标,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4、应用于“多规合一”的工作方法中

“多规合一”的本质是规划的协调。是在规划区空间中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不同目标要求协调到同一平台上来,实现空间要素的“一张图”整合。

应用反规划理论在“多规合一”工作中可以将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生态绿地、水体、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等区域首先进行模拟分析,综合叠加不同过程的安全格局即可建立“多规合一”中的生态基础设施。再将这种生态基础设施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得到该规划区城镇建设区和土地利用布局。

生态规划总结篇4

关键词:镇;总体规划;土地生态学

1总体规划中引入土地生态学的意义

目前我国土地二元结构体系和城乡割裂发展的局面仍未彻底改变,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打破以城市发展为主的发展观念和思路,立足区域发展的高度,树立城乡统筹发展观,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既不能因为城市发展而影响农村的合理发展,也不可因为保护农村利益而限制城市发展。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就必须在总体规划中切实体现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社会文化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扰动,最广泛的就是土地利用。在土地被开发利用之后,对环境和生态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而总体规划最大的作用就是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已达到对整个城乡生态系统的控制与优化,而土地生态学正好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同时总体规划也为土地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土地资源及其所构成的各类生态系统具有多重功能性,过去主要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物质产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阶段,除了重视土地资源提供物质产品外,更应重视其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土地资源及其所构成的各类态系统要为总体规划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2相关背景

2.1地理位置

海北镇隶属唐山南部滨海区,位于芦台经济开发区,是唐山西部重镇,是河北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也是唐山环京津卫星城之一。毗邻天津滨海新区,新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为海北镇工业区承接产业辐射、参与区域分工带来了难得机遇,发展条件独具优势。

2.2生态规划目标

海北镇是未来人居和产业拓展区,是未来唐山宜居生态城镇的示范区。其生态规划目标为:起步于农业,发达于工业,扬名于生态,建设“人与环境共鸣、产业与生态共存、城市与自然共荣”的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生态城镇。

3海北镇土地生态规划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3.1现状特征

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镇域内大多数企业市场经济灵活有余而规矩不足,重复建设较多,生活环境较差,城不像城、村不像村,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粗放型增长为主,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偏弱,土地经济产出效率偏低,环境污染加剧,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城镇扩展及改造建设的边际成本过高等。体现在规划上的问题就是现状各异,不确定发展因素较多,难于做出准确判断。

3.2存在的问题

海北镇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一方面,镇区的发展一直面临着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发展的限制问题,一直谋求镇区范围的扩大,一旦行政区划的壁垒被打破,很有可能促使部分产业向镇区快速转移和扩散进而对镇区的空间格局造成大范围影响。另一方面,从海北镇自身发展历程来看,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深具普遍性,工业化的成果却未反映出来,表现在:虽然镇域非农化水平高达60%,但镇区人口不足全镇人口的20%;镇区建设仅占镇域建设总量的25%;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全镇经济总收入中第二产业占主要部分,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绝大多数的企业高度分散在20个村委会辖区之中。村庄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从而使集中的城市化发展受到影响。

另外村庄建设用地浪费严重。海北镇域人均村民住宅用地户均面积已远远超过了唐山市户均标准,而这些住宅用地中的大多数又处于空置状态,一户拥有多个宅基地现象和空心村现象十分普遍,多数村委的住宅空置率为20%~70%,旧宅的退建还耕操作实施性较差。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村庄土地浪费的现象将会日益突出,出于有钱就盖房的传统思想,现阶段各村庄新、改建住宅的要求仍然十分迫切,如何做到集约使用土地已经成为规划过程中的一个严峻课题。

4土地生态学应用于镇总体规划

4.1土地的生态补偿

生态无价、资源无偿的观念长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里面,渗透到现有的经济社会活动体制和政策中。与治理环境污染相比,目前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结构性的政策缺位,尤其是相关土地生态保护的经济政策还严重短缺。土地生态补偿与一般生态补偿有所区别,土地的生态补偿是从土地的生态功能角度进行价值核算,评估确定出生态补偿的数额,因此,土地生态补偿的目标较为明确,而一般生态补偿的研究面比较泛。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功能延伸越多,评价的争议就越大,最终作为生态补偿依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就会越差。从生态补偿体系来看,应该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土地生态补偿体系。土地生态补偿是土地生态系统破坏退化以后的一种补偿,补偿金必须用于土地恢复,甚至可以用于生活补偿。

在本次海北镇的总体规划中我们从区域生态平衡观点对全镇进行全面规划,在镇域规划建设中,规划中充分利用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资源,结合自然条件,运用土地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因子,划分生态空间,提出相应的生态空间策略,引导建设合理发展,全镇域根据地块生态特征,划分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引导建设区、生态改进区、水域五类区域。

其中在生态控制区规划中提出了加强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确保生态环境优化。在生态协调区原则上限制城镇建设活动,确需开发建设的应严格限制规模和强度,引入土地生态补偿机制,提高了生态规划的操作实施性,切实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确保海北镇整体、健康、持续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政府和评审专家的认可。

4.2土地利用规划

以往的土地利用规划只注重耕地数量或者简单的质量,在本次海北镇的总体规划中强调了生态的概念,使生态功能成为规划中的约束条件。真正从数量、质量和生态功能的角度去评价土地,最大限度的维护生物多样性。不管是生态服务还是生态评价,均融入总体规划来解决土地利用规划、宏观调控的问题。这有利于保护基本农田,更重要地是解决了生态效益、生态价值问题。

此外考虑到土地的多功能性和有限性,土地需求之间存在的冲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还要兼顾生态,所以在本次总规的生态部分力求做到利益统筹。在充分调研、协调的基础上划定了耕地底线,留出了生态用地,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经济发展用地的需要。

5结语

总之,在构架新的生态规划时,需要土地生态学相关理论的引入。借用后现代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福柯的话,“我们时代的焦虑与空间有着根本的关系,比之时间的关系更甚”。在充分肯定土地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借用大师那更为深邃的思维来解析生态规划,难道还不足以引起人们对城乡生态的焦虑,和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的警醒吗?

参考文献:

[1]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土地科学》2008

生态规划总结篇5

关键词: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生态服务价值理论;环境影响评价

1.前言

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对未利用土地整治时序、空间布局、开发力度和方式进行合理配置,致使土地利用类型、规模、布局以及面积均发生变化,周边环境、生态系统所贡献价值的大小和种类也会相应发生变化。通过对规划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计算,可以直观分析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和社会经济系统长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

2.1研究区概况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23°4′28″至124°27′46″,北纬41°27′10″至42°4′1″。东邻吉林省柳河、通化,南接桓仁、本溪,北接开原、铁岭,西连省会沈阳。是辽宁沈阳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距离接受沈阳辐射。距离沈阳桃仙国际机场30km。距沈阳市中心45km,营口港200km,大连港400km。抚顺市下辖:东洲区、顺城区、新抚区、望花区、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

2.2数据来源

抚顺市土地二次调查数据、2012年抚顺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抚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规划基期年2012年,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

3.研究方法

3.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由Costanza等[1]和谢高地等[2]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本文主要根据国内专家谢高地等制定的全国各类型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量单价表(表3-1),采用Costanza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公式(公式3-1),对抚顺市规划基准年(2012年)和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计算:

由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与谢高地等关于中国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不完全一致,需将两者的类型进行对比,参照段瑞娟,郝晋珉,王静[3]及吴克宁,赵柯等[4]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实际,对价值参数修改,得到抚顺市各类型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量单价表(表3-3)。根据抚顺市各类型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量单价和抚顺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数据,核算2013―2020年间抚顺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

3.2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由表3-2可知,规划基期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单一,规划目标年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由38917hm2减至28064hm2,面积减少10853hm2,而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及建设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耕地、林地、园地和牧草地面积将分别增加1943hm2、5243hm2、1722hm2和1345hm2,林地面积增加最大。在规划期内,对生态条件适宜、坡度较小、灌排便利、土层较厚的地块,优先考虑开发为耕地,有利于实现抚顺市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对低山、丘陵坡地、废弃地因地制宜的整治成园地,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临近城市周边未利用地规划为建设用地,满足城镇工矿用地和交通、水利等建设;对于坡度较大、土壤比较瘠薄高山坡地规划为林地以增加森林覆盖率,以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城市绿化林为主;其他农用地面积增加,以发展牧业,增加养殖饲草用地为主。

3.3规划区内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

根据表3-2及表3-3数据,利用公式(3-1)计算抚顺市2012年、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结果见表3-4。

4.结果与比较

4.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

规划期内,抚顺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仍呈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1445.38万元上升到2020年的11499.67万元,增加了10054.29万元。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类型全部为未利用地,而未用地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量单价比较低,未利用地面积较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影响较小。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各类型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量单价较高,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影响较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值仍呈上升趋势。

4.2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

规划中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增加了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及建设用地面积,对于改善抚顺市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设用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0,但其供应面积增加,可有效减缓用地供需矛盾,有利于耕地保护,林地和园地面积的增加对于水分涵养,减少水土流失具有显著地作用。规划期内抚顺市的总体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是增加的。因此,可以说抚顺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是符合其生态市建设的要求的,能够有效起到保护耕地、拓展空间,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目标的实现。

5.结论

综上所述,抚顺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2013―2020年)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未利用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运用生态价值理论,对规划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变化的计算,其方法简单、直观,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CostanzaR,d'arge,deGrootR,etal.thevalueoftheworld'ecosystemservicesandnaturalcapital[J].nature,1997,38.

[2]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

[3]段瑞娟,郝晋珉,王静.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生态经济,2005,(3).

[4]吴克宁,赵柯等.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安阳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2).

生态规划总结篇6

本文结合宜昌市的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对2013年新版《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中制定的“育源头、厚围屏、清长江、保廊道、留绿楔”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进行分析解读,最后提出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方法。

【关键词】

宜昌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正文】

1宜昌市生态环境概述

宜昌地处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的过渡带,具有特定的地貌条件和水热条件,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地位极其重要,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同时宜昌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源头区,为我国提供了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宜昌处于中度脆弱向重度脆弱的过渡带。因此,宜昌的生态环境保育显得极为重要,要努力防止宜昌市的生态环境衰退。宜昌处于平原向山区的过渡带上,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市域山地占69%,丘陵占21%,平原占10%,构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其西部主要是山区,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在全国自然灾害危害性评估里,大体是中等水平。

2宜昌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湖北省实施“一主两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宜昌市新版总体规划提出到2030年末,将宜昌市中心城区建成占地300平方公里,拥有300万常住人口的现代化特大城市。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逐步激化,严重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

2.1库区源头存在的问题

本文所指的源头主要是三峡库区,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源头,是宜昌生态环境保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三峡水库建成以来,随着人工的调控,库区的水位涨落速度、幅度和频率都与原来的天然河道有着明显的不同,增加了消落带的不稳定性,对三峡库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

2.2生态屏障存在的问题

生态屏障既是宜昌生态服务功能的源头区之一,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屏障的具体生态服务功能在于氧气制造、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育、水土保持和城市景观营造等。

宜昌长江两岸的山体区域与自然保护及风景名胜区构成了宜昌市的生态屏障,护卫着宜昌的发展。但是宜昌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且多数地区坡度较大,土地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坡耕地极易加剧水土流失。

2.3长江流域(宜昌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三峡库区的长江江段已由天然河道变成了水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体污染和河床下切。

在水体污染方面,三峡水库运行后,库区水体流速减缓,自净能力变弱,流速的急剧减小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在排污口附近易出现高浓度的污染区。同时宜昌市沿江磷化工企业群的污水排放,更加剧了长江的污染。

在长江河床方面,葛洲坝下泄水量含沙量减少,宜昌以下河床没有泥沙补充,使原河床泥沙下移导致河床下切,再加上航道违法采砂现象时有发生,河床下切更为严重。

2.4生态廊道及绿楔存在的问题

宜昌的廊道主要有山体廊道和水系廊道两大类。绿楔也是重要的生态廊道,主要是由连续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形式将城外的绿色郊野引入到城市组团间和城市中间而形成的。宜昌的生态廊道和绿楔主要分布在宜昌的各山脉、河流及渗入城市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带。

新生城中村的违章建筑破坏生态廊道问题:城市用地扩张过程中,原来的农村被城市包围形成新生的城中村,挖山平地私搭乱建的违章情况很多,对原有生态廊道破坏加剧。

城市建设阻断绿楔渗入:宜昌主城区组团感不强,连成一片,渗入城市的绿楔被城市建设活动阻断。

河堤生态廊道的破坏和公园绿地空间的缺失:宜昌水域较多,河堤堤岸长,水域廊道保护和河堤加固修复工作力度不够,没有考虑到河堤生态廊道中公园绿地空间的建设。

3宜昌市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针对以上的问题,新版规划将宜昌生态环境保护的应对策略制定为:“育源头、厚围屏、清长江、保廊道、留绿楔”(如下图)。具体来讲就是要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为抓手,提升森林覆盖率,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地质灾害敏感点的监控和治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续性。

图:规划区生态功能结构图

资料来源:《宜昌市总体规划(2011-2030)》

3.1育源头

源头区应当实施以保育为主、防治为辅的对策,工作的重点主要是水土流失治理和地质灾害防御。

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植被覆盖率,尽可能的降低地面;加强小流域的治理,通过对小流域的治理,缩小水土流失面积,阻拦由水土流失而损失的土壤颗粒物质;尽可能不在三峡库区展开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由此减少由开发不当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地质灾害防治:定期对地质灾害敏感点进行普查,理清地质灾害敏感点的分布,对其可能的危害大小做出评估;对特定地质灾害点加强监测,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预报;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地质灾害处,以工程措施或其它方法进行加固、拆除、改造等。

3.2厚围屏

加大林地保育,扩大地表植被覆盖率和加大生物多样性保育力度是生态屏障的保护的重点。加大林地保育,是宜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宜昌长江两岸的生态屏障来说,提高围屏的林地覆盖率,是保障宜昌生态屏障,巩固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是增强这一地区水土保持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大林地建设,是保障水源涵养的重要途径。

3.3清长江

宜昌段长江流域整治的重点是水体污染治理和河床保底护底等问题。

水体环境污染:通过立法根治长江的污染问题,保护长江流域环境。目前长江流域重建设、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重行政手段、轻法治管理的倾向比较明显。同时,对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必须实行专门性、综合性的法律约束。

河床下切方面:应采取护沙、保沙的河床护底措施改善河床下切现象,加大长江采砂监管力度,杜绝违法采砂现象。

3.4保廊道

宜昌市沿江发展,是典型的组团式发展的模式,各组团间多为没有开发的自然和半自然状况山地、农田等,大山余脉穿城抵江,构成了山体廊道。宜昌山体廊道建设的重点是:通过有意识保留一些山体不予开发,以连续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形式将山体廊道保留下来。

长江在宜昌穿城而过,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廊道、中华鲟保护区所在地和宜昌主要的饮用水源地。长江既是宜昌和湖北发展的重要经济带,也是重要的生态廊道,保护好长江,对我国和宜昌当地,都有极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宜昌水系廊道建设的重点是:保障水环境质量,加强水源涵养地建设,整治水土流失。

3.5留绿楔

绿楔建设的重点是强化植被建设,保持植被的连续性;基础是加强城郊山体的绿化;关键点是避免人造的各种构筑物对绿楔用地的占用。

宜昌不宜建设太多的城市广场,控制城市广场的数量,代之以城市公园,以绿芯代替广场,这也是控制城市热岛效应的手段之一。对城市道路的建设,在市外,通过桥梁和涵洞,保障绿楔的联通,市内部分,通过路边绿化、城市街心花园,保持绿楔的联通。

4宜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启示

结合宜昌市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笔者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方法总结如下:

4.1综合分析,明确问题

在编制总体规划制定生态保护环境策略前,需要对城市规划区生态环境现状结合城市经济、社会、空间、制度等要素来综合分析研究,得出城市规划区生态环境的真实现状情况,发现主要问题。

4.2整体考虑,分区治理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生态环境策略也必须把握全局,整体考虑。根据分析得出的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现状问题,结合相关规划原理制定出统一的规划总体策略,为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大方向,然后在具体的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总体策略,对城市各片区进行分区考虑,一一提出合理的分区策略。

4.3政策先行,法制保障

城市政策是城市发展的纲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法定性规划,政府应当在编制规划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用法制的形式保障规划策略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中得以实施。

5总结

城市的发展必须以生态与环境资源作为前提,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努力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结合宜昌市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宜昌市总体规划采用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育源头、厚围屏、清长江、保廊道、留绿楔”五条生态环境策略,集中体现了城市总体规划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中的综合性、整体性、政策性和法制性。在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上对其他城市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3,3.

[2]叶兴平,陈燕飞.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探讨――以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9,9.

[3]蒋贵国,周介铭,张志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安县为例[J].西南农业学报,2012,03:989-992.

[4]饶戎.基于城市规划的生态规划方法[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01:11-33.

[5]杨月兰,唐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反思及启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01:18-22.

生态规划总结篇7

关键词:生态底线;城市空间结构;长沙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070-03

1引言

生态系统是人类进行建设活动的基础和本底,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恩惠之源。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建设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危及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如何在巨大的发展压力和较为脆弱的生态条件下,协调城市用地扩张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危及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对长沙而言,是一次重新审视自我、探索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两型社会”建设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建设扩张模式,从空间上更加注重保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的新思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长沙市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并以“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对长沙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提升。本文结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尝试在“生态底线”的理念指导下,对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一些思考。

2长沙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和演变

2.1“山水洲域”的独特格局

长沙临江靠山,岳麓为屏,湘江为带,水陆洲浮碧江心,浏阳河曲绕城外,域廓错落其间,“山水洲域”的城市整体格局和独特景观风貌延续至今。这既显示出长沙是典型的山水城市,也表明了自然生态系统对长沙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2.2当代长沙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和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长沙的城市空间拓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内向发展――建国初期到80年代,在国家控制大城市的思想指导下,长沙城市空间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沿湘江南北向拓展和内部填充发展。

2)轴向扩张――90年代开始,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高新区、经开区等产业区的建设,长沙城市空间形态表现出沿东西向319国道轴向扩张的特征。整体空间扩张速度加快,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背景有关。

3)圈层扩张――2000年以后,城市发展迅猛,长沙市正由特大城市向超级城市发展,2003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已经在2008年提前实现。城市急剧膨胀,各个方向均有发展,呈现圈层扩张的态势。

目前,长沙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主要呈t形拓展,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约356km2,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初步显现。

2.3当前长沙城市规划和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度集聚,开发强度过大,带来中心区绿地不足、交通拥挤、坏境恶化、城市热岛等一系列负面效应。这不仅导致地区难以形成中心,更限制了中心区向高端功能的升级。

二是城市急剧膨胀,蔓延式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部分规划的结构性绿地受到侵蚀,这种推山填水“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亟需通过规划引导加以改变。

三是对城市生态资源和景观风貌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引导,“山水洲城”的城市风貌逐渐弱化。随着城市规模的急速增大,我们需要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和更大范围尺度来把握整个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风貌,保护和延续“山水洲城”的生态机理和城市标签。

3理解和划定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

3.1生态底线和基本生态控制线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Services)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产品和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恩惠之源。我们强调通过最少量土地的保护,保障诸如气候调节、水源供给等最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维护这些基本生态服务运转的安全格局,是城市发展不可突破的刚性空间格局,这就是城市的“生态底线”,亦称之为“基本生态控制线”。

正如保护基本农田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一样,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也应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安全的底线。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时,优先进行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在此前提下适应性地选择城市建设区域,类似于用城市设计中“先底后图”的手法确定城市的形态和空间格局。2005年,深圳市最先编制《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其后在全国各大城市推广。这是当前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现实手段,也是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生态控制线规划关键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判别和梳理城市的基本生态服务系统;二是划定维护基本生态服务系统安全性的控制线。结合长沙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城市的基本生态服务系统主要由以下要素组成:

1)重要山林地,即坡度大于25%和相对高差大于30m的山林地。

2)重要水体,包括主干河流、水库、湿地及其保护范围、水源涵养区等。主干河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保护区分别按平地100m以内和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植被进行控制。

3)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划定保持一致。

4)重要生态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

5)重要交通廊道,高速公路和铁路线两侧控制100m绿色通道,城市建成区内路段两边建成30m宽防护林带,绕城线林带根据林业部门规定控制。

3.2长沙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

长沙市于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同步启动了《长沙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2010-2030)》。作为重要的专项规划,长沙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与总规修编紧密衔接,其核心成果直接纳入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成果的强制性内容,以法定规划的形式对生态底线进行严格保护。

长沙市基本生态服务系统由山林地、水体、基本农田、生态绿地和交通廊道五大要素构成,汇总面积为3066.2km2(扣除各子系统重叠部分),并依此划定了限建区、禁建区和适建区,详见表1和表2。其中,永久性禁建区面积2284.66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46.06%,确定为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控制范围。除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公园、农村居民集中点、农林牧渔生产必要的临时配套设施以外,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其他任何建设行为。

4对长沙城市空间结构的解读和重构

4.1生态底线理念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读

4.1.1湘江和湘江发展轴

2000多年以来,从楚汉到明清时期,长沙交通便利、水运发达,一直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和贸易中心,城市不断沿湘江向南和向北呈带状拓展,体现了长沙城市发展对于湘江高度的依赖性。

改革开放以来,从“沿江”到“跨江”,长沙的城市发展进入了“一江两岸”的新时期,重要的建设项目和景观要素主要沿湘江布局。如霞凝港、望城滨水新城、岳麓滨江新城、新河三角洲、南湖新城、岳麓大学城、洋湖垸等。可以说,湘江是引领长沙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功能转型的成长之轴、构成长沙自然景观特色的山水之纲、承载长沙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文化之脉、展现长沙现代化都市风貌的城市之脊。

4.1.2山水地貌和城市用地布局

湘江西岸山体资源丰富,规划区内主要山系有三条且均呈东西走向,分别是谷山一尖山一乌山、岳麓山一桃花岭一象鼻窝、莲花山一大王山。这种独特的自然地貌将长沙河西地区分隔成几个指状的城市发展区,并在其间形成天然绿楔。河东地区则受到浏阳河、捞刀河及京珠高速公路、武广高铁的分隔,也自然划分出了几个明显的城市用地组团。

4.1.3城市组团间的生态隔离

长沙独特的山水地貌将整个城市分割为几个发展片区,加上沿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建设的生态防护林带,使得各片区之间有着天然的生态隔离,形成从切入城市中心区的绿楔,从而构成城市组团与绿楔互相咬合的关系,如图6所示。

4.2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

在基本生态控制线和现有城市空间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理念,顺应区域格局和发展导向,突出廊道式空间发展模式,此次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提出构建“一轴两带多中心、一主两次六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4.2.1强化湘江发展轴,突出山水洲城特色

“一轴”即湘江服务功能轴。湘江向南融合株潭,向北联系洞庭湖和长江经济带,串联城市主体与河西片区、金霞组团、高星组团、暮云组团、坪浦组团等主要城市组团,湘江两岸未来将成为长沙核心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空间,是长沙城市南北向拓展的主要轴线。同时,湘江及两岸地区集中了“山、水、洲、丘、垸”等长沙主要的自然要素,也将成为展示长沙城市形象风貌的景观轴线。

4.2.2建立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廊道式发展模式

此次总规修改提出“两带”,即北部发展带和南部发展带。北部发展带是目前长沙空间拓展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承载长沙“一主两次”三大城市中心,同时连接高新区和经开区两个长沙市最主要的产业园区以及规划的临空产业基地。在优化北部发展带的基础上,从区域的角度出发,积极培育拓展南部发展带的形成。规划的南部发展带联系空港新城、高铁新城、省府新城、河西大学城、含铺科教园等地区,充分发挥湘江、高铁站、空港等资源的促进作用,承载面向长株潭区域的商务办公、商业休闲、科教文化等产业空间。

与北部发展带依靠快速路引导发展不同,南部发展带采用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发展,将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廊道相结合,形成互相支撑的耦合,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进行功能培育和高密度开发,形成沿城市轨道的一个个功能节点。

4.2.3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

构建“一主两次六组团”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主指城市主体,两次指星马片区和岳麓片区,六组团指金霞、高星、坪浦、暮云、黄黎、空港等六个城市组团。在湘江两岸分别建设河西中央商务区与河东中央商务区,形成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长沙城市主中心;在雷锋湖一梅溪湖地区和星沙地区分别建设长沙城市副中心;其他各组团分别建设综合性组团中心,构建多中心体系,通过组团建设疏解老城区人口、就业和交通等方面的压力。同时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城市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结构转化,建设低碳都市。

4.2.4保护“带+圈+楔”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依据长沙市生态底线,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两带、两圈、五楔”的基本生态绿地结构。“两带”即以湘江风光带和浏阳河风光带为城市生态轴;“两圈”为城区各种生态要素有机组合构筑的城市林业生态圈和都市区内以组团生态隔离带环城林带形成绿色包围链圈;“五楔”就是将生态绿地与都市区绿地系统有机连成一体的五个楔形绿带,包括绿心浏阳河生态绿楔、捞刀河生态绿楔、黑糜峰生态绿楔、莲花山岳麓山生态绿楔、大众垸生态绿楔。

5结语

生态规划总结篇8

关键词:生态规划城市规划城市

abstract:Duringtheurbanplanningprocess,peopleincreasinglyfeeltheimportanceofecologicalplanning.Fromthedefinitionofecologicalplanning,socialneeds,andimplementationmethods,adetailedexplanationofhowtoplayapositiveroleinurbanplanninganalysisoftheecologicalplanningmethod,andadirectimpactonsocialchangeandurbandevelopment.Keywords:ecologicalplanningurbanplanningurban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的提高,生态规划方法已经慢慢渗透到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如今,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方案,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和普通大众,对生态规划都有自己的观点。本文希望能够探讨生态规划的内涵,以期推动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方法中的运用。

2、城市规划方法中的生态规划解析

通过借鉴吸收国外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以及国内进行了大量的生态规划探索实践,我国已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规划方法。具体而言,这种生态规划方法是将人居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整合起来,将生态系统的和谐安全融入到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中。这种规划方法已经不是传统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而是基于城市规划层面上的生态规划,并且渗透到城市规划的各个领域,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以及建筑设计、广场设计和城市设计等。

2.1、生态规划方法的社会责任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对资源进行优化利用。

调研分析当地的自然资源水平,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制定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保护水源,划定自然保护区,合理采集野生动植物,提供科学数据并且指导对资源的再分配,提高利用率,保障城市建设和运行。

改善人居环境系统,指导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利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思路去分析城市经济、政治、环境和社会的关系。并且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多元化的,贯穿城市建设规划编制的整个过程。从拟定编制计划开始,就需要生态规划来指导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直到方案确定,都需要生态规划的参与。生态规划提供的科学标准和评价机制,从客观上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和安全,这对建设宜居城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建节约型社会,开发利用可循环经济。

城市规划是政府在城市建设、城市运行及城市管理中主张科学行政的重要行动纲领和法定管理依据。为了科学的进行城市建设,生态规划方法要求创新,使用节约的新能源。例如电池管理系统(BmS),这样的系统创新来源于电能控制领域,被广泛运用于电车和工厂机器上,这对未来汽车脱离汽油有积极意义。

提供生态规划理论、技术以及科学精确数据。

生态规划不单单是理论层面的研究,也不单单是技术体系以及编制模式的研究,而是直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对城市运行和社会进步有帮助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2.2、生态规划方法的具体内涵

在现有的城市规划编制理论、技术、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将生态规划的分析总结成果进一步解读,并且融合编制成综合水平更理想的城市规划成果。利用生态规划方法分析总结的成果包括规划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结构、形态及功能的生态安全构架体系识别技术,综合控制的生态等级分区控制技术,生态建设用,地控制分区及人口规模、建设量导入技术等。这些成果主要以指标的形式出现,提供大量科学的有效数据。在城市规划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过程中,生态规划指标体系也是逐级深入。生态规划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规划设计管理指标体系、规划设计控制指标体系和规划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3、生态规划方法和技术在总体规划中的运用

生态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城市性质、空间结构的准确定位,和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模战略的制定,以及对城市的未来走向,可容纳人口的预测方面。

具体而言,在制定总体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落实生态规划方法的应用技术,主要体现在“量”的规模容量的测定。其中生态规划容量主要涉及城市人口容量、水资源量、城市建设力度和动植物存量等,通过对这些“量”的规模确定,调整土地使用管理指标、人口容量指标和生态功能分区的划分。其中,城市容量指的是指在保障城市建设规模和质量的前提下,城市建设所需要释放的土地资源量。在生态规划方法的调控下,控制好城市容量能够有效控制城市建设的无序扩张、和低效的土地资源浪费。另外,绿地系统指标也很重要,包括绿化覆盖率和绿量,这将生态效益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通过对生态条件与资源条件的分析,探索两者的发展潜力和生态限制,在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的前提下,整合资源,以生态适宜性分析及承载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并且根据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绿地量等要素,合理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的人口容量和建设规模。

4、生态规划方法和技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运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过度,生态规划方法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而言,起着更严谨、更先进的作用。生态规划方法可以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客体进行具体界定,制定控制指标,提出形态要求,最后控制实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生态规划编制技术能很好的限定实现生态规划、生态效益。首先,利用生态规划方法可以划定生态功能用地中的禁建区、可建区与限建区。其次,通过对“量”的准确测量和验证能提出城市自然要素的控制指标和地块建设的控制指标。再次,对生态景观形象的要求,能提出城市基于自然的形态设计原则,并且以此为限定。最后,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容量做指标限定。

这些具体的生态规划方法的具体技术手段,能较为准确的制定出城市建设容量控制、空间形态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和基础设施控制的体系。

5、生态规划方法的理论和技术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运用

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生态规划是对城市的更具体的设计,包括道路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形态控制、地段的空间布局等的设计,其中还研究生态城市设计。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对城市的各项要素的具体设计,例如建筑造型、面积和用途,广场、绿地及市政设施的空间布局等。将生态规划方法使用到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技术和方法。

在编制修建性规划的同时,各项物质要素都要考虑进规划编制中,其中的生态要素在近几年被要求的更明显。因此,在这个层面上需要更好的落实生态规划方法。例如生态建设等级分区和用地性质明确落实到每个地块,生态安全框架考虑进具体实施中,树种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当地的情况等。细说到生态城市设计,是基于人居环境系统的相关设计。将城市与周边环境整合考虑,合理处理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关系,使城市能和谐各种关系,并且健康的发展。利用生态规划方法的理论和技术,能更好的缓解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等级分化等。

6、结语

城市规划作为构建人居系统最为基础又最为重要的法定行为依据,其约束力和控制力对人居系统建设与发展起着核心法定依据的决定性作用。生态规划方法贯穿城市规划的全过程,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和实施技术。对生态规划方法的正确理解和使用,能更合理的优化生态资源,体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参考文献:

[1]单德启,郁枫.生态城市保护与发展刍议[J].建设科技,2003(11):38-39

[2]丁建强,杨青松.城镇的形象和环境景观构成初探--以吴江市同里镇为例[J].孝感学院学报,2007,28(1):125-128

[3]杨东.生态城市如何规划设计[J].村镇建设,2001,36(2)

生态规划总结篇9

1生态规划原则

1.1整体性原则小城镇的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规划水平。对小城镇而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都应从生态和经济整体的角度协调发展。规划必须根据小城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拟定城镇性质,确定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应研究城镇与周边区域间的相互关系,统筹解决各镇难以独立解决的资源共享、环境保护等问题,发挥小城镇的资源集聚效应,实现城镇区域的协调发展。

1.2可持续性原则城镇发展中只有其规模与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时,才能有效地推动小城镇发展,对城镇经济发展产生最佳效益。总体上看,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偏弱,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低。因此,规划建设中应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环境资源,注重人与环境系统的协调一致,确保城镇发展规模、工业发展布局不能超越环境的容量范围,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当地经济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

1.3特色化原则小城镇规划之初应对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交通及产业基础等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长期发展方向的定位形成社会实体型、经济实体型、物资流通型、历史文化型等不同功能类别的特色小城镇发展方向。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规划设计中。一方面要树立良好的风貌形象,通过生态方法的综合运用组织景观,形成整体的小城镇特色风貌;另一方面,结合深层次的文化建立自己的地方特色,走生态发展之路(见图1、图2)。

1.4可量化原则小城镇具有体现生态理念的天然条件,且其规划相对于大城市更为简单。因此,在生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必须有量化的指标,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对生态环境有重要约束作用的相关指标,如镇区人均用地面积、绿地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等以及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农业有机物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限定,稳步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

2生态规划内容

小城镇生态规划应根据小城镇镇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生态功能区、指导生态保护和规范生态建设,避免无度使用生态系统。生态规划的内容应基于区域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以及详细规划等规划体系,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规划范围涵盖小城镇生态系统的相关区域。

2.1宏观层面生态规划宏观层面的生态规划基于小城镇的生态资源条件以及影响因素,明确小城镇整体的规划结构与布局。小城镇总体结构规划可以生态基底保护为导向进行生态分区控制和以城市开发建设为导向进行功能分区控制。对于城镇本身的山水格局,则依托当地自然山水划分保护区域,建立城市设计的生态基底。保护和塑造山体、水体,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环境系统(见图3、图4)。确定综合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包括防洪安全格局、生物保护格局、乡土文化格局、游憩活动格局及自然景观格局。通过森林、湿地、农田、林地、培植的防护林带和隔离林带、旅游风景区等生态空间在城镇建立区域环状绿色生态屏障;对城镇廊道内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平衡,疏通城镇的绿色廊道、修复美化自然廊道、恢复廊道的连续性,建立综合的廊道体系。结合山体轮廓线及水体边缘空间设计,形成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总体结构。

2.2中观层面生态规划在中观尺度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保证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依据区域流域管理和低影响开发理念,对区域土地利用进行合理配置与调整,采用融入自然的自由模式和弹性开放的理性模式构建城镇及周边组团发展结构。构建绿色交通网络,完善内外部交通组织相互衔接,采用多样化交通方式。充分高效利用土地,又保证足够的开放空间,实现人居社会和自然的生态平衡与和谐共生。设计地面、地下与地上多元空间的衔接,实现平面空间多样化,同时兼顾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交通步行系统的功能融合。构建组团绿地系统,通过绿楔渗透、绿色廊道或人工廊道构建绿网,建立绿化总量的均衡和协调设计。结合动物生态路径廊道设计,设置绿色生态跳板,建立动物栖息地,维持动物的多样性系统。重点关注河湖的保护修复和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恢复河湖的自然形态,增强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见图5)。

2.3微观层面生态规划保持原有地貌、植被和动物,结合自然禀赋营造景观特色。依据不同植被、土壤、地形地貌、水文特征采用不同的修复策略,对植被情况较好的地段加以保护。贯彻低影响开发理念,采用社区雨水集蓄与利用技术,设置绿色屋顶、蓄水池、雨水塘等雨水集蓄设施,经由雨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传统水源需求量。同时,通过增强地面透水能力进行自然土壤蓄水,减少地表径流(见图6)。对于群体建筑设计应遵循总体布局紧凑、建筑类型多样组合、功能空间一体化、视觉景观生态化的原则,同时结合风、太阳辐射、水文、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实现设计的自然化。对于单体的建筑应尽可能实现建筑的功能、造型和轮廓线等与自然因素相协调。充分利用屋顶和地下空间,如建设复合功能的屋顶花园、地下或半地下人工造景,采用融入地方文化的设计艺术和建筑材料,体现城镇本土文脉。在建筑节能方面,运用相关技术实现在建筑生命周期过程最大程度地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如建筑墙体采用隔热降温材料,通过绿化降温及被动遮阳降温设计降低建筑能耗。

3结语

生态规划总结篇10

关键词:土地规划修编探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部门间合理分配的有效方式,是落实土地管理法的重要手段。随着土地管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对作为土地管理依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更高要求,正值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际,对规划修编方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

第一轮覆盖全国范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于1987年开始展开,到1992年前后在全国普遍推开,规划的目标年为2000年。该轮规划主要思路是借鉴农业区划成果、国土规划成果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利用规划指南》,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协调各部门用地需求为重点,提出实现“一保吃饭,二保建设”的规划目标。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1997年全国宏观经济调控和严格保护耕地的环境和政策背景下,结合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和修订《土地管理法》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即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该轮规划基期年为1997年,规划目标年为2010年,并远景展望至2030年。其重要特点是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和规程及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建立了乡、县、市、省和国家的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和管理方法,为保护耕地尤其是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加强了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保障了经济建设合理的用地需求,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优化了生产力布局,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和政策制度因素的影响导致规划适用性不足,规划管理的风险与难度加大,由于在规划理念上过分强调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对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的建设用地强调不够,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和需求研究不多,对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考虑的不多,没有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社会关系,贯彻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手段。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体系,没有从宏观(哲学层次、科学层次)到微观(技术层次)的系统理论,而是诸多理论混杂,让人无所适从,规划编制研究和学科建设严重落后于规划实践,已明显制约了规划工作的发展。

二、新的规划理念和理论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新要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当有新的规划理念、规划理论、规划方法,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1.新的规划理念:理性发展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确定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规划目标、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时,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在规划修编的操作过程中树立全局观念、弹性观念和动态观念。在确定规划的目标时,必须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这一中心议题,由经济发展的单目标模式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转变,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社会进步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的高度协调统一。

2.新的规划理论:空间规划、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的规划指导思想的需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大胆借鉴和吸收相邻学科如城市规划、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的相关理论。

(1)空间规划理论

土地利用规划,是综合协调资源供需矛盾,统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中长期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地域性。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的基本模式为“用地指标调控与规划分区相结合”,其着重强调的是规划对用地数量的指标要求,而缺乏空间布局约束,在规划的分区方案中,对分区内部土地利用的要求过于笼统,不能承担起有效的控制分区内部用地的功能。

因此,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借鉴西方空间规划的理论如:“田园城市”理论、“绿化带”制度、中心地域理论、“开发轴系统”理论等,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按照资源禀赋和区位比较优势,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和供应政策,进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地整合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规划修编要由上轮主要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定建设用地规模与速度向控制环境容量、开发时序、控制建设标准转变。本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应该是在协调和平衡经济发展、公众利益、环境以及规划部门等各方利益的前提下的空间规划,应当着重注意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各类建设用地,生态环境保护用地的空间安排和布局,确定其开发利用时序,并通过较大比例尺的地图如用1:1万确定城镇合理发展边界,引导地方政府提高城区建筑密度,实现现有城区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从而解决城镇无序扩张、优质农地严重流失等问题。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未来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不损及我们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而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在正确的管理下,可以不断更新和利用。反之,它会退化、耗竭。故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要限制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限度内,同时采用人工生态措施(包括邻域或更大的区域),

确保土地持续利用。

目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研究的国际趋向表现为应用生态经济学观点研究土地利用规划,使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协调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化。

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无非是建设发达的经济、健康的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不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主题。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和理念贯彻进去,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保证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三、新的规划方法

要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除了要用新的规划理念、规划理论外,应当按照规划修编的要求,尝试采用一些新的规划方法。

1.评价方法

规划实施评价: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各地必须对上轮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做出是否进行规划修编的结论性的意见。从目前开展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国土资源部并没有给出一个较为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各地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格、数据五花八门,无法进行汇总和统计。因此,有必要统一和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按照我国去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目前还缺乏具体的规程和办法,还需要进行统一和规范。

2.系统工程方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着眼于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综合性的规划。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是国家最主要、可调控的资源,这一特点决定了土地利用规划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过程是多目标的统筹协调过程。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以数学模型为主要手段的系统优化方法就成为必然。可以运用不同的规划方法来解决,按这样的思路,规划的适用性会大大提高,规划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

3.应用地理信息(3S)技术

本轮规划修编要在地籍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修订规划成果的主要载体,使规划修编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整体规划的技术水平。

这两个数据库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重点普及遥感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使土地规划从野外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处理、计算模拟、规划成图到监督实施全过程实现信息化。同时,基于土地规划中需要解决的许多问题如资源优化配置、地区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因此,要特别重视将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引入土地规划,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为决策者对半结构化问题进行有效决策支持,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与决策的科学性。

4.公众参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国家的宏观规划,其编制应该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事情,而不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部门规划,因此,规划的编制应由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有关专家和相关社会群体共同参与,规划的主体要由以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为主向以政府规划部门和社会重要研究机构为主转变。公众参与不仅是像上轮规划一样为了提供信息资料,而是要参与规划目标、指标的分配和确定,规划方案的拟定、协商和协调。

四、还需要把握的几点

1.必须寻找一个能够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2.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各级规划必须在同一个平台上联网运行;

3.可以与土地管理其他业务工作数据成果顺利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