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代医疗体系十篇现代医疗体系十篇

现代医疗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4:06

现代医疗体系篇1

【关键词】医护关系;合作行为;现实状况;对策研究

一、现代医疗体系中医护合作的重要性

在现代的医疗体系中,由于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生单独进行治疗的环节越来越少,需要护理人员配合的医疗环节日趋增加,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当地医疗体系中,护理的作用将非常突显,由此引申出医护合作的研究命题。顾名思义,医护合作指的是医生和护士为了实现共同的医疗目标,在平等、尊重、信任的基本条件下,通过互相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做出解决问题的决策,最终为患者提供医疗和护理相结合的医疗过程。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与护士相处时间较长,他们之间多学科的协作和团队精神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提升,是各项医疗工作有序利进行的基础,对患者疾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病死率等。由此可见,医护合作无论是对于患者的治疗环境还是康复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随时技术与患者两方面的要求不断深化,医护合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基于此,本文从影响医护合作的因素分析入手,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医护合作关系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二、影响现代医护合作关系的因素分析

(一)医生与护士的地位观念与差异认识

在过去较长的历史中,医生护士之间广泛存在着主导和从属的关系,由此医生在医疗体系的地位较高,而护理人员的地位偏低,由此还导致了薪酬、福利等方面的差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需求导向的转变以及护理教育等级的提升,以护士为核心的护理人员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医护关系开始逐渐走向多样化,但不可否认的医生与护士的传统地位观念仍存在差异。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护士趋向于在诊疗服务过程中可以独立的从自身的专业化角度给出建议,可以与医生进行公开讨论。由此可见,医护合作关系在不断的升级转化中,但是意识形态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仍存在许多障碍,如性别角色态度、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等,都不同程度阻碍着医护合作关系的发展。

(二)医生与护士工作内容与年限的差别

不可否认,医生在传统医疗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主要是医生从事的内容与工作属于医疗服务的核心区域,从而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显得较为简单,其可替代性较强。但是,随着现代医疗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护理工作的转型速度极快,加之患者需求的重心开始由传统的纯医疗需求的单核心向医疗与护理双重需求的双核心方向转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就进一步被强化。更为重要的是,一方面,越是复杂的工作内容对医生和护士双方跨专业协同合作的要求越高,有研究表明,iCU由于工作内容的复杂和特殊性,医生和护士的沟通交流较其他科室更多,医护关系更为融洽;另一方面,工作年限也是影响医护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年资高的护士因为经验丰富,在协作中更有自信,能产生较好的合作状态,但也存在态度不积极的问题。

(三)现代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配备情况

如前所述,由于医生在传统医疗体系中的地位较高,由此医疗机构都会比较重视医生队伍的培养与配置,但是护理人员队伍的情况就正好相反。在传统医疗体系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通常是配备不足的,且由于传统医疗观念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度把握不够,从而导致许多医疗中间的纠纷事件发生。例如,由于存在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专业技术不娴熟,加之医生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的情况,诱发医疗差错几率高,常引起医患关系的恶化。而在医患冲突的过程中,责任的分配会陷入纠纷,进而使得医护对彼此工作不满而产生嫌隙,影响医护的合作关系,尤其在抢救多例患者时,人力资源配备的不足会影响医护之间的配合。此外,对于人力资源不仅在专业技术上有要求,其性格、情绪控制能力等也会影响医护合作关系,也是不可缺少的职业素养。

(四)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机制

良好的沟通是顺利合作的前提与基础,尤其是在随时面临生死时速的医疗行业,有效、良好、持续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普遍缺乏医生与护士的沟通机制,由此给医护关系的良好与改善维护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医生与护士只有在特定的环境,需要共同完成某项工作时才会接触到,互相之间缺乏顺畅有效的交流沟通,在工作的业余时间联系也不多,交流机会较少。但现实的需求是,医生要真正了解治疗的情况与病情的变化,必须得到护士的有效反馈,这也是为什么在对患者进行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护沟通至关重要,一旦沟通不到位发生医疗事故。并且,由于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机制缺乏,一旦出现医患矛盾,双方可能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护合作关系。

三、现代医疗体系下改善医护合作关系的对策

(一)医护专业增设跨专业教育课程,促进医护地位观念的转变

观念的改变是如何领域改革过程中最难的环节,由此我们必须追溯这种观念产生的源头,力争做到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最终达到比较良好的改革效果。回到改善医护合作的关系上来说,医护合作关系虽然可以通过短期的培训来改进,但在历史文化意识形态影响久远的情况下,只有在初始的学校教育中增设医护跨专业的课程,才能较为彻底地加强医生护士对对方的认识和理解。因此,现代医疗体系下,改善医疗关系要增设跨专业教育课程,使得医护专业在人才培育中传递一种正确、合理的医生与护士的价值观、职业观,为真正实现医生、护士的地位平等奠定意识基础,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缩短两个角色之间的差距,促进跨专业相互尊重,使角色互补更好的被接受;另一方面跨专业教育课程还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对医疗工作的开展也大有裨益。

(二)强化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的管理,合理配备医护人员

医护比例配备不合理、医护协作团队建设滞后是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改善医护关系的重要障碍。临床医疗实践证明,对于医护资源配备不合理、比例的不协调,从而导致的压力大难协调等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合理配备医护人员,完善人员编制。与此同时,应该要不断改善护理工作人员的地位,从而提升护理队伍的质量。从实践经验来看,医院可以根据各诊室的实际患者流量来安排医护人员,对于紧急情况可以通过院内调剂的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保证护理人员的数量,减少工作强度过高带来的负面效应,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科学合理的开展工作。

(三)加强现代医疗工作责任心教育,坚持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

在F代医疗体系中,医疗技术其实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当成熟的过程,医患矛盾的产生更多的是医患沟通、医护协作程度的不完善,其中医护协作的影响尤其关键。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医护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医生与护士都将患者的利益放到首位,在责任心强的背景下,医生与护士才会更加积极的沟通。医生护士共同齐心协力,可以降低对患者的医源性伤害。医护双方都应明确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需要放在首要位置,有共同的目标是合作的前提和动力,在实际工作中,为目标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应以患者的利益作为医护合作的评价标准,营造积极的医院文化,医生护士在追求共同步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促进团队合作的进程。

(四)加速构建畅通的医护沟通机制,加强医护人员的日常交流

如前所述,医生护士之间只有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才可以增强双方关系,进而提高医护合作的效率。因此,现代医疗体系中必须制定相关的医护沟通机制,并将其定位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制度规范、考核引导来促进医生与护士的交流与协助,强化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例如,医生要提早告知护士治疗计划、检查安排等信息,护士应该及时反馈患者信息给医生,医护人员需要积极沟通相互配合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从国外的先进经验来看,医院应定期开展医护之间的座谈会,对工作中的问题交换意见,在交流中需端正心态,真诚对待彼此,从而提高相互之间的信任度,起到改善医护合作关系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观念的逐步转变,卫生医疗系统的改革进程持续加快,如何提高医疗水平成为学者讨论的焦点。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大命题下,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医护合作关系对于医疗质量的改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医疗机构应该医护专业增设跨专业教育课程、强化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强现代医疗工作责任心教育、加速构建畅通的医护沟通机制,以期促进医疗机构的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徐妮.影响急诊科医护合作关系的相关因素[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

[2]陈静,张振香,谢红.医护合作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11).

[3]黄丽亚.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构建和谐医护关系及提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09).

现代医疗体系篇2

【摘要】医患之间法律关系的准确界定是彻底解决医患纠纷的前提。在称谓上,“医患法律关系”一语能够准确揭示医患关系的法律内涵,应在相关法学研究中统一使用。医患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3个要素构成。其主体是医疗机构和患者,不包括医师、护士、患者家属等;其客体是医疗行为,即医疗机构通过医务专业技术人员对患者因疾病、器官缺陷、身体不适,以及生育等方面发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运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进行的判断和处理;其内容是医疗机构和患者依照相关法律和双方的约定而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关键词】医患法律关系;医疗机构;患者;医疗行为

近几年来,医患纠纷的持续攀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即便是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未能有效遏制这一势头。从法律角度看,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医疗立法的不完善和法律界对有关医患纠纷诸多问题认识上的模糊。其中,医患之间法律关系的准确界定首当其冲,它是彻底解决医患纠纷的前提,并最终对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和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产生深刻的影响。

1关于医患法律关系的称谓

目前我国大陆学界对医患之间法律关系的称谓,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一般来说,有这样4种:一是医患关系;二是医疗关系;三是医疗法律关系;四是医患法律关系。这些不同的称谓难免会给人民法院处理医患纠纷案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有统一的必要。在上述4种称谓中,笔者坚持使用“医患法律关系”一语是因为:

第一,“医患关系”的外延过于宽泛,含义模糊,不利于把握。严格地说,医患关系不仅包括医患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包括医患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1];甚至有人认为还应当包括医患之间的供求关系、经济关系[2]。“医患关系”这种称谓充其量不过是从社会关系主体的角度把医患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区别开来,难以突出医患法律关系的特征。

第二,“医疗关系”一语不仅同样含义模糊,而且导致了人们在医患法律关系主体上的理解极其混乱。其中狭义的理解是医疗机构与患者[3];广义的理解包括患者及其家属、患者所在单位、医院、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医务人员[4]。

第三,虽然“医疗法律关系”一语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两者含义宽泛的缺陷,但混淆了医患法律关系和医疗行政法律关系。通过认真分析可知,所谓的医疗法律关系实质上至少包含两种法律关系,即医患法律关系和医疗行政法律关系,两者在性质上和法律适用上存在很大差异,绝对不能混为一谈。前者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而后者属于行政法律关系。因此,“医疗法律关系”一语亦不足采。

第四,采用“医患法律关系”的称谓,不仅可以表明我们是以法律的视角来考察医患关系,而且更能准确地揭示医患关系的法律内涵,克服前述其他称谓语义上的含糊不清和逻辑上的不周延。首先,它表明我们所讨论的医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不包括医患伦理道德关系和医患经济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医患双方依照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其次,它从根本上将医患法律关系与医疗行政法律关系区别开来。医患法律关系是“医”与“患”之间的法律关系,而不是医疗机构与医疗行政管理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再次,它表明这种法律关系不包括强制医疗关系。强制医疗关系是国家因卫生上的需要,赋予医疗机构强制诊疗权,强制国民接受医疗检查和治疗而形成的法律关系[5]。其实质是国民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医疗机构在这个法律关系中仅处于国家使用人的地位,并非医患法律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

2医患法律关系的界定

有损害就得赔偿,医疗损害的发生必然导致医疗损害赔偿。作为一种法律责任,医疗损害赔偿也是因损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当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因此,要确定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就必须首先界定“医”与“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医患法律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医患法律关系也由主体、内容和客体3个要素构成。医患法律关系主体是医疗机构与患者,内容是医疗机构和患者依照相关法律或者双方约定而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客体是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在此3者中,目前争论较为激烈的是对医患法律关系主体范围的认识和医疗行为的界定。

21医患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医疗机构与患者

211关于医疗机构根据1994年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我国的医疗机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包括各级各类医院、卫生院、保健院、疗养院和门诊部;另一类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种诊所、卫生所、医务所、急救站、护理站等。关于前者,他们成为医患法律关系主体显然是不成问题的;至于后者,尽管它们不能独立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不能成为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主体,但是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医患法律关系主体。就程序法方面来说,最高人民法院《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包括医师、护士、药剂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与患者之间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然而,在医疗业务活动中,他们主要遵循《执业医师法》和医院的规章制度来执行具体的医疗行为,体现了他们与国家、医院之间的法律关系。在医患法律关系中,他们的行为应理解为医疗机构的行为,医师等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应属医疗伦理关系,由医学伦理来调整[1]。

212关于患者这里的患者应作广义理解,既包括确有疾病或者以患有疾病而到医疗机构就医的自然人,也包括到医疗机构接受其他服务的自然人,诸如医学美容、整形、变性手术、人工生殖、优生优育、健康检查,以及疗养指导等活动中的患者。但是,患者并非有人所言的“患方”,不应包括患者的家属、朋友、利害关系人及单位,仅指患者本人。在患者因患精神病或者昏迷而暂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等特殊情况下,其亲属、朋友应理解为患者的人或无因管理人,患者本人仍然是医患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但在患者为婴幼儿或精神病患者而无民事行为能力时,一般认为,其父母或法定人为缔结医疗契约的患者方当事人,此时医疗契约属于为第三人(即患者)利益的契约[6]。笔者以为这与法律上的制度是自相矛盾的。就民事而言,人行为的法律效果归属于被人,由此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存在于被人与第三人之间;如果人不超越权限,这种法律关系并不因人的参与而同被人亲自为该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关系有什么不同,更不会因此而导致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即便患者因医疗机构的过错而死亡,医患法律关系因一方当事人消灭而自然终止,患者的父母或法定人可能作为患者的继承人而成为医疗损害赔偿关系的当事人,不能继承患者本人作为医患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

22医患法律关系中的医疗行为

医疗行为是医患法律关系的客体,这已经是学界的共识。然而医疗行为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却成为学界论争的焦点之一。就我国来说,学术界存在着两种基本观点:即狭义说和广义说。狭义说乃传统的医疗行为定义,为部分台湾学者和大陆学者所主张。该学说认为医疗行为就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诊断治疗行为[6]。另外,我国大陆有学者亦认为,医疗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及疗养指导等具有综合性内容的行为。“只有以诊疗为目的的医疗行为和非纯粹实验性而兼有治疗目的性的医疗行为才能够称为医疗行为[7]。”广义说为台湾学者蔡振修首倡。他主张医疗行为包括临床性医疗行为、实验性医疗行为、诊疗目的性医疗行为和非诊疗目的性医疗行为4种类型。而我国大陆学者龚赛红则引用日本“医行为”的概念,主张医疗行为是若欠缺医师的医学判断及其技术,则对人体会有危害的行为。这显然是对广义的医疗行为概念所作的修正。

以上观点各有其特点。狭义说内涵丰富,较为具体地揭示了医疗行为的基本特征,但其外延过窄,把大量不具有诊疗目的的医疗行为排除在外。现代医疗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医疗侵袭、实验性医疗使诊疗目的无法实现,美容整形、变性、堕胎等手术及人工生殖、优生保健等根本就不具有诊疗目的。广义说概念仅仅将医疗行为的外在特征作为医疗行为的定义,缺乏对医疗行为本质的揭示,不利于医患纠纷处理。龚赛红先生的医疗行为概念与日本学界“医行为”的概念没什么大的差别,外延较宽,具有较好的涵盖性,克服了前述广义医疗行为概念外延不足的缺陷;但是其自身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依据形式逻辑基本原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一对矛盾体,内涵愈是丰富,外延就愈窄;反之,内涵越是简单模糊,外延就越广。该医疗行为概念较好的涵盖性难免会给其准确性造成损害,在此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乃是界定医疗行为的关键之一。其次,该概念以医师的主观判断和各不相同的医疗技术作为确定医疗行为的标准,具有极强的主观主义色彩和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医疗行为的认定。再次,该概念有将医师从事的一切医学活动都称为医疗行为之虞,导致在法律范畴内过分加重医师的责任而有失公正。最后,该概念只强调了医疗行为的侵害性,而忽视了医疗行为的利益性。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医疗行为并不具有侵害性,如优生优育指导、整体护理中的某些行为等。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医患法律关系中的医疗行为既不同于医学上的医疗行为,也不同于行政(或医政)上的医疗行为。前者强调行为有无医学上的适用性和医疗技术上的正当性;后者只是针对医疗执业资格,类似于我国《执业医师法》中的“医疗执业活动”一词,属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但是它们可以作为界定医患法律关系中的医疗行为的基础。界定医疗行为既要考虑其涵盖性,又要兼顾准确性;既要反映医疗行为的个性化特征,又要揭示其内在的本质特征。因此,笔者认为,医患法律关系中的医疗行为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医务专业技术人员对患者因疾病、器官缺陷、身体不适,以及生育等方面发生的身心健康紧密问题运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进行的判断和处理。医疗行为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第一,医疗行为是医疗机构通过医师等医务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患者而进行的行为。医疗机构作为医患法律关系主体,是当然的医疗行为主体。一般来说,医疗机构不会直接面对患者,而是由医师等医务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医疗机构作出具体的医疗行为,其法律效果由该医疗机构来承受,医师等处于受雇人或职员的地位。

第二,医疗行为的内容是医务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所进行的行为。医疗行为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这是其与其他行为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医疗机构后勤管理人员代表医疗机构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其他行为,也属于医疗机构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并不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特征,因此形成的法律关系不是医患法律关系。

第三,医疗行为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系列综合性的判断和处理。这种判断和处理包括了诊断、开处方、医学检查和化验、施行手术、临床护理、用药指导及疗养指导等。一般而言,运用医学知识进行的判断是作出医技处理的前提,通常是先判断后处理,判断和处理是紧密联系的,但是有时两者的界限难以明确分开。既有处理后的重新判断,亦有处理过程中的判断。

第四,医疗行为在效果上是兼具利益性与侵害性的行为。它针对人的身体、围绕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而展开,目的是人类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再创造,其利益性显而易见。但是不可否认,医疗行为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性,无论是用药,还是施行手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给患者带来现实的或潜在的损害。

第五,医疗行为具有法律性。这意味着对医疗行为可以进行法律上的评价。这种评价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医疗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法律并不禁止。这种态度源于医疗行为本身具有的利益性及法律对其利益性与侵害性的权衡结果。另一方面,医疗行为是受法律严格限制的行为。为了避免医疗行为给患者所带来的现实的或潜在的损害大于其所带来的利益,各国法律在肯定医疗行为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法律在医疗行为的利益性与侵害性之间努力实现一种最大效率的平衡,以充分发挥医疗行为的利益性,尽量化解其侵害性。

第六,医疗行为具有自主性与协作性。医疗行为是医师等人员代表医疗机构而为的一定行为,在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范围内,医师等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他们以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作出诊断,并基于这个诊断结论自主制定治疗方案,进行预后指导等。甚至在征得患者的同意后,可以进行实验性医疗。但是,不仅施行手术具有风险,即便一般的医疗行为也常常伴有风险,这就需要医疗机构向患者告知说明这些风险,是否同意完全取决于患者,否则医疗行为难以进行。

参考文献

[1]黄威.医患关系的法律和伦理调整辨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99102.

[2]吴纯慧.从医患关系法律化谈护士增强法律意识的必要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78.

[3]谭玲,夏蔚.医疗损害民事责任初探[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3):76.

[4]李茂年.医患关系法律问题研究[eB/oL].dlib.cnki.net/kns50,20020508:3.

[5]邱聪智.医疗过失与侵权行为[a].民法研究(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02.

现代医疗体系篇3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移动医疗;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F0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287-01

在现代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中,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人们在文化信息时代,其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局面。医院传统的设备以及系统已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局面。而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也大大的加重了突发性疾病的发病率。在解决这些医疗问题的过程中,移动医疗手段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现有的临床局面。其使用的便捷性、有效性,都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医疗信息技术的改革,使医疗工作的流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促进了我国现阶段的医疗改革发展。下面针对信息化建设中的移动医疗使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移动医疗的含义

移动医疗是针对于传统医疗的一种新型医疗结构,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将医疗服务进行了联系,并形成了全新的医疗服务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以方便患者的就诊途径为主要的目的,并为患者提供更加随时随地的就诊服务体系。在进行移动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够更加快捷的了解到患者的病历信息,并通过最快捷的分析来确定最佳的治疗办法,从而将医疗服务推广到了原本在病床上才能进行的范围之外。其意义可谓是一场浩荡的变革。

二、移动医疗的结构框架

无线网络的构架:在移动医疗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拥有足够的无线局域网络,这是保证移动医疗实施的前提环境,因此在这样的一个框架下,保证移动医疗的实施,也就成为了可能。在此基础上,医疗机构,可以通过iD与登录密码来实现服务内部的信息提取,并通过无线网的认证机构来形成网内安全系统操作。在这样的前提下使用,能够更有效的保护患者的隐私,并避免与其他无线信息的混淆。在进行构架的过程中,其使用的iD信号,应当建立在无线网络以外的医疗设备,并以此来提升对医疗设备的控制局势。

医疗设备的移动构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移动医疗上,推行了ipad客户端的使用办法,在得到远方的允许后,可在查房车的客户终端上进行有效的观察,根据病患的临床情况,决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但是这些客户端的建设,消耗的资金力度较大,不适合进行全面推广。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一项较为常见的形式,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人手一部的形式。所以构架网络手机app形式的医疗设备建设,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其运行的资本,并提高对病房的看护力度,这样在给患者了一定的选择后,也能更好的贯彻移动终端的使用。这一形式,也能应用于患者的实际使用,对移动医疗的形式构建,都能更好的促进其全面的设施建设。

移动医疗软件系统的编程:手持终端是依靠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一项重要基础软件建设,依存于手持客户端的研发。所以建设此类系统的过程中,软件编程则成为了构建这样一个框架的基本措施。培养更符合现代医疗机构需求的相关人才,成为培养现有信息终端的根本所在。电子病历会直接的影响到软件系统的服务体系,一定的数据存储量,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

三、移动医疗体系在医疗中的具体使用

在现代的临床医疗机构中,应用新型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为了保障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便捷性,同时也是为了服务于更多的广大就诊患者的治疗,所有在进行建设中,医院既要做到在周边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中的有力竞争力,同时也要保证信息系统构建的完整性。在进行构架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应用应当包括如下表1中所示的以下几点。

(一)针对医护工作者的服务应用

在医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以往的病例信息,通常要通过患者的口述或者翻阅病例来进行同类疾病信息的调研。在进行信息的管理过程中,其反复复杂的操作流程极大的阻碍了治疗的便捷进行。同时对一些急性疾病的处理上,也容易延误病情。通过移动医疗服务,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缩减治疗时间,同时也能更加精准的减少患者病例信息的提取,这样就大大的缩短了信息了解的时间。同时对于医护人员的自身影响问题来看,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用药的满足已经很难符合个人的需求。而通过移动医疗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也能够极大的提升这样的获取途径,能够更便捷的促使医疗人员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法。同样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便捷的移动医疗体系,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细化的治疗办法,同时为其移动的医疗系统辅助形式,提供用药的情况标准。

(二)对病患的服务应用

在对病患的病情查询上,能够一幕了然的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理情况,同时对于用药标准以及费用标准等,都能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展开有效的治疗,为患者的治疗节省不必要的复杂检测时间。针对于慢性病的观察上,能够有效的实现远程观察,并做出相应的护理指导,这样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等,都能够极大的促进其自身的医疗关注度,真正的做到足不出户就能有效的完成此类疾病的医治。

在无线定位上,医疗机构通过移动设备定位患者的位置,这样对于疾病的诊治情况,也能更进一步的促进患者的临床病情控制,做到提前预约挂号,在接诊期间,就能够及早的进行有效的移动输液服务,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结语

在针对医疗机构的无线信息服务建设中,通过移动医疗的理念来实现全面的信息服务提供,并根据医院的信息建设,有效的完成全面信息的服务提供。是现代医疗事业发展中的新目标,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便利的社会体验,在减少相应医疗事故的前提下,为医院的统一化管理,提供竞争力。对于现阶段的医疗质量提升等,都能够更好的促进其统一化的管理调整。

参考文献

[1]许志勤,黄洁.移动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5,(4):11-12.

[2]邱飞.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移动医疗应用和实践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7):1.

[3]宋青山,钟军,刘东亮等.移动医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31):127-128.

[4]文珊.移动与无线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C].//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论文集.2014:1-4.

[5]宋雪君.移动医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与研究[J].福建电脑,2014,30(1):109-111.

现代医疗体系篇4

[关键词]现代医院人际关系形成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观点来看,现代医院人际关系的形成正是有人类社会以来医疗活动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不断完善的结果。在“医院人际关系”这一称谓前冠以“现代”二字,不仅表明了这一过程的不断延续直到今天,也包含了其本身仍在发展变化的深刻寓意。

一、现代医院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医院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受生产力水平和医学科技的影响和制约的,与整个自然科学与哲学思想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面到立体多维的医院人际关系,期间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原始医学的人际关系

原始医学在人类社会医学发展史上占据了漫长的时间,包括有早期的图腾幻想医学及其晚期的巫术医学。原始人类为了生存和减轻痛苦,研究各种动物、植物、矿物对生物体的利害特征,或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或通过畜养动物身上观察某些植物的疗效来寻找治病的方法,如某些植物有毒,某些植物能治疗或减轻疾病,原始人类知道用砭石、棘刺、骨针作为外科手术工具,用于取出异物、开放脓肿、施行放血术。尽管这些做法仍是原始人类保护生命的本能,但在原始思维指导下的原始人类通过观察、思索,再加上把原始的经验积累起来,使无意识的动物本能逐渐过渡到有意识的人类原始医疗经验的积累。虽然这一时期医疗活动的人际关系非常简单,没有医业分工,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自救、互救,更没有形成过固定的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但正是基于这种原始的互相帮助才得以使其在恶劣的条件下求得生存。

2.古代医学的人际关系

古代医学的最大进步体现在医学逐渐地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并且出现了医业分工,像我国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名医扁鹊,秦汉时期名医张仲景,东汉末年外科杰出名医华佗。古代时期,个体医疗是医疗的主要形式,医者主要多为个体行医。许多医生游历乡间为民治病,当然,很多医者属于“座门等患”的“座堂”先生。古代医学主要是经验医学,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医生通过为病人治病而谋生,病人为治病而求助于医生,是相对平等的供求交换关系。古代时期医院萌芽已出现,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代在各国都城设立残废院,在公元2年汉朝建立最早的收容传染病的隔离院,东汉时建立了军医院叫“庵芦”,元代军医院叫“安乐堂”。这一时期医院的人际关系也只是较以往相对复杂些,独立个体行医仍是当时条件下医疗的主要形式,这些医者间少有往来,多是通过口口相传、著书立说为人所知。

3.近代医院的人际关系

近代医学开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在16,17世纪步入封建社会后期,由于手工业工厂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关系瓦解,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使医学摆脱了僧侣的统治,克服了唯心主义的束缚,使医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更相结合。近代医学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建立在分析实验的基础上,近代实验医学的标志就是近代医院的产生,近代医院成为社会医疗的主要形式。[1]尽管同一时期还有大量个体医疗的存在,但无论从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能力和物质条件来说,医院都处于领先地位,个体医疗从此退居辅助、边缘地位。近代医院为适应近代实验医学的发展,实现了专科分工,医护分工,医技分工,集体协作医疗。尽管分科、分工不细,但这些分工与集体协作仍是近代医院基本特征。

近代医院人际关系开始走向复杂,主要有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关系,医生与医生之间的关系,医生与医技人员之间的关系。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近代医院人际关系中的主要关系,医患关系既有“主仆关系”,又有“平等合作”的关系,人际关系既有集体协作的关系,又有同行竞争的关系。这一点,前些年曾有一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就集中鲜明地塑造了晚清末期宫廷、民间医者之间医德医术的矛盾对立乃至大时代背景下中外医者之间的智慧的交叉与碰撞。

4.现代医院人际关系

20世纪中期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由于电子、核子、计算机等最新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大量高新技术渗入医学领域,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并且为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医学科学技术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飞速发展。多学科的互相渗透,促使医学也产生了众多新兴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现代免疫学、遗传工程、病理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进入现代医学阶段,医学迅速发展。本世纪70年代,欧美等工业、科技先进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医院发展阶段。这是现代化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时至今日,这股大潮已席卷全球。虽然现代医院的发展还不够全面和充分,远未到终点,但这一切都昭示了现代医院发展的趋势。现代医院人际关系呈现出立体多维的结构体系。人际交往剧增,人际关系复杂多样,联系广泛,呈现网络状,并有多向合作、互相交流沟通的特点。人际关系还有国际化趋势、法规化趋势。人际关系多种类型并存,多种形式同在。

二、现代医院人际关系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现代医学模式由近代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科学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1)医学发展的高速化,发明与应用周期明显缩短,知识更新加快;(2)医学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使一些医学体系呈现立体多维网络化;(3)微观与宏观研究两级并进,医学科学社会化趋势明显加大;(4)大量新技术,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医学研究科学化;(5)重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人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医学工作者不仅重视人体微观低层次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而且重视整体性,如精神与躯体的平衡;(6)医学科学国际化的趋势。医学科学研究打破国界,医学科学技术相互引进。现代医学和现代医院的发展,使现代医院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明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在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医院分科精细,医务人员分工专一,医疗活动必须在集体协作之下共同完成,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之间要“避免相妒,凡事求真,言必由衷;应谦恭有礼地相处,不可任意批评,更不能再患者或其家属面前”起争执。现代医院人际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和趋势,主要有以下四点:

1.多维联系趋势

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科分工精细,病人从诊断到治疗药经过许多科室,许多医务人员。因此,病人要得到及时的诊治,从心理上和行为上要与多方发生联系,希望得到各方面的“关照”。医务人员越来越懂得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注意接触病人,同病人主动建立联系,以加强心理治疗。因此,病人与医生都主动建立多维联系和进行信息、心理的交流,心灵的沟通。

2.经济关系强化趋势

现代医院既讲社会效益,也讲经济效益;现代医院既讲管理,也讲经营;现代医生既讲奉献,也必须追求个人价值和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双方始终存在着经济关系,这是不可避免的。正是由于患者具有病人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医务人员通常也具有医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因此,近年来医患之间的经济关系在不断强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到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小到每个医疗科室内部的利益合理分配问题。

3.法规化趋势

传统医院人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伦理道德规范维系的,通过人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和社会舆论来调节、约束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单靠伦理准则来规范约束医务人员彼此之间的行为显然是不够的,即便单靠行政管理也是不完整的。因此,对现代医院医务人员彼此间权益、地位关系的立法,不妨成为一种构想,并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促使之成为维护人际关系正常发展的制度和重要手段。

4.国际化趋势

由于现代各国都扩大对外开放,国际间交流不断扩大,医学科学技术打破国界,各国医务人员之间相互交流、接触日趋增多,而这种交流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医学发展的高端水平和未来的趋势。相信在未来,不仅一个国家内部的医务人员可以在本国内跨地区行医,亦可以实现各国医务人员间的跨国行医,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医疗人才、资源互补,而不再只限于学术上的交流。因此,现代医院医生必须适应人际关系的国际化趋势。

通过深入挖掘现代医院人际关系的演变发展进程以及综合概述现代医院人际关系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对我们现代医院建设的深刻意义。现今,国内学者对于现代医院人际关系的综合研究相对较少,既往的研究也局限于某些特定专业立场。例如管理人员对医患关系矛盾冲突根源进行深入挖掘,护理专业学者从维护护理工作人员权益出发对医护间各种现象研究较多,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对其与临床间关系研究较多……当然,这些都不乏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我们更需要能够站在一个全面统筹的高度对现代医院人际关系作整体、深入、权威的把握,才能对现代医院人际关系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真正理顺现代医疗活动中所衍生的各项人际关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医院发展的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王志杰:现代医院人际关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5:7

[2]王志杰:现代医院人际关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5:8

现代医疗体系篇5

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moderntreatmenttechnologymakesthemedicalequipmentatmodernmedicalinstitutionsincreaserapidly.thestableoperationofmedicalequipmentbecomesthekeyforthenormaloperationoftreatmentworkatmedicalinstitutions.Basingontheincreasinglyprominentroleofmedicalequipmentattreatmentactivity,medicalinstitutionsmuststrengthenitsmedicalequipmentmanagementworktopromotethenormalperformanceoftreatment.thepapermakesabriefdiscussiononmedicalequipmentmanagementwhichisthekeyofmodernmedicalinstitution'smanagementwork.

关键词:医疗设备;医疗结构;管理;重点

Keywords:medicalequipment;medicalorgans;management;emphasis

中图分类号:R-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21-01

1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重要性分析

现代医疗设备的发展使得其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对快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降低和减少医疗设备故障对诊疗活动的影响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避免设备因素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加快现代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完善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重点。针对医疗设备在诊疗活动的重要作用,现代医疗结构必须认清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针对自身诊疗方向以及不同设备在诊疗中的作用完善设备管理工作,保障医疗设备的稳定运行,为保障患者诊疗安全、保障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提供基础的保障。

2现代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2.1注重医疗设备基础信息调查与分析,促进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现代诊疗过程中医疗设备已经覆盖了每一个医疗科室,以对帮助医生快速诊断患者病情、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医疗设备所涉猎科室较多、其基础情况也不相同,这就使得现代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必须以细致的基础信息调查与分析为基础,为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基础的信息。例如:针对B超、彩超设备的管理中,首先要对医疗结构自身所采用的B超、彩超设备生产厂家、设备技术参数以及设备备品备件采购便捷性、易损部件进行了解,同时对其常见故障等进行分析,了解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所需的检修时间、维修时间,为保障诊疗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以此减少设备养护、维修对诊疗活动的影响,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2针对医疗机构基础情况构建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现代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需要以医疗机构基本情况为基础,构建并完善具有针对性的设备管理体系,以此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对医疗机构各设备适用频率、常见故障、易损部件的调查与分析构建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以此确保设备能够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为医疗诊疗过程提供必要的辅助。在现代医疗机构中,诊疗活动越来越多的以来设备来完成,因此,设备的完好状态已经成为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疾病诊治的关键。因此,现代医疗机构必须针对自身设备型号、厂家、零部件采购周期以及使用寿命等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易损部件始终具有库存、并根据易损部件使用寿命科学的规划更换、养护时间,以此减少设备维护对诊疗活动的影响。另外,医疗机构还要根据科室、设备归属部门以及设备养护工作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保障设备的运行、维护、备品备件管理等工作始终处于科学的受控状态,保障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2.3针对医疗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加强设备环境管理由于现代医疗设备中电子元器件较多,其对医疗设备所处环境要求较高,以此现代医疗机构在进行设备管理过程中,除注重其设备状态管理以及维护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设备使用环境的管理,以此保障设备运行环境处于设备要求之下,避免环境因素对设备运行以及诊疗准确性的影响。

2.4注重设备日常使用与养护管理,保障设备的完好现代医疗设备中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单片机、计算机的应用为保障设备运行精准控制、实时显示与打印等提供了便宜的条件,但是其对设备的适用与养护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现代医疗设备故障中由于使用人员误操作等因素造成的故障占设备故障的45%,该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医疗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这样的情况,医疗结构的设备管理中应加强对设备使用的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严格控制移动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以此减少外部数据接入或人员误操作对设备计算机系统的影响,保障设备的完好状态、避免外接移动数据存储设备造成病毒等因素对设备的影响。另外,医疗机构还应根据设备操作养护规程对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设备使用后的清洁等工作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与精准度,避免设备故障的出现。

3强化医疗设备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由于医疗设备的重要性以及对操作人员、养护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医疗机构应注重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操作人员、养护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明确使用、养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人为因素对设备的影响。同时还要通过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促进设备管理工作的严格执行。以人员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故障,保障设备的安全以及诊疗的准确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现代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诊疗过程多方面的、涉及使用人员、操作人员、养护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日常卫生环境清扫人员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其对保障医疗机构诊疗活动的正常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医疗机构必须认识到自身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摒弃传统设备管理工作单纯依靠设备厂家售后的观念,以自身设备管理、使用、维护为重心,强化设备管理工作,以此避免设备故障、维修对诊疗活动的影响,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子波.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J].医疗资讯,2009,9.

[2]陈桥.以完善医疗机构设备管理体系促进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J].医疗设备资讯,2009,11.

[3]马德江.针对医疗设备实际情况以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设备管理工作[J].医疗资讯,2009,10.

现代医疗体系篇6

[关键词]蜂疗;陈氏蜂疗法;学术理论;源流

[中图分类号]S8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5(b)-0015-03

theoriginandinheritanceofCHenapitherapy

ZUXiang-meng1weiYi-wei2CHenHai-yan1DenGJing-xi2GUoShen-guo1GUowen-chao1GUoLe2LiUQi2

1.ShennongBe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Co.,LtdofGuiyangCountyinHunanprovince,Guiyang424400,China;2.theLibrary,Huna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Changsha410208,China

[abstract]asthefourthbatchofprovincial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representativeprogram,CHenapitherapyhasbeenininheritanceforalongtimeandisacomparablymorecomplete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intheapitherapyfield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ishasacloserelationshipwithitsuniquetheoreticalsystemformedintheprocessof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itseachinheritor.SortingouttheinheritancetreeandacademictheorysystemofCHenapitherapywillcontributetoitspreservationanddevelopment.

[Keywords]apitherapy;CHenapitherapy;academictheory;origin

蜂是蜂刺疗法与蜂产品医疗的总称。我国将蜂产品用于人类医疗保健的历史悠久[1],《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365味药材当中,就将蜂蜜、蜂蜡和蜂子列为上品,其后历代医学典籍中多有论述,各代文人的大量著名诗文中也记载着民间应用蜂产品于医疗、养生、保健的实践。国外利用蜂产品也很早,据载1700年前古罗马及西欧的查理曼帝国、俄国沙皇等,均有将蜂产品用于医疗保健的实践。蜂刺疗法,其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的希腊、中国和埃及,但受到现代医学的关注与重视则是近现代的事。

陈氏蜂疗法自陈氏先祖于康熙年间创立以来,随时代更迭,辗转各地,于上世纪初期迁延至湖南省郴州市,并在此落地生根。陈氏蜂疗法源于自然,将药、针、灸三效融为一体,集中国医学、现代医学的特性于一身,是当今中医诊疗领域传承时间久远、临床诊疗较完善的蜂疗手段。笔者现依据相关史料记载,简略的梳理陈氏蜂疗法的传承脉络及其学术理论体系,利于陈氏蜂疗法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1陈氏蜂疗法的传承脉络

蜂疗既是一门古老的医术,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蜂疗一直在继承中不断累积与发展。明末清初,陈氏族人开始涉足养蜂业,并开始尝试以蜂产品入药及简单的蜂刺疗法行医。清康熙年间,陈氏先祖陈加官在深入探究传统中医学理论,特别是中医学中相关蜂疗技法与蜂产品药性相结合,利用蜂刺与蜂产品入药联合应用的蜂疗法在民间行医,此后蜂疗法一直在家族中传承,从康熙年间历经数代至今。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这一中医药文化遗产,陈氏蜂疗法传承人摒弃“古法密不外传”的传统观念,积极推动陈氏蜂疗法以家族代序传承向团队传承方向发展,使其得以更好地传承保护及发展。现将各代传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介绍如下。

第一代:陈加官,生于养蜂世家,基于族人蜂刺疗法行医的实践经验,阅析中医典籍,深入探究中医理论,结合其中的蜂疗知识,创立了家传蜂疗法,为陈氏蜂疗法的独特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代~第七代:陈绍良到陈治开,这一阶段是陈氏族人稳步传承的阶段,各代均承父辈医术。以家传蜂疗法为基础,善用蜂针,以蜂产品入药,行医于各地,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医术在继承中得到长足的进步,为后来者的传承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充实了陈氏蜂疗法的学术理论体系。

第八代:陈伟,字邦雄,陈治开长子,甚喜医术,早年从军,后为军医,建国后,深研家传蜂疗法,融合西医理论,形成完整的陈氏蜂疗法体系,创立国内首个蜂疗科,并于1990年出版国内首本《蜂刺疗法》专著,并创新地展示出独特的“作用点”和“点位图”,把26个病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毫无保留地献之于世,备受医疗界权威所推崇,为陈氏蜂疗法集大成者。

第十代:经第九代陈伟之子陈剑峰的继承创新,其女陈海燕、女婿祖湘蒙承其术并创其新。陈海燕,少得祖父传授家学,后随父行医,深研陈氏蜂疗法;祖湘蒙,父母皆为医生,早年从商,后承家学,渐有小成,而立之年得陈伟先生赏识,授以蜂术,后随陈剑锋先生行医各地,在两人的努力下,陈氏蜂疗法顺利成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立了中医蜂疗标准,推动陈氏蜂疗技术的多方位应用,并进行陈氏蜂疗养生保健产品的开发,建立了陈氏蜂疗法养生基地,为陈氏蜂疗法的传承、推广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十一代:祖日聪、罗旭、万海英、郭神国,是陈氏蜂疗法从家族传承向团队传承一代,这一代随陈海燕、祖湘蒙夫妇学习蜂疗技艺近十年,现已具备运用陈氏蜂疗法进行疾病诊疗的能力。

2陈氏蜂疗法的学术理论体系

蜂疗医学是一门利用和研究蜂针、蜂毒、蜂产品及其制剂防治疾病的学科[2]。数千年前即被人类用于医疗实践,近现代的临床研究[3-9]也显示了其显著的临床疗效,这与其特殊的学术理论息息相关。

陈氏蜂疗法是将蜂刺疗法与蜂产品入药相结合进行诊疗疾病的蜂疗技法,现将其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总结如下。

2.1以中西医理论相结合的蜂疗点位体系及独特蜂毒药性理论为特色

中医蜂疗指基于中医药理论,利用蜂针及蜜蜂产品及其派生制剂,与中医药结合,进行医疗保健的诊疗过程。其与中医学、中药学紧密结合,形成独特风格的蜂疗理论体系与临床疗效的蜂疗学。其中中医蜂针疗法是以中医经络、脏象w说为理论基础,将活蜂针从蜂体取出作为针具,运用不同的技法和不同的刺激强度循经络皮部和穴位针刺以防治疾病[10]。陈氏蜂疗法以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集合中医针灸学、中医经络学、中药学等理论,以中医望闻问切为疾病诊断手段。同时融合西医神经学、免疫学等理论于一体,形成了国内唯一的完整的中医蜂疗理论体系。传承人陈伟先生基于此理论体系,并根据经络学说结合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研究出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蜂刺治疗的150多个作用点,并绘制了点位图[11],开创了专用于蜂疗的穴位点与非穴位点相结合的特色蜂疗点位体系,按点位治疗疾病就是陈氏蜂疗法的精髓。

其中蜂毒应用广泛,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12],国内外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主要包括抗炎[13-14]、抗肿瘤[15-17]、镇痛[18-19]、降血压[20]、抗菌[21]等,陈伟提出蜂刺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西医医理以及蜂毒药理,利用分子学原理探究蜂毒与蜂产品药性,形成了独特蜂毒药理理论[11]。

2.2诊疗阶段化、外刺内服结合、穴刺相宜的特色临床诊疗方法

陈氏蜂疗法利用蜂刺方式治疗疾病的过程,整体上又分为皮试测敏、蜂针适应与疗程诊治三个阶段,先以蜂针浅刺,验证患者身体是否具有蜂毒过敏反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再根据病情程度确定诊治疗程,同时按照家传秘方内服,综合施用,形成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功效。

同时根据不同机体对于蜂毒的敏感程度,陈氏蜂疗法的用刺方式分为螫刺、点刺、散刺和弹刺,螫刺是用蜂夹轻轻夹住蜜蜂胸部,直接将蜂刺作用于被刺穴位,其痛感最强,多用于脏腑疾病等症,施刺于主穴;点刺、散刺是用镊子取下蜂针,再通过人为方式刺于作用点,大多为浅表皮层刺激,痛感稍弱,常用于配穴;弹刺是用镊子将蜂针与蜂体脱离之后在局部病灶快速密集用刺,该方式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领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陈氏蜂疗法总结出了按照不同病因、不同体质、不同部位等因素,或单独使用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配合运用的诊疗手段,对诸多疑难杂症的诊治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11]。

2.3蜂疗一刺三效起到药针灸的多效机制

蜂针即采用蜜蜂尾部的蜂刺和附在蜂刺后部的毒囊为行刺工具进行施针[22]。陈氏蜂疗法依据蜂针的特殊性,提出独特的药、针、灸三效,即一刺三效。蜂针的针刺是两根带倒勾的高精度中空的针,细若秋毫。针尾部是具有丰富交感神经的毒囊,它与蜂肠相连,蜂针刺入人体后倒勾使毒囊与蜂体分离,同时形成对毒囊交感神经的策动条件,在条件反射作用中,交感神经规律性收缩,毒囊组织频频排毒并使两针在倒勾作用下只进无退交递渐进排毒,作用于人体呈现针刺效应;蜂刺这种作用方式有如自然造物的高精度超微型生物天然注射器,应用于人体注射治疗,实现了蜂毒的生物活性,蜂毒各组分在人体多个系统呈现药的效应和作用;同时在蜂刺治疗过程中所含疼痛物质的传导作用,蜇后红肿发热的灸疗作用,即药、针、灸三效的疗效机理,形成了完整的一刺三效的疗效观。

2.4四结合的蜂疗养生保健特色

中医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内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独特的养生理论和传统的养生方法。蜂疗养生法[23]是中华自然养生疗法中的一枝奇葩,是利用蜜蜂及药食两用的蜂产品,供人体医疗、保健、康复的专业学科。陈氏蜂疗法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研制了多种的蜂疗产品用于养生保健,并采用“四结合”特色蜂疗养生保健法(蜂疗与中药、蜂产品内服与外用、整体与局部、内在与外表)进行全方位的陈氏蜂疗养生保健。例如美容,中医美容大多防治并举,目的除了从根本调节脏腑机能达到美化外在容颜,现在出健康和延缓、减轻衰老的健康长寿之意的中医自然疗法也大多都有美容的效果[24],故而陈氏蜂疗法的蜂疗美容是基于医疗的角度,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调治,合理运用蜂疗与中药的结合,注重内服外用蜂产品的有机结合,坚持整体与局部,内在与外表的结合并重,内调脏腑补益肝肾,外润肌肤调合腠理,达到真正中医美容的目的。

3结语

医学科学的崇高使命,在于它对人类健康做出的贡献。陈氏蜂疗法契合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这对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丰富完善诊疗体系,推广生态、环保、健康、积极地生活理念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将其传承与学术理论体系进行梳理与总结,希冀独特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蜂疗技术得以广泛的传播与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少华,李海燕.花开杏林大美无声[J].中国蜂业,2015,66(9):11-14.

[2]李万瑶.蜂刺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3]张松山,张立作,张士旭,等.蜂疗对痛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蜂业,2012,63(28):34-35.

[4]李海燕,黄少华,韩巧菊.中医蜂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探索研究[J].中国蜂业,2014,65(5):45-47.

[5]张思宇.观察中医蜂疗四联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对骶髂关节炎破损骨质的改善[J].光明中医,2015,30(8):1709-1710.

[6]王红圈.中医蜂疗医治骨折后遗症38例临床报告[J].中国蜂业,2015,66(9):47.

[7]韩巧菊,崔立荣,陈淑兰,等.中医蜂疗四联法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影响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50-53.

[8]李海燕,黄少华,曾伟.中医蜂疗治疗肺癌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探索[J].中国蜂业,2014,65(11):40-42.

[9]李瑞珍,李海燕.蜂疗临床应用现状研究[J].中国蜂业,2014,65(8):36-39.

[10]王金庸,王梦林,王润洲.中医蜂疗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

[11]陈伟主编.蜂刺疗法[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12]张冰清,刘晓波.蜂毒的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6,35(3):172-174.

[13]KwonYB,KimHw,Hamtw,etal.theanti-inflammatoryeffectofbeevenomstimulationinamouseairpouchmodelismediatedbyadrenalmedullaryactivity[J].Jneuroendocrinol,2003,15(1):93.

[14]S胜光,李万瑶,李万山,等.国外研究蜂毒抗炎抗痛作用的情况简介[J].中国蜂业,2009,60(4):38-39.

[15]楼蓉.蜂毒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部分机制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1.

[16]王朋景.蜂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1.

[17]崔金刚,张腾.蜂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2,29(5):111-113.

[18]RohDH,KwonYB,KimHw,etal.acupointstimulationwithdilutedbeevenom(apipuncture)alleviatesthermalhyperalgesiainarodentneuropathiepainmodel:involvementofspinalalpha2-adrenoceptors[J].Jpain,2004,5(6):297.

[19]柳涛,藤田亚美,熊本荣一,等.蜂毒及其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机制及进展一致痛或镇痛[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9,25(6):687-690.

[20]朱金明.浅析蜂毒治疗高血压病的机理[J].蜜蜂杂志,2004,24(11):12-13.

[21]王滢,张广求,屈睿,等.黑尾胡蜂毒液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功能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2):119-122.

[22]张金禄,刘喜德,叶丽红,等.蜂针针法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5):322-324.

[23]王继法,王广松.抓好蜂疗产品基地建设确保蜂疗养生事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蜂业,2015,66(6):54-55.

现代医疗体系篇7

“病证结合”模式论治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为东汉张仲景所继承,并开创了病、证、症三位一体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宋、金、元、明、清时期,辨证论治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疾病诊治的核心,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近代西医东渐,既冲击了中医传统辨病论治的地位,也启发了中医辨病思维,汇通各派医家由此而创造性地探索出衷中参西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本文就临床中病证结合模式的类型、特点、发展问题作以探讨,以期构建中医临床病证结合模式新体系,并引起中医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必须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指导作用;必须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中医学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新的事实和研究成果提炼升华,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不同临床疾病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类型、特点

我们于2002年提出了[1],临床实践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病证结合诊断疾病的思维模式,总结这种模式可以有三种:一是在中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证的诊断;二是在西医病名诊断下的中医辨病加上辨证的模式;三是西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结合的诊病模式,第三种就是按西医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行证的诊断,吸收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的模式。中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模式,这是目前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采用的诊病模式,也是中医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诊病模式,也即是常说的中医疾病的病证结合模式。这种模式对中医学的继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医学发展到今天,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企图脱离现代医学,无视现代医学疾病概念的存在,单纯依据这种模式诊疗疾病往往难以适应临床实践的需求,对患者不进行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似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允许的。因此,此种诊病模式脱离临床实际难以满足临床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露弊端。现代医学病名诊断,中医辨病和辨证的诊病模式,此诊病模式是西医诊断,然后按主要症状不同进行中医病名诊断和辨证,此模式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工作者普遍采用的一种诊病模式。这一诊病模式吸收了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知识,显然是符合时展的。但是同样后面又采取了前一模式,又陷入了前一疾病诊断模式的不足之处。在西医病名的限制下按主症不同又诊断中医不同的病,按中医的病进行辨证治疗,仍然没有将病的本质动态表现出来,成为西医诊病,中医辨证各行其是,没有相互渗透与交融,而是两种体系的拼凑。这种诊病模式也是大多数人理解的西医病名,中医辨证的诊病模式。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虽然一些中医工作者从理论上和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一诊病模式,认为这样有损于中医的地位,好像中医是现代医学的附属物,不愿意这样搞,企图脱离或无视现代医学疾病先进科学的知识,搞所谓的纯中医,但是事实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实际上目前出版的许多临床专著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医疗工作中也都采用了这一诊病模式。疾病和证候结合的诊疗模式已经成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的主要模式,但是在中医药大学的教学中并未被采纳和应用,形成临床与理论教学的背离。

2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它既遵循了国际现代医学统一的规则,又继承保持了中医传统的诊疗特色。任何轻视辨病或轻视辨证、侧重辨病或侧重辨证的倾向,都是割裂了完整的疾病诊疗体系,它将制约中医诊疗的能力,制约中医的发展,导致中医临床医学的退化。对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是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重要理论表现形式,是发扬中医学、创新医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临床应用价值。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此诊断模式显然有其优点,采用现代医学的诊断,吸收现代医学的诊断经验,对疾病进行了本质上的鉴别,以现代医学做疾病诊断,用中医理论和中医思维进行分析,将中医融化于现代医学的疾病中去,同时现代化的检查手段也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弥补中医无证可辨的局限性;同时中医辨证亦可以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如西医诊断无病但患者有自我不适、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疑难病但疗效不佳,或西医诊断为“综合征”,而按照中医辨证论治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清晰可见,有了疾病的鉴别诊断、预后效果估计。但是这一诊病模式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现代医学诊断不清的疾病,如果按这一模式进行辨证就会无所依据;现代医学许多性质相似的疾病中医治疗是相同的,这一模式又显得重复。

2.1时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标准有了科学的、统一的定论,这些标准是统一的,也应该是唯一的。当今中医必须融入现代医学的海洋之中,对于具体疾病的研究,国际有统一的名称和代码(iCD),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迄今为止已十次修订(iCD-10),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临床医学针对的目标是完全一样的,解决一切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仍沿用中医的病名,肯定是难以得到国际认可的,既然要融入世界医学,其规则是统一的,临床医学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是何种疾病。而目前中医学院教材的编写中仍在采用中医病名,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2]第二章肺病中引用了“肺癌”病名。并且许多中医概念是参照现代医学概念定义而成的,如“中风”,“胸痹心痛”等,胸痹心痛章节中更是参考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书写而成。

2.2目前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的需要

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医院“姓中”,“姓西”的争论,有利于中医医院的发展。多少年来在中医医院建设和发展上,中医院“姓中”和“姓西”的问题,一直在争论。这存在一个问题:一个卫生部领导下的国家医疗机构,西医医院要搞西医,中医医院要搞中医。但是目前医院的整体布局和建设、医疗法规、医疗制度等等是统一的,基本上是按照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在管理的。许多中医的老专家认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院采用现代医学的手段诊治疾病,带来了中医院不性“中”了。要知道能够称为一所医院,医院基本功能的建设与完善是必备的。如果医院连一般的急症处理能力都不具备、不具备一般的诊治疾病、防病治病的医疗功能,严格地说就不能称其为医院。这样的医院是很难有发展前景的,同时许多病人的疾病也无法诊断明确,也不可能有病人到这所医院看病。因此,在医院一般功能建设上中医医院不但不能排斥西医的诊断技术和方法,而且还要大力发展,特别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医院发展成为能够满足疾病诊断和治疗需求的医院。目前全国许多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医院“姓中”,“姓西”的争论,有利于中医医院的发展。#p#分页标题#e#

2.3有利于西医医院合理使用中药静脉注射剂和中成药

目前随着中医药药品的大力度的生产和发展,上市了大量的中成药和中药的静脉注射制剂,许多大型的西医医院,中成药和中药的静脉注射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不亚于中医院,并且许多西医医院的专家凭借着强大的医院医疗设备和技术都参与了中药的临床和实验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一些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疾病方面也显示了中药的疗效。我们不能无视目前西医院大量中药使用的事实,特别是许多西医院的医生,不具备中医方面的知识。中药的应用首先医生必须在精通药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合理使用中药,不了解中药的结果必然是盲目使用[3]。同时必须关注中成药与中成药、中成药与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问题;合理使用中成药还要注意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只有对患者疾病做出正确的中医辨证后才能合理安全的使用该药并使其药效得到完全发挥,毒副作用降至最低限度;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有利于西医医院合理使用中药。

2.4中医临床发展的需要

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药发展至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今我们对有关中医诊断,仍然主要采用数百年前甚至数千年前形成的语言词汇来表述,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坚持采用两千年前的语言、病名来进行中医的诊断,在国际上行不通,也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中医理论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形成开放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使之随着实践与时代变化,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与更新,赋予新的内涵,从而获得新的提升和活力,才能体现中医药学的生命力所在,故步自封,拒绝发展和吸收新的东西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只要我们按照整体观念和中医理论思维研究现代医学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不会阻碍中医学的发展,相反会促进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2.5有利于临床开展病证结合、方证相关研究

在方证相关的研究中,疾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与回避的问题。这里所说疾病是现代医学所指之病。众所周知,国际上评价一种药物与一种治疗方法的效果,都是通过疾病的改善情况进行的。“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对于方剂、证候与疾病的研究也应该将其放入大整体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方出发,联系证候,病证结合,解读其间的关联规律,揭示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辨证论治赋予新的含义,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4]。证候分类与疾病诊断和药物干预一起进行研究,其结果将使得证候分类更具有使用价值;此外,疾病证候分类不仅有助于找到中医治疗方案的适用患者,同时也能帮助找到西医治疗方案的适用患者[5]。疾病证候分类与药效评价在证候分类基础上,方证相应,中药才能产生确切疗效。因此,中药药效评价应建立在“证候分类”之上,对比分析中药治疗有效和无效的生物学特征,是阐明中药作用机制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

2.6有利于开展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许多证候模型尚未成熟、证候模型未能与现代医学疾病模型结合起来是证候动物模型难以发挥作用、难以开展中药研究特别是中医新药药理实验重要的原因。中、西医并存是我国医学体系的特点,因此,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是开展这一研究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医医院临床诊断大都采用中西医两种诊断模式。中医新药的研究大都是在现代医学疾病诊断的基础上开展的研究,临床报道研究也是如此。所以,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与西医疾病动物模型结合起来,使疾病模型赋予证候的概念,就能与中医临床相一致,使中医新药药理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医辨证施治特色,并为证候动物模型的广泛应用、健康发展扫清障碍。中药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利用健康动物进行安全性评价。这与中药临床实际应用存在很大差异。“对证”用药是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特征,根据中医证候分类理论和“有故无殒”的思想,中药的毒性与证候密切相关,准确的证候分类、进而“对证”应用中药是避免毒性的关键[6]。在“对证”的基础上评价安全性也是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必由之路。

2.7有利于系统、归纳、总结临床用药思维开展中药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已经发展成当今中医临床实践的主要形式,建立在现代医学疾病诊断病证结合基础上的中医临床辨证组方思维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

2.7.1针对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目前自觉不自觉的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虽然目前许多专家认为不符合中医理论,提出反对“见到炎症就清热解毒;见到高血压就平肝潜阳”。根据现代病理研究,结合现代药物研究,运用中医用药理论指导临床用药,这一思维的关键要看临床疗效,我们应当开展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的研究,以能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实际上它不仅弥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不足,也使病证结合论治有了新的发展,中药药性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辨证组方思维模式是容纳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向中药药性理论回归,是中医辨证思维发展和中医理论发展的体现。开发药物的临床疗效不仅依赖于随机或重复临床试验取得的有效率,更重要地依赖于通过连续多次临床试验所获得的更为精确的药物使用适应症,这与围绕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经验积累的过程非常相似[7]。利用疾病证候分类理念和方法,明确已有药物的精确适应症是“新”药开发的新途径。

2.7.2针对基本病机的专病专方专药的组方模式基本病机的专病专方专药的组方模式是目前大多数中成药开发的主要模式,也是许多名老中医形成对某病治疗特点和特色经验的主要思维模式,应该承认是辨证论治的升华。

2.7.3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是我们必须要进行研究和重视的临床用药模式,重视和研究并应用的目的是中西药各自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效减毒,优势互补,在难治、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独特效果;药物研究专家开展的“方病证、药病证、有效部位与病证、有效成分与病证”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创新药物研究发现模式、有效组分配伍组方模式的形成是中药现代研究与传统理论相结合的结晶,是中药发展的重要方向,复方药物也是国际药物研发的方向。#p#分页标题#e#

3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总体设想

按照整体观念和中医理论思维全面把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学术精髓并将其应用于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研究中,继承与创新、提升与发展的原则,是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必须遵守的。临床医学发展研究的目的是提高临床疾病防治的总体疗效,中医药临床治疗显示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构建,为探索现代医学各种疾病中医辨证规律、总结各种疾病临床有效的整体治疗方案,提高我国临床疾病防治的总体疗效提供了可统一操作的模式。有专家提出,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原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西医的“病”(如冠心病、肺炎等)是形态结构系统疾病。中医的“证”(如热证、阳虚等)则是信息控制系统疾病。中医的“证”即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与西医的“病”即形态结构系统疾病同时存在,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可以引起形态结构系统疾病的发生,形态结构系统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也会引起信息控制系统疾病的形成。中医的证和西医的病这两种类型疾病可以互为因果。中西医临床上病证结合治疗实际是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和形态结构系统疾病的结合治疗。这两种类型疾病的结合治疗必然优于中医或西医的单一疾病的治疗[8]。目前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许多疾病分型相当混乱,大多是编著者按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分类和选方的,无统一标准,没有共识性的东西。由于此模式目前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习惯,人们还不清楚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规律。因此本诊病模式需要中医学界团结起来,共同协作,积极努力的开展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必须从临床中来,在目前许多医院都建立了电子病历,为开展全国统一协作研究工作成为可能。在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疾病辨证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摸清每一种疾病的主要本质是什么?也就是说这种疾病的主要病机是什么?也就是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每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中医的哪些证?各证的概率大小及分布情况?这些证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平行的、纵向的、还是因果关系?疾病的主要证型是什么?兼证是什么?证的转归及预后怎样?不同的病具有相同的证型,他们之间有否差异?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临床调查及研究,采用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而不是凭主观臆造。

3.1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

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电子病历完善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平台根据最新出版的《现代疾病诊断学》,目前具有明确病因、病理、诊断的疾病共计1100多种;《医学综合征大全》收录的临床综合征达到2000多种,每种疾病和综合征都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这一点中西医都要遵循。疾病的诊断标准是我国疾病专业委员会根据国际同类疾病诊断标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的,诊断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定期的全国专业委员会会议都在颁布具体疾病的部级诊断标准,标准是权威的、具有法律意义,所有疾病都有最新的诊断标准,任何医院、任何医生诊断疾病都以此作为标准。在疾病诊断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调查方法、集中高层次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开展现代医学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研究。研究的关键是完善的顶层设计。我们现在进行的国家“十一五”常见疾病的疗效评价研究,均是一个课题组进行的研究,成果很难得到认同。因此,由政府牵头,专家协作,集中全国专业人员对同一个疾病逐渐讨论,求同存已,初步形成某一个疾病的专家共识。研究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的初步方案,在此框架内,收集各医院临床疾病资料,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临床的各疾病“证候要素”的提取和整理,逐步调整,形成基于临床的各个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在经过专家讨论研究、修改,调整,再回归临床应用,逐步达到基本的统一的病-证-方-药。在此基础上开展循证中医学研究。目前中医药治疗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偏头痛等疾病有效,但是没有进入现代医学的治疗常规中,缺乏循证证据,无法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不仅是国际的,就连我国的西医指南中都没有纳入中医的治疗方法。

3.2建立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

现代医疗体系篇8

摘要:疗效评价方法是检验临床疗效的重要尺度,中医学从先秦时期发展到今天,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重要原因就是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疗效评价方法,其有效性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并展望了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医药;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623-02

theStatusQuooftCmeffectevaluationmethodandthinking

ZHaoDan,RenXian-zhi

(nanj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29,China)

abstract:theefficacyevaluationmethodistheimportantyardsticktoexaminetheclinicaleffect.FromQinDynastytonowadays,the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isverypopularandenjoyshighreputationinthethousandsofyears,theimportantreasonistheexcellentclinicaleffect.However,itseffectivenessisnotwidelyrecognizedduetothelackofscientificevaluationmethods.thisarticlehasmadethesummaryanddiscussedthetrendofresearchstatusofthetCmevaluationmethod.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withsyndromedifferentiation;efficacyevaluation.省略。

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其临床疗效尚未能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同,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疗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作了回顾和分析,并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1传统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

1.1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发展为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独特诊疗方法的稳态医学。在数千年的医疗活动中,医家往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舌象、脉象等一系列软指标作为依据,依赖于个人经验来判定疾病的向愈与否。中医古籍也是以医案的形式记录医生的诊疗经过,侧重于以某一病症状的改善、消失作为判定临床向愈的标准。目前有关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报道绝大多数也仅停留在个案报道及临床病例的疗效总结,疗效评价主观性强,缺乏统一标准,研究结果无可比性,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真实疗效的系统评价[1]。

1.2借鉴传统西医评价方法对中医药进行疗效评价现代研究中,人们多效仿西医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注重各种率(有效率、好转率、痊愈率)的变化以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指标,有时完全沿用西医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中医中药的疗效,不能充分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归根结底,就是局限在对某一“病”的疗效评价上,忽视了中医思维精髓辨证论治中“证”的评价[2]。或是在运用西医评价方法的同时,简单地对证的评价中加入了“望、闻、问、切”等过多的主观因素,其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较低,导致了其评价的科学性降低。有些研究者解决中医证候的诊断,均是软指标无法量化的问题,希望采用西医现代科学方法诠释中医理论。但是对这些证候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指标的特异性并不十分理想,还远远不能揭示中医“证”的本质,其应用的价值也受到了限制。中、西医本为两套不同的医疗体系,中医是通过“四诊”进行“辨证”,然后运用中药等治疗方法,通过治疗“证”而治病的。西医是通过症状、体征、检查等,诊断“病”,然后用药物治“病”而解决“病”。中医、西医有各自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断治疗特点,若采用同一疗效评价标准,则难以反映中医自身特点和实际疗效。

2传统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的不全面性

尽管有人对中医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但是中医的有效性却是众所周知的。现阶段,中医药学的生命力在于疗效,中医药学的发展还在于疗效。没有疗效中医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真的不能称为科学了。

中医在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治疗后也是通过“四诊”评价疗效,忽略了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虽然近年来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以小样本的阳性报道为多见,真正属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还很少。现阶段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疗效评价体系和严谨的思路方法,也没有系统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评价疗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无论现有的部级、省部级以及各级专业学会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均存在评价不全面、过于注重生物学指标、忽视精神心理和社会经济影响的弊端[3]。其结果是中医药疗效得不到全面客观评价,同时又难以为整个医学界接受,这直接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

3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

针对上述缺点和不足,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许多观点和主张,对推动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作出的贡献。

赖世隆[4-5]等从中医药的“整体治疗”的特点出发,在按照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同时,建立包括生存质量在内的多维的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中医药对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生存质量影响的证据,以期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efficacy)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认为:一个具有较强科学价值的中医药疗效评定标准应该包括:(1)对于“病”的公认的常规疗效评定标准。(2)构成证候的若干指标变化的评定标准。(3)生存质量的评定标准:①通用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②体现中医学特点的通用生存质量量表;③疾病特异性的生存质量量表。当前可以从借鉴国际公认的关于人群健康评定的通用生存质量量表入手,并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适用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生存质量通用量表。这一疗效评价体系在考虑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立足于中医药的优势,有利于使中医药的疗效评定为国际上所接受。

危北海等[6]认为评估疗效的关键要做到全面化、客观化和综合化。疗效评价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构建:(1)中医证候疗效的评定指标。(2)西医疾病疗效的评定指标:a.中间指标:包括证候学、病理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活质量的评估量表等指标;b.结局指标:包括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亦可称为替代指标)。

丁旭峰等[7]认为在常规的西医“病”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中医药发展需要,包括中医证候、生存质量评价在内的综合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的方法,提供中医药对重大疾病、疑难病证和亚健康状态临床疗效的科学证据,有利显示中医临床疗效的优势。并认为中医药临床生存质量的评定指标,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通用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体现中医学特点的通用生存质量表和疾病特异的生存质量表。

黄可儿[8]认为科学客观的中医药临床疗效多维结局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病”的公认的常规疗效评定指标;二是构成证候症候变化的评定指标;三是生存质量的评定指标: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存质量(QoL)。建议将生存质量引入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评价体系,认为当临床试验在预后主要不是以死亡为结局的疾病中进行,而病死率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并不敏感时,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进生存质量作为疗效测评的指标。生存质量评价能体现中医学的健康观,预防为主,在治疗疾病时非常重视生存质量,通过问诊了解生存质量的相关内容,并将有利于凸显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许军[9]等总结近10年国内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评定相关指标,包括心绞痛症状评价标准,临床症状积分法,实验室客观指标等。指出其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探索证的“金标准”,使其对病证的定位、定性以及定量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梁健等[10]认为应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学研究中医药疗效评价。认为循证医学对临床研究证据有一套严格的分级和评价体系,疗效评价注重终点指标和生存质量,强调从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卫生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综合评价临床疗效,是医学界公认的对指导临床决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的一种科学方法。

4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思考

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着重对人体的整体调节,其对机体的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整体调节,已被认为是产生疗效的依据所在。因此,评定中医药有效性结局指标的选择不应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出发,而应从整体水平上选择,包括重要临件、功能状态、证候相关症征、受试者对治疗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在内的多维结局指标,对中医药临床疗效作出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

因此,我们认为疗效评价研究重点应主要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在常规的西医“病”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中医证候的疗效评价的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的诊治原则和方法,病证结合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环节。中医药疗效评价应该符合中医理论的特点和临床治疗宗旨,在西医“病”的疗效评定基础上,选择能够体现中医自身治疗特色与疗效优势的评价指标,把“望、闻、问、切”信息的量化与中医辨证诊断结合起来,使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由经验走向科学,有利于显示中医临床疗效的优势,科学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其二,应把循证医学方法、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方法引入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设计科学的试验方法,根据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点,严格按照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规范、合理的临床试验,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进行验证,增加临床证据的说服力。并按照量表研制的原则对现有的量表进行修订,增加新的条目或模块,建立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量表,以适应临床的需要,使中医药学既保持了自身特色又能尽快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匡洪影,沈文娟,侯丽辉,等.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述评[J].中医药学报,2010,38(1):6.

[2]张军平,王筠,郑培永.对传统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问题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5(3):3.

[3]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医疗效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现代化,2002,4(2):12.

[4]赖世隆.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3):88.

[5]赖世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关键环节的思考[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4):245.

[6]危北海,刘薇,苑惠清.构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探讨[J].天津中医药,2006,23(5):354,356.

[7]丁旭峰,刘萍.对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多方位思索[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577-579.

[8]黄可儿.将生存质量引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5):27.

现代医疗体系篇9

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也在加速进行,然而由于历史性的原因,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共性和个性问题并存。我们既要着眼国内,也要放眼国际,尤其是要做到批判性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医疗保障制度和成功经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比较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典型医疗保障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西方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比较分析

从整个国际社会来看,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当今世界卫生发展中的热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医疗保障制度有三种: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市场主导型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以德国为代表。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德国的医疗保障主要有:法定的社会医疗保险、私人医疗保险,其中法定医疗保险覆盖了德国90%以上的人口。德国医疗保障的特点是:

(1)资金统筹、共济互助。资金统筹表现在社会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来筹集医疗保险基金,政府酌情给予补贴。在筹资中大多通过法律、法规强制对一定收入水平范围内的居民 :缴纳的医疗保险费规定上限和下限:共济互助则主要体现在个人收入的再分配或者说个人所得的横向转移,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向低收入者转移,健康者的一部分收入向多病者转移,实现社会互助共济的目标。

(2)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支付受限。在德国,参保人享受的医疗服务大部分由保险组织付费,某些项目也需要自付一定的费用,包括药品、绷带等辅助物品,牙科服务,住院,病房护理等。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模式——以英国为代表。

英国于1964年通过《国家卫生服务法》。凡英国居民,无论其财产多少,均可免费得到国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患者只需交付挂号费,医院属国家开办,经费由政府定额提供,医护人员领取国家固定工资。此外,英国建立了一套由政府提供卫生保健经费、由国家统一管理卫生保健事业的国家医疗保险体系(nhs),又称国家卫生服务制度。英国医疗保障具有的特点是:

(1)税收为医疗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政府通过税收筹集卫生保健经费,然后根据各地区的人口数并考虑年龄、性别、健康水平等因素,将资金分配到各个地区,由各地区的卫生管理部门向卫生机构直接拨款,为全体居民提供免费或价格极为低廉的卫生服务。

(2)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为了减少垄断服务固有的低效率、资源浪费,英国对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在医疗服务提供系统中建立“内部市场”,即将医疗服务的购买者与提供者分离。

(3)国家垄断了医疗服务。英国的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基本归国家所有,卫生资源的筹集与分配,卫生人力的管理,医疗服务的提供等都由国家集中统一管理。

市场主导医疗保障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是惟一没有全民社会健康保险的发达国家,其医疗保险体系虽然包括社会医疗保障和商业医疗保障两大类,但以后者为主。美国商业性医疗保险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后者可以在税收上享受优惠待遇,社会人群自愿入保,通过与私营性医疗保险机构签订合同,缔结契约关系,履行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共同分担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美国除了私人医疗保险外,还有一种预付群体服务,它是将提供保险与卫生服务合为一体的组织模式,如健康维持组织(hmo),hmo有3种形式:医生雇佣形式、医生团体形式和独立开业形式,hmo通常对其成员提供两方面的服务:健康保险与健康保健。参加成员预付保险费后,可免费享受规定范围内的一切服务。美国医疗保障具有如下特点:

(1)高度的多样性、分散性和复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优势能较好地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但带来的问题一方面是参保者难以选择保险和难以合理使用保险政策;另一方面对保险市场运作、管理和监控也变得十分困难和复杂。

(2)保险覆盖面不足,保障程度受限。由于参加医疗保险的非强制性,保险公司对参保对象有一定的选择性,使美国没有任何医疗保险保护的人数在1999年达4340万左右,即约占人口的16.1%;而穷困人群中的31.6%和儿童中的30%左右没有医疗保险。尽管美国法律规定医院不得拒绝没有保险的人获得医疗服务,但是没有保险的人在获取医疗服务的便利程度、水平、时间上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我国学者丁纯(2005)根据效率、公平性、改革成效(适应性)、政府责任和基本框架5项绩效指标对英、德、美的代表性医疗保障制度进行评价(如表1,1所示)。结论为德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总绩效最高,尤其是它的公平性、效率、政府责任指标。我国在进行新一轮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是值得借鉴的。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对比分析

医疗保障政策和制度不完善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至关重要,它是决定一个社会经济绩效最重要的因素。我国从1984年开始了全面的改革。由于医疗保障的改革是在试点和摸索中进行的,国家的财政支持有限,又没有与我国体制相似的改革成功经验可供参考。因此,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医疗保障政策和制度在实际应用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依然存在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单一,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缺位和相应的补充保险不规范等现状。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无论是国家医疗保障的英国、商业医疗保障的美国还是社会医疗保障的鼻祖德国,都有其各自严谨规范、多层次的制度体系,甚至写进法律框架中,具备很高的立法层级(如德国和英国),象英国的三级医疗机构联合体系、德国的以收入划分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要求。

立法层次低,执行力度差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在明显放弃原有设计的情况下,始终缺乏长远性的总体考虑。因此,目前的医疗保障政策基本上是以部委和地方主管部门制定的为主体,且政策和制度的制定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性。从中央的有关文件来看,尚没有由全国人大立法制定《社会保障法》的日程安排。基本的、根本的和最高立法的法律框架的缺乏,也是医疗保障体系难以规划和快速建立的原因之一。由于立法层次低,政策和法规多以行政执法的方式监督和执行,有法难以实行或有法不依的现象也很多。

相应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鼻祖——德国给我们作出了较好的榜

转贴于

样,其现行医疗保险体制以法定医疗保险为主,私人医疗保险为辅。其医疗保险制度也被写进了国家法律的框架当中,根据德国法律规定,收入在一定界限以下的人有强制性义务,在250个法定医疗保险公司中选择一家参加保险;而收入超过该标准的人可以自由选择加入法定医疗保险或私人医疗保险。这样通过法制性来约束社会的医疗保障,立法层次很高,减少了很多不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保证较好的执行力。

医疗保障覆盖率低,医疗卫生资源管理和利用有待于提高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政府曾多次承诺,要在2000年达到这一目标。而从2004年的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database中可知,我国医疗保障的覆盖率仅35%,“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不仅未能实现,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原有的低水平的医疗保障都没有了。从医疗卫生资源分析,我国的千人医生数与其他样本国家比并不算少,从国内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分析,我国城市中的卫生资源占到全国的80%,而70%的人口在农村,要促使城市中的医疗资源向农村转移。这说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极不平衡。

反观以“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为代表的英国,其倡导政府主导,全民覆盖。在英同,患者不论是哪个阶层、社会地位如何,只要有医疗需求,都能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该医疗服务体系由英国各级公立医院、各类诊所、社区医疗中心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组成,大致可分三级:第一级为基本护理机构,即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大组成部分,约占其总预算的75%;第二级为地区医院,地区医院通常就是这个地区的医疗中心,其接待从第一级机构转诊来的患者;第三级为教学医院,其以紧急救治和重大疑难病医院为主。这三级医疗机构构成了英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可以说整个体系环环相扣,层级鲜明,能够提供国民日常所需的医疗服务,医疗资源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西方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的启示

针对前两个问题:

(1)进一步明确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目标。

考察一些典型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都是在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改革目标去实施的。观察和分析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还有着很浓的试点的味道,而且周期比较长、系统性差。因此,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必要根据经济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明确目标,使医疗保障制度和政策的制定更系统和更全面。

(2)深入研究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系统地制定全面和详细的政策和制度框架。医疗保障制度和政策的建立不是孤立的,它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地区差异等许多因素有关。因此,深入地研究医疗保障制度的理论,系统地研究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制定详细和全面的制度框架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第三个问题:

现代医疗体系篇10

扶正治癌:中国式抗癌的主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在刘嘉湘教授的带领下,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主张遵循中医特点进行肿瘤的治疗。刘师独树一帜提出的“扶正治癌”的学术思想,现已成为中医肿瘤学术界的主流。

“扶正治癌”思想主张“以人为本”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就是认为人体本身具有强大的康复能力,只是这种康复能力并没有被人类充分认知,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和维护患者自身的康复能力。

刘师于20世纪60年代从免疫调控的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强调扶正为主的中医治疗以免疫调控为核心,通过激活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的抗癌能力以治疗肿瘤。这些远见卓识逐渐得到现代肿瘤免疫研究成果的证实,目前肿瘤免疫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血液病和实体瘤治疗的热点。

“中医+”:1+1>2

刘师以宽阔、前瞻的视野将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融入中医药综合治疗体系,通过激发和调整自身抗癌能力,达到对肿瘤细胞的清除和控制。今天,“互联网+”概念深入人心,以“扶正治癌”为指导思想的恶性肿瘤中医综合治疗模式,不正是“中医+”?

中医+手术:对有手术适应证者尽量手术切除,降低肿瘤负荷。后续及时应用中医药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如失眠、疼痛等;促进术后康复和免疫功能重建,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激活抗癌能力促进微小病灶的清除,达到预防复发转移目的。

中医+放射治疗: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在采用放疗控制局部肿瘤的同时,及时应用中医药整体治疗,可有效减轻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炎症,增强放疗的效果。

中医+化学治疗:对于适合化疗的患者,同时应用中医药可减轻化疗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提高化疗耐受,提高化疗效果,提高化疗完成率。增效减毒已经成为中医药联合化疗的临床获益特点。

中医+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现代肿瘤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对肿瘤的治疗从细胞“杀伤”向细胞“调控”的转变,但基因诊断要求严格,容易耐药,常出现皮疹、腹泻、疲劳等问题。中医药可通过全身调控,显著减轻以上不良反应,而且具有延缓靶向药物耐药的作用。

中医+免疫治疗:两者的理念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免疫治疗直接调控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内免疫细胞如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的表达水平,激活免疫效应细胞,达到免疫监视和免疫杀伤等作用。而中医药全面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从而整体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中医药针对免疫治疗容易发生的发热、炎症等副作用,可进行对症治疗,有效减轻不良反应。

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模式不是简单地将几种疗法相加即可,而是要求在中医思维的主导下,对患者功能和肿瘤负荷(指肿瘤的大小、程度、转移情况等)进行精确评估,融合各种治疗方法,充分实现“1+1>2”的效应,以突破目前多数实体瘤疗效的瓶颈。

未来的“一站式”肿瘤治疗中心

现代精准医学的理念对肿瘤治疗的影响日深,充分体现了一贯重视个体化治疗的辨证论治中医体系的科学性。“扶正治癌”的特点是在治疗前首先对肿瘤患者进行全面而精确的评估,包括以肿瘤负荷为基础的临床分期、细胞和分子层次的病理分期、免疫功能状态、内环境特征分析、体质分析等,然后结合各种疗法的优缺点,进行各种中西医疗法的治疗和动态评估,从而达到精确诊断、精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