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十篇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十篇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5:33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篇1

我在来村里上班之前,认为村里没什么可干的,这也是受到舆论的影响,人家都说农村是最基层,都是和老百姓打交道,每天处理的都是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到我们村实地一考察,发现我们村不仅小,而且人还少,更没什么干的了,正好有大把的时间看看书什么的,结果真正到村里工作了才知道,恰恰相反,村里干的全是大事,党中央国务院的各种文件,各种指令到最后都的到农村这最基层的来实现,村委会就是浓缩的国务院,中国这万里长城就是靠一个一个村庄累积起来的。不仅如此,村干部还生活在矛盾之中,比如基本农田不种地的矛盾,村里想开发却无地可用,村干部们周旋与政策法律与实际情况之间,非常头疼。而我们正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村长、书记分忧解难,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因此我们到农村工作是大有可为的。

看清了我的工作环境,就该考虑怎么开展工作了,首先我认为得找准定位,知道自己在为谁工作,我们身为助理,就是要当好村长书记们的好参谋,要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而在繁杂的工作中还要分清哪些工作是份内的,哪些是帮忙的,哪些是不能帮忙的,明确后,就能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大致分个类,分清楚先后缓急,一方面可以使工作做起来有条不紊,另一方面可以为自己减轻一些压力,像我们刚走出学校社会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调节情绪,那么想拥有更好的工作效率,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是最重要的。

第二是要注重学习。我们在村里工作本身就是个边学习边提高的过程,尤其是头一年,咱们在这一年里经历的都是以前没见过,没听过的事儿,怎么处理这些事情?就是首先要学的,学习的对象当然首先是村长书记还有两委班子了。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篇2

一、正确认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第一是充实新农村建设人才的需要。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缺的是什么?有些人认为是充足的资金。我认为最缺的是好的理念,最缺的是优秀的新农村建设人才。选拔一批有理想、有知识、有潜能的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对于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增添农村发展内生活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是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提升的需要。近年来,各地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村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影响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村官”年纪轻、观念新、有知识、有闯劲,将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生机和活力,有效改善村级班子结构,提高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工作上水平。第三是我市建设“中国幸福乡村”的需要。我市今年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建设富裕乡村,美丽乡村,满意乡村,文明乡村,和谐乡村“五位一体”的中国幸福乡村目标,这就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目前,全市现有1672名村两委干部中,35周岁以下的仅占15.4%,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7%。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也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问题。全市现有村党支部书记312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仅占13%。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多年的知识型人才,具有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热情高涨、敢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特点。因此,把大学生选聘到农村任职,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市村两委班子的知识年龄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建设中国幸福乡村提供人才保障。

(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和锻炼青年后备干部的需要。去年5月份,中组部部长李源朝同志在给大学生“村官”的回信中:“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需要培养大批受过基层特别是农村艰苦环境锻炼,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人才”。当前,从干部队伍结构来看,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很突出,一方面,大力提倡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另一方面由于受体制、编制、思想观念、用人观念、择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公务员队伍年龄偏高的状况十分突出,同时,年轻干部中许多干部属于“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又到机关门,历练经历较少。从社会现实来看,社会上又有大批高校毕业生在家待岗,学未所用,得不到实践锻炼,施展不了才华,这种资源浪费的现象也同样摆在我们面前。从农村实际来看,历史实践证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在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先期培养和选拔公务员的重要途径。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同志和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同志,当年就是下放知青,当过村官。同志于*年至*年期间,是*省*市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知青、党支部书记;同志在1974年至*年期间是安徽省凤阳市大庙公社东陵大队知青,*年至*年任安徽省凤阳市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们都经历了农村的艰苦锻炼。虽然,几十年前的知青下放与今天的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时代不同、任务也不同,但是,就青年人在农村经受艰苦锻炼这一点来看是完全一样的。正是出于以上认识,中央把选聘大学生“村官”作为培养和锻炼后备干部的科学决策,并进行长远规划,意义十分重大。

(三)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需要。目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建设农村、服务农村、奉献农村事业的人才匮乏,大量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为增加收入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集中或分散转移,建设新农村确实需要大量有知识、有理想、善创新、乐奉献的有志青年去充实;另一方面,不少高校毕业生由于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不愿到农村一线去工作,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就业十分困难,“就业成为了目前第一大民生”。据统计,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人,就业率*年只有73%,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而针对社会就业紧张的局面,有组织、有计划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既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解决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可为农村输送大批人才,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总理在6月8日考察西安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时,也“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要尽量创造条件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使学到的知识有用武之地”。

二、大学生“村官”要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能力素质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教诲年轻人:要立志干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我觉得孙中山先生这句话对当代青年包括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仍然很有启迪意义。你们自愿选择到农村工作,就是立志要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干出一番事业。

(一)要“学以致用”。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推动工作开展。一是努力学习农村基层工作所需的新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政策,作为一名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些政策,并积极向群众宣传这些政策。特别是去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的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广泛宣传。二是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农村基层是所大学校,实践是个大课堂。农村和社区基层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最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我们现在的一些优秀基层干部,本身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做群众思想工作得心应手,与群众能够沟通得起来,说的话群众听得进去,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大家过去虽然在学校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更多知识还是要在实践中去获得。大家要虚心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三是在总结中提高。不会总结就不会提高,善于总结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既然是实践,就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中也难免会有失误和挫折。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如我市贺村镇湖前村大学生“村官”戴建就能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学习,不仅学习农村工作方法,更学习农村种植养殖技术,先后掌握了家禽养殖、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并利用自已学到的技术创办5000羽的规模养鸡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要“干有所成”。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扎扎实实推进工作实践。大家到农村基层工作,都有大展身手、创造一流业绩的迫切心情和愿望。要把愿望变成现实,关键是要立足本职,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一是认真履行好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岗位职责,从所担任职务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坚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做到干一件、成一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做出一番实实在在的业绩。二是服从安排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任职村的应急性、临时性工作,在参与全面工作、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成长。三是发挥特长,用心做出与众不同的成绩。要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立足任职村实际,用心思考,抓住产业特点、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积极推广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党员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

(三)要“悟有所得”。到企业工作、到城市工作,对于大家来说,机会很多,但到农村任职,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是一笔财富,是人生的无价之宝,因此大家要倍加珍惜。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大家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农村锻炼过程中感悟提高。一要“悟心”,心态要平实。你们从繁华的大城市,一下子来到了社会的最基层,很可能与过去心中勾划的理想不一致,难免心态不平衡。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现实。你们一定要尊重现实,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创造人生。有哲人曾经说过:只有在泥泞的道路上走过,才能留下坚实的脚印。你们有的到村工作已经两年多了,有的才几个月,不管工作时间长短或工作能力强弱,希望大家放下学生架子,沉下身子,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做好当前工作,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二要“悟志”,志向要高远。“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要放飞梦想。你们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不能得过且过,随波逐流,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思想和行为不能庸俗化。眼界要宽,境界要高。要把自己的理想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联系起来,在为人民、为社会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干出一番事业。三要“悟德”,品德要高尚。万事皆以修身为本。我们讲干部标准,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们说,有德有才是人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最危险。所以,在工作中,你们特别要注意在加强品德休养上下功夫。要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和行为的侵蚀,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经受住考验,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工作

我市从20*年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工作来,各级各部门都非常重视,出台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办法》,建立了联系帮扶、学习调研、教育培训、管理考核等制度,同时也搭建了大学生“村官”例会、大学生qq群、大学生“村官”法律服务团等大学生交流提高的平台,有效促进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同时也要看到,要真正实现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培养成熟悉农村基层情况、与农民群众感情深厚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目标,还有大量工作需要下功夫去做。各级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政治上要更加关心。前段时间,有大学生“村官”说自己“两不像”,不象乡镇干部也不象村干部,变成游离于乡镇和村的“空中人”。虽然话说的比较夸张,但也表达了大学生“村官”的诉求,我觉得无可厚非,作为一新生事物,有待于探索。部分乡镇的做法我觉得就非常好,像上余镇成立大学生“村官”团支部,清湖镇的大学生村官例会交流制度,淤头镇的帮带联系制度等等,就是一种成功的探索。我们鼓励各乡镇(街道)多做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有益探索,在政治上更加关心大学生“村官”。要重视大学生“村官”政治素质的提高,培养他们对农民的感情,使他们养成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让他们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要培养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锻造大学生的良好人格。按照有所作为、有效作为的要求,为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帮助。要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性格特点、个人特长和本地实际,善于压担子,敢于放开手,让他们大胆工作,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干的空间和平台,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迅速成长,对各方面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要放手大胆使用。要在成长空间上给予关心,对大学生“村官”,不仅要给予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加分优惠政策,也要让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信任的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并推荐为乡镇(街道)后备干部,条件成熟的,推荐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人选。

二是管理上要更加严格。就是要爱在深处,严在明处,这是保证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很重要的条件。对大学生“村官”不能一派了之,要投入足够的精力抓好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工作。当前,部分地方推出大学生“村官”上挂锻炼制度,在大学生到村工作一两年后,将其上挂乡镇(街道),开展一定期限的挂职锻炼,这个做法我们非常鼓励。但我们不支持一分配就留在乡镇(街道)工作,还没熟悉下面的情况就长期留在乡镇(街道)帮忙,这个对于大学生“村官”成长是没有帮助。要加强日常管理,结合实际制定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工作目标,让他们有事可干、有章可循、有责可究。要完善考核办法,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年度考核。要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和跟踪培养制度。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认真抓好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经常性培训。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篇3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04(2012)03-0056-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070);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09SJB630015)

作者简介:李国昊,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研究;吴冰,硕士研究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除需要有力的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支持以外,更为迫切地是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撑。研究表明,农村15-40岁的青壮年中70.16%仅有小学和初中文化,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村人口比例为1∶120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100,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妨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成效\[1\]。我国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和大学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大学生村官计划”在这一背景之下推出,作为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的有力措施,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该计划在推行过程中,待遇偏低、成长前景不明确、农村社会融入困难等现实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江苏省自1995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大学生村官选聘,坚持大学生到村任职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择优选聘与跟踪培养相结合、政策引导与项目带动相结合、组织引导与典型示范相结合、强化保障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在实践中积累了大学生村官模式的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

一、研究现状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宏观层面,现有研究多从制度的创新与完善、长效机制的构建、法律地位的明确等进行探讨。如有学者认为考核制度不健全、退出政策不完善、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了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的不畅通,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是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迫切需要\[2\]。也有学者从制度化视阈探讨大学生“村官”政策,认为制度“嵌入”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必然遭遇体制性的障碍,为此,必须明确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中心目的,进一步深化市、县、乡镇基层各项配套体制改革\[3\]。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村官合法地位的缺失为该项制度长期推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带来了隐忧,应当建立一个公务法人性质的社会组织取代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运行进行全面管理\[4\]。此外,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村官制所内涵的“知识与社会相结合、农村与城市相结合、上层与基层相结合”的政治发展理念将对未来中国政治生态产生系统而深远的影响,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政治生态的重要生长点、起飞点\[5\]。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宏观层面的一些制度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解决。

微观层面研究关注的更多是政策制度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程度。部分学者围绕村官择业动机、角色定位、工作现状等展开调研,发现有近八成大学生选择担任村官是受到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的引导,任职后面临工资待遇偏低、功能定位不明确、有效激励不足等现实困境\[6-7\]。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亦对其任职期满后留任农村产生了负作用。有学者调查发现北京市大学生村官在户籍优惠政策、工资待遇、社会考试优惠政策方面满意度较高,而对津贴补助和住房待遇方面的满意度一般\[8\];而一项针对河北省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则显示,近七成大学生村官因对待遇保障、发展空间不满而无法安心工作\[9\];浙江省大学生村官则对邻里关系较满意,而对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评价不高\[10\];四川省大学生村官对于工资待遇较低、工作中缺乏决断权、创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屡被借调等问题较为不满\[11\];山西省大学生村官对福利待遇、工作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均比较满意,但其工作自主性及上下级关系还需进一步改善\[12\]。现有研究仅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进行初步探讨,数据分析的方法仅停留在简单的百分比统计层面,并未能从更深层次解释低满意度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此外,从上述研究可知,不同地区由于实际情况不一,大学生村官的满意度存在差别。

二、研究方法

本问卷是在现有成熟量表基础上发展而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涉及性别、年龄、工作地区、工作年限、毕业院校等人口统计特征变量;第二部分是工作满意度调查。工作满意度通常被定义为员工将自己实际获得收益与期望获得收益进行对比时产生的心理感受\[13\]1。本研究采用总和评分法,该方法相较于单一整体测量法,能获得更精确的评价和诊断结果,发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具体问题\[14\]。综合比较各量表,结合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主要借鉴哈克曼与奥尔德姆编制的工作诊断调查量表(JDS)\[15\],从个人成长、工作稳定、报酬福利、社会交往和上级管理五个维度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进行测量。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从1到5分别表示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收集样本数据。正式调查之前,课题组在吴江、海门、镇江等地进行访谈,其中的36名大学生村官的访谈对问卷的编制与修订起了重要作用。随后的正式调查采取现场调查方式,课题组成员分别带领4支暑期“三下乡”实践分队,于2011年暑期走访了江苏省内及周边农村地区,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完成调查问卷。最终历时三个月的调查走访,共发放问卷163份,回收163份,有效问卷157份,有效回收率96.3%,其中,江苏省内样本有132份,占84.08%。根据研究需要,本文仅选取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涉及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目前最常用的Cronbach′salpha信度测量方法对工作满意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测量,测得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45,个人成长、工作稳定、报酬福利、社会交往和上级管理五维度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73、0.862、0.862、0.901、0.882,均在0.80以上,达到了特定项目的要求。由于本文采用的工作满意度量表主要借鉴国外成熟量表,量表的维度结构已确定,因此未将整个量表题项均纳入因素分析中,而是对各维度层面进行因素分析\[16\]88。对各维度层面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值均大于0.5,Bartlett检验达到显著,检验结果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共同因素,以特征值等于1为判别基准,结果显示,各维度层面上,均仅提取一个因子,且该因子在相应的若干测量变量上的负荷值均在0.8以上,在个人成长、工作稳定、报酬福利、社会交往和上级管理这五维度上,各因子解释总变异量的贡献率分别为72.75%、87.90%、87.92%、83.45%、81.02%,显示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132份有效样本中,男性57人,占43.18%,女性75人,占56.82%;21岁以下的有7人,占5.30%,22-25岁的有87人,占65.91%,26-30岁的有33人,占25.00%,30岁以上的有5人,占3.79%;工作地区方面,苏南51人,占38.64%,苏中41人,占31.06%,苏北40人,占30.30%;工作年限方面,1年以内有34人,占25.76%,1-2年有50人,占37.88%,2-3年有33人,占25.00%,3年以上有15人,占11.36%;毕业院校方面,“985”院校3人,占2.28%,“211”院校27人,占20.45%,其他普通高校94人,占71.21%,大专院校8人,占6.06%。可见,大学生村官多为22-30岁的年轻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担任大学生村官一职未满三年;另外,发现样本在性别、工作地区上分布较均匀,符合本文研究需要。

(三)满意度总体情况

从五个维度对大学生村官的整体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统计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的整体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67,介于“一般”与“基本满意”之间,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工作满意度的五个维度中,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报酬福利满意度、个人成长满意度、工作稳定满意度、上级管理满意度、社会交往满意度,其中,对报酬福利的满意度最低,与“基本满意”有一定差距。

(四)各维度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程度分析

以各维度满意度得分为自变量,整体工作满意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标化偏回归系数大小,可以看出各维度对大学生村官整体工作满意度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个人成长满意度、上级管理满意度、社会交往满意度、工作稳定满意度、报酬福利满意度;其中,个人成长满意度是影响整体满意度的最主要维度,大学生村官整体满意度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个人成长满意度偏低导致的。

(五)基于人口统计特征差异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分析

为检验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个体差异,分别依据性别、年龄、工作地区、工作年限、毕业院校的不同,求得不同类别大学生村官的整体满意度及各维度满意度得分,并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各满意度得分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若有统计学意义,再用Scheff检验方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村官在整体工作满意度及各维度满意度上差异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村官一般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职务,多从事一般辅工作,男女村官在该岗位上均不具有明显性别优势,且其工作环境及福利待遇差异不大。

2.由于22-25岁、26-30岁两群组的大学生村官有120人,占总样本的90.91%,因此,仅对这两年龄段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在整体工作满意度及各维度上,22-25岁的大学生村官的满意度得分均低于26-30岁的大学生村官。其中,在整体工作满意度及个人成长、社会交往两维度上,两年龄段大学生村官差异显著;而在工作稳定、报酬福利、上级管理三个维度上,未发现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2-25年龄段的大学生村官较年轻,对职业发展具有较高的期望,当现实与理想冲突时,更易产生负面情绪;同时,该群体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缺乏足够的经验,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其在个人成长与社会交往方面的满意度较26-30年龄段的大学生村官偏低。

3.在整体工作满意度和个人成长、工作稳定、上级管理上,未发现苏南、苏中、苏北三个不同工作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报酬福利、社会交往两维度上,不同工作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经Scheff两两比较,发现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苏中、苏北之间。与苏北地区相比,苏中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水平较高,但其福利待遇满意度却偏低,可能是因为苏中大学生村官对该地区的工资水平有较高期待,择业时未充分考虑当地较高的消费水平,且该群体更倾向于与福利待遇水平较高的苏南大学生村官、本地同期考录的公务员、所在村“两委”正式干部等群体比较,易产生不公平感,影响其对报酬福利的满意度。在社会交往方面,苏中大学生村官满意度也低于苏北地区,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苏中地区吸引了较多的非当地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语言不通、难以融入当地文化等现实问题,面临着更多的人际交往障碍。

4.在整体工作满意度及个人成长、社会交往、上级管理三维度上,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有上升的趋势;但仅在个人成长这一维度上,不同工作年限的大学生村官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而在其他方面并未发现显著差异;经Scheff两两比较,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0-1年”与工作“3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之间。江苏省大学生村官首次聘用期限为三年,合同期满后,大学生村官与相关组织部门相互选择,决定续聘与否,因此续聘的大学生村官一般对该岗位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对自身职业发展有较清晰的规划,在个人成长方面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处于入职初期的大学生村官。

5.从“211”院校和一般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占总样本的91.66%,因此,仅选取这两群体进行比较。在整体满意度及各维度上,“211”工程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的满意度得分均比一般普通高校毕业大学生村官要低,且在整体满意度及工作稳定、报酬福利、社会交往、上级管理四维度上均差异显著。与一般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相比,“211”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具有一定优势,因此,这一群体对工作各方面的期望较高,而较高的期望易导致较低的满意度。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到:总体来说,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整体满意度不高,尤其是报酬福利、个人成长两个维度满意度较低,但是对工作稳定、上级管理、社会交往等比较满意。具体来说,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村官对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差异不大;22-25岁的大学生村官整体工作满意度及个人成长、社会交往两维度上的满意度得分均低于26-30岁的大学生村官;苏中、苏北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对报酬福利、社会交往两维度满意度差异显著;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大学生村官的整体工作满意度及个人成长、社会交往、上级管理三维度的满意度有上升的趋势;“211”工程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的整体满意度得分均比一般普通高校毕业大学生村官要低。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

首先,保障和满足大学生村官的物质需要。根据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报酬、人际关系、工作稳定性均属于保障因素,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对人际关系、工作稳定方面的满意度较高,而对工资福利方面的满意度偏低,尤其是苏中地区,亟待进一步提升。有关部门应该一方面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村干部福利待遇情况及同类大学生在当地的工资标准等因素,制定相对公平的工资待遇标准;另一方面,在选聘公告中应尽量明确当地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工资待遇水平,“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的表述有待进一步明晰化,对于承诺的待遇标准一定予以兑现,以免造成心理落差,引起负面情绪。

其次,关注和重视大学生村官的个人成长。成长与发展、成就感和工作挑战性等属于激励因素,大学生村官对个人成长方面的满意度偏低,普遍反映在工作中实践自己独立想法的机会较少,且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长满意度偏低是大学生村官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的关键原因,因此,相关部门应尤其重视大学生村官的个人成长需求,健全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有关部门应该一方面关注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发展规划,对其未来规划给予积极引导,并帮助其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路径,尤其是任职期间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要适当拓宽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并给予其一定的自主处理村级事务的权利,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文化知识、信息传播整合等方面的优势,保证有能力的大学生村官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最后,差异化培养和管理大学生村官。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地区、工作年限、教育背景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于年纪较轻的、处于入职初期的、在偏远地区任职的、高学历的大学生村官群体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深入挖掘其满意度不高的原因;相关管理人员应多与大学生村官进行交流,定期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了解不同类别大学生村官间的需求差异,并对他们的期望予以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1]陈秋华.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矛盾性分析与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2007(1):31-34.

[2]郑明怀.论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的障碍及改善\[J\].中国青年研究,2011(6):86-89.

[3]王久高.制度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J\].探索,2011(3):47-50.

[4]刘文慧,宋远军,颜勇,等.困境与出路:大学生村官的法律地位\[J\].中国农村观察,2010(5):56-62.

[5]陈忠.大学生村官与中国政治生态:意义、问题与趋势——大学生村官的一种政治学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6.

[6]蔡杨.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基于北京市百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49-153.

[7]王志刚,于永梅.大学生村官的择业动机、满意度评价及长效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6):87-96.

[8]王少峰.北京市“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由来与变迁\[J\].高校教育管理,2011(6):15-19.

[9]马倩影,岳华,褚宝良.河北省大学生村官发展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10):100.

[10]许树洪,苏小菱,刘守赞.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36):116-118.

[11]史南西.四川省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7):4383-4385.

[12]史彦虎,赵立斌,谢耀鹏,等.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态度的积极转变及问题分析——以朔州市调研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2824-2828.

[13]Cranny,C.J.,Smith,p.C.,Stone,e.F.JobSatisfaction:HowpeopleFeelabouttheirJobsandHowitaffectstheirperformance\[m\].newYork:Lexingtonpress,1992.

[14]冯缙,秦启文.工作满意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9,32(4):900-902.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篇4

同学们,同志们:

为期六天的岗前培训将要结束,不久你们将投身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实现从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大家圆满完成学习培训任务,即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你们开始新的事业起点,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去年3月,中组部等12部委联合下发意见,决定从20xx年起,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9月份,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今年,省、市联合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经过报名与资格初审、笔记、面试、考察、体检等程序,我区聘用了56名,加上去年选聘的10名,目前我区70个行政村共选聘了66名大学生村官,基本上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

刚才,**同志代表08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作了很好的发言。从她们的发言和平时了解的情况,可以看到,我区大学生村官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比较明显,大学生村官适应情况比较好,进入角色比较快,逐步融入了农村,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今年选聘的两名大学生村官代表,也作了很好的发言。从你们身上,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蓬勃朝气,也看到了同学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豪情和勇气。下面,我就做好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坚定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信心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去年11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今年2月,副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大学生村官寄予厚望;春节期间,李源潮部长在江苏省仪征市亲切看望慰问了大学生村官。3月,市委张雷书记亲切看望了我区的大学生村官,并在全市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推进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市对大学生村官的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它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

第一,选聘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官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农村的改革、建设、发展需要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大学生村官掌握现代知识、充满青春活力、富有开拓精神,可以给农村带来比较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思想,与城市相比,农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村官可以将市场经济的意识带到农村,让农民也用市场经济思维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比如: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运用资本市场等,能够加快农村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现代社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选聘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官是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的根本大计。农村是了解国情、熟悉社会的大课堂,是培养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不少年轻干部直接从校门到机关门,缺乏基层锻炼和艰苦环境磨炼,难以具备全面的领导素质;而一些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由于缺乏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利于他们走上更高层次的领导岗位。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就是按照干部成长规律,从最基层抓起,从源头上优化党政干部素质和结构,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复杂环境中培养优秀后备力量,为传承党的事业培育合格接班人,努力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基层选拔的党政干部培养链。

第三,选聘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官是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添生机活力的有效途径。基层党组织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是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最基本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能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双带”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村级组织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班子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扩大选人视野,拓宽用人渠道,可以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继乏人的问题,达到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年龄、文化和知识结构,不断提升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使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二、进一步加强实践锻炼,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更好地肩负起大学生村官的神圣使命

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征程中,大学生村官肩负的使命光荣而神圣,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借此机会,我再给大学生村官提几点希望:

首先要立足成长成才,强化“三个意识”。一要强化服从意识,积极对待分配。俗话说:“五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般齐”。就我区来说,由于受区位、交通、资源等因素的影响,镇与镇之间、街道与街道之间、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够平衡。这次培训结束后,一部分同志将要到条件相对较差的乡村任职,思想情绪上可能会有波动。既来之,则安之。越是条件差,越是困难多,越能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和作风。因此,我们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高兴地到艰苦的地方去,踏踏实实搞服务,兢兢业业干工作。二要强化扎根意识,真正安心基层。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个别同志可能还会有把“村官”当作“跳板”或者“镀金”的想法。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乐于“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所谓“扎根”,就是要求大家先当“村民”后当“村官”,要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分子,虚心向农民学习,真心与农民交友,尽快从思想、行动上完成角色转化,最终在“村官”这个舞台上实现从“无为”到“有为”,从“有为”到“有位”的人生奋斗历程。三要强化群众意识,尽快融入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服务群众。要不断强化群众意识,真心融入群众,与村民保持密切联系,这是我们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大家要充分利用在村里的时间,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了解,尽快和群众打成一片,并运用自己所学、所知、所能,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做群众的“贴心人”。

其次要牢记组织重托,树立“四个形象”。一要树立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形象。为激励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农村、建功立业,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市**区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实施办法》,从教育培训、培养使用、生活保障、跟踪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形成了一整套的激励机制,为大家到农村安心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希望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敢想敢干、勇往直前,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干出一番事业。二要树立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形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无论是想问题,还是办事情,大家都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善于做好“结合”文章,自觉把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所任职村的实际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所任职村的产业特色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搞纸上谈兵,不搞形式主义,多作调查研究,做到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三要树立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形象。农村条件艰苦,农村工作辛苦。大家到农村工作,难免会遇到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大家不要因此而影响心情、削减激情、衰退热情。要牢固树立奉献农村、服务群众的思想,主动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地方磨练意志、锤炼品格;主动到任务繁重、难度较大的地方锻炼能力、服务群众;主动到群众意见最多、困难最大的地方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四要树立谦虚谨慎、廉洁自律的形象。要严格遵章守纪,树立大学生村干部的良好形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自觉做到不吃请、不收礼、不扰民,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利用职权谋私利,不做有损于自身形象的事情,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诱惑面前,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稳得住心神,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三、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领导,着力构建针对性强的培训机制、全程跟踪的培养机制、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村官队伍。

第一,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要建立和完善区、镇街和村三级联动联管责任体系。组织、宣传、人事、财政、劳动、农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在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管理包括创业扶持等方面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履行好部门职责。特别是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协调好相关部门,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以人为本,构建服务保障体系。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特别是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她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要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待遇的落实。特别是,财政和人事部门要确保配套资金和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第三,结对帮带,完善实践锻炼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结对帮带制度,从思想上“引”、经验上“传”、工作上“帮”、形象上“带”,帮助他们缩短适应周期,尽快融入农村农民,适应农村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实践锻炼机制,结合大学生专业特长,把他们安排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多压胆子,多交任务,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多做工作,多办实事,在具体实践中经受锻炼、干事创业。

第四,制定措施,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各镇街、各部门要把推动大学生村官创业,作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的重要措施和关键环节来抓。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具体优惠政策,构建大学生村官创业绿色通道。要聘请相关专家,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组,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有效的创业辅导。要多方筹措资金,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资金瓶颈。

第五,强化考核,建立竞争择优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日常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以工作实绩为核心、德才素质为基础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抓好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工作业绩突出、党员群众认可的,要适时提拔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推荐参加村委会主任竞选;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要通过定向招录、招聘,选拔补充到基层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也可以续聘。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篇5

二要做到知不足而后学,处处留心学习。人常说,选择了学习,也就是选择了进步。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自我境界、素养及对外界事物认识提高的一个过程。如果说,多年的学校生活已使大学生村官奠定了厚实的知识基础,那么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就是让他们学会如何为人处事、掌握工作方法的第一课堂。工作中,要切实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高高在上的骄傲情绪、不愿吃苦的悲观情绪,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学风,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去认真感悟、细心体会,把学习作为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高水平的重要手段,当成加强修养、陶冶情躁,提高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要紧扣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政策法规、农村改革的发展历史,以及所在乡情及村风民俗,掌握好第一手资料,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的开展。

三要与农民群众建立感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组织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要保持党的优良传统,一定要尊重群众,帮助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建立感情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见到村民群众要主动与他们打个招呼和拉拉家常,只有这样真正的融合在农民群众之中,与群众建立真感情,才会赢得信任和支持,而这种信任和支持就会变成带领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要充分发挥上级政府、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纽带”作用。大学生村官多是才出校门的大学生,群众对其有一定的亲切感,遇事多愿意与其交流,大学生村官应该充分运用好群众的信任,有效的传达上级政府的政策法规,将党的惠民富民政策传达到位;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从各个细节中帮助村干部与村民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干群关系;及时有效的传达村民的疾苦,村民的所思所想,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好群众的传达员,充分发挥上级政府、村干部、村民之间的“纽带”作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然后我觉的大学生村官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中央决定大规模选聘大学生到基层担任村官,大学生村官成了新时代的新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成为了全国注目的社会问题。对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问题进行关注不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要求,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村官群体的人文关怀。

开始阶段——大学生村官应该用谦虚冷静的心态克服盲目乐观的情绪

从校园到村庄、从学生到村官,对于很多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而言,不排除盲目性的、过度的新鲜和狂喜。应该说,大学生乐意走向基层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过于盲目和狂喜,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村官进入角色的速度,影响到大学生在村官这个岗位上“服役”的效果。为了克服这种心理问题,大学生应该采取谦虚而冷静的态度,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想明白党和国家选聘大学生到基层担任村官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需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大学生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思想来搞活农村,是为了让大学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的气息;而不是为了让我们到农村去搞一次免费的“农家乐”。二是要权衡好利弊得失,如果觉得下基层“划不来”或者“吃不了那个苦头”,就不要轻易下去当村官;如果已经决定要去当村官,就要尽量考虑到当村官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三是要对农村基本情况作一番调研,要能掌握农村的基本情况,对农村工作存在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并且下必要的决心。要常常想想:当村官为什么?做村官干什么?离开村官岗位要为当地百姓留下些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融入到农村工作,尽快进入村官角色,脚踏实地做出成绩。

中间阶段——大学生村官应该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克服漂浮焦躁的情绪

由于是初入社会,而且第一次做“官”,大学生村官容易出现高高在上、不深入,自以为是、不谦虚,事无巨细、无重点等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的书生气未消除,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以为自己在大学里学了很多本领,看不起农村,看不起农民,看不起农活,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到头来只能做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旁观者,成为农村边缘人,最终产生焦躁情绪。大学生村官应该上任第一天就摆正自己的位置,调好自己的心态。要从内心把自己看成一个小学生,从最小的事做起;要给自己设立一个合理的目标,而不要好高骛远;要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吃农家饭、做农家活、讲农家话,要能从农民那里分享到快乐;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农民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被边缘化而带来的烦恼。

结束阶段——大学生村官应该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克服迷茫困惑的情绪

大学生本村官在基层“服役”几年后,总有结束村官生涯的一天。经过了农村的洗礼,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摆脱了书生气,变得很精明干练;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已经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大学生还没找到感觉的情况。为了杜绝第三种情况,大学生村官就应该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克服消极、困惑、迷茫的情绪。应该把自己定位为小康社会的推动者,而不要成为“被时代遗忘的人”。一是要以“最后五分钟,战鼓响咚咚”的心态站好最后一班岗;二是要对几年的村官生涯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并积极向村、镇和县一级进行成果汇报,同时要明白自己在几年的锻炼中取得了什么进步,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要在今后加以克服;三是要积极谋划未来,有的可能留下来继续做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有的可能通过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为做人民公仆,有的可能继续进入学校深造……但无论如何,这时的大学生村官要更加识时务、更加务实,要明白村官生涯的结束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是几年的村官生涯磨炼了我们,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要转换角色,正确定位。

从来到这里,我就一直在问自己,我在镇要干些什么?我在村要干些什么?我应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常常在脑海中浮现,经过这近四个月的工作,也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与信心。我决心调整心态,在实际中磨合自己,不断去适应农村工作,在与村组干部及村民的广泛接触中,去逐渐熟悉了解我村的村情民意。

现在我村正在新建一栋村委会综合办公大楼,占地约230平方米,预计总建筑面积达1160多平方米。建成后将是安远最大的村部。

因为天心村地处圩镇地带,所以情况比较特殊也比较复杂。刚到岗时,为了尽快适应环境,熟悉工作,我一有机会就跟着村干部下村,正好又赶上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以基本摸清了各村组的位置,也了解了各村组的村容村貌及村民大致姓氏分布。

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在镇政府的党建组与圩镇组工作以外,我积极地参与了村里的村务工作,十月份到十一月份主要是人口普查和圩镇规划的征地拆迁工作;十二月份至今主要是协助镇里做好举办计划生育与新农村建设同行“三百”典型评选表彰大会的工作以及做好迎接上级各项检查的工作,比如计划生育工作检查、新农村建设工作检查工作,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检查,以及最近的“三送”活动工作的检查。这些工作的参与使我在实践中更加深刻领悟到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性和关注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所以,这段日子既是忙碌的,又是充实的。

特别是在圩镇规划时的征地拆迁的矛盾纠纷中,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难度与挑战。最后在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调解了这类纠纷,实现了党群共建。

二、要多看,多问,多干。

这段时间的工作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我而言,农村工作是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工作领域,自己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可以借鉴,只有坚持多看、多问、多干,不断地摸索工作方法,不断地总结工作经验,才能够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首先,要多看。“村支书助理”是一名村委会工作人员。对于日常问题的处理,除了驻村干部及村支书的“耳提面授”外,更多的需要自己用心观察。如:“三送”活动的政策宣讲时,应该怎样与村民沟通,如何对村民进行解说,引用什么样的政策来说明。“多看”还要求我们对农村的各项政策方针,规定条例要熟悉,这使得我们在向村民解释有关问题时做到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体现了工作的权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要多问。农村不同于城市,“全村是一家人”是其典型特点。这使得我们处理问题时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要多问村支部书记、主任,多问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尽量全面的了解相关背景关系资料,避免因为片面看问题、轻易下结论而造成难以解决问题。

再次,要多干。农村是最基层的组织,基层干部所做的也是最具体、最细致、最烦琐的工作。为了避免自己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就要多做事,多帮忙,这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唯一钥匙。所以无论是镇里的工作,还是村里的工作,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漂亮的完成。只有把工作做细致,干漂亮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大学生的素质。要认识到,不论干什么都是给自己干的,不论做什么都要对领导、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这将是自己最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

我在村里任职,同时也参与了镇政府的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在镇政府的时间居多,但我还是要特别感谢我的领导和我的同事在各种工作任务中能带我,给了我许多见识新事物、学习的机会。我自己也经常跟村支书说,在我镇里面事情不忙的情况下,我保证随喊随到。我觉得只有在实际为村里做事的情况下,自己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村官。

三、认清不足,积极进取。

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的看到自己存在不足。我将弥补不足之处放在2011年工作计划之中,汇报如下:

一是认识不足。经过近四个月的工作,我反躬自省,认为自己没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村官工作。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人信心不足,自我认识不清,在工作上等待领导安排的思想比较严重,没有主动出击的意识。

二是政治理论水平欠缺。领导安排写一些关于政府或农村的工作的材料时,我总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还不够,在心理上有畏惧感。我将会在2011年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政治理论水平,争取做到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三是对农村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透彻。我是学生物的,所以对于法律法规不是很了解,对农村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关注也不够,所以在2011年我要加强农村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学习,以便提高我的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

四是解决农村纠纷还欠方法技巧经验。农村矛盾纠纷很多,尤其是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矛盾尤为突出,在处理一些矛盾纠纷时,感觉自己还欠缺一些方式、方法和技巧,还要向周围的领导同事和村里的干部学习,以提高我的调解能力。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篇6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思考

一、加强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亿万农民的共同期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广大农村迫切需要一大批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加强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才干,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

实践增长才干,基层锻炼人才。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新中国成立60年来,正是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成长出一批又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包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厚爱。今年5月2日,总书记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在听取大学生村官代表刘亚鹏等人的发言后,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四点希望,他号召大家到基层一线去经受锻炼、发挥才干。今年5月3日,总理来到清华大学师生中间,他称赞两位即将奔赴农牧区做村官的大学生“了不起”,希望大家要勇于吃苦而丝毫不叫苦,他还给两位同学送上了成功的祝福。加强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健康成长,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奉献中见证青春,在服务中收获成长。

(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009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要“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注意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鼓励年轻干部和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二、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继续教育的氛围不浓厚

大学生村官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人生经历基本上是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社会经验不足,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了解不多,急需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他们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本领。但是,一些大学生村官没有树立起“终身学习、我要学习、学无止境”的理念,忙于日常事务或者把当村官当跳板,放松了自身学习和教育培训。有的基层领导认为大学生村官只是到农村短暂过渡,组织他们参加继续教育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吃力不讨好,在工作中对大学生村官使用多,培养少,不重视对大学生村官的继续教育,没有形成人人求学、个个培训的良好氛围。据笔者调查,高达96.9%的大学生村官强烈要求参加理论与实用技术的培训,但他们大都只是参加过大学生村官欢迎会、情况介绍会这类的简单培训,参加规范化、专业化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从事的是村级或乡镇的事务性工作,如打印材料、整理档案、收发资料、接听电话等。只有11.1%的大学生村官每周在村上工作3天以上。

(二)继续教育的机制不健全

如何贯彻好、落实好大学生村官计划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确保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广阔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必须走出一条“规范化教育、科学化管理、人性化关怀”的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新路子。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是一个多要素组合的有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操作、评价、管理及教学模式等。目前,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的领导协调机制、经费投入机制、责任分解机制、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继续教育管理不畅,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据笔者调查,38.3%的大学生村官感到专业不对口,21.2%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工作无从下手,38%的大学生村官感到学习机会少。一些大学生村官想参加学习培训但是没有机会,偶尔有机会参加学习培训却觉得收获不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三)继续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喜欢农村、发展农村,是他们发挥优势、施展才华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农村人际关系和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非常琐碎具体,加上少数村民和村干部本位思想和排外心理严重,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村民所接纳。据笔者调查,认为自己很难与当地村民和其他干部交流的大学生村官达60.6%,认为村里矛盾很复杂的占15.1%,认为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的占24.3%。个别基层领导把大学生村官视为座上宾,长时间不分配具体工作,有时仅安排一些临时性任务或只交给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有的现任村干部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据笔者调查,85.8%的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有好的想法和建议,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是认为想象与现实差距很大;有23.2%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村干部对其工作不支持,自己融入环境难,岗位作用发挥难,难以安心工作。

三、加强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培训,构建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体系

第一,制订培训规划。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整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制度,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并每年至少举办一期示范培训班。市、县两级要组织实施好大学

生“村官”培训工作。大学生村官任职上岗前,都要安排岗前培训。聘用期间,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岗位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7天。兼任乡、村团组织职务的,由共青团组织纳入农村团干部培训规划。参加培训情况,要作为大学生村官考核、推优的依据。

第二,突出培训重点。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要针对岗位特点,坚持以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开展调查研究、做好群众工作、进行自主创业等为重点,以提高做好农村工作、带领群众创业致富本领为目的。培训中要注重讲解“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新农村建设情况和乡风民俗,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经验方法,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打开工作局面。

第三,拓展培训渠道。依托各级党校、行政院校、高等院校、干部学院、干部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站点、团校等,大力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系统培训。通过优秀大学生村官介绍体会、乡村干部传授经验、组织大学生村官实地考察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

(二)规范管理,提高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质量

第一,完善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制度。要建立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证书制度,每次培训结束后由主办单位在证书上签署书面评价意见,乡镇党委每季度对大学生村官参加培训情况进行一次登记,县委组织部每年进行一次验证,并加盖印章。要建立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档案,全面收集大学生村官参加学习培训有关考勤、作业、考卷、成绩、鉴定等方面的材料,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原始依据。要解决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经费,县财政把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经费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经费进行统一预算,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同时,建立大学生村官学习费用分担机制,大学生村官参加相关学习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由县、镇和本人分别承担部分学习费用,未取得合格证书者不予报销,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加强继续教育考核。一方面,把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纳入大学生村官年度目标考核,与奖惩、报酬挂钩。另一方面,把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对乡镇党委的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

第二,创新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模式。地方党委、政府要将大学生村官学习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构建县、乡(镇)、村三级培训体系,以县、乡党校为主阵地,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建设,采用岗位知识培训、实用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培训、法律法规培训和特色工作培训等五类模式,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农村情况,适应农村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开展农村基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定期举办岗前专题培训班和岗位技能培训班,邀请有关领导、专家授课,安排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和大学生村官现身说法传授工作经验,同时组织参观考察,强化岗位培训,扩大工作视野。

第三,坚持厚爱与严管相结合、引导和激励相结合,调动大学生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考勤考核、述职评议、工作日志等制度,结合农村实际和大学生村官特长,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制度,将集中教育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上级组织教育与支部自行组织教育相结合,力争做到“四学四有”,即:学政治理论、学科学发展观、学新农村建设知识、学农村工作方法;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有调研文章、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三)搭建平台,增强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效果

第一,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帮助大学生村官保持心理健康。地方党委、政府要每年要适时召开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由主要领导向大学生村官全面介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要求和希望,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听取他们对县、乡、村在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合理的意见建议吸纳到管理服务办法和措施中,形成长效机制。组织部门要采取开通大学生村官服务热线、建立大学生村官网站、“大学生村官之家”和大学生村官QQ群等形式,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平台和沟通交流平台,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化解他们的不良情绪,激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二,搭建传帮带服务平台,促进大学生村官完成角色转变。“传”即传经验,明确由村委会业务副主任对新到岗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具体业务培训,介绍全村村情、地理、气候及人文环境等基本情况,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帮”即帮业务,明确乡镇党委政府驻村工作组组长为帮助大学生村官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工作组长毫不保留地把农村工作经验及知识传授给他们,帮助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带”即带领干好工作,明确由村总支书记或村主任为带领大学生村官干好工作的具体责任人,教方法、传经验,帮助他们熟悉农村政策,掌握发展农村经济、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篇7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231-02

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并且成为了中国乡村建设史与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近年来,该项计划的实施,在推动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社会舆论褒贬不一。

一、当代大学生村官的素质

1.作为经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担任村官这一职位的过程中。在专业、政治等方面能够表现出较好的素质优势。

(1)专业素质。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商业知识、法律知识和一定的管理知识。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高素质人才必然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这里所说的专业基础是全面的,全面的专业基础应是指融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于一体的广博的学科基础知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融会贯通的综合知识结构,才能透彻地研究高深学问,这本身就是一种素质。大学生村官在工作的工作中,可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利用高科技新兴技术帮助村民致富,也可以更为有效地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2)政治素质。我国的大学教育一直对政治文化格外重视,每个学期都有政治必修课。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生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大学生可以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任务结合起来,又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他们能够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自觉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良好的外语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对外语的要求不断提高。现行教育对外语十分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很多农业科技都需要国际化技术,所以大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外语能力素质不但可以增加沟通范围,还可以加速我国新农村建设,使其快速和国际接轨。

(4)计算机能力。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无疑是决定社会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在大学教育的计划中,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生计算机竞赛都是很好的例子。在这样的条件下,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着良好的计算机基础,他们可以将其很好地运用于农村建设中,机械化、标准化管理农村事务,提高农村作物产量,改善农村落后的现状。

2.在担任村官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素质。我们的调查显示,59.6%的人认为大学生村官缺乏经验,与当地人相比更难胜任,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正直公正、热心负责、较好的沟通能力、吃苦耐劳的素质,而相对于具备农业知识到不是很重要。另外有23.9%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村官成长背景和观念远离农村,与周围相处不易;20.5%认为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有争议,地位尴尬;22.7%认为村官们缺乏经验,工作开展困难;17.5%认为村官们沟通能力欠缺与村干部意见不一致。大学生素质的缺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够。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认识不足,态度不正确。大学生“村官”要破除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有些大学生把选择到村任职作为“前站”职业;也有一些大学生把到村任职作为自己政治前途的“快车道”。这些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工作推进。另外,工作态度方面,个人信心不足,自我认识不清,在村里t作上等待工作的思想比较严重,缺乏主动出击的意识。

(2)业务技能不够熟练。大学生村官工作方法有失妥当,平时不太注意和其他领导同事进行沟通交流。多数时候大学生村官是有想法不敢下决心实践,事情总是一推再推,最后不了了之。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欠缺,实践经验不足;大学生村官普遍缺乏农业基本技能,只有掌握了基本技能,才能有效在农业生产上运用所学帮助村民。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大多缺乏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村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相关调查显示,82%的村民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发展经济。然而,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发现,86%的大学生村干部认为组织文艺活动、活跃农村气氛是重要的工作,这与农民群众的要求显然不一致。

(3)沟通素质偏差。工作上比较封闭单一,不注意密切联系群众,到群众中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大学生村官要想深入基层,学得真知、取得真经,就必须从高跷上下来,脚踏实地、真知实干、以心做底才能融入基层,才能身临其境的了解百姓的喜怒哀乐愁,改善百姓的柴米酱醋茶。

(4)协调能力不足。村里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在协调各种复杂关系上不够成熟,造成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时随意化、想当然,没有顾全大局协调分配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农村的舞台大、人口多、事情杂,许多大学生村官因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处理方式欠妥,常常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长此以往,大学生村官很可能气馁并产生消极怠工情绪,感觉自己到基层是错误的决定,自己不适合农村,在这种心态下工作不好展开。工作开展不好就更没信心,越没信心工作越是不顺,“雪球”越滚越大,后果不堪设想。大学生村官要转变角色,密切联系群众。

二、齐抓共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村官素质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素质,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社会联动,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才能各尽所长,全面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

1.创设载体抓教育,增强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坚持以强化学习教育培训为抓手,建立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帮助大学生村官熟悉情况,在促进角色转变、适应环境的同时,努力强化他们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能力素质。

坚持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集中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就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常用法规、矛盾纠纷调解、新农村建设、村务管理等专题进行授课辅导,另外安排经验丰富的乡村工作者和优秀村干部就如何做好农村工作现身说法,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座谈交流,让他们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谈体会和感受,总结成绩、寻找不足、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另外还根据交流讨论主题邀请相关人员参加,及时与大学生村官沟通思想,为他们答疑解惑。

2.搭建平台抓实践,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坚持以强化实践锻炼为手段,搭建多层次帮扶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从事基层工作的能力水平,引导大学生村官投身基层,为新农村建设奉献聪明才智。

以“帮带”授岗促角色转变。相关组织要制定措施,进行岗前培训,帮助他们迅速实现从学生到干部、从学校到农村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以“压担”定岗促工作转变。根据大学生村官自身实际情况,可以具体安排从事宣传报道、档案整理、材料写作、简报编排、计算机操作等工作。通过工作的开展,及早熟悉农村情况,适应岗位要求。

以“轮岗”锻炼促能力转变。按照“到村工作为主,多岗锻炼为辅”的思路和要求,每年有计划、分批次安排大学生村官到农村相关职能科室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他们规范办事、按章理事的能力。

3.强化措施抓管理,培养大学生村官服务意识。规范制度管理强化约束力。为增强大学生村官管理约束力,通过实施工作例会制度、年度工作承诺制度、日常考勤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工作调研制度等,促进大学生村官行为规范。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开展优秀大学生村官的评选活动,增强大学生村官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健全活动制度增强吸引力。有条件的成立大学生村官之家。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活动,切实做好日常管理和联络工作。建立大学生村官网络交流平台,经常性地展开交流讨论,进一步活跃思维,推进工作开展。

4.结合实际,为大学生村官谋出路。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笔者结合问卷结果,总结出了三个方案:第一,可以留任。大学生村官是一过渡性岗位,任期结束,可以转入相对固定岗位。第二,可以到企业应聘。由于我国城乡关系密切,国际关系良好,全球化发展迅速,可以让一大批具有大学生村官经历、有知识、了解国情、能吃苦、有胆识、组织能力强的人进入职场,发挥作用,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现代化事业的新型建设人才。第三,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篇8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规律性特征

大学生村官政策自2008年起在全国普遍实施,在此之后,大学生村官迅速发展壮大,成长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成长成才状况不仅关系到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青年的自身发展。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现状,探究这一群体成长成才规律的特殊性,增强村官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课题组于2013年7月至9月在全国范围内,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开展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现状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村民进行了访谈调研。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4,528份,删除无效问卷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3.9%,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处理。结合此次调研的相关数据,我们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规律性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

这里的大学生村官,指的是由政府部门正式选聘,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村“两委”职务的工作者。截至2012年底,全国在岗的大学生村官数量达到了29万。在我们的调研样本中,86.9%的村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近半数是中共党员(41.2%),年龄构成中21岁~30岁占93%。可以说,大学生村官是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高学历背景,正处于人生发展黄金时代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成长成才既有一般人才运动的共性特征,如交互性、动态性、实践性等,又在成才背景、动机、目标、环境等方面显示出该群体独有的规律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成才背景的机遇性

机遇通常指有利的条件和机会,是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走向成功的线索和媒介。社会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客观需求,加之从中央到地方的系列导向性政策的推动,构成了有利于个体成长成才的大背景。其一,在宏观层面,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呼唤,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强烈需求,都需要一批有理想、有知识、有潜能同时了解具体国情、对基层有感情的青年人才尽快成长。其二,在具体层面,大学生村官工作自实施以来,各级党组织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有关大学生村官招录、培养、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和保障政策不断出台,为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提供了诸多利好条件。基层锻炼向来是各类人才快速成长的一条基本途径,而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政策导向,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的绝佳机会和重要平台。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这是一个能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的宝贵机会,关键在于要有机遇意识,善于抓住和利用好这一机遇。

成才动机的内驱性

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这一术语来描述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它被视为人们日常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对于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动机,社会上有不少猜测和议论,如找不到工作才选择当村官、想解决户口等。但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选择村官最集中的动机,一是能够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培养个人能力,三是能够缓冲就业压力。户口、加分等优惠政策对选择担任大学生村官影响较小。(如图1)

图1选取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动机

动机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有高成就需求的人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能主动从事活动,而且动机越强,在行动中越能够坚持不懈。多数大学生村官从个人成长和发展角度考虑选择村官岗位,说明他们普遍具有自信而进取的心理品质,有着强烈的成才意愿和长远的个人发展眼界。相对于各种优惠政策等短期、外界利益的吸引,这种基于内在的成长动机能够促发大学生村官产生更高的成就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是极为有利的内在因素。

成才环境的挑战性

在宏观成长环境充满机遇的同时,大学生村官在具体工作环境上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校园到基层,从城市到农村,从集体生活到独处生活,大学生村官在任职前后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对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几种环境因素进行了调查。从自然环境上看,约58%的村官认为自己工作的环境条件一般,没有感到特别满意。与此同时,大学生村官心思活跃、朝气蓬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成长特性与农村相对单调的文化娱乐环境之间也出现了矛盾。

更大的挑战来自社会舆论压力(来自家庭、朋友、社会公众等),这是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最大困扰。例如,大众传媒的宣传程度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使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自尊心、工作热情受到挑战;在访谈中,很多大学生村官谈到,刚进入农村时,多数村民持有的质疑、不信任态度,给他们与农民之间的人际沟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经济不够发达、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比较大的地方,很多大学生村官则担忧长期在农村生活可能导致与城市脱轨,由此给另谋职业、重回城市带来压力;此外,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特殊性质(村级特设岗位、无编制)、政策执行中的地区差异性等现实问题,也摆在大学生村官面前。

对于有限任期的大学生村官而言,等待蹉跎、向困难俯首称臣并不是理性选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自立、自律意识,主动迎接挑战才是年轻人应有的态度。身处其中,大学生村官不仅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唯有如此,才能不虚度青春岁月,才能在条件艰苦、工作繁杂的农村顺利成长成才。

成才目标的多样性

一般来说,大学生村官的任职年限是三年或两年,任职期满后,大部分大学生村官还要走上新的职业发展道路,“村官”经历只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和过渡。基于家庭背景、专业知识、兴趣爱好、发展志向等方面的不同,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尽相同,成才目标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职业规划中(如图2),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首选,比例分别为55.8%和15.6%,两者合计超过70%。同时,希望期满留任、自主创业、继续学习深造或自主择业等的也大有人在,显示出大学生村官多样化的成才目标。

图2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职业规划

成才目标的多样化并不与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初衷相违背,更不能据此否定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意义。大学生村官岗位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岗位,并不单纯以培养某一方面的人才为目的,而更倾向于通过提供这样一种岗位平台,来培养其提升综合能力、增加其基层工作经验、增进其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和感情,从而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更优质的人才。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每年都会有大学生村官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来,有人离开,也有人进来,大学生村官群体成为既流动又稳定的一池活水,长期驻守、滋养着农村基层的建设。而经受过农村工作洗礼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各行各业,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战略意义就是在村官个体流动和群体稳定的平衡中,得到充分而持久的体现。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既要着眼于任期内村官的成长和作用发挥,又要兼顾他们的长期职业发展,既要做好岗位管理,又要及时疏通出口,处理好阶段性村官工作与长远职业发展的关系。

任期成长的阶段性

任何人的成长成才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展开的,大学生村官亦不例外。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在任期内的成长有着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此次调查所得的资料,我们将这一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适应期、参与期、稳定期和分流期。

在适应期,大学生村官需要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尽快熟悉、适应农村环境,同时还要克服刚入职的迷茫、懵懂等不利心理因素,尽快把心态调适好。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自认为能够较快适应村官工作,一般在2个月~3个月内即可以完成角色转换,说明大学生村官有着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在参与期,大学生村官开始进入到村官角色中来,能够主动参与村务,是干事创业积极性的上涨期。同时,他们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会进一步思考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村官、自身的定位等问题。

在稳定期,大学生村官们已经融入到村官角色中,对村务管理和本职工作都已经比较熟悉,甚至可以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是作出成绩、谋求创新的阶段。这时的心理状态也比较稳定、成熟。

分流期是即将届满的大学生村官谋划前程、思考再就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重新考虑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出路问题,并为自己的选择提前做准备,如考公务员、继续学习深造、到企事业单位等。由于前途的不确定性,很多大学生村官会在这一时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迷茫、倦怠等情绪。这一阶段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关系到他们的期满出路问题,客观的现实摆在大部分村官面前,应重视这一阶段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关注及政策疏导。

总体而言,任职期间归属感强、融入程度高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状态比较积极向上,个人成长也比较顺利;反之则比较消极,成长也不尽如人意。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阶段的成长诉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素质提升的综合性

基层锻炼一直是我党培养人才的一种优良传统,也是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规律。基层艰苦的环境、社区情理以及乡村政治生态,能够极大地锻炼人、培养人,使人才迅速成长起来。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我们了解到,很多被调查者(包括在岗的,还有任期结束已经离岗的)认为村官经历带给他们很多收获,对他们思想境界的提高、综合能力的提升、性格的成熟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村官经历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个人各方面能力。(如图3)

图3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工作能力提升图

其中,提升最大的是人际沟通能力、性格成熟、思想觉悟提高、工作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组织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文书写作能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对而言,专业技能、整合资源发展经济的能力没有获得较大提高。这也进一步显示出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对人的锻炼和提升是综合性的,而不是专业性的。村官们认为,个人在村官有限任期内成长越快、贡献越多,日后发展就越受益。排在前面的几项能力,如人际沟通能力、行政执行能力等,也是公务员等党政人才所看重的基本素质,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生村官政策“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预期目标相吻合。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篇9

大家上午好!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县人事局、团县委在此共同举办迎新春*县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在此,我代表团县委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县所有大学生村官及其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祝大家新春快乐、工作顺利!

过去的2008年,全县人民紧紧围绕“立足好,突出快,集中精力抓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开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650多名大学生村官带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激情,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满腔热情地投入我县农村工作中,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

2008年,总书记就大学生村官工作作出重要批示。12月22日,同志讲要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县委、县政府也给予大学生村官更多关注和支持,新年到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村官这个优秀青年荟萃的群体,在县人事局的支持下,团县委将牵头指导成立大学生村官联谊会,目的就是深入大学生村官群体,主动靠前服务,增强村官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友谊,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

为此全县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服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主动配合县村官办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通过联谊会这一平台,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需求,提供共青团组织力所能及的帮助。二是根据大学生村官的需要,建立大学生村官团支部、兴趣小组等组织,把大学生村官联系、凝聚起来,组织大学生村官不定期的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为大家提供培训讲座、文体娱乐、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服务。三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评选表彰和推优荐才工作,在大学生村官中树立优秀青年典型。加大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感人事迹和突出贡献,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关心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良好氛围。四是将大学生村官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鼓励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农村共青团各项工作,巩固和扩大大学生村官兼任团支部书记工作成果,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总结篇10

一、全区农村基层团组织现状

20__年初,团区委对全区农村基层团组织设置和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全区共设乡镇、街道办事处23个;行政村463个;设有村团支部428个;设有村团支部书记的村413个,其中,村团支部书记30岁以下76人、30岁至35岁110人、35岁至40岁113人、40岁以上__人,初中学历112人、高中(含中专、技校)170人、大专学历121人、大本以上无,团员44人、党员296人、群众73人,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占村团支部书记总数的65%以上。同时,我们还对全区农村15岁至35岁青年进行了摸底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拥有农村青年约13.6万余人,其中,团员3.5万人、党员6300人、群众约9.4万人,大专以上学历约2万人,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农、林、牧)的2.7万余人、企业工人2.1万余人、个体工商户5000余人、外出打工2.5万余人、学生3.3万余人、其行业及待业青年2.2万余人。

根据上述对全区农村基层团组织及农村青年基本状况调查结果看,我区农村基层团的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问题:

1、农村基层团组织“空”。根据调查摸底显示,在413个村团支部书记中,30岁以下人员仅占农村团干部队伍总数的18.4%,占全区行政村总数16.4%。同时,全区90%以上的村团支部书记均兼任着村委委员、村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妇联主任等多项职务,基本上无暇顾及农村团的工作。由于团干部队伍总体年龄偏大,日常工作任务重,工作缺乏激情与活力,村级党组织团的观念淡化,对农村团的工作不能给予足够重视,致使80%的农村团组织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2、农村基层团干部“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现在年龄结构上,二是体现在整体素质上。在全区农村基层团干部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团干部总数的29.2%,70%的村级团干部文化程度较低。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农村团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不高的现状很难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遏制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与村级团干部缺乏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导致农村基层团干部整体素质显“弱”的主要因素。

3、农村基层青年“散”。从上述对农村青年整体情况调查结果当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城乡差距的拉大、行业分布不均衡、人员流动的加快和就业压力日趋明显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导致农村青年的走向也呈现出多方位发展的趋势。这也给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村基层团组织作用,切实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广大农村青年的根本利益,为农村青年建立一个“青年之家”,是我们共青团组织急需破解的一个难题。

二、全区大学生村官总体分布及大学生村官任团支部书记试点运行的主要作法

目前,全区大学生村官共计561人,分布在全区361个行政村。预计20__年新到我区大学生村官363人,全区大学生村官总人数将达到924人,届时全区463个行政村将平均每村2个大学生村官,达到村村都有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队伍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他们理论功底扎实、科学文化素养较高,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开拓进取精神,并对农村充满希望和高度的热情,他们正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已成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

支骨干力量。如何更好的发挥好大学生村官队伍的骨干作用,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针对这一情况,团区委与城关街道工委协商,决定以城关街道为试点,探索大学生村官任村团支部书记的新途径,通过半年来的试点运行,总结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主要做法:

1、调查摸底,寻找依据

在试点工作之前,对城关街道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城关街道所辖行政村22个、社区居委会20个,18至28岁以下青年人数为3423人,团员2115名,其中农村青年1625人,团员676名,占农村青年总数的42%。据街道团工委20__年初统计,全街道22个村团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7岁,且均兼任多项村内职务。青年流失现象普遍严重,团干部年龄偏大、综合素质低,团组织制度不健全,团工作缺乏重心和活动主体。团组织活动丧失了应有的活力与朝气,开展活动极为困难,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政策跟进,齐抓并举

要改变农村基层团组织落后不堪的松散状况,街道团工委在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工作方面,认为选配好村团支部书记是核心、是关键。目前,城关街道现职大学生村官共52名,平均年龄24岁,均是大专以上学历。正值青春年华,有知识、有能力、有活力、有激情。自20__年7月份任职村书记(主任)助理以来,团工委经过考察,发现他们对农村工作热情高,组织协调、交流沟通能力强,并且富有责任心、荣誉感和创新意识,可胜任村级团干部要求。在城关街道工委大大力支持下,街道团工委成立了“城关街道调整农村基层团支部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城关街道工委关于调整农村基层团支部书记工作的安排意见》。《意见》提出各村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团组织调整工作,积极选拔优秀青年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农村团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采取了齐抓并举的措施,一方面,要求在原有村团组织设置上,选拔本村28岁以下优秀青年担任团支部书记;另一方面,在本村域内选拔不出28岁以下适合担任村团支部书记的人选,街道团工委将选派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该村的团支部书记。政策一出台,便有5个村积极调整了符合条件优秀农村青年担任本村团支部书记。另有17个村由于没有合适人选,上报申请由街道工委委派。经城关街道团工委研究决定,并报街道工委批准,在本街道的52名大学生“村官”中,采取“笔试、面试、竞演”的方式选拔了17名优秀青年出任村级团支部书记一职,并相继跟进保障措施,促进村级团支部建设。通过《意见》的实施,既引起了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团建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城关街道农村团的工作全面活跃。

3、注重规范、强化管理

街道团工委以调整农村基层团组织为契机,加强和规范农村基层团建制度建设,制定了农村基层团组织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指责,健全了村级团支部“”制度,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团建基础工作。同时,街道团工委继续跟进对新任团支部书记的教育与管理,城关街道22个村中团支部书记平均年龄由年初的37岁经过调整转变为目前的24岁,17名村官团支部书记占22名总数的77.2%,学历情况包括9名大学专科、10名大学本科和1名研究生。其中有6名共产党员和16名共青团员,在街道团工委教育、引导下,16名非党员团支部书记全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另外,针对大学生农村实践少,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街道团工委先后分4次多渠道、多途径组织新任大学生团支部书记进行了各种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党团知识理论、农村政策、技术等,使其掌握当好村级团干部的必备业务、村务知识、农村管理、法律知识等,使他们能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本次农村团支部书记调整工作的实施,使城关街道农村团组织又重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试点运行的主要经验及取得的成效:

大学生“村官”出任村级团支部书记后,经过街道工委、团工委组织的培训,他们充分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学识和本村工作实际,提出了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新观点、新方法,并以饱满的工作状态、热情高昂的青春朝气,活跃在城关22个行政村,使村级团支部工作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新气象,拓开了崭新的新局面,收到了积极成效。

1、农村基层团支部工作得到有效规范

大学生团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健全村级团支部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度,规范村级团支部日常工作,改变有办公室无人员的情况;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符合广大青年的兴趣,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深入调查了解本村团员青年情况,重新统计审核,建立规范档案,对团组织后备开发力量做到心中有数。

2、推动了农村团的工作全面活跃

相对于过去的村团干部,大学生村官的一大优势,即是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具体体现,头脑活跃,朝气蓬勃,视野开阔,接受新事物速度快,更敢于挑战自己,富有创新意识,能够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倡导文明风尚、培育新型农民等主题,有效结合本村实际,通过专有电话、专用电子邮箱、qq联系群等广受青年喜爱的联系方式,畅通交流渠道,虚心听取广大青年对团活动的意见和要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加强团支部和普通团员的联系与互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计划,并深入地开展了学习十七大知识竞赛、新农村建设问答、文艺汇演、法制科普宣传以及新农民大讲堂等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开创了农村团的工作新亮点

大学生“村官”出任村团支部书记不久,在城关街道团工委的统一部署下,创新工作方式,在街道机关及各村全部成立了城关街道年轻党员发展工作站各村分站,统一挂牌,任命团支部书记任分站

站长,制定工作制度和年度发展计划,建立团员和非团员青年档案,主动、积极地发掘吸收先进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年轻共产党员发展工作站成立后,仅仅3个月的时间各村团支部按照推优入党的原则,向党组织输送了50多名28岁以下优秀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总人数是过去3年的总和,保障了党员发展数量。同时,加强对这些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的培养、监督、考察工作,以促进他们成长,并向村党支部反馈个人信息,配合把关,保障党员质量。年轻党员发展工作站各村分站,在大学生团支部书记的管理下,切实发挥了团组织预备军的作用,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青年,为党组织及时输送新鲜血液,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新党员发展断层的现象,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

4、实现了组织与个人双赢的良好局面

大学生“村官”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智囊团,是开拓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新局面的有效载体。同时,农村又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城关街道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表明,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是一项双赢的举措。一方面,调整充实了农村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力量,加强了农村共青团建设,为本地区新农村建设助油加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大学生“村官”的素质优势和工作热情,使其迅速溶入工作角色,在广阔农村天地里,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目前,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城关街道推动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