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教育的认识十篇小学教育的认识十篇

小学教育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4:57

小学教育的认识篇1

一、注重时代性,注重实效

大家知道,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是为了求得生存本领和智慧,其宗旨与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证啊学历啊的,如果社会和作为学习者注重的是这些一纸空文性的东西,那么教育就真正成为了形式的东西了。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把这样的重视形式的心理和做法纠正过来。而重视给学生以切切实实的收获,学会生存、生活和工作、做事的本领的收获。特别是小学教育,因为是接触教育,关系到孩子在学习上的奠基和人生观学习观的形成。如果在小学教育中,不按照明确的正确的教育观进行,那么对学生的教育成长是绝对有很大的终身是影响的。这就关系到一个个的人、一个个的生命的良好发展与否的问题。我们从事小学教育,就要有这样的思想“高度”对生命负责、对教育负责的极其认真的思想。只有这样,才会让教育有可能走上科学化的有益的道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一个个的生命塑造好而不是相反的误人子弟。

二、发挥主动性,发展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正如杜威所言:“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实现自己的角色转换,使自己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投入者,从而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氛围。学生在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心灵的碰撞,实现情感的交融,在自主与互动中想己之所想,言己之所言,在自主感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现师生的共同创造,共同发展。

三、寻求开放性,体现综合性

以前相当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一切教学活动围绕课本转,跟着教师走,场地多半是拘泥于狭小的教室,不敢越雷池一步。《新课程标准》打破了多年来束缚我们课堂教学的瓶颈,明确提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树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观念,实现教学观念的开放,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形式,走出去(参观、调查、访问等),请进来(请英模作报告、请名人作介绍等)努力寻求一条与各学科间相连的通道,架起一座迈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在与大自然、与社会、与家庭的接触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特别是面对当今如此开放的国际国内形势,这是不能不走的一步,并且要走好,走活,走准,不然,就会落后于别人,甚至落后于学生,还有可能走错、走歪,适得其反。

四、注重过程性,培养探究性

新型课堂应是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发展和学习方法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方法,在过程中领悟、体验,在过程中提高、发展。“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新课标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恰恰体现出学生的发展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中间,学生经历了由不知到知的探索、思考过程,不仅获取了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掌握了学习、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新型课堂中,我们要在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能力。这同样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观念的“不到位”和其他比如把精力只放在学生的检测成绩、升学分数上去。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新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艺术殿堂。但是我么你也看到,由于高考还存在,由于笔试成绩还是目前最主要的、重要的升学依据,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使新课程标准深入人心却在实际教学中被遗弃的现象。所以,我觉得,不仅需要自上而下大刀阔斧改变当前这些升学、录用、选拔的制度和模式,我们一线教师们也很有必要“重温”好不容易冲破禁锢得来的新思想、心理念、新规则和制度。惟其如此,才能深入的激发教育的活力,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

五、教师自身要重视知识的更新,进行不断充电

小学教育的认识篇2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兴趣素质教育认识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奠基工程,而小学数学则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整体育人功能,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谈几点认识。

一、学习素质理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多年,人们在思想观念、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乃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模式,因此,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决非轻而易举的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持续不断的改进,大家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谋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重视个性的教育,是确认学生主体,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的教育,是一种根据社会需要,给学生的素质发展以价值导向与限定的教育,同时又是一种重知识,又不唯知识,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1.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可以转化学习动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调节、强化作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学生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不同方面,认知过程是这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不仅能使非智力因素对智能发展起到调节、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把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本身看成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2.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注重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发展趋势之一。学法即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学习技能等等。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东西靠自己去学习,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作为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数学。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3.重视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思维

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重结论,轻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改革数学教学,其基点应放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掌握学习方法上。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重视过程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过程教学,应注意做到:概念的教学,重在形成过程;公式、法则的教学,重在推导过程;四则运算的教学,重在审题过程;应用题的教学,重在分析过程。

4.重视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发展

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做到因时施教。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以他的长处促使改变他的短处,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目前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分层教学等教改试验,以各自的方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几种教改试验,都注意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

5.落实活动课程,发展数学能力

课程的整体设计是培养人的蓝图。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强调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发挥其整体功能。小学数学活动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培养兴趣为灵魂,以发展技能为目的。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传授一些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

三、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就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挖掘、发挥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注重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和能力。我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著名数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学的成败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教师在该过程中起着组织、引导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不提倡“灌输式”教育,而应该注重帅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动起来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其学习情感、提高学习兴趣。

2.注重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如何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说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说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参与过程中通过思考体验来锻炼思维能力,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联系生活

小学教育的认识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基础性;再认识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27-02小学教育的早期最初起源于西方的希腊与罗马时代。按照年龄,教育被希腊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学前期,在儿童年满7岁之前;第二阶段是初等教育,持续到青春期;最后是各种类型的中等教育阶段。7岁之前的教育,希腊人留给公民,进行家庭教育,而在7岁以后则进人学校接受基础教育,接受所谓的"七艺"课程,"七艺"课程具有典型的自由主义特征。其中,贯穿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加强人格教育,要培养儿童健全和谐的人格。与希腊类似,罗马人也注重儿童的品格教育。不过罗马著名的思想家昆良认为,尽早开启儿童的道德教育,7岁以前是儿童德育的最好阶段。对我国而言,从夏代、西周开始就有了官办的学校。而我国古代的教育真正兴起于春秋时期,当时私学兴起,注重对孩童的启蒙教育,逐渐有"蒙馆"、"学馆"等私学形式。据宋学家朱熹的"小学理论","小学"("小人之学"的简称)的年龄阶段8岁一巧岁,这一阶段的教育与"大学"("大人之学")阶段相对,教育目的是打基础(培养"圣贤坯模"),教育内容主要是"学事(基本礼节)","学文(基本知识,文史为主)"。现代意义上的小学教育首先在西方兴起,兴起时间在19世纪后半叶,首先在欧、美、日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根据立法建立起来的。我国近代的小学教育制度开始于1902年,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史称"壬寅学制"。不过在此之前的1878年(清光绪四年),上海便产生了小学教育的萌芽,上海的正蒙书院内附设小班,而且在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南洋公学(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内也设立了公立小学堂。从清朝末年至今天,小学教育走过了100多年历史,在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演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1年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有教无类"的原则,保证了工农阶级的子女享受教育权利的制度。改革开放之后的1986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近些年以来,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并推动义务教育朝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改革,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人们对我国当代小学教育的总体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认可,是比较高的(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相对其他教育阶段而言)。

根据2013-2014学年国家教育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现有491273所小学,另有114384个小学教学点,在校小学生125434667名,小学教师有5797747名。这是一组巨大的数字,再加上为小学教育做服务的工作人员,我国小学教育所牵涉的范围极为广泛。我们从事的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小学教育,这一教育不仅为现在的中国抚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还为祖国的未来建设添砖加瓦。我们创造中国的明天,影响世界的明天。为了发展和建设我们的小学教育,我们需要总结中外小学教育史上的思想和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与需求再认识小学教育。

1.再认识现代小学儿童的发展特征与教育

小学教育的认识篇4

      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学会数学知识,掌握计算能力,无疑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数学又以其科学系统、严密的学科特点,给受教育者以良好的品格影响。如果数学教师能一手抓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手抓隐性教育,将会起到互补作用,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1.教学中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培养。      小学生在校受教育的时间比较长,数学课时在各科教学中比重较大。教师带领学生在数学海洋里游泳,必然要付出巨大艰辛,经受层层挫折。学生的两极分化归根到底是由于学生心理素质出现差异而致。因此教师切不可忽视对儿童幼小心理的塑造。      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许多老师反映不少学生太懒,完不成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应该贯彻少而精原则,有针对性的表扬,鼓励勤奋者,对惰性较重的学   生只要不断进步,就应及时鼓劲,把他们看成是未来的成功者。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即使最差的学生也有自身爱好,要通过趣味数学、故事性、童话式数学题把学生兴趣激发起来,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兴趣幼苗。      三是要注意培养刻苦钻研品格。这项工作难度较大,需长时间努力。教师可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去讨论、钻研、探索。不一定写出来,算出来,可以说出来,讲出来。      四是要注意培养学生抗挫折精神。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有的教师重笔打叉,带着气愤撕作业本,其效果适得其反。应该让同学们搞“集体会诊”,或个别指导,分析错的原因究竟在哪里。恐怕多数情况是因为贪玩不专心、坐不住而造成的。教师要循循善诱,重在教会做人。  2.教学中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已形成共识。问题在于培养哪些习惯,如何培养。这是一项艰巨工程,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例如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独立思考,书写工整,爱看数学之类读物等。     

小学教育的认识篇5

素质教育在国内已经是闹的沸沸扬扬,但是与其对抗的是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可想而知:一路坎坷、很不乐观。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又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

關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

2.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弃多数学生于不顾。

3.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发展的根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是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需要。我国小学教育长期为应试教育倾向,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困扰,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应试教育的倾向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也正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中逐步明确、逐步提出的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也是我们克服应试教育影响的总对策。

四、小学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之趋势。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办学方向上,重视三率,忽视学生终生发展。三率指的是及格率、优秀率、提升率。

其次,在培养目标上,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许多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实际操作中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美育、体育。

最后,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考试学科,忽视非考试学科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五、解决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

首先,国家应采取相关措施,大力加强教育改革,制订切实有效的教育方针,采取措施改善国民的教育观念,并有效调整对学生的考核和考察制度,要对学校进行大力监管,严抓假期补课等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法措施。而且,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基础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变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手段,制定出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再次,学校要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办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申明学校工作的任务及指导思想,提高全民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得到家长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小学教育的认识篇6

【摘要】“小学与初中衔接”,从字面意思看,是指小学和中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若把这种“衔接”放到“师与生,教与学”这一教育教学的基本矛盾中去考察,“衔接”的含义则非常广泛,任务十分艰巨。它主要应解决如何为学生铺垫搭桥,导引他们顺利过渡,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

【关键词】衔接;认识;探讨

小学教育的认识篇7

根据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课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进阶思考,与研究探讨,我要讲的是课前准备,课中要注意的问题,再到课后的总结与反思等方面进行“举实例以孙华东教师这节体育课为例”因为体育的基本结构分为三点:1、准备部分;2、基本部分;3、结束部分。在教学中利用文章提到的方法,进行实践,能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什么这么说呢?课堂时间、目标、达到有效,才能高效。有效性提高了才能高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体育教学中身体的积极性,使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学生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做好思想观念的变革

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存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教师教学方式的三个转变: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高效课堂”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从明星变成导演。“高效课堂”不是一种方法,其实质以我为主的管理,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效能、提高自我幸福感觉的管理,释放学生。有些老师课堂教学放不开是因为不相信学生,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思想不解放的人,课堂教学改革是办不好的。现实教学中,我们部分教师热衷于满堂灌,唯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迈大步。

二、体育课如何实施高效课堂

体育课如何实施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范畴,很好讲授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高效课堂应是于课堂通过教学改变,实现低耗高效,找到这个点,才能撬开并破解诸多体育课如何实施高效课堂的问题。

三、对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认识

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施有效性学习的过程。体育教学是有效,达到高效,应该关注体育教师是否尽心的教学生,学生是否努力的学,是否增进健康增长知识,增强技能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教师教和学生学,都要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获得的结果。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是提高教学高效的基础

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是一个课堂和谐保障,教师起指引作用,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有所不同,肢体魅力、语言魅力、情感把学生引入课堂。从开始部分,教师进入角色把学生引入课堂,到基本部分,传授知识技能,游戏、互动到结束,全程教师要有评价表扬、批评、点拨、鼓励、让学生有信心、有动力、有激情。例如跳箱垫上危险系数大的项目,学生不敢做,害怕,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心的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提高,体育本身就有竞争性,如何更好发挥体育活动竞争性,教学效果更加明显,高效率的课堂就显露出来了,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给学生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更好促进教学高效性,例如本节投掷练习,先分组练习,后各组练习竞赛,过程紧凑,课堂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五、实践与教学是提高教学高效的燃料剂

体育教学中忌“纸上谈兵”教师大多数在实践中探索教学技能,提高高校课堂,先集中讲是教不会学生体育技能特例见一些特殊项目,例如,本节课中一要抵、二要夹、三要提,学生能听明白吗?所以说一定要“精神多练”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时间参与学习活动,每节课都要有3分之1的相同部分,甚至2分之一的参加身体锻炼,当然不是密度愈大愈好,例如本节课体育课中,教育者从开始部分队列为体操,这是教师,飞纸飞机踢健子基本练习,游戏,结合空竹算时间学生练习一半的时间,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在会投的基础上投准,增加难度,抛空竹,加深学生兴趣,掌握一项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老了也能理解,所以说要精讲,多练习,才能从实践中得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六、融德育于整个教学过程

常规的体育课堂是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保证。只有体育课堂的常规准则得到遵守,通过严格的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精神,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情操。

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组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德。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识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体育课组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偶发事件的发生是教师培养学生正确、合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机会。体育教学中,学生活动空间大,对外界的干扰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偶发事件时有发生。

同时,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学生与学生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协作、对抗较多,经常磕碰。这就要求教师做教育的有心人,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一切行动和表现,及时抓住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因势利导,态度鲜明而又迅速地进行处理。

小学教育的认识篇8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其教育任务不同,存在着差异,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从心理上看,小学学习已成为生活中的主要部分,要真正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必需有一个幼小衔接的转变过程。这个转变应从幼儿园开始准备,首先,要初步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在: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幼儿教育是小学学习的准备阶段和必经阶段;幼儿园的办园方式百花争艳,教育应遵循幼儿纯真的天性。其次,幼小衔接教育中的主要对策;包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独立性生活能力和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等几个方面,做好这几方面的准备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

一、对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初步认识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迈进了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经济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发展呈现普及终身教育,个性教育的时代特征,科学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第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教育阶段纳入基础教育体系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并有它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幼儿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其过渡应是教育自然的连续。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分析和探讨幼儿阶段教育和小学阶段教育的衔接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教育的关键在实施衔接教育中,我们应做好如下准备:①专门设计的衔接教育活动;②与衔接相结合渗透于各种学科的教育活动;③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环节;④家庭教育的配合等。为了使专门的衔接教育活动与日常的教育活动衔接,采取“重点,难点,分散,循续渐近,专项活动,由少增多”的做法,充分利用单元教育活动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渗透性特点,有机地选择与处理。如实践性的专门活动“今天我玩什么”,活动的目标是“学习自己制定计划活动”并能根据规则调整自己的计划,树立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教育过程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制定自己每天参加各项活动区的计划,树立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学会做自己的名片,知道在活动区计划表中插名片的要求与方法及各种活动区的具体规则,以后的活动区的具体规则,以后的活动区活动就按这些要求转化为常规执行。

有些方面通过潜移默化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态度与习惯的衔接,我们通过日常生活来实施,如学习习惯,社会性适应等。在衔接教育中,提出“让幼儿多动手操作,充分表现能力,促进发展,激发幼儿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个别教育的原则,改变老师的教育观念,更好地帮助幼儿做好衔接准备在实践过程中,改进幼儿园系统的做法,使教育活动有利于衔接,如上课的组织过程中严格控制集体活动时间,尽量增加幼儿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时间(如每天增设10―15分钟的智力训练或操作活动),所以活动的设计,组织要满足不同层次儿童的发展需要,所提供的材料应具有可操作性,可变性和层次性,利用专门的活动区(如:数学区、语言区、智力区等,供幼儿自由活动;另外,改变部分教学常规,如增加个人值日包干区,小组包干区,每天早晨幼儿自己安排一日的游戏内容,要自己管理自己等。

第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诸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启蒙教育阶段。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关键。实现教育从幼儿到少儿的量变到质变,正是幼小衔接的研究内容。

第三、幼儿园教育的普及必然使孩子幼儿园的学习成为小学学习的准备阶段和必经阶段。为能使孩子进入小学学习后较快地适应小学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必须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就有意识,有规律,循序渐近地培养。幼小衔接不是简单的把过去小学办的学前班拿到幼儿园来办或是单单靠在幼儿园大班增加一些过渡的教育内容,而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都要科学地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第四、幼儿园教育发展迅速,办园方式百花争艳,应防止小学倾向。

当前,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小学学前班,民办幼儿园等多种办园方式百花争艳,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质量,争取家长的参与;片面迎合部分小学对新生入学的智力测试;片面地理解早期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这是幼小衔接中应该防止的倾向。

第五、幼儿教育中应遵循幼儿的纯真的天性。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造成一些果实的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会使活泼的孩子变的老态龙钟。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主要是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能力,而不是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知识,提前要幼儿掌握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运算知识和技能。现实中的一些幼儿园和小学学前班,照搬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在幼儿园中班就填鸭式学习,更有很多老师,还要留家庭作业。他们想培养智力超群的孩子,以为这样做,幼儿上小学后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却不知道,这样做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抹杀了幼儿的个性,埋下拔苗助长的祸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方式是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也是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不能泯面幼儿的天性。人的成长是在人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教育在人的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极端重要的,是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尽管如此,我们往往忘记人的天性是人成长的内部依据,是不断成长,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发展中依然保持自身的根据。康德提出的“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这一命题,正础指出了受教育是人的需要和权利,然而不应理解为教育随意塑造人。教育应因人的天性而改变自身,而不是人因教育而改变本性。反之,使幼儿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超前传授,入小学扣,老师进过的内容,学生全学过,这些知识对他们没有了新鲜感,在上课时,做小动作,随便说话,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而孩子们学的知识是“夹生板”,不利于系统的学习。

因此,教育者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要有清醒的认识,应把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入学适应性上,要针对幼儿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重在培养幼儿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幼儿的顺利完成幼小过渡。

二、幼小衔接的主要对策

幼小衔接工作是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中的一个关节点,应由小学和幼儿园互相完成。主要从幼儿园角度,特别是幼儿园高年级的教育实践来谈一些教育对策。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是指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小学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游戏与学习的本质差异就在于后者有很强的任务和规则性,前者没有。所以,我们在幼儿园学前班教学中,有计划地提出活动学习目标和要求,并评说完成情况,逐步使孩子树立学习的任务意识。另外,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针对不同的活动强调一些规则,让孩子们认识规则,体验规则意识,逐渐自己遵守规则,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做中学,学中恩,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早晨孩子们到校后,安排一些英语学习内容,要求孩子们主动自由地去听唱,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晨检时,让孩子们根据录音机的指令,主动拿出尽收眼底来跟读,听读,形成主动学习习惯。上课时,以主师突出的游戏活动形式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有意识的采取引导,启发等教学方式去组织活动,让幼儿对所学的内容能够总结方法和规律,主探求知识,课堂上做一些小练习,随堂功固,做适当测试,逐步使孩子们适应小学的学习要求;在课外时,我们也没有完全迎合某些家长留家庭作业的要求,而是提出一些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介绍一些学习内容,让幼儿回家自由学习,教师则有意识地给予鼓励和辅导,这样,对孩子的主动学习习惯大有帮助。

据我所知,有的幼儿到了大班和学前班,仍像中班和小班一样,上课时,想去喝水就喝水,想去厕所就去厕所,对上课的学习任务想完成就完成,不想完成就不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孩子们提早适应小学的需要,我们在学前班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区分上课和课间的不同要求。让他们在课间上厕所,喝水做好准备,上课时提出简单的课堂行为规范和学习任务要求,培养孩子们坚持30分钟注意力的学习习惯,进行有目标,有规则的集体学习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鼓励孩子们正确的学习行为,矫正偏差的学习习惯,从心理上承受课堂的规则要求。

2.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健康的行为习惯

生活能力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是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都应注重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所谓独立生活能力,即是不依赖别人,而能完全靠自己生活的一种能力。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对入学后的适应性很大,很多幼儿园因为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品,不能自己按情况穿脱衣服,不能记住喝水或害怕独自上厕所等,而影响身体和学习,在小学生活中感到困难。

独立的生活能力培养,必须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才能实现。家园共同要求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帮助幼儿学会必要的技能,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收拾玩具,穿脱衣服等,同时,做老师和家长的小帮手,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幼儿园和小学的另一区别是规整的运动安排和严格的作息制度及独立的生活能力。小学生要严格按照课表进行学习,课间,课外活动,做值日,整理或准备学习用具,入厕,喝水等都要自己独立完成。这就要从幼儿园大班和学前班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如让孩子们认识课表,学习使用课表,训练他们按课表要求准备学习用具,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让孩子们擦擦桌子,扫扫地,逐渐教孩子们认识钟表,建立时间观念,懂得遵守时间,安排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教他们自己安排一些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等。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从心理机制上看,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自动化的作用,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例如,孩子每天来到幼儿园问候老师,如果是家长提醒才说,这只能叫行为,不叫习惯。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极其重要的。

3.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

幼儿在进入小学后,由于学习活动方式的变化,学习环境的变化,规则约束的增多,培养幼儿承受环境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十分必要。特别是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自信心,课堂上的自控能力,执行规则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等心理辅导,要有计划地逐渐实施。

有一名幼儿没上过幼儿园,直接踏进了学前班,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差。有时还不懂自己吃没吃饱饭,下课时,从不与老师主动交谈,也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后来主动和他谈话,在平时他有一点进步就去鼓励他,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他,让他从中树立起自信心。经过半年的学习生活,他在各方面大有改变。还有一个女孩刚转到班里时,很少说话,不能和其他幼儿一起玩,更不会和老师去交流后来老师每天下课时与他拉着手交谈,平时多关心,照顾她,然后在各方面为他提供锻炼的机会,还让他当小班长,主动交给他一些任务,让他配合老师来完成,并及时鼓励和赞扬他。慢慢的,他自信心强了,胆子也大了,也比以前活泼了。

总之,“幼小衔接”是当前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幼儿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教学模式简单地下放到幼儿园。

小学教育的认识篇9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制度规定的重要内容。回顾60年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历程,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永恒主题,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从建国一开始,我国就把“五爱”和爱国主义教育列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贯彻于60年始终。建国第一天,主席就宣布,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共同纲领》第42条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简称“五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据此,在1951年前后相继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和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与师范教育会议上都明确提出,要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五爱”公德,使他们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自觉的、积极的成员,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1952年,会议的上述内容正式列入当年的《中学暂行规定(草案)》和《小学暂行规定(草案)》中。自此,爱国主义教育、“五爱”教育一直是建国以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五爱”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都有所变化。

建国初期,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即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当时根据《共同纲领》提出的“五爱”中没有“爱社会主义”的内容。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把“五爱”正式列入宪法,并把“五爱”中的“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修改后的“五爱”把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此,新“五爱”成为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随之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内涵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建国初期,共和国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脱胎而出,民主革命任务在全国尚未最后完成,对旧中国进行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百废待兴,还有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以及侵略战争的威胁。因此,认识新中国、热爱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是当时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特别强调:新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新中国来之不易,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无数次革命斗争、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要与破坏新中国建设的美帝国主义、匪帮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坚决斗争。在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建设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特别强调: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是个艰苦创造的过程,需要全体人民的积极投入,特别需要青年人的献身精神;要使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当时响彻全国的一句口号是:“什么是高尚的爱国行动呢?这就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面对前所未有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面对与171个国家建交的改革开放局面,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特别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大力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国家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自己的进步融入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增强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与祖国共奋进!”这些发自内心的口号,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青年最强音。

尽管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内涵有所不同,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维护祖国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民族尊严、民族大团结等核心价值始终如一。

(二)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培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一般属于道德教育范畴。那么,为什么说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培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呢?一是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任务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的行为习惯、爱国的道德品质和爱国的思想情感,还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具有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的理想、信念。二是从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来看。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育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及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三是从学生道德品质结构形成的四要素来看。学生道德品质结构的形成有四个要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没有正确的认识,道德行为容易发生偏向;没有深厚的道德情感,就不可能有积极的道德态度;没有坚定的道德意志,就无法调整自己的道德情感和行为,难以做到言行一致;没有规范的道德行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就无法体现。

实际上,在现实教育实践中无数事例都可以说明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伴随着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培育、思想和政治教育进行的。比如:要小学生尊敬国旗、爱国旗,就要告诉他国旗代表什么,为什么中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的来历,红色和五星各代表什么,如何尊敬国旗、爱护国旗等等。这必然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即使是“红灯停、绿灯行”这样最典型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需要伴随着进行道德、思想教育。所以不少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多功能的”。有的认为,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有的学者则认为,作为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五爱”的提法,“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方向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较好地处理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与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关系,具有外延的广泛性和内涵的深刻性”。这些观点都说明了爱国主义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一项综合性教育。

当然,这种综合性的教育要依据儿童青少年的不同年龄特征进行,内容由浅到深,要求由低到高。在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并结合进行一般性的思想教育;初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上以道德品质培育为主,在进行一般性的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向以初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的方向引导,并进行一定的政治教育;高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则要在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具有一定道德素养的基础上,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为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政治立场等方面打好基础。目前有不少高中的办学方案中把德育目标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这是必须立即改正的。

对有的学者提出“德育要去政治化”的论点,绝不能予以同意。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校德育“中性化”的倾向。爱国主义虽然为世界各国所共有,但“祖国”这个概念对每个国家来说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我们爱的是社会主义祖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祖国,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民族性。

(三)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始终与爱社会主义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建国以后,除台湾地区以外,全国实现了统一,建立了统一的社会制度。最初的三年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但它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建国的第四年即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允许那里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仅仅是对很小一部分地区的特殊政策,就全国总体而言仍然坚持一制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与爱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机统一是建国以后的必然,也是建国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走过的基本道路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充分证明了这条基本道路和历史经验的正确性,以及坚持这条基本道路和历史经验的重要性。我们党和国家的许多领导人、无数的国家建设的骨干、无数的英雄、劳动模范和广大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们,都是从这条道路上走过来的,都是由这个宝贵的历史经验铸就的。

在60年中小学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爱社会主义教育统一的经验中,有以下几点特别值得加以肯定:一是对中小学生来讲,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必须通过教育使他们既爱祖国又爱社会主义,因为他们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港澳台同胞和侨胞的爱国要求不适用于境内中小学教育。二是通过集体主义教育为中小学生打下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的基础。从小教育他们要爱他人、心中有他人,从爱父母、爱邻居同伴、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等做起,逐步提升到爱祖国、爱人民、爱民族、爱社会主义。爱他人、心中有他人,这是心系祖国、心系人民、心系民族、心系社会主义的基础。三是要通过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引导中小学生逐渐懂得只有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并逐步树立长大后跟着共产党走的信念。这是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关键。四是在用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国情教育学生、激起他们爱国情感的同时,要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懂得和亲自体验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必须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四)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始终包含民族团结教育,同时与国际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建国后,我国各民族已团结成一个自由、平等、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我国第一部宪法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所以,我国中小学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与爱民族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在1994年由中共中央颁布的建国后第一部系统全面阐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并阐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已取得的成绩和深入进行此项教育的方向原则。当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要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60年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说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之所以始终包含民族团结教育,是因为:国家与民族是密不可分的,民族是国家的基础和载体,国家是由同一个民族或有共同认同感的多个民族构成的,因此,国家的根本利益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爱国家就要爱这个国家的民族,爱这个国家的民族就是爱国家;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保障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只有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才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民族团结是爱国主义的表现,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影响,境内外分裂势力勾结制造的分裂活动,更应激起我们对中小学生加强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并把此项教育付诸实际行动。

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始终与国际主义教育结合在一起,以培育学生胸怀开阔的与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密切结合的爱国主义。在客观上,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因素;在主观上,积极学习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长处和先进经验,有利于加快本国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我国实行更加开放的对外政策的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的结合显得尤其重要。60年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结合的经验说明,培养学生从小具有国际主义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教育内容,必须包括:尊重世界人民和他们的文化习俗;对外国朋友讲礼貌、讲文明,不卑不亢,保持中国人的人格和国格;懂得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国家、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同情和支持世界人民的一切正义斗争;理解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日益紧密相连,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越是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就越大;懂得我国对推进世界进步的主张是,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小学教育的认识篇10

一、学生在性启蒙教育以及心理困惑的原因

1.我国没有对性教育进行普及,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约束使得学生对性方面是一片空白。学生在成长阶段由于本能的原因对性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教育,使得学生在这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犯罪情况的发生。

2.成人的挑逗和强制性压迫。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本能上就对性充满了好奇,在与成人的接触过程中,很多成人并没有考虑正处于生理期的小孩,做出了一些具有性暗示等的挑逗性行为和动作,这就大大增强了孩子的性好奇。另一方面,很多的成人和家长对孩子的性问题和性好奇是一种强制性的压制,完全不准孩子去提。这种强制的压制反而会增强孩子的好奇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疑惑和好奇会不断加重,最后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3.成人的引导方式错误或者方法的不恰当。当孩子处于生理和心理特殊时期的时候,有些家长和老师虽然给了一些引导,但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给予的这些引导是错误的,反而会把孩子带向另外一个更加严重的困境当中。这种错误的引导在本质上是一种负面的引导,在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避免。

二、如何完善小学高段性教育以及心理问题

1.作为政府,需要开设性教育专门性课程。让学生在性问题刚萌芽的时候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还要积极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性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更好地成长。在开设性教育课程中,需要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老师来担任。

2.要引导学生不专注性。通俗简单地说就是在学生开始意识到性问题的时候,用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不要专注于性。虽然学生在性问题上有一定的好奇,但是为了帮助他们具有健康的认识性,就应该避免他们过度专注于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