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研用地管理办法十篇科研用地管理办法十篇

科研用地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5:04

科研用地管理办法篇1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建议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民办高校逐渐意识到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重视科研,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同时也加大了科研经费的投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科研经费也日益增多;同时,因民办高校评估、升格的需要,科研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

民办高校因自身办学经费来源的特殊性,有别于公立高校办学经费多数来自财政拨款,民办高校几乎所有的办学开支主要来自行政性收费,其运作遵循自负盈亏的原则,因此,办学初期对科研不够重视,对科研投入不多,随着国家政策和自身办学的需要,科研经费已成为民办高校资金来源的一部分,科研经费管理在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日渐突出,而部分民办高校由于长期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在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1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

科研工作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起步较迟,发展历史较短,因此从管理到成果获得方面都显得较为薄弱。许多民办高校还没有重视科研工作,还没有意识到科研是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内涵的重要途径,没有将科研经费管理纳入经济责任制范畴,没有制定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办法,没有设置科研部门及财务部门没有专人负责,科研经费的启动、报销等相关制度不健全,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不顺畅,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2)科研经费管理责权不明确

因民办高校为了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的问题,尽量做到精兵简政,对于科研管理虽然表面形式上是成立了科研部门,但是人员配套跟不上,一般只有一两个人在负责,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从科研项目申请、立项到经费到账、中期检查以及结题、报销等经费的整个过程,科研部门与财务处缺乏有效沟通、协调不足,信息反馈不及时,势必在经费管理、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责权不清,模棱两可的地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出现了互相推诿的现象。

(3)科研经费监管体系不完善

因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最直接的就是导致经费使用存在浪费,经费报销存在随意或不规范的结果,许多课题人员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经过预算,即便预算也只是巧立名目地大预算,不符合课题研究的需要;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将科研经费用于旅游、私人消费和与课题研究无关的活动,或者违反有关规定将科研任务外包等行为;报销过程中对科研经费监督审计不够,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在经费报销过程中对票据的认定存在很大的灵活性,许多报销票据名不符实等,甚至张冠李戴,巧立名目套取现金。加之民办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缺乏有效地监控,领导的主观臆断过强导致经费管理不规范。

2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的因素分析

(1)对科研重视不足,导致科研经费配套不到位

民办高校大多数以教学型为主,教师多半比较年轻,对于参与科研的兴趣不高,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之民办高校自身性质和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所致,从董事会到领导层面都不太重视科研,更不愿意在科研上投入过多经费,因此容易导致教师申请获得的项目得不到实质性的学校的经费配套,直接影响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所取得的效果,众多项目申请时所写的学校的经费配套的比例得不到落实,最终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混乱

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前提,民办高校由于不重视科研,导致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科研经费的大量浪费。由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宽松无序,很多项目经费完全由科研项目组支配,不仅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调控,更产生了许多经费的串用、挪用和乱用现象,导致经费浪费。财务部门不按照经费来源对不同项目单独建账或分类设账,将同一项目负责人的不同渠道、不同项目周期的项目经费打包处理,或者对不同经费来源的科研项目采用一样的管理办法,造成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混乱,无法监控各个项目的财务进展情况。

(3)缺乏既懂财会知识又懂科研管理的专门人员负责

科研项目种类较多,经费来源较为多渠道,科研项目层次也比较多,有纵向和横向课题,有部级、省部级和校院级等多层次,经费的来源因此会比较复杂,由于经费的多元化势必对财会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和经费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会人员不仅对财务方面的业务熟悉,还必须对国家科技政策、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财经制度等相关知识十分了解,是一个既懂得财会知识又懂得科研管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人员流动性较大,部门岗位频繁换人,导致无法固定一个专门的人从事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多半都是兼职的,这样的现状势必导致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

3民办高校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一些不合理现象,笔者认为作为高校财务部门或科研部门都需要认真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相关科研相关管理文件和经费管理办法的指导下,建立起科学、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灵活协调的民办高校特色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的职能部门

制度健全了就不会有漏洞可钻,管理也必然更加有章可循。当前民办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制度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一个过程。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经费报销制度》等文件性的东西来约束和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及报销行为,同时采取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同步执行,加强对科研过程的监督规范,对弄虚作假、随意截留项目经费的违法行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惩,努力做到专款专用,保证经费的使用落到实处,项目研究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项目经费管理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明确项目结题时间和结余经费分配比例和奖励办法,通过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健全和完善,使科研、财务及科研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采取项目经费的合同式管理,加强经费使用过程的监控

科研采取项目工程化的管理模式,制定项目经费预算控制卡,将每一个科研项目进行编号建档,以项目的形式实行动态管理,和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合同书,并要求项目负责人定期上交项目经费使用卡,财务或科研部门对每个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控;同时为了确保科研经费安全并合理使用,学校应组织监察、审计、财务、科研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及经费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科研经费使用违反管理规定,滥用、盗用、挪用等违纪问题的发生。

(3)增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健全诚信体系

财务部门或科研管理部分应该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公示制度,通过文件、网络公开等形式渠道向全校公开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全校教职工的监督,防止内部人交易、暗箱操作、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建立起科研经费使用诚信档案和信用管理机制,完善学术道德体系,将在科研过程中经费使用的欺诈行为纳入绩效评价或职称评定指标内,推行"一票否决制",一旦发现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者将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通过信用体系的建设,更好地发挥课题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和科研团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从而达到科研经费的管理公开透明、清正廉洁。

参考文献:

[1]张波.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的财务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喻涛.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会计师,2011(06).

[3]刘军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困境与出路[n].中国经济时报,2013-10-31.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2009(1).

科研用地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山东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思路对策研究

一、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现状

1.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概述

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作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到2009年底,在省民政厅登记在册民办社科研机构15家,如山东一泓健康研究中心、山东民意调查研究中心等,总的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健康的。

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二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2000年以前,属于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伴随经济改革开放的逐步开展与扩大,民办社科研结构开始应运而生,并初步展示其一定的积极作用。二是初步发展阶段,2000年代到2004年前,山东民办社科研就开始逐步发展,并开始出现一些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管理也开始受到重视。三较快发展阶段,2004年以来,在中央宏观指导下,山东社科联加强了对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业务指导与管理,一些民办社科研机构着手开展与经济社会紧密相关的研究,并在山东大社科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民办社科得到较快发展。

2.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现状调研与分析

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业务管理工作,既不同于学会工作的管理,也不同于我们比较熟悉的公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管理。山东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基本上处于发展的初期或称为发育期。他们成立的时间普遍不长,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业务研究能力有待提高,服务社会的作用和社会影响还不够大,制约其发展的外部因素还比较多等。

从专业方向看,以经济、管理、咨询服务研究为主,注重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研究。这些业务活动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积极承担政府各类课题研究,为山东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对策研究,具有鲜明的决策咨询服务性质。二是通过组织论坛、课程培训、专题报告和学术沙龙等形式,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业务培训工作,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需求。

从发展阶段看,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总体上尚处于发育期,需要我们加强培育扶植和管理监督,尽快促进它们健康发展起来。即使在这样一个发展初期,我们仍然能看到,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时刻面临着生存压力,它们的研究方向和业务活动必须也只能以广泛的社会需求为方向,通过它们的社会联系和公关工作,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有效地整合社会研究资源,努力实现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正是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运行机制的优势所在。

3.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意义

(1)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是推动山东大社科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为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的哲学社科得到健康发展,尤其是山东社科联提出构建山东大社科局面后,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作用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山东民意调查研究中心开展山东民意调研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

(2)培育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是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和社会秩序的存在都有其深刻的社会需求。近年来,我国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民间学术研究团体的出现和发展,正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积极培育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是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我们面临着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的重要任务,对此我们要站在促进山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积极支持民办非企业类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充分发挥民办社科研究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如山东民意调查中心、一泓健康研究中心等都属于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是当今时代的新生事物,他们的研究在政府决策、服务群众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1.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管理现状

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管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社科联主要承担对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筹备成立,参加年检等审查备案,对学术活动进行指导。民政部门是社科类社会团体和民办研究机构的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对其成立、变更、注销进行登记,制定政策措施,实施年度检查,监督开展活动,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目前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总体来看越来越规范,当然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各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业务指导力度,如社会科学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管理,严格落实审批制度,实行分级分口审批管理原则,扎实推进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健康发展。加大对社科类社团组织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促进社科类民间组织规范发展。各级民政部门、社科组织及业务主管单位要加强合作,相互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共同做好管理工作。

2.妥善处理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规模发展与严格控制、有效管理的关系

山东民办社科研机构的管理,是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山东实际,在民办社科研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业务管理工作中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在管理体制上,要处理好登记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关系;在管理原则上,要处理好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的关系。民政部门负责登记管理,社科联负责业务管理。这是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双重管理体制规定的。

鉴于山东省民办社科现状,对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发展要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这是我们实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在培育中体现管理,在管理中促进发展,为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三、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对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认识不到位

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中存在普遍性的问题,如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在思想观念上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认识尚不到位,在具体实际工作中不够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甚至急功近利,追逐虚名。这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没有客观公正的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对全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导致个别民办社科研究机构难以发挥相应的积极作用。

2.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科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学术队伍不强

人才和经费是桎梏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科研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人员较多,缺少中青年专家,科研实力整体不强。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投资者在初期未见效益时,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钱不愿意投入,没有相应的搞科研的气氛,人才也就不愿意来,导致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学术队伍普遍比较薄弱。

3.细化管理,努力形成规模效应

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在2009年注册的有15家,相对来说力量薄弱,相互之间也缺乏密切联系,处于单打独斗状态,难以形成良好的规模效应。对此针对山东省的具体情况,在业务管理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分类管理与指导,增加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活动。

目前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反映了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今后,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促进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规范运行、增强活力,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四、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今后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

1.加强管理,科学引导,把握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正确政治方向

以创新为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指导思想,加强党建设,科学引导,把握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正确政治方向。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毛泽东思想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创新,而“三个代表”则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创新。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出现是顺应全球化、改革化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其出现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延伸了政府功能,进行了多区域、多学术的研究。他们的出现是社会组织的创新,但这种组织要稳固其合理性,本身也要不断创新。因此,在推动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对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把握,确保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在促进和谐山东建设中积极作用。

2.分层管理、分类指导

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由于其创办背景、发展历史和运作模式不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对此需要采取不同指导和管理办法。根据我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特点,可以把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分为二类:一类是对市场依存度较高,实行自主会务、自筹经费,运用自身优势,通过向企业和社会提供咨询、策划等有偿服务,既能取得社会效益,又能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要进行重点指导,着力引导其依法开展业务,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发展路子,增强服务山东、服务地方的大局意识。二是挂靠高校或社科机构的民办社科,特别是研究山东地域文化类社科研究机构,一方面要在其经营意识进行转变,另一方面要给予必要经费支持,把握新形势下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优势与特色,促进分层管理、分类指导管理制度的进一步细化与完善,以利其在山东省社科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学科研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创新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

一个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能够健康持续成长的根源,在于其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首先突破人力资源瓶颈。坚持外聘制度,广泛延揽入人才策略,聘请各大高校的著名中青年学者担任学术委员、特约研究员,聚集一批社会科学领域的精英;还可以不定期的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参与研究,这样一来,既可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还可以以一种特殊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其次,构建相应激励机制。既可根据区域经济文化特色,打造自己的研究专家队伍,也可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需要进行创新性研究。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对研究人员或研究成果体现“重实效”的原则,即根据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对课题的贡献度以及与实际的工作量相结合来进行酬金发放,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所有研究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创新管理模式。可以以课题为纽带,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管理,同时制定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管理条例以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

通过创新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强化科学管理、规范运行,不断完善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促进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4.以优化资源、打造特色为基础,创新发展新模式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搭建民办社科研究平台,创新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新模式。一是要做到优化资源,汇集人才,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而人才是一个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核心问题,也是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聚集、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家队伍是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特色化发展的基本保证。二是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立足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实际,根据自身优势,凝练研究方向,找准研究切入点,开展富有鲜明机构特色和区域特色的社科研究,这是民办社科研究发展的出路所在。

总之,围绕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支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政策,充分发挥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在社科普及、创新理论、咨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及时总结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经验与启示,促进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2]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资格审查暂行规定.

[3]四川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科研用地管理办法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42-05[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创新团队(iR114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丹(1977―),女,辽宁海城人,硕士,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财务管理,金融管理;沈晶晶(1982―),女,江苏泰州人,硕士,南京邮电大学助理研究员,科研管理;王思远(1986―),女,江苏宿迁人,硕士,南京邮电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人事管理,财务管理。

2015年4月,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修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5〕15号,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以规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为重点,为促进科研机构的良性发展,聚焦科研活动的实际需求,建立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增加绩效支出;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办法》遵循基础研究活动规律,保障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

近年国家财政对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大幅增长,从2002年19.7亿元增加到2014年19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1%。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稳步提高,作为资助主体的项目平均资助强度由2002年每项19.9万元提高到2014年每项79.57万元。[1]在这种背景下,修订《办法》较大地改善了基础研究的资助环境,适应新形势下科研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要求。此次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的改革是科研经费反哺教育成本不足的重要举措,改变了以往教学经费补偿科学研究的状况,高校应适时转变观念,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同时迎接科研资金间接费用管理上的挑战,推动科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按照国家科研课题成本分类核算管理的思路,将科研经费按支出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相对直接费用而言的。直接费用是指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与研究直接相关的费用,而间接费用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

我国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和管理办法,早在1997年,财政部、原国家科委在《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提出间接费用问题,指出,“成本费用应按照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分别归集”。2001年颁布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1〕207号)对间接费也有提及,规定了“课题间接费用占课题经费总预算的比例一般不超30%”。到了2006年,国家全面修订“973”“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6〕159号、160号、163号)时,科研间接成本补偿问题不再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将科研单位提供的房屋设施、设备、水、电、气、暖等成本纳入管理费列支,大多数高校仅是从拨款中简单地计提管理费。

回顾这10年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变化,虽然科研间接费用经历了“有”的阶段,但至始至终没有发挥真正作用,并没有对高校科研机构的间接成本进行有效的补偿。一方面由于当时观念认为国家对科研院所和高校都有安排基本运行费,包括房屋设施、水、电、气、暖和人员工资薪金等,同时课题中也允许列支管理费,用于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水、电、气、暖等费用的补助,不应该再用间接费用补偿;另一方面限于科研活动中成本核算不完善,不具备独立核算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的条件。

二、我国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国家自然科学经费中获得份额不断增加。多年来,来自国家财政投入的高校科研经费只能用于科研课题本身的直接成本,而对于支撑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维护与运行以及科研人员绩效等未能发挥综合补偿的作用。在这种体制下,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科研活动中发生的间接成本得不到有效的补偿,教学经费长期用于补贴科研课题,使得高校科研活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另一方面科研经费管理中缺乏绩效评估体系,科研经费管理长期重物轻人,缺少对科研人员创造价值的的肯定。

为遵循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促进科研活动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国家2009年《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9〕218号),规定将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间接费用比例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和基本建设费后的13%,初步建立了间接费用补偿机制和人员激励机制。[2]

2011年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以下简称《通知》),针对“863”“973”“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公益性行业”等科研专项经费,明确管理部门以“间接费用”的方式补偿承担单位消耗的间接成本。我国各渠道的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和办法是以科技部资助的“863”“973”“科技支撑计划”为主衍生而来的。《通知》将对各类科技经费管理办法的改革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通知》体现了科技计划经费管理理念的重大转变:明确了管理部门以“间接费用”的方式对承担单位消耗的间接成本予以补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加绩效支出。[3]

201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完善民口科研项目的间接费用管理,明确间接费用管理细则。《意见》中强调间接费用的核定与项目承担单位信用等级挂钩,由项目主管部门直接拨付到课题承担单位。《意见》中明确间接费用用于补偿课题承担单位为课题实施所发生的间接成本和绩效支出,要求课题承担单位建立健全间接费用的内部管理办法,强调要结合一线科研人员实际贡献公开公正安排绩效支出,体现科研人员价值,充分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

为落实国家政策要求,遵循《意见》(国发〔2014〕11号)、《通知》(财教〔2011〕434号)对间接费用的相关要求,2015年,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修订了《办法》(财教〔2015〕15号)。《办法》引入了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将项目资金按照直接费用、间接费用进行了划分,明确间接费用是依托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包括依托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的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办法》的调整满足了科研的实际需要。《办法》以间接费用形式提高了对依托单位的管理成本补偿,以绩效支出形式提供了对科研工作者的激励,这一做法更符合科研活动规律,体现了科学化管理的要求。

三、高校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管理办法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从2009年民口重大专项间接经费管理的探索,到2011年“863”“973”“科技支撑计划”间接经费管理的引领示范,再到2014年民口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的完善,至2015年最新颁布《办法》,关于间接费用的界定、管理、使用越来越明确。到目前为止,我国主要渠道的科研项目资助体系基本上都对原有的经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虽然项目归口不同,但对间接费用的规定和支出范围界定基本相同,新办法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科研经费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管理部门以间接费用的方式对承担单位消耗的间接成本予以补偿;另一大亮点就是在间接费用中增加了人员绩效支出。间接费用改革的推行将有助于科研活动健康可持性发展,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也给高校的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的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一)高校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管理办法改革中的机遇

1.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缓解高校教育经费不足现状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经费不足、办学资源紧张。为提升科研实力,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向科研倾斜的情况,高校公共资源使用得不到补偿,资源的共享共用导致使用效率低,实验用房、办公用房“重占有轻效率”的现象较为普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科研间接费用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对课题依托单位的房屋、设备、能源消耗等办学资源提供成本补偿。一方面可以缓解课题承担单位经费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有望通过成本核算、科学计价收费的形式来解决资源使用效率不足和浪费的问题,缓解高校教育经费不足的现状,充分发挥科研间接成本的补偿作用。

2.人员绩效支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在改革之前的各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中,预算开支范围只列明了“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两项酬金性支出,这两项支出均不允许支付给包括课题负责人在内的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团队成员,这使得在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不能获得相应的补偿。改革后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充分体现科研人员价值,间接费用中明确增加了绩效支出,强调要结合一线科研人员实际贡献公开公正安排绩效支出,建立科研人员激励机制,这一举措有助于激发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4]

3.科研信用评价体系助推高校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

从最近几年公布的高校科研课题获取情况来看,课题中标率逐年上升,经费资助金额也不断增加。但从每年的课题结题验收情况来看,课题经费支出的财务审计验收情况成为项目结题难的重要问题,高校普遍存在重视课题申请而忽略经费管理和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5]改革后的经费管理办法中指出,高校科研间接费用的核定比例与将与课题承担单位的科研管理状况、信用等级挂钩,课题的执行情况和结题验收情况直接关系到承担单位的信用等级,这一规定对于课题承担单位加强项目管理将产生强大驱动力,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

(二)高校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管理办法改革带来的挑战

1.单一核算标准下分摊、补偿科研间接成本困扰高校管理部门[6]

高校长期以来缺乏办学资源的成本核算和补偿机制,现行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是以生均拨款为核定标准,教学资源的分配的主要衡量指标则是师生人数,平均现象明显。在这种简单平均的资源配置体系下,一些实验型学科依托的院系实验用房紧张,而一些文科类院系的用房相对宽裕,甚至有些院系的办公用房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对于近年科研发展迅速的实验性学科,高校现行资源配置体系下分配的实验室空间严重束缚学科进一步发展,改造实验室经费不足也严重束缚了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高校推行科研间接费用改革是缓解科研经费不足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校如何进行办学资源的成本核算与分摊将是高校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高校在推进课题间接成本补偿工作的过程中,对高校科研过程中投入使用公共资源进行收费,这将有效遏止公共资源闲置、占用现象。如何以科研间接成本补偿为契机,围绕科研课题间接费用所允许的开支范围进行成本核算,推进公共资源的成本补偿机制,这将是高校财务与资产管理部门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2.片面追求科研成果“量”的导向阻碍高校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

原来的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人员费和劳务费的比例偏低,忽视了人的创造力,缺乏对课题参与人员劳动投入的激励机制,使得经费的增长没能有效提高科研人员创新热情。[7]在间接费用中安排绩效支出,可以很大程度激发高校教师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这项举措能否发挥预期作用,核心问题是绩效评估是否科学。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项目验收的主要考核指标都是发表文章的数量,导致国内高校教师片面追求文章的“量”,而忽视了对文章“质”的追求,教师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至2014年9月,我国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但显示论文影响力的指标――被引用次数为1037.01万次,排位第四,也就是说,我国科技后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的论文所占比例甚高。怎样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既可以尊重科研活动的自身规律,又可以引导科研人员提升成果质量,同时又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给高校科研间接费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3.科研项目的资助方对间接费用比例的核定考验高校科研管理能力

修订后我国的间接费用管理办法与国际惯例是接轨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很早就实行了间接费用政策,在资助经费下拨前,通常nSF会与各个高校进行谈判,以确定间接经费在整个资助经费中所占的比例。[8]一般来说,学校科研水平越高,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间接经费所占比例就会相对越高。结合我国目前高校科研管理现状,高校暂时并不具备与政府平等谈判的条件,对于间接费用比例的制定目前是统一设置一个上限,具体核定比例与依托单位的管理状况、信用等级挂钩。这项举措有效提高依托单位有效参与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对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引导高校科研工作者提升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如何提高高校在科研信用评估体系中的等级,都将是高校科研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高校实施间接费用管理新政的建议

虽然科研经费间接费用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前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我们应该看到,高校在贯彻执行间接费用管理办法新政过程中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高校要巧抓住机遇、顺应改革的方向、适时完善高校相关制度,争取在这一轮科研经费改革中制胜,以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健全高校成本核算制度,完善间接成本补偿机制

科研间接成本补偿为高校公共资源使用、维护经费不足提供了必要的财力,缓解科研经费不足的压力,而在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上,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科学合理的公共资源配置方案。高校公共资源分配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用房资源上,结合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特点,高校在配置用房资源应遵循“效率为目的,收费为手段”的资源优化配置指导思想,实行“定额分配,超额收费”公用房有偿使用理念,实施教学、科研、办公用房差异化、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和补偿政策。高校应制订完善的间接成本补偿办法,充分利用资源,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为目的,通过收费避免用房的闲置浪费。高校在配置用房资源时,要通盘考虑全校的用房需求,在满足教学活动用房的前提下,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建立基本保障与竞争相结合的用房资源配置策略,定额面积保障最低办公要求和基本科研活动,对于超额部分实行收费管理。通过成本核算、补偿收费的方式,提高学院和教师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率意识,同时在公用房分配、核算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的水、电、气、暖消耗成本分摊与补偿机制,可以考虑按用房的面积归集水、电、气费,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为高校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调节手段。

(二)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当前中国高校教师收入与英、美、日等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在这种背景下从间接费用中安排人员绩效支出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绩效的考核指标体系会像一只无形的手指引高校科研人员的努力方向。高校现行薪酬体系普遍推行绩效工资,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分教学、科研和指导学生三大块,大部分高校考核科研部分绩效的主要指标是科研项目到账经费额度和发表文章的数量。高校在重视科研人力资本、提高绩效支出的同时,更要重视科研高水平成果的产出导向,应加大科研产出的评价力度,加强对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引导,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建议高校在制订科研绩效指标体系时,首先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其次要根据科研项目的类型分层、分类设计。具体操作可以参照国务院2014年12月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中对科技计划整合划分的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例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这类项目,致力于解决国家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这类项目研发周期长,设计指标时要避免短期行为,要注重成果的前瞻性和基础的创新性;而对于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类项目则要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程度和市场转化情况;对于基地和人才专项类项目,指标要侧重优秀人才的培养情况。科技论文是衡量科研成果的核心指标,对于考核论文的指标,要结合学科领域特点,综合考虑论文的分区情况、影响因子以及数量,引导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论文,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向世界顶尖水平发展。

(三)建立专门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

科研用地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科研经费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08.011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08-0022-02

科研工作作为民办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已被多数有识之士所认同,其在学校工作的地位和经费投入也在与日俱增。且近些年来,民办高校所获取的纵向课题、横向课题,无论在层次或在金额上都有大的长进,多年累计下来的项目数及科研资金数还是相当可观的。同时,因民办高校评估、升格、学科专业建设及教师科研水平提高等的需要,近些年来,各民办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科研工作,每年都会在预算中安排一定量的科研经费。由于民办学校办学历史短,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特殊,缺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成功经验,科研经费审计几近空白,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中滋生乱象的风险会较大。因此,需要对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予以重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措施与方法,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率与效益,提升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及有效性。

1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审计的特点

1.1科研经费额度偏少,来源渠道单一

相比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长则20多年,少则几年。民办高校建设初期优先考虑的是校舍建设等,科研队伍建设则最受轻视甚至被忽略。即便有为数不多的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员,也处于高度流动之中。其次,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打临时工心态的大有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员工的科研热情,导致民办高校教科研水平相对较低,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科研项目申报数量相对较少。

1.2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组织保障不力

民办学校特有的办学体制,基本上都是公司办学,其目标大多与经济利益相联系,而科研则是一项长期见效的活动,很难在短期内看到回报,况且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本身就有很多缺陷,难以获得举办者或董事会的全力支持。加之科研经费数额相对较少,因此,科研经费管理难以进入工作重点,更谈不上深入人心了,设置科研机构者寥寥无几,即便有也不甚专业,难以适应民办高校现代科研经费管理的需要。

1.3科研项目责任模糊,制度不尽完善

由于民办高校队伍有欠稳定,流动频繁,很难固定科研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及主要参与人员。同时,民办高校也由于办学历史所限,缺少必要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即便有一些,也过于原则,管理经验极度欠缺,核算制度也与公办高校有较大区别,成本核算不甚科学,经费违规使用现象更为普遍。

1.4科研经费审计几近空白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具有3个显著特点,即初级、原始及狭隘,主要是针对公办高校而言的。既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也无有效的实践经验可循。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民办学校几乎没有专设内部审计机构,缺少必备的审计专业人员,特别是与科研经费审计有关的专业人员更为稀少。此外,到目前为止,尚无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专项法律、法规,缺少审计应遵循的规范,近乎无章可循。

2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重点

根据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结合其科研经费管理与审计的特殊性,参照《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令第1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教财[2011]1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等文件精神,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应重点从3个方面着手加强。

2.1制度、机构健全性审计

制度与组织保障是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制度简言之就是行为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强制约束,可以防堵漏洞。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应先行。2013年10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我国科研经费“恶性问题”,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其针对的部门和单位主体主要是公办单位。相比民办高校,公办单位应该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设计及建设方面有其明显的优势。优势单位都出现如此状况,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理由让人们更加担忧。因此,对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首先,应了解有无健全、完整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如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报销办法、核算办法、分配办法、预决算制度、结题管理办法、科研资产管理办法等,特别关注有无完整的预防性管控制度。只有织出一张无漏洞的管控大网,才可有效预防或降低错误与弊端的发生。另外,建立必要的内审机构或配备必要内审人员,也是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果的前提之一。民办高校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从节约人力成本考虑,很难像公办高校那样按要求设置相应的内审机构,即便有,也是摆摆样子,且其职权、地位也很难获得尊重。因此,要想取得预想的审计效果,必须要设置相应的内审机构,配备专职、专业的内审人员,消除审计盲区,并保证其有责、有职、有权、有利。

2.2一致性审计

(1)科研项目申报承担人员与实际承担人员是否一致。一些民办高校由于自身水平及影响力有限,特别缺少科研领军人物,恐难争取到课题,往往借鸡下蛋,通过借用外单位专家挂名方式进行项目申报,以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实际上,真正主持的则不是原申报的人员。采用这种挂羊头卖狗肉方式从事科研工作,很难想象会有很高的科研成果。

(2)配套经费是否适时足额到位。民办高校相当数量的科研项目都需学校提供一定量配套科研经费,自立项目就不用说了。审计时,应关注学校的承诺是否兑现,如是否适时拨付、足额拨付等。学校承诺的配套经费是科研项目有效开展的前提,是科研质量的重要保证。应防止学校或举办者说一套,做一套。切忌重申报,轻研究,少投入或不投入现象的反复出现。

(3)经费预算与实际执行是否一致。民办高校在科研项目申报上,同样需要有完整的项目经费预算,注明相应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等。审计时,应将实际开支的范围和标准与预算项目进行比对,查明预算执行力。如出入很大,就应重点予以关注并查清原因,如是否是预算制定水平的问题,或是违法违规开支问题,或是套取科研经费问题等。

(4)项目开展的实际进度与申报书所列的进度是否一致。任何一个科研项目都应有一个完整的时间规划,需要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保证科研项目的质量。一些民办高校因缺少必要的督促与管理,项目早期几无动静,等到项目到期日临近时,方才加班加点,突击干活,突击花钱,有的甚至企图蒙混过关,应付了事。这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思想和做法,在民办高校不是少数,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科研成果。

(5)实际科研成果与申报时的承诺是否一致。科研项目申报时,一般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提交成果清单,是项目结题的重要参考依据。审计时,应关注实际成果与当初的承诺是否基本一致,特别关注是否有重大缩水行为。民办高校申请课题时可能承诺的较多,但最后结果未必尽然。一些项目可能钱花了,但效果却不甚明显,存有套取科研经费的嫌疑。

2.3合规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审计

(1)合规性审计。合规性审计的目的在于揭露和查处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促使其经济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内部控制制度等要求的审计。合规性审计是审计的重要内容,特别关注被审单位是否遵循了特定的程序、规则。例如,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有无随意扩展,开支标准有无随意扩大,科研经费开支是否保持足够的透明度等。民办高校因前述的特点,财务错误和弊端发生的可能性较公办高校而言更大,科研经费的隐性损失和显性损失更多。

(2)合理性审计。合理性审计即是对相互具有关联关系的逻辑性存在与否的检查,是建立在合法、合规性检查的基础之上的内涵性审计工作。其具体表现如:报销票据是否合理、所购物品与科研需求是否一致、实际消耗与合理消耗是否一致、报销人员与科研项目实际承担成员是否一致等,保证有限的“好钢”能真正用在“刀刃”上。

(3)有效性审计。有效性是指有效率和效益。投入就需有产出,这是基本经济规律。民办高校科研项目获得了各方的经费支持,理应给予恰当的回报,即提供不同形式的科研成果,或是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尽管科研成果评价尚无成熟的办法,但不能因此成为我们忽略对民办高校科研成果鉴别与评价的理由。

总之,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审计尚存诸多薄弱之处,加强对其审计是确保其合法、合理与有效的重要保证,也是民办高校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科研用地管理办法篇5

一、北京市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中,对北京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2008年,北京市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列全国第3位,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五个分指标中,知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环境仍稳居第1位,创新的经济效益列第3位,知识获取能力列第4位,企业创新能力列第7位。2008年北京市创新的实力全国排第3位,效率第2位,但潜力只列18位。

知识获取能力方面,北京市的科技合作综合指标居全国第1位,这与其拥有高水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密切相关。技术转移综合指标、外资企业投资综合指标分列第3位和第7位。

北京市的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名第7位,虽然比去年的第11位有所上升,但仍是拖后腿的项目。其中,制造和生产能力综合指标由第6位上升至第5位,表现比较稳定。

北京市的创新环境排名仍位居全国第1名。其中,劳动者素质综合指标、创业水平综合指标均排名第1位,金融环境综合指标排名第4位,市场环境综合指标排名第6位,创新基础设施综合指标表现不佳,列全国第17位,但比上一年的第26位也有较大幅度的改进。

北京市的创新绩效综合指标位居全国第3名。其中,就业综合指标由上一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2位。就业综合指标所包含的城镇等级失业率和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分别位居第1名和第4名,但这两个指标的增长率分别位居第17名和第11名,略显不足。

二、自主创新政策选择

(一)科技投入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股权投资暂行办法》(京科发[2009]574号),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经费间接费用列支管理办法(试行)》(中示区组发[2009]7号),包括:(一)科研条件支撑费。(二)协调管理费。(三)监督检查费。(四)其他间接费用。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重大专项资金试点管理办法》(中示区组发〔2009〕8号),设立中关村示范区科技重大专项资金。

《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京财预一[2006]2293号),针对标准制(修)订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结果的一次性无偿资助。

《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京财文[2006]3101号),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标准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09〕47号),无偿资助主导制订技术标准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

《中关村科技园区生态型园区建设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08〕5号),支持资金优先用于采购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的技术、产品、服务等。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京财预〔2006〕1769号),促进园区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园区软环境和扩大对外交流以及经财政部门批准的其它支出。

(二)税收激励

《北京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京科发〔2009〕548号)。经认定及年审合格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持相关认定文件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事宜。

《支持中关村百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做强做大的若干措施》(京政办函[2009]103号),支持中关村百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

(三)金融支持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企业改制上市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09〕25号),支持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担保融资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09〕28号),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给予有关措施支持。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业投资风险补贴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09〕26号),补贴标的为创业投资企业以货币形式对企业的实际投资额。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09〕27号),信用贷款的额度和贷款期限,由试点银行根据申请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

《扩大中关村信用贷款试点意见》(中示区组发〔2009〕4号),试点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无需抵押和担保。

《中关村信用保险及贸易融资试点工作的意见》(中示区组发〔2009〕5号),以保险促信用,以信用促融资,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关于鼓励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投资发展的试行办法》(中科园发〔2006〕30号),扶持创业投资机构的设立与发展。

《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改制上市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07〕34号),支持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

《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种子资金投资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07]10号),对入驻孵化器内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

《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贷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07〕43号),“瞪羚”企业、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可获得贴息支持、担保费用补贴等。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信用保险及贸易融资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09〕33号),为企业提供资信调查费补贴、保费补贴和贷款利息补贴。

《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暂行办法》(京发改〔2008〕1167号),引导基金以参股支持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向创业期中小企业投资。

《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份报价转让试点资格确认办法》,在资本运作方面支持企业。

(四)政府采购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开展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08〕46号),推进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在首都发展建设中的广泛应用。

《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办法(试行)》(京发改[2009]208号),为企业采购重大技术装备提供政策优惠。

《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办法(修订)》(京科高发[2009]186号),支持符合北京市优先发展领域的产品(服务)。

《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实施细则(试行)》(京财采购[2009]370号),是对已有政策的补充。

《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办法(试行)》(京科高发[2006]731号),发挥公共财政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消化吸收再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北京市鼓励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实施办法(试行)》(京工促发[2007]2号),对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北京市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意见》(京科高发[2007]138号),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和实施方式。

(六)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京政发〔2009〕11号),积极实施保护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

《中关村专利促进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09〕48号),支持企业的专利创造、管理、制度建设和竞争性研究等工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投入项目专利和版权管理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07〕13号),加强对政府投入项目的专利和版权管理。

《北京市专利申请资助金管理暂行办法》(京财文[2006]3101号),重点资助发明专利申请。

《北京市发明专利奖励办法》(京政办发[2007]33号),“评选表彰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明专利。

(七)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决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87号)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京科政发[2007]87号),奖励本市行政区域内对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京办发〔2009〕11号),重点聚集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创新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

《关于印发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中示区组发[2009]3号)、《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若干问题解释》(中示区组发[2009]12号),实施股权激励,激发创新热情。

《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京人发〔2006〕83号),在创新人才培养、选拔、吸引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和《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京政发[2009]14号),给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面的方便。

《2006-2010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京人发〔2007〕113号),着力提高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

(八)教育与科普

《北京市科普基地命名暂行办法》(京科社发[2007]501号),支持科普项目,择优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申报部级科普基地。

(九)创新基地与平台

《北京市科技研究开发机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实施办法》(京科政发[2006]28号),重点支持自主创新成果和产学研创新模式与机制。

《北京市关于促进科技条件共享的若干意见(试行)》(京科条发[2007]2号),向社会开放各类大型基础实验设备设施。

《北京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京工促发[2009]69号),对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关于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发挥科技优势,以联盟方式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京科农发[2009]286号),为三农领域的创新提供支持。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若干意见》(京科发[2006]790号),对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相关运行费用予以补贴。

《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的实施办法》(中科园发[2006〕36号),对产业技术联盟财政提供资金支持。

三、自主创新政策评价

北京市已经基本形成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在激励企业加大创新经费投入、吸引创新人才和企业创新设施建设方面初见成效。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但也要看到问题,北京市现有政策针对性比较强,但大都处于操作层面,这与北京市现实的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大致相适应。长期来看,北京市的政策应具有前瞻性、方向性和根本性,需要在下述方面作出努力:

(一)消除创新的体制、机制

解决研究开发、产业化管理中的问题,避免研发有机过程、全过程的分割;消除科研立项与评价的准计划色彩,以免导致科研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以技术水平或产业化成果作为评价依据,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二)加强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多年来,北京市习惯于对各项科技工作进行总结,而不习惯于规范化的评估。已有的科技评价机构重在评估研发项目,而缺乏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能力与经验。

科研用地管理办法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明确目标;培养提高

一、民办高校学生的现状

随着国家政策对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民办高校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国家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南民办高校也在迅速的增长,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学院等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为河南的巨大生源也正在分忧解难,为更多的学子提供了学习成才的机会。民办高校在发展,民办高校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大学生的学习机心理现状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能够把握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对于民办高校的办学、学生管理工作、教学改革的长期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办高校学生大部分是应届中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对复习再考取好的学校没有希望;再者就是往届高考生,没有考出好的成绩,由厌倦了复习再升学;其次就是职高、技校、中专的毕业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也不适应大量理论的学习,这就是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故一般成绩相对比较差,底子薄,不愿意接收较多的理论讲授,但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定位,可以就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子上为学生提供一条成才之路。

这些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又不够持久。由于该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很多学生对一些实用性课程、技能比赛等反映出极大的兴趣。渴望获得一些科技和学术性活动的知识。所以,现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对学生的培养提出简单看法。

二、科学的管理方法

学习要掌握方法,只有适当的管理方法才能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感情管理

民办高校的学生大部分经历过高考,且成绩均不太理想,是在迷茫、失落和彷徨中走过来的,作为管理者,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学生,了解他们不同的落榜原因,然后给与相应的鼓励,给学生在民办高校学习压力的解脱。如地域差异而落榜的,我们可以从河南生源比较多,高考分数高,如果在北京、新疆等你们也是重点高校的学生;或者专业限制落榜的,可以告诉他们,报考专业如果允许调剂的话,他们也同样坐在更好的学校学习;如果填报志愿不得法落榜,我们可以从不了解高校报考情况,报考不得法等;有的是受心理、身体素质影响落榜等,无论什么原因造成高考落榜的我们都要有相应的解释方法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而与学生主动接触,以情来拉近关系。

另外,作为管理者要充分信任他们。也就是要给学生展示自我才华和能力的机会,在学习生活中是人人平等的,有利于克服学生落榜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是被理解的,进而找回自信,树立自我,以崭新的高校大学生的姿态你面对一切。

(二)方法管理

民办高校学生基础薄弱,个人对学习的接受能力及个人素质也不尽相同,特单一的管理方法也不利于个别学生的发展。在学校统一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引入适当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切记不能报学校统一的管理要求强加到学生身上,不但起不到管理效果,反而更加引起学生的反感。有句话说的好,科学管理对象决定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就适应管理对象,否则将阻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影响管理效果。一个学校的学生或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其思想、性格、爱好、智商、习惯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学生实施管理时,因人而异,因人管理。

如一些喜欢动手的学生,可以引导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配合老师做一些科研相关的课题;要是特喜欢学习的学生,可以引导向更高层次发展,加强考研辅导,为其升入更高层次打下基础;对一些喜欢网络的学生,可以加强电脑相关课程的学习等,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管理的科学性,为学生更好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科研意识,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作为民办高校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走出自己独具特色之路,开展创新型的应用型大学生培养方法。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知识,了解科研程序,解除对科研的陌生即恐惧感。同时,作为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和科研的关系,要认识到学习和科研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要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用的,要用于科研项目的,而科研就是对所学知识的验证与学习的提高,科研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知识的运用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不断增强科研创新意识,提高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生要勇于探讨,勇于钻研,科技创新意识就会得到不断的培养和提高,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才会得到升华,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另外,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考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探索兴趣,有利于掌握时代的前沿知识。通过科研创新意识的培养,尽快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水平,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新时代的应用型大学生应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是个大舞台,社会实践就是为学生踏入这个大舞台奠定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察方法的实践;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有利学生制定合适的方案和实施办法,加强知识运用和问题分析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与他人交往能力,既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尝试,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现实就业的有效结合,通过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实践搭建了学生实践知识的平台,了解了社会,在实践中掌握了工作技能,拓宽了在校大学生就业渠道,为学生适应社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研用地管理办法篇7

关键词:科技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当今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加强科技档案管理中的规范十分重要,管理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科技档案的科学性。所以,对全过程科技档案管理要求清晰明了,有助于确保科技档案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科技档案概念及含义

1、定义阐述了科技档案产生的领域和内容性质

科技档案产生于生产、科研、基建及管理活动之中,它包括自然科学研究活动,水文、气象、天文地震以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测活动,地形、地质的测量和勘探活动,工程和产品的设计活动,建设施工活动,产品的卡发、研制和生产活动,以及农业的科技和生产活动等等。科技档案就是在这样一些活动领域里形成的,是这些活动的纪录和伴生物。

2、定义明确须初始记录定义明确了科技档案室生产、科研、基建及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科技档案是生产、科研、基建等活动得院士记录,它是第一手材料,与活动的内容过程相对应,而不是事后另行编写和搜集的。

3、定义规定了归档文件需有价值

定义规定了科技档案是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起来的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文件材料能否转化为科技档案的基本条件,在于它是否对归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有保存价值就应当转化为科技档案,反之则不然;科技档案是履行了归档手续,统一保管起来的科技文件材料。

三、科技档案办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

目前,一些领导忙于教学、科研等日常事务管理,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提上议事日程,只是把档案管理当成可有可无的辅工作。有些部门的领导、项目负责人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及保密性等等不甚了解,因此不能有效指导档案管理具体工作。同时还普遍存在着重视图书馆建设而轻视档案馆综合管理的现象。从总体上说,目前全国档案管理水平与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成比例。

2、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一些没有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管理制度,或有制度而没有严格执行,教学、科研部门和科技档案形成部门之间管理权限不明确,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处于分散零乱的状态,多数科技档案没有进行过规范化的整理,并且分类不清、组卷混乱、卷内文件不齐全,不能做到集中统一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建档管理工作中,科研工作和建档工作没有真正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制度,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

3、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业务素质

大部分都有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但不少科技档案的主管部门不统一,有的由档案

馆负责,有的由科研部门甚至其他部门负责,这些部门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大多为兼职,没有受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对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知之甚少,或只是一般的泛泛了解,再加上还要完成本人所承担的本单位的要工作,所以不可能全身心地把精力放到科技档案的管理上来,势必对科技档案工作造成影响。

4、科研人员档案意识不强,科技档案收集不齐

全,集中管理难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比较重视科学研究实践活动,重视科技成果与获奖,但缺乏档案意识,轻视科技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认为这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事,与己无关。还有一些科研人员从个人荣誉和利益出发,将科研工作中应归档的资料当作个人资源据为己有,如果不是档案主管部门主动找到他们收集相关档案,一般情况下不愿主动上交,或以关键技术资料保密为借口,找理由不上交。有的即便上交,也只保存了最终的鉴定材料,而无课题来源记录、审批记录、实验数据及其他方面的资料,使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形成的科技档案不齐全、不完整,造成了科技档案管理水平与科研工作不相适应的现状。

5、管理条件差,设备落后

部分档案馆舍比较简陋,条件比较差,缺乏必要的设备、设施,如:微机、互联网系统、扫描仪、复印机、缩微设备、除湿机、消毒灭菌机、防盗报警监控系统等;纸质材料多、电子档案少,不利于通过网络查找和利用,不能有效提高档案查找的效率,降低了档案利用价值,满足不了科技档案日常管理的需要。

四、加强科技档案办理的办法

1、完成档案资料搜集、归档和辨别的规范化

干部科技档案办理质量的完善,重要一条就是要及时搜集和弥补档案资料,而资料搜集、归档、辨别是不是规范化将直接影响进档资料的质量,对搜集到的档案资料,从手续是不是齐备,表述是不是精确、精粹,观念是不是清晰等方面进行仔细细致的辨别,对于不符合需求的及时退回,限期纠正再归档,面对不属归档规模的资料,及时退给有关单位,做到不流失、不积压。

2、改进档案的检索与查阅办法,实施计算机办理,完善档案办理的信息化

对干干部科技档案的检索,无论是选用“四角编码”法还是“笔形编号”法均是使用姓氏检索的办法,这两种办法均有相应的科学性,但操作程度不高,用起来繁锁,作业功率低。为完善功率,可思考采纳以英文字母的顺序号进行编列,便于回忆,利于查找,完善速度。为完善档案办理水平,能够选用计算机办理科技档案信息,研讨树立两个体系:检索体系和使用体系。,运转干部科技档案原件办理体系,使查档人员使用计算机在不接触干部档案的前提下查阅干部档案原件,不只能够完善查阅档案的速度,也有利于干部科技档案的保密和安全。

3、分类办理

国家公务员的档案由安排科技的部门进行管理和归类;其余人员的档案,则打破身份、学历、职称、职业、地域等各种约束,由政府科技所属人才交流组织进行管理。

4、科技档案办理组织实施许可证并年检准则

完善硬件、软件的规范,并加强执法检查,档案办理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并实施资格证准则,并定时考试更新管理内容。一致效劳规范和收费规范。

5、使用现代化办理手法

科技档案办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把握现代档案办理理论与新技术的运用,开拓创新,开发新手法,加大投入,对科技档案实施动态化办理和保护,开发研发科技档案办理软件,树立数字档案和多媒体档案,并实施联网,经过现代化手法树立人才信息搜集、反应和跟踪体系。只要与时俱进,重视档案的效劳性,才能完善档案的使用价值,牵一发而动全身,科技档案办理准则的变革、信誉成果档案的树立必将使科技档案焕发新的生机,必将使社会活动中的许多问题不攻自破、迎刃而解,必将为社会经济的开展起到强有力的保障。

6、加强对科技档案办理的宏观控制与事务辅导,逐渐对其实施法制化和规范化办理

当时,各单位科技档案办理体制是完全不一样的。因而,办理办法与需求上存在较大区别,科技档案究竟归属哪个部门管理没有一致的准则,但是,加强对科技档案办理的宏观控制与事务辅导是完全有必要的。国家可制定一致的、专门的科技档案政策法规,对科技档案办理执行强制性严格、规范化办理,那样必将使科技档案办理水平与质量有较大完善。

五、结束语

科技档案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在管理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科技档案管理的作用的重视,严格管理体系,促进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桂霞.浅谈科技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

科研用地管理办法篇8

(一)对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的理解、定位不准确

无论是在学校管理层中,还是普通教师群体中,“高职院校办学层次低,学术水平差,科研只是用来评职称”的观点有着很大的市场。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薄弱,从表面上来看是由于高职院校囿于生源、师资、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局限,将学生管理、常规教学、实验实训等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所致,其实质则是高职院校对科研的定位不准确、对于高职院校科研的理解有偏差。高等职业院校做科研主要做什么?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是否也应该是向研究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那样做大量基础性、理论性的“纯学术”研究?答案是否定的。高等职业院校首先要有科研理念上的转变,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不是去做“纯学术”研究,而是在“密切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发展,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上做文章,在“产教融合、特色办学,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上找到突破口。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过程不应该是“做调研、写文章、编教材”,而是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为国家进行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科研的成果应该是大量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不能及时跟进国家产业发展动态进行调整,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欠缺,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不协调。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科研管理中,缺乏对结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科研管理制度的研究,没有对本校科研工作的长远规划,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目标、重点不明确。主要表现在:重课题申报,轻应用研究,项目结题评估制度不健全,结题数量多、科研产出少、科研成果水平低。

(三)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支持、服务不够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将招生作为学校创收的主要途径,导致出现盲目招生,超额招生的现象大量出现。许多学校每年的招生数量远远超出学校现有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的承载额度,部分院校师生比高达1:30以上,教师教学工作量繁重,跨专业、多课程教学使得教师很难有精力进行科研和知识更新。此外,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由中等职业学校合并、重组、升格而来,步入高校序列的时间不久,这些院校科研力量薄弱,缺乏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学术氛围较差,科研意识缺乏。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亟需加强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支持与服务,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行业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促进学校教师的成长,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

(四)高等职业院校科研投入严重不足

科研工作是一项人力、技术、设施设备上均需要大量投入的工作,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所需实验环境均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相对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校内科研经费。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与投入严重不足,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更是无暇顾及,高职院校从校外获得科研经费非常有限。高职院校很难通过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竞争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较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及较多经费支持,并且现阶段通过实行校企联合、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转让获得科研经费的难度更大,高等职业院校较高层次的科研立项少、科研成果少、科研成果的转化较弱的现象持续存在。高等职业院校科研投入与日益扩大的办学规模、市场需求相比显得尤为紧迫,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环境、经费投入无法满足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实现以研促教、产教融合的需求,使高职院校在促进国家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对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思考

(一)科研工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内在发展的动力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具有较高的“动态调整能力”,在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加大整合力度,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建设专业化程度较高和转型适应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密切与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事业的联系,更好地发挥高师院校的引领与服务职能。职业课程与教材改革要求开发和编写能够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与教材,不仅需要教师对行业企业有全新的深层次认识,更要密切与企业产业前沿的联系,能够把握行业对专业教育的前瞻性要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教师的科研创新工作,不仅是密切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动态的基本途径,更是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唯有如此,我国高职职业教育才能够更加贴近产业升级的需求,并逐步能够在行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二)坚持教研和应用两大方向,服务于学校教学和地方

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构建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育人环境,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不同于本科院校,在科研定位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研究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本着“干什么,研究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教研和应用两大方向,服务于教学和地方经济发展。具体定位在:面向教学、面向地方产业发展第一线,强化实践意识,重视对中微型企业进行技术应用支持和产品、工艺创新的课题研究,突出技术的实用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研究特色,通过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研究源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坚持为教学改革服务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办学规模急速扩大的发展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凸现出诸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生源结构的多样性、学生入学水平的差异性、理实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职业特色教材建设、“适应性”特色专业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这些来源于高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只有立足学校实际,变革办学理念,创新教学思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解决。高职院校在转型发展中,首先要通过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进一步认清、吃透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办学规律,对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革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手法转变等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在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高等职业院校将教学科研工作的突破口应重点放在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索上,特别是新经济形势下适用社会服务需求、经济结构调整需求的现代化职业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方面,寻求突破传统高等教育的学科型、知识型教学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以培养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人才为主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高专教育模式。同时,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必须坚持科研”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推动科研与教学、产业与教学的大融合,通过科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量力而行,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而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学结合模式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结合点、切入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要定位于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客观评估和分析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准确把握可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研发能力等状况,积极稳妥地开展科研工作。例如,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以培养幼教、小教为主,职教幼教并举的师范特色浓厚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就选择以紧贴小学、学前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服务川北地区小学、幼儿园提供教学科研支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学校通过建立“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蜀道研究中心”、“川北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孵化平台,开展一些应用课题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工作,服务于地方和行业发展,为广元“生态强市、文旅兴市”作贡献。

(三)创设科研环境,搭建科研平台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实力相对薄弱,因此通过营造学术氛围、创设科研环境、搭建科研平台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川北幼专近几年分别采取引进智力、提升自我、创设环境、搭建平台等多种举措强化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效果明显。引进智力包括经常性地邀请外校专家、教授来校进行专题学术引导和积极引进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专家教授的言传身教能够使广大教职工充分感受到学术的魅力,并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科研兴趣。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被引进后,能够较快的改变当前学校的科研力量,通过发挥他们在科研上的学术带头作用,为科研提供智力支持。提升自我主要是针对学校现有师资,通过鼓励他们参加进修培训和攻读高一级的学历学位,为其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创造条件,以促进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创设环境则主要指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除了加大科研经费、场地和设备的投入,还包括人才、团队的建设,进而为科学研究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川北幼专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趋于整齐、结构也日趋合理,有教授、副教授56人,硕士学位教师8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市科技拔尖人才3人,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近两年来,教师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在Cn期刊200余篇,论著及编写、参编的教材20余部,30余项科研、教研成果获省、市级以上奖励。同时,校内已经建立了条件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实训中心,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理工实训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经济管理与服务训练中心,艺术教育训练中心等七大中心和200多个专门实训室,校外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实践基地。

(四)建章立制,细化措施,调动广大教师科研积极性

一是要根据学校实际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配备专门的科研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二是要给教师确定科研任务,鼓励教师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尤其是积极申请市级、省级乃至部级的科研项目。三是继续充实教师队伍,逐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少课时量,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四是建立帮辅制科研体系。一些学者提出的帮辅制科研体系对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非常实用。帮辅制就是利用现有的科研能力较强的人员,组织专职科研队伍,对科研能力较弱的教师进行帮助和辅助,而且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普遍较差的现实,首要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实现科研能力的提高,下一步就是要辅助他们进行具体的科研任务,最后实现他们在科研团队的帮助下能够独立完成科研任务。此外,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及年度考核的办法奖励在科研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表彰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是调控和引导科研工作发展的基本工具,高等职业院校需在科研课题申报、项目与经费管理、科研考核、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进行技术支持和财力保障。我校在2012年升专后适时成立了科研处,并构建了一套与本校实际相符的科研体系,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行为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和《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励标准》等,在制度层面上为我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我校的特色专业———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发展,带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科研素质。有了这些科研管理制度,各项科研工作就有章可循。这些符合实际的科研奖励办法和考核办法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我校的科研工作目前呈现出向好的态势。

(五)发挥好科研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较,职业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不仅是负责学校的科研规划、计划实施、经费筹集、课题申报、成果评定、信息等常规工作,更需要在科研管理中主动出击,需要更加积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即是学校科研管理的“组织者”,也是学校科研创新工作的“孵化器”,一方面,要建立起动态的科研信息资源库,及时组织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能够凸显学校专业技术优势和特色的重点技术研究项目,更要通过利用课题、校地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组织、引导、培养学校的学术团队,从而在整体上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坚决摒弃只重视项目立项数和经费到位数的做法,将项目研究进程和进展质量纳入考核范围。

科研用地管理办法篇9

课题经费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基础,预算如何编,怎样保证预算的真实可行,做到既能保证科研课题计划的顺利完成,又能合理地节约使用项目资金,编好课题经费预算是科研课题预算管理的关键。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按照一般财务预算编制的要求,收入必须有经费来源,支出必须有计算依据。对科研单位而言,收入预算一般较易编制,因为按科研课题经费来源说,大体有申请国家财政拨款、单位自筹、社会资助三项收入,在编制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时,自身有无自筹能力,能否得到社会资助都是可以预测的。而对支出预算的编制依据就遇到很大困难。因此,首先应研究确定的是科研周期问题。因为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不可能像物质产品生产那样,从原料投入经过加工到产品产出,可以准确确定生产周期。科研活动是创造性劳动,是探索未知,就很难预测从开始到完成课题计划的准确研究周期,是一年内,一年以上,或者更长,都不好预期。然而编预算应该是有预算周期的。目前现行的办法,就是按认定的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来编制阶段性课题预算,在执行中随着课题研究情况变化进行调整。

再者,就是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耗费、预算编制依据的研究。它不像物质产品的生产,每一件产品生产不论是物资消耗,还是劳动消耗,都可制定相应的定额指标,成本预算可以按消耗定额乘生产量进行编制。科研课题研究的消耗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还无法掌握它的定量指标。一项研究,谁都无法确定需要经过若干次的实验,就可以达到理想要求。应当说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科研活动也一样,这就更需要科研单位的管理者去不断地探索,逐步掌握科学研究过程对物资消耗和人力消耗的规律性,从而对科研单位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三,还有一个费用定额问题。前面我们讲的是物质、劳动量的问题,也涉及一些费用定额的问题,但是按照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对各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现行规定,课题项目费用中,还包括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这其中除“管理费”规定“按照课题专项经费预算分段超额累进比例法核定”外,其他费用项目,因各个科研课题的任务不同,目标不同,周期不同,涉及科研领域不同,采用科研手段不同等,都是无法按定额编制,这也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经费预算编制依据是预算编制的关键。无依据的预算最多只能称为估算。所以认真研究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依据,不仅关乎预算编制准确程度,更关系到预算能否适应科研课题研究的需要,预算资金能否保证科研计划的实现,也是搞好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特别是科研课题经费管理的基础工作。

2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的执行问题

对课题预算的执行,国家财政部、科技部近年来出台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都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比如,课题承担单位是课题预算管理的主体,所有经费必须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科研财务及课题主持人的管理职责;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支出,按政府采购规定执行;要执行预算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禁挤占挪用,严禁支付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等,并对实际执行中的预算调整,课题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办法的贯彻执行,对管好课题经费经费预算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使我们在预算执行中有了准确的执行依据。然而在课题经费预算执行中还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则是科研单位如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即需要建立哪些内部管理制度,如何划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比如预算经费使用决策权、审批权,报销程序,核算办法,物资的使用与管理等。在研究所(院)领导、课题主持人、科研管理部门、物资采购供应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如何划分职责范围,如何加强协作配合等等,都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3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评价问题

对预算执行的考评,一般情况下是依据核定的收支预算,检查考核是否按核准的经费预算执行,在财务收支中是否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规章,预算执行结果能否保证业务工作目标的完成,以及所获取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在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效益评估的依据与参照物如何取得,一个课题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取得科研成果后,获取的经济、社会效益以什么为依据或参照物来说明,就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特别是基础性科研课题和公益性课题,都是无法用经济、社会效益的大与小,高与低来评价的。再加上科学研究活动属创造性劳动的特点。课题效益评价也是关系到科技人员劳动价值的肯定,所以也不能笼统地说他们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来作为评价结论。因此,如何确认科研课题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依据,课题经费预算是重要内容之一。

4完善科研课题经费的会计核算办法

会计核算的数据,是反映财务活动的基本信息,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准确无误的反映其财务信息,以适应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要真正管理好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搞好课题成本费用核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关于科研课题成本费用核算,自1987年财政部、国家科委颁布《科研单位会计制度》就提出要进行科研课题成本核算,至今已经探索了20多年,其中包括1997年财政部、科技部重新修订颁布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科研课题成本核算,但至今依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核算办法。为此,笔者也曾撰文等杂志上提出过一些办法和做法。然而,从制度规范的角度上讲,它只能说是个人的见解与设想,不能作为规范性制度去执行。所以,要加强科研课题经费管理,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课题成本费用核算办法,用制度规范科研课题的核算对象,核算项目及内容,核算方法等等,也是当前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5总结

科研用地管理办法篇10

关键词: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绩效,是衡量工作成绩的尺度;绩效管理,是对绩效进行合理的期望、准确的测量、规范的评价和科学的激励,达到科学激励和有效管理的目的。

一、科研单位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是普遍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抓好绩效来促进科研成效,把绩效管理作为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二是构建了绩效指标体系,把论文著作、知识产权、科研项目、获奖情况等作为反映科研人员绩效的基本要素。三是积极探索“科学、量化、可操作”的绩效考评办法。四是重视绩效管理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有效激励和调动积极性的作用。五是大多数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一般只停留在绩效考核的环节。六是绩效管理的方法亟待完善,绩效管理毕竟是公认的管理难题,特别是绩效考评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分析、思考并认真加以解决。比如,有的管理观念落后,对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绩效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个别单位只重视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人员的管理尤其是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有的仍然沿用陈旧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科研人员对绩效管理的意义、作用不了解,有的因为绩效考评扣分而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单位只是简单敷衍,绩效管理办法不够完善,绩效考核方式创新不足,绩效管理还没有成为激励手段,还没有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二、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1.绩效指标的精确性问题

什么是"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当然是明确的,我们也设置了科研项目、论文著作、获奖情况等等作为量化方式,但无法实现所有的岗位都像打字员那样只要用“字数、速度、差错率”三项指标就能够简洁地、准确地反映其工作绩效的量与质。另外,单位的科研岗位与政工、后勤、办公室等,不同岗位的横向之间,怎样考评才能保证客观性、可比性?无法精确地设置绩效管理的指标,不仅是绩效管理实践的问题,也是绩效管理理论上尚未突破的问题。

2.工作量化的现实性问题

要使绩效指标精确化,就需要对科研工作和其他工作进行量化,从而设置量化指标。理论上科研单位的各项工作也可以精确量化。某些研究科学考评的专著介绍了应用模糊数学进行数量化描述的办法,但过于复杂和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适用。从实践情况看,只是进行简单的甚至是勉强的量化,总体上还没有找到简便可行的量化办法。由于科研单位的工作难以全部量化,必然影响了绩效管理的效果。

3.考评过程的主观性问题

绩效管理当然追求客观、真实的绩效评价,科研工作不可能月月都有成果,虽然绩效管理的实践在不断进步,比如,从传统的笼统评定改为指标评定,从评语定性评价改为评分定量评价,从没有量化标准改为具体的细化标准,这些都有效地控制了考评的主观性。但是,绩效管理毕竟是人对人的考评,考评过程是靠人来操作,科研成果的水平等等靠人来判断,考评者的思想、观点、观念、分析判断能力甚至临时心境等主观因素,都会对科研绩效的评价产生影响,导致考评误差。如何从思想上克服主观因素,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断,防止心理效应的负面影响,控制这些人为误差,提高绩效管理准确性,需要探索出操作简便、抗主观性强的绩效管理方法。

4.考评对象的差异性问题

绩效管理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考评过程的公平性与考评结果的可比性,希望有统一的标准去考评所有的人员。可是,由于工作分工不同,科研工作与办公室、政工、后勤工作的差异,绩效管理显然无法“一刀切”。岗位差异现象,导致绩效管理不能采取“只有绝对标准、没有相对标准”的考评方法。如果没有考评标准的统一性,就很可能失去绩效管理的公平性;如果过于考虑标准的统一性,就无法顾及考评对象的差异性。

5.绩效目标的战略性问题

有的科研单位没有从组织顶层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导致绩效管理无法适应战略目标。绩效管理中,更加注重的是进行上下级有效沟通、反馈,在工作内容、任务目标和考核标准上达成共识,在过程中互动,提高员工科研能力,实现单位与员工的共赢。而在部分科研单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缺少沟通、反馈,目标也不够明确,员工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分配任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很难顺利实现。有的科研单位,战略目标没有很好地分解落实到岗位,使绩效管理无法进行很好的岗位分析,有的岗位职责不清晰,有的科研人员承担多岗位的工作,有的在岗不在位,有的实际从事的工作完全是领导的临时分配而与其岗位职责脱节等等,都造成绩效管理无法进行。

6.绩效管理的持久性问题

理论上讲,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进行绩效评价、绩效管理。有的科研单位由于主观原因,或者客观上因为绩效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考评结果有可能不够准确。于是,考评结果是否直接与提薪、奖金、评优评先、晋升等挂钩,领导感到为难。如果绩效的考评结果不直接用于激励,那么绩效考评就流于形式,绩效管理就导致恶性循环而难以持久。

三、对策和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对科研单位如何改进绩效管理办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出如下建议:

1.注重绩效管理的机制设计

科研单位管理者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绩效管理理论,带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研究、设计、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全面系统、科学有序地解决五个基本问题:考评谁(即适用范围)?考评什么(即考评内容)?谁来考评(各个考评项目的考评者)?怎么考评(即考评办法)?考评后怎么办(即考评结果如何运用)?其中对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的机制设计必须十分严谨,避免不必要的漏洞和缺陷。

2.注重绩效管理理念的先进合理

科研单位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多,文化程度高,对于设计个人利益的绩效管理更加敏感,因此在制度的设计上要格外合理严密。在总体设计上,考评制度要合理,考评内容要合理,考评标准要合理,分数构成和计分方法也要合理;在组织实施上,考评时间要合理,考评监督也要合理;在体现效果上,系数设定要合理,责任连带要合理,结果运用更要合理。

3.积极应用科学的考评方法

几十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在绩效考评领域已经研究出许多成熟的方法,科研单位具有更强的学习与研究能力,更应该积极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并在实践中完善提高。比如,在考评标准的制订方面,可以运用价值分析法、榜样研究法、调查设计法、分解法、多元统计法等;在考评的时候,可以学习、参考或应用aFp方法、开放性考评方法、JZZS法以及隐形考评法等。当然,有些方法在理论上是成熟的,在科研单位的实际应用还有待大胆地实践,从中掌握切实可用又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4.不断探索完善评价体系

科研事业单位人员存在明显的能力差异,有的科研能力很强,有的刚刚大学毕业能力有待提高,加上岗位差异,这些部门、岗位、个人各自的差异性问题必须从机制上解决。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创新评价体系,笔者提出三种办法:一是针对不同的考评对象设立不同的、非常具体的二级操作指标,满足微观上的特性与宏观上的共性。二是改目前普遍采用的倒扣分法为累计积分法,既实行统一的考评标准,又考虑考评对象的差异性,达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效果。三是推行“工作量系数法”,以正常的工作量为系数1,工作量大的系数大于1,反之小于1。这样,比较简便地对考评对象的差异进行了调节。

5.把绩效管理与多元化激励相结合

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较为简单的物质、精神方面的激励手段。笔者建议,通过新的绩效管理体系运行,使激励方式变得多元化,比如:带薪休假、业务培训、职位晋升等。建议年度绩效考评按照得分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年度考评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在80-90分的为合格,才有资格评为先进工作者;被评为“不合格”的,不能参加年度“评先评优”且给予通报批评;连续两年考评不合格的予以行政处理。

6.开发科学、便捷、适用的绩效管理软件

开发的软件以SQLSeRVeR2000为服务器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以网页的形式作为运行的界面模式,界面美观大方,系统兼容性强,可运行在现行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上,直接通过点击进入;单位领导和部门领导等考评人员可通过身份选择、模块选择等选择多种模式进入考评,确保绩效考评过程便捷、高效;开发软件的便捷,领导们只需轻轻点击鼠标,不通过键盘输入就能完成考评;考评结果自动生成,并形成绩效管理的分析和建议。

四、结语

科技人力资源是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绩效管理是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绩效管理不仅是科研成果等一种绩效的区分划等的工具,更有意义的应该是它具有行为管理的导向性作用。它事先告诉每个领导、员工如何工作,而不仅仅限于我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去事后评定他们的工作做得如何。我们要倡导一种理念,用考评内容、考评标准去规范科研工作等所有工作的行为取向,形成一种刚性的导向,使绩效管理从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调控化方向发展,由“标准核定”向“目标指导”化方向发展,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最优化。

作者:胡伟任单位:福建省莆田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杨蓉.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9.

[2]池敏青.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绩效评价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0,25(5):651-655.

[3]颜元培.浅析科研院所绩效管理体系的建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6(8):128-13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