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养成教育方案十篇小学养成教育方案十篇

小学养成教育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5:10

小学养成教育方案篇1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积极探索中小学阶段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促进青少年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通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律、自护、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最终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实现习惯养成教育一个月成效明显,一学期基本养成,一学年逐渐规范的近期目标。

三、主要内容

按照《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优秀传统礼仪教育,开展日常礼仪专项训练,引导中小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知书达礼、孝亲敬老等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宽以待人、自尊自律、善于合作等良好品质。

(二)抓好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加强节约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卫生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强身健体、讲究卫生等良好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家庭教育、升学择业、人生规划等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专心听课、规范书写、爱好读书、独立作业、合理表达、质疑探究、创造创新等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主要措施

(一)文化熏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以特色学校创建为目标,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标语、板报、橱窗、校园网等载体,彰显养成教育文化,为实施养成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着重就“管理文化、校训、办学理念、学生守则、校纪校规”等方面积淀学校文化,营造文化氛围,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在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榜样示范。一是提高师德修养,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教育教师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教育教师要语言文明、服饰得体、举止大方、礼貌待人、和蔼谦逊。教师要时时、处处、事事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二是树立学生榜样,发挥带动作用。要制定并公布“优秀班干部”、“优秀团(队)员”、“三好学生”、“文明学生”、“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标准,经常开展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三)督促激励。充分发挥政教处、班主任、学生会、共青团、少先队的管理监督功能,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采取学校行政值周检查、教师值日检查、学生值日检查、学生互查、家长督查等办法,全面、细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不良习惯予以教育和引导。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年度评比等形式,带动全体学生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训练。

(四)自我约束。加强学校团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的组织作用,把团队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学校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组织要发挥优势,培养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情感,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学校要大力支持学生群团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评价,自我提高的能力。

(五)家校互动。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长学校、班级交流群、校信通、电话交流、家访等形式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让学生把在学校训练和培养的好习惯带回家,使之能够得到督促与强化。

五、活动安排

一是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各校要把习惯养成教育与德育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以活动来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各校“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安排一定要认真,全学期有总体计划,每个月形成书面实施方案,切实做到活动主题鲜明、活动内容具体、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要求明确、活动效果明显。各校要把每月的活动主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活动有氛围,让学生有感应。

二是开展“+1-1”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假期坚持培养一个好习惯,改掉一个坏习惯,开学后举行主题班会,让学生讲故事、谈感受、说体会。

三是组织好习惯养成知识竞赛活动。各学校要加强《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好习惯30条的宣传及学习,组织好习惯养成知识竞赛。县教体局将在每年五月份组织全县的好习惯养成知识竞赛活动。

四是建立个人好习惯养成成长档案。各学校为学生建立好习惯养成成长档案,记录每学期学生自评、组评、班评、家评情况,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每学期各学校将学生个人习惯养成情况如实记录在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评价表中。

五是开展“最美学生”、“文明学生”、“三好学生”、“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将好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估中,根据综合评估评选“最美学生”、“文明学生”、“三好学生”、“新时代好少年”,并参与县级优秀学生评选。

六是充分利用节庆日活动,促进行为习惯养成。利用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规范言行,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开展如入团、入队、入学、毕业等仪式教育活动,创新方式方法,展示学生个性,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保障措施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覆盖面大,涉及面广,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这项工作,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各学校成立“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各校校长要负总责,亲自抓,实行校长负责,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的全员参与制度。

(二)广泛宣传,认真学习。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积极宣传发动,通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共识,提高认识,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逐步转变为广大师生、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和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三)优化环境,全面育人。广大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要转变教学方法,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处处体现环境育人的影响,同时,形成全方位、多渠道齐抓共管的教育教学氛围,树立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四)突出重点,注重课堂。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课堂教学,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通过课题研究,深入开展校长、教师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征文活动比赛等形式,在学校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注重强调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紧抓不放,常抓不懈。

小学养成教育方案篇2

1、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还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的重要性。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却占有地位,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教育的“质”的指标。

2、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极为严重。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更强日趋明显,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轻行为实践导引,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在学校中,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中这样指出“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道德教育课,把道德教育文学化、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苍白无力的。”

3、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如瑞士学者皮亚杰和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另外,我校十五课题“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对策研究”取得初步成效也为本课题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本次我校的研究课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重点研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开展一系列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总结出可操作的并带有规律性示范性的教育措施,从而使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使我校学生从知道要这样做的起点上逐步升华到自己应该这样做,使学生的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有良好教养的学生,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二、研究目标

1.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和公共场所文明习惯等;

2.调查研究目前我校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3.初步研究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4.通过研究,找到良好习惯培养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

三、学生分段教学目标:

(三~四年级)教学目标:

1.探讨应培养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观察、调查问卷等形式发现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并进行归类;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五~六年级)教学目标:

1.探讨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哪些;

2.调查研究目前我校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3.初步研究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4.初步探究良好习惯培养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

5.增长社会交往,沟通能力,能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四、研究的措施

1.组建一个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钮云祥副组长:陆桂荣、张觉、张玉芳

组员:袁一雄、钱惠芬、沈佐明、朱建华、钟建英、唐丽琴、姚水荣

工作小组:(城南小学由张觉校长负责确定)

组长:张玉芳(全面负责,重抓组织活动)

副组长:沈佐明、钟建英、姚水荣、唐丽琴

组员:所有指导老师

校外基地:岳国勇

后勤:朱建华摄影、音像:金歆炜

2.建设三重教育阵地。

(1)学科教学阵地。努力把思品课、班队课、晨会课和其它各科教学渗透作为学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主渠道。

(2)校外实践活动教育阵地。经常组织学生去劳动基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从中学得一些劳动技能。逐步把临校的街道辟为红领巾劳动一条街。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搞卫生,送物品,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的思想。

(3)班队活动教育阵地。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自编自演一些在行为习惯势力具有正反两面典型的文娱节目。从中得到教益。

3.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站、坐、写、读姿势和课堂常规、礼貌用语、学生仪表衣着,按规范性要求进行反复实践训练。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导行,通过演小品,通过即兴表演课本剧,通过实践活动来训练良好行为习惯,刺激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而乐于参与的良好心态,使学生在乐于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在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法,最终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结果,分年级给出每个学分与等级。

1)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主要根据自己所在年级评价重点的不同,就学校或教师所结出的几项指标对自己做出中肯的评价。

2)学生互评

参加小组互评的同学真实客观地对小组中其他的同学给予评价。主人的内容可以结合各年级评价的重点来进行。

小学养成教育方案篇3

中小学艺术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处于思想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中小学实施艺术素质教育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潜能,促使其全面发展。2008年,教育部指出要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单县教育局为落实教育部意见,在履行中小学艺术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单县的艺术素质教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2015年单县举行“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本文通过调查走访,分析单县中小学艺术素质培养现状及采取的评价方法。

一、单县中小学艺术素质培养现状

2015年,笔者先后调查走访了北城一中、北城二中、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十几所中小学。通过调查走访,笔者发现艺术教育仍然是单县基础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多数中小学生都非常喜欢艺术课,而老师对艺术课程的态度则是忧喜参半,有部分老师认为艺术课程对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帮助,有部分老师认为中小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艺术课会影响学生学习。艺术课程中只有音乐、美术这两门基础课程,而同属艺术课程诸如舞蹈和戏剧却没有学校开设;艺术教育条件差,课时少,有时为提高升学率而停课;教师在音乐、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多是只关注培养学生技能,只重视艺术考试,而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意识淡薄,忽略了对中小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学。学生仅从中学到一些音乐和绘画知识,没有更深层次的心灵上的感动,更谈不上艺术素质培养。艺术教育内容、方法及评价方法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二、中小学艺术素质评价实施及建议

1.中小学艺术素质评价实施。我国传统的中小学生艺术教育评价方法以笔试为主,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艺术课程学习结果,忽视了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情感及价值观等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在艺术教育发展和推进的过程中,评价方法的完善和改革成为研究的热点。1999年国务院发文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且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举揞:“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由校长、各级领导以及相关教师组成专门评价小组,评价小组通过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或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艺术素养的自然体现进行综合客观的评定。评价小组应严格按照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各级领导评价的步骤,在经过公示、申诉、复议、终评等环节的综合评判后得出确切的结果,最大限度地实现过程的公开与结果的公正。

2.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忽略艺术素养评价方案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各学校受多种因素影响,往往忽略了审美与表现等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影响了艺术素养评价方案的实施。第二,各地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评价标准不统一。在艺术素养评价的过程中,各校标准的严谨程度、具体要求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三,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方案可操作性不强。评价方案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具体评价指标难以计算、评价的操作客观程度难以保证、等级评定过程复杂等不利于方案实施的问题,阻碍了方案的具体实施。

3.中小学艺术素质评价方法的建议。针对目前的艺术素质的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5个方面人手。①艺术素质培养应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因为提高全体中小学生的艺术素质才是成功的艺术教育的标志,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②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才艺展示、艺术展演等多种方式去了解,去评估。③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评价、老师评价与专家评价综合起来,从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并将上述评价方法全部纳入评价体系。④统一单县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地方性中小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方案具体标准的确定有利于推动全国相关标准的确定,为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统一的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艺术素养评价方案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有利于完善方案实施的方式和过程。⑤完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方法内容,与时俱进。在对中小学生进行艺术素养评价时,具体的评价方案要切实做到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作出调整。

三、结语

近几年,单县教育局及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中小学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单县中小学艺术教育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方法越来越灵活,充分体现了单县教育局、校长及老师对艺术课程性质的透彻理解,对艺术课程理念领悟到位。未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将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艺术素质评价方法也会更先进、科学,与时俱进,从而开创单县艺术教育的新局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小学养成教育方案篇4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局《关于“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现的实施方案》等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万善片区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区“尚善”特色教育的实际,特制订《****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的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主题

“五育合一谋新篇,尚善教育创特色”。

三、实施目标

将“五育合一”与“尚善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在“德、智、体、美、劳”中深化“善行、善教、善炼、善艺、善劳”五善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现、学校特色发展、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善行树人——七彩德育立德

将“善行”教育融入七彩德育之中,做到:学校“善于推行”七彩德育,工作有新思路,做七彩德育的倡导者;教师“善于执行”七彩德育,做法有新举措,做七彩德育的执行者;学生“善于践行”七彩德育,行为有新变化,做七彩德育的参与者。完善“善行树人”及“七彩德育立德”工作体系,制订“学校推行、教师执行、学生践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思路,通过学科渗透、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开展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乐学进取、性格培塑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善行”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教育之恩、感恩祖国培育之恩、感恩社会帮助之恩、感恩他人关怀之恩、感恩大自然绿色之恩;加强品德修养教育、绿色行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增强学生善行意识;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二)善教利学——三活课堂增智

建立“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三活课堂教学体系和“四善五环”的教学模式,将“善教”融入三活课堂之中,让教师善于教书育人,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教师“善教”:通过读好理论书、练好基本功、写好小随笔、做好小课题,让教师善于活化资源;通过组好团、选好人、磨好课、建好库,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材;围绕教与学的技巧与策略,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抓好入职教师入格课,成长教师研讨课,成熟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引领课,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法。学生“利学”:通过“课前重预习、课中重善思、课后重巩固”,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实施合作探究,让课堂动起来;抓好多样化练习,让课堂实起来;开展多元化评价,让课堂活起来。通过三活课堂,达到善教利学的工作效果,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精神。

(三)善炼强身——阳光运动健体

将师生善于运动锻炼、乐于强身健体的积极性引导到阳光运动上来,做到:上好体育课、建好运动队、开展好大课间、举办好体育节等,激发师生阳光运动、善于锻炼、乐于健体的积极性。围绕健康第一,科学安排体育课,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阳光体育课,合理设计运动负荷,加强学生体育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阳光大课间,根据学校和季节、气候特点,融入体操、舞蹈、趣味游戏、健康跑、球类活动等内容,开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阳光体育节,每年开展体育节活动,通过项目竞赛,活动展示,传承体育精神,激发学校活力。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长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

(四)善艺雅情——文化艺术育美

将学生善于文学、音乐、器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等兴趣爱好融入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做到:师生人人积极参与,生生个个掌握1项以上艺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操和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能力。强化美育课程,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打造美育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营造美的环境,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传承本土竹丝画帘、剪纸等优秀民间艺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开展美育活动,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组建特色艺术团队,通过文学、音乐、书画、舞蹈、戏剧等进行艺术教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五)善劳养志——综合实践培劳

将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融入综合实践之中,做到:在学校善于做好校务劳动、在家里善于自觉完成家务劳动、在社会善于体验公益劳动,从而感受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善于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家庭劳动教育安排家庭服务弹性任务,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抓好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和劳动实践。学校劳动教育通过课堂传授劳动知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建立劳动基地,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社会劳动实践重点落实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劳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增强学生劳动意识。通过综合实践劳动,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塑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9月)

成立****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与落实。开展工作调研,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座谈会,完成方案论证。印发实施方案,召开校长工作会,加强实施方案宣传。在万善小学县级重点校的基础上,确定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片区重点校。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校推进相结合,召开专题会,指导各学校制订实施方案、设计各类工作表册及活动记录。

(二)实践探索阶段(2019年10月-2021年8月)

各学校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以万善小学为示范引领,以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辐射带动,在片区各学校全面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邀请专家引领、强化教师培训、美化校园环境、健全保障措施,围绕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审美素养、弘扬劳动精神”五个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抓好学校特色建设,形成学校品牌,重点学校加强探索,形成经验。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炼实践成果。召开县、片“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现场会,总结推进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三)总结提炼阶段(2021年9月—2022年8月)

将实践探索阶段形成的成果在全县和片区推广,探索“立德树人、增智利学、健体强身、育美雅情、培劳养志”等方面的途径,建立“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有机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本阶段以****区为单位,组织每学期2次片区的现场会,承办每学期1次县级的现场会,推动“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力争在育人方式上有新突破,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上有新进展,在体育项目上有新特色,在艺团活动上有新形式,在劳动实践上有新举措。召开工作表彰会,全面总结万善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启动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推广深化阶段(2022年9月—)

全面总结整理“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成果,构建完善的“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坚持特色立校,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建立学校评价标准,对片区学校进行考核评估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由****区主任任组长,责任区各督学、片区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领导小组。陈世万负责责任区方案的制订,片区工作的安排布置和推进工作;陈学毅具体负责片区学校工作的推进及各学校七彩德育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卢杰负责各学校三活课堂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舒展负责各学校阳光运动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张敏负责各学校文化艺术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陈国华负责各学校综合实践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德育办,由德育专干陈学毅任办公室主任,责任区各相关督学、学校分管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日常工作。各学校赓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五育的五个方面的工作分别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并设计好活动记录表、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确保工作贯彻到位、执行有力、推进明显,成效显著。

(二)制度保障。建立奖励机制。对工作推动有力,成效明显的个人和集体,责任区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各学校在名师评选、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年终绩效奖金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公开科学透明的评价机制,细化评价指标、考核要点和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案。建立工作督查机制,明确本项工作为当前和今后教育的重点工作,责任区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纳入学校年终绩效考核责任区对学校的民主测评,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三)人才保障。责任区组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专家团队,聘请教研室、教改办、教育股、艺体卫股、县城学校名师、片区名师为专家队成员,定期研究和指导责任区和学校的工作。各学校制订新教师、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明确“县、片、校”三级教师培养职责。加强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建好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方法手段多样、关注学生成长的班主任队伍;建成一支业务素质精湛、课堂充满活力、家长社会认可的教师队伍。工作室通过团队行动,围绕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发展与实践,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目标。

小学养成教育方案篇5

“学案导学”就是教师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自主地去翻开课本,学习知识,探讨知识,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因互动而自然促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由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一个成长阶段的过渡期,逐渐地有了自我意识,所以在人生的课题当中是迷茫而烦躁的阶段。针对这些,我们就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中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让德育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有利于开展正确的教育引导理念,让德育学科发挥应有的功能

高年级小学生面临毕业升初中,而这个年龄正是德育教育的重点,正确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地引导他们。而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在崭新的教育背景下显得尤为滞后,阻碍了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通过“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推广,能够有效培养并实现较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德育学科的功能自然会得以展现。

(二)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办学质量,促进德育教育新理念的实现

德育教育新理念的顺利实现,需要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规范的学校管理及教师的授课等环节实现。“学案导学”能够为小学的高年级德育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并能够为德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接触者,因此,当小学德育真正产生新的理念,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就有了保证,高效的德育教学目标自然就会实现。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完善他们的德育素质

高年级小学生正处于高速的学习阶段,接触的各种事物、各种事情,都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通过“学案导学”能够使他们正确对待各种事情,从而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品德,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高年级小学生德育课“学案导学”的主要设计原则

(一)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原则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学案导学”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巩固,这样,才能使“学案”发挥预期的作用,提升德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教育指导性原则

高年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很强,也都很爱学习,在“学案导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目标设计让他们有明确的目标,通过疑难问题提示以及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引导学生去识记、理解、归纳、综合、运用,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三)注重教学创新性原则

高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已经不多了,他们的创造想象慢慢发展了起来,但是很多具体的他们又掌握不好。所以在“学案导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内容创新,优化教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提升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以规范育人,培养他们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树立规范,并在“学案导学”中加以体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形成榜样作用。小学生年龄小,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地做下去,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形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二)以读书育人,培养他们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学,学的基础就是知识,而知识来源就是书。“读书破万卷”,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但可以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还能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培养孩子正确的德行。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呢?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读书的乐趣,培养他们自己读书的意识,要让他们爱读书,只要孩子有了读书的习惯,他们就会热爱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了。

(三)以活动体验育人,培养他们健康的德育品德

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学校传统日,运用各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英雄人物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教师节可以开展“我为老师献祝福”活动,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品德;国庆节开展以“我爱祖国、祖国巨变、家乡变化”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四)以环境育人,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

教师要努力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做到“净化、绿化、美化”,把德育、科研、卫生等工作有机结合,倡导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发挥其潜移默化高尚品行的德育功能。明确全员育人的要求,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严格校规校纪,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建设,把德育落实到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用信任、尊重、关怀的情感和行为关爱学生。

四、结语

“学案导学”教学方式在高年级小学生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解决了学生正确理解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去对待、怎样去解决的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德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对生活的热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品德及人格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惊铎.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1999年12期.

小学养成教育方案篇6

关键词:教师教育;三位一体;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也导致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水平骨干教师严重匮乏,边远贫困地区补充合格教师困难,农村学校音体美、外语和信息技术等科目教师普遍短缺等显性矛盾已为人们所认识。[1]这些矛盾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科学和均衡发展。因此,共享高师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发挥地方政府的行政功能,迎合基层中小学的师资需求,构建“三位一体”的区域性教师教育创新共同体,形成新型的教师教育基地和现代教师学习中心,实行“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开辟高校、政府和中小学联合培育师资的新模式,是提升区域基础教育的教育存量和增量、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尝试。

一、“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共同体的实践与探索

教师教育创新的“三位一体”是指高师院校、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协同创新的主体一体化,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基础教育实践有机融合的专业发展一体化,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与师范生合作学习的教育过程一体化。教师教育创新共同体实行“1234”运行机制:即一个目标(教师专业发展)引领,优化两个方案(职前培养方案、职后培训方案),三位主体(地方师范学院、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协同,保障四项条件(实习经费和培训经费、实习基地和培训基地)。

1.立足教师专业发展

衡阳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立足点,和常宁市教育局、耒阳市教育局对两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进行了深入调查,共同研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优化培养和培训方案,把强化专业培养、促进专业成长贯穿于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每一个环节,为教师的终身发展提供保障。

2.优化两个方案

优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方案,构建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基础教育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运行新体系。高校的职前培养要紧紧围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基础教育输送优秀师资;教师的职后培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和培训系统,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与时代需要同步发展;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都要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动态调整培养和培训方案以及内容。[2]

职前培养方案力求理论课程实践化,体现基础性、宽广性、实践性和职业性。我院于2005年、2008年、2010年分别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固化了改革经验,构建了“1+2+0.5+0.5”人才培养模式。职后培训方案力求实践课程理论化,体现前沿性、综合性、研究性和针对性。为此,我院采取了系列措施和方法:一是构建教师培训课程新体系,将培训课程重组为两个模块――通识教育类课程模块和学科研究课程模块;二是组织教授博士深入农村中小学,开展“教授博士大篷车”送教送培下乡活动,切实帮助基层学校和教师解决课程改革和专业成长中的突出问题。

3.三位主体协同创新

我院根据各师范专业建设需求,聘请了100多名中学校长、中学优秀骨干教师和教育行政领导担任客座教授,一是主持讲座或直接承担某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二是指导师范生的毕业论文和研究性项目,三是合作搭建师范生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2007年来,我院积极试行师范生顶岗实习,并随后成为湖南省教育厅师范生顶岗实习试点院校。在实践中,构建了“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三位一体”的联合培养机制,实行“四年一期实习为主,与四年二期实习和三年二期选拔优秀学生实习为辅相结合”的顶岗实习新模式,与县市教育局、实习学校携手解决了不间断进行顶岗实习的人员和资金难题,建立了“三优两评”“顶岗与就业结合”等顶岗实习工作的激励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

2004年起,我院每年都组织了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座谈会,每次与会的中小学校长都超过了100人,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升师范生素质和能力等问题,成功举办了7次县市教育局负责人和合作中小学校长参加的“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研讨会”。2007年起,我们建立了校地联席会议制,由衡阳师范学院和常宁市、耒阳市两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

通过经常性地对话和协作,我院分别与常宁市教育局及其辖区内70多所中小学、耒阳市教育局及其辖区40多所中小学构建了两个区域性的教师教育创新共同体。对此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3月,我校作为2010年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项目湖南省唯一代表参加了教育部交流培训经验。

4.保障四项条件

实习基地保障和实习经费保障。目前,我院与常宁市教育局、耒阳市教育局共建了126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学院通过师范生培养经费优先、规范经费使用程序等措施,建立了教师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了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湖南省教育厅每年拨给我院顶岗实习专项经费20万元。

培训基地保障和培训经费保障。结合湖南省和常宁市、耒阳市基础教育师资培训需要,我院和常宁市、耒阳市合作建立了常宁市和耒阳市中学教师培训基地、小学教师培训基地,使衡阳师范学院真正成为地方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母舰”。

二、深化“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思考

当前,我们构建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共同体主要是依靠高校来统筹和运作,机制不顺之处显而易见。因此,“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共同体要得到高效运行并取得实际成效,尚需省市县三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给予相关政策和经费支持。

我们建议省级政府强化地方政府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建立地方政府统筹下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共同体运行模式,同时明确高师院校在地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建立由高校领导、地方政府领导、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市县进修学校校长、中小学校长组成的教师教育创新共同体管理委员会及专家指导委员会,理顺管理体制和健全运行机制。

我们希望省市县三级政府划拨专项经费,支持教师教育创新共同体建设。如,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专项、(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专项、院校培训专项、置换培训专项、基础教育教改工程专项,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专项,等等。[3]

参考文献:

[1]白秋纯.“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刍议[J].大连大学学报,2012(6):141―144.

[2]龚宝成.“三位一体”教师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5):78―81.

小学养成教育方案篇7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7-0049-05

一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衡量教师职业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掌握和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教师职前培养主体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何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观念,强化他们的教育技术能力,以使他们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未来教师教育技术素质的要求,使之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内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职后教育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下称《标准》),2005年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以进一步贯彻落实上述标准,2006开启认证考试,如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从培训机构、考核办法和认证方式已建立一整套全国性规范体系。但对于作为基础教育后备力量的师范生,其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却未能给予足够重视。虽然对于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国内有过一些研究,在中国知网上通过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进行检索,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文章有23篇,用“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进行检索,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文章有4篇,从相关研究文献涉及的研究内容分析,内容涵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习环境建设、模式改革、评价方式和网络教学实践等方面,但基本上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为单位,孤立地探索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形式进行,远离中小学的教育真实现场,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基于“校本”的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对教师专业能力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各校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课时安排长短不一,相当一部分院校将其设置为36学时,难以确保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三是教学策略相对单一,虽然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甚至网络环境,但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实训少,很难保证学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四是评价方式单一,多数学校仍然采用单一的期末闭卷笔试方法,不能客观反映学生掌握应用教育技术的实际能力;五是未把教育部颁布的《标准》作为师范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依据,使学生不明确未来职业生涯与这一能力标准的关系。单一的培养途径、有限的课时设置、模糊的培养目的等问题制约了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很多用人学校反映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薄弱,很难适应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与《标准》要求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培养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美国2002年就明确要求从教育类学校或系科毕业的新教师,应该具有“能有效地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的能力”,并针对职前教师开展一系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如pt3项目、techCo项目、tHReaD项目等,鼓励和扶持职前教师进行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英国也专门制订“iCt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师能力标准”,要求教师应具备应用iCt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和使用iCt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并提供在线资源和各种合作项目,使职前教师有机会从富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习iCt技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都提出相应的国家标准,目的是提升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让技术促进教与学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技术与课程的无缝结合。

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表明,必须制定规划化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加强师范学院与中小学校合作,建立良性的互动合作机制,使师范生有机会真正体验利用技术支持教学,才能有效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然而,我国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上相互隔离,相关研究也各成体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主要依赖于校内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否开设相关课程、作为必修课或是选修课全由各高校自己确定,处于无标准的混乱状态。加上课程本身缺乏统一的大纲要求,使得教材的编写意图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多由任课教师决定,一些高校教师对中小学的各种新变化、新需求缺乏切身感受和深入真实情景的研究,脱离基础教育实际,可见,单纯依靠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方式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是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未来教师的教学素质要求。

二创建“三位一体”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体系

教育技术能力作为师范生的一种综合素质,不是单靠开设一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就能培养起来的,为了提高培养质量,针对目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单一及存在缺陷,借鉴国外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以《标准》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大纲》为依据,构建“课程学习、微格训练、教育实习”三位一体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其中“课程学习”是在充分研读《标准》《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和分析模拟试题基础上,重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形成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标准”要求相一致,课程内容与“培训大纲”训练内容相对应,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基本掌握《标准》要求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微格训练”则是加强各专业学科教学论教师与教育技术老师的合作,在进行“微格训练”时强调信息化教学训练,使学生真实体验技术在到学科教学中应用。同时设计开发学科教学微格教学点播评价平台,学生通过平台将自己的“微格教学”加载在网络上,接受来自指导教师、其他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与指点;

“教育实习”则是加强与中小学校合作,建立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实行实习的导师制等途径,使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之间形成更密切的配对关系,师范生可能更直接接受来自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指导,真实感受技术在中小学学校的应用实际情况。这样通过“三位一体”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形成培训目的相互衔接、培训内容各有侧重,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职前与在职合作互动的培养模式,共同促进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

1制定适合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目标与内容体系

《标准》包括4个维度14子项目,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标定位在:全面提升学员的教学设计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能力,为促进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奠定理论、方法和技术基础。目的是促使中小学教师形成教育技术素养,即具有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重点强调教师具有利用适当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通过对《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解读,并分析中小学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考试的部分模拟试题,发现《标准》要求中小学教师应能做到:a了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专业发展等基本概念;b掌握常用媒体的特点以及其对教与学的支持作用;c能熟练操作网络工具搜集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工具对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进行简单处理;d运用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或网页制作工具整合教学资源;e掌握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其关键环节,能利用相关概念和原理,完成一节课或一个专题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予实施或展示。

《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方向。将师范生的教育教育技术能力设置为培养学生拥有在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整合利用的能力。具体来讲,培养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树立积极的教育技术意识、态度;教学资源环境设计与开发,具体包括熟练使用各种教学媒体,能够使用网络获取与交流信息,能够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或利用网页工具整合教学资源:掌握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能使用适当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展教学活动等;同时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与时俱进适应信息化环境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目标框架和内容体系充分考虑信息时代下教师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中对教师的具体要求,囊括了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教育技术能力。

2建立立体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的现代教学素质,是师范生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连续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仅仅通过一学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是难以奏效的,因此,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除了需要基础性的课程学习外,还需要有后续的提升过程,建立立体的、分阶段学习对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1)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形成初步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重点培养师范生初步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中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主线,因它是对其他教育技术技能训练的一种综合应用,以完成一节或一个单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为真实任务,同时设计开发配套的学习资源,并在相应的教学环境中加以实施、交流。为此设计模块一:现代教育技术概述(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模块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了解教学设计原理、流程,完成一节课或一个专题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模块三: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获取与应用(各种教学资源的搜集方法、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加工等,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案搜集、处理各种相关的资源与素材);模块四:信息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设计开发与教学设计方案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或网络教学资源):模块五:信息化教学环境(掌握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特点、选择和规范操作等):模块六:教学设计案例交流研讨(在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方案,并与同伴交流评价)。

在课程教学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技术支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调任务驱动、注重设计的真实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和设计教学资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育技术能力的目标是帮助教师建立“如何整合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那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本身就应该体现这一理念与方法。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和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发挥网络教学功能,我们先后开发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微格教学技能评价》、《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等多门网络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供学生们通过网络自主扩展学习和师生课余进行交流活动。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学生数量多、专业教师少的矛盾,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课堂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学生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学习教育技术,使实践和理论统一起来。网络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支持。同时网络上提供各种教学资源和媒体素材,为学生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开发软件提供素材和环境支持。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建立有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室、课件制作中心、卫星接收中心、微格训练中心等设施。在实验室管理上,成立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轮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采取包括课余和双休日时间全天候开放实验室的办法,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学生通过网上对各种媒体设备、信息化教学系统等进行虚拟实验,等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后到实验室进行体验性的实际操作,加深感性认识,掌握教学媒体的实际使用技能,缩短了学生占用实验室的时间,解决了实验场地、设备不足影响学生操作能力提高的困扰。

(2)利用学科微格教学训练体会信息化教学活动

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能力。师范生在教育技术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在学科教学论课中加以实践应用,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内化为真正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科的微格教学训练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的独特平台,师范生通过学科微格教学训练,体会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了提高微格训练的效果,可由学科教师和教育技术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微格教学训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观摩教学案例,通过交流、讨论和协作,总结概括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培训目标和个人学习需要,结合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设计信息化教学方案,并在微格课室信息化环境下模拟、组织学科教学,体会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活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放微格教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微格教室进行技能训练。为了提高学生对微格教学、说课训练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我们还设计、开发微格教学视频点播评价平台,通过平台,为学生提供可以借鉴各种层次、各个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技术在教学中的真正运用。平台除了有上传和下载功能外,还具有搜索、评价、打分、投票、点击排行榜等功能,每一位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自己在微格教室录制的教学实践课,通过网络的实时或非即时工具,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也为实施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指导点评提供方便。并聘请教育技术应用方面非常有经验的学科专家、中小学一线教师参与网上指导,进行网上答疑与点评。利用微格教学平台上的投票功能,教务部门专门设置一个学生票选的说课比赛奖项,这些方法大大提升学生对微格教学和说课比赛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学生信息化教学技能的提高。

(3)通过教育实习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中小学输送具有教育技术能力的合格师资。因此,师范院校必须加强与中小学校之间的广泛联系。通过了解中小学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改进在校生的培养方案,加强培养的针对性,提高培养质量。为此,教育技术教师必须熟悉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态势,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定时组织学生到周边中小学进行调查和见习,了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实际应用情况,增强教育技术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聘请一些中小学骨干教师或校长到师范院校向学生介绍中小学中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需求情况;同时建立跟踪档案,了解毕业生在中小学应用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表现,总结教育的成败,调整、改进培养方法,以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

通过加强与中小学校合作,建立相对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为师范生提供“亲历学校教育的实践”机会,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锻炼师范生合理运用技术,提高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为提高教育实习的实效,师范学校和中小学实习基地共同制定教育实习计划、考核、评价等规章制度,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以实习基地导师为主,高师导师为辅。尽量采取“导师带队、师生结合、合理配置、成组派遣”的集中实习方式,高师导师深入实习第一线,全程指导和跟踪管理。实习基地教师将根据师范生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师范生了解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了解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技术在课堂的具体应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会使用技术支持教学、学习、交流、管理和促进专业发展。

建立教育技术学习交互平台,通过平台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可自由结成“研究伙伴”或“合作团体”,提高他们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平台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交流教学工作经验和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分享教学工作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平台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伙伴们”可以将自己的知识、观点、技术、专长等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提升教学改革研究能力。师范生不因教育实习结束而中断与一线教师之间的联系影响教育技术能力提高,实现职前职后贯通、合作共赢、共同提高的目标。

3打造规范化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方式

借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考核、认证方法,设计开发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估模型和针对性极强的考试平台,每个师范生他们在完成教育实习,回校后进行上机考试。考试内容、方式模拟《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初级水平认证方式。考试平台根据各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分成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生物、化学、物理、体育、信息技术、美术、音乐和地理等学科分类建立试题库。考试时间为2.5小时,考试时,各专业学生分别从对应类别的试题集合抽取试题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抽取语文类试题。考试平台从试题库为每位学生随机生成一份试题,试题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教育技术能力的综合知识考核,由50道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组成,主要考查学生对教育技术能力相关知识的掌握;一部分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考试,这部分试题以资源包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资源包的内容包括与学生学所专业相关学科的中小学一节教材内容和一些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选用和自制素材设计、制作一个结构完整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要求课件符合某种教学设计原则,体现某种教学策略、具有多媒体特征和导航交互功能。真正实现考试的无纸化、规范化。该考试平台在学院进行的三轮考核中运行状态良好,得到师生肯定。在考核方式的导向下,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起到“以考促学”的效果。规范化的校内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考核,起到自然衔接职前和职后的教师教育,确保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所需的高质量专业教师。

小学养成教育方案篇8

关键词:工作坊模式;实践取向;小学教育;教育硕士

小学教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小学培养未来优秀的教师而设置的具有职业特色的学位,由于小学教师重实践,实践取向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因此,小教专硕培养的目标定位及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之一就是实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形式规定: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1]。从以上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落实培养目标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就是其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从目前看,在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如何落实已经成为培养单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一、参与式工作坊模式及其主要特征

“参与式工作坊”是一个多人数共同参与的场域与过程,且让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并一起讨论让这个方案如何推动,甚至可以实际行动,这样“聚会”与“一连串的过程”,就叫做参与式工作坊。换句话说,工作坊就是利用一个比较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将上述这些事情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有系统的过程[2]。

小教专硕的参与式工作坊模式从实践教学领域可分三个维度:一是课程教学,二是教育见习,三是教育实习。

二、参与式工作坊模式的实施

(一)课程教学工作坊

工作坊的主体是学生,由于目前小教硕士本科专业构成层次多样,总共三类:专业对口、跨专业和非师范类,根据专业不同分成若干工作坊。以工作坊为主体,授课教师主导,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学习研讨、微格教学、模拟训练等活动均以工作坊为单位进行。由于工作坊成员中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基础不同,这样授课教师就能根据不同的水平进行分坊指导,对专业对口的工作坊重点把握基础教育课改的新理念,课程改革的前沿理论,以及对课例研修的研究性学习。对跨专业的师范生而言,侧重在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课堂的特色等,重在对小学教育的理解。针对非师范类的学生,除了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外,对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指导也应该补足短板,而在教育教学能力、教师技能、班队管理方面应多安排在课下以工作坊为单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和校内外指导教师沟通,增强对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了解。

通过不同层次的工作坊设置,改变课程教学中统一的大水漫灌式授课方式,使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吃饱,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也能跳一跳摘到最近发展区的果实。这样的设置一方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中的实践以人为本,不同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发展,从而进一步调动所有教育硕士对课程的兴趣,激发对小学教育教学的热爱。另一方面为进一步进入教育硕士基地的实践教学做好准备。

(二)教育见习工作坊

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校外导师和研究生组建见习工作坊,高校教师从见习中了解目前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在听课、评课、研讨中结合实践更好地将理论结合在一起,改变课程的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授课中的实践教学部分,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实践支撑。小学一线的指导教师从实践角度介绍经验,展示课例和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案例,注重对教育硕士的实践指导,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实例给教育硕士以身临其境的体验,而且在工作坊共同体中一线教师也能增强专业知识,尤其是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知识,从而将自己“草根理论”进一步提升为有高校理论支撑的一线“实践理论”,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并和高校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小教硕士在工作坊研修中,依托自己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高校和小学教师的理论和知识方面的交流,对自己所见到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进一步反思,从中发现问题。一方面在工作坊学习中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用新课程的理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感悟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实施过程,获得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实施的训练,使其在实践中经历实践的过程,尽快地熟悉小学,完成从学生向“准教师”的初步转变,形成角色定位。另一方面用自己亲身经历和发现第一手资料提炼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并获得工作坊成员的共同指导。

(三)教育实习工作坊

由高校教师、小学教研员、一线教师组建教育实习工作坊,负责该导师组的小教硕士的实习指导工作。高校教师的理论、一线教师的实践以及教研员承接支撑作用,使得教育实习工作坊深度整合,对经过见习对小学教育教学有着初步了解的小教硕士的指导作用明显。将小教硕士置身于真实的小学教育教学环境,经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活动的场景中,需要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开展班主任工作,召开班会和班级主题活动,处理班级事务和各种突发事件,实际上除学生身份外已经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小教硕士会在理论与实践、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中发现问题,尤其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教育硕士的小学经历之间的差异,会促其认真思考其中的变化原因,深层次的对课程改革进行反思,反思中理论、实践以及教研方面的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带着问题走进小学,带着问提进行教学设计,处理班级事务,获得亲身经历的体验和感受,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教育实习工作坊中,提出来与工作坊中的老师和研究生一起交流,研讨,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从而进一步审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自发的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进一步转变,收获专业成长。

对于小教硕士的培养来说,参与式工作坊的形成,一方面可以对指导教师起到督促的作用,让参与各方在工作坊的指导中彼此都有收获,获得参与的动力;另一个方面将研究生身处一个多方面、多维度的工作坊中,对其各方面的成长尤其是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这样的参与促进各方的融合,增进彼此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的沟通对加强高校与地方教育研究部门、小学的联系,成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剂,对完善小教硕士的培养机制形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Z].教育发〔2011〕

小学养成教育方案篇9

关键词:诊所式法律教育;民办高校;法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定义和特征

1.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定义

诊所式法律教育来源于美国,是在国际法学教育逐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产生在20世纪中期。诊所式的法律教育主要是指为了凸显法学教育的职业特征,在法学教育中模仿医学院利用诊所开展实习和培养医生的模式,利用诊所教师的技能优势指导学生参与到法律的实践应用中,以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和实践能力,进一步缩小法律知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促进学生的法律职业观念的培养。

2.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征

(1)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法学专业的学生利用诊所式法律教学法,可以深入诊所内部,参与到真实的法律案件中。学生通过法律可以参与到案件中,接触到传统理论教学中不能获得的实践经验。学生可以以实际律师的身份与案件的当事人进行接触,在与不同的当事人接触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法律的职业应用技能,并学会如何用法律知识去解决真实的案件问题。

(2)教学方法的互动性。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开展凸显了学生本位的思想,在诊所式课堂中,学生可以真正成榭翁玫闹魅耍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完成真实的案例,学生可以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是一种教学所长和实践互动的教学模式。

(3)教学评估的特殊性。原有的法学教育的教学评估主要以学生考试考核为主,注意考查的是学生对法律条例的死记硬背能力,对学生的考查缺少实践能力的分析,忽视了学生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的作用。诊所式法律教育不仅包括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解决真实的案例,考查自己的法律应用能力。

二、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民办高校法学教育中的应用问题

1.在教育内容中片面强调职业技能培养

当前在民办高校法学教育中主要有课堂讲授和实践指导两种形式,诊所式法律教育应用的最突出特点就在于其实践性,许多民办高校充分认识到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优势,突出了对学生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然而在教学内容中缺少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而法律作为民众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极易产生利益关系,如果学生缺少必要的职业素养,将很难成为真正为民服务的法律人才。所以,民办高校诊所式教育除了要凸显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也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价值观教育、社会教育和心理教育等。

2.教学案件素材有限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民众思想存在偏差,许多民众不相信在校的学生可以解决案件,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学生的教学案件素材更是少之又少,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那些名校的法学学生和具有名气的高校教师。又因为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发展较晚,许多民众根本就不知道高校法律援助的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加大高校法律援助的宣传,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得到社会的认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案件。

3.诊所式法律教育师资力量有限

我国民办高校获得的国家教育资金支持十分有限,国家和社会对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认识还十分缺乏,高校很难得到外来资金的支持,然而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样就很难真正在民办高校发展诊所式法律教育。因此,民办高校的法学教育应该加大和社会的联系,积极吸取外来的资金,也可以和专门的律师事务所进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国家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法学专业的支持力度。此外,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应用对高校法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具有强大的法律实践能力。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民办高校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许多高校虽然在教学方法上开始引进先进的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师选择和培训上仍然不能紧跟实际,许多教师专业素养缺乏,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

三、在我国民办高校法学教育中应用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优化方案

1.教学条件选择

民办高校应该积极地为诊所教学提供资金支持,然后创建法律诊所的办公场所,并为此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如电脑、图书等。选择进入法律诊所的学生,由教师领导学生小组,每个诊所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不能超过10个。开展法律诊所教学应该要在学生学好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因此一般要选择大三的学生。在法律诊所教师的选择上应该除了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还要有专业的实践技能和强大的法律职业责任感,学校可以聘请一些社会上已退休的法官、律师、检察官等参与到法律诊所的教学中。

2.教学方法和内容设置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当前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提问式的教学法,学生在办理案件时容易遇到一些问题和难题,教师可以就此提问,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第二种是对谈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对一找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方法,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意见;第三种是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与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共同商讨案件的解决对策。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应该注意将这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3.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是建立课程评估模式。根据学生发展要求,设置诊所式法律教学大纲,对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开展调研考察,适当根据社会要求和案件进度调整授课进度,学期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评估,以根据课程开设确定下一次课程计划。二是对法律诊所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日志和备课状况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考查,通过与教师的合作明确教学重点,学校要进一步核算教师的工作量和上课状况。三是对学生的评估。除了对学生的基本上课纪律有要求,还应该要求学生和教师积极配合,定期向教师汇报案件处理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中期表现情况和案件处理情况对其进行打分,学期结束后根据学生所在小组的案件完成情况、客户反馈情况、案件办理总量情况、学生自我评价、案件办理心得和体验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诊所式法律教育形式具有强大的应用优势,在民办高校的应用中应该注重和我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立足本土化的发展策略,积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优化诊所式法律教学方案,推动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养成教育方案篇10

   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念缺乏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因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多,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较少,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务操作,更不会从事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难以达到让学生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效果,致使课程学习达不到教学目的。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只有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甚至把教室就设在实训场地,实行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使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才能有利于使学生迅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二)与市场营销学科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手段缺乏

   市场营销是离市场和社会最近的学科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时代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市场营销的相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的实战型应用人才,然而在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手段相对比较缺乏,一些学校在实践教学对时下市场上的市场模拟软件情有独钟,然而影响市场营销的不定性因素很多,其职业能力是很难靠软件的模拟来实现的。

   (三)缺乏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目前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受传统影响较大,课程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市场营销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创新能力高低。很多营销手段在别人运用的时候效果明显,而当自己照搬照抄的时候其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学习别人成功的营销手段的同时,没有创新,市场营销的原理是一致的,但具体的方法手段则必须具有创新。

   二、改革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熟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明确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别;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层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属性基础上,市场营销课程教师必须注重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探索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新途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离不开实践,市场营销更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实践教学作为支撑。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一线工作的实践,首先使学生把握市场营销的工作方式与方法,为学生储备今后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本领;其次,通过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使他们在给定工作任务后,能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第三,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从而积极应对变化的未来世界。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构建师生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相对独立地学习,教师从昔日的给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治理者,由于主要的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生开发今后工作中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一个演讲者,而必须是操作示范者、建议者、指导者、考评员。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不断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三、提高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设想

   (一)模拟实践方法

   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一周甚至两周的集中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真正地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操作当中。

   1.第一阶段:制定方案

   把学生分成几个实践小组,“学校”是各个小组要开发的市场,各小组利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制定出一套具体的营销方案。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调研;二是进行市场营销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三是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四是制定Stp营销战略。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出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五是制定4pS策略。选择适合的产品,制定适当的价格,进入“学校”这一市场,并通过选择适当的销售地点,制定相应的促销手段,为各小组赚取利润。

   2.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方案制定完毕,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实务操作阶段。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货、销货。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为小组赚取利润。

   3.第三阶段:实践总结

   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学生通过对小组营销方案的实施,既可以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总结出营销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营销方案进行修正与补充。

   (二)需注意的问题

   1.经费。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市场营销的实务操作过程,小组进行采购产品、选择渠道、促销手段的选择时,需要一定的费用。可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个小组提供所需经费。

   当然要考虑在实践过程当中的风险,在提供经费的同时,给各小组一定的压力,要求每个小组在课程实践结束后交回一定百分比的经费。如果小组的营销方案效果明显,那么该组除了把额定经费上交外,还可以有一定的“余额”。这样既能降低学院教学成本,又能刺激学生们的积极性。

   2.相关政策支持。每个小组要在“学校”这个市场上进行课程实践,就必须要得到学校的一些政策支持,允许学生们在学校进行经营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宇红,赵伯庄,王磊.市场营销教学特点与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5(35)

   [2]郭英红.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设想与建议[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