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十篇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十篇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6:02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挑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99-03

从1998年我国开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试点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日趋成熟。但从近几年专业整体发展的情况来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与相对成熟、特色明显的老专业相比,其专业特色较弱,所培养教师和其他师范专业的区别度较小,在岗位竞争中缺乏优势,学校及社会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认可度较低。因此,关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不仅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自身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师范教育的责任所在。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分析

1.专业定位的特色。专业定位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小学教育专业定位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定性在教育。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为宗旨,专业定位上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课程以综合为主,客观上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向复合型转型,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在具备有关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整合于一体。从这一角度讲,小学教育具有双专业性――专业综合性以及职业导向性,与中等教育中针对某一学科的培养指向具有显著差异。这正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的特色所在。

2.培养目标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特色建设的灵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旨在培养熟悉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深厚教育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首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资培养宗旨是为小学教育服务,这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所培养师资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再次,小学教育对象是学龄期6~12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生活性和人文性。

3.培养模式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落脚点。培养模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分为3种类型:分科培养模式、“综合+方向”模式、综合培养模式。分科培养模式,套用了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注重学科知识传授。此模式下的小学师资,学科知识基础夯实,但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小学教师多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综合+方向”模式,以中文、数学等核心课程为主,另辅以其他相关分科教学,强调文理兼通、学有专长。相比分科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弱化了学科界限,但对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培养有所忽视。综合培养模式,重视通识教育,强调广博的知识视野,但课程繁多,知识缺乏系统化。

基于对现有培养模式的思考,笔者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立足于教育学专业,采取综合培养模式,即将大学通识教育与学科综合教育相结合,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但同时应注意精简课程,避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用。

4.课程设置的特色。课程体系设置是落实培养模式的基本路径。在综合培养模式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采取通识课程教学、学科课程教学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多轨并行的课程模式。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文学类课程等。二是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基础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理论课程。三是专业选修课,主要是指不同学科方向的课程,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法等。四是教育实践课,主要开设教育技能课和实践课,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口语、教育科研等。通过以上课程,使学生具有大学通识文化水平、学科的专业水平、教育理论水平以及实际教学水平。

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面临的挑战

1.专业定位短期内难以落实。上文中指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综合性专业,但实际发展状况却是实力相对雄厚的师范类大学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重心放在了本科以上的教育,真正从事小学教育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新合并升格的综合类大学在发展小学教育专业时,则在培养目标上陷入了重学术性或重技能性的两难境地,部分高校旨在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但所培养出的许多小学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科研结果不具有可操作性。在一些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中,小学教育专业在很大程度上被边缘化,招生和就业面临双重困难,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也难以承载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任务。

2.课程设置仍存在较多分歧。课程设置问题如前文所述,三种课程设置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弊端。一是将教育专业课程与某一学科课程简单相加,课程之间彼此独立,缺乏有机整合;二是重视学术性课程,忽视实践性课程;三是课程设置陈旧刻板,无法适应时展步伐,教育内容滞后于小学教育的实际发展。部分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属于新开设专业,学科之间逻辑顺序混乱,甚至出现断层。还有些院校课程设置过于繁冗,学生难以真正内化吸收,教学实践课程很多也流于形式,致使毕业生在学术性与技能型上都难以占据优势地位。

3.教学方法缺乏革新。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许多院校在创新方面的培养情况都差强人意。很多大学教师在理论上积极主张个性教学、活动教学、情景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是沿用“注入式”教学模式讲授教育理论。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往往失去听课兴趣或者无法内化所学知识。另外一些教师的课堂则过于关注形式上的新颖性,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因此,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仍需进行切实有效的变革。

4.师资来源途径单一。由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所以目前其师资力量大多来源于其他专业。专业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主要来源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而专业方向课的任课教师则来源于相应的中文专业、数学专业、英语专业等。这种背景之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另外,许多教师没有相应的小学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对小学教育的认识滞后,学生难以受到正规有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指引,专业特色建设也因此举步维艰。

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

1.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招生规格。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小学教师,这在客观上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生源提出了要求。但由于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与薪资待遇较低,因此在志愿填报率上历来低迷。生源的缺乏势必影响学生潜质以及学生对小学教育的专业情意,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在开展时阻力较大。针对此现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已通过相关政策倾斜吸引优秀生源,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提供基本保证。

2.构建科学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首先,综合与专长相结合。坚持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学科课程教学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多轨并行的课程模式,构建具有综合性特色的课程知识体系。其次,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要优化小学教师教育的显性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之间权重;另一方面,重视课外教育和隐性课程,努力使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协调发展、交融一致。再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专家型教师,具备相关理论的同时,还具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与技能。

3.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基于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及发展情况,在选择师资力量时既要注重学科学术背景,又要考虑基础教育实践背景。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要敢于突破,实行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制度,建立与小学的长期合作关系。此外,在教师的选聘方面,不局限于学历和职称,大胆选聘人才。一方面,可以聘请其他高校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提高专业教学的学术性;另一方面,还可聘请部分优秀的小学校长、引进具有“双思素质”的教师做兼职教师,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

4.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特色文化。教育要以人为本。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由于教育对象与教育任务的特殊性,更应凸显人文性。通过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意识到本体价值,克服传统教学中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思想,形成专业情意。学生在未来不仅成长为有专业知识的小学教师,同时还是具有人文情怀的教育工作者。

总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亟待改进。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应立足于现状,着眼于未来,不断更新发展理念,以特色求发展,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振杰.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0,(5).

[2]纪国和,申发红.浅谈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新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

[3]李新路.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2008.

[4]乔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5]杜德栎.以“三性”为基础的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40).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篇2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教师 分类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34—04

[作者简介]曾茂林,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广东湛江 524048)

曾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亨利·罗索夫斯基认为:“保持和提高学校声誉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善教师队伍的质量。”而改善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质量的关键,则是围绕凸显师范本色和特色建设需要,分类开展教师专业化工作。

一、分类专业化的必要性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具有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这一权威界定突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终身性、自主性和教育专业性,但是还没有涉及高校教师学科专业的高水平特征。实际上,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是以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化为前提的。

(一)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能,高水平的学科研究能力则是其区别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最大特点。一方面,高校教师专业化要求高师教师付出较为持久的学习和研究时间,才能达到扎牢本门学科基础的目标,这就需要采取按学科分类的专业化路径。另一方面,地方高师的师范本色决定了必须强化教师的教学专业化。即通过教育类理论、技能和实践课程的学习,获得“如何教”的知识、技能。高师教师专业实践性强,除了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专业化知识外,更关键的还要具备相应行业的实践经验,教学中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教学做”合一的专业化(指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指导学生学习的专业化、引领学生操作的专业化)教学水平。从高师教师学科专业化的高水平特性及其对应的行业生产和教学实践经验形成的长期性可知,其不可能像小学教师那样凭借过硬的教学专业化水平,就能在多门学科中熟练地开展教学工作,成为教学多面手。高师教师需要专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专业化的有机结合,这不仅需要高校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劳动,而且还需要地方高师院校提供其对口实践的基地和教学岗位、科研平台等条件。因此,高师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根据教师学科基础、背景经验,结合学校岗位实践分类实施。

(二)地方高师目标定位和特色发展的需要

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目标的定位,主要是为当地培养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应用型人才。因此,师范院校首先必须抓好师范本色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高师课堂教学能手,同时还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大学生指导教师队伍。在当今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巨大的办学环境下,地方高师院校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针对师范特色强化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更需要围绕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现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实践路径。地方高师院校的特色建设,一是在优势专业中打造出特色学科。如高师院校的教育、心理、音乐、美术等专业,就具有理工科院校所没有的优势。抓住其中一两个学科,从科研和教学的高水平专业化人手,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科研一教学”一体化的名师,就相对容易建成特色学科。二是地方文化造成的研究特色,如四川师大的巴蜀文化研究。但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形成,还需要在对比国内外师范院校特色之后,根据本校资源优势找准自身立足之“本”和特色创新点,再以特色创新愿景为指南,围绕特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分类设立有助于教师发挥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机构和相应的实践岗位。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分类专业化的成长,汇聚特色建设所需的研究人才,组成项目攻坚和新课程开发团队,而且还有利于学校争得国家一级的大项目,实现硕士、博士学位点的建设目标。形成了这样分类明确、学科特色显著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课堂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也会因此大大提高,从而确保对学生知识教育、技能训练和指导管理的专业化,并最终以专业质量过硬的毕业生凸显服务地方定位目标的实现。

(三)现有岗位设置的需要

一般讲,地方高师所设立的研究机构和岗位主要体现服务地方、注重应用理论研究的特点。就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看,设立的教育类机构主要有:担负中小教师培训任务的继续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研发中心、相关师范类二级学院等,其特色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即使是理论创新也多限于地方文化与民族特色的创新,这是由其物质和人力资源、实践条件局限导致的。就教师个体而言,工作岗位不仅是其展示教师专业水平的舞台,更是其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条件,这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就目前地方高师岗位设置看,主要有侧重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岗位,侧重于学生管理的政工和辅导岗位,侧重于实践操作的学科实验和教育实习指导岗位,还有少量的侧重于学术和资源开发的科研岗位,教育硕士校外兼职导师岗位等。这些岗位是根据各类人员的教育功能和担负的责任设置的,其考核标准也是按照岗位职责而定的,相关岗位人员必须围绕其岗位考核目标,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专职教师、科研人员、兼职教育硕士导师、教辅人员的岗位划分,不仅为地方高师教师分类专业化提供了现实条件,而且决定了其专业化发展必须采取与岗位划分基本对应的分类实施路径。

二、分类专业化的努力方向

首先,地方高师院校需要教学和学生指导两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确保师范本色得以彰显。其次,围绕特色建设需要,组建项目研发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两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了这四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从四个方向实现专业化发展,地方高师院校本色加特色的打造也就有了师资保障。

(一)分类专业化的共性素质要求

高师教师分类专业化中,除了需要具备教师专业化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学组织和语言文字表达、板书等专业技能,开展教学实践的条件性知识等教师专业化共性素质外,作为高校教师还需要具有学术更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在高师教师的专业化结构要素中,学科专业水平是其所具有的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内专业化程度的标志。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运用其专业化的学科理论来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所表现出的是其作为“应用性专家”的专业化水平。而当其将自己研发或新技术运用中创新的教育资源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课程或教学模式创新所展示出的智能体系,则构成了其教学专业化的要素。这样,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既要担负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推动当地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任,又要具有教育创新的精神,善于将知识和技术创新转化为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创新。可见“学术性、教育性、社会性和创新性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状态特征”,也是地方高师教师专业化共同追求的理想要素。

(二)凸显师范本色的教师专业化努力方向

从高校教师教育实践的角度看,在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推进过程中,学科研究成为硬基点,而教育教学技能水平则成为软基点,这样的偏差在地方高师中必须予以纠正。因为地方高师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学专业化及其相关教育理论的研发应居于中心地位,而且学科研究也应跟教学专业化相一致。在地方高师院校中,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本身就是其学科研究的核心所在,是衡量其师范本色是否突出的关键。在地方高师院校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教育类专业和学科具有相对优势。在这类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建设上,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与教学专业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将教育科研成果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体化”。从事这类专业教学的教师,应围绕教学的专业化开展学科研究,即以教育理论研发和教学专业化实践技能的形成为其专业化的核心。这就需要其获得相应的中小学教学经验,形成对中小学教育深入系统的认识和体验,最好具有两门以上中小学学科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经验,才能做到以基础教育行业为依托,形成相应的实习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的专业化背景知识。而要真正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岗位经验、职业素养和发展阶段特征,就需要高师教师长期深入到中小学及其教学之中,一是向着将教育理论研究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向着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实践的研究方向努力,形成高师职业指导师的专业化知识背景。

(三)凸显特色建设的教师专业化努力方向

地方高师院校要凸显特色,需要针对教师的“学术性”进行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师院校为了成功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就需要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特长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以科研创新的方式实现其专业化特色建设。这就需要“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特色建设攻坚队伍。在这类教师专业化中,又可以分为项目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两个专业化发展方向。以创新研究项目为核心类型的教师专业化,侧重于学科研究的学术水平。但作为地方高师教师,还担负着传播最新研究成果的责任,因此向院内师生和当地服务对象演示、讲授其最新研究成果,让他们更好地接受其新知识和技术,就成了其教师专业化需要兼顾的内容。以新的研究成果和地方特色资源为依托,开发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则不仅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搜集、组织、编排的开拓创新,而且还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施等方面围绕特色人才培养,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这类教师是地方高师教师专业化的重点所在,也是凸显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从学科特色打造和人才培养规律考察,还需要有应用型技术专家的加盟。尤其是具有教育硕士授权点的地方高师院校,为了让教育硕士形成学科专业化的实践技能,就需要组建一支具有硕士导师专业化水准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这样的导师队伍首先必须是行业名师,他们在中小学教学上技艺超群,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或模式,训练方法上具有不断创新的特征。其专业化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加深对研究生教育特征的认识,形成具有大学教师研究特性的专业意识、专业素养。

三、分类实施专业化的有效路径

(一)建立分类专业化的平台与机制

首先,应根据办学定位分类制定教师专业化建设规划。地方高师院校应根据当前教师状况,明确教师专业化的指导思想,制定出师资建设的发展目标,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优化等方面予以具体化。同时,创新管理体制,创造出有利于学科特色建设的岗位群,以建立机构和管理机制方式将学院特色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科建设一研究机构一岗位设置”的有形链条,不仅明确专任教师学科教学专业化的责任,增强其研究与教学专业化的动力,而且制定出配套的评价、管理制度,强力推进教师学术和教学双维专业的发展。在建立相应类别教师的考评指标体系中,对负责特色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开发的教师,需相对侧重研发和创新成果的应用考评,其创新数量要有一个基本的规定。由于这部分教师较少而且多是精英,其劳动的创造力要求高,因此主要采取鼓励性评价机制。只要达到底线就给予全部工资、津贴,达到底线后实行多劳多得的奖励制度,以激发更多具有创新潜力的教师加盟。对于以教学和学生指导专业化为己任的教师,则应对其担负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有相对明确的规定,重视其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实践教学等相关方面专业化的态度与质量的考评。为了强化高师院校教师学术与教学双维专业“一体化”,地方高师院校对各类教师的考评,还应在项目研究与教学改革的结合上有所侧重,以便借助“一体化”的评价手段,实现学科理论研究与教学专业化的有机结合。

(二)立足师范本色的“双师”专业化路径

根据现有地方高师重学历和理论研究水平、轻实践操作能力的现状,应在中小学教学和行业实践技能形成的专业化上狠下功夫。一是建立专业教师定期下中小学(企业)的培训制度,组织教师去中小学跟师学艺,到行业、企业脱产集中培训。同时,让教师带着课题到教学或生产一线培训,将中小学、企业的实际问题带回高师研究,用中小学教学或生产中的研究成果充实高师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二是职业指导师队伍的专业化。以政工和管理、辅导人员为主体组成的学生管理辅导队伍,已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最重要的是弥补青少年感兴趣的新兴文化知识,真正做到心理上与学生同步,教育方式上达到专业化的水准,把自己打造成为学生职业素质发展和求职服务的专业化职业指导师。这就需要这类教师深入相关行业,体会业内人士的言行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让自己先成为业内人,再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有了这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发展才有依托,对在校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指导才能走上专业化的轨道。要解决职业指导师队伍的专业化,还需要师范大学设置立足学科的“职业指导师教育专业”,针对行业特征培养出具有专业化指导师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此外,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上也应增加“职业指导师”系列。

(三)立足特色建设的教师专业化路径

一流研发教师的打造。由于高师特色项目建设需要理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两类教师的协同努力,因此在这两类教师专业化发展中需要有所侧重。对于立足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的少数人员,重在学术水平的提升,必须具备学科领域专家的理论基础,专业化的研究方式和知识创造技能。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教师,如新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创新类教师的专业化,则需要具有工程专家的素养和技能,形成应用项目研发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不断地具有体系性成果出现。这两类教师的专业化都需要注意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培育自身跨学科综合素质,形成将创新项目与学科整体发展结合、与教学结合的“一体化”专业发展路径。地方高师教学的突出特征,就是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创新与教学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经常以新增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方式消化理论创新,强化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以此拓展学生知识深度和广度。不断促进学生形成别的同类学校学生所没有的技能,最终实现以毕业生的特色彰显专业办学特色目标。因此,这类教师的专业化尤其需要重视利用特色专业科研平台,培养专业教师的特色教学能力,通过与中小学(企业)的合作,形成应用研究类特色和优势。

行业名师的专业化。为了强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高师院校需要与当地中小学、企业密切合作,从中选聘出实践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将其聘为高师院校的兼职教师。地方高师院校通过中小学教学名师和企业技师团队等,可以打造出地方高师校企联姻品牌、特色实习基地,并开发出系列富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让行业名师与院内对口专业教师合作,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切入点,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作为精品课程和教师专业化的突破口。行业名师不仅具有本行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技术,而且还应具有高师教师专业化教学的水准。为此,需要对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高师教师专业教学技能训练,形成师院内部教学能手与行业名师结对子的交流机制,让行业名师参与高师院校的科技和教学模式创新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名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地方高师教师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合作打造学校专业品牌,实现行业名师的高师教学专业化发展。

总之,高师教师学术与教学专业化的二维性,既要求其走一体化专业发展之路,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创新有机结合的专业化教师;义需要其借助分类的岗位实践富有实效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对高师院校而言,除了依靠院内教师分类的岗位实践,造就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课堂教学、大学生职业指导师四类专业化教师队伍外,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外行业名师,打造出一支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专业化技术训练师队伍。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特点;启示;福建高校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陆续启动的背景下,福建高校立足区域实际,乘势而上,大胆探索,发展迅猛,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发展之路。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9所高校招收全日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其中,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前身为漳州师范学院)和泉州师范学院成绩卓著。回顾与整理这些年来全省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特点,既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办学思路,又可以反思得失,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那么,近20年来,福建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主要以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为典型,集中探析该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发其启示。

一、福建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特点

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时间、发展规模、课程结构、办学经验虽有所差异,但它们之间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一)以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方向为抓手

自从集美大学2001年首次设置小学教育本科招生专业(闽南师范大学与泉州师范学院分别于2002年、2003年陆续设置并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省内其他高校随后次第跟进)以来,福建诸多高校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方向培养为主,即突出小学教育主干课程语文与数学两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强调学有专长,侧重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注重专业特色的成长。一般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文理兼招,通常1学年通识教育后,各招生高校根据学生意愿及其职业期望分成小学语文与小学数学两个专业方向,前者偏重小学语文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培养,后者突出小学数学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培养,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推进有力,效果良好。经过近20年的发展,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与泉州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确立了在省内的三甲地位。它们各自所属的高校孜孜以求,勤勉向上,为全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分科型培养模式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此外,这些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明确要求学生至少具有两门以上小学学科的教学能力,旨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小学教育师资,也体现了学生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在某一学科方向上能够得到深入发展[1]。即在小学语文或小学数学的基础上各“附带”一门小学学科教学能力的“伸展”。武夷学院、莆田学院、龙岩学院、宁德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均以此培养模式为主。这些都显示出该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即重在小学主科语文与数学师资的培养,并充分照顾到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不足的实情,发展一门小学第二学科的教学技能作为“侧翼”,以备应急之需。当然,也有两个例外,一是福建师范大学自2011年招生以来,以综合型培养模式为导向,即学生“学习不分学科方向,侧重语文和数学兼顾其他学科”[2]。二是三明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单科型培养模式为主打方向,培养能够胜任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社会教育教学的师资(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学科专业信息)。

(二)注重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的建设

在总学分安排上,漳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7学分,而集美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分别为155学分、172学分,但漳州师范大学在选修课上的比例达30%,明显高于其他两所高校的19.2%(泉州师范学院)和17.8%(集美大学)[1],体现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在核心课程设置上,三所高校体现出相容而又略有差异的课程设计方案,比如集美大学的小学语文方向核心课程为: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基础写作、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方向核心课程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专业介绍)。闽南师范大学的小学语文方向核心课程为:汉语基础、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朗读与朗读指导、小学语文课例分析与鉴赏;小学数学方向核心课程为: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小学数学教学法、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小学数学课例评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而泉州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方向的核心课程为:汉语通论、写作、中外文学作品选、文学概论、中外文明发展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方向的核心课程为:高等数学(Ⅱ)、科学技术发展简史、自然科学概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而且,高等数学(Ⅰ)为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不分专业方向。可以看出,三所高校小学语文与小学数学方向的核心课程虽有相似、重名、内容交叉之处,但又根据校、院、系情与地方基础教育所需,各展所长,各有偏重,机动灵活,富有创造性,颇具学校特色,并非全盘照搬照抄,复制粘贴,悉数拿来。

(三)专业发展成效显著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全国名次靠前,是该校的特色专业,是福建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即“卓越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之一,是省“十二五”首批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它也是福建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3]。近些年,集美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更是快马加鞭,小学教育专业获批省一流本科专业,获得“福建省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基地”“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省级骨干培训基地”等省级平台称号,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集美大学与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地处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闽南,学校专业投入与师资引进力度相对处于弱势,但其专业发展总体并不落后,也能形成自身的特色。比如,它突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环节,实习、见习长达24周,学分比值高达16,远远走在一般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时长的前列。这非常契合相关研究结论,即高校的理论教学应与小学的具体实践尽可能多地结合起来[4]。而且,它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依托省高原学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点,拥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区域农村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部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教育学实践基地”等科研和实践平台,以“立足师范、面向社会、强化实践、注重创新”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曾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业绩(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师范)本科专业简介)。泉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极力秉持高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U-G-S-n”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先后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3所附属小学,形成了师资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双赢共同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与教师统一招聘考试通过率和就业率名列全校前茅。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与重用,五年后大部分都能够成为所在学校的骨干。在2015年本科专业评估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成为学校3个优秀等级的专业之一。2018年,作为省首批师范专业认证“试水”和“打样”的试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接受教育部评估,获得专家组好评,并率先获得教育部师范专业第二级认证,2019年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

二、福建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特点的启示

以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为代表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领福建风气之先,为福建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导方向,其发展特点给予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一)专业培养方向明确是关键

近20年,福建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迅猛,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并不是偶然的。沿海城市化进程领先内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教育包括小学急需大量的优质师资,而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恰逢其时。更重要的是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向明确地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为小学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培养优质的师资,而非拖泥带水、夹带诸多附加条件。一旦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各高校在实施培养的过程中就能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而非分散力量,肢解乃至分化、弱化整体优势。

(二)专业师资建设力度大是保障

表面上,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有高级职称教师8人,博士7人,师资力量优势并不明显。实质上,集美大学师范学院还单独设有教育学教研室与心理学教研室作为基础师资支撑,前者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后者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该校师范学院还单独设立教育技术教研室作为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技术支持。三项叠加,连同小学教育原有师资,实力相当雄厚,学科与专业师资布局独树一帜。同时,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经济相对发达、科技力量相对雄厚的厦门,政府财力支持到位。而且,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所在的师范学院本科只设两个专业,能够集中力量做事,具有比较优势。这在福建省同类层次的高校中是少有的,即一般这样的大学,师范院或教科院至少3—5个专业,多条腿走路,力量容易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而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却独辟蹊径,别具一格。此外,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远溯至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这是集美大学真正在践行高校办学特色的理念所在,即特色具有不可替代性,特色是核心竞争力[5]。相比集美大学与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地处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南部,学校及专业投入与师资引进力度相对处于弱势,但其专业的总体发展并不落后。闽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2015年开始承担省公费师范生培养任务,2019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已经培养14届共1250多名毕业生,是小学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职工37人,其中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博士11人,博士研究生4人,师资力量整体上相当雄厚。泉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拥有一支结构较合理、业务较精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9人,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4人,还聘任了20多名小学一线教学名师作为兼职教师。专业教师中,获得学校教学竞赛一等奖3人次,获得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多项(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这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实属罕见。总之,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与“生长点”。

(三)专心致志,二十年磨一剑

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及泉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之所以形成一定的特色就在于它们在福建领风气之先,并且专业发展方向非常明确,即定位于福建小学教育师资中语文、数学专业本科的大量需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同时,在区域发展中,它们与社会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引起当地政府的有效反馈与大力支持,且使得专业学生得到实践的有效锤炼。经过近20年的不懈探索,终于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之路。与此相对,福建师范大学虽占有省会福州的区域比较优势,在学科层次与梯队整合的综合发展能力上更胜一筹,但由于它迟至2011年才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比集美大学整整迟滞了10年时间,加之前者把精力与心血主要放在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及科学研究上,师资与物力、财力分配难免有所侧重,更不可能平均使用力量。具体而言,福建师大教育学部(其前身为教育学院)具有4个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点,9个研究方向的学术硕士学位点,4个方向的专业硕士学位点;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1个和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设立本科专业(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4个。更重要的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也不是福建师大教育学部发展的重点专业。其他高校(武夷学院、龙岩学院、莆田学院、宁德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虽明确分为小学语文与数学两个方向,但它们在时间上起步较晚(最早2009年、最晚2017年开始招生),而且又受制于学校整体实力及地方财政等方面的支持,更无法挑战领风气之先的三所高校。

参考文献:

[1]刘媛媛,李建辉.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一体化现状、问题及改进[J].集美大学学报,2013(1):6—12.

[2]林思涵.高等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方案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5):128—132.

[3]谭德君.高等学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01—304.

[4]陈瑶,禹建柏.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初次课堂教学体验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20(1):13—18.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篇4

特色化图书馆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存储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场所,是促进师生知识增长的第二课堂,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也是学校整体特色化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对学校的内部发展和发挥社会效应具有重要作用。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方向和特色教育,而学校图书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教育教学的三个支柱(师资、实验室、图书馆)之一。因此,建设一座能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图书馆,既能为学校的特色优势发展提供信息知识平台和学术文化支撑,又能贴近办学特色,继而为专业教学提供图书信息资料和教科研保证。因此,它对于学校长远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师范院校图书馆应突出的特色建设

馆藏特色

馆藏特色是指在藏书体系中突出该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向。作为师范学校图书馆,在藏书体系上必然要有鲜明的师范性教育特色,紧扣学校性质、读者对象和培养目标,并以普教为主,兼顾专业特色。其首要馆藏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必藏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法规和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论著、教育成果等方面的书籍及音像资料应在馆藏中占重要位置;

2)结合本校学科特色的教学参考书及相关学术研究资料,如各科课程论、教材教法研究、优秀教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优秀教学课件、教学参考图表、多媒体教学和各种工具书、实验资料等应占主要部分;

3)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和体育、普通话、教育技术等书籍和音像资料应当足够丰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古今人文方面的藏书应该突出;

4)因为师范学校面向中小学教育,有的还承担着当地在职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任务,故还应立足本校面向中小学,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教学和教研的需要,系统地、完整地收集图书资料并提供服务,如中小学教课参考书、继续教育的方法及培训模式方面的资料、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论著等。

专业特色

不同的学校有不一样的特色专业,其馆藏图书应紧扣本校的专业特色,以便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以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为例,该校有大专层次普师和幼师两大专业,其中普师又分为中文、英语、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音乐、美术5个专业方向。另外,还承担着整个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及行政干部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任务。因此,该校图书馆根据各专业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的具体需求,馆藏图书向特色专业书刊倾斜并择优收藏,使专业特色文献资料达到全馆藏书量的约1/3。同时,每年把图书购置费中的约50%投入到特色专业的藏书补充上,较好地满足了学校特色教育发展的需要。如重点增加现代教育技术、外语、教育心理学、音乐美术体育视听资料、职业规划、和幼儿心理学、行为学、幼儿园组织学以及中外教育体制探究、素质教育研究等方面图书资料。

排架检索特色

为了方便专业读者,也可在图书排架和检索上创新特色,以便于读者查找和借阅图书资料。按图书科类排架是较好的传统方法,但除工具书等通用类书籍外,可归纳出专业特色鲜明的图书资料,按学校特色专业设置另行排架,形成鲜明的特色专业图书区,就像一个人适当集中设置所喜欢的特色电视频道一样。另外,在检索方面应充分利用微机化管理,充分考虑学科性,可把特色专业图书集中编辑索引和设立课程书架,由课程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书和研究资料、研究成果,并配以相关的专业期刊、网络资源等,使学生和教师能快速检索,操作简单,免去从整个大科类图书群中查书的繁琐性,突出借阅的特色专业性。

师德服务特色

1)作为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员,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且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形象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情感教育和文化素质影响,体现人文关怀;做到博览群书、知识宽泛、热爱学生、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推荐书刊、解答咨询、方便读者等服务中,通过馆员日常的言传身教对读者施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使图书馆得到课外育人意义上的延伸。

2)“师范无小事,事事是教育。”作为师范院校图书馆的一切互动都应渗透师范性特色,包括馆员对图书资料的推荐介绍、交流方式、礼仪、普通话以及师生的阅读态度、学术氛围、书籍爱护等方面,都应从师范学校图书馆的细微之处体现出为人师表。这也应成为师范院校图书管理者在服务方向上重点念好“师”字经的服务特色。

馆舍氛围特色

良好的环境建设有利于树立图书馆的美好形象,也是提升图书馆功能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物质保障。作为师范学校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在外部建设上没有大的区别,力求成为校园里亮丽的人文景观就好。但在内部环境布局和美化以及标识设计、厅堂装饰、人文精神体现等各种物化形态的体现上,应突出师范教育特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所以,图书馆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应力求特色鲜明、简洁明快,表现出浓厚的文化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如馆壁可多悬挂一些中外教育名家画像、教育名言、学科先祖、历史伟人、书画艺术、师生习作等烘托师范教育特色。

图书馆特色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认识不足

作为师范学校图书馆确实应该体现出师范教育特色,从目前情况来看,确有许多这类学校对图书馆特色化建设认识不足,意识淡薄,致使图书馆不能以自己的特色优势辅助本校的教育教学。因此,要搞好特色化建设,首先学校对此要有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特别是学校领导要从宏观上着眼本校特色建设。各学科带头人及其他教职工应积极参与,要认识到建设一个体现本校办学方向,贴近本校学科特色,彰显本校办学优势的富有鲜明特色的图书馆对增强学校文化实力和推动教育教学及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缺乏准确的目标定位

在建设特色化图书馆当中,准确的目标定位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定位不实际或偏离本校办学方向,片面追求大而全的目标是背离“特色”的。所以,应组织专家和本校骨干学科教师,建言献策,科学论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图书馆“特色化”创建目标。

资金投入因素

特色化建设离不开资金保障,因为特色化建设是建立在图书馆基础设施完备的基础上,比如,起码要使图书馆馆舍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馆藏丰富、建有校园网络、电子阅览室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增加特色、突出特色。因此,需要学校提前规划,筹措资金,逐年按比例投入特色化建设并长期坚持实施。

馆员队伍素质

目前,许多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个人发展等方面受到一些片面影响,学校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配备也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馆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全面、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高、多为女性等情况,缺少一些知识广博、有较高师德素养、热爱图书馆工作,有一定外语和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学校应统筹安排人力资源加强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

结语

建设特色化图书馆对学校长远发展和突出特色教育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它需要加深认识、规划开发、强化利用,也需要面对问题和提出对策,为教育发展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篇5

这里是全国创新成果主要孵化基地。浙商孕育于斯;全省专利授权量2011年居全国第二位;杭州、宁波、嘉兴都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重要留存之所。吴越文化发源于此;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拥有杭州和绍兴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源于这样的血脉,浙江人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也在“瞻前”的同时,不忘“顾后”。2008年,浙江中职教育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省范围内的创新教育,掀起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的浙江潮。同时,针对当地传统特色工艺的“草根”生存状态,浙江强调通过职业教育的深度介入,来促进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特色专业教育”已经成为驱动浙江中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动力。

小发明释放大能量

浙江是中小企业大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浙江省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近几年,在工业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资源紧缺、成本增加、环境承载能力差等问题,急需实现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创新型经济的转变。为此,浙江省政府在2007年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两创战略。经济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既不仅要培养一线操作型技术人才,还要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上承担责任。

经过多方论证,浙江教育行政部门针对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发散性思维好,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的特点,决定在全省中职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提出“构筑平台、发现潜能、提振信心和促进学习”的创新创业教育四个基本原则。

2008年,浙江省启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于2011年开始举办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创新大赛。在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这项赛事已经作为制度固定下来。2011年,浙江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试点,分两批确定了98所学校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试点学校,并从当年秋季开始在一年级开设创新课程,二年级开设创业课程。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研究制定了中职学校“双创”课程标准,编写出版了《创新教程》和《创业课程》教材。2012年,浙江省以试点学校为基地,构建了“校市省”三级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网络,成立全国首个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大组,加强相关研究,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效益。

经过5年的探索,浙江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课程、网络、大赛的全方位中职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学生、学校、企业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与共赢,一个个小发明、小创造诞生出来,并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芦金寅等4名同学发明的“电缆断点诊断仪”构造很简单,作用却巨大。它是在一个内置5w锂电池的小箱子,装有两个测试夹子,只要把电缆的两端接上,按下测试钮,电缆的故障处就会产生电弧,准确找到“断点”。这个小发明成本不过几十元,可如果投入生产却将大大降低市场上类似产品动辄上千元的价格。该发明在2012年创新创业大赛上,被宁波光电器材有限公司以56万元的价格买断专利。

湖州赫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节能产品和智能化产品经销的小微企业,其经营模式以外贸为主。2013年初,公司德国、韩国客户订购大功率高效双反灯具。可这个产品国内却暂无厂家生产,主要原因是LeD灯具的心脏部件——电源不过关,以及灯具发光、双反效果、散热等指标达不到要求。企业为此找到了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与该校创新教育基地“电子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建立了校企联合研发团队,由学校负责研发设计LeD电源部分,由企业负责灯具双反装置和外壳的设计造型。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共同努力,一款新型大功率双反LeD系列灯具顺利诞生,产品经长时间的检测和超负荷试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客户要求。公司已与国外客户达成了供销协议,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浙江省共评选出各类小发明获奖作品298项,在校学生共获得专利授权324项,其中,有59项已转让给企业,占总数的18.21%,转让金额达541.27万元,已为60家小微企业创造高达6094.8万元的利润。当地中职学校俨然成为促进小微企业技术革新的一支生力军。

老工艺焕发新活力

龙泉青瓷、青田石雕、泥金彩漆,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我国传统工艺产品都出自浙江。但是,近年来,掌握这些传统工艺制造技术的人才却越来越少。后继乏人让很多老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传承好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让老工艺能焕发新活力,成为浙江人近年来思考与探索的新课题,

“传统特色工艺是浙江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过去,特色工艺的生存状态有些‘草根’: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的‘师徒制’,技术发展主要集中在少数工艺大师的局部改善。”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表示,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深度介入改变了这种状况。

2007年以来,浙江省抓住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这个契机,组建传统特色专业课程改革团队,通过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确立了不少传统特色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2011年,浙江省启动中职学校传统特色专业建设工作,针对当地“非遗”项目,动员一批中职学校开发专业、编写教材、培养学生。浙江省还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传统特色专业教研大组,有14所中职学校成为理事学校,为传统特色专业的发展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

面对大多传统特色工艺通过口耳相传,缺乏传承资料,部分工艺几近失传的困难,一些学校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通过走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形式,梳理资料,特别是帮助老艺人或工艺大师记录、整理传统制作工艺,积累口述资料,使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和“非遗”文化得以延续保存。浙江省宁海第一职业中学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泥金彩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对这项民间传统工艺进行认真调查、深入研究、多方尝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手工作坊式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学校首开“传统师徒相授融入学历教育”的先河。请进艺人,传经送宝,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在与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学校将该公司作为传承基地,开设泥金彩漆课程,建立泥金彩漆展示厅和制作车间,先后聘请泥金彩漆传承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黄才良、陈龙以及根雕大师葛安飞、中国美院雕塑系教授等来校授课。通过大师的现场讲解、演示,手把手地教学,学生们既掌握了工序,还积累了充足的素材和经验。学校还与宁海十里红妆、宁海文化馆、宁海工艺品协会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合作订单培养人才。

传统工艺往往人力投入高、产品量能小,这不利于工艺品的产业化生产。浙江省一些中职学校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技术革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注重传统工艺的科技研发。校内建有浙江省青瓷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学校青瓷专业与企业合作,利用纳米技术,使青瓷表面具有抗菌自洁的功能,改善胎体的组成与结构。浙江省三门县职业中专三门石窗专业结合当地海洋文化和传统加工技艺,采用现代技术,研制三门微型石窗,成为居室装饰的佳品。目前,学校研发制作的三门微型石窗已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并注册了商标。这项新工艺既继承发扬了三门民间传统工艺,也宣传了三门的历史文化,促进了三门旅游经济的发展。

“两性”培养与“双化”轨道

“2012年中国的专利发明数第一次超越美国,居全球第一。”“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的专利数达到每万人3.3件。我国有13亿人口,这个专利数总量很大。”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在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专利发明的今天和明天的同时,表达了中职学生要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智慧,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创新教育要为学生发展提供一条新的道路的愿景。

他指出,中职学生的创新教育工作已经在浙江扎根了,全省已经有69所学校在扎扎实实推进学生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占全省中职学校总数的20%。

他强调,下一阶段推进中职创新教育的重点,在于挖掘特色。而这种特色将定位在两性上,即专业性和职业性。

第一,专业性。社会上也有很多小发明小创造,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以专业为依托来发明创造的。希望通过专业方面的小发明小创造能够改变他们的学习模式,“从做中学”,“从研中学”。从而实现中职学生更主动的学习,更灵活的学习。

第二,职业性。小发明的源泉来自于职场,来自于学生未来将要投身的职业,因此要使中职学生的小发明“落地”。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学生将来要投身到企业生产一线中,所以中职学生的技术创新要切实针对企业生产中的小工艺、小设计方面的难题。通过职业性,将使企业和学校、学生紧紧连在一起,实现共赢。

而对于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特色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鲍学军也早有构想,就是要使传统特色工艺教学进入正规化、可持续化发展的轨道。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篇6

关键词:高职专业;专业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5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创新创业推动就业,有助于完善人才的发展模式,为构建创新型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营造“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环境和氛围,以创新带动创业和就业,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1-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已具相当规模,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率很低,与高职院校毕业生总量和就业人数严重不匹配。这也映射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业率低;二是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科学,与专业教育缺乏衔接,学生创业的发展空间受限,创业成功率低;三是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特色,学生创新素质不高,创业能力不强;四是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如何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化和深入化,提高教学质量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欧盟在一份名为《开拓创业文化》的研究报告中,鼓励创新实践,促进创业理念和技能的融合,为年轻人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报告中提到创业教育是高校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活动。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高职教育发展非常迅速的国家,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更多的学生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

(二)国内研究现状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全国2000多所高校分别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国内学术界也出现了很多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4]。例如,徐小洲,李志永在所著《创业教育》一书中提到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来看,加强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谢飞在所著《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一书中提到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就业择业做好准备。

综合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注重联系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全程和全面化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围绕创新创业知识如何转化为实践行动,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国内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普及课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能够打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现有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尚未找到融合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尚未构建凸显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提出体现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措施与方法,尚未出台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

二、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依据

一是依据创业教育理论:Colin&Jack认为,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具备创业所需的知识与素质;二是技术创新理论:奥地利的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形成全新的经济能力;三是依据同志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示;四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中国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指出,“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他还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责任”;五是社会心理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等人从内外因素、可控制和不可控因素等方面归纳了成败的原因。

三、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提高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理论水平,推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其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可行性参考。

(二)实践意义

1.高职院校结合职业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紧密围绕当今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剖析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2.高职院校可以创新性地提出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特色,发挥专业技能优势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构建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与方法,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空间。

(三)研究价值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5-6]。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高职专业衔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社会价值巨大,社会效益突出。

四、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思路

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实际,通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研,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研究融合专业特色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彰显专业特色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出体现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措施与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具体思路如下。

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包括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

二是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研究。包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需要、遵循高职专业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性与职业规划、就业相结合等。

三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包括在实践层面上依据社会经济和人才发展、就业等重要依据来解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创业活动,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生命力。

四是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打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围绕专业定位,加强专业建设规划,明确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和创业基地建设等,促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专业教育的融会贯通。

五是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关论述,提出凸显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措施与方法。

五、小结

尽管有通用的创新创业教育,但高职院校结合专业特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能够体现专业优势,避免创新创业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效[7]。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实现个性化和分类化。高职专业特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完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需要。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与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率。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弥补了传统创新创业教育不分专业、不对对象、大一统教育模式的缺陷,符合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推动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融合互动。各高职院校根据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谋划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之路,提出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及措施,建立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有助于高职院校调整和优化专业人才结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同时,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人才同质化现象,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高职高专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赵永新,田旭,杜宝苍,于婧.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杜海东.创业启动与运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刘平.创业学原理与应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刘福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篇7

【关键词】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国防教育体系;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高度统一的高校国防教育领导体制

第一,建立全国高校系统的国防教育协调机制。全国高校应该成立一个由教育部为主导、各省市县教育厅(局)参与的高校国防教育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全国高校国防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并对各高校的执行情况和取得的实效进行监督和评估,实现全国各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国防教育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第二,建立高校党政首长负责制。各高校建立以书记或校长(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各高校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的国防教育领导办公室,对全校的国防教育实行指挥领导;成立由武装部、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军事教研室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国防教育联席会议,具体负责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运转顺畅的高校国防教育运行机制

(一)重点抓好学生的军事训练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高校开展的军事训练是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军事技能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学院可以和本地驻军签订合作协议,定期组织学生与部队开展联欢、野营拉练等活动;可以利用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如八一建军节、九·一八、国庆节等节日;还可以利用周末和其他课余时间参观本地的军事博物馆、革命英雄纪念馆、纪念碑等国防教育基地。

(二)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防教育专业。除了专业的国防院校之外,高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学校的专业特点设置一些富有特色的国防教育专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国防教育。比如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就可以结合重庆本地的革命历史背景和红色经典革命故事开设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军事地形学、重庆革命史、军事思想史等特色的国防教育专业。这些特色的国防教育专业的开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同时也为高校的国防教育营造了良好了学习氛围。

(三)组织编写有特色的国防教育专业教材。普通高校在充分利用国家统一的国防教育专业教材之外,还可以组织校内的国防专业的专家学者结合本地的革命历史文化传统和国防教育实践编写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高校国防教育教材,比如重庆的一些高校就可以编写《战时陪都》、《黎明前的黑暗》、《歌乐山军魂》、《渣滓洞的歌声》等富有文学色彩的国防教育专业教材读本,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

(四)组建和完善专业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高校国防教育必须招聘和培养具有国防专业知识和素养的硕士、博士等高学历教师来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建立和健全国防教育专业师资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建立和健全国防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定期派遣国防教育专业教师去军事院校进行培训深造,或者定期聘请军事院校或军事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亲自培训、授课,开展长期、短期的师资培训,提高国防教育专业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水平。还要积极组建学习研究型国防教育团队,以学科为抓手,提升研究水平。

(五)实现国防教育学科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或者“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采用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灵活的方式提高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等,以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引导教学,衔接教学环节。还可以采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彦通教授提出国防教育教学“BUS模式”,国防教育教学的“BUS模式”可以归纳为:定时定点、自由上下、终点检票。同时还可以开设一系列的国防教育学术专题讲座和时事报告会,如《台海形势》、《局势》、《现代国防形势》、《军事兵器》等,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不断拓展学生国防知识的视野,继续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国防教育热情,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大众化和常态化。

(六)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国防教育课程评估体系。高校可以从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国防教育组织机构、师资结构、师资学术水平、国防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设备条件等七个维度进行构建,制定具体的评估细则,特别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国防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估,一方面把对教师评估的结果作为教师教学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一个权重;另一方面把对学生的评估结果作为学生毕业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创建良好的国防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第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建宣传国防教育知识的学生社团组织。例如国防小组、大学生军事记者协会、国防教育读书协会等等,定期开展国防知识图片展览、国防形势小组讨论会、国防题材的电影展播等活动。在课余时间,学生社团组织还可以配合学校组织开展国防书籍读书演讲比赛、国防知识竞猜、国防电影节等校园国防教育活动。第二,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势开设国防教育网络课堂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络中开设国防形势、军事纪实、民族英雄典故、大国崛起等版块对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国防教育。第三,可以尝试在高校教职工中组建民兵组织和开展“国防日”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为高校国防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形式,并且开辟了一条高校国防教育向深入发展的新途径。

由此可见,高校国防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构建一个统一协调的有中国特色高校国防教育体系,才能不断增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最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校国防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美荣,谢建山.对高校国防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网络财富,2010,1.

[2]陈波,王沙骋.地方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模式新探[J].国防,2011(3).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篇8

【关键词】师范教育专业;当地小学教育;对接性

一、导师制培养模式

在实习的基础上,设置导师制度。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校都会不同程度的为学生配置教学指导教师,主要侧重实习学生的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培养教学思维,实现最终的实习目的。这种传统的培养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培养方式较为固化。导师制培养模式,可以让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从教学上得到提升,还可以从个人的创新和发展上入手,指引学生根据当地的办学情况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方向,从不同层面加强对当地小学教育的了解,从生活、工作、学习中深入探索属于自己并符合当地小学特色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师范教育专业与当地小学教育做到有效对接。

二、当地小学设置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培训活动

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基本都是在考上正式教师编制后,履行国家政策,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基本上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或是在就读期间同学师范类专业设置的课程学习。更多的是通过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理论性学习。宏观的去分析一些典型案例,记忆性的强化学习相对较多,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在面对实际情况时,从学生角色转变到教师角色,特别是面对一些个别扰乱课堂秩序,性格孤僻,缺少父母管教的学生,在每次处理此项事件时心理难免会有一定的变化,同时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应变能力相对薄弱,处理事件若欠妥,对个人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地小学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揣摩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收集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反馈。在此基础上,当地小学应为地方性院校的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开设心理培训活动,提升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更多的心理建设的方法,有一定的心理建设做保障。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以应对地方性小学教育的办学形式。

三、定期开展师范教育专业学生与当地小学教师座谈会

依据当地的教学情况,当地小学的不同学校不同教师所接触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对象有所不同,所面临的状况也不尽相同。应当在开展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在职教师与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座谈会。一方面,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以符合当地小学的办学形式进入最后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在职教师传授所在学校以及个人的教学形式,并分析除教学以外的管理、心理等方面的经验。让师范教育专业学生进一步了解地方小学的教育模式、教学改革等情况,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一些有见解性的的观点,搭建师范教育专业学生与当地小学教师的交流平台,才能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走向。

四、当地小学教育相关机构组织并实施开展管理学方面的培训

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管理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在就读期间或进入工作岗位前,只是会初步学到一些关于教育学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从大的方向去了解和学习,理论性较强,联系不到实际,很少能接触到针对当地小学对小学生的管理形式,更谈不上对当地小学的区域性以及对学生的了解状况。因此,教育师范专业的管理形式上与当地的小学教育的不想匹配。不但不符合当地教育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机制,更脱离了具有当地风俗或特色的管理手段。在校的中青年教师也是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管理方面的经验。开展管理学方面的培训,有助于当地小学教师在教学以及行政上的发展,同时可以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教育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保证教师对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合理性。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学习,逐步了解地方性小学教育的管理特点,以适应当地快速变化的小学教育的管理特征。

五、建立多种环节的沟通机制,来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育行业中的沟通,在于探索沟通所带来的职业感,可以让教育者获得成就感,促进其在专业上的全面发展。沟通的方式并不是单一不变的,随着科技通讯业的发展,便捷的沟通交流成了社会的主流。除了面对面的交谈外,还可以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进行交谈,以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在小学教育中,沟通是考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指标,如何促进师范教育专业学生能运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沟通不能局限于在校与同事或领导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还应考虑到与家长的沟通。然而,与家长的沟通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范畴,还应该为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提供与学生家长直接沟通的平台。这也是当地小学根据学校自身情况,与师范教育专业实习生进行全面的对接。建立一系列培养师范教育专业实习生的措施。例如,通过家长会、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以及班级的特点,培养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在面对家长时的表达能力,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

六、完善师范教育专业与当地小学教育发展制度的构建

小学教育是培养当今社会人才的基础。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各小学教育发展的摇篮。当地教育系统应当根据当地的教育结构、教育形式、教育资源,协调当地政府及与教育相关的职能部门,制定出既有利于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和当地教育发展的双重制度。使二者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完善师范专业与当地小学发展制度的构建。把师范教育专业的培养制度更贴近到当地小学教育的发展上来,做到二者协同发展。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篇9

(一)学前教育

1加强公、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引领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做好民办幼儿园年检工作。继续推进学前教育试点项目工程,增加公办幼儿园容量,巩固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

2加强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管理,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全面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

3组织开展学前教育系列培训活动,通过教师业务比赛、成果展示等方式,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二)义务教育

1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入学、划片招生”政策,实施“阳光招生”,进一步规范学生有序流动,逐步化解超大班,控制“大校额”学校规模。

2继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深化贯彻执行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加大对教学过程的监管和督查力度,大力倡导质量立校、特色兴校。

3.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尤其是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情况,督查学校行政上课、听课、评课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4.积极组织参加全市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好汉字听写大赛、阅读等系列活动。

(三)普通高中教育

1.进一步实施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坚持普通高中规模与质量的均衡发展,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升高中教育质量。

2.继续加强高三毕业班工作督查,全面完成2015年高考目标任务。

3.完成中学省一级示范校、长赤中学省二级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管理工作

1.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和教学责任事故追究制,落实“校干包级,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科、包学生、包质量”的管理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定期对中小学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及时召开阶段性质量分析总结会,确保新课程教学质量目标的全面落实。

2.改革教学评价办法。实施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全面考评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学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从起点看提高,从入口看出口,从基础看发展”的原则,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3.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学期召开一次全县暨学区教学质量分析会,真正建立和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4.加大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督查力度,组织实施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定时和不定时检查考核,加大对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的抽考和评估。

二、职业成人教育工作

1.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把稳定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宣传进“乡村、社区、学校、家庭”四进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氛围。

2.进一?打造我县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有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培养、培训、引进、聘用等办法,加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到企业接受实习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建设一支满足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全力做好中职招生送培工作,严禁非法招生和招生欺诈行为,禁止有偿招生,全面完成中职招生目标任务,进一步搞好藏区“9+3”学生免费职教工作,提高中职惠民普及面。

5.进一步加强中职与高职的接轨,建立中职到高职的直通车,探索中职文化课和个别专业课的抽考监测,开好中职学校师生技能大赛,推广和提高创业教育的规模和影响,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中职的社会认同度。

6.继续加强中职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编写有影响的校本教材,提高教学实训水平。按照教育部专业设置标准,大力实施专业考核,形成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职业学校既要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又要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宣传、举办活动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学生喜爱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8.加快发展成人教育,面向就业市场和新兴产业,依托工业园区,充分发挥职业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构建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完善县、乡、村三级职教体系。争取人社、农业等部门支持,扩大职业培训规模,实施“五大培训工程”,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

三、德体卫艺教育工作

1.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红领巾心向党”等为主题,扎实开展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系列活动和少儿书信大赛。

加强家校联动,建好家长学校,开展“教师家访进万家”、“平安红领巾行动”、“红领巾手拉手”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加强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和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2.做好省、市、县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的验收评估和复查工作,组织开展省、市级绿色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创建工作,创建省、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各一所。做好省、市、县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评选工作。

3.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坚持科学的作息时间,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继续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活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和挫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深入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创建工作,丰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内涵,强化特色项目建设,形成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加强宣传工作,要总结出本校文化建设的成果,扩大学校特色文化影响力,有经验交流文章在省、市主流媒体上发表。召开特色文化论坛、现场会,对申报特色文化建设四、五星级的学校进行复查验收,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建成10所以上在全市有影响的特色学校。

5.举办好全县中小学生“三大球”比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组织好艺术节活动,并推选优秀选手和优秀艺术节目参加省、市相关评比活动。组织好全县文艺汇演、中学生演讲大赛和高中生辩论大赛。努力承办好市中学生运动会,力争在省、市艺术节活动评比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6.做好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和高中一年级新生军训工作,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运动、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和特色体育兴趣小组活动。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篇10

关键词:社会服务企业培训模式

一、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为满足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达到构建目标,顺应产业需求,同时考虑它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系,如何引进行业标准,实现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等因素,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开放性和开创性。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应当实行几个面向:面向学生,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先进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模式。

2.先进性。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应有一定的高新技术内涵,所增置的教学设备和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即便是购置以往实验室常用的器具,也要了解当地先进企业仪器使用的现状,尽量贴近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这样才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符合实际水平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以满足企业对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满足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层次逐步高移的需求。

3.职业化。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应当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重视形成企业文化,努力营造现代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强调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以确保实践教学基地能够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特色。

4.实用性。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应尽量按照产业群或技术应用大类集中布局和建设,而不应强调与所设专业的一一对应。这样可以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还可以保障设备的配套齐全和达到相当规模;可以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多、转换快的特点,紧跟市场需求和形势变化而采取灵活增减的态势,增强基地对新增专业的适应能力促进技术交叉发展,提高研发生产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高专实训基地的功能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应当是多元的,包含实践教学(实训、实验、实习)、开发生产(产、学、研、贸相结合)、培训鉴定(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资格认证)、科研开发等。因而,一个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基地应当既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训基地,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基地、又是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基地和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鉴定基地,要按照这样一个定位来规划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其功能为:

1.具有培训受训者职业技术能力的功能:为接受职业培训者提供理论验证性实践教学、单项技能、岗位技能、关键能力培养等职业能力培训的环境。

2.社会:开展对外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能考核鉴定等业务。

3.研发功能:通过实训基地的科研开发,将条件成熟的项目进行技术转让或进行独立实体化经营并提供连续性技术支持。可以对市场需求的项目进行前期预研和开发。

三、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通过我国百名优秀示范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可以看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因此,各高职院校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提升内涵,建设示范,特色兴校,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强化“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的办学思想,大力构建“校企合作,校场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亮点。

四、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以下调整

1.牢固树立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面向中小企业的需求,开设或者裁减相应的课程,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区别于一般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为此高职高专院校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做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讨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等。

2.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如果没有特色,没有独特的功能,没有社会承认的质量与地位,就必然会丧失发展的空间。因此,进一步强化特色,凸显功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沿着“跨越—转型—提升”的方向前进,将成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本学校所属行业的要求和本学校的办学特色,在自己的主干专业和特色专业上,深挖潜强化特色,在一定时期内安心当前办学层次,立足于自我发展,致力于做大做强、办精办活。另外,还要根据最新的行业需求调整办学思路,使教学与行业需求同步,使用的教材要常更新,使学生能掌握行业的最新需求。

3.在强化专业教育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按照最新的统计2010年在校生已经突破3000万,对高职高专的大学生来说意味着更严峻的就业压力,为在竞争中取胜,高职高专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注重职业生涯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的职业竞争力、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共处意识以及团队精神、锻炼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培养有底气的人才,社会满意的人才,适应性强的人才和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人才。

4.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到中小企业就业,培养学生与中小企业“同成长,共发展”的意识。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理念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对自己期望值要求过高。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宁到东部争抢岗位,不到西部发挥特长;从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宁到大城市屈就,不到小城市高谋;从企业性质的选择上,宁到国企外企做职工,不到中小民营企业做骨干,导致大学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错位,也使得就业市场中出现了“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的怪现象,这也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机会的丧失和就业形势的严峻。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绝大多数到中小企业就业的现实状况,在就业选择上引导学生不要把重点放在企业的性质和规模上,而是看重企业可提供的发展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到可提供全方位锻炼机会的中小企业就业。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与中小企业“同成长、共发展”的意识,让他们认识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包容,给自己和中小企业留下共同的成长空间,引导他们毕业后“从操作岗位干起,向技术岗位迈进,朝管理岗位努力,力争早日成为操作能手、技术骨干、管理精英、创业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