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十篇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十篇

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7:11

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篇1

>>我国耕地保护的症结及对策探析试论我国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耕地保护的社会责任及对策分析浅谈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我国耕地现状及耕地保护对策研究我国城郊耕地保护问题浅议我国当前耕地保护政策完善探析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我国耕地保护对策研究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探究论我国耕地保护补偿当前我国耕地保护三问我国耕地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浅谈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入市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影响土地整理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举措浅析土地整理对我国耕地保护的意义我国耕地保护的体制与政策研究耕地保护中的问题及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我国耕地保护的调控模式和机制以及耕地生态建设目标分析在特色游中寻求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均衡发展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土地管理法[eB/oL].[2017-03-20].http:///tiaoli/23.aspx.

[3]王秋兵.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陈美球,吴月红,刘桃菊.基于农户行为的我国耕地保护研究与展望[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6-72.

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篇2

关键字: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力;主成分分析;宿迁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宿迁市作为新兴城市,也是农业大市,以生态高效农业为发展目标,耕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尤为重要。本次研究首先分析宿迁市1997-2010年耕地动态变化特征;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探讨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耕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对策建议。

2宿迁市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2.1研究区域概况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全市总面积8555km2,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2010年全市GDp达1015.21亿元,年末总人口546.28万人,城镇化率43.3%,耕地面积4379km2。

2.2宿迁市耕地动态变化特征

经统计,1997年底宿迁市耕地面积达4520km2,2010年底则为4379km2,14年减少141km2,年均减少10km2。

图1宿迁市耕地面积

数据来源:《宿迁统计年鉴》(1998-2011)

1997-2010年宿迁市耕地面积变化分为2个阶段:(1)1997-2001年为耕地快速减少阶段,耕地从1997年4520km2减少到2001年4416km2,5年减少104km2,年均减少20.8km2;(2)2002-2010年为耕地缓减保平阶段,耕地从2002年的4393km2减少到2010年4379km2,9年减少14km2,年均减少1.56km2(图1)。

3宿迁市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

3.1分析方法

3.1.1指标选取。根据科学性、系统性、主导型、独立性、实用性原则,结合宿迁市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特点,从经济、资源、技术3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作为驱动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具体指标:X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2人均GDp(元)、X3GDp(亿元)、X4城市化水平(%)、X5二三产业比重(%)、X6农药(吨)、X7化肥(万吨)、X8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9粮食单产(kg/hm2),具体数据取自《宿迁市统计年鉴》(1998-2011)。

3.1.2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SpSS将选定的指标与耕地面积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提取与耕地变化相关性大的驱动因子,进而进一步总结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为耕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对策建议的提出指明方向。

3.2分析结果

宿迁市耕地面积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GDp、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比重、大中型拖拉机、农药、化肥、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单产成负相关,当耕地面积减少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GDp、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比重、大中型拖拉机、农药、化肥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单产指标值变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GDp、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比重的相关系数大,说明经济发展、农业科技水平与耕地面积数量变化有较大影响。

4对策建议

在耕地面积与耕地变化驱动因子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耕地保护与持续、合理利用,提出以下对策建议:(l)提高劳动者素质。人是技术创新和技术选择的主体,通过基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土地利用专门技术人才,促进技术发明创造和推广利用。(2)创新耕地保护理念。耕地的利用与城市发展、经济建设矛盾越来越明显。但是我们要在思想观念上适应发展需要,创新耕地保护理念。从土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坚持生态型耕地保护机制,创新耕地保护理念。(3)高效利用土地、培育高效农业品种。针对近年来宿迁市耕地质量下降的情况,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要保障人们吃饭问题,要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大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同时防止工业污染土地。(4)禁止闲置、荒芜耕地,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对于可耕种收获的耕地加强监管,建立相关制度法规杜绝荒废耕地、闲置耕地的方式,解决由此带来的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等的关系问题,使土地得以高效、正常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永民,赵士洞.近50年赤峰市耕地动态变化研究[J].资源科学,2002,24(5):19-25.

[2]李晓文.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562-567.

[3]李平等.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2):129-138.

[4]汪朝辉等.湖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1):53-59.

[5]邵晓梅等.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J].地理研究,2001,20(3):298-306.

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篇3

关键词: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S15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532146

随着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占用,耕地资源非常紧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1耕地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

1.1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减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道路和城镇建设的占用、耕地被污染等,使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持续减少,任丘市2015年统计数字为6.13万hm2,人均耕地0.074hm2,比1980年第2次土壤普查时减少了0.37万hm2。

1.2耕地退化,质量不断下降

水土流失造成耕地砂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任丘市的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集中在保护地蔬菜、果树等高肥料投入地块,过量不合理施用化肥和过量施用畜禽粪便导致盐分的积累;耕地污染。虽然政府对工业“三废”采取了措施,但还不够彻底,农业上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使耕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培肥力度不够。农业投入多收入低,农民负担过重,造成农民忽视培肥地力,结果使耕地肥力不断下降,农业生产发展后劲日渐不足。

1.3中低产田面积大量存在

根据地力等级评价的结果,任丘市共有中低产田3.01万hm2,占到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8.64%。在中低产田面积中,缺水型占12.6%;瘠薄型占84.1%。轻度盐碱型占3.3%。中低产田存在土壤贫瘠、排灌设施不太完善、土壤耕作性能差,导致土壤产量不高。需要加大土壤培肥改良的力度,争取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1.4任丘市耕地资源现状带来的问题

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土壤地力不高,加之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造成农产品成本高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部分耕地闲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影响。耕地的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中低产田土壤保水保肥力差,肥料易于流失,且污染水体和空气。

2任丘市耕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耕地保护意识

积极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任丘市美丽乡村建设,各部门形成合力,多途径广泛深入宣传与耕地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让所有人都真正明白保护耕地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耕地加以保护才能维护社会的长远发展,形成用实际行动加强耕地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2.2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加大土地流转,鼓励规模经营

要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强化对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严禁随意占用耕地行为的发生。截至2015年,任丘市已经完成流转土地3.07万hm2,占总耕地的50%,形成33.33hm2以上规模的种植合作社及大户63个,促进了任丘市农业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进程,制定奖补政策,鼓励规模经营,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

2.3加强耕地监管,保护耕地资源

需加大综合防治农村农业环境污染力度,提高乡镇企业环保意识和能力,努力消除“三废”污染。防止耕地污染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对耕地污染事件的查处力度。强化农村生活废弃物的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4多措并举提高耕地质量

合理利用耕地,不断培肥地力。大力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不断培肥土壤肥力。加强自然灾害防治,改善耕地环境。充分利用国家惠农政策,落实好高产创建、地下水压采、机械化耕作等项目,提高防预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推广抗旱栽培技术。如推广抗旱播种技术、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培育抗旱的作物品种等;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铺设低压输水管道,发展喷灌、滴灌技术,节约水资源。

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充分利用科技下乡活动、科普日、农民科技协会等各种手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科学施肥全覆盖,达到“节支、增产、增收、保护环境”的目的。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生态农业。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急需高素质劳动者。要充分利用基层农技体系建设项目,加强职业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使任丘市农业走上资源节约、科学发展的道路。

2.5运用综合措施努力改造中低产田

加强对中低产田开发的投入,尤其是科技方面投入。加大对耕地的综合配套投入,依靠成熟的农业技术,逐步建立耕地、特别是中低产田的集约开发经营激励机制。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也在逐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和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任丘市将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方向,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地下水开采项目、渤海粮仓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保护和综合利用耕地资源,促进耕地质量的提高,实现农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篇4

关键词:耕地保护;使用情况;现状;发展方向

一、我国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开放热造成大量耕地被占用

(二)粮价偏低造成耕地荒废

近年随着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耕地荒废,我国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政府补贴赶不上化肥、农药等必需的生产资料上涨速度(另外种粮补贴并没有真正补贴到种粮农民的手里,不种田的也享受,补贴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农民最讲究实惠,零星、分散、不成规模耕种的种田效益可想而知,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这是造成农村许多耕地撂荒的重要因素。

(三)“以地生财”误导滥用耕地

在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将土地创收列入领导干部考核责任状,一味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实行低门槛准入,认为只要引进投资者就是能人,并实行奖赏,投资项目所需土地,需要哪里就提供哪里,不是项目服从规划,而是规划服从项目,任意调整规划,规划成了“图上划划,墙上挂挂”的摆设,造成了滥占耕地,破坏良田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主要追求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或“为官一任,创造政绩”,不考虑长远利益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保护耕地和发展经济之间发生冲突时,宁肯以“牺牲耕地”为代价也要换取近期的政绩,对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置若罔闻,

(四)城市建设扩展占用耕地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600多个城市,人均占地面积超过100平方米规定标准的城市达400多个,推算存量土地约400万亩,这些城市为什么不在存量土地上做文章,还要继续向外扩展呢?第一,从城市领导者来看,认为城市规模越大越好,盲目求大,滥铺摊子,乱上项目,易出政绩,致使城市不断向外延扩张;第二,从投资开发商来看,不愿投资旧城改造。因拆迁安置费高,工作难度大,往往选择城乡结合部位开发,逐渐蚕食城市周边的耕地,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城中村”;第三,从征地价格来看,征收集体土地支付的各项费用偏低。这样一来,城市周边的耕地一块一块地被“吃掉”了。

二、完善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几点建议

(一)实施规划调控,促进合理流通。

俗话说:“舞狮靠龙头”。要做到合理利用土地,规划是“龙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调控土地供求的首要措施,城镇建设,包括农村建房都要制订规划,把可预见用地项目划在这个“圈子”内。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立足于保护耕地,贯彻集约节约用地原则。同时,要与村镇建设规划相衔接,一经编制,不得随意修改,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除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外,坚决不予以审批,不开“绿灯”。

(二)盘活存量土地,保证建设用地

我国正处于建设发展时期,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两者必须兼顾,才能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如果一味强调“吃饭”,任何建设都不允许占用耕地也是不现实的,工业、能源、国防、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国家重点建设用地必须予以保证。但是,我们必须做好“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对于一些地方性项目建设,一般不得占用耕地,应在存量土地上做文章。

(三)运用经济杠杆,提高土地效益

土地是一种无价之宝的商品,与其他商品有着特殊的差异,要显化它的价值,必须运用有效的手段,这种手段就是竞争的方式。过去,绝大部分用地方式都是采取划拨、协议出让等低效方式,致使土地资源大量的浪废,土地资产大量的流失。建立健全工业、商业、旅游、经营性用地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土地,按照“五统一”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土地资产的最大效益,营造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浓厚氛围。

(四)搞活土地流转,充分利用土地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的形式进行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鼓励土地向种粮大户、种养能手以及农业科技开发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集中,最小程度减少耕地的撂荒,最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充分保证粮食产量。

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篇5

关键词:耕地保护可持续现状措施

土地是国家和社会最大的资源和财富,是生产要素市场中价值最高的资产。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一种资源。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社会里,人们往往只关心土地的经济价值,而忘却了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所固有的生态学意义。为了探索新形势下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新思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耕地与生态建设及社会经济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丰都县实际,提出加强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丰都地处重庆版图中心、三峡库区腹地,面积2904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28个乡镇,总人口84万,是特色旅游县、国家贫困县和重点移民县。全县耕地面积8.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6%,基本农田面积6.69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0.6%。土多田少,坡耕地多,缓坡地少,土质瘠薄,不宜农耕土地面积较大,是我县耕地分布的基本情况。

1.耕地总量确保平衡。2012年市政府下达我县耕地保有量目标为78720公顷,2011年耕地保有量为83340.58公顷,通过土地整治和建设用地复垦新增耕地382.96公顷,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占用耕地67.09公顷,设施农业用地占用耕地8.21公顷,其他占用耕地8.49公顷,实际耕地保有量83639.75公顷,达到耕地总量总体保持平衡,实现了耕地保有量目标。

2.基本农田严格保护。2012年,市政府下达我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6800公顷,按照“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总体要求,我县及时有效采取耕地保护措施,特别是实行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目前,通过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确定我县实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6875.36公顷,确保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全年无占用基本农田现象,无违反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行为。

3.全力确保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方面,2012年,市政府下达我县补充耕地目标200公顷。今年6月市土地整治中心组织专家对我县树人镇三口井村等7个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进行了确认并合格,新增耕地339.77公顷,其中纳入当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新增耕地249.88公顷。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方面,市政府下达我县农村建设用地复垦270公顷。今年在全县大力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完成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前期测量审查91个项目,审查合格复垦面积280.58公顷,开工建设67个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规划复垦面积203.95公顷。其中:已全面竣工52个项目,复垦规模133.80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方面,全年上报并经市政府审批的用地项目14宗,总面积95.05公顷,其中占用耕地52.40公顷,均按照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必须“先补后占”的要求,用经验收合格的新增耕地指标52.40公顷进行了冲抵和挂钩,实现了占补平衡。

4.加强生产建设复垦。5月25日全市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工作会议后,我县开展了生产建设项目的调查清理,全县共有6个市级生产项目,53个县级生产建设项目,复垦规模949.75公顷,目前有5个项目编制了土地复垦方案,其他项目正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复垦方案。同时,加强了土地复垦和资金拨付的监管。

5.有效划定基本农田。县政府成立了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并编制了《丰都县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丰都县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案》。完成全县30个乡镇(街道)、328个村基本农田的调查、核实、划定工作,划定基本农田图斑总面积66875.36公顷。对划定成果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并将划定面积落到地块和承包户,同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全县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碑35块、基本农田保护界桩660个。基本农田数据库已完成,划定成果县级已验收并通过,目前正向市局申请验收。

6.国土执法检查严格。我县完善了“巡查、制止、查处、报告”的基层土地执法工作机制,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巡查网络,建立了土地动态巡查制度。设立了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队伍,共聘用协管员323人,做到“地动我知”、“动态监测”,巡查时坚持“五个查清”,即:查清私自乱建违法用地,查清农村耕地破坏情况,查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是否有被损毁移动,查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是否进行畜禽养殖和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查清基本农田内是否有建房、建坟、取土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国土部门和监察部门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巡查,组织开展违法整治专项行动,有力打击和震慑了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全年开展国土监察执法巡查108人次,制止违法占地行为130余起,查处违法占地案件55宗,全年无占用基本农田违法案件,查处违法占用耕地8.3公顷,违法占用耕地的案件查处率100%,切实保护了我县耕地及基本农田成果。

二、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一是县政府出台《丰都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对考核对象、内容、程序、方法、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和成果应用作出了具体规定;二是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占用审批和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制度》、《基本农田环境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保护档案管理制度》、《基本农田保护监督员、信息员管理制度》、《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规定》、《基本农田保护处罚规定》;三是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土地巡查网络;四是落实土地整理“六制”项目管理制度,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合同制、项目公告制、项目审计制,做到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制度健全、全面覆盖,不留死角,规范了耕地保护管理。

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篇6

金沙县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1999年以来,我县启动和实施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森林植被恢复费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等8大林业工程项目。

1、自1999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在有效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特别是现有天然林资源的同时,还采取新营造林和人工促进封山育林的方式,完成造林任务21.8万亩。

2、我县2002年开始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到目前为止共完成工程计划任务31.71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4.81万亩、荒山造林17.9万亩。根据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242元/亩.年的给农户的补偿政策,前8年已经补偿我县农户28672.16万元,退耕地造林后8年对退耕农户的137元/亩.年的补偿正在分年度进行补偿。

3、2008年我县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到目前共完成营造林97903亩,其中:经济林64061亩、防护林6422亩、封山育林27420亩,为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努力。

4、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2008年开始启动,目前共完成计划任务84900亩,其中:用材林32000亩、经济林33000亩、薪炭林6900亩、幼林抚育13000亩。

5、其他林业建设项目完成营造林161000亩: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完成经济林90000亩,森林植被恢复费建设项目完成造林65000亩(经果林50000亩、用材林1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完成经济林3000亩,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完成经济林建设3000亩。

通过实施以上林业工程项目,我县已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86万亩,尤其是完成了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建设25万亩,推动了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为核桃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下一步争取的林业工程项目和建议

1、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投资单价。根据2012年完成的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金沙县还有石漠化面积46.4万亩、有潜在石漠化面积68.6万亩,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迫切需要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目前中央给我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投资单价为50万元/平方公里,因近年我物价上涨较快、自然灾害严重,50万元/平方公里的投资已不能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建议国家将中央投资单价加大到100万元/平方公里,并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造林纳入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范畴。

2、继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公益林补偿力度。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补偿对开展天然林保护起了极大的作用,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建议将公益林补偿标准由国家公益林10元/亩.年、地方公益林5元/亩.年提高到国家公益林20元/亩.年、地方公益林10元/亩.年,提高林区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以更好地推动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3、重新启动以退耕地造林为主的退耕还林工作。我县目前还有25度以上陡坡耕地25万亩,有石漠化耕地35万亩,建议国家重新启动以退耕地造林为主的退耕还林工作,提高对退耕地造林的补助标准。国家对退耕地的现行补助标准为退耕后前8年300斤稻谷/亩.年,每斤稻谷折价0.70元,折合补助标准为210元/亩,加上粮食运费共222元/亩,后8年减半为111元/亩。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建议将退耕地补助标准增加到前8年500元/亩.年、后8年250元/亩.年。

4、继续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是推动退耕还林区产业发展、促进退耕还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好项目,根据国家安排,该项目每年投入我县的建设资金为1555.1万元,实施期到2015年结束。由于我县退耕还林区范围广、面积大,需要建设的内容还有很多。建议国家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期延长到2020年,并将投资标准提高到3000万元/年。

5、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森林植被恢复费建设项目、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工业原料林(速生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等林业工程项目的投资力度,推动我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建设步伐。

三、林业生态建设和生态补偿希望争取的政策支持

1、提高造林投入标准,将林业项目补助方法改为建后直补、以奖代补。上级对我县的林业造林项目投入单价,现行标准为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生态林)300元/亩左右、经济林400-500元/亩。由于投入单价低,造林工作中通过工程项目采购后只能勉强够将苗木种植下去,缺乏后续管护资金,造成重栽轻管的现象发生,导致造林保存率极低,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因此,建议国家将造林投资单价提高到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生态林)1000元/亩左右、经济林2000-3000元/亩,并将补助机制改为建后直补、以奖代补:国家下达造林任务后,由有造林意向的业主向县林业局申报造林项目,县林业局再逐级向上申报,经批准后由业主先行垫资进行造林和管护,通过验收后再将资金补助给造林业主,中途可根据业主造林和抚育管护进度预付部分进度款。实施这种造林机制将改变现行造林只造不管、重栽轻管的现象,极大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发展。

2、将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建设相结合。在今后的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工程项目实施中,建议将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建设相结合,加大培育经济林产业、工业原料林(速生用材林)产业、森林旅游产业和木材加工业,加大国家资金补助力度、放开林业产业用地限制、加强从业企业及林业经济组织的融资扶持力度,减免从业企业及林业经济组织的税收。

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篇7

一、基本情况

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各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不断加大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力度,做到了“三个到位”,即措施到位、资金到位、粮食兑现到位。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明确各部门职责,做好全市退耕还林总体规划,严格工程实施方案和施工设计,严把工程实施质量关。二是超前安排资金,严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推行承包管护、巩固造林成果。四是积极兑现钱粮,取信于民。

到目前为止,我市所辖四个县、特区、区现已全部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其中水城县、区是2000年全国首批退耕还林试点县。四年来,我市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76.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7万亩,荒山造林39.5万亩。该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我市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保持了水土,有效遏制了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农民增产增收。

事实证明,退耕还林政策是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解决边远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好工程,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好这一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造林后的抚育管护无资金来源,致使造林成果难以巩固。

1、国家对荒山造林每亩仅补助种苗及造林经费50元,只能勉强解决当年的苗木及种植和补植费,没有后期的管护费。

2、工作经费短缺,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从试点工作一开始,省规定退耕造林每亩补助工作经费7元,荒山造林不给工作经费。所给的工作经费只能勉强维持当年的基本开资,而以后的7年中,每个年度进行的补植补造、钱粮兑现以及后期的林权证发证、检查督促、效益检测等没有资金来源,给整个工程的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二)国家规定的经济林和还草的钱粮补助年限太短,因经济林木在这期间内还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农民的生活问题难以解决,还草的补助年限太短(仅为2年),无法实施。

(三)目前国家实行对林木的限伐、禁伐政策给造林户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荒山都是立地条件特别差的地带,造林后根本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农户普遍不愿承包管护。造林承包户得不到应有的利益,甚至负债累累,严重挫伤了造林户的积极性。

(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要按照煤炭产量提取一定数额专项资金用于营造专业用材林。该项资金过去一直是按规定提取使用的,但省政府(1999)24号文件《关于全省乡镇煤矿统一税费标准的通知》中,根本没有提育林基金之事。我市是煤炭主产区,每年生产煤炭需要消耗约15—20万立方米的木材。随着我市煤炭生产开发力度的加大,用材量还要继续增加,木材后续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五)由于有关政策对地方煤矿生产的严格限制,农村许多地方群众烧煤无着落,有的是无地方去买煤,有的是由于运费及煤价居高买不起,迫使农民为了生存而上山砍柴、挖树篼,林业部门虽增加了护林员数量,但抓到的偷砍者大都是极其贫困无奈的农民,很难处理下去。许多乡镇政府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造成林木资源的极大破坏。若长此下去,将会给我市原本就恶劣的生态环境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六)我市的土地垦殖指数达37.8%,目前尚需退耕的面积230余万亩,而宜林荒山只有较零星分散的20余万亩,不是1:1而是10:1。“退一还二”的政策难以落实。

(七)到目前为止,全市实施退耕地造林37万亩,仅占总体规划的13.73%;宜林荒山造林39.5万亩,仅占总体规划的49.54%。全市退耕还林工作任重道远。

三、对策及建议

(一)切实加大退耕还林力度,确保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由于我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山高坡陡,切割深,石漠化加剧(已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8.3%),水土流失严重。因而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不仅是我市生态建设的需要,更是确保两江下游安全的需要。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1、保持退耕还林政策贯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真正将林业政策落到实处。为充分调动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要把过去国家规定的“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林业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严格兑现,保持贯彻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退耕还林给予重点倾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积极争取,确保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得下来,还得上去。

3、为有利于林业的发展,建议放宽限伐、禁伐政策,在经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保证林地用途不变、及时更新造林的前提下,应允许造林户对自己的林木适当进行采伐并进入市场,以保护承包造林者的积极性。

4、为弥补上游地区在退耕还林中的损失,建议将适量的支农资金用来补助上游地区。

5、增加森林防火经费投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随着森林植被的恢复和森林面积的增加,森林火灾隐患较为突出,每年因火灾造成的损失较严重。为保护好森林资源,减少火灾损失,建议政府将森林防火经费的投入纳入预算给予投入,加强林区防火基础建设和防火队伍建设。

6、政府要发挥统筹作用。要以项目为载体,利用扶贫攻坚项目、长三角、珠三角流域的相关项目、以工代赈项目等方面的优势,将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做到形式多样化,投入多元化,支持带动后续产业。

(二)解决林业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为了避免“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发生,有效巩固造林成果,建议政府提高荒山造林补助(包括造林后4年的抚育管护费)标准,确保造林成效。种苗及造林经费由原来的每亩50元调整为70--80元;除当年每亩补助补植补造的7元以外,在以后的年度中,每年每亩补助退耕还林经费3元;对荒山造林每亩补助5元。

建议以上费用按一定比例由省、市、县三级共同承担,其中退耕造林的3元工作经费由省、市、县各安排1元;荒山造林的5元工作经费由省、市、县按2:2:1共同分担。

(三)增加退耕还林和还草的补助年限,稳定退耕农户的生活来源。

补助的年限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根据品种和适应范围来确定年限。建议政府将种植经济林木的补助年限由原来的2年调整为8年;还草的补助年限由原来的2年调整为5年;生态林的补助年限调整为15年以上。

(四)恢复提取煤炭育林基金,专项用于生态林建设。

要保证煤炭生产用材,现有森林资源显然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增加投入,加快对坑木林基地建设,培育后续资源。建议恢复提取煤炭育林基金,专项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和坑木林基地建设,以解决地方财政对林业投入不足的问题。

(五)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减少对林木资源的破坏。

为缓解农村燃料不足的压力,建议政府适当放宽地方民用煤矿的开采限制。在强调安全生产的同时,应该允许合理规划布局一定数量的民用煤矿的生产,以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减少对林木资源的破坏。

(六)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积极探索后续产业

1、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政府应建立可靠的护林机制,保证管护资金,跟上后续管理。建议市政府在每年的支农资金中将退耕还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

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篇8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区别于以铧式犁全面翻耕土壤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耕作方法,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的降低对土地的耕作强度和次数,保证地表有不低于30%的作物秸杆、残茬覆盖。它主要由四项关键技术组成:免耕播种技术;秸杆残茬处理技术,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和土壤深松技术,核心是免耕播种。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特点是:一是用大量作物秸杆和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天然降水带来的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提高降水的利用率;并能有效减少风蚀对耕层的破坏,二是深松打破犁底层,利于降水的下渗和作物根系生长,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三是秸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并减少因化肥施用过多和焚烧秸杆等造成的土地板结和大气污染;四是利用免耕、少耕技术,减轻机械对土地的碾压强度和次数,减少对土壤耕层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机化技术密切相联

从保护性耕作的四项关键技术中可以看出,它不同于以往我们对土壤的“精耕细作”,其中的每一项技术都是传统上的人、畜力工作所无法实现和完成的,都必须依赖于现代农机化技术去实现。

1、免耕播种技术:或称免耕播种分层施肥技术。是利用专用免耕播种机在有秸杆和残茬覆盖的耕地上进行封闭保墒播种,同时进行重镇压,达到促进作物早出苗、出齐苗、出壮苗的目的。

2、秸杆残茬处理技术:是用联合收获机进行作物收获的同时,或作物用其它方式收获后用专用秸杆残茬还田机等,将作物秸杆残茬按要求切割粉碎抛撒至地表实施还田。春季原则上采用原茬播种。

3、病虫杂草控制技术:是利用机械配带喷药机进行。在苗前(后)及时进行喷施农药封闭处理,根据土壤的湿度和有机质含量等地块特点进行有选择的喷施,确保药效发挥。

4、土壤深松技术:土壤深松技术是选择大型深松机具,在地表秸杆覆盖的情况下3年左右进行一次深松,深度要达到30—45厘米,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环节,均使用农业机械来完成,农业机械化是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手段,农业机械是其技术装备基础,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机化的政策、研究、示范、培训和推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农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有效地抑制了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保护性耕作不仅改善了我国的耕地减少的问题,也对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说,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关于推广农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几点建议

保护性耕作是在农业机械化实现较早的西方国家产生的,当前全球农业生产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国起步较晚,并且由于传统农业的过度耕作,加剧了耕地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好农机化保护性耕作的工作已经摆上各级政府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主要日程。本文作者建议如下:

1、制定相关政策将保护性耕作作为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尽快建立和实施《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并将其列为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规划的重要内容,重点探索和推广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使农机化保护性耕作工作法制化、政策化、制度化。

2、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从国情分析,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的难度较大,传统观念和耕作习惯影响着该项技术的推广,农民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一个较长过程,针对这一情况应当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引导农民自觉实施保护性耕作。

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篇9

关键词: 西部生态;退耕还林还草;法律保障。

一、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取得的成就。

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自1999年开始试点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举世瞩目。

1、造林面积快速增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1999年在陕西、四川、甘肃三省率先试点,2000年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任务达到高峰。2004年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进行了结构性、适应性调整。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06·43万公顷,占退耕还林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7·85%。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向着完善政策、巩固成果、确保质量的方向稳步推进,造林任务重点转向荒山荒地造林。1999年-2008年,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0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0.27亿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同期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52%,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1]。

十年来,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占国土总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工程实施的一些重点地区,如内蒙古提高近4个百分点,陕西延安市提高近25个百分点[2]。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遏制明显减轻,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

2、农民收入增加。

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成为当前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有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现金补助,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以来,西部地区贫困县贫困人口数量明显下降,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退耕还林改变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的习惯,有效地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模式,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3]。

3、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退耕地区广大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粮食生产由开山种地、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少种高产转变;生产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畜牧业生产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养畜转变;生产方式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就连农民生火做饭也越来越多地用上了沼气。

二、西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退耕还林还草的绩效考核缺乏监督机制。

退耕还林还草的验收标准是面积计算。那么在田退耕后,栽树种草之后,到底有没有效益,是否达到生态保护的标准,是否有较高的成活率呢?答案却是不一定的。所以,对于退耕还林绩效考核,缺乏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有的地方树苗种上之后,能不能活,没人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户欠缺主动性。由于缺乏明细的退耕还林绩效考核指标,农户管理缺乏主动性。甚至很多退耕农户只管拿补偿金,今后有没有收益则不闻不问。有的退耕农户甚至怀有“如果没有收益,再改种粮食”的想法;二是退耕户林草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不管是经济林还是生态林5~8年后效益不佳。特别是经济林,5年后不能见成效,很难做到“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三是缺乏科技指导,退耕还林没有配套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管护等科技项目支撑,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质量和后期效益的发挥。同时,《退耕还林条例》规定坡耕地还林地禁止林粮间作,这对经济林和兼用林后期管理很不利。大多退耕户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后期管护投入,每年只被动地对退耕林木进行夏、秋两季的除草,未完成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工作,5~8年后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4]

2、退耕区农民生计与发展问题。

西部退耕区兼具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双重特征,有些地方农民的温饱甚至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们去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着实艰难。特别是退耕后实行生态移民的农民,既没有在新环境下的生存技能,又没有了原先的土地可以耕种,成为非农、非工、非商的特殊群体。由于国家实行一系列的粮食直补,在粮价、其他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而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导致退耕还林比不上种植粮食,农户自发的自利行为会促使退耕农户选择种植粮食或其他农副产品。

我国粮食价格从2003年开始上升,2004年涨幅

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03年上涨26·4%。就在这个时候,国家调整粮食补助政策,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即退耕还林按每公斤粮食折资1·4元、退牧还草每公斤饲料粮折资0.9元计算,对省级人民政府包干。粮食补助资金不足的,首先由以前年度兑现时节余的以丰补歉资金解决;仍有缺口的,由地方财政筹资弥补。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后的具体补助标准,按照补助水平不降低的原则,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5]实际上是退耕比不上种粮食。这是一种将市场粮价风险转移给退耕农户的做法,降低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大大弱化了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退耕区农民复耕的可能性很大。

3、西部退耕农民的生态贡献与利益补偿不对等。

西部按照国家要求在为保护、治理、修复西部生态,为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放弃许多发展机遇的沉重代价。然而,确定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一些人也曾尝试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经济价值估算,但是要准确估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经济价值,难度则要大得多[6]。正因如此,西部退耕区的农民无法得到对等的利益补偿。

除上述原因之外,西部退耕农民的生态贡献与利益补偿不对等还体现在:

(1)补偿期限短。尽管国家把退耕还林补偿周期延长到16年,但是改善生态环境需要的是几代人的努力,16年对于退耕还林还草来说并算不上一个充足的期限的。加之西部各地生态状况亦存在差异,更不可一概而论。

(2)补偿金额低。国家补偿在2007年进入第二周期,即只补偿现金。与2002年粮食补贴每亩地100公斤相比,西部黄河流域每亩地有65公斤的粮食产量差距得由农户自己承担[7],另外,粮价的上涨让农民承担的损失进一步加大。

(3)补偿缺项。补偿标准中只考虑退耕农民的直接损失,没有考虑退耕农民间接损失。如转换身份需要学习新的劳动技能的所花费的费用,即没有为退耕农民长远生计作打算。

4、退耕农民尚未完成价值观念的转变。

退耕农民的环保观念还远远不能跟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农民文化素质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没有建设生态家园的内在驱动力。不仅农民个人,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的扶贫项目,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补助款当成扶贫款。

三、法律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要性。

1、通过法律,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以宣传和普及。

新世纪初我国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六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时间还不长,西部人民对可持续发展认识还不准确,想让它成为西部人民的自觉意识,需要借力于法治。法治较之道德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权威性等特点,通过法律的指引、教育、规范等作用,可以加速人们纠正错误认识、建立新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各项立法中,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成为明确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在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地制定中。进而以法律的形式宣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2、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立法是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定型化、法治化的途径,是其付诸实施的重要依据。加快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完善退耕还林还草和资源保护立法,并通过对社会、生态、经济和科学方面原则的综合分析,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纳入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立法中。另外,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要求某些现有权利义务的重组和调整,而这种权利和义务结构的重组和调整又必须依靠法律。

3、强有力的法律监督是退耕还林还草目标实现的保障。

退耕还林还草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与西部大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12部法律法规,就从根本上为中华民族实现山川秀美,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基本的制度保障。所以,我们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去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8]。但只有这些相关立法落到实处,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退耕还林还草才能从根本上达到目的。因此,在退耕还林还草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立强有力的法律监督体系。

四、对策建议。

1、对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1)明确退耕还林还草与农牧民原签订的土地经营合同中的权利义务。退耕还林还草并不是对原有土地承包合同的否定,只是国家行使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具体表现,因为原土地承包关系、承包期限并没有改变,承包人仍享有在该土地上种植和收益的权利[7]。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各地情况,营造一个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实施。

(2)在《退耕还林条例》中增加退耕农户对林产品的处置权。现在退耕农户对生态林的处置权是受到法律限制的,不经政府许可,不得任意砍伐森林,从而导致种植生态林对农户缺乏激励。生态林处置权的残缺使农户对生态林未来收益预期变得不确定,严重抑制了农户种植生态林的积极性,允许退耕农户自由处置所种植的经济林才能真正体现《退耕还林条例》规定的“谁造林、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9]。

(3)必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保护管理单项法律为内容的国家法律体系。但环境保护的法律控制和协调能力还不够,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a.法律体系自身内部的协调,消除内部矛盾;b.环境法律体系必须与市场经济相协调;c.环境立法必须与环境执法相协调;d.国内环境法必须与国际环境法相协调[10]。

(4)加强法律制裁力度。环保观念的不足必然影响到相应执法的力度,为此应该进一步健全执法机构,改善执法条件,强化执法手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同时理顺环境执法体制,解决执法机构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尤其要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切实规范环境执法行为。还需要加大加强现场执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推行环境执法责任制度。如我国新修改的《刑法》特别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对故意或过失实施了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并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严重损失的各种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类似举措实为当今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之必需。

2、对部分不合理法条进行修改。

(1)有针对性地放宽林粮间作。林粮间作具有很好的生态优势。

结合林粮间作的生产实践,通过实验研究,认为林粮间作具有:林果带距小,对农作物的防护作用优于其它防护林;林粮立体种植,对光、热、水等自然利用充分;林粮根系分布不同,可以全面利用土壤养分;林粮优势互补,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1]。建议相关立法机关在听取林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修改《退耕还林条例》,适当放宽退耕地林粮间作政策。当然,对于不适宜林粮间作的退耕还林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套种。

(2)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改变现有补助标准为固定现金的政策,退耕换还林还草补助要根据当年的粮价上涨幅度和退耕地的最低产量、退耕面积对退耕农户予以补贴,实际这是一种保护农户利益不受损失的政策。如果农户没有退耕而是种粮,则会从粮价上涨中获取多余的利益,而且由于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即使粮价下跌,农户种粮也不会形成太大的风险。所以,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盯住粮价,这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初衷是一致的,即“粮食换生态”[12]。

3、用法律保障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机制的建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十年有余,建立各类相关的后续机制已被人们提上日程,主要有:

(1)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即市场化运作方式保障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不仅使退耕农户的损失得到最大补偿,而且可以保障生态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渠道[13]。

(2)后续产业的发展机制。发展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得以长远保障的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根本措施。

(3)退耕还林还草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上述相关机制的建立完善,不应该只是林业、农业等部门的职责,法律也应发挥自身引导和保障作用。建议立法机关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使该类制度能够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 李育材(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周年总结大会上讲话,2009-9-9.

[2] 秦玉才(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农林生态组组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答中国政府网记者问),2007.9.19.

[3] 退耕还林工程简报。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2008.14(总124)。

[4] 陈祖海。退耕还林后

续政策研究。科技创业,2006.10.

[5] 政策要览。农村工作通讯,2004.11.

[6] 黄富祥,康慕谊,张新时,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生态学报,2002.4.

[7] 郭明瑞,唐广良,房绍坤。民商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宋才发。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

[9]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2007.8.9.

[10] 宋才发。实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法律思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1.

[11] 高椿翔,高杰,邓国胜,焦桂英。林粮间作生态效果分析。防护林科技,2000.3.

[12] 陈祖海。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研究。科技创业,2006.10.

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篇10

关于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情况总结

深入贯彻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耕地保护重要论述精神,持续加强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宣传工作力度,印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宣传海报,发放9镇7街1园区、15个委办局及各涉农村。在各镇、各委办局、各涉农村委会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开展集中宣传。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方案》、“八不准”相关政策进行推广宣传,提升政策宣传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区电视台在热点时段专题播放“八不准”宣传资料。通过“线上宣传+线下推广”的宣传模式,在我区营造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的良好氛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规定,经报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于2020年9月1日正式印发《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政策培训和宣讲,明确指导思想,落实区、镇、村三级政府主体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全面构建覆盖全部、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耕地保护监管网络。以“坚持从严保护、坚持权责一致、坚持奖惩并举”作为耕地保护基本原则,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质量不降、布局合理。全面建立每块耕地有“田长”的管理模式,实现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将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保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本农田保护网络作为总体目标,建立并全面推行“田长制”,定期开展巡查、执法检查和集中整治行动,及时发现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2020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