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保产业前景十篇环保产业前景十篇

环保产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8:56

环保产业前景篇1

1.哈尔滨市环保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结构不够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哈市环保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没有专营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有75户是兼营环保企业。这些企业没能把主要人员、设备和资金用于环保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上,企业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低,缺乏规模效益。大多数小型的环保企业产品趋同、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设备简陋,有些还是“小作坊”生产方式,生产不稳定,整体素质不是很高,行业间沟通匮乏。整体环保设备、技术水平大概落后于发达国家20年。

2.环保企业缺乏科技开发能力,多数产品高科技含量少,科研成果转化缓慢。环保产业已被我国纳入本世纪优先扶持发展的产业之一,哈市也把环保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来加以培育,但是,哈市多数环保企业只是靠灵活的经营机制抢先占领了一些环保产品的经营阵地,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后备技术力量和设备,后续发展乏力。在哈市的环保产品中,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2%,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不到4%,80%以上的产品仅是发达国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哈市“三大”开发研制的科研成果,由于观念、利益、机制等诸多因素,产学研之间很难结合,致使一些环保科研成果长期束之高阁,科研成果的应用率为38%,转化率仅为10%,造成许多环保企业长期处于因袭别人落后技术的生产状态。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产品标准化、系统化、成套化程度低。

3.融资渠道不畅,对环保产业的投入不足,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营机制。哈市环保产业缺乏一个多元化、多层次、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尚未形成自我发展的资金运行机制。一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用于环保产业的专项资金投入匮乏,给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制造了“瓶颈”,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哈市环保产业总的投入仅占Gnp的1.5%,而深圳市已超过3%;另一方面,缺乏一套环保产业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致使一些企业生产技术已经成熟的产品到外地去开拓市场。

4.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监督管理措施薄弱。哈市的环保产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分散于各个行业,隶属关系复杂,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因为没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现在的产业格局大体是靠自发形成的,致使有一定市场潜力的产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环保市场的效应和规模,尤其是环保产业市场管理滞后,造成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如:虚假广告、高额回扣、压价竞争等行为盛行,以致把假冒伪劣的环保产品通过非正当竞争的手段进入环保市场,直接影响了环保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5.缺乏完整配套的环保产业政策,没有形成有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宽松的政策环境。哈市的环保产业基本上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特别是环境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渠道单一,实行的是单纯的行政手段,缺乏利益驱动。政府在信贷、税收、技术创新、市场培育等方面没有一套有力的鼓励扶持政策,不仅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还使一些有成形产品的企业易地南迁,寻求新的发展环境。尽管制定了一些政策文件,落实起来不到位,在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上力度不够,同时,也缺乏鼓励外资和本地资本向环保产业投资的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影响了各种资本在哈市向环保产业投资的积极性。

最近几年,哈市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10%左右的速度,它既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环保产业虽然产业规模不大,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对环保产业需求的日益增多,环保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数量的增长已是必然趋势。哈市地处高寒地带,每年采暖期达180天,又是老工业基地,能源结构是以原煤为主,年耗煤量1000万吨左右,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为60%,冬季居民取暖锅炉的防尘设施多数都达不到环保标准,所以,防治原煤散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及优化城市能源结构的任务就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哈市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布袋除尘器具技术及除尘设备,在防治大气污染领域有其技术上的优势;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工业废水的处理及松花江段污染严重的治理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哈市地域广阔,总面积5.32万平方公里,平原占较大比例,其中有耕地2008万亩、草原370万亩,在发展无公害农业及绿色环保食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哈市在全国处于中心城市的地位日趋明显,在城市噪声的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理、建设建筑材料的提升等方面,对环保设施及材料的需求将大大增加。最重要的是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及政府对环保工作力度的加大,已营造了一定的环保产业市场,使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壮大成为可能。

二、加快发展哈尔滨市环保产业的对策

1.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要根据哈市环保产业特点及优势产品,确定鼓励发展的项目及配套政策,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财税政策方面,进一步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的优惠政策,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领域,重点培育和扶持。在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环保产业的意见及政策的基础上,明确把环保产业确定为哈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制定可能实现目标的规划。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保证列入目标计划环保产业项目的资金需求,并制定环保投融资政策。优先安排流动资金、专项资金,采用低息、贴息贷款支持环保企业,特别是具有高新技术的环保企业。同时,建立环保产品、环保科技开发创新风险基金,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对从事环保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生产的环保企业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培育规范的环保产业市场。从一定程度来讲,环保产业市场是政府行为造就的一个市场,政府行为在该市场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可形成宏观层面的调控。针对哈市目前环保产业中存在的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政府应明确哪些项目是优先发展的,哪些项目是属控制发展的。对于优先发展的项目,可以在投资、税收等方面扶持,还可以通过对环保产品的认定和新技术的推广等途径来规范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中建立环保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从哈市目前状况看,规范环保产业市场体系包括三个领域:一是城市环保设备制造业,包括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水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环保监测仪器仪表等;二是环保技术服务,主要包括环保咨询业、环保设施运营业、环保污染治理服务业、环保事故责任保险业、环保投资风险评估业等;三是环保资本和投资领域,即通过资本运作,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流入环保产业。新晨

3.通过灵活多变的以低成本引进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的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在短时间内缩小技术差距,与此同时要随时注意调查、研究环保市场的科技创新动态,利用环保市场及技术进步呈多元化的趋势,引进国内外成熟技术,在现有资金、技术、人力的基础上,尽快将引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迅速占领环保市场,同时要注意吸收、开发符合哈市环保产业发展的适用技术,保证引进技术与环保产业发展需要的一致性。也就是说,环保产业技术应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扩散—再引进—再创新之路,要在主要技术领域达到先进水平,积蓄后发优势,再找准突破口。在高新技术领域或有一定资金、技术实力的企业,利用现有准备工业的优势,把闲置的设备及技术运用起来,采用捷足先登战术,引进新技术装备重点环保企业,引进关键技术改造现有环保企业,利用技术引进加快落后技术的替代,其目的使环保产业步入良性循环之中,以实现其跨越式发展。

环保产业前景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景观;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传统的乡村面貌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面对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城乡一体化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城镇、生态等空间布局的优化与协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显得日益迫切。

1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正步入城市化快速建设时期,在城市化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重大变化的同时,乡村景观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农业景观中生物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和自然景观高度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乡村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因此,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维护乡村生态安全,已成为乡村持续发展研究的紧迫任务。

在我国,乡村景观规划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新农村建设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的乡村景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体现,乡村景观呈现出了与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状况,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在带动乡村经济的同时带来了耕地、林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在规划和建设中,有些部门甚至照搬大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方式,造成了负面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布局混乱,土地利用布局零散,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二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遭到蚕食或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差,损毁耕地的数量惊人;三是乡村景观特色消失,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造成千村一面现象,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2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与意义

2.1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2.1.1乡村地域的经济功能: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地域单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乡村形态不同,经济地域功能不同,乡村资源利用方式也不同。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2.1.2乡村地域的自然生态功能: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低,景观结构保存完好,景观类型多样,景观生态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场所,是乡村的自然遗产,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3乡村地域的社区文化功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乡村社区文化体系,是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方文化,是乡村的文化遗产。乡村文化的继承性,是乡村文化得以保存的根本。

2.1.4乡村地域的空间组织功能:保持景观斑的合理性和景观的可达性。乡村空间结构表现在景观斑、景观道、景观廊和景观基所形成的景观特征。同时,乡村居民点体系、中心镇、中心村、建制村与自然村,所形成的结构特征,廊、道、斑的合理性与村镇体系的合理性,是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2.1.5乡村地域的资源载体功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重要载体。资源的集约、高效和生态化利用,是提高乡村经济活动的效益,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景观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1.6乡村地域的聚居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乡村是人类发展和居住的重要地域,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乡村人口仍然是人口形态的重要构成。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7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人类未来的重新认识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理解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2乡村景观规划的意义

2.2.1景观规划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传统景观的保护。景观不仅是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资源的载体,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在更大规模基础上的开发利用,是景观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加速变革,使传统景观不断遭受冲击。

2.2.2景观规划是在城市化与环境之间建立协调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源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同时又旨在指导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完善城市化发展的模式,使城市化过程建立在充分考虑区域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与演变过程的基础之上,建立协调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

3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

农村特色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果园种植等模式逐渐成熟,乡村景观规划应体现出生态环保,富裕文明并富有地域性的特点。由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等综合构成新的乡村景观格局正在形成。

3.1乡村生态景观

根据特定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地理状况、地质条件和气候物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维持物种的原始构成,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建特色生态景观,注重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耕地、森林及其他植被种植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构建生态环保的特色乡村生态景观。

乡村生态景观可以分为平原乡村景观和山地乡村景观。平原地区耕地面积视野开阔,规整的长方形农田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本底。少量的村庄及房前屋后的绿化种植是乡村景观中的斑块,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是廊道,综合构成了平原地区乡村网状的自然景观。乡村农田景观规划要求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增加景观生态工程的建设内容,协调农田生产与土地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维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建设平原乡村环境。山地地形使景观更能体现地理特点和地域特色,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有利因素。山坡上自然生长的树木是乡村景观的本底,村庄及其附近的少量农田是其中的斑块,自然的河流和建设的公路是廊道。在人口密集的山区,人们对地形进行改坡型为梯型以便于农业生产,人口较少的地区则是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在景观上便表现出了梯田和草坡的不同特色,高原地区的地质环境,是水土流失严重的深层次原因,但又能够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3.2乡村生产性景观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乡村生产性景观是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争取与其和谐相处,体现出自然安详、天人合一的面貌。在绿色和生态环保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成为绿色经济的主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及果园种植等产业,力争体现产业结构特点,构建富裕文明的特色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可以分为乡村种植业景观和乡村养殖业景观。乡村景观规划恢复独特的农业种植业,发展乡村种植园景观,保护集中的农田种植斑块,改变因人类活动使乡村自然植被斑块减少的趋势,因地制宜地增加植物绿化廊道的数量,提高乡村景观特征,丰富季象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大力种植经济效益高且观赏性强的种类,建立苗木花卉基地,强化果树、蔬菜等产业,拓宽中草药等种植渠道,还农田以原始的生态景观结构,同时增加植物种类以丰富景观,调整落叶、常绿植物的比例,增添并丰富其植物种群和其它观赏植物。养殖业景观为乡村景观带来丰富的内容和情趣。养殖业景观包括牧业景观和渔业景观。在牧业景观中,动物是最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动物资源非消费性利用的趋势在逐步增加,以观赏、保护、研究为主要宗旨,加强保护动物的宣传和教育,分析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制定相应的环境建设措施,

3.3乡村聚落景观

中国传统村镇聚落的选址大多依山傍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水观和价值观。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是中国传统聚落和建筑选址的基本格局,由此形成的村庄聚落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典型的生态学意义。我国地域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乡村聚落景观,徽州民居、北方四合院、陕北窑洞、闽南土楼、西南吊脚楼和傣家竹楼等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加强乡村聚落景观建设,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充分挖掘乡村村落的内涵和特色,注重乡土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4结语

环保产业前景篇3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当前,在我国经济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我国很多城市旅游业为其经济增长的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其发展的支柱产业。一些地方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不断加大对旅游产业的开发力度,加快新的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破坏了旅游资源的再生性,损坏了旅游的环境,降低了旅游的质量。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对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多重利益,多头管理,盲目重复建设。我国的旅游资源根据资源种类的不同和管理权限的不同,出现了同一旅游资源划归环保、建设、文化、林业、宗教、文物、水利、旅游、地质等多个不同部门共同管理的情况。目前主要是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实现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很大的弊端,造成同一景区的不同地方归不同的行政区管理的问题,为景区管理、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例如,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的庐山风景区,它以海拔800米为分界点,以下区域归星子县管理,以上部分则归庐山旅游管理局管理,各个地方、部门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由于部门之间工作性质、利益和上级部门的不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问题上经常出现分歧,甚至冲突,导致景区的发展和管理存在严重阻碍,无法实现景区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其旅游资源发挥真正的优势,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缺乏客观、合理的环境衡量体系。我国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在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还没有建立客观、合理的衡量体系,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相关立法还不够完善,使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理论体系作为导向,导致旅游产业不能健康发展下去。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危害

(一)开发者个人利益的驱使。旅游项目的开发者在开发的过程中只注重自身、眼前利益,是造成旅游业不良发展的根本原因。旅游项目的规划之初是要将项目放在环境的大系统中,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开发者创造更大的利益。但是,现在的一部分开发者只是为了收到个人利益,盲目的开发,不仅造成对旅游资源的浪费,还破坏了环境的平衡,为旅游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缺乏大旅游观念。旅游产业是一个整体,只有把各部分都联系好才能发挥其区域资源的优势,也能为区域带来经济的增长。在各地旅游发展中,各个旅游地的开发者只顾自身发展,没有能够使自身与区域内的其他景区结合,形成互补,使景点之间形不成网络,景区的共性和特性没能够充分显现。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景区之间的差异,发掘其独特之处,使其特色更加鲜明,同时加强与区域内景区的联系。

(三)缺乏环境容量评价体系。缺乏客观、科学的环境容量评价是导致景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原因。环境容量是指旅游资源所具备的对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主要有容人量和容时量,容人量是指旅游景区内单位面积内所能容纳人的数量,容时量主要是指游客在游览景区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时间。我国的旅游产业正处在发展时期,一些景区不顾自身环境容量过度、盲目的开发,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景区人口增加,噪音的增加,环境的污染等,使景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体统严重损害等。

三、解决途径及相应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美化、完善,是对资源的一种保护,但在旅游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两者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旅游资源的保护是其开发和发展的前提,只有保护好原有的环境才能促进其不断的开发和发展。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合理度。旅游资源的开发过度或不当会对资源造成重大的破坏,在开发规划中,应该从发展的总体布局入手,注重开发的同时进行适当的保护。根据开发主题的不同,按照等级的不同合理划分保护区,保证对资源保护的合理度,实现资源的持续发展。

(三)加强旅游规划,防止超负荷发展。在旅游规划中,要根据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有限度的开发,使开发规模游客的接待量都在环境容量之内,避免景区的超负荷发展。

(四)加强管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良好的管理措施是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要切实做好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管理领导小组,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多家做主,各自为政的现象,同时给予可开发者税收和土地审批等的政策优惠,鼓励开发者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对资源进行有力的保护,促使旅游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过程,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业大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据资源状况的不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资源的发展,实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措施,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统筹区域的综合发展,发挥旅游产业的特色,推动经济的增长,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天娜.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2]张进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04:55-58.

[3]李娜.推进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丁水平.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1:120-123.

[5]蒋才芳,王兆峰.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0:936-938.

环保产业前景篇4

关键词:旅游业;管理;问题;对策

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增产以及经济的转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部分地区形成了特色的旅游项目,依靠旅游项目衍生了一系列的产业链,人们通过旅游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能贴近自然、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更好地认识环境的重要性,为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旅游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升旅游业管理水平,更好的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旅游业缺乏战略规划

当前国内的旅游业缺乏战略规划,在旅游产品的运营上脱离了市场,主要体现在,一是照搬其他旅游景区的运营和产品,只看中短期的经济效益,重复性建设的情况严重,缺乏自己的特色;二是单一的运营方式,部分旅游景区主要是将旅游产品进行推销,旅行社进行游客的招揽,旅游景区仅仅负责旅游业务接待,过分的依赖旅行社以及旅游产品的推销;三是未妥善处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过度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忽视当地旅游地区的环境承载率,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旅游产品的定位不明确

旅游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对旅游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位,这将直接的影响到旅游产品的质量。当前国内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对旅游产品的设计没有结合市场需求、当期资源情况等进行合理的设计,旅游产品存在低端化的情况,大多是一些商品,对于景区的特色产品挖掘不够深入。此外,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同自身的区域文化相结合,对于旅游产品大多在自然景观的旅游产品开发,忽视了人文景观,未充分的将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相结合。

(三)旅游开发中的自然破坏

在当前国内的旅游开发中,旅游业的开发往往只看到的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以周庄的开发为例,周庄本来属于水乡景观,但是旅游业的开发,让其成为了商业气息浓厚的景点,小镇的交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却再也体会不到摆渡过河的乐趣。此外旅游业的开发,相关旅游设施例如停车场、宾馆、饭店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如湖南张家界为游客修建观光用的电梯以及四川的巴米扬大佛都是通过牺牲环境的代价打造的,对当地的自然生态造成了破坏。

二、旅游业管理策略分析

(一)做好旅游业发展的长期规划

做好旅游业发展的长期规划,需要旅游业管理者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地方自然资源的分部情况以及环境承载力等来综合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只顾眼前的短期利润,而应该从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来制定。旅游业的开发应该符合市场的需求,应该不会对当前的区域自然环境造成过多的破坏,旅游业的开发更多地以区域环境保护为主要核心,围绕这个核心进行旅游资源的持续性开发,突出地方旅游资源的特色,充分地利用起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资源。

(二)科学合理地进行旅游业的开发和旅游产品设计

首先,对于拥有良好自然景观的地区,可以加强对区域自然景观的开发,开发中尽量避免对原始生态环境的改变,保证区域环境的特色性;其次,对于不具有自然景观的区域,可以借助区域的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景观进行开发,比如创建一些历史名城、文化名城,让游客可以很好的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最后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结合区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内容,对旅游产品进行不断的创新,保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旅游业的开发为的是发展区域的经济,而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工业时代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温室效应、极端恶略天气的出现,无不彰显着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旅游业的开发时,要更多地考虑到当地环境的承载力,旅游业的开发,接待游客所需要的一系列设备设施都会对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旅游业开发者必须在开发时就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业的发展很好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旅游业的开发,必须处理好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注重旅游业开发的长远性,更多的侧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突出旅游资源的原生态和特色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磊.旅游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2(12).

[2]杨m.我国旅游管理中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旅游纵览月刊,2013(12).

[3]于匝.探究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J].鸭绿江月刊,2015(03).

[4]刘青青.旅游管理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

[5]赵磊.当前旅游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13(05).

环保产业前景篇5

【关键词】两型社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武汉

一、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法律、经济、行政、规划和技术等综合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收益,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类的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尽可能不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以较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经济结构要从过去“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2007年l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四年多以来,在武汉城市圈9市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武汉城市圈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大东湖生态水网、梁子湖生态保护等工程为重点,率先在中部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创新环境保护机制;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引领与示范作用。

二、武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降低后代人的旅游要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旅游业曾被普遍认为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型的“绿色产业”,但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惨痛教训表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武汉市是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中部崛起以来,武汉市旅游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城市形象有很大的提升,景区景点建设有一定的成效,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建设稳步推进,宣传推广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所提高。近年来旅游总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009年,武汉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08.65亿元,同比增长36.12%,占武汉市GDp经济总量的11.09%。武汉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其明显的优势,但也有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1.武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1)区位优势明显。武汉素来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是华中地区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内陆重要的交通枢纽。陆路、水路、铁路网络发达,交通之便利为全国前列,旅游可进入性较强。武广高铁的开通又给武汉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发展契机。(2)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分类统计,武汉市拥有旅游资源180余处,其中地文景观14处,水域风光类16处.古迹与建筑类84处,民俗风情类31处,购物类18处,生物景观类14处。其代表性的景点有的黄鹤楼、东湖风景区、归元禅寺、古琴台,辛亥首义军政府地址红楼,龟山蛇山等。近郊的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木兰山、木兰湖旅游度假区,金银湖旅游度假区,武汉高尔夫球场,武湖生态农业区等也初具规模。武汉旅游资源景观类型丰富、内涵和谐、景象地域组合集中。(3)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高。武汉地区高等院校密集,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较高,整体素质较强,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程度更为深刻,对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十分有利。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年度资料,2009年,武汉市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一般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80%以上,高级导游24人,有19人在岗,中级导游约136人。

2.武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1)旅游业在武汉经济发展中还缺乏战略性。旅游业在武汉并不是支柱性产业,在全市三产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形成共识,各方面的支持和投入还很有限,客观上限制了旅游业向更深层次的发展。(2)旅游资源掠夺性开发和破坏严重。武汉常住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较多,加之重工业发达,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对旅游环境的破坏性污染。而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况也较为严重。以武汉市湖泊资源为例,据调查,上世纪90年代初,中心城区共有35个主要湖泊,总面积为95004.48亩,到目前已有8个被填占,实有湖泊27个,面积为899967亩,面积减少了5.35%。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论证和整体的规划,片面的追求开发的速度与游客的数量以提高经济收入而进行粗放式开发的现象严重,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也严重的制约了武汉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武汉“两型社会”的建设本质背道而驰。(3)旅游资源的整合程度较为低下。由于武汉市大量景区分属于多个不同上级主管部门的单独管辖,使得旅游业主管部门在部门和区域协调及行业管理中遇到的阻力较大。以汉阳区为例,汉阳区全区108平方公里,旅游景点达22处之多,可谓覆盖了汉阳全区,但22个景点却由17家部门来管理,不能形成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带来了诸多弊端。对某一景点的开发,开发商需要与诸多部门反复磋商,旅游资源处于分散开发状态,整体协调能力不够,规模效益不突出,综合利用程度不高。部分景区已是多年来没有发展的老景区,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和有效整合,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对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更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目标不一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武汉“两型社会”的构建。

总的来讲,武汉市旅游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武汉旅游产业由于过于重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对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而在“两型社会”背景下,必须探索出一条实现武汉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

1.两型社会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联系。两型社会是基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践而提出来的,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这也正是两型社会的题中之义。“两型社会"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补充,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内容,这一理念正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之上,要求全社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际上就是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可以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是两型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两型社会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有益补充和战略升华。

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旅游业消耗的资源能源相对较少,本身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性。它是一种环境敏感型产业,旅游消费者往往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要求较为敏感,一旦目的地环境被破坏,产业链也当即破坏。因此只有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才能在区域内形成一种环境保护机制,进而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旅游业作为一项系统性产业,需要餐饮、住宿、交通、休闲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协同,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进步,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升华城市形象,促进“两型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吸纳大量人员的就业,有利于大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通过旅游还可以增进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3.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在人们眼中一直是无烟产业、环保产业,但实际上,它也是消耗资源、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业。目前,我们国家的旅游产业和西方国家相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基数大,导致人流量大,给景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进行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助于改善旅游环境,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以两型社会的建设来推动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旅游业的发展来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使两者达到良性的互动和有效地循环,最为重要的是在观念和体制上实现创新。

1.强化武汉旅游业的支柱地位。旅游业应该被确立为武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并作为其他服务业的先导,带动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促进武汉旅游产业优先发展的力度,形成大旅游战略格局。旅游业的相关行业都必须强化为旅游服务的意识,按照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宗旨,主动调整本行业的发展行为。

2.理顺管理体制,打破部门壁垒。武汉市各旅游景区目前由武汉市园林局、武汉市总工会等多个部门主管或由市政府直管,景区与景区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与环保部门更是自成系统,彼此之间的行政沟通和协调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建立起政府部门、景区长效联动协作机制,对全市旅游资源总体性的规划与开发。在整体资源的一体化开发进程中,要始终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理念,打破只顾小部门、小团体既得利益的局面,实现可持续的多赢发展。而要理顺体制问题,第一要从改制入手,采取产权或使用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形式,将东湖、黄鹤楼、古琴台、龟山公园等一批景区从政府部门经营中剥离出来,并对众多的小旅游公司或旅行社进行归并,组建大型旅游集团股份公司。通过企业重组、资源整合,盘活资产,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旅游企业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第二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将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交通、城建、文化、园林、林业、水利、文物、宣传等部门组织起来,建立有效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旅游管理和开发的强大合力。

3.规范旅游资源的开发,重视环境的保护。针对建设性开发的严重问题,政府必须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并严格的实施。各有关管理部门必须以身作则,坚决杜绝诸如填湖的一系列资源破坏行为。要将景区、景点资源、历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分开。保护纳入事业管理,开发和利用实行企业化管理,要创造性地实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资源利用原则。

参考文献

[1]彭升,刘媛.“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8)

[2]武汉市旅游资源概况简介[eB/oL].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

[3]彭升.“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武汉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09(8)

环保产业前景篇6

引言

旅游环境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中心,围绕在旅游资源周围的其他自然生态、人文社会各种因素的总和。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但并非“无污染工业”,随着荔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可以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良好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但必须认识到,旅游发展中人的行为对当地生态环境起着破坏作用,主要包括当地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可能默许开发商破坏环境的行为,而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环境保护,外来旅游者不文明的旅游活动如随意丢弃垃圾对当地环境造成压力。因此如何规约人的行为保护好旅游发展中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荔波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该地区保存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它是世界自然遗产,部级5a级风景名胜区,是贵州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其间分布着瀑布、地下暗河、地下湖泊等,充满着奇异的色彩,主要有四大景区:水春河景区、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漳江风景区。荔波坚持“发展”、“生态”这两个战略,结合自身实际,把“生态立县”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形成了预防、整治、监管、宣传的环境保护工作体系——以预防为主,严格把控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口,不断加强环境的污染防治工作,坚持以绿化为主,积极开展造林工作,重点流域内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废水综合治理,以及景点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紧紧围绕“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把环境做美、服务做优、产业做强、特点做亮,加速把荔波县打造成世界级的品牌。它因独一无二的大面积喀斯特自然生态系统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及“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两块国际大品牌,同时在国内还有“中国最美的地方”、“部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景区”、“中国野生梅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还被外媒评为外国人“最想去看的世界遗产”,是整个贵州省的三大重点旅游区之一。近十年来,荔波旅游业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促进村民就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缘于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包括特有的自然景观(如喀斯特地貌、水上森林)及多彩的文化风情(布依族、水族、瑶族的文化习俗),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是荔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保障,因此在发展旅游中要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反观现实,荔波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其复杂性和脆弱性,其境内80%的面积均为喀斯特岩溶山地,再加上大量游客进入到景区,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客观上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压力,在2006年荔波县申遗成功后,大批量的游客进入遗产地,客流量也大大超过了景区的容量极限,给遗产地带来巨大压力。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处理好荔波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促进荔波旅游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

一、荔波旅游发展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政策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

在荔波旅游发展中有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开发商与村民。政府与开发商是经济效益的直接获得者,而村民是旅游开发的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可以通过发展旅游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当地村民就业。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获得综合效益(政治、经济、文化等效益)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可以说政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在旅游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短期经济发展与长期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要制定一系列政策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并且对旅游开发商的行为进行适度规约。但现实出现的环境问题皆因为相关的文化政策缺失或政府监管不力所致。例如小七孔镇驾欧采石场位于景区外环路(206省道)旁,露天开采沙石,每天有大量粉尘,不仅影响游客车辆通行,而且污染环境,破坏植被,爆破石头震裂民房,大型运沙车一路撒落沙石在省道上长期无人清理,更为重要的是破坏村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如联通村寨之间的乡村道路破坏严重。出现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地执法部门并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有关行为主体进行约束,其后果不仅给遗产地环境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和空气污染,而且给游客留下较差的印象,有损生态旅游品牌的整体形象。

(二)原生态民族文化环境遭到破坏

多彩贵州是对贵州多民族文化元素的总体概括,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每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文化风格,而荔波的少数民族在当地所有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达93%,主要有壮族、水族、布依族、苗族、瑶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在荔波发展旅游业之前,因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制约,少数民族与外界联系较少,可以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但相对“封闭”的空间让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得到了较好的延续与传承。文化的变迁形式濡化和涵化,其中濡化是文化的代际传递,而涵化因人的传播导致文化的变化,随着荔波旅游业的发展,大批量外来游客前来旅游,对当地文化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旅游发展使荔波当地居民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存在的差异,其生活方式和习惯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借取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对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起着消极作用,在主客相互的凝视下,外来游客的文化与当地居民风俗习惯相互碰撞与冲击,再加上少数民族文化属于非主流文化,会导致原有的文化特色经历非正常的变迁,使得遗产地特有的文化价值丧失,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一位在景区外做生意的当地居民说“他们大多数人为了谋生都统一说普通话,长期如此他们的后代已经不会自己民族的语言了”。

(三)人的行为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旅游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除了在自然环境这种“硬”环境方面加强管理之外,“软”环境主要是减少人的行为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如何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2016年国庆假期,荔波遗产地游客就高达16万人次,出现垃圾以吨位计算的情况,小七孔景点内的果皮纸屑、塑料罐、食品垃圾满地都是,在遗产地石壁上到此一游类似的乱涂乱画更是比比皆是。不文明行为的产生皆是因为旅游者环保意识淡薄,景区工作者代表着整个景区的形象,导游讲解人员缺乏专业化培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景区整体形象造成影响。2013年国庆期间各个订票网站在旅行中因等待浪费太多时间造成的各种投诉就有17条,很多游客都因投诉无门,在网站上愤怒的抨击景区以及工作人员,游客一般来旅游要花上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等待观光游览车,坐上游览车到下一个景点又要被司机赶下去,已无心欣赏美景,却又苦于无处投诉,只好在网上发泄,景区工作人员的行为直接导致景区形象严重受损。

(四)客流量超过旅游景区承载容量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研究表明,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确定旅游生态承载力的目的就在于将旅游对环境的冲击控制在环境再生能力范围内,即旅游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冲击,如旅游活动对植被的不良影响不得突破自然环境本身的再生能力。因此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虽然游客猛增,门票效益好,但要合理控制游客总量,因为超负荷的人群本身对自然环境起到一定破坏作用,再加上人的不文明行为加大当地环境所承载的生态压力。在2006年荔波县申遗成功后,境内的旅游人数持续攀升,客流量大大超过了景区游客的容量极限,遗产地对旅游垃圾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所产生的旅游垃圾也会不断增多。在2016年的“十•一”黄金周的第四天,大、小七孔景区仍持续爆满,据统计,荔波县共接待游客167900人次,同比增长36.2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850.1万元,同比增长39.45%,全县宾馆酒店入住率高达98%以上。

二、荔波旅游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完善保护政策,加强监管力度

如前文所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承担更多责任,建立健全旅游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环境资源保护政策,并坚持加大监管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此,才能确保荔波县原生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被破坏。去年贵州省出台了两个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的“问责”暂行办法(《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贵州省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工作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执行问责的情形、方式等等,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职责。基层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采取“风暴”专项行动方案以及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对漳江沿岸环境进行了一段时期内的大排查、大整治,持续开展环境执法监督,不断加大环境问题的整治督查力度,将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到底。总之,要实现旅游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某一区域的旅游综合竞争力与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可以说荔波的绿色生态是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荔波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破坏是因“人”的因素而引起的,在具体的开发过程采用开发与保护结合、事后修复两种方法。首先,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把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保护预警机制。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加大对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同时制定一系列优惠有利于生态保护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保护型产业和生态修复型产业。二是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当有选择性的加强生态项目的服务开发,把生态恢复与经济效益结合,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引入旅游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生态资源入股的方式对当地村民进行补偿,这样就可以提高村民保护旅游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四是加强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合作,坚持开发和共享旅游资源,通过合理智慧的分散客流,从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减轻荔波县旅游景区的承载压力,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完建立和完善事后修复机制。任何一个旅游景点的打造,不可避免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改性,也就是说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局部的生态破坏不可避免。这要求利益相关者在完成旅游开发后采取事后修复措施,例如在景区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三)建立网络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政府作为监管方,要创新对生态环境的监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系统,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实施动态监控,其监测的内容如下:一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控。传统的监控手段具有滞后性,也就是开发商为了经济利益在未经政府同意的情况下私自进行景区扩容,例如修建道路、打造新的景区,相关部门得知这一信息后只能作事后的经济处罚,但仍不能弥补破坏环境的代价,建立网络监管系统后就可以克服这一弊端;同时政府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合理控制景区的人流量。荔波旅游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平时人流量较少,而黄金周就会出现旅游井喷现象,相当一部分游客连基本的住宿都非常困难,而景区基本不会采取措施控制人流量,建立网络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后就可以掌握人流量的动态信息,政府相关部门督促开发商采取措施控制人流量,确保人流量在景区的生态承载之内。正如崔哲浩,李英花指出,在巩固遗产地内通信设施的基础上,在行政中心、售票处、景区出入口连接在一个电脑局域网内,各种监测声音设备与各管理子系统,对游客从预定、进入、游览到离开进行全程监控;预见可能到来的高峰期并做好相关准备。实时监测旅游资源状况,在客流量超出资源环境负荷时,出现损害迹象时发出警报,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四)加强旅游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

加强对旅游参与主体的环境保护宣传是维系良好生态旅游环境的重要途径。政府作为公共服务部门,要加强对开发商、旅游从业工作者、旅游者及村民的生态保护宣传。开发商的行为具有短视效应,也就是只顾着眼前的经济效应而忽略了长期的生态保护,并未意识到生态保护是长期的利益基础,这就需要政府对开发商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色旅游生态观;游客是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明的旅游行为有利于生态保护,但我国国民教育素质教育水平有待提高,不少游客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例如随意大小便,乱丢废弃物,这在客观上要求景区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三是旅游工作者在生态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景区的导游,不仅仅是带领游客旅游,而且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对其不利于生态文明的行为进行及时规约和制止;四是村民是生态保护的核心力量,对荔波景区的村民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其美好的家园,也是获得持续生计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村民自觉维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开发商、政府的生态保护行为进行监督。总之,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依靠景区的治理,相关部门要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手册或者播放保护环境的公益视频,呼吁旅游者一起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环保产业前景篇7

1.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业是对以环境为依托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的产业,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然而,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的旅游发展中,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益,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生态破坏,文物古迹的损坏等等。提倡绿色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取消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将促使中国旅游经济向着生态健康的发展之路迈进,进而防止了旅游业之路越走越窄。

2.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旅游业是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它以自身综合性的话特点对当地经济产生联带作用,而且在第三产业中以其核心地位领导其它各领域的发展。因此,旅游业的绿色持续发展推动着第三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引导第三产业向着前沿领域进发。旅游业与环境资源联系非常密切,而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绿色旅游经济产生的环境效益不断地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

总之,绿色旅游业实现了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发展绿色旅游的过程中,其它产业也相应地实现了循环与再利用的发展方式,极大地保护生态资源,使得我国旅游业将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旅游开发中的绿色经济

(一)自然景观开发中的绿色经济

1.避免盲目,集约环保开发。在旅游开发中粗放式的开发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的破坏,而过度的人为建设造成景区内景观的不协调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失调,很多景区也产生了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旅游开发应该放弃“唯经济效益观”、改变开发方式,利用集约开发和生态保护,实现自然旅游景区的集约经营和与自然和谐共处。旅游区经开发后经营者应根据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人口集中对生态景观产生负面影响,让自然景观不失自然本色。

2.因地制宜,综合开发。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自然景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自然资源的旅游开发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最好选择。我国山地景观丰富,山地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垂直结构,它的植被随着海拔的变化而而发生变化。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是旅游中的亮点,开发商应充分利用山地的气候、物种的阶梯变化发现特色旅游业,同时注意对清新空气和繁茂植被的保护,防止其脆弱性引发的生态失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水是地表最活跃的因素,水域景区的开发也是生态建设绿色旅游的重点,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海洋、湖泊、江河、瀑布、湿地等等。水域景观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因此,开发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和保持水体质量,利用周边环境如青山、水生植被等提高水体的优美度,同时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万不可超出环境容量,要以清洁优美的环境吸引游客。浩瀚的大漠景观气魄宏大,给人一种独特的震撼美,沙漠旅游将受到人们的追捧。开发沙漠旅游资源要以沙漠为主基调,同时借助绿洲、内地湖泊和特有植被等提高景区的观赏度,其中沙漠草本作物对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大多都是防风固沙的好武器也是沙漠旅游开发的保障。我国多层的地理景观成就了多样的旅游开发模式。

(二)人文景观开发中的绿色经济

1.古迹保护与生态经营。古迹遗址等旅游区以其固有的魅力吸引着游客,但是古迹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与周边的环境的协调,那么它在游客心中将逐渐丧失其价值,因此,古迹的维护和开发应运用高科技手段,减少不必要的环境破坏,避免盲目和过度开发,保护其地域特色。在经营过程中,经营者应引进高效环境管理技术,使旅游区的环保工作向规范化和效益化方向转变。古迹可修复但不可重建,重建的古迹不仅较低了本身的文化价值,而且很容易造成与周边景观的不协调。

2.古镇建设与特色旅游。中国的古镇以特色著称,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土风情。特色是小镇的建设与开发的有效切入点,旅游环境与旅游活动的结合将给予旅游者更好的精神享受和审美实践。古镇需充分利用其“古”其“旧”以原生态促进旅游的持续发展。但这一切必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展,建立科学合理的环保规划将更有利于古镇特色文化的宣传和我国的生态旅游建设。

(三)产业链发展中的绿色经济

1.绿色餐饮。绿色餐饮是指在旅游发展中与绿色旅游相协调的生态环保的餐饮行业,它以高效的能源管理和较低的资源消耗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提供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2.绿色交通。旅游中的绿色交通不仅包括路运交通方式还包括水上交通方式和空中交通方式。它们以旅游游览车、游艇和空中缆车为代表。这些交通工具必须秉承低碳环保高效低耗的原则,尽量减少对景观的影响。3.绿色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打造既要体现地域特色又要增强使用性,更重要的是不以牺牲当地生物多样性为代价,也不要造成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而要降低资源消耗率,提倡手工生产,体现人文文化,以健康安全打造品牌。这样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实现了餐饮、交通和产品的生态一体化。

三、绿色旅游的经济学分析

环保产业前景篇8

内容摘要:目前,在我国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相关供给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因为其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主体。本文主要从生态视角探讨了相关供给企业的组织管理内容以及实施生态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共资源旅游产品供给企业生态化管理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旅游景区在响应党的要求的前提下,要想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对其旅游产品供给企业进行生态化管理。旅游企业生态化管理的核心是使景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系统工程。

相关概念阐释

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是指由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所提供的专供旅游者消费的旅游产品。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是指以自然景观和文物景观等公共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和文物景观类旅游景区,不包括主题公园、人造景点等主题景区。这些旅游景区具有经营垄断性、目标多重性、资源不可再生性等共同特性,是旅游景区发展的重点,是我国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在当前“生态热”的背景下,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长期困扰着产业界与学术界,因此,本文主要以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中的前者即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文中的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主要是针对由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所提供的专供旅游者消费的生态旅游产品。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供给企业是指以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为主体,围绕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方面的需求而提品与服务的企业,具体包括:旅游景区、旅游餐馆、酒店、旅游车船公司、旅行社、旅游商品销售机构等众多类型。生态化管理是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学和伦理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全方位管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组织管理内容

对于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供给企业中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在发展旅游的初期主要由当地旅游主管部门与该景区的政府主管部门(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归属部门多达9个,有建设、林业、环保、国土资源、海洋、交通、水利、旅游和科学院系统等)对其规划项目、建设程序进行审批、监控,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到旅游开发建设完成后,进入经营期,在上述部门的主导下,主要通过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景区管理局或委员会对其旅游经营企业进行协调管理。本文主要以旅游经营期内的旅游产品供给企业为主进行研究。

基于生态思维,可把众多旅游产品供给企业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它是利益相关企业构成的集群,既包括供应商、消费者、市场中介机构等垂直关系,也包括旅游企业与竞争对手、其它产业部门、利益相关者等水平关系。各企业之间可以按照食物链的关系加以管理,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以及中介服务机构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而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利益协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旅游产业集群的生存和发展。

在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供给企业的组织管理中,作为旅游管理的核心载体――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它同时扮演供应商、中间商、消费者多种角色,其它旅游企业以它为中心,围绕其开展业务活动。旅行社在旅游供给企业中主要作为中间商存在;旅游餐馆与酒店作为提供食、宿的旅游企业,会直接受到来自供应商旅游社以及旅游景区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旅游车船公司与旅游纪念品销售商会直接受到旅游景区游客数量的制约。各旅游产品供给企业之间关系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因此,必须用系统观念进行管理。

基于生态化管理理念,对于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供给企业的组织管理应着重突出下列几个方面:

(一)重视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

目前,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要求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上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重视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高品质、低成本,即时响应顾客的需求是其核心思想。

因此,可把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供给企业看成是一个旅游企业系统,一个旅游服务供应链,尝试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进行管理。在自然景观类旅游产品供给企业这一旅游服务供应链内,采取以旅游经营者(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下属的旅行社,这个旅行社属于该旅游景区管理局或委员会下属的一个旅游经营企业)为核心,各相关供给企业为节点服务于旅游者的模式。现有研究成果表明,为了解决旅游产品各供给企业之间的协调和集成问题,增加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稳定性,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优化,提高效率,应完善协调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一个可实现信息共享的旅游信息系统。

(二)培育生态文化并创建绿色企业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各级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应该把培育景区内旅游企业生态文化作为实施生态化管理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入生态环保理念,以生态意识贯穿于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旅游景区处于旅游产品供给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应率先大力通过游客中心的建设、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景区导游员的培训指导、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活动的开展等向世人展示生态文化和环保理念。进而通过培育其他旅游供给企业的生态文化,共同创建绿色企业。

(三)提高信息化水平并创建学习型组织

我们可以考虑在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使用企业生态管理系统。企业生态管理系统是我国供应商独创的、应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搜索技术,集合企业生态理论和政府优势资源打造的以帮助企业构建健康的可持续性的内增长机制为目标的第二代电子商务平台和管理工具。此外,结合新经济时代的要求,使用新的管理理论,把旅游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实施生态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

根据华夏认证中心与挪威船级社合作编制的《中国旅游行业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所有的供给企业均应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进行环境管理体系(emS)的策划、建立、实施,并予以保持和改进,最终进行认证。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是一项费时的工作,通常需要一、二年的时间,将占用全部人力资源的3.5%,因此,要想成功必须由企业最高管理层参与决策并承诺。在项目实施阶段,旅游景区的最高管理层应积极参加项目管理委员会,授权计划的实施并跟踪项目的结果。

此外,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所有的供给企业可以考虑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寻求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的最佳方式。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率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推动旅游标准化建设,进行双认证。

(二)推行资源有价使用机制

推行资源有价使用机制的目的在于树立旅游企业从环境保护中获益的机制,以利益驱动旅游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从而带动整个旅游产业环保水平的提高。具体到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政府主管部门应对其旅游产品供给企业收取资源使用费,即通过对旅游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外部不经济行为征收一定的费用,从而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以限制企业低效率利用资源的行为。费率的制订要体现公平效率与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各个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不同制订不同的费率。

(三)发展循环经济

对资源与环境依赖性较强的自然景观类旅游产品供给企业更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生态经营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活动中,增加经营管理的生态内涵,发展循环经济,追求企业的生态效应,以此提高企业的生态竞争力。生态化管理的效果应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管理主体生态化、管理效果生态化、生产经营生态化、营销手段生态化、品牌生态化。

此外,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还应努力寻找与营造生态美,重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注重培养其生态环境意识。

参考文献:

1.李亚兵等.公共资源型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08(35)

2.胡芬,吴南.基于生态属性的旅游企业管理策略[J].商业时代,2006(33)

环保产业前景篇9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产品将是未来旅游投资的重点领域。在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对生态产品开发的认识问题。在我国,生态环境产品开发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有人把生态环境产品的开发与环境的破坏联系到了一起。应该说,不是生态环境产品会破坏资源,而是当前的某些落后的开发方式会破坏生态资源。我们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就可以看出,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有一个从简单粗放到粗细化的发展过程。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产品开发的不同方式,对资源的耗竭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落后的、过时的方式来开发现代生态环境产品,低级操作,低水平循环,不可避免地要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无法开发出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旅游产品。产品市场所及也只能是区域性的,一次性的,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开,难以形成稳定的市场规模,最终,造成低水平的恶性循环,产业发展的边际规模无从谈起。所以说,开发生态环境产品的问题不在于生产本身的是非观,而在于生产方式的选择。就此而言,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首先是观念上的革命,要明确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现代生态产品的着眼点在于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本着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原则,通过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等有限度的开发行为,对具有开发潜力的生态环境资源进行保护性的建设,将不适应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营造成可以被当代旅游者接受的,可以允许旅游者进行游览活动的,迥异于人类现实的生存环境的自然生态或人文生态系统。生态旅游产品的建设是对现存生态环境的完善和提升,既具有生态环境的天然姿态,又使旅游者可以进得去,出得来,散得开,可以使旅游者亲近自然,观赏自然,体验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直接的交流对话,满足当代人类回归自然的愿望。它的本质应当是在对生态环境保护开发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方式。利用生态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不仅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现实选择,也是延续和光大民族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措施。

有鉴于此,当前情况下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问题:

第一,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是为了提升中国旅游产品的开发档次,培育中国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增强我国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第二,是为了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一种新的生态产品的开发模式,为积极有效合理地利用生态资源提供合乎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载体。

第三,是振兴中西部经济,为西部大开发,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培育支柱产业。从上述问题出发,生态环境产品的开发要从单点项目的建设发展为系统、区域环境的概念。要从以人为出发点开发建设景观资源,发展为以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出发点,要在妥善地保护生态系统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建设,而不是立足于改变自然环境的建设观,在产品开发的理念上必须要有一个质的飞跃。从总体上来看,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要建立一套生态环境产品的标准,改变当前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方式,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强人们珍惜和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程序,科学有序地引导生态旅游。由于我国生态产品的开发受制于目前的管理体制,开发层次普遍较低,与资源本身的品位极不协调,对于那些部级、世界级的景观资源更要体现相应的管理水平,要通过管理体制的调整改革,加强对生态环境开发建设的科学研究,建立生态环境项目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保护开发机制,提高生态环境产品的开发层次。要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协调好国家与地方利益,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解决温饱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

第四,是摸索政府主导产业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对国家重点生态环境产品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确定未来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明确生态环境产品开发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明确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具体而言,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要明确几条原则:第一,生态产品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作为产品,必须要有相当的生命力,不能杀鸡取卵,饮鸩止渴。所以,生态环境的开发是以保护为前提的,是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度地开发。这里,必须要讲求环境质量与环境容量,要有最大环境容量和最佳环境容量的概念。第二,生态产品开发要讲求深度,注意开发手段。生态环境产品是在新的市场需求的导引下,对旅游资源与人类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深入开掘,是更高层次的旅游产品。它的开发必须是精细的、精致的,能代表和反映当前我国旅游产品开发水准和质量的,一切初级的、粗糙的开发行为都不可避免地要对生态资源造成破坏。第三,要坚持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开放性。既然要精细化,规模化,强调现代生产的特征,利用旅游产品开发的经验,那么,开发的方式和模式就一定要强调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充分利用当代一切先进技术。第四,搞好规划,突出重点,培育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生态环境产品。开发生态环境产品不能遍地开花,要做到条件成熟一片,开发一片,开发与保护并重,条件不成熟的,要严格保护,严禁低水平开发。

五、环境资源开发的合理途径

在环境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各类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涉及到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问题。

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对景区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与现行的一些部门管理规章或解释产生了一些矛盾。当前情况下,如何避免矛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景区资源,是景区开发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各地的实践来看,转换景区经营管理体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与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格局相衔接,建立更加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经营管理更加有效的体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收益;二是为了招商引资,调整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市场渠道吸引更多的商业性资金投入,加快景区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转换的方式基本上是在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基础上,实行政企职能分开或事企职能分开,将景区的经营权授予企业,由企业负责景区的具体经营活动和景区行政管理机构委托和其他事项。总体上讲,这些改革都是自发性的,需要在今后的开发中加以规范。这种规范具有两方面的涵义,既要纠正实践中的一些错误做法,也要调整不利于促进改革和发展的现行规定。首先,强调保护是我们始终不移的目标。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都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必须加以有效保护,才能永世传存。但是,保护不能排除合理的开发利用,要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环境资源的道路。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将是我们长期面对的问题,国家和地方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对景区资源实施无偿保护。同时,许多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都是可资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虽然景观资源具有多种属性,但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看,从贫困人口解脱落后状态的要求看,它首先是一种经济资源,是建立现代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要素之一。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不仅不会对资源造成破坏,而且有利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所以,景区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开发,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带有很大的普遍性。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旅游业必然出现的一种结果,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既然生态环境资源进入市场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合理的途径,切实保证各方面的权益呢?这里需要我们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环境资源以什么方式进入市场。严格来讲,环境资源是不可能进入市场的。

第二,属国家所有的环境资源要由国家行使绝对的保护权力,不可能划出一块自然生态区让股东们按股权大小占有。

第三,资源无价,其独特的垄断价值不可能量化为公司的资产价格,从而也不可能把环境资源析分为若干股份在市场上售卖。那么,进入市场的环境资源是经过转换的另一种形式,这里的要害在于转换,亦即以环境资源的垄断优势做依托,对资源的特许经营权或某一个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推入市场。这样,不管特许经营权落到谁家,资源的管理权永远掌握在国家手里。既然只是把特许经营权拿到市场上,资源主体并不直接进入市场,所有权也并不发生转移,经受市场洗礼的只是经营者自身,一旦经营失败,失落的只是公司的特许经营权,不存在一旦公司经营不善,资源的所有权易手或遭受破坏的可能。将环境资源转换为公司经营的背景和依托,就是为了处理好公司经营的风险性与资源保护的恒久性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筹集社会资金的同时,保护有限的环境资源不受市场风浪的袭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特许经营权上市之后,会不会形成少数人对环境资源的垄断,危及大众社会福利。这里有一个社会公共福利和垄断资源的关系。社会公共福利满足的是大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诸如阳光、绿地、净沽的空气。满足这类需求,并不一定需要垄断资源,只要在人类生活的社区中留出足够的面积,建造一些城市公园即可。特许经营权并不以这类公共活动区域作为依托,因而危及不到大众社会福利。作为进入市场的特许经营权,依托的是自然生态环境等垄断资源,这类资源并不针对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它满足的是人类高层的消费需求,满足人们回归自然,陶冶性情的心理诉求,所以这类资源是垄断的经济资源,不是社会福利资源。既然是社会的经济资源,其功用就是通过合理地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的增长。那么,让这类资源的特许经营权进入市场,是否会形成价格的垄断,遏制大众消费呢?从根本上讲,特许经营权进入市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可能背离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一旦价格背离了大众消费水平,必然要受到供需规律的制裁。旅游产品是需求弹性相当大的产品,而且产品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关系,从山地到海滨,从草原到内湖,度假休闲,观光游览,服务与价格方面的每一个因子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除去个别时期以外,任何公司都难以维持垄断高价。当然,从生态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角度来看,并不排除一些生态环境通过价格的提升限制游人的数量,但是,这种提升也是有一定的上限的,也要保持在环境容量和经济流量的平衡点上,离不开供求规律的调节。环境资源开发涉及到众多的利益主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以规范的形式理清产权关系,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政府、社会、投资商和原住居民的合理利益,使他们的财产权力得到保障。同时,规范的形式还可以正确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避免一些不负责任的或者恶意的炒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使先行者减少改革的成本和代价。

六、中国旅游投资的增长方式

当前,中国旅游投资与开发的突出问题是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特别是在经营规模方面更表现出明显的差距。虽然全行业吸引社会资金的规模很大,吸引了一批著名的国际管理集团和较大的海外客商,但从投资规模上来看,在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有资产联系的企业集团还不是很多。如果在投资开发过程中,注意系列化、品牌化开发,利用资金方面的优势,创造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实现规模扩张,将会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

从旅游投资的领域来看,可以分为“行、游、住、食、购、娱”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为基本需求要素和弹性需求要素两个层次。其中,行是第一位的,旅游活动是以人就市场,其市场营销不是以物的流动为前提,而是表现为人的空间时序变化,所以,出游的第一要素是交通,要使旅游者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第二位的要素是住。旅游活动是一种时间的流动过程,具有不可存储的特性,只能借助某种载体延长其消费过程。饭店等住宿设施就是旅游活动得以延续的中继点,是支撑完整的旅游消费过程所必须的要素。游是旅游活动中的第三位要素。前面两位要素是旅游活动得以进行的保证,而第三位要素则是旅游活动得以发生的前提,是旅游消费需求的最终目的。行、住、游三个要素构成了旅游活动中的基本需求要素,决定了旅游活动的基本框架和规模,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吃、购、娱三个要素则为附着于基本需求要素之上的弹性需求要素,它必须以基本需求要素为依托,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根据中国旅游投资项目的现状,提高品牌效益,实现规模扩张,可以考虑从掌握基本需求要素入手,通过投资开发基本需求要素方面的项目,形成对市场及其他经济组织的制约力,有效地控制旅游经济流程。现代旅游企业的发展应该说很大程度上是在基本需求要素垄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世界各国大型旅游企业的特点可以看出,其发展的主体和基础是民航、饭店、旅游景观等基本需求要素。各企业集团在经营中也都是围绕着各自的特点以资产的扩展为主要方式,扩大经营范围,建立规模优势。

环保产业前景篇10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2--0074--04

一、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

1 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

在一些书籍和报刊杂志中,往往将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混为一谈,其实,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既有其共同点,同时也有一些区别。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业态,它是生态捉业与旅游服务业的一个融合体,是农业功能从“一生”(生产功能)到“三生”(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的一种陌展,也是产业链的一种延伸(通过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将一产即农业、二产即农产品加工业、三产即旅游服务业打通合一了);而乡村旅游既是旅游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以乡村贤源为基础的一种旅游方式,其涵盖面比休闲观光农业更广、内容更为丰富。但不管是休闲观光农业还是乡村旅游,它们都是以农村、农业、农民作为主体,通过对农业资源和农村资源的综合开发来达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目的。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城郊以及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突出的一些地方,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农家乐,正是休闲观光农业驹一种模式,也是乡村旅游的低级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分属省农业厅、省旅游局和省农办管辖与扶持。目前,三个职能部门根瞎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工作都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资金方面拘支持,政策方面的优惠,产业方面的引导和市场方面的拓甓,还就这些产业发展连续召开了现场会、推介会、研讨会等多个会议,推动力度很大。但由于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无论从概念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是紧密相联,当前却分属三个职能部门管辖,难免产生力量分散、工作重复的弊端。所以,建议整合省农业厅、省旅游局、省农办等多方面的力量,成立一个休闲农业(涵盖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等与农业、农村相关的休闲、观光、旅游形式)领导小组,共同对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农家乐进行管辖与扶持,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以便于形成合力,组成“集团军”,实现农村旅游资源更合理的统筹利用,使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得以更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2 休闲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内涵应该包括对旅游过程、旅游产业和旅游系统的生态化改造与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产业化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要求。在农业生态旅游、工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生态旅游中,当前做得比较好的首推农业生态旅游,而且已形成一定气候。而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休闲观光农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应该加以培育、引导和规范,使其符合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如果仅仅把休闲观光农业定位成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的结合是不全面的,休闲观光农业应该是生态农业(第一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第二产业)+旅游服务业(第三产业)。

同时,在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把生态旅游的理念和思想贯穿其中,使休闲观光农业不但具有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功能,更具有生态、景观、扶贫、教育、科研、科普、示范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虽然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乡土风味的保护,避免村落与旅游设施建设中的高档化与城市化,盲目的求洋、求大、求奢华,这样带来的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因为城市居民之所以到农村来旅游,就是要体验一下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以放松紧张的神经、带来身心的愉悦。他们平时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面,看不到绿色,看不到蓝天、白云,所以他们一旦看到山里人认为很平常的一条山沟、一泓清泉、一片森林,就会兴奋不已。这就是特色性和差异性的作用。休闲观光农业和其他的旅游景点、景区一样,项目是否成功,在于是否能为游客带来真正的快乐,而休闲旅游带给游客的快乐正是将身心融入到大自然的忘我感觉和体验。如果将休闲观光农业景点或景区搞成像城市里的那种公园,就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要求,同时也不符合生态旅游的原则。

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需要突出五个要旨

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始终要把保护、教育、责任、社区参与、环境伦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 关于保护

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作为生态旅游的核心和特色已众所周知。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是生态旅游的一项重要职能,而有效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则是实现当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业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有力保障。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同样要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保育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使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并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近几年来,在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安徽等一些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省份,并发了不少与农业、乡村、生态相关的旅游景区或景点,这些景区或景点,他们的主要“卖点”就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并适当地结合了当地的人文景观。

但是,当前许多景区经营者们并没有真正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而只是机械地将“生态”一词作为前缀。他们非常清楚“生态”这个词用到旅游上面就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游客以及更多的利润,所以他们不管是否真正的懂“生态”,都时时刻刻地把“生态”挂在嘴边,把生态作为招徕生意的摇钱树。而事实上,有不少景区或景点所做的事情并不一定“生态”,更有甚者,他们一边在贩卖“生态”,利用“生态”的名义大把赚钱,一边却在做破坏“生态”的事情。如在生态公益林区将大片的森林砍伐以后修筑一条与环境很不协调的盘山公路,在项目区采用全伐全垦的方法,破坏了很好的自然植被,种上了并不适合于本地种植的一些外来树种,以及任意捕猎野生动物和采集野生植物,这是很要不得的。

上述经营者的一个认识误区是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从旅游产业中剥离出来,认为两者是冲突、矛盾的,“是为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才保护的”。而事实上,只要坚持乡村生态旅游的根本宗旨,“走真正的生态旅游道路”,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应该是一个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过程,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以浙江临安太湖源景区与白沙村农家乐为例,在太湖源景区开发之前,白沙村村民以砍树为生,“山越砍越秃,人越活越穷”,后来自沙村村民依托太湖源景区大力发展农家乐。不但实现了脱贫致富,而且村民们也不再上山砍树,“山越来越绿,农家乐越办越富。”生态保护与农家乐旅游的和谐发展在白沙村与太湖源景区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我们应该让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管理者、经营者和旅游者等所有参与者,都把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始终贯穿于整个旅游产业和旅游过程当中,使旅游资源得以持续,景区或景点的生态环境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2 关于教育

教育是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之一。教育的方式包括对旅游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给游客分发资料,利用影视设备播放生态科普宣传片。通过景区标牌系统和相应设施给游客提供即时解说,以及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寓教于乐,以增强旅游参与者的生态环境意识。

生态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教育的对象面很广,可以是管理者、服务人员、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甚至可以通过政府与商业运作上升到全社会的范围。浙江省绍兴县的夏履镇是全球环保“500佳”之一,该镇长期以来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一手抓经济建设,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工业的开发和建设,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中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和生态旅游的开发已成为夏履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村容镇貌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促进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同时,该镇的生态环境教育还渗透到学校的教学之中,如夏履镇中心小学为了增强全镇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从娃娃开始抓起,使孩子们从小自觉养成爱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他们通过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读本》等乡土教材,开展课堂教育和一系列的兴趣小组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生态和环境的科普教育,并通过小学生将生态环境意识灌输给他们的父母、祖父母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浙江省临安市的太湖源景区通过“给我一袋垃圾,送你一份礼物”和“给我五节废电池,送你一张景区门票”等活动,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广大民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赞许。2006年,该景区更是以“构建和谐社会,关爱社会民工”为主题,联络了浙江16个城市的总工会,发动了4000个民工来太湖源景区旅游,公司承担全部费用。这个活动不仅扩大了景区影响,还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官方媒体报导,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宣传与教育效果。

3 关于责任

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同时承担着帮困扶贫、改变传统观念、传承传统文化、引进先进文化、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责任。浙江的桐乡华庄、奉化滕头、中南百草原、萧山传化大地,四川成都的郫县友爱镇、锦江区三圣街道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们对于带动当地的科技进步、产业提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浙江安吉中南百草原生态旅游区为例,该旅游区以生态农业为特色,同时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旅游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层主要领导始终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该旅游区的建设不但带动了当地农家乐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旅游者餐饮所需的蔬菜、瓜果、家禽、畜肉、水产以及作为土特产品销售的山货等,基本上由当地农民提供。农民从农业旅游的发展中吃到了甜头。据统计,仅每年举办的杨梅节就为当地果农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当前,地方政府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时,应当强调上述责任,并在招商引资、政策扶持上予以更多考虑。

4 关于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是保持旅游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原真性、减少旅游区与社区矛盾、保护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政府部门对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开发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社区参与这个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旅游景区或景点经营的水平甚至成败。社区参与发展得好,当地农民可以积极参与到旅游三产中,从而实现致富,而景区也可以因为社区参与而在乡土特色、环境保护、景区建设等各个方面得到当地更多、更积极的支持。反之,当地农民将会游离于景区发展之外并引发各种纠纷。有不少旅游景区或景点因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与当地社区的关系,最终导致无法正常经营或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浙江临安的太湖源景区是正确处理与当地社区关系的一个典范。由于经营者具有超前的经营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该景区与当地社区白沙村的关系犹如鱼与水的关系、唇齿相依的关系,真正的达到了景区和社区的双赢。白沙村社区参与景区的方法主要有:一是直接参与管理和经营,如在景区的管理和服务人员中有70%左右是当地居民;二是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加公司分红;三是通过销售农产品;四是依托于景区的客源,经营农家乐。第一种与第二种参与方式使景区的经营业绩直接与当地社区的利益密切相关;第三种和第四种参与方式使景区的游客数量与当地社区的农产品销售量和农家乐的客源数量直接挂钩。通过景区的开发,使当地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从开发前的几千元上升到目前的15000元以上。

5 关于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是规范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重要依据之一。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景区中的一草一木、一只鸟、一只虫子、一只小动物,它们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命体和组成部分,我们在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善待它们,与他们和平相处,而不能任意伤害他们,这是旅游环境伦理所倡导和要求的。

同时,环境伦理更注重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维护,认为人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滥用资源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从小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爱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习惯,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应该加以弘扬。环境伦理是指导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一个理论基础,必需深刻领会其要旨。

不少管理者认为环境伦理是“故做姿态,没有真正的经济效益”,其实不然,作为生态旅游者,游客们在潜意识中都希望自己置身的景区是一个“和谐自然、尊重生命”的世界。景区管理者从自身做起,在开发与维护中注重对生命的关爱,会在无形中唤起游客们对景区生态的认可与赞美,使景区得到游客们更高的评价。

三、在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开发中亟待破解的若干难题

1 政策层面上的问题

由于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在政策方面对商用土地特别是房地产土地以及固定建筑物的审批有所缩紧,从而部分地制约了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土地和建筑物的审批问题一直是困扰投资者是否投资和是否扩大投资的一个大问题。再加上土地租赁时间的限制,使投资者在准备投资和扩大投资的时候总是心悬两头,犹豫不决,不敢贸然投入。还有一些投资者,希望通过地产与旅游业的结合,来降低旅游业投资量大和周期长的风险。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囿于政策所限而无法实行。

2 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在项目实际操作的时候,对于管理者和经营者来说,往往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困扰着他们的行动,使管理者和经营者都感觉无所适从。如证照规费和前置条件问题(比如说,在办手续和收税的时候,是按旅游业还是按农业对待?两者差别非常之大,尤其是休闲观光农业,与纯粹的旅游业相比,其盈利率有很大的差别)、贷款问题(是按农业企业还是按工商企业对待,情况也大不一样)等,使投资者望而生畏,或虽有好的想法,但由于前期投入成本太高或没有条件实施而只能放弃投资,这种半途而废的例子有很多。如金华婺城区有一个休闲观光项目,规划已经做好了,土地租赁问题也基本上谈妥了,但因为企业性质问题一直确定不下来,最后投资者损失了几十万元钱以后,还是全身而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