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生态经济十篇区域生态经济十篇

区域生态经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9:17

区域生态经济篇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刘云中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黄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还比较薄弱。黄三角要想整合成一个新区域去突围发展,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条件,发展特色经济。”

资源:得天独厚

“黄河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突出、资源丰富多样,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家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山东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广杰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

东营市市长张建华对此也表示认同,他认为在土地资源方面,黄三角区内拥有未利用土地800多万亩,仅东营市就有430万亩,基本上是国有的荒地和盐碱地,而且成片连方,可以说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后一块大面积尚未开发的土地。这在近年来中国政府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背景下,成为独一无二的稀缺资源。

黄三角的淡水资源也相当丰富。北方普遍缺水,而黄河在东营入海,一年流经东营的水量有200亿立方米,而且东营引水、蓄水的条件比较好,引一次黄河水,就可以储水9亿立方米。

目前在东营已经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是47亿吨,天然气探明的储量是2212亿立方米,胜利油田每年的原油产量在2700多万吨。因此,这里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三大资源同时具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充足的要素。

“与天津的滨海新区相比,黄三角的区位优势同样难得。”李广杰认为:“黄河三角洲是山东‘北大门’和黄河入海口的交汇区,东连胶东半岛,南靠济南城市圈,毗邻天津滨海新区,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里地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岛环抱的渤海湾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京津唐经济区与山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处于连接各大经济区的枢纽位置。”

机遇:正当其时

李广杰表示:“由于开发历史相对较短,无论是东营市、滨州市还是潍坊市北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加快经济发展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黄三角开发正当其时。”

在今年的两会上,从山东省省长到东营市市长,都在力推“黄三角”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以期获得更大的政策、资金支持。据了解,在土地保障方面,东营市前段时间已经争取到了国土资源部支持,很有希望被正式列为国家土地管理改革试点城市。

目前,山东省、东营市和银行正在研究组建一个黄河三角洲开发基金,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建立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合作发展机制,推动相互持股,引进战略投资者,条件成熟时,组建黄河三角洲发展银行。截至目前,交通配套、产业布局、土地政策等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在交通配套方面,东营港的吞吐能力在迅速扩大,项目全部完工后将成为山东“一体两翼”之中“北翼”最大的港口;对现有的东营机场进行改造扩建,计划开通更多国内航线,同时开通东营至韩国、日本的国际航线;另外,已经开工的黄大铁路和今年下半年开工的德龙烟铁路将实现和京广线、京沪线的直接连接。黄三角开发建设的整个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构建起来。而在开发资金方面则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企业投资、企业上市融资以及银行信贷等方式来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

目标:生态高效

“黄三角开发定位的要点是生态高效,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这种提法是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要求的。黄三角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后进者,吸取珠三角、长三角的经验教训,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规划是值得首肯的。”刘云中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

今年,东营将投资1100亿元开发黄三角,主要发展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现代渔业和畜牧业三大主导产业。

据了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开发的大河流域,黄三角一登场便瞄准了“生态高效”四个字。目前,东营市已经确定了黄三角开发框架中的“四区一城”。所谓“四区”,指的是在东营的东部沿海,在约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北向南规划布局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渔业畜牧区、高端产业区四大主体产业区;“一城”则指的是充分利用黄河水把东营打造成“黄河水城”。

目前,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与中海油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建设临港产业区港口,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港区配套工程加快实施,一批大项目先后落地,投资总额达到450亿元。同时,黄河旅游资源也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游客中心、游船码头、汽车营地等项目已经开工。另外,初期开发的4万亩渔业产业区基础工程也已全面展开。

李广杰认为:“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这一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为动力,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进程,着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观察:差异定位构建特色黄三角

区域经济不能走结构雷同的发展模式,否则就要为此付出重复投资、资源大量浪费等沉重的代价。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新局面,从根本上讲,要通过提高区域自身的竞争力来实现。而区域竞争力要依靠市场竞争主体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来实现。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区域内的市场竞争主体应遵循经济规律办事,需要做大做强的企业就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做大做强,从而培育出一批骨干,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依靠企业集群推动区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通过发展企业集群,把众多的大中小企业凝聚起来,发挥它所具有的能量聚集效应、规模扩张效应和范围经济效益,从而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不仅如此,要想提高区域竞争力,就必须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黄三角地区应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优势,应努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特色优势,凸显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外向型市场竞争优势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强等优势。东营作为山东省的窗口城市,应发挥其特有的窗口城市功能,凸显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金融和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优势,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黄三角地区的迅速崛起。

在环渤海地区,应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借力环渤海经济圈的协作优势、港口经济优势、海湾经济优势等,积极推进综合开发。尽快打造出优质农产品加工、能源和煤化工,以及重要的建材和商贸物流集散地等优势,同时要做好与沿边省市的经济合作、协作,实现共赢发展。

区域专家认为,黄三角地区应实现区域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因为差异化本身就是特色与优势。黄三角地区的差异化应体现为产业结构的差异化、企业集群的差异化、产业链的差异化、外向度的差异化等等,从而形成内外有分工,在分工基础上形成特色优势、专业化优势、规模化优势、创新优势,并可将产业链在区域里相互延伸,达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这样既可避免产业结构雷同、产品“内耗”严重的不良现象,又可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来加强区域内的协作,实现共同发展之目的。

区域生态经济篇2

生态环境间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间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所表现的方式各不相同.在完全不受社会利益约束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各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以获得自身利益为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活动,改变着人类的生态系统结构状态,而由此产生的生态变化所带来的负的经济效益,并不能直接影响行为者本身的利益,却通过生态系统影响于全人类的长远经济利益.因此,自发的商品经济社会出现生态环境恶化,是客观的必然的结果.而我国正处在由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的过渡时期,如何避免重蹈西方商品经济社会生态恶化的复辙,这在区域生态经济规划中是应引起高度重视的。因此,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必须依据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建立一个受自觉的、理性控制的人类生态经济系统.

一、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冲突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面临的矛盾冲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相对封闭性与商品经济社会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内部成分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协调系统。生态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在系统内部循环利用自身资源,建立一套按食物链原理设计的,环环相扣的投人产出联系网,一个产业的产出(包括副产品)可作为下环节产业的投人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调控程度与系统封闭性直接有关。系统封闭性越强,对系统内生态经济状况就越有可能实现调控.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实际上并不具备系统的特点.但是,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实行广泛的专业分工,各地各企业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实行专门化生产,通过市场流通来获得比较利益。商品经济越发达,地区间资源流动的范围就越广、流动的频率也越高。如果把一个地区作为经济系统来看,商品经济越发达,系统的开放性就越明显,对本地区自然资源条件的依赖程度就越低,系统的生态状况也必然更大程度地受到系统外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就减弱了生态经济规划对本地区资源配置的控制效率.

2、生态经济系统协调统一性与商品经济下利益主体相对独立性的矛盾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内部成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系统。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在各成分协调动作的基础上,即要求系统内各经济单位的利益实现过程与系统整体利益一三大效益的实现过程相一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所谓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就将流于纸上谈兵,得不到具体贯彻实施。而商品经济社会中各个独立的利益主休进行分工生产、其生产方式由经营者自主决定,独立核算,主要是通过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节其生产规模和所用技术。这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休的逐步独立,就增加了对系统内各成员协调统一运行的操作难度。

3、生态经济系统相对稳定性与商品经济中市场状况灵活多变性的矛盾生态经济系统的一个主要目标是维持其相对的系统稳定性,是生态平衡与经济稳定的要求.稳定意味着系统波动幅度不大,系统结构的演变以缓慢、渐进的方式进行,它要求经济部门的投人产出联系链能持续正常地运转下去,变化越小,系统的稳定性越强.但是,在没有整体经济计划调控的商品经济下,生产只能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市场波动往往带来产业部门更大的波动.经济部门应能及时根据变化的要求提供新的商品.这样就与实现生态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产生了矛盾冲突。

4、生态经济系统目标长远性与商品经济中利益主体行为目标短期性的矛盾.

二、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若干建议

1、注意界定合适的区域生态经济规模所谓界定合适的规模、就是系统的区域范围既能体现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所应具有的一定的结构完整性(即封闭性),又要考虑系统内组分的利益基本统一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到,生态经济系统的规模越小,区域范围越窄,系统内利益冲突的程度就越小,要协调系统内行为统一就越有可能.但是商品经济下资源的广泛流动性,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决定了系统边界越小,越易受外界影响,系统就越具有开放性,系统越不稳定,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投人产出联系链就愈困难。举个极端的例子:地球生物圈系统处于封闭性的极端,但最不可能实现利益统一;家庭组织处于利益统一的极端,但却是具有开放性,最不可能进行系统规划。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现阶段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系统边界以县级地域系统较为合适.理由是:①县级地域系统是基本具备第一、第二产业等各经济部门的最小地域系统.县域内部基本可以利用自身资源进行生产,大部分产品是在县域内部消费的.②县级地域系统是机构较完整的最小一级系统.它基本包括了各类行政、事业、科研、教育、卫生等机构,可以承担协调统一内部正常运转的功能.③县级系统基本具备比区乡级更完整,又比省级更具体的历史资料,为规划的开展提供了方便.

2、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要具有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进行内部调整的灵活性区域生态经济规划既要考虑建立相对稳定的产业问联系,又要考虑因市场变化而必须进行适当调整.为做到这一点,要求设计投人产出联系链时,不能把各个环节建立在只能单纯依赖某些投人品变动范围很小的产业上,而且相应可变的产品范围也不能太小.因此,进行区域生态经济规划时,用于设计投人产出联系链的各个产业应界定在以使用某类资源、生产某类产品的层次上。比如,规划为种植业.而不是具体的稻作或棉田;是食品加工业,而不必具体界定为啤酒厂或饼干厂,……等等.这样就提供了该环节既能相对稳定,又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实现在产业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的可能。

区域生态经济篇3

在贵州省各市级行政单元中,遵义市的经济水平相对较好,其人均GDp仅低于黔中区。近年来,遵义市经济虽有了快速发展,但因各大乡镇企业加大了工矿业发展力度,再加上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该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笔者拟通过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生态质量评价指数来对该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贵州省经济“十一五”规划以及最新《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一)遵义市经济发展状况评估1.遵义市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从宏观经济变量来看,“十一五”期间遵义市经济产业发展协调度有所优化,见表1。虽然遵义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但在产业结构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大部分地区都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效益不高,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下,见表2。尽管2010年遵义市第二产业约占GDp的比重为41.8%,但投入和产出不协调,仍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自“十一五”以来,虽然遵义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白酒、能源、材料、“两烟”、装备制造、名优特色食品、制药、化工、竹及竹加工、新兴产业等十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但新兴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对遵义市资源开发、消耗和供需都有巨大影响。产业结构只是从宏观上体现了遵义市经济发展状况,为更客观评价其经济发展状况,需构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2.遵义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本研究遵循“可操作性、可测性、可行性、综合性”的基本原则,从遵义市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出发,在要素层方面选取了生活质量、经济效益、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五个指标层,在指标层方面共选取了12项指标,分别为基尼系数(B1)、农民人均收入/元(B2)、资金禀赋系数(B3)、波动系数(B4)、工业产值增长水平/%(B5)、GDp增长率/%(B6)、二元结构水平(B7)、霍夫曼系数(B8)、工业结构系数(B9)、经济密度/元.km2(B10)、财政收入/万元(B11)、人均GDp/元(B12),用以构建遵义市经济水平评价体系。(1)权重赋值信息源矩阵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可信,本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4](p88~94)该方法是直接根据客观环境中的信息进行权重赋值,所以需要掌握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对总体经济水平的贡献量,权重与贡献量呈正相关。要获得不同指标的贡献量,就需要对各时间或空间经济发展因子原始数据建立矩阵,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各指标中提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对交互指标的贡献进行定量描述,最终在识别贡献量大小的基础上,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从而让权重取值尽可能地客观、合理,有可比性。[5](p63~68)遵义市共有13个县级(县、市、区)行政单元,各行政单元的经济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不同,根据指标的原始数据。

(二)遵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是环境管理、人类开发活动、自然条件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自然条件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种类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不同生态系统下,适应人类生存的程度,人类开发利用方式也有较大差异,由此带给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就不尽相同。[7](p21~27)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可靠性。本研究的要素层选取了环境污染、资源占有量、环境破坏、地貌、气候5项。并从要素层中提炼出了11个评价指标(D1~D11):水污染负荷、大气污染模数、水土流失占比、石漠化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喀斯特面积占比、山地面积占比、年均降水量、气温高于10℃活动积温。由于前5项主成分的ed值达到了91.291%,大于一般标准(>85%),所以主因子取前5项,计算特征向量并得到主因子荷载矩阵,再采用eoF法求出因子荷载矩阵。最后根据回归方程,并作归一化处理求得各指标的标准权重,见表6。最后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求出指标隶属度,并应用评价指数计算模型计算出遵义市生态质量评价指数。通过表7,可以看出遵义市大多数年份的生态质量评价指数在0.5以上,表明其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在今后的发展中,遵义市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优势。

二、遵义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

在对遵义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构建协调发展度、协调度模型来对遵义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分析。

(一)协调发展度与协调度模型本研究选用了离散系数表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离散系数表示的是组间数据的离散(或变异)程度,比较的是多组数据的变异度。由于观察值在数值含义、单位方面的不同,所以比较不同观察值的大小无实际意义,但是变异系数表示的是没有单位的比值,所以可对不同单位的观察值离散程度进行比较。离散系数(C)为标准差(S)与均数(X)的比值,代入标准差计算公式得出离散系数计算公式。

(二)遵义市协调发展度与协调度分析将计算出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数、生态环境评价指数代入协调度(CV)、协调发展度(H)计算模型中,即可计算出遵义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CV、H及综合评价指数,见表8。

三、结论

区域生态经济篇4

1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1.1模型构建

在针对碳排放量的实证研究中,碳排放量直接受到各种化石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我们采用与碳排放量密切相关密切相关的4个解释变量,借鉴C-D函数双对数经验模式,建立静态面板Lntpit=Ci+β1LnGDpit+β2LnStRUit+β3LneXit+β4LnFDiit+μit(1)其中i代表除和港澳台外的中国的30个省市区,t代表不同的年份,t0=1995。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可以描述了省域碳排放量与其影响因素间当期的对应关系,β是各个影响因素的参数估计值,其中,β1-5衡量了影响因素的当期影响度,β6-7衡量了影响因素的跨期影响度。Lntpit表示i地区t年碳排放量,LnGDpit表示i地区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LnStRUit表示i地区t年产业结构状况,LneXit表示i地区t年出口总值,LnFDiit表示i地区t年创新投入,μit表示随机干扰项。对于被解释变量碳排放量(tp),目前我国还没有检测碳排放的具体部门,因此我们采用国家公布单位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乘以各省历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对数值来表示各省市区的碳消耗量。对于解释变量,省域经济发展状况(LnGDp):各省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取对数来表示,并先转化成以1995为基期的时间序列;产业结构(LnStRU):以各省“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之比”的对数值,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也转化为1995为基期的时间序列;人口发展状况(Lnpeo):采用各省历年来的“人口总量”的对数值;能源价格(LnpRiCe):采用各省历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对数值,其中,海南2002年以前与青海1995~1996年间数据缺失,采用对应年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代替,并均转化成以1995为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人均收入水平(LnpY):采用各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和,取对数值来表示。模型回归必须进行平稳性检验,这样回归结果才具有准性。⑴在进行检验时,时间序列可能是由比较高阶的自回归过程生成的,或者随机干扰项并不是白噪声。这时如果使用oLS法进行估计就会表现出随机干扰项出现自回归的现象,导致DF检验产生偏差。还有就是,时间序列中包含趋势项,即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一种趋势这也使得检验中出现子先关随机干扰项问题。为了解决DF检验中出现随机干扰项的自相关问题,Dicky和Fuller对DF检验中不足的地方进行了扩展,从而形成了aDF检验。aDF检验是通过下面三个模型来实现的:ΔXt=δXt-1+∑i=1mβiΔXt-1+εi(2)ΔXt=α+δXt-1+∑i=1mβiΔXt-1+εi(3)ΔXt=α+βt+δXt-1+∑i=1mβiΔXt-1+εi(4)(4)式既有截距项又有趋势项,(3)式只有截距项,(2)式既无截距项又无趋势项。(4)式中t是表示时间的趋势项。三个模型的虚拟假设都是H0:δ=0,即存在单位根。具体检验的过程中,先从模型(4)开始,之后模型(3),模型(2)。直到检验结果拒绝零假设,也就是原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序列为平稳序列为止。只要不平稳,就要一直检验下去。原理同aDF检验,模型(2)(,3)(,4)的检验结果分别对应不同的临界值表。⑵协整检验主要是检验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经济变量之间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部机制。变量在某一时期受到干扰偏离其均衡状态时,在外来某个时期会自动回到其均衡状态。假设Y与X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为公式(5)所描述:Yt=α0+α1Xt+μt(5)式中μt是随机干扰项。该公式的均衡关系表明,对于一个给定X值,Y的均衡值相应地也随之确定为α0+α1X。在t-1期末,存在如下情形之一:Yt-1=(<>)α0+α1Xt-1(6)在时期t,假设X的变化量为ΔXt,如果变量X与Y在时期t和t-1末期仍满足它们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则Y的相应变化量ΔYt的表达式为公式(7):ΔYt=α1Xt-1+vt(7)其中,vt=μt-μt-1。然而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假如在t-1期末,发生了上述大于或小于情况,即Y大于或小于其均衡值,则Y的变化往往会比第一种情形下Y的变化ΔYt大一些或小一些。公式(7)指出了Y与X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则意味着Y对其均衡点的偏离从实质上说是临时的。因此,一个重要的假设是随机干扰项μt必须是平稳序列。因为,如果μt是有随机性趋势的,则会导致Y相对其均衡点来说的任何偏离都会长期累积下来,且不能被消除。一般情况下,如果n个序列都是d阶单证的,存在向量α=(α1,α2...αn),使得Zt=αX''''t~i(d-b),其中,b>0,Xt~(X1t,X2t,...,Xnt),则认为序列X1t,X2t,…,Xnt是(d,b)阶协整。由此可见,如果两个变量都是单证变量,只有他们的单整阶数相同时,才可能协整。

1.2数据来源

研究区域是除和港澳台外的中国的30个省市区。区域的划分我们借鉴学术界比较普遍的分类方法,东、中、西部的划分如下: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省市;西部包括内蒙古、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新疆,贵州、青海、宁夏、陕西等省份,剩下的为中部地区。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0)、《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6~2010)、各省统计年鉴(2006~2010)、《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所有结果均是在stata11.0里面运行完成的。

2碳排放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1平稳性检验结果

由于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是建立在数据平稳基础上的,数据不平稳可能导致回归结果的偏差。目前面板单位根检验主要有四种,分别为LLC检验、Breintung检验、aDF-Fisher检验和pp-Fisher检验,其中LLC检验和Breintung检验适用于相同根下的检验,aDF-Fisher检验和pp-Fisher检验适用于不同根下的检验。根据表1,对碳排放量和各影响因素原值的对数值进行单位根平稳性检验,除了LnGDp、LneX、LnFDi在LLC检验形式和LneX在pp-Fisher检验形式通过1%显著水平检验外,其他变量在四种检验方法下均不显著,也就是变量存在单位根。pedroni认为检验结果不一致时,检验结果应更看重aDF-Fisher检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Lntp、LnGDp、LnStRU、LneX、LnFDi均没有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各变量的原值取对数后存在单位根现象,对各变量的对数值进行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发现,除了LnGDp在Breintung检验形势下没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外,其他变量在四种检验形式下均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检验。综合以上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Lntp、LnGDp、LnStRU、LneX、LnFDi均存在一阶单整,因变和自变量的原指对数一阶差分是平稳的序列。如表2,我们继续做面板协整检验,发现,组内统计量panelv、panelrho、panelaDF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不支持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但是panelpp在1%显著性水平下接受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检验。组间统计量Grouprho在10%显著性水平不支持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pedroni认为每一个统计量都服从标准化的正态分布,且认为panelaDF和GroupaDF检验结果更重要,检验结果要以这两个检验结果为主,Residualvariance和HaCvariance检验结果都通过1%显著水平下检验,panelpp-Statistic的检验结果。所以pedroni协整检验判断省域碳排放量和其影响因素间存在协整关系。Kao协整检验结果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意味着省域碳排放量和其影响因素间存在协整关系。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省域碳排放量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出口总值、创新投入存在长期且稳定的内生关系。

2.2区域碳排放量影响因素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为了确保结果的稳定性,文中使用混合最小二乘、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进行模拟。从表3可以看出,三种方法中除了混合最小二乘估计中的常数项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随机效应模型中的LnFDi的参数估计值不显著外,其他情况均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此外,三个模型的R2均在0.9以上,说明东部地区模型拟合的很好。通过hausman检验发现个体固定效应要好于随机效应,因此我们主要分析个体固定效应。固定效应模型中,LnGDp和LnStRU是影响东部地区碳排量的最主要的因素,影响度分别为1.482和-0.231,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各省域经济每增长1%,省域碳排放量将增加1.482%;产业结构参数估计值为-0.231,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比值每增长1%,省域碳排放量将减少0.231%;LneX和LnFDi的参数估计值为0.140和-0.165,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区域出口总值和创新投入每增加1%,区域碳排放量将增加0.140%和-0.165%。以上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是碳排放量降低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成反比,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值越大,碳排放量越小,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区域碳排放量的降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的出口主要是制造业,有潜在的碳转移迹象。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实证分析中,除了混合最小二乘估计中的LneX和随机效应模型中LnStRU的参数估计值不显著外,其他情况下变量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通过hausman检验发现西部地区固定效应好于随机效应,因此,我们仍然采用个体固定效应进行分析。与东部地区一样,影响中部地区碳排放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经济增长状况和产业结构,参数估计值为0.668和-0.551,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状况和产业结构每增加1%,碳排放量将增加0.668%和-0.551%。中部地区出口总值和研发投入的参数估计值为0.124和0.132,说明二者每增加1%,省域碳排放量将增加0.124%和-0.132%,与东部地区相比研发投入对中部地区碳排放量的影响较明显。对西部地区来说,混合最小二乘估计中只有LnGDp和常数项比较显著,其他变量均没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个体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中的LnStRU和LneX均没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hausman检验发现随机效应好于固定效应。经济增长情况的参数估计值为0.586,说明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每增加1%,碳排放量将增加0.586%。产业结构的参数估计值为-0.303,说明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得情况下,第二、三产业结构的比例增加1%,西部地区的碳排放量将降低0.303%。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第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将对碳排放量降低带来明显的效果。西部地区大多处于内陆经济不发达地区,出口产值较小因而对碳排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3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中用的1995~2010年的我国除和港澳台外的30个省市区的静态面板数据,从我国东、中、西部来研究中国区域低碳经济的差异性。从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增长状况是影响区域碳排放量的关键要素,尤其对西部的影响度更大。产业结构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较大,且为负,说明二、三产业的相对于第一产业的比重越大,对东部和中部的减少碳排放量有效,对西部地区碳排放量影响不明显。区域出口值和产业结构一样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明显,西部地区不明显。研发投入对中西部地区碳排放量影响显著,对东部地区则不明显。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将强产业结构升级。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区域的碳排放量有直接的影响,要强调经济的高效发展,降低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低碳经济。

区域生态经济篇5

[关键词]鄱阳湖区域品牌品牌株连防御商标预警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单个产品竞争变成了品牌竞争,原来的企业间竞争也正向区域间竞争拓展,区域品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曾经被抢注的“鄱阳湖”这一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历经艰难的“夺标”路途才回归故里。防止商标被抢注、防止他人搭便车分享无形资产,防止区域品牌受损、无形资产贬值是区域品牌建设与维护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预防品牌株连

区域品牌属于公共物品,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是“搭便车”现象,即人们可以自由地享受公共物品带来的好处,而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对于已经建立的“鄱阳湖”区域品牌良好形象,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管制措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使用该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禁不住机会主义利益的引诱,铤而走险,利用区域品牌形象进行掠夺性经营,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由于消费者并非专家,难以在优品、次品与劣品之间做出判别,于是消费者就倾向于购买较低价格的低质量产品,从而损害区域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声誉,使该区域内所有共享该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无辜地受到或多或少的牵连,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品牌株连危机。

建立健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在规定的原产地域范围内生产,对于非原产地域范围内的企业冒充原产地域产品的,以及原产地域产品生产企业其他地域的产品冒充原产地域产品的,要依法予以禁止。对共享品牌主体执行年检制度,使资质认证在动态中管理。一旦发现有危害区域品牌形象声誉的本区域内共享品牌主体,要无情地进行曝光并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就取消其共享权利,勒令其终止有害行为,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培育相应的子品牌,改变品牌的单一化现状。一般而言,品牌单一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应该注意培养和扩展区域品牌的二级品牌,以增强区域整体品牌的安全性。

二、注册防御商标

防御商标是指商标所有人在该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或类似商品(服务)以外的其他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的若干相同商标。原商标为主商标,其余为防御商标。注册防御商标的目的,并非是要立即使用这些商标,而是限制他人在某些其他相关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或注册与主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起到一定的防御保护作用,同时又能为未来企业发展预留“伏笔”。市场上曾经出现傍品牌而误导消费者的“五娘液”酒、“拉芬”洗发水、“青鸟”啤酒等令所有知名商标持有者不寒而栗。所以说,注册防御商标对创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驰名品牌形象来说,具有实质性的战略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注册防御性商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商标必须具备独特的显著特征――突出鄱阳湖牌绿色生态特征;(2)注册与主商标(“鄱阳湖”)相同或相近似的一系列商标――注册“翻阳湖”、“波阳湖”、“博阳湖”、“波湖”、“鄱湖”、“阳湖”等商标;(3)不要遗忘未被使用的防御商标――记得每隔三年重新注册一次;(4)将商标跨行业、跨种类分别注册――目前“鄱阳湖”商标仅在涵盖所有农产品的三大商品类别(29类、30类、31类)注册,必须延伸到其他产业;(5)充分考虑国际竞争,防止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在马德里进行“鄱阳湖”主商标及系列防御商标的国际注册。

三、构建预警机制

牌预警机制包括信息情报收集机制、分析处理机制。预警机制的关键是建立在信息收集分析基础上的进行预测和告警,所以在政府各级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处理机制至关重要。通过详尽调查进行充分的情报收集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必不可少的机制。如果缺失信息情报收集环节,企业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必然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对已获得的信息情报按重要性分级,从类中提取原型来对新获取的情报进行分类,然后集中和规范地管理这些信息资源,实现对情报的实时、科学系统评估,分析营销内外环境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形成对企业营销政策和销售行为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方案、措施和建议。这样避免了信息的重复、离散、滞后,增强了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针对性、共享性,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情报处理成本,减少重复费用支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筑鄱阳湖区域品牌防御体系,降低决策风险,必须重视市场调研和情报收集,设立专人、专门机构追踪同行对手、监控市场,了解国内、国际市场标准、法规、市场营销动态、行业状况,及时发现国内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商标是否被侵权、区域品牌共享者是否遵守协定等情况,以免毁坏“鄱阳湖”商标的声誉,导致品牌无形资产价值降低。还需建立起与国家、行业预警机制相配合的内部组织流程,并通过聘请国际和国内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知识产权机构为区域品牌专门管理机构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形成以政府主导、行业辅导、企业实施的运作机制,为区域品牌保护提供保障。

结语:保护“鄱阳湖”区域品牌知识产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构建品牌防御体系实施“保牌”战略将是创建区域品牌、提升环湖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最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陈秋红赵瑞安:区域品牌的特性与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2008(13):31~34

区域生态经济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指数

aComprehensiveandevaluativeStudyof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development

[abstract]asalong-lastingpursuitthemeofpresenttime,theharmoniousdevelopmentbetweeneconomyandecologyisalarge,interactiveandmutualinfluencingsystemconstructedbyaseriesofeconomicandecologicalchains,andlinksbetweenthesechains.itistheorganicconformationoffourlevelsofthedegreeofregionaleconomies,of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regionalecology,ofrelativeness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logy,andofdiffusionofpollutioninregionsthatarethestartingpointandpathwaytoconstructcomprehensiveevaluationsystemof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nomy.Furthermore,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logyisnotmoving-lessbutchangingallthetime.

[Keyword]regionaleconomies;eco-development;degreeofharmony;comprehensiveindex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产经营活动,而生产经营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和经济社会背景的环境下进行的。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而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既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化的重大课题,更是一个急需深入探索的重要实践范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是否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怎样?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行性态如何?以往人们大多只是根据生态环境的质量水平来进行单方面判断,既缺乏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又缺乏判断操作上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其判断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不高。本文试图以区域经济发展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就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讨。

1.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涵义和特征

1.1300多年来的“文明”,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也导致了全球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全球资源的严重锐减。当今人类,一方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忍受着前所未有的恶劣生态环境。自从联合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世界各国都迅速作出积极的反应,一致表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要求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趋于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背离和谐,便不可持续发展。

1.2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生态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通过经济链、生态链以及经济与生态联动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动的庞大系统。

1.3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其运动变化具有5个特性。

1.3.1综合性。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中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

1.3.2整体性。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面临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等诸多方面优劣程度的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总体评价。

1.3.3层次性。它是由多层次构成的,既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也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模和效率水平,还包括区域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

1.3.4过程性。它贯穿于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全过程,即这一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存在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问题。

1.3.5运动性。它是运动变化的,即随着经济与生态发展运动时空的位移变化,与之相并行交替的经济与生态发展及其质量优劣水平的也随之发生变化,既有可能变强,也有可能变弱。

2.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2.1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可以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来表示。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报告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所结成的和衷共济、相互适应、协调运行的良好状态关系的程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大,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小,则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不和谐。

2.2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通过统计指标来反映,而统计指标的设置又必须服从于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动变化的特殊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究竟应该选取哪些指标,建立什么样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才能既有利于计量评价,又有助于严密监测和科学决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现实课题。我以为,综合评价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下6项原则:

2.2.1客观性。设置的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运动变化状况的现实特征。

2.2.2完备性。从整体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包括空间完备性和时间完备性,空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要成系统,应包括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主要方面;时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要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行现状,更要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运行态势。

2.2.3科学性。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深刻内涵。应该根据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内在联系,选择含义准确、便于理解、易于合成及的具体、可靠和实用的指标,以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应当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由局部到整体,由复杂到简明,在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对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的直观结论。

2.2.4系统性。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一个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指标和指标系统并不是一个静止和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动态发展变化的概念。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指标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和衡量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指标;既要有反映和描述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系统状况的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统质量改善和提升的动态指标。

2.2.5可比性。评价指标既便于进行纵向比较,也要便于进行横向比较;既要可用以进行时序比较分析,也可用来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分析。这就要求在选择指标时,必须考虑到指标的延续性、综合性和关联性,同时考虑支撑分析和预测的可能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统计资料及其含义,统计年鉴和其他相关年鉴及,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2.2.6实用性。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指标体系应该简单明了,所要求的数据资料能够及时、正确、完整地取得,计量评价上要简便易行。指标数据的选择、获得、计算或换算,必须立足于现有统计年鉴或文献资料,至少容易获得、计算或换算,并采取国际认可或国内通行的统计口径,指标的含义必须十分明确,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估。

2.3根据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特殊规律性及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综合评价和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与生态两大领域的四个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及其若干分支项目的和谐指数系统(见表1)。

表1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表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生态

保护

与修

复度

植被损毁率(逆指标)

水土流失率(逆指标)

水质污染率(逆指标)

食物污染率(逆指标)

酸雨率(逆指标)

飘尘覆盖率(逆指标)

有害气体覆盖率(逆指标)

水资源缺乏率(逆指标)

自然灾害率(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固废排放量(逆指标)

“三废”治理率(正指标)

经济

发展

GDp增长率(正指标)

人均GDp(正指标)

人均GDp增长率(正指标)

单位土地面积GDp(正指标)

单位土地面积GDp增长率(正指标)

经济与

生态关

联度

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增长率(正指标)

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占GDp比率(正指标)

绿色GDp占GDp总量比率(正指标)

周边区域

生态恶流

周边区域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逆指标)

区域生态经济篇7

一、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进行的实践与成效

很多人可能觉得,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矛盾的,保护生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其实并非如此。相反,生态文明还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生态文明为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创造条件

建设生态文明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了准备,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以延安为例,延安作为全国退耕还林最早、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延安市为了退耕还林,大力推广建沼气池,修建淤地坝,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延安从过去的做饭烟笼雾罩,走向了后来的做饭清清爽爽。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蓄,使荒芜的沟道变成水肥条件好的坝地。

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进步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治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要条件。以延安为例,延安把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天然林保护、生态移民等六大主体工程。使得“风吹黄沙满天舞”中的陕北人,见到了过去难以见到的鹳、白天鹅、秃鹫、灰背隼等出没于山林之中,生物的多样性已开始显现。大大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二、实现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进行的途径

实现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进行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从表层到深层,从局部到整体,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完成一次彻底的转变。

1.在思路上创新,探索生态文明新道路

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就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走不起,走了也不起作用。要实现中国的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就要求我们要对传统的生产力再认识,对传统的价值观进行反思,转变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进而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2.在科技上创新,发展高效的节能减排工程

区域生态经济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生态足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3)11-0052-06

一、引言

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重镇,直辖以来国家看好重庆以及重庆积极争取政策为重庆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然而,这样的高速增长却付出了很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当前,重庆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双重过程中,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重庆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重庆1997年~2009年的生态足迹,应用发展能力公式对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以及采用产业—生态和谐指数分析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这对于推进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和“大山区、大库区”的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指导全市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二、重庆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一定区域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旨在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使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容量相协调[1]。生态足迹指标是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工具。近年来,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2-6],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直辖10多年来,重庆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经济发展是否与区域环境容量相协调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1997年~2009年间重庆的生态足迹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生态足迹效率(单位生态足迹的生产总值)的分析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可以较全面地评估重庆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化状况、经济增长的资源利用情况及其潜在的生态安全风险。

1.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是用来测定在一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区域资源消费及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6类生物生产的土地面积(森林、草地、耕地、水域、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鉴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操作性较强,是分析生态状况变化,以及评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工具。具体来说,首先,计算一定区域内消费与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面积来,即生态足迹,然后,计算该区域所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即生态承载力,然后将两者加以比较[7]。如果人均生态承载力大于人均生态足迹,则表明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生态经济系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反之,则表明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具有持续性[8]。在生态足迹模型中,采用耕地、草地、水域、林地、建筑用地,以及化石燃料用地等6类基本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来折算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量。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分别如公式(1)和(2)所示:

eF=n×ef=n×■aai=n×■(ci/pi)(1)

式(1)中,eF为总生态足迹;n为区域总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i为消费商品的类别;aai为i种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ci为第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世界平均生产能力。

eC=n×ec=n×■aj×rj×yj(2)

式(2)中,eC为总生态承载力;n为区域总人口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aj为人均第j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rj为第j种土地的类型的均衡因子;yj为第j种土地类型的产量因子。

2.1997年~2010年重庆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变趋势

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由各种生物资源与能源消费的足迹构成。农产品、动物产品、林产品和水产品等构成了生物资源生产部分,本文具体包括粮食、油料、麻类、甘蔗、烟叶、蔬菜、蚕茧、水果、牛奶、禽蛋、水产品、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共15种。在计算生物资源生产面积折算中,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年计算的有关生物资源的世界平均产量资料。另外,根据资料计算原油、原煤以及天然气和电力4类主要能源的足迹,采用世界单位化石能源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将能源生产转化为化石能源土地面积。在计算中,均衡因子和产出因子采用wackernagel等的研究成果[9]。根据1997年~2009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和重庆1998年~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以及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重庆历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1997年~2009年重庆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2001年,我国开始了以通货紧缩为主导的宏观调控,国民消费逐渐回归,重庆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差距,即人均生态赤字保持相对恒定,基本保持在0.89hm2左右。第二阶段:2002年~2005年,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汽车关税逐渐降低,这助推了重庆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由于受到国家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城市化政策的影响,重庆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使得市场消费不断扩大,从而重庆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迅速扩大,2005年达到该阶段的一个峰值,为1.786175hm2,在此期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从而使得人均生态承载力有所下降,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大,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达到1.327516hm2。第三阶段:2006年,重庆的人均生态足迹从2005年的峰值陡然下降到1.140757hm2,下降了56.58%。这主要由于国家在2003年开始了新一轮旨在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调控,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由于政策时滞,其效应在2006年才开始慢慢显现,在生态承载力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使得生态赤字也相应下降。第四阶段:2007年~2009年,随着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强,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成立,以及国务院出台第3号文件的出台等,一系列制度变迁又使得重庆经济发展向好,生态足迹出现新一轮的扩大,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达到1.97023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也降低到0.445671hm2,生态占用已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从图1可以看出,生态赤字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3.重庆1997年~2009年生态足迹效率分析

生态足迹效率越高表明产生一单位生态足迹的产值越高,经济发展效率也越高;生态足迹效率越低则表明产生一定产值的消耗越大,经济发展效率越低[10]。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历年GDp数据,以及上文得到的重庆市历年人均生态足迹数据,计算了1997年~200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效率。从图2可以看出,除了第一产业在2003年前,人均生态足迹效率有小幅下降,第二、三产业以及全市的生态足迹效率都在逐年上升。人均生态足迹效率的逐年上升的原因可归结为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更多对技术要素在经济生产过程的运用,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说明了重庆在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然而,生态足迹的明显增长表明了重庆区域生态赤字呈现扩大之势。

4.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可采用Ulanowicz发展能力公式进行计算,即发展能力等于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的乘积,如式(3)所示:

DC=ef×H=ef×(-■pilnpi)(3)

其中,DC为发展能力(DevelopmentCapacity),ef为人均生态足迹,H为多样性指数,表示各种土地类型在生态足迹中的数值,用以评价经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i为i种土地类型在总生态足迹中的比例,即丰裕度;lnpi为i种土地类型在总生态足迹中的分配状况,即公平度。如果在一个生态经济系统中,其生态足迹的分配越平等,那么对于给定系统组分的生态经济系统而言,多样性就越高[11]。根据式(3)及上文得到的重庆历年生态足迹数据,计算得到1997年~2009年重庆市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与发展能力指数(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重庆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有所上升,从1997年的1.076600上升到2009年的1.139278。对于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则由1990年的1.472300上升到2009年2.244647,增加了52.46%。耕地生态足迹基本上保持平衡,而多样性指数逐渐下降;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及其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从实证结构来看,由于人均生态足迹的扩大、多样性指数的增加,尤其是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使得重庆生态经济发展能力提高。

从土地利用来看,尽管耕地、草地的丰裕度不断下降,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的丰裕度逐年提高,但生态足迹的增加幅度远远超过丰裕度,尤其是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0.002374上升到2009年的0.006622,增加了近1.79倍,而丰裕度从1997年的0.000066上升到2009年的0.000078,仅仅增加了0.17倍。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0.258044上升到2009年的0.763810,增加了近2倍,而丰裕度从1997年的0.001736上升到2009年的0.003361,增加了仅0.94倍。这表明重庆市生态经济发展能力提高的背后仍然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

三、重庆市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分析

1.产业结构对重庆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产业结构作为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主要环节,它的组合类型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与区域资源、环境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12],影响着人均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效率以及多样性指数,进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的动态过程是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的过程,是经济增长的中心,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重庆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工业和制造业基地,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比重偏高、轻重工业比重悬殊。从2000年以后,重工业比重一直都保持在60%以上,2010年重工业比例更是达到69.9%,比起轻工业多出39.8个百分点。重工业往往依赖于对矿产、能源的开发利用,高能耗、高污染不可避免。二是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优势不显著,特色不明显,尤其诸如it业、生物工程与生化制药、新材料现代环保制造业等尚未形成规模与品牌的新兴加工业。对于汽车、摩托车等传统优势行业,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挤压下,其生存空间也变得日益狭小。三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和质量问题非常突出。重庆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3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基础性行业和传统行业所占的比重过大,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仓储邮政业,以及住宿餐饮业方面,新兴行业、高增加值行业如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方面,其比重较其他直辖市来讲,也处于比较劣势。四是产业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薄弱。从科技活动产出来看,2010年重庆市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为22825件和12080件,分别比上海少48371件和36135件,专利授权中发明专利仅占9.5%,低于上海5.3%的比重水平。产业发展存在着重引进,不注重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以及过于依赖国外的技术和装备等严重问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极其有限。

2.产业结构效益与产业—生态和谐指数

为了进一步描述重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通过建立产业—生态和谐指数来定量描述重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程度。产业—生态和谐指数表示单位生态容量(承载力)的产业结构效益,即比较劳动生产率与人均生态承载力之比,用以描述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彼此和谐共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产业—生态和谐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eHi=■=■=■×■(4)

其中,ieHi为产业—生态和谐指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iSB为产业结构效益,以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X1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X2之比表示。其中,比较劳动生产率又称相对国民收入,其等于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除以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y1和l1分别表示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y2和l2分别表示第二、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3.重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分析

1997年~2009年重庆iSB、ieHi的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到,直辖以来,重庆iSB呈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0.187下降到2009年的0.131,下降了31.6%,这主要由于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显著,仍然有大量剩余劳动未脱离农村,加之农业发展不力使得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而重庆的主导产业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增长效应和就业效应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较大,因此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两者的比值就越来越小。ieHi也从1997年的0.374降到2009年的0.293,下降了21.6%,说明了单位生态面积所承载的产业,其结构效益在下降,表明重庆的产业发展尚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承载潜力,产业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势头逐步加强。另外,第二、三产业对生态承载力的占用表现为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第一产业对生态承载力的占用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在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第二、三产业占用)人均生态足迹较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第一产业占用)大幅提升,而化石燃料用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及建筑用地人均承载力仅小幅上升的情况下,第二、三产业较第一产业而言,较高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必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超越生态环境容量而增长,即在X1与X2的变动逐步拉大情况下,加之生态承载力的不断下降,使得产业—生态和谐指数出现下降。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重庆1997年~2009年相关数据,对重庆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能力及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重庆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人均生态赤字逐年扩大;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但仍然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产业—生态和谐指数逐步下降,产业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势头逐步加重。具体而言,①重庆市1997年~2009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不断增大,从1997年的1.367546hm2增加到2009年的1.970237hm2,增加了44.07%。生态赤字逐年增大,2009年生态赤字达到1.524566hm2,比1997年增加了75.90%。这说明,重庆市在直辖以来,生态安全性持续下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面临生态承载力的严峻约束。②人均生态承载力有所下降,从1997年的0.500844hm2下降到2009年的0.445671hm2,下降了12.38%。这表明,重庆市在直辖以来,在提高单位生态面积的生物产量以提高生态承载力方面,还需要增加力度。③生态赤字逐年增大,但生态足迹效率则逐年上升,全市生态足迹效率从1997年的1103.98亿元/hm2增加到2009年的每公顷3314.33亿元/hm2,这主要是由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的更多运用,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消耗。④重庆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由1997年的1.472300上升到2009年的2.244647,增加了52.46%,然而这主要得益于人均生态足迹以及多样性指数的增加。从重庆市土地利用来看,生态足迹的增加幅度远远超过丰裕度,尤其是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2009年增加了近1.79倍,而丰裕度仅仅增加了0.17倍,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2009年增加了近2倍,而丰裕度增加了仅0.94倍,这表明重庆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背后仍然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⑤产业—生态和谐指数也有所下降,从1997年的0.374降到2009年的0.293,下降了21.6%,说明了单位生态面积所承载的产业,其结构效益在下降,表明重庆市的产业发展尚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承载潜力,产业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势头有所加强。

在生态环境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背景下,高能耗的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应发展需求。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趋势看,重庆还不能跨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还比较强,煤、电等要素等需从外购入,要想在“十二五”时期内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①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以循环经济为模式,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朝多元化、轻量化发展,扎实推进传统工艺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集群;坚持工业与服务业并举、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共进。②以主体功能区为划分依据,辅以不同县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生态产业构建,引导形成建立在自身的资源禀赋上的产业结构,促进形成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绿色的消费模式,稳固、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基础,构建安全的生态屏障。通过不断调优、调高、调轻产业结构,全面改善老工业基地“傻、大、黑、粗”形象,通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物流等低污染产业,逐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③有机结合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引导作用,明晰生态资源保护的产权关系,利用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发展经济,切实保护生态资源,提高单位森林、绿化、湿地面积的生态产出量。④不断促进土地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化,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不断增强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宽,涂建军,陈晓军.基于生态足迹的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分析[J].人民长江,2009,40(3):4-6.

[2]向书坚,卢小兰.湖北生态足迹和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29(6):29-34.

[3]梅艳,何蓓蓓,刘友兆.江苏省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3):476-482.

[4]杨艳,牛建明,张庆,等.基于生态足迹的半干旱草原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J].生态学报,2011,31(17):5096-5104.

[5]赖力,黄贤金,刘伟良,等.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区域生态足迹调整分析——以2002年江苏省经济为例[J].生态学报,2006,26(4):1285-1292.

[6]陈六君,毛谭,刘为,等.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生态制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53-57.

[7]赵新宇.东北地区生态足迹评价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9(2):60-65.

[8]杨振,牛叔文,常慧丽,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估[J].经济地理,2005,25(4):542-546.

[9]Reesw.e.ecologicalFootprintandappropriatedCarryingCapac-ity:whatUrbaneconomicsLeavesout[J].environmentand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10]李国平,宋文飞.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模式、生态足迹效率及其驱动因素——对“资源诅咒”学说的另一种解读[J].财经科学,2011,46(6):101-109.

[11]陈惠雄,鲍海君.经济增长、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31(8):5-14.

[12]赵雪雁,周健,王录仓.黑河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辨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69-73.

StudyonindustrialStructure,ecologicalFootprint

andRegionaleconomySustainableDevelopment

——takeChongqingasanexample

ChengLi

(Southwestr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Chengdu611130,China)

区域生态经济篇9

关键词: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对策;河北省

国际著名的思想库罗马俱乐部指出,“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1]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特选取区位重要但生态脆弱的河北省为例,探讨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途径。

一、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生态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为原料或动力开始的。只有劳动与自然界结合,才能创造财富,才能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保证。

2.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精神享受。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是工农业生产必备条件,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生活的基本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能够使人们神清气爽,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环境舒适性的要求逐步升高[2]。

3.生态环境能够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资源条件的制约,恶劣的生态环境将造成水源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农业生态恶化等,危及工农业生产的基础,限制经济发展。相反,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增殖能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4.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承载平台。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尊重自然规律、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是一个倡导节约自然资源、更是一个科学开发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社会。因此,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3]。

河北省地处北纬36°05′~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位于华北平原,内环京津,东临渤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海岸线长487km2。全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350~650mm,多集中分布于7—9月间。土地总面积为1876.93万hm2,其中,耕地589.3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1.40%,林地506.37万hm2,占26.98%,草地451.63万hm2,占24.06%。

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该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且对保持京津冀地区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省是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虽然该省已采取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和建设措施,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资源紧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摆脱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

三、河北省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河北省属于全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2007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630.07万hm2,轻度以上水蚀面积547.05万hm2,轻度以上风蚀面积83.0万hm2。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和太行山、燕山山脉。其中,风蚀区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的坝上,面积为82.04万hm2,以及秦皇岛沿海0.91万hm2,其他区域主要是水蚀。由于水土的大量流失,耕地遭受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同时,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淤积水库、塘坝,降低了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缩短了水利设施使用年限[4]。

2.水资源短缺。河北省属于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水资源极为短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4.69亿m3,仅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0.72%,人均水资源量为306.69m3,为全国同期人均水资源量的13.97%;亩均水资源量为211.04m3,为全国同期亩均水资源量的14.68%。且部分山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已专供北京、天津两市使用,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3.草场资源退化。河北省天然草原面积501.5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26.8%。截至2007年,全省围栏封育草原面积53.7万hm2,基本草场10.6万hm2,草种基地0.96万hm2,人工草场累计保留面积89.1万hm2。近年来,由于干旱、鼠虫害等自然因素和各地区超载过牧,使草原生物种质资源遭到破坏,优质牧草种类和数量明显下降,有毒、有害杂草种类和数量上升。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工程区草原生态状况有所好转。但治理面积仅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16.2%,草原植被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草场退化、沙化仍有蔓延趋势,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遏制。

4.森林资源匮乏。河北省森林资源匮乏,截至2007年底,郁闭度达到0.20以上的有林地为434.12万hm2,一般灌木林109.16万hm2;郁闭度为0.10~0.19的疏林地10.63万hm2。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3.25%。然而人均占有量不足,人均有林地面积0.049hm2,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人均活立木蓄积1.28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森林资源结构以中幼龄林为主,占84.22%,可供采伐利用的成熟林面积和蓄积量很少,可利用比例偏低。目前,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较弱,无法有效改善全省生态环境。

5.水体污染严重。河北省水体污染急需高度重视。2007年,全省废水排放量22.29亿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6.74万t。七大水系污染程度各异,其中子牙河水系和黑龙港水系污染最为严重。河流五类和劣五类较差水质的断面比例达49.67%,湖库水质总体呈中营养—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6.大气环境污染依然严峻。2007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9.25万t,烟尘排放量为62.31万t,工业粉尘排放量53.21万t。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其中有8个城市空气质量低于国家二级标准。此外,近年来全省机动车保有量保持高增长,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7.自然灾害频仍。河北省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7年因气候异常导致的自然灾害造成232.86万hm2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50亿元。

四、生态环境与河北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全民充分认识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树立牢固的生态环境理念,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大家支持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紧迫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完善干部考核体系,重视生态承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把资源节约量、环境清洁度、地表绿化率等纳入考核指标,制定奖罚标准。通过制度约束,加强领导者的环保职责,使其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既重视经济指标,又重视人文指标、环境指标、资源指标,确保领导在作决策上项目时,能够把经济增长指标同生态环境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3.依靠现代科技,发展环保产业。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科研投入,重视重大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新的科研成果要尽快与环保实践结合起来,形成防污治污的新生产力。重视开发和引进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提高防污治污及生态恢复工程的技术水平。积极扶持环保产业,把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领域,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优质廉价的防治污染设备。建立环保产业有序的生产流通渠道和合理的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绿色产品生产,注意提高环保产品的质量,搞好防污治污示范工程建设。

4.倡导生态经济,缓解资源压力。生态经济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复合系统,谋求生态平衡、经济合理的生态和经济的最佳耦合点。为了推动区域内生态经济建设,首先,建立内部互动开发模式,从思想观念、城市规划、政策和协调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区域内部互动,使生态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整体[5]。第二,倡导“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工业生产流程,将所有能源和原料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将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第三,重视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生态支付问题,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务必坚持利用者支付、破坏者补偿方针[6]。

5.重视农村环保,保护生态环境。农村和农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必须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把农业生产活动纳入生态循环链内,参与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轮流交换和物质循环[7]。首先,要在农民中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概念,使生态观念牢牢根植于每个农民头脑中,实现山青水绿。其次,要加强农村环保法规和制度建设,抬高农村环保准入门槛,设置“绿色壁垒”和“环境壁垒”,阻止城市转嫁污染。第三,要着力防治工农业生产污染,严格工矿企业环境准入和达标排放标准,强化节能减排,加强土壤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设清洁田园。第四,要加快推广“果—牧—沼”、“草—牧—沼”立体式生态养殖,使养殖场粪便自行消化,降低有害物质排放量。

注: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北经济年鉴(2004—2008)和2007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参考文献:

[1]徐雪松,徐守松.基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6).

[2]左小平.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2002,(9):41-43.

[3]施维树.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7-16.

[4]马冬雪,孟树标,白晓艳.河北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07,(5):37-39.

[5]张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1):10-16.

区域生态经济篇10

abstract:internalregionalcooperationatYellowRiverdeltaefficientecologicaleconomiczoneisstillsubjecttothecompetitionofthelocalinterestsandthelackofinstitutionalarrangement,andisurgenttoberegulatedfromthelegallevel,andthencreategoodsystemenvironmentfortheregion'seconomicandsocialintegrationdevelopment.First,formulatethelawsandregulationsofregulatingregionalcooperationofhighefficiencyecologicaleconomiczone;second,clearthelocalregulationateachadministrativeregionofYellowRiverdelta;third,authorizespecialadministrativeinstitutionstoharmonizeregionalcooperationproblem;fourth,buildlong-terminformationcommunicationmechanism;fifth,buildthearbitrationsystemofregionalcooperationdisputes.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区域合作;法治;对策

Keywords:YellowRiverdelta;regionalcooperation;ruleoflaw;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D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313-02

0引言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和滨州两市的全部,以及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该地区的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从此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该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了,但是区域内部的合作仍然受制于地方利益的竞争而缺乏制度性安排,亟待从法律的层面予以规制,从而为该地区的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创设良好的体制环境。法律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法律环境不仅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有利于保障行政机关公正执法和强化公民的守法意识,降低行政成本。最为直接的是,良好的法律环境可以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稳定区域经济市场秩序。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合作的法治困境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所辖区域位于山东北部边缘,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是,这种经济联系还是一种自发的、低层次的经济交往,离区域合作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来讲,区域合作还面临着诸多法律困境:

1.1从立法看,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协议仍然缺乏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对“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作了专项论述,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了“要加强协调配合,协商解决跨市域的重大问题”[1],但是目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范围内的地市县区之间尚未达成和出台具有法律性质的合作协议,山东省也没有从省级层面制定规范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合作的法律法规。尽管所辖范围内各地政府已经日益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通过举行各种会议、签订各种协议、成立各种协调组织等形式加强之间的合作,区域间政府合作共识已经逐步形成。但是,从整体上尚无统一的长远发展规划,合作的公共绩效一直较低。各地在编制地区发展规划时仍然受自身利益驱动,“各自为政”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带有很多的地方主义色彩,区域整体发展还表现出极大的无序性和非理性。黄河三角洲区域内的地方合作仍限于政府之间的临时动议,而缺乏体制上的保障。

1.2从执法看,相互协同配合的执法机制尚未建立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共同体,理应以公平开放的市场和统一规范的制度环境来吸引外来投资,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公平开放市场和统一规范制度环境的形成有赖于区域内行政主体相互协同配合的执法行为。由于区域内合作的立法缺乏,区域内合作的执法也就缺乏制度性安排。现实的状况就是区域内各地执法更多的是依靠条条部门的垂直推动,而缺乏地市之间主动的横向合作;更多的是表现为单项性任务完成,而缺乏全方位系统建构。例如2010年4月23日,东营、烟台、淄博、滨州、潍坊、德州6市在东营签署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合作协议,成立了黄河三角洲知识产权执法联盟,成为区域合作执法示范,并取得丰硕成果,区域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明显改善[3]。但是在生态环境保护(如流域治理)、公平市场构建(如打假)、道路交通执法(如高速公路违章)等领域,类似的执法合作机制却付之阙如。

1.3从司法看,以利益为中心的地方保护主义难以避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还只是一个概念化的经济区,各地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远不如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紧密。在政绩考核主导下,区域内各地为获取本地区利益最大化,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在所难免。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和实施为黄三角各地发展提供了机遇。[4]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合作法治困境的原因分析

造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合作法治困境的深层根源在于行政区划分割而导致的地方利益冲突和立法制度的限制。

2.1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区域内政府合作主要是通过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共同上级政府的协调方式进行,治理跨地区性公共事务基本以中央为主。这样,中央政府不容易真实、全面、及时的掌握一些区域公共事务的情况,这种治理方式属于一种运动式、间歇式的治理。运用这种治理方法,地方的很多工作通常都是为了应付相关检查,那些对自己不好的情况不会向上面汇报,这样使得上面获取有用信息的成本和管理成本都会变多。

2.2区域内地方立法冲突严重由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并非行政区划上的概念,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范围内存在众多的行政区划,他们均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在选择立法策略时,由于相互之间缺乏立法信息的沟通和未订立有约束力的协议,无法了解其他区域会选择的具体策略,因此他们就必定会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来选择策略,而不是从整个区划合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这就必然出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内的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多样化、不同规定之间的冲突。而且,这些法规政策只在其管辖的行政区划内有效,相互间在法律地位上是平行的,并不具有相互约束的权力。

2.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利益协调法律机制的不完善目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更多的是要求局部利益要以整体利益为重,但这种布局会使地区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传统的上、下级间命令式的调控方式并不符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而且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局部和整体利益的协调原则,这就造成了缺乏执行权威的问题,无法有效的发挥区域发展政策。

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合作的法治对策

通过法治化的制度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内各方的利益,真正有效地提供区域内的公共服务,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问题,满足区域内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才能确保国家战略的顺利实现。

3.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合作法治保障的基本要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合作应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展开,以区域内资源高效有效利用为目标,由点及面,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和合作层次。

在法治实践中逐步提高区域合作层次。在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合作过程中,牵涉地方利益的范围广、层面多,应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讲究策略和方法。应支持和鼓励条件相对成熟的领域先行先试,待积累一定经验之后按照示范带动的思路在面上推开。[5]

3.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合作的法治路径

3.2.1制定规范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合作的法律法规。建议由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牵头,联合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市制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合作条例》,就区域合作的范围、形式、各地市权利与义务、联合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纠纷仲裁等进行内容予以明确规定。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性,除了征求各地的意见和建议之外,要在专家、学者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该条例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可执行性。

3.2.2集中清理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各行政区划内的地方性规章。由于地方政府拥有规章等法规性文件的制定权,区域内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为了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制定众多的地方性规章;同时地方人民法院也会制定一些适合本地区发展司法意见,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各地执法和司法不能统一起来。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各地行政主体和司法机关,应共同对已经出台的地方性规章、各类红头文件以及司法机关出台的各类适用于本地的司法意见等进行了统一地清理,将那些不符合上位法、可能会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没有遵循区域合作精神的,要进行及时的废止或适当的修改,这样可以进一步扫除黄河三角洲区域合作的法治障碍。

3.2.3授权专门行政机构协调区域合作问题。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特别是法律保障机制是区域合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由于目前黄河三角洲所辖区域内合作层次不高,合作程度不深,难以适应整个区域的大开发、大发展形势。建议由省政府授权省发改委专司区域内项目合作、发展规划、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协作事宜,协调处理参与区域合作的地方之间因履行区域合作协议而发生的纠纷和争议,协调参与区域合作的地方之间的共同立法等。

综上所述,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区域合作的法治保障问题,应通过严谨科学的法律制度设计和执法、司法的全面落实,促进区域合作法治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推动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J].山东政报,2010(11).

[2]赵光.乐陵与东营区共建“飞地经济”[n].德州日报,2011-06-14.

[3]李守运.山东6城市签署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协议[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