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十篇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十篇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2:22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篇1

新课程改革小学课堂教学高效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尤为重要。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枯燥、单调。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改革,更无法充分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小学各科课堂教学的要求。

一、传统模式下的小学课堂教学状况

小学课堂教学包含着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同时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固定,教师经常沿用着长期不变的教学内容。学生整个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一些课堂教学内容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对于小学学科相关教学要求,使学生整个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传统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呆板,通常采用教师课堂板书,学生课堂记笔记这种常规的模式。这种模式尽管能使教师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但是对于学生掌握程度无法能够深入的洞察和掌握。学生在这种模式下,通常处于一种被动受听的位置,缺乏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相对不高。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各级学校要全面开展素质教学,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重点,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作为课堂教学的要求。传统模式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方面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小学各科教学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关方面的改革,从而使小学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如何使小学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之所在。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促进下,小学各科教师要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教师要树立以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学习和探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借鉴和吸收优秀的教学观念,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不断地优化教学观念评价体系标准,加快建立适应新的教学观念的教学评价体系,保证新的教学观念能够正确、有效、扎实地在小学各科教学中顺利地开展。

2.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教师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使其在课堂教学中轻松地驾驭,还能使学生轻松地面对课堂学习,从而提高他们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多种方式。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这种做法既方便了教师查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还能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我探索式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开展如课堂竞赛、学生互帮互助等能够增加学生交流机会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课堂教学。

3.整合和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人们目前处于信息多元化社会,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的方便和快捷。而小学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学习,增强其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整合和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将学生的视野不断地拓宽,并以教材和教参为教学内容的基础,加大学生课外知识的灌输和自我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增加社会化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把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逐渐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同时,各个学校的教师应该组织专家和骨干教师加大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整合和优化课堂教学资源,立足教材,将社会生活发展过程中与教材息息相关的内容编入课外教材中,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的平台,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

4.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

在小学各科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不仅要组织课堂教学,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一个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以及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各个小学要加大力度开展对各科小学教师的整体能力的培养,无论从其课堂教学能力、知识掌握能力、应用操作能力等方面,还是从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自我道德修养等方面,都应加大力度,不断地开展各种培训活动。这种做法不仅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还能督促教师更好地开展自我学习,从而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的有效。学生也通过教师的培训,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改变,促进了学生素质教育更快的提升。

5.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信息的接收者。在小学阶段,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多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方法。学生的课堂参与通常为被动地听,一些课堂交流方面的活动主要为提问和回答这种单一的模式。小学生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刚走入学校这种正规的教学组织单位,缺乏必要的自我学习意识,并且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小学各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此类学生群体特有的属性,尽可能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各科教学都随着课改的春风发生了各种变化,对于小学各科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小学各科教师要不断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重视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人翁地位,不断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云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课堂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3,(25).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篇2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因循守旧等各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课堂高效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能否实现有效提升,随着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高效课堂是一种优良的教学境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高效的课堂教学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进步,课堂上充满生命活力,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整个课堂洋溢着温馨与和谐。下面,笔者就自己在实践中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与大家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教师课前吃透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只有在课前“吃透教材”,理清教材各部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同时,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全面通读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对教材里的内容及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写意图深入地研究、分析,精心备课,以全局观点深刻理解教材内容,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准备。

二、重视情境创设,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情境创设,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情境创设中,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2.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不同,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形式。例如,对于中、低年级的儿童,可以选择直观演示、做游戏、讲故事等直观形象的故事情境、活动情境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形式创设,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发挥积极主动性,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数学本身的魅力,继而愉悦地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教学中多是以教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充分发挥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教师要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在课堂内容和教学任务设置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小学数学通分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如何比较分数大小不知所措,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给学生灌输概念知识,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法引导学生。比如,可以通过画图法等比较形象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展现,教师在黑板上画两条一样长的线段,把其中一条平均分成9份,表示出它的4份,把另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份,表示出它的3份,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这种方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通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注重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教学反思,剖析实际教学过程是否达到教学预设,每上一节课都需要深入地剖析课堂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生成情况、教师调控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反思,包括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思想方法等,不断分析、总结规律,在反思中学习,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质量。

总之,在新课标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认识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刚.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2011(06).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分析研究

现代社会是讲究效率、追求实效的社会,教育教学提倡对学生实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样也少不了对教学效率的追求。如何在有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数学技能,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正在思索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如下分析。

一、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关

理论是行动的指导,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着重要的联系。当前正处于教育教学研究持续推进的阶段,学校教育教学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需要进行不断地学习,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如果教师还是坚持以教师讲解、学生训练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能适应现代学生求新、求异的思维特点,也不可能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如果教师自己不会制作Cai课件,不会操作几何画板,也就很难发挥这些新兴教学手段的长处,达到直观教学、促进理解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有关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定位,了解课堂教学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学习对教学方法的建议,才能在备课的过程中确定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较为简单,很多教师掉以轻心,不注重对教材的研读,这样的作法欠佳,备教材不仅需要了解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还需要了解小学数学教材体系的编排顺序,本堂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其他相关的教学内容,才能游刃有余地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要点。例如,在几何部分的教学中,《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建立在前面的《长方形的认识》教学基础之上,并为后面的正方形面积计算和立方体的认识打下基础。备学生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已有生活经验,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学生在知识面和思维方式在整体上存在一定差异,教师要根据这样的差异来备教法,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氛围有关

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不论是物理环境还是心理环境,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环境特别是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积极、和谐、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知识生成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在宽松、安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的内在学习潜能,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假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要求过于刻板严格,计算出现失误、画图出现偏差都会引起教师的斥责,学生往往会不敢有所作为,不敢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教学内容,也容易对取得学习成功失去信心。

四、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有关

现代教育观念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自我建构,课堂教学如果能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目标明确、讲究实效的自主学习,则能够让教学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年龄小,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自我控制、自我督促、自我激励的能力不足,教师要教给他们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深入思考问题、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课后复习巩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在两位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算法原理,引导学生将乘数分解成一位数和整十数,将所称的数相加,再通过研讨来概括两位数相乘的步骤和方法,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为多位数除法、除法的学习打下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五、课堂教学效果与课堂练习的设计有关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大量的课堂练习,用以巩固和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堂练习设计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应提倡精练少练,设计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形式多样、思路开放的习题,尽可能避免枯燥、单调、重复的练习。例如在《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接近生活实际的习题:为什么下水道的井盖要设计成圆形而不是正方形、三角形?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完长度单位之后,让学生测量课桌、教室、操场的长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长度单位的学习在生活中的用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

六、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师的教学反思有关

有人说反思三年成名师。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评估课堂教学的效率,从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纠正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总结与反思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不够,则可以思考自己在教学氛围、学生兴趣激发上面的不足;如发现学生做练习的兴致不够,则思考练习的难度是否适宜、形式是否丰富,并加以修正与提高。

七、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及时进行课堂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学周刊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篇4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数学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是为了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锻炼其基本的逻辑运算和思维能力,小学是学生思维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数学本身是一门较为复杂,但又非常有趣、有实用价值的学科,其数理运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转变,如何实现这种转变就成为学好数学的关键。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普遍不佳,新教材的采用,让教师有些手足无措,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是难以下手。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兴趣则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数学课堂上采取多元化的趣味教学方法则成为改善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跟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内容试题难度加深,信息含量也更大,这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对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许多教师对于新教材的规定和新课改的要求难以立刻适应,在教学中仍然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学生则普遍感觉内容较难,负担过重,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并未主动、积极地去探知数学知识,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远低于预期,这不得不引起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

(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整个课堂教学令人担忧。数学是一门实际应用性较高的学科,对数学的学习应该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趣味魅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数学课堂却截然相反。数学课堂气氛往往较为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走神、课堂沉默等现象十分突出,对课堂设计环节的讨论积极性不高。同时,对于教师的提问,能主动回答的非常少,课堂反馈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学生参与度较低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新课改实行以来,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其课堂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它更多地要求教师从传统应试教育的“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然而,当前许多数学教师由于受到长期的应试教学框架的束缚,难以适应新教材的规定,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教师占有课堂时间过多,并且“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十分低下,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课堂知识,这就直接导致学生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

(三)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学环节不完善

数学的教学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直接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却不够合理,教学环节也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当前数学教师结构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数学教师往往不注重教学的课堂和课后反馈,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从而导致其消极应对数学作业、考试等。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趣味教学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最主要的阶段,也是趣味教学法应用效果最直接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课堂组织来应用趣味教学手段。

1.课堂教学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来改善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视觉、听觉刺激中学习数学,增加多元化的教学元素。同时,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分组教学、分层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呆板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问题。

2.在课堂练习中体会数学的趣味性。课堂练习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练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还能引起学生对下一堂课知识的期待。在具体课堂练习中,教师要设计多样化、趣味化、智力化的题型,以做游戏或者抢答、分组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斗志和主动性。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篇5

【摘要】课堂小结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一个良好的课堂小结不仅可以让数学知识更加系统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还能帮助学生科学的梳理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框架知识体系,查缺补漏,有效的归纳重难点,优化解题思路。就此,本文主要探究几种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比较有效的课堂小结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课堂小结;方法

所谓数学教学的课堂小结,就是在每节课结束之前,对本节课所学的公式、法则以及重要的定理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和介绍。课堂小结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强、联系紧密等特点,且有一定规律性,因此一个好的课堂小结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对数学课堂中常用的课堂小结做一个简单的归纳,为更多的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归纳式的课堂小结方法

所谓归纳式,就是对授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概括。

例如对于课上学习的“用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内容课堂小结上。可以将其解题步骤总结为:一审题、二设未知数、三列方程、四解方程、五验证、六作答的程序,然后用一个具体的应用题的事例加以说明,学生就会对方程的应用问题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又如在“有理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已讲完的知识内容进行一个总结:一条规定、两种运算方法、三条运算规律、四种运算法则、五个基本概念。然后再给予相应的简单介绍,带着学生一起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做小结归纳的时候,尽可能的做到语言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楚、抓住主要宗旨。

二、悬念式的课堂小结方法

所谓悬念式,是指引用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事例、设置一个悬念,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标。例如:在课题“三角形”的稳定性中,可以采用案例:在地震中,如果实在无法马上逃出室内,那么应该在室内躲在哪个地方的安全性会高一些,学生会给出类似桌下、床下以及有坚硬东西挡着的地方的下面等等的答案,教师可以给出最佳的答案:躲在墙角安全系数最高,然后学生会对其中的缘由很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引入下堂课要讲的有关“三角形的稳定性”的课题。

悬念式的课堂小结应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不能仅仅为了故作高深、故弄悬殊,最主要的应该是与相应的课题结合,为下节课做好铺垫,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利用音韵式的课堂小结

音韵式主要是用于方便记忆一些公式、法则上,通过编一些顺口溜的方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知识点。

例如在“有理数”的学习中,可以通过“正正得正、负负得正、正负得负”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效率。

利用音韵式的小结方法,对于学生在重要知识点的记忆上,可以使其记忆更方便且更牢固,并且还能清除的区分容易混淆的公式、法则。但同时也要注意,教师不能过于依赖音韵式的方式,不能将一些不能连接在一起的知识强制联系起来,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

四、设问式的课堂小结方法

设问式的课堂小结方法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些与教学课题相关的问题来对课堂内容进行一个大总结。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课题大总结中,可以通过提问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淤两个三角形只有一边一角相等,是不是全等三角形

于两个三角形的三角都相等,是不是全等三角形

盂两个三角形三边都相等,是不是全等三角形

……

通过设问式的课堂小结,可以将学生掌握的知识重新复习一遍,并且在脑海中再次加深对某个知识点的认识和了解。

五、运用表格式的课堂小结方法

表格式的课堂小结方法主要是将本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表格呈现其一些特征,以供学生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捋顺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四边形”的学习课程中,通过表格的方式可以直观的展现几种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特点。

通过表格的方式,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并将一些知识加以区分并建立一些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有效的优化脑海中的解题方案。

六、结语

课堂小结是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并精心的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的课堂小结方法,既要保证契合课堂教学内容,又要做到语言精练,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淤要使其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于明确其目的;盂语言简练,一针见血,一语见地;榆要有启发意义和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书梅.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刊),2014,(8):12-13

[2]李欣.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5):78-79

[3]张永招.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2):56-57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篇6

【摘要】中学数学课堂小结是数学教学中关键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节优质课的课堂小结可以让数学知识内容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还能帮助学生系统、有效的整理学习内容,形成自己完整的学科体系。文章主要研究、归纳了中学数学课堂中比较常见的、有效的、科学的课堂小结方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数学;课堂小结;问题;措施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笔者从事农村数学教学三十余载,经历了许许多多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经历了从初中到高中。通过实践、探索、归纳,笔者总结出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起到画龙点睛、升华知识体系的作用。因此,对从事在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来说,在课堂结束之前,要对所教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进行归纳小结,这是数学教师的基本教学行为。但是这一最后且关键的教学环节,经常被绝大部分教师忽视,他们对课堂小结的研究不重视,方法不总结、不归纳。笔者在研究并梳理了国内外数学教学文献后,确定课堂教学小结的研究n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中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展开了研究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解剖影响这些原因的存在因素,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理论,查阅中外教学文献等途径,对课堂小结提供自己的理论成果,供同行借鉴参考。

一、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小结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其一,绝大部分农村教师对课堂小结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教师没有设置课堂小结,也没有认识到课堂小结的重要性,认为课堂小结是走过场,空环节,可有可无。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基本无小结。有的也基本上是形式,控制时间短,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不强,就小结而小结,流于形式等现象极为普遍,其结果是学生认识不到位。也就是说教师、学生都没认识到数学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其二,教师设置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学生能够获得基本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但是目前处在农村环境中的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对课堂小结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极为突出,把成绩的提高作为教学的核心,忽视了教育的本质。

其三,教师在设计课堂小结时,基本不考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忽略了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认识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等现象极为普遍,极为严重。

其四,大部分教师的课堂小结形式比较单一、呆板、固定,没有达到升华主题、激发兴趣的情感目标,纯粹是知识的简单化,一笔带过,流于形式。

总之,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实际调研、理论研究、归纳分析、查阅资料等途径,清楚地呈现了农村学校尤其是数学教师在课堂小结中存在主观意识淡薄,教学设计单一,流于形式等现象极为普遍。课堂小结时间极短,甚至不到一分钟,在内容上常常忽略了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即与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思维目标没有达到一一对应。课堂小结的类型单一,不灵活。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笔者对当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总结为:课堂小结被忽视,小结问题指向不明,课堂小结学生参与性不强等。

二、数学教学的课堂小结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课堂小结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要新颖,利用动画小结自然、生动、有趣、快速有效、形象直观等特点激发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课堂小结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挖掘学生爱好数学课堂的潜能。课堂小结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判断问题的思维能力,真正让学生感到数学有用。课堂小结中,教师应具备整体较高的业务素质,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强,做到教学思路清晰,每一节教学做到有始有终。课堂小结中,教师应发挥自己上课的激情,尽力做到语言简练,干净利索,言简意赅,概括性极强。课堂小结中,教师应做到平时课堂训练有素,系统性强,重难点突出。

三、数学课堂小结的措施

(一)互动归纳式的课堂小结方法

所谓互动归纳式,就是对授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概括。例如笔者在一节优质课“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课堂小结设计上,将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小结归为:一读题审题研题,二设自变量与函数,三通过实际问题列函数解析式,四通过图像研究解析式,五分析实际问题,六解决实际问题并作答等教学流程。然后教师根据身边的生活事例加以说明,并设计一个具体数学问题,为课后作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节课做好铺垫。这是一个很好的小结设计,使学生对方程的应用问题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高于生活。

又如在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学习中,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对本章教学内容进行统总结:一条规定、两种运算方法、三条运算规律、四种运算法则、五个基本概念。然后再给予相应总和分析,带着学生一起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笔者做小结归纳的时候,条理清楚,抓住了主要宗旨。

(二)启迪思维式课堂小结

1.设计问题,创设好情景

即提出具有归纳总结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经过合理设计,是为下节课导入做准备的,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一节课的学习,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好奇性。例如曾在初中学任教时,讲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导入问题:用鸡兔同笼导入,今有鸡兔同笼,上有40头,下有100四足,问鸡兔各多少只?教师创设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挖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回忆今天所学新知,寻找答案。此种课堂小结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了学生主动分析和科学分析的潜能。

2.埋好伏笔,创设过渡

笔者建议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流程时,有意无意留一些缺陷,使学生感到言而未尽,以引起学生探讨缺陷的好奇,为今后的教学设计埋好伏笔。这种课堂小结设计是在教学重点的指引下进行的,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设计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二次函数时,我设计了一个生活实例:一座单行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和长方形构成,长方形的长为8m,宽为2m,隧道最高点p位于aB的中央且距地面6m,建立适当的坐标系。(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辆货车高4m,宽2m,能否从该隧道内通过,为什么?(3)如果隧道内设双行道,那么这辆货车是否可以顺利通过,为什么?这样小结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了准备。

(三)口诀式的课堂小结

口诀式的课堂小结主要是用于方便记忆一些公式、定理、法则上,通过编一些适当的顺口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例如在“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时空集”的记忆方法,让大部分学生彻底掌握不等成组的解法。

(四)问答互动式的课堂小结方法

问答互动式的课堂小结方法主要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堂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来对课堂内容进行一个整体知识结构的总结。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题的小结设计中,可以通过下列问题设计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1)从边的角度分析,平四边形的判定有几种?(2)从对角线的角度分析,平四边形的判定有什么?(3)从内角的角度分析,平四边形的判定有什么?这样分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问答互动式的课堂小结设计,可以使学生将掌握的知识重新复习一遍,并且在脑海中再次加深对某个知识点的认识和了解。

(五)思维创新\用表格图框式的课堂小结

表格图框式的课堂小结方法设计主要是将本节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表格与图框的结合呈现其一些共同与不同特征,使学生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将所掌握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汇总。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定理”的学习中,通过表格图框设计的方式可以直观地显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差异。

总之,作为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在小结设计中,灵活有效通过表格的方式小结,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建立一个知识框架,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理论,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将一些知识加以区分,建立一些相关知识的网络,形成理论体系,可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四、结束语

课堂小结是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的课堂小结方法,既要保证完成本节课堂教学内容,又要做到语言精练。在数学课堂小结时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让学生自己总结,临场发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做到课堂结构严谨有序,层次分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小结应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概括性和统一性。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的总结,它不仅对本节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教学推向高潮,而且还将延伸至课后乃至课外,具有深化主题、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拓展知识、延伸情感、陶冶情趣的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前提保证,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其学科的基础性和独特性,使得它的课堂教学质量在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再加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得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就有效性课堂构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进行简单的阐述,并就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从而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质量,进而不断促进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小学语文构建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意义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也在目标、内容、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课堂教学需求,因此,必须要加快对有效性课堂的构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突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性课堂的构建,能够通过不同的方面来增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内涵,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内容以及外延,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成效,增强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质量和水平,从而进一步的突出课堂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教育的效果,凸显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2.有利于提高整体语文教学的质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性课堂的构建,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对课堂时间进行充分的利用,在有效的时间内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进行语文教学任务,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整体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育新发展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性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当前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学的课堂新模式,使其能够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让小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的接收和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小学生课堂教育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育新模式在新课改体制下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也逐渐的突显出现,具体问题表现为:

1.没有准确的把握语文教材

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在教学上困扰小学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来教”。教师对语文教材的理解、把握不到位,没有真正的掌握教材当中隐含的课程。具体体现在:

(1)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准确的掌握较长主体涵义。有些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一味的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多元理解,但却没有全面、准确的进行引导,有些甚至偏离了教学主旨,都在其同教材隐含的价值内涵相背离。

(2)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主题思路和整体框架的课前预设,过分的偏向于课堂生成,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不足,只能凭空进行主观上的想象,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感悟教材内涵。

(3)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依赖过剩,导致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被多媒体播放所占用,从而使得教材真正的语言内涵无法充分的发挥,造成学生不能真正、准确的体会教材内容所体现的语言魅力。

2.没有正确的理解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其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并且对国家对公民的语文素养基本要求进行了规定。而这些内容恰恰是语文教学的准绳和灵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老师对其要求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具体体现为:

(1)一些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新教材,因此其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唯美唯新,在教学过程中:不对难点课文进行范读和领读;不对生字进行分析和范写;不对学生错误的课堂发言进行批评和指正,导致学生不能客观、准确的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行为越位或角色错位的问题。目前,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仍然受原来《教学大纲》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重,总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知识权威地位,将着力点放在如何在课堂上把问题讲透、讲深,或着对学生讲解更多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在进行自由、充分的发挥。

三、加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建设的措施

根据新课改的大纲要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措施如下:

1.在教学准备阶段要进行充分的课题预设

目前,随着新课改政策的逐步推进,“课堂生成”、“无法预设的精彩”等教学新理念、新方法被许多教师盲目的推崇、拔高,使得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不是专心的致力于课题预设,而是将教学成效更多的依附于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的效果,从而造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大量时间浪费现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备课阶段必须要加强对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工作。具体包括:

(1)大力加强课前预习的质量。课前预习一直都是学科学习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并帮助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中的知识内容。然而,由于这一环节多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因此常常被教师所忽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给予其适当的预习方法上的指导,并且通过进行课堂反馈来提高学生在预习质量方面的达成度。同时,还可以用家庭作业的形式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一些课下预习题,例如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片段背诵等等,从而让学生在课前就进入到学习状态,进而有效的节省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提高课堂整体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2)大力加强程序预设的质量。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感悟和掌握,充分的理解教学内容的主旨涵义,并结合任教班级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研究。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要不断的对课题进行反复的思考,并及时的同教研组的其他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通过教学资料共享、集体备课等模式,对语文教学中的训练点、重点、难点等进行科学、准确的拟定,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2.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实行多元整合化教学

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是构建有效性课堂最为主要的关键性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实际教学时,可以通过有效把控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包括:

(1)教学资源: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应用。其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有:文本资源(即教材资源、阅读扩展资源等)、人员资源(即教师、学生资源)、媒体资源等。

(2)教学目标:任何一科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大纲要求科学、正确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学习发展情况适时的调整和更改预设的教学目标,并对新生成的教学目标规划出相应的侧重方向。此外,语文教师还要主动的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3)教学方式: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侧重点由原来的只关注教师教法逐渐转变为同时关注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执教班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充分的发挥自身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疑问―探索―领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从而在不断的增强学生语文学习领悟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自觉反思加强教学监控的成效

所谓教学监控,主要指的是对课堂教学的活动情况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通过教学监控,能够有效的调整课堂教学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的形成内省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建立自觉反思机制体系(包括自我评价机制、问题反思机制、教学重建机制等),增强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监控水平和成效,并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预案做出及时、适时的调整和改变,从而更好的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结语

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是一件循序渐进的长期工作。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从小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出发,立足于教材选择适当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不断的发掘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培养和调动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的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了解、认识和掌握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进而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雪琼.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2(20)

[2]江淑芳.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之我见[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3)

[3]杨康明.试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构建[J].神州,2012(34)

[4]赵占平.浅谈小学语文的有效性课堂[J].学周刊(B),2012(04)

[5]陈敬哲.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实施[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4)

[6]朱洪青.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2(05)

[7]张燕丽,周辉,黄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9)

[8]唐亚丽.困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12)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篇8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育;教学有效性

我们的社会正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水平也在不断进步。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向着更广覆盖、更多普及的方向在努力。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我们的教育已然经历了全面的升级。在今天,我们的教育更加强调有效性,注重学生在接受教育后的效果。因此,今天,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趋于固化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趋向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可是教育就是这样,它面对的是一个个现实的个体,因此变数是很大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沿用一种教学方式的话,是很难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对学习的兴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整体状态也会大大不同,这时如果教师还是固守自己的一贯教学方式,就可能与时代脱轨,无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小学生处于一个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学习数学时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形象思维来理解数学知识,然后进行记忆。而数学是一门非常需要抽象思维来学习的科目,如果学生仅凭形象思维进行表面理解,就很难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原理,很难学懂数学。在学习难以显现成果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教育的目标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我们的小学教育不再凡事以考试为最终标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形成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思维方式。因此,在今天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讲授知识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然而,课堂教学会受到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限制,导致一些教学内容无法真实直观地呈现在课堂教学中。这时,教师就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教学工具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构建来理解知识运用的场景。

比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生2:摆整齐。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生4:把同拥亩西放在一起。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分组教学,加强课堂互动性

在教学中,没有互动性的课堂是没有灵魂的。今天我们说课堂互动性,不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课堂互动,有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对知识的见解,进行观点上的交流。在这种互动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大大提升。

比如,在讲授“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将学生分组,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课下找一些圆柱形的物体,拿来课堂上讨论,每一组最后派一个代表出来说明自己在生活中会怎样去测量一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师再对每一组的方法做点评,最后教师再将正确的方法讲解出来。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参与学习中的乐趣,也能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今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任务,明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法。在现下的小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方法正确了,课堂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加课堂中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路径;情趣;质疑;氛围

1前言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上要以新课标为前提建立起服务学生、服务课堂、服务学习的意识,将更多的时间、资源交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交往、交流、创新的真正主体,让大多数学生能够矗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舞台重要,使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成为成长、学习和认知的主人,这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和课堂变革的根本出发点和选择依据,也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径。

2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情趣

作为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路径,增加教学和课堂的情趣性无意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建立高水平的小学语文课堂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教师要善于对小学语文教材、小学生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认知,采取多样化、系统化、层次化的方式,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情趣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兴趣性,使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因素得到调动,进一步活跃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抓住小学语文教学重点,紧扣小学语文教材,大胆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周边因素、环境因素进行创新和变革,挖掘小学语文教学各方面有利的资源,形成特定的环境、氛围和空间,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热情,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共鸣,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亲近感,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情趣和欢乐,拉近小学语文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3提升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分析能力

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形成和提升分析能力,小学语文有效性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策略的选择和优化同样要将学生分析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核心的价值和目标。要加强学生认知与思辨能力的培养,告别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上零碎分析、浅层分析的做法,加强小学语文中直观、形象的内容,将小学语文课堂转化为一幅完美的山水画,有效提升学生语文课堂上的分析能力,提升分析的水平,加深粉丝的深度,这样就会把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成完整的画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小学语文中学生灵感的迸发,通过有效吸引和强化练习,形成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认知与分析能力。进一步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4提升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质疑能力

学生的主动质疑是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堂主动学习的基础,高水平的质疑能力使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核心价值取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告别“为了提问而提问”的传统方法,将发问和质疑的主动权让渡给学生,在传统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将学生逐步转化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全面思考和深度反思形成高水平的提问和疑问,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而且也可以提高小学Z文教学效果。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始之前要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的准备和素材的配备,利用学生思维活跃、泛化能力强的思维特点,在方法、内容和体系上预留学生思考和认知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认识上充分了解和深层次把握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抓住学生思想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发问,将更多的答案回答交付给广大学生,突出高水平的学生语文课堂发问、反思和质疑,在师生交往和共同研讨中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讨论、争论和辩论中有效进行交往和沟通,在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形成和提升学生小学语文技能与素质。

5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良好氛围

轻松、愉悦、活跃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和课堂氛围不但能够有效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双方关系,而且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泛化的动机和注意力,形成学生对小学语文课堂的主动与积极动机,调动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倾向性和积极性,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效果。语文教师要主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氛围的构建,为学习建设轻松的气氛和活跃的氛围,在积极的层面上使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得到陶冶和升华,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层次教育价值和功能,以良好的策略和方法做到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有益调整和重构。在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过程中要对学生采取鼓励和肯定的策略,通过路径的创新进一步体现学生个体的价值,提升学生获得感和成就感,尊重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观经验和主体情感,容忍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疏失和错误,在不同场合、不同内容、不同节点上激励学生,建立学生的稳定、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和蔼的态度、多样的方法、科学的策略做到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地调整和重构,使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不但得到知识上的学习,而且也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得到环境和氛围的熏陶,在激发学生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为学生语言能力、技能和素养的提高创设外部空间和资源平台。

6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之中要强调策略与路径的优化与选择,要以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课程和新目标作为前提,有效调节小学语文课堂的方法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结构,从小学语文课堂的系统和体系入手,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重构,突出小学语文教学双方的目标性和价值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功能性,打造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径、新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提升和有效变革探寻方法和方式上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探讨[J].冯德兵.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

[2]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刘艳琴.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

[3]新课程下如何构建真实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张金妞.中国培训.2015(06)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11―0076―01

新课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借鉴中英项目创新、提高的原则,积极开展“数学前置性作业”模式的探究。在“前置性”作业的探究过程中,笔者积极尝试进行“121”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形成一种符合我校实情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121”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121”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1.将课堂教学时间划分:“10分钟+20分钟+10分钟”,课堂前10分钟,交流展示前置性作业,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中间20分钟,解疑、交流,解决生成问题,共同参与交流,进而解决问题;后10分钟,练习、巩固,目的在于应用、内化、提升。

2.学习内容的划分:25%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5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25%是通过教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学会的。

3.对学习小组的划分:小组内成员按“1+2+1”的形式组成,“1”指的是学优生,“2”指的是中等生,“1”指的是学困生。

二、“121”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

1.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121”课堂模式的实施,将“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做得更细致更具体,形成一套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方法。

2.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从时间的划分、学习小组的划分、教学内容的划分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一定的方法,并能将这一模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

3.通过课题研究,在“121”课堂模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121”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

“121”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有: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课例分析法。通过这些方法,开展及实施小学数学“121”课堂教学模式,改变“灌输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现状,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模式构建方面进行思考,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勿容置疑,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始终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和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的原则,有的放矢,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实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121”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尝试和采用“121”课堂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先进和高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