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十篇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十篇

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3:21

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小学;男性教师;素质培养

作者简介:冯文军(1989―),男,山东淄博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我国长期以来对小学男性教师的素质培养主要偏向于专业素质的教育,而忽视了道德素质的培养,从道德素质培养的内容、形式、目标等方面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没有考虑到小学男女预备教师的性别、身心发展的差异。本文从小学男性教师自身、高等师范教育、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反思小学男性教师的道德素质培养。

一、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培养的反思

我们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培养的因素进行筛选,并从教育学视角出发,以唯物辩证的认识论进行客观分析和反思。

1小学男性教师自身因素

首先,我们从频繁发生的“案”不难发现,所有“案”的男性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扭曲、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一方面,个性心理品质要素是小学教师素质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学男性教师的身心发展需求与女性教师有明显不同,所导致的课堂行为表现、个性心理特征及教育方式等也不同。另一方面,小学男性教师缺乏必要的成人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素养,导致所外化的道德行为偏离正确的轨道。据有关研究表明,小学男性教师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其他、SCL-90总分、阳性症状均分八项上的得分均大于女性教师。[1]其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并非只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男性教师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是否也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真正做到关心儿童、爱护儿童,在让孩子感到“父爱”般的关心,这是一个值得小学男性教师反思的问题。

最后,小学生大多处于成人取向的道德阶段,无法有效地“监督”教师的行为,对男性教师的某些不合理道德行为更是迫于威严而不敢提出反对意见。更有某些小学男性教师由于生理、心理需求,无法合理发泄自己的“欲望”,浏览黄色信息,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道德自制力较差,没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做出很多令人惊愕的“变态行为”。当然一方面反映出学校、社会和国家对小学男性教师的道德行为没有尽到有效监督的职责,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某些男性教师的自我监督、自我反思意识淡薄,甚至根本没有这种意识。

2高等师范教育因素

首先,在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性预备教师的人数少之又少。教师教育者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对男性预备教师的关注度较低,更谈不上人文关怀,又加之男性预备教师参加集体活动较少,小学男性预备教师群体必然会产生一种“被隔阂感”,这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甚至会埋下日后出现道德败坏行为的祸根。

其次,高等师范院校对小学教育专业预备教师的培养模式不合理,“一刀切”现象严重。对男女预备教师的考核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忽视道德素质的熏陶和培养,同时未考虑男女预备教师的身心发展区别,道德素质的考核一切向整齐划一看齐。最后,道德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专业课程的道德教育性有限,对男性预备教师的道德培养“企图用政治思想课程代替职业道德教育,试图将道德教育推迟到职后培训”。[2]即使学校设置了有关道德素质培养和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也是作为选修课程或者不是重要的课程进行教学安排,同时也未考虑男女预备教师道德素质培养的差异。

3学校和社会因素

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归根到底是周围环境的反映,具有心理扭曲、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男性教师在自我扭曲价值观的促使下,做出了很多道德败坏、令人唾弃的行为。

首先,对教师资质的考核过于偏重专业知识的考查,不管是考核的内容、形式、目标等方面都无法体现“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有的男性教师教学能力非常高,可是道德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令人担忧,当前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改革教师资质的考核制度,增加了教师道德素养的考核力度,但仍未从根本上杜绝部分道德败坏的男性教师获得教师资质。其次,部分小学受到男女教师比例不协调的压力,纷纷制定政策优先引进男性教师,当然,调整教师性别比例是一件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是解决这个问题不能没有原则和标准。既然小学男性教师这个群体人数较少,学校就更应该引进道德素质高尚、教学能力过硬的合格教师,不能因为某些男性教师道德败坏的道德行为而把整个小学男性教师群体贴上“不道德、没人性”的标签。最后,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学校监管、培训不到位。社会很多不良风气也在侵蚀着教师群体,尤其对小学男性教师的冲击更大。另外,受性别偏向、性别刻板印象及角色定位模糊的不利影响,小学男性教师的交际范围有限,始终处于一种压抑的处境。同时,学校在监管和培训过程中只注重教学质量水平和儿童的学习情况,而对小学男性教师缺乏“道德正能量”的引导和合理有效的监督。

二、提高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水平的策略

提高个别男性教师的道德素质水平,教师自身的有效道德实践是关键,高等师范教育的正确引导是前提,学校和社会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是重要保障。

1小学男性教师自身的有效道德实践

首先,小学男性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一方面,广大小学男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和合理缓解心理压力的锻炼,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男性教师自身特有的、良好的心理特征,挖掘自身积极健康心理因素。另一方面,小学男性教师既要有成人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善于调节心情,同时要学习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知识,合理疏导学生,正确引导。其次,真正树立“全方位的”以生为本理念,保护学生、爱护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固然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但更不能忽视小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以生为本”。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3]小学男性教师要将小学教育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看待,坚定理想信念,身体力行,提高自身对小学教育的职业身份认同感。最后,严格遵守有关教师和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小学男性教师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依法教学、依德教学。对于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职前、职中和职后,使之树立终身道德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水平。自觉定期反思自身道德行为,加强自我监督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和意识,这不仅是小学男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需要,也是改进和提高其培养工作的内部需要。”[4]

2高等师范教育合理、正确的引导

首先,提高对男性预备教师的关注度,以人文关怀促进道德素质的培养。一方面,教师教育者要充分考虑男性预备教师的需求和感受,适当增加道德素质培养的力度,适当用“男性教师教育者和男性小学教师作为角色模型来帮助男性预备教师职业身份的发展”[5],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男性教师人格”,扬长避短。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班级和学校集体活动,善于发现其道德闪光点,促使其进行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创设融洽、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和和交际环境。其次,建立健全有效的男性预备教师培养模式,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道德素质考核模式,适当引进“档案袋”作为男性预备教师的德育考核方式之一,充分考虑男女预备教师身心发展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考核男性预备教师的道德弱点,充分肯定其道德高尚的行为,加大对男性预备教师教育实习的道德考核。同时,教师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高尚理念。

最后,进一步科学完善小学师范课程的设置,加大师德培养课程的课时,改进传统灌输学习模式,有效开展多种多样的道德活动,丰富男性预备教师的健康道德理念。同时,根据男性预备教师的心理、人格特点,创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男性预备教师的必修课程。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做到全面与重点、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结合,即将道德素质培养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来,做到专业课程中有道德教育,在道德素质培养中体现专业课程知识。

3学校与社会营造的融洽道德氛围

首先,国家应建立完善的教师资质准入制度,修订关于教师道德素养的法律,增强对预备男性教师和在职男性教师的道德约束力。一方面,改革教师资质考核的内容、形式及目标等,在考核预备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加强其道德素养的考核,促使其由知识型的预备教师向素质型的预备教师转变。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男性教师的道德发展现状,及时修订教师资质考核办法、教师法等,加强对预备教师非道德行为的监管和预防,从制度上规范男性教师的道德行为。其次,学校要加强男性预备教师的入职和在职道德素养监管,注重师资建设的专业化。一方面,学校在引进预备教师时,优先考虑男性教师的前提是其道德素质高尚,做到宁缺毋滥,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学校监管不力、管理不完善等原因,更应该注意男性预备教师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对于在职男性教师的管理需注意三点:一是加强其道德素养的培训,完善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做到道德培训的标准化和制度化;二是完善学校管理方式,创设积极健康的教师道德氛围;三是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优化学生意见反映渠道。最后,营造具有正能量的道德社会氛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道德素质的培养更多的是靠良好道德环境的熏陶,而非教条般的灌输道德的条条框框,发挥教师道德模范的正向引导作用,创设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全社会只有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作为我国小学教育中弱势群体的男性教师,才会感受到真正的道德正能量。

参考文献:

王文,李智勇.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鄂州大学学报,2012(1):61.

马珍萍,胡建平.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邵宗杰,裴文敏,卢真金.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35―136.

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篇2

一、新加坡和韩国德育的特点

1.在德育目标上,注重民族精神的传递与弘扬

1991年新加坡政府确立了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助,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五大价值观。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造就良好的、忠诚正直的公民,使年轻一代在个人行为品质、社会责任意识和忠于国家等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极力倡导一种既有别于其他各国又体现东方传统文化美德的、有新加坡特色的学校教育。

韩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实施民主国民教育,即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韩国民族精神为根本,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培养面向21世纪的富有民主精神的韩国人。从公民道德教育目标来看,“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为主;中学阶段以内化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为主;大学阶段则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形成道德自律”[1]。

2.在德育体系上,注重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新加坡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是“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全方位展开的,针对不同的对象,注意德育内容的循序渐进,课程由浅入深”[2]。如小学开设的《好公民》课,一至六年级依次以“个人”、“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世界”为中心内容,有的放矢,范围逐渐扩大,在低年级阶段注重个人的自身修养、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学校方面的教学,而在高年级阶段则扩展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方面的教学,在学校德育中十分重视生活教育和公民知识的传授,由表及里,分阶段、分层次、系统性地展开教育。

韩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形成了完整的目标体系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注重由浅入深,从实践到理论。小学三年级到初三年级期间各年级的公民道德课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生活”四部分组成,呈现出放射型的结构模式,即以个人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

3.在德育内容上,注重儒家伦理道德与国民精神

新加坡一贯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与对国家忠诚的教育,重视东方的道德传统和道德观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儒家伦理价值追求为基本精神,强调正直、忠诚、诚实、信任、同情心和责任感等人类的核心价值,同时吸取中国的儒家伦理、西方的科学精神和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注重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态度等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的行为符合已形成的价值观。在东西文化交融中,新加坡深刻认识到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尤其注重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在中小学里开设了儒家伦理课,如《好公民》强调儒家道德价值观的培养,《生活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的同时又进行道德教育,《儒家伦理》讲授儒学大师的修身与生活、五伦及仁、智、勇、义、礼、信等道德规范,并出版道德教育的通俗读物,其中收录了许多中国古代的著名道德故事,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韩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政府一贯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与爱国教育,特别注重“国民精神”教育,即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理想。儒家文化给韩国以巨大的影响,韩国遵循儒家主张,认为“通过个人修养的自我完善过程来协调个人同社会的关系,个体的修养是整个社会安定和谐的最根本保证。从儒家的这一思想出发,韩国学校德育已成为一种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突出培养学生个人道德修养,以促进社会安定和社会现代化的道德教育体系。”[3]儒家“仁”、“礼”的修身思想已列为韩国中小学至大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其要求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礼仪,如自尊自爱、尊敬师长、友好待人,重视家庭和睦和孝悌思想,逐步培养“泛爱众”的集体意识、公民意识和民族意识,其要求学生掌握家庭、邻里和学校中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各种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可见儒家思想已全面深入了韩国的基础德育。

4.在德育方法上,注重创新“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新加坡教育面向世界,在引进西方较为先进的德育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构了一套适应本国青少年发展需要的德育方法,如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丰富多样,“一方面坚持通过开设道德课,向学生讲解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强调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并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实施道德教育的格局”[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化的德育网络,充分调动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营造公民道德教育的大环境,切实提高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新加坡除了正规学校开设德育课程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道德实践机会,使公民教育成为全社会都关心并参与的大事;除课堂讲授外,还采用讨论、讲故事、现场参观和义务活动等方法,并普遍开展“五个e工程”辅助活动,即榜样(example)、阐述(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经验(experiment),以提高德育效果。

道德教育课程是韩国学校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继承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合理因素的同时,积极引进各种有益的理论加以创新,建构新的公民教育方法,主要有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教师可采用讲述、辩论、唱歌、角色扮演、参观、游戏、实践等方式及充分利用视听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韩国学校德育十分重视对青少年成长的培养工作,从点点滴滴抓起,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相结合,使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紧密结合,建立“三结合”的综合德育体制。除德育课外,还充分发挥各科教学活动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在坚持系统的道德知识教学的同时,非常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把活动引入课堂,配合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接受相应的教育,在活动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辨析问题、道德推理及将道德抉择付诸实践的能力。

二、两国德育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新加坡所开展的以视野开阔、立足国情、求同存异、强调特色为总体特征的德育,使新加坡的德育成为世界德育的典范。韩国建立了行之有效而又运转良好的公共法则和制度,形成了讲卫生、重清洁、有礼貌、守时守法守秩序等良好习惯和社会风气,这与韩国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密不可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社会,我国要有目的地借鉴两国的德育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1.加强传统教育,传承优秀文化

我国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四有”公民,在意识形态上强调马克思主义信念的教育,强调对祖国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德育内容贴近生活,强化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基本道德品质。

(1)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它博大精深,其中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其核心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道德要求培养了许多有人格魅力的优秀人物,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对当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应重新审视和阐释传统道德教育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弘扬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操。

(2)要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建立开放型的学校德育模式,兼容古今中外学校德育成果。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是道德教育是有共同的规律可循的,我们要结合我国国情,努力吸收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想和新方法,特别是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更应该让学生在开放的社会中明辨是非,独立思考,不断提高认识,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传承各国的优秀文化,包括先进的德育经验。

2.重视发展规律,教学循序渐进

过去,我国的思想品德教材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偏难偏繁偏深,曾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和政治目标,无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对学生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期望每一个人都成为伟人或道德理论家。此外,过去的教材在小学阶段提倡共产主义教育,在中学阶段提倡社会主义教育,在大学阶段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另一方面却加强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颠倒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育效果自然不明显。因此,当今我国的德育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根据系统性、层次性、递进性的原则,做到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首先要从德育的基础层次抓起,扎扎实实地进行公民社会公德教育,向学生传授一个合格公民必须遵守的最基本道德规范,帮学生养成最基础的良好行为习惯,然后再进行更高层次的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的德育教材是以学生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教育和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内容为框架来组织的。在小学阶段掌握了一定的思想品德知识,养成了较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学习中学的思想政治,接受心理品质、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进一步培养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帮助我们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4],这种德育课程的设计及德育活动的安排,注重德育的生活化和人性化,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规律,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

3.强调中国特色,创新教育方式

新加坡把包括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加坡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让全体国民团结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其目的在于培养“新加坡人”。我国也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在学校德育中强调中国特色,培养“中国人”。在学校德育中,既要重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吸收传统道德中合理的价值观念,并加强国情教育,提高学生对现有制度及政策的认同感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又要结合时代的需要,吸收东西方先进的道德理念和教育方法,增强时代感。

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向学生灌输社会的主导思想意识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过去我国传统的德育方法是讲授法,特别注重观念的灌输,在方法手段上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的道德思维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某些通过考前死记硬背知识点而考出优异成绩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却令人失望。现在我们可以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加强道德实践环节:上课时,授课教师可以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或讨论或辨析,或参观或访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指导学生认真看待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基本的思维模式,以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考试时,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有些地方也采取开卷考试,或答题或撰写小论文,旨在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活学活用,提高思想觉悟。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4.提倡养成教育,理论结合实践

养成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遵守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和反复经受锻炼,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没有养成教育就不可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使他们在道德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道德理性的认识。新加坡和韩国的德育,强调学以致用,教育学生把学到的道德规范用于日常言行中,培养有道德的公民。

以往我国的道德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落实而忽视行为的训练和养成,造成了一些学生道德言行脱节,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用说教、灌输的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虽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而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只有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只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所以我国要改变“重教轻育”的做法,提倡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因为“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通过理论灌输和环境影响相结合,采取多种途径形成教育合力,以取得最佳效果;通过把德育课程教育与各种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增强其务实性;通过履行道德规范,反复经受锻炼,让学生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德的形成;通过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知信行实现统一。

参考文献

[1]赖水随.韩国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启示.教学与管理,2007(9).

[2]魏晓文.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2).

[3]肖薇.儒家思想在韩国的德育功能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8).

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牧区;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牧区学生多是生活在偏远高寒的地区,当地的经济收入主要以放牧为主,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新闻消息传播速度慢,交通闭塞,文化,教育相对滞后,学生不像其他地区的学生那样见多识广,对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法,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从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据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在中,日,美三国学生中间进行的一项“你尊敬的人是谁”的调查问卷中,日本学生对于第一,第二的回答是爸爸,妈妈,美国学生的第一,第二回答是爸爸,球星,而中国学生在前十名的回答中却没有自己的父母,现代社会我们培养的人才是要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并且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而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结合牧区学生实际特点,把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且贯穿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仅是教教材,而且还是用教材教,要培养好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靠简单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觉地溶于课堂教学中,达到潜移默化改变自己的目的,具体操作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二)精选教材,进行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材,多数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在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教材中,都有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针对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团结同学、遵纪守法、尊敬师长,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比如:小学一年级的《我爱祖国》这篇课文,在小学生刚跨入校门不久,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了。另外,像《雷锋的故事》《十里长街送总理》等课文,都是教育学生学习他人优秀品质的范文。还有像高年级的《毛主席在花山》《丰碑》等一系列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很好的范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三、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语文课本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古以来,诚实守信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要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课文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教书育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新时期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在学习《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时,可以围绕“做了错事不要紧,只要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担当,做个诚实的人”展开,并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让诚实的品德深入学生的心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可以举行“夸夸自己身边诚实的人”和“争做一个诚实的人”的活动,用扩展的方法丰富诚实的内涵,让诚实的品质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通过道德规范、准则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对于自己和社会道德的意识、思想、行为,相悖的行为自觉地进行改正。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礼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学校教育中是最不容许忽视的。因此,就语文教学中就要很好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比如在学习《有礼貌》这篇儿歌时,可以让学生向

中中的大公鸡学习,从而明白怎样才能做到有礼貌。养成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到有礼貌的好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学习《我不能忘掉祖国》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当时帝国主义列强趁火打劫,瓜分中国的历史,和当时旧中国的贫穷落后,以及腐朽统治的背景给学生介绍,可以有效缩短缩短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有志之士在中华民族最紧要的关头,抛头颅、撒热血,为建立民主、富强的共和国而进行了艰苦的斗争。通过时代背景的挖掘,使学生加深了对宋庆龄“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这句话的理解,增强了学生从小就树立热爱祖国,为祖国服务的决心和意识。

结语: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方法还有许多,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重视语文课程熏陶感染的作用,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不断研究摸索,并且注意挖掘语文课本中的有利因素,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培养新世纪具有良好品德的现代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德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曾滟;;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9期

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目的,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活动激发兴趣,规范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和个人才。

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初中生,随着心理、生理的变化,处于叛逆期年龄阶段,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更应该注重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 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

1.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人类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教育家洛克甚至断言:“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习惯。”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由“渐”而来。做人是挺难的,一定要从小减少许多问题。“慎始而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由此可见,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且,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青少年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1.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在新时期,党的十六、十七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的奋斗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公民。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青少年道德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中之重。青少年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社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

1.3抓好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就现在初中生状况来说,他们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初中学生正处生理变化阶段,心理要求独立、自作主张,但缺乏把握好自己的能力,小学升到初中又是从严格管教到逐渐向自觉自立管理的过渡阶段。现在农村留守学生增多,租住房屋学生增多,行为习惯差,抓学生养成教育,抓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又忽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可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青少年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另外,从行为习惯的培养人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养,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2 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学校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培养学生把良好的行为作为一种习惯。其中活动的开展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只有坚持不懈的去规范,良好的行为就能够成为习惯,才能称得上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1组织活动,规范行为,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在每学期开学可以组织学生诵读行为规范诗歌,日常行为规范歌、一日常规歌,组织师生搜集、制作诗歌和诵唱诗歌活动。借助多媒体和校园广播的诵唱,通过此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标准。

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根据思想品德教学的需要,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在锻炼中反复训练。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督促检查,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与激发学生对习惯的兴趣相结合

兴趣指的是对某种活动产生的积极情趣,从而逐渐形成习惯。要让学生在整理书包习惯养成中寻找乐趣,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兴趣,如:从每节课课前谁最先放好书本,谁能迅速的拿出学习用品的比赛中激发兴趣。并且能体验到良好行为习惯带来成功的愉悦,他们比赛的过程是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

3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

3.1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服饰,必须具有示范作用。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并且去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每时每刻都能感受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逐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

3.2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篇5

培养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一项长期性的使命,要从孩子抓起。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将基本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道德行为,并养成相应的道德习惯。因此,养成道德习惯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重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可操作且最有实效的德育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核心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其中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是首要的。良好的思想品德会使人有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高尚的情操。因此,德育教育在对社会和个人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德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笔者对这句话有三方面的理解:(1)德育与好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2)德育不完全等同于好习惯;(3)好的习惯是德育的一部分。但笔者不主张把所有的“好习惯”均归入德育的范畴,但德育与“好习惯”的确密不可分。下面笔者以道德习惯为例谈谈德育与好习惯的关系。为什么说德育与好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呢?“德”的概念是很宽泛的,它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爱党、爱国、爱民,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奉献社会、助人为乐的精神,还包括孝顺父母,尊重长辈,与人为善,宽厚待人,知恩图报的心田,也包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观念等,不管是宏大的还是微小的,都属于意识领域,这是其一。其二,德育是思想教育与行为教育的统一体,思想教育的成果要靠行为表现体现出来,否则,德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其三,不仅英雄壮举才是“德”的体现,更现实的德育成果就体现在平常的最普通的行为中,包括许许多多的好的习惯,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语言习惯,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良好的环保习惯等。有小才可以有大,良好的习惯越多,德育的成果越明显、越丰厚。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最直接的德育教育,良好的习惯也体现着教育的效果,所以说,德育与好的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又不完全等同于好习惯,因为德育的领域是宽广的,好的习惯所反映的意识领域仅仅是德育的一部分而已,同时,德育思想应该有高低层次之分,人的境界也有高低之分,良好的习惯代表的一般是普通的(当然是可以肯定的)思想境界,尚不能代表具有爱主义、民族大义、英雄主义之类的高尚情操。好的习惯是德育的一部分,这个观点已经在以上阐述中表明。要培养好习惯,首先要研究它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只有明白了它的重要性,才会有培养这个习惯的强烈愿望。一般来说,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习惯必然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形成,这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的根本区别。此外,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呢?最根本的也是最实际的做法就是从小事做起。比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从要求学生勤剪指甲勤洗手做起,从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丢纸屑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可以从拣起地上的一个塑料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可以从“对不起”“谢谢”“老师好”“辛苦了”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按时完成作业,不耻下问做起。总之,要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循序渐进,逐步扩展,层层深入,慢慢提高,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用终身。其次,教师要以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要以身作则来当好学生的表率。以制度来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习惯,主要目的就是以制度阻止和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和不良习惯的形成。约束不良的习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又如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按规章制度要求来检查自己的行为品质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很必要的,但这只是外在的手段。如前所述,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还得让学生明白某种好习惯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他们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位,行动上才能积极起来、自觉起来。同时,教师要重视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中小学生而言,这句话更具有实际意义。对于心灵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教师、家长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对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否则就会让学生失去信任。另外,家长的表率作用也不可低估,所以,教师还得获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使学校、家庭形成一个德育的整体,形成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阵地。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德育既不完全是相同,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充分认识到良好习惯的形成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便将来奉献社会、建设祖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非常重要,为此,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佳策。

一、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只有让小学生将我国汉文字认广、认全,才能让他们充分了解我国的汉字文化,才能在组词时更加灵活,其实汉文字中有很多能体现良好道德素养的实例,语文教师只要细心观察教材即可发现。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时,其中有几个生字(忘、挖、井、席、念)需要学生认识,在教会学生认识生字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将其组成一句本课的中心思想“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为学生讲解这句话的意思,培养学生知恩图报,不忘恩人的良好道德情操,如此,可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阅读教学可分为课堂朗读发声教学和默读解题教学,课堂朗读教学注重的是体会作者在写作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很大程度上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入体验作者在文中创造的意境,而默读解题教学,则注重的是在阅读中的有效方法,如何快速阅读,找出题目中与文章相切合的字或句子,联系上下文得到题目中要求的答案。但无论是哪种阅读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道德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王二小》这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以知道王二小是一名为了将日本侵略军引入八路军埋伏圈而舍弃生命的少年儿童团团员,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应当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铭记国耻的道德素养,唯有如此,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奉献于国家。

三、在激烈辩论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板块注重的就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少不了开展辩论会或辩论赛,这也是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可以针对一个能体现道德情操的辩论主题开展辩论,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搜集材料、撰写辩论提纲、探讨辩论技巧等,从而在详细的辩论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可以开展名为“塑料袋子究竟是否应当禁止使用”的辩论会,让学生在课下积极搜索相关素材,在课堂的辩论会上畅所欲言,形成观点相互对立的双方,详细论述塑料袋使用的优势和弊端,培养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写作教学又叫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其重要性可从历次考试卷面分值的设定上看出,除此之外,作文能力的应用范围涉及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小到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或者撰写工作报告,大到国家重要新闻的等,都需要良好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亦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如此实验,在实验的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从课外带一杯醋和一杯糖水到语文课堂上,然后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分别用食指蘸醋品尝和中指蘸糖水品尝,然后做出喜悦的表情,教师做完后,要求学生也来品尝,结果却是小学生尝到了醋的酸味,表现出一脸的苦涩。接着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凡事都要弄清事物的本质,教师之所以告诉学生留意实验现象,是因为教师在品尝醋的时候,虽然食指蘸进了醋中,但品尝的却是中指。因此,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要告诉学生在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之前不要妄下结论,有可能人的一个结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应当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非常重要,教师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有必要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辩论比赛以及写作教学中恰当地融入道德教育的内容,从小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为国家培养一批批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道德教育个性化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77-01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曾经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小学道德教育普遍实行的“制度化教育”、“划一性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忽略了德育在促进人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儿童不能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自我表现能力,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教育要以人为本,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小学道德教育进行改革,学生个体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相应道德教育方式、内容、途径的探索、改进,深入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把发展个性和实现人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使学生人格更完整、能力更突出、身心更健康、具备更强的独立创新能力。下面我简单谈一下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化道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熟悉学生个性特点。确立德育教育目标

要进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必须要对小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全方位了解,从家庭、学校、卫生部门、校外活动基地等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同时还要确立德育教育的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年龄特征,遵循其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德育的具体目标,从各个类型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和实施不同教育方法。挖掘和发挥每一个小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2发扬学生优良个性,突出主体常抓不懈

要开展个性化道德教育,首先要针对小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在课上发扬其优良个性,鼓励发展特长,修正自身缺点,养成良好习惯,因材施教教育学生,使学生形成完整独立人格和优化自身独特个性,释放生命潜能并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此教师要采取开放的态度,为小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特长,培养特长。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启发小学生作为活动主体,主动地参与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个性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个性化的教育需要教育者持之以恒的不懈工作才能取得成效,要充分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建设,为小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道德教育环境,以便于更好地发挥优秀文明传统对学生个性的熏陶作用。

3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方法、途径因人而异

对小学生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各类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的差异以及原有道德水平层次的高低分类施教,采取相应的途径、方法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及阅历的积累,小学生道德教育也呈现出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变化。我们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强化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有计划、有目的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及行为习惯。例如低年级的儿童对直观性和情境性的行为的理解较为容易,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他们这方面的个性特征,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对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除了让他们理解道德行为的内涵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自觉将其运用到具体生活中。

其次,针对各类小学生的性格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性格内向的小学生往往不善于与老师和同学们交往,做事情犹豫不决。上课回答问题不踊跃,参加课外活动不积极。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诚心和耐心,一方面要多鼓励,培养其树立自信心和适应紧张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引导他们主动的与老师和同学们交往,并安排几个外向型的同学带动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融入到班集体大家庭中,从而克服自己的孤僻感。同时要求他们多动手动脑,思考问题时要求反应灵活,不要迟迟疑疑,逐步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不断修正自身的性格缺点。外向型的小学生为人正直、热情、勇敢、有进取心、喜欢与人交往,但往往又性格浮躁甚至暴躁、粗心大意。对这类学生,要培养这类学生脚踏实地、坚持到底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对他们有时犯的错误,要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批评教育,使其逐步改正自己的缺点。

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实效性

从教育的历程与人生的发展阶段看来,小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学生心智还很不成熟,需要成年人的教育与塑造,他们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年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其今后的发展,因而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小学德育教育最重要的途径,而其实效性差是困扰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因此,在全社会实施公民德育教育的大背景下,研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思想品德课实效性分析

小学实施德育有多种途径,如各科教学(其中包括思想品德课教学和其他各科教学)、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活动、少先队等。思想品德课是最经常的途径,一直发挥着重要渠道(相当部分人认为是主渠道)的作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适当运用一些实践活动,向学生贯彻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实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文明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教学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居主导地位。在道德认知方面,小学生对国家标志、正确的品德行为规范、正确的道德观点、模范人物的认识和再现。在道德行为方面,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能把有关知识和正确的道德判断应用于具体的行为之中,文明礼貌,遵纪守法。需要特别指出:知识虽然是认识的对象或行为的具体规范,但更是思想品德的载体。指导和规范行为,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培养道德情感,培养道德判断、抉择能力;发展自我教育的多维建构,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实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实功效与期望功效的吻合程度。吻合程度越高,我们说越有效,反之,如果它的现实功效与期望功效相差甚远,或者其正向的潜在功效不能转化为正向显在功效,或者负向功效过大,即所谓的实效低下。

二、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1.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的基础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而目前,小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对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具有自豪感,但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渴望,缺少不畏、英勇抗争的历史责任感;缺少团结合作的精神,缺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扶危济困的社会公德。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激励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振兴的英勇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社会公德中的团结互助、平等友爱、一诺千金、严己宽人、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等也都是正确的集体主义人生观,应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灌输和培养,尤其是学校教育中更应该放在首位。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历史古迹的图片或记录片,有条件的话带领学生亲自游历则更能使学生们印象深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温良恭俭让的习惯,克服懒散懈怠、意志消沉、孤僻乖戾、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尔虞我诈的不良品质,克服不宽容他人,不谅解他人的缺点,为学生个人的良好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要孝字为先。一个人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一步也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关怀与呵护,试想,如果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他又怎么去爱别人,爱这个社会。所以,是否孝顺父母长辈,成为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基本标准。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小学生多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家庭,父母长辈的溺爱,使得小学生中出现如下现象:不孝敬父母,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好吃的得自己先吃,好用的得自己先用,认为父母关心自己是天经地义;上学时父母背书包,父母到学校替孩子完成劳动任务,生活不能自理,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阔少爷、阔小姐生活。

对于这部分小学生,要让他们学会感悟生活。如果说感知是一种对学生思想的影响,那么实践则是一次再学习、再感知的感悟过程。我们要把深化道德行为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引领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实践体验等。在生活实践中,学生亲身体会、亲身感悟,所学的品德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深化。比如,安排家庭作业,给父母洗脚,为长辈剪指甲等,通过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付出的喜悦,使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说。这样的实践体验,才能使道德知识更内化,道德行为更深化、更有效。良好的家庭美德教育,能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也为日后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集体主义道德风尚奠定坚实基础。

3.个人修养教育

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人为本”,这就回归到了个人修养教育。目前,小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认同公正无私、疾恶如仇、团结友善的品格,但缺少戒奢节俭、豁达大度、温良谦让的个人修养;虽然享受着知识创新带来的各种物质成果,但却缺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知难而上的创新精神,表现为懒散懈怠、意志消沉,遇到难题不动脑,做作业抄袭别人;缺乏诚信意识,具体表现为上课迟到不说明真实原因,编造理由,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有些小学生认为不讲诚信无所谓,而且不相信别人,认为周围值得信赖的人很少;心理品质脆弱,表现为自我中心、轻生、厌学、早恋、偏激、自卑、焦虑、嫉妒等,承受挫折能力很差,一次考试失利就一蹶不振,遇到一点困难就丧失信心,缺少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而对于这部分学生,老师可以在思想品德课上通过剖析学生心理,通过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不断引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无疑会极大地促进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经过情感的过滤与催化,品德课活动中所学的道理与知识也会深深地铭刻于学生的心田,并转化为学生的要求和思想,去指导他们的行动。帮助学生加强个人修养教育,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培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品德,激发学生自我理解,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内动力,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结语

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实效性,要坚持以为人本、以学生为中心,把握住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其在思想品德课上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影响,触动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让小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费惠珍.有效性:品德课教学的“命脉”――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科研论坛,2010,(02):80-81.

[2]高波.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心理误区的跨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2):58-59.

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篇9

我校师范生较为重视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专业思想较为稳定,有一部分同学已具备一定的师德意识,并能以师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我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及教育法律知识相对欠缺,相当一部分学生师德认知偏差,师德意识较为淡薄。面对师范生的师德现状,我们要客观分析原因,但更应该认识到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迫在眉睫。适应时展的要求,以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师范专业建设的需要为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于2011年10月-12月先后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中有“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具有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目标要求,在学习领域中要求有“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的学习领域,在课程设置模块中提出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模块;同时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含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就是专业理念与师德。标准指出小学教师要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要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研读这两大标准,发现一个显著的共同之处就是突出对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全面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调查中,“对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有93.5%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这也体现了我校师范生对师德教育的迫切需求。理想的课程应该是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点。为体现时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师范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其中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要重视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总之,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他们今后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求他们在师范院校接受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步具备一定的师德素养。因此,在师范生的培养中,师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于高素质教师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化改革与发展都赋予了师德教育新的拓展空间。因此我们作为师范院校,在师德教育、教师专业伦理教育方面也不应墨守陈规,要推进师德教育途径方式等的创新。而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起点是要具备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师范生获取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课程。笔者认为师范生师德课程的开设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师范生师德的养成“是从对教师道德具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产生教师道德情感、形成教师道德信念、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反复锻炼,逐步成为个人行动中确定不移的倾向,即稳固的品质这样一个有机过程”。但是反观当前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到在公共基础课中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在教育专业课程中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课程,却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等专业伦理课程给边缘化了。大多数情况下,师德教育零散分布在其他一些课程中或以其他一些方式来进行,没有单独开设课程作为支撑的平台。作为未来的教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专业伦理课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日益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这类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教师的专业伦理精神问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近来我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也开展了一些探索,如有些思政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结合职业道德的章节,在师范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对参与国培计划的师范生开展师德讲座等。但因为没有独立的师德课程作为载体,我校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缺乏必要的平台。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的重要依据,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模块。因此,我校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契机,调整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上要树立师德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要单独开设师德教育课程。

首先应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要凸显《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新诉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上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增删、改进和发展。如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要求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不断革新的教育观。这些都是我们在构建与时俱进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时的着重点。其次也要将教育法规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的范畴。知法懂法是依法执教的前提,但调查的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师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缺少必要的了解。因此应当将《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范畴。

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示范性思想品德教育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素质教育向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教师职业“人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楷模,是广大教师应尽的职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体现了教育中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要性,而担任这一培养任务的主要是教师,学生思想品德如何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品德的示范性的教育和影响。即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榜样的力量和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一、言传身教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在初二讲法律“雷池”不可越,不使用假币的问题时,我问学生,在我们身边有没有毁坏人民币的现象?学生抢答:有,我看到过老师在人民币上定过字。可见,并不是每一个教师的道德素质都能在学生心中起示范作用的。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说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也是公民意识强的表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段话告诉我们,如果教师的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自然会给学生的心理以巨大的影响,用不着发号施令,苦口婆心,学生也会以教师的为榜样,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正身,焉能正人?”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牢牢记住的金科玉律。

那么,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如何发挥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呢?

二、他人榜样和自己榜样相结合

品德教育示范性不仅古已有之,它的作用也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所证明,如美国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便是。所谓观察学习,就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人物的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所进行的一种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较易、较快地学习到某种社会行为,既省力省时,以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很明显,这一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榜样、示范来教育学生,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每一个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以身作则,即要求学生做到的,就自己首先带头做到,绝对不能对学生讲马列主义,对自己却搞自由主义,要知道,那种老是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教师,是学生所最看不起的。更谈不上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这一点看,榜样的示范性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把握好。

在对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他人榜样和自身榜样结合起来,以自身榜样为主,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榜样。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身边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他们的高尚品质等。但在向学生提供榜样的同时,必须与教师的自身榜样相结合,才能使前者榜样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向榜样学习,自己却我行我素,甚至与榜样的品行背道而驰,那怎么能发挥出榜样的巨大教育作用呢?他人榜样是通过教育者的自身榜样而对受教育者发挥积极作用的。夸美纽斯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充分发挥自身榜样的模范作用,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榜样的示范性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中要做到他人榜样和自己榜样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用非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老师不论在哪方面,都要加强自身修养的提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身教的示范作用,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和形成。

三、注重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以身教为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教学与言教为主,即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说明、回答等,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品德教育则以身教为主,即品德教育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榜样——示范,不是取决于言谈——讲述。试想,如果一个教师讲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老是作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不可能培养出良好品德的学生,当学生看到优秀品行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时候,学生才能信服,才会效仿,才会激发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当教师具有高尚的理想和信念时,言传身教才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首先应成为那样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于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我们必须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教师的每一细小行为,文明习惯对学生的心灵都产生不平凡的影响,因此,在品德教育中,教师要严以律己,言行一致,处处用社会主义理想和道德严格要求自己。

四、用非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