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十篇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3:39

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意见》(云政办发〔*〕134号)和《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意见》(昭政发〔*〕38号)和省、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结合实际,经县人民政府54次常务会议研究,现就我县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新时期“三农”工作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省信息化、数字化、电子政务和“数字*”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数字乡村”工程是一项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文字、数据、图片、视频图像四种表现形式,全面、真实、直观地展现乡村风貌、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农村经济、特色产业、人口卫生、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和发展重点等现状。“数字乡村”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及时了解农村基层的基本情况,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科学决策;有利于及时向农民提供政策法规、科技知识、市场供求等有关信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民主管理,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我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较为滞后,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信息设施落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实际应用水平低、涉农信息资源分散、信息队伍建设不适应发展需要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就显得非常迫切。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协调服务,努力把“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完善农业和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社会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政府牵头,市场运作。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推动“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有序开展。同时,要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鼓励合作与竞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坚持统一标准,依托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结合国家实施的“金农工程”等项目,整合各部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要建立分工负责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强化优势互补,努力形成全社会推动“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合力,加快项目建设。

3.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要在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坚持统一规划,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数字乡村”工程的系统操作要简便易行、方便使用,信息要贴近实际需要,及时更新补充。要加强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4.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的村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试点,以试点先行,做到典型示范、积累经验、完善功能、先易后难、逐步推广,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三)建设目标

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8月下旬全面开展建设,到今年10月底前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县,连接县、乡、村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和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图文并茂的网络信息服务。

三、建设内容

(一)抓好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

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总体要求是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科学规划、统一标准、规范栏目,加强信息资源采集、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乡村概况、乡风民俗、政策法规、政策补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村财务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名优产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资源环境管理、农村规划建设、农村疫情监测防治、林业、水利、气象、扶贫开发、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库,通过文字、数据、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和反映全县以自然村为起点和建设重点的农村基本情况。具体要求是通过数据采集和图片采集,全面反映乡镇、村委会和自然村的基本情况(按附件1—5的要求和内容进行采集)。

(二)抓好“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我县“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以全省统一的“数字乡村”工程信息网为依托,项目建设与“金农工程”等项目有机结合,利用电脑、电视、电话、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构建“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重点对乡镇、村委会、自然村三级子网进行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信息网络体系。“数字乡村”信息网络栏目的设置,既要考虑科学合理,又要做到易懂、实用(具体设置按附表6的要求进行)。结合实际,我县目前的村级网络终端建设首期安排在白鹤滩镇的莲塘、库着、黎明、七里、北门、可福、迤博7个村委会和其它乡镇政府所在地的15个村委会,其余村委会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建设。网络建成后,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和整合信息资源,推动涉农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共享,防止各自为政,避免重复建设。要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实用性、实效性,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抓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以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又好、又省、又快为方向,整合现有资源,抓好综合利用,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延伸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一个覆盖全县,连接乡、村,涉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生产经营大户,集采集、分析、预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四)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信息化

“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建成后,在有条件的地方,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智能生产管理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方面技术在农田基本建设、农田作业、良种工程、农作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造林绿化、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作物栽培管理、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疫病监测预警、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管理等服务系统,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的新思路,加快普及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科技、建设、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等公共事业中的应用,促进农村管理服务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提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步伐。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数字乡村”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来抓,把“数字乡村”工程纳入信息化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建立责任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领导、措施、责任“三到位”,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确保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县人民政府已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具体负责抓好全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制定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和组织项目实施等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和工作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及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确保“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二)严格把关,确保质量。

1.坚持部门负责制,严把数据质量关。数据质量是“数字乡村”工程的生命。“数字乡村”工程的采集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事业等方方面面,要把好众多领域、众多数据的质量关是任何一家部门都难以做到的。因此,为确保采集数据的质量,县直各有关部门都要从自身职能出发,对乡镇采集的数据进行严格把关(具体把关任务分解见附表7)。未经把关的数据不能输入信息网络平台;已经把关但把关不严致使“数字乡村”工程在接受省、市验收中出现问题的,要按照谁把关、谁签字的原则,追究谁的责任。各乡镇在数据采集中要坚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的数据绝对不能想当然和凭空捏造,一定要据实填报和客观采集。若弄虚作假,一经发现,要按照《统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肃处理。

2.坚持“三统一、一集中”,严把整理录入关。根据所建网站栏目设置对文字、数据、图片的要求,为了使采集到的数据资料和图片资料统一规范,便于收集、处理、编辑、录入,在技术上采取“三统一、一集中”的方法进行规范操作。“三统一”是指《巧家县“数字乡村”建设情况调查表》统一、《照片收集标准》统一、《文字处理模板》统一;“一集中”是指文字、图片编辑录入集中。各乡镇要严格按照“三统一、一集中”的要求进行操作,县直挂钩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及时解决,以确保“三统一、一集中”技术措施实施到位。

3.坚持转段验收制,严把阶段质量关。为了把好各阶段的工作质量,确保“数字乡村”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各阶段的工作从第二阶段开始要实行转段验收制。即,本阶段的工作完成后,乡镇人民政府必须向县领导组办公室写出自查报告和验收申请,经县领导组办公室审核验收后,方能转入下一阶段的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在审核中必须尽职尽责,坚持即到即审,绝不允许推诿扯皮和拖沓延误,一般要求在接到乡镇的验收申请后,在3天内要作出答复。

(三)明确职责,协调配合。

我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行“政府领导、部门指导、乡镇实施”的工作机制。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和乡镇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数字乡村”工程的实施。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并处理领导组的日常事务工作,将“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搞好工作指导,提供技术支撑;通信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各通信企业,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改部门负责将“数字乡村”工程纳入重大投资计划,并审定相关投资项目;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县委党史研究室、县统计局、交通局、公安局、城管局、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民政局、民宗局、扶贫办、教育局、卫生局、经贸局、气象局、人力办、文体局、供电公司、合管办、交警大队等部门要负责相关信息的核实、整理、交换,以及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服务;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农村地理、农村地籍等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广和服务;宣传、通信、广电等部门负责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平台等基础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宣传工作。各乡镇负责数据采集、照片拍摄、图片收集处理、文字编辑录入等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逐级细化工作目标,层层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任务。

(四)突出培训,建设队伍。

县农业局必须对县直部门抽调参加“数字乡村”工程的业务人员和各乡镇的业务骨干进行培训。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通过测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乡镇的业务骨干接受培训后,要对本乡镇所有参加“数字乡村”工程的业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农村信息员队伍,提高数据、图片采集、分析、整理、文字图片编辑和录入工作能力,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五)加大投入,全力保障。

为确保“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县政府根据各乡镇的工作量,决定拨给一定工作经费(具体安排见附表8),并配备一台电脑和一台数码相机(所配设备必须用于“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绝不能挪作它用,并要落实专人管理,如发生人为损坏,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及到的文本材料、图表等由领导组办公室统一印制后下发各乡镇。各乡镇也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充实设备(可以考虑租赁等),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同时,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大投入,不断拓宽建设筹资渠道。

(六)政府主导,齐抓共管。

为了加强对“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的指导,形成县乡齐抓共建的局面,我县的“数字乡村”工程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责任制和部门挂钩制。县“四家班子”领导负责指导、检查、督促所挂钩联系乡镇的“乡村数字”工程建设(挂钩联系乡镇按照《中共巧家县委关于调整县四家班子领导挂钩联系乡镇和帮扶贫困村的通知》(巧通〔2006〕25号)执行);县领导组成员单位要建立挂钩负责制度(具体挂钩安排见附表9),尽全力帮助挂钩乡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与乡镇共同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全面实施。各乡镇也要实行乡镇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制,把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分解到人,从而形成上下联动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合力。

(七)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县里已在金塘乡进行了试点,金塘乡的试点经验各乡镇要认真学习。各乡镇也要选择具有一定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就信息采集先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后全面推开,达到少走弯路、稳步推进的目的,确保整个“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八)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对“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宣传,积极展示建设成果,推广成功经验,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增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者的信息意识,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关心和支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九)及时更新,永续利用。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提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其目的是全方位地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的信息需求,为领导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因此,信息的更新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字乡村”工程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而要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及时对数据、图片、文字等进行更新,以保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农业部门和各乡镇要建立制度、形成机制,确保该项工作能正常开展。

五、工作步骤

按照省、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会议精神和市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我县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年7月1日至8月20日)。主要是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开展县级试点,制定方案,召开动员培训会,为“数字乡村”工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信息采集阶段(*年8月21日至9月30日)。其中,8月21日—25日,各乡镇要制定方案,召开动员培训会;8月26日—31日,各乡镇要完成试点村的数据采集工作,并报县领导组办公室审核;9月1日—20日,各乡镇要完成所有村的数据采集工作;9月21日—30日,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完成对所有数据的审核工作。县直部门对数据的审核工作,可结合实际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各乡镇报县领导组办公室,再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二是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组成审核组到各乡镇进行审核。9月1日—30日,各乡镇完成图片的采集工作(采集图片的质量由领导组办公室负责把关)。

第三阶段:信息平台建设阶段(*年10月1日至31日)。完成所需文字、数据、图片、视频图像的整理、编录、处理及基本网页制作并上网运行。

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篇2

做好新时期乡村电影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贯彻落实党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乡村先进文化,实现和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市在推行乡村电影放映工程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通过以钱养事方式,落实了一些公益电影放映场次,但总场次安排较少,技术装备落后,服务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全市广大农民群众对电影的需求,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乡村电影工作,推进乡村电影事业的发展。

二、乡村电影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乡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深化乡村电影改革,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放映主体和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促进乡村电影放映的规模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目标任务:逐步完善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乡村电影放映新主体,推广乡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提高放映质量,加强乡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建立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开拓乡村电影市场,推动露天放映与室内放映相结合,免费放映和有偿放映相结合,胶片放映和数字放映相结合,并逐步向数字放映过渡,不断扩大乡村电影覆盖面。年,市力争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三、加强乡村电影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和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电影放映场所条件。

二推进乡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广乡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电影工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按《公司法》组建市新乡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公司根据实际下设若干支放映队,负责乡村数字电影的放映工作。

三落实乡村电影公益性放映扶持政策。据测算,市乡村数字电影每场放映成本平均为150元,除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乡村数字电影给予补助外,市财政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贴。实行补贴的数字电影放映场次,放映队不得再向村和农民收取任何费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

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乡村电影工作,将其列入议事日程,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文化、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要建立以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点,政府扶持和市场服务相协调的乡村电影放映新体系。

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篇3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

根据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江苏省2020年稻谷补贴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苏财建〔2020〕54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我市2020年稻谷补贴(实际生产者补贴)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补贴范围与对象

1、补贴对象。稻谷实际生产者包括种植水稻的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涉及土地流转、托管和土地股份合作经营的,补贴对象为实际种植者,其中土地流转协议明确稻谷补贴归属的,按照协议处理。

2、补贴计发依据及标准。稻谷实际生产者补贴计发依据为2020年稻谷种植面积。结合省下达补贴资金,补贴发放标准确定为:种植水稻50亩及以上主体补贴110元/亩,50亩以下主体补贴80元/亩。

二、工作安排

1、制定方案。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稻谷实际生产者补贴对象、补贴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职责分工、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等。

2、组织申报。稻谷实际生产者补贴由村民委员会根据市制定的实施方案,组织稻谷实际生产者申报种植面积(附表1)(具体补贴面积以实际种植面积和土地流转协议为准),并登记造册(附表2)。稻谷实际生产者签字确认,经村委会主任和经办人签字并加盖行政村公章后于9月22日前报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3、公开公示。稻谷生产者补贴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对各村造册上报的补贴面积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加盖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公章,并于9月23日前组织各行政村以村为单位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应在行政村公示栏和村民小组醒目位置一并进行。公示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姓名(名称)、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乡镇(街道)财政、农经部门举报电话等。公示有异议的要及时查实更正并再次张榜公布。公示内容须拍照建档,并上报市农业农村局存档。

4、资金发放。稻谷生产者补贴面积公示结束无异议后,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汇总填报《兴化市稻谷生产补贴申请汇总表(乡镇级)》(附表3),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和经办人签字并加盖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公章后于9月30日前正式行文上报至市农业农村局,乡镇(街道)财政所(局)应同步将相关数据录入“江苏农民补贴一折通”信息系统。市农业农村局对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上报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并会同市财政局上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作为补贴发放的依据。市财政局根据市人民政府审定的补贴面积和金额,组织乡镇(街道)财政所对录入“江苏农民补贴一折通”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修改、审核并确认后,将数据传送至银行直接打卡发放到户。

三、保障和监督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稻谷生产者补贴工作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负总责,乡镇(街道)农经、农技、财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农经部门负责政策指导、种植及补贴面积的申报核实和汇总等工作,向财政所(局)报送分户基础数据信息;农技部门负责种植品种核实工作;乡镇(街道)财政所(局)负责对农经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录入“江苏农民补贴一折通”信息系统并进行确认。

2、强化政策宣传。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印发补贴政策告知书发放到村,使广大农户、各类稻谷生产经营者了解稻谷补贴政策的意义和内容。市、各乡镇(街道)都必须设立热线电话,接受农户咨询及投诉。

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篇4

听乡镇领导谈工作体会,很多人大发感慨:“会议多,文件多,汇报多,接待多,检查多,常年累月穷于应付,经常感到忙得没有头绪”。本文把乡镇领导人谈到的以上几种经常性活动统称为“应酬”。尽管乡镇工作有大量卓有成效的创造性业绩,但是,诸如此类的“应酬”确实构成乡镇政府生活方式的重要侧面。透视这个侧面有利于加深对于这级政府的理解。

一、会议

参加县里召集的各类会议是乡镇领导人工作的重要形式。会议是接受任务和汇报工作的基本渠道。根据访谈估算,乡镇主要领导人参加县(市)召开的会议,整体来说一年在60次左右,每周一或两次。其中最少的每年30次,基本上每月两次;最多一年80次,每月六七次。绝大部分会议都是半天。从会议安排的规律来看,首先是与工作周期有关,如年初部署安排和年末总结汇报;其次是与临时部署的专项工作任务有关。

一个乡党委书记说,“我经常到县里开会,开会次数太多了,大会、小会、长会、短会,一个月至少四五次,有时候星期天开会,有时候晚上开会,有时候今天刚开完这个会,明天又开那个会。会议名目繁多,有政法会、组织会、基建会,有工业的、农业的、水利的、通水泥路的、临时安排的、迎接检查的、布置工作的,什么会议都有。”有时候县委不同的领导同时开会,但是都要求一把手参加。有的乡镇书记说:“报纸电视上总说要精简会议,我们好像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效果”。

在参加上级召开的种种会议之外,本乡镇也召集村干部会议。与县里不同的是,各乡镇自己召集会议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现在召集村干部开会有一定难度,相当部分村干部,特别是非主要干部对参加会议很消极。整体来看,这些乡镇召集的村主要干部会议每年在20次以内,不少只有十来次。取代会议部署工作的办法通常是让包村干部转达和下发文件等。

根据我们对浙江一个镇的会议记录统计,2003年全年该镇共召集村干部会议14次,其中有村书记参加的12次,村主任参加10次,另外为村其他干部参加。从会议内容来看都比较实在,其中3次关于阶段性工作总结,2次关于计划生育,2次关于社会治安,2次关于征地拆迁和招商,1次村主任培训,1次关于村办企业改制,1次关于中心小学建设,1次关于农村“低保”,1次年末慰问性质的座谈会。这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郊镇,会议还是比较精简的。

二、文件

乡镇要接受大量上级文件。大致而言,一个乡镇一年中接受的文件总量在300至500种之间。这些文件主要来自县(市)领导部门,也有少量的来自地区(市)或者省级领导部门。如河北的一个镇,2003年接受的上级文件是470种,其中来自县级的有451种,来自市级的有12种,来自省级的7种。来自县级的文件半数以上是部署工作任务的。

在通过文件接受任务的同时,乡镇也大量向村庄等单位下发文件。大致来说,每个乡镇一年中下发的文件在100种左右。根据我们在浙江一个镇的调查,该镇2003年一年下发的文件(意见、通知)是180个。这些文件根据内容可以分为3大类。

第一类是宏观指导性文件,主要是对年度工作提出总体要求,确定目标和任务,有90个。如《关于促进本镇工业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其中具体规定了各村工业经济发展赶超奖考核办法;如《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关政策意见》,其中规定了新建成毛竹大棚连片20亩以上者每亩补300元;还有如该镇《二oo三年宣传工作要点》、《二oo三年组织工作意见》、《二00三年计划生育工作意见》、《二oo三民政工作意见》、《二000三年文化体育工作意见》等。这一类中还有一些临时性重要事项的指导文件,如《关于在全镇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党建月”和“双争双评”活动的意见》、《关于建立村级财务会计服务中心实行会计制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推进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规范限额以下小型建设项目发包工作的意见》等等。

第二类是任务性文件,主要是直接对村级布置任务、提出工作目标要求的文件。这类文件有71个。如《关于认真做好2003年度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的通知》,具体规定了各村征订报刊的数量和完成的期限;如《关于成立镇政府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要求各村成立由支部书记任组长、其他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及专职干部的领导小组;《镇政府机关干部扶贫帮困结对实施意见》,具体安排了机关干部的“结对帮扶”的农户和任务指标;《关于成立镇政府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各村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并上报镇政府文化体育中心;《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农村妇女及大中专学生土地承包权益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等等。

第三类是干部管理性文件,是对村级领导基本条件、能力培训、考核以及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文件,有19个。如该镇《关于认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施意见》、《关于2003年村干部岗位责任制及其报酬政策的通知》、《关于村干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关于规范村干部有关费用发放标准的通知》(规定了村干部通讯费补助、交通补助和其他补助的发放标准)等。

三、汇报

这里的汇报是指书面形式的汇报总结材料。在这些乡镇中,通过党政办公室系统向上报送的汇报材料一年在70种至100种之间,这还不包括计划生育系统的汇报材料。通常每一项检查都要求有书面汇报材料,包括财政增收、农民增收、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建设、综合治理、纪检、招商引资、普法、扶贫、三个代表学习活动等等。几乎凡是有检查有考核的工作,都需要有专门的书面汇报。为了应对这个工作,每一个乡镇都有专门人员负责写材料,有的不只一个人。

乡镇文字汇报的工作量很大,但是难度并不大。根据秘书人员的写作经验,编写这样的汇报有三个基本套路:第一是依据当初的工作计划写,甚至直接把计划里的将来进行时改造为已经完成时态,数字指标则根据乡镇主要领导的指示办。第二是依据上级发来的文件写,通常上级文件会对于这项工作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包括一些主要的口号提法和工作方法,诸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去抓”“成立专门机构具体抓”“责任到人”“经费到位”之类。把这些上级文件强调的要求做法,直接结合进本乡镇的基本情况就可以形成书面汇报。第三是灵活运用“典型经验”,通常每个乡镇都会有某些典型事例,写汇报材料的关键是要善于“以一当十”来运用开发。比如本乡某村有农户养牛的典型经验,这样的事例在总结“调整产业结构”的经验时可以用,总结“科教兴乡”可以用,总结“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也可以用,总结“三个代表学习教育结硕果”也可以用,总结“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还可以用。至于这些牛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可以根据情况做出解释。总的来说,文字汇报工作虽然繁杂,但是只要秘书人员掌握了要领和套路,又有一定的文字基本功,就不难应付。通常人们看到,上边每有重大举措,下面就有若干经验材料报上来,其实可圈可点的事情并不多,关键是写作者善于发挥。

在所有的书面汇报材料中,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量最大,书面报告多,填报表格也多。他们的书面汇报是自成系统的,通常不在乡镇政府党委的书面汇报工作量之内。我们在一个乡镇调查,分管计划生育的副镇长说,无法用上报材料的分数和字数来算工作量,只是说:“仅仅是第四季度,计生办印汇报材料就用了整整一令纸”,一令纸是1000张,折合16开是16000页。这种计算显然不准确,但是间接说明了文字汇报的工作量之大。

四、接待

接待上级来人是乡镇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县市有关部门的人员经常下乡镇,但频率各有不同。从工作内容来看,首先集中在林业、水利、税务、交通、农业、计生这些部门,其次是司法、土地、民政、宣传、组织、纪检部门等部门,再次是科技、审计局、财政局、人事、教育、计划、环保等部门。从时间分布来看,突出规律是年末的检查考核下乡镇多。计划生育部门下乡镇的时间最为有规律,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有例行检查,其它部门则取决于具体情况。许多乡镇领导人谈到,若干县(市)部门的人员下乡镇,往往是在临近中午,目标是奔着吃饭,所谓工作,几分钟就可以谈定,或者打个电话也可以解决。基本上,每个乡镇每天都有形形的来人需要招待,通常他们按桌来算,多数乡镇领导人的概括是,全年下来,平均每天一桌到两桌客人。有的乡镇书记谈到,三分之二以上的上级来人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接待应酬并不难,难的是需要时间和金钱。从乡镇主要领导人接待时间来看,乡镇之间差别较大,最少的说20天,最多的说300天。总体来看,这些主要领导人每年大约100至150天里有接待活动。从费用来说,一般在帐目上反映不出全部接待花费。有的乡镇书记说:“在决算报表上,我镇的招待费用是五万元,其实去年真正花费是十六万,我们的全部财政收入是一百二十万元”。比较一下几个比较坦率承认招待费数字的情况,在经济程度中等或者下等的乡镇,基本上招待费要占用财政财政收入的5%到10%。越是财政收入规模小的乡镇,招待费用比例越高。在有些情况下,有些重要人员来,接待规格需要升级,比如要到城里高档些的场所安排招待活动,甚至酒席过后需要适当唱歌、桑那、打牌等。

这些乡镇领导介绍,整个80年代检查考核少,上级来人很少,更重要的是,下来的人不需特殊招待,甚至县委书记下到乡镇也都在食堂就餐,如果加个菜也往往由乡镇书记自己付钱,其他上级人员下来自然更不例外。90年代初期情况开始变化,检查评比烦琐复杂起来,上边来人明显增多,现在盛行的严密细致的达标考核办法,不少就是这个时间开始出笼的。检查考核的人来了,或多或少有些令乡镇生畏的权力,主要是涉及工作考核,如计划生育、学校达标、报刊征订、党员学习等许多事情都有分数考核,都影响乡镇领导人的政绩,于是都要热情接待。有的上级来人中有的是能够审批项目、划拨资金的部门人员,更要认真对待。,穷乡镇在招待上也不能太过小气,因为本来就日子不好,上边的人如果都不来,或者来了都不愉快,这个乡镇的日子可能更不好过。

这些乡镇领导人还介绍,现在县市主要领导人下乡镇明显减少了,他们更多是在县里接待上边来人,或者要向上边跑和向外边跑。同样,乡镇主要领导下村庄也少了,更多的是在乡镇搞接待,或者向上边跑和向外边跑。

五、检查

检查名目繁多,通常上边有什么部门就会有什么检查,或者上边安排了什么重要活动,也就有什么样的检查。一般情况下,凡是由县市部门负责人带队的检查,乡镇主要领导人就要出面接待。大致而言,平均一个乡镇全年接待的检查活动在20起至40起之间。乡镇各个站所独立安排接待的检查不在此列。

部分工作检查止于“文头”。这类工作基本上是从接受上级文件开始,在发出本级文件后即告结束,所谓“用文件落实文件”。特别是一些政治学习类、精神文明类、廉正建设类的任务,往往是这样的工作套路。在县级有比较多“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况,在乡镇这种情况明显减少。现在乡镇尽量不开会。有的乡镇领导人说,现在连过去必定要召开的乡镇统计会议也不开了。以往,每年都会把村的文书会计召集到乡镇里来,讨论和汇总填报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现在基本上是先有乡镇统计员看着办,然后主要领导审核就行了。

部分工作检查止于“墙头”。主要表现在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工作中,如支部工作制度、村委会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党员学习制度之类,统统检查是否“制度上墙”。计划生育中的工作指标检查,“口号上墙”也非常重要,比如明确规定每个村必须有两块关于男孩女孩都一样的永久性标语(如“女儿也是传后人”之类),否则就要扣几分等等。因此,这样的检查,基本上是“看墙头”。经常看到的情景是,在大检查的日子里,从小汽车里下来的干部门直扑这些墙头。也有部分检查需要看文件柜和记录本,诸如“党员学习日”的记录、“民主活动日”的记录之类,这类工作的应付办法是请人现编现写,或者直接把上年的记录本换成当年的封皮。

还有部分工作检查则需要紧急动员来应对。最典型的是计划生育的“突然袭击式检查”。这种检查确实查出来一些问题,被上层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检查方法。通常,这种检查是由省里直接组织,行动诡秘犹如特工。当检查车辆出发时,连车上的人员也不知道目的地,而是在车上后打开第一个信封,得知去某县,然后直奔某县;进某县境内后打开第二个信封,得知去某乡;进某乡境内,再打开第三个信封,得知去某村;进村后,检查人员展开拉网式检查,进所有农户查对儿童出生情况。这样的检查,通常在一县一乡只进行两三个村子,而这个检查结果就代表对于本县本乡整体工作水平,并据此考核和处理。在旁观者看来,这样的检查可谓神秘莫测,应该所向披靡。但是,一些乡镇领导人告诉我们:“其实也可以对付,只是需要费些心计和人力。第一,不论检查安排得多么神秘,我们都可以知道他们什么时间进入本市,因为我们在省里就有内线,我们甚至知道他们的车号;第二,一旦进入本市,事情就比较好办了,市里和各县的相关部门都在监视他们,甚至连他们在什么饭店吃饭,吃的什么饭,第二天几点出发都可以掌握;第三,在他们的行车沿路,县里乡里都安排了监视人员,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他们到了那里,在那里下车;第四,只要摸清了他们的行踪,我们很容易判断出他们大概那几天可能进入本乡,这样,我们就会提前告诉那些在抽样范围内的村(通常只检查1000人以上的村),让那些有超生孩子的家庭提前躲出去。因此,在这样的检查中基本上都可以平安过关”。当然,也有时候需要其他措施补救。一位乡镇书记谈到他们那里其他乡镇的事情,被查出来一个超生的孩子,最后乡里用5000元把检查组人员“摆平”。

在应对自上而下的检查中,地方上存在一种规律性现象:如果是省里来检查,市、县、乡、村都紧急动员起来,共同应付;如果是市里检查,县、乡、村则都紧急动员起来,共同应付。比如省里检查时,市里有关部门就会提前探情况,向下边的县提供某些检查信息、应付方法的“公共服务”,当市里来检查时,县里有关部门就为乡镇提供这样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检查者永远处于孤立,犹如一叶扁舟驶入大海。被检查者利益一致,团结一心,共同对“上”,犹如布下天罗地网,将检查活动消解于无形。谈及这种上级检查的“孤舟效应”,有乡镇干部称为“魔高一尺,道高一长”。连计划生育这样的检查都可以化解,其他如普9、扫盲等检查就更不在话下了。

结语:

任何政府运行必然要有会议、文件、汇报检查等活动相伴随,因此,一般地批评应酬是没有道理的。问题在于,当下基层政府如此繁重的应酬是否合理;问题更在于,上上下下都痛斥应酬泛滥但应酬风头依然强健。

应酬中滋生出工作方面的形式主义,甚至直接造就弄虚作假。因为上下级信息不对称。基层把功夫下在作秀上,集中力量营造甚至放大各种可听可见的工作表现来显示政绩。其实基层的许多工作是难以直观测量的。上级检查热衷于检查评比,很容易被应付蒙骗。这些工作对于基层民众是无法蒙骗的,但是民众没有进入有效的监督体系。

应酬中滋生出个人方面的腐败。为了获得上级业绩认可,不仅要搞好汇报,应付好检查,而且要把有关人员的关系搞好。因此,冠冕堂皇的工作汇报和上不了台面的请客送礼比肩接踵而生。在接待逢迎一批又一批检查大员的活动中,演绎出酒店里的觥筹交错,舞厅里的罗裙翻飞,麻将桌上“胡”声阵阵,甚至愈演愈烈的红包相送。

应酬中滋生出上下互不信任,甚至互相指责。上级说下级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搞坏了风气;下级则指责上级不切实际,强迫命令,好大喜功,简直是“逼良为娼”。其实上下级的地位都是相对的,许多部门既是下级也是上级,但是,大家都在痛斥上级,都认为问题出在上边。最基层的乡镇领导倍感压抑。作为政府体系中的末端,他们对于体制积弊体察最为深切,批评也最尖刻。面对上面的任务和检查,他们慨叹职权有限而责任无边,时常有一种被作弄甚至被出卖的感觉。基层干部对于政府体制问题的认识可以说非常清醒。作为最基层的政府领导,他们所有上级部署的一线操作者,他们最清楚这诸多“任务”“目标”“要求”中,哪些求真务实了,哪些流于形式了,哪些仅仅是如风过耳,而上层往往是不清楚的。因此,他们站在体制底部体验观察体制运行,对诸多问题洞若观火。

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篇5

目前一些地方乡村财务帐目及管理异常混乱,集中表现为“五不清”,即一是会计帐册混乱不清,财务收支既不公开,也无人监督;二是专项收支不清,村里卖地办厂,建公路补偿及水电费征缴款项不清;三是村与乡里上交定购、提留、农业税等帐不清;四是乡村集体收入算不清;五是村与队、户帐不清。

一“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乡村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帐簿设置不规范。“糊涂帐”、“流水帐”、“包包帐”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报表不齐。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有年报无季报或有月报无年报;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四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帐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

2、管理体制不明。目前在乡村财务管理权问题上一直意见不一致,客观上存在着乡村两级财务由乡级农经站,乡级财政所或乡镇企业局两线管理,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冗多,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村乡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4、对管理者制约不严。不少乡村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外行”管“内行”现象履见不鲜;而且有的乡村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个人说了算,长官意识严重。

5、财务监督不力。不少乡镇很少对乡村财务进行定期审计,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审计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意识。

二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

由于目前乡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五不清”问题,造成了目前乡村经济的重大损失,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乡村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建议:

1、围绕“统”字,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二是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四是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五是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为此,乡镇领导必须提高对乡村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责”字,加强会计资料管理。乡村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乡村业务的重要证据,是乡村财会的信息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首先是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其它会计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二是要专人保管,专柜专地存放;三是对会计档案存档、移交、查阅,要建立存、交、查登记簿,完善手续,明确责任,避免资料的丢失。

3、明确“章”字,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建章立制是乡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乡村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为此,首先要建立乡村财务跟踪审计制度,尤其是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设立主办与出纳会计,实行帐款分开;三是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

4、着力“训”字,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乡村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上岗,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

5、注重“稳”字,保持财会队伍稳定。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首先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乡村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6、突出“严”字,定期开展财务审计。针对一些乡镇存在的财务不民主,帐目不分开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因此,首先县、乡两级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乡村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二是逐步建立乡村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审签有效制度。由社会专业机制根据“两法”、“两则”等法规,配合政府财税的工作来行使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氛围。

7、坚持“明”字,真正做到民主理财。农村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分开公布,能否接受群众的监督,事关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因而农村必须要实行财务分开,进行民主理财。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进行逐一规范。时间上要定期公开;地点应设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群众易看到的地方;公布时,所有的帐目必须都是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合格的;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

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篇6

一、怎样看待这次农村土地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

(一)要明确检查的内容。农村土地政策主要分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等。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2、《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

3、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

4、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的有关条款;

6、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一系列文件通知等。

二是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等。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5、各级党委政府的一系列文件通知等。

鉴于我省近年来已经多次开展了土地管理执法专项检查,去年还专门开展了土地管理年活动,所以,省里对本次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偏重于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

(二)要认识检查的重要性。记住4句话:

1、农村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是党在农村一系列政策的基石。

2、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写入了《宪法》。

3、农民对承包的土地拥有长期而有保障的使用权,写入了《农村土地承包法》。

4、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写入了《物权法》(第三编第十一章)。

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要脚踏实地、不折不扣地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落实。能否贯彻落实好这些政策,是我们执政能力高低的根本标志。

二、当前我县农村土地政策落实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农村第一轮土地承包从1981年开始、到1982年基本承包到户,根据当时中央的规定,承包期为15年,到1997年底时全部到期。1998年,我县根据中央及省、市要求,全面开展了二轮延包工作。由于当时农民承担的正常税费任务较高,种田效益不是很理想,使得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去了,那时候群众的种田积极性一度进入低潮,很多农户不肯来领全省统一样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导致5.49万份权证的大多数沉积在村委会发不出去。99年以后的几年间一直到20__年,县里针对发证不到位的情况,一直在开展后续扫尾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基本上将二轮延包权证发到了农民手上。20__年,《农村土地承包法》正式实施,根据法律的规定,发包方应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我县又全面开展了合同补签工作,当年共补签合同5.4万份。20__年9月,省政府针对我市一些地方证书发放不到位的情况,决定在全省全面开展换发全国统一样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工作。我县从20__年3月全面启动了这项工作,并通过了20__年3月市政府组织的检查验收。到去年底,全县发证率达到91.6%,略低于全市的平均发证率。

从总体上来说,我县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落实是好的,也得到了市政府检查组和市农业局的肯定。当然,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是这次检查的重点:

一是换发证工作还未全面完成。从各乡镇去年上报的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表来看,除4个乡镇换发证工作全面完成外,其他乡镇都或多或少没有把权证发放到户,其中发证率在95%以上的乡镇2个,发证率在90%~95%之间的乡镇1个,发证率在85%~89%之间的乡镇1个,发证率在75%~79%之间的乡镇1个,发证率低于50%的乡镇1个。当然,这还是各乡镇主动上报的数字,实际发证率恐怕还要更低。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些没有发出去的权证基本上还积压在村组干部手上,不发出去的原因各异,如城郊、乡村结合部,已经或即将规划征地的地方,乡、村怕发证后加大征地难度,根本就没有开展换证工作;有的因发生土地承包纠纷,理不清、说不明,干脆就整村延缓发证;有的因村规民约违反法律政策规定,村民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相互争执不下,理论不出结果,也就暂停发证,如此等等。

二是土地承包合同没有全面签订到户。对土地承包合同,我们有规定,凡是20__年已经补签到户,村组留底并保存完整的地方,20__年换证时可以不再重新签订承包合同。但是,如果20__年没有补签到户,或者村组虽补签了承包合同但没有留底的,一定要重新签订合同。从各乡镇去年上报的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表来看,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率达到了99.8%,这项工作表面上看起来还理想,不过,从我们调查掌握的实际情况看,并没有这么乐观。有不少村组,03年的合同不见了,没有留好底,这次又没有与农户补签。

三是有的乡、村经营权证、承包合同和表册填写不规范。有的权证上没有填写总的承包面积及地块数,有的权证没有把田块的四至界址写清楚,有的权证没有把承包共有人写上去,有的权证没有盖“换证”章,有的权证承包期限填写不足或超过30年,有的证书、合同上的面积、地块与摸底调查底册不相符,有的承包合同没有农户本人签字,有的分户登记表中的合同编码、权证编码、农户年龄没有填写,有的分户登记表用铅笔填写等。

四是有的乡镇录入电脑的信息与农户承包合同上的数字不一致,或者与表册数据不一致,或者与农户的实际承包情况不一致,甚至互不一致;有的乡镇出现漏输现象等。

五是随意调整土地的现象时有发生。法律规定,不得在承包期内调整或收回农民的承包地。有的村组以承包户个别成员户口变动、农户外出打工或农户迁入小城镇为由收回承包地;有的村组以所谓人地矛盾突出,群众要求等为由,3年一小调,5年一大调,违反中央在承包期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有的村组签订协议,以农民死亡、出嫁为由收回承包地承包给新增人口,由此引发矛

盾纠纷;有的村组以农户子女上大学为由收回其子女承包地用于出租等等,对于此类问题,上级要求全部依法回归到1998年二轮延包时的状态,以后农户承包土地的所有变化只能作为土地流转来进行,并且规范和完善流转手续。六是土地流转不够规范。多数农户只履行口头协议不按格式文本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有的主体不合法,由村组代签,有的流转时限超过剩余承包期限,有的合同条款(尤其是价格)显然有失公平,有的是以规模经营、招商引资为由强迫农户流转,有的流转收益被乡村截留。

七是农村土地征占管理不够规范。有的土地被事实征占了,但是没有依法办理征占手续;有的已经办了征占土地的合法手续,但是补偿标准过低;有的征地补偿费被截留、挪用或人为延迟发放等。

八是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查处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有的乡、村没有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接待处理机构,临时指派,责任性不强;有的乡、村调解纠纷只重情理不顾法理,造成纠纷久拖不决;有的乡、村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严,有意回避问题,将矛盾上交,酿成更大范围的混乱,造成恶劣影响等。

九是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不够规范。有的乡、村没有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制度,有的乡、村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档案保管,有的乡镇资料未装订成册,有的乡、村土地承包相关文件、农户合同、登记簿、方案、表册、基础数据库等资料不完整齐全,有的乡、村没有设专柜或专室保管档案等。

三、如何开展好这次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根据省、市、县的统一安排,监督检查工作从3月份开始至8月底结束。共分以下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学习培训阶段。要注意做好以下事项:

1、成立领导机构。成立土地政策落实情况指导组,这个组一般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要明确人员和分工,落实工作场所和经费。因涉及其他部门,还要抽调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2、制订工作方案。方案要越细越好,要明确此次监督检查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检查范围、内容、时间、方法步骤及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

3、召开动员会,办好培训班。动员会一定要让村主要领导参加,村主要领导不重视,工作就难落实。培训班让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参加,要全面学习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还要手把手地教村里的工作人员怎么填报各种表格。

(二)摸清底数、自查自纠阶段(5月10日前)。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次监督检查有没有成效,主要看这个阶段工作是不是抓好了落实。主要的工作是:各乡镇组织以村为单位(有条件的可以组为单位),对照上述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对自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涉及哪些农户,面积有多少,要逐个登记造册,然后对照政策,进行限期销号整改。检查、整改的情况如实填列在《自查自纠登记表》上,按时间要求逐级汇总上报。

要注意做好以下事项:

1、要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人。乡镇要明确人员包村包点,村级要明确村干部包组包户。

2、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督查顺序。什么时间之前要完成基本情况清查,什么时间之前要对清查出的问题整改到位,什么时候对各村开展督查指导,乡、村两级要谋划安排好,不要到时手忙脚乱。

3、要结合农村土地问题抓好整改指导。问题是政策不落实的具体和集中反映,各乡镇要对近几年来的土地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结合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村组进行督促检查,尤其是上级转办的件,这次一定要按政策全面整改纠正到位。

4、要及时督促各村上报自查自纠情况表及填报说明,对各种表格和文字资料进行审核汇总,按时上报。

(三)交叉检查、督促整改阶段(7月底前)。要注意做好以下事项:

1、5月中旬前各乡镇组织人员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交叉检查。6月上旬县里组织人员对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交叉检查。交叉检查人员从各村、各乡镇、各相关单位具体从事了此项工作的人员中抽调。交叉检查时,要重点对近年来发生了征地情况,土地集中连片流转面积较大(尤其是搞开发的),以及有问题的地方、城郊和乡村结合部等进行检查。

2、加强对督促整改的跟踪问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并逐项提出处理意见(不是自查自纠时的处理意见),对一般性的问题要责成有关村组和部门及时纠正处理,限期整改到位;对顶风违纪、查出问题不及时纠正、弄虚作假的,要从严从重处理,并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扩大警示效果。

3、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明显的工作成效迎接市里7月份组织的县与县之间的交叉检查。

(四)总结评估、深化提高阶段(8月底前)。注意做好以下事项:

1、进行工作总结。对今年农村土地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

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篇7

“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帐簿设置不规范。“糊涂帐”、“流水帐”、“包包帐”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报表不齐。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有年报无季报或有月报无年报;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四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帐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

2、管理体制不明。目前在村级财务管理权问题上一直意见不一致,客观上存在着乡村两级财务由乡级农经站,乡级财政所或乡镇企业局两线管理,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冗多,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村乡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4、对管理者制约不严。不少乡村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外行”管“内行”现象履见不鲜;而且有的乡村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个人说了算,长官意识严重。

5、财务监督不力。不少乡镇很少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审计,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审计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意识。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五不清”问题,造成了目前村级经济的重大损失,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建议:

1、围绕“统”字,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二是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四是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五是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为此,乡镇领导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责”字,加强会计资料管理。村级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村级业务的重要证据,是村级财会的信息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首先是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其它会计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二是要专人保管,专柜专地存放;三是对会计档案存档、移交、查阅,要建立存、交、查登记簿,完善手续,明确责任,避免资料的丢失。

3、明确“章”字,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为此,首先要建立村级财务跟踪审计制度,尤其是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设立主办与出纳会计,实行帐款分开;三是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

4、着力“训”字,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上岗,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

5、注重“稳”字,保持财会队伍稳定。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首先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6、突出“严”字,定期开展财务审计。针对一些乡镇存在的财务不民主,帐目不分开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因此,首先县、乡两级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二是逐步建立乡村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审签有效制度。由社会专业机制根据“两法”、“两则”等法规,配合政府财税的工作来行使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氛围。

7、坚持“明”字,真正做到民主理财。农村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分开公布,能否接受群众的监督,事关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因而农村必须要实行财务分开,进行民主理财。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进行逐一规范。时间上要定期公开;地点应设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群众易看到的地方;公布时,所有的帐目必须都是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合格的;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

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应急广播方案实施系统特点

中图分类号:tn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399-02

2011年省广电局科技处在我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及临近的卫华、卫国、卫星等三个村实施了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的试点工程。工程建成后得到了当地广大赫哲村民的好评。2013年8月在百年一遇的洪灾袭来之时,村村响广播平台成为了动员、指挥、调度抗洪大军的有力技术平台、指挥中心、宣传阵地。作用非常明显,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2015年省广电局科技处在我市范围内将“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全面实施、应用。

一、系统概述

同江市有线电视网络除少量村屯外已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具备较好的广播网络基础。但由于租用的网通光缆并非按行政^划敷设,因此镇级广播需借助ip网络将广播信号和控制信号送到同江市总前端,后通过调频调制器将信号调制后混入同江有线电视网络。

另一方面,系统将借助即将建设的同江地面数字电视系统,通过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传输同江应急广播节目(无需增加额外频点和基站,也不会影响数字电视节目的传输,仅仅利用空闲的带宽资源),实现有线和无线结合,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有线网络无法确保信号可靠传输时,真正在应急时实现应急广播播出。

针对部分有线电视信号尚未通达村屯,系统将小范围建设模拟调频发射系统,尽可能实现广播节目全覆盖。还有极少数量的村屯有线和无线都无法覆盖的,将利用电话、短信等通讯方式实现应急时的广播节目通知。

二、系统核心定位

1)基层政务信息平台(镇、村)

2)中央、省、市人民广播电视台节目转播平台

3)市自办节目的文化宣传平台

4)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平台

三、系统主要特点

1)以市为单位进行整体系统设计,实现市设播控中心、乡镇设广播站、村设广播室的三级设置。

2)在日常播出状态下实现各县、镇、行政村广播的直播。

3)在应急广播状态下,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以可寻址方式实现各级应急信息的插播。采用上级优先和应急优先的双重优先级别模式,确保重要、重大信息不漏播、不错播。

4)调频和ip相结合。依托有线电视网络,采用有线电视与调频广播共缆传输,镇级与市级采用ip技术方式将镇级广播内容传输至市总前端。

5)调频广播与智能播控相结合的技术模式,具备较完善的抗干扰、防非法插播、防盗播等安全播出技术措施,确保安全播出和智能管控。智能播控部分采用调频副载波技术标准。

6)模拟和数字广播技术相结合,确保紧急情况,通过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真正实现应急广播播出。

四、系统配置

市机房配置:同江市机房主要由音频工作站、周边音频设备(调音台、播出卡、话筒、切换器)构成的音源处理系统以及智能广播播控系统、模拟调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以及数字信号传输处理四大部分构成。

乡镇机房配置:乡镇机房由镇级音频工作站、智能广播控制器、数字音频编码器等构成。

村屯机房配置:村屯设备主要由智能广播接收控制器、音频功率放大器构成接收终端:乡镇街道所在地安装部分智能广播音柱、村屯主要安装高音喇叭。

五、系统框架

(一)应急广播系统图解

1)、同江市广播中心机房示意图(图1、2)

2)、乡镇广播机房示意图(图3、4)

3)、村屯机房示意图(图5)

4)银川乡、金川乡、临江乡无线调频发射(图6)

5)有线和无线都无法覆盖的村屯(街津口乡卫垦村等、三村镇八屯等)(图7)

(二)、应急广播系统方案说明:

1)、市级播控系统技术说明:

县级机房设备主要由音源设备和传输设备(沿用之前2011年采购的设备)组成。在音频工作站和智能切换器的统一管理下可实现县自办节目和上级节目的自动切换以及定时播出。音频信号通过县主频调制器与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后送入市局的1550光发射机传送至全市。通过设置智能编码控制器中的流程管理,可实现全市广播系统定时、定点、定节目、编程广播、全智能无人值守功能。市机房也可通过智能编码控制器实现对某个乡镇、某个村屯的单独广播。

另一方面,将同江广播节目和应急广播节目同步送入同江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前端的复用器,实现模拟、数字同步传输。突况可以实现有线网络光缆或链路设备中断时,通过地面数字无线信号实现应急广播。

2)、镇级播控系统技术说明:

当镇里需要对全镇或某个村进行广播时,可利用镇机房的智能广播控制器以及数字音频编码器将镇级广播内容和控制指令通过同江市党政网或ip因特网传输至同江市机房,总前端将送来的相关音频和指令送入相对应的调频调制器,混合进入同江市有线电视网络送达至各村屯。

3)、村级播控系统技术说明:

村机房的设备平时处于自动收转状态,当接收到上级信号时,自动开启音频功放电源,播出广播节目;当上级信号关闭后,自动切断功放电源。当村里需要播出自身广播时,可切换至本地档,通过话筒或DVD播放器播出本地节目。

六、村村响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调频广播以其收听覆盖面广、传递速度快、宣传效果好等特点,成了我市人民摄取信息、了解党的政策另一重要手段。农村村民都说“村村响”工程震开了他们的医疗、种植、养殖、天气、党的政策方针及防汛抗洪等信息获取的渠道。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是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连心工程,它架起了党和赫哲少数民族沟通的桥梁。

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有线电视;规划;分析

【abstract】taojiangCountyCatVintegratedinformationnetworkthedevelomentoftheoveralllanfortaojianginformationnetworktomacrolanningandnationalandregionalcoordination,tocoordinatewiththesocialandeconomicdeveloment,seekthedevelomentofcomrehensive,reasonable,balancedrelationshibetweensulyanddemand;todeterminethedirectionofdeveloment,thefutureofthewirednetworkscalethescoeofservices,andnewtechnology,toguidethedevelomentoftheannuallan,reasonablearrangementofconstructionroject;theindustrylanningcanensurethereasonabledevelomentofthecablenetworkandlayout,imroveinvestmentefficiencyandassetutilization.

【Keywords】cabletV;lanning;analysis

1引言

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的需求不断进步。桃江县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络的建设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结合桃江县的实际情况予以探讨,制定出总体的规划,以满足本县的社会发展。

2制定规划的原则、编制依据、总体目标、期限和范围

制定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应以完成县宣传工作为首要任务,遵循有线电视发展的总体方针政策,按照省、市网络公司总体技术规划和本地的业务需求进行编制;规划应要用大系统和全程全网的观点规划网络的发展,局部服从总体;规划应具有针对性,做到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可控;规划应符合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方向、即业务的综合化、智能化,网络的光纤化、宽带化。

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省、市有线广播电视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5063-1998);桃江县电信、网通、移动等相关通信企业的全县规划。

规划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原县乡干线,建设一个高标准运营的宽带综合信息有线网,实现“三网合一”,立足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开展数据服务,为机关、学校、金融、保险、证券等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可靠的专线数据联网和出租业务;实现网络多用户、多层次、多途经接入,为用户提供在线游戏、互动电视业务服务。

本次规划的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信息产业部、广播电视总局有关规定,结合桃江县发展规划与桃江有线电视网络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2015-2025年:近期2015-2018年、中期2019-2021年、远期2022-2024年。

本次规划的范围:基础骨干网建设(该部份涉及市-县、县-乡、乡-乡网络建设;中心基站建设[依据乡镇区域、距离拟建设14乡镇中心基站和1个远距离中继站]);接入网络建设[集团用户以光纤到户、个人用户以光纤到路边;建立ip+双向互动数字电视传输技术体制(epon双向技术)]。

3本地区基本情况分析和总体规划

桃江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今后发展预测:201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86亿元,增长10%;实现财政总收入9.32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8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00元、11600元,分别同比增长8.5%、10%。

桃江有线电视网络基本情况:现在城乡网内可传输50模拟电视节目、175套数字电视节目。湖南有线桃江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开发、经营与管理。2009年县城实现了2.4万户的数字电视用户的全部整体平移。乡镇网络由县广电局管理下的农网公司和各乡镇政府管理下的有线电视站共同在本县乡域内建成,光纤达1100余公里,实现了全县15个乡镇光纤联网,农村入网用户4.4万户。

近期2015-2018年:在干线传输以1550nm为主、1310nm为铺的模拟传输格局上,根据数据业务和规划,到2018年底:(1)城区网络内全部改造成双向互动有线网(epon技术),并开通2.5万户的双向业务接入、8000户和800户城镇集团用户的数据业务接入;(2)乡镇在网络全部收购的前提下,完善区域中心基站与县乡三线两环建设,完成5万户的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和1000个农村集团用户的接入。

中期2019-2021年,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完善重点乡域环网,增设数据交换基站,改造重点镇政府集中地的有线网为双向互动有线网,有线用户接入网向村村通延伸,逐步增加内容服务,开发和扩大流媒体、视频点播、网络游戏等业务的市场,到2021全县城乡有线电视基本数字电视用户10万、双向网络用户3万、15000户和2000户城镇集团用户的数据业务接入。

远期2022-2024年,增设数据交换基站,改造所有镇政府集中地的有线网为双向互动有线网,有线用户接入网向组组通延伸,到2020有线电视城乡基本数字电视用户12万、双向网络用户4万、20000户和3000户城镇集团用户的数据业务接入;

4基础网络规划

平台规划: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均归为a平台范围;62mHz~400mHz传输50套模拟节目,400mHz~750mHz传输175套以上数字电视节目和视频点播等业务。乡镇采用1550nmeDFa光放和1310nm转发相结合的方案,实现网络的经济性和指标最佳化。

平台规划(即数据业务与互动双向平台):链路冗余要够;网络平台支撑能力要强;扩展与互联性要广;交换最大能力达4G。

各级前端规划:将机房分县级总前端和乡镇业务交换传输前端;县级前端主要覆盖县城的光节点、县城的数据业务点、乡镇的业务交换传输前端;乡镇业务交换传输前端主要覆盖乡镇的光节点、乡镇的数据业务点;按业务需求情况划分业务片区,在降低初期投入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设城乡的数据业务点、乡镇业务交换传输前端。

干线网络规划(全县分两级光链路):第一级光链路:其中乡镇接县总端与乡镇交换传输前端,网络拓扑结构为环型,光缆芯数为8芯(2芯用于a平台,2芯用于B平台,4芯备份);其中县城接县城的光节点、县城的数据业务点,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型,光缆芯数为4芯,(1芯用于a平台,1芯用于B平台,2芯备份);光节点应尽量与业务节点相吻合。第二级光链路接乡镇业务交换传输前端与乡镇的光节点、乡镇的数据业务点,每个光节点为4芯,数据业务点为2芯;光节点应尽量与业务节点相吻合。

5投资计划及经济效益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根据上述标准对2015-2018年度的运营投资情况进行现金流量分析,得出:财务内部收益率=22.73%;财务累计净现值=10783.3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4.4年,即从第6年开始,所有的投入资金可由网络运营所产生的利润提供,实现滚动发展。

盈亏平衡分析:营业收入盈亏平衡点=总固定成本/(营业收入―总变动成本―税金)×100%,根据成本核算表和资金流量表,计算各年度的盈亏平点:2015年度为78%;2016年度为72%;2017年度为60%;2018年度为54%;2019年度为45%。

敏感性分析:选取效益减少10%、投资增加10%及成本增加10%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分析,此规划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各项指标较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可行。

乡镇数字乡村工作总结篇10

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方案的通知》(桂财农〔2016〕94号)(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做好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桂农厅发〔2021〕13号)等文件精神,为确保完成江州区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结合江州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范围、依据、标准和补贴资金发放的方式方法等内容和要求仍然按照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方案》(桂财农〔2016〕94号)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列为2021年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各单位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抓紧组织实施,在2021年9月30日前完成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

二、责任分工

(一)责任主体。根据《改革方案》要求,区政府作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的责任主体,全面负责本区域内的补贴项目实施,负责明确补贴标准、审批资金分配方案,协调组织核实补贴面积、兑付资金、监督检查及信访等工作。

(二)农业农村局。牵头会商财政局制定年度补贴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并报江州区政府审批;牵头做好农户基础数据采集、审核、汇总、分析,测算补贴标准,向财政局提供审核后的补贴面积基础数据及资金分配方案等工作;牵头做好补贴项目实施绩效评价、信访受理、总结等工作;配合财政局开展补贴工作的培训、检查指导等。

(三)财政局。负责补贴资金的拨付、兑付情况审核、旬报等工作;负责补贴资金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专账管理;牵头开展补贴工作的培训、资金检查等工作;配合农业农村局制定年度补贴资金分配方案报江州区政府审批;配合农业农村局做好补贴政策绩效考核、信访受理等工作。

(四)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场。负责辖区内补贴面积的申报、核实和张榜公示、信息的审核和录入;负责补贴工作的培训、总结、汇总上报工作等。

三、主要任务

(一)补贴对象。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和承包了国有农场耕地的农场职工。对已被非农征用、退耕还林、挖塘养鱼、畜禽养殖、发展林果业、绿化景观建设、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撂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耕地质量未能通过验收确认的耕地不属于补贴范围。促进农民主动保护耕地地力,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使政策目标指向更加精准,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更加一致,进一步拓展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空间。享受补贴的农户应承担耕地保护责任,做到耕地不撂荒、用途不改变、地力不降低。

(二)补贴依据。鉴于江州区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存在由于缺乏工作经费、历史遗留问题、确权农户信息漏缺重复等诸多困难及原因,截至目前还存在部分标段农户登记手续迟迟未能完善,档案材料整理归档等工作无法按时完成,结合江州区实际,2021年江州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计发依据仍统一以“计税耕地面积”为主要依据。国有农场职工补贴对象为已与农场签订了耕地承包协议的职工,若已经承包了耕地,但没有签订耕地承包协议的或已丢失协议书的,必须补签耕地承包协议。职工与农场签订的耕地承包协议必须上报所在地农业农村、财政主管部门备案,作为补贴发放的凭据。乡镇政府、农场具体负责对辖区内的补贴面积的申报、核实和张榜公示、信息的审核和录入。各乡镇财政所、街道办事处、华侨农场要将农户补贴原计税耕地面积进行汇总,于2021年5月20日前分别上报江州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三)补贴标准。2021年江州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计发依据统一以“计税耕地面积”为主要依据。根据各乡镇、街道、农场登记、审核、汇总上报的面积,经江州区人民政府同意,再确定江州区统一的补贴标准。

(四)资金分配。自治区下达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规模,由江州区包干使用。在实际发放中因耕地面积等因素变化出现补贴资金不足的,由地方统筹解决;出现资金结余的,可以作为结转资金在下一年度继续统筹安排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相关工作。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

(五)补贴发放。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通过“一卡(折)通”直接补贴到户。

(六)补贴用途。为引导农民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自觉提升耕地地力保护,各地创新方式方法,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补贴资金引导农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用好畜禽粪便,多施农家肥;二是鼓励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秸秆还田、青贮等,发展食草畜牧业,禁止焚烧秸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农业绿色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措施,主动保护地力;四是鼓励深松整地,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提高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

四、工作步骤及时间要求

(一)制定工作方案(2021年4月10日前)。

本工作方案印发后,各乡镇、街道办、农场要按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二)补贴面积核实、录入(2021年5月10日前)

各乡镇、街道办、农场要以工作组为单位统一采用《××乡(镇、街道)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核实情况表》进村入户核实农户补贴面积(面积核实情况表格式详见附件1)。一是签字确认,对核实后的补贴面积,必须农户签字确认并按手印,进村入户核实的工作人员也需签字确认;二是农户信息录入,各乡镇、街道办、农场要收集所辖各村的农户信息、补贴面积(已核减不符合补贴条件的面积),经审核确认,录入“农民补贴信息系统”。

(三)补贴面积公示、汇总、上报(2021年6月10日前)

由各乡镇、街道办、农场负责补贴面积的公示(公示格式详见附件2),在《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中对录入的农户信息进行综合性审核通过后,将补贴登记表导出,生成每个村组的农民补贴情况公示表(包括农户姓名、补贴面积、核减面积等内容),公示说明及公示表加盖乡镇、街道办、农场公章后,由乡镇、街道办、农场组织人员在村内公示7天。公示期间若出现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及时重新核实和调整,并及时更新农补系统数据。公示无异议后,各乡镇、街道办、农场以正式红头文件呈报江州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上报文格式详见附件3)。

(四)补贴面积审核(2021年6月30日前)

江州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会同财政局,并邀请江州区国土资源局、统计局部门参与对补贴相关数据进行审核。要对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农场随机抽取1—2个村,每个村抽5—10个农户进行审核,若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乡镇、街道办事处、农场重新核实、公示,并在系统中进行修改。

(五)补贴面积资金分配报审和批复(2021年7月20日前)

各乡镇、街道办、农场的补贴面积通过审核后,由江州区农业农村局汇总和测算全江州区补贴标准,制定补贴资金分配方案,并会同财政局联合行文报江州区人民政府审定。补贴资金分配方案通过江州区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农业、财政部门要对各乡(镇、街道)的补贴面积和补贴资金给予书面批复,同时在补贴网上录入补贴标准,以确保公示内容、审核批复与实际发放情况完全一致。

(六)公示补贴标准和资金发放公示(2021年8月10日前)

各乡镇、街道办、农场收到补贴面积批复文件后,以乡镇、街道办、农场名义,对所辖所有村张贴补贴标准和资金发放公示(公示格式详见附件4)。

(七)发放补贴资金(2021年9月30前)

江州区财政局或乡镇财政所按照农业农村部门提供审批批复的补贴面积和补贴资金,委托金融机构将补贴款发放到农户的“一卡通”账户。整个发放程序要严而有序、公开透明。

(八)完善档案管理(2021年10月20前)

各乡镇、街道办、农场要将本辖区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中形成的有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并按照规范的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归档保存。归档材料主要有:以村为基本单位、乡镇街道办、农场府盖章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及资金发放公告等公示的纸质和图片资料;经村委会盖章和具体经办人与核实人签字的各村各户登记、审核、汇总清册的面积核实表纸质材料;各乡镇、街道办、农场上报补贴汇总面积的正式文件,补贴资金拨付凭证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由江州区政府负总责,成立江州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领导小组,由江州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江州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局长担任副组长,江州区纪委监委、自然资源局、统计局、审计局、农商行等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小组成员,江州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经费,明确责任分工,密切部门合作,指定专人负责,切实抓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的落实,确保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二)加强监管

1、各乡镇严格核实农补补贴面积,不得虚报漏报。对虚报漏报、挤占、截留、挪用和套取补贴资金等违法行为,由纪检部门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2、各农户必须如实填报补贴面积,不得弄虚作假。对弄虚作假和套取补贴资金等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建立农户个人诚信记录,对骗取和套取补贴资金等行为计入个人失信记录;对失信者采取惩戒措施,取消其当年及今后两年补贴资格。

3、因露天焚烧秸秆或违规使用不合格肥料、禁限用农药等投入品,受到乡镇人民政府、生态环境局和江州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处罚的农户,取消其当年补贴资格。

(三)做好绩效考评工作

本项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各单位要及时做好2021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工作,将年度工作总结和年度补贴资金结余情况,一并报送崇左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附件:1.××乡(镇、街道)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核实情况表

2.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公示

3.××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关于报送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的函

4.××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及补贴资金发放的公示

 

 

 

 

 

 

 

 

附件1

××乡(镇、街道)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核实情况表

××村委××村(盖村委公章)

自然村

小组(队)

姓名

2021年申请补贴面积

2020年

补贴面积

扣除(核减面积)

合计

非农征

占用地

改为畜牧水产养殖场用地

绿化景观及

成片粮田转为

设施农业用地

长年撂荒

耕地

退耕还林及发展林果业面积

农户签字

按手印

农户联系

方式

入户核实工作人员签字(2人以上):

日期:年  月  日

注:2021年申请补贴面积=2020年补贴面积-扣除(核减面积)合计

 

 

 

 

 

 

附件2

 

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公示

 

各农户:

为做好2021年我乡(镇、街道)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根据《江州区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发〔2021〕××号)文件精神,现对我乡(镇、街道)2021年农户补贴面积实行村级公示制度,公示期为:2021年××月××日至2021年××月××日,共7天,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与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联系,超出公示期提出异议的,不再受理。联系电话:××××××××。

 

 

×××人民政府(办事处)

2021年××月××日

 

 

 

 

 

 

 

附件3

××乡(镇)人民政府关于报送2021年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的函

 

江州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根据《江州区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发〔2021〕××号)要求,我乡(镇、街道)及时组织各村委及有关单位对2021年补贴面积进行了核实、公示和信息录入,现将审核汇总后的补贴面积随函呈报,请审核。

附件3—1:××乡(镇)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汇总表

 

 

××人民政府(办事处)

2021年××月××日

 

 

 

 

 

 

 

附件3-1

××乡(镇、街道)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面积汇总表

村委名称

户数(户)

2021年补贴面积

2020年补贴

面积

扣除(核减面积)

合计

非农征占用地

改为畜牧水产养殖场用地

绿化景观及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

长年撂荒耕地

退耕还林及发展林果业面积

合计

注:2021年申请补贴面积=2020年补贴面积-扣除(核减面积)合计

 

 

 

 

 

 

 

 

 

附件4

××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及补贴资金发放的公示

 

根据江州区人民政府审核批复,现将2021年我乡(镇、街道)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有关事项公示如下:

一、全年2021年度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每亩补贴标准为:××元/亩。

二、补贴资金将在2021年××月××日至××月××日发放到各农户账户,请农户注意查收,若有错误,请及时到镇财政所查对。

 

××人民政府(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