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研究生改革方案十篇研究生改革方案十篇

研究生改革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5:24

研究生改革方案篇1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能源与动力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陈代芬(1982-),男,福建晋江人,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孔为(1983-),男,山东滕州人,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镇江 212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350110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12-02

一、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源

进入21世纪,人类在知识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表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的创造力,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中国作为目前劳动密集型代工产品的输出大国已经不再缺少相应的技术工人。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转型将需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1]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定位高教革新的一个主要方向。而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培养高素质科研创新人才的一个主要环节,更是承载着我国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作用。[2]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3]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系统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外文阅读能力,了解获取研究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的信息检索渠道和文献汇总分析能力;使学生得到研究领域相关的扎实理论基础,并掌握基本的软件和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际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科研论文的发表渠道,掌握科研结果分析报告的总结和汇报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既要经过一定的专业课程学习,也要通过一系列系统的科研能力的训练。因此,如何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合理的培养模式和具体的培养思路,对于提高江苏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增强研究生的对外竞争力至关重要。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产生于德国,并被美国和国内的大部分高等院校所采用。[4]实践证明:同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不同大学的培养结果往往差别巨大,这说明具体的操作和实施细节决定了培养的效果和质量。近年来,我校的研究生规模有了较大的扩张,因此如何有效地通过开展研究生培养的试点工作来积累经验,并形成可推广应用的培养措施变得尤为重要。而实践证明: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经历并尝试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并教会学生像专业工程师那样思考和工作。新能源学科作为学校“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以多年博士研究生学习经历以及留美期间在美国知名高校的博士生联合培养经历为基础,结合我校新能源和动力专业的特点和发展现况,探索在我校新能源专业实行学术型研究生课题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的试点工作。为我校新能源学科方向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推广应用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

二、江苏科技大学新能源方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培养方式改革

以直接参与课题的方式指导研究生培养,并将大体的培养方式分为前期的导师指导式培养和后期的学生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前期的导师直接指导式培养

研究生入学并选定感兴趣的课题方向后,由导师通过文献调研直接给定一个具体的小课题。与此同时,导师还要提供实现该小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且包括实现该课题学生所需准备的专业背景知识以及所需学习的工程软件基础。此外,由于在入门阶段,学生搜集有价值的材料的能力有限,导师还需提供解决课题所需要的书籍、具体文献、所需学习的工程软件名称和相关资料,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全程指导。学生根据导师提供的具体资料按部就班地完成专业知识以及工程软件的学习,并最终完成导师指定的课题,直至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其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技能,并了解开展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尽快获得科研成果,尝试成功并得到激励。这在研究生培养中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个学生研究课题的最终完成大概需要两个方面: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编程能力、软件的使用);确立课题创新点。如果在入门阶段,学生都是靠自己摸索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学习,称为放牧式教育,这会极大地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后期以学生自主创新为主的培养模式

研究生经过本培养方案的前期培养后,一方面熟悉了本课题相关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同时具备了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抽象描述、模型建立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应该说基本具有了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鼓励研究生在原来科研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创新。该过程主要通过大量阅读高水平英文文献,寻求和确立课题的创新点,并在某一具体研究领域上深入研究,形成独特的见解。此外,通过研究生后期自主创新为主的培养模式可以深化课题组在某一领域的研究,并在国际同行内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地位,提高知名度。这一过程,导师需要完成的是对学生的监督和激励。

研究生改革方案篇2

一、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和进程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四次围剿红军均遭惨败,一些政界和军界人士在总结时,将原因归咎于国家机器运转不灵,行政效率低下。为了挽回败局,巩固其统治地位,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措施。提高行政效率,加速国家机器的运转就是措施之一。而国家机关公文处理迟缓、管理混乱等陋习积弊,直接影响和妨碍了政令的推行,也就自然成为行政改革的首选。加之早在运动之前,陈立夫在中央党部、蒋梦麟在教育部、黄伯樵在上海公用局都进行了文书档案改革的试验,许多机关内部也在酝酿改进文书档案工作。1933年6月,行政院召集改革公文档案会议,讨论了由中央各部会十八个提案汇集而成的“各部会审查处理公文改良办法”,会议主要有两项决议:一是文书处理方面,公文就文稿意义划分段落,采用标点符号断句;二是档案方面,对于各种分类目录,采用甲乙两种卡片登记,由行政院令行各部会试办。同时决定文卷保管年限原则及改良保管档案办法。这次会议可视为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序幕。

1934年9月,主持“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国民政府内政部次长甘乃光针对当时文书档案工作脱节,档案保管分散、混乱的情况,提出了一个文书档案合一管理的方法――文书档案连锁法,作为改革运动的试行方案,在内政部试行。文书档案连锁法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文书收发和档案管理在某些做法上统一起来,以使机关的总收发室和总档案室发生密切的连锁,改变文书运转迟缓和档案管理分散、垄断的状况。其核心是在一个机关范围内,以集中统一的原则组织文书档案工作。连锁的具体办法是通过统一编号、统一分类、统一登记三个环节实施。其后教育部、武昌行营第五处以及江西、广西、湖北、四川等地方机构相继推行文书档案连锁法。

1934年12月,行政院正式成立了行政效率研究会,由甘乃光出任主任。这是个研究机构,同时也是改革运动的领导机关。研究会专门设立了文书档案组,继续内政部文书档案改革的研究。1936年2月,行政效率研究会接管行政院新卷一批,验证了前期行政院各部会档案管理调查的方案并加以修正。这个阶段的试验,可说是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尾声。

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客观上规范了文书档案工作,培养了一批档案专业人才,促进了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催化了档案教育的诞生。同时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宣传了文书档案工作,提升了社会的档案意识。

1.对近代国家机关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改革初期,国民政府推行以公报代替公布的发文、以会签簿代替会稿咨文、修改收发文簿式及公文稿面、加强公文总检查、采用标点符号并分段叙述以及档案管理采用甲乙两种分类卡片、制颁文卷保管年限原则及改良保管档案办法等一系列文书档案改良措施,改善了文书档案管理混乱、落后的状况。在文书方面,公文就文稿意义划分段落采用标点符号断句,是国民政府肯定了教育部的前期做法,并颁布训令公文标点于1934年1月1日起实行,同时下发“公文标点举例及行文款式”,向中央各部会推广使用。早在1930年5月,教育部就颁布了《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规定“公文句读为免除误解,便于阅读起见,一律加用标点……”。公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句读方法,使公文变得条理分明,易于理解,改善了行文质量,有利于国家政策法令的公布与贯彻执行,也有利于语体文式的公文逐步推广普及。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公文明显有别于北洋政权时期的半白话文式的公文。在档案方面,行政院1933年颁发《文卷保存年限四项原则》,明确规定了案卷应分定期和永久保存两种。改变了“当时现行机关保管文卷不论是否重要,有无时间久暂性质,一概永久保存”的状况,这一系列措施逐步改变了因案卷杂糅、簿籍繁多而调阅困难、保管易于疏漏的弊病。

文书档案连锁法的推行,简化了文书收发、编号、登记等手续,加速了文件的运转,提供了机关文书档案管理的统一办法。改革之前,以内政部为例,内政部的文书和档案的处理存在:(1)收发文号数都用司作单位,无收发文总号。(2)档案管理分散,六司二十余科档案的管理和办法参差不齐。(3)遗失文书不易查考。(4)新旧档案整理不能划一,调卷、阅卷非常困难等问题。此等弊端,一般机关普遍存在。连锁法推行后,文书实行一个机关统一编订一个总收发文号,对所有收发文进行有序管理;其次公文档案统一分类,由总收发室根据机关的机构和业务分工,事先拟好分类方案,既有利于公文分门别类地归档,也有利于各部门各司其职;同时机关所有收文和发文只在总收发室用三联单登记一次,减少了层层登记的烦琐手续,也简化了登记的内容。

分类方法的实际改革和理论探讨,为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积累了经验。当时“有的机关科有科的档案,股也有股的档案”,互不统属,各行其是。档案分类一直没有正确的标准,逻辑系统也不明确。运动期间,人们对于分类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加之图书管理中分类方法运用的经验,也给档案管理方法的探讨带来了启迪。当时关于分类问题的研讨十分活跃,档案分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受到了普遍重视,各机关先后采用了十进分类法、纲目分类法和类户分类法等。文书档案连锁法试行的是纲目分类法,是一种固定以组织机构和职掌为区分原则的分类方法。20世纪30年代大多机构采用以职掌为主要区分原则的十进分类法,到了40年代则普遍采用纲目分类法。周连宽在《档案管理法》一书中,总结了纲目分类法与十进分类法比较的三大优点:一是按组织机构区分容易掌握,便于分合;二是各类目符号各异,层级醒目,便于检索;三是不以十为限,符合实际。分类方法的科学、规范,极大地改善了公文归档成卷的基础和案卷的有序管理。

文书档案改革措施的推广应用,尤其是连锁法自身的优点所形成的影响以及试验宣传的缘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广泛关注。一些报刊,特别是《行政效率》杂志发表了不少调查报告,刊载了许多有关文书档案工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一方面介绍了美、英、法等国家近代档案管理的方法,如《英国档案整理简史》、《法国国立档案学校沿革》等文;另一方面也讨论总结国内各级机关档案管理的经验教训及有关业务问题,如《内政部档案整理调查报告》、《现行档案制度与其改善方案》等。使人们了解了国内机关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国外档案管理的方法。同时,运动中不同机构和文书档案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使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得以推广、普及,也提升了社会的档案意识,使人们对档案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推动了我国近代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和档案学的形成。我国档案学思想的萌芽,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形成了档案学最早的体系,奠定了档案学的初步基础。这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一,改革运动促成了近代档案学研究的第一次高潮。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文书档案改革的影响,客观上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宣传了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改革动员了一批文书档案的实际工作者对一些部门进行了调查和专门研究,写了很多调查报告和论著。当时行政界的一些知名人士甘乃光、滕固、周连宽、何鲁成、程长源、龙兆佛等,都加入了档案学研究的行列。当时的《行政效率》杂志上先后刊载了67篇关于文书档案工作研究的文章,1935年5月还出版了《行政效率•档案专号》。一些研究档案工作的专著,如周连宽的《县政府档案处理法》、何鲁成的《档案管理与整理》、程长源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等相继出版,成为了近代最早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改革运动促使档案学从文书工作的研究中分离出来,并构成了自己的基本体系。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工作一直是文书工作的后缀部分并主要为机关行政管理服务,因此档案学萌芽于文书工作的研究。档案学从文书工作的研究中分离出来,加以独立的研究始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即当时所称的“档案管理”的研究。其时已经构成了档案学的基本体系。如档案的点收、登记、分类、编目、庋藏和调阅等。周连宽于1935年编著《县政府档案处理法》的同时,还出版了一本《县政府文书处理法》。它充分地说明了我国档案学的形成,不仅萌芽于文书和文书工作的研究,而且一开始就把档案管理与文书处理两者分别独立又密切联系地加以研究,也反映了我国档案学是从研究机关档案室的工作中成长和形成的特点。

第三,改革运动的实践经验为档案学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平台。这一时期档案学理论主要是从总结现行机关档案改革的实际经验中产生的。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推行,使档案学的研究从最初萌芽时期以总结某一机关的经验为范围,提高到总结某一类型或某一部分机关的经验。如1935年周连宽著的《县政府档案处理法》实际上是湖北武昌县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经验总结,1936年程长源编著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则是根据浙江兰溪县政府整理档案的经验编著而成,这些一般只是直接经验的叙述。随着改革运动的开展,档案学的研究更进一步提高到从全国着眼,以中央国家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为研究目标,来总结整个改革运动的经验。1938年何鲁成编著的《档案管理与整理》,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当时整个档案改革运动的直接的经验总结,但较前述二著来说,则已有了显著的抽象概括,为当时档案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认为文书档案连锁法的推行,是当时档案改革的中心问题,也是当时档案学的中心研究课题之一。所以说“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开展的客观需要,是导致中国档案学产生的直接原因”。

3.培养了一批档案专业人才,为我国近代档案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契机。我国档案和档案工作历史悠久,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一直由师傅传授,“卷阀”把持垄断档案的现象由来已久。到了近代,“卷阀”盘踞操纵档案尤以地方机关为最严重。这种管理上的“自成一套、密不示人”的封闭与落后,阻碍了近代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妨碍了政令的推行和行政效能的提高。行政院档案整理处处长滕固曾说:“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有可观的成绩;而在档案,则仍停滞于师父传徒弟的旧式管理。”20世纪30年代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就是以打击封建“卷阀”把持垄断档案为主要内容。改革措施的推广以及档案法规的制颁,都是围绕文书档案工作的规范、统一和公开来进行的。改革运动使专职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培养与锻炼。1935年2月行政院成立档案整理处,一方面是加强文书档案工作的领导,促进档案工作的规范统一,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档案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改革运动从机关文书档案工作者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档案学理论研究者,在他们的著作中普遍论及了档案人才的标准及培养方法,有的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档案人员的训练、考核、任用、进修、辅导等制度。对于一般档案工作人员,要求有相当素养的史学基础和编辑水平以及专科以上学校的学历,尤其寄希望予青年来改革档案管理,明确提出了档案教育的问题。这批理论研究者中许多人成为了第一批档案教育工作者,如甘乃光、周连宽、龙兆佛等。他们既在各机关率先推广实行新的文书档案管理方法,又对文书档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传授文书档案管理新方法。内政部、教育部曾举办过培训讲座,四川、广东等12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和西北干训团都曾设有档案班,学员主要是政府机关的档案人员,培训的内容多为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如档案的点收、分类、登记等。1939年,为了适应各级机关改进文书档案工作的需要,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内,附设了一个档案管理专科。教员主要有王坤、傅振伦等,学习的科目有中国档案通论、档案分类、档案编目等。这是当时培养档案人才的最早的专门教育机构。殷钟麒于1946年创办的私立崇实档案函授学校,则改变了我国档案教育“向无正式学校”的历史。同时上海私立中国档案函授学校、江苏学院行政管理系、四川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系以及一些职业学校和讲习班等,也都讲授档案方面的课程,培养档案管理的技能。

可以说档案教育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兴起,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改革运动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发展,随着档案管理新方法的推广、普及,急需大批新型档案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改革运动促成了一批档案学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档案理论人才,为档案教育的兴起,做了理论和人才准备。因而初期的档案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了一批文书档案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研究生改革方案篇3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主要内容成效不足对策

2006年,酝酿许久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开始实行。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成为首批试点学校开始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200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七所高校也相继投身到改革大军中。2008年,改革已推广到40多所高校。2009年,改革深入到全部中央部委属院校,同时鼓励各省属高校开展改革工作。

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根本目的,对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研究生、导师、学校三方进行的全方位的体制性变革。首先,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取消之前的公费自费的招生招生类别,以奖学金等级来代替,并且逐步将招生人数与导师科研经费链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研究生招生体系。其次,强化导师责任制,建立导师资助制,提高导师的质量意识。再次,建立健全研究生奖助制度,体现公平与效率。将学生的奖助学金与对学生的激励连接起来,建立滚动式的差额奖学金类别和评价体系。最后,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都创立了研究生创新基金,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改革的成效与不足

自改革运行以来,各高校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对这一体制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投入到实际操作中,使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以“研究生培养机制”为关键词可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到三十多篇学术性论文,分别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体系构建、激励机制、导师负责制、奖助制度、创新基金等进行了讨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也相继推出了各校的改革方案。其次,新的奖助制度的构建提高了学生的科研主动性和积极性。动态的奖学金评定方式和差额奖学金类别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现象,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再次,导师责任制增强了导师在培养学生方面的责任心,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加固了核心力量。但是,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需要继续研究和斟酌之处。

1.改革是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经验、体制。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对研究生教育的整个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变革,走出过去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弊端。新的培养机制的建立需要不断的摸索、试行和纠正,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风险性。尽管改革的目的、原则、指导思想和主要方式都得到了论证和肯定,但是要改革的具体操作方式能否达到最初的目的还是一个未知数。参与改革的所有高校都只能边探索边前进。虽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规律的运行需要有充足的条件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而改革往往缺乏有利的经验和成熟体制的指导,同时存在一定的阻力。能否顺利地达到预想的目的还需观望。

2.奖助制度不完善。

构建新的奖助体系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生培养是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生活保障是其安心学习、参与科研的经济基础。目前各高校推出的新的奖助制度相对旧体制有所更新,但新的体制依然存在问题。一是奖学金差别额度太大,不能真正说明学生之间的差距。以东南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例,东南大学的奖学金等级差额是4000元,北京大学的差额为3600元。而学生之间的评价分数的差别就只是几分甚至零点几分。如此大额度的差别不仅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更可能形成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大学生的压力,同时阻隔学生之间的融洽相处。二是奖学金覆盖率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全额学业助学金的比率是70%,半额学业助学金比率100%;而东南大学奖学金覆盖率为90%,也就是有10%的学生不能享受到奖学金。奖助学金是否应该全员覆盖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但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生一般都是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若持续大学时代嗷嗷待哺的现状将会给研究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减轻研究生的经济压力,为研究生创立轻松的学习环境和科研氛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但是当大家都在削尖脑袋为争夺学费而战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空谈。奖学金的争夺造成竞争的恶性循环,不仅会破坏学生感情,而且会降低研究生能力的提高,还可能对学术舞弊和学术垃圾制造推波助澜,后果不可低估。

3.学生评价标准过于统一。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带动导师负责制的实行。这一措施运行的原则之一就是不同学科类别之间导师资助差异的体现。因学科性质带来的社会效益,以及文科、基础学科与理工科之间导师资助往往存在差别,那么学生评价是否应该根据学科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呢?文理科学生的培养方式存在本质的区别,在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中是否也应该将这种差别体现出来是有待探讨的问题之一。譬如,科研成绩应占奖学金评定的百分比是值得商讨的问题。文科学生科研课题少,经费也少;工科学生课题多,研究经费也多。这样一来,工科学生在获得科研成果的概率上就远大于文科学生。在奖学金评定中,科研成绩比率一致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表现。

4.创新基金的设立能否真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基金的设立为人才的培养打下了经济基础,但是物质并非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在于人才的培养方式而不是物质基础。因此,培养机制改革的不仅是加大资金的投入,更是形成与之匹配的新方案。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保证研究生在学期间能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的长处。

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策分析

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改革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长时间的实践、观察、修正和发展。因此,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1.深入学生群体,充分调查了解情况。

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取决于对改革对象的深入调查和了解。在改革方案制定之前需深入学生群体、导师队伍和管理层进行基本情况调查、收集资料为可行性分析做准备。另外,在改革实施过程中要关注民生,听取各方意见,及时修正方案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使得方案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完备和补充。在还未实行改革的高校中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准备工作以有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已经实施方案的高校则需集思广益,将话语权交到改革对象手中,尤其是改革的主体研究生和导师。

2.建立健全奖助体制,从学生的心声出发。

改革的原则之一是建立新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研主动性。在改革的高校中,奖学金成为激励机制中的主体,这是一种误区。金钱的激励作用是极其有限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表明,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活动动机的最高层次,获得奖学金(学费)只是学生的低级需求。显而易见,低层次需求都无法满足何来实现高层次需求的动机。因此,奖助体制建立的目的在于为研究生学习建立扎实的经济后盾,减少学生的经济压力。因此,从心理学上讲,应该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奖学金。首先,扩大研究生奖学金覆盖率,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奖学金,这是营造平等学习氛围的基础。其次,缩小奖学金之间的差额,创造平等公平的竞争环境。最后,完善“三助”资助体系,不仅要给学生自给自足的机会,而且要不给学生造成学习的压力。“三助”的时间和工资要合理,不能让学生陷入求生和求学的两难困境,给以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

3.设立合理的监督评估机构,制定有效的评价体系。

有效的监督评价机构是新方案高效执行的保障机制。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能对执行改革的各部分主体都应进行监管评价,以使改革能够步入正轨。这不仅要求管理部门认真执行,而且要求学生和导师积极参与,更要及时纠正在改革过程中的偏颇行为,保证措施的执行力度和强度。另外,还要给以学生充分的申诉权利,毕竟学生才是改革的最大主体和最终受益者。由于学科门类本身的差别,不同学科之间研究生的培养就应因材施教,采取相应的方式。既然导师资助制在不同学科之间存在区别,那么研究生的评价就应该有所不同。工科研究生科研成绩所占奖学金评定的比例要大于文科和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比例,突出前项,弥补弱项。在奖学金的分配上应该也对文科研究生和基础学科的研究生有所倾向。另外,每个研究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所有人,因此,学生评价体系要灵活化、多样化。

4.合理地使用创新基金,创新基金要有所倾向,但同时要兼顾公平。

重点扶持优势学科和前沿学科,兼顾弱势学科和基础学科。另外,既然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那么资金就要花在刀刃上。只要研究生的想法合理并具有实践性,导师和校方就应该给以积极支持,给以创造的空间和时间。另外,资金的使用要配上灵活的运行方式,譬如参与人员公平竞争制和指导老师灵活选择制等。应该允许学生独立选择合作人和指导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爱好是创新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学生创新宽松的科研环境,灵活地使用资金是学生创造力发掘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杨卫,来茂德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1-6.

[2]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教育部新闻.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

[4]谢步江,廖文斌.上海试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索与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9.2:133-143.

研究生改革方案篇4

三年多来,我国改革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全方位、多领域快速推进,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取得的新成果举世瞩目。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举措加以解决。

第一,有关改革的会议多、方案多、文件多、口号多,具体改革措施落实较难。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不少地区和部门,存在改革口号喊得震天响,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我们在多个县市调研,发现改革方案得到落实的主要有两项:一是一户家庭生两胎,二是公务员车改。因为这两项改革直接惠及干部群众,其他改革措施真正落地的不多。

第二,有关改革的共识尚未完全形成。抽象地讲,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改革死路一l,大家都赞成改革,但涉及具体改革措施就不一定有共识了。例如,深化国企改革,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在企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就涉及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问题。如何理顺党委会与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更深层次的还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性质问题。国有企业是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这些方面看法就很不一致了。类似问题在其他改革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

第三,改革方案面广、点多、线长,重点不够突出。三年多来,从中央层级下发的改革方案就有200多项,地方层层加码,到基层,简直是海量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县市官员眼花缭乱,手足无措,疲于应对,只好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表面热热闹闹,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第四,个别改革方案脱离实际,不接地气,致使无法落实。现在已经通过的改革方案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关部门制定的,由于调研不充分、措施不得力,考虑欠周全,加上部门利益作祟,个别改革方案本来就不符合实际,自然也就无法落实。需成立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组织多方力量进行宏观扎实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再下大气力组织实施。

第五,利益固化的藩篱尚未打破,既得利益集团阻扰改革的实施。近40年的改革开放,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又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出现了形形的利益集团。他们不愿意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并企图将这一格局固化,想方设法阻扰改革的继续深化。比如,房地产、地方政府和银行这个“铁三角”组成的利益格局,对房地产领域改革的干扰。

第六,改革动力不足。改革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活生生的社会实践,需要发挥亿万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遥想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发动改革之初,全国上下几乎都是改革者,大家都敢想、敢闯、敢干,才形成波澜壮阔的改革局面。再看当今中国,一些干部群众缺乏改革创新精神,使命感、责任感不强,不敢想,不敢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

究其原因,一是改革创新有风险,不敢干,求自保。二是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能力不足,智慧不够。四是缺乏对改革者的具体激励机制,致使锐意改革者没有盼头、缺乏动力。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只能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加以逐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成立改革举措落实情况督察组,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进行全面的督查。看看究竟落实了多少?有多少改革方案在空转?改革措施不落地的原因何在?对于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实质性激励;对于为官不为、消极应对或顶着不办的单位和个人,严肃予以追责。要确立这样的理念,消极怠工也是一种腐败,甚至是更为严重的一种腐败!因为既有的腐败影响的主要是存量,而消极怠工影响的是增量,是现实,是未来。

加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凡属重大改革理论和重大改革方案,都需要尽可能地深入研究,扎实设计,开展广泛和深入的理论研讨和细致扎实的部署,尽可能统一有关方面的认识形成共识,全力推进。

坚持既要全面推进,更要重点突破。对于带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改革措施,比如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土地及房地产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确权改革,以及监察体制改革等,中央要牢牢抓在手中,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施重点突破,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至于一般性的改革措施,涉及工作层面的体制完善,交给地方和有关部门负责实施。

研究生改革方案篇5

1.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最新进展

2.论多元方法论框架下的计量经济学观

3.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

4.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研究

5.观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望大数据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

6.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

7.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8.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革命

9.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

10.计量经济学中的潜变量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考察

11.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12.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若干新近发展及展望

13.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14.计量经济学精确性研究

15.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任务

16.中长期负荷预测的计量经济学与系统动力学组合模型

17.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18.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19.基于winBUGS软件的贝叶斯计量经济学

20.再谈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研究

21.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22.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

23.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24.国外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回顾、进展与述评

2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

26.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教改方案研究

27.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28.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

29.健康计量经济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卫生领域的应用展望

30.关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1.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

32.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33.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

34.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比较

35.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及其反思

36.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37.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及小而精案例探讨

38.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39.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40.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之路

41.基于计量经济学的陕西省建筑企业经济分析

42.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

43.计量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与超越

44.关于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45.论pBL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

46.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

47.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

48.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

49.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50.本科计量经济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51.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模式研究

52.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及其决定因素——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

53.计量经济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

54.国内计量经济学的文献计量分析

55.打破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迷思

5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57.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58.《计量经济学》课程中“最小二乘法”的教学方案研究

59.应用蒙特卡洛方法辅助理解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基于eviews程序设计的两个实例

60.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61.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特性

62.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讨

63.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整合

64.财经类高校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65.注重应用能力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及反思

66.《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三维”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

67.对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68.应用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以三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69.诺贝尔经济学奖、计量经济学与现代贝叶斯方法

70.我国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

71.计量经济学高级课程的设置与内容体系研究

72.从本科毕业论文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方向

73.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74.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视角下的线性回归模型——再议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

75.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汇率预测的综述

7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7.论大学本科教育中计量经济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78.关于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探讨

79.灰色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80.基于“学、拓、化”架构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索

81.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文献可视化分析看计量经济学的演进

82.《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刍议

83.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衔接问题探讨——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84.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均值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理论综述

85.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86.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87.计量经济学实证项目的设计与案例分析

88.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的教学设计

89.网络环境下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90.合约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91.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新思考

92.计量经济学在中国服务业生产率测度中的应用

9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94.研究型大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5.简述现代计量经济学及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96.关于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的研究

97.结合应用软件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初探

98.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性

研究生改革方案篇6

建立三级课程有效实施的行政管理机制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如何有效实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地方教材的开发,学校校本教材和课程的日益丰富,迫切需要对三级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为此,2010年,区教委成立了课程管理办公室,挂靠在区教科所,负责全区中小学的课程管理工作。

针对三级课程在落实中遇到的困惑,课程管理办公室出台了《怀柔区三级课程管理办法》,将工作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指导学校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督促学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二是引导校长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立足学校优势资源研发学校课程,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三是激励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寻求自主发展,立足课堂改革教学方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与此同时,课程管理办公室按照怀柔区课程开发规划对本区地方课程进行统一管理,组织力量编写《怀柔地理》、《怀柔历史》、《怀柔生物》、《怀柔经济》、《美丽的怀柔》等地方教材,目前已有四册通过北京市地方教材初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怀柔汤河流域人文历史与经济、九渡河人文与地理、怀柔旅游、怀柔影视等内容纳入其中,起到了引导学生爱家乡的作用。

在学校课程的落实方面,倡导以讲义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以选修方式满足学生兴趣,以选择方式体现因材施教,没有考试要求,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补充和完善。这样做的效果是学习内容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选择多样化,引导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励学生摆脱学习的盲目性,更加自主地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选择能力。

聚焦课堂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学校校长如何提升课程教学改革的领导力?这是课程改革实施后不断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关乎学校的育人质量,课程实施的载体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从这个角度看,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取决于校长的课程改革意识、课程改革的领导力,其领导力最终体现在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真正为教师所理解并转化为教学行为。

为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区教委实行扁平化管理,按照教委主任、主管主任、责任科室、学校校长的纵向结构,建立课程改革的直接垂直领导关系,强化各级管理者的课改领导力和执行力。区教委先后制定《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计划》、《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地方课程开发建设规划》、《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程安排指导意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监控与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统一思想认识。这些文件中明确了校长领导力的内涵:一是课改先进理念的领导,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三维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强化课程实施的育人功能;三是三级课程的有效管理,按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比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四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立足课堂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五是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体现,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探索有效教学;六是课堂教学和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在课程实施中,我区逐步形成了多个部门服务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局面。区教科研中心中小学教研室配合行政部门负责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工作;教科所组建评价工作小组,制定学科教学的监控、测量、评价工作方案;进修学校办公室承担教师课程理念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电教馆深入学校与教师一起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推动了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了校长教师的不断反思、自主发展。

营造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如何建立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机制,促进教师和学生一起发展?我们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是学科教学指导机制。主要由区教科研中心中小学教研室承担,其任务是对各学校、各学科课程改革进行教学指导、质量监控、教师培训、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信息沟通与交流。具体包括“课程标准”的解读与辅导,新课程学科实施方案的制定,课堂教学视导与情况汇总反馈,教师教学反思、教学质量评估。

二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主要由教科研中心、教科所科研人员承担。依据北京市课程改革质量监控标准,每月对区内各校进行全方位监控,了解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对课改的反映,了解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发现典型经验与问题。

三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主要由教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办公室负责。分学科、分学校类型组织教师听取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标准、实验区和实验学校案例等方面的专家培训和专题研讨,营造浓厚的教学改革氛围。各职能部门均设专人承担课程改革信息沟通工作,并利用区内教育信息平台及时传送信息,内容包括经验体会、成功案例、重要活动、课改动态等。

研究生改革方案篇7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形式的不断变化,就业压力的不断凸显,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013年国家颁布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和《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形式下研究生改革的步伐和方向。本文作者有着从事多年研究生招生、培养及管理工作的经验,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也有一点个人的看法和思考,并进行了如下探讨,对将来研究生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对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意见事物要进行全面改革,必须明确思想确定目标。从国家宏观角度来看确定改革思想主要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从微观院校单元的点确定思想主要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大庆精神育人特色,克服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难点,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科学先进的评价监控机制,着力提升各层次各类别研究生培养质量。这样就足够明确改革的目标,是以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目标;对评价机制,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线,逐步建立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行业优势,扩大校企、科研院所、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空间;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体制改革,打造有影响、有特色、有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学生、教师满意的研究生管理和服务队伍,社会、企业欢迎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为终极目标。

二、深化研究生教育必须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

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一要分类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博士、硕士2个层次,专业学位、学术学位、在职研究生3种硕士类型,理学、工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方案。二是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结合导师科研方向、学生发展需要,制定适合研究生“在什么时间学、在什么地点学、学什么课程”的个性化培养计划。三是课程建设与评价效果。优化课程结构,重点建设专业前沿系列讲座课程、实践操作课程、工艺流程认识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典型案例课程等五类课程;依据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要求选定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教科书和教辅材料;采用研究式、启发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考核方式采用大报告、调研作业、口头讲座、设计小软件程序、制造小课件、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对于实践课程,可用命题操作演试和实验进行;建立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与分析评价制度。四是教学改革与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应用。申请国家、省、市、学校级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开发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平台、研究生教育与管理软件系统。五是建立学风监管与惩戒机制。进行学风建设专项治理;启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与学术道德教育。定期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对发现抄袭或弄虚作假的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三、深化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对评价监督机制进行改革

1.重新建立相应的机构和体系。要建立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管理层面、专家层面、学生层面建立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硕导资历以上专家授课制度;实现专家组督课、同行评课、学生评教于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与评价体系。建立学位论文随机抽检制度。学校定期抽检专业学位在职人员论文、随机抽检全日制论文。低水平论文,对导师通报并限制下一年度招生。

2.建立完善考核信息平台。要建立研究生年度综合测评考核制度。实行考核淘汰制,鼓励研究生全面发展。建立质量信息平台。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生培养质量自我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立质量跟综和反馈制度。每年向社会公开研究生就业率,公布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质量报告,建立研究生就业跟踪服务系统,追踪毕业生发展质量;定期走访用人单位听取对毕业生和培养质量意见和建议。

3.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为发挥导师育人作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革导师聘任制。硕导需取得省级岗位培训证书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后上岗;打破博导终身聘任制。博导按照正常、破格、绿色通道三种类型申报。建立健全双导师制。采用双导师制,由校内和校外专家共同组成。完善导师考核制度。

研究生改革方案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比较教育;教育研究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研究在西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得以大力推进。西方的幼儿教育研究不仅对西方的幼儿教育改革特别是幼儿园课程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也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概括起来,西方幼儿教育研究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值得我国幼儿教育研究工作者关注和借鉴。

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当代西方的幼儿教育研究非常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同时又寻求来自应用研究的多方支持;应用研究渴求基础研究的指导,同时又不断为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课题。原来远离实践的基础理论研究有了“用武之地”,幼儿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有了理论的引导和支撑。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应该说,这是一个基础性研究的成果――心理学研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智力心理学研究的新突破。该理论提出后很快进人实践层面,在教育改革包括幼儿教育改革的广阔天地中找到了一块块“试验田”,从而在美国迅速出现了一些在该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改革方案,如“光谱方案”“新汇流课程方案”“艺术推进方案”等。“光谱方案”这个在当今世界幼儿教育改革中颇具影响力的早期教育方案可以被看作是基础性的“多元智能理论”走向幼儿教育改革实践应用研究的典范。

与“光谱方案”相比,当今世界上颇具影响力的另一个早期教育方案――“瑞吉欧教育方案”则更多的是实践研究的总结和提升。“瑞吉欧教育方案”初步成型以后,它主动寻求多种理论――基础研究的支持,“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加德纳教授和美国一些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都曾给予它多方面的理论指导,提升了“瑞吉欧教育方案”的教育思想内涵并推动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使之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改革特别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作为当代幼儿教育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均有自己独到的理论体系以及与理论体系相“匹配”的教育方案或课程方案――“蒙台梭利教育法”和“高瞻课程”,它们也都可以被看作是西方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典范。

二、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评价研究相结合

当代西方幼儿教育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可以说,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幼儿教育研究中,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和幼儿同课程评价研究是分别进行和各行其是的――课程开发研究在先,课程评价研究在后;课程开发研究由课程专家组织,课程评价研究由评价专家进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和幼儿园课程评价研究走向了同时进行和相互交织:由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开始,西方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和幼儿园课程评价研究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关系。

“瑞吉欧教育方案”非常强调教师通过各种评价手段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并根据所观察到的儿童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随时调整下一步的教育活动方案以生成新的课程。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评价在课程的组织和实施中随时进行,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在实际情景中的反应不断对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和调整――课程的不断开发与对课程的持续评价走向一体化。

“光谱方案”则明确提出它是一份旱期教育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研究一体化的早期教育方案――课程开发研究和对课程的评价研究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光谱方案”中,对课程的评价不是在课程开发前的前测和课程实施后的后测,也不是和课程开发分开进行、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对课程进行评价的形成性评价,而是自始至终相互交织在一起、难分彼此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在观念上我们可以把“光谱方案”中的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分开来谈,但它们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是交织进行、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来看,课程的总体规划和基本框架的设计基于对儿童年龄特征、发展特征的评价,课程的不断生成、随时调整基于对教育活动过程中不同儿童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的评价;从课程评价的角度来看,对儿童整体的评价是为了设计出适合所有儿童的基本课程,而不间断、随时随地地观察分析和评价每一个教师的所教和每一个儿童的所学是为了调整基本课程,使之更适合于每一个儿童的学习需求。

正是由于课程开发研究和课程评价研究走向结合,西方幼儿教育改革中才出现了“发展性课程”和“发展性评价”以及两者的紧密结合――“发展性课程”是基于“发展性评价”的课程,“发展性评价”促进“发展性课程”的发展。课程评价研究再也不是游离于课程开发研究之外的研究活动,而是与课程开发研究交织在一起并促进课程发展的研究活动。

三、课程开发研究与教师发展研究相结合

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西方幼儿教育研究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可以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的幼儿教育课程研究多由课程专家在研究机构里进行,教师发展的途径不外乎职前专门学校的培训和在职返回专门学校的进修。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早期教育课程研究形成了专家指导下的以教师为中心开发课程的新模式,教师发展的途径除了职前学习和在职进修外,增加了在专家的指导下、和专家一起、和课程一起在开发课程的过程巾得到发展――教师有了专业{匕成长的一种不同以往的新途径。

从专家的角度来讲,西方的幼儿教育课程开发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专家根据新的课程理念设计出新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并走向课程现场向参与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讲解课程理念,演示课程方案,即对参与课程开发研究的教师进行有关课程开发研究的整体培训;第二阶段,在教师按照新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实施课程时,专家深入到课程实施的现场进行课程研究,并长期留在研究现场,和教师一起将新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转化为教师具体的教育行为。课程专家是教师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他和教师“同吃同住同劳动”,“拧成一股绳”,共同开发课程;第三阶段,在课程开发告一段落后,专家应有一段时间离开课程研究现场,在课程之外客观地反观和透视课程研究的现场,进一步完善课程方案,并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课程实践。也就是说,专家既需要在第二阶段时作为“内部人员”认同所处的情境,以便能设身处地地了解该情境中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也需要在第三阶段作为外部来客退出这个情境,去思考、分析、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对应着专家在课程开发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三个阶段中的工作,教师在每一个阶段中都得到了专门化的发展:在第一阶段,教师可以近距离地向专家系统地学习一种专门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式――这种对专门化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式的系统学习在一般性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中、在书本上、在会议中、在自己的经验性的工作中都是不可能得到的,而且,教师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带着把学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式很快运用到实践中的任务以及困惑和问题来学习的,因此,这种学习的目的性更强,研究性更强,反思性更强;第二阶段,教师可以和原来“可望而不可及”的专家面对面地讨论课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他们能够把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式落实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反馈给专家,并和专家就这些专门问题开展现场的、情景式的讨论,请专家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惑,以接受专家的指导并与专家一起将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式更好地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和儿童的发展;第三,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或“反思型”的教师。在专家离开课程研究现场之后,教师的课程研究工作不仅不能停顿下来,而且应该更好地向前推进,因为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发展,到这个阶段教师已经成长为能够独立把课程开发和课程研究继续进行下去的具有“研究性”和“反思性”特点的教师――他们不仅能够在原有的课程理念下和课程模式中发展出新的教育行为,而且能够对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式,特别是课程模式,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和提升意见。

正是由于幼儿教育研究中课程开发研究和教师发展研究的结合,开发一种课程模式,成就一个(或几个)有作为的专家,带出一批研究型的教师已经成为西方幼儿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研究生改革方案篇9

关键词:导学案历史教学应用

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教育所给予的有力回应。从《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可以明确看出,本次课程改革意在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初中历史课堂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较少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就形成“上好历史课就等于学生好好听讲”的状况,这种填鸭式的教学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接写的接受学习使学生难以消化所学内容,从而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以及学生主体论的广泛传播,改变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日益重要,在这种背景之下,以学案导学为指导思想的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最受关注的要数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地刮起了“杜郎口旋风”,而学案、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等等各种各样的导学材料随之产生。

学案导学模式是以学案为教学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

导学案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产物。导学案是由教师课前设计,师生课堂共用的一种教学活动方案,它旨在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导学案是区别于教案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从使用者来看,导学案是为师生所共同使用,而教案则是教师所专用的;从内容来看,导学案是把知识问题化的学习方案,教案则是教师上课过程的预案。从功能来看,导学案主要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样学”的作用,教案则是帮助教师“教什么”“怎样教”。虽然两者存在许多差异,但是两者都是教学方案设计,都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相比之下,导学案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迎合了当前教育改革趋势,赋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决策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本位的思想观念。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内的教育教学研究者们以及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在导学案的研究上成果颇丰。教育教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导学案的构成、编写原则等方面,而处于工作一线的教师则多是对自己日常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主要集中于具体导学案的具体设计、学案的实施步骤以及导学案教学反思等方面。

导学案的理论依据。范增民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綦桂杰的《“学案导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易瑜的《中学地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等硕士论文中对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做出阐释。他们认为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包括建构主义、有意义学习、最近发展区、人本主义等教育理论。

导学案的设计。对导学案设计的研究,包括导学案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应注意问题等等。科学性、导学性、自主性、探究性、创新性、实践性等是普遍被认同的设计原则。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围绕学生,要使学生明确目标,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导学案的实施。导学案实施的研究基本上是中小学教师自身日常教学过程的再现。该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师使用导学案的方法,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方法,使用导学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对于导学案在课堂中的使用,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基本上都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步骤。课前教师下发导学案,学生依据导学案做好自主预习;课上教师以导学案为纲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解决问题;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导学案及时复习。

不少学者与中小学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践,也对导学案进行了反思研究。刘敬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陈红星的《践行学案导学的收获与反思》、吴永军的《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肖鹏的《关于优化历史教学的在思考》等文章都对导学案的应用做出反思与评价,其中多数人是持支持的态度。

对于导学案的研究成果多是来自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中学教师,且研究成果多是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在研究内容上,多集中在导学案的编制,如何使用导学案。比较有学术价值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导学案的构成及理论依据的阐释,而对导学案运用过程出现的问题研究的较少。本文将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系统呈现学案导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根据众多中学历史教师的实践过程和本人的实际调查,反思总结导学案的优势和缺陷,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生改革方案篇10

1、加强全市中小学评价管理和指导,逐步构建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管理机制,研制《*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手册》。推进全市中小学评价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促进我市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2、认真指导全市98所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评价改革试行工作,加强调研管理培训指导,引导实验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试验,并认真总结评价改革的经验和成果,通过各实验学校合作交流、研讨、展示活动,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二、强化中小学评价队伍建设

1、努力办好市首届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骨干教师研修班,通过“学习——实践——研究”,提高学员教育教学评价管理和教学能力,加强教育教学队伍建设,以点代面,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与发展。

2、成立*市教育教学评价指导中心,各县(市、区)相应成立教育教学评价指导小组,形成评价管理网络,加强评价研究指导力量,提高评价调研指导质量。

三、落实全市普高课改重难点项目《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攻坚任务

1、组建好班子,选择确定好项目子课题,把我市具有教育教学评价经验和理论的领导、研究人员、教师机制起来,整合力量联合攻关。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修改、制定相关教育教学评价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组织普高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实施,确保我市高中评价改革顺利实施。

2、认真落实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制度和学分认定方案,研制下《学生综合评价方案》并组织实施、调研和指导,保证顺利实施。

3、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评价改革经验交流会,大力推广学校评价、教师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引领全市中小学评价改革,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

4、实施边完善学校评价、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以评价来保障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评价课题的研究和指导工作

1、努力实施《*市中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行动研究》、《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研究》两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选择部分学校分担子课题研究,扩大评价研究队伍,以点带面,滚动发展,逐步更新中小学教师评价观念,转变评价方式和方法,转变教学行为方式,不断提高教学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做好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骨干教师研修班的领班工作,把办班和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让学员有更多的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培养成为中小学评价骨干教师。

2、认真做好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研究课题项目调研指导工作。调查研究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现状,形成评价研究对策,并对现有评价研究课题进行分门别类,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研究质量。

3、继续深化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为市局制定整合教学模式推广运用的实施意见,修改完善整合教学评价量表,有计划组织开展整合涓埃哦西评价,探索整合教学的有效性。自主召开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成果研讨会,推广新模式,交流新经验,全面推进中小学整合教学发展。

五、其他评价工作

1、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评价专题调研,开展职业教育评价方案研发工作。

2、继续办好“教学评价”网站(主页),广泛收集评价信息,丰富网上教育教

学评价资源,为教育行政及教师评价服务,定期刊出“*市教育评价研究”专集。

3、开展课程评价工作,协同市局基教处开展校本课程评审工作。

六、协助上级教育部门相关工作

主要工作安排

时间主要工作内容备注

8月

9月5、组织召开市直属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具体负责人会议。

6、修改完善《*市中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组织实验学校开始实施,实验学校评价研究项目上报。

7、开始研制《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方案》。

8、分别召开高中评价、初中评价、小学评价实验学校负责人会议。

10月7、召开县(市、区)评价负责人工作会议。

8、市中小学学生调查报告、小论文、小软件(小制作)评比。

9、市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10、市教育教学评价研修班开班培训活动。

11、组织市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培训。

12、市教育信息化修班学员外出考察学习。

11月6、组织召开市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研讨会。

7、部分高中评价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8、召开《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方案》征求意见会。

9、召开市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研讨会。

10、刊出《教育教学评价研究》专集(二)11月13日至11月19日期中考。

12月6、山区、海岛评价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7、召开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果推广现场会。

8、组织部分评价改革实验学校到上海考察学习。

9、全市第三次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案例评比。

10、*市教育教学评价经验交流会(评价论坛)。

1月至

2月6、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分认定专题调研。

7、市2009年度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案例评比。

8、刊出《教育信息化》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