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十篇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十篇

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7:16

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篇1

科学技术正以无比伟大的力量把人类带进一个辉煌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出现预示着社会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将对人类社会、生活、经济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贯穿于社会生活、生产各个领域的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呼唤管理创新

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管理伴随着社会的形成而形成,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知识经济源于80年代兴起的高科技革命,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的重点转移到经济科技领域,这加速了经济知识化步伐。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科研系统在知识经济中起到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等关键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技术立国的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多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欧美发达国家,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为欧美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因此,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主席号召:“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管理更是不能例外;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国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当代经济发展取决于竞争优势,决定竞争优势的主导因素是人才和科技的管理优势,而决定人才、科技管理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二、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无论致力于通过智力资源开发来创造新财富、逐步代替工业经济的命脉和已经短缺的自然资源,还是致力于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的企业文化创新,都要遵循如下原则才能是科学、有效的创新。

1。系统原则知识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是人类知识能力的综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综合能力已走向系统综合智能型,系统综合能力的凝聚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人的能力具有较高逻辑起点的鲜明标志。因而,知识经济下的管理创新必然遵循系统原则。

2。价值原则价值原则又称需要性原则或科学性原则。指在创新科研选题中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科学科技自身逻辑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无论以智力、无形资产、软产品等资源为第一要素,还是对自然资源等经济要素通过科学、合理、优化和集约的配置,都是以实现知识价值为目的。知识经济下的管理创新就是以实现知识的价值为任务。

3。理性原则它是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及科学发展中的基本原理评估、选择科学假说的一种方法论原则。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普遍的哲学原理。二是科学基本原理(如能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理性原则对创新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正确的哲学信念有助于指导创新者去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爱因斯坦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念推动他在相对论研究中取得卓越的成就。同时,理性原则自身又是辩证的,它时时处于发展之中,不应视为僵死的教条。经济全球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特征。全球化、国际化、世界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势若排山倒海、铺天盖地,商品国际化使世界贸易飞速发展,资本国际化使跨国公司,蓬勃发展,跨国企业已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国中之国”,技术和经纪国际化、已无国界之分。管理在吸纳和改造资本、技术等方面时,只有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分析和接纳,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篇2

关键词:管理;做人;原则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177-02

0引言

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比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事的方法、学习的方法,而比学习这些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

管理产生于共同劳动,人类在共同劳动中诞生。做人从小就需要被管理,长大了要学会自我管理,也要学会管理他人。管理与做人息息相关,做人是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做人是使自己得到发展,管理是使自己和组织、他人得到共同发展。从《道德经》、《论语》、《孟子》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从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到5S管理、pDCa循环、Swot原则、学习型组织;从松下辛之助到张瑞敏、比尔·盖茨的管理,无不揭示了管理与做人有着共同的原则:

1管理与做人的第一原则: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

做人的真谛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请问你身上穿的、用的、吃的,有自己做的吗?有别的一个人能做的吗?当今世界几乎任何一件有用的东西都是多方合作的结果,而作为单个的“我”也只有加入到这种合作中去,首先为他人付出,才能享受他人为“我”的付出。

如果“我”是管理者(或管理目标),“人人”就是员工和顾客(或服务对象)。“为”在这里既要理解成“为了”,又要理解成“成为/当作”,还可以理解成“爱”。这句话可以有以下四种解释:

解释1:我为员工和顾客服务,员工和顾客就会为我创造财富

解释2:我为员工和顾客着想,员工和顾客就会为管理目标而努力

解释3:我也是员工和顾客,员工和顾客也是管理者(自我管理者)

解释4:管理者首先要爱自己的员工、顾客,然后让员工和顾客也爱你(企业、产品)

对于企业来说,人人还可以是社会、社区、股东、老板、银行、环境、消费者、用户、供应方等相关方,从而通过有效管理,使企业尽到社会责任。

2管理与做人的第二原则:自我管理的原则

“管理者就是我”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是管理者,管理的关键在于自我管理。

人是否能被其他人管理?事实是,可以被引导,人可以不得已被强制,但是永远不会接受强制和作为他人意志的体现而强加给自己的管理。这是最基本的人性,你可以做很多的事,但却不能违背人性,否则,便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人只能自己服从自己的意愿,人只能自己管理自己。因此管理就是通过组织制度和文化引导员工实现自我管理。这样的管理,也给了员工最大的信任和尊重。理就是梳理、理事,正如梳发,梳相当于适当的管理方法,发就是事——千头万绪。理还包括“道理”、“理由”,管理就是“管”要有道理(文化)、有理由(制度)。管理之中最大的是“制度/文化”不是“官”不是“一把手”,管理必须通过制度或文化来进行。

自我管理是每个人对自己生命运动和实践的一种自我调节。自我管理核心思想就是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自我锻炼、自我反省,使个体通过科学的有目的,逐步走向自我完善和完美,从而达到自我实现、自我成就和自我超越的一门科学与艺术,也是去充分调动自身心灵的自动调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自身潜能,更有效的发掘和实现自身最大社会价值和责任的一门科学与艺术。

3管理与做人的第三原则:“三个代表”的原则

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总体要求,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引申到管理实践中,就是要在管理中使组织的运作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组织的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组织的发展代表最广大员工、顾客等利益相关者的根本利益。

4管理与做人的第四原则:科学发展的原则

科学发展首先强调的是科学管理,虽然一百多年前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早就开辟了科学管理的先河。但是当今社会不尊重科学、拍脑袋、瞎指挥,只注重眼前利益的老板还大有人在。科学管理首先强调的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以科学为依据、尊重各个方面的意见,做出正确决策。科学发展应该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员工利益、企业利益、投资者利益、顾客利益之间的权衡,注重环境保护和承担社会责任,确保组织可持续发展。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需要决策时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多考虑科学依据,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更多的考虑未来,考虑他人的感受,考虑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功就在你的眼前!

5管理与做人的第五原则:5S原则: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篇3

关键词: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比较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037-02

从历时的角度来追溯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作为管理思想源头的古典管理理论和紧随其后的行为科学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基本触及现代管理的基本问题,同时,也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清理两大理论流派的内在精神,并探求其内部相关性,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两大理论流派的追忆,而在于为现代管理提供新的视角。鉴于此,从比较的视角探寻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所内蕴的管理精神,并探究行为科学理论对古典管理理论的超越,对于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时期。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技术的先进与管理的落后成为突出矛盾而存在,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为解决这一矛盾而提出一系列管理观点。从理论体系建构上而言,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和厄威克与古利克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研究。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旨在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古典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管理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存在,也标志着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化。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古典管理理论时期所确立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日益显示出局限性,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界定行为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确立和大规模发展两个时期。在确立时期主要包括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在大规模发展时期主要包括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为代表的个体行为理论;库尔特·卢因的团体动力理论和以布莱克与穆顿为代表的组织行为理论。此外,行为科学理论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激励理论,主要有“赫兹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机率模式理论、波特-劳勒的期望机率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凯利的归因理论、斯金纳等人的强化理论等等。”[1]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社会人”为前提假设,“以组织中人的问题为中心,从动态的角度和社会心理方面研究人的因素对行为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2]其中,特别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对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工作生活质量、组织的激励措施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行为科学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一些不足,凸显了管理的人本色彩。

二、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比较

1.经验性研究转向实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其一,在古典管理理论之前,管理学正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学者只留下了关于管理只言片语的观点,并没有留下经典的文献,因此,没有大量的文献供其翻阅。其二,无论是泰罗,还是法约尔,他们的管理观点主要是来源于自身的管理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实验”,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体验”。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讲,他们应用的是经验归纳法,是一种描述性理论,属于经验型研究范畴之内,难以对复杂的管理实践作出全面的解释和预见。行为科学理论融入了大量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理论建构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理论假设的相关条件,建立理论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然后再通过对结论的检验,由此展开理论分析,从而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行为科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而心理学研究在本质上是属于实证研究范畴之内。所以从经验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的转换促进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发展。

2.客体性研究转向主体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其旨趣一般都在管理的客体方面,如工作条件、工作行为等标准化方面,以及对组织结构的科学性探讨等。即使涉及人的问题,也是抽剥人的主体性,将人置于客体地位进行关照和对待,使人只是作为提高效率的工具手段而存在,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决定因素,探求人的社会属性和多方面的需求,侧重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组织应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提高人的主体性价值。因此,从客体性研究向主体性研究的转换进一步提升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3.局部性研究转向系统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作业效率和生产环节层面,如泰罗主要探讨作业层次的管理,主要局限于车间的范围之内;法约尔虽然视角高于泰罗,但其主要专注于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研究;韦伯侧重于组织结构的体系设计,都带有明显的局部性特点。行为科学管理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更加系统,开始关注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巴纳德开创了社会系统研究的先河。尽管行为科学理论在系统研究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从局部性研究向系统性研究的转换大大地丰富了管理研究的视阈。

4.静态性研究转向动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管理原则、管理程序、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等问题的研究,是一种静态性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从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层面介入组织管理研究,关注组织的动态因素,属于动态性研究。从静态性研究向动态性研究转换说明了管理研究方法的丰富,视野的开阔。

三、行为科学理论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超越

1.人性研究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的建构是以“经济人”为前提的,认为金钱的刺激是提高效率的唯一内在动力。诚如泰罗所言:“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3]也就是说,任务与奖金构成了古典管理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古典管理理论看来,工人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而激发工人提高效率的手段则是金钱。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明确提出“社会人”的概念,认为人不仅要求物质利益,而且还要求作为组织中的一员而存在,需要得到友谊、安定和归属感。后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都从不同的层面对人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因此,相对古典管理理论的人性研究来说,行为科学管理的人性研究更为充分,大大丰富了人性研究的视野。

2.管理原则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主要致力于管理普遍原则的探讨,无论是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还是厄威克与古利克所总结的目标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都是从静态组织体系建构上来说的。西蒙曾指出“对几乎每个原则来讲,都能找到一个同样似是而非,并且可接受的矛盾原则。”[4]因此,可称之为“谚语”。行为科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组织理论的原则,如人格尊重的原则、相互利益原则、人性激发原则、人人参与原则、相互支持原则、协调统一原则等。这些原则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把握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对于管理而言,这些管理原则的探索有利于管理有效性的实现。

3.组织视阈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研究视野完全是封闭的正式组织内部,如泰罗专注于作业现场的管理,法约尔局限于企业内部管理,韦伯从组织的角度来追求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设计。在行为科学理论时期,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而且意识到非正式组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巴纳德进一步发挥了非正式组织的理论研究,对非正式组织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因此,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而言,行为科学理论时期的组织状态更加开放,而且组织视阈相对完整。

4.决策模式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的决策模式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认为决策者可以认识复杂的环境,能够制定出可供选择的全部备选方案,并能考察出每一可供抉择方案所导致的全部复杂后果,从而做到决策“最优”或者“最佳”。西蒙从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性出发,认为人的理性只是在“给定”环境限度内的理性,是“有限理性”。因此,决策者作出的决策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只能是“有限理性”,追求的也不可能是“最优”或者“最佳”决策,而只能是“满意”的决策。相对而言,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更为一种理性、科学的决策模式。

总之,从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比较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从“制度”层面来解读管理,而行为科学理论侧重于从“人本”层面来解读管理。虽然二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分别触及现代管理的两个最为基本的要素,即制度与人。从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其核心与目标在于实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统一,即制度与人本的统一。因此,从比较视阈对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进行研究,并寻求二者的整合路径,对于现代管理理论发展与实践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唯有如此,才能对管理理论形成更加科学与理性的认识,从而发挥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实现其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兴山,刘潮.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9:7-8.

[2]唐兴霖.公共行政组织原理:体系与范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36.

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篇4

【关键词】科学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实践精神;借鉴意义

一、问题提出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是与美国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给当时的西方社会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现今环境日益复杂变化下,组织的应变能力逐渐成为制胜最关键的因素,泰罗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的弊端日趋明显。但是对于众多认为科学管理是不可逾越的、仍靠经验进行管理的中国企业,依旧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地位。在深入了解西方经济背景以及企业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代企业在变化莫测,日新月异的社会中,针对“其科学管理给不断摸索和发展中的中国是否带来了启示,它能否带来真正的应用价值及如何运用科学管理提升企业效率”做出较明确的解答。

二、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之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科技革命及各种条件成熟下,使其社会处于蓬勃的发展时期。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管理领域之中,管理依然靠经验和人治的方法,成为经济发展的颈瓶。泰勒本人特殊的工作经历,使他发现生产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一切生产效率低下都是由于管理方法问题造成的。在这种背景下,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通过提出科学的标准,包括选任标准,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组织原则,以达到科学的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尤其是分工的思想,对生产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科技革命雨经济危机。19十几下半叶,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是在这一时期具备了实现工业化的两个基本条件,即大量资本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包括殖民地和战争掠夺)给资本质疑国家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最终形成了近代全国化大工业的市场体系,为资本主义各国逐步走向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利益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资本主义的工业进程增添了翅膀,同时也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咱。其次,随着工业化和科技革命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日趋激烈,经济危机不断爆发,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5词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下降、企业大批破产、资本贬值、工人失业、生产力遭到破坏、劳资矛盾激化。由于人们在企业管理中没有系统的管理理论作指导,也没有运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管理方式,是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人们在寻求出路。

(2)美国工业化进程。美国的工业化速度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超过农业,“从1850年到190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15倍,在1900—1914年间工业增长了70%,到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工业中的重工业有相当大的发展,已在工业中起指导作用,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技术装备的需要”。至此,美国从农业国变成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危机不断发生,在美国出现了资本更大规模的积聚和集中,出现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特别是信用猪肚和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导致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现实中越来越需要管理职能的专门化,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另外,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全世界大量劳动力涌向美国,但这些劳动力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十分有限,不能适应大规模及其生产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培训和科学的管理迫在眉睫。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科学管理理论内容

泰勒一生致力于科学管理并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100多年来,科学管理思想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一)科学管理理论基本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同时要倡导精神革命,即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因此,泰勒认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1.工作定额原理

在当时美国的企业中,由于普遍实行经验管理,由此造成资本家、工人信息不对称,致使企业生产率大幅度降低。

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改善工作表现,他提出:企业应设立专门部门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同时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2.挑选头等工人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头等工人。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适应并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即人尽其才。泰勒是这样说明的:“我认为那些能够工作而不想工作的人不能成为我所说的‘第一流的工人’。我曾试图阐明每一种类型的工人都能找到某些工作,使他成为第一流的工人,除了那些完全能做这些工作而不愿做的人。”所以泰勒所谓的第一流的工人,就是指那些最适合又最愿意干某种工作的人。挑选第一流工人,就是指在企业人事管理中,要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才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标准化原理

泰勒指出,将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使其标准化,这样就形成了科学的方法。同时运用这一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搭配,同时对机器安排、环境因素等进行改进,消除种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一种最好的方法。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使工人使用更有效的工具,采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使工人在标准设备、标准条件下工作,才能对其工作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衡量。

4.计件工资制

泰勒提出了“差别工资制”方案。主要通过三步骤来完成工人报酬结算。首先通过设立专门的制定定额部门。再制定差别工资率,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最后在结算时,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根据职位和工种,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工资尽可能地按他的技能和工作所付出的劳动来计算,而不是按他的职位来计算。其目的是克服工人“磨洋工”现象,同时也是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为此,泰勒在总结差别计件工资制实施情况时说:“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对工人士气影响的效果是显著的。当工人们感觉受到公正的待遇时,就会更加英勇、更加坦率和更加诚实,他们会更加愉快地工作,在工人之间和工人与雇主之间建立互相帮助的关系。”

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他认为,没有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任何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都难以实施,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泰勒也指出,要使劳资双方进行密切合作,关键不在于制定什么制度和方法,而是要实行劳资双方在思想和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如果劳资双方都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不仅工人可以多拿工资,而且资本家也可以多拿利润,从而可以实现双方“最大限度的富裕”。

6.建立专门计划层,确立职能工长制

泰勒主张:“由资方按科学规律去办事,要均分资方和工人之间的工作和职责”,要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并在企业设立专门的计划机构。他表明,要想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应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来承担找出和制定标准的工作。

与此同时,泰勒还提出必须废除当时企业中军队式的组织而代之以“职能式”的组织,实行“职能式的管理”。

7.例外原则

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这种例外的原则至今仍然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泰勒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和管理,而必须应用例外原则。泰勒提出的这种以例外原则为依据的管理控制方式,后来发展为管理上授权原则、分权化原则和实行事业部制等管理体制。

(二)科学管理思想的精神所在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对他自己和前人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建立在充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成就。泰勒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的内在规律,也经受了管理实践的检验。他的科学管理的创立反映了他的求实精神,解决工作效率的实际问题。不管是从科学管理理论的目的上看,还是科学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上均体现了泰勒的深入实践的求实精神。

除此之外,作为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思想发展历程和成就处处体现出他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泰勒的精神令人感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几乎都是经自己亲手试验和认真研究提出的。他的探索主要反映在他的三个最有名的试验:通过搬运生铁的试验,摸索出公认的日合理工作量,从而为实行定额管理奠定了基础;通过铲具试验,探索铁锹多大铲物效率最高,从而为工具标准化奠定基础;在金属切削实验中,泰勒前后共花了26年,15万美元,写出了3万多份试验报告,最后,取得了有关车床、刨床、钻床、铣床在车速、进刀、材料等方面的丰富资料,为制定各种机床进行高速切削和精密加工的操作规程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实验将他的科学管理思想理论深深地扎根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从他进行的多种实验可以看出他坚韧的品性: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他不怕失败和挫折,努力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具有独特的创造个性特征;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以自己科学的独立思想去认识分析研究对象;不迷信权威,好奇,对不了解的事实有新奇感和兴奋感,严谨,认真,任何时期都要用实验和数据去说明。

尽管岁月已经经历百年,泰勒的品德对今天的我们进行学术科研活动人有着深深的启迪。它启示我们,对于任何问题,如在对待科研工作中的论据和论点的科学性方面,注意实事求是问题,不能浮夸,不能掺入半点虚假。

四、科学管理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科学管理目前有较强的生命力,但学习科学管理不意味着回到科学管理时代。回到“泰罗制”,其要义就在于首先应根据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发展所处的背景和实际情形,倡导科学管理精神,回归到管理起源,老老实实地学习和把握科学管理的精髓,掌握科学管理基本工具、方法和原理。

科学管理虽然在当前中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科学管理不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科学管理强调高效率,大批量生产,在某种程度上已不能满足目前世界上渐露端倪的个性化、快速变化的需求的要求,而且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在慢慢下降,知识工作者在慢慢增长。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将成为新世纪管理者的主题。我们应结合不同时代的不同企业、不同企业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来探索最适合的科学方法和工具。

此外,应正确认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之间的关系。泰罗科学管理对人的因素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实际上泰罗离人本管理的对人的重要性的认识显然是有一定差距的。他不但要求所有工人无须动脑,远离那些或多或少带有办公室性质的工作。这意味着所有工人和基层管理者都无须或很少参与管理,他们不是或基本上不是管理的主体。其次,泰罗的高工资高利润共存只是一种善良愿望,实际上是加重对工人的剥削,为资本增殖服务。

虽然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着一定的差距,但科学管理成为一切管理的基础的地位不会动摇,人本管理也不例外。人本管理在建立更符合员工需要的制度基础上的管理;人本管理所强调的人性化不是违背组织基本制度和要求的人性化,而是让员工和顾客的需要成为企业管理制度形成的基础的人性化。这也是当前学习科学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只有人民大众打下科学管理的理念和信条并付诸于实践后,才能为人本管理提供更多合格的管理人才和具有高素质的员工。

五、结论

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篇5

关键词:课程编排教学质量教学原则

随着近年来招生形势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旧式的教学管理越来越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传统的排课单纯教务处全校统筹,手工操作,“管得太多,管得太死”。不仅效率低下,浪费资源,而且很不人性化,和现在的高职学院二级管理体制显得格格不入。自2006年起,常州纺织学院逐步实施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级教学管理下的排课管理和以前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排课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才能做到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改革服务。

课程表的制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教师、学生、班级、教师、时间等因素的互相作用、互相制约。要对其进行有规律、科学、规范的时间空间的最优化的组合,课表才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性能,才能使得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那么究竟在排课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避免冲突原则

避免冲突原则是排课时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也是最基本的原则。在排课过程中有一些时间、人员、地点等有冲突的地方,要首先避免。

1.同样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只能上一个课程,一个班级的课表的同一时间不能出现多个课程。

2.同一个老师在同一时间只能教授一个课程,一个老师的课表的同一时间上也不能出现多个课程。

3.同一个教室在同一时间上也只能有一门课,不可出现多个课程。

4.还需要考虑学校一些其他的日常活动,比如周三下午可能是教师和学生集体活动的时间,又如教研室会议、行政会议、教工会议、学生课外活动等。

5.教室的容量必须大于学生的人数。

二、教学计划相关原则

教学计划是一个学校对于一个专业教学思想的体现,课表是学校教学计划的具体体现,因此合理的编排课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招生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及教学改革的深化,各个学校将教学计划的制订下放到各个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为了保证招生就业,每年有针对性地修改教学计划。每年教学计划都与以前不一样,这增加排课的难度。

排课工作地第一步就是确定教学计划,每个专业地专业负责人制订好教学计划之后,经二级学院领导审批、教务处审核通过,然后安排各个任课教师,并在教学管理系统里面录入教学任务。

编排课程表始终是为更好地实现教学计划为其目的的,因此在编排课表之初,排课人员首先需要熟悉教学计划,掌握各教学单位的具体信息,如开班人数、教学设备使用类型的需求等,统筹好各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得课表真正发挥其在完成教学计划中建立优良教学秩序、优化教学环境的作用。

三、以人为本原则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排课工作作为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其根本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所以,排课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这里的“人”指的就是指教师和学生。排课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各种情况和想法,努力根据实际情况改善各种条件,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积极的教学环境。

1.为学生服务的原则。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基础学科或较难学的学科,应安排在学生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遵循以下优先原则:

(1)上午是人思维比较活跃的时间,基础学科(高等数学、英语等等)一般尽量安排在上午。

(2)一门课程需要排列比较均匀,不能集中在一周的某一段时间,尽量均匀分布。

(3)每一天的安排需要精心设计,每天的总学时要相对平衡。

(4)周六周日只能排选修课,不能排必修课。

2.为教师服务的原则。要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除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以外,课表的设计起到辅助作用。

(1)一门课程的安排要避免集中,以便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复习。

(2)教室不但要符合教学需要,对于同样的教室和上课对象也要尽量固定。

(3)考虑到体力,一个教师在一天内课时不应该超过6节。

(4)如果有多个教师教授同一门课,就尽量不要完全同步,一是可以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二是假如有人有事情,其他老师可以代劳。

(5)排课时要考虑到各个任课教师的实际情况,提出个性化的要求。

四、效率提升原则

除了考虑学生和教师之外,还要考虑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提高取决于上课效率的提高,科学、合理的课程表应当使学生在一天和一周中始终保持高效率。排课人员要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的情况下,将种种要素进行最优化的排列,使得课表符合教学规律。

1.每种课程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必修课一般上午排比较好一些,选修课多在下午或在晚上。

2.课程的优先级一定要注意,公共体育课、大学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等课程受场地限制、同一时间上课班级多、教师多、占用教室多。优先级大于其他课程。

3.一般来讲,合班课优先,都是合班的话,先排跨院系、跨专业的合班课或班级人数多的课。

4.非合班课(如专业课)最后考虑,有特殊要求的课程优先。

五、教学资源优化原则

在满足前面的各种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是高校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如何有效管理、使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怎么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是每个学校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学校的教学资源包括现有的各类教学服务环境(教室、机房、电脑、网络、运动场所、实验器材、图书馆、会议室、工作室等),教学资源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近年来学生结构的不断变化、招生规模的扩大等原因,学校的教学资源经常会捉襟见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但是老的教室并不一定能满足需要,这些都对排课工作造成一定的干扰。

排课不仅要考虑人的因素,更要考虑物的因素,编排课程表时既要考虑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又要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运用,最大限度地减少闲置和浪费,为学校节省开支。通过课程表的调节,使人、财、物、时间、信息诸多要素相互促进,发挥最大功能,以最经济的投资获得最佳效果,提高办学效率。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排课工作关系到高校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妥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最后展现在师生面前的课表更科学合理,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学校常规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68.

[2]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职业院校教务工作管理创新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

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篇6

关键词:精细化,高校,管理

精细化管理起源于50年代的发达国家,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心的态度、精致的过程,把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进一步细化,落实细节管理,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高校要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必须改革管理方式,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精细化,推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o世纪末以来,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由于发展建设过快,使得在发展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集中体现在管理水平还落后于学校的发展。要想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1.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学科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高度交叉融合,学科建设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学科建设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学科建设效益。2.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质量是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主题,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志是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毕业后如何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是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是由于高校还是一种粗放型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都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此,高校就必须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树立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建立更精细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对高校而言,精细化管理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落实细节的管理,是实现高校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其内涵包含:一是“精”,就是要高标准、高质量,重点突,精益求精,形成特色,做出精品。二是“细”,一方面是指要覆盖工作的所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注重效率与效益;另一方面是指从小事抓起,细致入微地管理。三是“化”。一方面是指制度化、规范化;因而,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是一种责任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是一种量化管理、是一种执行力的管理。

高校精细化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一是数据化原则。强调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要求、用数据检验。二是程序化原则。就是程序化管理,把工作事项或任务,沿纵向细分为若干个前后相连的工作单元,将工作过程细化为工作流程。进行流程优化和整合是操作性原则。就是使制定的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对实施的过程具有可控制性。四是标准化原则。就是统一各类管理的标准,做到管理规范化。

三、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完备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和手段,这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起点。这就要求做到:严格管理规章和工作程序,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使管理过程有章可循。同时,细化管理制度,实行量化管理。

2.细化管理过程。一是管理要到位。“细节决定成败,落实就是质量。”“学校无小事,事事能育人。”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必须考虑到,不忽视微小的管理漏洞。要经常查找制度上、方法上的漏洞。还有学生工作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诸如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对问题学生的关心和引导,尤其需要细致、到位。二是管理要科学。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手段,积极探索和掌握学生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正确引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声。三是要深入。学生工作者应经常深入学生课堂,包括第一、二、课堂,亲临学生学习、活动的第一线,以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学习、活动的第一手资料,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学生工作者还应深入学生的心灵,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不易做到但是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却很重要又很见效的环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责任心、爱心和真情,多与学生交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用真情去感动学生,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学生工作只有真正深入下去了,才能做到又“精”又“细”,解决起问题来才能得心应手。

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篇7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科学管理;发展;措施

前言

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提出了要关注民生、关注三农的政策;并且对农业税免除及农业补助这些惠农政策,都是体现了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是正确处理农田水利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键。农田水利建设必须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农业种植的抗灾能力,稳步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来达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1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范畴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是不能离开水利建设单独存在的。农田水利建设是通过兴修水利为农田提供灌溉、排水、防治旱涝灾害、保产保收、提高农民收入的保障性工程。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包括了:大面积土地平整、灌溉渠道系统修建、中低产田改造、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

农田水利建设分为大型和小型,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一般指水库的建设,小型的一般只基本农田的渠道建设和改造,以满足不同区域农田的水源分布不均现象,目的是为了满足农业高产,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农田水利建设科学管理原则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是弄农田水利建设良好运行的保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应该处理好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才能体现科学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理念。农田水利建设成效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科学性,应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协调多方,把新时期下农田水利建设推行的更加迅速。因此我们在管理中应该坚持以下的管理原则。

2.1农田水利建设要以人为本,坚持生态建设原则

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是保障民生,增强农业的抗灾害能力,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旱涝保收、经济收入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农田水利建设应该坚持生态建设。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建设的初期充分考虑到建成之后的农田水利事业的综合效应,这也是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体现。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水资源能力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把当地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水利工程。

2.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分清主次

要根据建设区域的自然经济条件以及社会的发展现状,深入调研,科学合理规划,然后在根据区域地貌合理布局。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等方面,要协调好周边城市与农村农田灌溉区域的主干取到工程和配套工程之间的关系,重点解决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问题。因地制宜不是一味的建设,我们因该注重建设与改造、扩建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要把眼前、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这才是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重点。

2.3注重建设与管理并举

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管理,管理离不开科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的管理为建设指明的方向,建设成果则是科学管理的直接体现。农田水利建设要坚持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理念,前提是要节约水资源,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并举。建设中,重点加强水利投资和融资渠道,水价的形成机制,公益性水利事业的维护资金等。水利建设的管理,重点在深化各个地方水管站管理体制,进一步的简化管理结构、健全法律法规、增强机构管理能力、加强对建成的水利工程的管理,才能整体性的包管理和建设协调统一,科学管理才能祈祷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科学管理的措施

3.1规范管理,明确责任

管理农田水利建设,首先应该对建设的水利工程进行造册登记,对管理区域内的建设项目绘制详细的分布图。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责任目标,对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和质量及时的进行突击检查。

3.2坚持实行依法治水,健全水利政策法规

用法律手段使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而要建立完善的水法规体系。在认真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水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从而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使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加强水行政执法的力度,严肃的打击和查处水事违法案件,保障水事秩序。积极对农业用水价格进行改革,从而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规范水价秩序和水费收支管理。从而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科学管理。

3.3标准合理,兼顾全面

对改建和扩建的水利建设工程要制定合理的资金分配使用标准,全面了解区域内整个工程的概况,对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的水利建设要采取不一样的收费标准,扩建的工程项目要严格审核可研究行报告,一面造成资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4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

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必须坚持以下2个原则。

(1)必须坚持注重实效、规划先行的原则,充分的应用统筹规划的指导作用,从而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科学有效地开展。

(2)必须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收益补偿、分级管理、受益负担、分级负担等政策,明确责任、划分事权,进行分类指导。对于各类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主体必须清楚的知道,对于集体管理机构,成立农民用水协会,慢慢形成由协会民主决策和自主管理,对于专管机构,实行管养分离和定岗定编。

3.5建设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水利管理体系

加强实施“科教兴水”战略,重点抓好下面3个关键性措施。

(1)用科学的态度和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工作。

(2)加快技术步伐、加强科技攻关。积极推进水利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节约用水、水土保持、防灾减灾、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以遥感、激光整平土地、节水、信息化等为重点,积极引进应用高新技术。

(3)对先进实用技术的加大推广转化力度。采用先进设备和信息化的技术改善水资源管理手段,积极建立和完善县、市、省三级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科学化。

3.6后期管理,科学严谨

做好建成后的管理工作。水利建设是关系民生的事业,工程的建设不能只管建设不管运行和维修,要做好对管理人员短期培训,训练管理业务,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最根本的是保证建设质量和使用年限,要使得建成的工程有一个良好的运行能力和使用年限,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后期管理制度。使水利工程发挥长远的利国利民的作用,满足人民的生活、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求。

4总结

农田水利建设是关系国民经济和建设的基础产业,科学合理管理模式下的水利工程建设不论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等那一点出发,科学的管理始终在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在资金的投入和运行中始终贯彻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把水利事业建成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事业。

参考文献

[1]陈孝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机电息,2010,(6):17

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篇8

本文从教师评价的概念入手,研究了教师评价原则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师评价与学校科学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教师评价教育评价教育科研教育管理

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教师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前,很多学校都进行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学校内部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和工资总额

包干。再加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已制度化,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促使了教师评价的工作必须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如果没有对教师的比较客观、比较科学的评价,那么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及对教师的奖惩就会成为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必须科学化。在学校诸多的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能够科学地、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实现对教师管理科学化的最重要的标志。因此,随着学校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者就愈加感到教师评价工作的重要。

一、教师评价的概念

教师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大范畴,所以我们首先要弄清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育目

标,遵循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现代技术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全面地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改进教育服务的过程。从教育评价的概念就可以界定教师评价的概念。我们认为,教师的评价应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应承担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现代技术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价值的判断,从而为教师改进工作,为学校领导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及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基于上述的认识,实施对教师的评价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衡量一个教师的标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控的作用,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学校的领导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对于教师评价的依据应是: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师的根本任务及国家教委颁布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3、教师的工作具有与其他行业的工作不同的复杂性。如教师工作对象的复杂多变性;教育教学过程的多因素、多变化,可比因素不易确定;教育周期长,教育效果滞后;教育成果的集体性等等。因此,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只凭学校领导的主观印象,或只凭学生成绩及只凭群众的选票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因而也是不准确和不公正的。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上述的弊端。鉴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在评价方法上务必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要对教师的全部工作进行多指标、多方位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这样才能使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更科学、更准确,更能反映每个教师工作的真实情况。

二、教师评价的原则

评价的基本原则是评价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正确的评价原则不仅是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规范,而且是指导、控制、协调评价过程的保证。在评价过程中,正确贯彻各项原则,不仅利于端正主评、被评人员的态度,克服主观性、片面性、随意性,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而且有利于加强评价的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的程度,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教师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范畴之内,因此,教育评价所应遵循的原则也就是教师评价所应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指对于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有利于端正办学方向,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如果方向不明确,教师评价就会走上歧途,同时会对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确定正确的方向是教师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在评价中,必须对每个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教书育人和教学的能力、工作效绩作出公正、准确而又全面的价值判断,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2、客观性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就是在教师评价时,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客观实际出发,获取真实信息,抓住本质的东西进行分析。教师所从事的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既劳心又劳力的特殊的复杂劳动。这种劳动的复杂性表现为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成果的复杂性。另外,教师的劳动又富有创造性,教育工作又有周期长,教育效果滞后的特点。这些在评价教师时均应给予充分考虑,这样才能使评价更符合客观实际。

3、全面性原则,是指在确定和运用评价标准时要全面、不可片面。贯彻全面性原则,一方面要抓住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另一方面还要抓住评价过程,广泛全面收集评价信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系统,教师的工作也是多层次、多变量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因此,在对教师评价时,要进行多指标、多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和判断,力求真实准确的反映教师工作的全貌。作为评价的信息和资料,要尽可能全面、准确、真实,不能凭片面的材料,少数人的反映进行评价。全面性原则并不是把各评价要素不分主次、不区分重点与非重点,也决不是把各指标数量简单相加,而是应配以不同的数量进行综合的评价。

4、主体性原则,是指明确被评价者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一提评价,就是上级对下级、领导对教师或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因而视被评价者为客体。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从实践的效果及发展的趋势来看,强调自我评价,强调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使其处于主动的地位,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这既使评价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也是主体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在对教师的评价中,教师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因此,要尊重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这样才能使评价的过程真正成为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使教师的评价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

5、可行性原则,是指评价的指标、标准可行;评价的方法及运用的技术手段可行;工作安排可行。指标和标准要切实注意从实际出发,防止要求过高或过低。方法和技术手段既要注意科学性,又要注意简便易行。工作安排要求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相结合,不要增加很多额外负担。在当前,开展对教师工作评价时,科学性原则尤为重要。因为这项工作目前还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应该允许它要经历一个过程,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由不够科学到逐渐科学化。这也是教师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教师逐渐学习教育评价的过程。评价的指标和标准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同时一定要取得教师的认同。不要形成对教师的评价是领导强加给教师们的,这不利于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也要让教师心中清楚,懂得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即让教师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评价的理论和知识。学校领导切忌用自己的愿望,主观的设想强加给教师们,否则再科学,再完善的评价方案也是不可行的。

6、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时,这条原则尤为重要。有些评价要素的标准可以量化,就可采用定量分析。这种分析能比较准确的反映客观实际,防止主观性。但是在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时,采用定量的方法就很困难了,特别是关系到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都具有模糊性。若这时强求用精确的数字去表示本身是模糊性质的事物,这不仅不客观,而且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在进行教师评价时,必须遵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这也正是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切不可片面认为只有定量评价才是科学的,在实际工作中也应防止这种倾向。

三、评价的功能

1、导向功能

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给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因而对教师的评价过程自然会具有导向的功能。

2、激励功能

评价可以使被评价者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能够激起干部,教师,职工,学生发扬优点,促进人们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激励人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学习。这是评价的一种心理功能,驱动被评价者的内部活力。因而评价在客观上也对学校、干部、教师、职工、学生起着督促作用,激励其内部潜藏的积极因素的发挥。

3、反馈矫正功能

通过评价的反馈作用,及时获得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的信息,可以使我们客观,准确的把握学校工作或教师工作的状况,也可以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学校工作或教师工作中的长处与短处。这样便于学校和教师经常调节工作的目标与进程,及时调节、及时强化、及时矫正,使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不断地得到完善,得到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目的。

4、鉴定功能

对一所学校,一位教师进行评价,必然会有评价的结果,这评价的结果会对学校,教师具有鉴定的功能。只要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办法是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那么评价的结论也必然是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因此,通过评价来对学校、教师的工作进行鉴定也必然是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

但是,如果在评价中只是着眼于评价的鉴定功能,那么我们的评价工作就会偏离轨道而走上弯路。所以,在评价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前三个功能的作用。现代管理学派是以决策为着眼点的。评价学生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等,目的应该使学生明确的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为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能够面对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教师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在于评级和奖惩,而是在于使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状况,从而去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同时,也便于使学校的领导通过对教师的评价,看到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去改进学校的管理工作。对教师的评价一般是形成性评价,而不是终结性评价,因而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反馈、矫正的功能。总之,应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改进工作,是对被评价者达到预期目标的保证和鞭策。

四、教育评价与学校的科学管理

学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实现对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化,因为对教师的管理无疑是学校诸多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于教师的

评价就是加强对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的一个有力措施,是实现教师队伍管理科学化的正确途径。因此,教师的评价是实现学校管理化科学化有效措施。

1、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为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客观的标准。

管理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和控制,领导的主要职能是引导和带领。学校的领导既是管理者又是领导者,只有抓好对教师队伍的科学管

理,才能率领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去实现学校的目标。对学校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实施教师的目标管理。我们所制定的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就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师的任务而制定的,而且这套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评价办法均应符合现代化教育评价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程序。这样才能为学校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目标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客观的标准。过去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往往是经验型的,因而容易出现主观、片面和评价标准随意性强,评价依据不一致、不系统等问题。由于评价本身不够科学,所以也将导致对教师队伍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势必对教育科学带来不利的影响。与此相反,科学的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可靠的和客观的,这必将促使教师队伍的管理科学化。

2、教师评价工作有利于完善教师队伍科学管理的过程。

所谓的科学管理过程是各个管理环节相互联系的有目的、有秩序的系统控制过程。学管理的科学系统过程包含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基本环节。学校对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就应不断完善这些基本管理环节。多年以来,由于没有系统的教师评价制度,使对教师管理的基本环节或者相互脱节不能形成有序的系统,或者环节残缺失去应有的管理效果。例如:只有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的环节,而没有评价的制度,因而使检查、总结等环节落了空。实施了科学的教师评价工作,就为落实这些环节提供了有效途径。我们不但要重视评价的本身,更要重视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这样就可以完善对教师队伍科学管理的环节,逐步健全了教师队伍管理科学化的过程。

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篇9

一、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原则

1.整体效应原则

坚持整体效应原则是指学校后勤工作要从学校整体发展的宗旨和根本任务出发。由于整体效应即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之和,也就是l+l>2效应。因此,在把握好后勤工作特点和管理对象的前提下,后勤管理部门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要仅仅局限于人、财、物等要素中的某一个管理对象,要从全局高度出发,明确后勤管理与学校整体管理的关系;要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手段谋划、实施后勤管理工作,发挥后勤部门的最大效能,以促进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整体发展。

2.方向性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教育目标和任务所决定的。教育和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后勤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教育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因此,后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发挥任劳任怨、不怕吃苦的优良传统作风,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要懂得学校教育教学和后勤工作本身的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3.效益性原则

学校后勤工作要讲求效益,就是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效益性原则,就是要以优质、周到的服务去促进教学、科研的开展,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办学效益。在具体工作中,为满足师生基本生活需要而开展的服务项目,应以社会效益为主要考核指标;为提高生活水平而增添的服务项目,则应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考核指标。同时,要尽量使得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持一致,只有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优化后勤服务工作,提高综合效益。

4.教育性原则

后勤管理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一样,都是教育学生,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坚持教育性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学校的职能所决定的。例如设计和建造校舍、美化校园环境都要从美育的角度出发,使之富有感染力和熏陶作用,以使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养成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等文明行为和习惯,逐步培养出良好的社会公德等。此外,后勤管理人员既是管理者也是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客观、公正地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地发挥育人方面的作用。

二、当前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硬件设施匮乏

后勤服务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学校学生宿舍严重不足,不得不住在年久失修、隐患较多的低矮、潮湿的危房里;不少学校的学生食堂建设不符合卫生规范要求,面积小,光线弱,通风差;有的学校将教室、阅览室、会议室等教学综合用房改作教室或学生宿舍;甚至有的学校在校内住宿紧张的情况下,把大量学生安排在校外居住,这必定给管理带来很大不便,管理质量的下降势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管理意识薄弱

后勤管理直接影响学校的形象,也体现出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有的学校由于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人员不落实,职责不明确。目前,在很多中小学的后勤队伍中,仍然以老弱病残、学历水平较低者居多,虽然这种现象是由于某些历史因素或客观原因造成,但必然会导致后勤职工队伍臃肿,机构庞杂,人浮于事,吃“大锅饭”,工作效率低下;而这样的队伍往往又内行少,外行多,不懂科学管理,靠经验办事,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得力,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重视管理结果,忽略管理过程

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最有效形式莫过于责任到人,但从后勤责任制的内容和实施情况来看,存在一个普遍性的欠缺,就是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即对要达到的后勤管理目标或成绩虽然都有一个较为硬性的规定,但对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或如何取得这个成绩需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或步骤没有多少要求,不重视研究经济活动规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运用经济手段开展经济管理,这种工作思路往往导致具体的后勤工作中出现非理性化,甚至非人性化现象,从而造成后勤管理的整体偏差和错位。

4.管理形式单一化

有些中小学后勤部门虽然认真按制度办事,却不管是否适应本校的实际,也不管是否处在“保质期”内。如果把制度作为后勤管理至高无上的“法宝”,那么这些管理者势必会把内部的员工当成是“机器”,把师生生活和物资供应当成是“产品”,这必然会出现两种可能结果。一种情况是后勤管理制度难以落实,人际关系紧张,管理低效,整个后勤管理范围处于一片混乱状态;另一种可能是全体师生的生活起居、学校物资供应等将完全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整个校园缺少人性化氛围,久而久之,一些师生就会因正常的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科学化策略和建议

1.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

后勤管理企业化,是指学校应采取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方法,真正做到宏观调控,微观搞活;按照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规模,把后勤所属的各个部门,按工作内容和经济责任划分为若干个内部独立核算的实体单位。在服务质量约束的前提下,在制订内部结算价格的基础上,按企业化的方式运作,独立计算每个部门的收入和费用支出,逐步减少对学校资金的依赖,使各个部门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并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提高工作效率,在最经济的计划方案中收到“少花钱、多办事”的满意效果。

实行后勤管理企业化后,“服务社会化”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和趋势。由于要求后勤部门“自负盈亏”,其服务对象仅限于校内是肯定不行的,必须拓宽到校外,延伸到社会。例如,幼儿园除了招收校内职工的子女,还要向社会招收儿童。卫生所也要实行对外开诊,浴池实行对外开放等等。把这些部门从学校的“摇篮”里一下子推到社会市场,由靠学校“输血”转化为自身“造血”。

2.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把竞争机制引入后勤管理,能增强后勤员工的创新意识,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能提高知识创收效率和调动智力因素;能增强集体的心理协调,多出人才、鉴别人才和保护人才。所以要在实施员工合同制、聘用制、质量工作制、干部竞选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从而使后勤队伍不断优化,使后勤人事管理机制更加民主化、规范化。

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搞后勤的要学会管家,学会少花钱多办事。”学校的开支很大部分出自于后勤部门,如水费、电费、设备购置及维修、基建和绿化等等。在努力“增收”的同时,更不能忘了“节支”,这需要后勤管理人员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意识,重点放在降本增效,防止效益流失等方面。坚决制止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严格控制各种用工,使人工成本逐步降低。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学能耗管理,开展成本核算,不断完善计量手段,有原则地降低教学费用,达到增收目的。

3.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程序

学校后勤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的发展服务,没有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是不可能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建立一整套便于考核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后勤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变人治为法治,真正树立制度的权威,自上而下地形成科学的、标准的、规范化的控制体系,从而避免人为的工作作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提高执行工作目标程序的准确性和后勤职工的组织纪律性,按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去完成计划、组织、指挥、监督、调节等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情况下,后勤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过程问题不大,问题往往出在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上。由于监督检查工作往往被忽视,导致信息反馈不准确、不及时,致使后勤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因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影响质量和进程。因为计划再周密、组织再有力,具体实施中也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后勤管理者必须通过监督机制随时掌握反馈信息,才能在情况突变时,把握全局,协调好各个方面。因此,规范后勤管理程序,抓好每个环节,才能保证各项后勤任务的顺利完成。

4.坚持科学原则,创新管理体制

科学严格的管理是促进学校后勤工作健康发展的推动力。后勤管理的科学性涉及人事、服务、分配等各方面,衡量科学性的原则在于形成科学的具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手段迅速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力求以管理人员职业化来促进专业化管理。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各阶段的目标,并依据总目标的要求,在科学性基础上建立现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对后勤工作人员实行目标管理,即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的劳动定额,用来评估考核,并以此作为劳动报酬的依据,以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中小学后勤管理部门要实现管理体制上的创新,必须进一步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管理体制,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充分重视对管理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在分配制度上,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破除“大锅饭”,克服平均主义,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改变传统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经营服务型的管理体制。在干部配备上,选拔热爱后勤工作,有献身服务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强,锐意进取的同志担任领导工作。

5.讲究管理艺术,增强集体凝聚力

如何做到管理的“刚性”与教育的“柔性”相结合,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管理工作的艺术性,把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艺术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首先,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要广开言路,倾听师生员工的呼声,提倡后勤的所有服务对象带有个性的建议,乐观地面对和正视矛盾。其次,服务为主,管理跟进。后勤部门要时刻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工作宗旨,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并时刻以完善的工作方针作为后勤服务工作的科学依据。再次,提倡人道精神。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意愿,设身处地去理解和考虑他们提出的需求和问题,最大可能地保护和实现其正当权益,以热情带动热情,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实现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就必须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凝聚力。作为后勤管理者,除了要身体力行之外,最关键的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尊重、信任和激励他们,主动分担他们的责任和压力;应该放心、放手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只有让所有的员工把自己确确实实地放在后勤管理主人翁的位置上,通过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后勤文化,优化各种要素,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

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长抓不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现实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理清思路,锐意进取,争取把科学化管理之路走得更宽更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绥,王桂云.中小学管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2]杨岚编著.学校后勤管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3]杨培先主编.后勤管理概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4]吴志宏.中小学管理比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林广志,甘元薪主编.物业管理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6]周俊.中小学管理案例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刘平.关于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5(2).

[8]杨立兴.学校后勤管理之我见.教育管理与评价,2005(7).

[9]李文林.加强学校后勤管理,促进事业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科学,2006(1).

学生管理科学化的原则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绩效管理问题原则

目前,在中小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绩效工资分配的改革,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从2010年开始,所有事业单位都要进行分配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与其它普通高校相比,具有一些特殊性,主要是淡化纯理论科研,加强工学结合和操作技能。相应地,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也有自己的特点。

1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领导和员工全部参与进来,他们通过沟通的方式,将组织的目标、各自的职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等基本内容确定下来,通过不断沟通,让员工的得到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大家共同完成绩效目标。许多学者常把绩效管理过程归结为四个或五个环节。其实,绩效管理作为一个管理过程,伴随管理活动的始终,它侧重于信息的沟通与绩效的提升,而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可以概括为:为了达到高职院校的目标,通过有效的沟通,使广大教职员工就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目标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达成共识,相互之间形成承诺;在不断给予教师激励、辅导和监督的基础上,提升教职员工各方面的水平和技能;对员工的品德、工作绩效、能力和态度等进行综合的检查和评价,从而确定其工作成绩和能力,为他们的报酬、晋升、调配、培训、激励、辞退等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教职员工做出有利于组织目标达成的管理过程。

2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高层领导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知识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系统要想真正发挥效用,学校领导必须有足够的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然而,许多领导缺乏绩效管理必要知识,不了解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改进等方面,因而学校缺乏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把绩效考核当成绩效管理,为了考核而考核;有的领导怕产生怕产生矛盾,甚至认为对教师实施绩效管理是多余的。对人才的使用和考核未提起重视,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2中层干部执行不力,搞形式主义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各部门管理者往往习惯于按部就班,倾向于原来的工作和思维模式,不愿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对新工作,仅满足能交差就行。有制度有文件不认真执行,形式大于内容,比如在绩效管理方面,平时没有养成认真去做数据记录的习惯,到考核阶段,为避免矛盾,采取“轮流坐庄”的方式进行,对考核工作不去认真执行,把关不严,不能做到公平合理。这样,绩效管理就成了填表打钩仪式,尤其是考核阶段处于期末,往往草草了事。

2.3各方面各部门配合不够,缺乏系统思想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部门或单位缺乏其它子系统的配合很难做到一枝独秀的。现在的高职院校都是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运作,各院校的许多涉及到绩效管理的评估、竞赛和选拔都是在教育厅的有关部门引领和指导下参与完成的。然而,上级的许多需要各个下属单位参与的项目,事先缺乏计划性,项目的制定和执行随意性大,经常搞得下级常忙于许多非常规事务,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同样,学校的绩效计划也往往缺乏和各个部门及教师沟通、协调,导致计划的执行实施困难。

因此,学校的绩效管理不光需要与上级主管部门的配合,也要与科研出版系统的配合,要有系统思想,才能取得成效。

2.4绩效指标体系不科学、不完善

高职院校组建时间较晚,经验不足,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公认的考核指标体系。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的绩效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方面的绩效指标。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不应像普通高校那样搞纯理论研究,而应当注重工学结合等方面,而实际情况:高职院校依旧把发表多少论文看成是科研绩效的主要指标。在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虽然也定了许多指标,然而指标不科学或缺乏可操作性,没有有效地监督执行。

2.5考核监控机制的缺失

监督环节是容易得罪人的,管理大师德里克也说过:人类在本性上是反抗被监督的。当然,教师绩效管理之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受到教师的抵触,还缘于绩效考核缺乏透明度,绩效管理没有制度化,缺乏前瞻性,导致考核的项目和标准缺乏公开化和明确化,教师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当然不知道自己在绩效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组织对他们的期望。到了期末考评时候,往往草草了事,得过且过。考核没有监督,没有投诉机制是主要原因。

3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原则

3.1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一切科学研究工作的共同准则。高校教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应规范严谨,科学合理,理论上站得住脚,实践中能准确全面反映实际状况;系统的绩效考核,要求对教师工作绩效做出一个全面的考察,同时也要求校内外各方面、各部门全面协调配合,把绩效管理看成一个系统工程来做,不能顾此失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3.2整体性与灵活性原则

教师的教学活动既然是一个系统工程,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不能过分地突出某一因素而导致整个系统失衡。由于高校教师个人工作特点、任务内涵不同,在教师绩效管理机制构建时应通盘考虑、注重平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然,管理控制又要有弹性,毕竟学校各部门各专业的情况各不相同,教师的层次和情况都不同,要考虑不同情况的个性特点,还要考虑各种新情况的出现,要制定多种应变的预案且留有余地,采取多种灵活的管理方式和控制方法来达到绩效管理的目的。

3.3定量与定性原则

对教学质量考核应贯彻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想结合的原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以传统的教师考核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讲,不是所有的指标都能进行量化的,对于可以量化的,应逐一量化,保证定量考核的合理性。对于有些指标无法量化的,需要设置定性考核指标。

3.4激励性与及时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一项普遍性的管理原则,它同样适用于教师的绩效管理。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激励比惩罚、比漠视效果都好,激励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这也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及时性原则,一方面要求能及时、准确地获取绩效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就是一旦考核结果确定后,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考核结果反馈给教师,对于成绩的褒奖和错误的指正要及时,以实现正强化的效果。

3.5重点管理与经济性原则

重点管理就是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最为重要的事项、活动或环节上。而经济性原则是把绩效管理的某些活动付出人力物力与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经济上的比较,只有当“物有所值”、利大于弊时才实施,如果一项活动费时费力,劳民伤财,而达到效果意义不大,那就不值得去做。这一方面要求应有选择地开展某些活动,另一方面,要努力降低活动的各种耗费而提高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