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规模的划分十篇城市规模的划分十篇

城市规模的划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44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1

关键词:城市流;安徽;城市规模等级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049-03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城市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一定的区域内很多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的城市以物流、信息流、人流、商品流、资金流等方式发生经济联系,构成一定的城市体系。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其以商品和服务为交流对象,以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设施为媒介,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经济的交流,最终完成城市间的经济活动。城市发展的前途和动力就是能为别的区域或城市提品和服务。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依据区位商原理和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运用城市流分析方法,对城市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与城市质量做对比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城市综合实力的等级划分,以此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空间联系加强的政策实施提供基础,促进各种经济要素的充分、合理流动,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1城市流内涵和分析模型

1.1城市流

城市流是指在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空间流在城市密集区所发生的频繁、双向或多向的流动现象。

城市具有复杂的功能,总的来说分为外向功能和内向功能。我们主要研究其对外功能性,即辐射功能。外向功能是城市在与外界联系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我们用城市流的相关指标对其外向功能进行测度,从而得出结果,进行比较。

F=n・e(1)

式中F为城市流强度,n为城市功能效益,即各城市间单位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可以通过从业人员的人均GDp等指标来衡量。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也就是城市各部门外向服务能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城市各部门外向服务人员数量等指标来衡量。

城市流强度说明了城市与外界(城市或农村)联系的数量指标,反映了区域内城市的经济影响力强度。城市流强度高的城市对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大,城市等级高;城市流强度低的城市对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小,城市等级低。因此,城市流强度大小也就成为区域城市规模等级划分的标准。

1.2城市流强度模型

考虑到指标选取的容易性以及代表性,选择城市市区从业人员为城市功能量指标,则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e,因为全省大部分城市的服务功能局限于本身,所以选取表示i市的所有部门人口,G来表示全省j部门的从业人口,G来表示全省的从业人口。因此,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e:

(6)式中K为i城市外向总功能量占总功能量的比例,反映了i城市总功能量的外向程度,称之为城市流倾向度。

2分析过程及其结果分析

2.1指标选取

考虑到综合评价一个城市的规模等级,本文选择交通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金融业、房地产、住宿餐饮、租赁商业服务业、科研技术地质勘察、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制造业和采掘业等反映商贸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科教、工业等的所有18个部门的城市从业人员指标。

2.2城市流倾向度与城市流强度分析

利用上述公式(2)(3)(4)(5)计算,求出安徽省各中心城市外向功能总量、城市流倾向度、强度(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与城市流强度相关度很大,其中淮南、淮北的对外功能量最大,主要是由于采矿业的外向功能量大和强劲拉动作用造成的。合肥、芜湖、马鞍山的外向功能量主要是制造业,科研技术等组成的。其中,制造业是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资源整合,信息交流,要素合理配置的主要部门之一。说明三市在安徽经济发展联系中的突出地位。其余很多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小于2.0,甚至小于1.0,表明对外功能不强,在整个城市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小。

从表中看出,城市流强度与城市的市区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呈明显的正比关系,表明城市规模高度地依赖经济数量;而城市流强度与城市流倾向度的比例关系不明显,说明城市质量与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关联度不高。总的来说,城市的对外功能服务整体上比较弱,很大程度上说明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过渡阶段,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进程中。

从表中可以看出,合肥的城市流强度远远大于其他城市(>160),是城市的第一等级。马鞍山、芜湖、淮南、淮北城市流强度比较大(80―120),为城市的第二等级。铜陵、蚌埠、安庆、宿州城市流强度比较小(25―80),为城市的第三等级。宣城,巢湖、黄山、滁州、亳州、阜阳、滁州、六安等城市流强度更小(

3.城市发展对策

在整个安徽省城市体系中,应该继续加强以合肥为发展核心,以皖江城市带为发展轴线,构成整个区域发展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同时,加强合肥与淮南、淮北两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带动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在皖江经济带中,芜湖、马鞍山一方面与合肥构成整个区域的发展三角,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促进区域间要素流动,企业合作,资源共享,以安徽为长三角腹地,加快与长三角的经济交流。

由于安徽省各城市间城市流倾向度相差不大,所以,城市规模等级高的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城市流倾向度。合肥、芜湖、马鞍山等要进一步完善其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批发零售、金融业、保险业等,进一步增强对外经济的联系;淮南、淮北可以发展煤炭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同时进行工业旅游。

城市规模等级较低的城市,在提高城市流倾向度的同时,要着重提高城市经济实力。铜陵、蚌埠、安庆、宿州等要调整产业结构,并进行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逐步转移部分传统产业到其他地区,利用外资,大力发展科技价值高、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黄山等城市利用品牌效应,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延长服务产业链。第四等级的城市要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强同其他等级别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并进行合理分工,提高其外向经济发展能力。

总之,安徽省要建立一个产业结构优化、部门分工合理、经济充满活力、网络化经济联系的城市体系,使其能够很好地发挥城市体系内各个城市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4-188.

[2]朱英明,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1):31-33.

[3]雷菁,郑林,陈晨.利用城市流强度划分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以江西省为例[J].城市问题,2006,(1):11-15.

[4]陶修华,曹荣林,刘兆德.基于城市流分析的城市联系强度探讨――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河南科学,2007,(1):152-156.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2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任务;内容;编制成果;编制程序;论述

abstract:urbanoverallplanforthediscussion,inrecentyearsinplanningcirclehasneverstopped.accordingtomanyyearsengagedintheplanningfromadesignpointofviewabouttheplanningworkersofurbanplanningtasks,content,prepareresults,someprogrammingonthispaper.Forcommunion.

Keywords:theoverallurbanplanning;thetask;Content;preparetheresults;programming;discuss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总体规划是通过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引导和控制社会实践来干预城市发展。具体方式是提供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控制土地使用及其变化。下面就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内容、编制成果、编制程序展开了几点论述。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4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成果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成果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说明书、有关专题报告及资料汇编、城市总体规划图纸等几个部分。

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

1.1说明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2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点。

1.3城市规划区范围。

1.4城市性质、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及用地规模。

1.5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1.6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保护。

2城市总体规划图纸的主要内容

2.1市(县)域城镇分布现状图。图纸比例一般为1:50000~1:200000。

2.2城市现状图。图纸比例一般大中城市为l: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

2.3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2.4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2.5城市总体规划图。表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内容,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2.6环境保护、防灾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

2.7近期建设规划图。

2.8各项专业规划图。

四、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1.1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的收集,应根据规划内容要求,结合城市特点,拟定调查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最终形成资料汇编。

1.2调查城市各项用地的分布和面积,并要求经过实地踏勘,查明各种用地的界线,在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形成城市用地现状图。

2城市性质的确定

城市的职能是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城市的主导职能就是城市性质。城市性质是城市建设的总纲,是体现城市的最基本的特征和城市总的发展方向,科学地确定城市性质是充分发挥城市作用的重要前提。

2.1确定城市发展性质的依据。a.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城市建设的要求。b.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地位与所担负的任务。c.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资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条件和历史及现状基础条件。

2.2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确定城市性质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就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定量分析就是在定性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确定城市性质应当以区域规划为依据。如区域规划尚未编制或编制时间过久,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以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结合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原则性质展开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3城市规模的确定

城市规模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即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3.1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主要是对城市人口发展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对规划期限末城市的人口总数作出判断。我国目前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综合平衡法、区域分配法(城市化法)、环境容量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可完全信赖,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校核。一般的做法是以一种方法为主,以其他方法进行验算以弥补不足。对根据各种预测方法所得出的城市人口发展的数量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考虑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城市发展的政策、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与水平以及财政能力、城市的环境容量等,最终确定规划期末的城市人口规模。

3.2城市的用地规模。城市的用地规模是指到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在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的《城市用地分类与城市规划用地标准》(GDJ137-1990)确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就可以计算出城市的用地规模。城市的用地规模=预测的城市人口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4城市总体布局的确定

城市总体布局反映城市各项用地和空间的内在联系,主要是通过合理组织城市用地和空间,保障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城市安全和整体运行效率,塑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形象。城市道路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确定城市总体布局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网的基本框架。城市用地布局模式是对不同城市形态的概括表述,城市形态与城市的性质、规模、地理环境、发展进程、产业特点等相互关联。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4.1集中式的城市用地布局。特点是城市各项用地集中连片发展,就其道路网形式而言,可分为网格状、环状、环形放射状、混合状以及沿江、沿海或沿主要交通干道带状发展等模式。

4.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市用地布局。一般有集中连片发展的主城区,主城形成若干具有不同功能的组团,主城与组团间布置绿化隔离带。

4.3分散式城市用地布局。城市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组团,组团间被山丘、河流、农田或森林分隔,一般都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参考文献

[1]陈秉钊.变革年代多变的城市总体规划剖析和对策[J].城市规划,2002.2.

[2]杨保军.直面现实的变革之途――探讨近期建设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城市规划,2003.3.

[3]常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分析[J].城建信息,2010,9.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3

摘要:本文是作者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的,主要分析了在此之下城市规划的基本现状。

关键词:城市规划新技术

1、新技术在城市规划学科中运用的主要表现

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涉及内容较为广泛,是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国际上所典型应用的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可归结为3S技术、城市模型及空间句法等几类,主要以辅助城市规划决策与分析为特征,又各具特色。

1.1“3S”技术

“3S”技术即“GiS”、“RS”、“GpS”的简称。其中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分析、评价和预测服务。RS(remotesensing),遥感技术是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可获得反映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绿化、环境等分布状况的可靠信息。GpS(globalposition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对于城市空间数据的确定有特殊意义。“3S”技术组成最为完整的信息源、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技术,与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相互融合,为城市的数据更新提供快速的更新方法与手段,为数字城市规划和城市的定量规划技术提供数据基础与分析平台,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统。

1.2城市模型

城市模型是对用于检验与探测城市如何发展运行的一系列现实世界目标与现象的提炼与简化,是城市空间现象与过程的数学表达与描述,它抽象地表述了空间现象过程。经典的城市模型如城市扩展模型、城市仿真模型、城市多主体模型、城市Ca型等。

1.3空间句法

空间句法(spacesyntax)是一套基于图论与GiS的城市与建筑空间形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它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之间关系。它使规划中城市形态模式分析在城市理论中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角色,是对传统城市空间规划方法的极大突破。

2、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情况

2.1新技术的应用对城市规划发展的促进作用

新技术的进步对城市规划领域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城市规划中的计量模型的应用;2)城市规划成果的表现;3)城市规划管理手法的提高。其中城市规划中的计量模型的应用是核心内容,它的发展必须依靠学科自身的发展。模型的应用最终比较全面的体现为建立数字化的虚拟城市,通过具象的模型,使得政策的制定者和规划编制人员可以在虚拟的城市中进行城市政策和规划方案的实验,判断政策和规划的实施效果。城市规划成果的表现和城市规划管理手法的提高主要依靠其他学科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提高。

2.2规划工作能力的提升

新技术的应用,使规划工作从传统定性的规划分析转向定量、科学的规划分析,选择相对优化的设计方案以及确定相对理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在此过程中从业人员逐渐从新的视角来理解、分析、评价、诊断、预测、规划与设计城市,整体认识城市、分析城市、处理城市问题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3、城市规划现代化任重道远

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使规划由“画图”、定性为主的传统操作,演进为定量、科学高效的计算机辅助城市规划设计与决策,实现了规划分析的理性与广泛性、规划论证的严谨与科学性、规划方案的综合与完善性,规划表达的直观与多元性,规划管理的规范与高效性。但其目前的发展和使用情况存在着很多局限性。

3.1新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运用的局限性

新技术的运用目前仍然是为规划决策提供的辅助工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数字化模型;另一方面,运用新技术建立的虚拟城市与真实城市的差距太大。实际上,人类对城市这样的复杂巨系统的认识非常肤浅,在没有对城市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试图建立全方位的虚拟城市的企图是荒唐的。新技术不能给城市规划带来本质的变化。制约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的瓶颈是我们对城市这一复杂系统的认识太肤浅。

3.2新技术推广的局限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经深入人心,但是,“3S”、城市模型等新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则远不及CaD技术的应用那么广泛。这种现象是有其自身的原因的。

3.2.1新技术自身特点决定其推广的局限性

传统技术应用主体主要是规划设计人员,应用对象集中于规划设计图纸的绘制,因其基本功能能够满足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使用上没有多大困难,因此能较好推广与应用。而目前的新技术涉及到大量数据处理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新技术的应用往往根据项目、任务的不同而有特殊要求,较难通用化。因此,就新技术自身的特点而言,其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2.2城市规划培养计划改革

我国传统的以适应物质规划需要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相关课程教育信息,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我国城市规划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目前,虽然国内设置有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都普遍意识到GiS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中的重要性,并相继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但对其他规划新技术与方法的有所忽略。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标准化评分法

一、引言

上海世博会一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地方,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构成了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城市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灵魂,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显著的作用。所谓城市规划,就是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它不仅决定着城市的现状,而且制约城市的长远,是城市发展的方向、目标,是城市建设的规范和蓝图。我国城市规划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大中型城市都相继出现了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弊端,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城市规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规划理念的指标体系,可以综合评价城市规划水平,对提高城市综合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各城市能通过城市间城市规划指标的比较,找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二、城市规划评价指标的设计

根据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为目标层,选取五个方面作为评价城市规划水平的准则层,即城市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更新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

1.城市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的规模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根据人口规模以及人均用地的指标就能推算出城市的用地规模。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人口是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他们常年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城市的社会主体,依赖与城市的同时,也主宰着城市。我们将城市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子准则层。

2.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生产、生活等各项经济社会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是保证城市生存、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是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合理配置与科学布局、经济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的必要手段。

这里本文依据城市基础设施的狭义定义,将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七个子准则层,即交通系统指标、水源系统指标、能源系统指标、通信系统指标、环境系统指标、防灾系统指标和比重指标。针对这七个子准则层又分别取若干指标,来反映各自的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3.城市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城市绿地景观的设计满足城市使用者的要求。将城市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生态质量指标和美感效果指标。

表4城市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4.城市更新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更新有别于旧城改造,城市更新规划实施的结果不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善,是包含社会心理和文化环境要素在内的整体生活环境品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更新规划的实施,推动改造更新地区甚至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否则更新只不过是表面的“换新”或是没有连续经济效应的暂时局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更新规划中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确定应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大方面来研究。城市更新规划指标体系如表5。

5.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形象是由企业形象概念移植到城市发展战略进而推衍后提出来的,是指将城市的发展理念和精神文化,运用行为活动、视觉设计等整体识别系统,传递给与城市有关的各个团体、个人(即城市公众),使其对城市产生一致性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城市形象评价体系从支持水平、推动能力和知名度三方面加以构筑。只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支持,依靠高效率的政府和高素质的市民的具体行动来推动,才能最终塑造出优良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指标体系见表6。

三、评价方法

为了更好的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效果进行测评,选择标准化评分法作为城市综合环境的评价方法。步骤如下:(1)通过统计年鉴,收集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2)模糊性指标量化处理。主要针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不易量化,以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应进行模糊性指标量化处理:建立模糊指标的评价模型Y=(Y1,Y2,Y3,Y4,Y5)'=(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所对应的分数集X=(X1,X2,X3,X4,X5)=(100,80,60,40,20)。计算模糊性指标的指标值D。Di=■Xipij其中,pij第i个模糊性指标获得j级评价的概率。(3)数据标准化。ZX=■,其中ZX――标准指标值,X――评价对象城市的原始指标值,■――同一类原始指标的平均值,SD――标准差(方差)。考虑公式可能出现负数(x

基于城市规划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灵魂作用,本文依据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构建了以城市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更新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比较系统的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该指标系统的建立对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可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直观的显示其存在的不足和优势之处。同时,从指标的确立来看,也为今后政府信息建设方面提供了些许思路,政府应在今后工作中重视各项指标的积累,建立数据库,适当融合市民的意见。

参考文献

[1]王庆海.城市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7~139

[2]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9~325

[3]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9~100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5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概念;规划策略;层面

1.引言

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全球大、中城市能源的消耗占全球75%,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全球80%,可见城市在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积极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顺应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要求,低碳型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国内,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亦成为城市发展中的热门话题,而低碳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

旧模式下的中国的城市发展走在外延扩张的发展之路上,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旧的城市规划模式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无序规划、低效开发,降低了城市土地利用率,引起了城市的不平衡发展。故新时期低碳理念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约束着旧模式的发展,是一次用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在城市发展上的新调整,也是新时期城市规划模式脱胎换骨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2.低碳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内涵

2.1低碳城市及其规划

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是指以城市空间为载体,以低碳理念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导向的城市。实际上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综合应用。因此,倡导“绿色消费”的交通系统规划模式,以低碳环保的原则,利用有限资源,实现交通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和效益性,引导城市交通规划系统逐步组建合理的结构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为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中实现“低碳交通”,其策略如下:

(1)城市交通规划的内部优化

一方面,优先规划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交通能源消耗。如,结合城市规模灵活规划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Rt),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发展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快速公交(BRt)系统,牵引低碳交通格局;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模式),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

另一方面,发展环保型交通工具,研发智能交通,规范小型交通工具,重视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发展。如,开发研制新能源、小排量、轻型环保类交通工具,推广以人力为主的小型交通工具飞应用;适度合理的限制小汽车的无节制使用,解决其所引发的过多占用城市规划用路、能源浪费、尾气污染等问题;引进智能交通系统(itS),加强人与交通设施、工具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充分利用交通系统的“时空”资源。

(2)城市交通规划的外部协调

将低碳交通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当中,协调城市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的关系,使交通系统的规划支撑城区土地规划;研究交通规划外部的需求分析、规划模式,从整体把握交通系统以及城市布局;强调节能环保的交通理念,在道路规划建设中,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与之相关的要素,实现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建立全民参与机制,提高全民交通素质水平,培养绿色交通消费的意识,树立有节制的交通观念。

3.1.2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在城市结构空间规划方面,解决紧凑形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人口密度之间的矛盾,合理规划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是其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目标的关键。

首先,打造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应解决人口密度与紧凑型城市发展的矛盾。一方面要遏制城区摊饼式膨胀,引导疏散高密度人口区域,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夏季电力降温能源消耗。又应实行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推进以绿稧间隔为辅的公共交通走廊型城区空间方式扩张,将新的规划布局于公共交通纽带。结合城市发展的步伐,在走廊方向进行分段分时序的规划发展,最大程度的地吻合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需要。

其次,在城市整体结构形态方面,通过对各种空间布局形态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效应进行分析、对比、评估,得出不同的低碳建设结论,进而对比选择出最优城市空间结构方案。如,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居民区、产业园区、CBD新区的规划与设计等,其建设空布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实际用途,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4]。在居民区引导低碳生活和消费理念、全面建设绿色、高效可再生利用能源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区内环保能源利用率;产业园区规划方面,重点分析不同类型产业布局的能源损耗率,提高废物能源的再生利用率;在CBD规划方面,合理组织不同功能的用地和建筑布局,优化规划布局中的能源集中供给、绿色碳汇、绿色建筑技术等方案。

3.1.3城市土地规划

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方面,探索不同用途组合,科学制定城市土地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结合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以“大分区,小混合”的原则构建以多功能混合使用为主的土地使用模式,减少资源的利用实现低碳目标[5]。规避城市总体规划中惯用的功能分区方法所导致的功能区用途单一、资源浪费的现象,并对已按原则规划的土地,通过对其混合功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甄别,纠正功能分区僵化的布局。

拓展以公共交通为支撑,适合人与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的用地地块面积,规避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拓宽城市基础建设、加大城市街道等大尺度的建设倾向。学习中新天津生态科技城项目,加强城市非传统建设用地的开发,倡导高密度混合型的土地规划模式;曹妃甸生态城项目,探索低碳生态城市之集约利用土地、积极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规划模式;中新苏州生态科技城项目,按照低碳生态理念的“改进”,而非在场地原生状态下的规划模式。

3.2低碳技术层面

3.2.1倡导节能型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和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科学合理的节能型建筑设计技术应用亦是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节能型建筑则需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而且能为长期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节能型建筑的设计[6]包括:建立建筑节能型政策与法规;建立切实可行的建筑节能设计评价体系,明确建筑的量化数据和量化指标;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和低能耗技术产品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的推广应用;推广节能型建筑设计,促进建设主管部门、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业生产企业等就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应用节能型建筑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推广普及绿色节能建筑。针对不同地区方位,提出不同的节能建筑设计认证系统和相关制度,作为对城市和建筑设计的节能标准做出审核、评价。把具体的节能建筑设计过程及其内容按照不同的方面加以评审,确保实际设计中建筑节能化、绿色化的应用可行性。

3.2.2推广低碳能源应用

更新原有能源结构,扶持城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城市主打石化能源中,煤的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的单位热值碳密集只有煤炭的60%。而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属于无碳能源[7]。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规划山谷地块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试点,通过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实现对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从低碳城市规划策略的角度看,扶持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城市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发展,处理好高热值碳密集能源与无碳能源之间的协调关系,是适用低碳城市规划策略的必要技术路线。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碳中和”技术,发挥清洁生产的作用。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是实现低碳经济主要方式,通过“碳中和”技术实现城市总体碳排放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通过清洁生产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料的处置的过程中,适度限制高碳能源的使用,较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其污染物的产生和Co2的排放;提高城市整体“碳汇”能力,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湿地、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城市绿化率等手段,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碳汇”潜力,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Co2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8]。

3.3政府政策法规层面

2008年新城市规划法的颁布,使我国的城市规划逐步迈向规范化。只有通过清晰的政策、指标的规范引导,才能保证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建设的推广,才能够规范市场经济状况下开发商的步调,为各地方的低碳城市规划目标提供一个共同的基准,指引地方政府城市规划政策的制定。

宏观层面,借鉴国外城市规划经验,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制定规范低碳城市发展方向;微观层面,起草对建筑宏观的空间形态、布局方面的规定,通过审批许可,实际控制城市开发项目。通过政策手段,规划产业布局,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合理引导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城市规划科学研究中,所进行的调研、信息共享等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和实践活动,并实证基础上研究低碳城市的运行模式,得出明确的城市规划发展结论,亦需要以政府相关课题研究政策为支撑。

4.结论

总之,低碳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优化城市交通规划、空间结构规划、土地规划的同时,需要各行业、各部门的通力协调与配合。本文仅从低碳城市规划的宏观方面提出了一些规划策略,其具体的微观实现策略、步骤以及其可行性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以事实为出发点,以强有力的城市规划理论、经验为支撑,才能形成合理的城市规划体系,探索出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的规划模式,最终实现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1]潘海啸、汤啺、吴锦瑜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载《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6期。

[2]顾朝林,谭纵波,刘 宛.低碳城市规划:寻求低碳化发展[J].建设科技,2009(9).

[3]陈群元,喻定权.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构想[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5]李靖,戴慎志.低碳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初探[a].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9.

[6]戴亦欣.低碳城市发展的概念沿革与测度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6

信息技术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乃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

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对城市建设实施全过程控制的过程,这一过程除决定于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及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外,还决定于对城市历史、现状信息的把握,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利用。当今时代已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城市规划也不例外。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米切尔(williamJ.mitchell)认为:“信息时代产生的新的城市结构和空间组合将会深刻地影响我们享受经济机会和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对话的性质和内容、文化活动的形式、权力的实施以及由表及里的日常生活体验。”(《CityofBits》,1995)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规划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各种新的城市规划分析、设计和表现技术层出不穷,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的深刻变革。

2宏观层面

2.1城市产业发展预测

经济地理学中的生产力布局理论认为:产业是城市核心和支柱,城市在本质上是一、二、三次产业的聚合体。由于不同产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差异,因此各项产业用地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如在城市中心区往往分布着付租能力最强的商业、办公等第三产业用地,在城市边缘区和郊区则分布着以工厂为主的第二产业用地,在城市远郊区则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用地。这说明城市各项产业用地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空间分布特征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根本依据,在城市产业构成和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乃至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耦合关系,即城市空间结构实质上是城市产业构成在空间上投影的产物。一定的城市产业空间构成必然与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相对应,通过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能够使规划人员把握城市空间演化的基本趋势,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

在收集城市历年来各种产业发展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人们可以建立起城市产业发展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运算,就能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各种产业的发展状态,并可逐年将预测数据与实际发展数据进行对比,将其反馈回预测系统,对原有模型加以修正,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城市产业的发展。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由于受专业知识、时间、精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往规划人员对此几乎无从下手,只能采用相对简单可行的趋势外推方法进行估算,因而难以真正把握住城市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就难以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在今天,规划人员既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经济学界的专家相互协作,展开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也可以直接采用已经开发成功的计算机模拟程序来对城市产业发展进行预测,以分析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基本趋势,为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2.2城市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是指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现有人口状况以及影响人口发展各种因素的发展趋势的假设,对未来人口发展状况的测算。人口预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国家制定未来人口发展目标和生育政策等有关人口政策的基础,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规划设计而言,人口的数量、构成和空间分布直接决定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规模、对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量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在宏观层次的规划中,上述表现的更为明显。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总用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等一系列重要规划指标的确定都是以城市人口预测为基础的。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人口预测对于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但在信息技术手段相对匮乏的时期,规划人员无力进行大量人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几种经验预测法分别进行预测,然后进行相互比较和校核,再进一步确定未来城市人口规模的取值。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规划人员自身业务水平、长官意志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往往难以客观准确地确定人口预测模型中各项参数的取值,参数取值的随意性大。这往往使人口预测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科学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规划人员摆脱上述困境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以厦门市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出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为例,该系统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基础上,它将传统的人口预测技术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GiS技术(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未来城市人口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而且能够分析城市人口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从而便于规划人员进行城市总体规模、城市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的论证研究。

2.3城市交通预测

交通预测是通过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进行演绎,预测交通量变化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交通预测,可以确定各条道路的交通荷载,即交通量的大小。通过交通预测可以进一步确定道路的断面形式、宽度等关键要素。因此,交通预测是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而道路网的形式又进一步影响和制约着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对城市整体空间布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基本因素,因此,科学的城市规划必须以准确的交通预测为基础。

在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时期,交通预测仅仅是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专家才能胜任的工作,对于大多数城市规划人员来说,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交通预测对于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交通预测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倾向于采用相对简便的经验预测法,而不是进行更为准确的量化分析。例如在城市路网规划中,他们常用道路网密度作为路网规划的依据和标准,而在具体的道路设计时则参照类似地区通过经验类推来确定道路断面的形式和宽度等。这种做法虽然有其合理性,但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并难以摆脱个人经验的影响,其本身并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规划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交通预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反馈修改过程都可被编成自动运行的程序。在进行交通预测的时候,人们只需将观测到的交通数据输入计算机中,或者利用现代化的监视设备和数据搜集仪器完成数据的自动输入,就可以进行交通量的预测。持续更新的观测数据被不断地反馈到预测系统中,系统通过将观测数据与预测数据进行对比,自动完成对预测模型的修正,实现动态地实时跟踪预测。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交通预测的精度和效率,而且降低了交通预测的难度,使规划人员在无需精深掌握交通预测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就能准确地进行交通预测,为城市道路网规划和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3微观层面

3.1场地分析

场地分析是规划设计的起点,在以往,规划师主要借助地形图来分析场地的坡度、植被、径流等特征,并通过现场踏勘获取直观感受加以进一步核实,然后据此绘制诸如坡度、植被之类的专业分析图进行场地特征的分析。整个过程基本上都在设计人员的头脑中完成,需要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工作量大且沟通不便。随着计算机三维表现技术的日益成熟,现在规划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多种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地形建模,将抽象的现状图转化成具体生动的空间模型来进行场地的分析。目前应用较多的建模工具主要有archview、3DmaX、3DViz等,其中archview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它要求用户具有一定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且对输入数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属于专业化的建模软件。3DmaX、3DViz都与autoCaD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二者能直接应用autoCaD文件进行三维建模,而不需要用户掌握额外的专业技能,因此比较而言,两者较archview建模更为简单易行,应用更为广泛,属于大众化的建模软件。以利用autoCaD与3DmaX进行现状地形建模为例,只要将autoCaD现状图中的等高线进行简单地分层处理,然后输出到3DmaX中,直接应用“地形”(terrain)命令即可生成现状地形模型。现状地形三维空间模型的建立为规划人员展开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共享平台,规划人员可利用现状地形三维模型展开一系列诸如高程、景观视线等方面的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大大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效率。

3.2成果表达

在传统规划设计中,最终的规划成果通常是一整套专业化的图纸,其中大部分图纸都是平面图纸,透视图寥寥无几。这种基于平面的表达方法,对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公众来说,过于专业化的图纸往往显得晦涩难懂,难于理解蕴涵其中的真实意图,因此公众也无法对规划方案展开积极有效的评论,结果必然造成公众与规划设计人员在沟通上的困难。由此可见,在传统规划设计中,规划成果表现手段的匮乏在客观上抬高了公众参与规划的门槛,由于规划方案无法有效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引起公众的兴趣。公众在事实上自觉或不自觉地置身于规划设计之外,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无从谈起,从而就使规划设计仅仅局限在少数专业人员的圈子里面,“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形中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三维建模、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直观而生动的成果表现手段。规划设计人员通过运用3DmaX、3DViz等建模软件,可以将规划成果在电脑虚拟空间中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并可进一步将其制作成为静态的透视图或者沿一定路径进行游览的三维动画,从而使人们在规划方案尚未实施之前就能看到其形象。相对于传统表达方式而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规划成果的表现不仅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规划设计的全貌,而且通过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处理技术,能非常直观地将规划方案呈现在公众面前,吸引公众的兴趣,鼓励他们对规划方案展开全面讨论,这对增强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和规划方案的进一步完善都不无裨益。

4面向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较为详尽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和多种分析与表现的工具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宏观到微观,从技术到方法的各个层面都给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以更多的启迪,城市规划工作者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积极开展面向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切实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世界,吴明佳.信息化城市的特征——关于信息化条件下我国城市规划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2.1.

[2]王颖.走向信息社会的居住生活与环境[J].城市规划学刊.1997.1.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7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纽带和动脉,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挤及堵塞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的提高及城市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就必须加快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及现代化管理,而充分利用国际上成熟的交通工程应用技术,是加快实现我国交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早在五六十年代,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就已认识到交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而对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综合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的科学论断,在此基础上作出了进行大规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从70年代开始.经济发达国家在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交通需求管理技术,研究如何降低城市交通需求总量,制定限制小汽车出行的政策,兴建大运量交通系统及与之配套的换乘系统。至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经过30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均已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但交通需求的继续增长使得阻塞现象仍很严重,这些国家把主要精力放在现有交通网络的现代化管理上,通过引进高新技术来提高交通网络的运输能力,以缓解交通紧张状况。如目前欧共体、美国、日本正在开发中的车辆线路诱导系统、卫星车辆导行系统、智能化车路系统等都是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交通网络运输能力的交通管理系统。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交通工程研究及交通工程建设发展过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交通工程的研究内容与建设重点与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总体来说,城市交通工程的研究与建设可分为二个阶段:“造路”与“管路”,即经济发展时期的建设阶段与经济发达时期的管理阶段。在经济发展时期,城市处于开发过程中,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需求急剧上升,原有的交通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交通运输要求。这一阶段的城市交通主要工作是进行大规模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应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优化建设方法、网络优化方法,为大规模的交通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一旦国民经济进入发达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且较慢,城市已基本完成其开发过程,并且已建成了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但交通需求量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交通紧张状况依然存在。这一阶段的城市交通工作重点是解决有限的道路交通运输能力与不断膨胀的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相应的研究内容为城市交通管理方法,包括两个方面:①城市交通需求的管理,以减少城市交通总量;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管理,以提高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输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发展迅猛,交通需求量增长很快,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都基本上出现了严重的交通阻塞现象。在我国,出现城市交通全面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二个:

(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需求增长速度,城市交通设施运输能力不能满足交通需求而造成交通阻塞(2)城市交通管理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运输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造成交通阻塞

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沿海城市较内地城市发展要快,北京及部分沿海城市已初步建成了较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但由于这些城市的交通管理设施落后,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水平不高,造成已形成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运输效率,加重了城市交通的阻塞。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以前对城市交通管理重视不够,城市交通管理法规还不够完善,执法部门执法不严,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观念淡薄,交通违纪现象很普遍,时常造成人为的交通拥挤与阻塞。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仍为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城市仍处于开发阶段,造成交通全面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加快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快形成基本适应交通需求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是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的当务之急。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应包括: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城市交通专项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交通需求预测技术,城市交通建设与城市用地布局、土地开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大运量城市客运系统规划技术,城市交通网络优化技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建设方法,城市交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造技术等。

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远期发展要求,开展现代化城市交通管理技术的开发及管理设施的建设,形成适合我国混合交通特点的现代化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也是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之一。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应包括:交通流基本特征,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交通需求管理技术,城市交通区域控制理论,车辆线路诱导系统,智能化车一路一环境系统,交通事故预防及交通安全系统的开发等。

本研究报告着重讨论在我国近期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中远期现代化城市交通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中起支撑作用的交通工程应用技术的现状、发展方向与目标及其研究途径与措施。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城市交通信息系统;②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系统;③城市交通应用软件系统。

二、城市交通信息系统

城市交通信息是进行城市交通研究的依据,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城市交通管理的基础。城市交通信息极其丰富,种类繁多,就其时效性可分为实时交通信息及历史交通信息,就其性质可分为动态交通信息(车流的交通信息)及静态交通信息(交通设施的交通信息)。

1.械市交通信息系统发展与现状

(1)用于城市交通规划的交通信息系统

城市交通规划在城市的建设及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需要大量的城市交通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交通信息包括:①居民、车辆、货物的出行特性及其分布;②交通流特征(交通量、车速)及其分布;③交通设施(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网络、交叉口控制设施、车站、码头分布);④社会经济信息(人口及其分布、居住分布、就业分布、土地利用及其分布)。这些交通信息在交通规划中是进行现状交通评价及未来交通预测的直接依据。国外经济发达国家比较重视这类交通信息的收集与积累。早在五六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当时处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成为当时交通工程的研究重点,为了配合交通规划工作的全面展开,许多大中城市都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调查,并建立了标准化交通信息数据库,这些交通信息数据库在当时的大规模交通规划及后来的城市交通规划滚动、调整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些交通信息数据库为交通规划及交通规划滚动中的交通评价、交通预测提供了坚实基础,使规划及规划滚动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这些规范化的交通信息数据库为没有进行大规模交通调查的城市提供了样板,这些城市可以不进行大规模交通调查而直接从规范化交通信息数据库中调用同类城市的交通信息进行类比,便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不仅大大节省了调查经费,而且大大缩短了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周期,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如前节所述,我国目前状况与欧美发达国家60年代的状况相似,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造成城市交通全面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一个大规模的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热潮正在全国展开。为了开展城市交通规划工作,我国已有近40个城市进行过大规模或较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调查,无疑这些交通调查成果对相应城市的交通设施规划、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但从交通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①交通调查不规范。目前用于城市交通规划的交通调查很不规范,无论是调查的内容、调查的深度,还是对一些主要特征指标的定义均无统一的标准,造成城市之间的不可比性。如对居民“出行”的定义,就没有明确的标准,有的城市定义为居民在空间上移动500m或1000m为出行;有的城市定义为居民外出耗时3分钟或5分钟为出行,等等,使得居民平均日出行次数这个重要的特征指标无可比性。②调查成果没有形成数据库,利用率低。我国已有近40个城市进行过综合交通调查,调查的城市覆盖面很广,信息量极其丰富,如果能形成一个部级的标准化交通信息数据库,为没有做过交通调查的城市提供类比分析的依据,必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我国目前不仅没有形成部级数据库,就连各城市本身也很少形成数据库,不少城市在交通规划结束后,交通调查资料就被遗失,待规划滚动时,需重新进行调查。有些城市,虽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调查,但在规划时,仅少量调查结果被应用,大部分被浪费。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交通调查资料利用率很低。

⑧交通信息采集手段落后。我国目前城市交通信息的采集基本上还是用比较原始的人工方法,自动化程度很低。如交通流量、车速等信息的采集基本上还是用记数法,现代化的交通检测手段没有被普及;居民出行调查常采用家访法;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信息用原始的图上量面积方法,扫瞄仪等现代化设备没有被广泛应用。

(2)GiS在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中应用

GiS(GeographiclnformationSystem)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硬件支持的空间和空间属性数据库的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它的综合功能、广泛的应用领域及在决策中的综合效能,最近十多年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计算机软硬件价格下降及技术的进步,GiS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迅速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GiS同样也能成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及城市交通管理的有力工具。

GiS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对数据和信息(包括图纸和表格)按地理坐标和空间位置进行收集、输入、存贮、编辑、查询、检索、显示和管理,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的综合技术。GiS一般包括四个子系统:①数据输入子系统。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如数字化仪、扫描仪等将图片数字化,或通过实地测量获得的数据以及空间物体的属性数据按一定的格式输入计算机,建立相关的地理数据库。②数据库管理系统。把空间数据以拓扑结构的形式组织、分类、整理、运算,并进行综合管理,为用户相应的操作、分析、显示等的空间和非空间的查询进行快速检索服务。⑧数据输出或显示子系统。利用计算机终端输出全部或选择性的部分数据或图形信息,为用户提供直观的图象和图形。④空间分析子系统。对这种空间信息根据用户咨询目的进行空间分析,建立空间事物的综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动态数学模拟及预测。

考察GiS的功能可以实现:利用GiS进行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成果水平,尤其是对城市交通规划。因为城市交通规划所要处理、分析的数据量巨大、数字模型复杂、规划成果或分析结果的表示要求多样化,利用GiS强大的数据慑人功能、数据管理功能、图形显示功能及空间分析功能,能使上述问题变得十分容易。可以说,GiS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的最有利的辅助工具,在我国当前大规模的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时期,在城市交通规划中推广应用GiS,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GiS的发展已有30年的历史,但其突破性的进展是在计算机高度发达后的80年代末期,并已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GiS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始于80年代,交通工程GiS系统的特殊性在于依靠宏观的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一切环境外,还必须具有交通工程特有的基础数据库系统以及处理一般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如交通需求预测、车流路径选择、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交通质量评价、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及延误、排队分析等。

交通工程GiS发展最快的是美国,近几年来已有上百个交通工程GiS软件问世,由美国凯力浦(Caliper)公司开发的transCaD交通工程GiS软件系统,可以说明是GiS在交通工程应用的一大突破,并且由于其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利用transCaD进行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综合交通规划、管理就是GiS在交通工程中应用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我国GiS的技术开发和研究起步较晚。1987年由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建立的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我国GiS研究的开始。1988年结合世界银行贷款的三个中等城市(洛阳、沙市和常州)的城市建设项目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标志着我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开始。但GiS在城市交通规划及交通工程方面的应用,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

(3)用于现代化交通管理的城市交通信息系统

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不仅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同样是进行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倍受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在这些国家,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已进入现代化的交通管理阶段,其主要工作为两个方面:①城市交通需求管理(tDm)。通过交通需求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量,降低道路交通负荷以缓解交通状况。②城市交通系统管理(tSm)。通过交通系统管理,提高现有交通设施的运输能力及运输效率,以缓解交通紧张状况。而进行交通需求管理及交通系统管理的基础,都是城市交通信息(特别是实时、动态交通流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城市交通信息系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研究与开发。如欧共体12国正在研制的基于卫星通讯的现代化智能车一路一运输环境系统DRiVe研究计划中,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交通信息系统进行研究。,在研究经费达1亿欧洲货币单位的DRiVe计划一期工程中,有近1/3的研究项目为道路交通信息Rti(Roadtrafficlnformation)的研制与开发,包括道路交通信息的获取、传送、管理及数据库系统建立。研究经费达4亿欧洲货币单位的DRiVe计划二期工程,其研究主题就是现代化交通信息系统(DRiVeⅡ:att—theadvancedtransporttelematics)。研究计划包括了交通需求管理信息系统、旅行交通信息系统、集成化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化城际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驾驶员救援与合作驾驶信息系统、货运与车队管理信息系统及公共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信息采集技术、传送技术及硬件设备开发。

我国目前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是我国当前的当务之急,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将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尽早开展。我国目前对在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中起基础作用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开展研究,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城市交通信息系统发展目标

适应我国当前大规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要统一城市交通规划的交通调查标准,建立全国性交通调查数据库,供未进行过大规模交通调查的城市在进行交通规划时类比、参考。同时,要建立标准化的城市交通规划GiS系统,积极在国内推广应用,并开展现代化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争取达到国际80年代初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3.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研究内容

(1)规范化城市交通调查内容、调查技术、调查方法研究

研究城市交通规划的规范化调查项目、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及调查技术;研究不同层次规划(远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长期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近期城市交通治理规划、城市交通滚动规划)的调查内容及调查方法;建立规范化交通调查指南。

(2)城市交通规划信息数据库技术开发

开发城市交通规划信息数据库技术,收集国内已调查的城市交通信息资料,按城市性质、区域规模、人口规模等建立数据库,研究城市交通规划信息数据库的维护及更新技术。

(3)出行特征参数与城市性质、规模相关关系研究

广泛收集国内的城市交通调查资料,研究并建立居民出行特征参数(如居民平均日出行次数、各目的出行次数、交通方式比例)、车辆出行特征参数(如车辆平均日出行次数、平均出行距离)等与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的相关关系,供同类城市进行交通规划或规划滚动作类比、参考。

(4)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交通工程GiS系统开发

开发适合于我国城市交通工程的基本GiS系统,加强交通工程所特有的交通数据获取功能,增加交通分析功能(如网络分析功能、交通数据统计功能、交通需求预测功能、道路网络规划功能、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功能),建立交通工程标准数据库(如各种图示图例、道路规划标准、交通信号灯标准、交通状况标准等);研究已有的交通工程标准软件与GiS的接口技术或转换技术。

(5)现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

研究以城市交通系统管理(tSm)及城市交通需求管理(tDm)象的现代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结构、内容,研究静态交通设施信息、为主要服务对动态交通流信

息、车辆与居民出行需求信息、公共交通线路运行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等系统的集成技术,以及线路诱导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集成技术。

三、城市交通预测系统

城市交通预测系统有二个预测内容:①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包括城市客货运量、车辆、行人的发生、分布、流量分配等宏观预测;②城市交通特征指标预测,包括交通量时空分布规律、道路容量、交通量、车速,交叉口排队、延误,交通事故等微观预测,它们都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与控制的基础,前者主要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服务,后者主要为城市交通管理、控制服务。

1.城市交通预测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技术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或城市交通需求分析)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主体部分,其目标是通过对现状交通需求与现状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根据未来土地利用规划预测未来各类交通需求的发生、分布及其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上的分配,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及规模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欧美发达国家在50年代为了满足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需求,开始研究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至70年代已基本形成了很有代表性的“四阶段”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模式,即交通需求预测分四个阶段:①出行发生预测,代表性预测模型有单位产生率法及交叉分类法;②出行分布预测,代表性预测模型有增长率法及重力模型法;③出行方式划分预测,代表性预测模型有转移曲线法及费用函数法;④出行分配预测,代表性预测模型有最短路交通分配法、概率多路径分配法。“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模式,在国际上一直占交通需求分析的主导地位,在当时欧美各国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70年代以后,欧美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已基本完成,交通工程重点逐步转移到城市交通的管理与控制,除了出行分配预测模型由于在交通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得到进一步研究外,对其他预测模型的研究渐渐受到冷落。

我国对城市交通规划及交通需求预测的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才开始较大规模的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十年来,已有约20个城市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城市交通规划。在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界,研究活动最活跃的有三支研究队伍:东南大学运输工程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及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他们在各自承接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实践中,已摸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及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技术,在当前我国的大规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及交通需求预测方法,仍没有跳出“四阶段”模式,尽管根据我国实际交通状况对各阶段预测模型作了很大改进,但在整体运用上仍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1)“四阶段”模式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当前城市交通发展状况。“四阶段”城市交通规划、预测模式的特点是以现状分析为基础进行模型参数标定并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这种预测方法对已具规模的城市,特别是发展已趋于稳定的城市十分有效,因而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交通规划滚动中被广泛采用。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很快,绝大部分城市处于开发时期,城市的远期规模及布局与现状相差很大,完全套用“四阶段”模式必然会造成预测的偏差及规划的失误。

2)我国尚未形成规范化的城市交通预测及规划系统。城市交通预测及规划以城市规划为前提,城市规划的各项控制参数及用地指标是城市交通预测及规划的依据。城市交通规划及城市规划均有不同的层次。城市交通规划一般可分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近期治理规划及城市交通滚动规划等几个层次,城市规划也可分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等。不同层次的交通规划对规划的内容、预测的深度、精度要求不一样,对作为前提条件的城市规划资料的要求也不一样。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城市规划一交通预测一城市交通规划协调系统。一方面,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不协调。某些城市在进行详细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时,仅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尽管进行了相当详细的交通需求预测,但由于预测基础比较薄弱,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很低。而有些城市在进行纲要性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时,以详细的城市分区规划资料作为基础,进行相当复杂的交通需求预测,以此为基础的城市交通发展规划有“头重脚轻”之感。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技术及作为基本依据的城市规划之间尚未形成一一对应的协调系统。另一方面,国内多数城市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分别进行,很少真正形成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反馈作用,有些城市的交通规划只起到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布局规划,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对城市规划提出的道路网络进行交通质量评价而已,没有真正起到城市交通的规划作用及对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布局、城市发展方向)的反馈作用。(2)城市交通运行特征预测技术

城市交通运行特征指标道路交通量及其时空分布、车速、交叉口排队和延误等,它们是交通设计中设施规模的确定、交通规划中路网方案的评价、交通控制中控制策略的制定、交通管理中管理措施的制定的直接依据,尤其在现代城市交通管理中特别重要。

欧美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城市交通特征指标预测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这些国家的交通工程建设进入现代化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阶段后,已基本形成了较成熟的预测技术。如进行道路、交叉口流量预测的动态连续式交通分配技术,已经能模拟一天交通需求的变化以及高峰小时期间车流拥挤在邻近交叉口之间的互动影u向,在城市交通控制、线路诱导及交通规划中广泛应用。交叉口排队及延误预测的实变排队模型及同轴转换技术,能模拟一天不同交通需求下的排队及延误形成与消散的动态过程,被广泛用于交通控制及线路诱导系统。这些国家在通行能力的分析、行驶时间预测(车速与交通负荷相关关系)、交通事故预测等技术也有较多的研究。

我国对城市交通特征指标预测方法的研究不多,通常借鉴国外的模型,但由于我国交通状况的特殊性,照搬国外模型有许多不足。①国外发达国家的交通流中,小汽车流为主体,小汽车占90%以上,国外的交通特征预测模型以小汽车流为基本车流,不完全适合于我国的多车种交通流。②我国的道路交通基本上为机非混行,自行车对机动车的行驶特性有很大影响,国外的预测模型不能考虑这一状况。因此,有必要提出一套适合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特征指标预测、分析技术。

2.城市交通预测系统发展目标

在已有研究成果及众多城市交通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及城市交通需求发展规律,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体系,及城市规划一城市交通规划一交通需求预测配套技术。开展城市交通特征指标预测的研究,为最终形成现代化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3.城市交通预测系统研究内容

(1)规范化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技术研究

研究常规的“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模式在我国的适用范围,研究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交通需求发生、吸引、分布规律及其预测模型,研究在机非混合交通条件下的城市交通网络交通分配理论、动态连续式城市交通需求网络分配方法及其在大规模交通网络上的实现问题。

(2)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协调预测技术研究

研究城市交通需求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同层次城市交通规划所需的规范化城市发展基本指标及其与不同层次城市规划的对应关系。建立使城市交通规划真正能对城市规划起反馈作用的城市规划一交通需求预测一城市交通规划一城市规划一体化的规范化预测系统。

(3)城市交通规划专项预测技术研究

研究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所出现交通问题的专项预测技术。如城市流动人员的总量、出行特征及其分布预测技术,城市开发区交通需求预测技术,地铁、轻轨线路的客流吸引范围、线路客流分布预测技术,地铁、轻轨线路与地面公共交通系统的客流换乘预测技术等。

(4)城市交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研究城市交通规划方案或大型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5)城市交通运行特征预测技术研究

研究在我国混合交通条件下,适用于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交通管理的城市交通运行特征指标预测技术,包括城市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量、车速及交叉口排队、延误预测技术,道路交通路阻函数、交通事故、交通污染预测技术等的开发。

四、城市交通应用软件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均需要进行大量基础数据的统计运算及复杂的网络分析,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交通系统分析的复杂程度也越大。一般来说,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均需要有相应的软件系统支持,否则其结果很难能想象是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应用软件通常有三个方面:①城市交通规划系统软件;②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软件;⑧城市交通工程设计专项软件。

1.城市交通应用软件系统发展及现状

(1)城市交通规划系统软件

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需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需进行高阶矩阵的运算、网络搜索及图象处理,没有计算机作为分析工具是很难进行大中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的。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计算机、绘图仪、扫描仪等高科技产品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及其相应系统软件的开发。70年代以来,已有一大批交通规划软件投入应用,在交通规划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代表性的应用软件系统有:①美国开发的UtpS、minUtp、tRanpLan,其系统由网络分析、模型使用(“四阶段”预测模型)、矩阵运算、网络加载、图形显示等模块组成,通过控制文件组合各模块完成所需功能。②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开发的emme/2均衡模型数学软件包,该系统中网络分析、矩阵运算、函数计算为三大公用模块,它可以为各种交通模型(如交叉分类出行产生模型、熵模型、重力分布模型、转移曲线或概率出行方式划分模型等)提供支持,并且各模块为用户预留使用域。⑧英国mVa公司开发的tRipS系统,该系统除了具有tRanpLan系统的功能外,还能进行公共交通线网优化,特殊线路交通分析,o—D矩阵反推及实时更新等功能,并有良好的界面及图形输出功能。④美国凯力浦公司开发的transCaD系统,该系统是建立在GiS基础上的城市交通规划及交通管理系统软件,具备常规的交通规划功能,并留有与其他专用软件的接口,用户可自编专门要求的软件在transCaD系统下运行。

我国在近十多年的城市交通规划实践中,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城市交通规划系统软件,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的交通特点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规划软件,并已有较成熟的软件应用于我国的交通规划实践。如东南大学开发的StatRam软件系统是在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联合研制的标准化交通分配与评价软件(Sta—tRam—Standardtrafficassignmentandassessmentmodel)基础扩展而成的城市交通规划系统软件,该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①数据输入及文件建立模块。包括基本数据输入、网络输入及调整、数据文件建立、查询及查错处理功能。②交通需求预测及规划模块。包括出行发生、吸引、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配的可供选择的多种模型、公共交通分析、交通质量分析、交叉口流量推算、建设项目优先排序等功能。⑧成果输出模块。包括文表输出、屏幕图形输出、绘图仪图纸输出等功能。各功能通过控制文件实现,该系统在国内近十个城市的交通规划中应用。除东南大学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机械学院等也开发了不少应用软件,并在各自承接的城市交通规划实践中应用。

尽管国内已有不少单位开发了城市交通规划软件,但总体来说,有很多不足。首先,国内城市交通规划软件的开发,多为低层次的重复,目前国内很少有高层次的规划软件问世,绝大部分软件层次很低,许多单位在进行的都是相同内容的重复开发工作。其次,国内的规划软件系统不规范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软件功能不全,深度不够,很难在交通规划实践中推广应用。

(2)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软件

欧美发达国家在基本完成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后,城市交通需求的继续增长,使得交通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国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城市交通的现代化管理以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输效率上。城市交通的现代化管理包括城市交通区域控制系统、线路诱导系统、智能化车路系统等,这些系统的行动均以相应的支持软件系统为基础。

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英国道路运输研究所(tRRL)早在60年代末就开始研制城市交通的区域信号控制网络协调配时优化设计控制程序tRanSYt(trafficnetworkStudyt001),不久就被广泛应用,70年代tRRL又研制出第二代的区域交通信号网络优化实时控制系统SCoot(SplitCycleoffsetoptimizationtechnique),并取代了tRanSYt被广泛应用,其他不少国家也研制了不少城市交通区域控制软件,如澳大利亚研制的SCatS(SydneyCo—ordinatedadaptivetrafficSystem)系统就是较成功的一例。进入80年代后,发达国家除了在城市内继续推广区域交通控制系统的实施外,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能产生更高运输效率的线路诱导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及与已有城市区域交通控制系统的协调。如欧共体正在进行中的DRiVe研究计划,美国、日本、加拿大正在研制中的智能化车路系统iVHS,都以信息传输、线路诱导、卫星导航、智能控制等为主要研制内容,而相应的控制软件开发是核心部分。

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起步较晚,直到70年代末才在全国主要城市普及单点定周期交通信号机。80年代后期,国内许多城市相继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如北京引进了tRanSYt—7F和SCoot,上海引进了SCatS,这些系统都是在国外现有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交通的具体情况适当加以改进而实现的。为了加速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有关部门在引进、吸收、消化的基础上,于1986年开始在南京合作开发第一套国产信号控制系统,并于1991年在南京主城区安装,通过了调试。

总体来说,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相关软件开发很少,虽然已开展了城市区域交通控制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但在现代化交通管理的诱导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几乎是空白。

(3)城市交通工程设计专项软件

城市交通工程设计专项软件指解决某——类型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或交通分析的应用软件。国外这方面的软件很多,如美国专门用于各类道路通行能力分析的HCm软件系统,英国用于道路网络设计的SatURn、tRaFFiQ软件及信号交叉口配时设计的oSCaDY软件等。我国在这方面开发很少,成熟的软件更不多。

2.城市交通应用软件系统发展目标

在引进、开发及国内众多城市交通规划实践的基础上,研制适合中国国情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很强的城市交通规划CaD系统及GiS系统,软件水平达到同类行业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为各城市编制交通规划提供灵活、方便的系统支持。要研制适合我国混合交通特点的实用型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及交通需求管理体系及系统软件,区域交通信号控制软件设计达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要跟踪国际交通工程发展趋势,对智能化交通系统开展基础性研究及基础软件开发。

3.城市交通应用软件系统研究内容

(1)标准化城市交通规划CaD系统开发

参考国外先进的城市交通规划软件的开发经验,对国内已有规划软件进行筛选,选择一种较完善的规划软件,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适合于不同层次交通规划的CaD系统,包括标准化数据输入与处理模块、交通需求(文表打印、图象显示及图形绘制)。开发形成城市规划一交通需求预测一城市交通规划一城市规划相互作用机理的新一代城市交通规划系统软件。

(2)规范化城市交通规划GiS系统开发

研制、开发适合中国混合交通特点的城市交通规划GiS基础系统;开发GiS下的城市交通基础数据的空间表示和分析功能,局部图形和数据双向查询、检索功能,建立城市交通的专用标准数据库,开发GiS下的交通规划专项功能(如交通预测功能、网络分析功能、交通质量评估功能等),研制交通规划GiS的图形及数据库与其他GiS系统(如国土规划GiS,城市信息系统UGiS)数据库的数据共享与转换技术。

(3)适合我国交通特点的区域交通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目前国际上已有的控制软件分两大类,以tRanSYt为代表的定时控制软件系统及以SCatS、SCoot为代表的实时自适应控制软件系统。但这些软件系统往往不能适应我国的混合交通特点,尤其是对自行车交通的控制效果不佳。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不仅能对机动车,而且也能对自行车进行控制的新型控制模型及交通控制软件系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4)城市交通诱导系统、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基础软件开发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开展城市交通诱导系统、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基础研究及基础软件开发,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交通管理的发展。

(5)城市交通工程设计专项软件开发研制、开发主要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设施系统软件或交通影响分析系统软件,如立体交叉口设计CaD,地铁、轻轨线路客流分析、预测CaD,公共交通线路规划设计CaD,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分析CaD等。

参考文献:

1王炜,徐吉谦.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2徐吉谦,王炜,杨涛.交通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南大学运输工程研究所,1991年

3陈燕申.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城市规划汇刊》,1994(6)

4王炜,m.mcDonald.StatRam:amoderntrafficassignmentandassessmentmodel.

SouthamptonUniversity,1992

5markthomas.telecommunications:theBackboneofDRiVetrafficengineeringandControl,1990(4)

6DRiVe:DelicatedRoadlnfrastructureforVehicleSafetyineurope.trafficengineeringandControl,1989(3)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8

[关键词]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多模块网络层次分析

1引言

轨道交通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是城市发展中的百年大计,对城市全局和发展模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轨道交通系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需要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指导每条轨道线的建设,不仅使轨道交通系统自身在工程、运营、经济等方面切实可行,同时又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支持和促进城市总体规划中各项发展目标的实现。

2国内线网规划研究方法分类

我国的城市轨道线网规划处于探索阶段,线网规划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框架。目前国内线网规划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

(1)层次分析方法。

以定性分析为主,交通模型用于定量分析客流。

(2)交通模型分析法。

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为辅。定性分析主要用于模型中参数的确定。其构架思路是以点定线,哪里有客流就在哪里布线,线的编织构成网。特点是线网客流效益好,但可实施性较差。

3目前线网规划存在的问题

(1)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之间不平衡,表现为规模失控。

(2)缺乏投入与效益的宏观分析,制订的修建计划不可行。

(3)线路走向因缺乏论证而不稳定,影响整体网络的合理性。

(4)没有预留工程条件和设施用地,使工程建设难度加大,甚至无法实施。

4“多模块网络层次分析”的线网规划方法

4.1概述

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是长远的、指导性的专项宏观规划。它强调稳定性、灵活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稳定性是指在空间上(中心区)和时间上(近期)要稳定;灵活性指规划延伸条件在空间上(区)及时间上(远期)要有灵活变化的余地;连续性指线网规划要在城市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调整完善。

线网规划应处理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依据总体规划、支持总体规划、超前总体规划、回归总体规划”。抓住城市规划特点,追寻客流主导方向,使网络的布局与城市的形态、土地使用功能、城市发展方向相吻合。

4.2内涵

“多模块网络层次分析”研究方法指通过对城市与交通发展规划和线网规划的多模块研究,以及“面”、“点”、“线”的层次分析,构筑轨道线网方案(图1)。

(1)“模块”是层次递进的研究程序。

模块一:城市背景研究。

重点是分析城市特征,城市规划理念,总结城市及交通发展规律,阶段成果确定规划条件、规划内容、规划原则,建立交通模型。

模块二:线网构架研究。

重点是研究线网模式、合理规模、客流走廊分析、线网整体形态、服务水平及相关指标计算。阶段成果编制线网方案,并通过客流评价优化方案,形成推荐线网方案。

模块三:线网实施规划。

研究工程的可实施性。阶段成果确定线网方案,研究线路敷设方式、主要换乘节点、修建顺序、运营可行性,确定联络线和车辆场站。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及其它交通方式衔接,完成最终报告,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2)“面”、“线”、“点”是3个不同层次的研究要素。

“面”的分析—整体形态控制,指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基本构架和形态的决定因素分析,包括城市自然条件、性质、规模、形态、土地利用格局、轨道交通的地位、交通需求、线网规模等。

“线”的分析—客流交通走廊分析,指研究客流路径选择,寻求客流主方向及交通走廊。

“点”的分析—城市客流集散点分析,指研究客流发生吸引点、换乘节点和起终点。

4.3关键技术环节

(1)综合分析确定合理规模。

确定线网的合理规模是线网规划的基础,影响规模的因素有城市交通需求,城市规划形态和土地利用格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宁波是典型的组团城市,滨海组团距主城区20多公里,因此长大线的客流效益肯定是不强的。因此本次规划以“主城区”为基础确定合理规模,采用交通需求量法和面积线网密度法框算出主城区的合理规模阀值。

(2)分阶段进行客流测试。

①第一阶段:初步客流测试。

对轨道线网初始方案的测试,检验主客流方向和各线的运能平衡情况。根据测试结果推荐方案并进行优化。

②第二阶段:详细测试推荐方案。

该阶段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方法,对轨道线网优选方案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即定量描述出轨道线网优选方案在远景形成时所能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线网的运营效果,并测试有无轨道的道路交通流量指标及公交客运指标。

③第三阶段:对轨道线网推荐方案的具体客流测试。

对轨道线网推荐方案进行站点乘降量的测试,以此反映出规划各站点的客流集散量,以用于车站设计和站点用地控制规划。

(3)建立线网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线网方案可能会面对各方面的质疑,需要客观科学地作出评价,避免主观臆断。轨道网的评价系统一般由轨道网的结构评价、运营效果评价、实施评价、社会效益评价、战略发展评价五个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又包括多个单因素指标。因此,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比较方案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宁波线网规划选取20个指标进行量化评价,运用综合满意度函数法,分别计算各线网规划方案的函数值。

(4)规划阶段考虑辅助场站用地。

轨道运输必须配备各种场站,否则无法运营。宁波城市快速轨道线网规划按照轨道运营的技术要求,设置了车辆修理厂及车辆段、停车场、联络线等设施。在规划阶段保证各种场、站、线的用地,及早进行“三点两地一走廊”的用地控制。“三点”指每条线的起终点及衔接点,特别是城际轨道网与城市轨道网的衔接及公交与轨道网的衔接用地,“两地”指车辆段和停车场用地,“一走廊”是各条线的区间走廊。

轨道线网规划是涉及多专业、多系统的集成化过程,关键在于探索出一条技术路线,将各子系统的研究有机结合为一体。“多模块网络层次分析研究方法”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2]陆化普,朱军,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研究与实践[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保华,刘迁,等.城市轨道交通[m].科学出版社.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9

关键词:GiS;城市规划系统;系统框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GiS系统建立以后,能够对城市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由于集成了信息化技术,使得城市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能够实现城市动态规划,使得城市规划更加形象具体,还可以建立多层次与多视角的城市模型来模拟城市建设的情况,能够使城规划建设提供完善的保障与支持。因此,城市规划建设信息系统的完善是对传统城市规划模式的改革,使城市规划更趋合理,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1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分析

(1)信息查询与管理

目前,GiS系统当中引入了层的概念,可以很好的实现对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管理[1]。在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当中,是以地块显示的模式形成图件来实现,同时在空间数据整合规范后,通过属性数据如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文字信息的引入,经过数据整合将数据完整的反应在图标当中,形成城市规划的模型。通过引入GiS系统可以有效的将各种数据通过计算机实现管理,并且形成效果图以及文档资料,实现信息查询与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化与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关的管理水平。

(2)专题分析利用

通过GiS系统可以实现对城市规划空间的量测及分析,其中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邻域分析以及特征提取等功能,同时能够对城市规划的重点部分形成专题分析,用以减少城市规划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城市规划专题当中,包括路网分析、绿地面积分析、城市规划平衡分析、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分布的分析等等,同时还设计到救护车、救火车位置分布以及行车路线分析,区域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等等,通过对各个部分的分析,实现对城市规划以及相关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实现数据的层次化以及功能的多样化,其开放性更强。

GiS系统能够有效的确定城市规划用地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并且对适宜建设的用地进行数据化分析,具体过程有:①通过GiS系统构建数字地形模型(Dtm),形成只有在坡度小于30%的用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2利用缓冲区分析与叠加分析对地形模式进行筛选,将农业用地与水域缓冲地区进行剔除,不做城市用地考虑;3实现路网建设并且对缓冲区进行具体分析,设定缓冲区的范围;4在适宜进行城市建设用地当中进行评估,采用城市道路规划与城市建设相对较近的可建设用地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近期建设用地,较远的则将其列为城市远期规划发展用地。

(3)辅助城市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

进入21世纪以来,GiS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参与到城市总体规划的与详细规划的评估与构建当中。[2]GiS系统是对传统城市规划建设的技术突破,在定量分析当中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也使得工作效率得到非常大的提升。通过引入GiS系统运用遥感数据使城市管理规划的工作更为细分具体,其管理与分析功能更是体现到城市规划建设的诸多方面,如城市用地选择、路网建设、道路断面、项目合理选址、控制点坐标、工程管线控制以及工程建筑物的位置等等。

2GiS在未来城市规划的应用前景

(1)3S结合发展

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RS(RemoteSensing)、GpS(GlobalpositionSystem)三种技术不断结合,可以直接提供多种数据服务,对被观测对象进行跟踪、分析并模拟,以掌握其动态变化数据,从而对这种变化做出高度精确地描述[3],在短时间内也能检测到可视化的动态效果,范围也足够大。并且,在制定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以及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更有利于发展三维GiS技术,让资源环境与城市社会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2)三维GiS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可以应用三维动态来建设模型,为城市规划的建设提供了更多便利,立体设计让建筑物更加形象。三维GiS技术可以根据高度、位置、空间动态以及外观等多种因素来设定建筑物或者其他类型的建设施的三维立体仿真模型,同时使用三维规划管理系统对现场进行三维模拟,并对外展示,充分分析,从而让现状建筑与需要审批的空间关系更加真实的展现出来,而且有助于二者的协调,通过动态交互技术可以身临其境的全面展示建筑设计的具体方案,并进行对比,对整个建设项目需要的资料和涉及到的周围环境进行分析,使建筑布局更加合理,从而让城市建设规划更加科学,并且具有可预见性。

3小结

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当中的突破,并且在实际应用当中的作用毋庸置疑。GiS技术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在进步,科技在创新,在倡导科技改变生活的今天,GiS在城市规划方面应用的效果有目共睹,不但能够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还能够对数据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与标准化。有理由相信,GiS系统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当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其发展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参考文献:

[1]张雅琼.浅析GiS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33(25):55-56.

城市规模的划分篇10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两规合一”

abstract:thelanduseplanningandtheurbanplanningisthelocalgovernmentimplementlandspacemanagementimportantlegalplanning,landuseplanning,itcanbefoundinthepopulationdata,constructionlandscale,spacecontrol,citycenterlandlayout,majorinfrastructureandpublicservicefacilitieslayout,recentconstructionplanningandcityplanninginsixrespects,realizethe"tworulesunity".

Keywords:thelanduseplanning;Urbanplanning;"tworulesunit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据统计,我国法律授权的规划至少有80多种,省市县三级政府编制的各级各种规划有上千种,由于价值观取向、部门利益不同、专业限制和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规划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有四个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主要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主导编制。

在各级政府的日常管理中,又以国土部门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和规划部门编制的城市规划最具可操作性和实施性。由于不同的价值取向、编制主体导致两者容易脱节,但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的规划依据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核心内容都是土地的合理利用。但研究的对象、范围、实施年限、方法、步骤各有侧重,规划深度也悬殊较大。在土地利用上,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制约作用,城市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范围的深化细化。

因此,这两项规划编制的衔接和协调(也即“两规合一”问题)尤为重要。本文从前几年开展的全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2010-2020年)编制中的具体实践出发,探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的“两规合一”。

2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工作重点

土地利用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和强化土地宏观调控。规划不强调建设用地的增量,强调的是规划期末的总量控制。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主要围绕三大类用地(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的布局安排为主要任务展开。其中农用地规划以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耕地保有量的划定为重点,建设用地规划以城乡建设用地和交通水利用地的规模控制、指标落实为重点,其它用地的规划重点是落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专项规划首先必须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划、交通水利用地规划、其它建设用地规划、农用地规划、其它用地规划这六项专项规划。

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是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空间规划的要求,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各项工程设施,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两规合一”主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展开。

3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五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2008年颁布的《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则规定的更为具体。其中,第八条规定“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应当采用统一的人口数据和用地规模现状数据。”第十五条规定“城乡、交通、能源、水利、矿产资源、环境保护等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应当及时调整和修改。前款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在编制阶段应当就用地规模征求同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4“两规合一”的主要方面

1、人口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人口预测应当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应当采用一致的人口现状数据,规划期末人口预测也应该与城市规划的人口规模预测一致。因为在明确的行政区域范围(具体到市、县、乡镇一级),两项规划的规划区范围是一致的。因此,两项规划采用的现状人口基础数据、规划期末总人口,也应该是一致的。

2、建设用地规模。关于这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已有明确表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包括三方面:建设用地总规模(即各项建设用地的规模之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含交通水利用地和其它建设用地的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中扣除农村居民点用地后的建设用地规模)。

由于两项规划的土地用途分类不同,国土规划的用地分为三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其它用地,城市规划的用地分为两类――城市建设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因此在具体的规划编制中能够衔接的仅是建设用地总规模。

3、空间管制。土地利用空间管制规划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色,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建设用地边界和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区域(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同时,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总体规划应当确定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同时应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城市规划的控制开发区域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致,城市规划划定的“三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应当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相衔接。

4、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确定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明确中心城区和城镇建设用地区的范围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得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和城镇建设用地区范围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应当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应当按照城市规划确定各项用地布局。

5、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确定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要涉及到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安排,两者应该在项目选址、用地规模上协调一致。

6、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均需要编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的近期建设规划,两者应该在规划年限、建设用地规模、重点项目安排、重点区域分布等方面协调一致。

5小结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都是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空间管理,但研究的对象、范围、实施年限、方法、步骤各有侧重,规划深度也悬殊较大。在实际规划操作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分类与划分标准、规划统计口径、规划工作路线以及规划技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两个规划在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出现较大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关于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在地域覆盖上,城市规划包含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中。但在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承认城市规划特殊的法定地位;在法定地位上,城市规划略高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际操作中,城市规划明显逊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者否定了前者的特殊地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牛凤瑞.城市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