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十篇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十篇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5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1

实践证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客观要求;是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应对“谁来种地”问题的迫切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搞现代农业要有适度规模,要适度规模必须有土地流转,而土地流转的前提是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家庭经营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是当前各国农业经营的普遍形式。我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要不断完善。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首先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但是,现在一些地方仍然随意调整承包地,甚至违背农民意愿,违法收回农户承包地,引起农民上访。为此,要研究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仅不排斥土地流转,而且有利于土地流转。引导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应当明确。2012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比例已达21.2%。优化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但也有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流转规模,定指标、下任务,甚至变相强迫命令,存在求大、求快的倾向。土地流转要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步伐相适应;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而不是干部,机制是市场导向而不是行政干预,目的是发展现代农业而不是搞非农产业;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意愿,政府主要搞好指导服务,绝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这是土地流转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为此,要研究完善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

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方向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我国乡村户数2.68亿户,户均耕地不到7亩,这样的规模显然难有较高的效率。但土地规模经营还是要与人地关系相匹配。从我国资源禀赋和当前工农就业收益看。一年两熟地区户均耕种5~160亩,一年一熟地区户均耕种100~120亩,就有规模效益。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小规模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将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根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分工分业不断深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这些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从事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够优化集成利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实力还不强、面临的问题还不少,要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不同主体的特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当前重点是围绕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在农业补贴、资金奖补、项目建设、金融服务、农业保险及税务登记等方面加强扶持,不断提高其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当然,切忌拔苗助长,人为“垒大户”。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以农民为主体,绝不能排斥、忽视农民,不能排斥、忽视千家万户的承包经营农户。农民处于三农的核心地位,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要解决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农民问题。如果只是实现了规模,解决了农业问题,而把众多农民排斥在外,将给维护公平、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我们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村、投资农业,但应着眼于服务、带动农民,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不是取代农民、兼并土地。工商企业应重点投资发展种苗、饲料,农产品收购、储藏、保鲜、加工、销售,以及种养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加工处理等农业产前产后业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户特别是规模种养农户,实现合理分工、增值增效、共生共赢。对那些只“代替”不“带动”农民,甚至违反土地流转“三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规定的工商企业经营行为,应加以引导和规范。要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全国公益机构已达15.2万个。经营性专业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实践证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路径。

公益机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基础,这两年得到长足的发展: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机构基本建立,支撑保障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民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要在全覆盖、有保障上多下功夫,重点在那些具有较强公益性、外部性、基础性的领域,经营组织不愿干、干不了的领域积极发挥作用。

经营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农业生产业增加值占农业GDp的比重已达到12.7%,而我国仅为2.3%,农业经营业还大有潜力可挖。下一步,要研究制定支持经营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原则,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在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销售环节,以及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2

问:请您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答: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各类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目前,全国农户家庭农场已超过87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88.8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8.6万个(其中龙头企业12.9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破解“结构怎么调”“地怎么种”等问题找到了途径;为优化农业要素组合、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找到了办法;为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能力、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找到了载体。同时,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亟须引导扶持。从调查看,一方面,由于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行,经营主体收入下降;由于成本刚性上涨,经营主体负担较重;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多,靠经营主体自身投入难以承担;特别是信贷保险、设施用地、人才引进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十分必要。另一方面,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农助农能力不够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自身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也还存在,需要正确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指出,新型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决不能忽视普通农户。总理强调,通过家庭农场、合作社这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大方向,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意见》出台,体现了中央的意图,凝聚了各方面的共识,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

问:《意见》的主要政策目标和取向是什么?

答:《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与国家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政策落实与绩效评估机制,构建框架完整、措施精准、机制有效的政策支持w系,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市场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引导作用,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建立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二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路径提升规模经营水平。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并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提升农业服务规模水平。三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进一步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地方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相关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四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形式提高发展质量。鼓励农户家庭农场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农民合作社依照章程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生产作业标准或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问: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的基本原则?

答: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正确的方向。重点把握以下原则:一要坚持基本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又不忽视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普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二要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运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优化存量、倾斜增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既扶优扶强、又不“垒大户”,既积极支持、又不搞“大呼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设扶持政策措施,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一二三产业融合,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四要坚持落地见效。明确政策实施主体,健全政策执行评估机制,发挥政府督查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形成齐抓共促合力,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问:《意见》从哪些方面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支持?

答:《意见》立足于构建扶持政策体系,在现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际,从财政税收、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保险、营销市场、人才培养引进等6个方面进行了配套整合和适当延伸,这样使各方面政策更集中、更系统、更具有指向性,既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扶持,又便于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一是完善财政税收政策。综合采用直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以奖代补等方式,增强补贴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支持的各类小型项目,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管护主体。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并按规定减免相关税费。三是改善金融信贷服务。综合运用税收、奖补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四是扩大保险支持范围。在粮食主产省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大灾保险试点,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覆盖面和理赔标准。创新“基本险+附加险”产品,实现主要粮食作物保障水平涵盖地租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和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五是鼓励拓展营销市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销对接活动和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店(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创建等给予适当奖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六是支持人才培养引进。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奖补等方式,引进各类职业经理人。

问:《意见》与以往政策措施相比,有哪些新的内容值得特别关注?

答:《意见》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重点在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加大政策创设力度。如在金融方面,提出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直报系统,通过点对点对接信贷、保险和补贴等服务,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对符合条件的灵活确定贷款期限,简化审批流程,对正常生产经营、信用等级高的可以实行贷款优先等措施。在保险方面,提出在粮食主产省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大灾保险试点,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覆盖面和理赔标准。落实农业保险保额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创新“基本险+附加险”产品,实现主要粮食作物保障水平涵盖地租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研究出台对地方特色优势农林产品保险的中央财政以奖代补政策;稳步开展农民互助合作保险试点等。在用地方面,允许各县(市、区、旗)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并按规定减免相关税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适度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的用地指标,优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生产经营等。

问:怎样处理好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的关系?

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引领力量。在我国相当长时间内,普通农户仍会占大多数。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市场、增收致富,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意见》强调要围绕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把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又不忽视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普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重要原则;把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普通农户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加收入作为重要举措,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防止被挤出、受损害;把建立政策红利分享机制,既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竞争力,又增强其带动农户发展能力,让更多农户分享政策红利作为重要导向,正确处理培育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的关系。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3

摘要:互联网金融由于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可以有效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融资支持。为此,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迫切性,梳理了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加强经营主体内部制度建设、支持互联网融资软件的开发、“产业链”与“大数据”相结合、“金融机构、经营主体、互联网”合作模式、加快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完善互联网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保定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l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071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迫切性分析几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不光是在数量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质量方面也有所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相比,其资金及信贷需求较旺盛。并且要求低成本、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2009年后,我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基础覆盖,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各种金融服务舟理比较滞后,农业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农村信用社、各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使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致了农村经营主体信贷难度增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绝大多数为小规模企业,其抵抗风险能力比较低,面对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资金难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难以抵抗市场的变化。综上所述,互联网精神与金融行业的创新融合值得深入研究,进而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互联网金融因其方便快捷、门槛低等优势更能够有效当前的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信贷融资难等困难。

2保定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保定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稳健增长,并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大户,增大了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据统计,保定地区已累计兴办家庭农场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达到9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规范运行、稳步提高中逐渐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截至目前,保定市新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达1500余家,成员总数更是多达27.38万人。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同时,市政府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整个保定地区已有各类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农业加工企业174家,新注册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近70家。现代农业园区颇具规模,农业产业园区已经达到20多个,乡镇园区200个。近几年间,保定市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逐步增强。经营主体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产业模式。

3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业经营主体自身行为不规范互联网金融支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模式起步较晚,相比较传统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无法形成科学的管理系统;商业信用比较低,存在着欺诈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规模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正确利用互联网金融,导致了融资难等情况;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管理存在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倾向于向传统的金融机构寻求金融支持,并没有合理运用这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透明度低,金融机构对其认可度比较低,导致其贷款难,筹资难,发展收到了限制。

3.2金融机构没有切实发挥作用随着农业转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农村经济水平较低,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欠缺,融资受到阻碍,形成了经营主体融资难,信贷问题依然突出的局面。同时,相关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营主体的贷款门槛设置过高,一般经营主体难以达到要求,农业贷款途径少,难度大,资金来源受限。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进一步发展。

3.3政府支持效果不明显

政府出台的相关措施尚未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当前互联网金融诈骗行为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这一问题显示出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运行过程监管不力,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农村经营主体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

3.4信用体系尚未健全

近些年来,我国的信用评价系统尚未形成,在农村信用评级上尚无统一标准,信用评级结果难以反映被评对象真实的偿债能力和信用情况,在金融交易的实际过程中,线上线下交易存在信用业务交叉的现象,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不被金融机构普遍认可,影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进行,导致涉农企业贷款难度加大。

4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4.1加强经营主体内部制度建设

大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起步和建设阶段,其核心竞争力也没有较大优势,经营规模小、内部管理粗放、组织文化程度低、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整体运营机制也不够成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重要地位,不利于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起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经营主体内部自身建设以提高自身整体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动力和支持保障。就互联网融资体系而言,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求,使企业向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转变,逐步建立起现代管理制度,做好配合互联网融资的基础性工作。

4.2支持互联网融资软件的开发

当下正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传统的融资交易软件难以满足当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求。保定市农村占地面积较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为促进互联网金融技术对农业的有效支持,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必须营造安全可靠的互联网环境,加大技术投入,健全法律法规,依法有序创新,严明监管标准,完善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定市政府应当制定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政策,改善基础环境,加大资金投入,组建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专职履行监管职责,加强互联网融资信用系统建设。为融资软件的研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4.3“产业链”与“大数据”相结合

金融机构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为其提供金融支持,例如原材料供应商、与经营主体相关联的水电供应处、劳务公司、加工厂、批发商等等。为解决农户信息不对称情况,通过“信用推荐十大数据防控十生产经营数据”的模式进行筛选,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较顾虑的欺诈风险评析、整体信用评估、资产信贷风险等问题。通过筛选后,当地金融机构(银行)再次实行贷前调查,对符合准人标准的单位发放适度贷款。贷款发放后,主要通过云端“大数据”的合作模式,解决银行与农卢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将有效为农户的产业化提供一种低成本、批量化、系统化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监控管理方案。切实提高融资风险的可控性,同时农户及相关产业链的贷款成本也能降低,实现多方共赢。

4.4“金融机构、经营主体、互联网”合作模式

在保定市的农业产业领域内,大多数经营主体之间经常进行合作,其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相担保,为彼此争取了信贷支持,这对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贷款成本产生了较大影响。三方合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银行)“为谁提供贷款服务”、“服务对象资信状况”经营主体“如何获得更便利的金融支持”“如何扩宽销售渠道”等问题。通过大数据平台,结合农业经营主体的内部信息数据平台,选择关键性指标,帮助金融机构找到信用良好、生产状况稳定的客户,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方面的冈难。

4.5加快构建农村信用体系

“言j"对于现代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不仅在交易市场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融资市场上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搭建良好的信用监督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成为建设企业间融资市场的重中之重。以保定市为例,首先应当构建全市(含所有区县)统一的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通过该信用信息库就可随时核查借贷双方的信用记录,做到风险的长效监控;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信用市场的建设,坚持法制化、系统化、市场化的原则,促进农户与金融支持机构的联系,不断培育信用文化;相关机构可通过定期评选“保定市守信经营主体”,给予减免税收、技术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失信的个体或企业,可采取限制发展、取消其互联网融资资格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封杀其日后任何形式的贷款活动等惩罚措施。除以上措施外,最核心的一点,即农业经营主体自身更应该提高经营管理者的自身素质,长期培养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融资意识,解放思想,不循规蹈矩。

4.6完善互联网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保定市有关部门必须对范围内农户的网络信贷进行有效的监管。要提高对网络信贷和信用融资等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完善政策支持互联网金融支持体系。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市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把握严谨监管力度的同时鼓励创新融资。对于参与实体交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监管要求按照线下金融机构的体制来进行,严格按照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办法进行监管。建立高效、权威的网上财务信息认证体系。及时掌握新的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信息;掌握和监管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动态。严格监督,确保互联网金融不出现违法集资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乔立娟,于洁,王芹.网络金融创新支持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J].经济论坛,2016,(10).

[2]周海登.用“产业链”+“大数据”的办法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J].

中国农民合作社,2016,(11).

[3]江维国,李立清.互联网金融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模式创新[J].财经科学,2015,(8).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4

一、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与发展成效

(一)发展基本情况。

1.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截至2013年11月,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8.6万多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万个,比2013年初增加1.2万个,比2007年的1086个增长64倍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1.5万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02家。同一品种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567户,畜牧养殖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大户1025户。

2.带动能力逐步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引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实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等方面,显示出强劲活力。初步统计,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达348万户,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耕地面积2772万亩。

3.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出现了“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组织模式,以及土地股份合作、联合社、资金互助合作、加工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涉农服务更为专业,利益链接更为紧密。

4.生产经营及服务范围稳步拓宽。生产经营范围逐步向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生产经营发展,逐步向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耕种、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测土、施肥等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烘干、统一储存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正在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运行机制不断规范。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内部管理制度,部分农民合作组织提留了公积金、公益金,并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和社员的出资额进行了二次分配。

(二)成效初步显现。

1.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追求经济效益,能够克服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兼业化弊病,集中精力专职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主动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尽可能地提高单位投入产出率。据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材料反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集成应用各种农业科学技术及加强管理,每亩土地比分散经营农户提高单产10%以上。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4000多亩,2013年小麦平均单产1030斤,比周边农户高200斤左右。

2.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通过批量购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实行统一耕种、统一植保、统一管理、统一收获,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初步统计,生产资料批量购进使平均生产成本降低15%左右。如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经营流转土地4000亩,托管土地6800亩,通过统一购置生产资料,每亩降低生产成本90元。

3.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和托管土地,能够使一家一户的分散田块变成大田,再通过平整治理,消除田埂,整合废弃沟渠塘,充分利用边角荒地,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信阳市在土地流转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开展了大规模土地整理,增加耕地9.4万亩。固始县广德农业高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320亩,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320亩。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对托管的6800亩土地进行整理,增加耕地80亩。

4.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品牌,能够引进和改良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使用高效低毒或无毒农药和有机肥,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可追溯的放心农产品,另一方面实现更高的销售价格。罗山县460户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9.6万亩,拥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86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3家。

5.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流转土地,使大批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或进城务工,或在流转出的土地上从事种植业管理,增加了收入。据调查统计,一个4―5口人的农户,将土地流转后外出打工,每年除获得土地租金及惠农补贴收入6000元外,还可获得打工收入4万余元,比单纯从事农业生产年均增加收入3万多元。商城县河风桥乡农民彭单巨兄弟二人土地流转前每家每年纯收入1.3万元,2009年将其8亩承包地流转出去后外出务工,一年获得劳务收入6万元。

6.增加了农业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筹措资金兴建田间道路、整修水利工程、办电改水、购置农业机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及土地产出率。浚县东长村的种粮大户李彦飞流转土地1100亩,先后投入资金50万元购置节能喷灌设备3套,联合收割机1台,拖拉机4台,打深井4眼,种植小麦和经济作物年纯收益达50万元。

7.提高了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开展产销对接,有效地解决了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据河南省农业厅调查,种粮大户经营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25%以上。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2011年与省农科院等四大种子公司签订了优质小麦等繁育计划,仅此一项每亩增加收益100多元。罗山县蔬菜种植大户李正玉流转土地3500亩生产的蔬菜,在郑州超市供不应求,还直接销往北京、上海、成都等地。

8.强化了工业化城镇化人力资源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流转土地,使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为二三产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我省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得以继续发挥,延续“人口红利”,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二、当前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流转滞后。

1.思想观念有待转变。一方面,个别乡村干部思想保守,怕触及家庭联产承包制、侵犯农民权益,不愿推进土地流转。另一方面,有的县乡基层干部存在急躁情绪,急于发展规模化经营,甚至采取行政手段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侵犯农民权益,伤害农民感情,削弱了农民自愿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2.农民后顾之忧有待解除。主要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由于教育文化水平低和非农就业技能缺乏,大多数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不稳定,又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失业保险,年老后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低,不少农民担心将土地流转后,生活、养老等长远生计问题得不到保障,因此存在“恋土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土地流转。

3.土地流转的规范性有待提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程序不规范、合同条款不完备的情况较为常见,甚至有些地方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存在口头协议现象。

4.支撑土地流转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够完备。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制缺乏完备的法律依据,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流转土地不敢有太多投入,制约了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有些市县尽管出台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的政策,但是没有经必要的确认登记,缺乏充分有力的凭据,阻碍了政策效能的发挥。

5.土地流转平台不够健全。由于土地确权工作刚刚起步,土地流转平台尚未普遍建立,土地流转及监管机制不够完备,影响了土地流转进程。

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必要的建设用地。目前,非本集体所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无法合法使用集体土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致使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晒场、烘干、仓储等环节缺少用地指标。

(二)融资瓶颈亟待打破。

1.涉农融资门槛过高。国家相关部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工具、贷款担保和抵(质)押方式等政策规定尚不够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完全达到金融机构的担保、授信标准,在融资方面普遍面临贷款困难、手续繁杂、隐性费用高等问题。

2.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责任有待加强。2013年我们开展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新试点,经过实地核查,拟对全省125家规模大、管理好的合作社进行贷款贴息补助,但是没有一家获得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贷款。

(三)内部管理有待加强。

1.运行不规范。许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没有在主管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经营者对本组织的运行宗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考虑,管理者与会员之间的权责没有明确的界定。

2.组织松散。在组织管理上,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拟定了章程,成立了理事会等组织机构,但章程制定不规范,机构形同虚设。

3.财务管理不严格。多数农民合作社没有制定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成员内部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二次分配机制普遍没有建立。普通会员只是缴纳少量会费,投资入股的积极性不高,基本上享受不到股金分红。

4.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缺乏专业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人才,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四)财政支持政策有待健全。

1.支持政策有待系统化。现有的财税支持政策分散在不同的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中,处于碎片化状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土地流转,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农业物资技术装备、引进优良品种、应用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参加农业保险、进行加工运销、建设仓储物流设施、技术和业务培训等各个方面,没有专门适用的财政支持政策。

2.个别涉农补助项目福利化。农资综合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存在与出台初衷目标背道而驰的问题,没有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这一方面使流出土地农民不用种粮即可获得各项补贴,而流入土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却得不到补贴,既削弱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支持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土地流转。

1.开展土地确权。支持土地、农业、林业等部门开展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发证工作,从法律上使农民真正享有承包土地灵活的经营权,借以行使对土地的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收益等权利。

2.建设土地流转服务与监管平台。支持县乡政府及其农业部门在搞好土地流转宏观规划的基础上,搭建土地流转的服务与监管平台,为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提供全程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提供合同、法律、竞价、风险保障、仲裁调处等服务,畅通农村土地供求信息渠道,确保土地流转依法、自愿、有偿、规范运行。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乡统一的包括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农民把土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的后顾之忧。

(二)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财政支农项目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机制。一是对种植业生产经营主体,要优先将其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千亿斤粮食工程资金、农业结构调整资金等的支持范围。优先让符合条件的合作组织参与实施那些有组织、规模化、成片推进的项目。二是对养殖业生产经营主体,要优先将其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奶业工程资金、“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等的支持范围。三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要优先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建立财政支农项目资产移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机制。一是财政补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的资产,以及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实施项目形成的资产,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占有和使用。二是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由第三方建设的项目,也要按照有利于项目后期管护、有利于项目效益发挥的原则,将项目资产移交给具备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该部分资产视同国家补助资产,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算管理。

3.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产管护长效机制。一是对财政支农项目移交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性资产,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收益中提取一定的资金建立管护基金,用于资产的管护和折旧。二是对农村纯公益性资产,采取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拿一点、财政适当补助一点的方式,筹集管护资金。三是建立奖励机制,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产管护情况与项目支持等挂钩,对资产管护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予以适当奖励。

(三)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人才培养。

1.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教育培训。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者和员工纳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林创业人员培训计划”和“农林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政府举办的人才培训工程。

2.鼓励涉农学科大中专毕业生进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财政支持、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涉农学科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

3.鼓励科研院所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培养人才。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加快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培育。

(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1.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化服务。采取财政支持、奖励补助、政府采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兴办农业公益组织,在搞好对自身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同时,向农户提供公益。

2.支持科研院所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高等院校、大中专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建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生产基地,通过推行技物结合、农业高产创新、农机农艺技术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服务等模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率。

3.改进财政对公益组织经常性经费支持办法。建立财政补助经费与服务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由花钱养人变为花钱办事,促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抗旱防汛、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水平和绩效,使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分工协作、优势互补。

(五)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生产与销售。

1.推动农业种植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田间气象监测、病虫害防治、智能灌溉、管网检测、土壤各种多元素含量检测等信息测报系统,为科学灌溉、加强灌溉管网运行维护、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防灾减灾等提供技术支撑。

2.推动农产品市场监测信息化。支持农业、粮食、林业、畜牧等部门建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联网的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定期对农产品生产、消费、库存、进出口市场行情和生产成本等进行动态监测、深入分析、先期预警,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3.推动农产品销售方式信息化。支持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鲜活农产品网上批发和零售,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城市超市对接,以及订单农业发展。支持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价格信息的、查询。建立智能化产品质量监控系统,实现从土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和追溯。

(六)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经营。

1.推动种植类组织与养殖类组织的合作。对种植类生产经营组织与养殖类经营组织开展合作互相提供原料供应、有机肥加工供应的,财政部门可按其互相提供的产品数量给予定额补贴或奖励,引导种养结合发展循环农业生产,互相帮助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2.推动种养类组织与加工类企业的合作。对种养类生产经营组织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经营,前者为后者提供原料,后者为前者提供贷款担保,财政部门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既解决种养类生产经营组织产品销售和融资困难,也可解决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原料供应问题。

(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缓解融资困难。

1.落实好现有政策。认真落实国家财政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信贷支持、优先满足其信贷需求。

2.探索建立共同基金。可借鉴江苏省的做法,采取各级财政出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一定比例参与缴纳保证金、银行授信的办法,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共同基金,让所有运作良好、有贷款意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使用银行授信贷款不再提供其他任何形式的抵押担保,有效解决其发展融资贷款难问题。

3.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信。设立财政引导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让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融资贷款提供抵押担保,解决其贷款难问题。

(八)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对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

1.完善政策性保险制度。健全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机制,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和理赔标准。对种植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因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损失,保险赔付比例应达到其直接生产成本的80%以上。

2.探索目标价格机制。对养殖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政府设立价格调控基金,在畜禽产品价格低于其饲料成本时,动用调控基金予以补贴,以稳定主要农产品供给。

(九)针对不同种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差别化的财政支持政策。

1.明确对种植类生产经营组织的支持重点。种植类生产经营组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采取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单位、个人投入为辅的支持政策;生产所需大型农业机械等物资技术装备投入,采取单位、个人自筹为主,财政给予补助和贷款贴息的办法;开展生产经营所需种子、农药、化肥等基本生产资料及耕、种、田间管理等所需资金,则主要依靠单位和个人筹措。由于这些经营组织经营土地比较多,所需生产性资金季节性投入大,财政可对其生产性资金贷款给予贴息。

2.明确对养殖类生产经营组织的支持重点。养殖类生产经营组织一次性生产设施投入大,回收周期长,可采取单位或个人申请银行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贴息或补助的方式予以支持。其粪便处理设施建设的外溢性大,生产经营组织投入积极性不高,财政可给予所需建设费用50%以上的补助。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5

关键词: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63214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股份制经营、联合体等。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家庭农场登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选择。如何加快仙游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本文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

1仙游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

仙游县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了《中共仙游县委仙游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通知》等多项扶持政策和措施,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至2015年底,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07家,其中部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25家,县级示范社55家;有家庭农场29家,其中省级示范场3家,县级示范场9家,经营总面积232.67hm2;股份合作农户近1300户,面积103.33hm2。

在新型经营主体量上发展的同时,仙游县重视质上的提高。全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横向联合、协作和交流,鼓励派员参加农业部、福建省农业厅、经贸厅等单位组织的农超对接、农交会、产品展示会等,引导对外开展产销对接,促进不断发展壮大。仙游县度尾仙溪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初期,只有7户种果大户参加,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发展,现已有社员152户、专业技术人员26人,果园333.33hm2,仓库600m2,在城区设立营销窗口8个,社员年比周边农民人均增收25%以上。仙游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已在北京、上海、南昌、杭州、宁波、广东、厦门、福州、泉州和莆田等地设立门店,开设直销店(点)22个,门店总面积1850m2,覆盖县级以上城市10个,涉及消费人群150万人,年销售达3700万元。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仙游县农业产业化的领头雁,规模化生产的生力军,标准化生产的排头兵。

2存在问题

2.1个别新型经营主体性质模糊

有的合作社是公司、企业翻牌成立的,出资结构不合理,存在少数人操控倾向;有的农户土地既是合作社的基地,又自己注册成立家庭农场。

2.2运作不规范

大多数的新型经营主体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合作社、股份制企业和联合体没有建账核算,没有按章程办事,没有成员账户,分配不合理,财务不公开。部分家庭农场没有财务记录。

2.3主管不明确

对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完善。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没有登记,大多数的新型经营主体在工商部门注册后没有在农业、税务等部门备案和登记,处于失管状态。有关部门对不运作和不规范的新型经营主体没有管理职能,难以处置;个别解散注销的新型经营主体没有财务清算,没有登记报备。进入农业部门名录的新型经营主体比例不足30%。

2.4扶持政策难落实

农业部等国家9部委《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要求,“给予用地用水用电支持”、“农民合作社从事种植、养殖的用水用电及本社成员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相关价格”;《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在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资金上报、“三品一标”和龙头企业评选、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为新型经营主体争取最大权益,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但落实这些扶持政策阻力极大。至2015年,仙游县只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设施农业用地建批复,3家合作社获得福建省电力部门农用电优惠批复。

3发展对策

3.1重视支持,创造有利发展环境

县委、县政府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将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发展计划,帮助促进发展。要利用各种会议,通过送科技下乡活动等途径,积极推介宣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和意义,宣传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愿联合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对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种养殖大户等调查摸底,帮助其联合互助,建立新型经营主体。财政部门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3.2指导服务,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对符合条件或有创办新型经营主体意愿的农户和其他经营大户,介绍创办流程,帮助起草章程制度,指导召开发起人会议,完成相关记录和申办材料,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工商部门要简化设立流程,帮助完成注册登记工作,依法办证。税务部门要在票据领用和纳税上给予支持,服务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3.3理顺关系,明晰新型经营主体性质和产权

在申请设立新型经营主体时,必须明确成员资格和出资方式、入股对象,明晰新型经营主体成员与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产权关系。应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立法工作,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规定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依照本法规定,依据各自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外,应明确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的主管部门和赋予管理职能。新型经营主体的合并和解散,必须进行清算,并报登记机关核准和主管部门备案。

3.4加强培训,规范新型经营主体运作

要加大培训和服务力度,组织新型经营主体业主进行业务培训和参加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依法经营,依章办事,不断提升新型经营主体自我发展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机构,完善财务管理、议事规则、现金管理、生产销售、分配和财务公开等管理制度,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等规定,规范开展财务核算。要利用登记名录的机会,将指导、宣传、服务贯穿始终,促进规范发展。对合作制、股份制、公司制的新型经营主体,必须有规范的章程,明晰的产权关系,健全的服务功能,完善的监督机制。要按照“民主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标准,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创建成为示范社、示范场,提高发展活力和带动农户的能力。

3.5重点扶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6

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体系构架;创新平台;公共产品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一)发展历史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几乎是伴随着农牧生产的诞生而萌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1951~1957年为体系形成期,从1951年华北、东北地区首先试办农技推广站开始,到1957年,全国逐步建立起“以农场为中心、互助组为基础、劳模和技术员为骨干”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1958~1977年为起伏波动期,由于受政治运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技推广体系由解体-恢复-再解体-再恢复,到1969年创建“四级农科网”,1974年开始在全国大力推广;1978~1998年为改革发展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一是以农技站、种子站、植保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和土肥站等专业站得到发展,逐步形成了五级技术推广体系,二是农民自发的科技服务组织,如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等开始创建;1999至今为改革创新期,体制和机制创新是这一时期的鲜明特征,放开搞活经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新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如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专业协会和研究会等。

(二)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从中央到乡镇的五级政府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为中国的农村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相反出现了“断线、网破、人散”的不利局面,新兴的各类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和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新形势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有的折射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无论是服务规模、辐射面,还是服务效果、影响力,都无法与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相媲美。因此,构建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服务组织不健全,布局结构不合理。不少乡农技站、植保站、农机站等有名无实,服务能力低下;近年涌现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技合作社等新兴的服务体系,规模小,辐射面窄,服务效率不高。二是服务职能不清,工作体制不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交织在一起,一些推广服务机构重经营服务、轻公益推广,经营和创收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忽略了公益性的科技推广工作。三是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目前基层农技人员绝大部分是从农民技术员中培养的,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下基层工作,已有的人才流失严重,队伍偏向老化,整体素质偏低。四是服务设施落后,信息体系不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设施老化陈旧,且缺乏必备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培训场所,许多乡镇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没有配备计算机网络设施,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手段相当落后。

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探索

(一)理论依据

1、创新平台理论。创新平台是指影响创新能力的各种因素总和。创新能力一直在决定全球市场竞争优势中,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构成创新平台的因素包括创新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研究与开发、合伙关系、法规框架、制造协作系统等。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创新平台建设,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在全球的竞争中占住制高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本身属于创新平台的范畴。因此,针对“三农”这一特定领域,配置新的基础设施,充分调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等,依靠科技进步和组织创新,构建新型的农村科技协作、咨询和服务体系,着力于农业生产、服务于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赋予的内在要求。

2、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就是“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收益上不具排他性的物品或者服务”。公共产品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农村科技服务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非营利性的属性,它提供的许多服务诸如: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质量检测、监测、强制性检验;国土绿化、森林防火、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防汛、抗旱、救灾、水土保持;小型水电工程、机电提灌、中低产田造;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安全监管;计划生育手术、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性病预防;公共信息提供、农村人才培训教育等等,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属于是公益性的服务范畴,需要政府买单,私人部门供给“无效率”。因此,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一个满足大众公共需求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势在必行。

然而,向生产者提供的非公共诸如:个性化的技术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经营;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畜禽疾病的诊疗;农产品供求信息提供、农机作业的有偿服务等等,为非公共产品,属于经营性的服务范畴,这类职能应向政府引导下的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因此,可由各类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和各类为基层服务的市场主体按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提供相关服务。

(二)创新思路

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农村科技服务的诸多新需求,面对农村科技服务涵盖的领域和深度不断拓展,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新的内涵。

1、重新确立公益服务的主体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不把扶持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公益服务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公益服务的主体地位受到极大的削弱,过多地强调经营服务的职能,关注服务的回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大量的公益服务反而无人问津,致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因此,构建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重新确立公益服务的主体地位,提高公益服务的能力,把公益服务和经营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2、与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服务必须面向农业产业化而开展。一方面,科技服务要满足现阶段和长远的市场对科技成果的需求,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传递到农户手中。另一方面,科技服务要渗透到农业产业化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和系列化服务,甚至拓展到供销服务、信贷服务、保险服务等领域。同时,要改变传统观念,增强生态、环境和资源意识,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匹配的技术供给体系,探讨在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等方面如何发挥科技服务体系的作用。

3、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缺乏一个功能强大、组织严密、传输快捷、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作支撑。当今世界正在由工业化的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工作重点,搭建一个集信息采集、加工、传递、咨询、反馈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一个强大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4、适应农业国际化的要求。国际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建设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要树立大市场、大农业观念,发挥本地区农业比较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工程,开发优质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和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实施符合国际要求的农产品卫生安全标准;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引进开发,提高加工档次和附加值;做好外贸交易和法律咨询服务等外向型农业的各项服务工作。

(三)体系构架

新型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构架由3个系统、1个支撑平台、1个保障体系(虚拟)五大部分组成,即公益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准公益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经营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政策法规制度保障体系(见图1)。

1、公益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一个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农村科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可从原有的农业局、林业局、农机局、畜牧水产局、气象局等部门抽调技术骨干组建,配备领导班子,也可按照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组建大部委的思路,由以上部门合并组建,专门从事公益性的农村科技服务活动(可进行适当的经营活动作为补充)。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可在中央、省(市、自治区)、市(州)、县、乡镇分别组建农村科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形成五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但重心应该放在县、乡镇两级,加强基层的农业科技力量。农村科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下设6个部(见图1),分别履行相关职能,行政上直接归地方行政长官领导,业务上由上一级的农村科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指导。工作人员待遇从优,行政事业开支由财政全额拨付。村级设农村科技推广指导员,是乡镇农村科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的延伸。

2、准公益型农村科技服务系统主要由农业专家大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合作社、农村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农业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组成,以非营利为主,经营为辅。

3、经营性农村科技服务系统主要由个体经济合作组织、私营咨询服务组织、龙头企业、技术中介机构、农村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等组成,以经营为主,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新生力量。

4、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是整个新型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撑平台,由“农村科技推广综合服务网”和农村科技基础数据库两大部分组成,由省级农村科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统一搭建(也可以全国统一搭建),为各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所共享。“农村科技推广综合服务网”也可以由“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或其他有影响力的涉农科技网站改建而成。

5、政策法规制度保障体系是一个虚拟的体系。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合理的管理制度来保障体系内各类科技服务组织的协调运作。政府作为制度设计者,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各类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明确各类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促进其发展与规范运行。在构建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进程中,肩负起立法保护与监督、政策扶持与服务保障等重任。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改革的步伐,重塑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的辉煌,建立有效的农技推广激励机制,实行严格的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参考文献:

1、谢建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与改革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2、杜华章,蒋植宝,王义贵.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7

**是个农业大市,现辖一市七县三区,辖区总面积1.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10万,其中农村面积占90%,农村人口近550多万。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村市场消费,更好地服务三农,是我市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按照以连锁经营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中心和大中型超市为骨干,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平台,以遍布乡村的便利商店为结点,构建农村商业服务网络及市场体系的基本发展思路,建议如下:

一、加强农村商业网点规划建设。以规划为先导,充分发挥“万村千乡”与“新网工程”等市场工程骨干作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要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家店”覆盖率、商品配送率、“一网多用”

等功能。供销社要进一步利用“新网工程”,发挥网点和运储资源优势,推进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的建设和改造。争取用3至5年时间,基本形成县(市)、乡镇和村三级布局合理、设施达标、功能完善的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做到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进村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进乡(镇)村、农副产品交易进市场、物流配送快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巩固提高已建2351个“农家店”,50个配送中心的基础上,村级“农家店”覆盖率达90%以上,“农家店”商品配送提高到65%以上,不断促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一网多用”。做到每个县(市)至少有一个较具规模的产地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每个县(市)政府所在地都有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超市及配送中心,每个乡或镇都有日用消费品超市和农资连锁店,每个村都有连锁或规范经营的日用消费品综合便利店。

二、实施农产品市场标准化改造。我市现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近40个,占地面积近1000亩,年交易额近50亿元。我市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但普遍存在“投资多元化,目标短视化,管理物业化,经营分散化,交易方式和经营设施老化”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升级改造。近年来,我市稼仙米业、龙狮桥蔬菜批发市场、永强家禽批发市场、高河大王庙批发市场等,充分利用有关政策资金支持,改造升级已取得较好成效。批发市场要按照扩大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式,把贸易、加工、服务等结合起来,做到品种多、效率高、成本低、服务好、效益优。逐步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检测、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极积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冷藏、低温仓储、专业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重视建设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专用仓储、码头和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区域辐射能力。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批发市场培育农产品品牌。鼓励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联盟。实施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程,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大型连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

三、培育连锁经营骨干企业。通过改造、整合现有网点与新建网点相结合,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商品流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多元投资的连锁企业。支持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到乡、村建设连锁店;支持连锁骨干企业以收购、兼并、合资、加盟等多种形式改造、整合农村现有商业网点;支持农村中小商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联合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5-0087-03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2]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条件和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无论是构建还是优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都要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要关系。

一、处理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逐步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家庭承包经营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突出表现为经营规模偏小、生产方式粗放、务农人口老龄化、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可以有效化解这些新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所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相对于已有的、旧的农业经营体系而言的,它不是对已有农业经营体系的否定和摒弃,而是在已有农业经营体系基础上的完善和发展。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处理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对两者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为此,首先是要正确认识传统承包农户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家庭承包经营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大量的承包农户会长期存在,我国现有2.6亿多的承包农户,这些承包农户是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承包农户虽然主要从事自给性生产,但也为合作社、龙头企业提供劳动力和原材料。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每一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都离不开传统承包农户的支持,传统承包农户是各种新型主体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这些传统承包农户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弱点,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在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逐渐加大、农民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趋势日益加快的过程中,传统承包农户的弱势和不足表现得愈来愈明显。因此,在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也要大力扶持传统承包农户,这是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发展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其次,要认识到传统承包农户发展为新型经营主体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稳中求进。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承包农户不同,主要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两者虽然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主要表现为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型主体,尤其是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可以为传统承包农户提供各生产环节的服务,促进传统承包农户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同时随着农村全面改革的推进,承包农户也会逐步成长为家庭农场,2.6亿多的小规模农户将逐渐减少,这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上,对家庭承包经营和新型经营主体都要给予扶持和激励,推动农业稳定发展,更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

二、处理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

理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各经营主体的相互关系,对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及各主体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主体。专业大户是指在种植、养殖生产规模上明显大于传统承包农户,而且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专业化农户。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人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共有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4%,其中,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超过34万户,平均经营规模达到150亩左右。[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a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5]到2016年11月底,我国农民合作社达177万家,入社成员超过1亿户,成员普遍增收10%-20%。合作社流转了9737万亩耕地,吸引农户1560万亩耕地入股,统一经营面积超过1.1亿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8.4%。为成员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社占总数的52.9%。[6]《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直接与农户紧密联系,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农业企业。”[7]截止2015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8.6万个,龙头企业12.9万家,辐射带动全国1.2亿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户均年增收3300多元。[4]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盈利能力最强的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5年平均获利502.82万元。其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获利51.42万元;盈利能力最弱的是家庭农场,平均获利21.38万元。其中,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盈利有明显上升趋势,龙头企业2015年平均利润比2014年增加了48%;专业合作社2015年平均利润同比增加了52%。[8]

虽然各大经营主体发展速度不同,盈利能力有所差别,但在生产实践中并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定位不同,承担的角色也就不同,它们共同存在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之中,是优势互补的整体关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经营主体,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骨干,是商品性农产品特别是大田作物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是发展合作经营的核心力量;农民合作社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由农户联合与合作组织起来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中坚,是引领家庭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组织者,是联结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桥梁和纽带;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是从事农产品运销、储藏、加工发展起来的农业经营方式,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引领者,是分散经营有效对接社会化大市场的重要平台,是带动其他经营主体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的核心力量。[9]因此,要针对各类经营主体的主要特点,发挥其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各类主体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纲要》也提出,健全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政策体系,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1]

三、处理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静态和动态的平衡关系

《纲要》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通过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推动实现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故农业规模经营一般就是指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调动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也是加快农业体制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要条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使用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但如果规模过大,超过了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就会由规模经济转化为规模不经济,带来多方面的负面效应:一是规模过大容易造成一部分农民无地无业。发展适度规模需要大量劳动力从粮食生产中转移出来,如果规模过大,容纳的劳动力将会减少,势必导致许多农民失去在土地上就业增收的机会。同时,有些农民离开土地,尽管没有丧失土地承包权,但失去土地经营权后,如果不具备进城务工的能力,处于闲置状态,地租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难免出现收入下降的趋势。而且,处于闲置状态的农民还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规模过大容易导致粗放式经营,降低土地产出率。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度的规模单产最高,超过这一规模,生产经营成本就会逐渐增加,容易导致粗放式经营,土地产出率就会下降。因此,适度的土地规模才能实现产量增加和农民增收的统一,才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发展。

?木蔡?来看,一个区域在特定的时期,适度的土地规模是一定的。但从动态来看,适度的土地规模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正确处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静态和动态的平衡关系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资源贫乏的国家而言,改变目前过小的家庭经营规模是一个历史的进程,需要时间来解决。土地规模经营必须与区域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强行推动,不能不顾农民意愿“拔苗助长”,片面追求大规模,势必会伤害广大农民的利益,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仅会伴随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且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之后,土地规模经营也无法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二是坚持动态平衡原则。随着影响土地规模经营因素的改变,适度规模也应随之改变,只有实现动态平衡,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研究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引导规模经营健康发展。[2]

四、处理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人才需求的关系

在“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据测算,在目前的农业资源状况和科技水平下,大约还有8000万农业富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条件。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还有利于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开阔农民的视野,增强农民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为新型农民的培育奠定基础。但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转移也会制约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从现阶段来看,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务农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兼业化、老龄化、低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地区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0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导致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缺乏人力资本。由于农村现有劳动力平均年龄大、文化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严重削弱了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论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最终都是为了确保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破解这一难题的核心就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关键,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人才保障。

“新型职业农民”于2012年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将逐渐被现代农业所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将被新型职业农民所取代。从现展的高度看,这不仅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十八大以来,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随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开展,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成长,正在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和农业龙头企业骨干,一批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催生一批新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步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截至2015年底,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达到1272万人,比2010年增长55%,农民职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一大批年轻人务农创业,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总量将超过2000万人,务农农民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体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经营能力显著改善;农业职业培训普遍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发展,基本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一遍。[10]

五、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9

[关键词]农村经营新体制新型农业经营看法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8-0020-01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汶上县党委、政府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度重视,将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工作作为贯彻中央和山东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环节。

我县改革发展三十多年以来,在我县的农村中以经形成了,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同时存在的统分结合的双层农业经营格局。统分结合的双层农业经营制度,对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村新形势的不断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逐渐表现出其局限性。首先是随着我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持续向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大中城市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县经济开发区转移,农村留守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和低文化的趋势,农村土地今后由“谁来种、怎么种”成了当务之急,农村劳动力的构成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次的问题是外出打工比种地务农收入多,致使越来越多的农户走出田地。农户经营土地的比较效益低下,亟需解决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偏低的问题。第三是农户家庭经营大多仍属于分散经营状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尚未得到发挥。第四是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的转变,要快速和有效的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和要求。笔者结合多年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创新农村经营新体制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谈几点看法:

一、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引导推进土地有序流转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核心是落实和维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首先是要围绕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面积和实际不符、四至不清、空间不明的状况。其次是要从法律层面上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权益。第三是要以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为重点,规范土地流转服务,今后要以乡镇为重点,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以乡镇为重点,分批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县、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提供土地流转信息、资质审查、价格评估、合同签订及鉴证、利益关系协调、纠纷调处、有关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健全交易规则,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平、公开、公正流转的市场环境。村级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台帐,由村主任担任土地流转信息员,及时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提供信息。第四是积极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加快仲裁厅的建设,尽快落实“一厅三室”建设项目。

二、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一是要大力发展种养大户与家庭农场。要按照“经营有场地、产品有标牌、生产有规模、管理有制度、设施有配套的要求,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种养大户和家庭式的农作物场地流转,同时对其进行科学技术的指导和服务。

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加强政府扶持的力度,引导和鼓励兴办股份合作和专业合作等多类型、多元化的合作社;二是要深入推进中央、省、市和县级示范社的建设行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三是要扩大农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的合作范围,如农业的全面发展、土地进行合理的整理、农业科技技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农田中的水利的建设和使用等农业项目;四是优惠政策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中的完善。严格按规定开展信用合作,还有服务和保险产品的经营;五是构建示范社评选机构,由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共同构成,评选要分级进行。评选的示范社为政府扶持的中心;六是建立培训基地。

三是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得到快速的大发展;二是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建立起共赢、互利、协作等共同发展的联合机制;三是建立农业产业标准化基地。

四是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业。农业生产业是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提供中间服务的产业,是我国目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组织参与农机作业、产品营销和统防统治等服务。二是要从各个方面为农民提供便携、全面、低成本的优质社会化服务。三是要进行评选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活动,要把多种服务模式,及时总结推广。

三、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因素是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使我国到2020年实现农村收入倍增计划的中国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的职业农民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县职业中专和农广校要积极努力地拓展各类农技人员,进一步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阳光工程规模,广泛开展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和家庭农场经营者等培训。通过培训,为农村基层储备一批符合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参考文献

[1]郭振宗.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着力点[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2:25-26.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10

创新转型升级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农村产业发展是“三农”工作的基础。创新转型升级机制,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治本之策。首先,要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2008年底,金华全市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总数为117?郾68万户,户均承包经营耕地仅为1?郾85亩,且经营主体素质较低。加强高素质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方面,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培育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现代农业生产主体,逐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专业农民为基础、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农业新型生产经营队伍;另一方面,要紧跟农村消费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引导各类民间资本和创业主体投资开发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培育一大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生产经营主体。其次,要大力加强农业组织化建设。2008年底,我市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户数为8?郾4万户,只占全市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总数的7?郾1%。以家庭经营为单元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但生产经营成本高,而且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因此,要把加强农业组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按照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要求,大力培育各类生产合作型、销售合作型、中介服务型等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不断提升农村合作经济水平,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坚持以发挥供销社网络资源优势为依托,切实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加强便捷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重视农产品购销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搞活农村商贸流通,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第三,要大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利用农业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加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完善落实首席专家、推广教授、责任农技员、科技特派员制度,使农业科技真正进村入户。同时,切实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农业科技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

创新土地使用机制,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问题始终是农村改革的重大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再次历史性地成为农村改革的重点。一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土地流转是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是,截止2008年底,金华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仅42?郾8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19?郾7%。要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有效办法,对流转数量和流转期限达到一定条件的农户,纳入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两项改革联动推进。二要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在认真抓好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的基础上,搞好宅基地整理专项规划,结合村庄整治和下山脱贫,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的探索,促进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加大农村宅基地整理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宅基地整理专项基金,制定完善宅基地复垦指标分配、资金扶持、工商税费减免等激励政策,引导工商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农民住房改造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等非农建设用地的退出、盘活和流转机制,全面盘活农村土地存量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要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培育。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在市县两级建立土地流转指导管理机构,乡镇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集体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为农民土地流转提供必要的服务。逐步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制定农用地基准地价等加强土地流转价格指导,通过协议、招投标等交易方式促进市场交易机制的逐步形成。切实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完善法律手续,使土地流转从自发无序走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轨道,确保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进行。

创新农村信贷机制,做活农村金融服务文章。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完善农村现代金融体制已成当务之急。一要致力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切实发挥农村信用社对“三农”金融保障的主力军作用。鼓励发展村镇银行、中小民营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组织,逐步健全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鼓励和引导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特别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到农村布点,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二要致力于加强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探索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捆绑式组建农贷担保公司的有效途径,支持民间资本设立担保机构,鼓励供销合作社参与组建农信担保公司,构建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着力探索经确权登记的农民住房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抵押融资的有效途径。三要致力于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积极推出贴近农民需要、符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举措,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程序等方面更好地满足“三农”需要。积极实施公共财政支持下的农民创业小额贷款、农村扶贫小额信贷,对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农村企业,通过联保联贷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降低农民创业融资成本,提高个性化金融服务水平。

创新劳动就业机制,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农民转移就业,既是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至2008年底,金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民达190万人,占农村实有劳动力的69%。按目前农业生产力平均水平,仅需50万农村劳动力,仍有35万劳动力需要转移。当前,许多制约农民转移就业的制度障碍仍然存在,深化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和有关配套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一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要围绕建立城乡一元户籍管理制度的目标,逐步弱化乃至取消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种种限制,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诸多不合理规定,取消对进城农民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限制,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福利及各种社会权利上的同城待遇,为农民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环境。二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将农村劳动力统一纳入劳动力服务管理范畴,提供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对接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和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协作配合,有组织地搞好劳务输出。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相互配合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机制,通过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校企联训等方式,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技工。三要搭好农民转移平台。坚持把中心镇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平台,积极稳妥地抓好中心镇扩权强镇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财政资金、土地指标等方面给予更大的倾斜,在产业培育、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在招商引资、企业技改等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做大做强具有区域经济中心功能的中心镇,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提供重要平台。